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43137B - 一种蒸汽拖把 - Google Patents

一种蒸汽拖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43137B
CN113143137B CN202110169453.7A CN202110169453A CN113143137B CN 113143137 B CN113143137 B CN 113143137B CN 202110169453 A CN202110169453 A CN 202110169453A CN 113143137 B CN113143137 B CN 1131431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am
shaft
steam engine
mop
eng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6945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43137A (zh
Inventor
黄鹤敏
顾聚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ingclean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ingclean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ingclean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Kingclean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6945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43137B/zh
Priority to PCT/CN2021/082557 priority patent/WO2022165944A1/zh
Publication of CN1131431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431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431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431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3/00Implements for cleaning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or wall coverings
    • A47L13/10Scrubbing; Scouring; Cleaning; Polishing
    • A47L13/20Mops
    • A47L13/22Mops with liquid-feeding devices
    • A47L13/225Steam mop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3/00Implements for cleaning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or wall coverings
    • A47L13/10Scrubbing; Scouring; Cleaning; Polishing
    • A47L13/42Details

Landscapes

  • Cleaning By Liquid Or Stea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清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蒸汽拖把。该蒸汽拖把包括:地拖机构,其包括杆身、地刷组件和托台;在所述杆身上设置有握持部,在所述杆身的至少一部分内设置有流体通道;所述地刷组件与所述杆身的底端连接,所述地刷组件上设置有蒸汽出口,所述蒸汽出口与所述流体通道连通;所述托台附设于所述杆身或所述地刷组件上,并且所述托台沿所述杆身的轴线方向的投影偏离所述杆身的投影;蒸汽机,所述蒸汽机置于所述托台上,所述蒸汽机的出气口能与所述流体通道连通,所述蒸汽机上设置有用于用户输入指令的操作部。该蒸汽拖把从整体上更简洁,使用更灵活、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蒸汽拖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清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蒸汽拖把。
背景技术
蒸汽拖把是通过把水加热产生压力和高温蒸汽,通过高温蒸汽来消毒杀菌的一种清洁设备。蒸汽拖把包括机体、与机体的上端连接的手柄、与机体的下端连接的地刷以及设置在机体上的蒸汽机。
在现有技术中,蒸汽拖把的机体一般环抱蒸汽机,但环抱固定结构使得机体较为粗笨,不方便用户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蒸汽拖把,其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蒸汽拖把,包括:
地拖机构,其包括杆身、地刷组件和托台;在所述杆身上设置有握持部,在所述杆身的至少一部分内设置有流体通道;所述地刷组件与所述杆身的底端连接,所述地刷组件上设置有蒸汽出口,所述蒸汽出口与所述流体通道连通;所述托台附设于所述杆身或所述地刷组件上,并且所述托台沿所述杆身的轴线方向的投影偏离所述杆身的投影;
蒸汽机,所述蒸汽机置于所述托台上,所述蒸汽机的出气口能与所述流体通道连通,所述蒸汽机上设置有用于用户输入指令的操作部。
其中,所述蒸汽机可拆装地置于所述托台上。
其中,所述托台可拆装地置于所述杆身或所述地刷组件上;
或所述托台能相对所述杆身翻折以叠靠于所述杆身。
其中,所述杆身的径向尺寸与轴向尺寸之比为0.01-0.3。
其中,所述杆身的径向尺寸为15mm-30mm;所述杆身的长度为1000mm-1200mm。
其中,所述杆身由铝或铝合金材料制成。
其中,所述蒸汽机置于所述托台上时,所述蒸汽机的机身沿所述杆身的径向方向与所述杆身间隔开。
其中,沿所述杆身的长度方向,90%-95%的所述机身与杆身间隔开。
其中,所述托台的承托所述蒸汽机的表面与所述杆身呈夹角设置,所述夹角为锐角或直角。
其中,所述蒸汽机的下端能置于所述托台上,所述蒸汽机的上端与所述杆身连接。
其中,所述托台包括板体,所述板体用于承托所述蒸汽机。
其中,所述板体的相对两侧边缘设置有翼板,所述蒸汽机置于相对侧的所述翼板之间。
其中,所述蒸汽机以其下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托台上,所述蒸汽机的上端与所述杆身卡接。
其中,所述蒸汽机的下端上设置有第一导向部,所述托台上设置有第二导向部,所述第一导向部沿所述杆身的径向与所述第二导向部滑动配合。
其中,所述第一导向部和所述第二导向部中的一个为滑轨,另一个为滑槽,优选地,所述滑轨的宽度沿靠近杆身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滑槽的形状与所述滑轨的形状相适配,优选地,在所述滑轨中设置有弹性的凸起,在所述滑槽中设置有与所述凸起相应的卡槽,在所述蒸汽机安装在所述托台上后,所述凸起卡接到所述卡槽内,优选地,在所述滑槽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凸出部,在所述蒸汽机安装在所述托台上后,所述第一凸出部与所述滑轨的侧面抵接。
其中,所述滑槽为燕尾槽,所述滑轨的形状与所述滑槽的形状相匹配。
其中,所述杆身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组件以及延伸至所述杆身之外的接头,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锁定件,所述锁定件活动附接于所述杆身上,并在所述接头内向外延伸,以与所述蒸汽机可拆装地卡接。
其中,所述锁定件包括:
第一延伸臂,设置于所述杆身内并与所述杆身枢接;
第二延伸臂,与所述第一延伸臂成角度地连接,所述第二延伸臂能伸入到所述接头内部,以与所述蒸汽机可拆装地卡接。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组件还包括:
第一弹性件,分别与所述杆身和所述第一延伸臂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能驱动所述第一延伸臂相对所述杆身转动,以使所述第二延伸臂与所述蒸汽机卡接;
第一释放件,滑动设置于所述杆身上,所述第一释放件的一端外露于所述杆身外,另一端能抵接所述第一延伸臂,所述第一释放件能推动所述第一延伸臂克服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力并相对所述杆身转动,以使所述第二延伸臂与所述蒸汽机脱开。
其中,所述接头内设置有与所述流体通道连通的蒸汽入口,所述蒸汽机包括机壳以及设置于所述机壳内的喷嘴,在所述锁定件与所述蒸汽机卡接时,所述喷嘴插入所述蒸汽入口内;
所述喷嘴上设置有浮动支柱,所述机壳的内壁上设置有腰型槽,所述浮动支柱滑动地承接在所述腰型槽内。
其中,所述托台构造为容纳槽,所述蒸汽机的底部能由上至下地容纳于所述容纳槽内。
其中,所述杆身上活动设置有抵接件,所述抵接件能与所述蒸汽机的顶部抵接,以将所述蒸汽机压向所述容纳槽内。
其中,所述抵接件与所述杆身可拆装地连接。
有益效果:根据本发明提供的蒸汽拖把包括地拖机构和蒸汽机。蒸汽机通过地拖机构上的托台来承托,使得杆身的截面尺寸可以沿长度方向基本保持一致,杆身为细长结构,其长度远大于其径向尺寸。由此,蒸汽拖把从整体上得以极大地提高灵活性,使用起来也更加方便。
另外,托台沿杆身的轴线方向的投影偏离杆身的投影,能够使蒸汽机整体偏离杆身,无需在杆身上构造容置蒸汽机的结构,使得蒸汽拖把从整体上更简洁,使用更灵活、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蒸汽拖把在一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蒸汽拖把的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蒸汽拖把在另一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托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另一种托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蒸汽机在一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三种托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二管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二管组的剖视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一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一连接组件的侧视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蒸汽机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蒸汽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蒸汽机内喷嘴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4中未显示喷嘴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地刷组件在一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二管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触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触发组件的侧视图;
图20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蒸汽拖把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蒸汽拖把拆除托台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蒸汽拖把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00、地拖机构;200、蒸汽机;
1、杆身;11、第一管组;111、第一管体;112、第一绕线支架;113、握持部;12、第二管组;121、连接管;122、第二管体;1221、弹性卡扣;123、第二绕线支架;124、接头;1241、蒸汽入口;126、通气管;127、抵接件;13、第一连接组件;131、第一释放件;132、锁定件;1321、第一延伸臂;1322、第二延伸臂;133、第一弹性件;141、传动结构;142、触发件;1421、传动部;14211、导向斜面;1422、触发杆;143、第二弹性件;145、第二释放件;
2、地刷组件;21、地刷;211、蒸汽出口;212、第二安装槽;22、连接部;221、卡接孔;
3、托台;31、板体;32、第二导向部;33、凸起;34、翼板;
201、机壳;2011、第一导向部;2012、第一凸出部;2013、卡槽;2014、对接口;20141、定位平面;2015、第二凸出部;2016、腰型槽;202、握柄;203、喷嘴;2031、止挡部;2032、浮动支柱;204、触发开关;205、操作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装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蒸汽拖把。如图1和图2所示,蒸汽拖把包括地拖机构100和蒸汽机200。地拖机构100包括杆身1、地刷组件2和托台3。在杆身1上设置有握持部113,在杆身1的至少一部分内设置有流体通道,杆身1的底端连接地刷组件2。地刷组件2上设置有蒸汽出口211,流体通道与蒸汽出口211连通。托台3附设于杆身1或地刷组件2上,蒸汽机200置于托台3上,通过托台3支撑蒸汽机200,随地拖机构100同步移动,且蒸汽机200的出气口与流体通道连通,能够保证蒸汽机200的出气口与流体通道的连通效果。
蒸汽机200通过托台3来承托,使得杆身1的截面尺寸可以沿长度方向基本保持一致,杆身为细长结构,其长度远大于其径向尺寸。由此,蒸汽拖把从整体上得以极大地提高灵活性,使用起来也更加方便。
用户使用蒸汽拖把时,用户通过握持握持部113带动杆身1整体和地刷组件2移动,使得地刷组件2在待清洁的地面上移动和清洁。蒸汽机200启动并产生蒸汽,蒸汽通过流体通道进入地刷组件2内,并通过地刷组件2上的蒸汽出口211排出,以喷向地面,通过蒸汽高温杀菌、去除油污,进一步提高清洁效果。
可选地,地刷组件2的底面、前侧以及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蒸汽出口211,以增加蒸汽流动方向,提高蒸汽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清洁效率和清洁效果。可以理解的是,地刷组件2的前侧是指用户使用蒸汽拖把时用户面向的方向。
具体地,蒸汽机200包括机壳201以及设置在机壳201内的蒸汽发生机构。蒸汽发生机构包括水箱、加热组件以及控制组件。水箱与加热组件通过连接,水箱内的水能进入加热组件内加热并产生蒸汽,控制组件用于控制加热组件启停。
进一步地,蒸汽机200与地拖机构100可拆装连接,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单独使用蒸汽机200、单独使用地拖机构100或是将蒸汽机200和地拖机构100配合使用。
为方便蒸汽机200单独使用,机壳201上设置有握柄202,用户可以通过握住握柄202使用蒸汽机200。
进一步地,蒸汽机200上设置有用于用户输入指令的操作部205,以便用户根据需要控制蒸汽机200的工作参数或工作模式。可选地,操作部205可以包括触摸屏和/或控制键。
可选地,杆身1可以为多段结构,相邻两段之间可拆装连接。收纳蒸汽拖把时,可以将杆身1拆分成多段,从而减小收纳时占用空间的长度尺寸,也有利于减小包装尺寸,从而减低包装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杆身1包括第一管组11和第二管组12。第一管组11的下端和第二管组12的上端可拆装连接,第二管组12的下端与地刷组件2连接。
第一管组11包括第一管体111、握持部113和第一绕线支架112。第一管体111的下端与第二管组12可拆装连接,握持部113与第一管体111的上端连接,用于用户握持,第一绕线支架112设置在握持部113的靠近第一管体111的一端,用于固定蒸汽机200的电源线,方便电源线收纳,避免电源线影响地刷组件2在地面上移动。可选地,握持部113与第二管体122呈钝角设置,使得握持部113更符合人体力学,用户握住握持部113时更舒适,操作省力。
第二管组12包括连接管121、第二管体122和第二绕线支架123。连接管121的上端用于与第一管体111套接,连接管121的下端与第二管体122连接,第二绕线支架123设置在连接管121上,用于固定蒸汽机200的电源线。
本实施例中,握持部113、第二管体122、连接管121和第一管体111构成手柄主体。另外,第一管体111和第二管体122的管径一致,从而使杆身1的尺寸由上至下大致相同。从整体上,杆身1大体为杆状,这使得蒸汽拖把在整体上更加灵活,便于使用。
可选地,杆身1的径向尺寸与轴向尺寸之比可以为0.01-0.3,例如可以为0.01、0.012、0.015、0.017、0.02、0.022、0.025、0.027、0.03等,此处不再一一列举。该范围内,杆身1的长度远大于径向宽度,使得蒸汽拖把的使用更加轻便、灵活。示例性地,杆身1的总长度可以为1000mm-1200mm,例如1050mm、1100mm、1150mm、1200mm。杆身1的径向尺寸可以为15mm-30mm,例如15mm、20mm、25mm、30mm等,此处不再一一列举。示例性地,地刷组件2的高度可以为200mm-230mm,例如200mm、210mm、220mm、223mm、225mm、230mm等,此处不再一一列举。本实施例中,地拖机构100的整体高度为1165.8mm,地刷组件2的高度为223.76mm,杆身1的总高度为1116.4mm,其中,第一管组11的高度为692.2mm,第二管组12的高度为424.2mm。
为使地拖机构100更轻便,杆身1可以由铝或铝合金材料制成。这样,能够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基础上,减轻杆身1的重量,使得用户操作蒸汽拖把时更省力。
进一步地,托台3沿杆身1的轴线方向的投影偏离杆身1的投影。由此,蒸汽机200整体上偏离杆身1,通过托台3承托,无需在杆身1上构造容置蒸汽机200的结构,而且杆身1也可以保持为直杆,使得蒸汽拖把的结构更简洁、轻便。其中,托台3沿杆身1的轴线方向的投影中80%以上偏离杆身1沿其轴线方向的投影。可选地,蒸汽机200置于托台3上时,蒸汽机200的机身至少部分沿杆身1的径向与杆身1间隔开。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沿杆身1的长度方向,90%-95%的机身与杆身1间隔开。通过这种结构,除了在杆身1上设置承托蒸汽机200的托台3之外,无需在杆身1上构造与蒸汽机200配合的结构,这进一步简化杆身1的结构,以及整个蒸汽拖把的结构,使得蒸汽拖把的结构更简洁、使用更灵活,并且制造成本也较低。
本实施例中,蒸汽机200可拆装地置于托台3上,能够方便用户根据需要选择蒸汽拖把的工作模式,即选择单独使用蒸汽机200、单独使用地拖机构100、蒸汽机200与地拖机构100组合使用。由此,扩大了蒸汽拖把的使用范围。
为进一步提高蒸汽机200的稳定性,蒸汽机200的下端置于托台3上,蒸汽机200的上端与杆身1连接。通过对蒸汽机200的上下两端的固定,能够在简化蒸汽机200固定结构的基础上,使蒸汽机200固定效果更稳定。
具体地,如图2和图3所示,托台3与地刷组件2或杆身1的下端连接,使得蒸汽机200安装于托台3上后,蒸汽拖把整体的重心较低,方便用户调整蒸汽拖把的姿态,使得蒸汽拖把的使用更加轻便、灵活。
此外,托台3设置在地刷组件2上或杆身1的下端,能够使蒸汽机200的出气口的高度较低,蒸汽机200的出气口与杆身1连通位置的高度较低,从而缩短杆身1内流体通道的长度,能够使蒸汽能够尽快通过流体通道后由地刷组件2上的蒸汽出口211排出,有利于减小蒸汽的温度损失,简化杆身1内的结构。
本实施例中,托台3为板体31,使得托台3的结构简单,能够减轻蒸汽拖把的重量,并且蒸汽拖把整体上不臃肿,从而使用户操作能方便且灵活地使用蒸汽拖把。在一个实施例中,托台3沿径向向外延伸的距离与杆身1的宽度的比值b的范围为1.8≤b≤2.2。更优选地,托台3的承载面积S的范围为5.9×10-3mm2≤S≤6.8×10-3mm2。由此,托台3的伸出距离与承载面积均较小,因此地拖机构100单独使用时,径向尺寸不会过大,更容易伸入床底等狭窄区域进行清洁。
为提高蒸汽机200固定的稳定性,托台3的承托蒸汽机200的表面与杆身1呈夹角设置,且夹角为锐角或直角。蒸汽机200置于托台3上时,蒸汽机200的重心将偏向杆身1方向,能够防止蒸汽机200由托台3上向远离杆身1的方向滑落,从而有助于提高蒸汽机200的稳定性。示例性地,托台3的承托蒸汽机200的表面与杆身1之间的夹角可以为60°、65°、70°、75°、90°等,此处不再一一列举。
可选地,为了提高托台3对蒸汽机200的固定效果,如图4所示,板体31的相对的两侧边缘均设置有翼板34,蒸汽机200置于相对侧的翼板34之间。两个翼板34可垂直于托台3的承载面向上延伸,当然也可以与托台3的承载面不垂直,例如两个翼板34彼此远离延伸或彼此朝向延伸,只要蒸汽机200能顺利放置到托台3的承载面上即可。这样,不仅能够通过板体31承托蒸汽机200,而且能够通过两侧翼板34的配合防止蒸汽机200晃动,提高蒸汽机200固定的稳定性。
可选地,翼板34的高度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可以理解的是,翼板34过高,一方面不便于蒸汽机200的安装,另一方面增大了托台3的体积和重量,用户操作不便;翼板34过低,则对蒸汽机200的限位作用较差。示例性地,翼板34的高度可以为5-10mm。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托台3还可以构造为整体呈U型、V型、W型等,相应地蒸汽机200的底部与托台3的形状相匹配。这种形状的托台3同样可以承托蒸汽机200并对蒸汽机200限位,而且也不会导致蒸汽拖把的结构复杂臃肿。
在一个实施例中,蒸汽机200的上端与杆身1接合。例如,蒸汽机200能沿蒸汽机200和杆身1的排列方向(即前后方向)与托台3滑动装配,且蒸汽机200的上端与杆身1卡接,以使蒸汽机200与托台3滑动到位后,能够同步完成与杆身1的卡接配合,以降低蒸汽机200的安装难度。
托台3支撑蒸汽机200,蒸汽机200的上端与杆身1接合,能够实现蒸汽机200沿上下方向的定位。蒸汽机200与杆身1连接还能实现蒸汽机200前后方向的定位,从而牢固固定蒸汽机200,避免蒸汽机200松动。
具体地,蒸汽机200上设置有第一导向部2011,托台3包括板体31和设置在板体31上的第二导向部32,第一导向部2011能由前向后与第二导向部32滑动配合,以将蒸汽机200安装于托台3的指定位置上,同时能够实现蒸汽机200与杆身1的定位和装配,大大简化了蒸汽机200的安装。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一导向部2011为滑槽,第二导向部32为滑轨。这样,可方便地实现蒸汽机200与托台3的滑动装配;而且,滑槽和滑轨的配合能够对蒸汽机200沿左右方向的窜动产生抑制作用,从而提高蒸汽机200的安装稳定性。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滑槽为燕尾槽,滑轨的形状与滑槽的形状相匹配。燕尾槽能够对蒸汽机200沿高度方向(即,杆身1的长度方向)的窜动产生抑制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蒸汽机200的安装稳定性。
进一步地,滑槽的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侧壁上还设置有第一凸出部2012,第一凸出部2012由滑槽的侧壁向滑槽内部凸设,第一凸出部2012能够与滑轨的侧面抵接,以实现滑轨与滑槽的紧配合,从而提高对蒸汽机200左右方向以及前后方向的固定效果,避免蒸汽机200在托台3上晃动。可选地,滑槽的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侧壁上均可以设置有第一凸出部2012,每个侧壁上的第一凸出部2012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设定。可选地,滑槽的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两个侧壁上的第一凸出部2012可以相对设置或错开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向部2011可以为滑轨,对应地,第二导向部32为滑槽,也可以实现蒸汽机200与托台3的滑动装配。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向部2011和第二导向部32中的一个为滑槽,另一个为滚轮,通过滚轮沿滑槽的滚动,可以实现蒸汽机200与托台3的滑动装配。
为进一步提高托台3对蒸汽机200的固定效果,蒸汽机200的底面上还设置有卡槽2013,托台3还包括弹性的凸起33。在将蒸汽机200安装到托台3上时,凸起33会弹性地凸出于平台表面并卡接于卡槽2013内,以进一步避免蒸汽机200相对托台3的移动。具体地,蒸汽机200与托台3滑动连接时,蒸汽机200能挤压凸起33下缩,以使蒸汽机200能够顺利与托台3滑动连接。当蒸汽机200相对托台3滑动到位后,卡槽2013移动至凸起33的正上方,凸起33不再受挤压,凸起33向上弹起并与卡槽2013卡接,从而进一步固定蒸汽机200和托台3。需要说明的是,凸起33的结构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熟知的,这里不再赘述。
为避免蒸汽机200与托台3滑动安装时受凸起33干涉,凸起33的背离杆身1的一侧表面为第一导向斜面,即凸起33的前侧表面为第一导向斜面,第一导向斜面的高度沿滑动方向逐渐增大。蒸汽机200由前向后与托板滑动配合时,蒸汽机200首先与第一导向斜面抵接,随着蒸汽机200继续向后移动,蒸汽机200将相对第一导向斜面向后移动,并在移动过程中推动凸起33下缩,从而驱动凸起33缩回至第一安装槽内。可以理解的,为了避免凸起33干涉蒸汽机200的拆卸,凸起33的朝向杆身1的一侧表面为第二导向斜面,即凸起33的后侧表面为第二导向斜面,第二导向斜面的高度沿滑动方向逐渐减小。通过设置第二导向斜面,当蒸汽机200相对托台3向前侧滑动时,蒸汽机200可以与第二导向斜面配合推动凸起33压入第一安装槽内,以使凸起33能够避让蒸汽机200,保证蒸汽机200的顺利拆卸。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托台3上的第二导向部32为滑轨,且滑轨的宽度沿靠近杆身1的方向逐渐增大,蒸汽机200上的滑槽的形状与滑轨的形状相适配。这样设置,使蒸汽机200滑动装于托台3的过程中,滑槽与滑轨的配合间隙逐渐减小,有利于滑槽与滑轨的顺利配合,方便蒸汽机200与托台3的定位。
凸起33也可以设置在蒸汽机200上,对应地,托台3上设置有卡槽2013(如图7所示,滑轨上设置有卡槽2013),同样可以提高托台3与蒸汽机200的固定效果。
进一步地,蒸汽机200与杆身1的接合位置位于蒸汽机200的出气口与杆身1的流体通道的连通位置处。如图8-图11所示,杆身1还包括第一连接组件13和延伸至杆身1之外的接头124,第一连接组件13包括锁定件132,锁定件132活动附接于杆身1上,并在接头124内向外延伸,以与蒸汽机200可拆装地卡接,从而实现蒸汽机200与杆身1的可拆装连接。
如图8所示,接头124上设置有与流体通道连通的蒸汽入口1241,第二管组12还包括通气管126。接头124上的蒸汽入口1241与第二管体122内的通气管126连通,通气管126能够将蒸汽通入地刷组件2中。如图12所示,蒸汽机200包括喷嘴203,喷嘴203能够伸入到蒸汽入口1241内,以将产生的蒸汽通过蒸汽入口1241通入流体通道内。第一连接组件13能够将喷嘴203与接头124锁定或解锁,从而实现蒸汽机200与杆身1的可拆装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蒸汽机200除出气口与杆身1接合之外,蒸汽机200的机身的其余部分与杆身1间隔开。
如图10和图11所示,第一连接组件13还包括第一弹性件133和第一释放件131。锁定件132包括成角度(例如90度)连接的第一延伸臂1321和第二延伸臂1322。第一延伸臂1321设置于杆身1内,并与杆身1枢接。第二延伸臂1322能伸入到接头124内部,以与蒸汽机200可拆装地卡接。第一弹性件133分别与杆身1和第一延伸臂1321连接,第一弹性件133能够驱动第一延伸臂1321相对杆身1转动,以使第二延伸臂1322与蒸汽机200上的喷嘴203卡接。第一释放件131滑动设置于杆身1上,第一释放件131的一端外露于杆身1外,另一端能抵接第一延伸臂1321,以推动第一延伸臂1321克服第一弹性件133的弹性力并相对杆身1转动,从而带动第二延伸臂1322移动以与蒸汽机200上的喷嘴203脱开。
进一步地,接头124内设置有安装腔,第二延伸臂1322置于安装腔内,第二延伸臂1322的一端能伸入接头124内以与蒸汽机200配合。这样设置,使得第二延伸臂1322能缩回于安装腔内,避免蒸汽机200与杆身1卡接时与喷嘴302干涉,从而保证喷嘴302能够插入接头124内。此外,这样设置还可以避免第二延伸臂1322封堵接头124的蒸汽入口1241。
当需要将蒸汽机200与杆身1固定时,用户可以通过按压第一释放件131,使得第一释放件131推动第一延伸臂1321朝向背离第一释放件131的方向转动,第二延伸臂1322缩回至安装腔内,之后再通过握持蒸汽机200上的握柄202,将蒸汽机200滑动装于托台3上,使得喷嘴203插入接头124的蒸汽入口1241内,最后松开第一释放件131,使得第一弹性件133驱动第一延伸臂1321复位,进而带动第二延伸臂1322伸入蒸汽入口1241内与喷嘴203卡接固定。当需要拆卸蒸汽机200时,用户再次按压第一释放件131,使第二延伸臂1322缩回至安装腔内,从而实现第二延伸臂1322与喷嘴203解锁,之后将蒸汽机200相对托台3滑动抽出即可,拆卸方便。
如图11和图13所示,第二延伸臂1322远离第一延伸臂1321的一端设置有卡钩,喷嘴203上凸设有止挡部2031,卡钩能够与止挡部2031的背离杆身1的一侧抵接,从而实现蒸汽机200与杆身1的固定。
其中,第一延伸臂1321与第二延伸臂1322之间的角度可以为直角或钝角,使得卡钩能够勾住止挡部2031,且能够对止挡部2031提供沿杆身1的径向朝向杆身1的力,以使喷嘴203能够保持插入接头124内的状态。
锁定件132与连接管121转动连接,使得第一释放件131相对连接管121移动较小距离时,锁定件132的卡钩部分可以转动相对较大的角度,以便卡钩能够避让止挡部2031,从而使蒸汽机200的拆卸更方便。
进一步地,第一释放件131能相对连接管121沿连接管121的径向滑动,用户通过按压第一释放件131,即可推动锁定件132转动,相比第一释放件131沿连接管121的长度方向滑动或其他连接方式,能够便于用户单手操作。
具体地,连接管121上设置有安装孔,第一释放件131滑动设置于安装孔内,以使第一释放件131的一端外露于连接管121外,另一端能够与锁定件132抵接,方便用户操作。
为进一步方便蒸汽机200与杆身1的装配,如图12和图13所示,蒸汽机200的外壳上设置有对接口2014,喷嘴203设置于对接口2014内。蒸汽机200与杆身1连接时,接头124能够插入到对接口2014内,以为喷嘴203和接头124的对接提供导向作用。
进一步地,对接口2014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凸出部2015,第二凸出部2015由对接口2014的内壁沿其径向向内凸出,第二凸出部2015能够与接头124的外壁抵接,以使对接口2014与接头124紧配合,配合锁定件132与喷嘴203的卡接,可以起到双重固定效果,能够使蒸汽机200固定更牢固、可靠。可选地,对接口2014内环绕接头124的周向设置有多个第二凸出部2015,一方面能够通过多个紧配合点位提高固定效果,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多个方位的抵接,使对接口2014与接头124的中心重合,避免接头124位置偏斜导致锁定件132与喷嘴203无法配合或卡接。
对接口2014的内壁以及接头124的外壁均设置有定位平面20141,通过两个定位平面20141的抵接,可以引导蒸汽机200以指定角度与接头124配合,从而保证蒸汽机200与杆身1正确装配。在其他实施例中,定位结构可以为相互配合的凸起部和凹陷部。
可选地,喷嘴203与接头124之间还设置有密封圈,密封圈能够分别与喷嘴203的外壁和接头124的内壁抵接。通过密封圈的变形实现喷嘴203与接头124之间的密封连接,从而避免蒸汽外泄。
如图14和图15所示,喷嘴203上设置有浮动支柱2032,机壳201的内壁上对应位置设置有腰型槽2016,腰型槽2016沿上下方向延伸,浮动支柱2032能插入腰型槽2016内,并在腰型槽2016内滑动,以使喷嘴203能够上下浮动调整,以进一步保证喷嘴203与接头124的顺利对接。可选地,喷嘴203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浮动支柱2032,对应地,机壳201的内壁上设置有两个腰型槽2016,每个浮动支柱2032与对应侧的腰型槽2016滑动配合,以提高喷嘴203浮动调节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地刷组件2包括地刷21以及连接部22。蒸汽出口211设置于地刷21的底面上。连接部22的一端与地刷21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杆身1连接。连接部22将地刷21连接到杆身1,使得杆身1与地刷21之间的角度可调,可以根据用户身高以及需要清洁的位置调整杆身1与地刷21的角度,从而使蒸汽拖把的使用更灵活,用户操作更舒适。
具体地,连接部22为管状结构,以方便与杆身1连接。如图17所示,连接部22可以转动至与地刷21垂直的位置,即连接部22大致垂直于地面,连接部22还可以转动至大致与地面平行或具有较小夹角的位置,以便地刷21能伸入到沙发或床下进行清洁。可选地,杆身1与地面的最小夹角可以为6°,既能满足对沙发或床下进行清洁,又能够避免用户的手与地面接触,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本实施例中,地刷21的后端设置有第二安装槽212,连接部22通过转轴枢接在安装槽上。连接部22在相对地刷21转动过程中,连接部22的前侧表面可以与第二安装槽212的前侧侧壁抵接,以限制连接部22继续向前转动;连接部22的后侧表面可以与第二安装槽212的底面抵接,以限制连接部22继续向后转动。通过第二安装槽212的前侧侧壁以及底面与连接部22配合,可以实现连接部22极限位置限位。
本实施例中,托台3可以与连接部22一体成型,以减少蒸汽拖把的零件数量,提高装配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在其他实施例中,托台3可以与连接部22可拆装连接,以便在用户不需要使用蒸汽功能时拆卸托台3,进一步减小蒸汽拖把的尺寸,更加轻便。另外,在拆下托台3后,当杆身1向后转动至最小角度时,地刷组件2的整体高度进一步降低,使得地刷组件2能够伸入到高度较低的缝隙中,扩大清洁范围。在一个未示出的实施例中,可以在托台3上设置卡紧件,在连接部22上设置于卡紧件配合的卡紧结构,通过卡紧件与卡紧结构卡接实现托台3的可拆装。
进一步地,地刷组件2与杆身1可拆装连接,方便蒸汽拖把收纳,有利于减小包装尺寸,降低包装成本。可选地,地刷组件2与杆身1可以卡接,使得二者拆装方便。如图16和图17所示,连接部22上设置有卡接孔221,第二管体122上设置有弹性卡扣1221,第二管体122能够与连接部22套接,并使弹性卡扣1221卡于卡接孔221内,从而实现地刷组件2和杆身1的固定。第二管体122可以插接于连接部22内,弹性卡扣1221的下端与第二管体122连接,弹性卡扣1221由下至上向第二管体122的外侧倾斜延伸,使得弹性卡扣1221的上端能凸出于第二管体122外。当第二管体122插入连接部22内时,连接部22的内壁能够与弹性臂抵接,以使弹性卡扣1221变形逐渐缩回第二管体122内侧,从而使第二管体122能够顺利插入连接部22内。当弹性卡扣1221与卡接孔221正对时,弹性卡扣1221的至少上端不再受力,弹性卡扣1221将在自身弹力作用下复位,使得弹性卡扣1221的上端卡入卡接孔221内,并与卡接孔221的顶部内壁抵接,进而实现弹性卡扣1221与连接部22卡接。当需要将杆身1和地刷组件2拆卸时,用户可以借助工具或用手指按压弹性卡扣1221,使弹性卡扣1221与卡接孔221脱离,之后即可完成拆卸。
进一步地,为了保证弹性卡扣1221与卡接孔221的对位精度,第二管体122的至少下端以及连接部22的内孔的截面形状为非回转体形状,例如可以为椭圆或多边形,以起到防呆作用,方便用户将弹性卡扣1221对准卡接孔221。
为了方便用户在握持杆身1上的握持部113时能够控制地拖机构100蒸汽的启停,本实施例中,杆身1还包括触发组件,用户可以通过触发组件控制地拖机构100喷射蒸汽的启停。
具体地,如图18和19所示,触发组件包括第二释放件145、第二弹性件143、触发件142和传动结构141。第二释放件145从第一管组11的内部活动地延伸出来。传动结构141处于第一管组11内,并且一端与第二释放件145相连,另一端促动触发件142,以使触发件142从第二管组12伸出而触发蒸汽机200上的触动开关。第二弹性件143分别与触发件142和第二管组12连接,以使伸出的触发件142复位回到第二管组12内。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二释放件145构造成扳机。第二弹性件143为螺旋弹簧。触发件142包括传动部1421和与传动部1421连接的触发杆1422。传动部1421与触发杆1422成角度设置,例如成90度角。传动部1421上构造有导向斜面14211,传动结构141的下端也构造有与导向斜面14211匹配的结构,由此传动结构141与传动部1421为斜面配合。传动结构141在扳机145的带动下沿第一管体111的长度方向移动时,会通过上述的斜面配合推动触发件142沿第一管体111的径向运动,以使触发杆1422运动到第二管组12之外,从而触发蒸汽机200上的触发开关204。待松开扳机145后,触发杆1422会在第二弹性件143的作用下回位到第二管组12内,传动结构141也会相应地运动。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蒸汽拖把在使用过程中,蒸汽机200恒定加热,产生蒸汽。用户触发第二释放件145后,第二释放件145通过传动结构141驱动触发杆1422向第二管组12外侧移动,以按压蒸汽机200上的触动开关204(如图13所示)。用户松开第二释放件145后,第二弹性件143将驱动触发杆1422回位到第二管组12内,触发件142复位,并通过传动结构带动第二释放件145复位,从而使触发件142松开蒸汽机200上的触发开关204。蒸汽机200将控制其产生的蒸汽能够通过喷嘴203进入杆身1内,使得地拖机构100能够向外喷出蒸汽。用户再次触发并松开第二释放件145后,蒸汽机200上的触动开关204被再次按压,蒸汽机200将停止向杆身1内输送蒸汽。
蒸汽拖把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用户强行取下启动状态下的蒸汽机200的情况,存在高温蒸汽灼伤用户的隐患。
为解决上述问题,蒸汽机200上设置有第一感应件,第一感应件与蒸汽发生机构的控制组件通讯连接,托台3上设置有第二感应件。蒸汽机200置于托台3上时,第一感应件相应于第二感应件控制蒸汽机200可以根据蒸汽开关的触发情况,切换启停状态。
当蒸汽机200由托台3上拆下时,第一感应件与第二感应件之间的联系断开,将向控制组件受来自第一感应件的信号的触发而控制控制蒸汽机停止向外供给蒸汽,以避免蒸汽灼伤用户。可选地,第一感应件为干簧管,第二感应件为磁铁。当蒸汽机200位于托台3上时,磁铁的磁场能够使干簧管闭合;当蒸汽机200脱离托台3后,干簧管断开。控制组件能够识别干簧管闭合或断开产生的信号。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感应件和第二感应件也可以为其他类型的传感器,只要能够检测蒸汽机200是否安装于托台3上即可。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蒸汽拖把,其与实施例一中的结构大致相同,与实施例一中不同的是托台3的结构以及蒸汽机200的固定方式。
本实施例中,如图20所示,托台3构造成容纳槽,蒸汽机200能够由上至下装于容纳槽内,以实现托台3对蒸汽机200的固定。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托台3大体为碗状或棱槽状,蒸汽机200的形状与托台3的形状对应。通过包覆蒸汽机200的底端实现对蒸汽机200的固定,蒸汽机200固定效果好,不易由托台3上掉落,从而提高了蒸汽拖把的安全性。
为方便蒸汽机200的上端固定,杆身1上活动设置有抵接件127,抵接件127能够与蒸汽机200的顶部抵接,并将蒸汽机200压向容纳槽内,从而通过抵接件127和托台3的配合,实现蒸汽机200的上下固定。
可选地,抵接件127可以与杆身1转动连接,以由沿杆身1轴向延伸的非工作状态切换为大致与杆身1垂直的工作状态,操作方便。具体地,抵接件127通过阻尼铰链与杆身1转动连接,阻尼铰链能够为抵接件127提供一定的预压力,有助于抵接件127和托台3配合夹紧蒸汽机200。一些实施例中,阻尼铰链可以通过枢接轴和扭簧代替。
可选地,抵接件127可以与杆身1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通过抵接件127向下滑动至与蒸汽机200抵接,将蒸汽机200压向容纳槽内,实现对蒸汽机200固定。具体地,杆身1上设置有能沿竖直方向滑动的滑块,抵接件127连接于滑块上,以通过滑块实现抵接件127的高度调整。
可选地,抵接件127可以为罩体,罩体的形状与蒸汽机200的顶部外轮廓相适配,以便抵接件127扣设在蒸汽机200的顶部,通过增加与蒸汽机200的接触面积,提高对蒸汽机200的固定效果。
可选地,抵接件127可以与蒸汽机200卡接,以提高抵接件127对蒸汽机200的固定效果,使得蒸汽机200在容纳槽内安置地更稳定。
为了方便用户单独使用地拖机构100,抵接件127与杆身1可拆装连接,以便在不使用蒸汽机200时拆除抵接件127。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蒸汽拖把,其在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以方便用户单独使用地拖机构100。
具体地,托台3与地拖机构100可拆装连接。当单独使用地拖机构100时,可以将托台3由地拖机构100中拆下,如图21所示,从而保持杆身1上沿径向无较大凸出结构,还可以减小地拖机构100使用时的重量,用户操作更轻便,灵活。
可选地,托台3可以通过螺钉与地拖机构100连接,以方便拆装。
一些实施例中,托台3与地拖机构100也可以通过卡接等方式连接,只要能够实现拆装即可。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蒸汽拖把,其在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以方便用户单独使用地拖机构100。
具体地,托台3设置为可折叠。当不需使用蒸汽机200时,可以将托台3折叠,减小托台3凸出杆身1径向的尺寸,从而方便地拖机构100使用。
如图22所示,托台3可以与杆身1转动连接,当不需使用蒸汽机200时,可以将托台3翻转至叠靠在杆身1上,以方便杆身1伸入到沙发或床底进行清洁。
以上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23)

1.一种蒸汽拖把,其特征在于,包括:
地拖机构(100),其包括杆身(1)、地刷组件(2)和托台(3);在所述杆身(1)上设置有握持部(113)、第一连接组件(13)和接头(124),在所述杆身(1)的至少一部分内设置有流体通道,所述接头(124)内设置有与所述流体通道连通的蒸汽入口(1241);所述地刷组件(2)与所述杆身(1)的底端连接,所述地刷组件(2)上设置有蒸汽出口(211),所述蒸汽出口(211)与所述流体通道连通;所述托台(3)附设于所述杆身(1)或所述地刷组件(2)上,并且所述托台(3)沿所述杆身(1)的轴线方向的投影偏离所述杆身(1)的投影且位于所述杆身(1)的前侧;
蒸汽机(200),所述蒸汽机(200)的上端设置一喷嘴(203),所述蒸汽机(200)的下端可拆装地置于所述托台(3)上,所述蒸汽机(200)的下端设置第一导向部(2011),所述托台(3)上设置第二导向部(32),在所述蒸汽机(200)安装在所述托台(3)的过程中,通过所述第一导向部(2011)与所述第二导向部(32)沿所述杆身(1)的径向滑动配合,保证所述喷嘴(203)准确伸入到所述蒸汽入口(1241)内,以将产生的蒸汽通过所述蒸汽入口(1241)通入所述流体通道内;所述第一连接组件(13)能够将所述喷嘴(203)与所述接头(124)锁定或解锁,以实现所述蒸汽机(200)与所述杆身(1)的可拆装连接;
所述蒸汽机(200)上设置有用于用户输入指令的操作部(20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托台(3)可拆装地置于所述杆身(1)或所述地刷组件(2)上;
或所述托台(3)能相对所述杆身(1)翻折以叠靠于所述杆身(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杆身(1)的径向尺寸与轴向尺寸之比为0.01-0.3。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汽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杆身(1)的径向尺寸为15mm-30mm;所述杆身(1)的长度为1000mm-1200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杆身(1)由铝或铝合金材料制成。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蒸汽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机(200)置于所述托台(3)上时,所述蒸汽机(200)的机身沿所述杆身(1)的径向方向与所述杆身(1)间隔开。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蒸汽拖把,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杆身(1)的长度方向,90%-95%的所述机身与杆身(1)间隔开。
8.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蒸汽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托台(3)的承托所述蒸汽机(200)的表面与所述杆身(1)呈夹角设置,所述夹角为锐角或直角。
9.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蒸汽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托台(3)包括板体(31),所述板体(31)用于承托所述蒸汽机(200)。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蒸汽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31)的相对两侧边缘设置有翼板(34),所述蒸汽机(200)置于相对侧的所述翼板(34)之间。
11.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蒸汽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机(200)以其下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托台(3)上,所述蒸汽机(200)的上端与所述杆身(1)卡接。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蒸汽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部(2011)和所述第二导向部(32)中的一个为滑轨,另一个为滑槽。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蒸汽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为燕尾槽,所述滑轨的形状与所述滑槽的形状相匹配。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蒸汽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的宽度沿靠近所述杆身(1)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滑槽的形状与所述滑轨的形状相适配。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蒸汽拖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滑轨中设置有弹性的凸起(33),在所述滑槽中设置有与所述凸起(33)相应的卡槽(2013),在所述蒸汽机安装在所述托台(3)上后,所述凸起(33)卡接到所述卡槽(2013)内。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蒸汽拖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滑槽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凸出部(2012),在所述蒸汽机安装在所述托台(3)上后,所述第一凸出部(2012)与所述滑轨的侧面抵接。
17.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蒸汽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124)延伸至所述杆身(1)之外,所述第一连接组件(13)包括锁定件(132),所述锁定件(132)活动附接于所述杆身(1)上,并在所述接头(124)内向外延伸,以与所述蒸汽机(200)可拆装地卡接。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蒸汽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132)包括:
第一延伸臂(1321),设置于所述杆身(1)内并与所述杆身(1)枢接;
第二延伸臂(1322),与所述第一延伸臂(1321)成角度地连接,所述第二延伸臂(1322)能伸入到所述接头(124)内部,以与所述蒸汽机(200)可拆装地卡接。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蒸汽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13)还包括:
第一弹性件(133),分别与所述杆身(1)和所述第一延伸臂(1321)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133)能驱动所述第一延伸臂(1321)相对所述杆身(1)转动,以使所述第二延伸臂(1322)与所述蒸汽机(200)卡接;
第一释放件(131),滑动设置于所述杆身(1)上,所述第一释放件(131)的一端外露于所述杆身(1)外,另一端能抵接所述第一延伸臂(1321),所述第一释放件(131)能推动所述第一延伸臂(1321)克服所述第一弹性件(133)的弹力并相对所述杆身(1)转动,以使所述第二延伸臂(1322)与所述蒸汽机(200)脱开。
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蒸汽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机(200)包括机壳(201),所述喷嘴(203)设置于所述机壳(201),在所述锁定件(132)与所述蒸汽机(200)卡接时,所述喷嘴(203)插入所述蒸汽入口(1241)内;
所述喷嘴(203)上设置有浮动支柱(2032),所述机壳(201)的内壁上设置有腰型槽(2016),所述浮动支柱(2032)滑动地承接在所述腰型槽(2016)内。
21.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蒸汽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托台(3)构造为容纳槽,所述蒸汽机(200)的底部能由上至下地容纳于所述容纳槽内。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蒸汽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杆身(1)上活动设置有抵接件(127),所述抵接件(127)能与所述蒸汽机(200)的顶部抵接,以将所述蒸汽机(200)压向所述容纳槽内。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蒸汽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件(127)与所述杆身(1)可拆装地连接。
CN202110169453.7A 2021-02-07 2021-02-07 一种蒸汽拖把 Active CN1131431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69453.7A CN113143137B (zh) 2021-02-07 2021-02-07 一种蒸汽拖把
PCT/CN2021/082557 WO2022165944A1 (zh) 2021-02-07 2021-03-24 一种蒸汽拖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69453.7A CN113143137B (zh) 2021-02-07 2021-02-07 一种蒸汽拖把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43137A CN113143137A (zh) 2021-07-23
CN113143137B true CN113143137B (zh) 2022-11-15

Family

ID=768828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69453.7A Active CN113143137B (zh) 2021-02-07 2021-02-07 一种蒸汽拖把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43137B (zh)
WO (1) WO2022165944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63349B2 (en) * 1998-11-09 2007-01-16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Combined cleaning pad and cleaning implement
CN201365890Y (zh) * 2009-03-13 2009-12-23 许培振 两用蒸汽拖把
CN201578172U (zh) * 2009-11-17 2010-09-15 小田(中山)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蒸汽吸尘器
WO2012106359A2 (en) * 2011-02-03 2012-08-09 Euro-Pro Operating Llc Steam appliance
CN102949148B (zh) * 2011-08-25 2014-10-01 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并列式结构的蒸汽吸尘清洁两用机
CN205338861U (zh) * 2015-12-28 2016-06-29 许杨子 一种防扬尘喷雾拖布
CN205306931U (zh) * 2015-12-29 2016-06-15 西安工程大学 一种除菌拖把
EP3222190A1 (en) * 2016-03-21 2017-09-27 Protrend Co., Ltd. Combined mop
CN205597859U (zh) * 2016-04-12 2016-09-28 苏州德莱电器有限公司 蒸汽清洁装置
CN210493961U (zh) * 2019-04-17 2020-05-12 松下家电(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自清洁功能的擦地机
CN214317949U (zh) * 2020-11-11 2021-10-01 追觅创新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蒸汽拖把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43137A (zh) 2021-07-23
WO2022165944A1 (zh) 2022-08-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7101395A4 (en) Handheld extraction cleaner
US11793386B2 (en) Steam cleaning apparatus
US20160345795A1 (en) Surface cleaning apparatus
EP3536212B1 (en) Extraction cleaner
KR101052118B1 (ko) 청소기의 노즐
CN113143137B (zh) 一种蒸汽拖把
CN215534102U (zh) 一种蒸汽拖把
JP4091514B2 (ja) 電気掃除機
CN220557908U (zh) 吸尘器
KR102174352B1 (ko) 표면 청소 장치
CN219206185U (zh) 清洁刷
CN114532910B (zh) 一种方便清洁收纳的洗地机系统及其清洁收纳方法
CN209346884U (zh) 表面清洁装置
CN114903393B (zh) 清洁设备
EP4298976A1 (en) Cleaner
CN209252718U (zh) 一种表面清洁装置
CN115944219A (zh) 一种空气炸锅的便捷式卡扣装置
KR20230137746A (ko) 청소기
CN117297391A (zh) 表面清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