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26476A - 智能手表外壳防水结构及智能手表 - Google Patents

智能手表外壳防水结构及智能手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26476A
CN113126476A CN202110401198.4A CN202110401198A CN113126476A CN 113126476 A CN113126476 A CN 113126476A CN 202110401198 A CN202110401198 A CN 202110401198A CN 113126476 A CN113126476 A CN 1131264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face frame
rear cover
case
frame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0119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26476B (zh
Inventor
林少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Waterward Inform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Waterward Inform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Waterward Inform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Waterward Inform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0119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26476B/zh
Publication of CN1131264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264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264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264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GELECTRONIC TIME-PIECES
    • G04G17/00Structural details; Housings
    • G04G17/08Housings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BMECHANICALLY-DRIVEN CLOCKS OR WATCHES; MECHANICAL PARTS OF CLOCKS OR WATCHES IN GENERAL; TIME PIECES USING THE POSITION OF THE SUN, MOON OR STARS
    • G04B37/00Cases
    • G04B37/08Hermetic sealing of openings, joints, passages or sli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ic Clock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揭示了一种智能手表外壳防水结构及智能手表,面框壳上环设有至少四个螺纹盲孔,面框壳的内侧壁上设有至少两内凹的内凹槽;后盖壳用于封闭面框壳,后盖壳上设有多个通孔,通孔与螺纹盲孔一一对应,后盖壳面向面框壳的面上设有与内凹槽匹配的卡钩;第一密封圈设置于面框壳与后盖壳之间;卡钩与内凹槽的配合辅助固定后盖壳于面框壳;本申请智能手表外壳防水结构及智能手表,在后盖壳安装于面框壳的过程中,螺钉穿过通孔连接到螺纹盲孔从而将后盖壳固定,而卡钩与内凹槽的配合起到引导对位的同时,也能辅助螺钉将后盖壳与面框壳紧密结合;卡钩与内凹槽的配合使得后盖壳与面框壳之间的结合更稳固,从而提高了智能手表的防水效果。

Description

智能手表外壳防水结构及智能手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手表防水结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手表外壳防水结构及智能手表。
背景技术
智能手表的主体结构件包括面框壳、屏幕及后盖壳。面框壳为具有中部缺口的环形结构,其两端分别为屏幕和后盖壳封闭。
由于屏幕多为粘接于面框壳上,使用性能优越的胶水能在满足结构强度的前提下,同时达到防水效果。而后盖壳与面框壳之间常通过螺钉连接,通过在面框壳与后盖壳之间添加一个密封圈,从而实现防水效果,而只通过螺钉将面框壳与后盖壳结合,其紧固力容易不均匀,从而影响智能手表整体防水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智能手表外壳防水结构及智能手表,旨在解决面框壳与后盖壳之间紧固力不均匀,造成智能手表防水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手表外壳防水结构,包括:
面框壳,为环形壁状结构,所述面框壳上环设有至少四个螺纹盲孔,所述面框壳的内侧壁上设有至少两内凹的内凹槽;
后盖壳,用于封闭所述面框壳,所述后盖壳上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螺纹盲孔一一对应,所述后盖壳面向所述面框壳的面上设有与所述内凹槽匹配的卡钩;
第一密封圈,设置于所述面框壳与所述后盖壳之间;
其中,所述后盖壳通过穿过所述通孔的螺钉固定于所述面框壳上的所述螺纹盲孔,所述卡钩与所述内凹槽的配合辅助固定所述后盖壳于所述面框壳。
进一步地,所述面框壳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上与所述第二端上分别设有一对固定耳,所述第一端上的两个所述固定耳之间以及所述第二端上的两个所述固定耳之间均用于连接所述智能手表的表链;
所述螺纹盲孔设置于所述固定耳上,多个所述内凹槽设置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的面框壳上,且对称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面框壳的内侧壁上设有与所述内凹槽对应的导向斜面,所述导向斜面用于引导所述卡钩入位于所述内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内凹槽在沿所述面框壳周向延展的长度尺寸比所述卡钩在沿所述面框壳周向延展的长度尺寸大。
进一步地,所述面框壳匹配所述后盖壳的部分为顶壁,所述后盖壳匹配所述面框壳的面为内端面;
所述顶壁上环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一密封圈的第一圈槽,所述后盖壳的所述内端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圈槽对应的凸出圈;
其中,所述第一圈槽通过设置于所述顶壁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形成,所述第一侧壁在所述第二侧壁的外周。
进一步地,所述后盖壳的所述内端面上设有第三侧壁,所述第三侧壁与所述凸出圈之间形成第二圈槽,所述第二圈槽内设置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圈槽的位置对应所述第二侧壁。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密封圈与所述第二密封圈相互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后盖壳上设置有镜片;
所述后盖壳包括主壳体和支撑环板,
所述主壳体为具有中部缺口的壳体结构,所述主壳体远离所述面框壳的面为外端面,所述支撑环板设置于所述中部缺口的内侧壁,所述支撑环板远离所述面框壳的面为外表面,所述外表面内凹于所述外端面;
其中,所述支撑环板的所述外表面粘接所述镜片。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环板上与所述主壳体连接处环设有第一储胶槽,
其中,所述第一储胶槽的开口方向为所述主壳体远离所述面框壳的方向。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储胶槽内设有第三密封圈,当所述镜片粘接于所述支撑环板上时,所述第三密封圈被所述镜片与所述支撑环板夹持。
进一步地,于所述外端面与所述支撑环板之间;
所述第二储胶槽内设有第四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中部缺口的内侧壁与所述处端面成80度至89度的锐角设置,所述镜片与所述主壳体匹配的周侧壁的坡度与所述中部缺口的内侧壁的角度匹配。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智能手表,包括上述的智能手表外壳防水结构。
本申请智能手表外壳防水结构及智能手表,在后盖壳安装于面框壳的过程中,螺钉穿过通孔连接到螺纹盲孔从而将后盖壳固定,而卡钩与内凹槽的配合起到引导对位的同时,也能辅助螺钉将后盖壳与面框壳紧密结合;卡钩与内凹槽的配合使得后盖壳与面框壳之间的结合更稳固,从而提高了智能手表的防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智能手表外壳防水结构中面框壳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智能手表外壳防水结构中后盖壳示意图(内端面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智能手表外壳防水结构中后盖壳示意图(外端面侧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智能手表外壳防水结构中后盖壳与面框壳结合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智能手表外壳防水结构中后盖壳与面框壳结合示意图(纵剖);
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智能手表外壳防水结构中后盖壳与面框壳结合局部放大示意图(纵剖);
图7是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智能手表外壳防水结构中后盖壳与面框壳结合示意图(纵剖);
图8是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智能手表外壳防水结构中后盖壳与面框壳结合局部放大示意图(纵剖);
图9是本发明第三个实施例智能手表外壳防水结构中后盖壳与面框壳结合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第三个实施例智能手表外壳防水结构中后盖壳与面框壳结合示意图(纵剖);
图11是本发明第三个实施例智能手表外壳防水结构中后盖壳与面框壳结合局部放大示意图(纵剖);
图12是本发明第四个实施例智能手表外壳防水结构中后盖壳与面框壳结合示意图(纵剖);
图13是本发明第四个实施例智能手表外壳防水结构中后盖壳与面框壳结合局部放大示意图(纵剖)。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上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单元、模块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单元、模块、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或“耦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或无线耦接。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参照图1-13,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种智能手表外壳防水结构,包括:
面框壳100,为环形壁状结构,所述面框壳100上环设有至少四个螺纹盲孔110,所述面框壳100的内侧壁上设有至少两内凹的内凹槽120;
后盖壳200,用于封闭所述面框壳100,所述后盖壳200上设有多个通孔210,所述通孔210与所述螺纹盲孔110一一对应,所述后盖壳200面向所述面框壳100的面上设有与所述内凹槽120匹配的卡钩220;
第一密封圈300,设置于所述面框壳100与所述后盖壳200之间;
其中,所述后盖壳200通过穿过所述通孔210的螺钉固定于所述面框壳100上的所述螺纹盲孔110,所述卡钩220与所述内凹槽120的配合辅助固定所述后盖壳200于所述面框壳100。
面框壳100为环形壁状结构,面框壳100中部为智能手表的主板支架、小板支架及电池等的放置位置;主板支架上固定主板,上述主板上设置处理器、内存等元件。小板支架上固定小电路板。上述小电路板上一般设置温度测量组件、心率测试组件等元件。
智能手表一般包括方形造型和圆形造型,为了便于指示都以表盘6点与12点的连接方向为长度方向,以9点与3点的连接方向为宽度方向。在后盖壳200安装于面框壳100的过程中,螺钉穿过通孔210连接到螺纹盲孔110从而将后盖壳200固定;而卡钩220与内凹槽120的配合起到引导对位的同时,也能辅助螺钉将后盖壳200与面框壳100紧密结合。由于智能手表的造型传统,螺纹盲孔110在智能手表的长度方向上的间隔较大,造成后盖壳200在智能手表的长度方向上无法紧扣面框壳100;而此时卡钩220与内凹槽120的配合能弥补上述缺陷。
参照图1-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面框壳10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上与所述第二端上分别设有一对固定耳150,所述第一端上的两个所述固定耳150之间以及所述第二端上的两个所述固定耳150之间均用于连接所述智能手表的表链;
所述螺纹盲孔110设置于所述固定耳150上,多个所述内凹槽120设置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的面框壳100上,且对称设置。
当后盖壳200安装于面框壳100后,镙钉位于智能手表长度方向的两端,镙钉在智能手表长度方向上压迫后盖壳200,第一密封圈300也即在智能手表的长度方向上受到压迫;卡钩220位于智能手表宽度方向的两端,卡钩220在智能手表宽度方向上压迫后盖壳200,第一密封圈300也即在智能手表的宽度方向上受到压迫。因此,第一密封圈300也即能受到均匀的压迫,从而在面框壳100与后盖壳200之间产生优质的防水效果。
参照图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面框壳100的内侧壁上设有与所述内凹槽120对应的导向斜面130,所述导向斜面130用于引导所述卡钩220入位于所述内凹槽120。
当后盖壳200安装于面框壳100的过程中,导向斜面130引导所述卡钩220入位于内凹槽120,从而简化了上述后盖壳200的安装过程。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凹槽120在沿所述面框壳100周向延展的长度尺寸比所述卡钩220在沿所述面框壳100周向延展的长度尺寸大。
即卡钩220与内凹槽120没有严格的对位要求,卡钩220入位于内凹槽120后,后盖壳200仍可扭转微调位置。从而在保持卡钩220对后盖壳200固定效果的前提下,降低了后盖壳200在面框壳100上的对位难度。
参照图1-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面框壳100匹配所述后盖壳200的部分为顶壁,所述后盖壳200匹配所述面框壳100的面为内端面;
所述顶壁上环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一密封圈300的第一圈槽140,所述后盖壳200的所述内端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圈槽140对应的凸出圈230;
其中,所述第一圈槽140通过设置于所述顶壁的第一侧壁141和第二侧壁142形成,所述第一侧壁141在所述第二侧壁142的外周。
当后盖壳200安装于面框壳100时,凸出圈230压迫位于第一圈槽140内的第一密封圈300从而使得第一密封圈300产生密封效果。
参照图7-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盖壳200的所述内端面上设有第三侧壁240,所述第三侧壁240与所述凸出圈230之间形成第二圈槽,所述第二圈槽内设置有第二密封圈400,所述第二圈槽的位置对应所述第二侧壁142。
当后盖壳200安装于面框壳100时,第二侧壁142压迫位于第二圈槽内的第二密封圈400从而使得第二密封圈400产生密封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圈300与所述第二密封圈400相互连接。
第一密封圈300与第二密封圈400相互连接为一体结构利于安装,且相对于分体结构,第一密封圈300与第二密封圈400相互连接能形成更加优秀的防水效果。
参照图1-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盖壳200上设置有镜片250;
所述后盖壳200包括主壳体260和支撑环板270,
所述主壳体260为具有中部缺口的壳体结构,所述主壳体260远离所述面框壳100的面为外端面,所述支撑环板270设置于所述中部缺口的内侧壁,所述支撑环板270远离所述面框壳100的面为外表面,所述外表面内凹于所述外端面;
其中,所述支撑环板270的所述外表面粘接所述镜片250。
对于一些型号的智能手表,其背部设有监测用户心率和/或体温的组件。本实施例中,镜片250上设有透光区和测温片。透光区为小电路板上心率测量组件红外线的穿过区域,而测温片将外界的温度导向小电路板上的温度测量组件。支撑环板270的外表面内凹于外端面形成一个安装槽,从而方便镜片250的安装固定,更重要的是利于镜片250的粘接过程的填胶过程(不容易异常溢胶),而保证镜片250与后盖壳200之间的防水效果。
参照图9-1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环板270上与所述主壳体260连接处环设有第一储胶槽271,
其中,所述第一储胶槽271的开口方向为所述主壳体260远离所述面框壳100的方向。
对于胶粘工艺中,粘接胶需要一定的溢胶才能保证粘接效果。粘接胶量大可能造成溢胶量过大,而粘接胶量小可能造成粘接不牢固。通过上述第一储胶槽271的设置,可以适当增大粘接胶的量,保证镜片250的粘接牢固程度,而向主壳体260方向流动的溢胶储藏于第一储胶槽271内,保证了后盖壳200的外观效果。
参照图9-1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储胶槽271内设有第三密封圈500,当所述镜片250粘接于所述支撑环板270上时,所述第三密封圈500被所述镜片250与所述支撑环板270夹持。
第三密封圈500设置于第一储胶槽271中,被镜片250与支撑环板270夹持。从而第三密封圈500提供一个优质的防水效果。而由于第一储胶槽271中会进入粘接胶,粘接胶与第三密封圈500共同提供一个更优的防水效果。
参照图12-1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部缺口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二储胶槽280,所述第二储胶槽280位于所述外端面与所述支撑环板270之间;
所述第二储胶槽280内设有第四密封圈600。
对于胶粘工艺中,粘接胶需要一定的溢胶才能保证粘接效果。粘接胶量大可能造成溢胶量过大,而粘接胶量小可能造成粘接不牢固。通过上述第二储胶槽280的设置,可以适当增大粘接胶量,保证镜片250的粘接牢固程度,而向主壳体260方向流动的溢胶储藏于第二储胶槽280内,保证后盖壳200的外观效果。
第四密封圈600设置于第二储胶槽280中,当镜片250粘接于支撑环板270时,第四密封圈600被镜片250与中部缺口的内侧壁夹持。第四密封圈600一方面提供一个密封效果,另一方面也能起到固定镜片250的作用。而由于第二储胶槽280中会进入粘接胶,粘接胶与第四密封圈600共同提供一个更优的防水效果。相比于在镜片250与支撑环板270之间设置密封圈,在中部缺口与镜片250周侧壁之间设置的第四密封圈600不仅不会将镜片250推离于主壳体260,反而能对镜片250固定于主壳体260起到积极作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部缺口的内侧壁与所述处端面成80度至89度的锐角设置,所述镜片250与所述主壳体260匹配的周侧壁的坡度与所述中部缺口的内侧壁的角度匹配。
支撑环板270的外表面内凹于所述外端面形成一个安装槽,当中部缺口的内侧壁与所述处端面成80度至89度的锐角设置,也即是安装槽为缩口结构;镜片250的周侧壁也具有坡度,镜片250被压入上述安装槽,撤去压迫力后,镜片250卡固于安装槽中,此时第四密封圈600也起到限制固定镜片250的作用。
本发明一实施例,一种智能手表,包括上述的智能手表外壳防水结构。从而智能手表的后盖壳200与面框壳100之间具有优越的防水效果。
综上所述,本申请智能手表外壳防水结构及智能手表,在后盖壳200安装于面框壳100的过程中,螺钉穿过通孔210连接到螺纹盲孔110从而将后盖壳200固定,而卡钩220与内凹槽120的配合起到引导对位的同时,也能辅助螺钉将后盖壳200与面框壳100紧密结合;卡钩220与内凹槽120的配合使得后盖壳200与面框壳100之间的结合更稳固,从而提高了智能手表的防水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智能手表外壳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面框壳,为环形壁状结构,所述面框壳上环设有至少四个螺纹盲孔,所述面框壳的内侧壁上设有至少两内凹的内凹槽;
后盖壳,用于封闭所述面框壳,所述后盖壳上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螺纹盲孔一一对应,所述后盖壳面向所述面框壳的面上设有与所述内凹槽匹配的卡钩;
第一密封圈,设置于所述面框壳与所述后盖壳之间;
其中,所述后盖壳通过穿过所述通孔的螺钉固定于所述面框壳上的所述螺纹盲孔,所述卡钩与所述内凹槽的配合辅助固定所述后盖壳于所述面框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手表外壳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框壳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上与所述第二端上分别设有一对固定耳,所述第一端上的两个所述固定耳之间以及所述第二端上的两个所述固定耳之间均用于连接所述智能手表的表链;
所述螺纹盲孔设置于所述固定耳上,多个所述内凹槽设置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的面框壳上,且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手表外壳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框壳的内侧壁上设有与所述内凹槽对应的导向斜面,所述导向斜面用于引导所述卡钩入位于所述内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手表外壳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凹槽在沿所述面框壳周向延展的长度尺寸比所述卡钩在沿所述面框壳周向延展的长度尺寸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手表外壳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框壳匹配所述后盖壳的部分为顶壁,所述后盖壳匹配所述面框壳的面为内端面;
所述顶壁上环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一密封圈的第一圈槽,所述后盖壳的所述内端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圈槽对应的凸出圈;
其中,所述第一圈槽通过设置于所述顶壁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形成,所述第一侧壁在所述第二侧壁的外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手表外壳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壳的所述内端面上设有第三侧壁,所述第三侧壁与所述凸出圈之间形成第二圈槽,所述第二圈槽内设置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圈槽的位置对应所述第二侧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手表外壳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壳上设置有镜片;
所述后盖壳包括主壳体和支撑环板,
所述主壳体为具有中部缺口的壳体结构,所述主壳体远离所述面框壳的面为外端面,所述支撑环板设置于所述中部缺口的内侧壁,所述支撑环板远离所述面框壳的面为外表面,所述外表面内凹于所述外端面;
其中,所述支撑环板的所述外表面粘接所述镜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手表外壳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环板上与所述主壳体连接处环设有第一储胶槽,
其中,所述第一储胶槽的开口方向为所述主壳体远离所述面框壳的方向。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手表外壳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胶槽内设有第三密封圈,当所述镜片粘接于所述支撑环板上时,所述第三密封圈被所述镜片与所述支撑环板夹持。
10.一种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智能手表外壳防水结构。
CN202110401198.4A 2021-04-14 2021-04-14 智能手表外壳防水结构及智能手表 Active CN1131264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01198.4A CN113126476B (zh) 2021-04-14 2021-04-14 智能手表外壳防水结构及智能手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01198.4A CN113126476B (zh) 2021-04-14 2021-04-14 智能手表外壳防水结构及智能手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26476A true CN113126476A (zh) 2021-07-16
CN113126476B CN113126476B (zh) 2022-08-02

Family

ID=767771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01198.4A Active CN113126476B (zh) 2021-04-14 2021-04-14 智能手表外壳防水结构及智能手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2647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90421A (zh) * 2022-09-06 2022-11-25 北京德兰系统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手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730930B1 (de) * 1977-07-08 1978-01-05 Junghans Gmbh Geb Uhr, insbesondere wasserdichte armbanduhr
CN202049341U (zh) * 2011-03-15 2011-11-23 深圳市飞亚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计时表
CN204856046U (zh) * 2015-08-04 2015-12-09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的壳体组件及智能手表
CN208270954U (zh) * 2018-06-08 2018-12-21 深圳市英利来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手表结构
CN210666375U (zh) * 2019-10-23 2020-06-02 深圳星莱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抗摔式智能手表
CN211149207U (zh) * 2020-01-30 2020-07-31 深圳市钟氏钟表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水结构的石英手表
CN211180541U (zh) * 2019-11-26 2020-08-04 东莞市锦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式手表
WO2020186515A1 (zh) * 2019-03-21 2020-09-24 深圳市和盈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带自拆的防水卡托手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730930B1 (de) * 1977-07-08 1978-01-05 Junghans Gmbh Geb Uhr, insbesondere wasserdichte armbanduhr
CN202049341U (zh) * 2011-03-15 2011-11-23 深圳市飞亚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计时表
CN204856046U (zh) * 2015-08-04 2015-12-09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的壳体组件及智能手表
CN208270954U (zh) * 2018-06-08 2018-12-21 深圳市英利来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手表结构
WO2020186515A1 (zh) * 2019-03-21 2020-09-24 深圳市和盈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带自拆的防水卡托手表
CN210666375U (zh) * 2019-10-23 2020-06-02 深圳星莱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抗摔式智能手表
CN211180541U (zh) * 2019-11-26 2020-08-04 东莞市锦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式手表
CN211149207U (zh) * 2020-01-30 2020-07-31 深圳市钟氏钟表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水结构的石英手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90421A (zh) * 2022-09-06 2022-11-25 北京德兰系统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手表
CN115390421B (zh) * 2022-09-06 2024-05-17 北京德兰系统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手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26476B (zh) 2022-08-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126476B (zh) 智能手表外壳防水结构及智能手表
CN105355143B (zh) 一种显示产品边框及其生产工艺
CN202719504U (zh) 一种防止漏光的背光模块及液晶显示模组
CN205982921U (zh) 新型平板显示结构
JPS5833175A (ja) 時計側
CN207123681U (zh)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CN113126477B (zh) 智能手表的底壳及智能手表
WO2017140105A1 (zh) 手表
JP4571292B2 (ja) 時計ケースとバンドの連結構造
CN209897455U (zh) 防水按键结构及具有该防水按键结构的电子产品
CN215812968U (zh) 一种易于装配的三相表表壳结构
CN218585183U (zh) 一种电子手表用显示屏
CN110973779A (zh) 表带固定结构及手表
CN115268250B (zh) 一种智能穿戴lcd屏防水点胶结构
CN211379893U (zh) 表带固定结构及手表
CN215642649U (zh) 一体化背光触控屏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1527751U (zh) 平板显示设备
CN216904962U (zh) 后盖及终端设备
CN209283370U (zh) 显示装置和液晶电视
CN210027252U (zh) 一种防漏水的扬声器安装结构
CN216248781U (zh) 防水结构及手表
CN204270612U (zh) 一种无前框显示器结合结构
CN214999339U (zh) 一种电子换挡器水晶手球结构
CN218849318U (zh) 一种侧按键防水装置
CN207491402U (zh) 一种屏幕防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