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22449B - 一种培养装置及培养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培养装置及培养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22449B
CN113122449B CN202110430174.1A CN202110430174A CN113122449B CN 113122449 B CN113122449 B CN 113122449B CN 202110430174 A CN202110430174 A CN 202110430174A CN 113122449 B CN113122449 B CN 1131224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lture
cover plate
region
plate
bottom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3017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22449A (zh
Inventor
王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Ruiyu Bio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Ruiyu Bio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Ruiyu Bio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Ruiyu Bio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3017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2244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1224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22449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21430 priority patent/WO2022205820A1/zh
Priority to EP21934457.9A priority patent/EP4299715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224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22449B/zh
Priority to US18/477,543 priority patent/US20240026285A1/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21/00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uses
    • C12M21/08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uses for producing artificial tissue or for ex-vivo cultivation of tissu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23/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recesses, hinges
    • C12M23/20Material Coat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23/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recesses, hinges
    • C12M23/38Caps; Covers; Plugs; Pouring mea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23/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recesses, hinges
    • C12M23/48Holding appliances; Racks; Suppor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23/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recesses, hinges
    • C12M23/52Mobile; Means for transporting the apparatu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29/00Means for introduction, extraction or recirculation of materials, e.g. pumps
    • C12M29/20Degassing; Venting; Bubble trap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linical Laboratory Science (AREA)
  • Immun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培养装置及培养方法。所述培养装置包括底板和盖板,所述底板和所述盖板能够相对移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或所述盖板的下表面包括至少两个培养区域,所述培养区域用于粘附培养物,所述培养区域内部对培养物的粘附亲和力大于所述培养区域外部。

Description

一种培养装置及培养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生物培养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培养装置及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生物(如细胞、细菌、病毒等)的体外培养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以细胞为例,细胞培养是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中重要和常用技术,通过细胞培养既可以获得大量细胞,又可以借此研究细胞的信号转导、细胞的合成代谢、细胞的生长增殖等。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之一提供一种培养装置,包括底板和盖板,所述底板和所述盖板能够相对移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或所述盖板的下表面包括至少两个培养区域,所述培养区域用于粘附培养物,所述培养区域内部对培养物的粘附亲和力大于所述培养区域外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包括所述至少两个培养区域;所述培养区域内部对培养物的粘附亲和力大于所述盖板的下表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盖板的下表面包括所述至少两个培养区域;所述培养区域内部对培养物的粘附亲和力大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包括至少两个培养区域,且所述盖板的下表面也包括至少两个培养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板上表面的培养区域与所述盖板下表面的培养区域交错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板的周边与所述盖板的周边通过可伸缩波纹管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板的周边与所述盖板的周边通过柔性膜和支撑架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两端分别与所述底板和所述盖板连接,所述支撑架在由压缩状态变成伸展状态过程中能够发生塑性变形以支撑所述盖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板或所述盖板上设有培养物入口;所述盖板上设有气体出入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盖板的上表面设有握持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培养装置还包括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底板和所述盖板相对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伸缩机构包括气体控制机构,所述气体控制机构用于:向所述底板和所述盖板之间充气以使得所述底板和所述盖板相互远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培养装置还包括侧壁,所述侧壁与所述底板相连形成培养容器;所述盖板能够在所述培养容器中相对于所述底板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盖板的周边包括密封圈,所述盖板通过所述密封圈与所述侧壁相抵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培养区域内部的粗糙度与所述培养区域外部的粗糙度不同,以使得所述培养区域内部对培养物的粘附亲和力大于所述培养区域外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或所述盖板的下表面具有亲水性,所述培养区域内部的粗糙度大于所述培养区域外部的粗糙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或所述盖板的下表面具有疏水性,所述培养区域内部的粗糙度小于所述培养区域外部的粗糙度,且所述培养区域外部表面为非规整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培养区域内部表面具有亚微米至纳米级别的规整结构,以使得所述培养区域内部对培养物的粘附亲和力大于所述培养区域外部。
本申请实施例之一提供一种培养方法,利用本申请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培养装置进行培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培养方法包括:在所述底板和所述盖板处于相对靠近的第一相对位置时,在所述底板和所述盖板之间加入培养物;驱动所述底板和所述盖板相对移动至相对远离的第二相对位置,以使得所述培养物自动粘附在所述培养区域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培养方法还包括:驱动所述底板和所述盖板有节律的相对运动,以模拟血液循环的规律运动。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将以示例性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描述,这些示例性实施例将通过附图进行详细描述。这些实施例并非限制性的,在这些实施例中,相同的编号表示相同的结构,其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培养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培养装置的压缩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培养装置的伸展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培养装置的压缩状态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培养装置的伸展状态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示的培养装置的压缩状态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示的培养装置的伸展状态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示的柔性膜和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培养区域内部表面的规整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所述的培养区域内部表面的规整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申请再一实施例所述的培养区域内部表面的规整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为培养装置,110为底板,120为盖板,130为培养区域,132为微纳米单体,140为可伸缩波纹管,152为培养物入口,154为气体出入口,162为第一握持柄,164为第二握持柄,170为柔性膜,172为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相反,本申请涵盖任何由权利要求定义的在本申请的精髓和范围上做的替代、修改、等效方法以及方案。进一步,为了使公众对本申请有更好的了解,在下文对本申请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申请。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一种培养装置。该培养装置可以用于对生物(如细胞、细菌、病毒等)进行体外培养。以细胞培养为例,该培养装置中所能培养的培养物可以包括但不限于2D贴壁细胞、悬浮分细胞、3D细胞团、类器官、类组织、离体活体组织、离体活体器官、非离体组织、非离体器官、细胞与微载体复合物、细胞与支架复合物等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支架可以是凝胶材料、组织工程多孔支架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培养装置可以用于细胞的三维培养。三维细胞培养可以是指将待培养细胞在载体(或支架)中进行培养,载体(或支架)可以提供待培养细胞生长的三维环境,使待培养细胞维持在三维环境中生长的状态,最终得到三维细胞培养产物(例如,类器官、类组织等)。在一些实施例中,基质胶(如温敏性凝胶)可以作为三维细胞培养的载体(或支架)。在一些实施例中,接种培养物之前可以将待培养细胞混合在液态的基质胶中,液态基质胶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相转变,由液态转变为固态(或凝胶态),固态(或凝胶态)基质胶可以提供待培养细胞生长的三维环境。在一些实施例中,基质胶可以为温敏性凝胶,温敏性凝胶可以随温度变化发生相转变。温敏性凝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和聚乙二醇的嵌段共聚物(PNIPAM-PEG)、聚乙二醇(PEG)、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的嵌段共聚物(PEG-PLGA)、PLGA-PEG-PLGA三嵌段聚合物等。在一些实施例中,培养物可以理解为混合有待培养细胞的基质胶。在一些替代性实施例中,培养装置可以用于细胞的二维培养。在一些实施例中,待液状的培养物变成固态(或凝胶态)后,可以往培养装置中加入培养基。培养基可以为供给培养物生长繁殖的营养液,其可以由不同营养物质组合配制而成。
在培养过程中(以细胞培养为例),一个重要步骤是培养物的接种,也即将培养物添加到培养装置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细胞培养的接种可以采用手动接种方式。例如,操作人员利用移液枪逐个(或者利用排针逐排)将培养物接种在培养腔室的基底上。手动逐个接种方式接种效率低、速度慢,可能会对接种的培养物产生影响,进而影响细胞培养的产物质量。例如,当培养物为混合有待培养细胞的基质胶时,由于基质胶的相变温度范围较窄(如温敏性凝胶在4℃时液化,超过10℃时会逐渐凝固),如果温度控制不当,可能会出现培养物没有接种完毕就已经凝固的情况,从而不仅降低了细胞培养的效率,还可能会导致细胞培养的产物不满足培养要求。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培养装置,通过在底板的上表面或所述盖板的下表面设计交替变化的图案化阵列培养区域,在培养物接种时,液状的培养物(如混合有待培养细胞的基质胶)能够自动停留在粘附亲和力较大(如粗糙度较大、亲水性较强、疏水性较弱、具有亚微米至纳米级别的规整结构等)的培养区域,从而实现一次加液和拉伸自动形成多个点胶的效果。该培养装置能够有效提高培养物的接种速度,提高细胞培养的效率以及细胞培养产物的质量。
图1是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培养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培养装置的压缩状态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培养装置的伸展状态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培养装置的压缩状态透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培养装置的伸展状态透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示的培养装置的压缩状态透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示的培养装置的伸展状态透视结构示意图。以下将结合图1-7对本申请所涉及的培养装置进行描述。值得注意的是,以下描述仅为说明目的,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如图1-7所示,培养装置100可以包括底板110和盖板120。底板110和盖板120能够相对移动。底板110的上表面或盖板120的下表面包括至少两个培养区域130。培养区域130用于粘附培养物(如混合有待培养细胞的基质胶),培养区域130内部对培养物的粘附亲和力大于培养区域130外部。在一些实施例中,培养区域130可以是规则形状。例如,培养区域130可以为圆形、方形、三角形、椭圆形等。在一些实施例中,培养区域130也可以是不规则形状。在一些实施例中,培养区域130可以为圆形,圆形可以增大接种完毕后的培养物与培养基(如培养液)的接触面积,提高养分吸收速率。在一些实施例中,各个培养区域130的形状、尺寸可以相同,从而在细胞培养时可以快速、批量地接种多份体积相同或近似相同的培养物。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培养区域130可以随意排列或按照一定规则排列。例如,多个培养区域130可以相互间等间距排列(如阵列排列)。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待培养细胞更均匀、快速地吸收培养基,培养区域的尺寸和间距可以有一定限定。在一些实施例中,圆形培养区域的直径可以设置在0.1mm~50mm之间。进一步,圆形培养区域的直径可以设置在0.2mm~10mm之间。进一步,圆形培养区域的直径可以设置在1mm~5mm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任意两个培养区域的间距可以大于培养区域的直径。在一些实施例中,任意两个培养区域的间距可以大于培养区域直径的1.5倍。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底板110的上表面可以包括至少两个培养区域130。培养区域130内部对培养物的粘附亲和力可以大于培养区域130外部,且大于盖板120的下表面。从而使得培养物能够被粘附在底板110的上表面的培养区域130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7所示,盖板120的下表面可以包括至少两个培养区域130。培养区域130内部对培养物的粘附亲和力可以大于培养区域130外部,且大于底板110的上表面。从而使得培养物能够被粘附在盖板120的下表面的培养区域130内。通过将培养区域设置在盖板120的下表面,能够使得培养物胶滴倒挂在盖板120下方,由于重力的作用培养物中的待培养细胞在扩增的过程中会倾向于向下生长,如此便会减少待培养细胞的贴壁生长。将培养区域设置在盖板120的下表面的方案,不仅可以进行类器官培养,也可以进行3D细胞团的培养,因为在重力的作用下,液滴内的悬浮细胞会自动聚集在液滴最底部,从而组成3D细胞团。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案可以替代悬滴板和U型底/球型底培养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底板110的上表面可以包括至少两个培养区域130,且盖板120的下表面也可以包括至少两个培养区域130。通过在底板110的上表面和盖板120的下表面均设置培养区域130,可以使得一次加液同时形成正向培养的胶滴和倒挂培养的胶滴。在一些实施例中,底板110上表面的培养区域130和盖板120下表面的培养区域130可以相对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底板110上表面的培养区域130与盖板120下表面的培养区域130可以交错设置。通过将底板110上表面的培养区域130与盖板120下表面的培养区域130交错设置,能够使得培养区域130在培养过程中便于观察,且能够有效提高培养装置的利用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7所示,底板110的周边与盖板120的周边可以通过可伸缩波纹管140相连。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伸缩波纹管140可以由PP(聚丙烯)、PE(聚乙烯)、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材料制成。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伸缩波纹管140的加工方法可以包括机械加工、冷轧、斜轧、连续挤压法、热轧、3D打印等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通过采用可伸缩波纹管140连接底板110和盖板120,可以使得底板110和盖板120能够方便、稳定地进行相对移动,且可伸缩波纹管140能够较好的保证底板110和盖板120之间所形成的腔室的密封性。底板110和盖板120之间所形成的腔室的密封性能够防止该腔室内的液状培养物外溢。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伸缩波纹管140可以通过胶接、焊接(如激光焊接、超声焊接、热焊接)、卡接等方式与底板110和/或盖板120相连。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伸缩波纹管140可以与底板110和/或盖板120通过注塑、模塑、3D打印等加工方式一体加工成型。在图1-7所示的实施例中,图1、2、4、6所示为可伸缩波纹管140处于压缩状态;图3、5、7所示为可伸缩波纹管140处于伸展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底板110的周边与盖板120的周边可以通过柔性膜170和支撑架172相连。图8是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示的柔性膜和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支撑架172可以设置在柔性膜170外部。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架172两端可以分别与底板110和盖板120连接。支撑架172在由压缩状态(图中未示出)变成伸展状态(如图8所示)的过程中能够发生塑性变形以支撑盖板120。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架可以由金属材料(如316不锈钢等)或高分子材料(如PLA等)等制成。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支撑架172可以包括多个,多个支撑架172可以均匀设置在底板110与盖板120的周边。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架172与柔性膜170之间可以通过胶接等方式实现固连。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架172与柔性膜170之间可以不固连。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架172与柔性膜170可以分别与底板110和盖板120的周边固连(如焊接、胶接等)。通过设置柔性膜170和支撑架172,可以使得底板110和盖板120能够方便、稳定地进行相对移动(如由压缩状态变成伸展状态),且柔性膜170能够较好的保证底板110和盖板120之间所形成的腔室的密封性。通过采用塑性材料制作支撑架172,可以使得培养装置100在变成伸展状态后更好的保持形状,以便于培养装置100的使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底板110或盖板120上可以设有培养物入口152。盖板120上可以设有气体出入口154。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7所示,培养物入口152和气体出入口154可以均设置在盖板120上。在一些实施例中,培养物入口152可以用于向底板110和盖板120之间所形成的腔室中加入培养物。气体出入口154可以用于气体进出该腔体。在一些实施例中,培养物入口15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在一些实施例中,气体进出口154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7所示,培养物入口152和气体进出口154可以分别设置在盖板120的径向两端,从而在从培养物入口152向腔体内加入培养物时能够便于腔体内的气体从气体进出口154排出。在一些实施例中,培养物入口152和/或气体出入口154可以通过激光切割、热切割、水切割等方式加工形成。在一些实施例中,培养物入口152和/或气体出入口154可以在底板110或盖板120制造(如3D打印、注塑、模塑等)过程中形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盖板120的上表面可以设有握持柄。握持柄可以用于拉伸和/或压缩盖板120,从而使得盖板120相对于底板110移动。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握持柄拉伸和/或压缩盖板120时,气体出入口154可以打开。在一些实施例中,握持柄可以用于被用户握持。在一些实施例中,握持柄可以用于被设备(如镊子等)夹持。在一些实施例中,握持柄可以用于与伸缩机构相连。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7所述,握持柄可以包括第一握持柄162和第二握持柄164。第一握持柄162和第二握持柄164可以分别设置在盖板120的径向两端,从而在利用握持柄拉伸和/或压缩盖板120时能够使得盖板120受力更加均匀,移动更稳定。在一些实施例中,握持柄可以仅包括一个。例如,单个握持柄可以设置在盖板120上表面的中心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握持柄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圆柱形、圆台形、棱柱形、把手形等。在一些实施例中,底板110的下表面或周边也可以设有握持柄。在一些实施例中,握持柄可以通过激光焊接、超声焊接、热焊接、胶粘等方式设置在底板110和/或盖板120上。在一些实施例中,握持柄可以在底板110和/或盖板120制造(如3D打印、注塑、模塑等)过程中一体成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培养装置100还可以包括伸缩机构(图中未示出)。伸缩机构可以用于驱动底板110和盖板120相对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伸缩机构可以包括气体控制机构。在一些实施例中,气体控制机构可以用于向底板110和盖板120之间充气以使得底板110和盖板120相互远离(即培养装置100伸开)。在一些实施例中,气体控制机构可以用于从底板110和盖板120之间吸气以使得底板110和盖板120相互靠近(即培养装置100收缩)。在一些实施例中,气体控制机构可以包括气源和控气阀,气源可以通过输气管与气体控制机构相连,控制阀可以用于控制气源输出或吸收气体。通过采用气体控制机构作为伸缩机构,可以使得底板110和盖板120之间的移动控制更加方便、稳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伸缩机构还可以包括其他机构。例如,伸缩机构可以包括磁力伸缩杆,该伸缩杆的一端可以与盖板120相连从而驱动盖板120相对于底板110移动。又例如,伸缩机构可以包括电机驱动的丝杆螺母机构、齿轮齿条机构、曲柄滑块机构、凸轮机构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培养装置100可以包括侧壁(图中未示出)。侧壁可以与底板110相连形成培养容器,盖板120能够在培养容器中相对于底板110移动。在一些实施例中,侧壁与底板110之间可以通过胶接、焊接、卡接等方式实现固连。在一些实施例中,侧壁与底板110可以一体成型(如培养皿)。在一些实施例中,盖板120的周边可以包括密封圈,盖板120通过密封圈与侧壁相抵接。通过在盖板120周边设置密封圈,可以有效的保证底板110和盖板120之间所形成的腔室的密封性。在一些实施例中,培养物入口152和/或气体出入口154可以设置在侧壁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培养区域130内部的粗糙度可以与培养区域130外部的粗糙度不同,以使得培养区域内部对培养物的粘附亲和力大于培养区域外部,从而使得培养区域130内部更好的粘附培养物。
在一些实施例中,设有培养区域130的表面(如底板110的上表面或盖板120的下表面)具有亲水性,培养区域130内部的粗糙度大于培养区域130外部的粗糙度。在一些实施例中,设有培养区域的底板110或盖板120可以称为基底,设有培养区域的表面可以称为基底表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底表面具有亲水性可以包括:基底材料为亲水材料、基底的部分或全部表面经过改性处理、基底的部分或全部表面经亲水性物质或基团改性(亲水改性)等一种或多种的组合。通过在亲水性表面的基底上使培养区域内部的粗糙度大于培养区域外部,能够使得培养区域内部对培养物的粘附亲和力大于培养区域外部,从而使得培养区域内部更好的粘附培养物。在一些实施例中,培养区域130内部的粗糙度大于培养区域130外部的粗糙度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在一些实施例中,培养区域130内部可以经过打磨处理,以使得培养区域内部的粗糙度大于培养区域外部的粗糙度。例如,可以通过特定粗糙度的砂纸、浮石等对培养区域内部进行打磨,以使得培养区域内部的粗糙度大于培养区域外部的粗糙度。打磨处理表面为不规则的粗糙表面(或为非规整结构)。通过打磨的方式实现培养区域内外粗糙度的区分,具有操作简单快捷、成本低等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对培养区域外部进行打磨(或抛光)处理,以使得培养区域内部的粗糙度大于培养区域外部的粗糙度。在一些实施例中,培养区域内部可以经过刻蚀处理,以使得培养区域内部的粗糙度大于培养区域外部的粗糙度。在一些实施例中,刻蚀处理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软刻蚀技术、激光刻蚀、等离子体刻蚀、电子束刻蚀、化学刻蚀等一种或多种的组合。刻蚀处理表面可以为规则的粗糙表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刻蚀处理表面可以包括多根微米级甚至纳米级的柱子。通过刻蚀的方式实现培养区域内外粗糙度的区分,具有粗糙度可控性好、加工效率高、稳定性好、各培养区域间的一致性好等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设有培养区域130的表面(如底板110的上表面或盖板120的下表面)具有疏水性,培养区域130内部的粗糙度小于培养区域130外部的粗糙度,且培养区域外部表面为非规整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设有培养区域的底板110或盖板120可以称为基底,设有培养区域的表面可以称为基底表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底表面具有疏水性可以包括:基底材料为疏水材料、基底的部分或全部表面经疏水性物质或基团改性(疏水改性)等一种或多种的组合。通过在疏水性表面的基底上使培养区域内部的粗糙度小于培养区域外部,且培养区域外部表面为非规整结构,能够使得培养区域内部对培养物的粘附亲和力大于培养区域外部,从而使得培养区域内部更好的粘附培养物。在一些实施例中,培养区域外部可以经过打磨处理,以使得培养区域内部的粗糙度小于所述培养区域外部的粗糙度。在一些替代性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对培养区域内部进行打磨(或抛光)处理,以使得培养区域内部的粗糙度小于培养区域外部的粗糙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培养区域130内部表面可以具有亚微米至纳米级别的规整结构,以使得培养区域内部对培养物的粘附亲和力大于培养区域外部,从而使得培养区域130内部更好的粘附培养物。在一些实施例中,亚微米至纳米级别的规整结构可以包括阵列布置的多个微纳米单体。微纳米单体可以包括微纳米柱、微纳米管、微纳米锥、微纳米墙等一种或多种的组合。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微纳米单体可以按照圆形阵列、矩形阵列等方式排列。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微纳米单体两两之间的间距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培养区域内部表面具有亚微米至纳米级别的规整结构时,培养区域外部表面可以为非规整结构(即不具有规整结构)。
图9是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培养区域内部表面的规整结构示意图。图10是根据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所述的培养区域内部表面的规整结构示意图。图11是根据本申请再一实施例所述的培养区域内部表面的规整结构示意图。如图9-11所示,培养区域130内部表面可以具有亚微米至纳米级别的规整结构,亚微米至纳米级别的规整结构可以包括阵列布置的多个微纳米单体132。如图9所示,微纳米单体132可以包括微纳米柱。如图10所示,微纳米单体132可以包括微纳米锥。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微纳米单体132可以为微纳米柱,且微纳米单体132的头部可以呈蘑菇状。通过将微纳米单体的头部设置成蘑菇状,可以使得亚微米至纳米级别的规整结构对培养物的粘附亲和力更强。在一些实施例中,微纳米单体132的头部也可以为其他形状(如球形、平面形、楔形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微纳米单体的直径或最大宽度小于1μm。进一步,微纳米单体的直径或最大宽度可以为1~500nm。进一步,微纳米单体的直径或最大宽度可以为50~200nm。在一些替代性实施例中,微纳米单体的直径或最大宽度可以大于或等于1μm。例如,微纳米单体的直径或最大宽度可以为1~100μm。在一些实施例中,微纳米单体的高度小于5μm。进一步,微纳米单体的高度可以为5~1000nm。进一步,微纳米单体的高度可以为200~500nm。在一些实施例中,微纳米单体的高度与其直径或最大宽度的比值可以为2:1~10:1。在一些实施例中,任意两个微纳米单体的间距可以大于微纳米单体的直径或最大宽度。在一些实施例中,任意两个微纳米单体的间距可以大于微纳米单体的直径或最大宽度的1.5倍。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两个微纳米单体的间距可以为微纳米单体的直径或最大宽度的1~3倍。
在一些实施例中,培养区域内部可以经过刻蚀处理,以使得培养区域内部表面具有亚微米至纳米级别的规整结构。刻蚀处理可以包括软刻蚀技术、激光刻蚀、等离子体刻蚀、电子束刻蚀、化学刻蚀等一种或多种的组合。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胶接、卡接等方式将已经加工好的亚微米至纳米级别的规整结构附着在基底表面,以形成培养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培养区域内部的粗糙度可以与培养区域外部的粗糙度不同,且培养区域内部表面具有亚微米至纳米级别的规整结构,从而使得培养区域内部对培养物的粘附亲和力大于培养区域外部,进而使得培养区域130内部更好的粘附培养物。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底表面具有亲水性,培养区域内部的粗糙度大于培养区域外部的粗糙度,且培养区域内部表面具有亚微米至纳米级别的规整结构。通过将粗糙度差异与亚微米至纳米级别的规整结构结合使用,可以进一步增大培养区域内部对培养物的粘附亲和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底表面具有疏水性,培养区域内部的粗糙度大于培养区域外部的粗糙度,且培养区域内部表面具有亚微米至纳米级别的规整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底(如设有培养区域的底板110或盖板120)的材料可以为亲水材料。例如,基底的材料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一种或多种的组合:玻璃、石英、硅、云母、PS(聚苯乙烯)、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有机玻璃)、PSU(聚砜)、PC(聚碳酸酯)、PP(聚丙烯)、PE(聚乙烯)、PETG(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由对苯二甲酸(PTA)、乙二醇(EG)和1,4-环己烷二甲醇(CHDM)三种单体用酯交换法缩聚的产物)、LDPE(低密度聚乙烯)、HDPE(高密度聚乙烯)、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VDF(聚偏氟乙烯)、PTFE(聚四氟乙烯)、PEG(聚乙二醇)、PEO(聚氧化乙烯)、PPG(聚戊二酸丙二醇酯)、PPO(聚2,6—二甲基—1,4—苯醚)、PLA(聚乳酸/聚丙交酯)、PGA(聚谷氨酸)、PLGA(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DMS(聚二甲基硅氧烷)、PVA(聚乙烯醇)、COC(环烯烃共聚物)、COP(环烯烃)、PMP(聚4-甲基-1-戊烯)、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乙酸纤维素、硝酸纤维素、甲基丙烯酸羟乙酯、聚醚砜、双烯丙基二甘醇聚合物或尼龙66等。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底材料本身可以具有亲水性。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基底材料可以通过特定的加工方式、加工工艺使得制成基底后具有亲水性。通过采用亲水材料的基底,可以使得培养区域130内部和培养区域130外部均具有亲水性,在培养过程中,粘附在培养区域130内部的培养物液滴将呈相对扁平的形状。扁平的液滴在固化成凝胶态后,有助于外部的培养基(如培养液)更好的向内部渗透。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底可以为透明材料(如玻璃等),以便于观察培养物。在一些实施例中,底板110和盖板120的材料可以相同或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基底材料为亲水材料的基础上,培养区域130内部可以经过改性处理,改性处理后的培养区域130内部的亲水性强于培养区域130外部。在一些实施例中,改性处理可以包括等离子体处理、射线辐照处理、电晕处理等一种或多种的组合。仅作为示例,在进行改性处理时,可以利用遮挡物(如掩膜、挡板等)对基底的非培养区域130进行遮挡,然后通过等离子体机或紫外灯对培养区域130进行改性处理。在一些实施例中,培养区域130内部的亲水性强于培养区域130外部可以理解为:培养区域130内部的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大于培养区域130外部,或者,培养区域130内部的水接触角小于培养区域130外部。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底(如培养区域130内部)可以先进行表面粗糙度处理,再进行改性处理;或者基底可以先进行改性处理,再进行表面粗糙度处理;又或者,基底可以同时进行改性处理和表面粗糙度处理。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先对培养区域内部进行加工(如刻蚀处理),以使得培养区域内部表面具有亚微米至纳米级别的规整结构,再对培养区域内部进行改性处理;或者可以先对培养区域内部进行改性处理,再对培养区域内部进行加工(如刻蚀处理),以使得培养区域内部表面具有亚微米至纳米级别的规整结构。通过改性处理使培养区域130内部的亲水性强于培养区域130外部,能够使得培养区域130内部对液滴的粘附亲和力更强。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底(如设有培养区域的底板110或盖板120)的材料可以为疏水材料。例如,基底的材料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一种或多种的组合:玻璃、石英、硅、云母、PS(聚苯乙烯)、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有机玻璃)、PSU(聚砜)、PC(聚碳酸酯)、PP(聚丙烯)、PE(聚乙烯)、PETG(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由对苯二甲酸(PTA)、乙二醇(EG)和1,4-环己烷二甲醇(CHDM)三种单体用酯交换法缩聚的产物)、LDPE(低密度聚乙烯)、HDPE(高密度聚乙烯)、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VDF(聚偏氟乙烯)、PTFE(聚四氟乙烯)、PEG(聚乙二醇)、PEO(聚氧化乙烯)、PPG(聚戊二酸丙二醇酯)、PPO(聚2,6—二甲基—1,4—苯醚)、PLA(聚乳酸/聚丙交酯)、PGA(聚谷氨酸)、PLGA(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DMS(聚二甲基硅氧烷)、PVA(聚乙烯醇)、COC(环烯烃共聚物)、COP(环烯烃)、PMP(聚4-甲基-1-戊烯)、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乙酸纤维素、硝酸纤维素、甲基丙烯酸羟乙酯、聚醚砜、双烯丙基二甘醇聚合物或尼龙66等。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底材料本身可以具有疏水性。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基底材料可以通过特定的加工方式、加工工艺使得制成基底后具有疏水性。通过采用疏水材料的基底,可以使得培养区域130内部和培养区域130外部均具有疏水性,在培养过程中,粘附在培养区域130内部的培养物液滴将呈近似圆球的形状。圆球形状的液滴在固化成凝胶态后,有助于为培养物提供更立体的生长空间,从而更便于培养复杂的结构(如类器官)。在一些实施例中,底板110和盖板120的材料可以相同或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基底材料为疏水材料的基础上,培养区域130内部可以经过改性处理,改性处理后的培养区域130内部具有亲水性。在一些实施例中,改性处理可以包括等离子体处理、射线辐照处理、电晕处理等一种或多种的组合。通过改性处理使培养区域130内部具有亲水性,而培养区域130外部具有疏水性,能够使得液滴更容易被粘附在培养区域130内部。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底(如培养区域130内部)可以先进行表面粗糙度处理,再进行改性处理;或者基底可以先进行改性处理,再进行表面粗糙度处理;又或者,基底可以同时进行改性处理和表面粗糙度处理。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先对培养区域内部进行加工(如刻蚀处理),以使得培养区域内部表面具有亚微米至纳米级别的规整结构,再对培养区域内部进行改性处理;或者可以先对培养区域内部进行改性处理,再对培养区域内部进行加工(如刻蚀处理),以使得培养区域内部表面具有亚微米至纳米级别的规整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底表面可以经亲水性物质或基团改性。亲水性物质或基团(亲水性基团)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一种或多种的组合:胶原蛋白、纤粘连蛋白、层粘连蛋白、聚赖氨酸、明胶、透明质酸、壳聚糖、RGD多肽、DNA、赖氨酸、金属金、羟基、羧基、羰基、氨基、巯基、磺酸基、磷酸基、季铵基、醚键、羧酸酯、酰胺基或嵌段聚醚等。在一些实施例中,亲水性物质或基团(如含有上述亲水基团的材料)可以涂覆在基底表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使用带有亲水基团的物质与基底表面反应,以对基底表面进行化学方式改性。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底材料本身可以为亲水材料或疏水材料。通过对基底表面进行亲水改性,能够方便地使基底表面具有亲水性。通过采用具有亲水表面的基底,可以使得培养区域130内部和培养区域130外部均具有亲水性,在培养过程中,粘附在培养区域130内部的液滴将呈相对扁平的形状。扁平的液滴在固化成凝胶态后,有助于外部的培养液更好的向内部渗透。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底(如培养区域130内部)可以先进行表面粗糙度处理,再经亲水性物质或基团改性。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先对培养区域内部进行加工(如刻蚀处理),以使得培养区域内部表面具有亚微米至纳米级别的规整结构,再对基底表面进行亲水改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底表面可以经疏水性物质或基团(疏水性基团)改性。疏水性物质或基团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一种或多种的组合:白蛋白、含有双键的烃基、聚氧丙烯基、长链全氟烷基、聚硅氧烷基,或者含有芳基、酯、醚、胺或酰胺基团的烃基等。在一些实施例中,疏水性物质或基团(如含有上述疏水基团的材料)可以涂覆在基底表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使用带有疏水基团的物质与基底表面反应,以对基底表面进行化学方式改性。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底材料本身可以为亲水材料或疏水材料。通过对基底表面进行疏水改性,能够方便地使基底表面具有疏水性。通过采用具有疏水表面的基底,可以使得培养区域130内部和培养区域130外部均具有疏水性,在培养过程中,粘附在培养区域130内部的液滴将呈近似圆球的形状。圆球形状的液滴在固化成凝胶态后,有助于为培养物提供更立体的生长空间,从而更便于培养复杂的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底(如培养区域130内部)可以先进行表面粗糙度处理,再经疏水性物质或基团改性。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先对培养区域内部进行加工(如刻蚀处理),以使得培养区域内部表面具有亚微米至纳米级别的规整结构,再对基底表面进行疏水改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培养区域130内部可以经亲水性物质或基团改性。当基底材料为亲水材料时,通过对培养区域内部进行亲水改性,可以使得培养区域130内部的亲水性强于培养区域130外部,从而使培养区域130内部对液滴的粘附亲和力更强。当基底材料为疏水材料时,通过对培养区域内部进行亲水改性,可以使培养区域130内部具有亲水性,而培养区域130外部具有疏水性,从而使得液滴更容易被粘附在培养区域130内部。在一些实施例中,培养区域130外部可以经疏水性物质或基团改性。通过在培养区域内部进行亲水改性而在培养区域外部进行疏水改性,能够方便地改变基底表面的亲疏水性,同时能够使得液滴更容易被粘附在培养区域130内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培养区域内部的亲水性可以强于培养区域外部。在一些实施例中,培养区域内部的亲水性强于培养区域外部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例如,培养区域内部和/或外部可以通过改性处理(如离子体处理、射线辐照处理和/或电晕处理),以使得培养区域内部的亲水性强于培养区域外部。又例如,培养区域内部可以进行亲水改性(如经亲水性物质或基团改性),以使得培养区域内部的亲水性强于培养区域外部。再例如,培养区域内部可以先进行改性处理,再进行亲水性物质修饰(如经亲水性物质或基团改性),以使其亲水性强于培养区域外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培养区域130内部与培养区域130外部可以无高度差。在一些实施例中,培养区域130内部可以高于培养区域130外部。在一些实施例中,培养区域130内部可以低于培养区域130外部。例如,培养区域130内部可以比培养区域130外部低一定高度(如1um、2um、10um等)。通过将培养区域130内部设置得比培养区域130外部低,能够使得培养物更好的附着在培养区域130中。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对培养装置的描述仅为说明目的,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可以理解,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培养装置的原理后,可以在不违背这一原理的情况下,对上述培养装置进行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修正和改变。然而,这些修正和改变仍在本申请的范围之内。例如,基底表面可以进行粗糙度处理、加工形成具有亚微米至纳米级别的规整结构、改性处理、亲水改性、疏水改性等处理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的任意组合。
本申请实施例还涉及一种培养方法。具体的,可以利用本申请任一实施例所描述的培养装置100对培养物进行培养。在一些实施例中,培养方法可以包括:
(1)在底板110和盖板120处于相对靠近的第一相对位置时,在底板110和盖板120之间加入培养物。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相对位置可以为培养装置100处于压缩状态的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管道经由培养物入口152在底板110和盖板120之间加入培养物。在一些实施例中,所加入的培养物的体积可以是经过测算的,该体积小于培养装置100中的多个培养区域130所能粘附的体积。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相对位置可以为预设好的相对位置,当底板110和盖板120处于第一相对位置时,底板110和盖板120之间所形成的腔体体积可以小于培养区域阵列所能容纳的体积。在此情况下,在底板110和盖板120之间加入培养物直至底板110和盖板120之间所形成的腔体充满即可。
(2)驱动底板110和盖板120相对移动至相对远离的第二相对位置,以使得培养物自动粘附在培养区域130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相对位置可以为培养装置100处于伸展状态的位置。在底板110和盖板120处于第二相对位置时,粘附在底板110的培养区域上的胶滴可以与盖板120脱离接触,和/或,粘附在盖板120的培养区域上的胶滴可以与底板110脱离接触。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握持柄拉伸盖板120以驱动盖板120相对于底板110移动。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伸缩机构(如气体伸缩机构)驱动底板110和盖板120相对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培养方法还可以包括:驱动底板110和盖板120有节律的相对运动,以模拟血液循环的规律运动。通过模拟血液循环的规律运动,能够使得培养装置100的培养环境更接近真实环境,从而使培养效果更好。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底板110和盖板120有节律的相对运动可以通过伸缩机构(如气体伸缩机构)实现。
本申请实施例可能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但不限于:(1)能够实现培养物快速、批量接种,有效提高培养效率;(2)能够提升细胞培养产物的质量;(3)能够形成不同的培养物液滴形状,以适用于不同的培养需求;(4)能够降低培养成本;(5)能够使得各个培养物胶滴的体积更接近,从而使培养效果的一致性更好。需要说明的是,不同实施例可能产生的有益效果不同,在不同的实施例里,可能产生的有益效果可以是以上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也可以是其他任何可能获得的有益效果。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1)

1.一种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和盖板,所述底板和所述盖板能够相对移动至相对靠近的第一相对位置和相对远离的第二相对位置;
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或所述盖板的下表面包括至少两个培养区域,所述至少两个培养区域相互间等间距排列;所述培养区域用于粘附培养物,所述培养区域内部对培养物的粘附亲和力大于所述培养区域外部;
当所述底板和所述盖板处于所述第一相对位置时,所述底板和所述盖板之间所形成的腔体体积小于所述至少两个培养区域所能粘附的培养物的体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包括所述至少两个培养区域;
所述培养区域内部对培养物的粘附亲和力大于所述盖板的下表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的下表面包括所述至少两个培养区域;
所述培养区域内部对培养物的粘附亲和力大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包括至少两个培养区域,且所述盖板的下表面也包括至少两个培养区域。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表面的培养区域与所述盖板下表面的培养区域交错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周边与所述盖板的周边通过可伸缩波纹管相连。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周边与所述盖板的周边通过柔性膜和支撑架相连。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两端分别与所述底板和所述盖板连接,所述支撑架在由压缩状态变成伸展状态过程中能够发生塑性变形以支撑所述盖板。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或所述盖板上设有培养物入口;所述盖板上设有气体出入口。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的上表面设有握持柄。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底板和所述盖板相对移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机构包括气体控制机构,所述气体控制机构用于:向所述底板和所述盖板之间充气以使得所述底板和所述盖板相互远离。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装置还包括侧壁,所述侧壁与所述底板相连形成培养容器;所述盖板能够在所述培养容器中相对于所述底板移动。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的周边包括密封圈,所述盖板通过所述密封圈与所述侧壁相抵接。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区域内部的粗糙度与所述培养区域外部的粗糙度不同,以使得所述培养区域内部对培养物的粘附亲和力大于所述培养区域外部。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或所述盖板的下表面具有亲水性,所述培养区域内部的粗糙度大于所述培养区域外部的粗糙度。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或所述盖板的下表面具有疏水性,所述培养区域内部的粗糙度小于所述培养区域外部的粗糙度,且所述培养区域外部表面为非规整结构。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区域内部表面具有亚微米至纳米级别的规整结构,以使得所述培养区域内部对培养物的粘附亲和力大于所述培养区域外部。
19.一种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如权利要求1-18中任一项所述的培养装置进行培养。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方法包括:
在所述底板和所述盖板处于相对靠近的第一相对位置时,在所述底板和所述盖板之间加入培养物;
驱动所述底板和所述盖板相对移动至相对远离的第二相对位置,以使得所述培养物自动粘附在所述培养区域中。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方法还包括:
驱动所述底板和所述盖板有节律的相对运动,以模拟血液循环的规律运动。
CN202110430174.1A 2021-03-30 2021-04-21 一种培养装置及培养方法 Active CN1131224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30174.1A CN113122449B (zh) 2021-04-21 2021-04-21 一种培养装置及培养方法
PCT/CN2021/121430 WO2022205820A1 (zh) 2021-03-30 2021-09-28 一种培养装置及培养方法
EP21934457.9A EP4299715A1 (en) 2021-03-30 2021-09-28 Culture device and culture method
US18/477,543 US20240026285A1 (en) 2021-03-30 2023-09-28 Culture devices and method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30174.1A CN113122449B (zh) 2021-04-21 2021-04-21 一种培养装置及培养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22449A CN113122449A (zh) 2021-07-16
CN113122449B true CN113122449B (zh) 2022-07-15

Family

ID=767784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30174.1A Active CN113122449B (zh) 2021-03-30 2021-04-21 一种培养装置及培养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2244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05820A1 (zh) * 2021-03-30 2022-10-06 上海睿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培养装置及培养方法
WO2023100143A1 (en) * 2021-12-03 2023-06-08 Humanitas Mirasole S.P.A. Device and method for testing prostheses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WO2013030940A1 (ja) * 2011-08-29 2015-03-23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培養シート、培養器材、及び製造方法
JP2016000008A (ja) * 2014-06-11 2016-01-07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接着細胞の培養装置および培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3011534B4 (de) * 2013-07-10 2015-09-03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Kultivierungsgefäß und Verfahren zur Kultivierung biologischer Zellen in hängenden Tropfen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WO2013030940A1 (ja) * 2011-08-29 2015-03-23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培養シート、培養器材、及び製造方法
JP2016000008A (ja) * 2014-06-11 2016-01-07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接着細胞の培養装置および培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生物材料的表面修饰对细胞黏附性的影响;明敏 等;《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20081231;第31卷(第6期);第1.3节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22449A (zh) 2021-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122449B (zh) 一种培养装置及培养方法
US10821409B2 (en) Disposable bioreactor system
ES2955959T3 (es) Un sistema de biorreactor y método del mismo
US20050186669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and culturing cells
CN102836751B (zh) 一种水凝胶微流控芯片及其加工方法
JP6313043B2 (ja) 接着性細胞の培養方法
US7033823B2 (en) Cell-cultivating device
US6306646B1 (en) Culture dish
CN1876804A (zh) 细胞培养容器、细胞培养容器的制造方法以及培养细胞
AU2011252063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cell culture
CN105238735B (zh) 三维细胞培养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JP5676265B2 (ja) 細胞保存方法、及び細胞輸送方法
US9926523B2 (en) Cell carriers and methods for culturing cells
CN103608451A (zh) 培养方法、成熟脂肪细胞群和药物筛选方法
CA2868468A1 (en) Pivoting pressurized single-use bioreactor
CN103255057A (zh) 一种细胞培养微流控芯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061513A (zh) 一种培养装置
CN113046243A (zh) 一种培养装置
Maenosono et al. A transparent polyimide film as a biological cell culture sheet with microstructures
WO2022205820A1 (zh) 一种培养装置及培养方法
CN212533023U (zh) 一种可一次注塑脱模生产的微流控培养皿
CN109016275A (zh) 微孔模具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JP2006050975A (ja) 細胞操作用基板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る灌流培養装置
CN206289260U (zh) 一种具有三维表面微结构的细胞培养装置
JP2004201689A (ja) 細胞培養のための熱成形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