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15427B - 电能质量监测设备及其电能质量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能质量监测设备及其电能质量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15427B
CN113115427B CN202010027820.5A CN202010027820A CN113115427B CN 113115427 B CN113115427 B CN 113115427B CN 202010027820 A CN202010027820 A CN 202010027820A CN 113115427 B CN113115427 B CN 1131154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e
power quality
correction
server
de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2782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15427A (zh
Inventor
王玲
梁晓兵
马明
雷二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02782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15427B/zh
Publication of CN1131154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154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154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154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10/00Systems supporting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4S10/50Systems or methods supporting the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or management, involving a certain degree of interaction with the load-side end user applications
    • Y04S10/52Outage or fault management, e.g. fault detection or location

Abstract

一种电能质量数据传输方法包括:通过5G通信方式,向两个或两上以上的时间服务器发送校时请求,并接收到时间服务器返回的校时报文;根据校时请求的发送时间和校时报文的接收时间,确定电能质量监测设备与不同时间服务器之间的时延;根据多个时延对所述电能质量监测设备的时间校正;根据校正后的时间确定电能质量数据,通过5G通信方式发送所述电能质量数据。通过利用5G通信方式的高速性解决了因配网电能质量数据量大难于完整、及时传输的难题,和现有的基于GPS校时的方式相比,有利于减小电能质量监测设备的体积,降低电能质量监测设备的成本和功耗,有效的满足配电网的应用需求。

Description

电能质量监测设备及其电能质量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能质量监测设备及其电能质量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光伏和风电等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generation,DG)的大力发展,使得配电网潮流出现了双向流动,产生比主网更为复杂和严重的电能质量问题。另一方面,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半导体技术等的发展,配电网拥有越来越多的对电能质量指标(尤其是电压暂降)敏感的负荷,严重的电能质量问题可能导致次品增加、设备损坏、甚至人身安全事故。配电网由于其直接面向用户,安全稳定运行直接关系到用户侧的用电可靠性,评估与分析配电网系统电能质量并实现相关指标的改善与治理,提高配电网稳定性和可靠性显得更迫切和重要。在这种情况下,针对配电网的电能质量监测逐步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
通信问题是配电网电能质量监测必须面对的技术难点。如果配电网电能质量监测数据不能传输到后台主站进行分析应用,则配电网电能质量监测完全失去意义。但是,配网作为供电的“最后一个公里”,点多、面广、结构复杂,再加上光纤建设成本高,难以在配电网中通过光纤实现有线通信,因此无线传输成为配电网电能质量监测数据传输的首选。但是,由于电能质量监测指标众多、数据量巨大,完全依据现有无线通信实现数据传输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电能质量数据量大只能选择部分数据传输。电能质量监测数据分为稳态和暂态两类。其中稳态数据包括上千个指标,分为稳态历史数据和稳态实时数据两种。稳态历史数据通常以1分钟或者3分钟间隔存储和传输,以3分钟间隔考虑,单个电能质量监测点单日产生的数据量约为100M;稳态实时数据通常以3秒为间隔,加之数据传输时对数据包的封装中包括报文头、校验位、数据类型标记段等,单点单日的数据量超过1.2G。暂态数据通常包括事件信息和comtrade格式的录波,单个暂态数据在2M以上(大小与录波时长相关)。电能质量数据量巨大,现有以2G/3G/4G为代表的移动无线通讯技术难于满足电能质量数据传输的需求,通常是实时数据不传输,历史数据15分钟间隔或更长,对于频发暂态事件线路不得不通过提高限值减少暂态数据量。
第二,授时等高实时性业务难以满足。时间正确性是保证监测数据准确和正确的基础,而利用2G/3G/4G传输授时报文因存在高延时难以实现;暂态数据可反应供电电能质量在毫秒级内发生“突变”和恶化的重要数据,也是电网故障分析的重要依据,现有的无线通讯技术难以实时完成传输。
现有的电能质量监测设备体积大、成本高、功耗高,难于满足配电网的应用需求。因此基于目前配电网电能质量监测设备使用困境,迫切需要找寻一种方法来解决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能质量监测设备及其电能质量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电能质量数据较大,无法保护电能质量数据实时有效的传输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能质量数据传输方法,所述电能质量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通过5G通信方式,向两个或两上以上的时间服务器发送校时请求,并接收到时间服务器返回的校时报文;
根据校时请求的发送时间和校时报文的接收时间,确定电能质量监测设备与不同时间服务器之间的时延;
根据多个时延对所述电能质量监测设备的时间校正;
根据校正后的时间确定电能质量数据,通过5G通信方式发送所述电能质量数据。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时间服务器包括第一时间服务器和第二时间服务器时,所述根据多个时延对所述电能质量监测设备的时间校正的步骤包括:
当根据第一时间服务器所确定的第一时延,与根据第二时间服务器所确定的第二时延的差值小于预定值,则根据第一时延和第二时延确定平均时延,根据所述平均时延对所述电能质量监测设备进行时间校正。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根据第一时间服务器所确定的第一时延,与根据第二时间服务器所确定的第二时延的差值大于或等于预定时长,则选择较小的时延对所述电能质量监测设备进行时间校正。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根据校时请求的发送时间和校时报文的接收时间,确定电能质量监测设备与服务器之间的时延的步骤包括:
根据公式
Figure GDA0003786914820000031
确定所述电能质量监测设备与服务器之间的上行时延或下行时延,其中,ε为上行时延和下行时延之和,ε1为传输线路的固定时延,
Figure GDA0003786914820000032
Td4n为第n次接收到校时报文的时间,Td1n为第n次发送校时请求的时间,N为一次校时周期中包括的发送校时请求和接收到校时报文的次数。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校时周期中包括的发送校时请求和接收到校时报文的次数为30-60次。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电能质量数据为电能质量监测设备所采集的原始数据。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向两个或两上以上的时间服务器发送校时请求的步骤包括:
在相同的时间,向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时间服务器发送校时请求。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能质量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能质量数据传输装置包括:
校时请求单元,用于通过5G通信方式,向两个或两上以上的时间服务器发送校时请求,并接收到时间服务器返回的校时报文;
时延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校时请求的发送时间和校时报文的接收时间,确定电能质量监测设备与不同时间服务器之间的时延;
校正单元,用于根据多个时延对所述电能质量监测设备的时间校正;
数据传输单元,用于根据校正后的时间确定电能质量数据,通过5G通信方式发送所述电能质量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能质量监测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5G通信单元、信号检测单元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电能质量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电能质量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利用5G通信方式的高速性解决了因配网电能质量数据量大难于完整、及时传输的难题;并通过向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时间服务器发送校时请求和接收校时报文,确定电能质量监测设备与不同时间服务器的时延,根据多个时延对电能质量监测设备的时间进行校正,从而能够更好的保证数据质量,和现有的基于GPS校时的方式相比,有利于减小电能质量监测设备的体积,降低电能质量监测设备的成本和功耗,有效的满足配电网的应用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电网电能质量监测系统架构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能质量数据传输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能质量监测设备与两台时间服务器进行校时的交互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能质量数据传输装置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能质量监测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申请的描述。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配电网电能质量监测系统架构图,在配电网的电能质量监测设备中增加5G通信模块,因5G通信技术使用毫米波传输,天线短可内置于终端中,与现有的以太网、RS485通信模块相比,能够有效的较小电能质量监测设备的体积。
综合考虑电能质量数据特性将其定位为eMBB(增强版的移动宽带)应用场景,利用5G无线通信网的数据切片等技术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传输实时数据、历史数据、暂态数据及稳态事件数据等。实时数据包括电压、电流、功率因素、有功、无功、视在功率频率等基波数据,2-63次谐波,三相不平衡度,闪变,电压偏差等稳态实时数据,间隔为3秒;历史数据的数据项与实时数据相似,间隔为3分钟;暂态数据包括波形与事件描述。
数据经由5G无线通信网传输至光纤通信路由器,通过光纤通信路由器将所述电能质量数据转发至电能质量服务器,完成对电能质量数据的采集。
为提高电能质量数据的质量,还包括对所述电能质量监测设备进行校时,从而提高电能质量数据与时间的对应关系的准确性,便于更为准确的得到所监测的电能质量数据。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能质量数据传输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详述如下:
在步骤S301中,通过5G通信方式,向两个或两上以上的时间服务器发送校时请求,并接收到时间服务器返回的校时报文。
图3所示为电能质量监测设备与两台时间服务器进行校时的交互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电能质量监测设备校时过程包括:
步骤1:T11和T21时(即T11=T21),电能质量监测设备同时向时间服务器NTP1及NTP2发起校时申请:;
步骤2:校时服务器分别在T12和T22收到校时请求:
步骤3:T13及T23时NTP1和NTP2服务器分别下发校时报文:
步骤4:配电网电能质量装置分别在T14和T24收到校时报文。
不局限于图3所示的两个时间服务器,还可以包括向两个以上的服务器发送校时请求,接收到两个以上的服务器返回的校时报文。
在步骤S202中,根据校时请求的发送时间和校时报文的接收时间,确定电能质量监测设备与不同时间服务器之间的时延;
在确定所述电能质量监测设备与时间服务器之间的时延时,可以假设网络传输总延时ε,设上行延时与下行延时相等,即
Figure GDA0003786914820000061
设下行传输时延或上千传输时延
Figure GDA0003786914820000062
包括固定时延ε1和随机延时ε2,那么上行时延或下行时延根据公式
Figure GDA0003786914820000071
确定。其中,ε为上行时延和下行时延之和,ε1为传输线路的固定时延,
Figure GDA0003786914820000072
Td4n为第n次接收到校时报文的时间,Td1n为第n次发送校时请求的时间,N为一次校时周期中包括的发送校时请求和接收到校时报文的次数,avg为取平均值。
其中,5G传输线路的固定时延ε1可以取1ms,即:ε1=1ms。
在电能质量监测设备发起一次校时服务的周期内,电能质量监测设备可以向各个时间服务器分别发起的N次校时请求,并接收到各个时间服务器分别返回的N次校时报文。其中,所述校时请求可以分别在同一时间向各个不同的时间服务器发起,根据所接收到的不同的时间服务器所返回的校时报文的时间,可以确定对应不同时间服务器的时延的大小。
其中,一次校时周期中包括的发送校时请求和接收校时报文的次数可以为30-60次,比如可以选择48次等。
在步骤S203中,根据多个时延对所述电能质量监测设备的时间校正;
根据接收到的校时报文的时间,结合校时请求的发送时间,可以确定对应各个时间服务器的时延。根据所得到的各个时间服务器对应的时延。比如,对于第一时间服务器,设下行传输时延或上千传输时延
Figure GDA0003786914820000073
包括固定时延ε1和随机延时ε2,那么根据第一时间服务器的校正时间为:T1=TN12,其中,T1表示校正后的时间,TN表示服务器当前的时间。依据同样的计算方式,可以得到根据第二时间服务器返回的校时报文的时间,得到根据第二时间服务器的校正时间T2
如果根据第一时间服务器所确定的第一时延,与根据第二时间服务器所确定的第二时延的差值小于预定值,则根据第一时延和第二时延确定平均时延,根据所述平均时延对所述电能质量监测设备进行时间校正。即T=avg(T1+T2)。如果校时请求的发送时间相同,那么可以根据校时报文的接收时间之差是否小于预定值,比如小于1秒,如果小于预定值,则可以采用计算第一时延和第二时延的平均值的方式,确定电能质量监测设备的时延。
当根据第一时间服务器所确定的第一时延,与根据第二时间服务器所确定的第二时延的差值大于或等于预定时长,则选择较小的时延对所述电能质量监测设备进行时间校正。
同样,当同时向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时间服务器发送校时请求时,则可以根据所计算的最小时延与其它时延的差值,如果计算的其它时延与最小时延的差值小于预定值,则可以将其与最小时延一起计算平均时延,作为电能质量监测设备的时延。
在步骤S204中,根据校正后的时间确定电能质量数据,通过5G通信方式发送所述电能质量数据。
根据校正后的时间确定电能质量数据,有利于更为准确的记录电能质量的状态,从而提高电能质量数据的质量。通过5G通信方式发送所述电能质量数据,有利于解决因配网电能质量数据量大难于完整、及时传输的难题;并通过向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时间服务器发送校时请求和接收校时报文,确定电能质量监测设备与不同时间服务器的时延,根据多个时延对电能质量监测设备的时间进行校正,从而能够更好的保证数据质量,和现有的基于GPS校时的方式相比,有利于减小电能质量监测设备的体积,降低电能质量监测设备的成本和功耗,有效的满足配电网的应用需求。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电能质量数据为电能质量监测设备所采集的原始数据,从而使得电能质量监测设备减少计算处理任务,仅需要保留数据监测和通讯功能,将数据加工和分析交给主站端,实现电能质量设备的轻量化设计。
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能质量数据传输装置的示意图,详述如下:
所述电能质量数据的传输装置包括:
校时请求单元401,用于通过5G通信方式,向两个或两上以上的时间服务器发送校时请求,并接收到时间服务器返回的校时报文;
时延确定单元402,用于根据校时请求的发送时间和校时报文的接收时间,确定电能质量监测设备与不同时间服务器之间的时延;
校正单元403,用于根据多个时延对所述电能质量监测设备的时间校正;
数据传输单元404,用于根据校正后的时间确定电能质量数据,通过5G通信方式发送所述电能质量数据。
图4所述的电能质量数据传输装置,与图2所述的电能质量数据传输方法对应。
图5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能质量监测设备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实施例的电能质量监测设备5包括:处理器50、存储器51、5G通信单元52、信号检测单元53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51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5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54,例如电能质量数据传输程序。所述处理器5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54时实现上述各个电能质量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或者,所述处理器5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54时实现上述各装置实施例中各模块/单元的功能。
示例性的,所述计算机程序54可以被分割成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模块/单元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51中,并由所述处理器50执行,以完成本申请。所述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可以是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指令段,该指令段用于描述所述计算机程序54在所述电能质量监测设备5中的执行过程。例如,所述计算机程序54可以被分割成:
校时请求单元,用于通过5G通信方式,向两个或两上以上的时间服务器发送校时请求,并接收到时间服务器返回的校时报文;
时延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校时请求的发送时间和校时报文的接收时间,确定电能质量监测设备与不同时间服务器之间的时延;
校正单元,用于根据多个时延对所述电能质量监测设备的时间校正;
数据传输单元,用于根据校正后的时间确定电能质量数据,通过5G通信方式发送所述电能质量数据。
所述电能质量监测设备可包括,但不仅限于,处理器50、存储器51。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5仅仅是电能质量监测设备5的示例,并不构成对电能质量监测设备5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例如所述电能质量监测设备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设备、网络接入设备、总线等。
所称处理器50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所述存储器51可以是所述电能质量监测设备5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电能质量监测设备5的硬盘或内存。所述存储器51也可以是所述电能质量监测设备5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所述电能质量监测设备5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所述存储器51还可以既包括所述电能质量监测设备5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所述存储器51用于存储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及所述电能质量监测设备所需的其他程序和数据。所述存储器51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所述5G通信单元52使用毫米波传输,天线短可内置于终端中,能较少设备体积。综合考虑电能质量数据特性将其定位为eMBB(增强版的移动宽带)应用场景,利用5G无线通信的数据切片等技术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所述信号检测单元53可以包括电流信号检测单元、电压信号检测单元等。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所述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另外,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上述系统中单元、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终端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终端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模块/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含的内容可以根据司法管辖区内立法和专利实践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增减,例如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根据立法和专利实践,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是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电能质量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能质量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通过5G通信方式,同时向两个或两上以上的时间服务器发送校时请求,并接收到时间服务器返回的校时报文;
根据校时请求的发送时间和校时报文的接收时间,确定电能质量监测设备与不同时间服务器之间的时延;
根据多个时延对所述电能质量监测设备的时间校正;
根据校正后的时间确定电能质量数据,通过5G通信方式发送所述电能质量数据;
其中,所述根据多个时延对所述电能质量监测设备的时间校正,包括:根据接收到的校时报文的时间,结合校时请求的发送时间,确定对应各个时间服务器的时延,对于第一时间服务器,下行传输时延或上行传输时延
Figure FDA0003786914810000011
包括固定时延ε1和随机延时ε2,那么根据第一时间服务器的校正时间为:T1=TN12,其中,T1表示校正后的时间,TN表示服务器当前的时间,依据同样的计算方式,可以得到根据第二时间服务器返回的校时报文的时间,得到根据第二时间服务器的校正时间T2,如果根据第一时间服务器所确定的第一时延,与根据第二时间服务器所确定的第二时延的差值小于预定值,则根据第一时延和第二时延确定平均时延,根据所述平均时延对所述电能质量监测设备进行时间校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能质量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根据第一时间服务器所确定的第一时延,与根据第二时间服务器所确定的第二时延的差值大于或等于预定时长,则选择较小的时延对所述电能质量监测设备进行时间校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能质量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校时请求的发送时间和校时报文的接收时间,确定电能质量监测设备与服务器之间的时延的步骤包括:
根据公式
Figure FDA0003786914810000021
确定所述电能质量监测设备与服务器之间的上行时延或下行时延,其中,ε为上行时延和下行时延之和,ε1为传输线路的固定时延,
Figure FDA0003786914810000022
Td4n为第n次接收到校时报文的时间,Td1n为第n次发送校时请求的时间,N为一次校时周期中包括的发送校时请求和接收到校时报文的次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能质量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时周期中包括的发送校时请求和接收到校时报文的次数为30-60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能质量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能质量数据为电能质量监测设备所采集的原始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能质量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两个或两上以上的时间服务器发送校时请求的步骤包括:
在相同的时间,向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时间服务器发送校时请求。
7.一种电能质量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能质量数据传输装置包括:
校时请求单元,用于通过5G通信方式,同时向两个或两上以上的时间服务器发送校时请求,并接收到时间服务器返回的校时报文;
时延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校时请求的发送时间和校时报文的接收时间,确定电能质量监测设备与不同时间服务器之间的时延;
校正单元,用于根据多个时延对所述电能质量监测设备的时间校正;
数据传输单元,用于根据校正后的时间确定电能质量数据,通过5G通信方式发送所述电能质量数据;
其中,所述校正单元根据多个时延对所述电能质量监测设备的时间校正,具体包括:根据接收到的校时报文的时间,结合校时请求的发送时间,确定对应各个时间服务器的时延,对于第一时间服务器,下行传输时延或上行传输时延
Figure FDA0003786914810000031
包括固定时延ε1和随机延时ε2,那么根据第一时间服务器的校正时间为:T1=TN12,其中,T1表示校正后的时间,TN表示服务器当前的时间,依据同样的计算方式,可以得到根据第二时间服务器返回的校时报文的时间,得到根据第二时间服务器的校正时间T2,如果根据第一时间服务器所确定的第一时延,与根据第二时间服务器所确定的第二时延的差值小于预定值,则根据第一时延和第二时延确定平均时延,根据所述平均时延对所述电能质量监测设备进行时间校正。
8.一种电能质量监测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5G通信单元、信号检测单元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电能质量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电能质量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
CN202010027820.5A 2020-01-10 2020-01-10 电能质量监测设备及其电能质量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131154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27820.5A CN113115427B (zh) 2020-01-10 2020-01-10 电能质量监测设备及其电能质量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27820.5A CN113115427B (zh) 2020-01-10 2020-01-10 电能质量监测设备及其电能质量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15427A CN113115427A (zh) 2021-07-13
CN113115427B true CN113115427B (zh) 2022-10-04

Family

ID=767087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27820.5A Active CN113115427B (zh) 2020-01-10 2020-01-10 电能质量监测设备及其电能质量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15427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29327A (zh) * 2013-10-23 2014-01-22 南京灿能电力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适于智能化变电站的全站电能质量监测装置和监测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16385B (zh) * 2013-03-01 2015-11-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校正电路及实时时钟电路
CN103716759B (zh) * 2013-12-16 2016-12-07 西安理工大学 基于短消息服务的时间差值测定方法
EP3503629B1 (en) * 2017-12-21 2020-06-10 Stichting IMEC Nederland Transceiver device with real time clock
CN108693493B (zh) * 2018-06-08 2021-03-09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用于标准电能质量监测装置的校准方法
CN110662283A (zh) * 2018-06-28 2020-01-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时钟同步的方法和装置
CN110658410A (zh) * 2019-10-18 2020-01-07 宁波恒晨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电能质量监测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29327A (zh) * 2013-10-23 2014-01-22 南京灿能电力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适于智能化变电站的全站电能质量监测装置和监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15427A (zh) 2021-07-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31417B (zh) 一种变电站计量监测分析系统及方法
CN112491044B (zh) 功率预测偏差补偿方法、装置及控制器
CN104537450A (zh) 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功率预测系统
CN109714402A (zh) 一种冗余数据采集系统及其运行使用方法
KR20140046635A (ko) 전력시스템을 위한 클라우드 서비스 시스템 및 제어 방법
Ravikumar et al. Hardware-in-the-loop cps security architecture for der monitoring and control applications
CN103036216A (zh) 应用于智能化变电站数字化母差保护系统及时钟同步方法
CN106849064B (zh) 一种基于气象数据的区域电网负荷预测管理系统
CN113115427B (zh) 电能质量监测设备及其电能质量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12820091B (zh) 电能质量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介质
Moaddabi et al. Wide-area method for self-healing of smart grids in unstable oscillations
CN114389241B (zh) 有源配电网的继电保护定值整定方法及装置
CN110300021A (zh) 一种计算子站录波简报数据处理时间的方法及计算装置
CN114547190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4144079B (zh) 用于通信电源的监控方法和装置
Pourramezan et al. Optimal coordination of phasor data concentrators in hierarchical synchrophasor networks
CN109256791B (zh) 一种储能单元的功率控制方法及功率控制设备
US10886778B2 (en) Remote monitoring system and related method for solar power generation devices
CN105577311A (zh) 被授时设备1588自适应对时方法与系统
CN110276855A (zh)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机设备智能化监管系统及方法
CN113746136B (zh) 基于暂态极限的风火打捆外送容量配置方法、装置及设备
Dalin et al. A Time Synchronization Method for Wireless Sensors Array of Power Internet of Things
CN117478605B (zh) 一种负载均衡方法、集中器、电表及存储介质
CN117639250A (zh) 一种分布式电源并网监控系统
CN115225244B (zh) 低压集抄电能表时钟对时方法、装置、主设备及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