CN113178953A - 送电线圈单元、受电线圈单元以及无线电力传输系统 - Google Patents

送电线圈单元、受电线圈单元以及无线电力传输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78953A
CN113178953A CN202110080404.6A CN202110080404A CN113178953A CN 113178953 A CN113178953 A CN 113178953A CN 202110080404 A CN202110080404 A CN 202110080404A CN 113178953 A CN113178953 A CN 1131789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transmission
housing
power receiving
power
coil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8040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林正幸
菅泽昌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D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D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DK Corp filed Critical TDK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31789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7895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005Mechanical details of housing or structure aiming to accommodate the power transfer means, e.g. mechanical integration of coils, antennas or transducers into emitting or receiv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H02J50/12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of the resonant typ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7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involving the reduction of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leakage field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9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involving detection or optimisation of position, e.g. alignm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 Current-Collector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 Propelled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能够抑制金属制的异物附着并残留于框体的表面的送电线圈单元。该送电线圈单元具备:送电线圈;以及第一框体,其容纳所述送电线圈,所述第一框体的第一表面是所述第一框体的表面中的位于规定的第一方向侧的表面,并且相对于所述第一框体的第一基底面倾斜,所述第一基底面是与所述第一框体所具有的基底部分的面对所述送电线圈侧的面中的面积最大的面平行的面,并且是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的面。

Description

送电线圈单元、受电线圈单元以及无线电力传输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送电线圈单元、受电线圈单元以及无线电力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与进行经由磁场的无线电力传输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的技术相关的技术、开发正在进行。此外,在本说明书中,无线电力传输是指通过无线的电力的传输。
关于此,已知一种具备送电线圈单元和受电线圈单元,在向平行于水平面的方向进行从送电线圈单元向受电线圈单元的无线电力传输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参照专利文献1)。此外,在本说明书中,水平面是与重力方向正交的虚拟的面。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05465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此,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中,送电线圈单元的框体的上表面相对于水平面平行。同样地,在无线电力传输系统1中,受电线圈单元的框体的上表面相对于水平面平行。因此,在该无线电力传输系统中,会无意地发生金属制的异物附着于这些上表面中的至少一个的情况。并且,在该异物残留于这些上表面中的至少一个的情况下,该无线电力传输系统在无线电力传输时,会因为磁场而使该异物发热。
考虑到该情况,本公开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金属制的异物附着并残留于框体的表面的送电线圈单元、受电线圈单元以及无线电力传输系统。
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公开的一个方式具备:送电线圈;以及第一框体,其容纳所述送电线圈,所述第一框体的第一表面是所述第一框体的表面中的位于规定的第一方向侧的表面,并且相对于所述第一框体的第一基底面倾斜,所述第一基底面是与所述第一框体所具有的基底部分的面对所述送电线圈侧的面中的面积最大的面平行的面,并且是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的面。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能够抑制金属制的异物附着并残留于框体的表面。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无线电力传输系统1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2是示出送电侧框体BX1的结构的具体例1的立体图。
图3是图2所示的送电侧框体BX1的侧视图。
图4是示出送电侧框体BX1的结构的具体例2的侧视图。
图5是示出送电侧框体BX1的结构的具体例3的立体图。
图6是图5所示的送电侧框体BX1的侧视图。
图7是示出送电侧框体BX1的结构的具体例4的立体图。
图8是示出在图7所示的容纳部BX3具有引导部G1的情况下的送电侧框体BX1的结构的一例的侧视图。
图9是示出送电侧框体BX1的结构的具体例5的立体图。
图10是示出受电侧框体BX2的结构的具体例1的立体图。
图11是图10所示的受电侧框体BX2的侧视图。
图12是示出受电侧框体BX2的结构的具体例2的立体图。
符号说明:
1……无线电力传输系统;10……无线送电装置;11……送电单元;12……送电线圈单元;20……无线受电装置;21……受电线圈单元;22……受电单元;BX1……送电侧框体;BX2……受电侧框体;BX3……容纳部;G……地面;G1……引导部;H1……开口部;L1……送电线圈;LM1……第一基底面;LM2……第二基底面;L2……受电线圈;MB1……送电侧主体构件;MB2……受电侧主体构件;M1……第一面;M2……第二面;RB1……受电侧第一构件;RB2……受电侧第二构件;RB3……受电侧第三构件;SM1……第一表面;SM2……第二表面;TB1……送电侧第一构件;TB2……送电侧第二构件;TB3……送电侧第三构件;TC……三维坐标系;θ、θ1、θ2……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下文中,为了便于说明,将重力方向称为下方向或简称为向下而说明。此外,以下,为了便于说明,将与重力方向相反的方向称为上方或简称为向上而说明。
<无线电力传输系统的配置>
在下文中,将参照图1对无线电力传输系统1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无线电力传输系统1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无线电力传输系统1具备无线送电装置10和无线受电装置20。
无线送电装置10具备送电单元11和送电线圈单元12。另一方面,无线受电装置20具备受电线圈单元21和受电单元22。然后,无线受电装置20能够与负载连接。在此,能够连接于无线受电装置20的负载例如是电阻负载。电阻负载的等效电阻值根据电力的需要状态(存储状态或消耗状态)而随时间变化。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在无线受电装置20,作为电阻负载的一例,连接有安装于移动体的电池。移动体例如是AGV(Automated Guided vehicle(自动引导车辆);无人运输车)。此外,作为AGV的替代,移动体也可以是由电控制的其它的装置。另外,作为该电池的替代,无线受电装置20可以是连接于安装于移动体的电动机的结构,也可以是连接于其它的负载的结构。另外,无线受电装置20可以是具备负载的结构。
送电单元11连接于送电线圈单元12。另外,送电单元11连接于与送电单元11分体的电源。送电单元11将从该电源输入的交流电压转换为期望的电压值的直流电压。送电单元11将转换后的直流电压转换为驱动频率的交流电压。然后,送电单元11将驱动频率的交流电压供给至送电线圈单元12。在此,该电源例如是外部的商用电源等。
送电单元11例如具备AC(Alternating Current(交流))/DC(Direct Current(直流))转换器、逆变器等。在此,该逆变器由桥接有多个开关元件的开关电路等构成。此外,作为AC/DC转换器的替代,送电单元11可以是具备将交流电压转换为期望的电压值的直流电压的其它的电路。该其它的电路可以是组合了整流平滑电路和PFC(Power FactorCorrection(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电路,也可以是组合了整流平滑电路和开关电路的电路。该整流平滑电路是对交流电压进行整流并转换为直流电压的电路。该PFC电路是进行功率因数校正的电路。该开关电路是开关转换器等。另外,作为该逆变器的替代,送电单元11可以是将直流电压转换为交流电压的其它的电路。
送电线圈单元12具备在图1中未图示的送电线圈L1。送电线圈L1是作为无线电力传输用的天线发挥功能的线圈。即,送电线圈L1根据从送电单元11提供的交流电压产生交流磁场。由此,送电线圈单元12通过经由送电线圈L1的无线电力传输将电力送电至无线受电装置20。
另外,送电线圈单元12具备未图示的电容器。该电容器在送电线圈单元12中,与送电线圈L1一同构成送电侧共振电路。
另外,送电线圈单元12可以是具备磁性体的结构,也可以是不具备该磁性体的结构。该磁性体是提高后述的受电线圈L2与送电线圈L1之间的磁耦合的物体。当送电线圈单元12具备该磁性体时,在该磁性体经由绝缘体而设置有送电线圈L1。该绝缘体例如可以是空气,也可以是除空气以外的具有绝缘性的构件,也可以是空气和该构件的组合。此外,作为该磁性体的代替,或除该磁性体以外,送电线圈单元12也可以是具备提高受电线圈L2与送电线圈L1之间的磁耦合的其它的物体的结构。
另外,送电线圈单元12可以是具备电磁屏蔽体的结构,也可以是不具备电磁屏蔽体的结构。在此,该电磁屏蔽体是抑制由送电线圈L1产生的磁场向外部的泄漏的物体。该电磁屏蔽体例如是金属板等。
在此,送电线圈L1例如是将绞合线卷绕成螺旋状的线圈。绞合线是由铜、铝等构成的导体。因此,送电线圈L1具有开口部。并且,可以认为送电线圈L1具有线圈面。送电线圈L1的线圈面是具有包含作为送电线圈L1卷绕的导体、和持有送电线圈L1所具有的开口部的厚度的虚拟的面。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简化说明,对送电线圈L1的线圈面是不具有变形、凹凸等的平面的情况进行说明。
另外,送电线圈L1在送电线圈单元12的框体内,以使线圈面正交于或大致正交于水平面的方式配置。在下文中,为了便于说明,将该框体称为送电侧框体BX1。即,在送电侧框体BX1内,送电线圈L1的线圈面与水平面正交或大致正交。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简化说明,对不具有向送电侧框体BX1内的送电线圈L1的配置、组装等的误差,且送电线圈L1的线圈面与水平面完全正交的情况进行说明。
由于送电线圈L1的线圈面与水平面正交,因此,在通过无线电力传输向受电线圈单元21传输电力的情况下,送电线圈L1以与受电线圈单元21所具备的受电线圈L2相对的方式设置。即,在该情况下,送电线圈L1在与水平面平行的方向上与受电线圈单元21所具备的受电线圈L2相对。在图1所示的示例中,在该情况下,送电线圈L1以与移动体所具有的面中的搭载有受电线圈单元21的面相对的方式,设置于地面G上。另外,在该示例中,具备送电线圈L1的送电线圈单元12与送电单元11一同设置于地面G上。此外,在该示例中,送电单元11和送电线圈单元12是分体的。此外,送电单元11和送电线圈单元12可以一体地构成。
此外,在实施方式中,控制无线送电装置10的控制电路控制在无线送电装置10和无线受电装置20之间进行的无线电力传输。只要能够控制无线电力传输,则该控制电路可以是任何电路。因此,在实施方式中,省略关于控制无线送电装置10的控制电路的说明。
受电线圈单元21具备在图1中未图示的受电线圈L2。受电线圈L2是作为无线电力传输用的天线发挥功能的线圈。即,受电线圈单元21通过经由受电线圈L2的无线电力传输从无线送电装置10接受电力。
另外,受电线圈单元21具备未图示的电容器。该电容器在受电线圈单元21中,与受电线圈L2一同构成受电侧共振电路。
另外,受电线圈单元21可以是具备磁性体的结构,也可以是不具备该磁性体的结构。该磁性体是提高送电线圈L1与受电线圈L2之间的磁耦合的物体。当受电线圈单元21具备该磁性体时,在该磁性体经由绝缘体而设置有受电线圈L2。该绝缘体例如可以是空气,也可以是除空气以外的具有绝缘性的构件,也可以是空气和该构件的组合。此外,作为该磁性体的代替,或除该磁性体以外,受电线圈单元21也可以是具备提高送电线圈L1与受电线圈L2之间的磁耦合的其它的物体的结构。
另外,受电线圈单元21可以是具备电磁屏蔽体的结构,也可以是不具备电磁屏蔽体的结构。在此,该电磁屏蔽体是抑制由受电线圈L2产生的磁场向外部的泄漏的物体。该电磁屏蔽体例如是金属板等。
受电线圈L2例如与送电线圈L1同样地,是将所述绞合线卷绕成螺旋状的线圈。因此,受电线圈L2具有开口部。并且,可以认为受电线圈L2具有线圈面。受电线圈L2的线圈面是具有包含作为受电线圈L2卷绕的导体、和持有受电线圈L2所具有的开口部的厚度的虚拟的面。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简化说明,对受电线圈L2的线圈面是不具有变形、凹凸等的平面的情况进行说明。
另外,受电线圈L2在受电线圈单元21的框体内,以使线圈面正交于或大致正交于水平面的方式配置。在下文中,为了便于说明,将该框体称为受电侧框体BX2。即,在受电侧框体BX2内,受电线圈L2的线圈面与水平面正交或大致正交。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简化说明,对不具有向受电侧框体BX2内的受电线圈L2的配置、组装等的误差,且受电线圈L2的线圈面与水平面完全正交的情况进行说明。
由于受电线圈L2的线圈面与水平面正交,因此,在通过无线电力从送电线圈单元12接受电力的情况下,受电线圈L2以与送电线圈单元12所具备的送电线圈L1相对的方式设置。即,在该情况下,受电线圈L2在水平方向上与送电线圈单元12所具备的送电线圈L1相对。在图1所示的示例中,在该情况下,受电线圈L2以与设置于地面G上的送电线圈单元12的送电线圈L1相对的方式,设置于移动体的侧面。另外,在该示例中,具备受电线圈L2的受电线圈单元21与受电单元22一同设置于移动体的侧面。然而,在该示例中,受电线圈单元21和受电单元22是分体的。此外,受电单元21和受电线圈单元22可以一体地构成。
受电单元22与受电线圈单元21连接。另外,在实施方式中,受电单元22连接于负载(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为移动体)。另外,受电单元22对从受电线圈L2供给的交流电压进行整流并将其转换为直流电压。受电单元22在连接于负载的情况下,将转换后的直流电压供给至负载。此外,在无线受电装置20中,受电单元22可以是经由充电电路而与负载连接的结构。
受电单元22例如具备整流电路、平滑化电路等。在此,整流电路是对交流电压进行整流的电路。另外,该平滑化电路是对由整流电路整流的电压进行平滑化并转换为直流电压的电路。在此,受电单元22可以是除该整流电路、该平滑化电路以外具备其它的电路的结构。
此外,在实施方式中,控制无线受电装置20的控制电路控制在无线送电装置10和无线受电装置20之间进行的无线电力传输。只要能够控制无线电力传输,则该控制电路可以是任何电路。因此,在实施方式中,省略关于控制无线受电装置20的控制电路的说明。
在此,在与无线电力传输系统1不同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中,如上所述,在进行无线电力传输的情况下,送电线圈单元的送电线圈和受电线圈单元的受电线圈在平行于水平面的方向上相对。因此,在该无线电力传输系统中,磁场会有向重力方向和与重力方向相反的方向的各个扩大的风险。另外,在该无线电力传输系统中,会无意地发生金属制的异物附着于送电线圈单元的上表面和受电线圈单元的上表面中的至少一个的情况。其结果,当该异物残留于这些上表面中的至少一个时,该无线电力传输系统在无线电力传输时,会因为磁场而使该异物发热。
为了解决该问题,在无线电力传输系统1中,送电侧框体BX1和受电侧框体BX2中的至少一个具有能够抑制该异物附着并残留于上表面的结构。在下文中,作为一例,对送电侧框体BX1和受电侧框体BX2两者具有能够抑制该异物附着并残留于上表面的结构的情况进行说明。另外,在下文中,对送电侧框体BX1和受电侧框体BX2的各自的结构进行详细地说明。
<送电侧框体的结构的具体例1>
以下,对送电侧框体BX1的结构的具体例1进行说明。图2是示出送电侧框体BX1的结构的具体例1的立体图。另外,图3是图2所示的送电侧框体BX1的侧视图。
在此,三维坐标系TC是表示绘制有三维坐标系TC的图中的方向的三维正交坐标系。以下,为了便于说明,将三维坐标系TC中的X轴简称为X轴。此外,以下,为了便于说明,将三维坐标系TC中的Y轴简称为Y轴。此外,以下,为了便于说明,将在三维坐标系TC中的Z轴简称为Z轴。X轴和Y轴是平行于水平面的坐标轴。Z轴是平行于绘制有三维坐标系TC的图中的重力方向的坐标轴。即,Z轴的负方向表示下方向,即重力方向。另外,Z轴的正方向表示上方向。
在图2和图3所示的示例中,送电线圈L1在送电侧框体BX1内,以线圈面平行于YZ平面的方式配置。在此,YZ平面是平行于Y轴和Z轴的两方的虚拟的面。另外,在图2中,为防止附图变得复杂,省略送电线圈L1。另外,在图3中,为防止附图变得复杂,通过由链线包围的长方形的区域表示送电线圈L1。
送电侧框体BX1具有未图示的基底部分。另外,送电侧框体BX1所具有的基底部分具有第一基底面LM1。第一基底面LM1是送电侧框体BX1的基底部分的面对送电线圈L1侧的面中的面积最大的面。另外,第一基底面LM1是与规定的第一方向平行的面。第一方向可以是任何方向。但是,期望的是,第一方向是与在通过规定的设置方法设置有送电侧框体BX1的情况下物体被重力、电磁力、负压等的引力所吸引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因此,在下文中,作为一例,对第一方向与Z轴的正方向,即与重力方向相反的方向为一致的情况进行说明。此外,在送电侧框体BX1所具有的基底部分的面对送电线圈L1的面中的除第一基底面LM1以外的面可以是具有凹凸的结构,也可以是不具有凹凸的结构。在图2和图3所示的示例中,该面不具有凹凸。
在此,在下文中,为了便于说明,将在与第一基底面LM1的法线交叉的送电侧框体BX1的两个表面中的、位于比送电线圈L1更接近第一基底面LM1侧的表面称为送电侧框体BX1的后表面。另外,在下文中,为了便于说明,将在与第一基底面LM1的法线交叉的送电侧框体BX1的两个表面中的、位于比第一基底面LM1更接近送电线圈L1侧的表面称为送电侧框体BX1的前表面。此外,在图2和图3所示的示例中,送电侧框体BX1的前表面和后表面与第一基底面LM1的法线正交。
图2和图3所示的送电侧框体BX1的第一表面SM1是送电侧框体BX1的表面中的位于上述第一方向侧的表面。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表面SM1是送电侧框体BX1的上表面。另外,第一表面SM1相对于第一基底面LM1倾斜。由此,送电线圈单元12,在朝向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吸引的金属制的异物附着于送电侧框体BX1的第一表面SM1的情况下,能够抑制该异物附着并残留于第一表面SM1。
此外,送电侧框体BX1可以由单一的构件构成,也可以由多个构件构成。在图2和图3所示的示例中,送电侧框体BX1具有送电侧第一构件TB1和送电侧第二构件TB2。即,在该示例中,送电侧框体BX1由两个构件构成。
送电侧第二构件TB2是与送电侧第一构件TB1一同构成送电侧的框体BX1的构件。另外,送电侧第二构件TB2是组装于送电侧第一构件TB1的构件。另外,送电侧第二构件TB2包含送电侧的框体BX1所具有的基底部分。在图2和图3所示的示例中,送电侧第二构件TB2是平板形状的构件。即,在该示例中,在送电侧第二构件TB2是送电线圈单元12的基底平板。该基底平板是金属制的构件,例如由铝、铜等构成。
此外,作为平板形状的构件的替代,送电侧第二构件TB2可以是能够包含送电侧框体BX1所具有的基底部分的其它形状的构件。另外,该基底部分可以是包含于送电侧第一构件TB1的结构,也可以是包含于送电侧第一构件TB1和送电侧第二构件TB2的两者的结构。另外,送电侧第二构件TB2可以由单一的构件构成,也可以由多个构件构成。在下文中,作为一例,对送电侧第二构件TB2由单一的构件构成的情况进行说明。
送电侧第一构件TB1是与送电侧第二构件TB2一同构成送电侧框体BX1的构件。另外,送电侧第一构件TB1是安装于送电侧第二构件TB2的构件。在图2和图3所示的示例中,送电侧第一构件TB1是具有凹部的容器状构件。另外,在该示例中,送电侧第一构件TB1包含上述第一表面SM1。在送电侧第二构件TB2安装于送电侧第一构件TB1的情况下,该凹部被送电侧第二构件TB2封闭。在由该凹部和该送电侧第二构件TB2包围的空间内,容纳有配置于送电线圈单元12内的各种构件。例如,在该空间内,容纳有送电线圈L1。在下文中,为了便于说明,将该空间称为第一空间。即,送电线圈L1容纳于在送电侧第二构件TB2安装于送电侧第一构件TB1的情况下的送电侧第一构件TB1和送电侧第二构件TB2之间的第一空间内。
此外,上述第一基底面LM1可以换言为送电侧框体BX1的基底部分所具有的表面中的面对第一空间的面。另外,第一表面SM1可以是包含于送电侧第二构件TB2的结构,也可以是包含于送电侧第一构件TB1和在送电侧第二构件TB2的结构。另外,送电侧第一构件TB1可以由单一的构件构成,也可以由多个构件构成。在下文中,作为一例,对送电侧第一构件TB1由单一的构件构成的情况进行说明。
在此,在图2和图3所示的例子中,如上所述,送电侧第二构件TB2是平板形状的构件。因此,在该示例中,第一表面SM1由送电侧第一构件TB1构成。并且,第一表面SM1相对于第一基底面LM1倾斜。在第一表面SM1上,不存在凹凸等。但是,即使在第一表面SM1上存在凹凸等,第一表面SM1也作为整体相对于第一基底面LM1倾斜。另外,第一表面SM1从送电侧框体BX1的后表面越接近送电侧框体BX1的前表面,则越朝向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在该示例中为重力方向)倾斜。更具体地,在该示例中,在朝向Y轴的负方向观察送电线圈单元12的情况下,表示连接第一表面SM1的最高位置和第一表面SM1的最低位置的直线的一次函数的斜率是正的值。由此,即使朝向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吸引的金属制的异物附着于送电侧框体BX1的第一表面SM1,该异物从第一表面SM1向该方向跌落的可能性也很高。即,即使朝向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吸引的金属制的异物附着于送电侧框体BX1的第一表面SM1,也能够抑制该异物附着并残留于第一表面SM1。另外,如果该异物附着并残留于第一表面SM1,则无线电力传输的传输效率有时会降低。即,即使在该情况下,送电线圈单元12也抑制该异物附着并残留于第一表面SM1,其结果,能够抑制无线送电的发送效率降低的风险。在此,在朝向Y轴的负方向观察送电线圈单元12的情况下,第一表面SM1的最高位置是在该情况下的第一表面SM1上的位置中的位于最靠Z轴的正方向侧的位置。另外,该情况下的第一表面SM1的最低位置是在该情况下的第一表面SM1上的位置中的位于最靠Z轴的负方向侧的位置。
并且,在朝向Y轴的负方向观察送电线圈单元12的情况下,送电侧框体BX1的第一表面SM1与第一基底面LM1形成的锐角的角度例如为5°以上。由此,即使朝向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吸引的金属制的异物附着于受电侧框体BX1的第一表面SM1,该异物从第一表面SM1向该方向跌落的可能性变得更高。即,送电线圈单元12即使在该情况下也能够更可靠地抑制该异物附着并残留于第一表面SM1。其结果,送电线圈单元12能够更可靠地抑制无线电力传输的传输效率降低。此外,在该情况下,送电侧框体BX1的第一表面SM1与第一基底面LM1形成的锐角的角度可以是大于0°并且小于5°的角度。
此外,在图2和图3所示的示例中,作为平板形状的构件的送电侧第二构件TB2具有有限的厚度。然而,送电侧第二构件TB2的厚度、即平行于X轴的方向上的送电侧第二构件TB2的长度,相较于送电侧框体BX1的第一表面SM1的该方向上的长度足够短。因此,如图2和图3所示那样的送电侧第二构件TB2为平板形状的构件的情况下的、送电侧第二构件TB2的第一方向侧的表面可以视为未构成送电侧框体BX1的第一表面SM1。在此,例如,该方向上的送电侧第二构件TB2的长度比送电线圈L1的线圈面的厚度短。另外,例如,该方向上的送电侧第二构件TB2的长度比送电线圈单元12所具备的磁性体的该方向上的长度短。可以说,在这样的长度的情况下的、该方向上的送电侧第二构件TB2的长度相较于送电侧框体BX1的第一表面SM1的该方向上的长度足够短。
另外,在图2和图3所示的示例中,送电侧框体BX1的第一表面SM1所具有的端部中的第一方向侧的端部、即第一表面SM1的上端部带有圆角。此外,第一表面SM1的上端部也可以为不带有圆角的结构。即,第一表面SM1的上端部可以是尖的结构。
另外,表示送电侧框体BX1的第一表面SM1的表面粗糙度的值是比表示送电侧第二构件TB2的第一方向侧的表面的表面粗糙度的值小的值。由此,即使在朝向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吸引的金属制的异物附着于送电侧框体BX1的第一表面SM1的情况下,送电线圈单元12也容易使该异物从第一表面SM1落下。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表示某个表面的表面粗糙度的值是算术平均粗糙度等的值。作为将表示送电侧框体BX1的第一表面SM1的表面粗糙度的值设定为比表示送电侧第二构件TB2的第一方向侧的表面的表面粗糙度的值小的值的方法,可举出将第一表面SM1由光滑树脂制成的方法。在采用了该方法的情况下的第一表面SM1例如由聚缩醛树脂或尼龙树脂等制成。
如上所述,在送电侧框体BX1的结构的具体例1中,送电侧框体BX1的第一表面SM1相对于第一基底面LM1倾斜,送电侧框体BX1的第一表面SM1从送电侧框体BX1的后表面越接近送电侧框体BX1的前表面,则越朝向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倾斜,送电侧框体BX1的第一表面SM1与第一基底面LM1形成的锐角的角度为5°以上。由此,即使在朝向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吸引的金属制的异物附着于送电侧框体BX1的第一表面SM1的情况下,送电线圈单元12也能够抑制该异物附着并残留于第一表面SM1。其结果,即使在该情况下,送电线圈单元12也能够防止无线电力传输的传输效率降低。
<送电侧框体的结构的具体例2>
在下文中,对送电侧框体BX1的结构的具体例2进行说明。图4是示出送电侧框体BX1的结构的具体例2的侧视图。
送电侧框体BX1的结构的具体例2是送电侧框体BX1的结构的具体例1的变形例。更具体地,在该具体例2中,送电侧框体BX1的第一表面SM1的倾斜的斜率与该具体例1不同。并且,在该具体例2中,除该斜率以外的结构与该具体例1相同。
在送电侧框体BX1的结构的具体例2中,送电侧框体BX1的第一表面SM1从送电侧框体BX1的前表面越接近送电侧框体BX1的后表面越朝向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倾斜。即,在从朝向Y轴的负方向观察送电线圈单元12的情况下,表示连接第一表面SM1的最高位置和第一表面SM1的最低位置的直线的一次函数的斜率是负的值。由此,即使在朝向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吸引的金属制的异物附着于送电侧框体BX1的第一表面SM1的情况下,送电线圈单元12也能够抑制该异物附着并残留于第一表面SM1。其结果,送电线圈单元12即使在该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无线电力传输的传输效率降低的风险。另外,在该情况下,送电线圈单元12能够朝向送电侧框体BX1的后表面侧使该异物落下。其结果,送电线圈单元12例如在该情况下,能够抑制该异物夹持于送电线圈单元12与受电线圈单元21之间。因此,该具体例2是比送电侧框体BX1的结构的具体例1更优选的结构。
<送电侧框体的结构的具体例3>
在下文中,对送电侧框体BX1的结构的具体例3进行说明。图5是示出送电侧框体BX1的结构的具体例3的立体图。另外,图6是示出图5所示的送电侧框体BX1的侧视图。
送电侧框体BX1的结构的具体例3是送电侧框体BX1的结构的具体例1或送电侧框体BX1的结构的具体例2的变形例。更具体地,在该具体例3中,送电侧框体BX1的第一表面SM1的倾斜的斜率与该具体例1或该具体例2不同。并且,在该具体例3中,除该斜率以外的结构是与该具体例1或该具体例2相同的结构。
在送电侧框体BX1的结构的具体例3中,送电侧框体BX1的第一表面SM1具有第一面M1、和相较于第一面M1位于送电侧框体BX1的后表面侧的第二面M2。
第一面M1相对于第一基底面LM1倾斜。第一面M1是与送电侧框体BX1的前表面和第二面M2的各个连接的面。并且,第一面M1从送电侧框体BX1的前表面越接近送电侧框体BX1的后表面,则越朝向第一方向倾斜。即,在朝向Y轴的负方向观察送电线圈单元12的情况下,表示连接第一面M1的最高位置和第一面M1的最低位置的直线的一次函数的斜率是正的值。在此,在该情况下,第一面M1的最高位置是在该情况下的第一面M1上的位置中的位于最靠Z轴的正方向侧的位置。另外,在该情况下第一面M1的最低位置是在该情况下的第一面M1上的位置中的位于最靠Z轴的负方向侧的位置。
第二面M2相对于第一基底面LM1倾斜。第二面M2是连接第一面M1和送电侧框体BX1的后表面的面。并且,第二面M2从送电侧框体BX1的后表面越接近送电侧框体BX1的前表面越朝向第一方向倾斜。即,在朝向Y轴的负方向观察送电线圈单元12的情况下,表示连接第二面M2的最高位置和第二面M2的最低位置的直线的一次函数的斜率是负的值。在此,在该情况下第二面M2的最高位置是在该情况下的第二面M2上的位置中的位于最靠Z轴的正方向侧的位置。另外,在该情况下第二面M2的最低位置是在该情况下的第二面M2上的位置中的位于最靠Z轴的负方向侧的位置。
如上所述,在送电侧框体BX1的结构的具体例3中,送电侧框体BX1的第一表面SM1具有相对于第一基底面LM1彼此倾斜的方式不同的两个面、即第一面M1和第二面M2。由此,送电线圈单元12能够抑制大小在第一方向上变大(即,在图2和图3所示的示例中高度变高),并且即使在朝向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吸引的金属制的异物附着于送电侧框体BX1的第一表面SM1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该异物附着并残留于送电侧框体BX1的第一表面SM1。
此外,第一面M1和第一基底面LM1形成的锐角的角度θ1可以是比第二面M2与第一基底面LM1形成的锐角的角度θ2大的角度。由此,送电线圈单元12能够抑制大小在上方向上变大(即,在图2和图3所示的示例中高度变高),并且即使在朝向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吸引的金属制的异物附着于送电侧框体BX1的第一表面SM1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使该异物向送电侧框体BX1的后表面侧落下。此外,角度θ1可以是角度θ2以上的角度。
另外,第一面M1和第二面M2的边界可以相较于送电侧框体BX1的后表面更接近送电侧框体BX1的前表面。在该情况下,送电线圈单元12也能够抑制大小在第一方向上变大(即,在图2和图3所示的示例中高度变高),并且即使在朝向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吸引的金属制的异物附着于送电侧框体BX1的第一表面SM1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使该异物向送电侧框体BX1的后表面侧落下。此外,该边界也可以位于该后表面和该前表面的中间,也可以相较于该前表面更接近该后表面。
<送电侧框体的结构的具体例4>
在下文中,对送电侧框体BX1的结构的具体例4进行说明。图7是示出送电侧框体BX1的结构的具体例4的侧视图。
送电侧框体BX1的结构的具体例4是送电侧框体BX1的结构的具体2的变形例或送电侧框体BX1的结构的具体3的变形例。在下文中,作为一例,以送电侧框体BX1的结构的具体2的变形例为例对该具体例4进行说明。
在送电侧框体BX1的结构的具体例4中,在送电侧框体BX1安装有容纳部BX3。容纳部BX3是送电线圈单元12所具备的构件。因此,送电侧框体BX1可以是具备容纳部BX3的结构,也可以是不具备容纳部BX3的结构。另外,容纳部BX3可以与送电侧框体BX1一体地构成,也可以与送电侧框体BX1分体地构成。在图7所示的示例中,在送电侧框体BX1安装有与送电侧框体BX1分体的容纳部BX3。
容纳部BX3是在第一方向与上方向一致的情况下,金属制的异物从送电侧框体BX1的第一表面SM1向送电侧框体BX1的后表面侧落下时容纳该异物的容器。即,容纳部BX3设置于送电侧框体BX1的后表面。在此,容纳部BX3具有开口部H1。开口部H1是在第一方向与上方向一致的情况下,将朝向该后表面侧落下的该异物放入容纳部BX3的内部的入口。另外,在图7所示的示例中,在第一方向与上方向一致的情况下,容纳部BX3的下表面位于比送电侧框体BX1的下表面更靠近上侧的位置。由此,送电线圈单元12能够使朝向该后表面侧落下的该异物夹持第一基底面LM1而位于与送电线圈L1的相反侧。因此,在该异物夹持第一基底面LM1而位于与送电线圈L1的相反侧的情况下,由无线电力传输派生的磁通被送电侧框体BX1的基底部分遮蔽,与该异物不交链。即,送电线圈单元12能够更可靠地抑制该异物发热的风险。此外,容纳部BX3的形状只要是能够在该金属制的异物从送电侧框体BX1的第一表面SM1向送电侧框体BX1的后表面侧落下时容纳该异物的形状即可,则可以是任意形状。例如,容纳部BX3的形状可以是平板状。
由于电侧框体BX1具备这样的容纳部BX3,即使在朝向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吸引的金属制的异物从送电侧框体BX1的第一表面SM1落下的情况下,在设置有送电线圈单元12的面上的区域中的由无线电力传输产生的磁通通过的区域内,送电线圈单元12能够抑制落下的该异物散乱。其结果,送电线圈单元12可以抑制该异物发热,并且可以抑制由于该异物的存在而使无线电力传输的电力的传输效率降低。在此,在该区域内该异物散乱而构成问题的状况例如是设置有送电线圈单元12的面与送电线圈单元12之间的距离短的状况。换言之,在该区域内构成该异物散乱的问题的状况例如是送电线圈单元12为低重心的情况。
此外,容纳部BX3如图8所示,可以是具有开口H1、和将异物向开口H1引导的引导部G1的结构。换言之,引导部G1将异物引导至容纳部BX3。图8是示出在图7所示的容纳部BX3具有引导部G1的情况下的送电侧框体BX1的结构的示例的侧视图。由此,即使在朝向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吸引的金属制的异物从送电侧框体BX1的第一表面SM1落下的情况下,在设置有送电线圈单元12的面上的区域中的由无线电力传输产生的磁通通过的区域内,送电线圈单元12能够更可靠地抑制落下的该异物散乱。
<送电侧框体的结构的具体例5>
在下文中,对送电侧框体BX1的结构的具体例5进行说明。图9是示出送电侧框体BX1的结构的具体例5的侧视图。
送电侧框体BX1的结构的具体例5是送电侧框体BX1的结构的具体1~4的变形例。在下文中,作为一例,以送电侧框体BX1的结构的具体例2的变形例为例对该具体例5进行说明。
在送电侧框体BX1的结构的具体例5中,送电侧框体BX1具有送电侧第一构件TB1和送电侧第二构件TB2、以及送电侧第三构件TB3。并且,在该具体例5中,送电侧框体BX1的第一表面SM1不由送电侧第一构件TB1或送电侧第二构件TB2中的任一个构成。即,在该具体例5中,第一表面SM1由送电侧第三构件TB3构成。另外,在该具体例5中,送电侧第一构件TB1和送电侧第二构件TB2构成送电侧主体构件MB1。即,送电侧第三构件TB3是安装于送电侧主体构件MB1的构件。送电侧第三构件TB3是送电侧倾斜构件的一例。
在图9所示的例子中,送电侧第二构件TB2是平板形状的构件。另外,在该示例中,送电侧第一构件TB1是具有凹部的容器状的构件。然而,在该示例中,送电侧第一构件TB1作为整体是长方体形状的构件。因此,在该示例中,送电侧第一构件TB1和送电侧第二构件TB2作为整体构成长方体形状的容器。即,送电侧主体构件MB1作为整体是长方体形状的容器。在送电侧第一构件TB1组装有送电侧第二构件TB2的情况下,该凹部被送电侧第二构件TB2封闭。并且,与送电侧框体BX1的结构的具体例1~4的各个的情况相同地,在由该凹部和该送电侧第二构件TB2包围的第一空间内,容纳有配置于送电线圈单元12内的各种构件。此外,送电侧主体构件MB1可以由单一的构件构成。
送电侧第三构件TB3安装于送电侧主体构件MB1。更具体地,送电侧第三构件TB3以覆盖送电侧主体构件MB1的第一表面SM11的方式安装。第一表面SM11是送电侧主体构件MB1的表面中的位于第一方向侧的表面。因此,送电侧第三构件TB3构成送电侧框体BX1所具有的部位中的包含送电侧框体BX1的第一表面SM1的部位。即,在送电侧框体BX1的结构的具体例5中,送电侧框体BX1的第一表面SM1由与送电侧主体构件MB1分体的构件、即送电侧第三构件TB3构成。即使在该情况下,即使在朝向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吸引的金属制的异物附着于送电侧框体BX1的第一表面SM1的情况下,送电线圈单元12也能够抑制该异物附着并残留于送电侧框体BX1的第一表面SM1。其结果,即使在该情况下,送电线圈单元12能够抑制无线电力传输的传输效率降低。
并且,在图9所示的例子中,送电侧第三构件TB3是朝向与Y轴平行的方向延伸的三角柱形状的构件。另外,在朝向Y轴的负方向观察送电线圈单元12的情况下,送电侧第三构件TB3的形状为直角三角形。并且,送电侧框体BX1的第一表面SM1与送电侧框体BX1的结构的具体例2相同地,从送电侧框体BX1的前表面越接近送电侧框体BX1的后表面越朝向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倾斜。此外,送电侧第三构件TB3的形状也可以是根据第一表面SM1的倾斜的其它的形状。
<受电侧框体的结构的具体例1>
以下,对受电侧框体BX2的结构的具体例1进行说明。图10是示出受电侧框体BX2的结构的具体例1的立体图。另外,图11是图10所示的受电侧框体BX2的侧视图。
在图10和图11所示的示例中,受电线圈L2在受电侧框体BX2内,以线圈面平行于YZ平面的方式配置。另外,在图10中,为防止附图变得复杂,省略受电线圈L2。另外,在图11中,为防止附图变得复杂,通过由链线包围的长方形的区域表示受电线圈L2。
受电侧框体BX2具有未图示的基底部分。另外,受电侧框体BX2的基底部所具有的基底部分是第二基底面LM2。第二基底面LM2是受电侧框体BX2的基底部分的面对受电线圈L2侧的面中的面积最大的面。另外,第二基底面LM2是与规定的第二方向平行的面。第二方向可以是任何方向。但是,期望的是,第二方向是与在通过规定的设置方法设置有受电侧框体BX2的情况下物体被重力、电磁力、负压等的引力所吸引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因此,在下文中,作为一例,对第二方向与Z轴的正方向,即与上述第一方向一致的情况进行说明。此外,在受电侧框体BX2所具有的基底部分的面对受电线圈L2的面中的除第二基底面LM2以外的面可以是具有凹凸的结构,也可以是不具有凹凸的结构。在图10和图11所示的示例中,该面不具有凹凸。
在此,在下文中,为了便于说明,将在与第二基底面LM2的法线交叉的受电侧框体BX2的两个表面中的、位于比受电线圈L2更接近第二基底面LM2侧的表面称为受电侧框体BX2的后表面。另外,在下文中,为了便于说明,将在与第二基底面LM2的法线交叉的受电侧框体BX2的两个表面中的、位于比第二基底面LM2更接近受电线圈L2侧的表面称为受电侧框体BX2的前表面。此外,在图10和图11所示的示例中,受电侧框体BX2的前表面和后表面与第二基底面LM2的法线正交。
图10和图11所示的受电侧框体BX2的第二表面SM2是受电侧框体BX2的表面中的位于上述第二方向侧的表面。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表面SM2是受电侧框体BX2的上表面。另外,第二表面SM2相对于第二基底面LM2倾斜。由此,受电线圈单元21,在朝向与第二方向相反的方向吸引的金属制的异物附着于受电侧框体BX2的第二表面SM2的情况下,能够抑制该异物附着并残留于第二表面SM2。
此外,受电侧框体BX2可以由单一的构件构成,也可以由多个构件构成。在图10和图11所示的示例中,受电侧框体BX2具有受电侧第一构件RB1和受电侧第二构件RB2。即,在该示例中,受电侧框体BX2由两个构件构成。
受电侧第二构件RB2是与受电侧第一构件RB1一同构成受电侧的框体BX2的构件。另外,受电侧第二构件RB2是组装于受电侧第一构件RB1的构件。另外,受电侧第二构件RB2包含受电侧的框体BX2所具有的基底部分。在图10和图11所示的示例中,受电侧第二构件RB2是平板形状的构件。即,在该示例中,在受电侧第二构件RB2是受电线圈单元21的基底平板。该基底平板是金属制的构件,例如由铝、铜等构成。
此外,作为平板形状的构件的替代,受电侧第二构件RB2可以是能够包含受电侧框体BX2所具有的基底部分的其它形状的构件。另外,该基底部分可以是包含于受电侧第一构件RB1的结构,也可以是包含于受电侧第一构件RB1和受电侧第二构件RB2的两者的结构。另外,受电侧第二构件RB2可以由单一的构件构成,也可以由多个构件构成。在下文中,作为一例,对受电侧第二构件RB2由单一的构件构成的情况进行说明。
受电侧第一构件RB1是与受电侧第二构件RB2一同构成受电侧框体BX2的构件。另外,受电侧第一构件RB1是安装于受电侧第二构件RB2的构件。在图10和图11所示的示例中,受电侧第一构件RB1是具有凹部的容器状构件。另外,在该示例中,受电侧第一构件RB1包含上述第二表面SM2。在受电侧第二构件RB2安装于受电侧第一构件RB1的情况下,该凹部被受电侧第二构件RB2封闭。在由该凹部和该受电侧第二构件RB2包围的区域内,容纳有配置于受电线圈单元21内的各种构件。例如,在该空间内,容纳有受电线圈L2。在下文中,为了便于说明,将该空间称为第二空间。即,受电线圈L2容纳于在受电侧第二构件RB2安装于受电侧第一构件RB1的情况下的受电侧第一构件RB1和受电侧第二构件RB2之间的第二空间内。
此外,上述第二基底面LM2可以换言为受电侧框体BX2的基底部分所具有的表面中的面对第二空间的面。另外,第二表面SM2可以是包含于受电侧第二构件RB2的结构,也可以是包含于受电侧第一构件RB1和受电侧第二构件RB2两者的结构。另外,受电侧第一构件RB1可以由单一的构件构成,也可以由多个构件构成。在下文中,作为一例,对受电侧第一构件RB1由单一的构件构成的情况进行说明。
在此,在图10和图11所示的例子中,如上所述,受电侧第二构件RB2是平板形状的构件。因此,在该示例中,第二表面SM2由受电侧第一构件RB1构成。并且,第二表面SM2相对于第二基底面LM2倾斜。在第二表面SM2上,也可以存在凹凸等。但是,即使在第二表面SM2上存在凹凸等,第二表面SM2也作为整体相对于第二基底面LM2倾斜。另外,第二表面SM2从受电侧框体BX2的后表面越接近受电侧框体BX2的前表面,则越朝向与第二方向相反的方向倾斜。更具体地,在该示例中,在朝向Y轴的负方向观察受电线圈单元21的情况下,表示连接第二表面SM2的最高位置和第二表面SM2的最低位置的直线的一次函数的斜率是负的值。由此,即使朝向与第二方向相反的方向吸引的金属制的异物附着于受电侧框体BX2的第二表面SM2,该异物从第二表面SM2向该方向跌落的可能性也很高。即,即使朝向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吸引的金属制的异物附着于送电侧框体BX1的第一表面SM1,也能够抑制该异物附着并残留于第二表面SM2。另外,如果该异物附着并残留于第二表面SM2,则会有无线电力传输的传输效率降低的情况。即,即使在该情况下,受电线圈单元21也抑制该异物附着并残留于第二表面SM2,其结果,能够抑制无线电力传输的传输效率降低的风险。在此,在朝向Y轴的负方向观察受电线圈单元21的情况下,第二表面SM2的最高位置是在该情况下的第二表面SM2上的位置中的位于最靠Z轴的正方向侧的位置。另外,该情况下的第二表面SM2的最低位置是在该情况下的第二表面SM2上的位置中的位于最靠Z轴的负方向侧的位置。
并且,在朝向Y轴的负方向观察受电线圈单元21的情况下,受电侧框体BX2的第二表面SM2与第二基底面LM2形成的锐角的角度例如为5°以上。由此,即使朝向与第二方向相反的方向吸引的金属制的异物附着于受电侧框体BX2的第二表面SM2,该异物从第二表面SM2向该方向跌落的可能性变得更高。即,受电线圈单元21即使在该情况下也能够更可靠地抑制该异物附着并残留于第二表面SM2。其结果,受电线圈单元21能够更可靠地抑制无线电力传输的传输效率降低。此外,在该情况下,受电侧框体BX2的第二表面SM2与第二基底面LM2形成的锐角的角度可以是大于0°并且小于5°的角度。
此外,在图10和图11所示的示例中,作为平板形状的构件的受电侧第二构件RB2具有有限的厚度。然而,受电侧第二构件RB2的厚度、即平行于X轴的方向上的受电侧第二构件RB2的长度,相较于受电侧框体BX2的上表面的该方向上的长度足够短。因此,如图10和图11所示那样的受电侧第二构件RB2为平板形状的构件的情况下的、受电侧第二构件RB2的第一方向侧的表面可以视为未构成受电侧框体BX2的第二表面SM2。在此,例如,该方向上的受电侧第二构件RB2的长度比受电线圈L2的线圈面的厚度短。另外,例如,该方向上的受电侧第二构件RB2的长度比受电线圈单元21所具备的磁性体的该方向上的长度短。可以说,在这样的长度的情况下的、该方向上的受电侧第二构件RB2的长度相较于受电侧框体BX2的第二表面SM2的该方向上的长度足够短。
另外,在图10和图11所示的示例中,受电侧框体BX2的第二表面SM2所具有的端部中的第二方向侧的端部、即第二表面SM2的上端部带有圆角。此外,第二表面SM2的上端部也可以不带有圆角的结构。即,第二表面SM2的上端部可以是尖的结构。
另外,表示受电侧框体BX2的第二表面SM2的表面粗糙度的值是比表示受电侧第二构件RB2的第二方向侧的表面的表面粗糙度的值小的值。由此,即使在朝向与第二方向相反的方向吸引的金属制的异物附着于受电侧框体BX2的第二表面SM2的情况下,受电线圈单元21也容易使该异物从第二表面SM2落下。作为将表示受电侧框体BX2的第二表面SM2的表面粗糙度的值设定为比表示受电侧第二构件RB2的第二方向侧的表面的表面粗糙度的值小的值的方法,可举出将第二表面SM2由光滑树脂制成的方法。在采用了该方法的情况下的第二表面SM2例如由聚缩醛树脂或尼龙树脂等制成。
如上所述,在受电侧框体BX2的结构的具体例1中,受电侧框体BX2的第二表面SM2相对于第二基底面LM2倾斜,受电侧框体BX2的第二表面SM2从受电侧框体BX2的后表面越接近受电侧框体BX2的前表面,则越朝向与第二方向相反的方向倾斜,受电侧框体BX2的第二表面SM2与第二基底面LM2形成的锐角的角度为5°以上。由此,即使在朝向与第二方向相反的方向吸引的金属制的异物附着于受电侧框体BX2的第二表面SM2的情况下,受电线圈单元21也能够抑制该异物附着并残留于第二表面SM2。其结果,即使在该情况下,受电线圈单元21也能够防止无线电力传输的传输效率降低。
另外,受电侧框体BX2的第二表面SM2从受电侧框体BX2的后表面越接近受电侧框体BX2的前表面,则越朝向与第二方向相反的方向倾斜。由此,即使在朝向与第二方向相反的方向吸引的金属制的异物附着于受电侧框体BX2的第二表面SM2的情况下,受电线圈单元21也能够使该异物朝向受电侧框体BX2的前表面侧落下。其结果,受电线圈单元21例如在该情况下,能够抑制从第二表面SM2落下的该异物附着并残留于移动体与受电线圈单元21之间。
<受电侧框体的结构的具体例2>
在下文中,对受电侧框体BX2的结构的具体例2进行说明。图12是示出受电侧框体BX2的结构的具体例2的立体图。
受电侧框体BX2的结构的具体例2是受电侧框体BX2的结构的具体1的变形例。
在受电侧框体BX2的结构的具体例2中,受电侧框体BX2具有受电侧第一构件RB1和受电侧第二构件RB2、以及受电侧第三构件RB3。并且,在该具体例2中,受电侧框体BX2的第二表面SM2不由受电侧第一构件RB1或受电侧第二构件RB2中的任一个构成。即,在该具体例2中,第二表面SM2由受电侧第三构件RB3构成。另外,在该具体例2中,受电侧第一构件RB1和受电侧第二构件RB2构成受电侧主体构件MB2。即,受电侧第三构件RB3是安装于受电侧主体构件MB2的构件。受电侧第三构件RB3是受电侧倾斜构件的一例。
在图12所示的例子中,受电侧第二构件RB2是平板形状的构件。另外,在该示例中,受电侧第一构件RB1是具有凹部的容器状的构件。然而,在该示例中,受电侧第一构件RB1作为整体是长方体形状的构件。因此,在该示例中,受电侧第一构件RB1和受电侧第二构件RB2作为整体构成长方体形状的容器。即,受电侧主体构件MB2作为整体是长方体形状的容器。在受电侧第一构件RB1组装有受电侧第二构件RB2的情况下,该凹部被受电侧第二构件RB2封闭。并且,与受电侧框体BX2的结构的具体例1的各个的情况相同地,在由该凹部和该受电侧第二构件RB2包围的第二空间内,容纳有配置于受电线圈单元21内的各种构件。此外,受电侧主体构件MB2可以由单一的构件构成。
受电侧第三构件RB3安装于受电侧主体构件MB2。更具体地,受电侧第三构件RB3以覆盖受电侧主体构件MB2的第二表面SM21的方式安装。第二表面SM21是受电侧主体构件MB2的表面中的位于第二方向侧的表面。因此,受电侧第三构件RB3构成受电侧框体BX2所具有的部位中的包含受电侧框体BX2的第二表面SM2的部位。即,在受电侧框体BX2的结构的具体例2中,受电侧框体BX2的第二表面SM2由与受电侧主体构件MB2分体的构件、即受电侧第三构件RB3构成。即使在该情况下,即使在朝向与第二方向相反的方向吸引的金属制的异物附着于受电侧框体BX2的第二表面SM2的情况下,受电线圈单元21也能够抑制该异物附着并残留于受电侧框体BX2的第二表面SM2。其结果,即使在该情况下,受电线圈单元21能够抑制无线电力传输的传输效率降低。
并且,在图12所示的例子中,受电侧第三构件RB3是朝向与Y轴平行的方向延伸的三角柱形状的构件。另外,在朝向Y轴的负方向观察受电线圈单元21的情况下,受电侧第三构件RB3的形状为直角三角形。并且,受电侧框体BX2的第二表面SM2与受电侧框体BX2的结构的具体例1相同地,从受电侧框体BX2的后表面越接近受电侧框体BX2的前表面越朝向与第二方向相反的方向倾斜。此外,受电侧第三构件RB3的形状也可以是根据第二表面SM2的倾斜的其它的形状。
此外,在无线电力传输系统1中,在送电线圈单元12和受电线圈单元21的两者均具有能够抑制金属制的异物附着并残留于框体的上表面的结构的情况下,对送电侧框体BX1的结构,可以采用送电侧框体BX1的结构的具体例1~5中的任一个。另外,在无线电力传输系统1中,在该情况下,对受电侧框体BX2的结构,可以采用受电侧框体BX2的结构的具体例1、2中的任一个。
如上所述,根据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送电线圈单元(在上述说明的示例中为送电线圈单元12)具备送电线圈(在上述说明的示例中为送电线圈L1);以及第一框体(在上述说明的示例中为送电侧框体BX1),其容纳送电线圈,第一框体的第一表面(在上述说明的示例中为第一表面SM1)是第一框体的表面中的位于规定的第一方向(在上述说明的示例中为与重力方向相反的方向、Z轴的正方向等)侧的表面,并且相对于第一框体的第一基底面(第一基底面LM1)倾斜,第一基底面是与第一框体所具有的基底部分的面对送电线圈侧的面中的面积最大的面平行的面,并且是与第一方向平行的面。由此,送电线圈单元可以抑制因磁场发热的异物附着于框体的上表面。
另外,在送电线圈单元中,可以使用以下结构,其中,第一框体具有:送电侧第一构件(在上述说明的示例中为送电侧第一构件TB1);以及送电侧第二构件(在上述说明的示例中为送电侧第二构件TB2),送电侧第二构件包含第一框体所具有的基底部分。
另外,在送电线圈单元中,可以使用以下结构,其中,送电侧第一构件和送电侧第二构件是分体的构件,送电侧第一构件包含第一表面,指示第一表面的表面粗糙度的值是比指示送电侧第二构件的第一方向侧的表面的表面粗糙度的值小的值。
另外,送电线圈单元具备:送电线圈;以及第一框体,其具有容纳送电线圈的送电侧主体构件(在上述说明的示例中为送电侧主体构件MB1)、和安装于送电侧主体构件的送电侧倾斜构件(在上述说明的示例中为送电侧第三构件TB3),送电侧倾斜构件包含第一框体的第一表面,第一表面是第一框体的表面中的位于规定的第一方向侧的表面,并且相对于第一框体的第一基底面倾斜,第一基底面是与第一框体所具有的基底部分的面对送电线圈侧的面中的面积最大的面平行的面,并且是与第一方向平行的面。由此,送电线圈单元可以抑制因磁场发热的异物附着于框体的上表面。
另外,在送电线圈单元中,可以使用以下结构,其中,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一基底面形成的锐角的角度为5°以上。
另外,在送电线圈单元中,可以使用该结构,其中,第一表面从第一框体的后表面越接近第一框体的前表面,则越朝向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倾斜,第一框体的后表面是与第一基底面的法线交叉的第一框体的两个表面中的、相较于送电线圈位于第一基底面侧的表面,第一框体的前表面是与第一基底面的法线交叉的第一框体的两个表面中的、相较于第一基底面位于送电线圈侧的表面。
另外,在送电线圈单元中,可以使用以下结构,其中,第一表面从第一框体的前表面越接近第一框体的后表面,则越朝向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倾斜,第一框体的后表面是与第一基底面的法线交叉的第一框体的两个表面中的、相较于送电线圈位于第一基底面侧的表面,第一框体的前表面是与第一基底面的法线交叉的第一框体的两个表面中的、相较于第一基底面位于送电线圈侧的表面。
另外,在送电线圈单元中,可以使用以下结构,其中,第一表面具有:第一面(在上述说明的示例中为第一面M1);以及第二面(在上述说明的示例中为第二面M2),其相较于第一面位于第一框体的后表面侧,第一面相对于第一基底面倾斜,并且从第一框体的前表面越接近第一框体的后表面,则越朝向第一方向倾斜,第二面相对于第一基底面倾斜,并且从第一框体的后表面越接近第一框体的前表面,则越朝向第一方向倾斜,第一框体的后表面是与第一基底面的法线交叉的第一框体的两个表面中的、相较于送电线圈位于第一基底面侧的表面,第一框体的前表面是与第一基底面的法线交叉的第一框体的两个表面中的、相较于第一基底面位于送电线圈侧的表面。
另外,在送电线圈单元中,可以使用以下结构,其中,第一面与第一基底面形成的锐角的角度是比第二面与第一基底面形成的锐角的角度大的角度。
另外,在送电线圈单元中,可以使用以下结构,其中,第一面和第二面的边界相较于第一框体的后表面更接近第一框体的前表面。
另外,在送电线圈单元中,可以使用以下结构,其中,还具备容纳部(在上述说明的示例中为容纳部BX3),其在异物从第一表面朝向第一框体的后表面侧落下的情况下容纳异物,容纳部设置于第一框体的后表面。
另外,在送电线圈单元中,可以使用以下结构,其中,容纳部具有引导部(在上述说明的示例中为引导部G1),其将异物引导至容纳部。
另外,在送电线圈单元中,可以使用以下结构,其中,第一表面由聚缩醛树脂或尼龙树脂制成。
另外,受电线圈单元(在上述说明的示例中为受电线圈单元21)具备:受电线圈(在上述说明的示例中为受电线圈L2);以及第二框体(在上述说明的示例中为受电侧框体BX2),其容纳受电线圈,第二框体的第二表面(在上述说明的示例中为第二表面SM2)是第二框体的表面中的位于规定的第二方向(在上述说明的示例中为与第一方向相同方向)侧的表面,并且相对于第二框体的第二基底面(在上述说明的示例中为第二基底面LM2)倾斜,第二基底面是与第二框体所具有的基底部分的面对受电线圈侧的面中的面积最大的面平行的面,并且是与第二方向平行的面,第二表面还从第二框体的后表面越接近第二框体的前表面,则越朝向与第二方向相反的方向倾斜,第二框体的后表面是与第二基底面的法线交叉的第二框体的两个表面中的、相较于受电线圈位于第二基底面侧的表面,第二框体的前表面是与第二基底面的法线交叉的第二框体的两个表面中的、相较于第二基底面位于受电线圈侧的表面。由此,受电线圈单元可以抑制因磁场发热的异物附着于框体的上表面。
另外,在受电线圈单元中,可以使用以下结构,其中,第二框体具有:受电侧第一构件(在上述说明的示例中为受电侧第一构件RB1);以及受电侧第二构件(在上述说明的示例中为受电侧第二构件RB2),受电侧第二构件包含第二框体所具有的基底部分。
另外,在受电线圈单元中,可以使用以下结构,其中,受电侧第一构件和受电侧第二构件是分体的构件,受电侧第一构件包含第二表面,指示第二表面的表面粗糙度的值是比指示受电侧第二构件的第二方向侧的表面的表面粗糙度的值小的值。
另外,受电线圈单元具备:受电线圈;以及第二框体,其具有容纳受电线圈的受电侧主体构件(在上述说明的示例中为受电侧主体构件MB2)、和安装于受电侧主体构件的受电侧倾斜构件(在上述说明的示例中为受电侧第三构件RB3),受电侧倾斜构件包含第二框体的第二表面,第二表面是第二框体的表面中的位于规定的第二方向侧的表面,并且相对于第二框体的第二基底面倾斜,第二基底面是与第二框体所具有的基底部分的面对受电线圈侧的面中的面积最大的面平行的面,并且是与第二方向平行的面,第二表面还从第二框体的后表面越接近第二框体的前表面,则越朝向与第二方向相反的方向倾斜,第二框体的后表面是与第二基底面的法线交叉的第二框体的两个表面中的、相较于受电线圈位于第二基底面侧的表面,第二框体的前表面是与第二基底面的法线交叉的第二框体的两个表面中的、相较于第二基底面位于受电线圈侧的表面。由此,受电线圈单元可以抑制因磁场发热的异物附着于框体的上表面。
另外,在受电线圈单元中,可以使用以下结构,其中,第二表面与第二基底面形成的锐角的角度为5°以上。
另外,在受电线圈单元中,可以使用以下结构,其中,第二表面由聚缩醛树脂或尼龙树脂制成。
以上,参照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但是具体的结构不限于该实施方式,只要不脱离本公开的要旨,则可以进行改变、替换、删除等。

Claims (22)

1.一种送电线圈单元,其特征在于,
具备:
送电线圈;以及
第一框体,其容纳所述送电线圈,
所述第一框体的第一表面是所述第一框体的表面中的位于规定的第一方向侧的表面,并且相对于所述第一框体的第一基底面倾斜,
所述第一基底面是与所述第一框体所具有的基底部分的面对所述送电线圈侧的面中的面积最大的面平行的面,并且是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的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电线圈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框体具有:
送电侧第一构件;以及
送电侧第二构件,
所述送电侧第二构件包含所述第一框体所具有的基底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送电线圈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送电侧第一构件和所述送电侧第二构件是分体的构件,
所述送电侧第一构件包含所述第一表面,
指示所述第一表面的表面粗糙度的值是比指示所述送电侧第二构件的所述第一方向侧的表面的表面粗糙度的值小的值。
4.一种送电线圈单元,其特征在于,
具备:
送电线圈;以及
第一框体,其具有容纳所述送电线圈的送电侧主体构件、和安装于所述送电侧主体构件的送电侧倾斜构件,
所述送电侧倾斜构件包含所述第一框体的第一表面,
所述第一表面是所述第一框体的表面中的位于规定的第一方向侧的表面,并且相对于所述第一框体的第一基底面倾斜,
所述第一基底面是与所述第一框体所具有的基底部分的面对所述送电线圈侧的面中的面积最大的面平行的面,并且是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的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电线圈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一基底面形成的锐角的角度为5°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电线圈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表面从所述第一框体的后表面越接近所述第一框体的前表面,则越朝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倾斜,
所述第一框体的后表面是与所述第一基底面的法线交叉的所述第一框体的两个表面中的、相较于所述送电线圈位于所述第一基底面侧的表面,
所述第一框体的前表面是与所述第一基底面的法线交叉的所述第一框体的两个表面中的、相较于所述第一基底面位于所述送电线圈侧的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电线圈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表面从所述第一框体的前表面越接近所述第一框体的后表面,则越朝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倾斜,
所述第一框体的后表面是与所述第一基底面的法线交叉的所述第一框体的两个表面中的、相较于所述送电线圈位于所述第一基底面侧的表面,
所述第一框体的前表面是与所述第一基底面的法线交叉的所述第一框体的两个表面中的、相较于所述第一基底面位于所述送电线圈侧的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电线圈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表面具有:
第一面;以及
第二面,其相较于所述第一面位于所述第一框体的后表面侧,
所述第一面相对于所述第一基底面倾斜,并且从所述第一框体的前表面越接近所述第一框体的后表面,则越朝向所述第一方向倾斜,
所述第二面相对于所述第一基底面倾斜,并且从所述第一框体的后表面越接近所述第一框体的前表面,则越朝向所述第一方向倾斜,
所述第一框体的后表面是与所述第一基底面的法线交叉的所述第一框体的两个表面中的、相较于所述送电线圈位于所述第一基底面侧的表面,
所述第一框体的前表面是与所述第一基底面的法线交叉的所述第一框体的两个表面中的、相较于所述第一基底面位于所述送电线圈侧的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送电线圈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一基底面形成的锐角的角度是比所述第二面与所述第一基底面形成的锐角的角度大的角度。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送电线圈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的边界相较于所述第一框体的后表面更接近所述第一框体的前表面。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送电线圈单元,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容纳部,其在异物从所述第一表面朝向所述第一框体的后表面侧落下的情况下容纳所述异物,
所述容纳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框体的后表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送电线圈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纳部具有引导部,其将所述异物引导至所述容纳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送电线圈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表面由聚缩醛树脂或尼龙树脂制成。
14.一种受电线圈单元,其特征在于,
具备:
受电线圈;以及
第二框体,其容纳所述受电线圈,
所述第二框体的第二表面是所述第二框体的表面中的位于规定的第二方向侧的表面,并且相对于所述第二框体的第二基底面倾斜,
所述第二基底面是与所述第二框体所具有的基底部分的面对所述受电线圈侧的面中的面积最大的面平行的面,并且是与所述第二方向平行的面,
所述第二表面还从所述第二框体的后表面越接近所述第二框体的前表面,则越朝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的方向倾斜,
所述第二框体的后表面是与所述第二基底面的法线交叉的所述第二框体的两个表面中的、相较于所述受电线圈位于所述第二基底面侧的表面,
所述第二框体的前表面是与所述第二基底面的法线交叉的所述第二框体的两个表面中的、相较于所述第二基底面位于所述受电线圈侧的表面。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受电线圈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框体具有:
受电侧第一构件;以及
受电侧第二构件,
所述受电侧第二构件包含所述第二框体所具有的基底部分。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受电线圈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受电侧第一构件和所述受电侧第二构件是分体的构件,
所述受电侧第一构件包含所述第二表面,
指示所述第二表面的表面粗糙度的值是比指示所述受电侧第二构件的所述第二方向侧的表面的表面粗糙度的值小的值。
17.一种受电线圈单元,其特征在于,
具备:
受电线圈;以及
第二框体,其具有容纳所述受电线圈的受电侧主体构件、和安装于所述受电侧主体构件的受电侧倾斜构件,
所述受电侧倾斜构件包含所述第二框体的第二表面,
所述第二表面是所述第二框体的表面中的位于规定的第二方向侧的表面,并且相对于所述第二框体的第二基底面倾斜,
所述第二基底面是与所述第二框体所具有的基底部分的面对所述受电线圈侧的面中的面积最大的面平行的面,并且是与所述第二方向平行的面,
所述第二表面还从所述第二框体的后表面越接近所述第二框体的前表面,则越朝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的方向倾斜,
所述第二框体的后表面是与所述第二基底面的法线交叉的所述第二框体的两个表面中的、相较于所述受电线圈位于所述第二基底面侧的表面,
所述第二框体的前表面是与所述第二基底面的法线交叉的所述第二框体的两个表面中的、相较于所述第二基底面位于所述受电线圈侧的表面。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受电线圈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二基底面形成的锐角的角度为5°以上。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受电线圈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表面由聚缩醛树脂或尼龙树脂制成。
20.一种无线电力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
具备:
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送电线圈单元;以及
受电线圈单元。
21.一种无线电力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
具备:
权利要求14~19中任一项所述的受电线圈单元;以及
送电线圈单元。
22.一种无线电力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
具备:
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送电线圈单元;以及
权利要求14~19中任一项所述的受电线圈单元,
所述第二方向是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同的方向。
CN202110080404.6A 2020-01-24 2021-01-21 送电线圈单元、受电线圈单元以及无线电力传输系统 Pending CN11317895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09644A JP2021118593A (ja) 2020-01-24 2020-01-24 送電コイルユニット、受電コイルユニット、及びワイヤレス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JP2020-009644 2020-01-2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78953A true CN113178953A (zh) 2021-07-27

Family

ID=769216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80404.6A Pending CN113178953A (zh) 2020-01-24 2021-01-21 送电线圈单元、受电线圈单元以及无线电力传输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234401A1 (zh)
JP (1) JP2021118593A (zh)
CN (1) CN113178953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70015B1 (ja) * 2012-03-14 2013-08-2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給電装置、受電装置及び給電システム
CN104094498A (zh) * 2012-03-14 2014-10-0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供电装置、受电装置以及供电系统
CN104737415A (zh) * 2012-10-01 2015-06-24 株式会社Ihi 非接触供电系统
JP2016010285A (ja) * 2014-06-26 2016-01-18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送電機器及び非接触電力伝送装置
JP2016082652A (ja) * 2014-10-14 2016-05-16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送電機器及び非接触電力伝送装置
CN105765824A (zh) * 2013-11-18 2016-07-13 株式会社Ihi 非接触供电系统
US20170302112A1 (en) * 2016-03-28 2017-10-19 Sanjaya Maniktala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System with Automatic Foreign Object Rejection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70015B1 (ja) * 2012-03-14 2013-08-2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給電装置、受電装置及び給電システム
WO2013136787A1 (ja) * 2012-03-14 2013-09-19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給電装置、受電装置及び給電システム
CN104094498A (zh) * 2012-03-14 2014-10-0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供电装置、受电装置以及供电系统
CN104737415A (zh) * 2012-10-01 2015-06-24 株式会社Ihi 非接触供电系统
CN105765824A (zh) * 2013-11-18 2016-07-13 株式会社Ihi 非接触供电系统
JP2016010285A (ja) * 2014-06-26 2016-01-18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送電機器及び非接触電力伝送装置
JP2016082652A (ja) * 2014-10-14 2016-05-16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送電機器及び非接触電力伝送装置
US20170302112A1 (en) * 2016-03-28 2017-10-19 Sanjaya Maniktala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System with Automatic Foreign Object Rejec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1118593A (ja) 2021-08-10
US20210234401A1 (en) 2021-07-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66046B2 (en) Charger, battery pack charging system and cordless power tool system
US20130038280A1 (en) Apparatus for securing a rechargeable electronic device with respect to a surface of a wireless battery charging apparatus of a vehicle
US7633263B2 (en) Battery charger
EP2601724B1 (en) Universal inductive charger
US10377254B2 (en)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vehicle
JP5569717B2 (ja) 電池パック、該電池パックを充電する充電システム、および該電池パックを備えた電動工具
WO2013125372A1 (ja) コイルユニット及び非接触給電システム
US9620279B2 (en) Coil unit and contactless power supplying apparatus
CN102882282A (zh) 供电装置、供电系统、车辆以及电子装置
US9096138B2 (en) Contactless power feeding apparatus and contactless power feeding method
US20150318732A1 (en) Rechargeable hand tool induction battery device
JP5906691B2 (ja) 非接触電力伝送装置及び移動車両
CN101567577A (zh) 便携设备和充电台
JP2012143091A (ja) 遠隔無線駆動充電装置
US9373974B2 (en) Apparatus for inductive charging of portable devices in vehicles
US20200020478A1 (en) Coil device
US10029576B2 (en) Power receiving device, power transmitting device, and vehicle
EP2999085A1 (en) Power-receiving device, contactless power-feeding system, and cover unit
JP2015153898A (ja) コイルユニット及びそれを有する給電システム
WO2014038017A1 (ja) 非接触給電装置
CN113178953A (zh) 送电线圈单元、受电线圈单元以及无线电力传输系统
CN112542898B (zh) 线圈单元、无线送电装置、无线受电装置和无线输电系统
US20150246617A1 (en) Power receiving device, power transmitting device, and electric vehicle
EP3217514A1 (en) Coil device, contactless power supply system, and auxiliary magnetic member
JP6301675B2 (ja) コイルユニット及びそれを有する給電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