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90061A - 一种孔隙封堵塞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孔隙封堵塞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90061A
CN113090061A CN202110361394.3A CN202110361394A CN113090061A CN 113090061 A CN113090061 A CN 113090061A CN 202110361394 A CN202110361394 A CN 202110361394A CN 113090061 A CN113090061 A CN 1130900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xiliary
plugging
blocking
wall
plu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6139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凯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Keli Automobile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Keli Automobile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Keli Automobile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Keli Automobile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6139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90061A/zh
Publication of CN1130900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900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0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2Repairing, e.g. filling cracks; Restoring; Altering; Enlarging
    • E04G23/0203Arrangements for filling cracks or cavities in building construc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62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Elements or use of specified material therefor
    • E04B1/66Seal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孔隙封堵塞结构,包括:封堵塞结构主体,所述封堵塞结构主体包括两个相互扣合的塞部,所述塞部包括内封堵部和外封堵部,所述内封堵部内设置有空腔,所述外封堵部包括内支撑部和外挡部,所述内支撑部设置在所述空腔内,所述外挡部设置在所述内支撑部的外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孔隙封堵塞结构,该孔隙封堵塞结构包括两个相互扣合的塞部,塞部包括内封堵部和外封堵部,通过内封堵部插接在管线、墙孔之间将孔隙封堵住,而外挡部位于墙孔的外部,从而可以将孔隙封堵住,也将内封堵部遮挡起来,还起到美观的效果,该孔隙封堵塞结构可单独使用,无需与密封胶泥或发泡剂配合使用,具有通用性好,施工简单且耐久性好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孔隙封堵塞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封堵结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孔隙封堵塞结构。
背景技术
墙面、家居、工装设备等通常穿管走线需要在表面开孔,但是孔与管线之间通常会有一定孔隙,空气、水、灰尘等介质就会从孔隙中通过。例如:空调室内机与室外机的连接管从墙面孔穿过,若墙面孔与管子之间孔隙较大,室内外空气就会形成流通,造成热量损失,同时会有灰尘吹入室内,另外,外墙孔若不做封堵,还有可能发生雨水渗透,保温层分层脱落。相似情况还有暖气管穿过墙面的孔隙,电线穿过墙面的孔隙,水管穿过墙面的孔隙,设备上的气管、油管、线缆等也有很多类似情况。
对于以上所述的孔与管线之间的孔隙目前有以下几种解决方法:
1.密封胶泥:不受孔隙大小限制,通用性好,但施工麻烦,外观较差;
2.发泡剂:不受孔隙大小限制,通用性好,但施工麻烦,外观较差,且耐久性较差;
3.装饰盖:外观美观,施工简单,但不能真正起到孔隙填充的效果,有时会与密封胶泥或发泡剂配合使用,施工麻烦。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孔隙封堵塞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在发明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孔隙封堵塞结构,包括:封堵塞结构主体,所述封堵塞结构主体包括两个相互扣合的塞部,所述塞部包括内封堵部和外封堵部,所述内封堵部内设置有空腔,所述外封堵部包括内支撑部和外挡部,所述内支撑部设置在所述空腔内,所述外挡部设置在所述内支撑部的外端。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内封堵部的外壁上设置有多个外封堵片,多个所述外封堵片自上而下间隔排布,任意两个所述外封堵片之间形成第一缓冲槽。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内封堵部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内封堵片,多个所述内封堵片自上而下间隔排布,任意两个所述内封堵片之间形成第二缓冲槽。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内支撑部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限位部,所述空腔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限位部对应的第二限位部。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外挡部上上设置有卡接机构,所述卡接机构包括卡柱和卡钩板,分别设置在所述外挡部相对的两侧,相互扣合的其中一个塞部上的卡柱与另一个所述塞部上的卡钩板卡接,相互扣合的其中一个塞部上的卡钩板与另一个所述塞部上的卡柱卡接。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外挡部上设置有防脱机构,所述防脱机构扣合吸附在墙壁上。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防脱机构包括第一缺口槽、第二缺口槽以及卡杆,所述内封堵部的下端设置有所述第一缺口槽,所述内支撑部的下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缺口槽对应的所述第二缺口槽,所述外挡部上设置有所述卡杆,所述卡杆延伸至所述第二缺口槽内。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内支撑部、所述外挡部的端面上设置有多个插槽和多个相互适配的插杆,其中所述插槽和所述插杆分别设置在所述外挡部的两个相对的端面上。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外挡部上还设置有辅助装置,所述辅助装置包括辅助壳、辅助盖,所述辅助壳设置在所述外挡部的内壁上,所述辅助盖连接在所述辅助壳上,并且所述辅助壳与所述辅助盖之间设置有防水密封圈,所述辅助盖的外壁上设置有凹凸纹路,所述辅助壳的内壁上设置有抵顶所述辅助盖的第一辅助机构和两个第二辅助机构,两个所述第二辅助机构均布在所述第一辅助机构的两侧,所述第二辅助机构包括两个抵顶管、横向支杆以及横向弹簧,两个所述抵顶管分别设置在所述辅助盖、所述辅助壳的内壁上,所述横向支杆的端部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抵顶管内,所述横向弹簧设置在两个所述抵顶管之间,所述第一辅助机构包括两个三端活动杆、固定框以及隔板,所述固定框设置在所述辅助壳的内壁上,所述隔板设置在所述固定框内,两个所述三端活动杆分别设置在所述固定框的两侧,所述三端活动杆的中间端穿过所述固定框与所述隔板连接,并且所述三端活动杆的两个侧边端分别通过第一竖直杆与所述抵顶管连接,所述辅助盖的内壁上设置两个第一横板,两个所述第一横板位于所述固定框的两侧,并且所述第一横板套在所述三端活动杆上,所述第一横板与所述固定框之间的三端活动杆上套设置有第一竖直弹簧。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第一辅助机构中还包括多个内辅助组,多个所述内辅助组均布在所述固定框内,并分别位于所述隔板的两侧,所述内辅助组包括第二横板、第三横板、第二竖直弹簧、第三竖直弹簧、第二竖直杆、第四横板以及竖直管,所述第二横板与所述隔板连接,所述第三横板设置在所述固定框上,所述竖直管与所述第三横板连接,并且所述第二竖直弹簧抵顶在所述第二横板与所述第三横板之间,并且套在所述竖直管上,所述第三竖直弹簧、所述第四横板设置在所述竖直管内,所述第二竖直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横板连接、所述第四横板连接,使得所述第四横板抵顶所述第三竖直弹簧。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孔隙封堵塞结构,该孔隙封堵塞结构包括两个相互扣合的塞部,塞部包括内封堵部和外封堵部,通过内封堵部插接在管线、墙孔之间将孔隙封堵住,而外挡部位于墙孔的外部,从而可以将孔隙封堵住,也将内封堵部遮挡起来,还起到美观的效果,该孔隙封堵塞结构可单独使用,无需与密封胶泥或发泡剂配合使用,具有通用性好,施工简单且耐久性好的优点。
本发明所述的孔隙封堵塞结构,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封堵塞结构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塞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内封堵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外封堵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塞部位于墙孔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第一缺口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的结构左视图。
图9为本发明中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中内辅助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图7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孔隙封堵塞结构,包括:封堵塞结构主体9,所述封堵塞结构主体9包括两个相互扣合的塞部10,所述塞部10包括内封堵部1和外封堵部2,所述内封堵部1内设置有空腔103,所述外封堵部2包括内支撑部21和外挡部22,所述内支撑部21设置在所述空腔103内,所述外挡部22设置在所述内支撑部21的外端。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孔隙封堵塞结构,该孔隙封堵塞结构9包括两个相互扣合的塞部10,两个塞部10为两个结构相同的部分,二者扣合起来构成该孔隙封堵塞结构9,方便将孔隙封堵塞结构9安装在管线4上,操作人员将孔隙封堵塞结构9可以套在管线4的任意部位,而无需再从管线4的端部套到管线4上再移动到合适的部位上,省时省力,提高了操作人员的安装效率;再者,通过将孔隙封堵塞结构9按上述对称结构的设计,进一步提高了塞部10与塞部10之间的通用互换性,以及降低了制造成本;
具体而言,塞部10包括内封堵部1和外封堵部2,具体而言,内封堵部1内设置有空腔103,内封堵部1的外端的端面具有与该空腔103连通的开口,这样使得外封堵部2中的内支撑部21可以插接到空腔103内,使得内支撑部21填充在空腔103内,以此内支撑部21增加了内封堵部1的支撑强度,避免内封堵部1被管线4、墙孔5过渡挤压而变形损坏,操作人员在使用时将将两个塞部10扣合在管线4上,两个塞部10构成了孔隙封堵塞结构9,然后将孔隙封堵塞结构9沿着管线4向墙孔5内用力推动,进而使得孔隙封堵塞结构9进入到墙孔5内,以实现对墙孔5与管线4之间的孔隙封堵;可以理解,内封堵部1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如橡胶、硅胶、塑料等,外封堵部2具有一定的硬度,外封堵部2可以采用金属材料制作,如镀锌钢、不锈钢、铝合金等材料,亦或,采用非金属材料制作,如硬质塑料、硬质树脂、陶瓷等,这样外封堵部2的内支撑部21插接到内封堵部1的空腔103内,使得内封堵部1与墙孔5之间、内封堵部1与管线4之间均具有较大的摩擦力,使得内封堵部1卡在管线4和墙孔5之间孔隙内,将实现将孔隙封堵住;
而外挡部22则安装在内支撑部21的外端,当内封堵部1插接到墙孔5内后,外挡部22则接触墙面,外挡部22可以将墙孔5遮挡起来起到美观的作用,同时,外挡部22也将内封堵部1、内支撑部21遮挡起来,避免其裸露出来;外挡部22还可以起到限位的作用,避免内封堵部1过多地插接到墙孔5内而难以取出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孔隙封堵塞结构9,该孔隙封堵塞结构9包括两个相互扣合的塞部10,塞部10包括内封堵部1和外封堵部2,通过内封堵部1插接在管线4、墙孔5之间将孔隙封堵住,而外挡部22位于墙孔5的外部,从而可以将孔隙封堵住,也将内封堵部1遮挡起来,还起到美观的效果,该孔隙封堵塞结构9可单独使用,无需与密封胶泥或发泡剂配合使用,具有通用性好,施工简单且耐久性好的优点。
进一步地,所述内封堵部1的外壁上设置有多个外封堵片101,多个所述外封堵片101自上而下间隔排布,任意两个所述外封堵片之间形成第一缓冲槽,外封堵片101为弹性材质。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了进一步增加内封堵部1与墙孔5之间的密封性,优选地在内封堵部1的外壁上设计了多个外封堵片101,可以理解,外封堵片101在内封堵部1的外壁上不限于圆形,可以呈连续的环状、不连续的段状,亦或方形、椭圆形,亦或设计为与墙孔5、管线4近似的形状,第一缓冲槽的设置提高了外封堵片101在使用过程中的伸缩性,避免过分的挤压造成的寿命降低;
多个外封堵片101沿着内封堵部1的轴线方向依次设计,多个外封堵片101至少包括第一外封堵片101a、第二外封堵片101b、第三外封堵片101c,不限于第一外封堵片101a、第二外封堵片101b、第三外封堵片101c,其中,第一外封堵片101a靠近内封堵部1的插入端100,而第二外封堵片101b、第三外封堵片101c以此位于第一外封堵片101a的后方;
进一步地,第一外封堵片101a、第二外封堵片101b、第三外封堵片101c均相对插入端100向内封堵部1的外端倾斜,这样方便操作人员将内封堵部1插接到墙孔5内,同时,第一外封堵片101a、第二外封堵片101b、第三外封堵片101c,三者的外径可以相同,亦或,三者的外径依次增大;
当三者的外径依次增大时,第一外封堵片101a的外径相对第二外封堵片101b的外径小一些,第二外封堵片101b的外径相对第三外封堵片101c的外径小一些,使得多个外封堵片101呈“锥形”,这样增加了内封堵部1与墙孔5之间的密封性,也使得内封堵部1方便地插入到墙孔5,同时还增加了接触压力,避免内封堵部1从墙孔5内脱落出来。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外封堵片101a、第二外封堵片101b、第三外封堵片101c的外径值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所述内封堵部1的内壁上分别设置有多个内封堵片102,多个所述内封堵片102自上而下间隔排布,任意两个内封堵片102之间形成第二缓冲槽,内封堵片102为弹性材质。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了进一步增加内封堵部1与管线4之间的密封性,优先地在内封堵部1的内壁上设计了多个内封堵片102,可以理解,内封堵片102在内封堵部1的外壁上不限于圆形,可以呈连续的环状、不连续的段状,亦或方形、椭圆形,亦或设计为与墙孔5、管线4近似的形状,第二缓冲槽的设置提高了内封堵片102在使用过程中的伸缩性,避免过分的挤压造成的寿命降低;
多个内封堵片102沿着内封堵部1的轴线方向依次设计,多个内封堵片102至少包括第一内封堵片102a、第二内封堵片102b、第三内封堵片102c,不限于第一内封堵片102a、第二内封堵片102b、第三内封堵片102c,其中,第一内封堵片102a靠近内封堵部1的插入端100,而第二内封堵片102b、第三内封堵片102c以此位于第一内封堵片102a的后方;
进一步地,第一内封堵片102a、第二内封堵片102b、第三内封堵片102c均相对插入端100向内封堵部1的外端倾斜,这样方便操作人员将内封堵部1套在管线4上,同时,第一外封堵片101a、第二外封堵片101b、第三外封堵片101c,三者的内径可以相同,亦或,三者的内径依次减小;
当三者的内径依次减小时,第二内封堵片102b的内径相对第一内封堵片102a的内径小一些,第三内封堵片101c的内径相对第二内封堵片102b的内径小一些,使得多个内封堵片102呈倒置的“锥形”,这样增加了内封堵部1与管线4之间的密封性,使得内封堵部1方便地套到管线4上,也还增加了接触压力,避免内封堵部1从管线4上脱落出来。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内封堵片102a、第二内封堵片102b、第三内封堵片102c的内径数值不再赘述。
其中,上述外封堵片101相对于内封堵片102的尺寸更为粗壮,可以与孔壁形成较大的安装预紧压力,内封堵片102相对于外封堵片101更为狭长,拥有更大的变形量,可以更好的与不同形状、尺寸的管线接触,形成密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内支撑部21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限位部23,所述空腔103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限位部23对应的第二限位部104。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了使得内支撑部21与空腔103之间可以牢固的连接,在内支撑部21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限位部23,可以理解,第一限位部23是相对内支撑部21的内壁向外凸起的,第一限位部23为向外凸起的倒刺,该倒刺具有相对插入端100向内封堵部1的外端倾斜,对应地,空腔103的内壁上的第二限位部104此时则为向内凹陷的槽,使得倒刺插入到槽内,以此实现第一限位部23与第二限位部104的连接,增加了内支撑部21与空腔103的牢固的连接,避免内封堵部1从内支撑部21上脱离下来;
亦或,第一限位部23是相对内支撑部21的内壁向内凹陷的槽,对应地,空腔103的内壁上的第二限位部104此时则为向外凸起的倒刺,该倒刺具有相对插入端100向内封堵部1的外端倾斜,使得倒刺插入到槽内,以此实现第一限位部23与第二限位部104的连接,增加了内支撑部21与空腔103的牢固的连接,避免内封堵部1从内支撑部21上脱离下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挡部22上上设置有卡接机构,所述卡接机构包括卡柱31和卡钩板32,卡柱31和卡钩板32分别设置在同一个外挡部22相对的两侧,相互扣合的其中一个塞部10上的卡柱31与另一个塞部10上的卡钩板32卡接,相互扣合的其中一个塞部10上的卡钩板32与另一个塞部10上的卡柱31卡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了方便两个外挡部22之间的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在外挡部22上设置有卡接机构,具体而言,该卡接机构包括卡柱31和卡钩板32,可以理解,外挡部22具有两个端部,卡柱31安装在外挡部22的其中一个端部,卡钩板32安装在外挡部22的另一个端部,并且卡钩板32相对地伸出外挡部22,这样卡钩板32端部的卡钩槽321可以卡到卡柱31上,为了增加该孔隙封堵塞结构9的美观性,将上述的卡接机构设计在外挡部22朝向墙面的表面上,同时,在该表面上设置有凹陷的槽体222,且槽体222的深度大于等于卡柱31的高度,以及卡钩板32的厚度,这样当外挡部22接触到墙面后可以完全地将卡接机构遮挡起来,增加了该孔隙封堵塞结构9的美观性,也增加了该卡接机构的安全性,避免卡接机构裸露在外部意外损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挡部22上设置有防脱机构;进一步地,所述防脱机构包括第一缺口槽12、第二缺口槽212以及卡杆223,所述内封堵部1的下端设置有所述第一缺口槽12,所述内支撑部21的下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缺口槽12对应的所述第二缺口槽212,所述外挡部22上设置有所述卡杆223,所述卡杆223延伸至所述第二缺口槽212内。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了进一步增加孔隙封堵塞结构9与墙孔5之间的密封性,本实施例中在外挡部22上设置有防脱机构,具体而言,防脱机构包括第一缺口槽12、第二缺口槽212以及卡杆223;
在内封堵体11的下端设置有第一缺口槽12,对应地,内支撑部21的下端设置有第二缺口槽212,同时,外挡部22上设置有卡杆223,卡杆223的端部则延伸至第二缺口槽212内,可以理解,卡杆223与内支撑部21之间具有间隙,卡杆223的端部具有外向凸部,使得该卡杆223呈倒置的L状,同时第一缺口槽12的内壁上具有卡板13,以此使得卡杆223伸入到第一缺口槽12内,而卡杆223的端部相对卡板13则向外凸出,可与墙孔5的内壁接触,可以理解,该卡板13具有较好的变形能力,第一缺口槽12为具有弹性的板体16与空腔103构成,这样该弹性的板体16则填充在卡杆223与内支撑部21之间的间隙内,保证了卡杆223足够变形量的同时,也保证了可靠的密封性能;当卡杆223与墙孔5接触变形后,相对于具有弹性的外封堵片101可为该孔隙封堵塞结构9提供更大的防脱出力,另外,卡杆223可避免安装时由于外封堵片101回弹造成的孔隙封堵塞结构9外窜,保证外挡部22与墙面的紧密贴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支撑部21、所述外挡部22的端面上设置有多个插槽14和多个相互适配的插杆15,其中插槽14和插杆15分别设置在外挡部的两个相对的端面上。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了进一步方便两个内支撑部21、两个外挡部22之间的安装,本实施例中在内支撑部21、外挡部22的端面上设置有多个插槽14和多个插杆15,可以理解,内支撑部21、外挡部22均具有两个端面,在内支撑部21的其中一个端面上开设插槽14,另一个端面上开设插杆15,这样当两个内支撑部21相互扣合时,使得插杆15可以插接到插槽14内,同理,两个外挡部22相互扣合时,使得插杆15可以插接到插槽14内,可以避免两个内支撑部21、两个外挡部22之间发生错位,提高了安装便捷性。
如图8-图10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挡部22上还设置有辅助装置6,所述辅助装置6包括辅助壳601、辅助盖602,所述辅助壳601设置在所述外挡部22的内壁上,所述辅助盖602连接在所述辅助壳601上,并且所述辅助壳601与所述辅助盖602之间设置有防水密封圈603,所述辅助盖602的外壁上设置有凹凸纹路,所述辅助壳601的内壁上设置有抵顶所述辅助盖602的第一辅助机构61和两个第二辅助机构62,两个所述第二辅助机构均布在所述第一辅助机构的两侧,所述第二辅助机构包括两个抵顶管604、横向支杆605以及横向弹簧606,两个所述抵顶管604分别设置在所述辅助盖602、所述辅助壳601的内壁上,所述横向支杆605的端部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抵顶管604内,所述横向弹簧606设置在两个所述抵顶管604之间,所述第一辅助机构包括两个三端活动杆607、固定框608以及隔板609,所述固定框608设置在所述辅助壳601的内壁上,所述隔板609设置在所述固定框608内,两个所述三端活动杆607分别设置在所述固定框608的两侧,所述三端活动杆607的中间端穿过所述固定框608与所述隔板609连接,并且所述三端活动杆607的两个侧边端分别通过第一竖直杆610与所述抵顶管604连接,所述辅助盖602的内壁上设置两个第一横板611,两个所述第一横板611位于所述固定框608的两侧,并且所述第一横板611套在所述三端活动杆607上,所述第一横板611与所述固定框608之间的三端活动杆607上套设置有第一竖直弹簧619。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了防止该孔隙封堵塞结构9从墙孔5内脱离出来,在外挡部22上设计了防脱机构,其中,主要是通过卡杆223抵顶卡接到墙孔5上,使得卡杆223自身发生形变而产生墙孔内壁的挤压力,以此起到防脱效果,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增加防脱效果,在外挡部22上还设置有辅助装置6,具体地,辅助装置6在外挡部22的槽体222内并抵顶在墙面上,产生垂直于墙面并向外的拉力,以此为卡杆223提供一个持续向外的拉力,使得拉杆223受到预紧作用,同时该辅助装置6也可以起到限位作用,防止操作人员在转动管线4时,管线4带动孔隙封堵塞结构9同时周向转动,降低卡杆223在墙孔5内壁的造成划痕,或者,卡杆223被损坏;
具体而言,辅助装置6包括辅助壳601、辅助盖602,辅助壳601安装在外挡部22的内壁上,辅助盖602安装在辅助壳601上,并且辅助壳601与辅助盖602之间设置有防水密封圈603,以此防止沿着墙面流动的雨水进入到辅助壳601内;而辅助壳601的内壁上安装有抵顶辅助盖602的第一辅助机构和两个第二辅助机构,两个第二辅助机构则均布在第一辅助机构的两侧,具体地,第二辅助机构包括两个抵顶管604、横向支杆605以及横向弹簧606,两个抵顶管604在横向上分别安装在辅助盖602、辅助壳601的内壁上,横向支杆605的端部滑动地设置在抵顶管604内,抵顶管604内具有空间6041,而横向支杆605的端部内安装了挡板6051,以此两个挡板6051分部在抵顶管604内的空间6041内可以滑动,而横向弹簧606设置在两个抵顶管604之间,以此使得第二辅助机构将辅助盖602抵顶在墙面上产生向外的拉力,进而对卡杆223起到预紧力作用;同时辅助盖602的外壁上设置有凹凸纹路,这样也增加辅助装置6与墙面之间的摩擦力,进而防止孔隙封堵塞结构9发生周向转动;
进一步地,第一辅助机构包括两个三端活动杆607、固定框608、隔板609以及多个内辅助组,固定框608通过伸缩座安装在辅助壳601的内壁上,可以理解,该伸缩座只能在平行线管4的方向上左右移动,隔板609安装在固定框608内,两个三端活动杆607分别设置在固定框608的两侧,三端活动杆607的中间端穿过固定框608与隔板609连接,并且三端活动杆607的两个侧边端6071分别通过第一竖直杆610与抵顶管604连接,辅助盖602的内壁上设置两个第一横板611,两个第一横板611位于固定框608的两侧,并且第一横板611套在所述三端活动杆607上,第一横板611与固定框608之间的三端活动杆607上套设置有第一竖直弹簧619,以此使得第一辅助机构具有较好的固定能力,增加第二辅助机构的稳定性,避免两个抵顶管604与横向支杆60之间发生扭动变形。
需要说明的是,固定框608上开设圆孔即可,而第一横板611上开设与管线4向平行的条形孔,以方便三端活动杆607的中间端穿过条形孔与隔板609连接,同时该条形孔也垂直于外挡部22。
进一步地,第一辅助机构61中还包括多个内辅助组63,多个所述内辅助组均布在所述固定框608内,并分别位于所述隔板609的两侧,所述内辅助组包括第二横板612、第三横板613、第二竖直弹簧614、第三竖直弹簧615、第二竖直杆616、第四横板617以及竖直管618,所述第二横板612与所述隔板609连接,所述第三横板613设置在所述固定框608上,所述竖直管618与所述第三横板613连接,并且所述第二竖直弹簧614抵顶在所述第二横板612与所述第三横板613之间,并且套在所述竖直管618上,所述第三竖直弹簧615、所述第四横板617设置在所述竖直管618内,所述第二竖直杆616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横板612连接、所述第四横板617连接,使得所述第四横板617抵顶所述第三竖直弹簧615。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当孔隙封堵塞结构9具有周向转动的趋势时会引起两个抵顶管604与横向支杆60之间发生扭动变形,而为了进一步防止发生这样情况,在第一辅助机构中还包括多个内辅助组,具体而言,多个内辅助组安装在固定框608内,并分别位于隔板609的两侧,以此防止隔板609内发生移动,具体地,内辅助组包括第二横板612、第三横板613、第二竖直弹簧614、第三竖直弹簧615、第二竖直杆616、第四横板617以及竖直管618,以此当隔板609在固定框609内移动时,隔板609则推动第二横板612,进而第二横板612推动第二竖直杆616、第二竖直弹簧614,进而第二竖直杆616则推动竖直管618内的第四横板617,使得第四横板617推动第三竖直弹簧615,但是第二竖直弹簧614、第三竖直弹簧615则产生相反的推力以阻挡该趋势,同理,隔板609另一侧的内辅助组则产生拉力以阻挡该趋势,进而使得第一辅助机构更加稳定的支撑两个第二辅助机构,防止两个抵顶管604与横向支杆60之间发生扭动变形。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与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10)

1.一种孔隙封堵塞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封堵塞结构主体(9),所述封堵塞结构主体(9)包括两个相互扣合的塞部(10),所述塞部(10)包括内封堵部(1)和外封堵部(2),所述内封堵部(1)内设置有空腔(103),所述外封堵部(2)包括内支撑部(21)和外挡部(22),所述内支撑部(21)设置在所述空腔(103)内,所述外挡部(22)设置在所述内支撑部(21)的外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孔隙封堵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封堵部(1)的外壁上设置有多个外封堵片(101),多个所述外封堵片(101)自上而下间隔排布,任意两个所述外封堵片(101)之间形成第一缓冲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孔隙封堵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封堵部(1)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内封堵片(102),多个所述内封堵片(102)自上而下间隔排布,任意两个所述内封堵片(102)之间形成第二缓冲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孔隙封堵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支撑部(21)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限位部(23),所述空腔(103)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限位部(23)对应的第二限位部(10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孔隙封堵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挡部(22)上设置有卡接机构,所述卡接机构包括卡柱(31)和卡钩板(32),分别设置在所述外挡部(22)相对的两侧,相互扣合的其中一个塞部(10)上的卡柱(31)与另一个所述塞部(10)上的卡钩板(32)卡接,相互扣合的其中一个塞部(10)上的卡钩板(32)与另一个所述塞部(10)上的卡柱(31)卡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孔隙封堵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挡部(22)上设置有防脱机构,所述防脱机构扣合吸附在墙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孔隙封堵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机构包括第一缺口槽(12)、第二缺口槽(212)以及卡杆(223),所述内封堵部(1)的下端设置有所述第一缺口槽(12),所述内支撑部(21)的下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缺口槽(12)对应的所述第二缺口槽(212),所述外挡部(22)上设置有所述卡杆(223),所述卡杆(223)延伸至所述第二缺口槽(212)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孔隙封堵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支撑部(21)、所述外挡部(22)的端面上设置有多个插槽(14)和多个相互适配的插杆(15),其中所述插槽(14)和所述插杆(15)分别设置在所述外挡部(22)的两个相对的端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孔隙封堵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挡部(22)上还设置有辅助装置(6),所述辅助装置(6)包括辅助壳(601)、辅助盖(602),所述辅助壳(601)设置在所述外挡部(22)的内壁上,所述辅助盖(602连接在所述辅助壳(601)上,并且所述辅助壳(601)与所述辅助盖(602之间设置有防水密封圈(603),所述辅助盖(602)的外壁上设置有凹凸纹路,所述辅助壳(601)的内壁上设置有抵顶所述辅助盖(602)的第一辅助机构(61)和两个第二辅助机构(62),两个所述第二辅助机构均布在所述第一辅助机构的两侧,所述第二辅助机构包括两个抵顶管(604)、横向支杆(605)以及横向弹簧(606),两个所述抵顶管(604)分别设置在所述辅助盖(602)、所述辅助壳(601)的内壁上,所述横向支杆(605)的端部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抵顶管(604)内,所述横向弹簧(606)设置在两个所述抵顶管(604)之间,所述第一辅助机构包括两个三端活动杆(607)、固定框(608)以及隔板(609),所述固定框(608)设置在所述辅助壳(601)的内壁上,所述隔板(609)设置在所述固定框(608)内,两个所述三端活动杆(607)分别设置在所述固定框(608)的两侧,所述三端活动杆(607)的中间端穿过所述固定框(608)与所述隔板(609连接,并且所述三端活动杆(607)的两个侧边端分别通过第一竖直杆(610)与所述抵顶管(604)连接,所述辅助盖(602)的内壁上设置两个第一横板(611),两个所述第一横板(611)位于所述固定框(608)的两侧,并且所述第一横板(611)套在所述三端活动杆(607)上,所述第一横板(611)与所述固定框(608)之间的三端活动杆(607)上套设置有第一竖直弹簧(619)。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孔隙封堵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辅助机构(61)中还包括多个内辅助组(63),多个所述内辅助组均布在所述固定框(608)内,并分别位于所述隔板(609)的两侧,所述内辅助组包括第二横板(612)、第三横板(613)、第二竖直弹簧(614)、第三竖直弹簧(615)、第二竖直杆(616)、第四横板(617)以及竖直管(618),所述第二横板(612)与所述隔板(609)连接,所述第三横板(613)设置在所述固定框(608上,所述竖直管(618)与所述第三横板(613)连接,并且所述第二竖直弹簧(614抵顶在所述第二横板(612)与所述第三横板(613)之间,并且套在所述竖直管(618)上,所述第三竖直弹簧(615)、所述第四横板(617)设置在所述竖直管(618)内,所述第二竖直杆(616)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横板(612)连接、所述第四横板(617)连接,使得所述第四横板(617)抵顶所述第三竖直弹簧(615)。
CN202110361394.3A 2021-04-02 2021-04-02 一种孔隙封堵塞结构 Pending CN11309006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61394.3A CN113090061A (zh) 2021-04-02 2021-04-02 一种孔隙封堵塞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61394.3A CN113090061A (zh) 2021-04-02 2021-04-02 一种孔隙封堵塞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90061A true CN113090061A (zh) 2021-07-09

Family

ID=766736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61394.3A Pending CN113090061A (zh) 2021-04-02 2021-04-02 一种孔隙封堵塞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90061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2013103735U1 (de) * 2013-08-16 2013-08-29 Max Frank Gmbh & Co Kg Verschlussstopfen
CN204284673U (zh) * 2014-12-01 2015-04-22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穿墙孔盖板及其盖板组件
CN207685933U (zh) * 2017-11-10 2018-08-03 浙江浩瀚塑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管钻孔堵漏套
CN108709045A (zh) * 2018-06-22 2018-10-26 李得恩 石油管道封堵装置
CN209705435U (zh) * 2019-01-18 2019-11-29 李致诣 一种用于安装空调的穿墙钻孔密封装置
CN210510726U (zh) * 2019-06-21 2020-05-12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管道堵头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2013103735U1 (de) * 2013-08-16 2013-08-29 Max Frank Gmbh & Co Kg Verschlussstopfen
CN204284673U (zh) * 2014-12-01 2015-04-22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穿墙孔盖板及其盖板组件
CN207685933U (zh) * 2017-11-10 2018-08-03 浙江浩瀚塑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管钻孔堵漏套
CN108709045A (zh) * 2018-06-22 2018-10-26 李得恩 石油管道封堵装置
CN209705435U (zh) * 2019-01-18 2019-11-29 李致诣 一种用于安装空调的穿墙钻孔密封装置
CN210510726U (zh) * 2019-06-21 2020-05-12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管道堵头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447589U (zh) 速装挂墙板系统
CN211668033U (zh) 一种隐藏式水气接头及燃气热水设备
CN113090061A (zh) 一种孔隙封堵塞结构
CN214368369U (zh) 法兰连接处保护套装置
CN216475628U (zh) 一种孔隙封堵塞
CN204739752U (zh) 一种断冷桥箱体结构
CN217899177U (zh) 一种管道接口密封装置
CN209755269U (zh) 一种管线包回拉机构
KR100666012B1 (ko) 공동주택 외벽에 설치되는 배수파이프 지지장치
CN214064122U (zh) 耐高压快速消防接扣
CN201860068U (zh) 电线电缆管接头
CN105571016A (zh) 连接管组件及空调系统
CN217272702U (zh) 一种汽车用尼龙管快插接头集成管组
CN205023192U (zh) 真空储藏组件及包括该真空储藏组件的冰箱
CN220726781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异形钢管
CN220643557U (zh) 一种洗衣机进水管
CN211234092U (zh) 集流组件及换热器
CN219734671U (zh) 一种防脱型固定保温管道的构件
CN217785459U (zh) 一种挂墙板组件及空调器
CN216923532U (zh) 管路连接结构及气体管路
CN219088936U (zh) 快拆箱
CN214199826U (zh) 一种循环水冷却塔填料安装用支撑装置
CN219120740U (zh) 一种便于安装和拆卸的空调通风管道
CN220015718U (zh) 一种耐腐蚀的不锈钢复合钢板
CN211423637U (zh) 水利工程用输水管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70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