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43376A - 一种内痔套扎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痔套扎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43376A
CN113143376A CN202110212695.XA CN202110212695A CN113143376A CN 113143376 A CN113143376 A CN 113143376A CN 202110212695 A CN202110212695 A CN 202110212695A CN 113143376 A CN113143376 A CN 1131433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air bag
inflation
annular
annular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1269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43376B (zh
Inventor
王银光
徐月
李馥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11021269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43376B/zh
Publication of CN1131433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433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433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433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ligaturing or otherwise compressing tubular parts of the body, e.g. blood vessels, umbilical cord
    • A61B17/12009Implements for ligaturing other than by clamps or clips, e.g. using a loop with a slip kno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32Surgical cutting instruments
    • A61B17/3205Excision instruments
    • A61B17/32056Surgical snare instru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ligaturing or otherwise compressing tubular parts of the body, e.g. blood vessels, umbilical cord
    • A61B17/12009Implements for ligaturing other than by clamps or clips, e.g. using a loop with a slip knot
    • A61B2017/12018Elastic band liga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Reproductive Health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内痔套扎器。该内痔套扎器的套扎头上设置有两个橡胶圈,其中第一橡胶圈设置于第一环形气囊和第二环形气囊之间,第二橡胶圈设置于第二环形气囊和第三环形气囊之间。医护人员可以通过控制各个环形气囊的充放气状态,使得第一橡胶圈和第二橡胶圈分别套扎在患者体内不同的痔疮上。如此,无需多次从肛门处插拔内痔套扎器,就可以实现对患者体内的多个痔疮进行套扎的效果,大大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Description

一种内痔套扎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肛肠科医疗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内痔套扎器。
背景技术
痔疮是肛门直肠底部及肛门粘膜的静脉丛发生曲张而形成的一个或多个柔软的静脉团的一种慢性疾病,现今医学对于痔疮的治疗方法,多采用手术切除的方法,该方法费用高,术后创伤面积大,患者疼痛难忍,鉴于此种原因,在临床治疗中,开始采用痔疮套扎器。
痔疮套扎器是通过负压吸住痔疮病灶组织,然后用橡胶圈套扎,橡胶圈下的组织将逐渐因血液不循环而坏死脱落,最终排出体外。现有的痔疮套扎器多为单发式套扎器,针对肛肠内的多处病变位置,需要多次进入肛门进行套扎,容易造成对肛肠皮肤的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痔套扎器,其能够改善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痔套扎器,其包括:
套扎头、插入管和控制部;所述插入管的一端与所述套扎头连通,所述插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部连通;
所述套扎头包括依次固定的第一环形气囊、第一硬管、第二环形气囊、第二硬管、第三环形气囊和连接管,所述第一环形气囊、所述第一硬管、所述第二环形气囊、所述第二硬管、所述第三环形气囊和所述连接管的内孔中心均在一条直线上;
所述第一环形气囊、所述第二环形气囊和所述第三环形气囊在充满气状态下的外表面凸出所述第一硬管、所述第二硬管或所述连接管的外表面;
所述第一硬管和所述第二硬管的外表面上分别套置有第一橡胶圈和第二橡胶圈;
所述控制部包括控制外壳、抽气泵和充气泵;所述抽气泵和所述充气泵均设置于所述控制外壳内;所述第一环形气囊、所述第二环形气囊和第三环形气囊分别通过第一抽气管、第二抽气管、第三抽气管与所述抽气泵连通;所述第一环形气囊、所述第二环形气囊和第三环形气囊亦分别通过第一充气管、第二充气管、第三充气管与所述充气泵连通;
所述第一抽气管、所述第二抽气管和所述第三抽气管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抽气电控阀、第二抽气电控阀和第三抽气电控阀;所述第一充气管、所述第二充气管和所述第三充气管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充气电控阀、第二充气电控阀和第三充气电控阀。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医护人员可以通过各个电控阀来控制各个环形气囊的充放气状态。在开启上述第一充气电控阀,关闭第一抽气电控阀的状态下,上述第一环形气囊处于充气状态;在关闭上述第一充气电控阀,开启第一抽气电控阀的状态下,上述第一环形气囊处于瘪气状态。在开启上述第二充气电控阀,关闭第二抽气电控阀的状态下,上述第二环形气囊处于充气状态;在关闭上述第二充气电控阀,开启第二抽气电控阀的状态下,上述第二环形气囊处于瘪气状态。在开启上述第三充气电控阀,关闭第三抽气电控阀的状态下,上述第三环形气囊处于充气状态;在关闭上述第三充气电控阀,开启第三抽气电控阀的状态下,上述第三环形气囊处于瘪气状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医护人员控制各个环形气囊处于充气状态后将套扎头插入患者体内,对准第一痔疮,使得第一痔疮被套扎器圈住,如图5的左图所示(为了清楚示意套扎头的工作原理,图中未滑出各个抽气管和充气管);然后医护人员可以通过电控阀控制第一环形气囊处于瘪气状态,使得第一橡胶圈沿第一硬管外壁滑出套置在第一痔疮上,如图5的右图所示,至此完成第一痔疮的套扎工作。在不取出内痔套扎器的情况下,医护人员将套扎头对准患者体内的第二痔疮,使得第二痔疮被套扎器圈住,如图6的左图所示(为了清楚示意套扎头的工作原理,图中未滑出各个抽气管和充气管);然后医护人员可以通过电控阀控制第二环形气囊处于瘪气状态,使得第二橡胶圈沿第二硬管外壁滑出套置在第二痔疮上,如图6的由于所示,至此完成第二痔疮的套扎工作。第一橡胶圈下的第一痔疮以及第二橡胶圈下的第二痔疮将逐渐因血液不循环而坏死脱落,最终排出体外。
可以理解,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内痔套扎器。该内痔套扎器的套扎头上设置有两个橡胶圈,其中第一橡胶圈设置于第一环形气囊和第二环形气囊之间,第二橡胶圈设置于第二环形气囊和第三环形气囊之间。医护人员可以通过控制各个环形气囊的充放气状态,使得第一橡胶圈和第二橡胶圈分别套扎在患者体内不同的痔疮上。如此,无需多次从肛门处插拔内痔套扎器,就可以实现对患者体内的多个痔疮进行套扎的效果,大大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发明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部包括手柄部和后座部,所述手柄部垂直于所述插入管设置,以便于医护人员握持;所述手柄部的外壳上设置有键盘,所述键盘上设置有所述第一抽气电控阀、所述第二抽气电控阀、所述第三抽气电控阀、所述第一充气电控阀、所述第二充气电控阀和所述第三充气电控阀的开关按钮。
可以理解,医护人员在使用该内痔套扎器时,可以用单手握持住手柄部,由于键盘设置于手柄上,医护人员可以通过点击键盘上的各个按钮来控制各个电控阀的开关。这样的设计提高了医护人员单手操作的便捷度。
如图2所示,在本发明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外壳内还设置有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所述第一滚轮固定于所述第一电机的旋转杆上,所述第二滚轮固定于所述第二电机的旋转杆上;所述第一抽气管、所述第二抽气管和所述第三抽气管均缠绕于所述第一滚轮上,所述第一抽气管、所述第二抽气管和所述第三抽气管的首端均与所述抽气泵连通,所述第一抽气管、所述第二抽气管和所述第三抽气管的末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环形气囊、所述第二环形气囊和第三环形气囊连通;所述第一充气管、所述第二充气管和所述第三充气管均缠绕于所述第二滚轮上,所述第一充气管、所述第二充气管和所述第三充气管的首端均与所述充气泵连通,所述第一充气管、所述第二充气管和所述第三充气管的末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环形气囊、所述第二环形气囊和第三环形气囊连通。
可以理解,在对第二痔疮进行套扎的过程中,除了通过抽气泵对第二环形气囊进行抽气之外,还可以同时控制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开启,使得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转动,从而收紧各个抽气管和充气管,使得第一硬管被牵引进第二硬管内部,更加便于第二橡胶圈套扎于患者的第二痔疮上。
在本发明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的开关控制按钮亦设置于所述键盘上。
可以理解,医护人员可以通过键盘上的电机开关控制按钮来控制各个电机的开启或关闭。
在本发明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硬管与所述第二环形气囊连接的一端为第一硬管末端;所述第二硬管与所述第二环形气囊连接的一端为第二硬管始端;所述第一硬管末端的外径等于所述第二硬管始端。
可以理解,第一硬管末端的外径等于第二硬管始端,可以保证在第二抽气管和第二充气管的牵引下,第一硬管可以被牵引进第二硬管内部,从而便于第二橡胶圈套扎于患者的第二痔疮上。
如图7所示,在本发明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硬管与所述第一环形气囊连接的一端为第一硬管始端;所述第二硬管与所述第三环形气囊连接的一端为第二硬管末端;所述第一硬管的截面直径由所述第一硬管始端至所述第一硬管末端逐渐变大;所述第二硬管的截面直径由所述第二硬管始端至所述第二硬管末端逐渐变大。
可以理解,第一硬管的截面直径由第一硬管始端至第一硬管末端逐渐变大,即第一硬管呈锥状,第一橡胶圈可以更加顺滑地沿第一硬管外壁套扎于第一痔疮上。第二硬管的截面直径由第二硬管始端至第二硬管末端逐渐变大,即第二硬管呈锥状,第二橡胶圈可以更加顺滑地沿第二硬管外壁套扎于第二痔疮上。
在本发明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环形气囊的气体容量小于所述第二环形气囊的气体容量;所述第二环形气囊的气体容量小于所述第三环形气囊的气体容量。
可以理解,第一环形气囊、第二环形气囊和第三环形气囊的气体容量依次增大,可以避免第一橡胶圈和第二橡胶圈在使用时朝着背离痔疮的一侧滑动。
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管朝向所述插入管的一端为第一连接端;所述插入管朝向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为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的内壁设置有第一螺纹,所述第二连接端的外壁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纹匹配的第二螺纹。
可以理解,连接管和插入管可以通过相互匹配的螺纹实现可插拔连接。在旧套扎头使用之后可以更换新的套扎头继续使用,从而实现套扎头的一次性使用,避免患者交叉使用发生感染情况。
在本发明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环形气囊、所述第二环形气囊和所述第三环形气囊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抽气孔、第二抽气孔和第三抽气孔;所述第一抽气管、所述第二抽气管和所述第三抽气管可分别与所述第一抽气孔、所述第二抽气孔和所述第三抽气孔可插拔连通。
在本发明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环形气囊、所述第二环形气囊和所述第三环形气囊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充气孔、第二充气孔和第三充气孔;所述第一充气管、所述第二充气管和所述第三充气管可分别与所述第一充气孔、所述第二充气孔和所述第三充气孔可插拔连通。
有益效果: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内痔套扎器。该内痔套扎器的套扎头上设置有两个橡胶圈,其中第一橡胶圈设置于第一环形气囊和第二环形气囊之间,第二橡胶圈设置于第二环形气囊和第三环形气囊之间。医护人员可以通过控制各个环形气囊的充放气状态,使得第一橡胶圈和第二橡胶圈分别套扎在患者体内不同的痔疮上。如此,无需多次从肛门处插拔内痔套扎器,就可以实现对患者体内的多个痔疮进行套扎的效果,大大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内痔套扎器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内痔套扎器的控制部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内痔套扎器的套扎头外观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的内痔套扎器的套扎头剖面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的内痔套扎器的第一橡胶圈的工作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的内痔套扎器的第二橡胶圈的工作示意图;
图7是图1所示的内痔套扎器的另一种套扎头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号:
套扎头10、第一环形气囊11、第一硬管12、第二环形气囊13、第二硬管14、第三环形气囊15、连接管16、插入管20、控制部30、控制外壳31、手柄部32、后座部33、第一滚轮34、第二滚轮35、第一橡胶圈41、第二橡胶圈42、抽气泵50、第一抽气管51、第二抽气管52、第三抽气管53、充气泵60、第一充气管61、第二充气管62、第三充气管63、键盘70、第一痔疮81、第二痔疮8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痔套扎器,其包括:套扎头10、插入管20和控制部30;插入管20的一端与套扎头10连通,插入管20的另一端与控制部30连通。
套扎头10包括依次固定的第一环形气囊11、第一硬管12、第二环形气囊13、第二硬管14、第三环形气囊15和连接管16,第一环形气囊11、第一硬管12、第二环形气囊13、第二硬管14、第三环形气囊15和连接管16的内孔中心均在一条直线上。
第一环形气囊11、第二环形气囊13和第三环形气囊15在充满气状态下的外表面凸出第一硬管12、第二硬管14或连接管16的外表面。
第一硬管12和第二硬管14的外表面上分别套置有第一橡胶圈41和第二橡胶圈42。
控制部30包括控制外壳31、抽气泵50和充气泵60;抽气泵50和充气泵60均设置于控制外壳31内;第一环形气囊11、第二环形气囊13和第三环形气囊15分别通过第一抽气管51、第二抽气管52、第三抽气管53与抽气泵50连通;第一环形气囊11、第二环形气囊13和第三环形气囊15亦分别通过第一充气管61、第二充气管62、第三充气管63与充气泵60连通。
第一抽气管51、第二抽气管52和第三抽气管53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抽气电控阀(图中未示出)、第二抽气电控阀(图中未示出)和第三抽气电控阀(图中未示出);第一充气管61、第二充气管62和第三充气管63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充气电控阀(图中未示出)、第二充气电控阀(图中未示出)和第三充气电控阀(图中未示出)。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医护人员可以通过各个电控阀来控制各个环形气囊的充放气状态。在开启上述第一充气电控阀,关闭第一抽气电控阀的状态下,上述第一环形气囊11处于充气状态;在关闭上述第一充气电控阀,开启第一抽气电控阀的状态下,上述第一环形气囊11处于瘪气状态。在开启上述第二充气电控阀,关闭第二抽气电控阀的状态下,上述第二环形气囊13处于充气状态;在关闭上述第二充气电控阀,开启第二抽气电控阀的状态下,上述第二环形气囊13处于瘪气状态。在开启上述第三充气电控阀,关闭第三抽气电控阀的状态下,上述第三环形气囊15处于充气状态;在关闭上述第三充气电控阀,开启第三抽气电控阀的状态下,上述第三环形气囊15处于瘪气状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医护人员控制各个环形气囊处于充气状态后将套扎头10插入患者体内,对准第一痔疮81,使得第一痔疮81被套扎器圈住,如图5的左图所示(为了清楚示意套扎头10的工作原理,图中未滑出各个抽气管和充气管);然后医护人员可以通过电控阀控制第一环形气囊11处于瘪气状态,使得第一橡胶圈41沿第一硬管12外壁滑出套置在第一痔疮81上,如图5的右图所示,至此完成第一痔疮81的套扎工作。在不取出内痔套扎器的情况下,医护人员将套扎头10对准患者体内的第二痔疮82,使得第二痔疮82被套扎器圈住,如图6的左图所示(为了清楚示意套扎头10的工作原理,图中未滑出各个抽气管和充气管);然后医护人员可以通过电控阀控制第二环形气囊13处于瘪气状态,使得第二橡胶圈42沿第二硬管14外壁滑出套置在第二痔疮82上,如图6的由于所示,至此完成第二痔疮82的套扎工作。第一橡胶圈41下的第一痔疮81以及第二橡胶圈42下的第二痔疮82将逐渐因血液不循环而坏死脱落,最终排出体外。
可以理解,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内痔套扎器。该内痔套扎器的套扎头10上设置有两个橡胶圈,其中第一橡胶圈41设置于第一环形气囊11和第二环形气囊13之间,第二橡胶圈42设置于第二环形气囊13和第三环形气囊15之间。医护人员可以通过控制各个环形气囊的充放气状态,使得第一橡胶圈41和第二橡胶圈42分别套扎在患者体内不同的痔疮上。如此,无需多次从肛门处插拔内痔套扎器,就可以实现对患者体内的多个痔疮进行套扎的效果,大大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发明可选的实施例中,控制部30包括手柄部32和后座部33,手柄部32垂直于插入管20设置,以便于医护人员握持;手柄部32的外壳上设置有键盘70,键盘70上设置有第一抽气电控阀、第二抽气电控阀、第三抽气电控阀、第一充气电控阀、第二充气电控阀和第三充气电控阀的开关按钮。
可以理解,医护人员在使用该内痔套扎器时,可以用单手握持住手柄部32,由于键盘70设置于手柄上,医护人员可以通过点击键盘70上的各个按钮来控制各个电控阀的开关。这样的设计提高了医护人员单手操作的便捷度。
如图2所示,在本发明可选的实施例中,控制外壳31内还设置有第一电机(图中未示出)、第二电机(图中未示出)、第一滚轮34和第二滚轮35;第一滚轮34固定于第一电机的旋转杆上,第二滚轮35固定于第二电机的旋转杆上;第一抽气管51、第二抽气管52和第三抽气管53均缠绕于第一滚轮34上,为了图示清楚,图中只以第一抽气管51为例进行示意,第一抽气管51、第二抽气管52和第三抽气管53的首端均与抽气泵50连通,第一抽气管51、第二抽气管52和第三抽气管53的末端分别与第一环形气囊11、第二环形气囊13和第三环形气囊15连通;第一充气管61、第二充气管62和第三充气管63均缠绕于第二滚轮35上,为了图示清楚,图中只以第一充气管61为例进行示意,第一充气管61、第二充气管62和第三充气管63的首端均与充气泵60连通,第一充气管61、第二充气管62和第三充气管63的末端分别与第一环形气囊11、第二环形气囊13和第三环形气囊15连通。
可以理解,在对第二痔疮82进行套扎的过程中,除了通过抽气泵50对第二环形气囊13进行抽气之外,还可以同时控制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开启,使得第一滚轮34和第二滚轮35转动,从而收紧各个抽气管和充气管,使得第一硬管12被牵引进第二硬管14内部,更加便于第二橡胶圈42套扎于患者的第二痔疮82上。
在本发明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开关控制按钮亦设置于键盘70上。
可以理解,医护人员可以通过键盘70上的电机开关控制按钮来控制各个电机的开启或关闭。
在本发明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硬管12与第二环形气囊13连接的一端为第一硬管12末端;第二硬管14与第二环形气囊13连接的一端为第二硬管14始端;第一硬管12末端的外径等于第二硬管14始端。
可以理解,第一硬管12末端的外径等于第二硬管14始端,可以保证在第二抽气管52和第二充气管62的牵引下,第一硬管12可以被牵引进第二硬管14内部,从而便于第二橡胶圈42套扎于患者的第二痔疮82上。
如图7所示,在本发明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硬管12与第一环形气囊11连接的一端为第一硬管12始端;第二硬管14与第三环形气囊15连接的一端为第二硬管14末端;第一硬管12的截面直径由第一硬管12始端至第一硬管12末端逐渐变大;第二硬管14的截面直径由第二硬管14始端至第二硬管14末端逐渐变大。
可以理解,第一硬管12的截面直径由第一硬管12始端至第一硬管12末端逐渐变大,即第一硬管12呈锥状,第一橡胶圈41可以更加顺滑地沿第一硬管12外壁套扎于第一痔疮81上。第二硬管14的截面直径由第二硬管14始端至第二硬管14末端逐渐变大,即第二硬管14呈锥状,第二橡胶圈42可以更加顺滑地沿第二硬管14外壁套扎于第二痔疮82上。
在本发明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环形气囊11的气体容量小于第二环形气囊13的气体容量;第二环形气囊13的气体容量小于第三环形气囊15的气体容量。
可以理解,第一环形气囊11、第二环形气囊13和第三环形气囊15的气体容量依次增大,可以避免第一橡胶圈41和第二橡胶圈42在使用时朝着背离痔疮的一侧滑动。
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可选的实施例中,连接管16朝向插入管20的一端为第一连接端;插入管20朝向连接管16的一端为第二连接端;第一连接端的内壁设置有第一螺纹,第二连接端的外壁设置有与第一螺纹匹配的第二螺纹。
可以理解,连接管16和插入管20可以通过相互匹配的螺纹实现可插拔连接。在旧套扎头10使用之后可以更换新的套扎头10继续使用,从而实现套扎头10的一次性使用,避免患者交叉使用发生感染情况。
在本发明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环形气囊11、第二环形气囊13和第三环形气囊15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抽气孔、第二抽气孔和第三抽气孔;第一抽气管51、第二抽气管52和第三抽气管53可分别与第一抽气孔、第二抽气孔和第三抽气孔可插拔连通。
在本发明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环形气囊11、第二环形气囊13和第三环形气囊15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充气孔、第二充气孔和第三充气孔;第一充气管61、第二充气管62和第三充气管63可分别与第一充气孔、第二充气孔和第三充气孔可插拔连通。
有益效果: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内痔套扎器。该内痔套扎器的套扎头10上设置有两个橡胶圈,其中第一橡胶圈41设置于第一环形气囊11和第二环形气囊13之间,第二橡胶圈42设置于第二环形气囊13和第三环形气囊15之间。医护人员可以通过控制各个环形气囊的充放气状态,使得第一橡胶圈41和第二橡胶圈42分别套扎在患者体内不同的痔疮上。如此,无需多次从肛门处插拔内痔套扎器,就可以实现对患者体内的多个痔疮进行套扎的效果,大大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本申请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装置、设备和介质类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这里就不再一一赘述。
至此,已经对本主题的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可以按照不同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可以是有利的。
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表述“第一”、“第二”、“所述第一”或“所述第二”可修饰各种部件而与顺序和/或重要性无关,但是这些表述不限制相应部件。以上表述仅配置为将元件与其它元件区分开的目的。例如,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表示不同的用户设备,虽然两者均是用户设备。例如,在不背离本公开的范围的前提下,第一元件可称作第二元件,类似地,第二元件可称作第一元件。
当一个元件(例如,第一元件)称为与另一元件(例如,第二元件)“(可操作地或可通信地)联接”或“(可操作地或可通信地)联接至”另一元件(例如,第二元件)或“连接至”另一元件(例如,第二元件)时,应理解为该一个元件直接连接至该另一元件或者该一个元件经由又一个元件(例如,第三元件)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相反,可理解,当元件(例如,第一元件)称为“直接连接”或“直接联接”至另一元件(第二元件)时,则没有元件(例如,第三元件)插入在这两者之间。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上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内痔套扎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套扎头、插入管和控制部;所述插入管的一端与所述套扎头连通,所述插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部连通;
所述套扎头包括依次固定的第一环形气囊、第一硬管、第二环形气囊、第二硬管、第三环形气囊和连接管,所述第一环形气囊、所述第一硬管、所述第二环形气囊、所述第二硬管、所述第三环形气囊和所述连接管的内孔中心均在一条直线上;
所述第一环形气囊、所述第二环形气囊和所述第三环形气囊在充满气状态下的外表面凸出所述第一硬管、所述第二硬管或所述连接管的外表面;
所述第一硬管和所述第二硬管的外表面上分别套置有第一橡胶圈和第二橡胶圈;
所述控制部包括控制外壳、抽气泵和充气泵;所述抽气泵和所述充气泵均设置于所述控制外壳内;所述第一环形气囊、所述第二环形气囊和第三环形气囊分别通过第一抽气管、第二抽气管、第三抽气管与所述抽气泵连通;所述第一环形气囊、所述第二环形气囊和第三环形气囊亦分别通过第一充气管、第二充气管、第三充气管与所述充气泵连通;
所述第一抽气管、所述第二抽气管和所述第三抽气管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抽气电控阀、第二抽气电控阀和第三抽气电控阀;所述第一充气管、所述第二充气管和所述第三充气管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充气电控阀、第二充气电控阀和第三充气电控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痔套扎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包括手柄部和后座部,所述手柄部垂直于所述插入管设置,以便于医护人员握持;
所述手柄部的外壳上设置有键盘,所述键盘上设置有所述第一抽气电控阀、所述第二抽气电控阀、所述第三抽气电控阀、所述第一充气电控阀、所述第二充气电控阀和所述第三充气电控阀的开关按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痔套扎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外壳内还设置有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所述第一滚轮固定于所述第一电机的旋转杆上,所述第二滚轮固定于所述第二电机的旋转杆上;
所述第一抽气管、所述第二抽气管和所述第三抽气管均缠绕于所述第一滚轮上,所述第一抽气管、所述第二抽气管和所述第三抽气管的首端均与所述抽气泵连通,所述第一抽气管、所述第二抽气管和所述第三抽气管的末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环形气囊、所述第二环形气囊和第三环形气囊连通;
所述第一充气管、所述第二充气管和所述第三充气管均缠绕于所述第二滚轮上,所述第一充气管、所述第二充气管和所述第三充气管的首端均与所述充气泵连通,所述第一充气管、所述第二充气管和所述第三充气管的末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环形气囊、所述第二环形气囊和第三环形气囊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痔套扎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的开关控制按钮亦设置于所述键盘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痔套扎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硬管与所述第二环形气囊连接的一端为第一硬管末端;
所述第二硬管与所述第二环形气囊连接的一端为第二硬管始端;
所述第一硬管末端的外径等于所述第二硬管始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痔套扎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硬管与所述第一环形气囊连接的一端为第一硬管始端;
所述第二硬管与所述第三环形气囊连接的一端为第二硬管末端;
所述第一硬管的截面直径由所述第一硬管始端至所述第一硬管末端逐渐变大;
所述第二硬管的截面直径由所述第二硬管始端至所述第二硬管末端逐渐变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痔套扎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环形气囊的气体容量小于所述第二环形气囊的气体容量;
所述第二环形气囊的气体容量小于所述第三环形气囊的气体容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痔套扎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管朝向所述插入管的一端为第一连接端;
所述插入管朝向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为第二连接端;
所述第一连接端的内壁设置有第一螺纹,所述第二连接端的外壁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纹匹配的第二螺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痔套扎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环形气囊、所述第二环形气囊和所述第三环形气囊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抽气孔、第二抽气孔和第三抽气孔;所述第一抽气管、所述第二抽气管和所述第三抽气管可分别与所述第一抽气孔、所述第二抽气孔和所述第三抽气孔可插拔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痔套扎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环形气囊、所述第二环形气囊和所述第三环形气囊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充气孔、第二充气孔和第三充气孔;所述第一充气管、所述第二充气管和所述第三充气管可分别与所述第一充气孔、所述第二充气孔和所述第三充气孔可插拔连通。
CN202110212695.XA 2021-02-25 2021-02-25 一种内痔套扎器 Active CN1131433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12695.XA CN113143376B (zh) 2021-02-25 2021-02-25 一种内痔套扎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12695.XA CN113143376B (zh) 2021-02-25 2021-02-25 一种内痔套扎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43376A true CN113143376A (zh) 2021-07-23
CN113143376B CN113143376B (zh) 2023-06-09

Family

ID=768835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12695.XA Active CN113143376B (zh) 2021-02-25 2021-02-25 一种内痔套扎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43376B (zh)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17454A (ja) * 1995-10-25 1997-05-06 Sumitomo Bakelite Co Ltd バルーン付内視鏡的結紮用キット
WO1999065400A1 (en) * 1998-06-16 1999-12-23 Essam Ghareeb A device for enabling the treatment of haemorrhoids
US6280452B1 (en) * 1998-06-22 2001-08-28 Ensurg, Inc. Balloon actuated ligating band dispenser
CN2610851Y (zh) * 2003-02-27 2004-04-14 中山大学 自动痔疮套扎器
JP2005087477A (ja) * 2003-09-17 2005-04-07 G4G Kk 内痔核吸引輪ゴム結紮器
WO2006136053A1 (fr) * 2005-06-21 2006-12-28 Guangzhou Huodi Medical Appliances Co., Ltd. Dispositif de ligature automatique d’hémorroïdes
CN201067419Y (zh) * 2006-11-02 2008-06-04 陈少明 一次性多套自动痔疮套扎器
WO2011122760A2 (ko) * 2010-03-31 2011-10-06 Lee Keun Young 양막 삽입기구
CN202151367U (zh) * 2011-01-06 2012-02-29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可更换负压吸引头式自动痔疮套扎器
US20120078272A1 (en) * 2010-09-24 2012-03-29 Alan Smith Device For Applying Successive Resilient Ligating Bands To Tissue
CN103519860A (zh) * 2013-09-18 2014-01-22 许瑞云 套扎器中的弹力线设置方法及自动弹力线套扎器
CN203802520U (zh) * 2014-04-29 2014-09-03 陆安清 肛肠疾病及肛周手术后压迫止血装置
CN107320164A (zh) * 2017-08-18 2017-11-07 上海宁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内镜息肉套扎器
CN208404709U (zh) * 2017-07-21 2019-01-22 江苏特普优微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肛肠套扎器
CN109771002A (zh) * 2019-03-13 2019-05-21 刘明 气囊驱动式套扎装置
CN111248979A (zh) * 2020-03-30 2020-06-09 解金枝 一种痔疮套扎器
CN112237459A (zh) * 2020-10-20 2021-01-19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一种应用在透明帽上的带多个橡皮圈的气囊式套扎器

Patent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17454A (ja) * 1995-10-25 1997-05-06 Sumitomo Bakelite Co Ltd バルーン付内視鏡的結紮用キット
WO1999065400A1 (en) * 1998-06-16 1999-12-23 Essam Ghareeb A device for enabling the treatment of haemorrhoids
US6280452B1 (en) * 1998-06-22 2001-08-28 Ensurg, Inc. Balloon actuated ligating band dispenser
CN2610851Y (zh) * 2003-02-27 2004-04-14 中山大学 自动痔疮套扎器
JP2005087477A (ja) * 2003-09-17 2005-04-07 G4G Kk 内痔核吸引輪ゴム結紮器
WO2006136053A1 (fr) * 2005-06-21 2006-12-28 Guangzhou Huodi Medical Appliances Co., Ltd. Dispositif de ligature automatique d’hémorroïdes
CN201067419Y (zh) * 2006-11-02 2008-06-04 陈少明 一次性多套自动痔疮套扎器
WO2011122760A2 (ko) * 2010-03-31 2011-10-06 Lee Keun Young 양막 삽입기구
US20120078272A1 (en) * 2010-09-24 2012-03-29 Alan Smith Device For Applying Successive Resilient Ligating Bands To Tissue
CN202151367U (zh) * 2011-01-06 2012-02-29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可更换负压吸引头式自动痔疮套扎器
CN103519860A (zh) * 2013-09-18 2014-01-22 许瑞云 套扎器中的弹力线设置方法及自动弹力线套扎器
CN203802520U (zh) * 2014-04-29 2014-09-03 陆安清 肛肠疾病及肛周手术后压迫止血装置
CN208404709U (zh) * 2017-07-21 2019-01-22 江苏特普优微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肛肠套扎器
CN107320164A (zh) * 2017-08-18 2017-11-07 上海宁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内镜息肉套扎器
CN109771002A (zh) * 2019-03-13 2019-05-21 刘明 气囊驱动式套扎装置
CN111248979A (zh) * 2020-03-30 2020-06-09 解金枝 一种痔疮套扎器
CN112237459A (zh) * 2020-10-20 2021-01-19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一种应用在透明帽上的带多个橡皮圈的气囊式套扎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43376B (zh) 2023-06-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19245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accessing and sealing bodily vessels and cavities
US11324932B2 (en) Trans-anal inflow catheter for intermittently triggering a reflex-coordinated defecation
US5454817A (en) Oto-nasal foreign body extractor
JP5587910B2 (ja) リード線を抜去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US10245074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accessing and sealing bodily vessels and cavities
CN111135432A (zh) 一种伸缩蠕动式多球囊结肠逆行气液双重造影导管装置
US20180311480A1 (en) Trans-anal inflow catheter for intermittently triggering a reflex-coordinated defecation
CN110115566A (zh) 诊脉仪及其控制方法
CN105105810B (zh)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装置
CN111671383A (zh) 一种带充气气囊的可分离式胃镜套管
CN113143376A (zh) 一种内痔套扎器
CN111467008A (zh) 一种产科用刮宫装置
US20230041626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intermittently triggering a reflex-coordinated defecation
CN207462043U (zh) 带有充气囊的宫腔镜
CN212700029U (zh) 一种防脱落免有创固定引流导管
CN215082941U (zh) 一种消化内科胃肠护理装置
CN209629630U (zh) 一种中医外科手术用肛门镜
CN111248979A (zh) 一种痔疮套扎器
US5129916A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riving venous blood from body extremity to prepare same for local anesthetic
CN218606702U (zh) 一种辅助空间扩张器
CN218853079U (zh) 一种新型前列腺按摩器
CN212141133U (zh) 一种伸缩蠕动式多球囊结肠逆行气液双重造影导管装置
CN213552109U (zh) 一种气密性良好的套扎器
CN213822327U (zh) 一种心脏介入病人术中用充气式体位垫
CN113018654B (zh) 一种具有逐渐增加扩径的自助式食管狭窄扩张器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