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52161A - 钢岔枕道岔装置 - Google Patents

钢岔枕道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52161A
CN113152161A CN202110447098.5A CN202110447098A CN113152161A CN 113152161 A CN113152161 A CN 113152161A CN 202110447098 A CN202110447098 A CN 202110447098A CN 113152161 A CN113152161 A CN 1131521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il
mounting
steel
switch
switch ti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4709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皓
罗震
刘培
刘志超
唐丽
林志文
刘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Heavy Industr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Heavy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Heavy Indust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Heavy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4709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52161A/zh
Publication of CN1131521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521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BPERMANENT WAY; PERMANENT-WAY TOOLS; MACHINES FOR MAKING RAILWAYS OF ALL KINDS
    • E01B7/00Switches; Crossing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BPERMANENT WAY; PERMANENT-WAY TOOLS; MACHINES FOR MAKING RAILWAYS OF ALL KINDS
    • E01B7/00Switches; Crossings
    • E01B7/10Frog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BPERMANENT WAY; PERMANENT-WAY TOOLS; MACHINES FOR MAKING RAILWAYS OF ALL KINDS
    • E01B7/00Switches; Crossings
    • E01B7/22Special sleepers for switches or crossings;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Railway Trac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钢岔枕道岔装置,包括:钢岔枕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钢岔枕,且每个钢岔枕上焊接有安装结构;钢轨组件,设于多个钢岔枕上,并通过安装结构与钢岔枕固定连接。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固定钢轨的安装结构直接焊接于钢岔枕上,取消了垫板结构以及相应的连接件,大幅减少了零部件和连接件的种类和数量,降低了设备成本;钢岔枕既起轨下基础的作用,又起承载钢轨组件的作用,提高了钢岔枕道岔装置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简化了装配流程,降低了铺轨工作强度,可以在场内组装完成后整体运输至施工现场,有利于提升现场施工效率。

Description

钢岔枕道岔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道岔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钢岔枕道岔装置。
背景技术
道岔是铁路等轨道交通领域常见的设备之一,用于在列车行驶过程中进行轨道切换操作。目前,传统的道岔设备中,多采用混凝土岔枕或木枕等结构,在安装道岔钢轨时,需要在岔枕上铺设垫板结构来承载道岔钢轨,并需要采用螺栓、扣件等连接件对垫板结构进行固定,导致了道岔设备的安装程序较为繁琐,涉及的连接件的数量和种类较多,导致道岔设备的成本上升,安装和铺设过程中工作强度大,工作效率不高,影响整体施工进度。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旨在至少改善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岔枕道岔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钢岔枕道岔装置,包括:钢岔枕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钢岔枕,且每个钢岔枕上焊接有安装结构;钢轨组件,设于多个钢岔枕上,并通过安装结构与钢岔枕固定连接。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钢岔枕道岔装置包括钢岔枕组件和钢轨组件。钢岔枕组件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钢岔枕,作为道岔基础,用于支撑钢轨组件。钢轨组件设置在多个钢岔枕上,用于引导列车进行轨道切换。其中,通过在每个钢岔枕上焊接有对应的安装结构,以与置于钢岔枕上的钢轨组件形成配合,实现钢轨组件与钢岔枕之间的固定连接,使钢轨组件与钢岔枕连接成一体。
需要说明的是,不同的钢岔枕上的安装结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以与钢轨组件上的不同位置相适配。且钢岔枕道岔装置可以适用于普通轨道,也可以适用于齿轨轨道。
可以理解,传统的道岔设备中多采用混凝土岔枕或木枕作为基础,在铺轨时,需要在每个岔枕上设置垫板结构以支撑钢轨,并需要通过螺栓等连接件对垫板结构进行固定,涉及的零部件和连接件的种类和数量繁多,铺轨过程工作强度大,效率低。
本方案中的钢岔枕道岔装置,用于固定钢轨的安装结构直接焊接于钢岔枕上,取消了垫板结构以及相应的连接件,大幅减少了零部件和连接件的种类和数量,降低了设备成本,钢岔枕既起轨下基础的作用,又起承载钢轨组件的作用,提高了钢岔枕道岔装置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降低了铺轨工作强度,还可以在场内组装完成后整体运输至施工现场,有利于提升现场施工效率。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钢岔枕道岔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钢岔枕包括:槽体,槽体的槽口朝向下方,沿槽体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和两侧分别设有翻边结构,且翻边结构向槽体的下方延伸;其中,安装结构焊接于槽体的顶部,且槽体的顶部靠近两端的位置分别设有观察孔。
在该技术方案中,钢岔枕具体包括槽口朝向下方设置的槽体,槽体的长度方向沿钢轨组件的横向方向设置;在施工时,槽体的内部空间能够填充道砟。通过在槽体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以及两侧分别设置翻边结构,以使道砟能够压住翻边结构,有利于对槽体的固定,增强钢岔枕的稳定性。其中,槽体的顶面上设有观察孔,以在钢岔枕进行安装时,便于施工人员对槽体内的道砟填充情况进行观察。观察孔可以是一个或多个,例如,每个槽体的顶面设置两个观察孔,分别设于靠近槽体两端的位置;此外,在钢岔枕的安装过程中,可以观察孔为基准对多个钢岔枕进行焊接定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钢轨组件包括:转辙器部分,包括两根基本轨和两根尖轨,两根尖轨位于两根基本轨之间;辙叉部分,包括两根导轨和组合辙叉,两根导轨分别与两根基本轨相连,组合辙叉与两根尖轨对应设置;护轨部分,包括两根护轨,分别位于组合辙叉两侧靠近对应的导轨的位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钢轨组件包括转辙器部分、辙叉部分和护轨部分。具体地,转辙器部分包括两根基本轨和位于两根基本轨之间的两根尖轨,且两根尖轨分别位于两根基本轨的内侧。辙叉部分包括两根导轨和组合辙叉,两根导轨分别与转辙器部分的两根基本轨相连,组合辙叉位于两根导轨之间,通过设置组合辙叉与两根尖轨相连,以通过尖轨和组合辙叉的导向作用,将列车引导至另一根轨道上,实现列车的变道操作。护轨部分具体包括两根护轨,与组合辙叉对应设置,并分别位于两根导轨的内侧(即导轨靠近组合辙叉的一侧),以在列车通过组合辙叉时,对列车进行侧方限位和导向,防止列车发生脱轨。
需要说明的是,两根基本轨可以包括一根直线基本轨和一根曲线基本轨,对应地,靠近直线基本轨的尖轨是曲线尖轨,而靠近曲线基本轨的尖轨是直线尖轨。进而,与直线基本轨相连的导轨为直护导轨,对应的护轨为直向护轨;与曲线基本轨相连的导轨为曲护导轨,对应的护轨为侧向护轨。当然,根据轨道的设计需求,钢轨组件也可以有其他的实现形式。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钢岔枕组件包括第一钢岔枕、第二钢岔枕、第三钢岔枕、第四钢岔枕、第五钢岔枕和第六钢岔枕,分别与钢轨组件的不同位置对应设置;安装结构包括第一安装结构、第二安装结构、第三安装结构、第四安装结构、第五安装结构和第六安装结构,分别设于不同的钢岔枕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针对于钢轨组件上的不同位置,钢岔枕组件可以具体包括第一钢岔枕、第二钢岔枕、第三钢岔枕、第四钢岔枕、第五钢岔枕和第六钢岔枕,与之对应地,每一类钢岔枕上的安装结构也可以有所区别,具体可以包括第一安装结构、第二安装结构、第三安装结构、第四安装结构、第五安装结构和第六安装结构。在铺轨过程中,不同的钢岔枕与钢轨组件上的不同位置相匹配,以实现钢轨组件的固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钢岔枕上设有两组第一安装结构,每组第一安装结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座;其中,每组的两个第一安装座分别位于一根基本轨的两侧,并对基本轨形成固定。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钢岔枕与基本轨配合,第一安装结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座;通过在第一钢岔枕的槽体上两组第一安装结构,且每组第一安装结构与其中一根基本轨对应设置,即两个第一安装座分别位于基本轨的两侧,以对基本轨进行固定。其中,第一安装座直接焊接于槽体上;可以在两个第一安装座朝向基本轨的一侧设置凸台结构,分别由两侧将基本轨的底部向下压住,并通过连接件(例如扣件)使第一安装座压紧,从而实现基本轨的固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钢岔枕上设有两组第二安装结构,每组第二安装结构包括第一安装座、承轨台和焊接于承轨台上的两个第二安装座,且承轨台位于第一安装座靠近另一组第二安装结构的一侧;其中,每组的第一安装座和承轨台分别位于一根基本轨的两侧,并对基本轨形成固定,与基本轨对应的尖轨位于承轨台上的两个第二安装座之间,并通过两个第二安装座对尖轨形成固定。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二钢岔枕与转辙器部分中尖轨的固定部分相配合。第二安装结构包括第一安装座、承轨台和两个第二安装座。通过在第二钢岔枕的槽体上设置两组第二安装结构,以分别与两根基本轨以及对应的尖轨相配合。具体地,第一安装座和承轨台焊接于槽体的顶部,承轨台位于第一安装座的内侧(即靠近另一组第二安装结构的一侧),基本轨位于第一安装座与承轨台之间,并通过第一安装座和承轨台对基本轨形成固定,例如,第一安装座和承轨台朝向基本轨的一侧设置凸台结构,以压住基本轨的底部。两个第二安装座焊接于承轨台上,并位于尖轨的两侧,以对尖轨形成固定,具体可以设置与第一安装座类似的凸台结构压住尖轨的底部,第二安装座和第一安装座通过扣件压紧,以提高基本轨和尖轨的稳定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三钢岔枕上设有两组第三安装结构,每组第三安装结构包括第三安装座、轨撑和台板,台板位于第三安装座靠近另一组第三安装结构的一侧,且轨撑连接于第三安装座朝向台板的一侧;其中,每组的第三安装座和台板分别位于基本轨的两侧,并通过轨撑和台板对基本轨形成固定,与基本轨对应的尖轨位于台板的顶部。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三钢岔枕与转辙器部分中的尖轨可滑动的部分相配合。第三安装结构包括第三安装座、轨撑和台板。通过在第三钢岔枕的槽体上设置两组第三安装结构,以分别与两侧的基本轨和尖轨对应设置。每个第三安装座的内侧(即靠近另一组第三安装结构的一侧)设有一个台板,基本轨位于第三安装座与台板之间,并通过第三安装座与台板对基本轨进行固定。具体地,可以在第三安装座和台板朝向基本轨的一侧设置凸台结构,分别由两侧将基本轨的底部向下压住,并通过连接件(例如扣件)使第三安装座压紧,从而实现基本轨的固定。尖轨位于台板上,并可以根据使用需要在台板上进行滑动,以与列车的变道需求相适应。其中,第三安装座可以是K型铁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四钢岔枕上设有两组第四安装结构,每组第四安装结构包括两个第一安装座、第三安装座和支距扣板,两个第一安装座相对设置,且第三安装座位于两个第一安装座之间,支距扣板固定连接于第三安装座上,且支距扣板的两端分别向两个第一安装座延伸;其中,每组第四安装结构与一根基本轨和一根尖轨对应设置,基本轨和尖轨分别位于第三安装座的两侧,且支距扣板和第一安装座对基本轨和尖轨形成固定。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四安装结构包括两个第一安装座、一个第三安装座和一个支距扣板,第四钢岔枕的槽体上设置有两组第四安装结构,以与两根基本轨以及相应的尖轨相对应。具体地,第一安装座和第三安装座焊接于槽体上,两个第一安装座相对设置,第三安装座可以是K型铁座,设于两个第一安装座之间,支距扣板通过扣件安装于第三安装座上,且支距扣板分别向两侧延伸。基本轨和尖轨分别位于支距扣板的两侧,并通过两个第一安装座和支距扣板对基本轨和尖轨形成固定,例如,两个第一安装座上设置凸台结构,并通过第一安装座的凸台结构和支距扣板压住基本轨和尖轨,并通过扣件使第一安装座和支距扣板压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五钢岔枕上设有两组第五安装结构,且每组第五安装结构与一根基本轨和一根护轨对应设置,每组第五安装结构包括第一安装座、台板、支撑块、支撑板和第四安装座;第一安装座和台板分别位于基本轨的两侧,并对基本轨形成固定,第四安装座位于第五钢岔枕上靠近中部的位置,台板位于第一安装座和第四安装座之间,支撑块设于台板上,支撑板设于台板远离第一安装座的一侧,并与台板和支撑块相抵,护轨设于支撑块上,并通过连接件与支撑板固定连接;其中,两组第五安装结构中的两个第四安装座分别位于组合辙叉的两侧,并对组合辙叉形成固定。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五钢岔枕与辙叉部分中两侧均设有护轨的位置相配合。第五安装结构包括第一安装座、台板、支撑块、支撑板和第四安装座;第五钢岔枕的槽体上设有两组第五安装结构,以与两根导轨、对应的护轨以及组合辙叉相对应。具体地,两组中的两个第四安装座相对设置于槽体上靠近中部的位置,组合辙叉位于两个第四安装座之间,并通过两个第四安装座对组合辙叉进行固定,例如,在第四安装座朝向组合辙叉的一侧设置凸台结构,以压住组合辙叉,并通过扣件结构使第四安装座压紧。
第一安装座和台板位于槽体上靠近端部的位置,且台板位于第一安装座的内侧(即朝向第四安装座的一侧),导轨设于第一安装座和台板之间,并通过第一安装座和台板压住导轨的底部,实现对导轨的固定;台板上设置有支撑块,在支撑块和台板远离第一安装座的一侧设有沿高度方向延伸的支撑板,并与支撑块相抵,护轨设于支撑块上,并通过连接件与支撑板固定连接,以实现对护轨的固定。其中,第一安装座、台板、支撑板和第四安装座均焊接于第五钢岔枕的槽体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六钢岔枕上设有两组第六安装结构;一组第六安装结构包括第一安装座、台板、支撑块、支撑板和第四安装座,第一安装座和台板分别位于一根基本轨的两侧,并对基本轨形成固定,第四安装座位于第六钢岔枕上靠近中部的位置,台板位于第一安装座和第四安装座之间,支撑块设于台板上,支撑板设于台板远离第一安装座的一侧,并与台板和支撑块相抵,一根护轨设于支撑块上,并通过连接件与支撑板固定连接;另一组第六安装结构包括两个第一安装座和一个第四安装座,第四安装座位于第六钢岔枕上靠近中部的位置,两个第一安装座分别位于另一根基本轨的两侧,并对另一根基本轨形成固定;其中,两组第六安装结构中的两个第四安装座分别位于组合辙叉的两侧,并对组合辙叉形成固定。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六钢岔枕可以与辙叉部分中仅一侧设有护轨的位置相配合;第六钢岔枕上设有两组第六安装结构,第一组第六安装结构与导轨、护轨以及组合辙叉对应设置,第二组第六安装结构与另一根导轨以及组合辙叉的另一侧对应设置。
具体地,第一组第六安装结构包括焊接于槽体上的第一安装座、台板、支撑板、第四安装座,以及设于台板上的支撑块;一根导轨位于第一安装座和台板之间,并通过第一安装座和台板压住导轨的底部,并通过扣件使第一安装座压紧;护轨位于支撑块上,支撑板与支撑块远离第一安装座的一侧相抵,护轨通过连接件与支撑板固定连接。
第二组第六安装结构包括焊接于槽体上的两个第一安装座和一个第四安装座,两个第一安装座相对设置,另一根导轨位于两个第一安装座之间,通过两个第一安装座压住导轨的底部,并通过扣件使两个第一安装座压紧,实现对导轨的固定。
两组第六安装结构中的两个第四安装座位于靠近槽体中部的位置,且相对设置,组合辙叉位于两个第四安装座之间,两个第四安装座压住组合辙叉,并通过扣件使第四安装座压紧,实现对组合辙叉的固定。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钢岔枕道岔装置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钢岔枕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钢岔枕的俯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钢岔枕的侧视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钢岔枕道岔装置中的转辙器部分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钢岔枕道岔装置中的辙叉部分和护轨部分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钢岔枕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钢岔枕的俯视图;
图9示出了图5中A-A向视图的局部剖视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二钢岔枕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二钢岔枕的俯视图;
图12示出了图5中C-C向视图的局部剖视图;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三钢岔枕的示意图;
图1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三钢岔枕的俯视图;
图15示出了图5中B-B向视图的局部剖视图;
图1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三安装座的侧向视图;
图1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第四钢岔枕的示意图;
图1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第四钢岔枕的俯视图;
图19示出了图5中D-D向视图的局部剖视图;
图2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五钢岔枕的示意图;
图2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五钢岔枕的俯视图;
图22示出了图6中E-E向视图的局部剖视图;
图2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第六钢岔枕的示意图;
图2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第六钢岔枕的俯视图;
图25示出了图6中F-F向视图的局部剖视图。
其中,图1至图25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
1钢岔枕道岔装置,2钢岔枕组件,21钢岔枕,211槽体,212翻边结构,213观察孔,221第一钢岔枕,222第二钢岔枕,223第三钢岔枕,224第四钢岔枕,225第五钢岔枕,226第六钢岔枕,3钢轨组件,31转辙器部分,311直线基本轨,312曲线基本轨,313直线尖轨,314曲线尖轨,32辙叉部分,321直护导轨,322曲护导轨,323组合辙叉,33护轨部分,331直向护轨,332侧向护轨,4安装结构,411第一安装结构,412第二安装结构,413第三安装结构,414第四安装结构,415第五安装结构,416第六安装结构,421第一安装座,422第二安装座,423第三安装座,424第四安装座,425凸台结构,426承轨台,427台板,428轨撑,429支距扣板,430支撑块,431支撑板,441扣件,442固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25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钢岔枕道岔装置。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钢岔枕道岔装置1,如图1所示,包括钢岔枕组件2和钢轨组件3。
钢岔枕组件2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钢岔枕21,作为道岔基础,用于支撑钢轨组件3。钢轨组件3设置在多个钢岔枕21上,用于引导列车进行轨道切换。在每个钢岔枕21上焊接有对应的安装结构4,以与钢岔枕21上的钢轨组件3形成配合,实现钢轨组件3与钢岔枕21之间的固定连接。其中,不同的钢岔枕21上的安装结构4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以便于与钢轨组件3的不同位置相配合。
由于传统的道岔设备中多采用混凝土岔枕或木枕作为基础,在铺轨时需要在每个岔枕上设置垫板结构以支撑钢轨,并需要通过螺栓等连接件对垫板结构进行固定,涉及的零部件和连接件的种类和数量繁多,铺轨过程工作强度大,效率低。
相对于传统的道岔设备而言,本实施例中的钢岔枕道岔装置1,固定钢轨的安装结构4直接焊接于钢岔枕21上,取消了垫板结构以及相应的连接件,大幅减少了零部件和连接件的种类和数量,降低了设备成本;钢岔枕21既起轨下基础的作用,又起承载钢轨组件3的作用,提高了钢岔枕道岔装置1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简化了装配流程,降低了铺轨工作强度,可以在场内组装完成后整体运输至施工现场,有利于提升现场施工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钢岔枕道岔装置1可以适用于普通轨道,也可以适用于齿轨轨道。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钢岔枕道岔装置1,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钢岔枕21具体包括槽口朝向下方设置的槽体211。槽体211的长度方向沿钢轨组件3的横向方向设置,且在槽体21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以及两侧分别设置有翻边结构212。在施工时,槽体211的内部空间能够填充道砟,且道砟能够压住翻边结构212,有利于对槽体211的固定,增强钢岔枕21的稳定性。
如图4所示,槽体211的顶面上靠近两端的位置分别设有一个观察孔213,用于观察槽体211下方的情况。在钢岔枕21进行安装时,施工人员可以通过观察孔213对槽体211内的道砟填充情况进行观察,也可以观察孔213为基准对多个钢岔枕21进行焊接定位。
需要说明的是,观察孔213的数量不限于本实施例中的两个,也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具体可以根据施工需要而定。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钢岔枕道岔装置1,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
如图1、图5和图6所示,钢轨组件3包括转辙器部分31、辙叉部分32和护轨部分33,在钢轨组件3的纵向方向上,转辙器部分31与辙叉部分32相连,护轨部分33设于辙叉部分32的内侧。
转辙器部分31包括两根基本轨和两根尖轨,且两根尖轨分别位于两根基本轨的内侧(即朝向另一根基本轨的一侧)。两根基本轨具体包括一根直线基本轨311和一根曲线基本轨312,对应地,两根尖轨包括一根直线尖轨313和一根曲线尖轨314,曲线尖轨314位于直线基本轨311的内侧,而直线尖轨313位于曲线基本轨312的内侧。
辙叉部分32包括两根导轨和组合辙叉323,两根导轨具体包括一根直护导轨321和一根曲护导轨322,直护导轨321与直线基本轨311相连,曲护导轨322与曲线基本轨312相连;组合辙叉323位于两根导轨之间,且组合辙叉323与两根尖轨相连,以通过尖轨和组合辙叉323的导向作用,将列车引导至另一根轨道上,实现列车的变道操作。
护轨部分33包括两根护轨,具体包括一根直向护轨331和一根侧向护轨332,分别设于组合辙叉323的两侧;直向护轨331位于组合辙叉323与直护导轨321之间,且位于靠近直护导轨321的位置,侧向护轨332位于组合辙叉323与曲护导轨322之间,且位于靠近曲护导轨322的位置。在列车通过组合辙叉323时,能够通过护轨对列车进行侧方限位和导向,防止列车发生脱轨。其中,当列车通过组合辙叉323不进行变道时,直向护轨331起作用;当列车通过组合辙叉323进行变道时,侧向护轨332起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钢轨组件3不限于本实施例中的形式,根据轨道的设计需求,钢轨组件3也可以有其他的实现形式。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钢岔枕道岔装置1,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
如图1、图5和图6所示,钢岔枕组件2具体包括第一钢岔枕221、第二钢岔枕222、第三钢岔枕223、第四钢岔枕224、第五钢岔枕225和第六钢岔枕226,分别对应于钢轨组件3上的不同位置。与之相对应,每一类钢岔枕21上的安装结构4也有所区别,具体地,安装结构4包括第一安装结构411、第二安装结构412、第三安装结构413、第四安装结构414、第五安装结构415和第六安装结构416,其中,第一安装结构411设于第一钢岔枕221上,第二安装结构412设于第二钢岔枕222上,第三安装结构413设于第三钢岔枕223上,第四安装结构414设于第四钢岔枕224上,第五安装结构415设于第五钢岔枕225上,第六安装结构416设于第六钢岔枕226上。
在铺轨过程中,不同的钢岔枕21与钢轨组件3上的不同位置相匹配,以实现对钢轨组件3不同位置的固定。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钢岔枕道岔装置1,在实施例四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
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一钢岔枕221与基本轨相配合;第一钢岔枕221的槽体211上设有两组第一安装结构411,两组第一安装结构411沿槽体21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每组第一安装结构411与一根基本轨对应设置。
如图7、图8和图9所示,第一安装结构411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座421,焊接于第一钢岔枕221的槽体211的顶部;两个第一安装座421分别位于基本轨的两侧,在两个第一安装座421朝向基本轨的一侧设置有凸台结构425,并分别由两侧将基本轨的底部向下压住;每个第一安装座421上通过扣件441使第一安装座421压紧,从而实现基本轨的固定。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钢岔枕道岔装置1,在实施例四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
如图5和图6所示,第二钢岔枕222与转辙器部分31中尖轨的固定部分相配合。第二钢岔枕222的槽体211上设置有两组第二安装结构412,两组第二安装结构412沿槽体21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以分别与两根基本轨以及对应的尖轨相配合。
如图10、图11和图12所示,第二安装结构412包括一个第一安装座421、一个承轨台426和两个第二安装座422。第一安装座421和承轨台426焊接于槽体211的顶部,承轨台426位于第一安装座421的内侧(即靠近另一组第二安装结构412的一侧);基本轨位于第一安装座421与承轨台426之间,且第一安装座421和承轨台426朝向基本轨的一侧设置有凸台结构425,以通过两侧的凸台结构425压住基本轨的底部。其中,第一安装座421上通过扣件441压紧,以提高基本轨的稳定性。
承轨台426上焊接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安装座422,且两个第二安装座422分别位于尖轨的两侧,具体地,两个第二安装座422朝向尖轨的一侧分别设置有凸台结构425,以压住尖轨的底部。其中,每个第二安装座422通过扣件441压紧,以提高尖轨的稳定性。
实施例七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钢岔枕道岔装置1,在实施例四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
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三钢岔枕223与转辙器部分31中的尖轨可滑动的部分相配合。第三钢岔枕223的槽体211上设置有两组第三安装结构413,沿槽体21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以分别与两侧的基本轨和尖轨相配合。
如图13、图14和图15所示,第三安装结构413包括一个第三安装座423、一个轨撑428和一个台板427。第三安装座423和台板427焊接于槽体211的顶部,且台板427位于第三安装座423的内侧(即靠近另一组第三安装结构413的一侧);基本轨位于第三安装座423与台板427之间,第三安装座423和台板427朝向基本轨的一侧设置凸台结构425,分别由两侧将基本轨的底部向下压住,且第三安装座423通过扣件441压紧,从而实现基本轨的固定。其中,第三安装座423可以是K型铁座,第三安装座423上设有缺口,如图15和图16所示,用于固定轨撑428。
尖轨位于台板427上,并可以根据使用需要在台板427上进行滑动,以与列车的变道需求相适应。
实施例八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钢岔枕道岔装置1,在实施例四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
如图5和图6所示,第四钢岔枕224的槽体211上设置有两组第四安装结构414,沿槽体21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以与两根基本轨以及相应的尖轨相配合。
如图17、图18和图19所示,第四安装结构414包括两个第一安装座421、一个第三安装座423和一个支距扣板429。具体地,第一安装座421和第三安装座423焊接于槽体211上,且两个第一安装座421相对设置;第三安装座423设于两个第一安装座421之间,支距扣板429通过扣件441安装于第三安装座423上,且支距扣板429分别向两侧延伸;两个第一安装座421朝向支距扣板429的一侧分别设置有凸台结构425。基本轨和尖轨分别位于支距扣板429的两侧,并通过第一安装座421的凸台结构425以及支距扣板429压住基本轨和尖轨,第一安装座421通过扣件441压紧,以实现对基本轨和尖轨形成固定。其中,第三安装座423为K型铁座,如图16所示,第三安装座423上设有缺口,以便于安装支距扣板429。
实施例九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钢岔枕道岔装置1,在实施例四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
如图5和图6所示,第五钢岔枕225与辙叉部分32中两侧均设有护轨的位置对应设置。第五钢岔枕225的槽体211上设有两组第五安装结构415,沿槽体21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以与两根导轨、两根护轨以及组合辙叉323相配合。
如图20、图21和图22所示,第五安装结构415包括第一安装座421、台板427、支撑块430、支撑板431和第四安装座424;第一安装座421、台板427、支撑板431和第四安装座424均焊接于第五钢岔枕225的槽体211上。具体地,两组中的两个第四安装座424相对设置于槽体211上靠近中部的位置,组合辙叉323位于两个第四安装座424之间,两个第四安装座424分别由两侧对组合辙叉323进行固定,例如,可在第四安装座424朝向组合辙叉323的一侧设置凸台结构425,以压住组合辙叉323,并通过扣件441使第四安装座424压紧。
第一安装座421和台板427位于槽体211上靠近端部的位置,且台板427位于第一安装座421的内侧(即朝向第四安装座424的一侧);导轨位于第一安装座421和台板427之间,第一安装座421和台板427朝向导轨的一侧分别设有凸台结构425,以压住导轨的底部,且第一安装座421通过扣件441压紧,以实现对导轨的固定。台板427上设置有支撑块430,支撑块430和台板427远离第一安装座421的一侧设有沿高度方向延伸的支撑板431,支撑板431与支撑块430相抵;护轨设于支撑块430上,并通过固定螺栓442与支撑板431固定连接,以实现护轨的固定。
实施例十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钢岔枕道岔装置1,在实施例四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
如图5和图6所示,第六钢岔枕226可以与辙叉部分32中仅一侧设有护轨的位置对应设置。第六钢岔枕226的槽体211上设有两组第六安装结构416,沿槽体21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其中,第一组第六安装结构416与导轨、护轨以及组合辙叉323相配合,第二组第六安装结构416与另一根导轨以及组合辙叉323的另一侧相配合。
具体地,如图23、图24和图25所示,第一组第六安装结构416包括第一安装座421、台板427、支撑板431、支撑块430和第四安装座424,第一安装座421、台板427、支撑板431和第四安装座424焊接于槽体211上。第一安装座421和台板427位于槽体211上靠近端部的位置,且台板427位于第一安装座421的内侧(即朝向第四安装座424的一侧);一根导轨位于第一安装座421和台板427之间,第一安装座421和台板427朝向导轨的一侧分别设有凸台结构425,以压住导轨的底部,且第一安装座421通过扣件441压紧,以实现对导轨的固定。台板427上设置有支撑块430,支撑块430和台板427远离第一安装座421的一侧设有沿高度方向延伸的支撑板431,支撑板431与支撑块430相抵;护轨设于支撑块430上,并通过固定螺栓442与支撑板431固定连接,以实现护轨的固定。
第二组第六安装结构416包括焊接于槽体211上的两个第一安装座421和一个第四安装座424。两个第一安装座421位于槽体211上靠近另一端的位置,且相对设置;另一根导轨位于两个第一安装座421之间,两个第一安装座421朝向导轨的一侧分别设有凸台结构425,以压住导轨的底部,且每个第一安装座421通过扣件441压紧,以实现对另一根导轨的固定。
两组第六安装结构416中的两个第四安装座424位于靠近槽体211中部的位置,且相对设置;组合辙叉323位于两个第四安装座424之间,两个第四安装座424压住组合辙叉323,例如,可在第四安装座424朝向组合辙叉323的一侧设置凸台结构425,以压住组合辙叉323,并通过扣件441使第四安装座424压紧,实现对组合辙叉323的固定。
以下提供一种上述钢岔枕道岔装置1的具体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钢岔枕道岔装置1,如图1所示,包括钢岔枕组件2和钢轨组件3。
钢岔枕组件2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钢岔枕21,作为道岔基础,用于支撑钢轨组件3。钢轨组件3设置在多个钢岔枕21上,用于引导列车进行轨道切换。在每个钢岔枕21上焊接有对应的安装结构4,以与钢岔枕21上的钢轨组件3形成配合,实现钢轨组件3与钢岔枕21之间的固定连接。其中,不同的钢岔枕21上的安装结构4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以便于与钢轨组件3的不同位置相配合。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钢岔枕21具体包括槽口朝向下方设置的槽体211。槽体211的长度方向沿钢轨组件3的横向方向设置,且在槽体21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以及两侧分别设置有翻边结构212。在施工时,槽体211的内部空间能够填充道砟,且道砟能够压住翻边结构212,有利于对槽体211的固定,增强钢岔枕21的稳定性。
如图4所示,槽体211的顶面上靠近两端的位置分别设有一个观察孔213,用于观察槽体211下方的情况。在钢岔枕21进行安装时,施工人员可以通过观察孔213对槽体211内的道砟填充情况进行观察,也可以观察孔213为基准对多个钢岔枕21进行焊接定位。
如图1、图5和图6所示,钢轨组件3包括转辙器部分31、辙叉部分32和护轨部分33,在钢轨组件3的纵向方向上,转辙器部分31与辙叉部分32相连,护轨部分33设于辙叉部分32的内侧。转辙器部分31包括两根基本轨和两根尖轨,且两根尖轨分别位于两根基本轨的内侧(即朝向另一根基本轨的一侧)。两根基本轨具体包括一根直线基本轨311和一根曲线基本轨312,对应地,两根尖轨包括一根直线尖轨313和一根曲线尖轨314,曲线尖轨314位于直线基本轨311的内侧,而直线尖轨313位于曲线基本轨312的内侧。
辙叉部分32包括两根导轨和组合辙叉323,两根导轨具体包括一根直护导轨321和一根曲护导轨322,直护导轨321与直线基本轨311相连,曲护导轨322与曲线基本轨312相连;组合辙叉323位于两根导轨之间,且组合辙叉323与两根尖轨相连,以通过尖轨和组合辙叉323的导向作用,将列车引导至另一根轨道上,实现列车的变道操作。
护轨部分33包括两根护轨,具体包括一根直向护轨331和一根侧向护轨332,分别设于组合辙叉323的两侧;直向护轨331位于组合辙叉323与直护导轨321之间,且位于靠近直护导轨321的位置,侧向护轨332位于组合辙叉323与曲护导轨322之间,且位于靠近曲护导轨322的位置。在列车通过组合辙叉323时,能够通过护轨对列车进行侧方限位和导向,防止列车发生脱轨。其中,当列车通过组合辙叉323不进行变道时,直向护轨331起作用;当列车通过组合辙叉323进行变道时,侧向护轨332起作用。
如图1、图5和图6所示,钢岔枕组件2具体包括第一钢岔枕221、第二钢岔枕222、第三钢岔枕223、第四钢岔枕224、第五钢岔枕225和第六钢岔枕226,分别对应于钢轨组件3上的不同位置。与之相对应,每一类钢岔枕上的安装结构4也有所区别,具体地,安装结构4包括第一安装结构411、第二安装结构412、第三安装结构413、第四安装结构414、第五安装结构415和第六安装结构416,在铺轨过程中,不同的钢岔枕21与钢轨组件3上的不同位置相匹配,以实现对钢轨组件3不同位置的固定。
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一钢岔枕221与基本轨相配合;第一钢岔枕221的槽体211上设有两组第一安装结构411,两组第一安装结构411沿槽体21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每组第一安装结构411与一根基本轨对应设置。
如图7、图8和图9所示,第一安装结构411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座421,焊接于第一钢岔枕221的槽体211的顶部;两个第一安装座421分别位于基本轨的两侧,在两个第一安装座421朝向基本轨的一侧设置有凸台结构425,并分别由两侧将基本轨的底部向下压住;每个第一安装座421上通过扣件441使第一安装座421压紧,从而实现基本轨的固定。
如图5和图6所示,第二钢岔枕222与转辙器部分31中尖轨的固定部分相配合。第二钢岔枕222的槽体211上设置有两组第二安装结构412,两组第二安装结构412沿槽体21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以分别与两根基本轨以及对应的尖轨相配合。
如图10、图11和图12所示,第二安装结构412包括一个第一安装座421、一个承轨台426和两个第二安装座422。第一安装座421和承轨台426焊接于槽体211的顶部,承轨台426位于第一安装座421的内侧(即靠近另一组第二安装结构412的一侧);基本轨位于第一安装座421与承轨台426之间,且第一安装座421和承轨台426朝向基本轨的一侧设置有凸台结构425,以通过两侧的凸台结构425压住基本轨的底部。其中,第一安装座421上通过扣件441压紧,以提高基本轨的稳定性。
承轨台426上焊接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安装座422,且两个第二安装座422分别位于尖轨的两侧,具体地,两个第二安装座422朝向尖轨的一侧分别设置有凸台结构425,以压住尖轨的底部。其中,每个第二安装座422通过扣件441压紧,以提高尖轨的稳定性。
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三钢岔枕223与转辙器部分31中的尖轨可滑动的部分相配合。第三钢岔枕223的槽体211上设置有两组第三安装结构413,沿槽体21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以分别与两侧的基本轨和尖轨相配合。
如图13、图14和图15所示,第三安装结构413包括一个第三安装座423、一个轨撑428和一个台板427。第三安装座423和台板427焊接于槽体211的顶部,且台板427位于第三安装座423的内侧(即靠近另一组第三安装结构413的一侧);基本轨位于第三安装座423与台板427之间,第三安装座423和台板427朝向基本轨的一侧设置凸台结构425,分别由两侧将基本轨的底部向下压住,且第三安装座423通过扣件441压紧,从而实现基本轨的固定。其中,第三安装座423可以是K型铁座,第三安装座423上设有缺口,如图15和图16所示,用于固定轨撑428。
尖轨位于台板427上,并可以根据使用需要在台板427上进行滑动,以与列车的变道需求相适应。
如图5和图6所示,第四钢岔枕224的槽体211上设置有两组第四安装结构414,沿槽体21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以与两根基本轨以及相应的尖轨相配合。
如图17、图18和图19所示,第四安装结构414包括两个第一安装座421、一个第三安装座423和一个支距扣板429。具体地,第一安装座421和第三安装座423焊接于槽体211上,且两个第一安装座421相对设置;第三安装座423设于两个第一安装座421之间,支距扣板429通过扣件441安装于第三安装座423上,且支距扣板429分别向两侧延伸;两个第一安装座421朝向支距扣板429的一侧分别设置有凸台结构425。基本轨和尖轨分别位于支距扣板429的两侧,并通过第一安装座421的凸台结构425以及支距扣板429压住基本轨和尖轨,第一安装座421通过扣件441压紧,以实现对基本轨和尖轨形成固定。其中,第三安装座423为K型铁座,如图16所示,第三安装座423上设有缺口,以便于安装支距扣板429。
如图5和图6所示,第五钢岔枕225与辙叉部分32中两侧均设有护轨的位置对应设置。第五钢岔枕225的槽体211上设有两组第五安装结构415,沿槽体21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以与两根导轨、两根护轨以及组合辙叉323相配合。
如图20、图21和图22所示,第五安装结构415包括第一安装座421、台板427、支撑块430、支撑板431和第四安装座424;第一安装座421、台板427、支撑板431和第四安装座424均焊接于第五钢岔枕225的槽体211上。具体地,两组中的两个第四安装座424相对设置于槽体211上靠近中部的位置,组合辙叉323位于两个第四安装座424之间,两个第四安装座424分别由两侧对组合辙叉323进行固定,例如,可在第四安装座424朝向组合辙叉323的一侧设置凸台结构425,以压住组合辙叉323,并通过扣件441使第四安装座424压紧。
第一安装座421和台板427位于槽体211上靠近端部的位置,且台板427位于第一安装座421的内侧(即朝向第四安装座424的一侧);导轨位于第一安装座421和台板427之间,第一安装座421和台板427朝向导轨的一侧分别设有凸台结构425,以压住导轨的底部,且第一安装座421通过扣件441压紧,以实现对导轨的固定。台板427上设置有支撑块430,支撑块430和台板427远离第一安装座421的一侧设有沿高度方向延伸的支撑板431,支撑板431与支撑块430相抵;护轨设于支撑块430上,并通过固定螺栓442与支撑板431固定连接,以实现护轨的固定。
如图5和图6所示,第六钢岔枕226可以与辙叉部分32中仅一侧设有护轨的位置对应设置。第六钢岔枕226的槽体211上设有两组第六安装结构416,沿槽体21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其中,第一组第六安装结构416与导轨、护轨以及组合辙叉323相配合,第二组第六安装结构416与另一根导轨以及组合辙叉323的另一侧相配合。
具体地,如图23、图24和图25所示,第一组第六安装结构416包括第一安装座421、台板427、支撑板431、支撑块430和第四安装座424,第一安装座421、台板427、支撑板431和第四安装座424焊接于槽体211上。第一安装座421和台板427位于槽体211上靠近端部的位置,且台板427位于第一安装座421的内侧(即朝向第四安装座424的一侧);一根导轨位于第一安装座421和台板427之间,第一安装座421和台板427朝向导轨的一侧分别设有凸台结构425,以压住导轨的底部,且第一安装座421通过扣件441压紧,以实现对导轨的固定。台板427上设置有支撑块430,支撑块430和台板427远离第一安装座421的一侧设有沿高度方向延伸的支撑板431,支撑板431与支撑块430相抵;护轨设于支撑块430上,并通过固定螺栓442与支撑板431固定连接,以实现护轨的固定。
第二组第六安装结构416包括焊接于槽体211上的两个第一安装座421和一个第四安装座424。两个第一安装座421位于槽体211上靠近另一端的位置,且相对设置;另一根导轨位于两个第一安装座421之间,两个第一安装座421朝向导轨的一侧分别设有凸台结构425,以压住导轨的底部,且每个第一安装座421通过扣件441压紧,以实现对另一根导轨的固定。
两组第六安装结构416中的两个第四安装座424位于靠近槽体211中部的位置,且相对设置;组合辙叉323位于两个第四安装座424之间,两个第四安装座424压住组合辙叉323,例如,可在第四安装座424朝向组合辙叉323的一侧设置凸台结构425,以压住组合辙叉323,并通过扣件441使第四安装座424压紧,实现对组合辙叉323的固定。
由于传统的道岔设备中多采用混凝土岔枕或木枕作为基础,在铺轨时需要在每个岔枕上设置垫板结构以支撑钢轨,并需要通过螺栓等连接件对垫板结构进行固定,涉及的零部件和连接件的种类和数量繁多,铺轨过程工作强度大,效率低。
相对于传统的道岔设备而言,本实施例中的钢岔枕道岔装置1,固定钢轨的安装结构直接焊接于钢岔枕上,取消了垫板结构以及相应的连接件,大幅减少了零部件和连接件的种类和数量,降低了设备成本;钢岔枕21既起轨下基础的作用,又起承载钢轨组件3的作用,提高了钢岔枕道岔装置1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简化了装配流程,降低了铺轨工作强度,可以在场内组装完成后整体运输至施工现场,有利于提升现场施工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钢岔枕道岔装置1可以适用于普通轨道,也可以适用于齿轨轨道。
以下提供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
一种钢岔枕结构形式齿轨单开道岔结构,包括转辙器部分和辙叉及护轨两部分,转辙器部分主要包括直基本轨、曲线尖轨、直线尖轨、曲基本轨;辙叉及护轨部分主要包括直护导轨、直向护轨、曲护导轨、侧向护轨、钢轨组合辙叉、钢轨扣件系统等。
钢岔枕结构由槽体、观察孔、翻边几部分组成,槽体主要功能为填充道砟;观察孔主要功能为观察道砟填充情况,同时在钢岔枕焊接定位时以观察孔为基准进行焊接定位;钢岔枕翻边主要作用为道砟可以有效压在岔枕侧面和边缘,更有利于道砟对钢岔枕的固定。
按照钢岔枕的使用位置不同,主要有平垫板位置钢岔枕结构,位于道岔转辙器前、后端,辙叉及护轨前、后端,钢岔枕上分别焊有铁座,配合轨距块,弹条等用于固定钢轨。
转辙器跟端固定位置钢岔枕结构,位于转辙器跟端,钢岔枕上焊接有铁座、承轨台等零部件,承轨台与铁座用于基本轨轨肢固定,承轨台上焊接有铁座用于转辙器跟端尖轨固定。
转辙器部分滑床板位置钢岔枕结构位于道岔转辙器部分,钢岔枕上焊接有K型铁座、台板,K型铁座用于基本轨侧轨撑的安装,台板主要起尖轨支撑和滑动作用。
支距垫板位置钢岔枕结构,位于转辙器跟端、辙叉及护轨部分前后端,钢岔枕上焊接有铁座、K型铁座,K型铁座主要用于支距扣板的安装,对道岔该位置起保持支距作用。
辙叉及护轨部分护轨垫板位置钢岔枕结构,位于道岔辙叉及护轨部分,钢岔枕上焊接有撑板、支撑块、台板,撑板主要用于护轨的安装与固定,支撑块对槽护起支撑作用,台板主要用于护基轨的扣压。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固定钢轨的安装结构直接焊接于钢岔枕上,取消了垫板结构以及相应的连接件,大幅减少了零部件和连接件的种类和数量,降低了设备成本;钢岔枕既起轨下基础的作用,又起承载钢轨组件的作用,提高了钢岔枕道岔装置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简化了装配流程,降低了铺轨工作强度,可以在场内组装完成后整体运输至施工现场,有利于提升现场施工效率。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钢岔枕道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钢岔枕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钢岔枕,且每个所述钢岔枕上焊接有安装结构;
钢轨组件,设于多个所述钢岔枕上,并通过所述安装结构与所述钢岔枕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岔枕道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岔枕包括:
槽体,所述槽体的槽口朝向下方,沿所述槽体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和两侧分别设有翻边结构,且所述翻边结构向所述槽体的下方延伸;
其中,所述安装结构焊接于所述槽体的顶部,且所述槽体的顶部靠近两端的位置分别设有观察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岔枕道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轨组件包括:
转辙器部分,包括两根基本轨和两根尖轨,两根所述尖轨位于两根所述基本轨之间;
辙叉部分,包括两根导轨和组合辙叉,两根所述导轨分别与两根所述基本轨相连,所述组合辙叉与两根所述尖轨对应设置;
护轨部分,包括两根护轨,分别位于所述组合辙叉两侧靠近对应的所述导轨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岔枕道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钢岔枕组件包括第一钢岔枕、第二钢岔枕、第三钢岔枕、第四钢岔枕、第五钢岔枕和第六钢岔枕,分别与所述钢轨组件的不同位置对应设置;
所述安装结构包括第一安装结构、第二安装结构、第三安装结构、第四安装结构、第五安装结构和第六安装结构,分别设于不同的所述钢岔枕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岔枕道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钢岔枕上设有两组所述第一安装结构,每组所述第一安装结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座;
其中,每组的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座分别位于一根所述基本轨的两侧,并对所述基本轨形成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岔枕道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钢岔枕上设有两组所述第二安装结构,每组所述第二安装结构包括第一安装座、承轨台和焊接于所述承轨台上的两个第二安装座,且所述承轨台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座靠近另一组所述第二安装结构的一侧;
其中,每组的所述第一安装座和所述承轨台分别位于一根所述基本轨的两侧,并对所述基本轨形成固定,与所述基本轨对应的所述尖轨位于所述承轨台上的两个所述第二安装座之间,并通过两个所述第二安装座对所述尖轨形成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岔枕道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钢岔枕上设有两组所述第三安装结构,每组所述第三安装结构包括第三安装座、轨撑和台板,所述台板位于所述第三安装座靠近另一组所述第三安装结构的一侧,且所述轨撑连接于所述第三安装座朝向所述台板的一侧;
其中,每组的所述第三安装座和所述台板分别位于所述基本轨的两侧,并通过所述轨撑和所述台板对所述基本轨形成固定,与所述基本轨对应的所述尖轨位于所述台板的顶部。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岔枕道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四钢岔枕上设有两组所述第四安装结构,每组所述第四安装结构包括两个第一安装座、第三安装座和支距扣板,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座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三安装座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座之间,所述支距扣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安装座上,且所述支距扣板的两端分别向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座延伸;
其中,每组所述第四安装结构与一根所述基本轨和一根所述尖轨对应设置,所述基本轨和所述尖轨分别位于所述第三安装座的两侧,且所述支距扣板和所述第一安装座对所述基本轨和所述尖轨形成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岔枕道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五钢岔枕上设有两组所述第五安装结构,且每组所述第五安装结构与一根所述基本轨和一根所述护轨对应设置,每组第五安装结构包括第一安装座、台板、支撑块、支撑板和第四安装座;
所述第一安装座和所述台板分别位于所述基本轨的两侧,并对所述基本轨形成固定,所述第四安装座位于所述第五钢岔枕上靠近中部的位置,所述台板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座和所述第四安装座之间,所述支撑块设于所述台板上,所述支撑板设于所述台板远离所述第一安装座的一侧,并与所述台板和所述支撑块相抵,所述护轨设于所述支撑块上,并通过连接件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
其中,两组所述第五安装结构中的两个所述第四安装座分别位于所述组合辙叉的两侧,并对所述组合辙叉形成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岔枕道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六钢岔枕上设有两组所述第六安装结构;
一组所述第六安装结构包括第一安装座、台板、支撑块、支撑板和第四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和所述台板分别位于一根所述基本轨的两侧,并对所述基本轨形成固定,所述第四安装座位于所述第六钢岔枕上靠近中部的位置,所述台板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座和所述第四安装座之间,所述支撑块设于所述台板上,所述支撑板设于所述台板远离所述第一安装座的一侧,并与所述台板和所述支撑块相抵,一根所述护轨设于所述支撑块上,并通过连接件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
另一组所述第六安装结构包括两个第一安装座和一个第四安装座,所述第四安装座位于所述第六钢岔枕上靠近中部的位置,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座分别位于另一根所述基本轨的两侧,并对另一根所述基本轨形成固定;
其中,两组所述第六安装结构中的两个所述第四安装座分别位于所述组合辙叉的两侧,并对所述组合辙叉形成固定。
CN202110447098.5A 2021-04-25 2021-04-25 钢岔枕道岔装置 Pending CN11315216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47098.5A CN113152161A (zh) 2021-04-25 2021-04-25 钢岔枕道岔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47098.5A CN113152161A (zh) 2021-04-25 2021-04-25 钢岔枕道岔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52161A true CN113152161A (zh) 2021-07-23

Family

ID=768702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47098.5A Pending CN113152161A (zh) 2021-04-25 2021-04-25 钢岔枕道岔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52161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531855C1 (de) * 1985-09-06 1986-09-18 Stahlwerke Peine-Salzgitter Ag, 3320 Salzgitter Eisenbahnweiche mit Y-foermigen Stahlschwellen
CN103061216A (zh) * 2013-01-24 2013-04-24 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地铁短轨枕整体道床道岔起道支架布置结构
CN103806348A (zh) * 2014-02-19 2014-05-21 湖南惠普工程机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柔性组合式钢轨枕
CN107460792A (zh) * 2017-08-15 2017-12-12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复合钢轨枕
CN108517726A (zh) * 2018-06-24 2018-09-11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城轨道岔转辙器
CN209227291U (zh) * 2018-06-22 2019-08-09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新型钢轨枕
CN209276915U (zh) * 2018-09-11 2019-08-20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齿轨道岔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531855C1 (de) * 1985-09-06 1986-09-18 Stahlwerke Peine-Salzgitter Ag, 3320 Salzgitter Eisenbahnweiche mit Y-foermigen Stahlschwellen
CN103061216A (zh) * 2013-01-24 2013-04-24 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地铁短轨枕整体道床道岔起道支架布置结构
CN103806348A (zh) * 2014-02-19 2014-05-21 湖南惠普工程机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柔性组合式钢轨枕
CN107460792A (zh) * 2017-08-15 2017-12-12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复合钢轨枕
CN209227291U (zh) * 2018-06-22 2019-08-09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新型钢轨枕
CN108517726A (zh) * 2018-06-24 2018-09-11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城轨道岔转辙器
CN209276915U (zh) * 2018-09-11 2019-08-20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齿轨道岔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907740A (en) Device for attaching a rail to a bearing element
US6257495B1 (en) Device for securing railway rails on standard concrete sleepers in a highly resilient manner
CN113152161A (zh) 钢岔枕道岔装置
US9103074B1 (en) Modular insulated tie plate
RU2328569C1 (ru) Железнодорожный путь для тоннелей
US6786459B2 (en) Concrete railroad tie turnout assembly
RU2710581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плиты железнодорожного переезда
KR100319577B1 (ko) 고무보판 건널목 장치
JP3872983B2 (ja) 分岐用ポイント
US20020060273A1 (en) Sleeper arrangement for railroad switch
KR100422088B1 (ko) 철도 레일 누름쇠
CN218880455U (zh) 一种基本轨伤损加固部件
CN212199878U (zh) 一种铁路轨道护轨垫板
KR200404783Y1 (ko) 철도 침목
CN211872412U (zh) 钢桁梁桥的桥面与轨道组合结构
RU212975U1 (ru) Узел рельсового скрепления
CN216640105U (zh) 一种电瓶车轨枕及组合式双轨距轨枕
CN211689881U (zh) 一种具有可调高度功能的大位移铁路伸缩装置
RU213997U1 (ru) Конструкция рельсового скрепления
CN220977555U (zh) 一种轨距可变的磁浮轨道结构
CN218756777U (zh) 一种尖轨防窜装置
CN214143075U (zh) 一种整体道岔装置
CN217104681U (zh) 一种铁路桥梁新型耐磨式梁端铁板
CN213295923U (zh) 一种铁路轨道支撑铁座
CN220619627U (zh) 60kg/m道岔加强型支距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72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