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68650A - 银行间自动转账的方法及实施该方法的系统 - Google Patents

银行间自动转账的方法及实施该方法的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68650A
CN113168650A CN201980073428.XA CN201980073428A CN113168650A CN 113168650 A CN113168650 A CN 113168650A CN 201980073428 A CN201980073428 A CN 201980073428A CN 113168650 A CN113168650 A CN 1131686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nk
payee
sender
transfer
accou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7342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68650B (zh
Inventor
叶夫根尼吉·乔治耶维奇·索洛夫
德米特里·阿列克桑多维奇·科列斯尼科夫
纳塔尔亚·奥列戈夫纳·佩图什科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tional Payment Card System Corp Nspk
Original Assignee
National Payment Card System Corp Nsp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tional Payment Card System Corp Nspk filed Critical National Payment Card System Corp Nspk
Publication of CN1131686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686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686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686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08Payment architectures
    • G06Q20/10Payment archite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funds transfer [EFT]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ome banking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02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involving a neutral party, e.g. certification authority, notary or trusted third party [TTP]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02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involving a neutral party, e.g. certification authority, notary or trusted third party [TTP]
    • G06Q20/023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involving a neutral party, e.g. certification authority, notary or trusted third party [TTP] the neutral party being a clearing hous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02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involving a neutral party, e.g. certification authority, notary or trusted third party [TTP]
    • G06Q20/027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involving a neutral party, e.g. certification authority, notary or trusted third party [TTP] involving a payment switch or gatew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 G06Q20/32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using wireless devices
    • G06Q20/322Aspects of commerce using mobile devices [M-devices]
    • G06Q20/3223Realising banking transactions through M-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 G06Q20/32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using wireless devices
    • G06Q20/325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using wireless devices using wireless networks
    • G06Q20/3255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using wireless devices using wireless networks using mobile network messaging services for payment, e.g. S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382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insuring higher security of transa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383Anonymous user syste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385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using an alias or single-use c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40Authorisation, e.g. identification of payer or payee, verification of customer or shop credentials; Review and approval of payers, e.g. check credit lines or negative lists
    • G06Q20/401Transaction verification
    • G06Q20/4014Identity check for transac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42Confirmation, e.g. check or permission by the legal debtor of pay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40/00Finance; Insurance; Tax strategies; Processing of corporate or income taxes
    • G06Q40/02Banking, e.g. interest calculation or account maintenance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Fina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Economic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arketing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Abstract

所申请的一组发明属于金融业中的信息技术,即属于一种根据收款人已知的社会标识符实现银行间从一个自然人的银行账户到另一自然的人银行账户的自动转账的方法和系统,无需指出银行客户的真实账号或付款工具的银行详细信息,也可以执行同一自然人在不同信贷机构中开设的两个或多个银行账户之间的转账,该系统包括:发款人与收款人之间的通信设备、发款人银行与收款人银行的计算系统、中央服务器组件、结算系统和通知服务器,3个独立权项、7个从属权项、5张图。

Description

银行间自动转账的方法及实施该方法的系统
应用领域及技术背景
所提出的解决方案涉及金融业的信息技术,即涉及自动化方法和从一个账户到另一个账户的银行间转账系统,其中发款人不知道收款人的银行账号或银行卡号。
当前,从一个自然人到另一自然人的转账是通过以下大家熟知的方式进行的:
1.使用银行付款委托书进行的传统的银行间或银行内部转账。该委托书为书面文件,并需出具能证明发款人身份的文件,如果发款人的身份在早前已通过验证,并在交易时通过电子通路确认其身份(例如,通过客户的网银或手机银行),则可以出具证明发款人身份的电子版文件(远程)。通过这种转账方法,资金在一个或两个信贷机构的基础设施上发生流动,并且在银行间转账的情况下,这些信贷机构之间的转账由结算行在规定的结算期内完成;
2.通过某个商业转账系统进行转账,这种方式的转账也需要发款人在进行转账操作时实际在场(在银行网点或分行处),并出具能证明发款人身份的文件,如果发款人的身份在早前已通过验证,并在交易时通过电子通路确认其身份,则可以远程出具证明文件。从发款人和收款人的角度来看,转账是即时进行的,但是,银行之间并非即时进行结算,而是在对提交给结算行的从一家银行到另一家银行用于实际转账的结算总和进行计算的那一刻进行结算(通常每天一次);
3.从发款人银行卡到收款人银行卡的转账是通过支付系统进行的,其中,银行卡是一种支付手段。不管交易的基础设备如何,都需通过验证发款人的有效身份来进行此类转账操作。因此,如果在ATM机上执行该操作,则发款人必须亲自出示银行卡并输入PIN(个人识别码)。如果是在Internet网上进行操作,则发款人必须指明其卡号,并出示由发卡行通过任何其他通信通路(例如短信形式)向其发送的验证码。显然,在给出的两个示例中,发款人需指出收款人的卡号,以提供有关实际应收款人的信息。这样的操作既可以在银行间,也可以在银行内部进行。同时,在严格规定的时间内进行一次银行间结算。因此,如果收款人需要立即使用所转款项,则可能由于款项可能实际上未记入其账户而出现困难。
由于这样的资金收付方法既不利于信贷机构也不利于个人,因此在过去的十年中已经创建了其他的转账方法,借助加入用于实施转账方法的系统来解决转账速度问题,充当结算系统的机构通常是中央银行。
同时,发款人从一个银行账户到收款人的另一银行账户的银行间转账并不是即时的。这样的转账的原理是,因预见从发款人处收到的此类转账申请会堆积,随后就将其发送到结算系统。结算系统根据最终结算结果运行。这意味着首先要对转账申请进行分组,并且不是根据每个转账申请单独进行结算(银行之间的实际资金流),而是根据在一定时期内一次形成的总金额进行结算,通常是一天一次。
为了解决资金转账过程中的速度问题,EARLY WARNING SERVICES LLC(US)公司,即2018年5月3日公开的专利US20180121975的申请人,提出了一种技术解决方案,该技术解决方案描述了从一家银行的账户到另一家银行的账户的支付系统。该系统用于支付发票(to pay invoice),发票由收款行事先发给“第一家”银行以进行实时(real time)付款。申请实时付款的主要特征如下:
—根据已开具的发票付款;
—这样的付款不需要结算系统的第三方(国家的中央银行)的参与,因为发款行会发送“付款承诺”信息(promise-to-pay message),也就是说,它们本质上不是资金流动,而是“承诺”(担保)付款;
—在第二家银行在收到“付款承诺”信息(promise-to-pay message)时进行转账,将收款人的账户记入贷方;
—如果“按时”付款,则予以激励(incentive);
—可提供奖励(reward);
—选择要认证的“推荐开票行”并为其分配公共ID;
—向付款人提供贷款,确定付款人所在地并初步分析付款人账户上的余额。
然而,通过分析所提出的解决方案,在其实施过程中,没有快速将款项转入收款人的账户,只在分别借贷客户账户的信贷机构之间进行了担保交换。不能进行转账的原因还在于,没有结算机构或其他组织(系统的组成部分)可以执行监管机构的职能并直接在信贷机构之间进行结算。此外,为了执行上述方案,信贷机构必须获得专门的公共标识符,这又表明需要对信贷机构的基础设施进行专门的鉴定,以确认其是否符合系统要求。
引入结算系统可以确保发款人和收款人之间以及发款人银行与收款人银行之间的即时结算,因此不会在收款人银行出现任何隐藏的客户扮演收款人角色的借贷迹象。因此,在许多国家,甚至在许多跨国组织中,都出现了从账户到账户的即时付款系统。例如,在欧盟使用的SEPA Credit Transfer和SEPA Instant Credit Transfer系统。如果银行客户作为资金的发款人指明其端到端的唯一银行账号IBAN,并指定了收款人端到端的唯一银行账号IBAN和转账金额,则系统将几乎实时完成转账(前提是发款人身份信息有效)。
另外还有一种已知的技术解决方案,该技术解决方案通过结算系统进行从账户到账户的转账,即2016年2月2日公开的发明№JP5959578B2,专利持有者为SUMITOMO MITSUIBANKING CORP。它是日本银行的RTGS(Real Time Gross Settlement)结算系统的基础架构中附加的一种转账的系统和方法。
RTGS允许对每项操作分别进行结算,每项操作都能依次进入RTGS系统,其设计使得最终的用户(客户)无需借助开户行代表即可付款(在RTGS中实施)。也就是说,提出了一种用于进行对话的系统,其目的是通过让任何具有RTGS结算系统的日本银行的客户可以通过借助单独的服务器系统构成的远程访问转账。该系统允许最终的用户——某家银行的客户,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法人,确定其个人付款时间表,即结算、付款的日期和时间。而后与根据客户开户行服务器有关的且在通过交互付款时间表后与RTGS结算系统有关的管理服务器能基于付款时间表以进行转账。
上述系统的缺点在于,该系统在进行转账时并不强制性要求收款行的服务器在发款人转账初始化时对发款人输入的关于收款人的信息进行附加验证,这可以证明收款人确实是收款行的客户,因此发生向错误转账事件的可能性很高。
此外,目前,当每个人都开设许多银行账户并有许多银行卡时,将有关银行账户及银行卡的信息传输给第三方是不安全的。因此需要迫切解决这一问题,而这一问题在JP5959578B2发明中并未得到解决,该发明在于使用不同于收款人账户银行详细信息的标识符提高转账速度。这些和其他问题可以通过实施申请人提出的方案得到解决。
本发明实质的简要描述
这组发明旨在通过使用已知的收款人的社会标识符来提高从一个自然人的银行账户到另一自然人的银行账户的转账速度,无需指出客户真实的银行账户或其支付工具的银行详细信息,同时提高同一自然人在不同信贷机构中开设的两个或多个银行账户之间的转账速度。
所提出的方案的技术结果是提高了进行银行间转账的速度。
社会标识符可以理解为大部分人可能知道的标识符,例如,电话号码、电子邮箱、社交网络上的昵称以及用于识别发款人和收款人的其他信息。为使用指定的标识符,客户会将其告知其开户行。在这种情况下,客户必须由开户行对其进行身份验证。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可以将这些标识符提供给客户选择的特定的银行账户。
此外,所提出的解决方案的一个重要优点是,可以在不同银行的客户之间进行快速转账,而收款人可以同时选择银行及其开设的用于接受款项的默认账户。
根据本发明,用于银行间转账的系统可以通过发款人和收款人之间的通信来表示,例如,用户的智能手机,在手机上安装了用于支付的应用程序、发款人银行和收款人银行的银行计算系统、中央服务器组件(其中包括数据库、模块脚本、接口模块,可以与中央服务器组件分开放置的通知服务器)以及在交易快速转账的过程中允许资金流动的结算系统。
在自动化转账方法的第一个版本中,在其实施后可以进行自然人之间从一个账户到另一个账户的银行间转账,其中自然人-发款人不知道真实的自然人-收款人的账号。
在实施该方法的第二个版本中公开了用于从一个账户到另一个账户进行银行间自动转账的方法,其中,发款人和收款人是同一自然人。
附图的简要说明
为了直观展示该系统和该方法的实施,用以下图片予以说明:
图1展示了用于转账的系统的高层架构示意图;
图2是确定收款人银行信息的流程图;
图3是用于确认收款人银行信息的流程图;
图4是进行转账操作的流程;
图5说明了在一个自然人的账户之间转账的示意图和流程。
图2-5所示的垂直线显示了时间线上完成的阶段和行为。
具体说明
系统组件的结构基于双面模型,该模型设计了发款人方和收款人方,而每一方都包括一个信贷机构——为该方(即其客户)服务的银行,以下称为发款人银行和收款人银行。这已在图1中清楚地显示,图中介绍了实现双方之间交互的组件,即:
—发款人(101)的通信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电脑(包括手提电脑)、机顶盒、允许使用附加软件(应用程序或浏览器)且可以通过访问互联网(以访问支付服务、银行个人账户以进行在线服务银行个人账户)的技术设备;
—发款人银行(102),被表示在一个或多个计算系统中,被编程用于执行相关功能(在后文中给出更详细的描述),除其他外包括数据库、通知服务器以及可能的其他组件。同时,计算系统具有在线为其客户服务的能力;
—收款人(103)的通信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电脑(包括手提电脑)、机顶盒、允许使用附加软件(应用程序或浏览器)且可以通过访问互联网(以访问支付服务、银行个人账户以进行在线服务银行个人账户)的技术设备;
—收款人银行(104),被表示在一个或多个计算系统中,被编程用于执行相关功能(在后文中给出更详细的描述),除其他外包括数据库、通知服务器以及可能的其他组件。同时,计算系统具有在线为其客户服务的能力;
—中央服务器组件(105),被表示在在一个或多个计算系统中,被编程用于执行相关功能(在后文中给出更详细的描述),除其他外包括数据库(105-1)、脚本模块(105-3)和接口模块(105-2)。同时,脚本模块是一个程序,该程序从接口模块接收消息,并对所有传入消息执行所有语义检查,确定其目的和合理性,检查所收到消息的及时性,并将处理结果保存到数据库中,将消息发送到接口模块。
接口模块是执行以下功能的程序:
1)从专用通信通路接收消息,并对其进行自动检索,确保消息的完整性并检查技术错误,将其传输至脚本模块以进行应用处理,同时向发款人发送有关是否已成功传输的通知;
2)从脚本模块接收消息,将消息放置在选定的专用通信通路中,然后将其发送给收款人,接收有关传输成功或失败的通知。
—通知服务器(106)是可以集成到中央服务器组件中或单独放置的软硬件复合体。它是一个或多个通过通信通路与发款人和收款人之间的通信方式相连的计算机系统以及数据库;
—结算系统(107)是一种软硬件复合体,是一个或多个计算服务器,除其他外,包括负责银行之间的实际转账的资金分配模块。资金分配模块是一个程序,其功能是更改结算账户中的资金额。
除其他外,类似于对中央服务器组件的描述,发款人银行和收款人银行、通知服务器和结算系统的计算系统可以包括自己的脚本模块、接口模块或执行相同功能的其他程序实施语义,以检查抵达计算系统的消息,并将消息传输到用于发送的模块,这些模块将从特定的通信通路从其他系统组件接收消息,从传输格式中提取这些消息,确保其完整性并检查传输错误。
图1中所有列出的系统组件都具有网关,这些网关用于在满足支付交易安全性要求的专用通信通路进行交互。为了使系统更直观化,通信网关未在组件中标出,但显然它们在进行消息传递时是必需的。
包含以某种方式定义的参数的消息的形成、发送、接收和处理可以通过使用系统和应用程序软件来实现。
为了实现第一种自动转账的方法,一个自然人通过其通信设备及安装在其中的软件充当资金的收款人,启动其银行应用程序,在该应用程序中他有一个账户或通过应用程序或浏览器联系银行服务器,并告知为收到资金所需的个人信息,即:
1.告知银行,收款人希望在该银行的账户上收到转账;
2.如果收款人在银行中有多个活期账户,则需选择将款项记入哪个账户;
3.告知银行自己的社会标识符,例如电话号码或邮箱,银行将以此对其进行身份识别。该系统和方法将使用哪种标识符,由收款人设置,并且此类标识符不限于电话号码或邮箱,还可以是银行应用程序中的登录名或用户名、笔名等;
如果收款人在不同银行中有账户,他将通过其通信设备和安装在其中的软件执行上述操作,启动其他银行的应用程序,或使用应用程序或浏览器与其他银行进行交互,并重复上述第2点和第3点的操作。
收款人银行在检查收款人提供的信息后,将消息发送到中央服务器组件,该消息表明具有一定社会标识符的收款人已将其定义为收款的默认银行。如有必要,例如,在收款人先前已将信息(包括选择收款的主要银行)告知另一银行的情况下,中央服务器组件借助通知服务器向发款人发送请求,其中包括建议确认主要银行的选择。这样的请求生成后可以以短信形式或以其他消息传递方式发送。
上面描写的步骤是使用指定的系统组件加快转账所需的准备步骤。
图2所示的是详细揭示系统组件之间的信息流中操作顺序的示意图,旨在让发款人选择收款人银行。需要注意,确定“收款人银行”也意味着确定转账收款人的银行详细信息,例如收款人的银行账号,以便成功收到款项。
如图所示,发款人通过其通信设备(例如,智能手机),启动安装在其中的软件(开户行的应用程序或该银行网站上的浏览器)。在收款人字段中,发款人输入其已知的收款人的社会标识符(201),例如,收款人的电话号码。通过与该银行服务器的应用程序,告知将钱款转给另一个自然人的计划。
换句话说,在输入收款人的社会标识符时,安装在发款人智能手机上的发款人银行的软件与发款人银行的计算系统之间发生信息交互(202)以及在发款人银行和中央服务器组件之间发生信息交互(203),以便确定收款人银行。在进行此消息交互时,收款人已经完成了提供其社会标识符的所有初步操作,确定了可以代表他的收款人银行,并且该银行已将接收到的信息提供给中央服务器组件以便将有关收款人的数据保存在中央服务器组件的数据库中。
在接收到确定收款人银行的请求时(203),中央服务器组件发送回复消息(204),该消息包含关于是否具有关于收款人银行的信息的内容,该消息通过发款人银行发送到软件(205、206),向发款人反映,已同意决定继续向收款人转账。如果收款人已提前通知发款人他要通过哪家银行的账户接受转账,则发款人在收到对收款人银行的首次请求后,仍可以从银行软件中现有的银行列表中选择收款人所需的银行。
当发款人知道收款人银行的名称并同意继续进行转账时,下一步发生在图3所示的信息消息交互中。
因此,关于转账数目、收款人的社会标识符和收款人银行的名称的信息被放在消息中(207),该消息通过软件(208)被发送到发款人银行的计算系统,然后(209)到中央服务器组件,然后中央服务器组件向收款人银行发送请求(210),其中包含上述信息,以确认转账。
收款人银行的计算系统处理请求(210)并向中央服务器组件的生成回复消息(211),其中包含有关收款人及其账户的信息,例如,收款人的姓、名、父称以及与收款人有关的其他信息。
中央服务器组件用收款人姓、名、父称的信息形成一个由其姓、名与父称的首字母组成的校验短语,并添加到传输的信息中。举这样改造校验短语的例子,是因为通过使用收款人姓、名与父称的首字母来由发款人确认收款人身份是一种众所周知的方法,现在在银行普遍适用。但是,随着今后可能会使用其他验证收款人身份的方法,使用新的检验短语不会影响上述方法的使用。
以上所有信息都被返回(212)到发款人银行,并且传输到发款人通信设备上的软件中(213)并显示校验短语(214)。
如果收款人银行未确认收款人的信息(社会标识符),则生成并发送有关验证失败的消息(211、212、213)。因此,向发款人反映有关转账尝试未成功的消息,并且他可以从步骤201重新开始转账,并在步骤207中选择收款人的另一银行。
然而,当发款人在(214)这一步接收到带有“成功”标记的消息时,则建议这样转账初始化(215)。例如,发款人的通信设备界面中的软件可以提示发款人按下“转账”或“下一步”的按钮。
本发明中没有给出可以通过浏览器访问的应用程序或支付服务的用户界面的特征(仅作为示例给出)。
在通过发送者的个人通信设备上的软件进行转账初始化(215)后,形成向发款人银行的计算系统转账的请求(216),然后该请求被发送到(217)中央服务器组件,在其中进行处理。在成功完成后,中央服务器组件向发款人银行发送消息(218),确认已准备好完成交易,并生成从发款人银行账户中扣除资金转入收款人账户的要求(219)并将其发给结算系统。
结算系统完成中央服务器组件指定的要求,并发送确认其完成的消息(220)。
在收到执行转账的确认后,中央服务器组件将相应的有关成功完成转账的消息(通知)发送给:
1.发款人银行(221),该银行已收到来自中央服务器组件的执行转账及相应地从其账户划款的确认,发款人银行从其客户-转账发款人的账户划款,然后向中央服务器组件发送确认划款的通知(222);
2.收款人银行(223),在收到中央服务器组件关于执行转账并将钱款计入收款人银行账户行的确认后,将钱款转入其客户-收款人的账户,然后向中央服务器组件发送已计入账户确认的通知(224)。
如此,当进行这种银行间自动转账时,完全排除了银行向其客户的账户“隐性”借贷的可能性。
在发款人银行已经将上述关于确认划款的通知(222)发送到中央服务器组件后,发款人银行的计算系统生成关于成功转账和划款的消息并将其发送(225、226)给发款人。在收款人银行方也执行类似的操作,在将资金记入其客户-收款人的账户并将与此有关的消息发送到中央服务器组件后(224),向收款人发送(227)关于其账户上计入款项的通知。
除了由收款人银行发给收款人的有关钱款计入的消息外,中央服务器组件还可以通过向银行通知服务器的计算系统发送要求的方式,向收款人发送有关钱款计入的通知。通知服务器响应中央服务器组件的要求,以其组件所支持的任何方式将消息发送到“收款人”的通信设备上,例如,通过发送短信的方式(如果收款人先前将手机号作为社会标识符)或电子邮件的方式(如果收款人先前将邮箱作为社会标识符)及其他已知的联系方式。
因此,所提出的银行间自动转账的方法消除了先前的方法的缺点,因为提出的系统中包括的“结算系统”组件可以分配款项,取代了先前的银行必须自行发送关于划款和钱款计入的要求并将其发送到结算系统,例如,发送到俄罗斯联邦中央银行。同时,完成所有关于生成和验证转账的要求,包括提供用于转账的所有必要的支付信息。从根本上说,提供所有这些银行详细信息的义务已从发款人(自然人)转移到发款人银行和收款人银行,这简化了发款人转账的过程,并降低了在输入支付信息时出现各种错误的可能性。
第二种用于银行间自动转账的方法,如图5所示,该方法在发款人想要在其不同银行中的账户之间进行快速转账时可以实现。该方法是用于银行间转账的第一种自动化方法的变式,并且也在已提出的系统上实现。此时,发款人还充当收款人。在此情况下,发款人无需指明自己的银行账号,对银行而言他同时也是收款人,因为发款人事先确定并知道收款人在该银行中的账户。
因此,要实施第二种银行间自动转账的方法,发款人将通过其通信设备和安装在其中的软件启动发款人银行的应用程序或根据银行地址点开浏览器,并生成请求,表明发款人希望在不同银行的账户间转账。鉴于发款人事先知道他已在哪个银行开户,以及必须在哪个银行进行转账。如此,没有进行旨在确定收款人银行的信息交互。因此,在发款人形成希望在其账户间转账的请求时,消息的信息交互减少了。
发款人在其通信设备上指出转账金额及其需要转入钱款的账户的所在银行(301)。
发款人的通信设备向发款人银行的计算系统发送消息(302),该消息包含发款人输入的金额和收款人银行的特征以及转账标志(其中发款人是收款人),然后(303)到中央服务器组件,然后中央服务器组件向收款人银行发送包含上述信息的请求(304),以收到确认转账。
收款人银行的计算系统处理请求(304)并生成回复消息(305)发送给中央服务器组件,该消息包含有关收款人及其账户的信息,例如,收款人的姓、名、父称及其他信息。
中央服务器组件,例如,用收款人姓、名、父称的信息形成一个由其姓、名与父称的首字母组成的校验短语,并将其添加到传输的信息中。
举这样改造校验短语的例子,是因为通过使用收款人姓、名与父称的首字母来由发款人确认收款人身份是一种众所周知的方法,现在在银行普遍适用。但是,今后可能会使用其他验证收款人身份的方法,使用新的检验短语不会影响上述方法的使用。
中央服务器组件比较发款人和收款人的校验短语。这样的话,中央服务器组件能够进一步将支付识别为同一自然人账户间的转账。
如果短语匹配,则继续处理交易,如果短语不匹配,则无法成功进行交易。
上述的所有信息都被返回(306)到发款人银行,并且被发送到发款人的通信设备(307)上并显示校验短语(308)。
即使发款人和收款人是同一个人,显示验证短语的步骤也可以降低转账错误的可能性。因此,如果验证步骤(308)以“成功”标记结束,则发款人可以在发款人的个人通信设备上通过软件发送命令开始转账初始化(309)。
此后,生成转账请求到发送到发款人银行的计算系统(310),然后将其发送(311)到中央服务器组件。
在通过带有“成功”标记的验证的情况下,中央服务器组件向确认发款人银行发送消息(312),确认已准备好完成交易,并生成从发款人银行账户中扣除资金转入收款人账户的付款要求(313)并将其发给结算系统。结算系统完成中央服务器组件指定的要求,并发送确认其完成的消息(314)。
在收到执行转账的确认后,中央服务器组件将相应的有关成功完成转账的消息(通知)发送给:
1.发款人银行(315),该银行已收到来自中央服务器组件的执行转账及相应地从其账户中划出钱款的确认,发款人银行从其客户-转账发款人的账户划款,然后向中央服务器组件发送确认划款的通知(316);
2.收款人银行(317),在收到中央服务器组件关于执行转账并将钱款计入收款人银行账户行的确认后,将钱款转入其客户-收款人的账户,然后向中央服务器组件发送已计入账户确认的通知(318)。
如此,当第二次进行这种银行间自动转账时,完全排除了银行向其客户的账户“隐性”借贷的可能性。
随后,完成账户间即时转账的发款人将收到相应的有关成功转账的消息:来自划款账户所在的银行,即发款人银行的消息(319、320),以及来自收到转账的账户所在银行的消息(321)。
除了来自银行的通知之外,中央服务器组件还可以通过向银行通知服务器的计算系统发送要求的方式,向收款人发送有关钱款计入的通知。通知服务器响应中央服务器组件的要求,以其组件所支持的任何方式将消息发送到“收款人”的通信设备上,例如,通过发送短信的方式(如果收款人先前将手机号作为社会标识符)或电子邮件的方式(如果收款人先前将邮箱作为社会标识符)和其他已知的联系方式。
因此,用于进行银行间自动转账的第二种方法不需要为确定向自己转账的银行而必须输入收款人的社会标识符,所以它更快更方便。
尽管如此,第一种和第二种自动转账方法是通过使用软硬件和在其上安装的应用软件和系统软件来实现的,因此,能高速实现信息消息的生成、交互、完成验证过程。同时,会对提出的转账方法进行检查以确定其是否符合该行业的安全标准,除其他外,这完全排除了银行向其客户的账户“隐性”借贷的可能性。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在银行间进行结算时,来自发款人的转账申请没有堆积起来,而是将它们发送到结算系统,并且立即处理由发款人生成的并经系统处理的每笔转账请求。

Claims (13)

1.用于实现银行间转账的系统,其中,发款人的通信设备通过交互通路连接发款人银行的至少一个计算系统,这样的计算系统被设计并调整用于执行该方法,而收款人的通信设备通过交互通路连接收款人银行的至少一个计算系统,这样的计算系统被设计并调整用于执行该方法;发款人银行和收款人银行的计算系统通过交互通路与中央服务器组件的至少一个计算系统连接,该中央服务器组件包括至少一个数据库、脚本模块、用于与每个银行交互的接口模块以及用于与结算系统和通知服务器进行交互的接口模块,这样的计算系统被设计并调整用于执行该方法并具有用于与通知服务器的计算系统进行交互的通路以及与结算系统的至少一个计算服务器进行交互的通路,其特征在于,中央服务器组件的计算系统监控转账,并向结算系统发送从发款人银行账户中划款以及将钱款计入收款人银行账户的要求,结算系统执行转账,银行计算系统反映关于执行在发款人和收款人账户的操作的事实。
2.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系统的特点在于其通知服务的计算系统可以被嵌入在中央服务器组件的计算系统中。
3.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系统的特点在于其数据库被设计和调整,用于记录、存储关于收款人的社会标识符及其银行标识符的信息组。
4.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系统的特点在于其接口模块被设计和调整,以便接口模块从发款人银行或收款人银行的计算系统接收消息,确保消息的完整性并检查传输错误,将其传输至脚本模块,从脚本模块接收回复消息,将消息放入传输格式,然后将其发送到相应的银行的计算系统。
5.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系统的特点在于脚本模块被设计和调整,以便从接口模块接收消息,对其进行检查和编辑,并将处理结果保存到数据库中。
6.银行间自然人账户之间的自动转账方法,其中将收款人的至少一个社会标识符和计入钱款的账户所在银行的标识符预先发送到中央服务器组件,而中央服务器组件将标识符保存到数据库中;在完成转账时,报告收款人的社会标识符并将其传输以便识别收款人银行;中央服务器组件通过处理接收到的消息,识别收款人银行,并发送需要收款人确认的消息,作为发款人输入转账金额并确认收款人银行的回复;要求在收款人银行中确认收款人的社会标识符;向发款人发送相应的校验短语,使发款人能验证收款人的正确性;形成从发款人银行划款和将款项计入收款人银行的账户的要求并将其发送到结算系统,从结算系统收到已完成要求的确认;向发款人银行和收款人银行发送确认转账的消息,同时发送从发款人的账户划款并将款项计入收款人账户的要求,并从银行收到完成要求的确认;通知发款人已扣款以及通知收款人收到来自发款人的转账。
7.权利要求6中所述方法的特点在于发款人银行和收款人银行的计算系统与结算系统通过中央服务器组件产生交互,该中央服务器组件执行验证程序以证实转账。
8.权利要求6中所述方法的特点在于结算系统针对发款人的每次转账分别执行发款人银行和收款人银行之间的转账。
9.权利要求6中所述方法的特点在于发款人只需知道收款人的社会标识符,其余的银行详细信息被默认为收款人银行已知,因此,在对发款人银行、收款人银行和中央服务器组件系统的计算系统进行多因素检查后,会自动生成收款人银行的详细信息。
10.银行间自然人账户之间的自动转账方法,其中发款人和收款人是同一自然人,差别在于在转账时通知转账将在同一自然人的账户之间进行,并指明应计入款项的账户所在银行的标识符;在中央服务器组件中,通过信息处理,检查发款人和收款人银行详细信息的对应关系,并验证发款人和收款人是同一人,之后请求确认是否在收款人银行具有收款人的标识符;形成从发款人银行划款和将款项计入收款人银行的账户的要求并将其发送到结算系统,从结算系统收到已完成要求的确认;向发款人银行发送确认转账的消息,同时向收款人银行发送从发款人的账户划款并将款项计入收款人账户的要求,并从银行收到完成要求的确认;通知同时也是收款人的发款人已从一个账户划款以及将钱款计入另一个账户。
11.权利要求10中所述方法的特点在于发款人银行和接收款人银行的计算系统与结算系统的通过中央服务器组件产生交互,该中央服务器组件执行验证程序以证实转账。
12.权利要求10中所述方法的特点在于结算系统针对发款人的每次转账分别执行发款人银行和收款人银行之间的转账。
13.权利要求10中所述方法的特点在于发款人只需知道收款人的社会标识符,其余的银行详细信息被默认为收款人银行已知,因此,在对发款人银行、收款人银行和中央服务器组件系统的计算系统进行多因素检查后,会自动生成收款人银行的详细信息。
CN201980073428.XA 2018-12-24 2019-12-24 银行间自动转账的方法及实施该方法的系统 Active CN11316865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RU2018145943 2018-12-24
RU2018145943A RU2716901C1 (ru) 2018-12-24 2018-12-24 Способы моментальных денежных переводов и система для реализации способов
PCT/RU2019/001005 WO2020139157A1 (ru) 2018-12-24 2019-12-24 Способы моментальных денежных переводов и система для реализации способов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68650A true CN113168650A (zh) 2021-07-23
CN113168650B CN113168650B (zh) 2024-06-07

Family

ID=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20006226A (ko) * 2000-07-12 2002-01-19 정동혁 휴대폰을 이용한 온라인, 오프라인 금융결재 시스템
KR20020095927A (ko) * 2001-06-18 2002-12-28 주식회사 오앤이시스템 인터넷을 통한 전자상거래의 금융서비스 제공방법
CN101203878A (zh) * 2005-03-21 2008-06-18 金泳洙 基于对从收款人向汇款人传输的转账请求的许可而进行资金转账的系统和方法
CN101334875A (zh) * 2007-06-25 2008-12-31 黄金富 利用手机即时互相转账支付的方法和系统
CN101777166A (zh) * 2010-01-21 2010-07-14 中国光大银行 一种利用手机进行银行转账的方法
CN101950451A (zh) * 2010-08-19 2011-01-19 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银行账户间收付款处理方法及系统
KR20120075584A (ko) * 2010-12-16 2012-07-09 중소기업은행 소셜 네트워크 서비스를 이용한 금융 거래 시스템 및 거래내역 통보방법
US8412626B2 (en) * 2009-12-10 2013-04-02 Boku,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to secure transactions via mobile devices
JP2013257706A (ja) * 2012-06-12 2013-12-26 Sumitomo Mitsui Banking Corp グローバル資金移動システム及びグローバル資金移動方法
US9928490B1 (en) * 2009-01-16 2018-03-27 Wells Fargo Bank, N.A.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ferring funds
US20180121975A1 (en) * 2015-03-23 2018-05-03 Early Warning Services, Llc Providing security in electronic real-time transactions
JP2018525758A (ja) * 2015-07-13 2018-09-06 クリアエクスチェンジ,エルエルシー 非金融機関システムでのセキュア取引を促進する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20006226A (ko) * 2000-07-12 2002-01-19 정동혁 휴대폰을 이용한 온라인, 오프라인 금융결재 시스템
KR20020095927A (ko) * 2001-06-18 2002-12-28 주식회사 오앤이시스템 인터넷을 통한 전자상거래의 금융서비스 제공방법
CN101203878A (zh) * 2005-03-21 2008-06-18 金泳洙 基于对从收款人向汇款人传输的转账请求的许可而进行资金转账的系统和方法
CN101334875A (zh) * 2007-06-25 2008-12-31 黄金富 利用手机即时互相转账支付的方法和系统
US9928490B1 (en) * 2009-01-16 2018-03-27 Wells Fargo Bank, N.A.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ferring funds
US10592877B1 (en) * 2009-01-16 2020-03-17 Wells Fargo Bank, N.A.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ferring funds
US8412626B2 (en) * 2009-12-10 2013-04-02 Boku,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to secure transactions via mobile devices
CN101777166A (zh) * 2010-01-21 2010-07-14 中国光大银行 一种利用手机进行银行转账的方法
CN101950451A (zh) * 2010-08-19 2011-01-19 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银行账户间收付款处理方法及系统
KR20120075584A (ko) * 2010-12-16 2012-07-09 중소기업은행 소셜 네트워크 서비스를 이용한 금융 거래 시스템 및 거래내역 통보방법
JP2013257706A (ja) * 2012-06-12 2013-12-26 Sumitomo Mitsui Banking Corp グローバル資金移動システム及びグローバル資金移動方法
US20180121975A1 (en) * 2015-03-23 2018-05-03 Early Warning Services, Llc Providing security in electronic real-time transactions
JP2018525758A (ja) * 2015-07-13 2018-09-06 クリアエクスチェンジ,エルエルシー 非金融機関システムでのセキュア取引を促進する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SG11202105761QA (en) 2021-06-29
CA3120501A1 (en) 2020-07-02
AU2019415786A1 (en) 2021-06-10
BR112021009118A2 (pt) 2021-08-10
WO2020139157A1 (ru) 2020-07-02
JP2022515257A (ja) 2022-02-17
RU2716901C1 (ru) 2020-03-17
US20220067694A1 (en) 2022-03-03
CA3120501C (en) 2023-10-17
KR20210105906A (ko) 2021-08-27
EA202100099A1 (ru) 2021-09-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20760B1 (en) Consumer-directed financial transfers using automated clearinghouse networks
US8041640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ccount verification
US2008001770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ducting Electronic Account Transactions
US20070005467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arrying out a financial transaction
KR20100138887A (ko) Sim 칩 은행 시스템 및 방법
EP2335205A1 (en) Money movement network hub system
US20080167989A1 (en) Computer-based fund transmittal system and method
US20100280944A1 (en) Paperless checking transactions
CA3120501C (en) Instant money transfer methods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same
CN113168650B (zh) 银行间自动转账的方法及实施该方法的系统
KR100873365B1 (ko) 메신저를 이용한 환전처리 방법과 이를 위한 기록매체
US20230126855A1 (en) Omnichannel system and a method for providing financial and bank services
US20180039515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dentifying similarities in instructional data and creating consolidated records thereof
EA044856B1 (ru) Способы моментальных денежных переводов и система для реализации способов
KR102533987B1 (ko) 실계좌 기반 가상계좌 서비스 장치
KR20130023307A (ko) 휴대폰 번호를 이용한 실시간 계좌이체 서비스를 제공하는 중계 방법
RU2795753C1 (ru)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для предварительной обработки и валидации данных, осуществляемых в режиме реального времени
GB2594404A (en) Instant money transfer methods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same
KR100833623B1 (ko) 메신저를 이용한 지불결제 방법 및 시스템과 이를 위한프로그램 기록매체
JPWO2020139157A5 (zh)
KR20090040793A (ko) 비대면 채널을 이용한 금융계좌 운용방법 및 시스템과 이를위한 기록매체
KR20020032918A (ko) 주민등록번호 이메일 계정을 이용한 고지서 발급시스템
WO2021186213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electronic payment of a purchase subject to the receipt of the purchased goods
WO2021020981A1 (ru) Способ и система для оплаты услуг
KR20080080471A (ko) 대출관리 계좌 운용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5606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