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34202A - 一种建筑物智慧消防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物智慧消防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34202A
CN113134202A CN202110513756.6A CN202110513756A CN113134202A CN 113134202 A CN113134202 A CN 113134202A CN 202110513756 A CN202110513756 A CN 202110513756A CN 113134202 A CN113134202 A CN 1131342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ilding
fire
rescue
water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1375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山
吴永琪
陈朝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 Xi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 Xi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 Xi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 Xi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1375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34202A/zh
Publication of CN1131342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342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CFIRE-FIGHTING
    • A62C31/00Delivery of fire-extinguishing material
    • A62C31/02Nozz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re-extinguishing
    • A62C31/05Nozz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re-extinguishing with two or more outle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CFIRE-FIGHTING
    • A62C37/00Control of fire-fighting equipment
    • A62C37/36Control of fire-fighting equipment an actuating signal being generated by a sensor separate from an outlet device
    • A62C37/38Control of fire-fighting equipment an actuating signal being generated by a sensor separate from an outlet device by both sensor and actuator, e.g. valve, being in the danger zon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2Ducting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24F7/04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 F24F7/06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e.g. by fan positioning of a ventilator in or against a conduit
    • F24F7/065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e.g. by fan positioning of a ventilator in or against a conduit fan combined with single duct; mounting arrangements of a fan in a du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ire-Extinguishing By Fire Departments, And Fire-Extinguishing Equipment And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消防系统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物智慧消防系统,其包括喷淋灭火模块、气体灭火模块和智能排烟模块,所述喷淋灭火模块包括用于设置在建筑物内的输水管路,所述输水管路上设置有若干细水雾喷头;所述气体灭火模块包括用于设置在建筑物内的灭火气体储存罐和连接所述灭火气体储存罐并沿建筑物内部铺设的灭火气体输送喷射部件;所述智能排烟模块包括用于设置在建筑物内顶部的主排烟管道和用于设置在建筑物内侧壁的辅助排烟机构;还包括用于设置在建筑物内的机器人辅助救援模块,所述机器人辅助救援模块包括用于安装在建筑物内的若干救援信号发射器和救援机器人。本申请具有提高建筑物内消防安全水平及人员保护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物智慧消防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消防系统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物智慧消防系统。
背景技术
现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供人们生活、工作的建筑物内,装修装饰逐步高档化,电器设备增多,各类场所规模迅速扩大,消防安全的重要性也越来突出。
然而许多建筑物内仅安装灭火喷淋管道并配合使用一些烟雾报警器,火灾发生时,通过灭火喷淋管道喷淋灭火。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火灾发生时,一旦火势过大、烟雾产生量过多时,极易造成人员被困、不明方向并烟雾窒息,消防安全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建筑物消防安全水平,本申请提供一种建筑物智慧消防系统。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建筑物智慧消防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物智慧消防系统,包括喷淋灭火模块、气体灭火模块和智能排烟模块,所述喷淋灭火模块包括用于设置在建筑物内的输水管路,所述输水管路上设置有若干细水雾喷头;
所述气体灭火模块包括用于设置在建筑物内的灭火气体储存罐和连接所述灭火气体储存罐并沿建筑物内部铺设的灭火气体输送喷射部件;
所述智能排烟模块包括用于设置在建筑物内顶部的主排烟管道和用于设置在建筑物内侧壁的辅助排烟机构;
还包括用于设置在建筑物内的机器人辅助救援模块,所述机器人辅助救援模块包括用于安装在建筑物内的若干救援信号发射器和救援机器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建筑物内发生火灾时,输水管路及若干细水雾喷头配合灭火气体输送喷射部件针对火源进行扑灭,同时主排烟管道及辅助排烟机构同步排放火灾产生的烟雾,有利于降低火灾蔓延的可能,减少建筑物内产生并弥漫的烟雾,建筑物内被困人员通过救援信号发射器及时发射求救信号,救援机器人根据信号位置及时到达指定位置为被困人员提供保护并指引安全逃生路线,减少在建筑物火灾发生时、烟雾过量造成被困人员视线受阻并无法准确寻找安全逃生通道的问题,提高建筑物消防安全水平。
可选的,所述主排烟管道上开设有若干用于朝向建筑物内部的吸烟口和若干用于连通建筑物外部的排烟口,且所述主排烟管道内位于所述排烟口处设置有排烟扇,所述输水管路沿所述主排烟管道的延伸方向安装在所述主排烟管道的外侧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排烟管道通过若干排烟扇抽吸建筑物内上升的烟雾,同时输水管路沿主排烟管道的延伸方向安装,针对主排烟管道下方燃烧产生烟雾的火源进行及时扑灭,有利于提高建筑物灭火排烟效果。
可选的,所述喷淋灭火模块还包括用于安置在建筑物内的烟雾传感器,所述烟雾传感器信号连接有控制器,所述输水管路连接有用于预先安置在建筑物内的蓄水箱,且所述蓄水箱与所述输水管路之间连接有输水泵,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所述蓄水箱上并控制连接所述输水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烟雾传感器作为感烟设备,及时将烟雾信号输送至控制器,从而启动输水泵将蓄水箱内的存水抽送至输水管路内进行传输灭火,蓄水箱作为预备水源,提高输水管路水源供给效率并及时扑灭火源。
可选的,还包括用于铺设在建筑物侧壁上的循环水管路和用于连接所述循环水管路的循环水箱,所述循环水管路的两端连接有循环泵,另一端连通循环水箱,且所述循环泵连通所述循环水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循环水管路沿建筑物侧壁延伸,建筑物内发生火灾时,循环泵抽取循环水箱内的积水、沿循环水管路循环流动再次导回循环水箱,针对建筑物内由于火灾产生的热量进行吸收换热,有利于降低建筑物侧壁处温度,火灾发生过程时,建筑物内人员沿建筑物墙壁逃生过程中,提高对人员的保护。
可选的,所述灭火气体储存罐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灭火气体导出的控制阀,所述灭火气体输送喷射部件设置为连接所述控制阀的灭火气体输送管,且所述灭火气体输送管沿自身延伸方向开设有若干喷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建筑物内火灾发生时,控制阀开启并将灭火气体储存罐内的灭火气体导入灭火气体输送管,灭火气体输送管通过若干喷嘴朝向火源喷射灭火气体,有利于隔绝火源氧气并压制、扑灭火源,提高建筑物自动灭火效果。
可选的,所述辅助排烟机构包括用于安装在建筑物内侧壁上的排风扇和吹风扇,且所述排风扇和所述吹风扇相对设置并位于所述灭火气体输送管的下方,所述排风扇的排风口连接有导烟管,且所述导烟管连接所述主排烟管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建筑物内火灾发生时,同步启动排风扇和吹风扇,吹风扇将大量烟气吹送至排风扇,烟雾由排风扇处导入导烟管并输入主排烟管道,最终由主排烟管道排烟,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主排烟管道收集、排放建筑物内弥漫的烟雾的效果。
可选的,所述救援机器人包括自动行走车和设置在自动行走车上的防火物品保存箱,所述防火物品保存箱内设置有氧气供给组件,所述自动行走车上设置有救援摄像头,且所述自动行走车上设置有救援信号警报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救援机器人到达建筑物内被困人员位置后,防火物品保存箱内存放的氧气供给组件为被困人员提供必要呼吸设备,同时防火物品保存箱隔绝外部火源,避免火源燃烧氧气供给组件,自动行走车沿建筑物内移动的同时,救援摄像头及时观察火灾现场情况并传输至建筑物的控制中心供管理人员及时控制支援,且救援信号警报器在自动行走车移动过程中持续警报,有利于被困人员及时循声发现自动行走车,提高火灾发生时自动行走车在烟雾中的醒目效果。
可选的,所述自动行走车包括行走基座,所述行走基座的底部设置有用于驱动行走基座移动的驱动轮组,且所述行走基座上设置有用于提供电源的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上罩设有防火隔罩;
所述氧气供给组件包括设置在防火物品保存箱内的氧气储存瓶和连接所述氧气储存瓶的氧气面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蓄电池为驱动轮组提供必要供电以驱动自动行走车自由移动,同时防火隔罩隔绝外部火源、保护蓄电池,自动行走车到达被困人员的所在位置后,被困人员通过取出氧气面罩并佩戴,及时补充必要氧气,减少吸入烟气,提高对被困人员的保护。
可选的,所述行走基座的顶面架设有防护顶板,且所述防护顶板盖设在所述防火物品保存箱、救援摄像头及蓄电池上方;
所述防护顶板的外侧周向设置有喷洒管,且所述行走基座上固定有喷洒水箱和喷洒水泵,所述喷洒水泵电线连接所述蓄电池,所述喷洒水泵的抽取端连接所述喷洒水箱,且所述喷洒水泵的输送端连接所述喷洒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顶板为下方防火物品保存箱、救援摄像头及蓄电池提供保护作用,避免上方火源掉落造成的损伤,同时当行走基座移动过程中,喷洒水泵抽取喷洒水箱内的积水并由喷洒管围绕防护顶板外侧进行喷洒,减少建筑物内火源朝向防护顶板下放设备蔓延的势头,有利于辅助扑灭行走基座移动沿途的火焰,提高对行走基座及被困人员的保护。
可选的,还包括中央监测控制模块,所述中央监测控制模块包括若干用于安装在建筑物内的识别摄像头、若干用于安装在建筑物地面的压力传感器和信号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信号接收器,所述信号接收器设置在所述救援机器人上并控制连接所述救援机器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识别摄像头实时监测建筑物内各位置被困人员,同时被困人员移动过程中,压力传感器感应各位置被困人员所在位置及移动方向,压力信号输送至信号接收器后,方便操作者及时控制救援机器人出发抵达被困人员所在位置并提供必要保护及引导。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输水管路及若干细水雾喷头配合灭火气体输送喷射部件针对火源进行扑灭,主排烟管道及辅助排烟机构同步排放火灾产生的烟雾,有利于降低火灾蔓延的可能,减少建筑物内产生并弥漫的烟雾,建筑物内被困人员通过救援信号发射器及时发射求救信号,救援机器人根据信号位置及时到达指定位置为被困人员提供保护并指引安全逃生路线,减少在建筑物火灾发生时、烟雾过量造成被困人员视线受阻并无法准确寻找安全逃生通道的问题,提高建筑物消防安全水平;
2.吹风扇将大量烟气吹送至排风扇,烟雾由排风扇处导入导烟管并输入主排烟管道,最终由主排烟管道排烟,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主排烟管道收集、排放建筑物内弥漫的烟雾的效果;
3.防护顶板保护下方防火物品保存箱、救援摄像头及蓄电池,行走基座移动过程中,喷洒管围绕防护顶板外侧进行喷洒,减少建筑物内火源朝向防护顶板下放设备蔓延的势头,有利于辅助扑灭行走基座移动沿途的火焰,提高对行走基座及被困人员的保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体现喷淋灭火模块、气体灭火模块、智能排烟模块、机器人辅助救援模块和中央监测控制模块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体现蓄电池、烟雾传感器、控制器、输水泵、吹风扇、灭火气体输送管和主排烟管道的剖视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体现灭火气体储存罐、控制阀及灭火气体输送管和导烟管的剖视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救援信号发射器、循环水箱和循环水管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救援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喷淋灭火模块;11、输水管路;12、细水雾喷头;13、烟雾传感器;14、控制器;15、蓄水箱;16、输水泵;17、循环水管路;18、循环水箱;19、循环泵;2、气体灭火模块;21、灭火气体储存罐;22、控制阀;23、灭火气体输送管;231、喷嘴;3、智能排烟模块;31、主排烟管道;311、吸烟口;312、排烟口;313、排烟扇;32、辅助排烟机构;321、排风扇;322、吹风扇;323、导烟管;4、机器人辅助救援模块;41、救援信号发射器;42、救援机器人;421、自动行走车;4211、行走基座;4212、驱动轮组;42121、主动轮;42122、行走电机;42123、转向齿条;42124、从动轮;42125、转向齿轮;42126、转向电机;4213、支杆;4214、防护顶板;43、蓄电池;431、防火隔罩;44、喷洒管;45、喷洒水箱;451、喷洒水泵;46、防火物品保存箱;47、氧气供给组件;471、氧气储存瓶;472、氧气面罩;48、救援摄像头;49、救援信号警报器;5、中央监测控制模块;51、识别摄像头;52、压力传感器;53、信号接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建筑物智慧消防系统。参照图1,一种建筑物智慧消防系统,本申请实施例中以建筑物内一廊道为例,包括沿建筑物延伸方向设置的智能排烟模块3、喷淋灭火模块1、气体灭火模块2和中央监测控制模块5,还包括置入建筑物内的机器人辅助救援模块4。建筑内发生火灾时,通过喷淋灭火模块1及气体灭火模块2针对建筑物内火源进行扑灭降温,同时智能排烟模块3抽取建筑物内烟雾并导出建筑物,中央监测控制模块5及时检测被困人员位置,方便建筑物的控制中心及时提供救援措施,控制机器人辅助救援模块4及时赶往被困人员所在位置提供必要保护并引导被困人员安全撤离。
参照图1和图2,智能排烟模块3包括沿建筑物内顶壁固定安装的主排烟管道31,主排烟管道31的底面沿自身延伸方向依次均匀开设有若干吸烟口311,主排烟管道31的顶面沿自身延伸方向依次均匀开设有排烟口312,排烟口312通过管道穿出建筑物并设置有排烟扇313。火灾发生时,主排烟管道31通过若干排烟扇313抽吸建筑物内上升的烟雾,烟雾导入主排烟管道31后由若干排烟扇313处排出,有利于及时收集建筑物内产生的烟雾并及时排出,减少建筑物内烟雾过量、危害现场人员的问题。
参照图3,智能排烟模块3还包括辅助排烟机构32,辅助排烟机构32包括安装在建筑物左侧内侧壁上的吹风扇322和相对吹风扇322安装在建筑物右侧内侧壁上的排风扇321,排风扇321和吹风扇322均靠近建筑物的内底部,且排风扇321的右端穿出建筑物的侧壁并连通有导烟管323,导烟管323向上延伸、再次穿入建筑物内并连通主排烟管道31。建筑物内火灾发生时,同步启动排风扇321和吹风扇322,吹风扇322将大量烟气吹送至排风扇321,烟雾由排风扇321处导入导烟管323并输入主排烟管道31,最终由主排烟管道31集中排烟,有利于减少建筑物内底部、人员行动范围内的烟雾弥散量,提高对被困人员的保护,进一步提高主排烟管道31收集、排放建筑物内弥漫的烟雾的效果。
参照图1和图3,喷淋灭火模块1包括沿主排烟管道31的侧壁铺设的输水管路11,输水管路11形成对主排烟管道31的周向绕设,输水管路11朝向下方的管壁沿自身延伸方向依次均匀设置有若干细水雾喷头12。建筑物的外顶壁上预先固定有蓄水箱15和输水泵16,蓄水箱15连接外部水源方便及时补充蓄水,输水泵16的抽取端管道连接蓄水箱15,且输水泵16的输送端管道连通输水管路11。
参照图2,建筑物的内侧壁上固定有烟雾传感器13,烟雾传感器13信号连接有控制器14,控制器14安装在蓄水箱15的外侧壁上,且控制器14控制连接输水泵16,控制器14通过电线连接输水泵16,控制输水泵16的电源启闭。
烟雾传感器13作为感烟设备,在火灾发生时产生上升烟气后,及时将烟雾信号输送至控制器14,从而快速启动输水泵16将蓄水箱15内的存水抽送至输水管路11内进行传输灭火。蓄水箱15作为预备水源,提高输水管路11水源供给效率并及时扑灭火源。
参照图2和图3,气体灭火模块2包括设置在建筑物左侧内侧壁的灭火气体输送喷射部件,灭火气体输送喷射部件设置为灭火气体输送管23,且灭火气体输送管23沿建筑物水平延伸方向铺设,灭火气体输送管23同时位于吹风扇322的上方,灭火气体输送管23朝向建筑物内的管壁沿自身延伸方向依次均匀设置有若干喷嘴231,建筑物左侧外侧壁预先安置有灭火气体储存罐21,且灭火气体储存罐21与灭火气体输送管23之间连接有控制阀22,控制阀22可采用电磁阀。建筑物内火灾发生时,开启控制阀22并将灭火气体储存罐21内的灭火气体导入灭火气体输送管23,灭火气体输送管23通过若干喷嘴231朝向火源喷射灭火气体,有利于隔绝火源氧气并压制、扑灭火源,提高建筑物自动灭火效果。
参照图1和图4,建筑物内左右相对内侧壁均铺设有循环水管路17,单侧循环水管路17可蛇形延伸布置并且循环水管路17的两端集中于一处,建筑物的左右两外侧对应每根循环水管路17均预置有循环水箱18,循环水管路17的一端连接有循环泵19,另一端连通循环水箱18,循环泵19连通循环水箱18,循环水箱18同时外接外部水源,可及时补充储水。建筑物内发生火灾时,循环泵19抽取循环水箱18内的积水、沿循环水管路17循环流动并再次输送至循环水箱18,针对建筑物内由于火灾产生的热量进行吸收换热,有利于降低建筑物侧壁处温度,火灾发生过程时,建筑物内人员沿建筑物墙壁逃生过程中,提高对人员的保护。
参照图1和图4,机器人辅助救援模块4包括安装在建筑物内侧壁上的若干救援信号发射器41和预置在建筑内的救援机器人42。救援信号发射器41电信号连接建筑物的控制中心,方便对应所在位置发送救援信号,供救援人员确认被困位置并及时提供救援。
参照图2和图5,救援机器人42包括自动行走车421,自动行走车421包括行走基座4211、分别纵向固定支撑在行走基座4211顶面四角的支杆4213和固定四根支杆4213顶端的防护顶板4214,行走基座4211的底部设置有驱动行走基座4211移动的驱动轮组4212,行走基座4211的顶面安置有蓄电池43,蓄电池43上罩设有防火隔罩431,蓄电池43为驱动轮组4212供电。蓄电池43为驱动轮组4212提供必要供电以驱动行走基座4211自由移动,同时防火隔罩431隔绝外部火源、保护蓄电池43。
参照图2和图5,驱动轮组4212包括一对主动轮42121和一对从动轮42124,一对主动轮42121转动设置在行走基座4211的左侧底面两角位置并一一对应,一对从动轮42124转动设置在行走基座4211的右侧底面两角位置并一一对应。主动轮42121可采用万向轮,即可连接行走基座4211并自转,主动轮42121的轮壳外侧固定有用以驱动主动轮42121的行走电机42122,行走电机42122由蓄电池43供电。从动轮42124可设置为单向轮,即从动轮42124沿直线随主动轮42121转动。
参照图5,两主动轮42121的轮壳之间固定连接有转向齿条42123,转向齿条42123的齿牙面朝向从动轮42124一侧,行走基座4211的底面位于转向齿条42123的齿牙面一侧固定有转向电机42126,转向电机42126的输出端竖直向下并同轴心固定连接有转向齿轮42125,转向齿轮42125与转向齿条42123啮合。转向齿条42123采用软质塑料材料,在转向齿轮42125啮合传动过程中带动两主动轮42121自转并使行走基座4211移动转弯。
参照图2和图5,行走基座4211的顶面中部固定有带有箱门的防火物品保存箱46,防火物品保存箱46内预置有氧气供给组件47,氧气供给组件47包括氧气储存瓶471和连接氧气储存瓶471的氧气面罩472。防火物品保存箱46内存放的氧气面罩472及氧气储存瓶471为被困人员提供必要呼吸设备,同时防火物品保存箱46隔绝外部火源,避免火源燃烧氧气面罩472及氧气储存瓶471,被困人员通过取出氧气面罩472并佩戴,及时补充必要氧气,减少吸入烟气,提高对被困人员的保护。
参照图5,行走基座4211背离蓄电池43的一侧固定有喷洒水箱45,防护顶板4214的外侧周向安置有喷洒管44,行走基座4211的顶面位于喷洒水箱45背离防火物品保存箱46的一侧固定有喷洒水泵451,喷洒水泵451电线连接蓄电池43,喷洒水泵451的抽取端连接喷洒水箱45,喷洒水泵451的输送端连接喷洒管44。行走基座4211移动过程中,喷洒水泵451抽取喷洒水箱45内的积水并由喷洒管44围绕防护顶板4214外侧进行喷洒,减少建筑物内火源朝向防护顶板4214下放设备蔓延的势头,有利于辅助扑灭行走基座4211移动沿途的火焰,提高对行走基座4211及被困人员的保护。
参照图4和图5,行走基座4211顶面位于防火隔罩431背离防火物品保存箱46的一侧设置有救援摄像头48,防火顶板的顶面固定有救援信号警报器49,救援摄像头48由蓄电池43供电的同时信号连接建筑物的控制中心。救援摄像头48及时观察火灾现场情况并传输至建筑物的控制中心供管理人员及时控制支援。救援信号警报器49可采用声光警报器,在行走基座4211移动救援过程中闪光并发出警报,方便供被困人员辨识。
防护顶板4214为下方防火物品保存箱46、救援摄像头48及蓄电池43提供保护作用,避免上方火源掉落造成的损伤。
参照图2和图4,中央监测控制模块5包括若干安装在建筑物两相对内壁的识别摄像头51,识别摄像头51靠近建筑物的内底壁并沿建筑物的延伸方向设置,建筑物的内底壁沿自身延伸方向设置有若干压力传感器52,防护顶板4214的顶面固定有信号接收器53,压力传感器52信号连接信号接收器53,且信号接收器53控制连接救援机器人42。
识别摄像头51实时监测建筑物内各位置被困人员,同时被困人员移动过程中,压力传感器52感应各位置被困人员所在位置及移动方向,压力信号输送至信号接收器53后,方便操作者及时控制救援机器人42出发抵达被困人员所在位置并提供必要保护及引导。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建筑物智慧消防系统的实施原理为:建筑物内发生火灾时,烟雾传感器13感应烟雾信号并输送至控制器14,控制器14启动输水泵16并抽取蓄水箱15内蓄水输送至输水管路11,同时开启控制阀22将灭火气体储存罐21内的灭火气体导入灭火气体输送管23,若干细水雾喷头12配合若干喷嘴231针对火源进行扑灭,同步启动若干排烟扇313、吹风扇322和排风扇321,主排烟管道31及导烟管323同步排放火灾产生的烟雾,建筑物内被困人员通过救援信号发射器41及时发射求救信号,压力传感器52同时感应底面人员行走压力变化,建筑物的控制中心由识别摄像头51、信号发出位置及时控制驱动行走基座4211到达指定位置,氧气面罩472为被困人员提供呼吸气源,保护被困人员并指引安全逃生路线。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建筑物智慧消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喷淋灭火模块(1)、气体灭火模块(2)和智能排烟模块(3),所述喷淋灭火模块(1)包括用于设置在建筑物内的输水管路(11),所述输水管路(11)上设置有若干细水雾喷头(12);
所述气体灭火模块(2)包括用于设置在建筑物内的灭火气体储存罐(21)和连接所述灭火气体储存罐(21)并沿建筑物内部铺设的灭火气体输送喷射部件;
所述智能排烟模块(3)包括用于设置在建筑物内顶部的主排烟管道(31)和用于设置在建筑物内侧壁的辅助排烟机构(32);
还包括用于设置在建筑物内的机器人辅助救援模块(4),所述机器人辅助救援模块(4)包括用于安装在建筑物内的若干救援信号发射器(41)和救援机器人(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物智慧消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排烟管道(31)上开设有若干用于朝向建筑物内部的吸烟口(311)和若干用于连通建筑物外部的排烟口(312),且所述主排烟管道(31)内位于所述排烟口(312)处设置有排烟扇(313),所述输水管路(11)沿所述主排烟管道(31)的延伸方向安装在所述主排烟管道(31)的外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物智慧消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灭火模块(1)还包括用于安置在建筑物内的烟雾传感器(13),所述烟雾传感器(13)信号连接有控制器(14),所述输水管路(11)连接有用于预先安置在建筑物内的蓄水箱(15),且所述蓄水箱(15)与所述输水管路(11)之间连接有输水泵(16),所述控制器(14)设置在所述蓄水箱(15)上并控制连接所述输水泵(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物智慧消防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铺设在建筑物侧壁上的循环水管路(17)和用于连接所述循环水管路(17)的循环水箱(18),所述循环水管路(17)的一端连接有循环泵(19),另一端连通循环水箱(18),且所述循环泵(19)连通所述循环水箱(1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物智慧消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灭火气体储存罐(21)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灭火气体导出的控制阀(22),所述灭火气体输送喷射部件设置为连接所述控制阀(22)的灭火气体输送管(23),且所述灭火气体输送管(23)沿自身延伸方向开设有若干喷嘴(23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物智慧消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排烟机构(32)包括用于安装在建筑物内侧壁上的排风扇(321)和吹风扇(322),且所述排风扇(321)和所述吹风扇(322)相对设置并位于所述灭火气体输送管(23)的下方,所述排风扇(321)的排风口连接有导烟管(323),且所述导烟管(323)连接所述主排烟管道(31)。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一种建筑物智慧消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救援机器人(42)包括自动行走车(421)和设置在自动行走车(421)上的防火物品保存箱(46),所述防火物品保存箱(46)内设置有氧气供给组件(47),所述自动行走车(421)上设置有救援摄像头(48),且所述自动行走车(421)上设置有救援信号警报器(49)。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建筑物智慧消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行走车(421)包括行走基座(4211),所述行走基座(4211)的底部设置有用于驱动行走基座(4211)移动的驱动轮组(4212),且所述行走基座(4211)上设置有用于提供电源的蓄电池(43),所述蓄电池(43)上罩设有防火隔罩(431);
所述氧气供给组件(47)包括设置在防火物品保存箱(46)内的氧气储存瓶(471)和连接所述氧气储存瓶(471)的氧气面罩(47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建筑物智慧消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基座(4211)的顶面架设有防护顶板(4214),且所述防护顶板(4214)盖设在所述防火物品保存箱(46)、救援摄像头(48)及蓄电池(43)上方;
所述防护顶板(4214)的外侧周向设置有喷洒管(44),且所述行走基座(4211)上固定有喷洒水箱(45)和喷洒水泵(451),所述喷洒水泵(451)电线连接所述蓄电池(43),所述喷洒水泵(451)的抽取端连接所述喷洒水箱(45),且所述喷洒水泵(451)的输送端连接所述喷洒管(44)。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建筑物智慧消防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央监测控制模块(5),所述中央监测控制模块(5)包括若干用于安装在建筑物内的识别摄像头(51)、若干用于安装在建筑物地面的压力传感器(52)和信号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52)的信号接收器(53),所述信号接收器(53)设置在所述救援机器人(42)上并控制连接所述救援机器人(42)。
CN202110513756.6A 2021-05-12 2021-05-12 一种建筑物智慧消防系统 Pending CN11313420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13756.6A CN113134202A (zh) 2021-05-12 2021-05-12 一种建筑物智慧消防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13756.6A CN113134202A (zh) 2021-05-12 2021-05-12 一种建筑物智慧消防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34202A true CN113134202A (zh) 2021-07-20

Family

ID=768169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13756.6A Pending CN113134202A (zh) 2021-05-12 2021-05-12 一种建筑物智慧消防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3420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49736A (zh) * 2021-12-24 2022-02-15 盐城星通物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物联网消防系统
CN115920286A (zh) * 2022-11-28 2023-04-07 湖北理工学院 一种用于综合管廊自动化精准灭火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16793B1 (en) * 1999-10-08 2001-04-17 Sundholm Goeran Installation for extinguishing fire
EP2108408A1 (en) * 2008-04-09 2009-10-14 Zsolt Bátór Fixed fire-fighting equipment for the fire protection of the service shafts and vent stacks of buildings, especially existing multi-storey buildings
CN104063982A (zh) * 2014-06-20 2014-09-24 阚梦诗 一种智能报警、疏导和灭火系统
CN107050709A (zh) * 2017-04-28 2017-08-18 苏州亮磊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火场救援的自动化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
CN109215278A (zh) * 2018-11-28 2019-01-15 苏州科技大学 一种面向智能建筑的消防系统
CN110711332A (zh) * 2019-09-25 2020-01-21 浙江树人学院(浙江树人大学)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消防预警灭火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16793B1 (en) * 1999-10-08 2001-04-17 Sundholm Goeran Installation for extinguishing fire
EP2108408A1 (en) * 2008-04-09 2009-10-14 Zsolt Bátór Fixed fire-fighting equipment for the fire protection of the service shafts and vent stacks of buildings, especially existing multi-storey buildings
CN104063982A (zh) * 2014-06-20 2014-09-24 阚梦诗 一种智能报警、疏导和灭火系统
CN107050709A (zh) * 2017-04-28 2017-08-18 苏州亮磊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火场救援的自动化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
CN109215278A (zh) * 2018-11-28 2019-01-15 苏州科技大学 一种面向智能建筑的消防系统
CN110711332A (zh) * 2019-09-25 2020-01-21 浙江树人学院(浙江树人大学)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消防预警灭火系统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冶金工业部建设司: "《安全管理》", 30 September 1990,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宋广瑞等: "《气体灭火系统》", 31 January 2015,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
张克复等: "《档案工作基本知识问答》", 30 November 1986, 档案出版社 *
张敏等: "《建筑设备》", 30 June 2013,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
日本《食品商业》编辑部: "《向日本超市店长学习合法经营之道》", 31 October 2018, 东方出版社 *
潘洪亮等: "《信息知识词典》", 31 May 2002, 军事谊文出版社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49736A (zh) * 2021-12-24 2022-02-15 盐城星通物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物联网消防系统
CN114049736B (zh) * 2021-12-24 2023-08-01 盐城星通物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物联网消防系统
CN115920286A (zh) * 2022-11-28 2023-04-07 湖北理工学院 一种用于综合管廊自动化精准灭火装置
CN115920286B (zh) * 2022-11-28 2023-12-29 湖北理工学院 一种用于综合管廊自动化精准灭火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134202A (zh) 一种建筑物智慧消防系统
CN212880735U (zh) 一种电动车车棚自动消防系统
CN108434628B (zh) 无人机械车库移动式消防系统及方法
US9345914B1 (en) Automatic fire extinguishing system
KR20180093534A (ko) 화재 인명구조 로봇
JP2021507802A (ja) 火災避難室
CN113198128B (zh) 一种全自动排烟灭火系统
JP3914466B2 (ja) 乗物用防災設備
CN108261631A (zh) 一种用于吸气的供气管道
CN114748814A (zh) 一种攀爬式灭火机器人
KR101711622B1 (ko) 주택용 소방 완강기
KR102041778B1 (ko) 소방 대피로용 산소 통로 공급장치
KR102077296B1 (ko) 건축물 화재진압 소방장치
JPH11206903A (ja) 消火設備
CN103480099A (zh) 一种楼道防火系统
CN110618636A (zh) 一种实验室安全监控预警系统
CN103473876B (zh) 一种可编码楼道防火系统
CN209253995U (zh) 一种火灾核实、疏散引导和遥控灭火消防系统
CN112086045A (zh) 一种智慧消防用逃生引导装置及其引导方法
CN108261648A (zh) 一种供气管道
CN112691322A (zh) 一种智能型消防用灭火机器人及消防灭火系统
CN205814949U (zh) 一种基于树莓派楼道防火装置
CN218636499U (zh) 一种消防疏散通道结构
CN104288952A (zh) 一种防火预警系统
CN211015081U (zh) 一种实验室安全监控预警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