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54164A - 接头组件 - Google Patents

接头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54164A
CN113154164A CN202011564356.XA CN202011564356A CN113154164A CN 113154164 A CN113154164 A CN 113154164A CN 202011564356 A CN202011564356 A CN 202011564356A CN 113154164 A CN113154164 A CN 1131541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male connector
female
male
j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6435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跃
史杰蕾
郑自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Original Assignee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filed Critical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Priority to US17/154,42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US11326728B2/en
Priority to DE102021101407.7A priority patent/DE102021101407A1/de
Publication of CN1131541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5416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37/00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 F16L37/28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with fluid cut-off means
    • F16L37/30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with fluid cut-off means with fluid cut-off means in each of two pipe-end fittings
    • F16L37/32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with fluid cut-off means with fluid cut-off means in each of two pipe-end fittings at least one of two lift valves being opened automatically when the coupling is appli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接头组件,包括公接头和母接头,其中公接头包括:公接头壳体,公接头阀芯和公接头推杆;母接头包括母接头壳体,母接头阀芯和母接头推杆;所述公接头阀芯具有关闭位置,所述母接头阀芯具有关闭位置,所述公接头能够至少部分地插入所述母接头,当所述公接头在所述母接头中插入到位时,所述公接头推杆推动所述母接头阀芯离开所述关闭位置,所述母接头推杆推动所述公接头阀芯离开所述关闭位置,从而所述公接头和所述母接头流体连通。本申请中的接头组件结构简单,操作便利。

Description

接头组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接头(或连接件)组件,尤其是一种用于接通流体的接头组件。
背景技术
在一些应用中,能够互相连接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内均容纳有流体。在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分离时,需要保证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处于密封装态,其内部的流体不能泄露到各自部件的外部。在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连接时,需要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流体连通,以使得流体能够在第一部件第二部件之间流动。为了便于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的流体连通,在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上设置一对能够互相配合的公接头和母接头,当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连接时,流体通过公接头和母接头连通,当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分离时,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中的流体分别被公接头和母接头密封而不能流动到部件的外部。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接头组件,所述接头组件用于接通和断开流体通道,所述接头组件包括公接头和母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接头包括公接头壳体、公接头阀芯和公接头推杆,所述公接头壳体中设有公接头流体通道并包括插入端,所述公接头阀芯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公接头流体通道中,所述公接头推杆与所述公接头壳体连接;所述母接头包括母接头壳体、母接头阀芯和母接头推杆,所述母接头壳体中设有母接头流体通道并包括接收端,所述母接头阀芯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母接头流体通道中,所述母接头推杆与所述母接头壳体连接;以及其中,所述公接头的插入端能够插入所述母接头的接收端中,所述公接头推杆能够从所述母接头的接收端插入所述母接头壳体中以推动所述母接头阀芯,并且所述母接头推杆能够从所述公接头的插入端插入所述公接头壳体中以推动所述公接头阀芯。
根据以上所述的接头组件,所述公接头推杆从所述公接头的插入端伸出,所述母接头推杆至少部分地被容纳在所述母接头壳体内。
如上所述的接头组件,所述公接头阀芯具有关闭位置,当所述公接头阀芯处于关闭位置时,所述公接头流体通道被关闭,当所述公接头阀芯离开关闭位置时,所述公接头流体通道被打开;所述母接头阀芯具有关闭位置,当所述母接头阀芯处于关闭位置时,所述母接头流体通道被关闭,当所述母接头阀芯离开关闭位置时,所述母接头流体通道被打开;以及当所述公接头的插入端在所述母接头的接收端中插入到位时,所述公接头推杆推动所述母接头阀芯离开所述关闭位置,以打开所述母接头流体通道,所述母接头推杆推动所述公接头阀芯离开所述关闭位置,以打开所述公接头流体通道,从而所述公接头和所述母接头流体连通。
如上所述的接头组件,所述公接头还包括公接头弹性装置,所述公接头弹性装置设置在所述公接头阀芯和所述公接头壳体之间,所述公接头弹性装置被配置为向所述公接头阀芯提供弹力以使得所述公接头阀芯能够到达关闭位置;所述母接头还包括母接头弹性装置,所述母接头弹性装置设置在所述母接头阀芯和所述母接头壳体之间,所述母接头弹性装置被配置为向所述母接头阀芯提供弹力以使得所述母接头阀芯能够到达关闭位置。
如上所述的接头组件,所述公接头阀芯具有密封斜面,所述公接头壳体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密封斜面配合的配合斜面;以及所述母接头阀芯具有密封斜面,所述母接头壳体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密封斜面配合的配合斜面。
如上所述的接头组件,所述公接头推杆与所述公接头壳体一体形成,所述母接头推杆与所述母接头壳体一体形成。
如上所述的接头组件,所述公接头推杆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一杆部,所述第一支撑部连接至所述公接头壳体的内壁,所述第一头杆部自所述第一支撑部沿着所述公接头的轴向方向延伸;所述母接头推杆包括第二支撑部和第二杆部,所述第二支撑部与所述母接头壳体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二杆部自所述第二支撑部沿着所述母接头的轴向方向延伸;其中,在所述接头组件的径向方向上,所述第一杆部与所述第二杆部错开布置。
如上所述的接头组件,所述第一支撑部具有公接头孔,所述公接头孔被配置为允许所述母接头推杆通过;所述母接头具有在轴向方向上贯穿所述第二支撑部的母接头孔,所述母接头孔被配置为允许所述公接头推杆通过。
如上所述的接头组件,所述公接头推杆包括至少两个第一杆部,所述至少两个第一杆部围绕所述公接头孔均匀分布。
如上所述的接头组件,所述公接头阀芯包括自所述公接头推杆的远端的表面向内凹陷而形成的凹部,所述凹部被配置为与所述母接头推杆的远端的形状匹配,从而能够容纳所述母接头推杆的远端;所述母接头阀芯包括销部,所述母接头推杆包括凹槽,所述销部至少部分地容纳在所述凹槽中并能在所述凹槽中移动。
本申请提供的接头组件结构简单,部件较少,并且主要由塑料材料制成,制造容易。本申请提供的接头组件操作便利,易于插拔。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申请的接头组件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B是图1A中接头组件的部分分解图;
图2是图1A中公接头的分解图;
图3A是图2中的公接头壳体和公接头推杆的轴向剖视图;
图3B是图3A中公接头壳体的主体和公接头推杆的仰视图;
图4是图2中阀芯的轴向剖视图;
图5是图1A中的公接头的轴向剖视图;
图6是图1A中母接头的分解图;
图7A是图6中的母接头壳体和母接头推杆的轴向剖视图;
图7B是图7A中母接头壳体的主体和母接头推杆的立体图;
图8是图6中阀芯的轴向剖视图;
图9是1A中母接头的轴向剖视图;
图10A是图1A中的公接头和母接头分离时的轴向剖视图;
图10B是图10A中的公接头部分地插入母接头时的轴向剖视图;
图10C是图10A中公接头在母接头中插入到位时的轴向剖视图;
图11是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接头组件的轴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构成本说明书一部分的附图对本发明的各种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在本申请中使用表示方向的术语,诸如“前”、“后”、“上”、“下”、“左”、“右”等描述本申请的各种示例结构部分和元件,但是在此使用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的目的,基于附图中显示的示例方位而确定的。由于本申请所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向设置,所以这些表示方向的术语只是作为说明而不应视作为限制。
图1A是本申请的接头组件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图1B是图1A中接头组件的分解图,用于示出接头组件的结构。如图1A和图1B所示,接头组件100包括公接头101和母接头102,其中公接头101的一端能够插入母接头102中,另一端用于与一个部件或第一部件(图中未示出)联接,母接头102的一端能够容纳公接头101的插入端,另一端用于与另一部件或第二部件(图中未示出)连接。公接头101和母接头102互相配合能够可控地接通或断开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的流体通道。当公接头101与母接头102分离时,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中的流体分别被公接头101和母接头102截断而不能流出到外部,而当公接头101在母接头102中插入到位时,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通过公接头101和母接头102流体连通。
图2是图1A中公接头101的分解图,示出了公接头101所包含的部件。如图2所示,公接头101包括公接头壳体201、公接头弹性装置207、公接头阀芯203、公接头推杆209和密封件208。公接头弹性装置207和公接头阀芯203设置在公接头壳体201内,密封件208套设在壳体201的外侧,公接头推杆209与公接头壳体201连接。公接头壳体201包括主体212和盖部214,主体212大致为圆筒状。在公接头101装配时,先将公接头弹性装置207和公接头阀芯203装入主体212后,再将盖部214与主体212连接,从而公接头弹性装置207和公接头阀芯203位于公接头壳体201内。其中公接头壳体201和公接头推杆209由塑料材料制成,例如PA66-GF30,或PPA,PPS类材料。密封件208由弹性材料制成,例如橡胶。
图3A是图2中的公接头壳体201和公接头推杆209的轴向剖视图,图3B是图3A中公接头壳体201和公接头推杆209的仰视图,示出了公接头壳体201和公接头推杆209的结构。如图3A-图3B所示,公接头壳体201具有插入端310和第一联接端320。其中第一联接端320用于与第一部件联接,插入端310用于和母接头102配合。
公接头壳体201的盖部214设置在第一联接端320,公接头推杆209与插入端310连接,并朝向远离盖部214的方向延伸。作为一个示例,公接头推杆209与公接头壳体201的主体212一体成型制成,公接头壳体201的主体212和公接头壳体201的盖部214在公接头101装配完成之前为互相分离的部件。
公接头壳体201的主体212包括筒状的侧壁316和由侧壁316所围成的容腔315,容腔315形成公接头流体通道305。主体212具有前端321和后端322,前端321构成插入端310,后端322与连接在后端322上的盖部214共同构成第一联接端320。主体212包括前段331、中段332和后段333,其中前段331靠近主体212的前端321,后段333靠后主体212的后端322,前段331的内径小于后段333的内径,中段332的两端分别与前段331和后段333连接,从而中段332的内壁形成渐缩的配合斜面341。配合斜面341在从公接头101的插入端310到第一联接端320的方向上逐渐远离公接头101的轴线。配合斜面341用于和公接头阀芯203配合。
公接头推杆209包括第一支撑部391和三个第一杆部392,第一支撑部391将三个第一杆部392连接至公接头壳体201的主体212。第一支撑部391包括支撑环393和连接脚395,连接脚395自支撑环393的外侧向外延伸至公接头壳体201的内壁,并与插入端310的内壁连接。连接脚395与公接头壳体201的连接处可以位于插入端310的内壁,或位于插入端310上方的公接头壳体201的内壁。支撑环393具有公接头孔394,用于允许母接头推杆通过。公接头杆部392自支撑环393向远离第一联接端320的方向延伸并超过插入端310。公接头杆部392为三个,并且三个公接头杆部392沿着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盖部214包括盖板351和分别位于盖板351的内外两侧的内部凸缘354和外部凸缘355。盖板351具有孔352,内部凸缘354和外部凸缘355分别围绕孔352延伸,从而内部凸缘354、孔352和外部凸缘355形成盖部通道357,盖部通道357和公接头流体通道305连通。外部凸缘355便于公接头101与第一部件联接,内部凸缘354便于公接头弹性装置207抵接在盖板351上。
插入端310具有自壳体201的主体212的外侧表面向内凹陷而形成的环形密封凹槽360,用于容纳密封件208。
图4是图2中公接头101的公接头阀芯203的轴向剖视图,示出了公接头阀芯203的结构。如图4所示,公接头阀芯203包括头部401和身部402,其中头部401的外径大于身部402的外径。头部401的近端441与身部402连接,远端442用于和公接头弹性装置207连接。头部401的近端441为截头锥形,其形成密封斜面412,用于和配合斜面341配合。密封斜面412在从头部的近端441到远端442的方向上逐渐远离公接头阀芯203的轴线。头部401的远端具有凸部413,用于和公接头弹性装置207配合。身部402的远端具有向内凹陷而形成的凹部415,凹部415能够部分地容纳母接头推杆709。在一些实施例中,公接头阀芯203由塑料材料(例如PA66-GF30,或PPA,PPS类材料)一体成型制成。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先由塑料材料制成公接头阀芯203,然后在阀芯203头部401的近端用于形成密封斜面412的位置处由弹性材料(例如橡胶)通过二次成型工艺形成密封层,密封层的表面形成密封斜面412,从而使得密封斜面412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更好地与配合斜面341配合。
图5是图1A中的公接头101的轴向剖视图,示出了公接头101在关闭位置时其各部件的配合关系。如图5所示,公接头弹性装置207和公接头阀芯203位于壳体201的容腔315内,公接头弹性装置207的一端套设在内部凸缘354上,并且抵靠在盖部214的盖板351的内侧。公接头弹性装置207的另一端套设在阀芯的凸部413上,并且抵靠在公接头阀芯203的头部401上。公接头弹性装置207被压缩,使得公接头阀芯203受到公接头弹性装置207的弹力而具有朝向远离盖部214的方向运动的趋势,从而公接头阀芯203的密封斜面412抵靠在壳体201的配合斜面341上。此时公接头101位于关闭位置,公接头流体通道205被公接头阀芯203关闭。在公接头101的关闭位置,公接头阀芯203的身部402的远端至少部分地容纳在公接头孔394中。环形密封件208套设在壳体201的外部并至少部分地位于壳体201的主体212的密封凹槽360内。
图6是图1A中母接头102的分解图,示出了母接头102所包含的部件。如图6所示,母接头102包括母接头壳体601、母接头弹性装置607、母接头阀芯603、母接头推杆709(参见图7A)。母接头弹性装置607和母接头阀芯603设置在母接头壳体601内,母接头推杆709也设置在母接头壳体601内,并与母接头壳体601连接。母接头壳体601包括主体612和盖部614,在母接头102装配时,先将母接头弹性装置607和母接头阀芯603装入主体612后,再将盖部614与主体612连接,从而母接头弹性装置607和母接头阀芯603位于母接头壳体内部601内。其中母接头壳体601以及母接头推杆709由塑料材料制成,例如PA66-GF30或PPA,PPS类材料。
图7A是图6中的母接头壳体601和母接头推杆709的轴向剖视图,图7B是图7A中母接头壳体601的主体和母接头推杆709的立体图,示出了母接头壳体601和母接头推杆709的结构。如图7A-图7B所示,母接头壳体601的外轮廓大致为圆柱形,并具有接收端710和第二联接端720。其中第二联接端720用于和第二部件联接,接收端710用于和公接头101配合。
母接头壳体601包括主体612和盖部614,盖部614设置在第二联接端720。母接头推杆709与主体612的内侧连接,并朝向接收端710的方向延伸,并且不超过接收端710,从而母接头推杆709位于母接头壳体601内部。其中母接头推杆709与主体612一体成型制成,主体612和盖部614在母接头装配之前为互相分离的部件。
主体612包括筒状的侧壁616和由侧壁616围成的容腔715,容腔715形成母接头流体通道705。主体612具有前端721和后端722,前端721构成接收端710,后端722与连接在后端722上的盖部614共同构成第二联接端720。主体612包括插接段730、前段731、中段732和后段733,其中插接段730靠近接收端710,前段731与插接段730连接,后段733靠近盖部614。插接段730用于容纳公接头101。前段731的内径小于后段733的内径,中段732的两端分别与前段731和后段733连接,从而形成配合斜面741。配合斜面741在从接收端710到第二联接端720的方向上逐渐靠近母接头壳体601的轴线。配合斜面741用于和母接头阀芯603配合。
母接头推杆709包括第二支撑部791和第二杆部792,第二支撑部791用于将第二杆部792连接至母接头壳体601。第二支撑部791包括三个连接脚795,三个连接脚795自杆部792的一端的外侧向外延伸至母接头壳体601的内壁,并与母接头壳体601的内壁连接。三个连接脚795与母接头壳体601的连接处位于母接头壳体601的插接段730和/或前段731的内壁上。相邻的连接脚795和杆部792以及母接头壳体601的内壁之间围成母接头孔794。母接头孔794的径向截面积大于第一杆部392的径向截面积,以使得公接头推杆209能够穿过母接头孔394。从而在接头组件的径向方向上,第一杆部392围绕第二杆部792布置,也就是说第一杆部392和第二杆部792错开布置。母接头推杆的杆部792自第二支撑部791向远离第二联接端720的方向延伸至靠近接收端710的端面,但不超过接收端710的端面,也就是说,母接头杆部792全部位于母接头壳体601的内部。母接头杆部792的外径小于公接头孔394的内径,从而母接头杆部792能够穿过公接头孔394。母接头杆部792具有自母接头杆部792靠近第二支撑部791的一端的端面向母接头杆部792内凹陷而形成的凹槽797,凹槽797用于部分地接收母接头阀芯603。
在图7A所示的实施例中,母接头推杆609位于母接头壳体601内部。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母接头推杆也可以伸出母接头壳体的接收端。
盖部614包括盖板751和分别位于盖板751的内外两侧的内部凸缘754和外部凸缘755。盖板751具有孔752,内部凸缘754和外部凸缘755分别围绕孔752延伸,从而内部凸缘754、孔752和外部凸缘755形成盖部通道757,盖部通道757和母接头流体通道705连通。外部凸缘755便于母接头102与第二部件连接,内部凸缘754便于母接头弹性装置607抵靠在盖板751上。
图8是图6中母接头阀芯的轴向剖视图,示出了母接头阀芯603的结构。如图8所示,母接头阀芯603包括头部801和销部802,其中销部802自头部801的近端向外延伸形成。头部401的近端形成截头锥形,从而形成密封斜面812,用于和配合斜面741配合。密封斜面812在从头的近端到远端的方向上逐渐远离母接头阀芯603的轴线。在一些实施例中,母接头阀芯603整体由塑料材料(例如PA66-GF30,或PPA,PPS类材料)一体成型制成。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先由塑料材料制成母接头阀芯603,然后在头部801的近端用于形成密封面812的位置处由弹性材料(例如橡胶)通过二次成型工艺形成密封层,密封层的表面即为密封斜面812,以使得密封斜面812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更好地和配合斜面341配合。头部801的远端具有向外突起而形成的凸部813,用于和母接头弹性装置607配合。销部802的形状与母接头杆部792上的凹槽797的形状配合,使得销部802能够至少部分地容纳在凹槽797中,并在凹槽797中移动。
图9是母接头102的轴向剖视图,示出了母接头102处于关闭位置时其各部件的配合关系。如图9所示,母接头弹性装置607和母接头阀芯603设置在壳体601中,母接头弹性装置607的一端套设在内部凸缘754上,并且抵靠在盖部614的盖板751的内侧。母接头弹性装置607的另一端套设在母接头阀芯603的凸部813上,并且抵靠在母接头阀芯603的头部801上。母接头弹性装置607被压缩,从而母接头阀芯603受到母接头弹性装置607的弹力而具有朝向远离盖部614的方向运动的趋势,以使得母接头阀芯603的密封斜面812抵靠在壳体601的配合斜面741上。此时,母接头阀芯603位于关闭位置,母接头流体通道705被关闭。母接头阀芯603的销部802插入凹槽797中,从而母接头阀芯603在径向方向上不能任意移动。
图10A是公接头101和母接头102分离时的轴向剖视图,图10B是公接头部分地插入母接头时的轴向剖视图,图10C是公接头在母接头中插入到位时的轴向剖视图,图10A-图10C示出了公接头和母接头插接的过程。
如图10A-图10C所示,当公接头101和母接头102插接时,如图10A所示,先将插入端310与接收端710对齐,将母接头102朝向公接头101移动,从而插入端310逐渐进入接收端710内部,直至达到如图10B所示的预安装位置。再接着将母接头102向公接头101移动,并向母接头102施加推力,该推力使得母接头102克服公接头弹性装置207和母接头弹性装置607的弹力而移动达到如图10C所示的工作位置,从而公接头流体通道305和母接头流体通道705打开,公接头101和母接头102流体连通。
具体而言,如图10A所示,当公接头101和母接头102分离时,公接头阀芯203处于关闭位置,公接头阀芯203的密封斜面412抵靠在公接头壳体201的配合斜面341上,从而流体通道305被阀芯203隔断,流体通道305关闭。与公接头101连接的第一部件中的流体被阀芯203阻挡,不能达到插入端310。类似的,母接头阀芯603处于关闭位置,母接头阀芯603的密封斜面812抵靠在母接头壳体601的配合斜面741上,从而流体通道705被阀芯603隔断,流体通道705关闭。与母接头102连接的第二部件中的流体被母接头阀芯603阻挡,不能达到接收端710。
如图10B所示,公接头101部分地插入母接头102种,到到预安装位置。由于在所述接头组件的径向方向上,公接头推杆209和所述母接头推杆709错开设置,因此在公接头101从图10A所示的位置向预安装位置移动的过程中,公接头推杆209穿过母接头孔794并与母接头阀芯603的头部801接触,并且母接头推杆709的远端进入公接头阀芯203的凹部415,并与凹部415的底部接触。在预安装位置,虽然插入端310部分地进入接收端710中,但公接头阀芯203和母接头阀芯603依然处于关闭位置。
如图10C所示,当公接头101在母接头102中插入到位从而达到工作位置时,外力使公接头推杆209克服了母接头弹性装置607的弹力,并推动母接头阀芯603向下移动而使密封斜面812离开母接头壳体601的配合斜面741。此时,母接头流体通道705被打开,母接头102处于打开位置,流体能够流经密封斜面812和配合斜面741之间的空间。同时,外力也使母接头推杆709克服了公接头弹性装置207的弹力,并推动使得公接头阀芯203向上移动而使密封斜面412离开公接头壳体201的配合斜面341。此时,公接头流体通道305被打开,公接头101处于打开位置,流体能够流经密封斜面412和配合斜面341之间的空间。由于公接头流体通道305和母接头流体通道705均已打开,与公接头101相连的第一部件和与母接头102相连的第二部件通过公接头流体通道305和母接头流体通道705流体连通。
当需要将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分离时,将公接头101从母接头102中拔出,公接头阀芯203和母接头阀芯603分别由于公接头弹性装置207和母接头弹性装置607的作用而回到各自的关闭位置,以使得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中的流体不会泄露到外部环境中。
在接头组件的具体应用中,存在两种应用环境。在第一种应用环境中,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在通过接头组件相互连接之后,其安装位置受到安装环境的限定而不能移动,并且公接头101和母接头102分别直接与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固定连接,从而公接头101和母接头102也被限定在工作位置,不能相对于彼此移动。在第一种应用环境中,公接头和母接头之间不需要设置限位装置来限制它们相对于彼此移动。图1A-10B所示的实施例即适用于第一种应用环境。在第二种应用环境中,公接头101和母接头102分别通过软管与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连接,或者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在通过接头组件相互连接之后仍然可以相对于彼此移动。对于第二种应用环境,则公接头101和母接头102之间需要设置限位装置,以使得当公接头和母接头安装到位后,公接头和母接头不能相对于彼此移动,使接头组件100能够保持在工作位置。
图11是本申请的接头组件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轴向剖视图,该实施例的接头组件适用于上述第二种应用环境。图11所示实施例与图1A所示的实施例类似,所不同的是,在图11所示的实施例种,插入端1110的外侧具有向内凹陷的限位凹部1118,接收端1120的内侧具有外内突起的限位凸部1119。当公接头1101插入母接头1102中并达到接头组件1100的工作位置时,限位凸部1119进入限位凹部1118。因此,当公接头与母接头安装到位后,公接头和母接头不能相对于彼此移动,接头组件1100能够保持在工作位置。图11是具有限位结构的接头组件的一个示例,限位结构也可以为其它形式,例如在公接头和母接头的外部设置卡夹。只要能保证公接头和母接头能保持在接头组件的工作位置即可。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公接头推杆209和母接头推杆709的长度配置为当公接头101和母接头102达到如图10B所示的预安装位置时,公接头推杆209和母接头推杆709分别与母接头阀芯603和公接头阀芯203接触。这样能够使得施加外力时,母接头阀芯603和公接头阀芯203能够同时移动以打开公接头流体通道305和母接头流体通道705。此外,本申请的接头组件还被配置为,在如图10C所示的工作位置时,母接头阀芯603与母接头盖部614之间具有一定距离,公接头阀芯203和公接头盖部214之间具有一定距离,以使得母接头阀芯603与母接头盖部614之间具有较大的流通空间,公接头阀芯203和公接头盖部214之间具有较大的流通空间,从而流体在流经公接头101和母接头102时,阻力在相对较小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一种应用中,公接头101与车辆的车体连接,并与车体中的冷却液连通。母接头102与用于车辆的电池连接,并与电池中的冷却液连通。当需要将电池安装在车体上时,将公接头101与母接头102连接,使其处于工作位置,则车体中的冷却液与电池中的冷却液流体连通,冷却液形成封闭的循环系统,持续对电池进行冷却。当将电池从车体拆卸时,公接头101和母接头102分别断开,冷却液不会泄露到外界环境中。
本申请中的公接头101和母接头102仅包含相应的壳体、推杆阀芯和弹性装置,从而接头组件结构简单,组成部件较少,易于加工制造。本申请中的公接头推杆209集成在公接头壳体201上,与公接头101形成整体的部件,母接头推杆709集成在母接头壳体601上,与母接头壳体601形成整体的部件,进一步减少了接头组件的组成部件数量,能够减少接头组件制造过程中的装配步骤,提高装配效率。本申请中的公接头阀芯203具有凹部415,用于部分地容纳母接头推杆709,以限制公接头阀芯203运动过程中的相对位置。母接头推杆709具有凹槽797,用于部分地容纳母接头阀芯603,以限制母接头阀芯603运动过程中的相对位置。由此,在接头组件在接通和断开的操作中,公接头阀芯203和母接头阀芯603分别受到母接头推杆709的限制而只能沿着轴向方向运动,使得公接头阀芯203和母接头阀芯603在运动过程中不易发生偏离,以保证密封斜面和配合斜面的配合。
此外,在本申请中公接头101和母接头102通过密封斜面与公接头壳体和母接头壳体上的配合斜面密封,斜面与斜面的配合可以很紧密,使得密封效果好。具体而言,公接头和母接头的密封斜面412和812分别由公接头阀芯203和母接头阀芯603形成,配合斜面341和741分别由公接头壳体201和母接头壳体601的内壁形成。公接头阀芯203受到公接头弹性装置207所施加的推力,密封斜面412在推力的方向上渐缩(即逐渐靠近轴线),并且配合斜面341和密封斜面412是形状配合的,从而使得密封斜面412被压紧在配合斜面341上。同样的,母接头阀芯603受到母接头弹性装置607所施加的推力,密封斜面812在推力的方向上渐缩(即逐渐靠近轴线),并且配合斜面741和密封斜面812是形状配合的,从而使得密封斜面812被压紧在配合斜面741上。通过以上设置,公接头阀芯203和母接头阀芯603以简单的结构为公接头101和母接头102提供了良好的密封。
尽管本文中仅对本申请的一些特征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是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以进行多种改进和变化。因此应该理解,所附的权利要求旨在覆盖所有落入本发明实质精神范围内的上述改进和变化。

Claims (10)

1.一种接头组件,所述接头组件包括公接头(101)和母接头(102),其特征在于:
所述公接头(101)包括公接头壳体(201)、公接头阀芯(203)和公接头推杆(209),所述公接头壳体(201)中设有公接头流体通道(305)并包括插入端(310),所述公接头阀芯(203)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公接头流体通道(305)中,所述公接头推杆(209)与所述公接头壳体(201)连接;
所述母接头(102)包括母接头壳体(601)、母接头阀芯(603)和母接头推杆(709),所述母接头壳体(601)中设有母接头流体通道(705)并包括接收端(710),所述母接头阀芯(603)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母接头流体通道(705)中,所述母接头推杆(709)与所述母接头壳体(601)连接;以及
其中,所述公接头的插入端(310)能够插入所述母接头的接收端(710)中,所述公接头推杆(209)能够从所述母接头的接收端(710)插入所述母接头壳体(601)中以推动所述母接头阀芯(603),并且所述母接头推杆(709)能够从所述公接头的插入端(310)插入所述公接头壳体(201)中以推动所述公接头阀芯(20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公接头推杆(209)从所述公接头的插入端(310)伸出,所述母接头推杆(709)至少部分地被容纳在所述母接头壳体(601)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公接头阀芯(203)具有关闭位置,当所述公接头阀芯(203)处于关闭位置时,所述公接头流体通道(305)被关闭,当所述公接头阀芯(203)离开关闭位置时,所述公接头流体通道(305)被打开;
所述母接头阀芯(603)具有关闭位置,当所述母接头阀芯(603)处于关闭位置时,所述母接头流体通道(705)被关闭,当所述母接头阀芯(603)离开关闭位置时,所述母接头流体通道(705)被打开;以及
当所述公接头的插入端(310)在所述母接头的接收端(710)中插入到位时,所述公接头推杆(209)推动所述母接头阀芯(603)离开所述关闭位置,以打开所述母接头流体通道,所述母接头推杆(709)推动所述公接头阀芯(603)离开所述关闭位置,以打开所述公接头流体通道(705),从而所述公接头(101)和所述母接头(102)流体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公接头(101)还包括公接头弹性装置(207),所述公接头弹性装置(207)设置在所述公接头阀芯(203)和所述公接头壳体(201)之间,所述公接头弹性装置(207)被配置为向所述公接头阀芯(203)提供弹力以使得所述公接头阀芯(203)能够到达关闭位置;
所述母接头(102)还包括母接头弹性装置(607),所述母接头弹性装置(607)设置在所述母接头阀芯(603)和所述母接头壳体(601)之间,所述母接头弹性装置(607)被配置为向所述母接头阀芯(603)提供弹力以使得所述母接头阀芯(603)能够到达关闭位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公接头阀芯(203)具有密封斜面(412),所述公接头壳体(201)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密封斜面(412)配合的配合斜面(341);以及
所述母接头阀芯(603)具有密封斜面(812),所述母接头壳体(601)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密封斜面(412)配合的配合斜面(74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公接头推杆(209)与所述公接头壳体(201)一体形成,所述母接头推杆(709)与所述母接头壳体(601)一体形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公接头推杆(209)包括第一支撑部(391)和第一杆部(392),所述第一支撑部(391)连接至所述公接头壳体(201)的内壁,所述第一头杆部(392)自所述第一支撑部(391)沿着所述公接头(101)的轴向方向延伸;
所述母接头推杆(709)包括第二支撑部(791)和第二杆部(792),所述第二支撑部(391)与所述母接头壳体(601)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二杆部(792)自所述第二支撑部(391)沿着所述母接头(102)的轴向方向延伸;
其中,在所述接头组件的径向方向上,所述第一杆部(392)与所述第二杆部(792)错开布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撑部(391)具有公接头孔(394),所述公接头孔(394)被配置为允许所述母接头推杆(709)通过;
所述母接头(102)具有在轴向方向上贯穿所述第二支撑部(791)的母接头孔(794),所述母接头孔(794)被配置为允许所述公接头推杆(209)通过。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公接头推杆(209)包括至少两个第一杆部(392),所述至少两个第一杆部(392)围绕所述公接头孔(394)均匀分布。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公接头阀芯(203)包括自所述公接头推杆的远端的表面向内凹陷而形成的凹部(415),所述凹部(415)被配置为与所述母接头推杆(709)的远端的形状匹配,从而能够容纳所述母接头推杆(709)的远端;
所述母接头阀芯(603)包括销部(802),所述母接头推杆(709)包括凹槽(797),所述销部(802)至少部分地容纳在所述凹槽(797)中并能在所述凹槽(797)中移动。
CN202011564356.XA 2020-01-22 2020-12-25 接头组件 Pending CN11315416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7/154,423 US11326728B2 (en) 2020-01-22 2021-01-21 Connector assembly
DE102021101407.7A DE102021101407A1 (de) 2020-01-22 2021-01-22 Verbinderanordnung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74701 2020-01-22
CN2020100747015 2020-01-2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54164A true CN113154164A (zh) 2021-07-23

Family

ID=768780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64356.XA Pending CN113154164A (zh) 2020-01-22 2020-12-25 接头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5416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19615A (zh) * 2021-07-28 2021-11-30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一种医用洗手池下水管管道消毒用的阀门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19615A (zh) * 2021-07-28 2021-11-30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一种医用洗手池下水管管道消毒用的阀门装置
CN113719615B (zh) * 2021-07-28 2023-06-23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一种医用洗手池下水管管道消毒用的阀门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62906B2 (en) Coupling with latch mechanism
US4214802A (en) Waterproof electric connector
US5482083A (en) Quick connect coupling
US20120031515A1 (en) Shutoff Valves for Fluid Conduit Connectors
US7568934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 sealing mechanism
CA2352541A1 (en) Electrical plug housing
JP2001526611A (ja) 弁及び該弁からなる結合体、並びに該結合体の組立て方法
CN113154164A (zh) 接头组件
CN111828761A (zh) 一种快速接头
US11326728B2 (en) Connector assembly
CN204391381U (zh) 一种小型化液体密封连接器
JP2002031288A (ja) 複数流路を有するコネクタ
US11566737B2 (en) Quick connect release system for a fluid coupling
US10247343B2 (en) Fluid coupling
CN215721555U (zh) 流体连接器及密封结构
CN115574173A (zh) 阴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CN216143346U (zh) 一种阀芯及阀门快速接头
CN218863546U (zh) 一种阀芯处凹凸定位的快插公母头
CN111742171B (zh) 用于回路元件的连接器
CN216242888U (zh) 一种弯头流体快接连接器
CN220770437U (zh) 快速接头组件及洗墙车
CN220523554U (zh) 一种快速插拔流体连接器
KR102548945B1 (ko) 유체 반송 파이프를 연결하기 위한 장비
CN216078761U (zh) 液压快速接头
JP3981958B2 (ja) 流体継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