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50801A - 一种快速准确定位焦炉负压系统损漏位置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快速准确定位焦炉负压系统损漏位置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50801A
CN113150801A CN202110396331.1A CN202110396331A CN113150801A CN 113150801 A CN113150801 A CN 113150801A CN 202110396331 A CN202110396331 A CN 202110396331A CN 113150801 A CN113150801 A CN 1131508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ute
regenerator
gas
air
coke ov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9633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军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xing Ductile Iron Pip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xing Ductile Iron Pip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xing Ductile Iron Pip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xing Ductile Iron Pip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9633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50801A/zh
Publication of CN1131508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5080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BDESTRUCTIVE DISTILLATION OF CARBONACEOUS MATERIALS FOR PRODUCTION OF GAS, COKE, TAR, OR SIMILAR MATERIALS
    • C10B41/00Safety devices, e.g. signalling or controlling devices for use in the discharge of cok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ke Industr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准确定位焦炉负压系统损漏位置的方法,焦炉负压系统包括焦炉小烟道承插口、蓄热室及斜道区,所述斜道区为蓄热室顶部与斜道之间的部位,所述蓄热室包括煤气蓄热室和空气蓄热室,所述斜道包括煤气斜道和空气斜道,即煤气蓄热室顶部与煤气斜道之间的部位为煤气蓄热室斜道区、空气蓄热室顶部与空气斜道之间的部位为空气蓄热室斜道区,本发明的构思巧妙,分别利用焦炉小烟道承插口和蓄热室及斜道区的结构特殊性,使得损漏点定位过程中无需任何定位设备,即可快速、准确的找到损漏点,无需拆除保温材料,省时省力。

Description

一种快速准确定位焦炉负压系统损漏位置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准确定位焦炉负压系统损漏位置的方法,用于焦炉负压系统损漏维修。
背景技术
焦炉加热,特别是用高炉煤气加热时,焦炉小烟道承插口、蓄热室封墙及斜道区(包括煤气斜道和空气斜道)等负压部位时常出现损漏,冷空气从损漏部位进入蓄热室,其内的格子砖受冷空气侵入,导致热效率降低。
炉头火道上升时,空气沿封墙或斜道区损漏缝隙进入煤气蓄热室,与煤气在其内混合燃烧。这种现象,在煤气浪费的同时,还截流了炉头的煤气供应,严重影响炉头的温度,使得炉头温度降至950℃以下。此时,在炉顶观察炉头火道,肉眼可见煤气斜道温高发亮,空气斜道温低淡暗,这种现象被称为炉头“白眼”。
焦炉小烟道承插口、蓄热室封墙以及斜道区任一部位损漏,都会造成炉头低温。为了查找损漏点,通常“盲人摸象”般所有部位排查一遍,常规检查需多班组协同作业,效率低下。有时因为查找一个漏点,被迫把蓄热室封墙的保温层全部扒掉。焦炉小烟道承插口为了提高密封性能,外部跟蓄热室一样附有保温耐料,两叉与小烟道接触的缝隙还填有石棉绳,有时候从外部看似密封良好,实际由于石棉绳没有压紧压实泄露已然存在。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快速准确定位焦炉负压系统损漏位置的方法,能够快速、准确的找到损漏点,无需拆除保温材料,省时省力。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快速准确定位焦炉负压系统损漏位置的方法,焦炉负压系统包括焦炉小烟道承插口、蓄热室及斜道区,所述斜道区为蓄热室顶部与斜道之间的部位,所述蓄热室包括煤气蓄热室和空气蓄热室,所述斜道包括煤气斜道和空气斜道,即煤气蓄热室顶部与煤气斜道之间的部位为煤气蓄热室斜道区、空气蓄热室顶部与空气斜道之间的部位为空气蓄热室斜道区;
蓄热室及斜道区损漏位置的定位:
A、将Φ15mm钢管从炉头看火孔向下伸入,直至插入空气斜道;
B、向Φ15mm钢管内通入氮气,使得炉头火道下部的空气斜道、空气蓄热室斜道区、空气蓄热室内保持正压;
C、观察空气蓄热室斜道区封墙和空气蓄热室封墙是否有扬灰喷尘现象,如有扬灰喷尘现象的点即为损漏点;
D、将Φ15mm钢管从空气斜道移至煤气斜道,使得炉头火道下部的煤气斜道、煤气蓄热室斜道区、煤气蓄热室内保持正压;
E、观察煤气蓄热室斜道区封墙和煤气蓄热室封墙是否有扬灰喷尘现象,如有扬灰喷尘现象的点即为损漏点;
焦炉小烟道承插口损漏位置的定位:
卸开废气筒上的第二窥视孔的丝堵,将钢化玻璃紧贴第二窥视孔,透过第二窥视孔肉眼观察小烟道是否出现“蓝火苗”,如有“蓝火苗”现象则表明小烟道承插口漏气。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蓄热室及斜道区损漏位置的定位和焦炉小烟道承插口损漏位置的定位均为炉头火道上升时进行观测定位。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蓄热室及斜道区损漏位置定位过程中的正压保持时间不超过30s。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Φ15mm钢管的上部设置有用于密封看火孔的切边金属圆盘。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焦炉小烟道承插口损漏位置的定位过程中交换机打至手动不能换向。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本发明的构思巧妙,分别利用焦炉小烟道承插口和蓄热室及斜道区的结构特殊性,使得损漏点定位过程中无需任何定位设备,即可快速、准确的找到损漏点,无需拆除保温材料,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蓄热室封墙及斜道区损漏位置定位过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焦炉小烟道承插口损漏位置定位过程示意图;
其中,1、看火孔,2、Φ15mm钢管,3、空气斜道,4、煤气斜道,5、空气蓄热室,6、废气筒,7、第二窥视孔,8、小烟道,9、煤气蓄热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快速准确定位焦炉负压系统损漏位置的方法,焦炉负压系统包括焦炉小烟道承插口、蓄热室及斜道区,所述斜道区为蓄热室顶部与斜道之间的部位,所述蓄热室包括煤气蓄热室9和空气蓄热室5,所述斜道包括煤气斜道4和空气斜道3,即煤气蓄热室9顶部与煤气斜道4之间的部位为煤气蓄热室斜道区、空气蓄热室5顶部与空气斜道3之间的部位为空气蓄热室斜道区。
如图1所示,蓄热室及斜道区损漏位置的定位过程,为炉头火道上升时进行观测定位,具体如下:
A、将Φ15mm钢管2从炉头看火孔1向下伸入,直至插入空气斜道3;
B、向Φ15mm钢管2内通入氮气,使得空气斜道3、空气蓄热室斜道区、空气蓄热室5内保持正压;
C、观察空气蓄热室斜道区封墙和空气蓄热室封墙是否有扬灰喷尘现象,如有扬灰喷尘现象的点即为损漏点;
D、将Φ15mm钢管2从空气斜道3移至煤气斜道4,使得煤气斜道4、煤气蓄热室斜道区、煤气蓄热室9内保持正压;
E、观察煤气蓄热室斜道区封墙和煤气蓄热室封墙是否有扬灰喷尘现象,如有扬灰喷尘现象的点即为损漏点;
其中,Φ15mm钢管2上部有切边金属圆盘用于密封看火孔1,防止空气经看火孔1进入煤气蓄热室9。
焦炉小烟道承插口损漏位置的定位过程,为炉头火道上升时进行观测定位,具体为:卸开废气筒6上的第二窥视孔7的丝堵,将钢化玻璃紧贴第二窥视孔7,透过第二窥视孔7肉眼观察小烟道8是否出现“蓝火苗”现象,如有“蓝火苗”现象则表明小烟道承插口漏气。
为了保证操作安全,焦炉小烟道承插口损漏位置的定位过程中交换机打至手动不得换向。同时,检查人员必须佩戴呼吸器。
其中,测量小烟道废气温度位置为第一窥视孔,在两叉部位的上部,如图2所示。第二窥视孔为废气分析取样位置。
实施例1:
蓄热室及斜道区密封不严排查:将工作人员分为三组,第一组为炉顶人员,其他两组为观察人员,炉顶人员在炉头火道上升时(必须上升),把接好氮气的Φ15mm钢管2先插入空气斜道3进行观察,然后插入煤气斜道4进行观察,观察人员紧盯斜道区封墙和蓄热室封墙,如有扬灰喷尘现象,则表明密封不严,喷灰位置即为缝隙位置。为保证安全,防止有空气进入煤气蓄热室9,钢管2上焊有圆形钢板,位置、大小以能密封看火孔为准。
焦炉小烟道承插口位置泄露排查法:当废气筒上的煤气砣提起,炉头火道上升时,卸开废气筒6上的第二窥视孔7的丝堵,将钢化玻璃紧贴第二窥视孔7,透过第二窥视孔7肉眼观察小烟道8是否出现“蓝火苗”现象,如有“蓝火苗”现象则表明小烟道承插口漏气。为保证操作安全,检查期间交换机打至手动不得换向,检查人必须佩戴呼吸器。

Claims (5)

1.一种快速准确定位焦炉负压系统损漏位置的方法,焦炉负压系统包括焦炉小烟道承插口、蓄热室及斜道区,所述斜道区为蓄热室顶部与斜道之间的部位,所述蓄热室包括煤气蓄热室(9)和空气蓄热室(5),所述斜道包括煤气斜道(4)和空气斜道(3),即煤气蓄热室(9)顶部与煤气斜道(4)之间的部位为煤气蓄热室斜道区、空气蓄热室(5)顶部与空气斜道(3)之间的部位为空气蓄热室斜道区,其特征在于:
蓄热室及斜道区损漏位置的定位:
A、将Φ15mm钢管(2)从炉头看火孔(1)向下伸入,直至插入空气斜道(3);
B、向Φ15mm钢管(2)内通入氮气,使得炉头火道下部的空气斜道(3)、空气蓄热室斜道区、空气蓄热室(5)内保持正压;
C、观察空气蓄热室斜道区封墙和空气蓄热室封墙是否有扬灰喷尘现象,如有扬灰喷尘现象的点即为损漏点;
D、将Φ15mm钢管(2)从空气斜道(3)移至煤气斜道(4),使得炉头火道下部的煤气斜道(4)、煤气蓄热室斜道区、煤气蓄热室(9)内保持正压;
E、观察煤气蓄热室斜道区封墙和煤气蓄热室封墙是否有扬灰喷尘现象,如有扬灰喷尘现象的点即为损漏点;
焦炉小烟道承插口损漏位置的定位:
卸开废气筒(6)上的第二窥视孔(7)的丝堵,将钢化玻璃紧贴第二窥视孔(7),透过第二窥视孔(7)肉眼观察小烟道(8)是否出现“蓝火苗”,如有“蓝火苗”现象则表明小烟道承插口漏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准确定位焦炉负压系统损漏位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室及斜道区损漏位置的定位和焦炉小烟道承插口损漏位置的定位均为炉头火道上升时进行观测定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准确定位焦炉负压系统损漏位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室及斜道区损漏位置定位过程中的正压保持时间不超过30s。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准确定位焦炉负压系统损漏位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Φ15mm钢管(2)的上部设置有用于密封看火孔(1)的切边金属圆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准确定位焦炉负压系统损漏位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焦炉小烟道承插口损漏位置的定位过程中交换机打至手动不能换向。
CN202110396331.1A 2021-04-13 2021-04-13 一种快速准确定位焦炉负压系统损漏位置的方法 Pending CN11315080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96331.1A CN113150801A (zh) 2021-04-13 2021-04-13 一种快速准确定位焦炉负压系统损漏位置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96331.1A CN113150801A (zh) 2021-04-13 2021-04-13 一种快速准确定位焦炉负压系统损漏位置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50801A true CN113150801A (zh) 2021-07-23

Family

ID=768902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96331.1A Pending CN113150801A (zh) 2021-04-13 2021-04-13 一种快速准确定位焦炉负压系统损漏位置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50801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337325U (zh) * 2013-06-13 2013-12-11 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检查炉墙串漏装置
CN104059677A (zh) * 2014-05-30 2014-09-24 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治理焦炉看火孔串漏装置及方法
CN106932349A (zh) * 2017-03-10 2017-07-07 河钢股份有限公司邯郸分公司 一种检测焦炉炭化室炉墙窜漏的方法
CN110938447A (zh) * 2019-12-27 2020-03-31 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焦炉结构及其分段加热燃烧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337325U (zh) * 2013-06-13 2013-12-11 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检查炉墙串漏装置
CN104059677A (zh) * 2014-05-30 2014-09-24 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治理焦炉看火孔串漏装置及方法
CN106932349A (zh) * 2017-03-10 2017-07-07 河钢股份有限公司邯郸分公司 一种检测焦炉炭化室炉墙窜漏的方法
CN110938447A (zh) * 2019-12-27 2020-03-31 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焦炉结构及其分段加热燃烧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3064430C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pairing a coke oven
CN109306387B (zh) 一种高炉冷却壁烧损后炉皮保护修复方法
CN113150801A (zh) 一种快速准确定位焦炉负压系统损漏位置的方法
CN205556724U (zh) 一种用于快速更换高炉风口的改进型滑锤
CN114921599A (zh) 一种高炉开炉引煤气方法
CN110643766B (zh) 一种高炉铁口泥套安全检测及修补作业方法
CN114959137B (zh) 一种高炉炉内检修作业安全环境构建方法
CN104061784B (zh) 环形套筒窑检修施工方法
CN108956459B (zh) 一种热风炉内部耐材热态检测方法
CN113959234B (zh) 双膛窑助燃换向阀漏风判断方法
CN105694920A (zh) 生产过程中焦炉蓄热室碳化硅砖墙串漏修补方法
CN214149716U (zh) 一种退火炉辐射管气密性检测系统
CN115386669A (zh) 一种建立高炉三重炉底炉缸结构的方法
CN112325646A (zh) 蓄热式加热炉以及油页岩干馏过程中使用其的加热方法
CN113340115A (zh) 一种加热炉炉墙损坏快速修复方法
CN209957821U (zh) 一种高炉出铁溜槽观察孔结构
CN107990743A (zh) 焦炉内加热气体窜漏处理工艺
CN117587179A (zh) 高炉风口吹管盲端异物在线清理方法
CN215628191U (zh) 一种罩式炉加热罩装置
CN216106766U (zh) 复热式焦炉在使用焦炉煤气时调节横排温度的装置
CN210442065U (zh) 一种换热器开放侧通道的气密检测装置
JPH05150171A (ja) フアイバースコープ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コークス炉リツチガスダクト内部の検査方法
CN219198465U (zh) 一种新型旋转密封连接装置
CN211084809U (zh) 一种安全环保高效节能燃气熔炼炉
CN214060406U (zh) 一种焦炉用斜道清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72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