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30061A - 分布式监护系统 - Google Patents

分布式监护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30061A
CN113130061A CN202010042087.4A CN202010042087A CN113130061A CN 113130061 A CN113130061 A CN 113130061A CN 202010042087 A CN202010042087 A CN 202010042087A CN 113130061 A CN113130061 A CN 1131300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monitor
monitors
monitoring
wind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4208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韦文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dan Instruments Inc
Original Assignee
Edan Instrument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dan Instruments Inc filed Critical Edan Instruments Inc
Priority to CN20201004208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30061A/zh
Publication of CN1131300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300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4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 G16H40/6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for the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 G16H40/63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for the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for local operation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4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 G16H40/6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for the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 G16H40/67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for the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for remote operatio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Measur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监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分布式监护系统,包括多台监护仪,每一台监护仪可与其他监护仪建立通信连接;监护仪用于在与其他监护仪建立通信连接时,接收并在监护仪的特定窗口显示来自其他监护仪的第二监护数据,监护仪的窗口与监护数据的数据类型相对应。由于不同的显示窗口所显示的监护数据的数据类型不同,那么其他监护仪发送给监护仪的数据类型也就不同,也就意味着其他监护仪发送给监护仪的数据并非是其他监护仪监测到的所有监护数据,从而可以减少数据的传输量,提高了该监护系统的性能;对于监护仪而言其对接收到的第二监护数据仅仅用于显示,没有磁盘IO开销,在实时监护下具备更小的数据延迟,提高分布式监护系统的运行效率。

Description

分布式监护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监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分布式监护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中央监护系统,都是以中央监护系统为服务器组成的中央监护仪网络,所有网络中的监护仪都通过网络连接到中央监护系统。该方案中,需要所有监护仪实时将所有数据都传输到中央监护系统。
对于一台中央监护系统工作站主机来讲,能够实时连接的监护仪数量上限不高,而随着医院的扩容,一个科室、一个病区的患者数量将会超过监护仪的连接数量,传统的中央监护系统遇到了瓶颈。
具体地,由于监护对网络传输的延迟要求较高,而且中央监护系统不在床旁,护士除了查房时间外基本都在护士站值班,对中央监护系统的远程监护和实时报警依赖较大,这就会对中央监护系统工作站主机的性能提出较高要求,一旦同时监护的患者过多,中央监护系统的性能下降非常严重,界面实时波形会比较卡顿。同时多床同时监护数据量非常大,对前台界面交互性能影响也很大,在监护过程中,护士操作中央监护系统响应也会变慢,如果中央监护系统无法及时发出关键报警,造成患者延误治疗。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布式监护系统,以解决如何提高中央监护系统的性能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布式监护系统,包括:
多台监护仪,每一台监护仪可与其他监护仪建立通信连接;
所述监护仪用于在与其他监护仪建立通信连接时,接收并在所述监护仪的特定窗口显示来自其他监护仪的第二监护数据,所述监护仪的窗口与监护数据的数据类型相对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监护系统,由于监护仪具有它床功能,基于它床功能可以在监护仪上显示其他监护仪的监护数据,其中,不同的显示窗口所显示的监护数据的数据类型不同,那么其他监护仪发送给监护仪的数据类型也就不同,也就意味着其他监护仪发送给监护仪的数据并非是其他监护仪监测到的所有监护数据,从而可以减少数据的传输量,提高了该监护系统的性能;对于监护仪而言其对接收到的第二监护数据仅仅用于显示而不进行任何处理,没有磁盘IO开销,在实时监护下具备更小的数据延迟,监护仪的运行效率更高;同时由于该监护系统并不会增加原有监控系统的硬件开销,因此对成本不会有影响。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特定窗口与用户指令相对应,所述用户指令包括:用户选择指令和用户切换指令,所述监护仪的窗口包括:一个主窗口和至少一个子窗口。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监护系统,监护仪基于用户指令确定其他监护仪的第二监护数据对应的特定窗口,而窗口与数据类型对应,即,监护仪是基于用户指令确定其所接收用户选择指令到的第二监护数据的数据类型的,可以保证在监护仪的特定窗口所显示的第二监护数据是基于用户需求所显示的。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第二实施方式中,所述监护仪用于:
根据所述用户选择指令,在所述主窗口显示所述监护仪采集的第一监护数据,在所述子窗口分别显示来自所述其他监护仪的第二监护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监护系统,当用户在监护仪上选择其他监护仪进行监护时,则在监护仪的主窗口显示本地监护仪采集的第一监护数据,在子窗口显示其他监护仪的第二监护数据,其中由于窗口与数据类型对应,那么此时第一监护数据的数据类型与第二监护数据的数据类型不同。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第三实施方式中,所述监护仪还用于:
根据所述用户切换指令,从所述其他监护仪中,选定与所述用户切换指令对应的目标监护仪;
在所述主窗口显示所述目标监护仪的第二监护数据;
在所述子窗口显示所述监护仪采集的第一监护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监护系统,当用户在监护仪上进行监护仪的切换时,在监护仪的主窗口显示与用户切换指令对应的目标监护仪的第二监护数据,在子窗口显示监护仪采集的第一监护数据;即,根据用户切换指令采用不同的窗口显示不同的监护数据,以满足不同的监护情况。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实施方式至第三实施方式中任一项,在第一方面第四实施方式中,所述主窗口显示的监护数据包括来自所述监护仪或者所述目标监护仪的波形数据、生命体征参数以及报警数据;
所述子窗口显示的监护数据为来自所述监护仪或其他监护仪的报警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监护系统,其中主窗口显示的监护数据的数据量大于子窗口显示的监护数据的数据量,对应地,其他监护仪发送给监护仪的第二监护数据在子窗口显示时,就表示其他监护仪并未将其监测到的所有监护数据全部发送给监护仪,以减少传输的数据量;同时由于仅存在一个主窗口,那么表示在同一时刻监护仪上仅显示该分布式监护系统中某一个监护仪的多种监护数据,可以提高该分布式监护系统的性能。
结合第一方面第四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第五实施方式中,所述监护仪还用于:
在检测到所述目标监护仪在其他监护仪的主窗口显示时;
将所述监护仪的主窗口显示的所述目标监护仪切换至所述监护仪的子窗口显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监护系统,在该分布式监护系统中某监护仪的监护数据仅能够显示在一台监护仪的主窗口,而不能显示在两台及以上的监护仪的主窗口中,以减少数据的传输量,提高分布式监护系统的性能。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六实施方式中,所述监护仪接收的来自其他监护仪的第二监护数据是所述其他监护仪基于当前网络带宽以及所述第二监护数据中各个监护数据的优先级依次发送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监护系统,监护仪所接收到的第二监护数据是基于当前网络带宽并按照第二监护数据中各个监护数据的优先级依次发送的,能够保证重要的监护数据优先被监护仪接收并显示,以便于监护数据的及时处理。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七实施方式中,所述系统还包括:数据管理库,所述数据管理库用于存储来自所述多台监护仪的第三监护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监护系统,通过在数据管理库中存储多台监护仪的第三监护数据,由于数据管理库并不是服务器,不需要实时同监护仪进行通信,可以减轻网络开销;其在网络带宽充足的情况下,从监护仪中获取到第三监护数据并进行存储,以保证后续回顾数据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八实施方式中,所述数据管理库用于标记所述第三监护数据的来源,并合并来自于同一患者且同一所述监护仪的所述第三监护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监护系统,通过对第三监护数据的来源进行标记,以便于后续第三监护数据的合并,从而保证第三监护数据的完整性。
结合第一方面第七实施方式,或第八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第九实施方式中,所述监护仪还用于显示所述多台监护仪的第三监护数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示意的分布式监护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监护仪显示界面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个示意的分布式监护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示意的分布式监护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示意的分布式监护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布式监护系统,所述的监护系统包括多台监护仪。如图1所示,在图1中仅示出了三台监护仪相互之间的连接关系,但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监护系统并不限于此,具体监护仪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设置,在此并不做任何限定。如图1所示,若将监护仪1定义为本地监护仪,那么监护仪2以及监护仪3就可以定义为其他监护仪。由于监护仪自身具有数据存储功能,那么就可以作为该监护系统中的服务器节点,利用监护仪的它床功能可以实现监护仪之间监护数据的共享。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分布式监护系统可以理解为无服务器的分布式监护系统。
所述的监护数据为监护仪采集获得的与患者生理状态相关的数据。对于监护仪而言,可以将其获取到的多种监护数据按照数据类型分为波形数据、报警数据以及生命体征参数等等。所述的多种监护数据可以是多种历史监护数据,也可以是多种实时监护数据。其中,所述的历史监护数据为监护仪在当前时刻之前所监测并存储的监护数据,监护仪可以从存储空间中读取该历史监护数据;所述的多种实时监护数据是监护仪实时监测到的数据。
如上文所述,监护仪具有它床功能,利用它床功能就可以通过网络通信共享其状态信息,在状态信息中包含它床观察信息。在每一台的监护仪的显示界面上包括有多个窗口,每个窗口与监护数据的数据类型对应。其中,窗口所对应的数据类型可以事先在监护仪中进行设定。在每个窗口所对应的数据类型确定之后,那么在该窗口中显示的监护数据的数据类型也就相应地确定。例如,监护仪的显示界面划分为3个窗口,其中窗口1对应的数据类型为数据类型A、数据类型B以及数据类型C,窗口2以及窗口3对应的数据类型为数据类型A。
在下文的描述中,将本地监护仪简称为本地。当本地与其他监护仪建立通信连接时,本地接收来自其他监护仪的第二监护数据并在本地的特定窗口中显示所述的第二监护数据。其中,所述的特定窗口为本地窗口中的一个窗口,本地可以在与其他监护仪建立通信连接时,确定所述的其他监护仪对应的特定窗口;即,本地在接收其他监护仪的第二监护数据之前,已经确定出第二监护数据的数据类型,那么其他监护仪基于所确定出的第二监护数据的数据类型向本地发送对应的监护数据。
具体地,本地对于其他监护仪对应的特定窗口的确定可以是基于用户指令确定的,也可以是在本地中存储有预设的患者床位布局规则,本地利用预设的患者床位布局规则来决定其他监护仪对应的特定窗口。
本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监护系统,由于监护仪具有它床功能,基于它床功能可以在监护仪上显示其他监护仪的监护数据,其中,不同的显示窗口所显示的监护数据的数据类型不同,那么其他监护仪发送给监护仪的数据类型也就不同,也就意味着其他监护仪发送给监护仪的数据并非是其他监护仪监测到的所有监护数据,从而可以减少数据的传输量,提高了该监护系统的性能;对于监护仪而言其对接收到的第二监护数据仅仅用于显示而不进行任何处理,没有磁盘IO开销,在实时监护下具备更小的数据延迟,监护仪的运行效率更高;同时由于该监护系统并不会增加原有监控系统的硬件开销,因此对成本不会有影响。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的特定窗口与用户指令相对应。即,本地是基于用户指令确定其它监护仪对应的特定窗口。其中,用户指令包括用户选择指令以及用户切换指令,所述的用户选择指令用于从其他监护仪中选择至少一台监护仪在本地监护仪中进行观察;所述的用户切换指令用于在本地监护仪中切换需要重点观察的监护仪。
具体地,监护仪的窗口包括一个主窗口以及至少一个子窗口。其中,监护仪的窗口划分如图2所示,在图2中仅示出了一个主窗口以及两个子窗口,但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具体的子窗口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监护的监护仪的数量进行设置,本发明实施例可以从各个显示窗口的面积占整个显示界面的比例进行主窗口与子窗口的区分,例如可以将面积最大的窗口称之为主窗口,其他的窗口称之为子窗口。
其中,主窗口用于显示重点观察的监护仪的监护数据,子窗口用于显示需要观察但不是重点观察的监护仪的监护数据,并且一子窗口对应一监护仪。即,当需要对某一监护仪进行重点监测时,那么该监护仪与主窗口对应;当需要对某一监护仪进行观察但不是重点监测时,那么该监护仪与子窗口对应,在同一时刻,需要重点监测的监护仪可以为一个,而不是重点监测的监护仪则可以为多个;即在一监护仪的显示界面上对应一个主窗口和多个子窗口。
由于主窗口是用于显示重点观察的监护仪的监护数据的,因此,主窗口对应的数据类型多于子窗口对应的数据类型。例如,主窗口对应的数据类型包括数据类型A、数据类型B以及数据类型C,子窗口对应的数据类型为数据类型A。
本地在与其他监护仪建立通信连接时,可以基于用户指令确定其他监护仪对应的窗口,即所述的特定窗口。具体地,如上文所述,用户选择指令是用于从其他监护仪中选择至少一台监护仪在本地监护仪中进行观察,那么所选择的至少一台监护仪的第二监护数据显示在本地的子窗口中,相应地,本地所采集的第一监护数据显示在本地的主窗口中。
例如,请参见图1,将监护仪1定义为本地监护仪(简称为本地),监护仪2以及监护仪3定义为其他监护仪。当本地基于用户选择指令将监护仪2选择为需要在本地进行观察的监护仪,那么在本地的主窗口显示监护仪1的第一监护数据,子窗口显示监护仪2的第二监护数据。当确定本地的主窗口显示监护仪1的第一监护数据时,由于主窗口对应的数据类型包括数据类型A、数据类型B以及数据类型C,那么监护仪1从采集到的监护数据中选定数据类型为A、B以及C的监护数据形成第一监护数据显示在本地的主窗口中;同时,由于子窗口对应的数据类型为数据类型A,那么监护仪2从采集到的监护数据中选定数据类型为A的监护数据形成第二监护数据,并将第二监护数据发送给本地,本地在接收到第二监护数据之后在本地的子窗口中显示所述的第二监护数据。
从数据的传输角度,由于监护仪2发送给本地的第二监护数据中仅仅是数据类型为A的监护数据,同时对于监护2而言其在监护过程中所采集到的监护数据的数据类型并不限于数据类型A,也包括其他数据类型的监护数据;因此,监护仪2并未将其采集到的所有数据类型的监护数据全部发送给本地,而是基于本地的需求(即,用户选择指令)从采集到的监护数据中选定相应的监护数据发送给本地,一方面能够满足用户需求,另一方面减少数据的传输量,提高了该分布式监护系统的性能。
用户切换指令是用于在本地监护仪中切换需要重点观察的监护仪,本地在接收到用户切换指令之后,根据用户切换指令从其他监护仪中选定与用户切换指令对应的目标监护仪,并在主窗口中显示目标监护仪的第二监护数据,在子窗口中显示本地的第一监护数据。所述的目标监护仪为其他监护仪中需要重点观察的监护仪,或者也可以理解为,其他监护仪中被选定为显示在本地的主窗口中的监护仪。
例如,在t1时刻本地的主窗口中显示的是本地的第一监护数据,子窗口中显示的是监护仪2的第二监护数据;在t2时刻本地利用用户切换指令将监护仪2设置为重点观察的监护仪,那么监护仪2的第二监护数据就显示在本地的主窗口,而本地的第一监护数据显示在本地的子窗口。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第一监护数据而言,在t1时刻以及t2时刻其对应的数据类型是不同;同样地,对于第二监护数据而言,在t1时刻以及t2时刻其对应的数据类型也是不同的。这是由于,在t1时刻以及t2时刻,第一监护数据对应的窗口从主窗口切换至子窗口,第二监护数据对应的窗口从子窗口切换至主窗口。
具体地,在t1时刻,主窗口显示的是第一监护数据,子窗口显示的是第二监护数据。其中,第一监护数据对应的数据类型包括:数据类型A、数据类型B以及数据类型C;第二监护数据对应的数据类型为数据类型A。
在t2时刻,主窗口显示的第二监护数据,子窗口显示的是第一监护数据。其中,第一监护数据对应的数据类型为数据类型A;第二监护数据对应的数据类型为数据类型A、数据类型B以及数据类型C。
由此可知,在不同时刻,当监护数据对应的窗口发生变化时,其数据类型会相应地发生变化。
从数据处理角度,第一监护数据在t1时刻与t2时刻发生了变化,由于在t2时刻用户仅需要对本地采集到的数据类型为A的监护数据进行观察,那么本地仅需要对数据类型为A的监护数据处理后显示,其他数据类型的监护数据可以存储在本地的存储空间中,以用于后续历史数据的回顾,可以减少系统的数据处理量,提高了系统的性能。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主窗口显示的监护数据的数据类型包括来自监护仪或目标监护仪的波形数据、生命体征参数以及报警数据;子窗口显示的监护数据的数据类型为来自监护仪或其他监护仪的报警数据。
具体地,由于显示在本地的主窗口中的监护数据的来源分为两种,其一为本地的第一监护数据,其二为目标监护仪的第二监护数据,其中所述的目标监护仪为其他监护仪中的一台监护仪。那么,对于本地而言,当其对应的第一监护数据显示在主窗口时,第一监护数据的数据类型包括:本地采集到的波形数据、生命体征参数以及报警数据;对于目标监护仪而言,当其对应的第二监护数据显示在主窗口时,第二监护数据的数据类型包括:目标监护仪所采集到的波形数据、生命体征参数以及报警数据。
由于显示在本地的子窗口中的监护数据的来源同样可以分为两种,其一为本地的第一监护数据,其二为其他监护仪的第二监护数据。那么,对于本地而言,当其对应的第一监护数据显示在子窗口时,第一监护数据的数据类型为:本地采集到的报警数据;对于其他监护仪而言,当其对应的第二监护数据显示在子窗口时,第二监护数据的数据类型为:其他监护仪采集到的报警数据。
所述的分布式监护系统是基于用户指令确定各台监护仪的监护数据对应的本地的窗口,从而确定各台监护仪向本地所发送的监护数据以减小网络开销,以及确定本地当前所需要处理的监护数据的数据类型,以减少数据处理量,从而提高系统性能。具体地,对于用户而言,显示在子窗口中的监护数据没有显示主窗口中的监护数据重要。即对于显示在子窗口的监护数据而言,其对应的数据类型可以仅仅涉及一些重要的报警数据等等;对于显示在主窗口的监护数据而言,其对应的数据类型包括波形数据、生命体征参数以及报警数据等等。
本实施例所述的分布式监护系统,由于其他监护仪是基于用户指令从采集到的监护数据中选定相应的数据类型形成第二监护数据发送给本地的,而并非是在所有情况下将采集到的监护数据全部发送给本地;本地同样也是基于用户指令从采集到的监护数据中选定相应的数据类型形成第一监护数据的,而并非实时处理所采集到的所有监护数据;且本地对于接收到第二监护数据仅用于显示,而不会进行存储。那么,由于监护仪不再负责数据存储,没有磁盘IO开销,在实时监护下具备更小的数据延迟,监护仪的运行效率更高;同时由于该监护系统并不会增加原有监控系统的硬件开销,因此对成本不会有影响。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监护仪还用于在检测到目标监护仪在其他监护仪的主窗口显示时,将监护仪的主窗口显示的目标监护仪切换至监护仪的子窗口显示。
具体地,两台以上的监护仪可以组成监护工作组,在监护工作组内的监护数据可以共享。那么对于同一监护工作组内的同一监护仪而言,仅允许在该监护工作组的一台监护仪的主窗口显示其监护数据。本地在监护过程中实时检测当前被选定为目标监护仪是否显示在其他监护仪的主窗口中,例如,请参见图1,在t1时刻,本地的主窗口中显示的是监护仪2的第二监护数据,本地的子窗口中显示的是本地的第一监护数据;若在t2时刻,本地监测到在监护仪3的主窗口同样也显示有监护仪2的第二监护数据,那么此时本地将监护仪2的第二监护数据从主窗口切换至子窗口。在该分布式监护系统中某监护仪的监护数据仅能够显示在一台监护仪的主窗口,而不能显示在两台及以上的监护仪的主窗口中,以减少数据的传输量,提高分布式监护系统的性能。
进一步可选地,本地接收到的来自其他监护仪的第二监护数据是其他监护仪基于当前网络带宽以及第二监护数据中各个监护数据的优先级依次发送的。具体地,监护仪对当前网络带宽状态的确定可以通过以下指标综合判定:网络的传输延迟、抖动、丢包率等,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在此对当前网络状态的具体确定方式并不做任何限制。
其中,监护仪在监护患者过程中的数据按照不同的数据类型划分为:报警数据、生命体征参数、波形数据、患者信息、配置信息、已存储的当前患者数据(患者信息、报警数据、生命体征参数、波形数据)、已解除患者数据(患者信息、报警数据、生命体征参数、波形数据)、用户操作日志、监护仪运行日志等。
监护数据的优先级可以按照不同数据类型对于患者监护的重要程度确定,也可以在对应患者监护的重要程度的基础上结合该数据类型的数据流量来确定。其中,监护仪对于最高优先级的监护数据是内置的,其他监护数据的优先级可以是由用户指定的,但所指定的优先级不能高于本地内置的最高优先级。其中,内置的最高优先级的监护数据可以是报警数据、配置参数以及患者信息。
不同数据类型的监护数据具备不同的优先级,其他监护仪根据当前网络带宽状态,保证高优先级的第二监护数据优先传输到本地。即,本地所接收到的第二监护数据是其他监护仪依据当前网络带宽以及各个监护数据的优先级发送的。
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分布式监护系统还包括有至少一台数据管理库(Data Management System,简称为DMS)。所述的数据管理库与监护仪连接,用于存储监护仪发送的第三监护数据。
监护仪将第三监护数据传输至DMS中,具备如下优势:
(1)其他监护仪在关机时,本地或者第三方授权系统,仍可以通过数据管理库提供的访问接口浏览患者的第三监护数据;即,该DMS还对外提供查看、回顾、检索、备份以及导入导出的功能;
(2)监护仪传输给DMS数据都是第三监护数据,可以充分利用空闲带宽或者空闲时段(无患者监护下)。
DMS并不是服务器,其不需要实时同监护仪通信。DMS在网络带宽充足下,向监护仪获取第三监护数据,并存储到本地系统;且DMS在存储第三监护数据时,不会修改所获取到的第三监护数据的内容。其他监护仪或第三方授权系统在回顾数据时,才会跟DMS请求数据;由于监护数据的唯一来源是监护仪,中间未经过转化,可以避免传统方案中同一监护数据在监护仪中的时间与其在中央监护系统中的时间不一致的问题。第三监护数据不依赖实时传输,可避免由于实时网络不稳定导致第三监护数据在向中央监护系统传输时的数据缺失问题。这是由于数据不是在DMS中就是仍在监护仪中,其他监护仪或第三方授权系统在回顾第三监护数据时,可以在监护仪和DMS(优先检索DMS)中检索数据进行回顾,保证所回顾的第三监护数据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请参见图4,图4示出了多台监护仪以及多台数据管理库(DMS)所组成的分布式监护系统。该分布式监护系统包括N台监护仪以及m台DMS。
在该分布式监护系统中,可以仅包括一台DMS,也可以包括1台以上的DMS,但是当分布式监护系统包括1台以上的DMS时,所有的DMS须组成DMS工作组。这是由于在分布式监护系统中,同一监护仪不同时刻的第三监护数据可能发送给不同的DMS,那么若DMS不组成DMS工作组的话,就不能保证同一监护仪的第三监护数据的完整性。以图5为例,图5中m台DMS组成一个DMS工作组。
对于DMS组成工作组而言,用户可以通过设置是否允许DMS自动加入DMS工作组或者手动添加一个目标工作组配置。若允许DMS自动加入,则新加入的DMS会自动加入已存在的工作组;如果分布式监护系统中不存在DMS工作组,则会创建一个新的DMS工作组,其他DMS(如果设为自动加入)可以自动加入该DMS工作组。用户可以将某台DMS从DMS工作组中脱离,脱离DMS工作组的DMS将不会收到监护仪的第三监护数据。
建立DMS工作组后,当多台DMS处于同一工作组时,一台监护仪的第三监护数据在同一时刻只会传输给一台DMS,但是在不同时刻,一台监护仪的第三监护数据会传输给不同的DMS。因此,为了区分DMS所接收到的第三监护数据的来源,DMS会对接收到的第三监护数据进行标记,标记的目的在于确定同一患者的第三监护数据分布在哪些DMS上,为同一患者第三监护数据的回顾提供准确快速定位,并根据不同DMS持有该患者的第三监护数据的数据量大小决定第三监护数据融合的方向。例如,可以确定持有该患者的第三监护数据的数据量最大的DNS为目标DMS。其他DMS会标记出哪些第三监护数据需要向目标DMS进行合并,并建立数据合并计划,在适当的时间启动患者数据合并迁移,最终DMS工作组内的1台DMS上保留该患者的全部时段数据。DMS可以同时存在多个数据合并计划,每个计划执行成功后,都会更新患者数据标记索引,以提供患者的第三监护数据回顾的准确快速定位。
DMS允许同一时刻接收来自多台监护仪的同一患者的第三监护数据(必须来自不同监护仪/遥测设备,且多台设备之间已经建立了关联关系,证明确实是监护同一患者),并对所接收到的第三监护数据来源进行标记,DMS不进行数据融合,保持不同监护仪的第三监护数据的完整性。数据融合与数据合并都是针对底层数据的操作,与前台数据的展示无关。来自同一台监护仪的同一个患者在不同时段的监护数据需要合并,来自不同监护仪的同一个患者在任何时间段的数据都不会融合。其中,不会融合是指在数据上会保留来源标识,在回顾该患者数据时,可以表征出不同来源,用户可以只查看某一来源的监护数据,也可以同时查看不同来源的监护数据;也可以对不同来源的监护数据进行合并显示,比如在空白时段上用其他数据源的监护数据填充当前数据源的空白后再显示。
虽然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做出各种修改和变型,这样的修改和变型均落入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分布式监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台监护仪,每一台监护仪可与其他监护仪建立通信连接;
所述监护仪用于在与其他监护仪建立通信连接时,接收并在所述监护仪的特定窗口显示来自其他监护仪的第二监护数据,所述监护仪的窗口与监护数据的数据类型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定窗口与用户指令相对应,所述用户指令包括:用户选择指令和用户切换指令,所述监护仪的窗口包括:一个主窗口和至少一个子窗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监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护仪用于:
根据所述用户选择指令,在所述主窗口显示所述监护仪采集的第一监护数据,在所述子窗口分别显示来自所述其他监护仪的第二监护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监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护仪还用于:
根据所述用户切换指令,从所述其他监护仪中,选定与所述用户切换指令对应的目标监护仪;
在所述主窗口显示所述目标监护仪的第二监护数据;
在所述子窗口显示所述监护仪采集的第一监护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监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窗口显示的监护数据的数据类型包括来自所述监护仪或者所述目标监护仪的波形数据、生命体征参数以及报警数据;
所述子窗口显示的监护数据的数据类型为来自所述监护仪或其他监护仪的报警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监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护仪还用于:
在检测到所述目标监护仪在其他监护仪的主窗口显示时;
将所述监护仪的主窗口显示的所述目标监护仪切换至所述监护仪的子窗口显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护仪接收的来自其他监护仪的第二监护数据是所述其他监护仪基于当前网络带宽以及所述第二监护数据中各个监护数据的优先级依次发送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数据管理库,所述数据管理库用于存储来自所述多台监护仪的第三监护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监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管理库用于标记所述第三监护数据的来源,并合并来自于同一患者且同一所述监护仪的所述第三监护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监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护仪还用于显示所述多台监护仪的第三监护数据。
CN202010042087.4A 2020-01-15 2020-01-15 分布式监护系统 Pending CN11313006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42087.4A CN113130061A (zh) 2020-01-15 2020-01-15 分布式监护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42087.4A CN113130061A (zh) 2020-01-15 2020-01-15 分布式监护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30061A true CN113130061A (zh) 2021-07-16

Family

ID=767713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42087.4A Pending CN113130061A (zh) 2020-01-15 2020-01-15 分布式监护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30061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20334A (zh) * 2013-03-20 2013-07-24 深圳市理邦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中央监护系统及其方法
CN103678912A (zh) * 2013-12-13 2014-03-26 深圳市理邦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监护仪数据导入方法及装置
CN104873270A (zh) * 2014-02-27 2015-09-02 深圳市科曼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监护仪它床观察方法及监护仪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20334A (zh) * 2013-03-20 2013-07-24 深圳市理邦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中央监护系统及其方法
CN103678912A (zh) * 2013-12-13 2014-03-26 深圳市理邦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监护仪数据导入方法及装置
CN104873270A (zh) * 2014-02-27 2015-09-02 深圳市科曼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监护仪它床观察方法及监护仪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115118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visualizing and managing telepresence devices in healthcare networks
RU2604519C2 (ru) Меж-облачное управление и устранение неполадок
CA2606822A1 (en) System, method and program product for delivering medical services from a remote location
US8634330B2 (en) Inter-cluster communications technique for event and health status communications
US7577716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playing information on ports of network devices
EP3051715A1 (en) Optical power data processing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CN112865311B (zh) 一种电力系统消息总线监视方法和装置
CN103617495A (zh) 一种基于全组态hmi的综合交通枢纽运营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3130061A (zh) 分布式监护系统
TW200534128A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logging event of telecommunications devices
US8295199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maintaining diversity for telecommunication services
CN113130063A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中央站及监护系统
CN104468337B (zh) 消息传输方法及装置、消息管理中心设备及数据中心
JP6161990B2 (ja) 外部インタフェース装置制御システム及び外部インタフェース装置制御方法
CN111038552B (zh) 基于组态软件的轨道交通列车信号设备监控系统及方法
US8424019B1 (en) Managing channel instances in a messaging-middleware environment
CN109088921B (zh) 一种写操作处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5553722B (zh) 一种基于时间戳的数据交换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369006B (zh) 一种铁路信号视图监控的方法和系统
CN110689967A (zh) 一种方便患者与医生知晓治疗状况的沟通平台
CN110958147A (zh) 一种物联网设备互联策略配置系统
KR100331100B1 (ko) 웹을 이용한 코바기반의 가입자망 통합 고장관리 시스템 및 그방법
CN115840393A (zh) 一种生产线实时监控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KR100710572B1 (ko) 광전송장치의 집중관리 및 원격운용 방법
CN116820854A (zh) 设备检测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