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21801A - 一种聚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其在医药罩泡中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聚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其在医药罩泡中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21801A
CN113121801A CN202110626061.9A CN202110626061A CN113121801A CN 113121801 A CN113121801 A CN 113121801A CN 202110626061 A CN202110626061 A CN 202110626061A CN 113121801 A CN113121801 A CN 1131218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ction
polyester material
vacuum
parts
esterif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2606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金玲
王欣
陆楠
何新宇
高佳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062606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21801A/zh
Publication of CN1131218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2180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3/02Polyesters derived from hydroxy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polycarboxylic acids and polyhydroxy compounds
    • C08G63/12Polyesters derived from hydroxy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polycarboxylic acids and polyhydroxy compounds derived from polycarboxylic acids and polyhydroxy compounds
    • C08G63/16Dicarboxylic acids and dihydroxy compounds
    • C08G63/18Dicarboxylic acids and dihydroxy compounds the acids or hydroxy compounds containing carbocyclic rings
    • C08G63/199Acids or hydroxy compounds containing cycloaliphatic r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3/78Preparation processes
    • C08G63/82Prepara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atalyst used
    • C08G63/85Germanium, tin, lead, arsenic, antimony, bismuth, titanium, zirconium, hafnium, vanadium, niobium, tantalum, or compound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3/78Preparation processes
    • C08G63/82Prepara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atalyst used
    • C08G63/85Germanium, tin, lead, arsenic, antimony, bismuth, titanium, zirconium, hafnium, vanadium, niobium, tantalum, or compounds thereof
    • C08G63/86Germanium, antimony, or compounds thereof
    • C08G63/866Antimony or compound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67/00Compositions of polyest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67/02Polyesters derived from dicarboxylic acids and dihydroxy compound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olyesters Or Polycarbona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其在医药罩泡中的应用,聚酯材料由聚酯原料聚合形成;所述聚酯材料的熔点为190~220℃,特性粘度为0.80~1.2dl/g;所述聚酯原料,按质量份数计包括,癸二酸1~5份,1,4‑丁二醇1~10份,2,2‑二甲基‑1,3丙二醇1~10份,1,4‑环己烷二甲醇2~10份,间苯二甲酸1~5份,对苯二甲酸40~80份,乙二醇15~35份。本发明提供的聚酯材料具有与铝箔具有良好热封性、容易吸塑、食品安全性优良、回收利用方便等优点,可以用于医药罩泡的制备。

Description

一种聚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其在医药罩泡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用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聚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其在医药罩泡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公开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医药用的泡罩包装,通常被称为水泡包装或者PTP包装,是把药片或胶囊置于硬片的泡罩或水泡眼中,再将硬片与铝箔进行热合而成的。由于各个罩泡的周边均为硬片与铝箔形成的热合部位,故各罩泡是相互独立的,一个罩泡的破坏不会影响其他罩泡的密封完整性。因此,泡罩包装中各药片或胶囊相互间的影响小,干扰比较少,受到污染的几率大大降低。除此之外,泡罩包装还具有阻隔性高、密封性好、卫生性能优良等特点,已成为医药包装领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且逐渐向食品、保健品包装领域延伸。如果要保证泡罩包装各罩泡的气密性及相互独立性,则应确保热封合部位具有良好的热合强度,否则当其中某一罩泡中的药品被取走,其余泡罩则易出现漏气及其破漏的现象,从而引起药物受潮、变质,甚至出现药物散落的现象。因此,热合强度的高低是影响泡罩包装质量优劣的重要因素。
目前,应用在医药罩泡上的硬片材料主要是聚氯乙烯(PVC)材料。但是,由于PVC材料循环再利用困难,而且在加热或者焚烧过程中产生二噁英的国际一级致癌物,越来越多的医药罩泡包装开始寻找更加环保的材料。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聚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其在医药罩泡中的应用,该聚酯材料具有与铝箔具有良好热封性、容易吸塑、食品安全性优良、回收利用方便等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方面,一种聚酯材料,由聚酯原料聚合形成;所述聚酯材料的熔点为190~220℃,特性粘度为0.80~1.2dl/g;
所述聚酯原料,按质量份数计包括,癸二酸1~5份,1,4-丁二醇1~10份,2,2-二甲基-1,3丙二醇1~10份,1,4-环己烷二甲醇2~10份,间苯二甲酸1~5份,对苯二甲酸40~80份,乙二醇15~35份。
本发明的聚酯材料的聚合过程中,采用癸二酸、1,4-丁二醇以及2,2-二甲基-1,3-丙二醇的组合加入,实现了自身低温高热粘结性的特点,具备了与铝箔材料的高热粘合性。同时,采用1,4-环乙烷二甲醇与间苯二甲酸的组合适当降低材料结晶度实现了容易吸塑成罩泡且不发白的热成型效果。另外,本发明聚酯系材料只含有碳氢氧三种物质,且特性粘度在0.80dl/g以上(需要经过真空增粘),小分子含量极少,食品安全性良好且回收利用率高,实现了环保的需求。
另一方面,一种上述聚酯材料的制备方法,将聚酯原料混合均匀获得混合浆液,向混合浆液中加入催化剂进行酯化反应获得酯化液,将酯化液进行预缩聚反应获得预缩聚物,将预缩聚物进行终缩聚反应并经水下切粒获得终缩聚体切片,将终缩聚体切片进行真空增粘处理获得聚酯材料;所述预缩聚反应和终缩聚反应均在真空条件下进行反应;所述真空增粘处理为在真空条件下进行加热处理。
第三方面,一种上述聚酯材料在医药罩泡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通过在聚合过程中引入癸二酸、1,4-丁二醇以及2,2-二甲基-1,3-丙二醇的组合,利用长碳链与支链的配合实现了自身低温高热粘结性的特点,具备了与铝箔材料的高热粘合性。
2.本发明通过聚合过程中加入了1,4-环乙烷二甲醇与间苯二甲酸的组合适当降低材料结晶度实现了容易吸塑成罩泡且不发白的热成型效果。
3.本发明通过合适的真空增粘过程,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切片含水量,同时提高了特性粘度,极大的降低了材料中小分子的含量,食品安全性良好。
4.本发明提供的聚酯材料只含有碳氢氧三种物质,具有良好的回收利用率,具有良好的环保效果。
5.本发明提供的聚酯材料制备工艺相对简单,极具工业化生产和实际应用之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的,旨在对本发明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鉴于现有用于医用泡罩的PVC存在循环再利用困难且在后热处理中易产生二噁英等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聚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其在医药罩泡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一种典型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聚酯材料,由聚酯原料聚合形成;所述聚酯材料的熔点为190~220℃,特性粘度为0.80~1.2dl/g;
所述聚酯原料,按质量份数计包括,癸二酸1~5份,1,4-丁二醇1~10份,2,2-二甲基-1,3丙二醇1~10份,1,4-环己烷二甲醇2~10份,间苯二甲酸1~5份,对苯二甲酸40~80份,乙二醇15~35份。
本发明拟以聚酯材料作为医用泡罩的材料,一般聚酯材料仅含有碳氢氧三种物质具有良好的利用率,而且其主链中含有酯基,易于醇解或者水解,因而具有良好的环保效果。但是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普通聚酯材料与铝箔的热封性较差,因而本发明在聚合过程中引入癸二酸、1,4-丁二醇以及2,2-二甲基-1,3-丙二醇的组合,利用长碳链与支链的配合实现了自身低温高热粘结性的特点,使聚酯材料具备了与铝箔材料的高热粘合性,从而具有与铝箔具有良好热封性。然而,添加癸二酸、1,4-丁二醇以及2,2-二甲基-1,3-丙二醇后形成聚酯材料的吸塑性能较差,而且吸塑后易发白,从而影响医用泡罩的品质,因而本发明在聚合过程中加入了1,4-环乙烷二甲醇与间苯二甲酸的组合适当降低材料结晶度实现了容易吸塑成罩泡且不发白的热成型效果。另外,聚酯材料的成品的粘度影响与铝箔的热封性,经过更进一步研究发现,影响聚酯材料的粘度除了其本身特性外,还包括未完全聚合的小分子,而这些小分子的存在还会影响食品安全性,而当特性粘度在0.80dl/g以上时,不仅能够进一步保证聚酯材料与铝箔的热封性,而且其中的小分子含量极少,食品安全性良好且回收利用率高。
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上述聚酯材料的制备方法,将聚酯原料混合均匀获得混合浆液,向混合浆液中加入催化剂进行酯化反应获得酯化液,将酯化液进行预缩聚反应获得预缩聚物,将预缩聚物进行终缩聚反应并经水下切粒获得终缩聚体切片,将终缩聚体切片进行真空增粘处理获得聚酯材料;所述预缩聚反应和终缩聚反应均在真空条件下进行反应;所述真空增粘处理为在真空条件下进行加热处理。
该实施方式的一些实施例中,将1,4-丁二醇、2,2-二甲基-1,3-丙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间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加入至乙二醇中混合均匀,然后添加癸二酸混合均匀。该方法能够获得混合浆液的均匀性更好。混合的方式一般为机械搅拌,采用锚式搅拌器的搅拌效果更好,搅拌速率优选为600~1000r/min。在加入癸二酸之前,混合的时间为30~60min。在加入癸二酸之后,混合的时间为30~60min。
该实施方式的一些实施例中,癸二酸、1,4环己烷二甲醇、间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2,2-二甲基-1,3-丙二醇、乙二醇、1,4丁二醇的纯度大于99.6%。
酯化反应的下一步是缩聚反应。酯化反应是在一定温度、催化剂下的反应,分子链重复单元在4~6;缩聚反应要在一定真空度下反应,分子链继续加长到100左右个重复链段。该实施方式的一些实施例中,酯化反应的温度为220~245℃。酯化反应的时间为60~90min。
该实施方式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催化剂为钛酸四丁酯、二氧化锗、乙二醇锑、三氧化二锑、醋酸钾、醋酸镁或醋酸锑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实施方式的一些实施例中,催化剂用量为反应体系中酯化液总重量为基准的250~600ppm。
该实施方式的一些实施例中,酯化反应中添加稳定剂。稳定剂为磷酸三丁酯、亚磷酸、次亚磷酸、磷酸三甲酯、磷酸二甲酯、磷酸三苯酯中的一种或多种。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稳定剂为磷酸三甲酯与磷酸三苯酯的复合,磷酸三甲酯与磷酸三苯酯的质量比为50~60%:40~50%。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稳定剂用量为反应体系中总重量为酯化液总重量为基准的150~600ppm;优选的,稳定剂用量为反应体系中酯化液总重量为基准的200~300ppm。
该实施方式的一些实施例中,酯化液过滤后再进行预缩聚反应。过滤器的过滤孔径为20~80μm。过滤器优选烛心式过滤器。
该实施方式的一些实施例中,预缩聚反应的温度为240~265℃。优选为240~255℃。
该实施方式的一些实施例中,预缩聚反应的真空度为200~800Pa。
该实施方式的一些实施例中,预缩聚物的聚合度为5~15。
该实施方式的一些实施例中,将酯化液搅拌设定时间后,升高至预聚合反应的反应温度,搅拌设定时间,然后抽真空进行反应。升温之前的搅拌时间为10~30min。搅拌速率为100~800r/min。抽真空之前的搅拌时间为30~90min。搅拌速率为100~400r/min。抽真空后,反应时间为15~60min。
该实施方式的一些实施例中,预缩聚物过滤后再进行终缩聚反应。过滤器的过滤孔径为20~80μm。过滤器优选烛心式过滤器。
该实施方式的一些实施例中,终缩聚反应的反应温度为240~280℃。优选为260~280℃。
该实施方式的一些实施例中,终缩聚反应的真空度为低于30Pa。优选为10~20Pa。
该实施方式的一些实施例中,将预缩聚物升温,然后抽真空进行反应。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反应时间为2~4h。
该实施方式的一些实施例中,真空增粘处理的过程为:将终缩聚体切片先在低真空条件下升温至70~120℃,处理至切片完全变白,然后在高真空条件下升温至160~180℃进行处理至特性粘度达到0.80~1.20dl/g。升温至160~180℃的处理时间为20~40h。低真空条件指真空度为100~1000Pa。高真空条件指真空度为10~30Pa。
本发明的第三种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上述聚酯材料在医药罩泡中的应用。
为了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下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将纯度为99.7%的1,4-丁二醇、2,2-二甲基-1,3-丙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间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混合物投入到乙二醇溶液中,然后将混合好的浆料利用锚式搅拌器在600r/min的速度下搅拌30分钟后,加入癸二酸,然后继续搅拌30min后得到性能均匀的混合浆液;其中,癸二酸占混合浆液总质量的质量分数为1%,1,4-丁二醇占混合浆液总质量的质量分数为10%,2,2-二甲基-1,3-丙二醇占混合浆液总质量的质量分数为5%,1,4-环己烷二甲醇占合浆液总质量的质量分数为5%,间苯二甲酸占混合浆液总质量的质量分数为2%,对苯二甲酸占混合浆液总质量的质量分数为60%,乙二醇占混合浆液总质量的质量分数为17%。
将上述得到的混合浆液和复合催化剂按照一定的比例通过熔体泵均匀的打入酯化反应釜中,后加入一定含量的稳定剂,在225℃的温度下进行60min的酯化反应,得到性能稳定的酯化液。
其中,复合催化剂为钛酸四丁酯与乙二醇锑的混合物,两者的质量混合比例为40:60;复合催化剂用量为反应体系中酯化液总重量为基准的350ppm。
将上述得到的性能均一的酯化液利用熔体泵经过40μm的烛心式过滤器后均匀的打入预缩聚反应釜,利用锚式搅拌器在100r/min的速度下搅拌30分钟后,不断升高温度至245℃时,在100r/min下搅拌60min,然后在500Pa的真空下反应15min,得到具有一定聚合度的预缩聚物。
将上述得到的预缩聚物经40μm的烛心式过滤器后压入缩聚反应釜,然后不断升高温度至270℃,在20Pa的真空度进行负压聚合反应,控制反应时间为4小时,通过设备控制搅拌缩聚电流及功率,合成出特性粘度在0.65dl/g的熔体,再经水下切粒、干燥后得到终缩聚体切片。
将上述制得的终缩聚体切片,投入真空转鼓中,在200Pa的低真空下把转鼓温度升温至120℃,转鼓在1转/分钟保持恒温8h,直至切片完全变白;然后在4Pa的高真空负压状态下把转鼓升温至160℃,继续保持40h,特性粘度达到0.92dl/g后开始给转鼓降温并出料,得到水分含量为20ppm增粘聚酯材料。
本实施例制备的聚酯材料性能如表1中的#1所示。
实施例2
将纯度为99.8%的1,4-丁二醇、2,2-二甲基-1,3-丙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间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混合物投入到乙二醇溶液中,然后将混合好的浆料利用锚式搅拌器在600r/min的速度下搅拌40分钟后,加入癸二酸,然后继续搅拌40min后得到性能均匀的混合浆液;其中,癸二酸占混合浆液总质量的质量分数为2%,1,4-丁二醇占混合浆液总质量的质量分数为8%,2,2-二甲基-1,3-丙二醇占混合浆液总质量的质量分数为6%,1,4-环己烷二甲醇占合浆液总质量的质量分数为2%,间苯二甲酸占混合浆液总质量的质量分数为3%,对苯二甲酸占混合浆液总质量的质量分数为55%,乙二醇占混合浆液总质量的质量分数为24%。
将上述得到的混合浆液和复合催化剂按照一定的比例通过熔体泵均匀的打入酯化反应釜中,后加入一定含量的稳定剂,在220℃的温度下进行90min的酯化反应,得到性能稳定的酯化液。
其中,复合催化剂为钛酸四丁酯与乙二醇锑的混合物,两者的质量百分比为30:70;复合催化剂用量为反应体系中酯化液总重量为基准的250ppm。
将上述得到的性能均一的酯化液利用熔体泵经过30μm的烛心式过滤器后均匀的打入预缩聚反应釜,利用锚式搅拌器在200r/min的速度下搅拌20分钟后,不断升高温度至245℃时,在400r/min下搅拌30min,然后在400Pa的真空下反应30min,得到具有一定聚合度的预缩聚物。
将上述得到的预缩聚物经30μm的烛心式过滤器后压入缩聚反应釜,然后不断升高温度至280℃,在10Pa的真空度进行负压聚合反应,控制反应时间为3.5小时,通过设备控制搅拌缩聚电流及功率,合成出特性粘度在0.68dl/g的熔体,再经水下切粒、干燥后得到终缩聚体切片。
将上述制得的终缩聚体切片,投入真空转鼓中,在100Pa的低真空下把转鼓温度升温至100℃,转鼓在1转/分钟保持恒温6h,直至切片完全变白;然后在10Pa的高真空负压状态下把转鼓升温至165℃,继续保持36h,特性粘度达到0.88dl/g后开始给转鼓降温并出料,得到水分含量为30ppm增粘聚酯材料。
本实施例制备的聚酯材料性能如表1中的#2所示。
实施例3
将纯度为99.9%的1,4-丁二醇、2,2-二甲基-1,3-丙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间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混合物投入到乙二醇溶液中,然后将混合好的浆料利用锚式搅拌器在1000r/min的速度下搅拌32分钟后,加入癸二酸,然后继续搅拌32min后得到性能均匀的混合浆液;其中,癸二酸占混合浆液总质量的质量分数为3%,1,4-丁二醇占混合浆液总质量的质量分数为8%,2,2-二甲基-1,3-丙二醇占混合浆液总质量的质量分数为7%,1,4-环己烷二甲醇占合浆液总质量的质量分数为2%,间苯二甲酸占混合浆液总质量的质量分数为3%,对苯二甲酸占混合浆液总质量的质量分数为57%,乙二醇占混合浆液总质量的质量分数为20%。
将上述得到的混合浆液和复合催化剂按照一定的比例通过熔体泵均匀的打入酯化反应釜中,后加入一定含量的稳定剂,在232℃的温度下进行80min的酯化反应,得到性能稳定的酯化液。
其中,复合催化剂为钛酸四丁酯与乙二醇锑的混合物,两者的质量混合比例为25:75;复合催化剂用量为反应体系中酯化液总重量为基准的450ppm。
将上述得到的性能均一的酯化液利用熔体泵经过80μm的烛心式过滤器后均匀的打入预缩聚反应釜,利用锚式搅拌器在500r/min的速度下搅拌15分钟后,不断升高温度至265℃时,在400r/min下搅拌50min,然后在200Pa的真空下反应15min,得到具有一定聚合度的预缩聚物。
将上述得到的预缩聚物经20μm的烛心式过滤器后压入缩聚反应釜,然后不断升高温度至260℃,在10Pa的真空度进行负压聚合反应,控制反应时间为2.5小时,通过设备控制搅拌缩聚电流及功率,合成出特性粘度在0.66dl/g的熔体,再经水下切粒、干燥后得到终缩聚体切片。
将上述制得的终缩聚体切片,投入真空转鼓中,在100Pa的低真空下把转鼓温度升温至110℃,转鼓在1转/分钟保持恒温4h,直至切片完全变白;然后在15Pa的高真空负压状态下把转鼓升温至175℃,继续保持30h,特性粘度达到0.80dl/g后开始给转鼓降温并出料,得到水分含量为40ppm增粘聚酯材料。
本实施例制备的聚酯材料性能如表1中的#3所示。
实施例4
将纯度为99.8%的1,4-丁二醇、2,2-二甲基-1,3-丙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间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混合物投入到乙二醇溶液中,然后将混合好的浆料利用锚式搅拌器在850r/min的速度下搅拌35分钟后,加入癸二酸,然后继续搅拌35min后得到性能均匀的混合浆液;其中,癸二酸占混合浆液总质量的质量分数为2%,1,4-丁二醇占混合浆液总质量的质量分数为5%,2,2-二甲基-1,3-丙二醇占混合浆液总质量的质量分数为4%,1,4-环己烷二甲醇占合浆液总质量的质量分数为2%,间苯二甲酸占混合浆液总质量的质量分数为4%,对苯二甲酸占混合浆液总质量的质量分数为65%,乙二醇占混合浆液总质量的质量分数为18%。
将上述得到的混合浆液和复合催化剂按照一定的比例通过熔体泵均匀的打入酯化反应釜中,后加入一定含量的稳定剂,在242℃的温度下进行75min的酯化反应,得到性能稳定的酯化液。
其中,复合催化剂为钛酸四丁酯、二氧化锗与乙二醇锑的混合物,三者的质量混合比例为20:10:70;复合催化剂用量为反应体系中酯化液总重量为基准的500ppm。
将上述得到的性能均一的酯化液利用熔体泵经过50μm的烛心式过滤器后均匀的打入预缩聚反应釜,利用锚式搅拌器在300r/min的速度下搅拌20分钟后,不断升高温度至255℃时,在300r/min下搅拌45min,然后在260Pa的真空下反应25min,得到具有一定聚合度的预缩聚物。
将上述得到的预缩聚物经30μm的烛心式过滤器后压入缩聚反应釜,然后不断升高温度至268℃,在15Pa的真空度进行负压聚合反应,控制反应时间为3.5小时,通过设备控制搅拌缩聚电流及功率,合成出特性粘度在0.69dl/g的熔体,再经水下切粒、干燥后得到终缩聚体切片。
将上述制得的终缩聚体切片,投入真空转鼓中,在120Pa的低真空下把转鼓温度升温至90℃,转鼓在1转/分钟保持恒温6h,直至切片完全变白;然后在15Pa的高真空负压状态下把转鼓升温至175℃,继续保持25h,特性粘度达到0.84dl/g后开始给转鼓降温并出料,得到切片水分含量为35ppm增粘聚酯材料。
本实施例制备的聚酯材料性能如表1中的#4所示。
实施例5
将纯度为99.7%的1,4-丁二醇、2,2-二甲基-1,3-丙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间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混合物投入到乙二醇溶液中,然后将混合好的浆料利用锚式搅拌器在860r/min的速度下搅拌38分钟后,加入癸二酸,然后继续搅拌38min后得到性能均匀的混合浆液;其中,癸二酸占混合浆液总质量的质量分数为1%,1,4-丁二醇占混合浆液总质量的质量分数为10%,2,2-二甲基-1,3-丙二醇占混合浆液总质量的质量分数为1%,1,4-环己烷二甲醇占合浆液总质量的质量分数为2%,间苯二甲酸占混合浆液总质量的质量分数为1%,对苯二甲酸占混合浆液总质量的质量分数为65%,乙二醇占混合浆液总质量的质量分数为20%。
将上述得到的混合浆液和复合催化剂按照一定的比例通过熔体泵均匀的打入酯化反应釜中,后加入一定含量的稳定剂,在245℃的温度下进行65min的酯化反应,得到性能稳定的酯化液。
其中,复合催化剂为钛酸四丁酯与三氧化二锑的混合物,两者的质量混合比例为50:50;复合催化剂用量为反应体系中酯化液总重量为基准的400ppm。
将上述得到的性能均一的酯化液利用熔体泵经过60μm的烛心式过滤器后均匀的打入预缩聚反应釜,利用锚式搅拌器在700r/min的速度下搅拌12分钟后,不断升高温度至262℃时,在380r/min下搅拌36min,然后在300Pa的真空下反应18min,得到具有一定聚合度的预缩聚物。
将上述得到的预缩聚物经30μm的烛心式过滤器后压入缩聚反应釜,然后不断升高温度至280℃,在5Pa的真空度进行负压聚合反应,控制反应时间为2.6小时,通过设备控制搅拌缩聚电流及功率,合成出特性粘度在0.65dl/g的熔体,再经水下切粒、干燥后得到终缩聚体切片。
将上述制得的终缩聚体切片,投入真空转鼓中,在800Pa的低真空下把转鼓温度升温至105℃,转鼓在1转/分钟保持恒温5h,直至切片完全变白;然后在24Pa的高真空负压状态下把转鼓升温至180℃,继续保持32h,特性粘度达到0.86dl/g后开始给转鼓降温并出料,得到切片水分含量为20ppm增粘聚酯材料。
本实施例制备的聚酯材料性能如表1中的#5所示。
表1.实施例1~5制备的聚酯材料的性能对比
Figure BDA0003101168580000131
Figure BDA0003101168580000141
注释:1.*大于15,为合格;
2.**大于20,为合格。
表1表明以上实施例制备的医药罩泡用聚酯材料具有良好的对铝箔的热粘合强度,同时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和罩泡成型性,可以用于医药罩泡。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聚酯材料,其特征是,由聚酯原料聚合形成;所述聚酯材料的熔点为190~220℃,特性粘度为0.80~1.2dl/g;
所述聚酯原料,按质量份数计包括,癸二酸1~5份,1,4-丁二醇1~10份,2,2-二甲基-1,3丙二醇1~10份,1,4-环己烷二甲醇2~10份,间苯二甲酸1~5份,对苯二甲酸40~80份,乙二醇15~35份。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将聚酯原料混合均匀获得混合浆液,向混合浆液中加入催化剂进行酯化反应获得酯化液,将酯化液进行预缩聚反应获得预缩聚物,将预缩聚物进行终缩聚反应并经水下切粒获得终缩聚体切片,将终缩聚体切片进行真空增粘处理获得聚酯材料;所述预缩聚反应和终缩聚反应均在真空条件下进行反应;所述真空增粘处理为在真空条件下进行加热处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酯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将1,4-丁二醇、2,2-二甲基-1,3-丙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间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加入至乙二醇中混合均匀,然后添加癸二酸混合均匀;优选地,搅拌速率为600~1000r/min;优选地,在加入癸二酸之前,混合的时间为30~60min;优选地,在加入癸二酸之后,混合的时间为30~60min。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酯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酯化反应的温度为220~245℃;优选地,酯化反应的时间为60~90min;
或,所述催化剂为钛酸四丁酯、二氧化锗、乙二醇锑、三氧化二锑、醋酸钾、醋酸镁或醋酸锑中的一种或多种;
或,催化剂用量为反应体系中酯化液总重量为基准的250~600ppm。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酯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酯化反应中添加稳定剂;优选地,稳定剂为磷酸三丁酯、亚磷酸、次亚磷酸、磷酸三甲酯、磷酸二甲酯、磷酸三苯酯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优选地,稳定剂为磷酸三甲酯与磷酸三苯酯的复合,磷酸三甲酯与磷酸三苯酯的质量比为50~60%:40~50%;进一步优选地,稳定剂用量为反应体系中总重量为酯化液总重量为基准的150~600ppm;优选地,稳定剂用量为反应体系中酯化液总重量为基准的200~300ppm。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酯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酯化液过滤后再进行预缩聚反应;优选地,过滤器的过滤孔径为20~80μm;
或,预缩聚反应的温度为240~265℃;优选为240~255℃;
或,预缩聚反应的真空度为200~800Pa;
或,预缩聚物的聚合度为5~15。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酯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将酯化液搅拌设定时间后,升高至预聚合反应的反应温度,搅拌设定时间,然后抽真空进行反应;优选地,升温之前的搅拌时间为10~30min,搅拌速率为100~800r/min;优选地,抽真空之前的搅拌时间为30~90min,搅拌速率为100~400r/min;优选地,抽真空后,反应时间为15~60min。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酯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预缩聚物过滤后再进行终缩聚反应;优选地,过滤器的过滤孔径为20~80μm;
或,终缩聚反应的反应温度为240~280℃;优选为260~280℃;
或,终缩聚反应的真空度为低于30Pa;优选为10~20Pa;
将预缩聚物升温,然后抽真空进行反应;优选地,反应时间为2~4h。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酯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真空增粘处理的过程为:将终缩聚体切片先在低真空条件下升温至70~120℃,处理至切片完全变白,然后在高真空条件下升温至160~180℃进行处理至特性粘度达到0.80~1.20dl/g;优选地,升温至160~180℃的处理时间为20~40h。
10.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材料在医药罩泡中的应用。
CN202110626061.9A 2021-06-04 2021-06-04 一种聚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其在医药罩泡中的应用 Pending CN11312180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26061.9A CN113121801A (zh) 2021-06-04 2021-06-04 一种聚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其在医药罩泡中的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26061.9A CN113121801A (zh) 2021-06-04 2021-06-04 一种聚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其在医药罩泡中的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21801A true CN113121801A (zh) 2021-07-16

Family

ID=767829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26061.9A Pending CN113121801A (zh) 2021-06-04 2021-06-04 一种聚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其在医药罩泡中的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21801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35562A (en) * 1983-05-06 1984-03-06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polyester copolymers
CN102718955A (zh) * 2012-07-03 2012-10-10 常州大学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co-乙醇酸酯)共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57552A (zh) * 2012-07-19 2012-10-31 苏州瀚海化学有限公司 水溶性共聚多酯及其制备方法
US20130211037A1 (en) * 2010-09-27 2013-08-15 Mitsubishi Chemical Corporation Method for producing polyester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35562A (en) * 1983-05-06 1984-03-06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polyester copolymers
US20130211037A1 (en) * 2010-09-27 2013-08-15 Mitsubishi Chemical Corporation Method for producing polyester
CN102718955A (zh) * 2012-07-03 2012-10-10 常州大学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co-乙醇酸酯)共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57552A (zh) * 2012-07-19 2012-10-31 苏州瀚海化学有限公司 水溶性共聚多酯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37086B (zh) 一种功能石墨烯原位聚合聚酯的三元共聚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专用装置
CN109354676B (zh) 低表面张力pet共聚酯材料的制备方法及采用该材料制备的非涂布低表面张力pet膜
CN103068918B (zh) 耐水解性聚酯膜
CN102695749B (zh) 太阳能电池背面封装用双轴取向聚酯膜
JP6443769B2 (ja) バイオマス由来の樹脂層を備えた積層体
JP2014133338A (ja) バイオマス由来の樹脂層を備えた積層体
CN104004143A (zh) 一种光活性聚乳酸丙烯酸酯降解材料
CN111499850B (zh) 二氧化碳基多元醇、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3203934A (zh) 一种热收缩共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10860B (zh) 一种可降解的乙醇酸共聚酯的制备方法
CN112126046A (zh) 一种二氧化碳基共聚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558621A (zh) 一种连续制备低熔点共聚酰胺的方法
CN102604347B (zh) 一种壳聚糖改性聚乳酸材料的γ射线辐照制备方法
CN113121801A (zh) 一种聚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其在医药罩泡中的应用
CN105504249B (zh) 一种耐水解含氟共聚酯树脂、耐水解含氟共聚酯复合基膜及其制备方法
WO2024077921A1 (zh) 一种废弃pet的回收利用方法及采用该方法制备的生物可降解共聚酯
CN102558517B (zh) 生态多功能三元共聚petg聚酯及其制备方法和由该聚酯制备单向拉伸热收缩膜的方法
CN103102647B (zh) 高热收缩率聚酯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09096497B (zh) 一种废旧聚酯纺织品深度降解石墨烯共聚改性方法
CN107987259B (zh) 一种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11803A (zh) 一种增韧耐高温聚酯材料聚对苯二甲酸-1.4环己烷二甲醇酯的制备方法
CN113185825B (zh) 一种抗撕裂、可降解的聚乳酸食品包装膜及制备方法
US20190112419A1 (en) Blend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208308767U (zh) 一种高性能收缩膜
CN104684974A (zh) 太阳能电池背面保护用双轴拉伸聚酯薄膜及聚酯树脂的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