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63306A - 一种扬声器模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扬声器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63306A
CN113163306A CN202011642511.5A CN202011642511A CN113163306A CN 113163306 A CN113163306 A CN 113163306A CN 202011642511 A CN202011642511 A CN 202011642511A CN 113163306 A CN113163306 A CN 1131633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shell
hole
sound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64251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北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Inc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Inc filed Critical Goertek Inc
Priority to CN20201164251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63306A/zh
Publication of CN1131633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63306A/zh
Priority to CN202111674578.1A priority patent/CN114245275B/zh
Priority to PCT/CN2022/094322 priority patent/WO2023123830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2Details
    • H04R9/025Magnetic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2Details
    • H04R9/04Construction, mounting, or centering of coil
    • H04R9/045Moun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6Loudspeak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etails Of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扬声器模组,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模组外壳及收容在所述模组外壳内的扬声器单体,所述扬声器单体将所述收容空间分隔为前声腔和后声腔,所述后声腔内填充有吸音颗粒;所述模组外壳上设有与所述后声腔连通用于向外吸气的吸气孔;所述模组外壳包括壳底壁和与所述壳底壁的外周连接的壳侧壁,所述壳底壁包括外表面和内表面,所述壳侧壁包括内壁面,所述吸气孔包括至少由所述壳侧壁沿所述外表面向所述内表面方向凹设的凹孔,所述凹孔的孔底面与所述内表面具有高度差,所述壳侧壁的内壁面设有连通所述凹孔和所述后声腔的开口。本发明的扬声器模组声学性能更好、生产成本更低。

Description

一种扬声器模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声转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扬声器模组。
背景技术
扬声器模组属于声电换能设备,能够通过电信号的转换发出声音。目前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中,如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等移动电子终端的扬声器。随着市场消费的发展,产品设计以及生产加工工艺的进步,电子设备越来越小型化,轻薄化,这也就要求扬声器模组也越来越小型化,适应电子产品的需要。
在现有技术中,扬声器模组的后声腔内灌装吸音颗粒作为一种等效增大后声腔容积从而降低产品F0,提升音质的有效手段,越来越多应用在现代扬声器模组中。为了适应电子产品的需要,随着电子产品的小型化,轻薄化,产品的内部空间结构也越来越复杂,狭缝区域也越来越多,如何有效的利用后声腔的内部空间问题愈发凸显,现有灌装方式多采用灌装孔进行填充,但这种灌装方式尤其是在面对后声腔较为复杂,狭缝区域较多的情况下时,实际的最大装填量仅占理论最大灌装量的70%-85%。导致后声腔空间利用率低,无法最大化降低产品的F0,提升音质。
进一步的,现有技术中,通过设计吸气孔,在灌装吸音颗粒的过程中,通过吸气孔吸气的方式来提升灌装量及灌装效率,保证SPK声学性能。但是现有吸气孔的设计,需要在模组壳体上单独设计吸气孔,并且吸气孔的周边壳体做沉台设计,灌装结束后,需要在沉台处贴密封件将吸气孔封闭。上述设计,沉台结构占用了一部分后声腔的体积,不能实现后声腔最大化,影响灌装量;后续贴密封件则增加了工艺步骤和成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吸气孔设计更加优化,声学性能更好、生产成本更低的扬声器模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扬声器模组,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模组外壳及收容在所述模组外壳内的扬声器单体,所述扬声器单体将所述收容空间分隔为前声腔和后声腔,所述后声腔内填充有吸音颗粒;
所述模组外壳上对应所述后声腔的位置设有用于灌装所述吸音颗粒的灌装孔以及封堵所述灌装孔的密封件;其中,
所述模组外壳上还设有与所述后声腔连通用于向外吸气的吸气孔;
所述模组外壳包括壳底壁和与所述壳底壁的外周连接的壳侧壁,所述壳底壁包括外表面和内表面,所述壳侧壁包括内壁面,所述吸气孔包括至少由所述壳侧壁沿所述外表面向所述内表面方向凹设的凹孔,所述凹孔的孔底面与所述内表面具有高度差,所述壳侧壁的内壁面设有连通所述凹孔和所述后声腔的开口。
可选的,所述凹孔为由所述壳侧壁的部分和所述壳底壁的部分共同沿所述外表面向所述内表面方向凹设形成。
可选的,所述壳底壁包括金属嵌件,所述金属嵌件的周边嵌设于所述壳侧壁内,所述金属嵌件的边缘设有缺口,所述缺口构成所述凹孔的一部分。
可选的,由所述外表面向所述内表面方向的正投影中,所述凹孔靠近所述后声腔的孔壁与所述内壁面齐平;或者,
所述凹孔靠近所述后声腔的孔壁朝所述后声腔方向超出所述内壁面。
可选的,所述凹孔覆盖有密封件;或者,所述凹孔中填充密封胶。
可选的,所述凹孔为圆形或矩形。
可选的,所述开口的宽度小于所述吸音颗粒的尺寸。
可选的,所述凹孔为圆形,所述凹孔的直径大于等于0.5mm小于等于1mm,所述开口的宽度小于等于0.2mm。
可选的,所述灌装孔和所述吸气孔分别设于所述模组外壳的对角位置。
可选的,所述密封件为网状透气件,所述灌装孔兼做所述后声腔与外界之间的用于气压均衡的泄漏孔。
可选的,所述扬声器单体与所述后声腔之间设有阻挡所述吸音颗粒进入所述扬声器单体内部的透气隔离件。
可选的,所述扬声器单体包括振动系统、磁路系统和用于安装所述振动系统和所述磁路系统的盆架,所述盆架的侧壁上设有后声孔,所述透气隔离件设于所述侧壁上并覆盖所述后声孔。
可选的,所述透气隔离件为一端具有开口的碗状的立体网布结构,所述立体网布结构的开口处设有固定边沿,所述立体网布结构罩设在所述扬声器单体上且所述固定边沿与所述模组外壳固定连接。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扬声器模组,吸气孔的凹孔对应壳侧壁凹陷设置,并且通过壳侧壁的内壁面设开口实现与后声腔的连通,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在壳底壁上设吸气孔的设计,不需要设沉台结构,节约了后声腔体积,能够进一步提升后声腔的利用率。
进一步的,灌装结束后,对吸气孔的密封更加容易实现,因为凹孔具有孔底壁,可直接向凹孔内填入密封材料,例如密封胶,简便易行,不仅能够提高生产效率,而且相比于在吸气孔的外表面贴附密封件,可以避免因粘贴不到位导致的漏气、偏斜等的制程不良,降低了品质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扬声器模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扬声器模组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扬声器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部分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扬声器模组的模组壳体中金属嵌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模组外壳,11、前声腔,12、后声腔,13、壳底壁,131、外表面,132、内表面,14、壳侧壁,141、内壁面,15、金属嵌件,151、缺口,2、扬声器单体,3、灌装孔,31、密封件,4、吸气孔,41、凹孔,411、孔底面,412、孔壁,42、开口,5、透气隔离件。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出一种扬声器模组,该扬声器模组能够用于手机、笔记本等能够发声的电子设备中。
请结合参考图1-图5所示,本发明的扬声器模组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模组外壳1及收容在所述模组外壳1内的扬声器单体2。
其中,扬声器单体2包括振动系统、磁路系统和用于安装所述振动系统和所述磁路系统的盆架。磁路系统形成磁间隙,所述振动系统包括振膜和与振膜结合的音圈,所述音圈伸入所述磁间隙中,音圈中通入电流后,音圈在磁路系统的磁场的作用下受力振动,进而带动振膜振动发声。
其中,所述扬声器单体2将所述收容空间分隔为前声腔11和后声腔12,所述后声腔12内填充有吸音颗粒;所述模组外壳1上对应所述后声腔12的位置设有用于灌装所述吸音颗粒的灌装孔3以及封堵所述灌装孔3的密封件31。
所述模组外壳1上还设有与所述后声腔12连通用于向外吸气的吸气孔4。具体的,所述模组外壳1包括壳底壁13和与所述壳底壁13的外周连接的壳侧壁14,所述壳底壁13包括外表面131和内表面132,所述壳侧壁14包括内壁面141,所述吸气孔4包括至少由所述壳侧壁14沿所述外表面131向所述内表面132方向凹设的凹孔41,所述凹孔41的孔底面411与所述内表面132具有高度差,所述壳侧壁14的内壁面141设有连通所述凹孔41和所述后声腔12的开口42。
通过设计吸气孔4,后声腔12通过吸气孔4可以与外部连通,在灌装吸音颗粒的过程中,通过吸气孔4对外进行吸气,使吸音颗粒在吸力作用下聚集。相对可以填充更多的吸音颗粒,可以进一步提升后声腔12的的内部空间率。
并且吸气孔4的凹孔41对应壳侧壁14凹陷设置,并且通过壳侧壁14的内壁面141设开口42实现与后声腔12的连通,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在壳底壁13上设吸气孔4的设计,不需要设沉台结构,节约了后声腔12体积,能够进一步提升后声腔12的利用率。进一步的,灌装结束后,对吸气孔4的密封更加容易实现,因为凹孔41具有孔底壁,可直接向凹孔41内填入密封材料,例如密封胶,简便易行,不仅能够提高生产效率,而且相比于在吸气孔的外表面贴附密封件,可以避免因粘贴不到位导致的漏气、偏斜等的制程不良,降低了品质风险。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凹孔41为由所述壳侧壁14的部分和所述壳底壁13的部分共同沿所述外表面131向所述内表面132方向凹设形成。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底壁13包括金属嵌件15,所述金属嵌件15的周边嵌设于所述壳侧壁14内,所述金属嵌件15的边缘设有缺口151,所述缺口151构成所述凹孔41的一部分。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由所述外表面131向所述内表面132方向的正投影中,所述凹孔41靠近所述后声腔12的孔壁412与所述内壁面141齐平;或者,
所述凹孔41靠近所述后声腔12的孔壁412朝所述后声腔12方向超出所述内壁面141。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凹孔41覆盖有密封件31;或者,所述凹孔41中填充密封胶。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凹孔41为圆形或矩形。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开口42的宽度小于所述吸音颗粒的尺寸,避免在吸气过程中将吸音颗粒吸出。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凹孔41为圆形,所述凹孔41的直径大于等于0.5mm小于等于1mm,所述开口42的宽度小于等于0.2mm。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灌装孔3和所述吸气孔4分别设于所述模组外壳1的对角位置。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密封件31为网状透气件,所述灌装孔3兼做所述后声腔12与外界之间的用于气压均衡的泄漏孔。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扬声器单体2与所述后声腔12之间设有阻挡所述吸音颗粒进入所述扬声器单体2内部的透气隔离件5。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扬声器单体2的盆架的侧壁上设有后声孔,所述透气隔离件5设于所述侧壁上并覆盖所述后声孔。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透气隔离件5为一端具有开口42的碗状的立体网布结构,所述立体网布结构的开口42处设有固定边沿,所述立体网布结构罩设在所述扬声器单体2上且所述固定边沿与所述模组外壳1固定连接。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3)

1.扬声器模组,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模组外壳及收容在所述模组外壳内的扬声器单体,所述扬声器单体将所述收容空间分隔为前声腔和后声腔,所述后声腔内填充有吸音颗粒;
所述模组外壳上对应所述后声腔的位置设有用于灌装所述吸音颗粒的灌装孔以及封堵所述灌装孔的密封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组外壳上还设有与所述后声腔连通用于向外吸气的吸气孔;
所述模组外壳包括壳底壁和与所述壳底壁的外周连接的壳侧壁,所述壳底壁包括外表面和内表面,所述壳侧壁包括内壁面,所述吸气孔包括至少由所述壳侧壁沿所述外表面向所述内表面方向凹设的凹孔,所述凹孔的孔底面与所述内表面具有高度差,所述壳侧壁的内壁面设有连通所述凹孔和所述后声腔的开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孔为由所述壳侧壁的部分和所述壳底壁的部分共同沿所述外表面向所述内表面方向凹设形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底壁包括金属嵌件,所述金属嵌件的周边嵌设于所述壳侧壁内,所述金属嵌件的边缘设有缺口,所述缺口构成所述凹孔的一部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由所述外表面向所述内表面方向的正投影中,所述凹孔靠近所述后声腔的孔壁与所述内壁面齐平;或者,
所述凹孔靠近所述后声腔的孔壁朝所述后声腔方向超出所述内壁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孔覆盖有密封件;或者,
所述凹孔中填充密封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孔为圆形或矩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的宽度小于所述吸音颗粒的尺寸。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孔为圆形,所述凹孔的直径大于等于0.5mm小于等于1mm,所述开口的宽度小于等于0.2mm。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装孔和所述吸气孔分别设于所述模组外壳的对角位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为网状透气件,所述灌装孔兼做所述后声腔与外界之间的用于气压均衡的泄漏孔。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声器单体与所述后声腔之间设有阻挡所述吸音颗粒进入所述扬声器单体内部的透气隔离件。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声器单体包括振动系统、磁路系统和用于安装所述振动系统和所述磁路系统的盆架,所述盆架的侧壁上设有后声孔,所述透气隔离件设于所述侧壁上并覆盖所述后声孔。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隔离件为一端具有开口的碗状的立体网布结构,所述立体网布结构的开口处设有固定边沿,所述立体网布结构罩设在所述扬声器单体上且所述固定边沿与所述模组外壳固定连接。
CN202011642511.5A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扬声器模组 Pending CN11316330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42511.5A CN113163306A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扬声器模组
CN202111674578.1A CN114245275B (zh) 2020-12-31 2021-12-31 一种扬声器模组
PCT/CN2022/094322 WO2023123830A1 (zh) 2020-12-31 2022-05-23 一种扬声器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42511.5A CN113163306A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扬声器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63306A true CN113163306A (zh) 2021-07-23

Family

ID=7687825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642511.5A Pending CN113163306A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扬声器模组
CN202111674578.1A Active CN114245275B (zh) 2020-12-31 2021-12-31 一种扬声器模组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74578.1A Active CN114245275B (zh) 2020-12-31 2021-12-31 一种扬声器模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2) CN113163306A (zh)
WO (1) WO202312383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23830A1 (zh) * 2020-12-31 2023-07-06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扬声器模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48181A (ja) * 1996-11-19 1998-06-02 Shinten Sangyo Kk エアポンプ
CN203378030U (zh) * 2013-07-17 2014-01-01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发声装置
JP6317561B2 (ja) * 2013-10-16 2018-04-25 株式会社Subaru 繊維充填装置および繊維充填方法
CN205202276U (zh) * 2015-11-11 2016-05-04 北京必洁仕环保新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吸气冲头
CN205356673U (zh) * 2015-12-31 2016-06-29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扬声器模组
CN107509145B (zh) * 2017-08-29 2023-12-22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发声装置模组以及发声装置模组的制作方法
CN209390357U (zh) * 2018-12-30 2019-09-13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发声器件及电子设备
WO2021000166A1 (zh) * 2019-06-30 2021-01-07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扬声器模组
CN110958507B (zh) * 2019-11-22 2021-05-28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扬声器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0896507B (zh) * 2019-11-28 2022-03-15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扬声器模组
CN211744722U (zh) * 2020-03-04 2020-10-23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扬声器箱
CN113163306A (zh) * 2020-12-31 2021-07-23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扬声器模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23830A1 (zh) * 2020-12-31 2023-07-06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扬声器模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45275A (zh) 2022-03-25
CN114245275B (zh) 2024-03-29
WO2023123830A1 (zh) 2023-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321501U (zh) 扬声器箱
WO2019161700A1 (zh) 一种扬声器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1321500U (zh) 扬声器箱
CN109246563B (zh) 扬声器模组
CN109218928B (zh) 发声装置
CN109218929B (zh) 发声器
CN106454654B (zh) 扬声器单体的外壳、扬声器单体和模组、及电子设备
US11223905B2 (en) Sound generator and electronic product
US11317218B2 (en) Sound generator
CN211321489U (zh) 扬声器箱
EP3793215A1 (en) Speaker and mobile terminal
TW200402982A (en) Receiving device
WO2019205708A1 (zh) 一种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1531241U (zh) 扬声器箱
CN113163306A (zh) 一种扬声器模组
CN215187373U (zh) 一种拾音结构和拾音装置
CN210609626U (zh) 低音耳机
CN210609693U (zh) 扬声器模组和电子设备
CN219019027U (zh) 一种发声单体及扬声器模组
WO2020103304A1 (zh) 扬声器模组
CN215499087U (zh) 扬声器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CN218103378U (zh) 一种微型扬声器及扬声器模组
CN215499426U (zh) 扬声器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CN214799552U (zh) 扬声器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CN218998264U (zh) 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