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78648A - 电池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池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78648A
CN113178648A CN202110442250.0A CN202110442250A CN113178648A CN 113178648 A CN113178648 A CN 113178648A CN 202110442250 A CN202110442250 A CN 202110442250A CN 113178648 A CN113178648 A CN 1131786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groove
top wall
wireless charging
center p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4225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浩
郑毅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4225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78648A/zh
Publication of CN1131786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7864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6Accumulators structurally combined with charging apparatu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外壳和电芯,外壳包括第一顶壁、第二顶壁以及侧壁,第一顶壁包括朝向容纳腔内突出的凸出部,凸出部设置有凹槽,凹槽适于设置无线充电线圈,外壳围成内容腔,内容腔包括第一内容腔和第二内容腔,第一内容腔形成于凸出部与侧壁之间,第二内容腔形成于凸出部与第二顶壁之间。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通过在电池的表面设置一凹槽,供设置无线充电线圈,这样当电池应用于电子设备时,无线充电线圈相当于嵌合于电池中,因此无线充电线圈的设置不会过多的增加电子设备的厚度,进而在实现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功能的同时,避免降低电子设备的轻薄性。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

Description

电池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消费性电子产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大面积普及,同时电子设备的充电方式也在逐渐改进,从一开始的慢充,到现在的快充,如今随着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无线充电也逐渐被广泛应用。同时,人们对电子设备的要求也逐渐变高,不仅在性能上要满足需求,对于外观的美观和轻薄化也有了越来越高的需求。而为电子设备进行无线充电需要在电子设备内部设置无线充电线圈,这导致电子设备的厚度增加,而为了提高无线充电速率,无线充电线圈的体积等需要进一步增大,导致电子设备的厚度尺寸进一步的增大,不利于电子设备的轻薄化。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及电子设备,以改善上述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外壳和电芯,外壳包括第一顶壁、第二顶壁以及侧壁,第一顶壁与第二顶壁相对设置,侧壁连接于第一顶壁以及第二顶壁之间,并与第一顶壁和第二顶壁围成内容腔,第一顶壁包括朝向容纳腔内突出的凸出部,凸出部设置有适于设置无线充电线圈的凹槽,内容腔包括连通的第一内容腔和第二内容腔,第一内容腔邻近于第一顶壁并形成于凸出部与侧壁之间,第二内容腔形成于凸出部与第二顶壁之间。电芯包括正极、负极以及电解质,正极和负极设置于内容腔内且彼此间隔,电解质填充于正极与负极之间。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壳体、上述的电池以及无线充电线圈,电池设置于壳体内,无线充电线圈位于壳体内并至少部分嵌入凹槽内,无线充电线圈被配置为透过壳体与外部电源耦合,以向电池充电。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及电子设备,通过在电池的第一顶壁设置朝向容纳腔内突出的凸出部,并在凸出部设置一凹槽,供设置无线充电线圈,这样当电池应用于电子设备时,无线充电线圈相当于嵌合于电池中,因此无线充电线圈的设置不会过多的增加电子设备的厚度,同时电池内部的内容腔,可以部分的形成于凸出部与侧壁之间,合理的利用凸出部的侧向的空间,这样不会因为设置凸出部而导致电池的容量急剧减小,进而在实现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功能的同时,避免降低电子设备的轻薄性。
本申请的这些方面或其他方面在以下实施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池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在组装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沿A-A线的剖面图。
图4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池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电池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示出的又一种形式的电池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中壳体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9中沿C-C线的剖面图。
图12是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现有技术中,电子设备要实现无线充电功能,需要在电子设备内部增加一无线充电线圈,该无线充电线圈通常设置在电子设备的后壳位置,并位于后壳与电池之间,因此设置无线充电线圈会增加电子设备的厚度,降低电子设备的轻薄性。若不想增加电子设备的厚度,一种实施方式是,减小电池的体积,但这种方式会降低电池的容量,对于电子设备的续航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第一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100a,电池100a包括外壳110以及电芯130,电芯130设置于外壳110内部,并由外壳110提供保护。
参阅图2,外壳110构成封闭式结构,外壳110例如可以由铁(Fe)、铝(Al)、它们的合金或其他的金属类似物构成。此外,在其中外壳110例如由铁构成的情况下,还可以用镍(Ni)等金属镀覆于外壳110的表面。请一并参阅图2和图3,外壳110包括第一顶壁111、第二顶壁112以及侧壁113,第一顶壁111与第二顶壁112相对设置,其中,第一顶壁111和侧壁113一体形成,侧壁113连接于第一顶壁111以及第二顶壁112之间并围成内容腔115,第一顶壁111包括外表面1111以及与外表面1111相背的内表面1112,内容腔115形成于内表面1112以及第二顶壁112之间,并由内表面1112、第二顶壁112以及侧壁113围成,此时形成的内容腔115的纵向截面为大致的圆角矩形或矩形。
第一顶壁111包括一凸出部1115,凸出部1115朝向内容腔115内突出,即凸出部1115至少部分的凸入内容腔115内,使得内表面1112呈现不规则的曲面形状。凸出部1115设置有凹槽114,凹槽114用于设置无线充电线圈30(图10中示出),其中无线充电线圈30是指用于进行无线充电功能的线圈,其可以与外部的电源耦合并为电池100a充电。本实施例中,外壳110被配置成扁平状,适于设置于各类电子设备10中。需要说明的是,凹槽114设置于外壳110的具有最大表面积的表面。
内容腔115包括连通的第一内容腔1151和第二内容腔1152,第一内容腔1151和第二内容腔1152是彼此连通的。第一内容腔1151形成于凸出部1115与侧壁1113之间,也即是第一内容腔1151是位于凸出部1115的侧向上的,第二内容腔1152形成于凸出部1115与第二顶壁112之间。这种设置方式,合理的应用了凸出部1115的侧向空间形成部分的内容腔115,避免因设置凸出部1115,而导致电池的内容腔容积大幅降低,电容量过多降低。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为了更为合理的利用电池的内容空间,第一内容腔1151至少形成于凸出部1115的相对两侧,此时,凸出部1115可以位于第一顶壁的中部区域,第一内容腔1151可以形成于凸出部1115的相对两个侧向或者多个侧向,这样大部分的凸出部1115的侧向区域都可以被利用形成部分的内容腔115,增大内容腔115的整体体积,提高电池容量。特别的,第一内容腔1151还可以环绕于凸出部1115设置,这种设置方式,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凸出部1115的侧向区域,使得第一内容腔1151的容积尽可能的更大,最大化的提高电池的容量。此时,凸出部1115可以大致设置成与无线充电线圈相适配的结构,凹槽114可以刚好设置下无线充电线圈,减小无线充电线圈占用的空间,对应的增大第一内容腔1151的容积。
其中凹槽114可以设置成各种形式,例如凹槽114的纵向截面可以是矩形、弧形等结构,只需保证无线充电线圈能稳固的固定于凹槽114内即可。本实施例中,凸出部1115包括侧壁113和侧槽壁1113,更为具体的,第一内容腔1151形成于侧壁113以及侧槽壁1113之间,也即是第一内容腔1151是环绕凹槽114形成的。第二内容腔1152形成于底壁1114以及第二顶壁112之间,
凹槽114可以被配置成与无线充电线圈30适配的任意形状,如条形槽、矩形槽、圆形槽等,在此不做限定。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凹槽114可以被设置成矩形状,并大致位于外壳110的中部位置,特别的,凹槽114还可以被设置成正方形。凹槽114可以通过冲压、一体铸造、蚀刻、雕刻等方式形成于外壳110上。如图4所示,凹槽114还可以被设置成条状,且凹槽114延其长度方向贯穿外壳110,也即是凹槽114在其长度方向上在整个外壳110上均有延伸,而非终止于外壳110上的某一点。这种实施方式,有利于在外壳110上形成凹槽114。
如图5所示,凹槽114还可以被配置成圆形状,并大致位于外壳110的中部位置。此外,在其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凹槽114还可以被配置为椭圆形、长圆形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具体可以根据无线充电线圈30的结构进行适配,以使得当无线充电线圈30嵌入凹槽114内时能够较好的固定无线充电线圈30。
凹槽114的深度可以与无线充电线圈30的厚度尺寸适配,使得无线充电线圈30可以完全嵌入凹槽114内,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无线充电线圈30也可以仅部分的嵌入凹槽114内,此时露出于凹槽114的无线充电线圈30可以由电子设备10的后壳遮盖,或者部分的嵌入后壳中。若凹槽114的厚度过大,会导致第一顶壁111的设置凹槽114的部分的厚度显著变薄,对于电池100a的安全使用可能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凹槽114的深度不宜过大。本实施例中,凹槽114的深度例如可以是0.2mm-1mm,在此不做具体限定。此外凹槽114可以是各处等深设置的,也可以是非等深设置的。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凸出部1115是由第一顶壁111通过凹陷方式形成的,因此第一顶壁111整体上是等厚度的,相当于第一顶壁111经过弯折的方式形成一凹陷区域作为凸出部1115,凹陷的部分作为凹槽114。凹槽114例如可以通过冲压的方式形成于第一顶壁111。
请参阅图6,由于凹槽114的设置,第一顶壁111的设置凹槽114的部分变薄,为了增大对电池100a内部的电芯130的屏蔽效果,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在凹槽114内设置隔离膜150,隔离膜150可以选择具有较薄厚度的材质制成,例如高分子树脂等。隔离膜150也可以采用绝缘涂层。通过设置隔离膜150,可以对无线充电线圈30与电池100a内部的电芯130增大隔离度,提高电池100a的安全性。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3,电芯130包括正极131、负极132以及电解质(图未示出),正极131和负极132设置于内容腔115内且彼此间隔,电解质填充于正极131与负极132之间。电芯130设置于外壳110形成的容置空间内,其中正极131连接一正极引线136并伸出外壳110,负极132连接一负极引线137并伸出外壳110,正极引线136和负极引线137供电池100a与外部的用电设备连接。
本实施例中,电芯130还包括中心销134和绝缘膜133,正极131与负极132均卷绕于中心销134上形成环状结构,其中正极131和负极132之间彼此隔离,绝缘膜133设置于正极131和负极132之间并卷绕于中心销134,以使得正极131和负极132之间不发生直接接触,避免造成短路,电解质填充于内容腔115内,且正极131和负极132均与电解质直接接触。
本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3,正极131包括正极集电体1311和正极活化物质层1312,正极活化物质层1312形成于正极集电体1311的相背的两个表面上,正极集电体1311可以采用金属箔,例如铝箔、镍箔和不锈钢箔等。正极131活性物质层,例如可使用能够嵌入锂和脱嵌锂的材料,例如含锂化合物。含锂化合物可以包括含有锂和过渡金属元素的复合氧化物(其被称为“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含有锂和过渡金属元素的磷酸盐化合物(其被称为“锂-过渡金属磷酸盐化合物”)等。作为含锂化合物,含有钴(Co)、镍、锰(Mn)和铁中的至少一种作为过渡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可以获得较高的电压。
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的可以是具有层状岩盐型结构的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具有尖晶石型结构的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等。例如由通式LixM1O2表示的含锂化合物(在该式中,M1代表包括一种或多种过渡金属元素的元素。例如,x的值满足关系0.05≤x≤1.10,应当理解x的取值不限于上述关系。具体的,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可以是锂-钴复合氧化物(LixCoO2)、锂-镍复合氧化物(LixNiO2)、锂-镍-钴复合氧化物、锂-镍-钴-锰复合氧化物或者、锂-钴-铝-镁复合氧化物。
另外,正极活化物质层1312内还可以包括适量的导电剂(例如石墨)、粘接剂(例如聚四氟乙烯)等。
负极132包括负极集电体1321和负极活化物质层1322,负极活化物质层1322形成于负极集电体1321的相背的两个表面上,负极集电体1321可以采用用金属箔,例如铜箔。负极活化物质层1322可以选择嵌入锂和脱嵌锂的材料。具体地,作为负极132活性物质层的组分,可使用含有硅作为组成元素的材料(称为“含硅材料”)。含硅材料具有嵌入锂和脱嵌锂的巨大能力,并且因此可获得较高的能量密度。含硅材料例如可以是硅单质、硅合金或硅化合物,硅合金可以包括含有由锡、镍、铜、铁、钴、锰、锌、铟、银、钛、锗、铋、锑(Sb)和铬(Cr)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作为除了硅外的第二组成元素的合金。硅化合物可以包括含有硅和氧的硅氧化物、含有硅和碳的硅和碳的化合物等。
同时,负极132活性物质层还可以包括粘接剂,粘接剂例如可以是聚丙烯酸金属盐和含氟树脂。
绝缘膜133可以将正极131和负极132分隔,同时又可以允许锂离子通过,绝缘膜133可以是包括树脂的多孔膜。例如,通过成形树脂材料获得包括树脂的多孔膜,例如可使用聚烯烃树脂,例如聚丙烯和聚乙烯,丙烯酸树脂,苯乙烯树脂,聚酯树脂,尼龙树脂等作为形成绝缘膜133的材料。
可以理解的是,正极131和负极132在卷绕于中心销134的过程中,形成薄片环状,且正极131和负极132的数量并不仅限于一个,也可以是一个以上,在此不做限定,当正极131、负极132的数量多于一个时,相邻的正极131和负极132之间均设置有绝缘膜133。
作为一种示例,本实施例中,电解质可以包括电解质盐和非水性溶剂,非水性溶剂例如可以是环状碳酸酯,例如碳酸亚乙酯和碳酸亚丙酯。电解质盐可以是锂盐,六氟磷酸锂(LiPF6)、四氟硼酸锂(LiBF4)、高氯酸锂(LiClO4)、六氟砷酸锂(LiAsF6)、四苯基硼酸锂(LiB(C6H5)4)、甲烷磺酸锂(LiCH3SO3)、三氟甲烷磺酸锂(LiCF3SO3)、四氯铝酸锂(LiAlCl4)、六氟硅酸二锂(Li2SiF6)、氯化锂(LiCl)、溴化锂(LiBr)等。此外,电解质还可以采用固态电解质,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组装电芯130时,可以使得绝缘膜133浸渍于电解质,使得电解质与正极131和负极132接触,又由于电解质中的锂离子可以穿过绝缘膜133,形成电芯130的充放电结构。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示出的电芯130的结构、成分、材料等均仅作为一种示例,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定。
本实施例中,参阅图3。正极131、负极132均设置于第二内容腔1152内。电解质填充于第一内容腔1151以及第二内容腔1152内。这种实施方式,具有以下优点:在设置凹槽114用于收容无线充电线圈30的同时,充分利用了第一内容腔1151的体积,可以设置更多的电解质液或者增大电解质液的浓度,虽然无线充电线圈30压缩了部分电池100b的厚度,降低了电池100b容量,但是合理利用了无线充电线圈30的周向的空间,形成了电池结构,因此整体上对于电池容量的压缩量得到了降低,实现了应用于电子设备10时,电子设备10的整体厚度以及电池容量的平衡。
同时,由于本实施例中的正极131、负极132中心销134等零部件不需要进行结构变化,只需要对外壳110的结构进行改进,因此对于电池100b的制备而言,不会额外增加电池100b的制造成本。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电池100a,通过在外壳110的外表面1111设置凹槽114,可以用于容置电子设备10的无线充电线圈30,这样电池100a应用于电子设备10时,电子设备10的无线充电线圈30可以收容于凹槽114内,降低电子设备10因设置无线充电线圈30导致的厚度显著增加问题。
第二实施例
参阅图7,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100c,本实施例中,电池100c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100a的结构的区别在于电芯130的结构不相同,相同部分可以参阅第一实施例的相关内容。
本实施例中,请一并结合图3和图7,外壳110包括第一顶壁111、第二顶壁112以及侧壁113,第一顶壁111与第二顶壁112相对设置,侧壁113连接于第一顶壁111以及第二顶壁112之间并围成内容腔115,第一顶壁111凹陷形成朝向内容腔115内突出的凸出部1115,凸出部1115设置有凹槽114,第一顶壁111包括位于凹槽114内的侧槽壁1113和底壁1114,底壁1114与第二顶壁112相对设置。本实施例中,凹槽114是由第一顶壁111通过凹陷方式形成的,因此第一顶壁111整体上是等厚度的,相当于第一顶壁111经过弯折的方式形成一凹陷区域作为凸出部1115,凹陷的部分作为凹槽114。凹槽114例如可以通过冲压的方式形成于第一顶壁111。本实施例中,凹槽114为矩形,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凹槽114的其他设置形式还可以参照第一实施例的相关内容。
内容腔115包括连通的第一内容腔1151和第二内容腔1152,第一内容腔115形成于侧壁113以及侧槽壁1113之间,也即是第一内容腔1151是环绕凸出部1115或者凹槽114形成的。第二内容腔1152形成于底壁1114以及第二顶壁112之间,第一内容腔1151和第二内容腔1152是彼此连通的。
电芯130包括正极131、负极132、电解质、绝缘膜133以及中心销134,中心销134设置于第二内容腔1152内,正极131卷绕于中心销134且同时位于第一内容腔1151以及第二内容腔1152,负极132卷绕于中心销134且同时位于第一内容腔1151以及第二内容腔1152内,电解质填充于正极131和负极132之间。即本实施例中,正极131和负极132在卷绕过程中,不仅在第二内容腔1152内进行布置,同时还在第一内容腔1151内进行布置,这种设置方式,相比于第一实施例的实施方式,可以显著的增加正极131、负极132的表面积,进而扩大电池100c的容量。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中心销134包括片状基体1341和突出部1342,片状基体1341设置于第二内容腔1152内,突出部1342连接于片状基体1341并朝向第一内容腔1151突出,突出部1342可以包括两个,两个突出部1342相对间隔设置,并分别从凹槽114的两侧向第一内容腔1151方向突出,可以理解的是,突出部1342可以位于第二内容腔1152内,也可以部分的伸入第一内容腔1151内,同时突出部1342可以做圆弧倒角处理,防止与正极131或负极132接触过程中刺破正极131或负极132。
正极131以及负极132卷绕于片状基体1341以及突出部1342,以使正极131和负极132同时绕过第一内容腔1151以及第二内容腔1152。通过设置突出部1342,在进行正极131和负极132的卷绕时,只需按照中心销134的周向包绕即可,此时正极131、负极132以及绝缘膜133等即可以在第一内容腔1151以及第二内容腔1152内按照预定的路径进行卷绕,而无需对正极131和负极132以及绝缘膜133进行特殊化的结构设计,因此在增大电池100c的容量的情况下,也不会过多的增大电池100c的制造难度。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参阅图8,中心销134可以包括第一中心销1343和第二中心销1344,第一中心销1343和第二中心销1344彼此间隔设置,并位于凹槽114的相对的两侧,且第一中心销1343和第二中心销1344的设置位置大致与第一内容腔1151对应,这种设置方式,通过合理控制第一中心销1343和第二中心销1344的厚度,有利于正极131、负极132以及绝缘膜133在进行包绕时直接成型,进而降低制造难度。进一步的,第一中心销1343和第二中心销1344在电池100c的厚度方向上还可以大致与底壁1114平齐,此处,与底壁1114平齐是指与底壁1114的朝向第二顶壁112的表面平齐。这样,在绕制正极131、负极132以及绝缘膜133的过程中,正极131、负极132以及绝缘膜133在绕制到第一内容腔1151区域时,会自然进入第一内容腔1151区域内,因此在制备电芯130时,可以进一步的降低制造难度。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中心销134还可以包括第三中心销(未示出),第三中心销可以设置于第一中心销1343和第二中心销1344之间,且第三中心销与第一中心销1343以及第二中心销1344均间隔设置,第三中心销的厚度小于第一中心销1343的厚度,第一中心销1343的厚度与第二中心销1344的厚度相等,其中:第一中心销1343、第二中心销1344以及第三中心销134的厚度是指电池100c的厚度方向的尺寸。这种实施方式可以进一步的便于卷制电芯130。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池100c,正极131、负极132在卷制的过程中经过第一内容腔1151以及第二内容腔1152,因此正极131和负极132的表面积都相比于前述实施例更大,因此电池的容量也得到扩展。在保证了电池100c的电池容量的前提下,留出了设置无线充电线圈30的空间,在应用于电子设备10时可以保证电子设备10的轻薄性以及续航性能的平衡。
第三实施例
参阅图9,图9示出了一种电子设备10,其中包括有壳体20、电池100c以及无线充电线圈30,其中电池100c和无线充电线圈30均设置于壳体20内部,无线充电线圈30用于与外部电源耦合,以向电池100c充电,电池100c的具体结构可以参阅前述实施例的内容,在此不做赘述。
请一并参阅和图9和图10,壳体20包括前壳23、中框22以及后壳21,其中,前壳23和后壳21分别装配于中框22的相对的两侧,前壳23用于装配显示屏,后壳21与中框22之间形成容纳空间(未示出),容纳空间可以用于安装电子设备10的各类元器件,如主板、电池100c、无线充电线圈30等。本实施例中,后壳21上还开设有固定孔,固定孔可以贯穿后壳21,固定孔可以供设置摄像头等组件。
可以理解的是,前壳23和后壳21均可以是金属、塑胶、玻璃、陶瓷等各种材质,且前壳23和后壳21可以采用相同材质,也可以有采用不同材质,在此不做限定。
请一并参阅图9和图11,电池100c的设置位置大致与摄像头错开,并邻近后壳21,且电池100c设置的凹槽114朝向后壳21设置,无线充电线圈30全部或部分的嵌设于凹槽114内,无线充电线圈30可以与后壳21相贴,也可以与后壳21之间具有预定的间隙。无线充电线圈30可以与电子设备10内的主板电性连接,并通过主板的充电电路向电池100c充电。
由于无线充电线圈30嵌设于凹槽114内,因此对于电子设备10的厚度而言,无线充电线圈30不会额外的增加电子设备10的厚度,同时由于采用凹槽114设计,电池100c的容量也不会因此而显著降低,进而实现电子设备10的厚度以及续航性能的平衡。无线充电线圈30的具体工作原理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因此在此不再赘述。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2所示,后壳21的朝向中框22的表面设置有与凹槽114配合的容置槽211,容置槽211与凹槽114的位置大致相互对应,此时可以将无线充电线圈30同时嵌设于凹槽114以及容置槽211内,这种设置方式,凹槽114的深度可以不需要设置得过深,这对于电池100c的安全性更有利,同时也可以降低电池100c的制备难度。可以理解的是,容置槽211的开设形式可以与凹槽114相同或不同,仅需要保证无线充电线圈30的设置即可。在装配时,可以首先将无线充电线圈30设置于凹槽114内,此时部分的无线充电线圈30突出于凹槽114,将后壳21与中框对齐装配,容置槽211与无线充电线圈30对应,进而在装配过程中使得无线充电线圈30嵌入容置槽211内。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10,通过设置无线充电线圈30,可以实现电子设备10的无线充电,同时由于无线充电线圈30是嵌设在电池100c上形成的凹槽114内的,因此电子设备10的厚度不会因无线充电线圈30的设置而显著的增加。又由于电池100c虽然开设了凹槽114,但其容量并未发生大幅缩减,因此可以实现电子设备10的厚度以及续航性能的平衡。
应当理解,本实施例中的电池100c也可以由前述任意实施例中提供的电池100a、100b或其实施方式的组合形成的电池所替换。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电子设备10可以为移动电话或智能电话(例如,基于iPhone TM,基于Android TM的电话),便携式游戏设备(例如Nintendo DS TM,PlayStationPortable TM,Gameboy Advance TM,iPhone TM)、膝上型电脑、PDA、便携式互联网设备、音乐播放器以及数据存储设备,其他手持设备以及诸如手表、耳机、吊坠、耳机等,电子设备10还可以为其他的可穿戴设备(例如,诸如电子眼镜、电子衣服、电子手镯、电子项链、电子纹身、电子设备10或智能手表的头戴式设备(HMD))。
电子设备10还可以是多个电子设备10中的任何一个,多个电子设备10包括但不限于蜂窝电话、智能电话、其他无线通信设备、个人数字助理、音频播放器、其他媒体播放器、音乐记录器、录像机、照相机、其他媒体记录器、收音机、医疗设备、车辆运输仪器、计算器、可编程遥控器、寻呼机、膝上型计算机、台式计算机、打印机、上网本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DA)、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PMP)、运动图像专家组(MPEG-1或MPEG-2)音频层3(MP3)播放器,便携式医疗设备以及数码相机及其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包括第一顶壁、第二顶壁以及侧壁,所述第一顶壁与所述第二顶壁相对设置,所述侧壁连接于所述第一顶壁以及所述第二顶壁之间,并与所述第一顶壁和所述第二顶壁围成内容腔,所述第一顶壁包括朝向所述容纳腔内突出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设置有适于设置无线充电线圈的凹槽,所述内容腔包括连通的第一内容腔和第二内容腔,所述第一内容腔邻近于所述第一顶壁并形成于所述凸出部与所述侧壁之间,所述第二内容腔形成于所述凸出部与所述第二顶壁之间;以及
电芯,所述电芯包括正极、负极以及电解质,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设置于所述内容腔内且彼此间隔,所述电解质填充于所述正极与所述负极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容腔至少形成于所述凸出部的相对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容腔环绕所述凸出部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包括位于所述凹槽的侧槽壁和底壁,所述底壁与所述第二顶壁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内容腔形成于所述侧壁以及所述侧槽壁之间,所述第二内容腔形成于所述底壁以及所述第二顶壁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同时设置于所述第一内容腔以及所述第二内容腔内,所述负极同时设置于所述第一内容腔以及所述第二内容腔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还包括中心销,所述中心销包括片状基体和突出部,所述片状基体设置于所述第二内容腔内,所述突出部连接于所述片状基体并朝向所述第一内容腔方向突出,所述正极以及所述负极均卷绕于所述片状基体以及所述突出部,以使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同时绕过所述第一内容腔以及所述第二内容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还包括中心销,所述中心销包括第一中心销和第二中心销,所述第一中心销和所述第二中心销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内容腔内,且分别位于所述凹槽的相对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心销以及所述第二中心销在所述电池的厚度方向上与所述底壁平齐。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所述负极均设置于所述第二内容腔内,所述电解质填充于所述第一内容腔以及所述第二内容腔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为圆形槽或矩形槽。
11.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还包括隔离膜,所述隔离膜铺设于所述凹槽内。
12.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所述电池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以及
无线充电线圈,所述无线充电线圈位于所述壳体内并至少部分嵌入所述凹槽内,所述无线充电线圈被配置为透过所述壳体与外部电源耦合,以向所述电池充电。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前壳、中框以及后壳,所述前壳以及所述后壳装配于所述中框的相背的两侧,所述后壳与所述中框之间形成容纳空间,所述电池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且所述凹槽朝向多少后壳,所述后壳的朝向所述中框的表面设置有与所述凹槽配合的容置槽,所述无线充电线圈嵌设于所述凹槽以及所述容置槽内。
CN202110442250.0A 2021-04-23 2021-04-23 电池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317864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42250.0A CN113178648A (zh) 2021-04-23 2021-04-23 电池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42250.0A CN113178648A (zh) 2021-04-23 2021-04-23 电池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78648A true CN113178648A (zh) 2021-07-27

Family

ID=769246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42250.0A Pending CN113178648A (zh) 2021-04-23 2021-04-23 电池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78648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67667B1 (en) * 1999-11-25 2004-07-27 Nec Tokin Tochigi, Ltd. Sealed battery
CN2896531Y (zh) * 2006-01-10 2007-05-02 深圳市比克电池有限公司 方形锂电池外壳及采用该外壳的电池
US20080061735A1 (en) * 2006-09-07 2008-03-13 Shoichi Toya Battery pack rechargeable by magnetic induction effect
CN203983355U (zh) * 2014-03-12 2014-12-03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股份公司 一种新型大容量锂电池壳体
CN206134845U (zh) * 2016-07-15 2017-04-26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锂离子动力电池
CN107276248A (zh) * 2017-05-15 2017-10-20 成都猎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租用的无线充电设备和充电管理方法
CN109004112A (zh) * 2018-07-23 2018-12-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池盖、壳体组件、电子设备及电池盖的制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67667B1 (en) * 1999-11-25 2004-07-27 Nec Tokin Tochigi, Ltd. Sealed battery
CN2896531Y (zh) * 2006-01-10 2007-05-02 深圳市比克电池有限公司 方形锂电池外壳及采用该外壳的电池
US20080061735A1 (en) * 2006-09-07 2008-03-13 Shoichi Toya Battery pack rechargeable by magnetic induction effect
CN203983355U (zh) * 2014-03-12 2014-12-03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股份公司 一种新型大容量锂电池壳体
CN206134845U (zh) * 2016-07-15 2017-04-26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锂离子动力电池
CN107276248A (zh) * 2017-05-15 2017-10-20 成都猎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租用的无线充电设备和充电管理方法
CN109004112A (zh) * 2018-07-23 2018-12-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池盖、壳体组件、电子设备及电池盖的制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23499B2 (en) Secondary battery and a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US11742543B2 (en) Secondary battery
US11769902B2 (en) Nonaqueous secondary battery
US7550225B2 (en) Battery
KR100968992B1 (ko) 배터리 팩
US7824810B2 (en) Electrolytic solution and battery
US20150111107A1 (en) Electrode and secondary batter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13178648A (zh) 电池及电子设备
KR101814789B1 (ko) 간편한 결합 구조로 용량 확장이 가능한 이차전지 팩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이차전지 팩 어셈블리
KR19990055229A (ko) 리튬 전지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H07282851A (ja) 非水電解液二次電池
JP2000148297A (ja) 携帯用電子機器
KR20180115485A (ko) 후크식 체결구조를 구비한 탑-캡 하우징을 포함한 전지팩
CN111386622B (zh) 圆筒形二次电池
JP2002050357A (ja) 電 池
CN117410440A (zh) 电池以及电子设备
JP2000164250A (ja) 非水電解質電池
JP2001319639A (ja) 電 池
JP2001148577A (ja) 電子機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