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87759B - 一种抗菌多肽衍生物合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菌多肽衍生物合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87759B
CN113087759B CN202110640802.9A CN202110640802A CN113087759B CN 113087759 B CN113087759 B CN 113087759B CN 202110640802 A CN202110640802 A CN 202110640802A CN 113087759 B CN113087759 B CN 1130877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enylalanine
cellulose
parts
grafted cellulose
benzyl glutam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4080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87759A (zh
Inventor
何伶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ynpeptid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ynpeptid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ynpeptid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ynpeptid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4080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8775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877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877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877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877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lyamide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多肽衍生物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抗菌多肽衍生物,BOC‑L‑苯丙氨酸‑聚谷氨酸苄酯接枝纤维素,进一步引入的BOC‑L‑苯丙氨酸在盐酸体系中,脱Boc生成氨基,与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的环氧基团发生加成反应,得到季铵盐‑L‑苯丙氨酸‑聚谷氨酸苄酯接枝纤维素,在三氟乙酸和溴化氢醋酸溶液体系中,纤维素接枝的聚谷氨酸苄酯水解生成羧基,得到抗菌多肽衍生物,季铵盐具有优异的抗菌活性和抗菌广谱性,L‑苯丙氨酸‑聚谷氨酸多肽分子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和抗菌活性,对纤维素进行接枝改性,表现出优异的抗菌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抗菌多肽衍生物合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肽衍生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抗菌多肽衍生物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多肽化合物是一种具有生物化学的氨基酸大分子,主要有抗菌性活性肽、细胞因子模拟肽、诊断用多肽等,在医疗领域、生物制药、保健食品等具有重要的应用,开发新型高效的生物活性多肽及其衍生物成为研究热点,以α-氨基酸-N-羧基酸酐开环聚合法,是合成长链多肽的简单高效的方法。
纤维素作为天然生物质大分子,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廉价易得,可以作为医用敷料、止血纱布、药物载体等,在生物医疗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发表在《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的文献《多肽改性二醋酸纤维素纳米纤维的制备及抗菌性能》,公开了通过固相合成技术,合成抗菌多肽接枝到二醋酸纤维素中,具有优良的抗菌性能,因此可以以纤维素作为载体,将多肽化合物接枝到纤维素中,合成新型抗菌多肽衍生物,应用在生物医疗等领域。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菌多肽衍生物合成方法,具有优良的生物和抗菌活性。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抗菌多肽衍生物,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向二甲亚砜溶剂中加入以重量份数计为100份的氯化纤维素,搅拌溶胀后加入40-120份的1,6-己二胺,加热至80-110 ℃,反应6-12 h,反应置于冰水浴中冷却,加入去离子水进行沉淀,过滤溶剂,二氯甲烷和丙酮洗涤产物,干燥后得到胺化纤维素。
(2)向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加入胺化纤维素,搅拌溶胀后通入氮气,排除空气,然后加入谷氨酸5-苄酯N-羧基环内酸酐,进行开环聚合反应,反应后冷却加入去离子水进行沉淀,依次使用去离子水、丙酮、二氯甲烷洗涤产物,干燥后得到聚谷氨酸苄酯接枝纤维素。
(3)向N,N-二甲基甲酰胺中加入1,2-二氯甲烷助溶剂,然后加入聚谷氨酸苄酯接枝纤维素,搅拌溶胀后加入BOC-L-苯丙氨酸,滴加催化剂和缩合剂,加热至35-60 ℃,反应6-12 h,反应后冷却加入去离子水进行沉淀,依次使用去离子水、二氯甲烷和乙醇洗涤产物,干燥后得到BOC-L-苯丙氨酸-聚谷氨酸苄酯接枝纤维素。
(4)向N,N-二甲基甲酰胺中加入1,4二氧六环助溶剂,然后加入BOC-L-苯丙氨酸-聚谷氨酸苄酯接枝纤维素,搅拌溶胀,滴加稀盐酸,调节溶液中HCl的浓度为0.5-1.2 mol/L,在20-40 ℃中反应12-36 h,反应后冷却加入去离子水进行沉淀,依次使用去离子水、丙酮和乙醇洗涤产物,干燥后得到L-苯丙氨酸-聚谷氨酸苄酯接枝纤维素。
(5)向N,N-二甲基甲酰胺中加入L-苯丙氨酸-聚谷氨酸苄酯接枝纤维素,搅拌溶胀后加入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加热发生反应,反应后冷却加入去离子水进行沉淀,依次使用去离子水、丙酮和乙醇洗涤产物,干燥后得到季铵盐-L-苯丙氨酸-聚谷氨酸苄酯接枝纤维素。
(6)将季铵盐-L-苯丙氨酸-聚谷氨酸苄酯接枝纤维素加入到三氟乙酸溶液中,然后滴加溴化氢醋酸溶液,在20-40 ℃中,反应3-8 h,反应后冷却加入去离子水进行沉淀,依次使用去离子水、丙酮和乙醇洗涤产物,干燥后得到抗菌多肽衍生物。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以重量份数计,胺化纤维素为100份、谷氨酸5-苄酯N-羧基环内酸酐为80-200份。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开环聚合反应在20-35 ℃中,进行24-72 h。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以重量份数计,聚谷氨酸苄酯接枝纤维素为100份、BOC-L-苯丙氨酸为2-6份、催化剂为0.6-2.5份、缩合剂为1.5-4份。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的催化剂为1-羟基苯并三唑,缩合剂为二环己基碳二亚胺。
优选的,所述步骤(5)中以重量份数计,L-苯丙氨酸-聚谷氨酸苄酯接枝纤维素为100份、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为4-15份。
优选的,所述步骤(5)中的反应在60-90 ℃中进行10-30 h。
(三)有益的技术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该一种抗菌多肽衍生物,氯化纤维素的氯甲基与1,6-己二胺的一个氨基反应,得到胺化纤维素,纤维素引入的氨基作为引发位点,引发谷氨酸5-苄酯N-羧基环内酸酐进行开环聚合,在纤维素分子侧链引入端氨基的聚谷氨酸苄酯聚合物,然后端氨基在1-羟基苯并三唑和二环己基碳二亚胺的催化下,与BOC-L-苯丙氨酸的羧基发生酰胺化反应,得到BOC-L-苯丙氨酸-聚谷氨酸苄酯接枝纤维素,进一步引入的BOC-L-苯丙氨酸在盐酸体系中,脱Boc生成氨基,然后再与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的环氧基团发生加成反应,得到季铵盐-L-苯丙氨酸-聚谷氨酸苄酯接枝纤维素,进一步在三氟乙酸和溴化氢醋酸溶液体系中,纤维素接枝的聚谷氨酸苄酯水解生成羧基,得到抗菌多肽衍生物,从而在纤维素侧链引入含有季铵盐的L-苯丙氨酸-聚谷氨酸多肽分子,季铵盐具有优异的抗菌活性和抗菌广谱性,L-苯丙氨酸-聚谷氨酸多肽分子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和抗菌活性,对纤维素进行接枝改性,得到抗菌多肽衍生物对大肠杆菌等细菌,具有很强的抑制和杀灭作用,表现出优异的生物活性和抑菌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胺化纤维素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聚谷氨酸苄酯接枝纤维素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BOC-L-苯丙氨酸-聚谷氨酸苄酯接枝纤维素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L-苯丙氨酸-聚谷氨酸苄酯接枝纤维素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季铵盐-L-苯丙氨酸-聚谷氨酸苄酯接枝纤维素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抗菌多肽衍生物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一种抗菌多肽衍生物,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向二甲亚砜溶剂中加入以重量份数计为100份的氯化纤维素,搅拌溶胀后加入40-120份的1,6-己二胺,加热至80-110 ℃,反应6-12 h,反应置于冰水浴中冷却,加入去离子水进行沉淀,过滤溶剂,二氯甲烷和丙酮洗涤产物,干燥后得到胺化纤维素。
(2)向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加入以重量份数计为100份的胺化纤维素,搅拌溶胀后通入氮气,排除空气,然后加入80-200份的谷氨酸5-苄酯N-羧基环内酸酐,在20-35 ℃中,进行开环聚合反应24-72 h,反应后冷却加入去离子水进行沉淀,依次使用去离子水、丙酮、二氯甲烷洗涤产物,干燥后得到聚谷氨酸苄酯接枝纤维素。
(3)向N,N-二甲基甲酰胺中加入1,2-二氯甲烷助溶剂,然后加入以重量份数计为100份的聚谷氨酸苄酯接枝纤维素,搅拌溶胀后加入2-6份BOC-L-苯丙氨酸,滴加0.6-2.5份催化剂1-羟基苯并三唑,和1.5-4缩合剂二环己基碳二亚胺,加热至35-60 ℃,反应6-12 h,反应后冷却加入去离子水进行沉淀,依次使用去离子水、二氯甲烷和乙醇洗涤产物,干燥后得到BOC-L-苯丙氨酸-聚谷氨酸苄酯接枝纤维素。
(4)向N,N-二甲基甲酰胺中加入1,4二氧六环助溶剂,然后加入BOC-L-苯丙氨酸-聚谷氨酸苄酯接枝纤维素,搅拌溶胀,滴加稀盐酸,调节溶液中HCl的浓度为0.5-1.2 mol/L,在20-40 ℃中反应12-36 h,反应后冷却加入去离子水进行沉淀,依次使用去离子水、丙酮和乙醇洗涤产物,干燥后得到L-苯丙氨酸-聚谷氨酸苄酯接枝纤维素。
(5)向N,N-二甲基甲酰胺中加入以重量份数计为100份的L-苯丙氨酸-聚谷氨酸苄酯接枝纤维素,搅拌溶胀后加入4-15份的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加热在60-90 ℃反应10-30 h,反应后冷却加入去离子水进行沉淀,依次使用去离子水、丙酮和乙醇洗涤产物,干燥后得到季铵盐-L-苯丙氨酸-聚谷氨酸苄酯接枝纤维素。
(6)将季铵盐-L-苯丙氨酸-聚谷氨酸苄酯接枝纤维素加入到三氟乙酸溶液中,然后滴加溴化氢醋酸溶液,在20-40 ℃中,反应3-8 h,反应后冷却加入去离子水进行沉淀,依次使用去离子水、丙酮和乙醇洗涤产物,干燥后得到抗菌多肽衍生物。
实施例1
(1)向50 mL二甲亚砜溶剂中加入2 g氯化纤维素,搅拌溶胀后加入0.8 g的1,6-己二胺,加热至80 ℃,反应6 h,反应置于冰水浴中冷却,加入去离子水进行沉淀,过滤溶剂,二氯甲烷和丙酮洗涤产物,干燥后得到胺化纤维素。
(2)向50 mL的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加入1 g的胺化纤维素,搅拌溶胀后通入氮气,排除空气,然后加入0.8 g的谷氨酸5-苄酯N-羧基环内酸酐,在20 ℃中,进行开环聚合反应24 h,反应后冷却加入去离子水进行沉淀,依次使用去离子水、丙酮、二氯甲烷洗涤产物,干燥后得到聚谷氨酸苄酯接枝纤维素。
(3)向40 mL的N,N-二甲基甲酰胺中加入15 mL的1,2-二氯甲烷助溶剂,然后加入1g的聚谷氨酸苄酯接枝纤维素,搅拌溶胀后加入0.02 g的BOC-L-苯丙氨酸,滴加0.006 g的催化剂1-羟基苯并三唑,和0.015 g的缩合剂二环己基碳二亚胺,加热至35 ℃,反应6 h,反应后冷却加入去离子水进行沉淀,依次使用去离子水、二氯甲烷和乙醇洗涤产物,干燥后得到BOC-L-苯丙氨酸-聚谷氨酸苄酯接枝纤维素。
(4)向50 mLN,N-二甲基甲酰胺中加入25 mL的1,4二氧六环助溶剂,然后加入2 g的BOC-L-苯丙氨酸-聚谷氨酸苄酯接枝纤维素,搅拌溶胀,滴加稀盐酸,调节溶液中HCl的浓度为0.5 mol/L,在20 ℃中反应12 h,反应后冷却加入去离子水进行沉淀,依次使用去离子水、丙酮和乙醇洗涤产物,干燥后得到L-苯丙氨酸-聚谷氨酸苄酯接枝纤维素。
(5)向60 mL的N,N-二甲基甲酰胺中加入2 g的L-苯丙氨酸-聚谷氨酸苄酯接枝纤维素,搅拌溶胀后加入0.08 g的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加热在60 ℃反应10 h,反应后冷却加入去离子水进行沉淀,依次使用去离子水、丙酮和乙醇洗涤产物,干燥后得到季铵盐-L-苯丙氨酸-聚谷氨酸苄酯接枝纤维素。
(6)将1 g季铵盐-L-苯丙氨酸-聚谷氨酸苄酯接枝纤维素加入到30 mL的三氟乙酸溶液中,然后滴加25 mL溴化氢醋酸溶液,在20 ℃中,反应3 h,反应后冷却加入去离子水进行沉淀,依次使用去离子水、丙酮和乙醇洗涤产物,干燥后得到抗菌多肽衍生物。
实施例2
(1)向60 mL二甲亚砜溶剂中加入2 g氯化纤维素,搅拌溶胀后加入1.5 g的1,6-己二胺,加热至100 ℃,反应6 h,反应置于冰水浴中冷却,加入去离子水进行沉淀,过滤溶剂,二氯甲烷和丙酮洗涤产物,干燥后得到胺化纤维素。
(2)向80 mL的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加入1 g的胺化纤维素,搅拌溶胀后通入氮气,排除空气,然后加入1.2 g的谷氨酸5-苄酯N-羧基环内酸酐,在30 ℃中,进行开环聚合反应48 h,反应后冷却加入去离子水进行沉淀,依次使用去离子水、丙酮、二氯甲烷洗涤产物,干燥后得到聚谷氨酸苄酯接枝纤维素。
(3)向60 mL的N,N-二甲基甲酰胺中加入20 mL的1,2-二氯甲烷助溶剂,然后加入1g的聚谷氨酸苄酯接枝纤维素,搅拌溶胀后加入0.03 g的BOC-L-苯丙氨酸,滴加0.012 g的催化剂1-羟基苯并三唑,和0.022 g的缩合剂二环己基碳二亚胺,加热至40 ℃,反应6 h,反应后冷却加入去离子水进行沉淀,依次使用去离子水、二氯甲烷和乙醇洗涤产物,干燥后得到BOC-L-苯丙氨酸-聚谷氨酸苄酯接枝纤维素。
(4)向80 mLN,N-二甲基甲酰胺中加入40 mL的1,4二氧六环助溶剂,然后加入2 g的BOC-L-苯丙氨酸-聚谷氨酸苄酯接枝纤维素,搅拌溶胀,滴加稀盐酸,调节溶液中HCl的浓度为1 mol/L,在20 ℃中反应36 h,反应后冷却加入去离子水进行沉淀,依次使用去离子水、丙酮和乙醇洗涤产物,干燥后得到L-苯丙氨酸-聚谷氨酸苄酯接枝纤维素。
(5)向70 mL的N,N-二甲基甲酰胺中加入2 g的L-苯丙氨酸-聚谷氨酸苄酯接枝纤维素,搅拌溶胀后加入0.15 g的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加热在80 ℃反应20 h,反应后冷却加入去离子水进行沉淀,依次使用去离子水、丙酮和乙醇洗涤产物,干燥后得到季铵盐-L-苯丙氨酸-聚谷氨酸苄酯接枝纤维素。
(6)将1 g季铵盐-L-苯丙氨酸-聚谷氨酸苄酯接枝纤维素加入到40 mL的三氟乙酸溶液中,然后滴加35 mL溴化氢醋酸溶液,在30 ℃中,反应5 h,反应后冷却加入去离子水进行沉淀,依次使用去离子水、丙酮和乙醇洗涤产物,干燥后得到抗菌多肽衍生物。
实施例3
(1)向80 mL二甲亚砜溶剂中加入2 g氯化纤维素,搅拌溶胀后加入1.5 g的1,6-己二胺,加热至100 ℃,反应12 h,反应置于冰水浴中冷却,加入去离子水进行沉淀,过滤溶剂,二氯甲烷和丙酮洗涤产物,干燥后得到胺化纤维素。
(2)向100 mL的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加入1 g的胺化纤维素,搅拌溶胀后通入氮气,排除空气,然后加入1.5 g的谷氨酸5-苄酯N-羧基环内酸酐,在40 ℃中,进行开环聚合反应48 h,反应后冷却加入去离子水进行沉淀,依次使用去离子水、丙酮、二氯甲烷洗涤产物,干燥后得到聚谷氨酸苄酯接枝纤维素。
(3)向70 mL的N,N-二甲基甲酰胺中加入25 mL的1,2-二氯甲烷助溶剂,然后加入1g的聚谷氨酸苄酯接枝纤维素,搅拌溶胀后加入0.05 g的BOC-L-苯丙氨酸,滴加0.02 g的催化剂1-羟基苯并三唑,和0.03 g的缩合剂二环己基碳二亚胺,加热至40 ℃,反应6 h,反应后冷却加入去离子水进行沉淀,依次使用去离子水、二氯甲烷和乙醇洗涤产物,干燥后得到BOC-L-苯丙氨酸-聚谷氨酸苄酯接枝纤维素。
(4)向100 mLN,N-二甲基甲酰胺中加入40 mL的1,4二氧六环助溶剂,然后加入2 g的BOC-L-苯丙氨酸-聚谷氨酸苄酯接枝纤维素,搅拌溶胀,滴加稀盐酸,调节溶液中HCl的浓度为1 mol/L,在30 ℃中反应24 h,反应后冷却加入去离子水进行沉淀,依次使用去离子水、丙酮和乙醇洗涤产物,干燥后得到L-苯丙氨酸-聚谷氨酸苄酯接枝纤维素。
(5)向120 mL的N,N-二甲基甲酰胺中加入2 g的L-苯丙氨酸-聚谷氨酸苄酯接枝纤维素,搅拌溶胀后加入0.22 g的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加热在70 ℃反应24 h,反应后冷却加入去离子水进行沉淀,依次使用去离子水、丙酮和乙醇洗涤产物,干燥后得到季铵盐-L-苯丙氨酸-聚谷氨酸苄酯接枝纤维素。
(6)将1 g季铵盐-L-苯丙氨酸-聚谷氨酸苄酯接枝纤维素加入到40 mL的三氟乙酸溶液中,然后滴加35 mL溴化氢醋酸溶液,在30 ℃中,反应5 h,反应后冷却加入去离子水进行沉淀,依次使用去离子水、丙酮和乙醇洗涤产物,干燥后得到抗菌多肽衍生物。
实施例4
(1)向100 mL二甲亚砜溶剂中加入2 g氯化纤维素,搅拌溶胀后加入2.4 g的1,6-己二胺,加热至110 ℃,反应12 h,反应置于冰水浴中冷却,加入去离子水进行沉淀,过滤溶剂,二氯甲烷和丙酮洗涤产物,干燥后得到胺化纤维素。
(2)向150 mL的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加入1 g的胺化纤维素,搅拌溶胀后通入氮气,排除空气,然后加入2 g的谷氨酸5-苄酯N-羧基环内酸酐,在35 ℃中,进行开环聚合反应72 h,反应后冷却加入去离子水进行沉淀,依次使用去离子水、丙酮、二氯甲烷洗涤产物,干燥后得到聚谷氨酸苄酯接枝纤维素。
(3)向100 mL的N,N-二甲基甲酰胺中加入40 mL的1,2-二氯甲烷助溶剂,然后加入1 g的聚谷氨酸苄酯接枝纤维素,搅拌溶胀后加入0.06 g的BOC-L-苯丙氨酸,滴加0.025 g的催化剂1-羟基苯并三唑,和0.04 g的缩合剂二环己基碳二亚胺,加热至60 ℃,反应12 h,反应后冷却加入去离子水进行沉淀,依次使用去离子水、二氯甲烷和乙醇洗涤产物,干燥后得到BOC-L-苯丙氨酸-聚谷氨酸苄酯接枝纤维素。
(4)向120 mLN,N-二甲基甲酰胺中加入60 mL的1,4二氧六环助溶剂,然后加入2 g的BOC-L-苯丙氨酸-聚谷氨酸苄酯接枝纤维素,搅拌溶胀,滴加稀盐酸,调节溶液中HCl的浓度为1.2 mol/L,在40 ℃中反应36 h,反应后冷却加入去离子水进行沉淀,依次使用去离子水、丙酮和乙醇洗涤产物,干燥后得到L-苯丙氨酸-聚谷氨酸苄酯接枝纤维素。
(5)向150 mL的N,N-二甲基甲酰胺中加入2 g的L-苯丙氨酸-聚谷氨酸苄酯接枝纤维素,搅拌溶胀后加入0.3 g的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加热在90 ℃反应30 h,反应后冷却加入去离子水进行沉淀,依次使用去离子水、丙酮和乙醇洗涤产物,干燥后得到季铵盐-L-苯丙氨酸-聚谷氨酸苄酯接枝纤维素。
(6)将1 g季铵盐-L-苯丙氨酸-聚谷氨酸苄酯接枝纤维素加入到50 mL的三氟乙酸溶液中,然后滴加45 mL溴化氢醋酸溶液,在40 ℃中,反应8 h,反应后冷却加入去离子水进行沉淀,依次使用去离子水、丙酮和乙醇洗涤产物,干燥后得到抗菌多肽衍生物。
对比例1
(1)向70 mL二甲亚砜溶剂中加入2 g氯化纤维素,搅拌溶胀后加入1.5 g的1,6-己二胺,加热至100 ℃,反应12 h,反应置于冰水浴中冷却,加入去离子水进行沉淀,过滤溶剂,二氯甲烷和丙酮洗涤产物,干燥后得到胺化纤维素。
(2)向120 mL的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加入1 g的胺化纤维素,搅拌溶胀后通入氮气,排除空气,然后加入1 g的谷氨酸5-苄酯N-羧基环内酸酐,在20 ℃中,进行开环聚合反应48 h,反应后冷却加入去离子水进行沉淀,依次使用去离子水、丙酮、二氯甲烷洗涤产物,干燥后得到聚谷氨酸苄酯接枝纤维素。
(3)将1 g聚谷氨酸苄酯接枝纤维素加入到40 mL的三氟乙酸溶液中,然后滴加35mL溴化氢醋酸溶液,在40 ℃中,反应6 h,反应后冷却加入去离子水进行沉淀,依次使用去离子水、丙酮和乙醇洗涤产物,干燥后得到聚谷氨酸苄酯接枝纤维素。
对比例2
(1)向100 mL二甲亚砜溶剂中加入2 g氯化纤维素,搅拌溶胀后加入2 g的1,6-己二胺,加热至100 ℃,反应12 h,反应置于冰水浴中冷却,加入去离子水进行沉淀,过滤溶剂,二氯甲烷和丙酮洗涤产物,干燥后得到胺化纤维素。
(2)向120 mL的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加入1 g的胺化纤维素,搅拌溶胀后通入氮气,排除空气,然后加入1 g的谷氨酸5-苄酯N-羧基环内酸酐,在20 ℃中,进行开环聚合反应48 h,反应后冷却加入去离子水进行沉淀,依次使用去离子水、丙酮、二氯甲烷洗涤产物,干燥后得到聚谷氨酸苄酯接枝纤维素。
(3)向60 mL的N,N-二甲基甲酰胺中加入30 mL的1,2-二氯甲烷助溶剂,然后加入1g的聚谷氨酸苄酯接枝纤维素,搅拌溶胀后加入0.05 g的BOC-L-苯丙氨酸,滴加0.02 g的催化剂1-羟基苯并三唑,和0.035 g的缩合剂二环己基碳二亚胺,加热至40 ℃,反应12 h,反应后冷却加入去离子水进行沉淀,依次使用去离子水、二氯甲烷和乙醇洗涤产物,干燥后得到BOC-L-苯丙氨酸-聚谷氨酸苄酯接枝纤维素。
(4)向100 mLN,N-二甲基甲酰胺中加入60 mL的1,4二氧六环助溶剂,然后加入2 g的BOC-L-苯丙氨酸-聚谷氨酸苄酯接枝纤维素,搅拌溶胀,滴加稀盐酸,调节溶液中HCl的浓度为1 mol/L,在30 ℃中反应24 h,反应后冷却加入去离子水进行沉淀,依次使用去离子水、丙酮和乙醇洗涤产物,干燥后得到L-苯丙氨酸-聚谷氨酸苄酯接枝纤维素。
将抗菌多肽衍生物制成半径为1.5 cm,厚度为2 mm的膜材料,然后放入培养皿中,加入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并移取1 mL的浓度为5×106 CFU/mL的大肠杆菌悬菌液,然后滴加pH缓冲溶液,置于恒温恒湿培养箱在培养12 h,测定抑菌培养后的菌液浓度,测试抗菌性能,测试结果如下表。
实施例和对比例对大肠杆菌的抗菌性能测试表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2
实施例1-4制得的抗菌多肽衍生物,在纤维素侧链引入抗菌性季铵盐的L-苯丙氨酸-聚谷氨酸多肽分子,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达到98.8%-99.8%,表现出优异的抗菌性能,而对比例1和对比例2中的纤维素的侧链,没有引入含有季铵盐的L-苯丙氨酸-聚谷氨酸多肽分子,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分别只有52.0%和70.7%,抗菌性能较差。

Claims (7)

1.一种抗菌多肽衍生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多肽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向二甲亚砜溶剂中加入以重量份数计为100份的氯化纤维素,搅拌溶胀后加入40-120份的1,6-己二胺,加热至80-110 ℃,反应6-12 h,得到胺化纤维素;
(2)向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加入胺化纤维素,搅拌溶胀后通入氮气,排除空气,然后加入谷氨酸5-苄酯N-羧基环内酸酐,进行开环聚合反应,得到聚谷氨酸苄酯接枝纤维素;
(3)向N,N-二甲基甲酰胺中加入1,2-二氯甲烷助溶剂,然后加入聚谷氨酸苄酯接枝纤维素,搅拌溶胀后加入BOC-L-苯丙氨酸,滴加催化剂和缩合剂,加热至35-60 ℃,反应6-12h,得到BOC-L-苯丙氨酸-聚谷氨酸苄酯接枝纤维素;
(4)向N,N-二甲基甲酰胺中加入1,4二氧六环助溶剂,然后加入BOC-L-苯丙氨酸-聚谷氨酸苄酯接枝纤维素,搅拌溶胀,滴加稀盐酸,调节溶液中HCl的浓度为0.5-1.2 mol/L,在20-40 ℃中反应12-36 h,得到L-苯丙氨酸-聚谷氨酸苄酯接枝纤维素;
(5)向N,N-二甲基甲酰胺中加入L-苯丙氨酸-聚谷氨酸苄酯接枝纤维素,搅拌溶胀后加入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加热发生反应,得到季铵盐-L-苯丙氨酸-聚谷氨酸苄酯接枝纤维素;
(6)将季铵盐-L-苯丙氨酸-聚谷氨酸苄酯接枝纤维素加入到三氟乙酸溶液中,然后滴加溴化氢醋酸溶液,在20-40 ℃中,反应3-8 h,得到抗菌多肽衍生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多肽衍生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以重量份数计,胺化纤维素为100份、谷氨酸5-苄酯N-羧基环内酸酐为80-20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多肽衍生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开环聚合反应在20-35 ℃中,进行24-72 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多肽衍生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以重量份数计,聚谷氨酸苄酯接枝纤维素为100份、BOC-L-苯丙氨酸为2-6份、催化剂为0.6-2.5份、缩合剂为1.5-4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多肽衍生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催化剂为1-羟基苯并三唑,缩合剂为二环己基碳二亚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多肽衍生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以重量份数计,L-苯丙氨酸-聚谷氨酸苄酯接枝纤维素为100份、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为4-15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多肽衍生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的反应在60-90 ℃中进行10-30 h。
CN202110640802.9A 2021-06-09 2021-06-09 一种抗菌多肽衍生物合成方法 Active CN1130877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40802.9A CN113087759B (zh) 2021-06-09 2021-06-09 一种抗菌多肽衍生物合成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40802.9A CN113087759B (zh) 2021-06-09 2021-06-09 一种抗菌多肽衍生物合成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87759A CN113087759A (zh) 2021-07-09
CN113087759B true CN113087759B (zh) 2021-08-27

Family

ID=766645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40802.9A Active CN113087759B (zh) 2021-06-09 2021-06-09 一种抗菌多肽衍生物合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8775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68694B (zh) * 2022-09-30 2023-10-13 河北百展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质基增强聚乙烯醇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612061A (zh) * 2022-11-15 2023-01-17 福建永聚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耐低温高强度热塑性弹性体复合材料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827C (zh) * 2002-09-20 2004-09-01 清华大学 表面接枝抗菌单体的高分子灭菌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6466475B (zh) * 2015-08-21 2021-06-08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 抗菌肽与聚合物结合而成的复合物、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06905438B (zh) * 2017-03-14 2021-11-30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壳聚糖季铵盐抗菌纤维素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87759A (zh) 2021-07-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087759B (zh) 一种抗菌多肽衍生物合成方法
Liu et al. Feasibility study of the natural derived chitosan dialdehyde for chemical modification of collagen
JP4104556B2 (ja) 組織再生用基材、移植用材料及びその製法
US6107410A (en) Cinnamic acid derivative
WO2019011061A1 (zh) 一种新型水溶性天然多糖抗菌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A2156924A1 (en) Water soluble non-immunogenic polyamide cross-linking agents
CN108329467B (zh) 一种超支化抗菌肽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Tran et al. RGD-conjugated in situ forming hydrogels as cell-adhesive injectable scaffolds
US10968286B2 (en) Site-selective modification of polysaccharides and applications thereof
CA2162957C (en) Cinnamic acid derivative
CN113201082A (zh) 一种壳聚糖-二氢卟吩e6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17162B (zh) 可注射水凝胶及制备方法
Tang et al. Mussel-inspired self-healing hydrogel based on gelatin and oxidized tannic acid for pH-responsive controlled drug release
Jayakumar et al.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biospecific degradation behavior of sulfated chitin
JP2000290370A (ja) 吸水性材料
Wang et al.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H sensitive sugar mediated (polyethylene glycol/chitosan) membrane
Wang et al. Adhesive, sustained-release, antibacterial, cytocompatible hydrogel-based nanofiber membrane assembled from polysaccharide hydrogels and functionalized nanofibers
JP4565691B2 (ja) ヘパリン結合性成長因子用徐放基材、およびヘパリン結合性成長因子徐放剤
CN114652743A (zh) 一种基于海藻酸钠的一氧化氮供体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
CN109535227A (zh) 抗菌肽、抗菌肽制备方法、抗菌组合物、抗菌方法和应用
JP2018145170A (ja) エモジンを担持するためのナノ粒子の新規な調製方法
CN110694099B (zh) 一种基于聚苹果酸的贻贝仿生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150272B (zh) 一种新型多肽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CN110639023A (zh) 一种新型的高分子纳米输送体系及其治疗神经损伤的制备方法
CN107011473B (zh) 亮氨酸甲基丙烯酸酯均聚物及制备方法和在抗菌中的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