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78605B - 一种负载均衡方法、集中器、电表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负载均衡方法、集中器、电表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78605B
CN117478605B CN202311792398.2A CN202311792398A CN117478605B CN 117478605 B CN117478605 B CN 117478605B CN 202311792398 A CN202311792398 A CN 202311792398A CN 117478605 B CN117478605 B CN 1174786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centrator
ammeter
data
time
electric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79239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478605A (zh
Inventor
马剑
周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ongdian Huaxin Hold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ongdian Huaxin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ongdian Huaxin Hold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ongdian Huaxin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79239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478605B/zh
Publication of CN1174786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786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4786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786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12Avoiding congestion; Recovering from congestion
    • H04L47/125Avoiding congestion; Recovering from congestion by balancing the load, e.g. traffic enginee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8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in relation to timing consider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9/00Arrangements in telecontrol or telemetry systems for selectively calling a substation from a main station, in which substation desired apparatus is selected for applying a control signal thereto or for obtaining measured values therefro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09/00Arrangements in telecontrol or telemetry systems
    • H04Q2209/60Arrangements in telecontrol or telemetry systems for transmitting utility meters data, i.e. transmission of data from the reader of the utility met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Remot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Power-Distribution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适用于数据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负载均衡方法、集中器、电表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集中器用于向电表发送信息反馈请求;电表用于响应于集中器发送的信息反馈请求,向集中器发送电表的关联用户的用电记录;集中器用于接收各个电表发送的电表的关联用户的用电记录,并基于所有用电记录确定集中器所在的目标区域的闲时用电时间;集中器用于基于闲时用电时间,为每个关联用户配置数据反馈时段,并向关联用户的电表发送携带有数据反馈时段的反馈配置信息电表用于若当前时刻到达数据反馈时段,则向集中器发送采集周期内的电表数据;集中器用于接收各个电表基于数据反馈时段发送的电表数据,生成电表反馈报告。采用上述方法能够实现负载均衡。

Description

一种负载均衡方法、集中器、电表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负载均衡方法、集中器、电表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为了更好地统计每个家庭的用电情况,一般会为每个家庭配置一个独立的电表。然而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为每个家庭配置的独立电表的数量也随之增长,因此可以将多个电表接入一个集中器,通过集中器对每个电表反馈的电表数据进行管理,以提高对于电表数据的管理效率。
现有的电表数据管理技术,一般是在特定的时间点采集所在区域的所有电表的电表数据,并将电表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电表报告后发送给服务器。然而随着集中器管理的电表数量的增加,会大大增加电表数据采集与电表数据处理的设备负载,从而降低了设备使用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并爆发式的数据读写也容易导致电表数据的丢失,从而降低了电表数据管理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负载均衡方法、集中器、电表及存储介质,可以解决电表数据管理技术,集中器关联的电表集中式在同一时间向集中器发送电表数据,集中器的负载压力大,容易导致电表数据的丢失,从而降低了电表数据管理的准确性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负载均衡方法,应用于电表管理系统,所述电表管理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电表以及集中器,所述负载均衡方法包括:
响应于集中器发送的信息反馈请求,向所述集中器发送所述电表的关联用户的用电记录;所述用电记录用于所述集中器确定所述电表所在的目标区域的闲时用电时间;
接收所述集中器发送的反馈配置信息;所述反馈配置信息携带有在所述闲时用电时间内的数据反馈时段;
若当前时刻到达所述数据反馈时段,则向所述集中器发送采集周期内的电表数据。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响应于集中器发送的信息反馈请求,向所述集中器发送所述电表的关联用户的用电记录,包括:
响应于所述信息反馈请求,向所述集中器发送负载探测请求;所述负载探测请求用于获取所述集中器所在网络的带宽占用率;
若所述带宽占用率大于预设的占用阈值,则将所述用电记录发送给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分布式终端;所述分布式终端用于根据所述用电记录确定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候选闲时时间,并将所述候选闲时时间发送给所述集中器,以通过所述集中器根据多个候选闲时时间确定所述闲时用电时间;所述闲时用电时间为:
其中,为所述闲时用电时间对应的时间范围;/>为第i个所述候选闲时时间对应的时间范围;/>为第i个所述候选闲时时间的权重因子;N为所述候选闲时时间的总数;/>为所述时长计算函数;/>为第i个候选闲时时间范围对应区域的用户数;BaseLong为预设的基准时长。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若当前时刻到达所述数据反馈时段,则向所述集中器发送采集周期内的电表数据,包括:
若当前时刻到达所述数据反馈时段,向所述集中器发送网络探测帧;
若在预设的等待时间内未接收到所述网络探测帧的应答数据帧,则通过与所述分布式终端对应的随机加密算法生成加密秘钥;
基于所述采集周期内的原始电表数据以及所述加密秘钥,生成所述电表数据;所述电表数据是基于区块链加密算法封装得到的;
将所述电表数据发送给所述分布式终端,以通过分布式终端根据所述随机加密算法对所述电表数据进行合法认证,并在通过所述合法认证的情况下将所述电表数据转发给所述集中器以及与所述集中器关联的所有分布式终端;所述集中器以及所有所述分布式终端属于同一区块链系统。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表,所述电表包括:
信息反馈请求接收单元,用于响应于集中器发送的信息反馈请求,向所述集中器发送所述电表的关联用户的用电记录;所述用电记录用于所述集中器确定所述电表所在的目标区域的闲时用电时间;
反馈配置信息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集中器发送的反馈配置信息;所述反馈配置信息携带有在所述闲时用电时间内的数据反馈时段;
电表数据发送单元,用于若当前时刻到达所述数据反馈时段,则向所述集中器发送采集周期内的电表数据。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负载均衡方法,应用于电表管理系统,所述电表管理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电表以及集中器,所述负载均衡方法包括:
向所述电表发送信息反馈请求;
接收各个所述电表发送的所述电表的关联用户的用电记录,并基于所有所述用电记录确定所述集中器所在的所述目标区域的闲时用电时间;
基于所述闲时用电时间,为每个所述关联用户配置数据反馈时段,并向所述关联用户的所述电表发送携带有所述数据反馈时段的反馈配置信息;
接收各个所述电表基于所述数据反馈时段发送的电表数据,生成电表反馈报告。
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接收各个所述电表基于所述数据反馈时段发送的电表数据,生成电表反馈报告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集中器在多个历史反馈时刻对应的历史运行记录;所述历史运行记录包括有所述集中器的历史负载值以及历史功率值;
基于所有所述历史负载值以及所述历史功率值,确定所述集中器对应的功率上限值;所述功率上限值为:
其中,为所述功率上限值;/>为第j个历史功率值;/>为第j个历史负载值;/>为基于所有历史负载值计算得到的平均负载值;M为所述历史运行记录的总数;/>为负载均方差;
所述接收各个所述电表基于所述数据反馈时段发送的电表数据,生成电表反馈报告,包括:
若任一时刻所述集中器的实际功率值大于所述功率上限值,则设置为过载保护模式;
当处于所述过载保护模式的情况下,接收到任一所述电表发送的网络探测帧,则丢弃所述网络探测帧,以使所述电表将所述电表数据发送给分布式终端;
若在所述过载保护模式下检测到所述功率上限值与所述实际功率值之间的差值大于预设的浮动阈值,则退出所述过载保护模式,并向所述分布式终端发送数据反馈指令;
接收所述分布式终端发送的所述电表数据;发送的所述电表数据通过所述分布式终端的随机加密算法的合法认证;所述分布式终端与所述集中器处于同一区块链系统。
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向所述区块链系统中的各个所述分布式终端发送隐私值获取指令,以获取各个所述分布式终端反馈的隐私值总和;所述隐私值总和是对所有所述分布式终端对应的隐私值进行叠加计算得到的;所述隐私值是通过所述分布式终端配置的所述随机加密算法生成的;
接收所述分布式终端反馈的所述隐私值总和;
若所述隐私值总和与本地的隐私值生成算法生成的校验值不一致,则根据校验值与所述隐私值总和之间的差值,确定时延因子;
基于所述时延因子生成时钟同步信号,并向各个所述分布式终端生成时钟同步信号,以同步区块链系统中所有所述分布式终端的设备时钟。
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各个所述电表基于所述数据反馈时段发送的电表数据,生成电表反馈报告,包括:
接收分布式终端发送的候选闲时时间;所述候选闲时时间是所述电表对应的分布式终端根据电表发送的用户信息确定的;
根据多个候选闲时时间确定所述闲时用电时间;所述闲时用电时间为:
其中,为所述闲时用电时间对应的时间范围;/>为第i个所述候选闲时时间对应的时间范围;/>为第i个所述候选闲时时间的权重因子;N为所述候选闲时时间的总数;/>为所述时长计算函数;/>为第i个候选闲时时间范围对应区域的用户数;BaseLong为预设的基准时长。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集中器,包括:
信息反馈请求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电表发送信息反馈请求;
用电记录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各个所述电表发送的所述电表的关联用户的用电记录,并基于所有所述用电记录确定所述集中器所在的所述目标区域的闲时用电时间;
反馈配置信息发送单元,用于基于所述闲时用电时间,为每个所述关联用户配置数据反馈时段,并向所述关联用户的所述电表发送携带有所述数据反馈时段的反馈配置信息;
电表反馈报告生成单元,用于接收各个所述电表基于所述数据反馈时段发送的电表数据,生成电表反馈报告。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如第三方面任一项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如第三方面任一项的方法。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如第三方面任一项的方法。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负载均衡系统,所述负载均衡系统至少一个电表和集中器;
所述集中器用于向所述电表发送信息反馈请求;
所述电表用于响应于集中器发送的信息反馈请求,向所述集中器发送所述电表的关联用户的用电记录;
所述集中器用于接收各个所述电表发送的所述电表的关联用户的用电记录,并基于所有所述用电记录确定所述集中器所在的所述目标区域的闲时用电时间;
所述集中器用于基于所述闲时用电时间,为每个所述关联用户配置数据反馈时段,并向所述关联用户的所述电表发送携带有所述数据反馈时段的反馈配置信息
所述电表用于若当前时刻到达所述数据反馈时段,则向所述集中器发送采集周期内的电表数据;
所述集中器用于接收各个所述电表基于所述数据反馈时段发送的电表数据,生成电表反馈报告。
本申请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电表可以在接收到集中器发送的信息反馈请求时,将其关联用户的用电记录发送给集中器,从而能够通过集中器确定其所在区域对应的闲时用电时间;在闲时用电时间内,所在区域内用户的用电概率较低,从而能够减少所在目标区域内的整体的设备运行负载,提高了集中器供电的稳定性;并且,为不同的电表配置有对应的数据反馈时段,能够避免电表数据集中式地发送给集中器,也能进一步降低集中器的读写负载压力,从而能够在整个闲时用电时间内分批接收不同电表发送的电表数据,实现了时域上对于集中器的负载均衡。与现有的电表采集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能够在根据用电记录确定闲时用电时间,并在闲时用电时间内确定多个数据反馈时段,并通知不同电表在对应的数据反馈时段发送电表数据,从而使得集中器的读写任务在时域上实现负载均衡,避免集中器因负载过大而导致读写数据丢失,提高了电表数据的准确性,也提高了集中器运行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负载均衡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负载均衡方法的交互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负载均衡方法在S202和S203的具体实现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负载均衡系统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负载均衡方法在S205的具体实现流程图;
图6是本申请第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负载均衡方法在S206的具体实现流程图;
图7是本申请第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负载均衡方法的具体实现流程图;
图8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负载均衡方法电表侧的具体实现流程图;
图9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负载均衡方法集中器侧的具体实现流程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申请的描述。
应当理解,当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另外,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负载均衡方法可以应用于负载均衡系统。该负载均衡系统包括有至少一个电表以及集中器。各个电表可以与对应集中器进行通信,从而将电表采集得到的电表数据发送给集中器。该集中器可以对电表数据进行处理,从而将电表数据发送给电力系统的服务器。其中,电表可以部署于用户的室内,即用于记录一个用户的用电情况;上述电表也可以部署于用户附近的室外区域,此时可以记录多个用户的用电情况。其中,上述集中器可以为专门用于接收电表反馈的电力数据的设备,该集中器可以为无源集中器、有源集中器或者智能集中器等中的任一种,此处不限定集中器的类型,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在部分实现场景下,上述集中器还可以为具有电表数据的采集功能的其他电子设备,如台式计算机、服务器、笔记本电脑、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personal computer,UMPC)等能够对电表数据进行采集的电子设备上。
示例性地,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负载均衡系统的示意图。参见图1所示,该负载均衡系统至少包括有以下设备:位于不同用户家庭的电表11,以及用于获取任一目标区域的电表数据的集中器12。其中,电表11与集中器12之间可以通过有线方式或无线方式建立通信链路,继而电表11将电表数据发送给集中器12。集中器12可以将汇总后的电表反馈报告发送给服务器13,以实现对电表数据的分布式管理。上述服务器13可以与不同区域的集中器12相连,从而能够接收不同区域的集中器上传的电表反馈报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负载均衡系统还可以包括分布式终端。若目标区域内包含的电表数量较多,可以通过分布式终端用于分担该目标区域中集中器的数据处理压力。并且,为了提高电表数据的真实性以及不可篡改性,可以将分布式终端以及集中器构成一个区块链系统,从而能够将采集得到的电表数据进行上链处理,以提高电表数据的真实性以及可靠性。
请参阅图2,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负载均衡方法的交互流程图。参见图2所示,该负载均衡方法应用于上述的负载均衡系统,包括有至少一个电表以及一个集中器。每个集中器接入的电表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在此不做限定。具体地,该负载均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S201中,所述集中器向所述电表发送信息反馈请求。
在本实施例中,集中器在电表反馈电表数据之前,可以为每个电表配置对应的数据反馈时段。上述数据反馈时段需要根据电表的关联用户的用电记录确定,因此,集中器可以向各个电表发送信息反馈请求。若集中器与电表采用的是有线通信连接,则可以通过对应的连接端口,向电表发送对应的信息反馈请求;若集中器与电表采用的是无线通信连接,则集中器可以通过广播发送的方式,将上述的信息反馈请求发送给处于同一网络内的所有电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集中器所在的目标区域内添加了新的电表,则集中器可以设置有一个记录采集周期,若检测到到达上述的记录采集周期,则集中器可以向上述电表发送一个信息反馈请求,以便为该电表配置对应的数据采集时刻。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集中器可以设置有反馈更新周期。若检测到满足上述的反馈更新周期,则可以向集中器关联对各个电表发送上述的信息反馈请求,以便为每个电表配置该反馈更新周期内对应的数据反馈时段。需要说明的是,电表反馈电表数据的时间一般为月末或者月初,为了避免同一时间内集中器与电表间需要传输大量数据,上述反馈更新周期的信息反馈时刻可以设置与电表反馈电表数据的反馈时刻不同,从而能够实现数据交互量在时域上的均衡,也能够避免影响电表在对应的时间反馈电表数据。
在S202中,所述电表响应于集中器发送的信息反馈请求,向所述集中器发送所述电表的关联用户的用电记录。
在本实施例中,电表在接收到集中器发送的信息反馈请求时,可以从本地的存储单元中获取关联用户的用电记录。电表可以设置有多个记录时间段,例如0:00至6:00为一个记录时间段,6:01~10:00为另一个时间段,以此类推,将一天内的24个小时划分为多个不同的时间段,上述用电记录可以记录有在每一个时间段内的电表变化量,即用电度数,从而能够确定电表对应的关联用户的忙时用电时间段以及闲时用电时间段。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为了减少电表数据存储的压力,电表可以对不同日期同一记录时间段的用电记录进行合并,若任意两个同一记录时间段的用电记录中的用电度数之差小于预设的偏差阈值,则合并上述两个用电记录,并根据合并的用电记录的个数,设置记录个数字段的值。每个用电记录对应有一个记录个数字段,若该用电记录为非合并得到的用电记录,则上述记录个数字段的值为1;反之,若该用电记录为合并得到的用电记录,则上述记录个数字段的值则根据合并的用电记录的个数确定。
在S203中,所述集中器接收各个所述电表发送的所述电表的关联用户的用电记录,并基于所有所述用电记录确定所述集中器所在的所述目标区域的闲时用电时间。
在本实施例中,集中器在接收到各个电表发送的用电记录后,可以根据各个记录时间段对各个用电记录进行分组,从而得到多个用电记录组。每个用电记录组对应的用电时间段相同。然后,集中器会分别提取用电记录组中各个用电记录对应的用电度数,若某一用电记录是通过合并的方式生成的,即对应的记录个数字段的值不为1,则可以根据对应的记录个数字段与用电度数之间的乘积,作为合并的用电记录对应的用电度数,继而根据用电记录组中所有用电记录的用电度数,可以计算得到每个用电时间段对应的总度数。
在本实施例中,集中器可以将每个用电时间段的总度数与对应的度数阈值进行比较,将总度数小于上述度数阈值的用电记录组对应的用电时间段作为闲时用电时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存在多个用电时间段的总度数小于上述的度数阈值,则可以选取总度数最小的一个用电时间段作为上述的闲时用电时间。
在S204中,所述集中器基于所述闲时用电时间,为每个所述关联用户配置数据反馈时段,并向所述关联用户的所述电表发送携带有所述数据反馈时段的反馈配置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集中器确定的闲时用电时间为一具有一定时间长度的时间段,该闲时用电时间的时间长度可以为1小时或其他时间长度,基于此,集中器可以根据所在目标区域内的电表数量,从将该闲时用电时间划分为多个子时间段,并为每个电表关联一个对应的子时间段,即该电表对应的数据反馈时段。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集中器可以根据电表数据的数据量,确定基础反馈时长,基于基础反馈时长对上述闲时用电时间进行时段划分,以使划分得到的数据反馈时段大于上述的基础反馈时长,以保证每个电表在对应的数据反馈时段能够完成电表数据的发送任务。
在本实施例中,集中器可以配置有多个通信端口,而同一个通信端口可以用于接收不同电表的电表数据。为了避免电表数据的传输冲突,在为每个电表配置对应的数据反馈时段时,处于同一通信端口的不同电表对应的数据反馈时段不同,即属于同一数据反馈时段的电表所对应的通信端口不同,从而能够避免数据传输冲突的情况,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准确性,不仅实现时域上的负载均衡,也实现了空域上的负载均衡。
在本实施例中,集中器在确定每个电表对应的数据反馈时刻后,可以将上述的数据反馈时刻封装到反馈配置信息内,并将反馈配置信息发送给对应的电表。其中,上述反馈配置信息除了包括有上述的数据反馈时刻外,还可以记录有电表数据的封装格式,在负载均衡系统中包括有分布式终端的情况下,上述反馈配置信息还可以记录有电表关联的分布式终端的终端标识以及对应的通信协议等,以便后续电表可以而根据反馈配置信息与分布式终端通信。
在S205中,所述电表用于若当前时刻到达所述数据反馈时段,则向所述集中器发送采集周期内的电表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电表可以接收集中器发送的反馈配置信息后,从反馈配置信息中提取对应的数据反馈时间,并检测是否到达预设的行数据反馈时段。若当前时刻并未到达预设的数据反馈时段,则继续等待;反之,若当前时刻到达数据反馈时段,则可以将采集周期内对应的电表数据发送给集中器。其中,上述采集周期对应的电表数据可以为当前时刻对应的电表读数,即将电表读数进行数据封装,并发送给集中器;上述采集周期对应的电表数据还可以为在采集周期内对应的读数变化量,例如,上一数据反馈时段对应的电表读数为A1,当前时刻对应的数据反馈时段对应的电表读数为A2,则本次向集中器发送的电表数据为△A=A2-A1,从而无需集中器在获取上一周期的电表数据,以进一步降低集中器的数据处理压力。
在S206中,所述集中器用于接收各个所述电表基于所述数据反馈时段发送的电表数据,生成电表反馈报告。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电表会在对应的数据反馈时段向集中器发送对应的电表数据,从而避免了集中器在同一时间接收大量电表数据而导致数据读写的负载过大,实现了时域上的负载均衡,即集中器可以在整个闲时用电时间内分批接收不同电表发送的电表数据,继而集中器可以将在闲时用电时间内的所有电表数据进行数据处理,从而生成电表反馈报告,并将电表反馈报告发送给服务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集中器可以根据每个数据反馈时段对应的电表数量,设置一个计数值,并在每个数据反馈时段内启动对应的计数器,通过上述计数器统计在数据反馈时段内接收到的电表数据的个数。若上述计数器的值与该数据反馈时段对应的电表数量不一致,则表示存在电表数据丢失的情况,则集中器会将该数据反馈时段对应的电表识别为重发电表组,并在上述闲时用电时间后,向重发电表组内的各个电表发送重传指令,以便各个电表重新向集中器发送电表数据。
以上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负载均衡方法,电表可以在接收到集中器发送的信息反馈请求时,将其关联用户的用电记录发送给集中器,从而能够通过集中器确定其所在区域对应的闲时用电时间;在闲时用电时间内,所在区域内用户的用电概率较低,从而能够减少所在目标区域内的整体的设备运行负载,提高了集中器供电的稳定性;并且,为不同的电表配置有对应的数据反馈时段,能够避免电表数据集中式地发送给集中器,也能进一步降低集中器的读写负载压力,从而能够在整个闲时用电时间内分批接收不同电表发送的电表数据,实现了时域上对于集中器的负载均衡。与现有的电表采集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能够在根据用电记录确定闲时用电时间,并在闲时用电时间内确定多个数据反馈时段,并通知不同电表在对应的数据反馈时段发送电表数据,从而使得集中器的读写任务在时域上实现负载均衡,避免集中器因负载过大而导致读写数据丢失,提高了电表数据的准确性,也提高了集中器运行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
图3示出了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负载均衡方法在S202和S203的具体实现流程图。参见图3,相对于图2所述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负载均衡方法中,负载均衡系统还包括分布式终端,上述S202包括:S301~S304,上述的S203包括:S305~S306具体详述如下:
进一步地,上述电表响应于集中器发送的信息反馈请求,向所述集中器发送所述电表的关联用户的用电记录,包括:
在S301中,电表响应于所述信息反馈请求,向所述集中器发送负载探测请求。
在本实施例中,该负载均衡系统包括有分布式终端,该分布式终端用于在集中器的运行负载较大的情况下,分担集中器部分的数据处理的压力。由于电表发送的用电记录一般数据量较大,且记录数量一般较多,从而在传输用电记录时需要占用较多的带宽资源。基于此,电表在向集中器发送用电记录之前,会向集中器发送一个负载探测请求,以确定集中器当前的带宽占用情况,在带宽占用较多的情况下,可以先将用电记录发送给分布式终端,以通过分布式终端对用电记录进行处理,得到一个候选闲时时间,减少集中器的数据处理压力。
在S302中,集中器响应于负载探测请求,向电表发送当前的带宽占用率。
在本实施例中,集中器在接收到电表发送的负载探测请求时,会确定当前的已占用带宽,并根据已占用带宽与总带宽之间的比值,得到上述的带宽占用率,将上述的带宽占用率封装到对应的负载应答帧,将负载应答帧发送给发送上述的负载探测请求的电表。
在S303中,电表接收集中器发送的带宽占用率,若所述带宽占用率大于预设的占用阈值,则将所述用电记录发送给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分布式终端。
在本实施例中,电表接收集中器发送的负载应答帧,并从负载应答帧中获取对应的带宽占用率,将该带宽占用率与预设的占用阈值进行比较;若该带宽占用率小于或等于占用阈值,则可以将关联用户的用电记录直接发送给集中器;反之,若该带宽占用率大于占用阈值,则表示当前集中器的网络资源的占用负载较大,电表可以将对应的用电记录发送给其关联的分布式终端。
示例性地,图4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负载均衡系统的示意图。参见图4所示,该负载均衡系统包括有电表、集中器以及分布式终端,其中,每个分布式终端可以对应至少一个电表。在集中器的负载较大的情况下,可以将部分的数据发送给分布式终端进行处理,如在带宽占用率大于预设的占用阈值时,可以将用户记录发送给分布式终端,以通过分布式终端将候选闲时时间发送给集中器。
在S304中,分布式终端根据电表发送的用电记录确定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候选闲时时间。
在本实施例中,分布式终端在接收到电表发送的用电记录后,可以根据多个用电记录确定该目标区域对应的候选闲时时间,其中,分布式终端确定候选闲时时间的方式与集中器确定闲时用电时间的方式一致,具体可以参见上一实施例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分布式终端可以接收多个不同电表发送的用电记录,在该情况下,分布式终端可以根据多个不同电表发送的用电记录确定该目标区域对应的候选闲时时间。
进一步地,作为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上述集中器接收各个所述电表基于所述数据反馈时段发送的电表数据,生成电表反馈报告,包括:
在S305中,集中器接收分布式终端发送的候选闲时时间。
在本实施例中,分布式终端在确定目标区域对应的候选闲时时间后,可以向集中器发送携带有候选闲时时间的反馈信息。其中,由于上述反馈信息相对于多个用户记录而言,对应的数据量较小,从而发送反馈信息所需占用的带宽资源较少,因此分布式终端可以直接向集中器发送上述的反馈信息。在部分实现场景下,分布式终端同样可以向集中器发送负载探测请求,并确定集中器当前的带宽占用率小于或等于预设的占用率阈值的情况下,再将上述的反馈信息发送给集中器。
在S306中,集中器根据多个候选闲时时间确定所述闲时用电时间;所述闲时用电时间为:
其中,为所述闲时用电时间对应的时间范围;/>为第i个所述候选闲时时间对应的时间范围;/>为第i个所述候选闲时时间的权重因子;N为所述候选闲时时间的总数;/>为所述时长计算函数;/>为第i个候选闲时时间范围对应区域的用户数;BaseLong为预设的基准时长。
在本实施例中,集中器在获取得到不同分布式终端发送的候选闲时时间后,可以计算候选闲时时间对应的权重因子,即上述的,其中,若用于确定该候选闲时时间的关联用户的数量越多,则对应的权重因子的数值越大,由于一个分布式终端可以接收多个不同电表发送的用户记录,而一个电表也可以用于记录一个或多个关联用户的用电情况,因此,上述候选闲时时间对应的关联用户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并且,集中器会确定该候选闲时时间对应的时长,由于时长越长,对于其他用户的兼容性越强,因此对应的权重因子越大。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权重因子的数值为大于0小于1的值。
在本实施例中,集中器可以根据上述计算得到的权重因子,调整对应的候选闲时时间的时间范围,即提高上述候选闲时时间的下限值,降低上述候选闲时时间的上限值,其中,计算的方式为:(min)*(1+1//>),其中,/>(min)为上述候选闲时时间对应时间范围的下限值;/>(max)*/>,为上述候选闲时时间对应时间范围的上限值。集中器在计算得到基于权重因子调整后的各个候选闲时时间后,可以确定上述多个调整后的候选闲时时间的交集,将交集对应的时间范围作为上述的闲时用电时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集中器接收到部分电表的用电记录,且同时接收到关于分布式终端基于部分电表的用电记录确定的候选闲时时间,在该情况下,集中器可以根据部分电表的用电记录,基于该部分用电记录确定对应的候选闲时时间,继而将本次确定的候选闲时时间与从分布式终端确定的候选闲时时间进行数据处理,即导入上述的闲时用电时间的转换函数,从而计算得到对应的闲时用电时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检测到集中器的带宽占用率较高的情况下,电表可以将数据量较大的用电记录发送给分布式终端,从而实现带宽资源的负载均衡,以通过分布式终端对用电记录进行一次处理,继而能够减少集中器的读写压力以及数据处理压力,从而能够避免集中器因负载过大而影响集中器的使用寿命,也能够实现运算资源的分布式部署,提高了整个网络的数据处理能力以及稳定性。
图5示出了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负载均衡方法在S205的具体实现流程图。参见图5,相对于图2所述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负载均衡方法中,负载均衡系统还包括分布式终端,上述S205包括:S2051~S2055,具体详述如下:
在S2051中,若当前时刻到达所述数据反馈时段,电表向所述集中器发送网络探测帧。
在本实施例中,电表与集中器一般是部署于室外,电表与集中器之间的通信线路可能会受环境影响而导致电线老化,又或者部分电表部署于楼龄较大的楼宇,其线路稳定性以及线路安全性较差,导致电表无法正常与集中器进行通信。基于此,电表向集中器发送电表数据时,可以先向集中器发送一个网络探测帧,以确定在数据反馈时段对应的时刻,电表可否正常与集中器进行通信。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集中器的读写负载过大,集中器会进入对应的过载保护模式。在集中器处于过载保护模式下,集中器不会响应电表发送的网络探测帧,从而避免有新的电表将电表数据写入集中器,以进一步增加集中器的读写负载,影响集中器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集中器若并非处于过载保护模式下,且接收到电表发送的网络探测帧,则可以向电表发送对应的应答数据帧。电表在预设的等待时间内接收到上述的应答数据帧时,则表示与集中器之间的通信链路处于可通信状态,此时,可以直接将电表数据发送给集中器。反之,若电表在预设的等待时间内没有接收到集中器发送的应答数据帧,则执行S2052的操作。
在S2052中,电表若在预设的等待时间内未接收到所述网络探测帧的应答数据帧,则通过与所述分布式终端对应的随机加密算法生成加密秘钥。
在本实施例中,电表在预设的等待时间内未接收集中器基于网络探测帧反馈的应答数据帧时,则表示集中器可能处于过载保护状态,或者集中器与电表之间的通信链路无法正常通信,在该情况下,电表需要将电表数据发送给分布式终端。由于电表数据具有时效性以及可信性,电表并非直接将电表数据发送给集中器,而是发送给第三方设备(即分布式终端),为了便于后续的合法校验以及电表数据内对应时间戳的可靠性,电表可以通过随机加密算法生成对应的加密秘钥,以通过加密秘钥对电表数据进行加密。
在本实施例中,该电表储存的随机加密算法是与分布式终端对应的,即电表储存的随机加密算法与分布式终端生成的随机加密算法是相同的,因此同一时刻在电表侧通过随机加密算法生成的加密秘钥与在分布式终端侧通过随机加密算法生成的加密秘钥是一致的,以便后续进行合法校验。
在S2053中,电表基于所述采集周期内的原始电表数据以及所述加密秘钥,生成所述电表数据;所述电表数据是基于区块链加密算法封装得到的。
在S2054中,电表将所述电表数据发送给所述分布式终端。
在本实施例中,电表在生成对应的加密秘钥后,会将在采集周期内对应的电表读数(即上述的原始电表数据)通过上述加密秘钥进行加密处理,并基于区块链格式对加密后的电表读数进行封装,得到对应的电表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电表可以将上述封装得到的电表数据发送给其关联的分布式终端,其中,电表可以根据集中器发送的反馈配置信息中记录的终端标识,确定该电表对应的分布式终端。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电表数据中携带有所述加密秘钥对应的时间戳。
在S2055中,分布式终端根据所述随机加密算法对所述电表数据进行合法认证,并在通过所述合法认证的情况下将所述电表数据转发给所述集中器以及与所述集中器关联的所有分布式终端;所述集中器以及所有所述分布式终端属于同一区块链系统。
在本实施例中,分布式终端在接收到电表数据后,可以根据电表数据中的时间戳,从数据库内获取该随机加密算法在对应时间戳的时刻生成的加密秘钥。由于分布式终端一般具有较强的运算能力,基于此,分布式终端会记录在随机加密算法在每个时刻生成的加密秘钥,并存储于对应的数据库内,继而在接收到电表发送的电表数据后,可以根据时间戳获取对应时刻的加密秘钥,并通过加密秘钥对上述的电表数据进行解密处理,从而能够实现对电表数据的合法认证。若分布式终端能够通过本地的加密秘钥解密上述电表数据,则认为通过合法认证;反之,若分布式终端无法通过本地的加密秘钥解密上述的电表数据,则认为电表数据无法通过合法认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随机加密算法是由集中器发送给分布式终端以及电表的,从而能够保证上述合法认证的过程是通过集中器授权的,以提高认证通过的电表数据的合法性。
在本实施例中,分布式终端在检测到电表数据合法的情况下,可以将电表数据同步发送给集中器以及与集中器对应的其他分布式终端,即对电表数据进行存储于由集中器以及分布式终端构成的区块链系统内,从而能够保证电表数据的可靠性,避免被篡改。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电表在向集中器发送电表数据时,可以通过向集中器发送对应的网络探测帧,并在检测到无法向集中器发送电表数据时将原始电表数据进行加密并发送给分布式终端,以通过分布式终端转发给集中器,从而能够保证电表数据的合法性的同时,也能够避免提高电表数据发送的成功率。
图6示出了本申请第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负载均衡方法在S206的具体实现流程图。参见图6,相对于图2所述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负载均衡方法中,负载均衡系统还包括分布式终端,在上述S206之前,还包括:S601~S602,上述S206包括:S603~S606,具体详述如下:
在S601中,集中器获取所述集中器在多个历史反馈时刻对应的历史运行记录;所述历史运行记录包括有所述集中器的历史负载值以及历史功率值。
在S602中,集中器基于所有所述历史负载值以及所述历史功率值,确定所述集中器对应的功率上限值;所述功率上限值为:
其中,为所述功率上限值;/>为第j个历史功率值;/>为第j个历史负载值;/>为基于所有历史负载值计算得到的平均负载值;M为所述历史运行记录的总数;/>为负载均方差。
在本实施例中,集中器一般部署于室外场景,其运行参数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例如室外处于雷雨天气或者处于高温、低温等场景下,集中器的运行功率会出现波动,其运算能力以及数据处理能力也会存在一定的波动。基于此,为了提高集中器在接收电表数据过程中的稳定性,避免电表数据丢失,集中器可以设置一个功率上限值,以根据该功率上限值确定是否需要进入对应的过载保护模式,从而避免因运行负载过大而导致的数据丢失的情况,在处于过载保护模式下,将接收电表数据的任务交由分布式终端执行,实现了负载均衡的目的。
在本实施例中,集中器可以根据之前接收电表数据时对应的历史运行记录,确定该集中器对应的功率上限值。其中,该历史运行记录包括有记录时间、历史负载值以及基于历史负载值运行时对应的历史功率值。集中器可以配置有对应的额定功率,若该历史功率值大于额定功率,则表示当前集中器处于过载状态,其对应的历史负载值处于过载范围内;反之,若历史功率值小于额定功率,则表示当前集中器处于低功耗状态,其对应的历史负载值处于非过载范围内,因此,集中器可以通过历史反馈时刻对应的历史运行记录,确定过载范围对应的阈值,即功率上限值,避免集中器处于过载运行范围内。
在本实施例中,集中器可以从各个历史运行记录中提取得到历史负载值以及历史功率值,并基于所有历史负载值计算得到该集中器对应的历史负载均值,并基于历史负载均值计算得到对应的均方差,从而通过均方差确定该集中器运行的稳定性,从而根据各个历史负载均值与负载平均值之间的差值,确定对应的历史运行记录是否属于不稳定的运行记录,继而确定其对应的历史功率值对应的权重值,继而能够确定得到对应的功率上限值。
在本实施例中,集中器的实际运行功率除了与对应的负载相关外,还与集中器所在的环境相关,因此,判断集中器是否处于过载状态,不仅仅需要考虑集中器的实际负载情况,还需要确定其对应的功率值,以提高过载识别的准确性。
进一步地,上述S206包括S603~S606,具体描述如下:
在S603中,集中器若任一时刻所述集中器的实际功率值大于所述功率上限值,则设置为过载保护模式。
在本实施例中,集中器在运行的过程中,例如在接收不同的电表发送的电表数据的过程中,若检测到任一时刻的实际功率大于上述的功率上限值,则表示该电表处于过载运行状态,此时,为了避免因过载运行而导致数据丢失或数据写入异常,集中器会将运行模式设置为过载保护模式。
在S604中,当处于所述过载保护模式的情况下,接收到任一所述电表发送的网络探测帧,则丢弃所述网络探测帧,以使所述电表将所述电表数据发送给分布式终端。
在本实施例中,集中器在处于过载保护模式下,不会接收新的数据写入请求,因此,在电表向集中器发送电表数据之前,可以向集中器发送网络探测帧,此时,集中器处于过载保护模式下,集中器不会响应该网络探测帧,例如向电表发送应答数据帧,而是丢弃该网络探测帧,从而电表在预设的等待时间内没有接收到应答数据帧时,会将电表数据转发给分布式终端,以便后续通过分布式终端转发给集中器。
在本实施例中,集中器会持续检测当前的实际功率值,并判断该实际功率值是否小于功率上限值。若实际功率值小于上述的功率上限值,则会计算功率上限值与上述的实际功率值之间的差值,若该差值小于或等于浮动阈值,则表示集中器仍处于过载模式下,此时,集中器会维持过载保护模式;反之,若该集中器检测到差值大于上述的浮动阈值,则执行S605的操作。
在S605中,集中器若在所述过载保护模式下检测到所述功率上限值与所述实际功率值之间的差值大于预设的浮动阈值,则退出所述过载保护模式,并向所述分布式终端发送数据反馈指令。
在本实施例中,集中器在检测到实际功率值小于功率上限值,且两者之间的差值大于浮动阈值,则表示此时集中器处于非过载状态,可以继续执行新的数据读写任务,此时,集中器会退出过载保护模式,并向分布式终端发送对应的数据反馈指令,以便分布式终端向集中器发送接收到的电表数据。
在S606中,集中器接收所述分布式终端发送的所述电表数据;发送的所述电表数据通过所述分布式终端的随机加密算法的合法认证;所述分布式终端与所述集中器处于同一区块链系统。
在本实施例中,分布式终端在接收到上述的数据反馈指令后,可以将接收到的电表数据发送给集中器,其中发送给集中器的电表数据是通过了随机加密算法进行合法认证的电表数据,上述分布式终端对电表数据进行合法认证的过程可以参见上一实施例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分布式终端在接收到上述数据反馈指令时,除了将电表数据发送给集中器外,还可以将电表数据发送给集中器关联的其他分布式终端,以实现电表数据上传区块链的目的,以提高电表数据的可靠性以及避免数据篡改。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功率上限值,在检测到集中器的实际功率值大于功率上限值的情况下,启动过载保护模式,能够避免因负载过高而导致数据写入异常的情况,提高了数据写入的可靠性。
图7示出了本申请第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负载均衡方法的具体实现流程图。参见图7,相对于图2-6任一项所述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负载均衡方法中,负载均衡系统还包括分布式终端,该负载均衡方法还包括:S701~S704,具体详述如下:
在S701中,集中器向所述区块链系统中的各个所述分布式终端发送隐私值获取指令,以获取各个所述分布式终端反馈的隐私值总和;所述隐私值总和是对所有所述分布式终端对应的隐私值进行叠加计算得到的;所述隐私值是通过所述分布式终端配置的所述随机加密算法生成的。
在S702中,集中器接收所述分布式终端反馈的所述隐私值总和。
在S703中,集中器若所述隐私值总和与本地的隐私值生成算法生成的校验值不一致,则根据校验值与所述隐私值总和之间的差值,确定时延因子。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集中器与各个分布式终端的工作场景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可能存在部分设备的时钟运行异常的情况。为了实现不同设备之间的时钟同步,集中器可以向区块链内的各个分布式终端发送隐私值获取指令。每个分布式终端可以根据集中器关联的第二隐私值生成算法在不同时刻生成对应的隐私值。同样地,集中器也配置有与第二隐私值生成算法的第一隐私值生成算法,继而集中器可以通过第一隐私值生成算法在本地生成一个校验值。该校验值用于判断集中器与各个分布式终端之间的时钟是否同步。
在本实施例中,部署于分布式终端的第二隐私值生成算法是基于第一隐私值生成算法生成的。在任一时刻,各个分布式终端生成的隐私值总和会与集中器的校验值相同。因此,若集中器与各个分布式终端之间的时钟同步,基于隐私值获取指令确定的隐私值总和与集中器本地生成的校验值一致;反之,若集中器与各个分布式终端之间的时钟不同步,则上述隐私值总和与当前时刻对应的校验值会存在差异,从而能够通过分布式终端反馈隐私值,并计算隐私值总和,将隐私值总和与上述的校验值进行比较,判断多设备间是否同步。由于集中器在后续接收到分布式终端发送的电表数据时,需要通过随机加密算法生成对应的加密秘钥,而上述的加密秘钥要求根据电表数据内的时间戳确定,因此,若集中器与分布式终端之间的时钟不同步,则无法准确通过时间戳确定对饮给的加密秘钥,继而影响对电表数据的解析。
在本实施例中,若隐私值总和与校验值一致,则表示当前的分布式终端与上述集中器之间的时钟同步,无需进行后续的时钟校正操作;反之,若隐私值总和与校验值不一致,则可以根据两者之间的差值,通过查表的方式计算得到时延因子,即具体设备间时钟偏差的程度。其中,上述的差值越大,对应的时钟偏差越大,上述根据差值确定时延因子的表格,是根据集中器本地的隐私值生成算法确定的。
在S704中,基于所述时延因子生成时钟同步信号,并向各个所述分布式终端生成时钟同步信号,以同步区块链系统中所有所述分布式终端的设备时钟。
在本实施例中,集中器在确定得到对应的时延因子后,可以生成对应的时钟同步信号,继而将时钟同步信号发送给各个分布式终端,各个分布式终端在接收到时钟同步信号后,可以提取其携带的时延因子,基于时延因子对分布式终端的时钟进行校准,以保持分布式终端与集中器间时钟同步。
图8示出了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负载均衡方法电表侧的具体实现流程图。参见图8,相对于图2-7任一项所述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负载均衡方法是以电表侧的处理过程进行描述,具体地,上述负载均衡方法:S801~S803,具体详述如下:
在S801中,响应于集中器发送的信息反馈请求,向所述集中器发送所述电表的关联用户的用电记录;所述用电记录用于所述集中器确定所述电表所在的目标区域的闲时用电时间;
在S802中,接收所述集中器发送的反馈配置信息;所述反馈配置信息携带有在所述闲时用电时间内的数据反馈时段;
在S803中,若当前时刻到达所述数据反馈时段,则向所述集中器发送采集周期内的电表数据。
可选地,所述响应于集中器发送的信息反馈请求,向所述集中器发送所述电表的关联用户的用电记录,包括:
响应于所述信息反馈请求,向所述集中器发送负载探测请求;所述负载探测请求用于获取所述集中器所在网络的带宽占用率;
若所述带宽占用率大于预设的占用阈值,则将所述用电记录发送给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分布式终端;所述分布式终端用于根据所述用电记录确定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候选闲时时间,并将所述候选闲时时间发送给所述集中器,以通过所述集中器根据多个候选闲时时间确定所述闲时用电时间;所述闲时用电时间为:
其中,为所述闲时用电时间对应的时间范围;/>为第i个所述候选闲时时间对应的时间范围;/>为第i个所述候选闲时时间的权重因子;N为所述候选闲时时间的总数;/>为所述时长计算函数;/>为第i个候选闲时时间范围对应区域的用户数;BaseLong为预设的基准时长。
可选地,所述若当前时刻到达所述数据反馈时段,则向所述集中器发送采集周期内的电表数据,包括:
若当前时刻到达所述数据反馈时段,向所述集中器发送网络探测帧;
若在预设的等待时间内未接收到所述网络探测帧的应答数据帧,则通过与所述分布式终端对应的随机加密算法生成加密秘钥;
基于所述采集周期内的原始电表数据以及所述加密秘钥,生成所述电表数据;所述电表数据是基于区块链加密算法封装得到的;
将所述电表数据发送给所述分布式终端,以通过分布式终端根据所述随机加密算法对所述电表数据进行合法认证,并在通过所述合法认证的情况下将所述电表数据转发给所述集中器以及与所述集中器关联的所有分布式终端;所述集中器以及所有所述分布式终端属于同一区块链系统。
图9示出了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负载均衡方法集中器侧的具体实现流程图。参见图9,相对于图2-7任一项所述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负载均衡方法是以集中器侧的处理过程进行描述,具体地,上述负载均衡方法:S901~S904,具体详述如下:
在S901中,向所述电表发送信息反馈请求;
在S902中,接收各个所述电表发送的所述电表的关联用户的用电记录,并基于所有所述用电记录确定所述集中器所在的所述目标区域的闲时用电时间;
在S903中,基于所述闲时用电时间,为每个所述关联用户配置数据反馈时段,并向所述关联用户的所述电表发送携带有所述数据反馈时段的反馈配置信息;
在S904中,接收各个所述电表基于所述数据反馈时段发送的电表数据,生成电表反馈报告。
可选地,在所述接收各个所述电表基于所述数据反馈时段发送的电表数据,生成电表反馈报告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集中器在多个历史反馈时刻对应的历史运行记录;所述历史运行记录包括有所述集中器的历史负载值以及历史功率值;
基于所有所述历史负载值以及所述历史功率值,确定所述集中器对应的功率上限值;所述功率上限值为:
其中,为所述功率上限值;/>为第j个历史功率值;/>为第j个历史负载值;/>为基于所有历史负载值计算得到的平均负载值;M为所述历史运行记录的总数;/>为负载均方差;
所述接收各个所述电表基于所述数据反馈时段发送的电表数据,生成电表反馈报告,包括:
若任一时刻所述集中器的实际功率值大于所述功率上限值,则设置为过载保护模式;
当处于所述过载保护模式的情况下,接收到任一所述电表发送的网络探测帧,则丢弃所述网络探测帧,以使所述电表将所述电表数据发送给分布式终端;
若在所述过载保护模式下检测到所述功率上限值与所述实际功率值之间的差值大于预设的浮动阈值,则退出所述过载保护模式,并向所述分布式终端发送数据反馈指令;
接收所述分布式终端发送的所述电表数据;发送的所述电表数据通过所述分布式终端的随机加密算法的合法认证;所述分布式终端与所述集中器处于同一区块链系统。
可选地,还包括:
向所述区块链系统中的各个所述分布式终端发送隐私值获取指令,以获取各个所述分布式终端反馈的隐私值总和;所述隐私值总和是对所有所述分布式终端对应的隐私值进行叠加计算得到的;所述隐私值是通过所述分布式终端配置的所述随机加密算法生成的;
接收所述分布式终端反馈的所述隐私值总和;
若所述隐私值总和与本地的隐私值生成算法生成的校验值不一致,则根据校验值与所述隐私值总和之间的差值,确定时延因子;
基于所述时延因子生成时钟同步信号,并向各个所述分布式终端生成时钟同步信号,以同步区块链系统中所有所述分布式终端的设备时钟。
可选地,所述接收各个所述电表基于所述数据反馈时段发送的电表数据,生成电表反馈报告,包括:
接收分布式终端发送的候选闲时时间;所述候选闲时时间是所述电表对应的分布式终端根据电表发送的用户信息确定的;
根据多个候选闲时时间确定所述闲时用电时间;所述闲时用电时间为:
其中,为所述闲时用电时间对应的时间范围;/>为第i个所述候选闲时时间对应的时间范围;/>为第i个所述候选闲时时间的权重因子;N为所述候选闲时时间的总数;/>为所述时长计算函数;/>为第i个候选闲时时间范围对应区域的用户数;BaseLong为预设的基准时长。
图10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如图10所示,该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0包括:处理器1010、存储器1020以及存储在存储器1020中并可在处理器1010运行的计算机程序1030,例如评价报告的生成方法的程序。处理器1010执行计算机程序1030时实现上述各个负载均衡方法各实施例中的步骤,例如图2所示的S201至S206。
示例性的,计算机程序1030可以被分割成一个或多个模块,一个或者多个模块被存储在存储器1020中,并由处理器1010执行,以完成本申请。一个或多个模块可以是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指令段,该指令段用于描述计算机程序1030在电子设备1000中的执行过程。例如,计算机程序1030可以被分割成各个单元模块,各模块具体功能如上。
电子设备1000可包括,但不仅限于,处理器1010、存储器1020。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0仅仅是电子设备1000的示例,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1000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例如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设备、网络接入设备、总线等。
所称处理器1010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成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存储器1020可以是电子设备1000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电子设备1000的硬盘或内存。存储器1020也可以是电子设备1000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电子设备1000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闪存卡等。进一步地,存储器1020还可以既包括电子设备1000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负载均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表管理系统,所述电表管理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电表以及集中器,所述负载均衡方法包括:
响应于集中器发送的信息反馈请求,向所述集中器发送所述电表的关联用户的用电记录;所述用电记录用于所述集中器确定所述电表所在的目标区域的闲时用电时间;
接收所述集中器发送的反馈配置信息;所述反馈配置信息携带有在所述闲时用电时间内的数据反馈时段;
若当前时刻到达所述数据反馈时段,则向所述集中器发送采集周期内的电表数据;
所述响应于集中器发送的信息反馈请求,向所述集中器发送所述电表的关联用户的用电记录,包括:
响应于所述信息反馈请求,向所述集中器发送负载探测请求;所述负载探测请求用于获取所述集中器所在网络的带宽占用率;
若所述带宽占用率大于预设的占用阈值,则将所述用电记录发送给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分布式终端;所述分布式终端用于根据所述用电记录确定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候选闲时时间,并将所述候选闲时时间发送给所述集中器,以通过所述集中器根据多个候选闲时时间确定所述闲时用电时间;所述闲时用电时间为:
其中,为所述闲时用电时间对应的时间范围;/>为第i个所述候选闲时时间对应的时间范围;/>为第i个所述候选闲时时间的权重因子;N为所述候选闲时时间的总数;/>为时长计算函数;/>为第i个候选闲时时间范围对应区域的用户数;BaseLong为预设的基准时长;
所述若当前时刻到达所述数据反馈时段,则向所述集中器发送采集周期内的电表数据,包括:
若当前时刻到达所述数据反馈时段,向所述集中器发送网络探测帧;
若在预设的等待时间内未接收到所述网络探测帧的应答数据帧,则通过与分布式终端对应的随机加密算法生成加密秘钥;
基于所述采集周期内的原始电表数据以及所述加密秘钥,生成所述电表数据;所述电表数据是基于区块链加密算法封装得到的;
将所述电表数据发送给分布式终端,以通过分布式终端根据所述随机加密算法对所述电表数据进行合法认证,并在通过所述合法认证的情况下将所述电表数据转发给所述集中器以及与所述集中器关联的所有分布式终端;所述集中器以及所有所述分布式终端属于同一区块链系统。
2.一种负载均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表管理系统,所述电表管理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电表以及集中器,所述负载均衡方法包括:
向所述电表发送信息反馈请求;
接收各个所述电表发送的所述电表的关联用户的用电记录,并基于所有所述用电记录确定所述集中器所在的目标区域的闲时用电时间;
基于所述闲时用电时间,为每个所述关联用户配置数据反馈时段,并向所述关联用户的所述电表发送携带有所述数据反馈时段的反馈配置信息;
接收各个所述电表基于所述数据反馈时段发送的电表数据,生成电表反馈报告;
在所述接收各个所述电表基于所述数据反馈时段发送的电表数据,生成电表反馈报告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集中器在多个历史反馈时刻对应的历史运行记录;所述历史运行记录包括有所述集中器的历史负载值以及历史功率值;
基于所有所述历史负载值以及所述历史功率值,确定所述集中器对应的功率上限值;所述功率上限值为:
其中,为所述功率上限值;/>为第j个历史功率值;/>为第j个历史负载值;/>为基于所有历史负载值计算得到的平均负载值;M为所述历史运行记录的总数;/>为负载均方差;
所述接收各个所述电表基于所述数据反馈时段发送的电表数据,生成电表反馈报告,包括:
若任一时刻所述集中器的实际功率值大于所述功率上限值,则设置为过载保护模式;
当处于所述过载保护模式的情况下,接收到任一所述电表发送的网络探测帧,则丢弃所述网络探测帧,以使所述电表将所述电表数据发送给分布式终端;
若在所述过载保护模式下检测到所述功率上限值与所述实际功率值之间的差值大于预设的浮动阈值,则退出所述过载保护模式,并向所述分布式终端发送数据反馈指令;
接收所述分布式终端发送的所述电表数据;发送的所述电表数据通过所述分布式终端的随机加密算法的合法认证;所述分布式终端与所述集中器处于同一区块链系统;
所述接收各个所述电表基于所述数据反馈时段发送的电表数据,生成电表反馈报告,包括:
接收分布式终端发送的候选闲时时间;所述候选闲时时间是所述电表对应的分布式终端根据电表发送的用户信息确定的;
根据多个候选闲时时间确定所述闲时用电时间;所述闲时用电时间为:
其中,为所述闲时用电时间对应的时间范围;/>为第i个所述候选闲时时间对应的时间范围;/>为第i个所述候选闲时时间的权重因子;N为所述候选闲时时间的总数;/>为时长计算函数;/>为第i个候选闲时时间范围对应区域的用户数;BaseLong为预设的基准时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载均衡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向所述区块链系统中的各个所述分布式终端发送隐私值获取指令,以获取各个所述分布式终端反馈的隐私值总和;所述隐私值总和是对所有所述分布式终端对应的隐私值进行叠加计算得到的;所述隐私值是通过所述分布式终端配置的所述随机加密算法生成的;
接收所述分布式终端反馈的所述隐私值总和;
若所述隐私值总和与本地的隐私值生成算法生成的校验值不一致,则根据校验值与所述隐私值总和之间的差值,确定时延因子;
基于所述时延因子生成时钟同步信号,并向各个所述分布式终端生成时钟同步信号,以同步区块链系统中所有所述分布式终端的设备时钟。
4.一种负载均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均衡系统至少一个电表和集中器;
所述集中器用于向所述电表发送信息反馈请求;
所述电表用于响应于集中器发送的信息反馈请求,向所述集中器发送所述电表的关联用户的用电记录;
所述集中器用于接收各个所述电表发送的所述电表的关联用户的用电记录,并基于所有所述用电记录确定所述集中器所在的目标区域的闲时用电时间;
所述集中器用于基于所述闲时用电时间,为每个所述关联用户配置数据反馈时段,并向所述关联用户的所述电表发送携带有所述数据反馈时段的反馈配置信息;
所述电表用于若当前时刻到达所述数据反馈时段,则向所述集中器发送采集周期内的电表数据;
所述集中器用于接收各个所述电表基于所述数据反馈时段发送的电表数据,生成电表反馈报告;
所述电表用于响应于集中器发送的信息反馈请求,向所述集中器发送所述电表的关联用户的用电记录,包括:
所述电表用于响应于所述信息反馈请求,向所述集中器发送负载探测请求;所述负载探测请求用于获取所述集中器所在网络的带宽占用率;
所述电表用于若所述带宽占用率大于预设的占用阈值,则将所述用电记录发送给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分布式终端;
所述分布式终端用于接收分布式终端发送的候选闲时时间;所述候选闲时时间是所述电表对应的分布式终端根据电表发送的用户信息确定的;
所述分布式终端用于根据多个候选闲时时间确定所述闲时用电时间;所述闲时用电时间为:
其中,为所述闲时用电时间对应的时间范围;/>为第i个所述候选闲时时间对应的时间范围;/>为第i个所述候选闲时时间的权重因子;N为所述候选闲时时间的总数;/>为时长计算函数;/>为第i个候选闲时时间范围对应区域的用户数;BaseLong为预设的基准时长;
所述电表用于若当前时刻到达所述数据反馈时段,则向所述集中器发送采集周期内的电表数据,包括:
所述电表用于若当前时刻到达所述数据反馈时段,向所述集中器发送网络探测帧;
所述电表用于若在预设的等待时间内未接收到所述网络探测帧的应答数据帧,则通过与分布式终端对应的随机加密算法生成加密秘钥;
所述电表用于基于所述采集周期内的原始电表数据以及所述加密秘钥,生成所述电表数据;所述电表数据是基于区块链加密算法封装得到的;
所述电表用于将所述电表数据发送给分布式终端,以通过分布式终端根据所述随机加密算法对所述电表数据进行合法认证,并在通过所述合法认证的情况下将所述电表数据转发给所述集中器以及与所述集中器关联的所有分布式终端;所述集中器以及所有所述分布式终端属于同一区块链系统;
所述集中器还用于:
获取所述集中器在多个历史反馈时刻对应的历史运行记录;所述历史运行记录包括有所述集中器的历史负载值以及历史功率值;
基于所有所述历史负载值以及所述历史功率值,确定所述集中器对应的功率上限值;所述功率上限值为:
其中,为所述功率上限值;/>为第j个历史功率值;/>为第j个历史负载值;/>为基于所有历史负载值计算得到的平均负载值;M为所述历史运行记录的总数;/>为负载均方差;
所述集中器用于接收各个所述电表基于所述数据反馈时段发送的电表数据,生成电表反馈报告,包括:
所述集中器用于若任一时刻所述集中器的实际功率值大于所述功率上限值,则设置为过载保护模式;
所述集中器用于当处于所述过载保护模式的情况下,接收到任一所述电表发送的网络探测帧,则丢弃所述网络探测帧,以使所述电表将所述电表数据发送给分布式终端;
所述集中器用于若在所述过载保护模式下检测到所述功率上限值与所述实际功率值之间的差值大于预设的浮动阈值,则退出所述过载保护模式,并向所述分布式终端发送数据反馈指令;
所述集中器用于接收所述分布式终端发送的所述电表数据;发送的所述电表数据通过所述分布式终端的随机加密算法的合法认证;所述分布式终端与所述集中器处于同一区块链系统。
5.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表执行的负载均衡方法的步骤,或如权利要求2-3任一项所述集中器执行的负载均衡方法的步骤。
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表执行的负载均衡方法的步骤,或如权利要求2-3任一项所述集中器执行的负载均衡方法的步骤。
CN202311792398.2A 2023-12-25 2023-12-25 一种负载均衡方法、集中器、电表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74786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92398.2A CN117478605B (zh) 2023-12-25 2023-12-25 一种负载均衡方法、集中器、电表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92398.2A CN117478605B (zh) 2023-12-25 2023-12-25 一种负载均衡方法、集中器、电表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78605A CN117478605A (zh) 2024-01-30
CN117478605B true CN117478605B (zh) 2024-03-22

Family

ID=896238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792398.2A Active CN117478605B (zh) 2023-12-25 2023-12-25 一种负载均衡方法、集中器、电表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478605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88024A (zh) * 2018-12-05 2019-05-21 成都长城开发科技有限公司 高可用高并发高性能分布式远程抄表采集服务器解决方法
CN116154765A (zh) * 2023-02-24 2023-05-23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电力拓扑关系的识别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88024A (zh) * 2018-12-05 2019-05-21 成都长城开发科技有限公司 高可用高并发高性能分布式远程抄表采集服务器解决方法
CN116154765A (zh) * 2023-02-24 2023-05-23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电力拓扑关系的识别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78605A (zh) 2024-0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714193B (zh) 基于物联网平台的社区数据处理系统、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12749969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427957A (zh) 区块链投票信息校验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US20170004168A1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Handling Hash-Tree Based Data Signatures
CN111522874B (zh) 区块链共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8965374A (zh) 综合监控装置、综合监控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0121860A (zh)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15085940A (zh) 一种智能电网的隐私数据聚合方法和系统
CN115459919A (zh) 物联网泛终端安全认证系统、方法、装置和物联网通信终端
CN110839002A (zh) 云的开户、认证及访问方法和设备
Cairns et al. Flexible data authentication evaluated for the smart grid
CN117478605B (zh) 一种负载均衡方法、集中器、电表及存储介质
CN112015813A (zh) 配电网的数据共享方法、系统、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US20220224995A1 (en) Method for reading fluid meters
CN114422227B (zh) 一种基于网络安全的数据采集分析系统
CN116910144A (zh) 算力网络资源中心、算力服务系统以及数据处理方法
KR102548260B1 (ko) 전력감지장치의 데이터 정밀도 향상을 위한 방법 및 전력감지장치
CN113784345B (zh) 基于量子安全通道的配电终端点对点密钥协商方法及装置
CN115361455A (zh) 一种数据传输存储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设备
CN113569261A (zh) 一种电网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7081853B (zh) 具备时间轮动态认证的新能源边缘侧通信规约转换模块
Rawat et al. Communication efficient merkle-tree based authentication scheme for smart grid
CN113468574B (zh) 一种区块链数据上链方法和装置
CN117544910A (zh) 电力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318295B (zh) 一种配电网全面数据感知的系统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