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49223A - 一种适应于山地丘陵地区的环湖小微湿地的营建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应于山地丘陵地区的环湖小微湿地的营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49223A
CN113149223A CN202110355091.0A CN202110355091A CN113149223A CN 113149223 A CN113149223 A CN 113149223A CN 202110355091 A CN202110355091 A CN 202110355091A CN 113149223 A CN113149223 A CN 1131492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ke
pond
wetland
small
reservo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5509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嘉
袁兴中
高磊
张森林
周斌
游奉溢
张照亮
胡敏
尹渊
刘杨靖
肖雅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Qianzhou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Co ltd
Pucao Chongq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Chongqi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Qianzhou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Co ltd
Pucao Chongq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Chongqi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Qianzhou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Co ltd, Pucao Chongq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Chongqi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Qianzhou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5509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49223A/zh
Publication of CN1131492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492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2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animals or plants used, e.g. alga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ydroponics (AREA)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应于山地丘陵地区的环湖小微湿地的营建方法,涉及环湖小微湿地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以下步骤:S1、地形塑造,环绕湖库周围营建不同类型的湿地塘系统;S2、水系组织,将雨水径流和与湖库连接的小型水泵作为环湖小微湿地的水系组织,保障环湖小微湿地的生境稳定,实现对湖库水质的净化;S3、植物配置,采用水生植物、高草草本和耐水乔木作为环湖小微湿地的选种植物。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对湖库湿地的水陆界面进行调控,丰富湖库周围的生境类型,提升湖库湿地的生物多样性,改善湖库的局地气候,并能够实现对湖库的生态结构和功能的补充,加强湖库的岸线保护。

Description

一种适应于山地丘陵地区的环湖小微湿地的营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湖小微湿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适应于山地丘陵地区的环湖小微湿地的营建方法。
背景技术
湖库湿地能够为城市提供丰富的服务功能,在城市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湖库湿地来说,环湖湿地缓冲带至关重要,其主要功能是对湿地的岸线保护。小微湿地的类型较多,空间类型各异,因此存在不同类型的小微湿地可以对岸线进行多样性的保护。因此,在湖库湿地保护中如何加强岸线保护功能,对小微湿地的研究与设计至关重要。
对于湖库湿地来说,环湖小微湿地是重要的生态系统组成部分。在环湖小微湿地群中,各种小微湿地之间有紧密联系,包括水文联系、营养物质联系和物种联系。对于环湖小微湿地的构建,也就是丰富生境类型,提升生物多样性,改善局地气候,在生态结构和功能上的补充和协同关系的构建。
目前,现有技术中关于湖库湿地的水陆界面的调控技术中,多采用营建植物缓冲带来实现湖库湿地的水陆界面的污染净化的功能。现有技术中通过营建植物缓冲带的方式进行湖库湿地的水陆界面的污染净化,其污染净化功能较弱,且对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持及提升作用不明显。因此,本发明旨在设计一种适应于山地丘陵地区的环湖小微湿地的营建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应于山地丘陵地区的环湖小微湿地的营建方法,本发明的方法根据环湖的现状地形条件,以塘系统为基础单元,围绕湖库设计多元景观,并将其联通成小微湿地网络,能够对湖库湿地的水陆界面进行调控,丰富湖库周围的生境类型,提升湖库湿地的生物多样性,改善湖库的局地气候,并能够实现对湖库的生态结构和功能的补充,加强湖库的岸线保护。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适应于山地丘陵地区的环湖小微湿地的营建方法,根据环湖的现状地形条件,以塘系统为基础单元,围绕湖库设计多元景观,并将其联通成小微湿地网络,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地形塑造,环绕湖库周围营建不同类型的湿地塘系统,在环湖地势平缓区域营建多塘、基塘和洼地,在环湖地势陡区域营建梯塘,并通过环湖生物沟将多塘、基塘、洼地和梯塘串联,形成环湖小微湿地网络,同时,在多塘、基塘、洼地和梯塘的高程位置设置1.5-2.5m深的蓄水深塘;
S2、水系组织,将雨水径流和与湖库连接的小型水泵作为环湖小微湿地的水系组织,其中,通过环湖生物沟对雨水径流进行收集与净化,并将其补给至湿地塘系统,满足环湖小微湿地的需水,实现对湖库主体的水质保护;在干旱季节,采用小型水泵将湖库中的水抽至高程的湿地塘系统中,经过湿地塘系统后重新汇入湖库中,保障环湖小微湿地的生境稳定,实现对湖库水质的净化;
S3、植物配置,采用水生植物、高草草本和耐水乔木作为环湖小微湿地的选种植物,其中,水生植物种植于多塘、基塘、洼地和梯塘的内部,高草草本种植于多塘、基塘、洼地和梯塘的周边区域,耐水淹乔木种植于梯塘和基塘的塘基上。
进一步地,步骤S1中所述的多塘和洼地为圆形或椭圆形,所述多塘和洼地的面积分别为5-20㎡,且所述多塘和洼地的各自的塘间距为0.3-1m。
进一步地,所述基塘为圆润的多边形,所述基塘的面积为15-60㎡,所述基塘的塘基的宽度为0.8-1.2m。
进一步地,所述梯塘为梭子状形态,所述梯塘的面积为20-80㎡,所述梯塘的塘基的宽度为0.8-1.2m。
进一步地,所述环湖生物沟的宽度为0.5-1.2m。
进一步地,所述基塘和梯塘的平均深度为0.8-1.5m。
进一步地,所述多塘、洼地和环湖生物沟的平均深度为0.2-0.8m。
进一步地,步骤S3中所述的水生植物的种植面积小于等于多塘、基塘、洼地和梯塘各自面积的1/3。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方法根据环湖的现状地形条件,以塘系统为基础单元,围绕湖库设计多元景观,并将其联通成小微湿地网络,能够对湖库湿地的水陆界面进行调控,丰富湖库周围的生境类型,提升湖库湿地的生物多样性,改善湖库的局地气候,并能够实现对湖库的生态结构和功能的补充,加强湖库的岸线保护;
2、本发明将雨水径流和与湖库连接的小型水泵作为环湖小微湿地的水系组织,能够满足环湖小微湿地的需水,实现对湖库主体的水质保护与净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湿低塘系统的地形塑造平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湿地塘系统的塘内小地形塑造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湿地塘系统的水系组织平面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湿地塘系统的水系组织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适应于山地丘陵地区的环湖小微湿地的营建方法,根据环湖的现状地形条件,以塘系统为基础单元,围绕湖库设计多元景观,并将其联通成小微湿地网络,如图1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地形塑造,可参见图2和图3,环绕湖库周围营建不同类型的湿地塘系统,在环湖地势平缓区域营建多塘、基塘和洼地,在环湖地势陡区域营建梯塘,并通过环湖生物沟将多塘、基塘、洼地和梯塘串联,形成环湖小微湿地网络,同时,在多塘、基塘、洼地和梯塘的高程位置设置1.5-2.5m深的蓄水深塘,通过蓄水深塘,便于在干旱时确保湿地塘系统的需水。
S2、水系组织,将雨水径流和与湖库连接的小型水泵作为环湖小微湿地的水系组织,其中,通过环湖生物沟对雨水径流进行收集与净化,并将其补给至湿地塘系统,满足环湖小微湿地的需水,实现对湖库主体的水质保护。在干旱季节,采用小型水泵将湖库中的水抽至高程的湿地塘系统中,经过湿地塘系统后重新汇入湖库中,保障环湖小微湿地的生境稳定,实现对湖库水质的净化,可参见图4和图5。
S3、植物配置,采用水生植物、高草草本和耐水乔木作为环湖小微湿地的选种植物,其中,水生植物种植于多塘、基塘、洼地和梯塘的内部,高草草本种植于多塘、基塘、洼地和梯塘的周边区域,丰富生境空间,耐水淹乔木种植于梯塘和基塘的塘基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有独立的湿地塘单元之间以自然沟渠或溢流槽连接,并最终以多个溢流口(图中未示出)溢流至湖库主体,保证整个环湖小微湿地网络与湖库湿地的水系联通。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3中植物配置,具体植物选种参考如下:
水生植物:挺水植物——问荆、灯芯草、千屈菜、黄花鸢尾、菖蒲、水葱、节节草、慈姑、荸荠、水芹、茭白等。
沉水植物——黑藻、金鱼藻、苦草、竹叶眼子菜等。
浮水植物——菱角、芡实、莼菜、荇菜、水罂粟等。
高草草本:巴茅、蒲苇、芦苇、细叶芒、卡开芦等。
耐水淹乔木:池杉、中山杉、落羽杉、乌桕、江南桤木。
其中,步骤S1中的多塘和洼地为圆形或椭圆形,多塘和洼地的面积分别为5-20㎡,且多塘和洼地的各自的塘间距为0.3-1m,便于根据湖库周围现状地形,实现环湖的地形塑造,营建成环湖小微湿地网络。
其中,基塘为圆润的多边形,基塘的面积为15-60㎡,基塘的塘基的宽度为0.8-1.2m,便于根据湖库周围的现状地形,以基塘配合其它塘单元实现湖库周围的地形塑造。
其中,梯塘为梭子状形态,梯塘的面积为20-80㎡,梯塘的塘基的宽度为0.8-1.2m,便于通过梯塘配合其他塘单元实现环湖的地形塑造。
其中,环湖生物沟的宽度为0.5-1.2m,便于实现将多塘、梯塘、基塘和洼地连通,确保各个塘单元的需水。
其中,基塘和梯塘的平均深度为0.8-1.5m。
其中,多塘、洼地和环湖生物沟的平均深度为0.2-0.8m。
其中,步骤S3中的水生植物的种植面积小于等于多塘、基塘、洼地和梯塘各自面积的1/3。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在湖库周围营建环湖小微湿地网络结构,便于丰富湖库周围的生境类型,提升湖库湿地的生物多样性,改善湖库的局地气候,并能够实现对湖库的生态结构和功能的补充,加强湖库的岸线保护。此外,本发明营建的环湖小微湿地,可在保障环湖小微湿地的生境稳定的同时实现对湖库水质的净化。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8)

1.一种适应于山地丘陵地区的环湖小微湿地的营建方法,其特征是:根据环湖的现状地形条件,以塘系统为基础单元,围绕湖库设计多元景观,并将其联通成小微湿地网络,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地形塑造,环绕湖库周围营建不同类型的湿地塘系统,在环湖地势平缓区域营建多塘、基塘和洼地,在环湖地势陡区域营建梯塘,并通过环湖生物沟将多塘、基塘、洼地和梯塘串联,形成环湖小微湿地网络,同时,在多塘、基塘、洼地和梯塘的高程位置设置1.5-2.5m深的蓄水深塘;
S2、水系组织,将雨水径流和与湖库连接的小型水泵作为环湖小微湿地的水系组织,其中,通过环湖生物沟对雨水径流进行收集与净化,并将其补给至湿地塘系统,满足环湖小微湿地的需水,实现对湖库主体的水质保护;在干旱季节,采用小型水泵将湖库中的水抽至高程的湿地塘系统中,经过湿地塘系统后重新汇入湖库中,保障环湖小微湿地的生境稳定,实现对湖库水质的净化;
S3、植物配置,采用水生植物、高草草本和耐水乔木作为环湖小微湿地的选种植物,其中,水生植物种植于多塘、基塘、洼地和梯塘的内部,高草草本种植于多塘、基塘、洼地和梯塘的周边区域,耐水淹乔木种植于梯塘和基塘的塘基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应于山地丘陵地区的环湖小微湿地的营建方法,其特征是:步骤S1中所述的多塘和洼地为圆形或椭圆形,所述多塘和洼地的面积分别为5-20㎡,且所述多塘和洼地的各自的塘间距为0.3-1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应于山地丘陵地区的环湖小微湿地的营建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基塘为圆润的多边形,所述基塘的面积为15-60㎡,所述基塘的塘基的宽度为0.8-1.2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应于山地丘陵地区的环湖小微湿地的营建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梯塘为梭子状形态,所述梯塘的面积为20-80㎡,所述梯塘的塘基的宽度为0.8-1.2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应于山地丘陵地区的环湖小微湿地的营建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环湖生物沟的宽度为0.5-1.2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应于山地丘陵地区的环湖小微湿地的营建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基塘和梯塘的平均深度为0.8-1.5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应于山地丘陵地区的环湖小微湿地的营建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多塘、洼地和环湖生物沟的平均深度为0.2-0.8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应于山地丘陵地区的环湖小微湿地的营建方法,其特征是:步骤S3中所述的水生植物的种植面积小于等于多塘、基塘、洼地和梯塘各自面积的1/3。
CN202110355091.0A 2021-04-01 2021-04-01 一种适应于山地丘陵地区的环湖小微湿地的营建方法 Pending CN11314922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55091.0A CN113149223A (zh) 2021-04-01 2021-04-01 一种适应于山地丘陵地区的环湖小微湿地的营建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55091.0A CN113149223A (zh) 2021-04-01 2021-04-01 一种适应于山地丘陵地区的环湖小微湿地的营建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49223A true CN113149223A (zh) 2021-07-23

Family

ID=768860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55091.0A Pending CN113149223A (zh) 2021-04-01 2021-04-01 一种适应于山地丘陵地区的环湖小微湿地的营建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4922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35268A (zh) * 2021-08-13 2021-12-03 朴草(重庆)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小微湿地群的设计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47491A (zh) * 2015-09-15 2016-02-24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湿地生物多样性的湿地组合系统
CN207302472U (zh) * 2017-05-18 2018-05-01 成都野趣生境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一种乡村多塘湿地系统模型
CN109874630A (zh) * 2019-04-09 2019-06-14 重庆大学 生态草本植物景观配置及在地种植方法
CN112079444A (zh) * 2020-09-28 2020-12-15 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仿自然湿地系统及其净化方法
CN212425588U (zh) * 2020-04-28 2021-01-29 江苏美景时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生态湖提升尾水水质装置
CN215161418U (zh) * 2021-03-31 2021-12-14 重庆市梁平区湿地保护中心(重庆梁平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中心) 一种适应于山地丘陵地区的环湖小微湿地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47491A (zh) * 2015-09-15 2016-02-24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湿地生物多样性的湿地组合系统
CN207302472U (zh) * 2017-05-18 2018-05-01 成都野趣生境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一种乡村多塘湿地系统模型
CN109874630A (zh) * 2019-04-09 2019-06-14 重庆大学 生态草本植物景观配置及在地种植方法
CN212425588U (zh) * 2020-04-28 2021-01-29 江苏美景时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生态湖提升尾水水质装置
CN112079444A (zh) * 2020-09-28 2020-12-15 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仿自然湿地系统及其净化方法
CN215161418U (zh) * 2021-03-31 2021-12-14 重庆市梁平区湿地保护中心(重庆梁平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中心) 一种适应于山地丘陵地区的环湖小微湿地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宗亚等: "雁栖湿地生态修复研究――以成都天府新区为例",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
蒋启波: "重庆市梁平区小微湿地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农业与技术》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35268A (zh) * 2021-08-13 2021-12-03 朴草(重庆)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小微湿地群的设计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47410B (zh) 一种大堤型湖滨带多生境立体植被构建方法
CN106192938B (zh) 一种用于农田退水污染防控的生态沟渠系统及构建方法
CN105347491B (zh) 一种提高湿地生物多样性的湿地组合系统
CN202099776U (zh) 用于城市河道综合整治的景观配套系统
CN105256766B (zh) 一种拟生态水岸护坡结构
CN101962947A (zh) 一种迹地型退化湿地恢复方法
CN105359770A (zh) 城郊缓坡型水陆交错带植被群落构建方法
CN104047263A (zh) 适应于消落区水湾坡地的梯塘构造方法及梯塘结构
CN104480920A (zh) 利用农田沟塘系统防治区域性农田面源污染的方法
CN104195983A (zh) 一种刚性护岸的生态柔化结构
CN106277334A (zh) 清水型生态系统及其构建方法
CN112323717A (zh) 水系连通系统及其实施方法
CN112441702A (zh) 一种农林湿复合生态净化系统
CN215161418U (zh) 一种适应于山地丘陵地区的环湖小微湿地
CN113979599B (zh) 一种山地型深水景观湖库多界面梯度治理方法
CN102461404B (zh) 一种芦苇漂浮种植法
CN113149223A (zh) 一种适应于山地丘陵地区的环湖小微湿地的营建方法
CN108901663B (zh) 一种提升滨海盐土产能的生态农牧场模式构建方法
CN112875870A (zh) 一种梯塘小微湿地的设计方法
CN205773645U (zh) 一种用于面源污染的水资源调蓄与净化设施
CN103233445A (zh) 过滤型生态混凝土排水渠
CN204310870U (zh) 一种基于植物的水体修复系统
CN104420676A (zh) 一种解决农业面源污染的方法
CN214401626U (zh) 水系连通系统
Bochenski et al. TVA's in the Middle Eas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72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