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87285A - 一种可拆卸舱式废水处理装置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拆卸舱式废水处理装置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87285A
CN113087285A CN202110275743.XA CN202110275743A CN113087285A CN 113087285 A CN113087285 A CN 113087285A CN 202110275743 A CN202110275743 A CN 202110275743A CN 113087285 A CN113087285 A CN 1130872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in
adsorption
reaction
biochemical
wastewater trea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7574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87285B (zh
Inventor
林强
梁志伟
罗安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to CN20211027574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8728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872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872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872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872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9/00Multistage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001Processes for the treatment of water whereby the filtration technique is of importanc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28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sorp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3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irradiation
    • C02F1/3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irradiation with ultraviolet ligh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5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cculation or precipitation of suspended impurities
    • C02F1/5236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cculation or precipitation of suspended impurities using inorganic ag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1/00Apparatus for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201/002Construction details of the apparatus
    • C02F2201/007Modular desig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3/00Apparatus and plants for the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203/006Apparatus and plants for the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details of construction, e.g. specially adapted seals, modules, connec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9/0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parameters in water treatment
    • C02F2209/14NH3-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9/0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parameters in water treatment
    • C02F2209/18PO4-P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0Aerobic and anaerobic processes
    • C02F3/301Aerobic and anaerobic treatment in the same reacto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0Aerobic and anaerobic processes
    • C02F3/308Biological phosphorus removal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拆卸舱式废水处理装置及其方法,装置包括过滤组件、消毒组件和至少两套结构相同且并联设置的舱式废水处理组件;舱式废水处理组件包括反应槽、隔板、生化舱、强化处理舱和吸附舱;位于前部的若干反应隔间中分别可拆卸式设有生化舱,位于中部的若干反应隔间中分别可拆卸式设有强化处理舱,位于尾部的若干反应隔间中分别可拆卸式设有吸附舱;所有生化舱、强化处理舱和吸附舱均串联固定于中心转轴上,能以中心转轴为轴心同步转动;生化舱中填充有表面负载微生物的碳基填料,强化处理舱中填充有缓释除磷剂,吸附舱中填充有用于吸附水中沉淀物、Fe3+和氨氮的吸附基质。本发明能够有效抗负荷冲击,且水质处理效果优异。

Description

一种可拆卸舱式废水处理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拆卸舱式废水处理装置及其方法,属于废水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生物转盘主要由盘片,接触反应槽,转轴与驱动电机等装置构成,通过盘片上附着的微生物生化降解污染物。相比于A2O等生化处理设施,生物转盘具有产泥量少、固液分离效果好、管理方便,占地面积小等优点。
由于盘体材料较贵,设施前期投资较大,从成本角度出发,当前的生物转盘设施主要用于处理小水量、低污染负荷的废水。然而,大部分废水水质水量都极不稳定,生物转盘处理对于中高污染负荷的废水处理能力十分有限。同时,生物转盘在长期运行后,也存在盘片上生物膜易脱落,且设施内的微生物基本不具备除磷能力,设施出水总磷经常难以达标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并提供一种可拆卸舱式废水处理装置及其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拆卸舱式废水处理装置,其包括过滤组件、消毒组件和至少两套结构相同且并联设置的舱式废水处理组件;
所述舱式废水处理组件包括反应槽、隔板、生化舱、强化处理舱和吸附舱;所述反应槽的前端通过管路与过滤组件的末端连通,反应槽的末端与消毒组件的前端连通;反应槽内设有至少五个隔板,隔板的板面垂直水流方向;每块隔板均将所在处的反应槽断面完全覆盖,仅在下方或上方留有供水流通过的流通通道;相邻两块隔板的流通通道分别位于反应槽的上下两侧,水流随隔板的引导呈上下弓形流动;
隔板将反应槽分隔成至少六个反应隔间,位于前部的若干反应隔间中分别可拆卸式设有生化舱,位于中部的若干反应隔间中分别可拆卸式设有强化处理舱,位于尾部的若干反应隔间中分别可拆卸式设有吸附舱;反应槽中设有轴线与水流方向平行的中心转轴,中心转轴与外部用于提供动力的电机连接;所有生化舱、强化处理舱和吸附舱均串联固定于中心转轴上,能以中心转轴为轴心同步转动;所述生化舱、强化处理舱和吸附舱均为圆形横截面与水流方向垂直设置的柱状舱室;所述柱状舱室的内部中空,外周均布若干透水孔;柱状舱室的下部位于反应槽的水面以下,上部置于空气中;所述生化舱中填充有表面负载微生物的碳基填料,强化处理舱中填充有缓释除磷剂,吸附舱中填充有用于吸附水中沉淀物、Fe3+和氨氮的吸附基质。
作为优选,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反应主体和折流板;反应主体内部沿水流方向间隔设有若干折流板,折流板的板面垂直水流方向;每块折流板均将所在处的反应主体横断面完全覆盖,仅在下方或上方留有供水流通过的流通通道;相邻两块折流板的流通通道分别位于反应主体的上下两侧,水流随折流板的引导呈上下弓形流动;折流板将反应腔室分隔成若干过滤隔间;过滤组件的前端设有进水口,末端通过管路与反应槽连通。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过滤隔间的下部呈横截面逐渐缩小的漏斗状,底部设有第一排泥口;在第一排泥口的下方设有用于暂存污泥的第一排泥槽。
作为优选,所述反应槽内设有五个隔板,隔板将反应槽分隔成六个反应隔间;位于前方的两个反应隔间中分别可拆卸式设有生化舱,位于中部的两个反应隔间中分别可拆卸式设有强化处理舱,位于尾部的两个反应隔间中分别可拆卸式设有吸附舱。
作为优选,每个所述反应隔间的下部呈横截面逐渐缩小的漏斗状,底部设有第二排泥口;在第二排泥口的下方设有用于暂存污泥的第二排泥槽。
作为优选,所述碳基填料为竹填料;竹填料的宽度为10~20mm,厚度为2~4mm,长度与生化舱的长度相同。
作为优选,所述缓释除磷剂为半径1cm的球状结构,由硬脂酸,碳酸钠以及聚合硫酸铁热熔混合而成;所述吸附基质为粒径6~10mm的沸石。
作为优选,所述消毒组件为紫外消毒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透水孔为直径5mm的圆孔;柱状舱室上还开设有用于更换内部填充材料的舱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根据上述任一所述可拆卸舱式废水处理装置处理废水的方法,其具体如下:
S1:当待处理废水的污染负荷不超过第一阈值时,运行第一舱式废水处理组件,其余舱式废水处理组件进液口均关闭;在第一舱式废水处理组件中位于前部的反应隔间中安装一套生化舱,在位于中部的反应隔间中安装一套强化处理舱,在位于尾部的反应隔间中安装一套吸附舱;开启电机,使生化舱、强化处理舱和吸附舱随中心转轴同步转动;
待处理的废水首先进入过滤组件中,通过过滤作用去除水中的颗粒性污染物;废水从过滤组件的末端流出后进入第一舱式废水处理组件;废水进入生化舱中并与碳基填料相接触;碳基填料表面附着的微生物随生化舱的转动,在好氧和厌氧环境下交替往复,通过生化作用降解水中的部分污染物;同时,碳基填料持续为负载的微生物提供生长繁殖所需碳源,增强废水处理效果;经过生化舱处理后的废水随后进入强化处理舱并与缓释除磷剂相接触;缓释除磷剂通过逐步释放Fe3+,与废水中的磷酸盐形成沉淀物,实现废水除磷;经强化处理舱处理后的废水裹挟着沉淀物进入吸附舱,通过吸附舱内吸附基质的吸附作用,将废水中的沉淀物、Fe3+和氨氮污染物拦截吸附;吸附饱和的吸附基质表面含有大量营养物质,能取出后作为土壤改良剂;定期排出生化舱、强化处理舱和吸附舱中沉积的固体废物;
经吸附舱处理后的废水流出第一舱式废水处理组件并进入消毒组件中,经过消毒作用后达标排放;
S2:在S1的基础上,当待处理废水的污染负荷高于第一阈值但不超过第二阈值时,开启其余的备用舱式废水处理组件,关闭第一舱式废水处理组件,使废水经由备用舱式废水处理组件临时处理;将已关闭的第一舱式废水处理组件中位于前部的若干反应隔间中分别安装生化舱,在位于中部的若干反应隔间中分别安装强化处理舱,在位于尾部的若干反应隔间中分别安装吸附舱;关闭其余的备用舱式废水处理组件,开启重新装配的第一舱式废水处理组件;待处理的废水依次经过过滤组件、第一舱式废水处理组件和消毒组件处理后,达标排放;
S3:在S1或S2的基础上,当待处理废水的污染负荷高于第二阈值时,同时开启第一舱式废水处理组件和其余的备用舱式废水处理组件;待处理的废水经过滤组件处理后,分成若干路进入并联设置的多套舱式废水处理组件中进行处理,随后经消毒组件处理后达标排放。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相比于传统生物转盘,本发明的可拆卸舱式废水处理装置造价较低,对于废水中(如氨氮、总磷等)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具有显著优势。
2)相比于传统生物转盘,本发明可通过加装舱室提升装置来抗废水的污染负荷冲击性能。
3)相比于传统生物转盘,本发明吸附舱内的沸石填料在吸附饱和后,由于表面会富含氮、磷、铁等营养物质,因此可回收作为土壤改良剂。
附图说明
图1为可拆卸舱式废水处理装置处理中低污染负荷废水的运行示意图;
图2为可拆卸舱式废水处理装置处理高污染负荷废水的运行示意图;
图3为可拆卸舱式废水处理装置处理超高低污染负荷废水的运行示意图;
图4为舱式废水处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柱状舱室示意图;
图6为(a)生化舱内填料布置图,(b)强化处理舱内填料布置图,(c)吸附舱内填料布置图;
图中附图标记:进水口1、过滤组件2、过滤隔间3、第一排泥槽4、第一排泥口5、生化舱6、强化处理舱7、吸附舱8、电机9、反应槽10、隔板11、反应隔间12、第一舱式废水处理组件13,第二舱式废水处理组件14、第二排泥口15,第二排泥槽16,消毒组件17,中心转轴18,碳基填料19,缓释除磷剂20,吸附基质21,透水孔22,舱门23,出水口2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述和说明。本发明中各个实施方式的技术特征在没有相互冲突的前提下,均可进行相应组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拆卸舱式废水处理装置,该可拆卸舱式废水处理装置包括过滤组件2、消毒组件17和至少两套舱式废水处理组件,其中,每套舱式废水处理组件的结构均相同,且所有的舱式废水处理组件之间并联设置。
过滤组件2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过滤器,如过滤网、过滤膜等,但在本发明的可拆卸舱式废水处理装置中,过滤组件2采用了自行设计的结构,具体如下:
过滤组件2包括反应主体和折流板。反应主体可以为上部敞口的槽状结构,反应主体的内部沿水流方向间隔设有多个折流板,相邻折流板之间的间隔距离相同,所有折流板的板面均垂直水流方向。每块折流板均将所在处的反应主体竖直方向的横断面完全覆盖,仅在下方或上方留有供水流通过的流通通道。相邻两块折流板的流通通道分别位于反应主体的上下两侧,水流随折流板的引导呈上下弓形流动。折流板将反应腔室分隔成若干过滤隔间3。在本实施例中,将过滤组件2中通过折流板分隔为六个过滤隔间3。在过滤组件2的前端设有进水口1,末端通过管路与反应槽10连通,为了增加废水中在过滤组件2内部的水力停留时间,以便于废水能够通过折流板的引导作用充分实现大颗粒污染物的沉积,可以将过滤组件2的进水口1和出液口分别设置于两个相对的反应主体侧壁上。由于废水在过滤组件2的流动过程中,会有大颗粒污染物从废水中沉积下来,由于重力作用逐渐沉降至每个过滤隔间3的底部,因此,可以将每个过滤隔间3的下部设置为横截面逐渐缩小的漏斗状,并在每个过滤隔间3的底部开设第一排泥口5,以便于定期从过滤隔间3中排出沉降的污泥。为了便于收集从过滤隔间3中排出沉降的污泥,可以在所有第一排泥口5的下方均设置第一排泥槽4,第一排泥槽4用于承接从第一排泥口5排出的污泥,并将污泥暂时储存起来。
消毒组件17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消毒设备,在本实施例中,消毒组件17采用的是紫外消毒装置,在消毒组件17的末端设有出水口24,用于将依次经过过滤组件2、舱式废水处理组件和消毒组件17处理后的废水排出。
如图4所示,每个舱式废水处理组件均包括反应槽10、隔板11、生化舱6、强化处理舱7和吸附舱8。反应槽10的前端通过管路与过滤组件2的末端连通,反应槽10的末端与消毒组件17的前端连通。反应槽10内设有至少五个隔板11,所有隔板11的板面均垂直水流方向。每块隔板11均将所在处的反应槽10断面完全覆盖,仅在下方或上方留有供水流通过的流通通道。相邻两块隔板11的流通通道分别位于反应槽10的上下两侧,水流随隔板11的引导呈上下弓形流动。
隔板11将反应槽10分隔成至少六个反应隔间12,沿水流方向来看,包括位于反应槽10前部的多个反应隔间12、位于反应槽10中部的多个反应隔间12和位于反应槽10尾部的多个反应隔间12。在位于前部的多个反应隔间12中,在每个反应隔间12中均分别设有一套生化舱6,生化舱6应当可拆卸式固定于反应隔间12中,以便于实际使用时根据需要进行拆卸安装。在位于中部的多个反应隔间12中,在每个反应隔间12中均分别设有一套强化处理舱7,强化处理舱7应当可拆卸式固定于反应隔间12中,以便于实际使用时根据需要进行拆卸安装。在位于尾部的多个反应隔间12中,在每个反应隔间12中均分别设有一套吸附舱8,吸附舱8应当可拆卸式固定于反应隔间12中,以便于实际使用时根据需要进行拆卸安装。由于废水在反应槽10的流动过程中,会有沉降物产生,由于重力作用逐渐沉降至每个反应隔间12的底部,因此,可以将每个反应隔间12的下部设置为横截面逐渐缩小的漏斗状,并在每个反应隔间12的底部开设第二排泥口15,以便于定期从反应隔间12中排出沉降的污泥。为了便于收集从反应隔间12中排出沉降的污泥,可以在所有第二排泥口15的下方均设置第二排泥槽16,第二排泥槽16用于承接从第二排泥口15排出的污泥,并将污泥暂时储存起来。
在反应槽10中还固定有中心转轴18,中心转轴18的轴线与水流方向平行。中心转轴18的一端固定于反应槽10中,另一端与外部用于提供动力的电机9连接。所有生化舱6、强化处理舱7和吸附舱8均串联固定于中心转轴18上,能以中心转轴18为轴心同步转动。也就是说,生化舱6、强化处理舱7和吸附舱8通过中心转轴18依次串联架在水槽10之上,并经由外部发动机9提供动力供其在运行时转动。
如图5所示,生化舱6、强化处理舱7和吸附舱8均为圆形横截面与水流方向垂直设置的柱状舱室。柱状舱室的内部中空,外周均匀分布有多个透水孔22。柱状舱室的下部位于反应槽10的水面以下,上部置于空气中。在本实施例中,柱状舱室均为由不锈钢制成的空心圆柱,外表面布满直径5mm的圆孔22用于透水,柱状舱室上还开设有用于更换内部填充材料的舱门23。
如图6所示,生化舱6中填充有表面负载微生物的碳基填料19,强化处理舱7中填充有缓释除磷剂20,吸附舱8中填充有用于吸附水中沉淀物、Fe3+和氨氮的吸附基质21。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a)所示,碳基填料19可以采用片状的竹填料,并且将所有的竹填料沿着平行水流方向进行设置,以便于水流的顺利流通。竹填料可以采用宽度10~20mm,厚度2~4mm,长度与生化舱6的长度大致相当来进行设置。装置运行时,碳基填料19可持续为微生物提供生长繁殖所需碳源,增强废水处理效果;同时,碳基填料19表面附着的微生物随生化舱6的转动,在好氧和厌氧环境下交替往复,能够生化降解废水中的污染物。如图6(b)所示,缓释除磷剂20可以采用半径1cm的球状结构,缓释除磷剂20由硬脂酸,碳酸钠以及聚合硫酸铁热熔混合而成。装置运行时,缓释除磷剂20能够缓慢释放聚合硫酸铁,聚合硫酸铁会与废水的磷酸盐等形成沉淀,将磷酸盐从废水中去除。如图6(c)所示,吸附基质21可以采用粒径6~10mm的沸石。装置运行时,沸石21可去除强化处理舱7内缓释除磷剂20形成的沉淀物、多余的铁离子以及生化舱6中未除尽的氨氮等污染物。吸附基质21在长期使用中会逐渐吸附饱和,吸附饱和后的吸附基质21表面含有大量的氮、磷、铁等营养物质,后期可以将吸附基质21取出并可用作土壤改良剂。
在本实施例中,反应槽10内设有五个上下交替设置的隔板11,隔板11将反应槽10分隔成六个反应隔间12。位于前方的两个反应隔间12中分别可拆卸式设有生化舱6,位于中部的两个反应隔间12中分别可拆卸式设有强化处理舱7,位于尾部的两个反应隔间12中分别可拆卸式设有吸附舱8。在污染物负荷较低时,中心转轴18上仅依次串联生化舱6,强化处理舱7,吸附舱8架在三个反应隔间12上,另有三个反应隔间12空置。在高污染负荷时,上述空置反应隔间12上可另外串联加装生化舱6,强化处理舱7,吸附舱8,用于提升装置处理效果。待污染负荷变低时,可拆卸上述加装的舱室以节约装置运行成本。
以设置两套并联的舱式废水处理组件(第一舱式废水处理组件13和第二舱式废水处理组件14),每套舱式废水处理组件中包含六个反应隔间12(沿水流方向,依次编号1~6)为例。对上述可拆卸舱式废水处理装置处理废水的方法进行说明,具体如下:
S1:如图1所示,当待处理废水的污染负荷不超过第一阈值时,仅运行第一舱式废水处理组件13,第二舱式废水处理组件14的进液口关闭,使得废水的流通方式为过滤组件2、第一舱式废水处理组件13和消毒组件17。在第一舱式废水处理组件13的第一反应隔间中安装一套生化舱6,在第三反应隔间中安装一套强化处理舱7,在第五反应隔间中安装一套吸附舱8。开启电机9,使生化舱6、强化处理舱7和吸附舱8随中心转轴18同步转动。
待处理的废水首先进入过滤组件2中,通过过滤作用去除水中的颗粒性污染物,废水从过滤组件2的末端流出后进入第一舱式废水处理组件13。废水进入生化舱6中并与碳基填料19相接触,具体过程如下:碳基填料19表面附着的微生物随生化舱6的转动,在好氧和厌氧环境下交替往复,通过生化作用降解水中的部分污染物;同时,碳基填料19持续为负载的微生物提供生长繁殖所需碳源,增强废水处理效果。经过生化舱6处理后的废水随后进入强化处理舱7并与缓释除磷剂20相接触,具体过程如下:缓释除磷剂20通过逐步释放Fe3+,与废水中的磷酸盐形成沉淀物,实现废水除磷。经强化处理舱7处理后的废水裹挟着沉淀物进入吸附舱8,通过吸附舱8内吸附基质21的吸附作用,将废水中的沉淀物、Fe3+和氨氮污染物拦截吸附。由于吸附饱和的吸附基质21表面含有大量营养物质,因此吸附饱和后的额吸附基质21能取出后作为土壤改良剂。
定期排出生化舱6、强化处理舱7和吸附舱8中沉积的固体废物,以便于沉积物影响各处理舱室的处理效果。经吸附舱8处理后的废水流出第一舱式废水处理组件13并进入消毒组件17中,经过消毒作用后达标排放。
S2:如图2所示,在S1的基础上,当待处理废水的污染负荷高于第一阈值但不超过第二阈值时,开启第二舱式废水处理组件14,关闭第一舱式废水处理组件13,使废水经由第二舱式废水处理组件14临时处理。其中,第二舱式废水处理组件14的装配方式与S1中第一舱式废水处理组件13的装配方式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将已关闭的第一舱式废水处理组件13中第一反应隔间和第二反应隔间中分别安装生化舱6,在第三反应隔间和第四反应隔间中分别安装强化处理舱7,在第五反应隔间和第六反应隔间中分别安装吸附舱8。关闭第二舱式废水处理组件14,开启重新装配后的第一舱式废水处理组件13。
待处理的废水依次经过过滤组件2、第一舱式废水处理组件13和消毒组件17处理后,达标排放。待污染负荷降低后,可通过拆除第一舱式废水处理组件13上加装的舱室,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拆除第二反应隔间、第四反应隔间和第六反应隔间中加装的舱室,来节约装置能耗。
S3:如图3所示,在S1或S2的基础上,当待处理废水的污染负荷高于第二阈值时,可以同时开启第一舱式废水处理组件13和第二舱式废水处理组件14。其中,第一舱式废水处理组件13和第二舱式废水处理组件14中舱室的组装方式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加装一组或者两组生化舱6-强化处理舱7-吸附舱8。
待处理的废水经过滤组件2处理后,分成若干路进入并联设置的多套舱式废水处理组件中进行处理,随后经消毒组件17处理后达标排放。
上述处理方法中的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均可以根据实际废水处理情况进行设置,一般将广义上中等污染负荷的废水作为污染负荷不超过第一阈值来处理,将广义上高污染负荷的废水作为污染负荷高于第一阈值但不超过第二阈值来处理,将广义上超高污染负荷的废水作为污染负荷高于第二阈值来处理。相比于传统生物转盘,本发明在抗负荷冲击,水质处理效果上具有显著优势。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一种较佳的方案,然其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凡采取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可拆卸舱式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组件(2)、消毒组件(17)和至少两套结构相同且并联设置的舱式废水处理组件;
所述舱式废水处理组件包括反应槽(10)、隔板(11)、生化舱(6)、强化处理舱(7)和吸附舱(8);所述反应槽(10)的前端通过管路与过滤组件(2)的末端连通,反应槽(10)的末端与消毒组件(17)的前端连通;反应槽(10)内设有至少五个隔板(11),隔板(11)的板面垂直水流方向;每块隔板(11)均将所在处的反应槽(10)断面完全覆盖,仅在下方或上方留有供水流通过的流通通道;相邻两块隔板(11)的流通通道分别位于反应槽(10)的上下两侧,水流随隔板(11)的引导呈上下弓形流动;
隔板(11)将反应槽(10)分隔成至少六个反应隔间(12),位于前部的若干反应隔间(12)中分别可拆卸式设有生化舱(6),位于中部的若干反应隔间(12)中分别可拆卸式设有强化处理舱(7),位于尾部的若干反应隔间(12)中分别可拆卸式设有吸附舱(8);反应槽(10)中设有轴线与水流方向平行的中心转轴(18),中心转轴(18)与外部用于提供动力的电机(9)连接;所有生化舱(6)、强化处理舱(7)和吸附舱(8)均串联固定于中心转轴(18)上,能以中心转轴(18)为轴心同步转动;所述生化舱(6)、强化处理舱(7)和吸附舱(8)均为圆形横截面与水流方向垂直设置的柱状舱室;所述柱状舱室的内部中空,外周均布若干透水孔(22);柱状舱室的下部位于反应槽(10)的水面以下,上部置于空气中;所述生化舱(6)中填充有表面负载微生物的碳基填料(19),强化处理舱(7)中填充有缓释除磷剂(20),吸附舱(8)中填充有用于吸附水中沉淀物、Fe3+和氨氮的吸附基质(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舱式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2)包括反应主体和折流板;反应主体内部沿水流方向间隔设有若干折流板,折流板的板面垂直水流方向;每块折流板均将所在处的反应主体横断面完全覆盖,仅在下方或上方留有供水流通过的流通通道;相邻两块折流板的流通通道分别位于反应主体的上下两侧,水流随折流板的引导呈上下弓形流动;折流板将反应腔室分隔成若干过滤隔间(3);过滤组件(2)的前端设有进水口(1),末端通过管路与反应槽(10)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拆卸舱式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过滤隔间(3)的下部呈横截面逐渐缩小的漏斗状,底部设有第一排泥口(5);在第一排泥口(5)的下方设有用于暂存污泥的第一排泥槽(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舱式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槽(10)内设有五个隔板(11),隔板(11)将反应槽(10)分隔成六个反应隔间(12);位于前方的两个反应隔间(12)中分别可拆卸式设有生化舱(6),位于中部的两个反应隔间(12)中分别可拆卸式设有强化处理舱(7),位于尾部的两个反应隔间(12)中分别可拆卸式设有吸附舱(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舱式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反应隔间(12)的下部呈横截面逐渐缩小的漏斗状,底部设有第二排泥口(15);在第二排泥口(15)的下方设有用于暂存污泥的第二排泥槽(1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舱式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基填料(19)为竹填料;竹填料的宽度为10~20mm,厚度为2~4mm,长度与生化舱(6)的长度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舱式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释除磷剂(20)为半径1cm的球状结构,由硬脂酸,碳酸钠以及聚合硫酸铁热熔混合而成;所述吸附基质(21)为粒径6~10mm的沸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舱式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组件(17)为紫外消毒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舱式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孔(22)为直径5mm的圆孔;柱状舱室上还开设有用于更换内部填充材料的舱门(23)。
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可拆卸舱式废水处理装置处理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如下:
S1:当待处理废水的污染负荷不超过第一阈值时,运行第一舱式废水处理组件(13),其余舱式废水处理组件进液口均关闭;在第一舱式废水处理组件(13)中位于前部的反应隔间(12)中安装一套生化舱(6),在位于中部的反应隔间(12)中安装一套强化处理舱(7),在位于尾部的反应隔间(12)中安装一套吸附舱(8);开启电机(9),使生化舱(6)、强化处理舱(7)和吸附舱(8)随中心转轴(18)同步转动;
待处理的废水首先进入过滤组件(2)中,通过过滤作用去除水中的颗粒性污染物;废水从过滤组件(2)的末端流出后进入第一舱式废水处理组件(13);废水进入生化舱(6)中并与碳基填料(19)相接触;碳基填料(19)表面附着的微生物随生化舱(6)的转动,在好氧和厌氧环境下交替往复,通过生化作用降解水中的部分污染物;同时,碳基填料(19)持续为负载的微生物提供生长繁殖所需碳源,增强废水处理效果;经过生化舱(6)处理后的废水随后进入强化处理舱(7)并与缓释除磷剂(20)相接触;缓释除磷剂(20)通过逐步释放Fe3+,与废水中的磷酸盐形成沉淀物,实现废水除磷;经强化处理舱(7)处理后的废水裹挟着沉淀物进入吸附舱(8),通过吸附舱(8)内吸附基质(21)的吸附作用,将废水中的沉淀物、Fe3+和氨氮污染物拦截吸附;吸附饱和的吸附基质(21)表面含有大量营养物质,能取出后作为土壤改良剂;定期排出生化舱(6)、强化处理舱(7)和吸附舱(8)中沉积的固体废物;
经吸附舱(8)处理后的废水流出第一舱式废水处理组件(13)并进入消毒组件(17)中,经过消毒作用后达标排放;
S2:在S1的基础上,当待处理废水的污染负荷高于第一阈值但不超过第二阈值时,开启其余的备用舱式废水处理组件,关闭第一舱式废水处理组件(13),使废水经由备用舱式废水处理组件临时处理;将已关闭的第一舱式废水处理组件(13)中位于前部的若干反应隔间(12)中分别安装生化舱(6),在位于中部的若干反应隔间(12)中分别安装强化处理舱(7),在位于尾部的若干反应隔间(12)中分别安装吸附舱(8);关闭其余的备用舱式废水处理组件,开启重新装配的第一舱式废水处理组件(13);待处理的废水依次经过过滤组件(2)、第一舱式废水处理组件(13)和消毒组件(17)处理后,达标排放;
S3:在S1或S2的基础上,当待处理废水的污染负荷高于第二阈值时,同时开启第一舱式废水处理组件(13)和其余的备用舱式废水处理组件;待处理的废水经过滤组件(2)处理后,分成若干路进入并联设置的多套舱式废水处理组件中进行处理,随后经消毒组件(17)处理后达标排放。
CN202110275743.XA 2021-03-15 2021-03-15 一种可拆卸舱式废水处理装置及其方法 Active CN1130872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75743.XA CN113087285B (zh) 2021-03-15 2021-03-15 一种可拆卸舱式废水处理装置及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75743.XA CN113087285B (zh) 2021-03-15 2021-03-15 一种可拆卸舱式废水处理装置及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87285A true CN113087285A (zh) 2021-07-09
CN113087285B CN113087285B (zh) 2022-04-05

Family

ID=766675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75743.XA Active CN113087285B (zh) 2021-03-15 2021-03-15 一种可拆卸舱式废水处理装置及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8728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02197A (zh) * 2022-03-09 2022-07-05 华北理工大学 一种可调节矿山废水处理装置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409435A1 (de) * 1994-03-19 1994-09-08 Ott Peter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simultanen biologischen Phosphor- und Stickstoffelimination aus Abwasser
CN201923880U (zh) * 2011-01-12 2011-08-10 佛山市顺德环境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高浓度有机化工废水处理装置
US20120255891A1 (en) * 2009-09-09 2012-10-11 Martin Groleau Apparatus for waste water treatment
CN205133261U (zh) * 2015-09-22 2016-04-06 四川同佳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含油废水精细过滤装置
KR101627642B1 (ko) * 2015-12-31 2016-06-07 주식회사 에싸 고도수처리장치
CN106219662A (zh) * 2016-09-19 2016-12-14 武汉工程大学 一种可调式连续运行的多功能废水处理吸附塔
CN206188583U (zh) * 2016-10-20 2017-05-24 深圳市永丰生态环境有限公司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CN106976992A (zh) * 2017-04-21 2017-07-25 河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 自带菌种和培养基的池塘养殖用生物膜净水机及净水方法
CN109052837A (zh) * 2018-08-29 2018-12-21 重庆工商大学 基于动态场景的污水处理策略调节方法
CN210286878U (zh) * 2019-04-12 2020-04-10 广东中微环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废水生化处理的装置
CN111056698A (zh) * 2019-11-26 2020-04-24 华航环境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多级生物接触氧化法的废水处理工艺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409435A1 (de) * 1994-03-19 1994-09-08 Ott Peter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simultanen biologischen Phosphor- und Stickstoffelimination aus Abwasser
US20120255891A1 (en) * 2009-09-09 2012-10-11 Martin Groleau Apparatus for waste water treatment
CN201923880U (zh) * 2011-01-12 2011-08-10 佛山市顺德环境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高浓度有机化工废水处理装置
CN205133261U (zh) * 2015-09-22 2016-04-06 四川同佳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含油废水精细过滤装置
KR101627642B1 (ko) * 2015-12-31 2016-06-07 주식회사 에싸 고도수처리장치
CN106219662A (zh) * 2016-09-19 2016-12-14 武汉工程大学 一种可调式连续运行的多功能废水处理吸附塔
CN206188583U (zh) * 2016-10-20 2017-05-24 深圳市永丰生态环境有限公司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CN106976992A (zh) * 2017-04-21 2017-07-25 河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 自带菌种和培养基的池塘养殖用生物膜净水机及净水方法
CN109052837A (zh) * 2018-08-29 2018-12-21 重庆工商大学 基于动态场景的污水处理策略调节方法
CN210286878U (zh) * 2019-04-12 2020-04-10 广东中微环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废水生化处理的装置
CN111056698A (zh) * 2019-11-26 2020-04-24 华航环境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多级生物接触氧化法的废水处理工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02197A (zh) * 2022-03-09 2022-07-05 华北理工大学 一种可调节矿山废水处理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87285B (zh) 2022-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05928B (zh) 一种深度处理渗滤液的方法及系统
CN113087285B (zh) 一种可拆卸舱式废水处理装置及其方法
CN108002660A (zh) 深度废水处理系统以及污水处理方法
CN208022860U (zh) 深度废水处理系统
CN212269781U (zh) 一种高效微生物固定化填料设备
CN218321079U (zh) 一种内置反硝化流化装置
CN214115256U (zh)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无动力处理组合湿地一体化系统
CN214243929U (zh) 一种aao+mbbr+mbr工艺的污水处理装置
CN110950489A (zh) 一种高速公路服务区生活污水智能一体化处理设备及工艺
US6776903B2 (en) System for waste water treatment capable of saving energy and reducing suspended solids
CN114906986A (zh) 一种可调工艺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CN210796121U (zh) 一种集装箱式城镇污水处理设备
CN212246644U (zh) 一种复合强化模块式水质净化箱
CN113185015A (zh) 含重金属离子污水的处理方法及设备
CN210048621U (zh) 基于mbbr和超微分离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109665621B (zh) 一种便捷高效节能模块一体化污水生物处理系统
CN212198922U (zh) 一种生物技术污水处理装置
CN206219400U (zh) 一种基于蚝壳‑碳纤维‑人工湿地的水体净化系统
CN212269794U (zh) 一种曝气生物过滤反应器
CN111908603A (zh) 一种新型厌氧生物滤池废水处理设备及其处理废水的方法
CN216073189U (zh) 一种可用于水质净化的除磷设备
CN218951212U (zh) 一种水质净化设备
CN213085573U (zh) 一种河湖水处理装置
CN215250279U (zh) 一种新型农村分散式污水治理净化设备
CN220351877U (zh) 一种充氧驱动水力循环的单户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