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08053B - 车辆的诊断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辆的诊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08053B
CN113108053B CN202110021256.0A CN202110021256A CN113108053B CN 113108053 B CN113108053 B CN 113108053B CN 202110021256 A CN202110021256 A CN 202110021256A CN 113108053 B CN113108053 B CN 1131080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p
hydraulic
occurrence
belt
occurrenc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2125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08053A (zh
Inventor
松尾贤治
服部勇仁
伊藤彰英
樗泽英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31080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080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080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080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5/00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vehicles
    • G07C5/08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performance data other than driving, working, idle, or waiting time, with or without registering driving, working, idle or waiting time
    • G07C5/0808Diagnosing performance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66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inuously variable gearings
    • F16H61/662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inuously variable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12Detecting malfunction or potential malfunction, e.g. fail safe; Circumventing or fixing failure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5/00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vehicles
    • G07C5/008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vehicles communicating information to a remotely located station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5/00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vehicles
    • G07C5/08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performance data other than driving, working, idle, or waiting time, with or without registering driving, working, idle or waiting time
    • G07C5/0816Indicating performance data, e.g. occurrence of a malfunc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12Detecting malfunction or potential malfunction, e.g. fail safe; Circumventing or fixing failures
    • F16H2061/1208Detecting malfunction or potential malfunction, e.g. fail safe; Circumventing or fixing failures with diagnostic check cycles; Monitoring of fail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66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inuously variable gearings
    • F16H61/662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inuously variable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 F16H2061/6629Detection of slip for determining level of wea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 Of Transmission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的诊断装置,其能够在具有带式无级变速器的车辆中确定带的滑动的发生原因。通过在发生微小滑动的过渡期中基于作为向次级带轮(38)的液压致动器(38c)供给的工作油的液压的次级压力(Pout),确定微小滑动的发生原因,从而采取与该微小滑动的发生原因对应的对策,由此能够抑制微小滑动的发生,并抑制传动带(40)的耐久性下降。

Description

车辆的诊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带式无级变速器的车辆的诊断装置,所述带式无级变速器具备初级带轮、次级带轮及卷绕在它们之间的带。
背景技术
具备初级带轮、次级带轮及卷绕在它们之间的带的带式无级变速器是众所周知的。例如,专利文献1记载的无级变速器就是这种带式无级变速器。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如下内容:在具备输入构件(在本说明书中为初级带轮)、输出构件(在本说明书中为次级带轮)及卷绕于它们的传递构件(在本说明书中为带)的无级变速器中,基于输入构件及输出构件中的任一方与传递构件之间的滑动和经由传递构件传递的动力的相互关系,检测传递构件的劣化的程度。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32912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此外,在专利文献1中,虽然检测出带的劣化程度,但由于没有确定带的滑动的发生原因,所以从抑制带的劣化的进展的观点看来,存在改良的余地。
本发明将以上情况作为背景而做出,其目的在于,提供在具有带式无级变速器的车辆中能够确定带的滑动的发生原因的车辆的诊断装置,所述带式无级变速器具备初级带轮、次级带轮及卷绕在它们之间的带。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第一发明的要旨为,(a)一种车辆的诊断装置,所述车辆具有带式无级变速器,所述带式无级变速器具备初级带轮、次级带轮以及卷绕在该初级带轮与该次级带轮之间的带,其特征在于,(b)所述车辆的诊断装置具备推定部,所述推定部基于发生带滑动的过渡期的向所述初级带轮的液压致动器供给的工作油的液压及向所述次级带轮的液压致动器供给的工作油的液压中的至少一方,推定所述带滑动的发生原因。
第二发明的要旨为,在第一发明的车辆的诊断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的诊断装置具备:(a)滑动次数测定部,所述滑动次数测定部测定所述带滑动的发生次数;以及(b)液压振动测定部,所述液压振动测定部在所述带滑动的发生期间,判定所述初级带轮的所述液压致动器的液压及所述次级带轮的所述液压致动器的液压中的至少一方的液压振动的发生,并且测定该液压振动的发生次数,(c)所述推定部基于所述带滑动的发生次数和所述液压振动的发生次数,推定所述液压振动是否为所述带滑动的发生原因。
第三发明的要旨为,在第一发明的车辆的诊断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的诊断装置具备:(a)滑动次数测定部,所述滑动次数测定部测定所述带滑动的发生次数;以及(b)响应延迟测定部,所述响应延迟测定部在所述带滑动的发生期间,判定所述初级带轮的所述液压致动器的液压及所述次级带轮的所述液压致动器的液压中的至少一方的液压的响应延迟是否发生,并且测定该液压的响应延迟的发生次数,(c)所述推定部基于所述带滑动的发生次数和所述液压的响应延迟的发生次数,推定所述液压的响应延迟是否为所述带滑动的发生原因。
第四发明的要旨为,在第二发明的车辆的诊断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定部算出所述带滑动的发生次数与所述液压振动的发生次数的相关系数,在该相关系数为预先设定的阈值以上的情况下,推定为所述液压振动是所述带滑动的发生原因。
第五发明的要旨为,在第三发明的车辆的诊断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定部算出所述带滑动的发生次数与所述液压的响应延迟的发生次数的相关系数,在该相关系数为预先设定的阈值以上的情况下,推定为所述液压的响应延迟是所述带滑动的发生原因。
第六发明的要旨为,在第二发明的车辆的诊断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定部在所述液压振动的发生次数相对于所述带滑动的发生次数的比例为预先设定的阈值以上的情况下,推定为所述液压振动是所述带滑动的发生原因。
第七发明的要旨为,在第三发明的车辆的诊断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定部在所述液压的响应延迟的发生次数相对于所述带滑动的发生次数的比例为预先设定的阈值以上的情况下,推定为所述液压的响应延迟是所述带滑动的发生原因。
发明的效果
根据第一发明的车辆的诊断装置,通过基于发生带滑动的过渡期的向初级带轮的液压致动器供给的工作油的液压及向次级带轮的液压致动器供给的工作油的液压中的至少一方,推定带滑动的发生原因,从而采取与该带滑动的发生原因对应的对策,由此能够抑制带滑动的发生并抑制带的耐久性的下降。
根据第二发明的车辆的诊断装置,通过测定带滑动的发生次数和液压振动的发生次数,从而能够推定液压振动是否为带滑动的发生原因。
根据第三发明的车辆的诊断装置,通过测定带滑动的发生次数和液压的响应延迟的发生次数,从而能够推定液压的响应延迟是否为带滑动的发生原因。
根据第四发明的车辆的诊断装置,能够基于带滑动的发生次数与液压振动的发生次数的相关系数,推定液压振动是否为带滑动的发生原因。
根据第五发明的车辆的诊断装置,能够基于带滑动的发生次数与液压的响应延迟的发生次数的相关系数,推定液压的响应延迟是否为带滑动的发生原因。
根据第六发明的车辆的诊断装置,能够基于液压振动的发生次数相对于带滑动的发生次数的比例,推定液压振动是否为带滑动的发生原因。
根据第七发明的车辆的诊断装置,能够基于液压的响应延迟的发生次数相对于带滑动的发生次数的比例,推定液压的响应延迟是否为带滑动的发生原因。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应用本发明的车辆的概略结构的图,并且是说明用于进行车辆中的各种控制的控制功能及控制系统的主要部分的图。
图2是按微小滑动的发生次数的车辆台数的分布图。
图3是示出车辆的行驶距离与微小滑动的发生次数的关系的图。
图4是用于说明图1的电子控制装置的控制工作的主要部分的流程图,是用于说明判定行驶中的微小滑动的发生并且更新、存储发生微小滑动时的各种数据的控制工作的流程图。
图5是说明图1的服务器的控制功能的流程图,是用于说明基于从各车辆发送的各种信息推定微小滑动的发生原因的控制工作的流程图。
图6是说明与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对应的车辆的概略结构的图,并且是说明用于进行车辆中的各种控制的控制功能及控制系统的主要部分的图。
图7是说明图6的电子控制装置的控制工作的主要部分的流程图,特别是说明推定微小滑动的发生原因的控制工作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0、100:车辆
18:带式无级变速器
34:初级带轮
34c:初级带轮的液压致动器
38:次级带轮
38c:次级带轮的液压致动器
40:传动带(带)
50、102:电子控制装置(车辆的诊断装置)
86:滑动次数测定部
90:液压振动测定部
92:响应延迟测定部
104:滑动发生原因推定部(推定部)
210:服务器(车辆的诊断装置)
212:相关关系推定部(推定部)
N1:微小滑动的发生次数(带滑动的发生次数)
N2:液压振动的发生次数
N3:响应延迟的发生次数
R1:微小滑动(带滑动)的发生次数与液压振动的发生次数的相
关系数
R2:微小滑动(带滑动)的发生次数与液压的响应延迟的发生次
数的相关系数
RT1:液压振动的发生次数相对于微小滑动(带滑动)的发生次
数的比例
RT2:液压的响应延迟的发生次数相对于微小滑动(带滑动)的
发生次数的比例
α7、α9、α10、α11:阈值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此外,在以下的实施例中,附图被适当地简化或变形,各部分的尺寸比及形状等并不一定准确地描绘。
[实施例1]
图1是说明应用本发明的车辆10的概略结构的图,并且是说明用于进行车辆10中的各种控制的控制功能及控制系统的主要部分的图。在图1中,车辆10具备:作为行驶用驱动力源的发动机12、作为流体式传动装置的变矩器14、前进后退切换装置16、带式无级变速器18(以下,称为无级变速器18)、减速齿轮装置20、差动齿轮装置22及左右的驱动轮24等。在车辆10中,从发动机12输出的动力依次经由变矩器14、前进后退切换装置16、无级变速器18、减速齿轮装置20及差动齿轮装置22等向左右的驱动轮24传递。
变矩器14具备与发动机12连结的泵叶轮14p及经由涡轮轴26与前进后退切换装置16连结的涡轮叶轮14t,借助流体进行动力传递。另外,在变矩器14中设置有能够将泵叶轮14p与涡轮叶轮14t之间、即变矩器14的输入输出轴旋转构件间直接连结的公知的锁止离合器LU。作为锁止离合器LU的工作状态,例如大致分为锁止离合器LU被释放的所谓锁止释放(锁止关闭)、锁止离合器LU伴随着滑动而半卡合(滑移卡合)的所谓锁止滑移状态(滑移状态)及锁止离合器LU完全卡合的所谓锁止状态(锁止开启)这三种状态。
通过使锁止离合器LU锁止关闭,从而变矩器14能够得到转矩放大作用。另外,通过使锁止离合器LU锁止开启,从而使泵叶轮14p及涡轮叶轮14t一体旋转,向前进后退切换装置16侧直接传递发动机12的动力。另外,通过使锁止离合器LU滑移卡合,从而在车辆10的驱动(动力开启)时使涡轮轴26以规定的滑移量相对于发动机12的曲轴追随旋转,另一方面,在车辆的被驱动(动力关闭)时使发动机12的曲轴以规定的滑移量相对于涡轮轴26追随旋转。另外,在泵叶轮14p连结有机械式油泵28。
前进后退切换装置16以前进用离合器C1及后退用制动器B1、双小齿轮型的行星齿轮装置16p为主体构成。变矩器14的涡轮轴26与行星齿轮装置16p的太阳齿轮16s一体地连结,无级变速器18的输入轴30与行星齿轮装置16p的齿轮架16c一体地连结。齿轮架16c与太阳齿轮16s经由前进用离合器C1选择性地连结,当齿轮架16c与太阳齿轮16s连结时,使行星齿轮装置16p整体一体旋转。也就是说,前进用离合器C1是使行星齿轮装置16p选择性地一体旋转的离合器元件。
行星齿轮装置16p的齿圈16r经由后退用制动器B1选择性地固定于作为非旋转构件的壳体32。也就是说,后退用制动器B1是将行星齿轮装置16p的旋转元件(太阳齿轮16s、齿轮架16c、齿圈16r)中的一个旋转元件(齿圈16r)选择性地与壳体32连结的制动器元件。前进用离合器C1及后退用制动器B1是公知的液压式摩擦卡合装置。
在按这种方式构成的前进后退切换装置16中,当前进用离合器C1卡合并且后退用制动器B1被释放时,涡轮轴26与输入轴30直接连结,使前进用动力传递路径成立。当后退用制动器B1卡合并且前进用离合器C1释放时,前进后退切换装置16使后退用动力传递路径成立,使输入轴30相对于涡轮轴26向反方向旋转。另外,当前进用离合器C1及后退用制动器B1一起释放时,前进后退切换装置16设为切断动力传递的空挡状态(动力传递切断状态)。
无级变速器18具备:设置于输入轴30的作为输入侧构件的有效直径可变的输入侧的初级带轮34、设置于输出轴36的作为输出侧构件的有效直径可变的输出侧的次级带轮38以及卷绕于初级带轮34与次级带轮38之间的传动带40。无级变速器18构成前进后退切换装置16与驱动轮24之间的动力传递路径的一部分,借助初级带轮34及次级带轮38与传动带40之间的摩擦力传递动力。传动带40由众所周知的环状(日文:無端環状)的压缩式传动带构成,所述压缩式传动带具有环状的环状件和多个沿着该环状件在厚度方向上相连的作为厚壁板片状的块的元件。此外,传动带40对应于本发明的带。
输入侧的初级带轮34具备:固定于输入轴30的作为输入侧固定旋转体的固定滑轮34a、设置成不能相对于输入轴30相对旋转且能够进行轴向上的相对移动的作为输入侧可动旋转体的可动滑轮34b以及用于赋予初级带轮34中的输入侧的推力(初级推力)Win(=初级压力Pin×受压面积)的液压致动器(液压缸)34c,所述输入侧的推力(初级推力)Win用于变更上述固定滑轮34a与可动滑轮34b之间的V槽宽度。
另外,输出侧的次级带轮38具备:固定于输出轴36的作为输出侧固定旋转体的固定滑轮38a、设置成不能相对于输出轴36相对旋转且能够进行轴向上的相对移动的作为输出侧可动旋转体的可动滑轮38b以及用于赋予次级带轮38中的输出侧的推力(次级推力)Wout(=次级压力Pout×受压面积)的液压致动器38c,所述输出侧的推力(次级推力)Wout用于变更上述固定滑轮38a与可动滑轮38b之间的V槽宽度。
而且,通过利用液压控制回路70分别调压控制初级压力Pin及次级压力Pout,从而控制初级推力Win及次级推力Wout,所述初级压力Pin是向初级带轮34的液压致动器34c供给的工作油的液压,所述次级压力Pout是向次级带轮38的液压致动器38c供给的工作油的液压。由此,各带轮34、38的V槽宽度变化而变更传动带40的卷绕直径(有效直径),使变速比γ(=输入轴旋转速度Nin/输出轴旋转速度Nout)连续地变化,并且以传动带40不产生滑动的方式控制各带轮34、38与传动带40之间的摩擦力(带夹压力)。这样,通过分别控制初级推力Win及次级推力Wout,从而在抑制传动带40的滑动的同时,使实际的变速比γ成为目标变速比γtgt。
在车辆10中具备执行该车辆10的各种控制的电子控制装置50。电子控制装置50例如包含具备CPU、RAM、ROM、输入输出接口等的所谓微型计算机而构成,CPU通过在利用RAM的暂时存储功能的同时按照预先存储于ROM的程序进行信号处理,从而执行车辆10的各种控制。例如,电子控制装置50构成为执行发动机12的输出控制、无级变速器18的变速控制、带夹压力控制等,并根据需要分为发动机控制用、无级变速器18的液压控制用等。
向电子控制装置50供给各种输入信号,所述各种输入信号基于利用设置在车辆10的各种传感器(例如各旋转速度传感器52、54、56、58、油门开度传感器60、制动器操作量传感器62、转向角传感器64、液压传感器66、液压传感器68等)检测出的检测值。例如,向电子控制装置50供给发动机旋转速度Ne(rpm)、涡轮旋转速度Nt(rpm)、输入轴30的输入轴旋转速度Nin(rpm)、与车速V(km/h)对应的输出轴36的输出轴旋转速度Nout(rpm)、油门开度θacc(%)、作为为了使车轮制动装置工作而由驾驶员对制动器操作构件操作的操作量的制动器操作量Qbra、转向盘的转向角θst、作为向初级带轮34的液压致动器34c供给的工作油的液压(实际压力)的初级压力Pin(Pa)以及作为向次级带轮38的液压致动器38c供给的工作油的液压(实际压力)的次级压力Pout(Pa)等。此外,输入轴旋转速度Nin与作为初级带轮34的旋转速度的初级旋转速度Npri同值,输出轴旋转速度Nout与作为次级带轮38的旋转速度的次级旋转速度Nsec同值。
从电子控制装置50向设置于车辆10的各装置(例如发动机12、液压控制回路70等)供给各种输出信号。例如,输出用于进行发动机12的输出控制的发动机输出控制指令信号Se、用于进行与无级变速器18的变速等相关的液压控制的CVT液压控制指令信号Scvt以及用于进行与锁止离合器LU、前进用离合器C1、后退用制动器B1的卡合工作相关的液压控制的液压控制指令信号Sc等。
电子控制装置50例如根据预先存储的关系,基于利用油门开度传感器60检测出的油门开度θacc及车速V算出要求驱动力,决定用于以最优油耗得到该要求驱动力的目标发动机输出及目标变速比γtgt,并以得到目标发动机输出的方式执行对发动机12的输出进行控制的发动机控制,并且以得到目标变速比γtgt的方式执行无级变速器18的变速比控制。
另外,车辆10具备用于相对于服务器210收发各种数据的收发器150及网关ECU152等。
收发器150是与车辆10分离地存在的与服务器210进行通信的设备,所述服务器210是与车辆10分离的车外装置。服务器210是车辆10外部的网络上的系统。服务器210受理、处理、解析、存储或提供车辆状态信息等各种信息。和与车辆10之间同样地,服务器210与其他车辆200之间收发各种信息。所述车辆状态信息例如是表示利用各种传感器等检测出的与车辆10的行驶相关的行驶状态、即车辆10的动作状态的信息。该行驶状态例如是油门开度θacc、车速V、作为向初级带轮34的液压致动器34c供给的工作油的液压的初级压力Pin以及作为向次级带轮38的液压致动器38c供给的工作油的液压的次级压力Pout等。
网关ECU152具备与电子控制装置50相同的硬件结构,例如是设置成程序和/或数据的改写用的中转装置,所述程序和/或数据存储在电子控制装置50内的能够改写的ROM中。网关ECU152与收发器150连接,例如用于使用收发器150与服务器210之间的无线通信,改写存储在电子控制装置50内的上述ROM中的程序。服务器210作为发布改写用程序的软件发布中心发挥功能。
此外,已知如下情况:在行驶中,在各带轮34、38与传动带40之间会发生微小滑动,所述微小滑动是在极短时间中发生的带滑动。当发生该微小滑动时,由于伴随着微小滑动的磨损,会给传动带40的耐久性带来影响,因此需要精度良好地判定微小滑动的发生。另外,在发生微小滑动的情况下,希望确定该微小滑动的原因。对此,电子控制装置50具备判定微小滑动的发生的功能及推定微小滑动的发生的原因的功能。电子控制装置50功能性地具备用于实现上述功能的作为滑动判定部件发挥功能的滑动判定部80、作为发热量判定部件发挥功能的发热量判定部82、作为持续时间判定部件发挥功能的持续时间判定部84、作为滑动次数测定部件发挥功能的滑动次数测定部86、作为存储部件发挥功能的存储部88、作为能够行驶距离算出部件发挥功能的能够行驶距离算出部89、作为液压振动测定部件发挥功能的液压振动测定部90及作为响应延迟测定部件发挥功能的响应延迟测定部92。
滑动判定部80判定在行驶中是否发生了微小滑动。滑动判定部80随时算出作为初级带轮34与次级带轮38的旋转速度之比的无级变速器18的变速比γ(=Nin/Nout=Npri/Nsec)。另外,滑动判定部80基于随时算出的变速比γ,随时算出与变速比γ的变化速度对应的变速比γ的一阶微分值Δγ。对随时算出的变速比γ施加滤波等而平滑化后求出其斜率或对变速比γ进行数值微分,求出变速比γ的一阶微分值Δγ。接着,滑动判定部80算出变速比γ的二阶微分值ΔΔγ。对随时算出的变速比γ的一阶微分值Δγ施加滤波等而平滑化后求出其斜率或对一阶微分值Δγ进行数值微分,求出变速比γ的二阶微分值ΔΔγ。
滑动判定部80判定算出的变速比γ的一阶微分值Δγ是否为预先设定的第一阈值α1以上。第一阈值α1预先通过实验或设计求出,设定成能够判断为发生了传动带40的微小滑动的范围的下限值。滑动判定部80在判定为变速比γ的一阶微分值Δγ为第一阈值α1以上的情况下,判定变速比γ的二阶微分值ΔΔγ是否为预先设定的第二阈值α2以上。第二阈值α2预先通过实验或设计求出,设定成能够判断为发生了传动带40的微小滑动的范围的下限值。滑动判定部80在变速比γ的一阶微分值Δγ成为第一阈值α1以上并且变速比γ的二阶微分值ΔΔγ成为第二阈值α2以上的情况下,判定为发生了微小滑动。此时,滑动判定部80将表示发生了微小滑动的临时标志设置为开启。
在此,虽然仅根据变速比γ的一阶微分值Δγ也能够判定微小滑动的发生,但如果仅用一阶微分值Δγ,有时不能区分有急变速的操作的情况、由来自路面的输入(台阶路等)导致的变速比γ的急变化。对此,通过也根据变速比γ的二阶微分值ΔΔγ判定微小滑动的发生,从而能够精度良好地判定微小滑动。
发热量判定部82在判定为微小滑动的发生的情况下,算出由该微小滑动产生的发热量Qdot。由微小滑动产生的发热量Qdot用在次级带轮38与传动带40之间起作用的摩擦力、次级带轮38与传动带40的相对滑动速度之积算出。具体而言,发热量Qdot利用下式(1)算出。在式(1)中,μ对应于次级带轮38与传动带40之间的静止摩擦系数,R对应于次级带轮38的相对于传动带40的卷绕半径(绕挂半径),θ对应于次级带轮38的滑轮角。另外,Wout是次级推力,对应于次级带轮38的夹持传动带40的力。发热量判定部82从判定为微小滑动的发生的时刻起,基于式(1)随时算出发热量Qdot,并且求出发热量Qdot的最大值(峰值)。
Qdot=2×μ×R×Wout/cosθ×{Nsec-(Npri/γ)}…(1)
发热量判定部82在算出发热量Qdot时,判定该发热量Qdot(最大值)是否为预先设定的第三阈值α3以上。第三阈值α3预先通过实验或设计求出,例如设定成会给传动带40的耐久性带来影响的热量的下限值。因此,在发热量判定部82判定为发热量Qdot为第三阈值α3以上的情况下,判断为发生的微小滑动是会给传动带40的耐久性带来影响的滑动。另一方面,在发热量判定部82判定为发热量Qdot小于第三阈值α3的情况下,判断为发生的微小滑动是不会给传动带40的耐久性带来影响的滑动。
当检测出微小滑动的发生时,持续时间判定部84测定从判定为发生了微小滑动的时刻到微小滑动结束的持续时间tcon,判定该持续时间tcon是否为预先设定的第四阈值α4以下。此外,例如在变速比γ的一阶微分值Δγ变得小于第一阈值α1的情况下判定为微小滑动结束。第四阈值α4预先通过实验或设计求出,设定成能够判断为微小滑动的范围的上限值。在持续时间判定部84判定为持续时间tcon为第四阈值α4以下的情况下,判定为微小滑动。另一方面,在持续时间判定部84判定为持续时间tcon大于第四阈值α4的情况下,判断为带滑动是比较长地持续的宏观滑动。该宏观滑动作为与微小滑动不同的现象进行区分。
滑动判定部80在检测出微小滑动的发生,发热量Qdot为第三阈值α3以上且持续时间tcon为第四阈值α4以下的情况下,将微小滑动的发生的确定标志设置为开启。
滑动次数测定部86测定微小滑动的发生次数N1(累计值),所述微小滑动的发生次数N1相当于在车辆10中判定为发生了微小滑动的判定次数。每当微小滑动的确定标志被设定为开启时,滑动次数测定部86将微小滑动的发生次数N1加上1。并且,滑动次数测定部86判定微小滑动的发生次数N1是否成为预先设定的第五阈值α5以上。在滑动次数测定部86判定为微小滑动的发生次数N1为第五阈值α5以上的情况下,判断为传动带40有可能产生问题,经由在车内显示器显示的警告灯等向驾驶员报告。此外,将在后面说明第五阈值α5的设定方法。
当检测出微小滑动的发生时,存储部88存储微小滑动的发生时刻(年月日时分秒)、当前的行驶距离L、微小滑动的发生次数N1、发生微小滑动时的发热量Qdot(峰值)、发生微小滑动时的初级带轮34的液压致动器34c的指示压力Pintgt及作为实际压力的初级压力Pin(以下,称为实际压力Pin)、次级带轮38的液压致动器38c的指示压力Pouttgt及作为实际压力的次级压力Pout(以下,称为实际压力Pout)以及作为向无级变速器18输入的转矩值的输入转矩Tin等。基于油门开度θacc、车速V、变矩器14的转矩比等,随时算出输入转矩Tin。在车辆10中最初检测出微小滑动的情况下,作为初次的微小滑动,存储部88存储发生时刻等。通过解析这些存储的各种信息(各种数据),从而能够推定微小滑动的发生原因。
另外,存储部88在从微小滑动发生的时刻到微小滑动结束的过渡期中随时算出初级带轮34的液压致动器34c的指示压力Pintgt与实际压力Pin(初级压力Pin)的差值ΔPin(=Pintgt-Pin)并存储。另外,存储部88在从微小滑动发生的时刻到微小滑动结束的过渡期中随时算出次级带轮38的液压致动器38c的指示压力Pouttgt与实际压力Pout(次级压力Pout)的差值ΔPout并存储。也能够根据这些差值ΔPin、ΔPout推定微小滑动的发生原因。
存储于存储部88的各种信息经由收发器150等发送给服务器210,并存储于服务器210。另外,在其他车辆200中发生微小滑动的情况下,也同样地将各种信息发送给服务器210并存储。在服务器210中,基于从各车辆10、200发送来的与微小滑动关联的各种信息解析微小滑动的发生原因,求出用于判定微小滑动的发生的各阈值等。
例如,如图2所示,根据横轴取微小滑动的发生次数N1且纵轴取与发生次数N1对应的车辆的台数的分布图求出第五阈值α5。根据图2所示的微小滑动的发生状况,使用统计或者机器学习或深度学习,设定第五阈值α5。另外,将设定的第五阈值α5发送给各车辆的电子控制装置50。因此,超过图2所示的第五阈值α5的车辆被判定为其传动带40的耐久性有可能发生问题,报告要进行检查。另外,也可以按行驶距离L的规定的范围设定图2的分布图。即,也可以根据行驶距离L变更第五阈值α5。由此,即使是相同的行驶距离L,对于微小滑动的发生次数N1较多的车辆,也判定为传动带40有可能发生异常。
另外,在服务器210中,也能够基于图3所示那样的横轴取车辆的行驶距离L且纵轴取微小滑动的发生次数N1的分布图,设定表示与微小滑动的发生次数N1对应的能够行驶的距离的阈值的能够行驶线L1,根据从该能够行驶线L1求出的能够行驶的距离的阈值Lcri与当前时刻的行驶距离L的差值(Lcri-L),求出该车辆的能够行驶的可行驶距离Lrest。在图3中,“○”对应于被判定为传动带40的耐久性没有问题的车辆,“×”对应于被判定为传动带40的耐久性有问题的车辆。根据这些车辆的分布状态,使用统计或者机器学习或深度学习,设定能够行驶线L1。能够行驶距离算出部89通过将微小滑动的发生次数N1应用于设定的能够行驶线L1,从而求出能够行驶的距离的阈值Lcri,根据该阈值Lcri与车辆10的当前的行驶距离L的差值(=Lcri-L),算出车辆10的能够行驶的可行驶距离Lrest。
液压振动测定部90在判定为微小滑动的发生的情况下,判定在该微小滑动的发生中(发生的过渡期)是否发生了次级带轮38的液压致动器38c的实际压力Pout的液压振动。液压振动测定部90算出从发生了微小滑动的时刻到微小滑动结束的实际压力Pout的标准差,在该标准差为第六阈值α6以上的情况下判定为发生了液压振动。此时,液压振动测定部90将液压振动的发生标志设置为开启。第六阈值α6预先通过实验或设计求出,设定成能够判断为发生了液压振动的范围的下限值。另外,液压振动测定部90通过在将液压振动的发生标志设置为开启时,将液压振动的发生次数N2(累计值)加上1,从而测定液压振动的发生次数N2,所述液压振动的发生次数N2表示在微小滑动的发生中(发生的过渡期)发生了液压振动。
将各车辆10、200各自的微小滑动的发生次数N1及液压振动的发生次数N2的信息(数据)经由收发器150等发送给服务器210,判定在微小滑动与液压振动之间是否有相关关系。服务器210功能性地具备相关关系推定部212,所述相关关系推定部212作为判定微小滑动与液压振动之间是否有相关关系的相关关系推定部件发挥功能。相关关系推定部212基于实际压力Pout(次级压力Pout)推定微小滑动的发生原因,所述实际压力Pout(次级压力Pout)是向次级带轮38的液压致动器38c供给的工作油的液压。具体而言,相关关系推定部212基于在微小滑动的发生中发生的实际压力Pout的液压振动的发生次数N2及在微小滑动的发生中发生的实际压力Pout的响应延迟的发生次数N3,推定微小滑动的发生原因。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电子控制装置50及服务器210对应于本发明的车辆的诊断装置,相关关系推定部212对应于本发明的推定带滑动的发生原因的推定部。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电子控制装置50也能够解释为与服务器210一起构成用于推定带滑动的发生原因的诊断系统,或者与设置于其他车辆200的电子控制装置及服务器210一起构成用于推定带滑动的发生原因的诊断系统。
相关关系推定部212基于各车辆各自的微小滑动的发生次数N1和液压振动的发生次数N2,推定在微小滑动与液压振动之间是否有相关关系,即液压振动是否是微小滑动的发生原因。具体而言,相关关系推定部212算出微小滑动的发生次数N1与液压振动的发生次数N2的相关系数R1,在相关系数R1为预先设定的第七阈值α7以上的情况下,推定为在微小滑动与液压振动之间有相关关系,即液压振动是微小滑动的发生原因。第七阈值α7是预先通过实验或设计设定的值,设定成能够判定为在微小滑动与液压振动之间有相关关系的值。
响应延迟测定部92在判定为发生了微小滑动的情况下,判定在该微小滑动的发生中(发生的过渡期)是否发生了次级压力Pout的响应延迟。响应延迟测定部92在从微小滑动发生的时刻到微小滑动结束期间算出次级带轮38的指示压力Pouttgt与实际压力Pout的差值ΔPout(=Pouttgt-Pout),在该差值ΔPout为预先设定的第八阈值α8以上的情况下,判定为发生了液压(次级压力Pout)的响应延迟。此时,响应延迟测定部92将液压的响应延迟的发生标志设置为开启。第八阈值α8预先通过实验或设计求出,设定成能够判断为发生了液压的响应延迟的范围的下限值。响应延迟测定部92通过在将液压的响应延迟的发生标志设置为开启时,将液压的响应延迟的发生次数N3(累计值)加上1,从而测定液压的响应延迟的发生次数N3,所述液压的响应延迟的发生次数N3表示在微小滑动的发生中(发生的过渡期)发生了液压的响应延迟。
将各车辆10、200各自的微小滑动的发生次数N1及液压的响应延迟的发生次数N3的信息(数据)经由收发器150等发送给服务器210,在服务器210中判定在微小滑动与液压的响应延迟之间是否有相关关系。所述相关关系推定部212还具备推定在微小滑动与液压的响应延迟之间是否有相关关系的功能。
相关关系推定部212基于各车辆10、200各自的微小滑动的发生次数N1和液压(次级压力Pout)的响应延迟的发生次数N3,推定在微小滑动与液压的响应延迟之间是否有相关关系,即液压的响应延迟是否是微小滑动的发生原因。具体而言,相关关系推定部212算出微小滑动的发生次数N1与液压的响应延迟的发生次数N3的相关系数R2,在相关系数R2成为预先设定的第九阈值α9以上的情况下,推定为在微小滑动与液压的响应延迟之间有相关关系,即液压的响应延迟是微小滑动的发生原因。第九阈值α9是预先通过实验或设计设定的值,设定成能够推定为在微小滑动与液压的响应延迟之间有相关关系的值。
而且,相关关系推定部212对于在无级变速器18的生产车间或其进货地(销售店等)检查得到的各车辆各自的制造历史信息(制造历史数据),判定与微小滑动是否有相关关系。作为制造历史信息,例如液压特性、变速速度特性、噪声等的检查信息、填充在无级变速器18内的工作油量、组装于无级变速器18的垫片的尺寸等成为对象。相关关系推定部212分别算出微小滑动的发生次数N1与上述各制造历史信息的相关系数Ri,在相关系数Ri为分别设定的阈值αi以上的情况下,判定为在微小滑动与相关系数Ri超过阈值αi的制造历史信息之间有相关关系,换句话说,相关系数Ri超过阈值αi的制造历史信息是微小滑动的发生原因。
图4是用于说明电子控制装置50的控制工作的主要部分的流程图,是用于判定行驶中的微小滑动的发生并且更新、存储微小滑动发生时的各种信息的控制工作的流程图。该流程图在车辆行驶中反复执行。
首先,在与滑动判定部80的控制功能对应的步骤ST1(以下,省略“步骤”)中,判定变速比γ的一阶微分值Δγ是否为第一阈值α1以上。在ST1为否定的情况下,使本例程结束。在ST1为肯定的情况下,在与滑动判定部80的控制功能对应的ST2中,判定变速比γ的二阶微分值ΔΔγ是否为第二阈值α2以上。在ST2为否定的情况下,使本例程结束。在ST2为肯定的情况下,在与滑动判定部80的控制功能对应的ST3中,将传动带40的微小滑动的临时标志设置为开启。在ST4中,临时标志设置为开启的时刻的变速比γ作为微小滑动开始时刻的变速比γhd存储。在与发热量判定部82的控制功能对应的ST5中,算出发热量Qdot,判定该发热量Qdot是否为第三阈值α3以上。在ST5为否定的情况下,使本例程结束。在ST5为肯定的情况下,在与存储部88的控制功能对应的ST6中,存储发热量Qdot的最大值(峰值)。
在与持续时间判定部84的控制功能对应的ST7中,判定从临时标志设置为开启的时刻(检测出微小滑动的时刻)起的持续时间tcon是否为第四阈值α4以下。在ST7为否定的情况下,使本例程结束。在ST7为肯定的情况下,在与滑动判定部80的控制功能对应的ST8中,将传动带40的微小滑动的确定标志设置为开启。另外,将微小滑动的发生次数N1加上1。接着,在与存储部88的控制功能对应的ST9中,存储微小滑动发生的时刻。接着,在与存储部88的控制功能对应的ST10中,存储发生微小滑动的过渡期中的初级带轮34的指示压力Pintgt、实际压力Pin以及指示压力Pintgt与实际压力Pin的差值ΔPin。另外,存储发生微小滑动的过渡期中的次级带轮38的指示压力Pouttgt、实际压力Pout以及指示压力Pouttgt与实际压力Pout的差值ΔPout。并且,也存储车辆10的行驶距离L、微小滑动的发生次数N1、输入转矩Tin等各种信息。
在与滑动次数测定部86的控制功能对应的ST11中,判定微小滑动的发生次数N1是否为一次。在ST11为肯定的情况下,在与存储部88的控制功能对应的ST12中,在ST9中存储的时刻作为微小滑动的初次的时刻存储。在ST11为否定的情况下,在与存储部88的控制功能对应的ST13中,在ST9中存储的时刻作为微小滑动的最新的发生时刻存储。
在与液压振动测定部90的控制功能对应的ST14中,判定液压振动的发生标志是否为开启。即,判定在发生微小滑动的过渡期中是否发生了次级压力Pout的液压振动。在ST14为肯定的情况下,在与液压振动测定部90的控制功能对应的ST15中,将液压振动的发生次数N2加上1。在ST14为否定的情况下,在与响应延迟测定部92的控制功能对应的ST16中,判定次级压力Pout的响应延迟的发生标志是否为开启。即,判定在发生微小滑动的过渡期中是否发生了次级压力Pout的响应延迟。在ST16为否定的情况下,进入ST18。在ST16为肯定的情况下,在与响应延迟测定部92的控制功能对应的ST17中,将次级压力Pout的响应延迟的发生次数N3加上1。在与存储部88的控制功能对应的ST18中,将发生微小滑动时存储的各种信息发送给服务器210。
图5是说明服务器210的控制功能的流程图,是用于说明基于从各车辆发送的各种信息推定微小滑动的发生原因的控制工作的流程图。例如,每当与在各车辆中发生微小滑动关联地向服务器210发送新的信息时,执行该流程图。此外,图5中的步骤ST20至步骤ST28均对应于相关关系推定部212的控制功能。
首先,在ST20中,算出微小滑动的发生次数N1与液压振动的发生次数N2的相关系数R1。接着,在ST21中,判定相关系数R1是否为第七阈值α7以上。在ST21为肯定的情况下,在ST22中,推定为液压振动是微小滑动的发生原因。在ST21为否定的情况下,在ST23中,算出微小滑动的发生次数N1与液压的响应延迟的发生次数N3的相关系数R2。接着,在ST24中,判定相关系数R2是否为第九阈值α9以上。在ST24为肯定的情况下,在ST25中,推定为液压的响应延迟是微小滑动的发生原因。在ST24为否定的情况下,在ST26中,算出微小滑动的发生次数N1与各制造历史信息的各自的相关系数Ri。接着,在ST27中,判定各个相关系数Ri是否为分别设定的阈值αi以上。在ST27为肯定的情况下,在ST28中,推定为相关系数Ri成为阈值αi的制造历史信息是微小滑动的发生原因。
这样,通过推定微小滑动的发生原因,从而能够采取与推定的发生原因对应的对策。例如,在推定为液压振动是微小滑动的发生原因的情况下,采取以变更液压控制回路70的共振系统的共振频率的方式进行设计变更或者变更设置于液压控制回路70的节流孔的尺寸这样的对策。或者,采取减小设置于液压控制回路70的液压致动器的指示压力的变化梯度,或向高压侧变更指示压力这样的对策。另外,在推定为液压的响应延迟是微小滑动的发生原因的情况下,采取增加从油泵排出的工作油量或变更过滤器的形状这样的对策。或者,采取使输出液压致动器的指示压力的定时提前这样的对策。通过采取这些对策,从而抑制微小滑动的发生,也提高传动带40的耐久性。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通过基于发生微小滑动的过渡期的、作为向次级带轮38的液压致动器38c供给的工作油的液压的次级压力Pout,推定微小滑动的发生原因,从而采取与该微小滑动的发生原因对应的对策,由此能够抑制微小滑动的发生,并抑制传动带40的耐久性下降。
另外,根据本实施例,能够基于微小滑动的发生次数N1与液压振动的发生次数N2的相关系数R1,判定微小滑动的发生原因是否由液压振动导致。另外,能够基于微小滑动的发生次数N1与液压的响应延迟的发生次数N3的相关系数R2,推定微小滑动的发生原因是否为液压的响应延迟。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与上述的实施例共同的部分标记同一附图标记,并且省略说明。
【实施例2】
在上述实施例1中,基于从各车辆发送给服务器210的各种信息,推定车辆整体的微小滑动的发生原因。在本实施例中,按各车辆推定微小滑动的发生原因。
图6是说明与本实施例对应的车辆100的概略结构的图,并且是说明用于进行车辆100中的各种控制的控制功能及控制系统的主要部分的图。将车辆100与上述实施例1的车辆10进行比较,基本构造没有改变。另一方面,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于车辆100的电子控制装置102功能性地具备滑动发生原因推定部104,所述滑动发生原因推定部104作为推定微小滑动的发生原因的滑动发生原因推定部件发挥功能。以下,说明滑动发生原因推定部104的控制功能。此外,电子控制装置102对应于本发明的车辆的诊断装置,滑动发生原因推定部104对应于本发明的推定部。
滑动发生原因推定部104基于实际压力Pout(次级压力Pout)推定微小滑动的发生原因,所述实际压力Pout(次级压力Pout)是向次级带轮38的液压致动器38c供给的工作油的液压。具体而言,滑动发生原因推定部104基于在微小滑动的发生中发生的实际压力Pout的液压振动的发生次数N2及在微小滑动的发生中发生的实际压力Pout的响应延迟的发生次数N3,推定微小滑动的发生原因。滑动发生原因推定部104算出液压振动的发生次数N2相对于微小滑动的发生次数N1的比例RT1(=N2/N1)。接着,滑动发生原因推定部104判定算出的比例RT1是否为预先设定的第十阈值α10以上。第十阈值α10预先通过实验或设计求出,设定成能够推定为液压振动是微小滑动的发生原因的值的阈值。因此,滑动发生原因推定部104在比例RT1为第十阈值α10以上的情况下,推定为液压振动是微小滑动的发生原因。
另外,滑动发生原因推定部104算出液压的响应延迟的发生次数N3相对于微小滑动的发生次数N1的比例RT2(=N3/N1)。接着,滑动发生原因推定部104判定算出的比例RT2是否为预先设定的第十一阈值α11以上。第十一阈值α11预先通过实验或设计求出,设定成能够推定为液压的响应延迟是微小滑动的发生原因的值的阈值。因此,滑动发生原因推定部104在比例RT2为第十一阈值α11以上的情况下,推定为液压的响应延迟是微小滑动的发生原因。
另外,滑动发生原因推定部104在比例RT1小于第十阈值α10且比例RT2小于第十一阈值α11的情况下,推定为液压振动及液压的响应延迟以外的其他原因是微小滑动的发生原因。
图7是说明电子控制装置102的控制工作的主要部分的流程图,特别是说明推定微小滑动的发生原因的控制工作的流程图。该流程图例如每当判定微小滑动的发生时执行。此外,图7的各步骤ST30~ST36均对应于滑动发生原因推定部104的控制功能。
首先,在ST30中,算出液压振动的发生次数N2相对于微小滑动的发生次数N1的比例RT1。接着,在ST31中,判定算出的比例RT1是否为第十阈值α10以上。在ST31为肯定的情况下,在ST32中,推定为液压振动是微小滑动的发生原因。在ST31为否定的情况下,在ST33中,算出液压的响应延迟的发生次数N3相对于微小滑动的发生次数N1的比例RT2。接着,在ST34中,判定算出的比例RT2是否为第十一阈值α11以上。在ST34为肯定的情况下,在ST35中,推定为液压的响应延迟是微小滑动的发生原因。另一方面,在ST34为否定的情况下,在ST36中,推定为液压振动及液压的响应延迟以外的其他原因是微小滑动的发生原因。
这样,通过算出液压振动的发生次数N2及液压的响应延迟的发生次数N3相对于微小滑动的发生次数N1的比例RT1、RT2,从而能够推定在车辆100中微小滑动的发生原因。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也能够与上述实施例同样地推定微小滑动的发生原因。另外,能够基于液压振动的发生次数N2相对于微小滑动的发生次数N1的比例RT1,按各车辆推定微小滑动的发生原因是否为液压振动。另外,能够基于液压的响应延迟的发生次数N3相对于微小滑动的发生次数N1的比例RT2,按各车辆推定微小滑动的发生原因是否为液压的响应延迟。
以上,基于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也在其他方案中应用本发明。
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判定是否发生了作为次级带轮38的液压致动器38c的液压的次级压力Pout(实际压力Pout)的液压振动,基于次级压力Pout的液压振动的发生次数N2,推定微小滑动的发生原因,但也可以基于作为向初级带轮34的液压致动器34c供给的工作油的液压的初级压力Pin的液压振动,推定微小滑动的发生原因。另外,也可以利用初级带轮34的液压致动器34c的初级压力Pin及次级带轮38的液压致动器38c的次级压力Pout双方判定是否发生了液压振动。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判定是否发生了作为次级带轮38的液压致动器38c的液压的次级压力Pout(实际压力Pout)的响应延迟,基于次级压力Pout的响应延迟的发生次数N3,推定微小滑动的发生原因,但也可以基于作为向初级带轮34的液压致动器34c供给的工作油的液压的初级压力Pin的响应延迟,推定微小滑动的发生原因。另外,也可以利用初级带轮34的液压致动器34c的初级压力Pin及次级带轮38的液压致动器38c的次级压力Pout双方判定是否发生了液压的响应延迟。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以在次级带轮38中产生的发热量Qdot大于在初级带轮34中产生的发热量Qdot为前提,算出在次级带轮38中产生的发热量Qdot,但也可以在在初级带轮34中产生的发热量Qdot较大的情况下,算出在初级带轮34侧产生的发热量Qdot。另外,也可以分别算出在初级带轮34及次级带轮38中产生的发热量Qdot,并应用算出发热量Qdot中的较大的一侧。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2中,基于液压振动的发生次数N2相对于微小滑动的发生次数N1的比例RT1及液压的响应延迟的发生次数N3相对于微小滑动的发生次数N1的比例RT2,推定液压振动及液压的响应延迟是否是微小滑动的发生原因,但上述各推定方法中,由于当微小滑动的发生次数N1较少时,推定的可靠性变低,所以也可以按微小滑动的发生次数N1为预先设定的预定次数以上时执行的方式进行控制。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将微小滑动和带滑动的持续时间比较长的宏观滑动作为不同的现象处理,但也可以将微小滑动和宏观滑动作为相同的带滑动处理。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传动带40由环状的压缩式传动带构成,所述压缩式传动带具有环状的环状件和多个沿着该环状件在厚度方向上相连的作为厚壁板片状的块的元件,但本发明的带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利用连结销将交替地重叠的连杆板(linkplate)的端部相互连结而成的构成环状的连杆链(link chain)的链带式的带。另外,也可以是橡胶式的带。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存储部88存储微小滑动的发生时刻、微小滑动发生时的发热量Qdot(峰值)、微小滑动发生时的初级带轮34的液压致动器34c的指示压力Pintgt及实际压力Pin(初级压力Pin)、次级带轮38的液压致动器38c的指示压力Pouttgt及实际压力Pout(次级压力Pout)以及作为向无级变速器18输入的转矩值的输入转矩Tin等用于推定微小滑动的发生原因的各种信息,但也可以存储这些各种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此外,上述内容仅为一实施方式,本发明能够用基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施加各种变更、改良而成的方案来实施。

Claims (6)

1.一种车辆(10;100)的诊断装置(50、210;102),所述车辆(10;100)具有带式无级变速器(18),所述带式无级变速器(18)具备初级带轮(34)、次级带轮(38)以及卷绕在该初级带轮(34)与该次级带轮(38)之间的带(40),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10;100)的诊断装置(50、210;102)具备推定部(212;104),所述推定部(212;104)基于发生带滑动的过渡期的向所述初级带轮(34)的液压致动器(34c)供给的工作油的液压及向所述次级带轮(38)的液压致动器(38c)供给的工作油的液压中的至少一方,推定所述带滑动的发生原因,
所述车辆(10;100)的诊断装置(50、210;102)具备:
滑动次数测定部(86),所述滑动次数测定部(86)测定所述带滑动的发生次数(N1);以及
液压振动测定部(90),所述液压振动测定部(90)在所述带滑动的发生期间,判定所述初级带轮(34)的所述液压致动器(34c)的液压及所述次级带轮(38)的所述液压致动器(38c)的液压中的至少一方的液压振动的发生,并且测定该液压振动的发生次数(N2),
所述推定部(212;104)基于所述带滑动的发生次数(N1)和所述液压振动的发生次数(N2),推定所述液压振动是否为所述带滑动的发生原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10)的诊断装置(50、210),其特征在于,
所述推定部(212)算出所述带滑动的发生次数(N1)与所述液压振动的发生次数(N2)的相关系数(R1),在该相关系数(R1)为预先设定的阈值(α7)以上的情况下,推定为所述液压振动是所述带滑动的发生原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100)的诊断装置(102),其特征在于,
所述推定部(104)在所述液压振动的发生次数(N2)相对于所述带滑动的发生次数(N1)的比例(RT1)为预先设定的阈值(α10)以上的情况下,推定为所述液压振动是所述带滑动的发生原因。
4.一种车辆(10;100)的诊断装置(50、210;102),所述车辆(10;100)具有带式无级变速器(18),所述带式无级变速器(18)具备初级带轮(34)、次级带轮(38)以及卷绕在该初级带轮(34)与该次级带轮(38)之间的带(40),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10;100)的诊断装置(50、210;102)具备推定部(212;104),所述推定部(212;104)基于发生带滑动的过渡期的向所述初级带轮(34)的液压致动器(34c)供给的工作油的液压及向所述次级带轮(38)的液压致动器(38c)供给的工作油的液压中的至少一方,推定所述带滑动的发生原因,
所述车辆(10;100)的诊断装置(50、210;102)具备:
滑动次数测定部(86),所述滑动次数测定部(86)测定所述带滑动的发生次数(N1);以及
响应延迟测定部(92),所述响应延迟测定部(92)在所述带滑动的发生期间,判定所述初级带轮(34)的所述液压致动器(34c)的液压及所述次级带轮(38)的所述液压致动器(38c)的液压中的至少一方的液压的响应延迟是否发生,并且测定该液压的响应延迟的发生次数(N3),
所述推定部(212;104)基于所述带滑动的发生次数(N1)和所述液压的响应延迟的发生次数(N3),推定所述液压的响应延迟是否为所述带滑动的发生原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10)的诊断装置(50、210),其特征在于,
所述推定部(212)算出所述带滑动的发生次数(N1)与所述液压的响应延迟的发生次数(N3)的相关系数(R2),在该相关系数(R2)为预先设定的阈值(α9)以上的情况下,推定为所述液压的响应延迟是所述带滑动的发生原因。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100)的诊断装置(102),其特征在于,
所述推定部(104)在所述液压的响应延迟的发生次数(N3)相对于所述带滑动的发生次数(N1)的比例(RT2)为预先设定的阈值(α11)以上的情况下,推定为所述液压的响应延迟是所述带滑动的发生原因。
CN202110021256.0A 2020-01-09 2021-01-08 车辆的诊断装置 Active CN11310805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02451 2020-01-09
JP2020002451A JP6791409B1 (ja) 2020-01-09 2020-01-09 車両の診断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08053A CN113108053A (zh) 2021-07-13
CN113108053B true CN113108053B (zh) 2022-08-19

Family

ID=734529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21256.0A Active CN113108053B (zh) 2020-01-09 2021-01-08 车辆的诊断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694490B2 (zh)
JP (1) JP6791409B1 (zh)
CN (1) CN113108053B (zh)
DE (1) DE10202110012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444109B2 (ja) 2021-03-03 2024-03-0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制御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00826A (ja) * 2002-09-10 2004-04-02 Jatco Ltd 無段変速機の変速制御装置
CN1683810A (zh) * 2004-04-14 2005-10-19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控制带式无级变速器的装置和方法
JP2005291110A (ja) * 2004-03-31 2005-10-20 Jatco Ltd 車両用ベルト式無段変速機の入力トルク制御装置
CN103827546A (zh) * 2011-09-28 2014-05-2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环状传动带式无级变速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85613B2 (ja) 2002-03-05 2009-12-1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無段変速機の制御装置
JP2005188570A (ja) * 2003-12-24 2005-07-14 Toyota Motor Corp 無段変速機の制御装置
RU2505727C1 (ru) * 2009-12-15 2014-01-27 Ниссан Мотор Ко., Лтд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для управления ременной бесступенчато регулируемой трансмиссией для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JP5745698B2 (ja) * 2012-08-01 2015-07-08 ジヤトコ株式会社 ベルト式無段変速機の制御装置
JP5790670B2 (ja) * 2013-01-11 2015-10-0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の制御装置
WO2016017270A1 (ja) * 2014-07-29 2016-02-04 ジヤトコ株式会社 無段変速機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6656812B2 (ja) 2015-03-02 2020-03-04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情報記憶装置
JP6439756B2 (ja) * 2016-07-07 2018-12-1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変速機の制御装置
US10948081B2 (en) * 2017-03-02 2021-03-16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Downsized CVT oil pump achieved by slip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00826A (ja) * 2002-09-10 2004-04-02 Jatco Ltd 無段変速機の変速制御装置
JP2005291110A (ja) * 2004-03-31 2005-10-20 Jatco Ltd 車両用ベルト式無段変速機の入力トルク制御装置
CN1683810A (zh) * 2004-04-14 2005-10-19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控制带式无级变速器的装置和方法
CN103827546A (zh) * 2011-09-28 2014-05-2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环状传动带式无级变速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1110387A (ja) 2021-08-02
CN113108053A (zh) 2021-07-13
US11694490B2 (en) 2023-07-04
US20210217257A1 (en) 2021-07-15
JP6791409B1 (ja) 2020-11-25
DE102021100129A1 (de) 2021-07-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438524B1 (en) Slippage det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utations
US6095942A (en) Speed change control device for vehicular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EP2175173B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failure of stepless transmission
US9810321B2 (en) Control apparatus for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CN101776141B (zh) 车辆控制器及控制方法
CN102197236B (zh) 动力传递装置
US10137899B2 (en) Vehicle driving system, control apparatus for vehicle driving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for vehicle driving system
US10697539B2 (en) Evaluation of a torque converter clutch position based on accumulated slip
CN113108054B (zh) 带式无级变速器的带滑动诊断装置
US9771076B2 (en) Vehicle control device and vehicle control method
EP2664823A1 (en)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device
CN113108053B (zh) 车辆的诊断装置
KR100481567B1 (ko) 무단변속기를 포함하는 구동기구의 제어장치
EP1318334B1 (en) Shift control apparatus for transmission
EP1158220B1 (en) Road surface gradient detecting apparatus
US11236824B2 (en)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control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CN110230693B (zh) 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的控制装置
EP1818577A1 (en) Torque control device for contin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CN109780154B (zh) 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的控制装置
US10626988B2 (en) Vehicle control apparatus
US20030000283A1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 friction value
CN111065846B (zh) 自动变速器的选择电磁阀异常诊断装置以及异常诊断方法
US20070197323A1 (en) Hydraulic pressure control device for vehicle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JP2004169893A (ja) 自動変速機の油劣化検出装置
US11460103B2 (en) Lock-up disengagement control device for automatic transmiss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