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99706B - 一种适用柔性器件散热的环路热管、工作方法及散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柔性器件散热的环路热管、工作方法及散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99706B
CN113099706B CN202110559592.0A CN202110559592A CN113099706B CN 113099706 B CN113099706 B CN 113099706B CN 202110559592 A CN202110559592 A CN 202110559592A CN 113099706 B CN113099706 B CN 1130997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flexible device
evaporation
cool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5959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99706A (zh
Inventor
王鑫煜
杨超
王明星
辛公明
张井志
王维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esearch Institute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esearch Institute Of Shand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esearch Institute Of Shand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esearch Institute Of Shand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055959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99706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997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997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997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997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2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liquid coolant with phase change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318Condenser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柔性器件散热的环路热管、工作方法及散热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柔性器件散热效果不佳的问题,具有有效保证柔性器件散热的有益效果,具体方案如下:一种适用柔性器件散热的环路热管,包括环路热管模块,包括冷凝板和底板,冷凝板与底板相对设置,通过底板支撑蒸发集管,蒸发集管内流动有工作液,蒸发集管包括多圈,相邻两圈蒸发集管之间通过工作液管道连通,冷凝板与蒸发集管之间通过工作液蒸汽管道和回流管连通;冷却模块,内部可通入冷却水,冷却模块设于环路热管的一侧,且与冷凝板接触,蒸汽管道用于蒸汽流动,回流管用于蒸汽遇冷凝板转化为液态后回流到蒸发集管。

Description

一种适用柔性器件散热的环路热管、工作方法及散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柔性器件散热领域,尤其是一种适用柔性器件散热的环路热管、工作方法及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发明相关的背景技术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刚性电子器件成为电子信息和通信产业的基础,然而其局限性受摩尔定律的影响日益突出,柔性电子技术的兴起为经典电子学的变革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鲍哲南教授称柔性电子设备将能改变电子领域的未来,彻底颠覆人类生活方式,而柔性器件正是柔性电子技术的主要体现形式。柔性器件就是为柔性基底上制作的有机或者无机材料电子器件,相对于传统刚性器件,柔性器件具有更大的应用前景,能够充分满足设备或应用环境的曲面变形要求,而且已经部分商业化应用,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革命性的改变。集成有多种柔性传感器的“电子皮肤”可以实现类皮肤感触功能,帮助假肢实现感知能力;柔性可穿戴设备可实现远程健康监测,为复杂疾病比如心脏病、癫痫等提供了新的治疗恢复手段;柔性人工神经形态芯片可模拟人类大脑学习和计算活动,从而满足人工智能算法的硬件需求。
然而伸展性和弯曲性的特性同样制约了柔性器件的发展。在过去的十年里,柔性器件的尺寸不断缩小,功率密度急剧增加,大量的热量积聚对柔性器件的可靠运行产生不利影响,特别是柔性器件中有机半导体的应用占据一定的比例,由于有机半导体对温度的本征敏感性,较小的温升将会造成载流子输运能力的大幅减弱,对此类柔性器件热量的及时转移更是十分重要,散热已成为制约柔性器件未来进一步小型化和集成化的关键问题之一。
环路热管技术是一种高效的散热手段,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各型设备的散热。目前而言微型电子设备的散热主要是通过金属材质热管将产热处的热量快速转移,当应用在柔性器件领域,特别是适用于可穿戴设备中,应用场所可能承受来自各处的压力同时产生不同的曲面,此时传统的刚性环路热管会弯折使散热效率降低或者损坏和损毁柔性设备,造成器件失效或起火。
发明人发现,通常的柔性器件设备的散热是通过添加绝缘高导热材料,将产生的焦耳热导出至柔性基底,然而周围环境温度的逐步升高仍会降低柔性器件的运行可靠性,导致柔性器件的散热效果不佳。
而且一些具有特殊作用效果的柔性器件通常分布较为松散,例如一些用于健康检测的柔性感应器件分布要符合具体监测位置,附加多个冷却装置不仅过程繁琐,也会极大增加能耗。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柔性器件散热的环路热管,能够有效保证环路热管的换热面积,有利于提高柔性器件的散热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适用柔性器件散热的环路热管,包括:
环路热管模块,包括冷凝板和底板,冷凝板与底板相对设置,通过底板支撑蒸发集管,蒸发集管内流动有工作液,蒸发集管包括多圈,相邻两圈蒸发集管之间通过工作液管道连通,冷凝板与蒸发集管之间通过工作液蒸汽管道和回流管连通,蒸汽管道用于蒸汽流动,回流管用于蒸汽遇冷凝板转化为液态后回流到蒸发集管;回流管用于蒸汽遇冷凝板后转化为液态工作液,使得工作液通过回流管进行回流,工作液蒸汽管道用于工作液吸热变为工作液蒸汽后进行流动至冷凝板处以便于热量的转移;
冷却模块,内部可通入冷却水,冷却模块设于环路热管的一侧,且与冷凝板接触。
上述的环路热管,通过设置多圈蒸发集管,提高了环路热管模块的柔韧性,方便与柔性器件贴合,便于对柔性器件散热,通过设置环路热管模块和冷却模块,环路热管模块用于吸收柔性器件产生的热量,冷却模块将环路热管吸收的热量传递至外界,从而快速将柔性器件产生的热量传递至外界,保证对柔性器件的散热。
如上所述的一种适用柔性器件散热的环路热管,每一圈所述的蒸发集管均设置与蒸发集管相通的工作液蒸汽管道和回流管,且每一圈蒸发集管设置的工作液蒸汽管道和回流管沿蒸发集管的周向交替布置,由此将蒸汽和冷却回流工作液流动通道分隔开,减小流动阻力,同时又可形成多个小循环增强换热能力。
如上所述的一种适用柔性器件散热的环路热管,所述冷却模块的形状和所述环路热管模块的形状相适配;
所述冷却模块内设置若干条槽道,通过多条槽道的设置,可有效减少冷却水在冷却模块内回流从而减小流动阻力,便于冷却水的均匀分布增加均温能力,同时增大对流换热面积,增强换热效果。
如上所述的一种适用柔性器件散热的环路热管,从所述底板的外侧到内侧,所述蒸发集管的长度逐渐减小;
沿着蒸发集管的径向方向,通过蒸发集管设置的工作液蒸汽管道和回流管径向交替布置,不仅有效保证工作液蒸汽移动至冷凝板处,也可进一步减小工作液回流的流动阻力;
工作液蒸汽管道和回流管均与所述冷凝板垂直设置。
如上所述的一种适用柔性器件散热的环路热管,所述回流管内部轴向方向设置有毛细芯,回流管内壁在毛细芯的侧部固定有锯齿状结构,通过锯齿状结构的设置,可有效保证回流管毛细力的同时,确保工作液的单向流动;
锯齿状结构包括连续的多段朝向蒸发集管所在方向设置的锯齿,锯齿一端与回流管内壁固连,另一端与毛细芯之间有设定的距离。
如上所述的一种适用柔性器件散热的环路热管,每一圈的所述蒸发集管包括多条首尾相连的蒸发管束,由此形成网状结构,提高了环路热管的柔韧性;
蒸发集管呈圆环形或多边环形。
如上所述的一种适用柔性器件散热的环路热管,所述工作液管道沿着所述蒸发集管的直径设置,或者,工作液管道沿着蒸发集管的对角线设置。
如上所述的一种适用柔性器件散热的环路热管,所述冷却模块包括冷却板,冷却板内部形成冷却水的流动通道,冷却板的一侧设置冷却水入口,另一侧设置冷却水出口;
冷凝板与冷却板粘结设置;
所述冷凝板、冷却板和所述底板均为柔性件。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适用柔性器件散热的环路热管的工作方法,包括如下内容:
将柔性器件与环路热管模块的底板固连,蒸发集管内的工作液吸收柔性器件产生的热量,工作液吸热变为工作液蒸汽,工作液蒸汽通过工作液蒸汽管道到达冷凝板,冷凝板将热量通过冷却模块内的冷却水传递至外界;
环路热管模块内的工作液蒸汽重新冷凝为液态,并通过回流管回到蒸发集管。
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适用柔性器件的散热装置,包括若干所述的一种适用柔性器件散热的环路热管;
所述冷却模块的侧部设置预留口,冷却模块的预留口通过连接管路与相邻的冷却模块连接,通过预留口和连接管路的设置,使得散热装置成为可拼接的结构,可根据柔性器件设置适当数量的环路热管,充分保证对柔性器件的散热效果。
上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在环路热管模块的一侧设置冷却模块,环路热管模块通过多圈蒸发管束的设置,能够有效将柔性器件产生的热量传递至冷却模块,有效保证换热效果;
本发明整体结构布置均匀合理,受热之后能快速将热量导致冷凝板,同时工作液又可快速补充至受热处,均温效果优异,换热能力较强,由此无需对柔性器件附加多个冷却装置,不仅方便了安装,也极大降低了能耗。
2)本发明回流管、工作液管道和工作液蒸汽管道交替间隔布置,蒸汽和工作液体通道分开,避免蒸液混合,极大地提高了流动效率,而且有效减少冷却水在冷却模块内回流从而减小流动阻力,便于冷却水的均匀分布增加均温能力,同时增大对流换热面积,增强换热效果。
3)本发明通过将环路热管的各结构件设置为柔性结构件,使得整体结构的柔韧性更好,能够更好地适用于柔性器件。
4)本发明中回流管中心设置毛细芯,通过毛细芯的设置能够使得工作液沿着回流管快速回流,回流管侧壁设置锯齿状结构,可保证毛细力的同时确保液体工作液的单向流动。
5)本发明通过一种适用柔性器件的散热装置,通过可拼接的环路热管,根据实际需要在冷却模块设置连接管路实现相邻环路热管中冷却水的流动,形成整体的散热冷却装置。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发明一种适用柔性器件散热的环路热管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适用柔性器件散热的环路热管详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适用柔性器件散热的环路热管回流管和工作液蒸汽管道间隔布置示意图;
图4为具有定向锯齿结构的回流管结构示意图;
图5为拼接微元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A、冷却模块,B、环路热管模块,A1、冷却水入口,A2、冷却水出口,A3、冷却板,B4、冷凝板,B5、回流管,B6、工作液蒸汽管道,B7、蒸发集管,B8、底板,B9、柔性器件,B10、工作液管道,B11、毛细芯,B12、锯齿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发明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发明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本发明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为了方便叙述,本发明中如果出现“上”、“下”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术语解释部分:本发明中的术语“安装”、“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为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连接,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的具体含义。
正如背景技术所介绍的,为了解决如上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适用柔性器件散热的环路热管、工作方法及散热装置。
实施例一
本发明的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和图2所示,一种适用柔性器件散热的环路热管,包括冷却模块A和环路热管模块B。冷却模块A设于环路热管模块B的一侧,且二者接触设置便于热量的及时转移,提高整个柔性环路热管设备的散热能力,冷却模块A中用于通入冷却水用于冷却降温,柔性器件可固定于环路热管模块的下方,环路热管模块内存有工作液,环路热管模块用于吸收柔性器件产生的热量,然后再通过冷却模块传递至外界。
冷却模块A包括冷却板A3,冷却板设置冷却水入口A1和冷却水出口A2,冷却水入口A1和冷却水出口A2位于冷却板的两侧,冷却水从冷却水入口A1流入,吸收热量后从冷却水出口A2流出。
为保证良好的换热能力,在冷却水释放掉热量后再将冷却水循环回到冷却水入口A1,具体地,冷却水出口设置管路,管路与储水箱连接,储水箱设置泵,通过泵将冷却水再送入冷却水入口,储水箱设置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泵分别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可为PLC控制器,在储水箱内冷却水降低到设定温度后,可向冷却水入口A1处供入冷却水。
冷却模块的冷却板内部形成冷却水流动的通道,冷却板具有设定的厚度,冷却板内可布置若干条槽道,各槽道的两端分别与冷却水入口、冷却水出口连通,通过多条槽道的设置,可有效减少冷却水在冷却板空间内回流从而减小流动阻力,便于冷却水的均匀分布增加均温能力,同时增大对流换热面积,增强换热效果。
具体地,在一些示例中,冷却板沿着冷却水的流动方向,在冷却板内部设置多条隔板,相邻两隔板之间形成冷却水流动的槽道。
当然,另一些示例中,相邻两槽道之间可间隔设定距离设置,槽道可为一条直线段或多段连续的直线段或为曲线段。
环路热管模块B包括冷凝板B4、回流管B5、工作液蒸汽管道B6、蒸发集管B7、底板B8和工作液管道B10,冷凝板与底板相对设置,通过底板支撑蒸发集管B7,蒸发集管包括多圈,相邻两圈蒸发集管之间通过工作液管道B10连通,冷凝板与蒸发集管之间通过工作液蒸汽管道和工作液管道连通。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每一圈的蒸发集管均包括多条首尾相连的蒸发管束,蒸发集管为四边形或六边形或其他形状布置,从外到内,蒸发集管的长度逐渐变小,层层相套,相邻两圈蒸发集管的距离是相等的,以蒸发集管为六边形为例,相邻两圈蒸发集管通过均匀布置的工作液管道B10进行连通,由此工作液可以流动与所有的蒸发集管之间,增加了换热效率和均温性。
可以理解的是,相邻两蒸发管束之间弧形过渡,且相邻两蒸发管束连接处设置开孔,通过开孔焊接或者粘合的方式安装工作液管道B10。
冷凝板与蒸发集管之间固定有回流管B5和工作液蒸汽通道B6,每一圈蒸发集管间隔设置回流管和工作液蒸汽通道,回流管和工作液蒸汽通道垂直于蒸发集管平面方向,并交替布置,实现工作液蒸汽管道和回流管沿蒸发集管周向交替布置,将蒸汽和冷却回流工作液流动通道分隔开,减小流动阻力,同时又可形成多个小循环增强换热能力。
具体地,蒸发集管所在平面与冷凝板相互平行,且回流管、工作液蒸汽管道与冷凝板垂直;如果蒸发集管呈六边形,则蒸发集管一圈共设置三根回流管和三根工作液蒸汽管道,而且回流管和工作液蒸汽管道间隔设定距离设置。
参考图3所示,以蒸发集管为六边形为例,六边形每一条对角线上(在蒸发集管的径向方向),回流管和工作液蒸汽通道设置的平面与工作液管道在同一平面设置,且该平面内回流管和工作液蒸汽通道间隔设置,即外圈的蒸发集管在六边形对角线所在平面设置回流管的话,与其相邻的内侧蒸发集管设置与回流管临近的工作液蒸汽管道,由此实现工作液蒸汽管道和回流管沿着蒸发集管径向交替布置,可以形成冷凝板、回流管、蒸发集管、工作液管道和工作液蒸汽管道之间具有多个微循环通路。
可以理解的是,当蒸发集管为六边形时,使得蒸发集管和工作液管道形成类似于蛛网的结构。
综上,沿蒸发集管B7周向方向和径向方向,均回流管B5和工作液蒸汽管道B6交替布置,当局部受热时,工作液吸热变为工作液蒸汽,通过附近布置地多条工作液蒸汽管道B6到达冷凝板B4,在冷凝板处热量传递给冷却水重新冷凝为工作液,通过多条回流管B5快速回流回受热位置。这样合理地间隔布置,工作液蒸汽具有更多的流动路径,同时工作液回流也具有多条回流通道,极大地减小了流动阻力提高了换热能力。
其中,底板为柔性底板,冷凝板为柔性冷凝板,即底板和冷凝板的材料均为柔性材料。
需要解释的是,冷凝板的温度是低于工作液蒸汽温度的,以保证工作液由气态顺利冷凝为液态,假设工作液为去离子水,去离子水吸收柔性器件工作产生的热量变为水蒸气,水蒸汽的温度是大于冷凝板温度(10℃~20℃)的,这样水蒸气遇到冷凝板可冷凝为液态,然后再通过回流管回到蒸发集管内。
而且,冷却模块的形状和环路热管模块的形状相适配,考虑到蒸发集管的形状如果为六边形,相应冷凝板和冷却板可均为六边形。
相应可以理解的是,底板一侧面用于支撑蒸发集管,蒸发集管可卡设于底板侧面,或者通过粘合剂进行固定;另一侧面用于固定要散热的柔性器件,具体可通过粘合剂粘合在底板的侧面,进行热量的高效传递降低器件的工作温度,保证柔性器件可靠工作。
需要解释的是,为了实现蒸发集管卡设于底板,底板侧面突出设置卡槽,通过卡槽固定蒸发集管。
冷却板A3和冷凝板B4通过粘合剂进行粘合,从而将冷却模块A和环路热管模块B耦合在一起。粘合剂应能保证冷却板A3和冷凝板B4紧密贴合,以便于热量的及时转移。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冷却板A3和冷凝板B4之间为保证良好的接触,减小接触热阻,应采用同种材质或同为柔性金属材料或者经过改性导热性良好的聚合物材料。
具体地,回流管B5、工作液蒸汽管道B6、蒸发集管B7、底板B8、工作液管道B10均采用轴向柔韧性较好且径向又具有一定受力强度的柔性金属,如铜、铝或者经过掺杂改性的导热性较好聚乙烯醇(PVA)、聚酯(PET)和聚酰亚胺(PI)等。在保证整体柔韧性地同时还能承受住抽真空时的吸力,不会干瘪堵塞通道。
参考图4所示,回流管内壁固定有锯齿状结构,锯齿状结构包括连续的多段朝向蒸发集管所在方向设置的锯齿,从而在回流管内壁形成微槽道,通过微槽道的设置,可保证毛细力的同时确保工作液的单向流动。
为了进一步增强毛细力,回流管B5中还设置有毛细芯B11,毛细芯可位于回流管的中部,沿着回流管的轴线布置,毛细芯具体可由纤维制成,能够使工作液沿着回流管B5快速回流。
需要注意的是,若各结构件材料为金属材料,各接口之间可通过焊接连接,焊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激光焊,氩弧焊,钎焊等;若采用柔性的聚合物材料,各接口可通过粘合剂进行粘接;材料的种类不拘泥单一形式,连接方式也不限制于一种,以可靠性和气密性做为评判标准,综合性能优异即可。
另外,在环路热管使用时,要对环路热管模块B先抽真空,然后再注入工作液,注入完成后将注液口封死,工作液可以为去离子水、氨、氟利昂、己烷、丙酮和乙醇等。
一种适用柔性器件散热的环路热管的工作方法,包括如下内容:
柔性器件B9正常工作释放出热量,通过导热性能良好的底板B8传递到蒸发集管B7中的工作液中,工作液吸热变为蒸汽可通过多条合理布置的工作液蒸汽管道B6到达冷凝板B4,将热量传递给冷却水带至外界。工作液蒸汽重新冷凝为液态,通过回流管B5,在毛细力的作用下回到蒸发集管B7。
更进一步地,工作液在蒸发集管B7中吸热变为蒸汽的过程中,周围合理布置有多条回流管B5,再加上蒸发集管之间相互连通可以及时补充被消耗的工作液,散热效率很高。
需要注意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适用柔性器件散热的环路热管可用于柔性器件的散热,这里所述的柔性器件可以是柔性感应器件,也可以是其他需要散热的柔性器件。
实施例二
针对相对较大的柔性器件,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适用柔性器件的散热装置,参考图5所示,包括多个实施例一所述的一种适用柔性器件散热的环路热管,相邻两环路热管之间连接,具体在冷却模块A的侧部设置连接管路,连接管路实现两冷却模块A的连接,通过多个环路热管的设置,在保证换热效率的同时还可适应自由分布的柔性器件阵列。
在一些示例中,多个环路热管呈多排多列设置,或者呈其他形状布置。
具体地,冷却模块A的连接管路所在方向可与冷却水入口相垂直或者,二者相交,为此,在冷却模块A的侧部设置预留口,通过预留口同相邻的冷却模块A侧部的连接管路连接,不连接冷却模块A的预留口封堵。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适用柔性器件散热的环路热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环路热管模块,包括冷凝板和底板,冷凝板与底板相对设置,通过底板支撑蒸发集管,蒸发集管内流动有工作液,蒸发集管包括多圈,相邻两圈蒸发集管之间通过工作液管道连通,冷凝板与蒸发集管之间通过工作液蒸汽管道和回流管连通,蒸汽管道用于蒸汽流动,回流管用于蒸汽遇冷凝板转化为液态后回流到蒸发集管;
冷却模块,内部可通入冷却水,冷却模块设于环路热管模块 的一侧,且与冷凝板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柔性器件散热的环路热管,其特征在于,每一圈所述的蒸发集管均设置与蒸发集管相通的工作液蒸汽管道和回流管,且每一圈蒸发集管设置的工作液蒸汽管道和回流管沿蒸发集管的周向交替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柔性器件散热的环路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模块的形状和所述环路热管模块的形状相适配;
所述冷却模块内设置若干条槽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柔性器件散热的环路热管,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底板的外侧到内侧,所述蒸发集管的长度逐渐减小;
沿着蒸发集管的径向方向,通过蒸发集管设置的工作液蒸汽管道和回流管径向交替布置;
工作液蒸汽管道和回流管均与所述冷凝板垂直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柔性器件散热的环路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管内部轴向方向设置有毛细芯,回流管内壁在毛细芯的侧部固定有锯齿状结构;
锯齿状结构包括连续的多段朝向蒸发集管所在方向设置的锯齿,锯齿一端与回流管内壁固连,另一端与毛细芯之间有设定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柔性器件散热的环路热管,其特征在于,每一圈的所述蒸发集管包括多条首尾相连的蒸发管束;
蒸发集管呈圆环形或多边环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柔性器件散热的环路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液管道沿着所述蒸发集管的直径设置,或者,工作液管道沿着蒸发集管的对角线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柔性器件散热的环路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模块包括冷却板,冷却板内部形成冷却水的流动通道,冷却板的一侧设置冷却水入口,另一侧设置冷却水出口;
冷凝板与冷却板粘结设置;
所述冷凝板、冷却板和所述底板均为柔性件。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 所述的一种适用柔性器件散热的环路热管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内容:
将柔性器件与环路热管模块的底板固连,蒸发集管内的工作液吸收柔性器件产生的热量,工作液吸热变为工作液蒸汽,工作液蒸汽通过工作液蒸汽管道到达冷凝板,冷凝板将热量通过冷却模块内的冷却水传递至外界;
环路热管模块内的工作液蒸汽重新冷凝为液态,并通过回流管回到蒸发集管。
10.一种适用柔性器件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适用柔性器件散热的环路热管;
所述冷却模块的侧部设置预留口,冷却模块的预留口通过连接管路与相邻的冷却模块连接。
CN202110559592.0A 2021-05-21 2021-05-21 一种适用柔性器件散热的环路热管、工作方法及散热装置 Active CN1130997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59592.0A CN113099706B (zh) 2021-05-21 2021-05-21 一种适用柔性器件散热的环路热管、工作方法及散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59592.0A CN113099706B (zh) 2021-05-21 2021-05-21 一种适用柔性器件散热的环路热管、工作方法及散热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99706A CN113099706A (zh) 2021-07-09
CN113099706B true CN113099706B (zh) 2022-07-22

Family

ID=766646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59592.0A Active CN113099706B (zh) 2021-05-21 2021-05-21 一种适用柔性器件散热的环路热管、工作方法及散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9970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88903B (zh) * 2022-03-01 2023-10-13 中北大学 一种柔性结构绝热段的环路热管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34139A (zh) * 2013-11-13 2015-05-20 李静 一种汽水换热套管
CN106288530A (zh) * 2016-08-19 2017-01-04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一种环路热管的蒸发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67010A (zh) * 2017-04-28 2017-09-15 山东大学 一种环路热管
WO2019023296A1 (en) * 2017-07-28 2019-01-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OLING AN ELECTRONIC DEVICE
CN109890177A (zh) * 2019-03-07 2019-06-14 东南大学 一种电子设备热管理微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1006620D0 (en) * 2010-04-21 2010-06-02 Qinetiq Ltd Evaporative structures, particularly for body cooling
ES2855099T3 (es) * 2016-08-14 2021-09-23 Dallmann Eng & Service Módulo intercambiador de calor de sólidos
US10934936B2 (en) * 2017-07-10 2021-03-02 Rolls-Royce North American Technologies, Inc. Cooling system in a hybrid electric propulsion gas turbine engine for cooling electrical components therein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34139A (zh) * 2013-11-13 2015-05-20 李静 一种汽水换热套管
CN106288530A (zh) * 2016-08-19 2017-01-04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一种环路热管的蒸发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67010A (zh) * 2017-04-28 2017-09-15 山东大学 一种环路热管
WO2019023296A1 (en) * 2017-07-28 2019-01-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OLING AN ELECTRONIC DEVICE
CN109890177A (zh) * 2019-03-07 2019-06-14 东南大学 一种电子设备热管理微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99706A (zh) 2021-07-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97343B2 (en) Heat absorbing or dissipating device with multi-pipe reversely transported temperature difference fluids
US8622116B2 (en) Heat absorbing or dissipating device with multi-pipe reversely transported temperature difference fluids
CN105977578A (zh) 一种液冷扁管灌封结构及电源装置
CN101566748B (zh) 散热模组及采用该散热模组的背光模组
CN113099706B (zh) 一种适用柔性器件散热的环路热管、工作方法及散热装置
CN100468707C (zh) 循环热管散热器
JP6139865B2 (ja) 車両用熱電発電機
CN201706810U (zh) 热泵式热水器用微通道换热器
AU2010328722B2 (en) Thermal solar panel with integrated chemical heat pump
CN220021264U (zh) 一种液冷板
CN101562158A (zh) 一种大功率半导体器件散热系统
CN102401588A (zh) 复合型微阵列平板热管
CN107548263B (zh) 高热流密度机柜散热冷却方法及其复合换热器
CN113226000B (zh) 一种仿生结构柔性散热装置、方法及散热系统
KR100873898B1 (ko) 태양열 집열기용 헤더 유니트
CN101458015A (zh) 一种空调换热装置
CN102208381B (zh) 集成门极换向晶闸管三电平功率模块的循环冷却管路
CN210075869U (zh) 一种用于刀片服务器的液冷散热循环回路装置
CN209298798U (zh) Mpp电力管
CN112739142A (zh) 一种水冷相变散热设备
CN107192284B (zh) 一种紧凑式换热装置
CN219068804U (zh) 一种用于实现循环散热的近端散热冷板
CN216869266U (zh) 一种高效波节管换热器
CN219934306U (zh) 一种太阳能供热及热回收系统
CN210242486U (zh) 一种空气能换热套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