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29020A -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5g消息身份认证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5g消息身份认证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29020A
CN113129020A CN202110538880.8A CN202110538880A CN113129020A CN 113129020 A CN113129020 A CN 113129020A CN 202110538880 A CN202110538880 A CN 202110538880A CN 113129020 A CN113129020 A CN 1131290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e
identity authentication
user
module
ident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3888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雷雨
薛贝娜
赵旭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nk of China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nk of China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nk of China Ltd filed Critical Bank of China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3888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29020A/zh
Publication of CN1131290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2902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40Authorisation, e.g. identification of payer or payee, verification of customer or shop credentials; Review and approval of payers, e.g. check credit lines or negative lists
    • G06Q20/401Transaction verification
    • G06Q20/4014Identity check for transactions
    • G06Q20/40145Biometric identity check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8/00Pattern recognition
    • G06F18/20Analysing
    • G06F18/22Matching criteria, e.g. proximity meas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 G06Q20/32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using wireless devices
    • G06Q20/325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using wireless devices using wireless network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382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insuring higher security of transa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0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20Image preprocessing
    • G06V10/22Image preprocessing by selection of a specific region containing or referencing a pattern; Locating or processing of specific regions to guide the detection or recogni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6Human faces, e.g. facial parts, sketches or expressions
    • G06V40/168Feature extraction; Face representation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Y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 G16Y10/00Economic sectors
    • G16Y10/50Finance; Insurance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Y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 G16Y20/00Information sensed or collected by the things
    • G16Y20/40Information sensed or collected by the things relating to personal data, e.g. biometric data, records or preference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Y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 G16Y40/00IoT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of th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 G16Y40/50Safety; Security of things, users, data or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30/00Character recognition; Recognising digital ink; Document-oriented image-based pattern recognition
    • G06V30/10Character recogn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Fina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Evolutionary B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omputational Bi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5G消息身份认证系统及方法,涉及移动互联技术领域,其中,该方法包括:当用户进行手机银行登录或交易时,由用户终端向5G消息生成模块发送身份认证请求进行身份认证;在5G消息生成模块收到身份认证请求后,生成用于调用身份认证设备的5G消息;通过5G消息解析模块对5G消息进行解析,将解析结果转化为网络层请求,调用身份认证设备;利用身份认证设备对用户所在区域进行拍照;由5G消息处理模块将拍照图像进行收取,并发送网络层请求至用户信息OCR识别模块;通过用户信息OCR识别模块将身份证照片与拍照图像进行比对,若比对结果为同一人,向手机银行接口发送认证通过消息进行用户登录或支付交易。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5G消息身份认证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互联技术领域,尤指一种基于物联网的5G消息身份认证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线上金融业务已经成为各家银行的必争之地,现有的手机银行支付校验大多通过短信验证码及预留的支付密码进行验证,存在密码丢失、密码盗用、短信验证码破解等安全问题,且需要用户进行手动输入验证,过程繁琐,用户体验差。另外,基于传统的http、https报文传输,传输过程有被篡改的风险。
因此,亟需一种可以克服上述缺陷,能够保证身份认证安全性且操作方便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5G消息身份认证系统及方法。本发明在用户登录或者支付过程中,当需要进行身份认证时,可以通过5G消息,发送至5G物联网中心,5G物联网中心通过解析5G消息,调用用户当前所处环境的身份认证设备,如家庭摄像头、用户手机摄像头、用户电脑等设备,对当前操作的用户进行身份进行收录,并将当前操作的用户的身份信息发送至身份鉴别中心,完成身份鉴别,整个过程用户无感且安全性高。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5G消息身份认证系统,该系统包括:5G消息生成模块、5G消息解析模块、身份认证设备、5G消息处理模块及用户信息OCR识别模块;其中,
当用户进行手机银行登录或交易时,由用户终端向5G消息生成模块发送身份认证请求进行身份认证;
5G消息生成模块用于在收到身份认证请求后,生成用于调用身份认证设备的5G消息,发送至5G消息解析模块;
5G消息解析模块用于对所述5G消息进行解析,将解析结果转化为网络层请求,调用身份认证设备;
所述身份认证设备用于对用户所在区域进行拍照,并将拍照图像返回至5G消息解析模块;
所述5G消息解析模块还用于将拍照图像发送至5G消息处理模块,5G消息处理模块用于将拍照图像进行收取,并发送网络层请求至用户信息OCR识别模块;
所述用户信息OCR识别模块用于将用户留存于银行后台系统的身份证照片与拍照图像进行比对,若比对结果为同一人,向手机银行接口发送认证通过消息进行用户登录或支付交易。
进一步的,5G消息生成模块具体用于:
在收到身份认证请求后,获取用户当前所在位置的定位信息,生成用于调用所述定位信息所在区域的身份认证设备的5G消息,发送至5G消息解析模块。
进一步的,5G消息解析模块具体用于:
对所述5G消息进行解析,将解析结果转化为网络层请求,调用处于所述区域的身份认证设备。
进一步的,所述身份认证设备为家用摄像头、用户终端摄像头或用户电脑的摄像头。
进一步的,所述用户信息OCR识别模块具体用于:
在拍照图像中提取人脸图像,将人脸图像与用户留存于银行后台系统的身份证照片中的人脸图像进行比对,若人脸图像的特征相似度达到预设值,用户身份认证通过;若未达到预设值,反馈认证失败信息至用户终端,提示用户重新认证。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5G消息身份认证方法,该方法包括:
当用户进行手机银行登录或交易时,由用户终端向5G消息生成模块发送身份认证请求进行身份认证;
在5G消息生成模块收到身份认证请求后,生成用于调用身份认证设备的5G消息,发送至5G消息解析模块;
通过5G消息解析模块对所述5G消息进行解析,将解析结果转化为网络层请求,调用身份认证设备;
利用身份认证设备对用户所在区域进行拍照,并将拍照图像返回至5G消息解析模块;
通过5G消息解析模块将拍照图像发送至5G消息处理模块,由5G消息处理模块将拍照图像进行收取,并发送网络层请求至用户信息OCR识别模块;
通过用户信息OCR识别模块将用户留存于银行后台系统的身份证照片与拍照图像进行比对,若比对结果为同一人,向手机银行接口发送认证通过消息进行用户登录或支付交易。
进一步的,在5G消息生成模块收到身份认证请求后,生成用于调用身份认证设备的5G消息,发送至5G消息解析模块,包括:
在收到身份认证请求后,获取用户当前所在位置的定位信息,生成用于调用所述定位信息所在区域的身份认证设备的5G消息,发送至5G消息解析模块。
进一步的,通过5G消息解析模块对所述5G消息进行解析,将解析结果转化为网络层请求,调用身份认证设备,包括:
对所述5G消息进行解析,将解析结果转化为网络层请求,调用处于所述区域的身份认证设备。
进一步的,所述身份认证设备为家用摄像头、用户终端摄像头或用户电脑的摄像头。
进一步的,通过用户信息OCR识别模块将用户留存于银行后台系统的身份证照片与拍照图像进行比对,包括:
在拍照图像中提取人脸图像,将人脸图像与用户留存于银行后台系统的身份证照片中的人脸图像进行比对,若人脸图像的特征相似度达到预设值,用户身份认证通过;若未达到预设值,反馈认证失败信息至用户终端,提示用户重新认证。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基于物联网的5G消息身份认证方法。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基于物联网的5G消息身份认证方法。
利用本发明提出的基于物联网的5G消息身份认证系统及方法,当用户进行手机银行登录或交易时,由用户终端向5G消息生成模块发送身份认证请求进行身份认证;在5G消息生成模块收到身份认证请求后,生成用于调用身份认证设备的5G消息,发送至5G消息解析模块;通过5G消息解析模块对所述5G消息进行解析,将解析结果转化为网络层请求,调用身份认证设备;利用身份认证设备对用户所在区域进行拍照,并将拍照图像返回至5G消息解析模块;通过5G消息解析模块将拍照图像发送至5G消息处理模块,由5G消息处理模块将拍照图像进行收取,并发送网络层请求至用户信息OCR识别模块;通过用户信息OCR识别模块将用户留存于银行后台系统的身份证照片与拍照图像进行比对,若比对结果为同一人,向手机银行接口发送认证通过消息进行用户登录或支付交易,整体过程基于物联网及5G技术特点,通过5G消息进行通信,根据对特定场所内的物联网进行联动,实现用户在登录、支付过程中的无感身份认证,快速、方便的完成无感登录及支付等过程,用户体验度好且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基于物联网的5G消息身份认证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的基于物联网的5G消息身份认证的架构及流程关系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的基于物联网的5G消息身份认证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基于物联网的5G消息身份认证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计算机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若干示例性实施方式来描述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应当理解,给出这些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进而实现本发明,而并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公开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本领域技术人员知道,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实现为一种系统、装置、设备、方法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公开可以具体实现为以下形式,即:完全的硬件、完全的软件(包括固件、驻留软件、微代码等),或者硬件和软件结合的形式。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5G消息身份认证系统及方法,涉及移动互联技术领域。利用本发明在用户登录或者支付过程中,当需要进行身份认证时,可以通过5G消息,发送至5G物联网中心,5G物联网中心通过解析5G消息,调用用户当前所处环境的身份认证设备,如家庭摄像头、用户手机摄像头、用户电脑等设备,对当前操作的用户进行身份进行收录,并将当前操作的用户的身份信息发送至身份鉴别中心,完成身份鉴别,整个过程用户无感且安全性高。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术语有:
5G消息:随着5G通信技术的发展,传统短信业务升级到富媒体消息业务,即为5G消息业务。5G消息支持丰富的媒体格式,包括文本、图片和音视频等。相关业务分为两大类:一是个人用户和个人用户之间的交互消息,另一个是行业客户与个人用户之间的交互消息。
面向个人用户,5G消息提供点到点消息和群聊服务,消息内容除文本外,还可以支持图片、音频、视频、位置、联系人等多种形式。用户无需下载客户端,无需添加好友,就能收发其他手机号用户的5G消息。
面向行业客户,5G消息提供增强的个人与应用间消息服务,实现“消息即服务”,用户可以在消息窗口直观便捷地享受多种5G应用服务。
5G消息打破传统短信长度限制,实现文、图、音视频、表情等融合;支持在线支付、在线和离线消息;无需加好友就能随时发起群发、群聊;
5G消息业务具有普适性,5G终端陆续都将支持5G消息业务。
下面参考本发明的若干代表性实施方式,详细阐释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基于物联网的5G消息身份认证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1,当用户进行手机银行登录或交易时,由用户终端向5G消息生成模块发送身份认证请求进行身份认证;
步骤S2,在5G消息生成模块收到身份认证请求后,生成用于调用身份认证设备的5G消息,发送至5G消息解析模块;
步骤S3,通过5G消息解析模块对所述5G消息进行解析,将解析结果转化为网络层请求,调用身份认证设备;
步骤S4,利用身份认证设备对用户所在区域进行拍照,并将拍照图像返回至5G消息解析模块;
步骤S5,通过5G消息解析模块将拍照图像发送至5G消息处理模块,由5G消息处理模块将拍照图像进行收取,并发送网络层请求至用户信息OCR识别模块;
步骤S6,通过用户信息OCR识别模块将用户留存于银行后台系统的身份证照片与拍照图像进行比对,若比对结果为同一人,向手机银行接口发送认证通过消息进行用户登录或支付交易。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2的具体过程为:
在收到身份认证请求后,获取用户当前所在位置的定位信息,生成用于调用所述定位信息所在区域的身份认证设备的5G消息,发送至5G消息解析模块。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3的具体过程为:
对所述5G消息进行解析,将解析结果转化为网络层请求,调用处于所述区域的身份认证设备。
其中,所述身份认证设备为家用摄像头、用户终端摄像头或用户电脑的摄像头,本发明对此并不做严格限定,所有能实现拍摄人脸图像的设备均可以作为身份认证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6的具体过程为:
在拍照图像中提取人脸图像,将人脸图像与用户留存于银行后台系统的身份证照片中的人脸图像进行比对,若人脸图像的特征相似度达到预设值,用户身份认证通过;若未达到预设值,反馈认证失败信息至用户终端,提示用户重新认证。
为了对上述基于物联网的5G消息身份认证方法进行更为清楚的解释,下面结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来进行详细说明。
图2是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的基于物联网的5G消息身份认证的架构及流程关系示意图。如图2所示,用户终端可以是用户使用的手机,可以实现登录手机银行。
5G消息中心包含5G消息生成模块及5G消息处理模块;其中,
5G消息生成模块,生成用于调用身份认证设备的5G消息。
5G消息处理模块,用于将接收到的用户拍摄的信息发送至OCR识别模块。
5G物联网中心包含5G消息解析模块,5G消息解析模块可以将5G消息通过网络层面生成控制指令,发送给对应用户所在区域的身份认证设备。
身份认证设备,用于对当前操作用户进行拍摄的物联网设备。图中所示身份认证设备A及身份认证设备B分别处于不同的区域,根据用户所在区域调用相应的设备进行图像的采集。
用户信息OCR识别模块:用于将用户预留的身份证照片与5G消息处理模块返回的当前用户照片进行一致性对比。
交易接口,用于在用户身份鉴别成功后,完成交易或登录的接口。
参考图3,具体过程为:
S11,当用户在进行登录或交易时,若需要身份验证,由移动终端向5G消息中心发送身份验证请求。
S12,5G消息生成模块在收到请求后,获取到当前用户的所在位置A,并生成用于调用该区域身份认证设备A的5G消息,发送至5G物联网中心。
S13,5G消息解析模块收到5G消息后,将消息进行解析,并转化成网络层请求,调用处于A区域的身份认证设备A。
S14,身份认证设备A收到请求后,对当前区域进行拍照。
S15,身份认证设备A将拍照结果返回给5G物联网中心。
S16,5G物联网中心将照片返回给5G消息处理模块。
S17,5G消息处理模块将照片进行收取,并发送网络请求至用户信息OCR识别模块,该模块将用户留存于银行的身份证照片进行一会仔细比对。
S18,若为同一个人,则向交易接口发起交易,完成无感认证。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上述实施例及附图中以特定顺序描述了本发明方法的操作,但是,这并非要求或者暗示必须按照该特定顺序来执行这些操作,或是必须执行全部所示的操作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附加地或备选地,可以省略某些步骤,将多个步骤合并为一个步骤执行,和/或将一个步骤分解为多个步骤执行。
在介绍了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方法之后,接下来,参考图4对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基于物联网的5G消息身份认证系统进行介绍。
基于物联网的5G消息身份认证系统的实施可以参见上述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或者“单元”,可以是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5G消息身份认证系统,如图4所示,该系统包括:5G消息生成模块410、5G消息解析模块420、身份认证设备430、5G消息处理模块440及用户信息OCR识别模块450;其中,
当用户进行手机银行登录或交易时,由用户终端向5G消息生成模块410发送身份认证请求进行身份认证;
5G消息生成模块410用于在收到身份认证请求后,生成用于调用身份认证设备的5G消息,发送至5G消息解析模块420;
5G消息解析模块420用于对所述5G消息进行解析,将解析结果转化为网络层请求,调用身份认证设备430;
所述身份认证设备430用于对用户所在区域进行拍照,并将拍照图像返回至5G消息解析模块420;
所述5G消息解析模块420还用于将拍照图像发送至5G消息处理模块440,5G消息处理模块440用于将拍照图像进行收取,并发送网络层请求至用户信息OCR识别模块450;
所述用户信息OCR识别模块450用于将用户留存于银行后台系统的身份证照片与拍照图像进行比对,若比对结果为同一人,向手机银行接口发送认证通过消息进行用户登录或支付交易。
在一实施例中,5G消息生成模块410具体用于:
在收到身份认证请求后,获取用户当前所在位置的定位信息,生成用于调用所述定位信息所在区域的身份认证设备的5G消息,发送至5G消息解析模块。
在一实施例中,5G消息解析模块420具体用于:
对所述5G消息进行解析,将解析结果转化为网络层请求,调用处于所述区域的身份认证设备。
其中,所述身份认证设备为家用摄像头、用户终端摄像头或用户电脑的摄像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用户信息OCR识别模块450具体用于:
在拍照图像中提取人脸图像,将人脸图像与用户留存于银行后台系统的身份证照片中的人脸图像进行比对,若人脸图像的特征相似度达到预设值,用户身份认证通过;若未达到预设值,反馈认证失败信息至用户终端,提示用户重新认证。
应当注意,尽管在上文详细描述中提及了基于物联网的5G消息身份认证系统的若干模块,但是这种划分仅仅是示例性的并非强制性的。实际上,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上文描述的两个或更多模块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模块中具体化。反之,上文描述的一个模块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模块来具体化。
基于前述发明构思,如图5所示,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计算机设备500,包括存储器510、处理器520及存储在存储器510上并可在处理器52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530,所述处理器52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530时实现前述基于物联网的5G消息身份认证方法。
基于前述发明构思,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基于物联网的5G消息身份认证方法。
利用本发明提出的基于物联网的5G消息身份认证系统及方法,当用户进行手机银行登录或交易时,由用户终端向5G消息生成模块发送身份认证请求进行身份认证;在5G消息生成模块收到身份认证请求后,生成用于调用身份认证设备的5G消息,发送至5G消息解析模块;通过5G消息解析模块对所述5G消息进行解析,将解析结果转化为网络层请求,调用身份认证设备;利用身份认证设备对用户所在区域进行拍照,并将拍照图像返回至5G消息解析模块;通过5G消息解析模块将拍照图像发送至5G消息处理模块,由5G消息处理模块将拍照图像进行收取,并发送网络层请求至用户信息OCR识别模块;通过用户信息OCR识别模块将用户留存于银行后台系统的身份证照片与拍照图像进行比对,若比对结果为同一人,向手机银行接口发送认证通过消息进行用户登录或支付交易,整体过程基于物联网及5G技术特点,通过5G消息进行通信,根据对特定场所内的物联网进行联动,实现用户在登录、支付过程中的无感身份认证,快速、方便的完成无感登录及支付等过程,用户体验度好且安全性高。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2)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5G消息身份认证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5G消息生成模块、5G消息解析模块、身份认证设备、5G消息处理模块及用户信息OCR识别模块;其中,
当用户进行手机银行登录或交易时,由用户终端向5G消息生成模块发送身份认证请求进行身份认证;
5G消息生成模块用于在收到身份认证请求后,生成用于调用身份认证设备的5G消息,发送至5G消息解析模块;
5G消息解析模块用于对所述5G消息进行解析,将解析结果转化为网络层请求,调用身份认证设备;
所述身份认证设备用于对用户所在区域进行拍照,并将拍照图像返回至5G消息解析模块;
所述5G消息解析模块还用于将拍照图像发送至5G消息处理模块,5G消息处理模块用于将拍照图像进行收取,并发送网络层请求至用户信息OCR识别模块;
所述用户信息OCR识别模块用于将用户留存于银行后台系统的身份证照片与拍照图像进行比对,若比对结果为同一人,向手机银行接口发送认证通过消息进行用户登录或支付交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5G消息身份认证系统,其特征在于,5G消息生成模块具体用于:
在收到身份认证请求后,获取用户当前所在位置的定位信息,生成用于调用所述定位信息所在区域的身份认证设备的5G消息,发送至5G消息解析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5G消息身份认证系统,其特征在于,5G消息解析模块具体用于:
对所述5G消息进行解析,将解析结果转化为网络层请求,调用处于所述区域的身份认证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5G消息身份认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认证设备为家用摄像头、用户终端摄像头或用户电脑的摄像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5G消息身份认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信息OCR识别模块具体用于:
在拍照图像中提取人脸图像,将人脸图像与用户留存于银行后台系统的身份证照片中的人脸图像进行比对,若人脸图像的特征相似度达到预设值,用户身份认证通过;若未达到预设值,反馈认证失败信息至用户终端,提示用户重新认证。
6.一种基于物联网的5G消息身份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当用户进行手机银行登录或交易时,由用户终端向5G消息生成模块发送身份认证请求进行身份认证;
在5G消息生成模块收到身份认证请求后,生成用于调用身份认证设备的5G消息,发送至5G消息解析模块;
通过5G消息解析模块对所述5G消息进行解析,将解析结果转化为网络层请求,调用身份认证设备;
利用身份认证设备对用户所在区域进行拍照,并将拍照图像返回至5G消息解析模块;
通过5G消息解析模块将拍照图像发送至5G消息处理模块,由5G消息处理模块将拍照图像进行收取,并发送网络层请求至用户信息OCR识别模块;
通过用户信息OCR识别模块将用户留存于银行后台系统的身份证照片与拍照图像进行比对,若比对结果为同一人,向手机银行接口发送认证通过消息进行用户登录或支付交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5G消息身份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5G消息生成模块收到身份认证请求后,生成用于调用身份认证设备的5G消息,发送至5G消息解析模块,包括:
在收到身份认证请求后,获取用户当前所在位置的定位信息,生成用于调用所述定位信息所在区域的身份认证设备的5G消息,发送至5G消息解析模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5G消息身份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5G消息解析模块对所述5G消息进行解析,将解析结果转化为网络层请求,调用身份认证设备,包括:
对所述5G消息进行解析,将解析结果转化为网络层请求,调用处于所述区域的身份认证设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5G消息身份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认证设备为家用摄像头、用户终端摄像头或用户电脑的摄像头。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5G消息身份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用户信息OCR识别模块将用户留存于银行后台系统的身份证照片与拍照图像进行比对,包括:
在拍照图像中提取人脸图像,将人脸图像与用户留存于银行后台系统的身份证照片中的人脸图像进行比对,若人脸图像的特征相似度达到预设值,用户身份认证通过;若未达到预设值,反馈认证失败信息至用户终端,提示用户重新认证。
11.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6至10任一所述方法。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6至10任一所述方法。
CN202110538880.8A 2021-05-18 2021-05-18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5g消息身份认证系统及方法 Pending CN11312902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38880.8A CN113129020A (zh) 2021-05-18 2021-05-18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5g消息身份认证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38880.8A CN113129020A (zh) 2021-05-18 2021-05-18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5g消息身份认证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29020A true CN113129020A (zh) 2021-07-16

Family

ID=767821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38880.8A Pending CN113129020A (zh) 2021-05-18 2021-05-18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5g消息身份认证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2902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92630A (zh) * 2021-08-02 2021-11-02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信用卡面签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78984A (zh) * 2013-12-20 2014-03-26 湖北微模式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摄像头实现用户身份验证的方法
CN104504321A (zh) * 2015-01-05 2015-04-08 湖北微模式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摄像头实现远程用户身份验证的方法与系统
CN106156702A (zh) * 2015-04-01 2016-11-23 北京市商汤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身份认证方法及设备
CN106529414A (zh) * 2016-10-14 2017-03-22 国政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图像比对实现结果认证的方法
CN108764061A (zh) * 2018-05-07 2018-11-06 天津科技大学 一种具有监控及安全警示功能的用户认证方法及装置
CN109063590A (zh) * 2018-07-12 2018-12-21 上海商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人脸识别的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726624A (zh) * 2017-10-31 2019-05-07 百度(美国)有限责任公司 身份认证方法、终端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209015168U (zh) * 2018-08-27 2019-06-21 成都华安视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人证合一验证系统
CN109993520A (zh) * 2018-01-03 2019-07-09 周祥宇 一种基于位置支付的系统及其方法
WO2019153739A1 (zh) * 2018-02-09 2019-08-15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人脸识别的身份认证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336776A (zh) * 2019-04-28 2019-10-15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用户图像智能采集的多点协同认证系统及方法
CN111669745A (zh) * 2020-06-04 2020-09-15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5g信息的安全验证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11754234A (zh) * 2020-07-07 2020-10-09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空中银行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818518A (zh) * 2020-06-29 2020-10-23 珠海市小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应用软件的5g消息接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831995A (zh) * 2020-09-08 2020-10-27 杭州海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eID和人体生物信息的可信身份认证方法和系统
CN111861456A (zh) * 2020-08-06 2020-10-30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5g消息转账交易验证方法、系统及装置
KR102234257B1 (ko) * 2020-06-03 2021-03-30 주식회사 카카오뱅크 무자각 인증을 이용한 금융 서비스를 제공하는 어플리케이션 및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78984A (zh) * 2013-12-20 2014-03-26 湖北微模式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摄像头实现用户身份验证的方法
CN104504321A (zh) * 2015-01-05 2015-04-08 湖北微模式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摄像头实现远程用户身份验证的方法与系统
CN106156702A (zh) * 2015-04-01 2016-11-23 北京市商汤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身份认证方法及设备
CN106529414A (zh) * 2016-10-14 2017-03-22 国政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图像比对实现结果认证的方法
CN109726624A (zh) * 2017-10-31 2019-05-07 百度(美国)有限责任公司 身份认证方法、终端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993520A (zh) * 2018-01-03 2019-07-09 周祥宇 一种基于位置支付的系统及其方法
WO2019153739A1 (zh) * 2018-02-09 2019-08-15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人脸识别的身份认证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8764061A (zh) * 2018-05-07 2018-11-06 天津科技大学 一种具有监控及安全警示功能的用户认证方法及装置
CN109063590A (zh) * 2018-07-12 2018-12-21 上海商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人脸识别的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209015168U (zh) * 2018-08-27 2019-06-21 成都华安视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人证合一验证系统
CN110336776A (zh) * 2019-04-28 2019-10-15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用户图像智能采集的多点协同认证系统及方法
KR102234257B1 (ko) * 2020-06-03 2021-03-30 주식회사 카카오뱅크 무자각 인증을 이용한 금융 서비스를 제공하는 어플리케이션 및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CN111669745A (zh) * 2020-06-04 2020-09-15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5g信息的安全验证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11818518A (zh) * 2020-06-29 2020-10-23 珠海市小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应用软件的5g消息接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754234A (zh) * 2020-07-07 2020-10-09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空中银行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861456A (zh) * 2020-08-06 2020-10-30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5g消息转账交易验证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11831995A (zh) * 2020-09-08 2020-10-27 杭州海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eID和人体生物信息的可信身份认证方法和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巢海远;周红亚;: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考生身份识别系统", 物联网技术, no. 08, 20 August 2017 (2017-08-20)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92630A (zh) * 2021-08-02 2021-11-02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信用卡面签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11466B2 (en) User authentication for social networks
CN111414599A (zh) 身份验证方法、装置、终端、服务端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8391141B (zh) 用于输出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5577664A (zh) 密码重置方法及系统、客户端及服务器
CN111343162B (zh) 系统安全登录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9271757B (zh) 一种软件的离线激活方法及系统
CN111754234A (zh) 空中银行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656850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相关装置及系统
CN110247898B (zh) 身份验证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US11805120B1 (en) Audio tokens for multi-factor authentication
CN110930147A (zh) 离线支付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220067690A1 (en) Peer-to-peer digital transaction detail error reduction
CN113129020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5g消息身份认证系统及方法
CN114553838A (zh) 远程业务办理的实现方法、系统及服务器
CN113034110B (zh) 基于视频审核的业务处理方法、系统、介质与电子设备
CN108023856B (zh) 一种信息共享的方法及装置
CN108964921A (zh) 认证系统、认证方法和服务服务器
CN115001806B (zh) 手机银行登录授权方法及装置
CN110766388B (zh) 虚拟卡生成方法及系统、电子设备
CN113170021A (zh) 用于至少一个用户与自动类型和人工类型的至少一个操作员之间的远程交互的方法和系统
US20230006996A1 (en) Code-based Two Factor Authentication
CN113420133B (zh) 一种会话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GB2547885A (en) Establishing a communication session
WO2019102120A1 (fr) Procédés et dispositifs pour l'enrôlement et l'authentification d'un utilisateur auprès d'un service
CN113128731A (zh) 基于5g消息的纪念币预约推送及交易处理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