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17238A - 一种优化频率适应性起搏功能的患者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优化频率适应性起搏功能的患者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17238A
CN113117238A CN202110350601.5A CN202110350601A CN113117238A CN 113117238 A CN113117238 A CN 113117238A CN 202110350601 A CN202110350601 A CN 202110350601A CN 113117238 A CN113117238 A CN 1131172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rt rate
patient
rate data
activity threshold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5060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再跃
王建飞
黎贵玲
蹇平
李俊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nyuan Medical Technology H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nyuan Medical Technology 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nyuan Medical Technology H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nyuan Medical Technology 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5060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17238A/zh
Publication of CN1131172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1723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18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 A61N1/32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 A61N1/36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for stimulation
    • A61N1/362Heart stimulators
    • A61N1/365Heart stimulators controlled by a physiological parameter, e.g. heart potential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18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 A61N1/32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 A61N1/36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for stimulation
    • A61N1/362Heart stimulators
    • A61N1/365Heart stimulators controlled by a physiological parameter, e.g. heart potential
    • A61N1/36592Heart stimulators controlled by a physiological parameter, e.g. heart potential controlled by the heart rate variability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ardi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lectro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优化频率适应性起搏功能的患者管理系统,包括患者客户端、医生客户端以及服务器,心脏起搏器依据患者自身状态、数据采集粒度和/或数据上传方式,选择性上传心率数据至患者客户端;患者客户端对接收的心率数据缓存后上传至服务器;服务器统计分析接收的历史心率数据的分布状态,依据心率数据的分布状态判定活动阈值的合理性,并给出活动阈值调整建议;医生客户端从服务器下载活动阈值的合理性判定结果和活动阈值调整建议后,结合患者自身情况,通过程控仪程控调整心脏起搏器的活动阈值。该患者管理系统能够生成较准确地心率活动阈值建议方案,且降低设备能耗。

Description

一种优化频率适应性起搏功能的患者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优化频率适应性起搏功能的患者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心脏起搏器(Pacemaker)是一种主要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疾病的心脏植入式电子设备(Cardiac Implantable Electronic Devices),由脉冲发生器和电极导线组成。脉冲发生器通常由一次性锂电池供电,产生的起搏脉冲通过电极导线刺激心肌组织,从而实现心脏节律的调节。随着临床应用的推广和起搏器技术的发展,目前心脏起搏器已成为一个高度智能化的设备。单就起搏功能而言,经历了从最初的固定频率起搏,到按需起搏,再到频率适应性起搏的过程。
对于体弱、卧病不起或久坐少动的起搏器患者,单一的基础起搏频率就能满足其代谢需要;但对于活动较多的患者,即使只是进行日常活动,单一的基础起搏频率可能不能满足他们的代谢需要。正常人安静时心输出量大约5~6升/分,而运动时心输出量可增加达20升/分以上,为安静时的3~4倍。活动时,为保证足够的心输出量,心率及每搏量均需增加,而前者更为重要,尤其是在次极量或极量运动时,心输出量的增加主要取决于心率增加的程度。频率适应性起搏(Rate adaptive pacing)就是为满足起搏器患者在不同代谢需求下获得足够的心输出量而设置的一项重要功能。频率适应性起搏能够在患者运动时跟踪患者运动状态并调整起搏频率,可在相当程度上弥补心脏变时性功能不全的症状,极大地提高了起搏器患者的运动耐受量和生活质量。目前在我国每年植入频率适应性心脏起搏器的比例超过了起搏器植入总量的50%。
为了实现频率适应性起搏器,通常需要计算患者的运动量,然后根据运动量设置患者的目标心率,心脏起搏器根据预先设定的频率适应起搏算法逐步将起搏频率调整到目标心率。在传统做法中,心脏起搏器中一般内置了一些频率适应起搏的算法,随访时,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运动耐量和生理特点设置频率适应起搏算法的基本参数,包括最大目标心率、静息基准心率、活动阈值(Accelerometer Activity Threshold)、频率上升速度和频率下降速度等。其中,活动阈值(Accelerometer Activity Threshold)指能够引起起搏频率适应性改变的最小活动强度。
患者的随访周期一般在三到六个月,由于患者依从性、医疗资源不平衡以及经济因素等原因,有些患者的随访周期更长,在此期间,患者的运动耐量、生理状态有可能会发生变化,随访时需要重新调整基本参数,在传统做法中,参数调整更多的依赖于问诊。
通常,随访时医生会询问病人是否感觉舒服,如果不舒服,就可能调整一下活动阈值(Accelerometer Activity Threshold)等参数。但是患者对自身的状态有时候并不能准确察觉和准确描述,医生也不一定能准确领会患者的意思,活动阈值的设置缺乏足够数据的支撑,随意性比较大,常常造成参数设置的不准确,甚至可能遗忘某个参数的设置。
例如,活动阈值如果设置得太低,则患者可能从椅子上站起来或者室内行走等轻微活动,都可能引起传感器的过激反应,进而起搏器提高目标心率,使得用户产生不适感。相反,活动阈值如果设置得太高,那么需要很强的活动才能增加起搏频率,可能导致心率的变化跟不上运动强度的增加,而可能使用户出现头昏等症状,无法提高运动水平。
公开号为CN103051731A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植入式医疗器械的远程监控系统,依据收集数据进行患者生理状态监控,并没有涉及对数据分析得到优化参数的过程。
公开号为CN111816272A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起搏器程控数据电子化采集、存储及管理系统,实现对数据的采集和管理,并不涉及自动生成程控参数的设置建议功能。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优化频率适应性起搏功能的患者管理系统,通过分析采集的心率数据生成较准确地心率活动阈值建议方案,同时控制心率数据上传频率和方式,降低设备能耗。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优化频率适应性起搏功能的患者管理系统,包括患者客户端、医生客户端以及服务器,所述患者客户端和所述医生客户端均与所述服务器通信连接,所述患者客户端与心脏起搏器通信连接;
心脏起搏器依据患者自身状态选择性上传心率数据至患者客户端;
所述患者客户端对接收的心率数据缓存后上传至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统计分析接收的历史心率数据的分布状态,依据心率数据的分布状态判定活动阈值的合理性,并给出活动阈值调整建议;
所述医生客户端从服务器下载活动阈值的合理性判定结果和活动阈值调整建议后,结合患者自身情况,通过程控仪程控调整心脏起搏器的活动阈值。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由于效果至少包括: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优化频率适应性起搏功能的患者管理系统,通过根据依据患者自身状态选择性上传心率数据,可以大大降低心脏起搏器的能耗,延长使用寿命;通过统计分析接收的历史心率数据的分布状态,依据心率数据的分布状态判定活动阈值的合理性,并给出活动阈值调整建议,这样能够使得参数的设置和调整更加合理和有依据;同时,采用患者客户端、医生客户端以及服务器,能够跟踪患者的生理变化,实现更好的术后管理,术后随访和医患交互。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优化频率适应性起搏功能的患者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为了解决程控参数(如Accelerometer Activity Threshold)的设置和调整不准确的问题,同时也为了解决心率数据太多导致心脏起搏器上传数据耗电的问题。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优化频率适应性起搏功能的患者管理系统,通过分析采集的心率数据生成心率活动阈值建议方案,同时通过选择性上传心率数据,降低设备能耗。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优化频率适应性起搏功能的患者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实施例提供的优化频率适应性起搏功能的患者管理系统包括心脏起搏器100、患者客户端200、服务器300、医生客户端400以及程控仪500。心脏起搏器100依据患者自身状态、数据采集粒度以及数据上传方式,选择性上传心率数据至患者客户端200,患者客户端200对接收的心率数据缓存后上传至服务器300,服务器300统计分析接收的历史心率数据的分布状态,依据心率数据的分布状态判定活动阈值的合理性,并给出活动阈值调整建议,医生客户端400从服务器300下载活动阈值的合理性判定结果和活动阈值调整建议后,结合患者自身情况,通过程控仪程500控调整心脏起搏器的活动阈值。
心脏起搏器100主要用于采集患者日常生活过程中的心率数据,要求患者随身携带一个患者终端,心脏起搏器100定时将心率数据传到患者客户端200,患者客户端200将心率数据存储并上传给服务器300。
心脏起搏器100在采集心率数据时,会根据患者自身状态选择不同数据采集粒度采集心率数据。优选地,数据采集粒度为呈阶梯状分布的多个时间值,每个时间值表示该时间内的平均心率,心脏起搏器100依据心率的变化快慢,自动调整当前数据采集粒度,以调整后的当前数据采集粒度采集心率数据。
数据采集粒度可以分为1分钟、5分钟、15分钟、30分钟等。其中,5分钟表示计算每5分钟内的平均心率,其他粒度以此类推。心脏起搏器100计算出心率数据后,会保存起来,并在适当的时候上传到患者服务器。
为了减少采集数据量,同时保存证服务器300对心率变化情况有比较准确的了解,数据采集粒度可以根据心率的变化快慢进行自动调节。心率变化比较慢,则起搏器以较大的粒度采集心率数据,例如可以以30分钟的采集粒度(即计算每30分钟平均心率作为一个数据)采集心率数据,如果心率变化比较快,即短时间波动比较大,则起搏器以较小的粒度采集心率数据,例如可以以1分钟的采集粒度(即计算每1分钟平均心率作为一个数据)采集心率数据。
例如,运动时,心率在前1分钟,平均心率为80,后1分钟,平均心率提到了100,则心率变化为20次/分钟,大于最小采集粒度阈值10次/分钟,则这时候应该以最小粒度采集和保存数据。这样,方便在心脏起搏器100省电的前提下,服务器300获得了尽可能详细的心率变化细节,对心率的总体情况能够进行比较真实的还原。
为了降低心脏起搏器100的数据上传能耗,心脏起搏器上传心率数据时采用不同数据上传方式。优选地,数据上传方式包括:每次以采集的心率数据本身上传,或者以相对于前一次采集的心率数据的差值上传。当相邻2次采集的心率数据为A和B时,可以直接上传心率数据A和心率数据B,针对心率数据B可以上传B-A的差值,即传输和上一次心率数据的差值。举例说明,连续采样3次心率数据为80、82、85,则传输80、82-80、85-82,即传输80、2、3,从而使除第一个数据外其余数据变小,方便提高传输速度和节省存储空间,只在医生客户端400显示心率曲线或者服务器300统计时才还原成实际的数据。
上述数据上传方式不仅适用于心率数据,还适用于起搏器心跳间期的上传,通过心跳间期也可以算出心率,有相同的效果。
因为心率数据比较多,心脏起搏器100上传心率数据时,会消耗心脏起搏器100大量的电量,因此,心脏起搏器100依据患者自身状态采用选择性上传策略上传心率数据以大大减少传输数据量和降低蓝牙无线传输功耗。优选地,根据患者自身状态选择性上传心率数据包括:
处于睡眠状态时,当某时间段内心率处于睡眠基准心率范围内,心脏起搏器在这时间段内不上传心率数据。其中,睡眠基准心率范围是自定义的包含睡眠基准心率的一定范围内的心率值,当设睡眠基准心率为HRsleep时,睡眠基准心率范围可以为[HRsleep-a,HRsleep+a]、[HRsleep,HRsleep+a],其中,a为调节心率,a和HRsleep均可个性化自定义设置,例如a取3。当心率处于睡眠基准心率范围内时,则认为心率非常接近睡眠基准心率HRsleep,可近似地看作睡眠基准心率,则这段时间内不上传心率数据。对于安装了心脏起搏器的患者来说,大多数都是慢心跳(心跳过缓),部分患者其睡眠时的心率大部分都会落在睡眠基准心率范围之间,比如,完全依赖心脏起搏器起搏的患者,如果这部分数据不传,这样,睡眠时所需要上传的数据就比较少了。
处于非睡眠状态时,某时间段内心率处于第一静息基准心率范围内,心脏起搏器在这时间段内不上传心率数据。其中,第一静息基准心率范围是自定义的包含静息基准心率的一定范围内的心率值,当设静息基准心率为HRbase时,第一静息基准心率范围可以为[HRbase-b,HRbase+b]、[HRbase,HRbase+b],其中,b为调节心率,b和HRbass均可个性化自定义设置,例如b取3。当心率处于第一静息基准心率范围内时,即认为心率非常接近静息基准心率,可以近似地看作静息基准心率,则这段时间的心率数据不上传。考虑到安装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平均年龄已经接近70岁,平时运动比较少,因此,非睡眠状态下,心率有不少会落在静息基准心率范围内之间,这段数据就不用上传,需要传输的心率数据就减少了很多。
其中,睡眠基准心率范围和第一静息基准心率范围具有个体差异性,通过程控仪根据患者自身状态程控设置。也就是是否通过选择性上传降低起搏器上传的数据量,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身体情况,进行程控设置。
由于处于睡眠基准心率范围和/或第一静息基准心率范围时,心脏起搏器100不上传心率数据,进而导致服务器300接收不到心率数据,针对这种情况,服务器300为了保证用于分析患者心脏状态的心率数据量,服务器针对由于心率处于睡眠基准心率范围和/或第一静息基准心率范围接收不到的心率数据时,采用睡眠基准心率和/或静息基准心率补全缺失数据。即服务器直接对缺的数据(未上传的数据)用睡眠基准心率或静息基准心率补齐。
心脏起搏器100和患者客户端200之间的数据通过蓝牙传输,为了保证数据传输的顺利,患者客户端200会通过蓝牙计算心脏起搏器100和患者客户端200的距离,如果发现距离太远,会提示用户将患者客户端200靠近心脏起搏器100,以免发生不必要的数据传输失败,或者避免心脏起搏器100的蓝牙模块增加发射功率而消耗更多的电量。
患者客户端200还具有判断和故障告警功能。患者客户端200在超过时间阈值没有接收到心率数据时,会发出告警,并提示心脏起搏器的电量信息以供患者判断数据缺失原因,当判断心脏起搏器故障时,发送心脏起搏器故障告警至服务器300。设定时间阈值为25小时,如果患者客户端200超过25小时没有收到心脏起搏器100上传的心率数据,则可能起心脏起搏器100发生故障或者电量低,患者终端进一步根据心脏起搏器100电量信息判断数据缺失原因,如果不是电量低的原因导致,则向患者展示起搏器心率数据缺失、起搏器可能故障的告警,同时将告警发到服务器300。
患者客户端200作为设置在患者端的随时携带终端,一般是带低功耗蓝牙、4G、5G或WI-FI功能的通用或定制的移动手机,可以同时与心脏起搏器100和服务器300进行通信,接收心脏起搏器100上传的心率数据存储后上传至服务器300。
服务器300作为后台处理和管理平台,具有公共网络接口,通过蜂窝网、局域网同时与患者客户端200和医生客户端400建立通信,接收患者客户端200上传的心率数据并保存到数据库后,在合适的时间点,统计分析接收的历史心率数据的分布状态后,依据心率数据的分布状态判定活动阈值的合理性,并得到参数设置的理想值。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服务器300统计分析接收的历史心率数据的分布状态后,依据心率数据的分布状态判定活动阈值的合理性包括:
针对统计时长内的历史心率数据,统计处于最大目标心率范围内的心率数据的目标占比,依据目标占比判定活动阈值的合理性,并给出活动阈值调整建议。
统计时长是自定义的时间长度,需要注意点是该统计时长一定是比较长的时间段,例如3个月,以避免某一天运动量过大对统计结果的干扰。最大目标心率范围是自定义的包含最大目标心率的一定范围内的心率值,当设最大目标心率为HRmax时,最大目标基准心率范围可以[HRmax-c,HRmax+c]、[HRmax-c,HRmax],其中,c为调节心率,c和HRmax均可个性化自定义设置,例如c取值为10。目标占比为在心率数据处于最大目标心率范围内的时间长度与统计时长的比值,该比值即为用户接近最大目标心率的时间比例,设为P1,这个比例应该不大,一般不会超过5%。
优选地,依据目标占比判定活动阈值的合理性,并给出活动阈值调整建议包括:
当目标占比P1大于目标占比阈值中限时,则建议调整活动阈值到高一档次。如果患者是因为运动量过大导致的P1过大,则可以不调整。
当目标占比P1大于目标占比阈值上限时,则生成健康安全告警并发送至患者客户端以提醒患者需要进行随访。
当目标占比P1小于目标占比阈值下限时,则建议调整活动阈值到低一档次。
目标占比阈值下限、目标占比阈值中限以及目标占比阈值上限均为自定义的比例阈值,作为心率数据接近最大目标心率程度的判断依据。例如目标占比阈值下限可以取值为0.5%,目标占比阈值中限可以取值为5%,目标占比阈值上限可以取值为20%。当目标占比大于5%,表明患者心率很高的时间非常多,如果患者不是运动量过大,则一般是因为活动阈值(Accelerometer Activity Threshold)设置太低导致的,则这时候服务器300生成程控建议为:建议医生询问患者是否运动量过大,如果没有过大,则建议调整活动阈值到高一档次。相反,如果目标占比P1小于0.5%,说明活动阈值设置太高,则建议调整活动阈值到低一档次,当目标占比P1大于20%时,则服务器生成告警,并将告警发送到患者客户端,建议用户尽快进行随访。
在另外一种实施方式中,服务器统300计分析接收的历史心率数据的分布状态后,依据心率数据的分布状态判定活动阈值的合理性包括:
针对统计时长内的历史心率数据,统计非睡眠状态时处于第二静息基准心率范围内的心率数据的静息占比,依据静息占比判定活动阈值的合理性,并给出活动阈值调整建议。
第二静息基准心率范围是自定义的包含静息基准心率的一定范围内的心率值,该第二静息基准心率范围作为统计静息占比的约束条件,进而判定活动阈值的合理性,第一静息基准心率范围用作判断心率是否接近静息基准心率、是否可以选择不向后台传输该数据的依据,因此,第一静息基准心率范围和第二静息基准心率范围作用不同,在取值范围上,不限约束,第二静息基准心率范围可以与第一静息基准心率范围相同或不同。
当设静息基准心率为HRbase时,第二静息基准心率范围可以[HRbase-d,HRbase+d]、[HRbase,HRbase+d],其中,d和HRbass均可个性化自定义设置,例如b取10。静息占比为在心率数据处于第二静息基准心率范围内的时间长度与统计时长的比值,该比值即为用户接近静息基准心率的时间比例,设为P2,这个比例应该比较大,一般会超过80,即患者大多数非睡眠时间的心率都应该处于这个频率范围。
优选地,依据静息占比判定活动阈值的合理性,并给出活动阈值调整建议包括:
当静息占比小于静息占比阈值中限时,则建议调整活动阈值到高一档次;如果患者是因为运动量过大导致的P1过大,则可以不调整。
当静息占比小于静息占比阈值下限时,则生成健康安全告警并发送至患者客户端以提醒患者需要进行随访;
当静息占比大于静息占比阈值上限时,则建议调整活动阈值到低一档次。
静息占比阈值下限、静息占比阈值中限以及静息占比阈值上限均为自定义的比例阈值,作为心率数据接近静息基准心率程度的判断依据。例如静息占比阈值下限可以取值为30%,静息占比阈值中限可以取值为60%,静息占比阈值上限可以取值为95%。如果静息占比P2小于60%,则最大可能性是活动阈值设置太低,这个患者静息时,也被错误地被识别为运动而提高了起搏频率,此时,服务器300自动生成建议为:医生询问是否运动量过大,如果没有过大运动量,则建议调整活动阈值到高一档次。相反,如果静息占比P2高于95%,则建议调整活动阈值到低一档次。如果静息占比P2<30%,则生成告警,并将告警推送到患者客户端,让用户尽快进行随访。
以上所有的活动阈值调整建议均需要保存到服务器300的数据库中。需要注意的是,因为睡眠基准心率会比静息基准心率低一点,为了避免睡眠基准心率对静息占比的影响,服务器在统计静息占比前,还剔除掉处于睡眠状态的心率数据,这样使得统计会使得静息占比统计结果更加有参考意义。同时,服务器300数据库存储的睡眠状态的心率,也有助于医生了解患者的病情,医生可以通过医生客户端400从服务器300查询睡眠状态的心率。
医生客户端400可以是设置在医生端,具有5G或WI-FI功能的个人PC客户端和移动客户端。通过与服务器300建立通信下载服务器300的活动阈值调整建议。在患者随访的时候,医生打开医生客户端400,医生客户端400会从服务器300查到相应的程控建议,并呈现给医生,即将频率适应基本参数(如活动阈值)的设置建议推荐给医生,医生使用程控仪500对该心脏起搏器100进行参数程控。实施例中,程控仪500主要起到对心脏起搏器100进程参数程控,程控参数可能是需要医生从界面上看了参数后,在程控仪那边设置,而不是自动过去的,因此图1中采用虚线表示。该程控仪500可以与医生客户端400合并,即可以做在同一个设备中,合并成同一个软件。合并成一个软件后,程控参数自然就可以从医生客户端界面自动传递到程控界面。
实施例提供的优化频率适应性起搏功能的患者管理系统,通过根据依据患者自身状态、数据采集粒度以及数据上传方式,选择性上传心率数据,可以大大降低心脏起搏器的能耗,延长使用寿命;通过统计分析接收的历史心率数据的分布状态,依据心率数据的分布状态判定活动阈值的合理性,并给出活动阈值调整建议,这样能够使得参数的设置和调整更加合理和有依据;同时,采用患者客户端、医生客户端以及服务器,能够顾跟踪患者的生理变化,实现更好的术后管理,术后随访和医患交互。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详细说明,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最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原则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补充和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优化频率适应性起搏功能的患者管理系统,包括患者客户端、医生客户端以及服务器,所述患者客户端和所述医生客户端均与所述服务器通信连接,所述患者客户端与心脏起搏器通信连接;其特征在于,
心脏起搏器依据患者自身状态选择性上传心率数据至患者客户端;所述患者客户端对接收的心率数据缓存后上传至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统计分析接收的历史心率数据的分布状态,依据心率数据的分布状态判定活动阈值的合理性,并给出活动阈值调整建议;
所述医生客户端从服务器下载活动阈值的合理性判定结果和活动阈值调整建议后,结合患者自身情况,通过程控仪程控调整心脏起搏器的活动阈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化频率适应性起搏功能的患者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心脏起搏器会根据患者自身状态选择不同数据采集粒度采集心率数据,其中,所述数据采集粒度为呈阶梯状分布的多个时间值,每个时间值表示该时间内的平均心率,心脏起搏器依据心率的变化快慢,自动调整当前数据采集粒度,以调整后的当前数据采集粒度采集心率数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化频率适应性起搏功能的患者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心脏起搏器上传心率数据时采用不同数据上传方式,其中,所述数据上传方式包括:每次以采集的心率数据本身上传,或者以相对于前一次采集的心率数据的差值上传。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化频率适应性起搏功能的患者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根据患者自身状态选择性上传心率数据包括:
处于睡眠状态时,当某时间段内心率处于睡眠基准心率范围内,心脏起搏器在这时间段内不上传心率数据;
处于非睡眠状态时,某时间段内心率处于第一静息基准心率范围内,心脏起搏器在这时间段内不上传心率数据;
所述睡眠基准心率范围和第一静息基准心率范围具有个体差异性,通过程控仪根据患者自身状态程控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化频率适应性起搏功能的患者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针对由于心率处于睡眠基准心率范围和/或第一静息基准心率范围接收不到的心率数据时,采用睡眠基准心率和/或静息基准心率补全缺失数据;
所述服务器在统计静息占比前,剔除掉处于睡眠状态的心率数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化频率适应性起搏功能的患者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患者客户端在超过时间阈值没有接收到心率数据时,会发出告警,并提示心脏起搏器的电量信息以供患者判断数据缺失原因,当判断心脏起搏器故障时,发送心脏起搏器故障告警至服务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化频率适应性起搏功能的患者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统计分析接收的历史心率数据的分布状态后,依据心率数据的分布状态判定活动阈值的合理性包括:
针对统计时长内的历史心率数据,统计处于最大目标心率范围内的心率数据的目标占比,依据目标占比判定活动阈值的合理性,并给出活动阈值调整建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优化频率适应性起搏功能的患者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目标占比判定活动阈值的合理性,并给出活动阈值调整建议包括:
当目标占比大于目标占比阈值中限时,则建议调整活动阈值到高一档次;
当目标占比大于目标占比阈值上限时,则生成健康安全告警并发送至患者客户端以提醒患者需要进行随访;
当目标占比小于目标占比阈值下限时,则建议调整活动阈值到低一档次。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化频率适应性起搏功能的患者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统计分析接收的历史心率数据的分布状态后,依据心率数据的分布状态判定活动阈值的合理性包括:
针对统计时长内的历史心率数据,统计非睡眠状态时处于第二静息基准心率范围内的心率数据的静息占比,依据静息占比判定活动阈值的合理性,并给出活动阈值调整建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优化频率适应性起搏功能的患者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静息占比判定活动阈值的合理性,并给出活动阈值调整建议包括:
当静息占比小于静息占比阈值中限时,则建议调整活动阈值到高一档次;
当静息占比小于静息占比阈值下限时,则生成健康安全告警并发送至患者客户端以提醒患者需要进行随访;
当静息占比大于静息占比阈值上限时,则建议调整活动阈值到低一档次。
CN202110350601.5A 2021-03-31 2021-03-31 一种优化频率适应性起搏功能的患者管理系统 Pending CN11311723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50601.5A CN113117238A (zh) 2021-03-31 2021-03-31 一种优化频率适应性起搏功能的患者管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50601.5A CN113117238A (zh) 2021-03-31 2021-03-31 一种优化频率适应性起搏功能的患者管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17238A true CN113117238A (zh) 2021-07-16

Family

ID=767754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50601.5A Pending CN113117238A (zh) 2021-03-31 2021-03-31 一种优化频率适应性起搏功能的患者管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17238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82839A (en) * 1992-12-14 1994-02-01 Medtronic, Inc. Rate responsive cardiac pacemaker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n optimized pacing rate which varies with a patient's physiologic demand
US5514162A (en) * 1994-06-07 1996-05-07 Pacesetter,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determining the slope of a transfer function for a rate-responsive cardiac pacemaker
CN102526879A (zh) * 2012-02-16 2012-07-04 微创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 用于起搏频率自适应调节的装置和系统
CN109963612A (zh) * 2016-11-09 2019-07-02 心脏起搏器股份公司 心脏设备适应曲线
CN112370661A (zh) * 2020-11-05 2021-02-19 合源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 起搏控制方法、起搏控制装置及医疗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82839A (en) * 1992-12-14 1994-02-01 Medtronic, Inc. Rate responsive cardiac pacemaker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n optimized pacing rate which varies with a patient's physiologic demand
US5514162A (en) * 1994-06-07 1996-05-07 Pacesetter,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determining the slope of a transfer function for a rate-responsive cardiac pacemaker
CN102526879A (zh) * 2012-02-16 2012-07-04 微创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 用于起搏频率自适应调节的装置和系统
CN109963612A (zh) * 2016-11-09 2019-07-02 心脏起搏器股份公司 心脏设备适应曲线
CN112370661A (zh) * 2020-11-05 2021-02-19 合源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 起搏控制方法、起搏控制装置及医疗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979507A (en) Energy saving cardiac pacemaker
USRE42682E1 (en) RF coupled, implantable medical device with rechargeable back-up power source
US7917199B2 (en) Patient event marking in combination with physiological signals
EP3003476B1 (en) External device for determining an optimal implantable medical device for a patient using information determined during an external trial stimulation phase
US8224431B2 (en) Techniques for selective channel processing and data retention in an implantable medical device
US8024029B2 (en) Techniques for user-activated data retention in an implantable medical device
US7515965B2 (en) Implantable medical device providing adaptive neurostimulation therapy for incontinence
US11317850B2 (en) Medical device, algorithm updating method, medical system and external monitoring device
US20100222847A1 (en) Transmission of power source usage information over a network
US20140228954A1 (en) Vestibular Implant Parameter Fitting
US20130197944A1 (en) Techniques for Data Reporting in an Implantable Medical Device
CN111542369A (zh) 夜尿减少系统
CN113117238A (zh) 一种优化频率适应性起搏功能的患者管理系统
CN113117237A (zh) 一种植入式医疗设备的随访系统
CN106621041A (zh) 一种迷走神经刺激器电子处方配置系统
CN112754503A (zh) 植入式低功耗闭环自响应系统的实时监控装置、方法
CN106492347A (zh) 一种可快速充电的迷走神经刺激器电子处方配置系统
CN106730337A (zh) 一种可快速充电的迷走神经刺激器电子处方配置系统
CA2537177C (en) Device for muscle stimulation
CN117045966B (zh) 一种神经刺激器的组合模式调节方法及装置
US20230011629A1 (en) Determining longevity of batteries using depth of discharge
KR102534839B1 (ko) 성장판 자극장치
CN106667440A (zh) 一种充电的组织病变检测系统
CN106621045A (zh) 一种充电控制的组织病变检测系统
CN117159925A (zh) 一种基于人体睡眠状态的神经刺激器控制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