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06961A - 一种基坑施工回填打夯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坑施工回填打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06961A
CN113106961A CN202110421269.7A CN202110421269A CN113106961A CN 113106961 A CN113106961 A CN 113106961A CN 202110421269 A CN202110421269 A CN 202110421269A CN 113106961 A CN113106961 A CN 1131069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able
groove
dust
fixed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2126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06961B (zh
Inventor
梅神亮
马海龙
刘信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Jingang Changdao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 ltd
Second Construction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CN20211042126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06961B/zh
Publication of CN1131069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069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069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069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3/00Improving or preserving soil or rock, e.g. preserving permafrost soil
    • E02D3/02Improving by compacting
    • E02D3/046Improving by compacting by tamping or vibrating, e.g. with auxiliary watering of the soil
    • E02D3/068Vibrating apparatus operating with systems involving reciprocating ma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15/00Preventing escape of dirt or fumes from the area where they are produced; Collecting or removing dirt or fumes from that area
    • B08B15/04Preventing escape of dirt or fumes from the area where they are produced; Collecting or removing dirt or fumes from that area from a small area, e.g. a tool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坑施工回填打夯装置,包括打夯装置主体、固定防护框、活动防护框、防护辅助板、吸尘口和防尘收集机构;所述打夯装置主体中设置有活动体,活动体的一端设置有压板,并且打夯装置主体的边侧位置焊接设置有固定防护框;对于本发明设计的基坑施工回填打夯装置,通过设置的固定防护框、活动防护框、防护辅助板和吸尘口和防尘收集机构之间的配合作用,对于在打平地面工作时产生的灰尘能够进行很好的吸收和储存,保证施工环境质量,并且能够很好的避免产生石子迸溅的现象,从而避免对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提高施工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基坑施工回填打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坑施工回填打夯装置。
背景技术
基坑工程是指为保证地面向下开挖形成的地下空间在地下结构施工期间的安全稳定所需的挡土结构及地下水控制、环境保护等措施;基坑工程是集地质工程、岩土工程、结构工程和岩土测试技术于一身的系统工程;其主要内容有工程勘察、支护结构设计与施工、信息化施工及周边环境保护等。
对于基坑在施工建设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回填打夯压平,现有技术下在进行压平工作时,通常都是使用大型设备对其记性打夯压平,但是对于面积较小或者空间较小的地方进行打夯压平工作时,都是通过施工人员操控小型设备进行压平施工,在这过程中,打夯设备的压板在对地面进行来回打压过程中,可能会造成地上的石子向外迸溅,极有可能飞向施工人员身上,进而造成安全隐患,再者,在这过程中也会造成扬起尘埃,对环境和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都有影响,降低施工环境质量,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基坑施工回填打夯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坑施工回填打夯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坑施工回填打夯装置,包括打夯装置主体、固定防护框、活动防护框、防护辅助板、吸尘口和防尘收集机构;
所述打夯装置主体中设置有活动体,活动体的一端设置有压板,并且打夯装置主体的边侧位置焊接设置有固定防护框;
所述固定防护框中活动设置有活动防护框,活动防护框的一端对称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第一复位弹簧另一端设置在固定防护框中,并且活动防护框中活动设置有防护辅助板;
所述防护辅助板的一端对称设置有第二复位弹簧,第二复位弹簧另一端设置在活动防护框中,并且活动防护框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收集槽,第一收集槽中粘接设置有吸尘垫;
所述固定防护框在活动防护框的一侧对称设置有第一活动槽,活动防护框在防护辅助板的一侧贯穿设置有第二活动槽,并且防护辅助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三活动槽,固定防护框的底端活动嵌接设置有滚动球体;
所述活动体的边侧一体成型对称设置有压杆,并且压杆的另一端穿过第一活动槽、第二活动槽,端部活动设置在第三活动槽中,固定防护框上对称贯穿设置有吸尘口,并且固定防护框上在吸尘口位置设置有防尘收集机构。
优选的,所述防尘收集机构包含有收集盒、吸风机、放置卡槽、固定槽、滤尘棉、第二收集槽、固定板、凹型把手、活动挤压块、第一传动齿条、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条、活动卡块、第三复位弹簧、挤压斜槽,所述收集盒设置在固定防护框上,并且设置在吸尘口的边侧位置,收集盒的一侧连接设置有吸风机,并且收集盒中设置有放置卡槽,所述放置卡槽中对称设置有固定槽,放置卡槽中卡接设置有滤尘棉,所述滤尘棉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收集槽,并且滤尘棉的一端粘接设置在固定板的一侧,所述固定板的另一侧一体成型设置有凹型把手,所示凹型把手中活动设置有活动挤压块,所述活动挤压块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弹簧,并且活动挤压块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传动齿条,所述第一传动齿条的一侧啮合连接设置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的另一侧啮合连接设置有第二传动齿条,所述活动卡块对称活动设置在固定板中,并且活动卡块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复位弹簧,第三复位弹簧另一端设置在固定板中,活动卡块的一侧设置有挤压斜槽。
优选的,所述压杆与第一活动槽、第二活动槽、第三活动槽死者设置位置相对应、设置组数相同,共设置有四组,并且压杆的端部截面长度与第一活动槽、第二活动槽、第三活动槽三者的槽口截面宽度相等。
优选的,所述滤尘棉上的第二收集槽与吸尘口设置位置相对应、设置组数相同,共设置有两组,并且第二收集槽与吸尘口两者的槽口截面形状相同,即两者截面的长度相等、宽度相等。
优选的,所述活动卡块与固定槽设置位置相对应、设置组数相同,并且活动卡块的端部截面形状与固定槽的槽口截面形状相同,即两者截面的长度相等、宽度相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对于本发明设计的基坑施工回填打夯装置,通过设置的固定防护框、活动防护框、防护辅助板和吸尘口和防尘收集机构之间的配合作用,对于在打平地面工作时产生的灰尘能够进行很好的吸收和储存,保证施工环境质量,并且能够很好的避免产生石子迸溅的现象,从而避免对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提高施工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连接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图1中结构连接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结构连接仰视图;
图4为本发明打夯装置主体与固定防护框内部结构连接局部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图4中固定防护框内部结构连接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图4中活动防护框与防护辅助板内部结构连接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固定防护框与防尘收集机构结构连接右侧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固定防护框与防尘收集机构结构连接左侧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图8中防尘收集机构内部结构连接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打夯装置主体1、活动体2、压板3、固定防护框4、第一复位弹簧5、活动防护框6、防护辅助板7、第二复位弹簧8、第一活动槽9、第二活动槽10、第三活动槽11、滚动球体12、第一收集槽13、吸尘垫14、压杆15、吸尘口16、防尘收集机构17、收集盒1701、吸风机1702、放置卡槽1703、固定槽1704、滤尘棉1705、第二收集槽1706、固定板1707、凹型把手1708、活动挤压块1709、第一传动齿条1710、传动齿轮1711、第二传动齿条1712、活动卡块1713、第三复位弹簧1714、挤压斜槽17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请参阅图1至图9,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坑施工回填打夯装置,本发明包括打夯装置主体1、固定防护框4、活动防护框6、防护辅助板7、吸尘口16和防尘收集机构17;
打夯装置主体1中设置有活动体2,活动体2的一端设置有压板3,并且打夯装置主体1的边侧位置焊接设置有固定防护框4;
固定防护框4中活动设置有活动防护框6,活动防护框6的一端对称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5,第一复位弹簧5另一端设置在固定防护框4中,并且活动防护框6中活动设置有防护辅助板7;
防护辅助板7的一端对称设置有第二复位弹簧8,第二复位弹簧8另一端设置在活动防护框6中,并且活动防护框6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收集槽13,第一收集槽13中粘接设置有吸尘垫14;
固定防护框4在活动防护框6的一侧对称设置有第一活动槽9,活动防护框6在防护辅助板7的一侧贯穿设置有第二活动槽10,并且防护辅助板7的一侧设置有第三活动槽11,固定防护框4的底端活动嵌接设置有滚动球体12;
活动体2的边侧一体成型对称设置有压杆15,并且压杆15的另一端穿过第一活动槽9、第二活动槽10,端部活动设置在第三活动槽11中,这里要求压杆15与第一活动槽9、第二活动槽10、第三活动槽11死者设置位置相对应、设置组数相同,共设置有四组,并且压杆15的端部截面长度与第一活动槽9、第二活动槽10、第三活动槽11三者的槽口截面宽度相等,固定防护框4上对称贯穿设置有吸尘口16,并且固定防护框4上在吸尘口16位置设置有防尘收集机构17。
防尘收集机构17包含有收集盒1701、吸风机1702、放置卡槽1703、固定槽1704、滤尘棉1705、第二收集槽1706、固定板1707、凹型把手1708、活动挤压块1709、第一传动齿条1710、传动齿轮1711、第二传动齿条1712、活动卡块1713、第三复位弹簧1714、挤压斜槽1715,收集盒1701设置在固定防护框4上,并且设置在吸尘口16的边侧位置,收集盒1701的一侧连接设置有吸风机1702,并且收集盒1701中设置有放置卡槽1703,放置卡槽1703中对称设置有固定槽1704,放置卡槽1703中卡接设置有滤尘棉1705,滤尘棉1705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收集槽1706,并且滤尘棉1705的一端粘接设置在固定板1707的一侧,这里对于滤尘棉1705上的第二收集槽1706与吸尘口16设置位置相对应、设置组数相同,共设置有两组,并且第二收集槽1706与吸尘口16两者的槽口截面形状相同,即两者截面的长度相等、宽度相等,固定板1707的另一侧一体成型设置有凹型把手1708,所示凹型把手1708中活动设置有活动挤压块1709,活动挤压块1709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弹簧,并且活动挤压块1709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传动齿条1710,第一传动齿条1710的一侧啮合连接设置有传动齿轮1711,传动齿轮1711的另一侧啮合连接设置有第二传动齿条1712,活动卡块1713对称活动设置在固定板1707中,并且活动卡块1713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复位弹簧1714,这里要求活动卡块1713与固定槽1704设置位置相对应、设置组数相同,并且活动卡块1713的端部截面形状与固定槽1704的槽口截面形状相同,即两者截面的长度相等、宽度相等,第三复位弹簧1714另一端设置在固定板1707中,活动卡块1713的一侧设置有挤压斜槽1715。
工作原理:在进行回填打夯工作时,压板3在活动体2的带动下对地面进行来回挤压工作,在这过程中,通过设置的固定防护框4和活动防护框6,能够很好的避免在挤压地面时石子飞溅到施工人员身上,对于活动防护框6底端设置有方便移动的滚动球体12,进而活动防护框6解除不到地面,形成一个缝隙,由此向下挤压的过程中,设置在活动体2一侧的压杆15会对活动防护框6中的防护辅助板7进行挤压,从而使得防护辅助板7会被挤压进而对地面接触,将活动防护框6与地面形成的缝隙进行遮挡,进而能够最大程度的防止产生的灰尘从其中向外扬起,并且也会有部分灰尘进入到防护辅助板7一侧的第一收集槽13中,粘附积聚在吸尘垫14上,使得大部分产生的灰尘从吸尘口16中进入到防尘收集机构17中进行吸收储存,在吸风机1702作用下,灰尘会积聚在滤尘棉1705上的第二收集槽1706中,当需要将第二收集槽1706中吸收的灰尘杂质进行清除时,只需拉动凹型把手1708,并且按压活动挤压块1709,活动挤压块1709带动第一传动齿条1710、传动齿轮1711、第二传动齿条1712三者的啮合传动,进而使得第二传动齿条1712进入到活动卡块1713一侧的挤压斜槽1715中,对活动卡块1713进行挤压,从而使得活动卡块1713从放置卡槽1703中的固定槽1704中分离出来,即可将其中的灰尘杂质清除,或者对滤尘棉1705进行更换都是非常方便的,进而能够保证其灰尘杂质吸收储存工作的正常进行,因此,对于本发明设计的基坑施工回填打夯装置,通过设置的固定防护框4、活动防护框6、防护辅助板7和吸尘口16和防尘收集机构17之间的配合作用,对于在打平地面工作时产生的灰尘能够进行很好的吸收和储存,保证施工环境质量,并且能够很好的避免产生石子迸溅的现象,从而避免对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提高施工的安全性。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基坑施工回填打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打夯装置主体(1)、固定防护框(4)、活动防护框(6)、防护辅助板(7)、吸尘口(16)和防尘收集机构(17);
所述打夯装置主体(1)中设置有活动体(2),活动体(2)的一端设置有压板(3),并且打夯装置主体(1)的边侧位置焊接设置有固定防护框(4);
所述固定防护框(4)中活动设置有活动防护框(6),活动防护框(6)的一端对称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5),第一复位弹簧(5)另一端设置在固定防护框(4)中,并且活动防护框(6)中活动设置有防护辅助板(7);
所述防护辅助板(7)的一端对称设置有第二复位弹簧(8),第二复位弹簧(8)另一端设置在活动防护框(6)中,并且活动防护框(6)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收集槽(13),第一收集槽(13)中粘接设置有吸尘垫(14);
所述固定防护框(4)在活动防护框(6)的一侧对称设置有第一活动槽(9),活动防护框(6)在防护辅助板(7)的一侧贯穿设置有第二活动槽(10),并且防护辅助板(7)的一侧设置有第三活动槽(11),固定防护框(4)的底端活动嵌接设置有滚动球体(12);
所述活动体(2)的边侧一体成型对称设置有压杆(15),并且压杆(15)的另一端穿过第一活动槽(9)、第二活动槽(10),端部活动设置在第三活动槽(11)中,固定防护框(4)上对称贯穿设置有吸尘口(16),并且固定防护框(4)上在吸尘口(16)位置设置有防尘收集机构(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施工回填打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收集机构(17)包含有收集盒(1701)、吸风机(1702)、放置卡槽(1703)、固定槽(1704)、滤尘棉(1705)、第二收集槽(1706)、固定板(1707)、凹型把手(1708)、活动挤压块(1709)、第一传动齿条(1710)、传动齿轮(1711)、第二传动齿条(1712)、活动卡块(1713)、第三复位弹簧(1714)、挤压斜槽(1715),所述收集盒(1701)设置在固定防护框(4)上,并且设置在吸尘口(16)的边侧位置,收集盒(1701)的一侧连接设置有吸风机(1702),并且收集盒(1701)中设置有放置卡槽(1703),所述放置卡槽(1703)中对称设置有固定槽(1704),放置卡槽(1703)中卡接设置有滤尘棉(1705),所述滤尘棉(1705)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收集槽(1706),并且滤尘棉(1705)的一端粘接设置在固定板(1707)的一侧,所述固定板(1707)的另一侧一体成型设置有凹型把手(1708),所示凹型把手(1708)中活动设置有活动挤压块(1709),所述活动挤压块(1709)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弹簧,并且活动挤压块(1709)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传动齿条(1710),所述第一传动齿条(1710)的一侧啮合连接设置有传动齿轮(1711),所述传动齿轮(1711)的另一侧啮合连接设置有第二传动齿条(1712),所述活动卡块(1713)对称活动设置在固定板(1707)中,并且活动卡块(1713)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复位弹簧(1714),第三复位弹簧(1714)另一端设置在固定板(1707)中,活动卡块(1713)的一侧设置有挤压斜槽(17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施工回填打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杆(15)与第一活动槽(9)、第二活动槽(10)、第三活动槽(11)死者设置位置相对应、设置组数相同,共设置有四组,并且压杆(15)的端部截面长度与第一活动槽(9)、第二活动槽(10)、第三活动槽(11)三者的槽口截面宽度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坑施工回填打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尘棉(1705)上的第二收集槽(1706)与吸尘口(16)设置位置相对应、设置组数相同,共设置有两组,并且第二收集槽(1706)与吸尘口(16)两者的槽口截面形状相同,即两者截面的长度相等、宽度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坑施工回填打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卡块(1713)与固定槽(1704)设置位置相对应、设置组数相同,并且活动卡块(1713)的端部截面形状与固定槽(1704)的槽口截面形状相同,即两者截面的长度相等、宽度相等。
CN202110421269.7A 2021-04-20 2021-04-20 一种基坑施工回填打夯装置 Active CN1131069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21269.7A CN113106961B (zh) 2021-04-20 2021-04-20 一种基坑施工回填打夯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21269.7A CN113106961B (zh) 2021-04-20 2021-04-20 一种基坑施工回填打夯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06961A true CN113106961A (zh) 2021-07-13
CN113106961B CN113106961B (zh) 2022-04-12

Family

ID=767185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21269.7A Active CN113106961B (zh) 2021-04-20 2021-04-20 一种基坑施工回填打夯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06961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44715A (ja) * 1998-08-31 2000-05-26 Kato Kensetsu:Kk 地盤改良用固化材の散布装置
CN206693205U (zh) * 2017-05-09 2017-12-01 成都市容德建筑劳务有限公司 建筑工地用打夯机
CN206986874U (zh) * 2017-05-23 2018-02-09 浙江金隆古建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防尘打夯机
CN207348044U (zh) * 2017-09-01 2018-05-11 黄宝军 一种建筑工地用地面快速打夯装置
CN111659226A (zh) * 2020-06-19 2020-09-15 贵州西牛王印务有限公司 一种包装印刷品的VOCs吸收装置
CN112342870A (zh) * 2020-10-14 2021-02-09 深圳市琦美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飞溅的夯实机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44715A (ja) * 1998-08-31 2000-05-26 Kato Kensetsu:Kk 地盤改良用固化材の散布装置
CN206693205U (zh) * 2017-05-09 2017-12-01 成都市容德建筑劳务有限公司 建筑工地用打夯机
CN206986874U (zh) * 2017-05-23 2018-02-09 浙江金隆古建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防尘打夯机
CN207348044U (zh) * 2017-09-01 2018-05-11 黄宝军 一种建筑工地用地面快速打夯装置
CN111659226A (zh) * 2020-06-19 2020-09-15 贵州西牛王印务有限公司 一种包装印刷品的VOCs吸收装置
CN112342870A (zh) * 2020-10-14 2021-02-09 深圳市琦美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飞溅的夯实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06961B (zh) 2022-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106961B (zh) 一种基坑施工回填打夯装置
KR100939823B1 (ko) 굴착기 브레이커
CN214888084U (zh) 一种液压高速夯实机活塞杆保护结构
CN108286251A (zh) 一种建筑用地基夯实装置
CN211312457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栅栏
CN217840022U (zh) 一种道路基坑侧壁施工用防护支撑模板
CN216111547U (zh) 一种带有径向荷载保护机构的工程用液压油缸
CN210315494U (zh) 一种强夯机钢丝绳防甩动装置
CN108225943B (zh) 一种能防止膨润土衬垫材料水化试样膨出的鱼腹形浮置咬合式侧限框
CN206829160U (zh) 一种纳泥区围堰结构
CN112323577A (zh) 用于土木工程的土地表面材料摊铺机械
CN213926456U (zh) 一种液压破碎锤防飞溅装置
CN220969292U (zh) 一种岩土施工用破碎装置
CN213980617U (zh) 一种煤矿采掘工作面专用钻机
CN111157339A (zh) 膨胀土侧向膨胀力综合测试装置
CN213013801U (zh) 一种人行道施工用路基打夯机
CN107700573A (zh) 一种使用方便的电线杆杆坑挖掘设备
CN215925933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夯实设备
CN219930934U (zh) 一种软土地基沉降控制系统
CN213086763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夯实机
CN220099952U (zh) 一种土围堰施工防护结构
CN216108730U (zh) 一种挖机用驾驶室防砸防撞装置
CN219450616U (zh) 一种加强水土保持的防护坡
CN219080455U (zh) 一种市政工程使用的管道槽开渠设备
CN216615790U (zh) 一种用于公路工程的路面夯实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421

Address after: 100071 4th floor, building 1, yard 52, Fengtai pipeline, Fengtai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Jingang Changdao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Ltd.

Patentee after: Second Construction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Bureau

Address before: 250014 18th floor, Zhongjian building, No.16, Wenhua East Road, Lixia District, Jinan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THE SECOND CONSTRUCTION LIMITED COMPANY OF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