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14808A - 电子设备及振动模组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及振动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14808A
CN113114808A CN202110374349.1A CN202110374349A CN113114808A CN 113114808 A CN113114808 A CN 113114808A CN 202110374349 A CN202110374349 A CN 202110374349A CN 113114808 A CN113114808 A CN 1131148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vibration module
baffle
mass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7434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14808B (zh
Inventor
蔡程
陈旭
周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7434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1480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1148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148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148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148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00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gaseous coolant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136Forced ventilation, e.g. by f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电子设备及振动模组,其中,振动模组包括:壳体、质量块和驱动部,壳体内具有散热部,散热部内具有散热腔,质量块设置于壳体内,并与散热部连接,所述驱动部能够驱动所述质量块沿预设方向往复移动,质量块往复移动压缩或拉伸散热部,以使散热腔的体积减小或增大,壳体具有与散热腔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和出气口为单向阀口。本申请通过使质量块沿预设方向往复移动,能够使振动模组在产生振动的过程中持续将外部气体吸入至散热腔,并使气体将壳体内的热量带出至壳体外,以使振动模组既有振动功能又有散热功能。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及振动模组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及振动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发展,电子设备的性能越来越强大,集成的功能越来越多,相应的,对于电子设备的散热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电子设备中,特别是小型电子设备由于体积的限制,导致其内部可用的安装空间较小。为了满足电子设备的性能,散热装置需要与之匹配,而散热性能较好的散热装置通常所占用的空间较大,这样会导致电子设备的性能和功能多样性与其散热性能相冲突。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及振动模组,能够解决目前的电子设备内的散热装置占用空间大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振动模组,包括:壳体、质量块和驱动部;其中:
所述壳体内具有散热部,所述散热部内具有散热腔,所述质量块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散热部连接,所述驱动部能够驱动所述质量块沿预设方向往复移动,所述质量块往复移动压缩或拉伸所述散热部,以使所述散热腔的体积减小或增大,所述壳体具有与所述散热腔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为单向阀口。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文的振动模组。
相较于相关技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振动模组,通过将质量块设置在壳体内,并通过驱动部驱动质量在预设方向上往复移动,使得振动模组具有振动功能。壳体内设置有散热部,散热部内具有散热腔,散热腔内的气体能够吸收振动模组产生的热量,散热部为可变形件,壳体设置有与散热腔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当质量块沿预设方向中第一方向移动时能够压缩散热部,使得散热腔的体积减小,从而将散热腔内吸收了热量的气体从出气口排出至壳体外。散热腔内的气体排出后散热腔内的气体会减小,当质量块向预设方向中与第一方向互为反向的第二方向移动时,质量块能够拉伸散热部,使得散热腔的体积增大,从而使得散热腔内的气体压强进一步减小,壳体外的气体能够通过进气口进入到散热腔内,以对散热腔充气。
通过使质量块沿预设方向往复移动,能够使振动模组在产生振动的过程中持续将外部气体吸入至散热腔,并使气体将壳体内的热量带出至壳体外,以使振动模组既有振动功能又有散热功能。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振动模组还能够对外部热源进行散热,振动模组的进气口可将外部热源产生的热气体吸入散热腔内,并通过出气口排出,从而使得振动模组既可以为自身散热,还能够为外部热源进行散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振动模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振动模组中壳体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振动模组中散热部处于拉伸状态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振动模组中散热部处于压缩状态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振动模组中壳体与发热部的位置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振动模组中发热部的热量进入到散热腔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振动模组中散热腔内的热量排出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壳体,110-散热部,111-散热腔,120-出气口,121-第二挡板,122-第二弹性件,123-第二挡块,130-进气口,131-第一挡板,132-第一弹性件,133-第一挡块,
200-质量块,
300-驱动部,310-导电线圈,320-磁性件,
400-振动膜,
500-第三弹性件,
600-柔性电连接件,
700-缓冲部,
800-主板,810-发热部,
900-中框,910-透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
请参考图1~图8,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振动模组,其包括壳体100、质量块200和驱动部300,该振动模组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振动,该振动模组可以应用于电子设备中。
上述的壳体100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振动模组的基础构件,壳体100能够为振动模组的各个部件提供安装基础,并且壳体100能够起到保护振动模组其它部件的作用。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00内具有内腔,质量块200可活动地设置在壳体100内,内腔为质量块200提供可移动的空间,具体的,上述的驱动部300能够驱动质量块200在壳体100内往复移动,质量块200在往复移动的过程中可以产生振动,从而使得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振动模组具有振动功能。驱动部300可以集成于壳体100内来驱动质量块200移动,或是设置于壳体100外来驱动质量块200移动,对此,本申请不作限制。
壳体100内设置有散热部110,散热部110内具有散热腔111,当振动模组工作时会产生热量,该热量能够传导至散热腔111内。壳体100还设置有进气口130和出气口120,进气口130能够将壳体100的外部和散热腔111连通,出气口120也能够将壳体100的外部和散热腔111连通,因此壳体100外的气体能够通过进气口130进入到散热腔111内使散热腔111内充满气体,散热腔111内的气体还能够通过出气口120从散热腔111内排出。进气口130和出气口120为单向阀口,因此壳体100外部的气体只能够通过进气口130进入到散热腔111内,散热腔111内的气体只能够通过出气口120排出至壳体100外。
驱动部300能够驱动质量块200沿预设方向往复移动,从而使得质量块200能够产生振动,质量块200与散热部110连接,质量块200能够压缩或拉伸散热部110,从而使得散热腔111的体积减小或增大。当质量块200沿预设方向中的第一方向移动时,质量块200能够压缩散热腔111,从而使散热腔111的体积减小,散热腔111的体积减小能够使散热腔111体内的气体压强增大,从而使得散热腔111内的气体能够从出气口120排出至散热腔111外,上述的气体能够将振动模组产生的热量带出至壳体100外,从而达到散热目的。
而当质量块200沿预设方向中的第二方向移动时,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互为反向,此时质量块200能够拉伸散热部110,使得散热部110内的散热腔111的体积增大,从而使得散热腔111内的气体压强减小,处于壳体100外部的气体能够通过进气口130被吸入至散热腔111内,使得散热腔111内充满气体,该气体能够吸收振动模组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通过使质量块200在预设方向上往复移动,能够使散热部110持续循环地被拉伸或压缩,从而能够使壳体100外部的气体能够持续地进入到散热腔111内并带着振动模组产生的热量从散热腔111排出。
当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振动模组应用于电子设备时,可以将振动模组设置于电子设备内并且靠近电子设备热源的设置,电子设备的热源周围的热气体能够通过进气口130进入到壳体100内并从出气口120排出,从而能够达到既为电子设备提供振动功能,又为电子设备提供散热功能的目的。当散热腔111内的压强减小后,壳体100外部的热源产生的热气体能够通过进气口130进入到散热腔111内,并通过出气口120排出,从而能够降低热源的温度。通常,为了使热源产生的热量更容易导入至壳体100内,壳体100可以采用导热性能良好的金属材质制成,这样热源的热量能够更高效地导入至壳体100内。当散热腔111内的压强减小后,壳体100外部的热源产生的热气体能够通过进气口130进入到散热腔111内,并通过出气口120排出,从而能够降低热源的温度。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振动模组中,通过将质量块200设置在壳体100内,并通过驱动部300驱动质量块200在预设方向上往复移动,使得振动模组具有振动功能。壳体100内设置有散热部110,散热部110内具有散热腔111,散热腔111内的气体能够吸收振动模组产生的热量,散热部110为可变形件,壳体100设置有与散热腔111连通的进气口130和出气口120。当质量块200沿预设方向中第一方向移动时能够压缩散热部110,使得散热腔111的体积减小,从而将散热腔111内吸收了热量的气体从出气口120排出至壳体100外。散热腔111内的气体排出后散热腔111内的气体压强会减小,当质量块200向预设方向中与第一方向互为反向的第二方向移动时,质量块200能够拉伸散热部110,使得散热腔111的体积增大,从而使得散热腔111内的气体压强进一步减小,壳体100外的气体能够通过进气口130进入到散热腔111内,以对散热腔111充气。
通过使质量块200沿预设方向往复移动,能够使振动模组在产生振动的过程中持续将外部气体吸入至散热腔111,并使气体将壳体100内的热量带出至壳体100外,以使振动模组既有振动功能又有散热功能。
可选的,壳体100内设置有振动膜400,振动膜400为可变形件,振动膜400与壳体100的内壁围设构成散热部110,通常,可以设置振动膜400的四周边缘与壳体100的内壁密封连接,从而防止散热腔111内的气体通过振动膜400而泄露。壳体100可以采用圆柱体、矩形体或球体等,对此,本申请不作限制。质量块200与振动膜400连接,因此,当质量块200沿预设方向移动时能够将振动膜400向着背离散热腔111的方向拉伸,或者将振动膜400向朝向散热腔111的方向挤压。
当振动膜400向着朝向散热腔111的方向形变时散热腔111的体积会减小,散热腔111内的气体受到压缩使得该气体能够从出气口120排出至壳体100外,当振动膜400向着背离散热腔111的方向形变时散热腔111的体积增大,散热腔111内的气体压强减小,壳体100外的气体能够通过进气口130被吸入至散热腔111内。通过驱动与振动膜400连接的质量块200沿预设方向往复移动能够使质量块200挤压或拉伸振动膜400,从而使得散热腔111的体积减小或者增大。
通常,为了使质量块200在预设方向移动时保持稳定,质量块200可以连接于振动膜400的中心处,这样能够使质量块200在移动过程中保持平衡。
可选的,上述质量块200可以设置于散热腔111外,质量块200可以与振动膜400背向散热腔111的一侧连接,这样可以使质量块200不会占用散热腔111的内部空间,使得散热腔111的内部空间更大,能够吸入更多的气体和排出更多的气体,从而使得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振动模组具有更佳的散热性能。当然,质量块200也可以设置于散热腔111内,质量块200与振动膜400朝向散热腔111的一侧连接,对此,本申请不作限制。
可选的,上述的进气口130和出气口120可以相对设置,相对设置的进气口130和出气口120可以形成对流,从而使得散热腔111内的气体能够更高效地通过出气口120被排出至壳体100外,并且能够使得壳体100外的气体能够更高效地通过进气口130被吸入至散热腔111内。通常,质量块200压缩散热部110时散热腔111的体积减小,此时散热腔111内的气体通过出气口120排出,当散热腔111内的气体的排出速率较快时,即质量块200的移动速率较快时,散热腔111内的气体压强减小的速率较快,那么在散热部110被压缩的过程中壳体100外部的气体就能够通过进气口130进入到散热腔111内,进气口130和出气口120相对设置能够使壳体100外部的气体更高效地进入到散热腔111内并且使得散热腔111内的气体能够更高效地从出气口120排出。相应的,能够使得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振动模组的散热效率更高。
可选的,为了使进气口130和出气口120为单向阀口,可以在进气口130处弹性铰接第一挡板131,第一挡板131可转动,进气口130的开口的形状大小应与第一挡板131的外形配合,从而使得第一挡板131能够封堵于进气口130,当第一挡板131沿第一方向转动时能够使进气口130处于打开状态。当散热腔111内的气体压强较小时,散热腔111外的气体能够推动第一挡板131沿第一方向转动,从而使第一挡板131转动至散热腔111内,此时进气口130处于打开状态,而当壳体100外的气体充入散热腔111使得散热腔111内的气体压强增大后,弹性铰接于进气口130的第一挡板131受到壳体100外的气体的压力减小,能够使第一挡板131朝向第二方向移动,使得第一挡板131朝向进气口130转动直至第一挡板131封堵于进气口130,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互为反向,当第一方向为顺指针方向时,第二方向为逆时针方向。
出气口120处可弹性铰接第二挡板121,第二挡板121也可转动,,出气口120的开口的形状大小应与第二挡板121的外形配合,从而使得第二挡板121能够封堵于出气口120。当第二挡板121沿第一方向转动时能够使出气口120打开。当散热腔111内的气体压强较大时,散热腔111内的气体能够推动第二挡板121沿第一方向转动,从而使第二挡板121向着背离出气口120的方向,即第一方向转动,此时出气口120处于打开状态,而当散热腔111内的气体排出至散热腔111外,散热腔111内的气体压强减小后,散热腔111内的气体对第二挡板121的压力减小,弹性铰接于出气口120的第二挡板121能够朝向第二方向移动,即第二方向,使得第二挡板121朝向出气口120转动直至第二挡板121封堵于出气口120。
通常,为了使第一挡板131封堵于进气口130时能够被限制在进气口130处,防止第一挡板131继续沿第二方向转动,可以在进气口130处设置第一挡块133,第一挡块133能够卡接于第一挡板131,以阻挡第一挡板131继续向第二方向转动,防止散热腔111内的气体通过进气口130排出至壳体100外,使得进气口130具有单向阀口的功能。第一挡板131上还可设置与第一挡块133配合的凹槽,第一挡块133能够嵌合于第一挡板131的凹槽内,从而使得第一挡块133封堵进气口130时第一挡块133与壳体100外壁的连接处平整,从而使得第一挡板131密封进气口130的效果更好。
相应的,为了使第二挡板121封堵于出气口120时能够被限制在出气口120处,防止第二挡板121继续沿第二方向,可以在出气口120处设置第二挡块123,第二挡块123能够卡接于第二挡板121,以阻挡第二挡板121向散热腔111内转动,防止壳体100外气体通过出气口120进入到散热腔111内,使得出气口120具有单向阀口的功能。第二挡板121上还可设置与第二挡块123配合的凹槽,第二挡块123能够嵌合于第二挡板121的凹槽内,从而使得第二挡块123封堵出气口120时第二挡块123与壳体100外壁的连接处平整,从而第二挡板121密封出气口120的效果更好。
当处于自然状态下,即散热部110未产生形变的状态下时,第一挡板131封堵于进气口130,第二挡板121封堵于出气口120。通常,为了使进气口130或出气口120处于打开状态下后第一挡板131或第二挡板121能够更高效地恢复至封堵于进气口130或出气口120的状态,第一挡板131与壳体100的铰接处可以设置于进气口130的上侧,第二挡板121与壳体100的铰接处可以设置于出气口120的上侧,这样当进气口130被打开至散热腔111内充满气体的状态后,第一挡板131受其自身重力作用也能够使第一挡板131恢复至封堵于进气口130的状态。当出气口120打开至散热腔111内的气体排出至壳体100外的状态后,第二挡板121受其自身重力作用也能够使第二挡板121恢复至封堵于出气口120的状态。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振动模组还包括第一弹性件132和第二弹性件122,第一弹性件13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挡板131和散热腔111的内壁连接,散热腔111内的气体压强较小时,第一挡板131被壳体100外的气体挤压至散热腔111内的状态时,第一弹性件132处于压缩状态,当散热腔111内充满气体使得散热腔111内的气体压强较大时,壳体100外的气体对第一挡板131的压力减小,第一弹性件132受到的压力相应减小,第一弹性件132的恢复形变力能够推动第一挡板131封堵于进气口130,从而使得第一挡板131能够弹性铰接于进气口130,使进气口130具有单向阀口的功能。
第二弹性件122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挡板121和散热腔111的内壁连接,散热腔111内的气体压强较大时,第二挡板121被散热腔111内的气体推动至出气口120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二弹性件122处于拉伸状态,当散热腔111内的气体排出使得散热腔111内的气体压强较小时,散热腔111内的气体对第二挡板121的压力减小,第二弹性件122受到的拉伸力相应减小,第二弹性件122的恢复形变力能够拉动第二挡板121封堵于出气口120,从而使得第二挡板121能够弹性铰接于出气口120,使出气口120具有单向阀口的功能。
当然,第一弹性件132的一端还可以与壳体100的外壁连接,第一弹性件132的另一端还可以与第一挡板131背向散热腔111的一侧连接。相应的,第二弹性件122的一端也还可以与壳体100的外壁连接,第二弹性件122的另一端也还可以与第二挡板121背向散热腔111的一侧连接。对此,本申请不作限制。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振动模组还包括第三弹性件500,第三弹性件500的一端与质量块200连接,第三弹性件500的另一端与壳体100的内壁连接,通常,第三弹性件500可以设置于散热腔111外,当散热部110被拉伸时质量块200能够挤压第三弹性件500使得第三弹性件500被压缩,第三弹性件500的恢复形变力能够推动质量块200挤压散热部110,使得质量块200的移动速率更快。相应的,当散热部110被质量块200挤压时,第三弹性件500能够被质量块200拉伸,第三弹性件500的恢复形变力能够使质量块200加速向着背向散热腔111的方向移动,从而使质量块200的移动速率更快,并且还能够使散热腔111吸入气体和排出气体的速率更快。当然,第三弹性件500也可以设置在散热腔111内,对此,本申请不作限制。
为了使质量块200的移动速率更快,振动膜400也可以采用具有较好弹性的材料制作,使得振动膜400本身具有与第三弹性件500类似的作用,从而使得质量块200的移动速率更快。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弹性件132的两端还可以分别连接于第一挡板131和振动膜400,当进气口130处于打开状态时,振动膜400被质量块200拉伸,此时振动膜400是向着背向于散热腔111的方向形变,第一挡板131被壳体100外的气体推动至散热腔111内,此时第一弹性件132被振动膜400拉伸,并且第一弹性件132还被第一挡板131压缩,第一弹性件132受到的拉伸力的方向和压缩力的方向一致,因此,当散热腔111内充满的体需要通过出气口120排出时,振动膜400会向着朝向散热腔111的方向移动,此时,第一弹性件132的恢复形变力能够作用于振动膜400使振动膜400朝向散热腔111方向移动的速率更快,同时第一弹性件132的恢复形变力还能够作用于第一挡板131,使第一挡板131朝向进气口130转动的速率更快。
第二弹性件122的两端还可以分别连接于第二挡板121和振动膜400,当出气口120处于打开状态时,振动膜400被质量块200挤压,此时振动膜400是向着朝向于散热腔111的方向形变,第二挡板121被散热腔111内的气体推动至出气口120处于打开状态,此时第二弹性件122被振动膜400压缩,并且第二弹性件122还被第二挡板121拉伸,第二弹性件122受到的压缩力的方向和拉伸力的方向一致,因此,当散热腔111内需要通过进气口130充入气体时,振动膜400会向着背向散热腔111的方向移动,此时,第二弹性件122的恢复形变力能够作用于振动膜400使振动膜400向着背向于散热腔111的方向移动的速率更快,同时第二弹性件122的恢复形变力还能够作用于第二挡板121,使第二挡板121朝向出气口120转动的速率更快。
上述设置结构能够减少弹性件的数量,从而简化振动模组的结构,使得振动模组内的可利用的安装空间更大。
可选的,上述的驱动部300包括导电线圈310和磁性件320,其中,磁性件320设置于质量块200上,导电线圈310设置于壳体100内且与磁性件320相对设置,导电线圈310通电后能够形成电磁铁,当导电线圈310通入第一方向的电流能够使导电线圈310形成的电磁铁的极性与磁性件320朝向导电线圈310一侧的极性相反,这样导电线圈310能够吸引磁性件320,使得磁性件320朝向导电线圈310移动,相应的,能够使质量块200向着导线线圈310移动以拉伸散热部110。而当导电线圈310通入第二方向的电流能够使导电线圈310形成的电磁铁的极性与磁性件320朝向导电线圈310一侧的极性相同,这样导电线圈310能够排斥磁性件320,使得磁性件320背向导电线圈310移动,相应的,能够使质量块200向着背离导电线圈310的方向移动,以压缩散热部110。通常,导电线圈310的轴向可以设置为与预设方向一致,导电线圈310可以设置在散热腔111外。
当然,质量块200还可以通过电动伸缩杆、气动伸缩杆、液压伸缩杆等驱动机构驱动其移动,对此,本申请不作限制。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振动模组还包括柔性电连接件600,柔性电连接件600的一端穿设于壳体100与驱动部300连接,柔性电连接件600的另一端延伸至壳体100外。通常,柔性电连接件600的一端可以与上述的导电线圈310连接,柔性电连接件600的另一端可以设置为与外部电源或是电子设备的电源连接,对此,本申请不作限制。
可选的,质量块200沿着预设方向能够在壳体100内形成投影区域,该投影区域内设置有缓冲部700,缓冲部700能够防止质量块200在移动过程中与壳体100的内壁碰撞,通常,缓冲部700可以为缓震泡棉,缓震泡棉贴合在壳体100内的投影区域内。
基于上文的振动模组,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文的振动模组。
具体的,电子设备还包括主板800、发热部810和中框900,主板800设置于中框900内,发热部810和振动模组设置于主板800,发热部810通常为电子设备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的元器件,例如处理器和显示芯片等,振动模组可以靠近发热部810设置,从而使得发热部810产生的热量能够快速地进入到振动模组内,通常,可以将壳体100的进气口130靠近发热部810设置,具体的,可以将进气口130设置为朝向发热部810。中框900开设有透气孔910,透气孔910与出气口120相对设置,这样能够使得振动模组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将发热部810周围产生的热气体吸入至散热腔111内,振动模组自身产生的热量和发热部810产生的热量都能够通过出气口120和透气孔910排出至电子设备外,从而使得该振动模组既能够为电子设备提供振动功能,又能够使电子设备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并且还能够使电子设备不必额外设置过多的散热装置,达到释放电子设备内部空间的目的。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可以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或可穿戴设备。当然,该电子设备也可以是其他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2)

1.一种振动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0)、质量块(200)和驱动部(300);其中:
所述壳体(100)内具有散热部(110),所述散热部(110)内具有散热腔(111),所述质量块(200)设置于所述壳体(100)内,并与所述散热部(110)连接,所述驱动部(300)能够驱动所述质量块(200)沿预设方向往复移动,所述质量块(200)往复移动压缩或拉伸所述散热部(110),以使所述散热腔(111)的体积减小或增大,所述壳体(100)具有与所述散热腔(111)连通的进气口(130)和出气口(120),所述进气口(130)和出气口(120)为单向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内设置有振动膜(400),所述振动膜(400)与所述壳体(100)的内壁围设构成所述散热部(110),所述质量块(200)与所述振动膜(40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质量块(200)设置于所述散热腔(111)外,所述质量块(200)与所述振动膜(400)背向所述散热腔(111)的一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口(120)和所述进气口(130)相对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振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130)弹性铰接有第一挡板(131),所述出气口(120)弹性铰接有第二挡板(121),所述第一挡板(131)可封堵于所述进气口(130),当所述第一挡板(131)沿第一方向转动后可使所述进气口(130)处于打开状态,所述第二挡板(121)可封堵于所述出气口(120),当所述第二挡板(121)沿所述第一方向转动后,可使所述出气口(120)处于打开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振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模组还包括第一弹性件(132)和第二弹性件(122),所述第一弹性件(13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挡板(131)和所述散热部(110)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12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挡板(121)和所述散热部(110)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模组还包括第三弹性件(500),所述第三弹性件(500)的一端与所述质量块(200)连接,所述第三弹性件(500)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100)的内壁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300)包括导电线圈(310)和磁性件(320),所述磁性件(320)设置于所述质量块(200),所述导电线圈(310)设置于所述壳体(100)内且与所述磁性件(320)相对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振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模组还包括柔性电连接件(600),所述柔性电连接件(600)的一端穿设于所述壳体(100)与所述导电线圈(310)电连接,所述柔性电连接件(600)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壳体(100)外。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质量块(200)沿所述预设方向于所述壳体(100)内形成投影区域,所述投影区域设置有缓冲部(700)。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振动模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主板(800)、发热部(810)和中框(900),所述主板(800)设置于所述中框(900)内,所述发热部(810)和所述振动模组设置于所述主板(800),所述中框(900)开设有透气孔(910),所述透气孔(910)与所述出气口(120)相对设置。
CN202110374349.1A 2021-04-07 2021-04-07 电子设备及振动模组 Active CN1131148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74349.1A CN113114808B (zh) 2021-04-07 2021-04-07 电子设备及振动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74349.1A CN113114808B (zh) 2021-04-07 2021-04-07 电子设备及振动模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14808A true CN113114808A (zh) 2021-07-13
CN113114808B CN113114808B (zh) 2024-02-02

Family

ID=767141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74349.1A Active CN113114808B (zh) 2021-04-07 2021-04-07 电子设备及振动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14808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77170A (zh) * 2021-09-16 2021-11-1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以及散热方法
CN114251720A (zh) * 2021-12-31 2022-03-29 极达鑫环境科技(重庆)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节能空调
CN114627597A (zh) * 2022-03-18 2022-06-14 深圳合纵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散热组件的pos机
CN114641182A (zh) * 2022-03-21 2022-06-1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583862B (en) * 2002-06-20 2004-04-11 Sogotec Entpr Co Ltd Power-saving vibration device of mobile phone
JP2007142360A (ja) * 2005-10-17 2007-06-07 Sony Corp 放熱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TW201525664A (zh) * 2013-12-17 2015-07-01 Htc Corp 電子模組與散熱模組
CN104753303A (zh) * 2013-12-31 2015-07-01 博立码杰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驱动装置及器件制作方法
CN105159424A (zh) * 2015-09-11 2015-12-16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散热结构以及散热方法、装置和移动设备
CN105404368A (zh) * 2014-08-27 2016-03-1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N109120797A (zh) * 2018-09-26 2019-01-01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来电或信息振动装置的通讯产品及控制方法
CN110856055A (zh) * 2019-10-15 2020-02-28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扬声器装置及移动终端
CN210431861U (zh) * 2019-07-22 2020-04-28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1200773A (zh) * 2018-11-20 2020-05-26 易音特电子株式会社 致动器
CN210670547U (zh) * 2019-11-19 2020-06-0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扬声器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11245190A (zh) * 2019-12-18 2020-06-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线性马达的控制方法及线性马达、驱动电路和电子设备
CN111669673A (zh) * 2020-06-08 2020-09-1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扬声器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1787201A (zh) * 2020-06-29 2020-10-1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摄像模组的散热控制方法和散热控制装置
CN211792627U (zh) * 2020-03-31 2020-10-2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212307075U (zh) * 2020-03-26 2021-01-0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组件及其保护壳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583862B (en) * 2002-06-20 2004-04-11 Sogotec Entpr Co Ltd Power-saving vibration device of mobile phone
JP2007142360A (ja) * 2005-10-17 2007-06-07 Sony Corp 放熱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TW201525664A (zh) * 2013-12-17 2015-07-01 Htc Corp 電子模組與散熱模組
CN104753303A (zh) * 2013-12-31 2015-07-01 博立码杰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驱动装置及器件制作方法
CN105404368A (zh) * 2014-08-27 2016-03-1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N105159424A (zh) * 2015-09-11 2015-12-16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散热结构以及散热方法、装置和移动设备
CN109120797A (zh) * 2018-09-26 2019-01-01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来电或信息振动装置的通讯产品及控制方法
CN111200773A (zh) * 2018-11-20 2020-05-26 易音特电子株式会社 致动器
CN210431861U (zh) * 2019-07-22 2020-04-28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0856055A (zh) * 2019-10-15 2020-02-28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扬声器装置及移动终端
CN210670547U (zh) * 2019-11-19 2020-06-0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扬声器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11245190A (zh) * 2019-12-18 2020-06-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线性马达的控制方法及线性马达、驱动电路和电子设备
CN212307075U (zh) * 2020-03-26 2021-01-0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组件及其保护壳
CN211792627U (zh) * 2020-03-31 2020-10-2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1669673A (zh) * 2020-06-08 2020-09-1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扬声器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1787201A (zh) * 2020-06-29 2020-10-1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摄像模组的散热控制方法和散热控制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77170A (zh) * 2021-09-16 2021-11-1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以及散热方法
CN114251720A (zh) * 2021-12-31 2022-03-29 极达鑫环境科技(重庆)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节能空调
CN114627597A (zh) * 2022-03-18 2022-06-14 深圳合纵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散热组件的pos机
CN114627597B (zh) * 2022-03-18 2024-04-12 深圳合纵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散热组件的pos机
CN114641182A (zh) * 2022-03-21 2022-06-1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14808B (zh) 2024-0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114808A (zh) 电子设备及振动模组
CN111405829B (zh) 散热结构、方法及终端
CN113194675B (zh) 电子设备及振动模组
CN208474081U (zh) 压电致动器
KR101983438B1 (ko) 소형 공압 장치
KR101981380B1 (ko) 소형 공압 장치
CN110364500B (zh) 微型散热系统
KR20170091003A (ko) 소형 유체 제어 장치
KR20170091021A (ko) 소형 유체 제어 장치
WO2021135642A1 (zh) 一种发声装置模组和装配方法
WO2022242537A1 (zh) 振动马达及电子设备
US11159892B2 (en) Sounding device and mobile terminal
CN111587047B (zh) 电子设备
KR20170091001A (ko) 소형 공압 장치
JP7062550B2 (ja) 超小型気体コントロール装置
WO2020143668A1 (zh) 电子设备
US9144177B2 (en) Heat dissipation apparatus
TWI641310B (zh) 氣冷散熱裝置
CN107665786B (zh) 按键结构和电子设备
US9635781B2 (en) Heat dissipat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207338194U (zh) 按键结构和电子设备
CN109392286B (zh) 散热装置及具有该散热装置的电子装置
CN105404368A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14599186B (zh) 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19592786U (zh) 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