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00259B - 揉面机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揉面机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00259B
CN113100259B CN202110580322.8A CN202110580322A CN113100259B CN 113100259 B CN113100259 B CN 113100259B CN 202110580322 A CN202110580322 A CN 202110580322A CN 113100259 B CN113100259 B CN 1131002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ugh
folding
rollers
conveying
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8032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00259A (zh
Inventor
胡浩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1058032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0025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1002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002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002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002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1BAKING; EDIBLE DOUGHS
    • A21CMACHINES OR EQUIPMENT FOR MAKING OR PROCESSING DOUGHS; HANDLING BAKED ARTICLES MADE FROM DOUGH
    • A21C3/00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shaping batches of dough before subdivision
    • A21C3/02Dough-sheeters; Rolling-machines; Rolling-pins
    • A21C3/022Laminating or undulating a continuous dough sheet, e.g. by folding transversely or longitudinally onto a moving surfac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80Food processing, e.g. use of renewable energies or variable speed drives in handling, conveying or stacking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anufacturing And Processing Devices For Dough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揉面机及其控制方法,包括:机架、进面输送机构、压面机构、出面输送机构、转向机构和折叠机构。其中,进面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末端连接设置压面机构;压面机构的压面辊将面坯挤压成片状并将其向出面输送机构侧送出;转向机构设置在位于出面输送机构和进面输送机构之间,引导下移并转向90°而达到折叠机构;折叠机构设置在转向机构下方,在与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往复平移,折叠机构具有使面片穿过的狭缝,由折叠机构折叠处理后的面片下落至进面输送机构。本发明的揉面机及其控制方法不需人工进行进面、出面操作,并且本发明的揉面机减少电机的使用,节省空间,简化线路布置,保证食品的安全卫生。

Description

揉面机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食品加工生产机械技术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揉面机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面食是中国民众的主要食品之一,传统的面食包括面条、馒头、包子、花卷、油饼等;传统的面食大多采用人工制作,人们首先将面粉与水混合搅拌均匀后,反复揉搓也就是常说的和面,将面粉制成面团,有时候需要将面团内加入发酵剂,对面团进行发酵,然后将面团制成不同的形状,再进行烤制,蒸煮,油炸等加工,制成不同的面食食品,供人们食用。
为适应需求量和加工速度的要求,人们利用机械化的方式生成加工面食食品,利用揉面机来对面团进行反复揉压的动作,代替人工揉面,使揉面的工序机械化,从而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员揉面所带来的工作强度。由于其揉面效率高且揉面均匀,被广大食品加工企业所广泛应用。但是,现有的面食加工机械和面时只是简单的搅拌均匀,然后经过压制制得,无法做到反复揉面,导致面食加工机械制作出的面食口感较差。现有的揉面机一般需要人工对压成的面片折叠后,送入输送带中再次进行揉压操作,需要人员一直操作,揉面效率较为低下。
并且,现有的揉面机的组件构成往往非常繁琐复杂,未使各个部件的动作安装多个相应的电机来驱动,线路铺设过多且复杂,占用空间,完成一次揉面的工作消耗能源较大,也不利于机器日常维护。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揉面机及其控制方法,揉面过程中无需人工操作,节省人力,同时简化电气线路布置,提高所加工食品的安全卫生性。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揉面机,该揉面机包括:机架、进面输送机构、压面机构、出面输送机构、转向机构和折叠机构,其中,
所述压面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的一端,所述进面输送机构、出面输送机构、转向机构和折叠机构沿所述机架设置在所述压面机构的同侧;
所述进面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末端连接设置所述压面机构;所述压面机构具有多个压面辊,所述压面辊将面坯挤压成片状并将其向所述出面输送机构侧送出,所述压面辊两端设置传动链轮,传动链轮传动所述压面辊转动;
所述转向机构设置在位于所述出面输送机构和所述进面输送机构之间,包括多组转向辊,引导下移并转向90°而达到所述折叠机构;
所述折叠机构设置在所述转向机构下方,在与所述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往复平移,所述折叠机构具有使面片穿过的狭缝,包括围成所述狭缝的对置设置的折叠辊,由所述折叠机构折叠处理后的面片下落至所述进面输送机构。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在所述折叠机构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狭缝垂直布置的转动导轨,在所述转动导轨上设置有沿所述转动导轨滑动的折叠机构用的驱动齿轮,在所述折叠棍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与所述折叠机构用的驱动齿轮咬合的折叠机构用的从动齿轮,所述折叠机构与所述折叠机构用的驱动齿轮相对位置被固定。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折叠机构用的驱动齿轮为对置配置的两个伞齿轮,分别与两所述折叠辊的所述折叠机构用的从动齿轮咬合,中心形成有与所述转动导轨截面匹配的滑动孔。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折叠机构包括设置于围成所述狭缝的折叠辊两侧,位置高于所述折叠辊的一对第二折叠辊。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在成组配置的所述折叠辊和所述第二折叠辊之间安装有传送带。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利用平移驱动机构使所述折叠机构往复移动,所述平移驱动机构包括:
设置在所述折叠机构两端的平移导轨;
安装在至少一个所述平移导轨两端侧,转动平面与所述平移导轨平行的两平移带轮;
驱动一个所述平移带轮正反方向往复转动的往复曲柄;和
通过连杆驱动所述往复曲柄往复摆动的旋转曲柄,
所述两平移带轮通过传动带同步运动,所述折叠机构与所述传动带的规定位置固定。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往复曲柄具有往复曲柄用的伞齿轮,被驱动所述平移带轮的转轴端部设置有与所述往复曲柄用的伞齿轮咬合的从动伞齿轮。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在两个所述平移导轨的两端侧,分别设置所述平移带轮;
在所述折叠辊方向上相应的所述平移带轮共轴。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压面辊由压面动力系统驱动,包括:
设置在所述机架下部的电机,所述电机与电机带轮连接,
两端连接设置所述传动链轮的动力轴,电机带轮通过皮带与所述传动链轮连接,所述动力轴传动所述压面辊转动。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揉面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如上所述的揉面机,包括如下步骤:
(a)面坯从进面输送机构输送至压面机构,压面辊辊压面坯;
(b)经过压面机构辊压过的面坯从出面输送机构送出,面坯从出面输送机构的末端落入转向机构,面坯随所述转向机构的转向辊排布方向向下移动,并根据转向机构多组转向辊的规定角度偏转;
(c)控制器控制折叠机构在指定时间内开始工作,所述折叠机构移动至设定次数,经过所述折叠机构折叠的面坯落在所述进面输送机构上;
(d)面坯循环辊压,直至在到达设定次数。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揉面机及其控制方法,面坯自然下落折叠时的折叠距离短且不均匀,压面机构反复辊压时,易造成揉面不均匀,揉出的面团易部分团积,设置折叠机构可将面坯折叠至指定的长度且折叠的长度一致。并且,面坯在经过转向机构转向后,面坯转换方向在经过下一次辊压拉伸,揉出的面团质地更均匀。
最上层的转向辊的组中,设置于出面输送机构侧的转向辊,在旋转方向的外端延伸至全转向机构的水平面投影的中心部,使面坯更有效流畅的从出面输送机构直接落入转向辊之间的进面通道。
经过折叠的面坯直接落在进面输送机构上,由进面输送机构再次输送至压面机构辊压,不需人工进行进面、出面操作。
并且,本发明通过结构配合传动折叠机构移动及折叠辊的转动,减少电机的使用,减少能源消耗,节省空间,简化电气线路布置。并使工作台面更加整洁,防止电机零件油污污染所加工的面坯,提高所加工食品的安全卫生性。
应当理解,发明内容部分中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限定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亦非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描述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并参考以下详细说明,本发明各实施方式的上述和其他特征、优点及方面将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素,其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的揉面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的揉面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的揉面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的折叠机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的平移驱动机构的局部放大图。
符号说明
100机架,110支撑架,121支架护罩,200进面输送机构,210进面输送机构支撑板,300压面机构,310压面侧板,311侧板缺口,320压面辊,321第一压面辊,322第二压面辊,323第三压面辊,324第四压面辊,325入面辊,326出面控制辊,330刮刀板,340压面动力系统,342电机带轮,343动力带轮,344动力轴,345传动链轮,400出面输送机构,410挡面机构,500转向机构,600折叠机构,611下折叠辊,612上折叠辊,620转动导轨,631驱动齿轮,632从动齿轮,700平移驱动机构,710平移导轨,720平移带轮,730往复曲柄,740旋转曲柄,750连杆,760伞齿轮,770从动伞齿轮,780传动杆,800厚度调节机构,810调整杆,820调整轮,830调整支座,841蜗轮,842蜗杆。
具体实施例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全部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另外,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参照图1至图5来描述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揉面机。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揉面机,包括机架100、进面输送机构200、压面机构300、出面输送机构400、转向机构500、折叠机构600和控制器。压面机构300设置在机架100的一端,进面输送机构200对应于压面机构300的下部设置,出面输送机构400对应于压面机构300的上部设置,出面输送方向指向揉面机的前端,转向机构500设置于出面输送机构400的下方,折叠机构600设置于转向机构500的下方。
机架100为用于支撑各部分的架体,在揉面机的下部设置支撑架110,进面输送机构200、压面机构300、出面输送机构400、转向机构500、折叠机构600和控制器设置在支撑架110上方。
在支撑架110上端设置有支架护罩121,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压面机构300的上方和侧面设置护罩,防止面粉飞扬。
进面输送机构200设置在支架护罩121上,两侧设置有进面输送机构支撑板210,进面输送机构支撑板210延进面输送方向延伸。进面输送机构200的一端设置进面主动轴,对应进面主动轴在进面输送机构200的另一端设置进面从动轴,进面主动轴与进面从动轴上连接有进面输送皮带,进面主动轴与进面从动轴之间设置有进面输送带板,进面输送拉杆穿装在进面输送带板上将其固定在进面输送机构支撑板210上。进面主动轴的两端设置有轴承,并在一端与进面输送链轮连接。进面输送机构200设置在机架100的下层,输送方向末端连接设置压面机构300。
在进面输送机构200上对称设置两个挡板(图中示出一个),挡板阻挡面坯移出进面输送皮带。
进面主动轴与压面机构300连接,压面机构300架设在两个压面侧板310之间,对应进面输送机构200的两侧设置,进面主动轴穿装在压面侧板310之间。
如图1、2所示,压面机构300具有多个压面辊320,压面辊320沿垂直于进面输送机构200的输送方向水平设置。压面机构300输送方向的起始端对应进面输送机构200的输送方向末端,在压面机构300的进面口处设置第一压面辊321;在压面机构300的中部,第一压面辊321的斜上方设置第二压面辊322;在第二压面辊322的上方设置有第三压面辊323;在第三压面辊323向进面输送机构200的一侧设置有第四压面辊324。本实施例中,第一压面辊321靠近进面输送端的一侧设置有平行的入面辊325,入面辊325径向尺寸小于第一压面辊321,位置略高于第一压面辊321,引导面坯进入压面辊320,使面坯更顺畅的进入压面辊320。面坯从第一压面辊321进入后,顺着第二压面辊向上送至第三压面辊323和第四压面辊324之间,经过第三压面辊323和第四压面辊324辊压成片状,并且第三压面辊323和第四压面辊324之间形成压面机构300的出面通道,将面片从下侧向机架100上层的出面输送机构400侧送出。本实施例中,在第三压面辊323和第四压面辊324两个压面辊320中,出面输送机构400侧的压面辊320的高度低于另一压面辊320,即第四压面辊324的高度低于第三压面辊323,片状的面坯在第四压面辊324的转动方向上更容易穿过出面通道,防止面坯因其自身重力而不易向上输送、导致面坯难以输送至出面输送机构400。压面辊320两端连接轴承,在压面辊320的一端或两端连接链轮。
在各个压面辊320的一侧设置有刮刀板330,刮刀板330的刮刀板转轴与压面辊320的轴向平行设置。刮刀板330呈薄板形,其长度方向的一侧边紧靠在压面辊320外壁上。刮刀板330的另一侧边固定在刮刀板330安装板上,刮刀板330安装板穿装在压面侧板310上,刮刀板330通过刮刀板安装板固定在压面侧板310上。压面辊320转动时,刮刀板330与压面辊320外壁接触的一侧将粘在压面辊320上的面料刮下,防止压面辊320上粘面。
刮刀板330与压面侧板310之间安装限位板,起到稳固压面辊320和刮刀板330的作用。
在压面机构300上设置有厚度调节机构800,调节第三压面辊323与第四压面辊324、第三压面辊323与第二压面辊322的间距。厚度调节机构800包括在第三压面辊323的进面输送方向末端一侧设置的调整杆810,调整杆810水平穿装于两个压面侧板310。在调整杆810两端对称设置有调整轮820和调整支座830,调整杆810两端通过调整支座830固定在机架100上,压面侧板310上形成侧板缺口311,调整支座830对应侧板缺口311固定在压面侧板310的外侧壁,调整支座830与侧板缺口311形成可容纳调整轮820在其内转动的凹槽。调整轮820为偏心轮,其外周面与设置在第三压面辊323上的轴承接触。轴承为带滑块座轴承,设置在第三压面辊323的两端,滑块座的侧壁紧靠调整轮820的边缘。侧板缺口311对应第三压面辊323两端的轴承的位置设置,并向垂直于第三压面辊323的周向方向延伸,延伸方向水平设置。
调整杆810的一端设置有蜗轮841,蜗轮841设置在调整支座830的外壁,与蜗轮841啮合设置有蜗杆842,蜗杆842上端可与手轮连接。
在需要调整第三压面辊323与第四压面辊324之间的出面通道及第三压面辊323与第二压面辊322间的距离时,转动手轮,使蜗轮841传动调整杆810转动,从而带动调整轮820旋转,调整轮820的外周面接触设置在第三压面辊323的轴承的滑块座侧壁,推动第三压面辊323的轴承在侧板缺口311内移动。偏心轮的外周边缘距离调整轮820的轴心长度不同,使调整轮820与第三压面辊323的轴承的距离不同,进而调整了第三压面辊323与第四压面辊324之间的出面通道及第三压面辊323与第二压面辊322间的距离,可以调整面坯经过压面辊320辊压成片状时的厚度和状态。
压面机构300还具有出面控制辊326,出面控制辊326设置于第三压面辊323、第四压面辊324的上方中间,径向尺寸小于压面辊320,且与压面辊平行,经过压面机构300辊压后的面坯由出面控制辊326控制其输出时的输送方向,向所述出面输送机构输送或向所述出面输送机构的相反方向送出。当面坯仍需要反复辊压时,面坯需要向出面输送机构400侧输送,则控制出面控制辊326向揉面机前端的方向旋转,辊压后的面坯从第四压面辊324和出面控制辊326之间向出面输送机构400输送。当面坯已辊压完成,可以产出成品时,则控制出面控制辊326向揉面机后端的方向旋转,则成品的面片从第三压面辊323和出面控制辊326之间向揉面机的后方输送,操作人员将成品的面片收集起来。
仍需要反复辊压的面坯顺着第四压面辊324的上端,由出面输送机构400导出。设置在出面输送机构400的一端的出面主动轴固定在压面侧板310上,对应出面主动轴,在出面输送机构400延伸方向上的另一端设置出面从动轴。出面主动轴与出面从动轴通过出面输送皮带连接,出面输送皮带内设置有出面输送带板,出面输送带板两侧固定在出面输送机构400两侧的出面输送支撑板上,出面输送支撑板间通过拉杆稳固。在出面主动轴一端设置轴承和链轮。
在压面机构300的下方设置有收料盒,放置在支架护罩121上,收料盒呈上表面敞开的盒体,用于接收压面机构300在辊压面坯时产生的废料,方便设备的清理。
压面机构300的压面辊320由压面动力系统340驱动,压面动力系统340包括设置在机架100下部的电机,作为主动力传动的电机带轮342,设置在各个压面辊上的链轮和设置在链轮上的链条。电机的一端连接电机带轮342,电机带轮342通过皮带与动力带轮343连接,动力带轮343的一端与动力轴344连接,动力轴344设置在第二压面辊322的下方。动力轴344远离动力带轮343的另一端连接有传动链轮345,传动链轮345与设置在第二压面辊322上的链轮通过链条连接。在与动力轴344连接的链轮内侧的第二压面辊322上设置有链轮,该链轮上设置有链条,所述链条环绕连接设置各个压面辊320一端的链轮和出面主动轴一端设置的链轮,从而传动各个压面辊320和出面主动轴转动。
在出面输送机构400上设置有撒粉器,包括沿垂直于出面输送机构400的输送方向水平设置的长形的箱体;沿箱体长度方向设置在箱体内的撒粉辊;和驱动撒粉辊的撒粉电机,撒粉电机驱动撒粉辊相对箱体转动。箱体在垂直于箱体长度方向上的截面形成为底部呈与撒粉辊保持规定距离的弧形,从底部向上宽度增大。在箱体的底部形成有多个撒粉孔。撒粉箱安装板对称安装在箱体的两侧,撒粉箱安装板的下端与出面输送支撑板连接。
挡面机构410设置在出面输送机构400的末端,固定于在出面输送支撑板。在本实施例中,挡面机构410设置为轴向与出面输送方向垂直的辊,挡面机构410持续向出面输送机构400的一侧旋转,或者由控制器控制挡面机构410在揉好的面坯将到达挡面机构410时挡面机构410开始旋转。从而,揉好的面坯从出面输送机构400的末端和挡面机构410之间的间隙落至下方。
在挡面机构410的下方设置有转向机构500,位于机架100上层的出面输送机构400和进面输送机构200之间,转向机构500设置多组转向辊,多组转向辊从出面输送机构400的中部向下依此排布成多层,各层的所述转向辊的组依次偏转规定角度,引导下落面片在达到折叠机构600后转向大致90°。每组转向辊设置在转向辊框架内,每层转向辊框架之间可通过焊接固定。每组平行设置两个转向辊,两个转向辊之间形成进面通道,每组转向辊偏转设定偏转的角度,旋转排布,形成旋转的通道,面坯顺应进面通道的旋转方向向下移动并转换角度。最下一组转向辊的延伸方向垂直于出面输送机构400的出面从动轴,面坯在从进面通道滑出时,相对于从出面输送机构400落下时旋转大致90°,再落入转向机构500下方的折叠机构600。
转向机构500最上层转向辊的组中,设置于出面输送机构400侧的转向辊,在旋转方向的外端与另一转向辊的外端对齐。靠近压面机构300一端的转向辊为导向转向辊,其长度较同组另一转向辊的长度短,导向转向辊从旋转方向的外端,延伸至全转向机构500的水平面投影的中心部,长度为同组转向辊的1/4~3/4。在一些实施例中,导向转向辊长度为同组转向辊的2/5~4/5。最上层的转向辊与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向顺时针偏转10°~20°,面坯更易在自然下落的过程中落入同组的转向辊之间,并在进面通道内移动并偏转角度时不会缠绕打结。并且,可以使转向机构500的最上层转向辊与出面输送机构400末端在配置时具有更小的高度差,从而可以有效减小整个揉面机所占的空间。
压成片状的面坯从出面输送机构400落入转向机构500时,在旋转方向的外侧,导向转向辊在面坯的行进路线上阻挡面坯向压面机构300侧偏转,引导面坯落入进面通道;在旋转方向的内侧,面坯自然下落,导向转向辊向下排布的转向辊具有设定的偏转角度,进而面坯自然竖直落入转向辊之间,从而面坯更有效流畅的从出面输送机构400直接落入转向辊之间的进面通道。
转向辊一端与带轮连接,其中一组转向辊的两端连接有带轮,一端通过皮带与电机连接,另一端通过带轮与其它转向辊连接,传动转向辊转动。
如图2、4所示,折叠机构600设置在转向机构500下方,具有对置设置的一对下折叠辊611,和对置设置的一对上折叠辊612,上折叠辊612之间和下折叠辊611之间形成使面片穿过的狭缝,该狭缝的配置方向与进面输送机构200的输送方向平行。上折叠辊612靠近转向机构500的输出端设置,位置高于下折叠辊612。上折叠辊612和下折叠辊611所围成的狭缝从下至上逐渐变宽,同侧的下折叠辊611和上折叠辊612之间安装有传送带。下折叠辊611与上折叠辊612之间通过两端的连接板连接,连接板设置在下折叠辊611和上折叠辊612的两端部。
在折叠辊的两侧对置设置有两对L形支撑板,L形支撑板的竖直面连接出面输送机构400的侧部与支架护罩121,底面固定支承在支架护罩121上。
在折叠机构600的一端设置有与狭缝垂直布置的转动导轨620,转动导轨620穿设于设置于折叠辊一端的L形支撑板。转动导轨620一端连接有转动导轨620用的链轮,转动导轨620用的链轮与压面辊320连接的链轮之间设置链条,传动转动导轨620用的链轮,使转动导轨620转动。在转动导轨620上设置有沿转动导轨620滑动的折叠机构600用的驱动齿轮631,驱动齿轮631为对置配置的两个伞齿轮。在下折叠辊61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与折叠机构600用的驱动齿轮631咬合的折叠机构600用的从动齿轮632,驱动齿轮631的两侧面分别与设置在两下折叠辊611一端的折叠机构600用的从动齿轮632咬合。驱动齿轮631中心形成有与转动导轨620截面匹配的滑动孔,本实施例中,转动导轨620形成为花键杆。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转动导轨620可以形成具有任意形状的键,驱动齿轮631中心的滑动孔形成有与转动导轨620的键相匹配的键槽。折叠机构600与折叠机构600用的驱动齿轮631相对位置被固定。驱动齿轮631沿转动导轨620移动的同时自转,与驱动齿轮631咬合的两从动齿轮632转动,使得两下折叠辊611转动且向狭缝内侧方向旋转,下折叠辊611传动设置于下折叠辊611上折叠辊612之间的传送带绕行,传送带的内侧面持续向下输送。
利用平移驱动机构700使折叠机构600往复移动,如图3、5所示,平移驱动机构700包括设置在折叠机构600两端的平移导轨710,平移导轨710安装在转向机构500最下一组转向辊的框架外侧。设置于折叠辊两端部的连接板向平移导轨710延伸至与平移导轨710的规定位置固定。平移驱动机构700还包括安装在至少一个平移导轨710两端侧,转动平面与平移导轨710平行的两平移带轮720,在本实施例中,在两个平移导轨710的两端侧,分别设置平移带轮720。两平移带轮720通过传动带同步运动,传送带可以设置为链条或者皮带。设置于折叠辊两端部的连接板向平移导轨710延伸至与传动带的规定位置固定。平移驱动机构700还包括驱动一个平移带轮720正反方向往复转动的往复曲柄730,和驱动往复曲柄730往复摆动的旋转曲柄740,旋转曲柄740通过连杆750驱动往复曲柄730。旋转曲柄740设置在L形支撑板的下部,往复曲柄730设置在L形支撑板的上部。旋转曲柄740设置在转动导轨620的另一端,旋转曲柄740由与压面辊320连接的链轮通过链条传动,旋转曲柄740转动使连杆750上下摆动,驱动往复曲柄730往复摆动。往复曲柄730具有往复曲柄730用的伞齿轮760,被驱动平移带轮720的转轴端部设置有与往复曲柄730用的伞齿轮760咬合的从动伞齿轮770,往复曲柄730的运动使得伞齿轮760往复摆动,从而驱动设置在平移带轮720的转轴端部的从动伞齿轮770往复摆动,进而实现两平移带轮720间的传动带往复运动。
在折叠辊方向上对应的平移带轮720共轴,设置传动杆780连接两对应的平移带轮720,在折叠辊方向上对应的设置有L形支撑板,传动杆780与同侧的两L形支撑板固定设置,传动设置在对侧的平移带轮720,使得平移驱动机构700控制折叠机构600移动的可靠性更高,折叠机构600移动更加稳定。
通过平移驱动机构700使得折叠辊在转动导轨620的延伸方向上反复移动,折叠辊所围成的狭缝可在与进面输送的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往复平移,面坯落入狭缝被反复折叠,折叠一次的长度由两同侧的平移带轮720间的传动带的移动距离决定,由折叠机构600折叠处理后的面片下落至所述进面输送机构,不需要另外设置电机驱动折叠辊转动和往复移动,减少线路布置,工作台面更加整洁,也使得折叠机构600和平移驱动机构700在运行时没有跟随移动的电线,防止电机零件油污污染所加工的面坯,保证食品安全卫生。
在一些实施例中,挡面机构410连接有出面部,出面部向出面输送方向延伸设置输送带或多个辊,向出面方向继续延伸。出面部的一侧安装电机,驱动出面部向出面方向输送揉好的面,控制容易,向后续的设备供面更容易,节省人力。
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揉面机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面坯从进面输送机构200输送至压面机构300,压面辊320辊压面坯成片状,利用与蜗杆842连接的手轮带动调整杆810转动,设置在调整杆810两端的调整轮820把运动传递给第三压面辊323,改变压面辊320之间的间距。
压面时,压面辊320上会沾粘面料,刮刀板330与压面辊320外周壁面接触,刮刀板330在压面辊320转动的同时将粘在压面辊320上的面坯刮下,保证压面辊320的清洁。
(b)经过压面机构300辊压过的面坯从出面输送机构400送出,面坯从出面输送机构400与挡面机构410之间落入转向机构500,面坯随转向机构500的转向辊排布方向向下移动,并根据转向机构500多组转向辊的规定角度偏转,通过转向机构500最下层的转向辊的组时,面坯偏转大致90°。
(c)控制器控制折叠机构600在指定时间内开始工作,平移驱动机构700控制折叠机构600的折叠辊沿平移导轨710的方向移动,并在转动导轨620的传动下向狭缝中心的方向转动。折叠机构600移动至设定次数,控制折叠机构600停止工作,经过折叠机构600折叠好的面坯堆叠在进面输送机构200上。
(d)面坯再次进入压面机构300,循环辊压,直至达到设定辊压次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揉面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进面输送机构、压面机构、出面输送机构、转向机构和折叠机构,其中,
所述进面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末端连接设置所述压面机构;
所述压面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的一端,具有多个压面辊,所述压面辊将面坯挤压成片状并将其向所述出面输送机构侧送出,所述压面辊两端设置传动链轮,传动链轮传动所述压面辊转动;
所述转向机构设置在位于所述出面输送机构和所述进面输送机构之间,包括多组转向辊,引导面片下移并转向90°而达到所述折叠机构;
所述折叠机构设置在所述转向机构下方,在与所述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往复平移,所述折叠机构具有使面片穿过的狭缝,包括围成所述狭缝的对置设置的折叠辊,由所述折叠机构折叠处理后的面片下落至所述进面输送机构,
在所述折叠机构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狭缝垂直布置的转动导轨,在所述转动导轨上设置有沿所述转动导轨滑动的折叠机构用的驱动齿轮,
在所述折叠辊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与所述折叠机构用的驱动齿轮咬合的折叠机构用的从动齿轮,
所述折叠机构与所述折叠机构用的驱动齿轮相对位置被固定,
所述折叠机构用的驱动齿轮为对置配置的两个伞齿轮,分别与两所述折叠辊的所述折叠机构用的从动齿轮咬合,中心形成有与所述转动导轨截面匹配的滑动孔;
利用平移驱动机构使所述折叠机构往复移动,所述平移驱动机构包括:
设置在所述折叠机构两端的平移导轨;
安装在至少一个所述平移导轨两端侧,转动平面与所述平移导轨平行的两平移带轮;
驱动一个所述平移带轮正反方向往复转动的往复曲柄;和
通过连杆驱动所述往复曲柄往复摆动的旋转曲柄,
所述两平移带轮通过传动带同步运动,所述折叠机构与所述传动带的规定位置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揉面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折叠机构的折叠辊包括一对下折叠辊,和设置于围成所述狭缝的一对下折叠辊两侧,位置高于所述下折叠辊的一对上折叠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揉面机,其特征在于,
在成组配置的所述下折叠辊和所述上折叠辊之间安装有传送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揉面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往复曲柄具有往复曲柄用的伞齿轮,
被驱动所述平移带轮的转轴端部设置有与所述往复曲柄用的伞齿轮咬合的从动伞齿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揉面机,其特征在于,
在两个所述平移导轨的两端侧,分别设置所述平移带轮;
在所述折叠辊方向上相应的所述平移带轮共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揉面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面辊由压面动力系统驱动,包括:
设置在所述机架下部的电机,所述电机与电机带轮连接,
两端连接设置所述传动链轮的动力轴,电机带轮通过皮带与所述传动链轮连接,所述动力轴传动所述压面辊转动。
7.一种揉面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揉面机,包括如下步骤:
(a)面坯从进面输送机构输送至压面机构,压面辊辊压面坯;
(b)经过压面机构辊压过的面坯从出面输送机构送出,面坯从出面输送机构的末端落入转向机构,面坯随所述转向机构的转向辊排布方向向下移动,并根据转向机构多组转向辊的规定角度偏转;
(c)控制器控制折叠机构在指定时间内开始工作,所述折叠机构移动至设定次数,经过所述折叠机构折叠的面坯落在所述进面输送机构上;
(d)面坯循环辊压,直至在到达设定次数。
CN202110580322.8A 2021-05-26 2021-05-26 揉面机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131002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80322.8A CN113100259B (zh) 2021-05-26 2021-05-26 揉面机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80322.8A CN113100259B (zh) 2021-05-26 2021-05-26 揉面机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00259A CN113100259A (zh) 2021-07-13
CN113100259B true CN113100259B (zh) 2023-03-31

Family

ID=767232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80322.8A Active CN113100259B (zh) 2021-05-26 2021-05-26 揉面机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00259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322490A (en) * 1928-09-05 1929-12-05 Thomas Luther Green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dough feeding and folding mechanism
US5092757A (en) * 1991-05-13 1992-03-03 General Mills, Inc. Apparatus for flipping and aligning a dough sheet
CN203136911U (zh) * 2012-12-29 2013-08-21 郭继朋 全自动多道揉面机
CN107006550B (zh) * 2017-04-26 2019-02-22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全自动面片折叠输送装置及其制成的揉面机
CN110537557A (zh) * 2018-05-29 2019-12-06 韩庄蓉 一种全自动揉面机
CN108576108A (zh) * 2018-07-13 2018-09-28 王晓杰 旋转折叠揉面机
CN212347259U (zh) * 2019-12-17 2021-01-15 江苏天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饮片灭菌用臭氧发生器
CN111700086B (zh) * 2020-06-16 2022-06-03 胡浩然 揉面机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00259A (zh) 2021-07-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00086B (zh) 揉面机及其控制方法
US10492498B2 (en) Filled pasta making machine and related method for making filled pasta
CN113100259B (zh) 揉面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15836797U (zh) 揉面机
CN105961472B (zh) 一种面团轧制成型装置
CN110637846A (zh) 一种切面叠面机
CN212545312U (zh) 一种全自动压面机
CN108684767A (zh) 旋转折叠揉面机的折叠旋转机构
CN108576108A (zh) 旋转折叠揉面机
CN108684768A (zh) 旋转折叠揉面机的挡面装置
CN108651559A (zh) 面坯加工输送生产线的预压整理装置的压辊调节同步装置
CN115152810A (zh) 一种自控式面条生产设备
JP5205589B2 (ja) マーブルケーキ生地絞り装置およびその絞り方法
CN210869638U (zh) 一种双轴三辊压面机
CN111616298A (zh) 一种多层方便面面饼生产设备及其生产方法
CN108835146A (zh) 揉面机折叠旋转机构的齿轮组件
CN112450238A (zh) 片絮复合压面机
CN108651556A (zh) 面坯加工输送生产线的预压整理装置
CN216906613U (zh) 新型压面机
CN108684764A (zh) 揉面机折叠旋转机构的导向平台
CN108684766A (zh) 旋转折叠揉面机的漏面装置
CN110537557A (zh) 一种全自动揉面机
CN108651561A (zh) 揉面机折叠旋转机构的折叠旋转传动装置
CN220235844U (zh) 对叠式压面机
CN108684765A (zh) 旋转折叠揉面机的面坯输出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