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85740B - 车载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载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85740B
CN113085740B CN202010500873.4A CN202010500873A CN113085740B CN 113085740 B CN113085740 B CN 113085740B CN 202010500873 A CN202010500873 A CN 202010500873A CN 113085740 B CN113085740 B CN 11308574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screw shaft
region
vehicle display
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0087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85740A (zh
Inventor
宋承桓
孙相铉
R·迪博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130857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857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857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857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2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radio sets, television sets, telephones, or the like; Arrangement of controls thereof
    • B60R11/0229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radio sets, television sets, telephones, or the like; Arrangement of controls thereof for displays, e.g. cathodic tubes
    • B60R11/0235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radio sets, television sets, telephones, or the like; Arrangement of controls thereof for displays, e.g. cathodic tubes of flat type, e.g. LC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35/00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f instruments in or on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35/00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f instruments in or on vehicles
    • B60K35/20Output arrangements, i.e. from vehicle to user, associated with vehicle functions or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60K35/21Output arrangements, i.e. from vehicle to user, associated with vehicle functions or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using visual output, e.g. blinking lights or matrix displays
    • B60K35/22Display scree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35/00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f instruments in or on vehicles
    • B60K35/20Output arrangements, i.e. from vehicle to user, associated with vehicle functions or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60K35/21Output arrangements, i.e. from vehicle to user, associated with vehicle functions or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using visual output, e.g. blinking lights or matrix displays
    • B60K35/22Display screens
    • B60K35/223Flexible display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35/00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f instruments in or on vehicles
    • B60K35/50Instru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eans of attachment to or integration in the veh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35/00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f instruments in or on vehicles
    • B60K35/50Instru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eans of attachment to or integration in the vehicle
    • B60K35/53Movable instruments, e.g. slida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35/00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f instruments in or on vehicles
    • B60K35/60Instru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location or relative disposition in or on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5/00Gearings comprising primarily only cams, cam-followers and screw-and-nut mechanisms
    • F16H25/08Gearings comprising primarily only cams, cam-followers and screw-and-nut mechanisms for interconverting rotary motion and reciprocating motion
    • F16H25/10Gearings comprising primarily only cams, cam-followers and screw-and-nut mechanisms for interconverting rotary motion and reciprocating motion with adjustable throw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017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with operator interface uni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011/0001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
    • B60R2011/0003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 inside the vehicle
    • B60R2011/0005Dashboar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011/0001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
    • B60R2011/0003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 inside the vehicle
    • B60R2011/0007Mid-conso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011/0042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means
    • B60R2011/0049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means for non integrated articles
    • B60R2011/005Connection with the vehicle part
    • B60R2011/0057Connection with the vehicle part using magnetic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011/0042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means
    • B60R2011/008Adjustable or movable suppo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011/0042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means
    • B60R2011/008Adjustable or movable supports
    • B60R2011/0084Adjustable or movable supports with adjustment by linear movement in their operational position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车载显示装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车载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框架、第二框架、第一促动器、柔性显示部、第一辊、第一移动体以及第二促动器。第一促动器使第二框架相对于第一框架升降。第二促动器使第一辊和第一移动体分别相对于第二框架向左右往复移动。柔性显示部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随着第一辊和第一移动体的移动,第二区域变形,与第一区域形成同一平面的第二区域的大小改变。

Description

车载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载显示装置,更详细地,涉及设置于车辆仪表台的车载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已经在车辆安装使用了可显示图像和视觉信息的各种显示装置。
显示装置安装在位于驾驶座和副驾驶座前方的车辆仪表台(dashboard)上来使用,作为设置于仪表台的车载显示装置的示例包括车载导航、车载平视显示器等。
设置于仪表台的各种显示装置中,有一些可以形成为其顶端比仪表台的顶端更高而凸出,而其他一些可以形成为其顶端低于仪表台的顶端。
作为设置于仪表台的显示装置的另一例,公开了一种位置移动的移动型装置,移动型显示装置可以相对于仪表台上下升降。对于这种移动型显示装置而言,当不需要使用显示装置时,可以降低该显示装置的高度,避免其遮挡驾驶员和搭乘者的前方视野,而当需要使用显示装置时,可以将其引出到仪表台上方来使用。
在设置于车辆的显示部的尺寸相对较大的情况下,具有能够通过显示部向驾驶员和搭乘者传递多种大量信息的优点,另一方面,可能存在显示装置与设置于车辆的其他装置之间发生干涉的可能性增加且妨碍驾驶员和搭乘者的视野的缺点。
此外,在相对较大尺寸的整个显示部显示图像的情况下,还存在增加耗电量的缺点。
因此,需要开发一种能够使这些缺点最小化且使优点加倍的形态和结构的显示装置。
此外,需要开发一种在形态可变的情况下需要稳定地运转,尤其不会使显示部意外地变形的显示装置。
专利文献:韩国登记专利公报10-1640053B1(登记日:2016年07月11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一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车载显示装置,与其被容纳在仪表台内部的状态下的整体大小相比,其被引出到仪表台外部的状态下的整体大小增大。
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车载显示装置,其中,容纳在仪表台内部的柔性显示部的大小相对较小,而被引出到仪表台外部的柔性显示部的大小相对较大。
本发明要解决的又一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车载显示装置,其相对于仪表台升降,并且向左右扩展,此时,能够向柔性显示部施加稳定且均匀的张力。
本发明要解决的又一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车载显示装置,其中,柔性显示部可以选择性地向左侧扩展或右侧扩展。
为了实现所述课题,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载显示装置由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构成。
所述车载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框架、第二框架、第一促动器、柔性显示部、第一辊、第一移动体以及第二促动器。
所述第一框架的至少一部分固定于车辆的仪表台内部。
所述第一促动器使所述第二框架相对于所述第一框架向上下往复移动,以改变所述第二框架被引出到所述仪表台外部的程度。
所述柔性显示部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
所述第一区域是其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二框架重叠并形成平面的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框架的正面重叠。
所述第二区域是从所述第一区域延伸且形状可变的区域。
所述第二区域的一部分可以与所述第一区域形成同一平面,与所述第一区域形成同一平面的所述第二区域的大小可变。
所述第一辊沿上下方向延伸形成,支撑所述第二区域的内侧面,使得所述第二区域弯曲成U字形。
所述第一移动体沿上下方向延伸形成,所述第二区域的端部固定于所述第一移动体。
所述第二促动器使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一移动体分别相对于所述第二框架向左右往复移动。
所述第一促动器包括第一螺杆轴、第一滑块以及第一马达。
所述第一螺杆轴可以沿上下方向延伸形成并在其外周面形成有螺纹,以能够旋转的方式结合于所述第一框架。
所述第一滑块可以固定于所述第二框架,并且可以螺纹结合于所述第一螺杆轴。
所述第一马达使所述第一螺杆轴旋转。
所述第一促动器可以还包括第二螺杆轴、第二滑块以及联动带。
所述第二螺杆轴可以沿上下方向延伸形成并在其外周面形成有螺纹,其与所述第一螺杆轴平行,并且可以以能够旋转的方式结合于所述第一框架。
所述第二滑块可以固定于所述第二框架,并且可以螺纹结合于所述第二螺杆轴。
所述联动带将所述第一螺杆轴与所述第二螺杆轴连接,使得所述第一螺杆轴与所述第二螺杆轴联动旋转。
所述第一螺杆轴和所述第二螺杆轴可以构成为彼此相同或者对称,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二滑块可以构成为彼此相同或者对称。
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载显示装置可以包括第三框架。
所述第三框架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二框架重叠,并且与所述第一辊一起向左右往复移动。
所述第三框架可以与所述第二框架的背面重叠。
所述第一移动体可以以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三框架向左右往复移动的方式结合。
所述第二促动器可以包括第三螺杆轴、第四螺杆轴、第三滑块、第四滑块以及第二马达。
所述第二促动器可以设置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所述第二促动器可以上下排列。
所述第三螺杆轴可以沿左右方向延伸形成并在其外周面形成有螺纹,以能够旋转的方式结合于所述第三框架。
所述第四螺杆轴可以沿左右方向延伸形成并在其外周面形成有螺纹,其与所述第三螺杆轴平行,并且可以以能够旋转的方式结合于所述第三框架。
所述第三滑块可以固定于所述第二框架,并且可以螺纹结合于所述第三螺杆轴。
所述第四滑块可以固定于所述第一移动体,并且可以螺纹结合于所述第四螺杆轴。
所述第二马达使所述第三螺杆轴和所述第四螺杆轴旋转。
当所述第一辊相对于所述第二框架的移动距离为x时,所述第二促动器可以使所述第一移动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框架的移动距离满足2x。
所述第三框架可以包括第一上部梁、第一下部梁。
所述第一上部梁支撑所述第一移动体的上端,以使其能够向左右滑动。
所述第一下部梁支撑所述第一移动体的下端,以使其能够向左右滑动。
所述第一辊的上端可以与所述第一上部梁以能够旋转的方式结合,而下端可以与所述第一下部梁以能够旋转的方式结合。
所述第一辊可以构成为相对所述第三框架能够向左右移动。
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载显示装置可以包括第一弹性体。
所述第一弹性体可以弹性支撑所述第一辊,使所述第一辊从所述第二框架远离。
所述柔性显示部可以包括第三区域。
所述第三区域形成所述第二区域的相对侧的区域,从所述第一区域延伸,并且其形状可变。
所述第三区域的一部分可以与所述第一区域形成同一平面。与所述第一区域形成同一平面的所述第三区域的大小可变。
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载显示装置可以包括第二辊、第二移动体以及第三促动器。
所述第二辊沿上下方向延伸形成,并且支撑所述第三区域的内侧面,使得所述第三区域弯曲成U字形。
所述第二移动体沿上下方向延伸形成,所述第三区域的端部固定于所述第二移动体。
所述第三促动器使所述第二辊和所述第二移动体分别相对于所述第二框架向左右往复移动。
所述第二促动器和所述第三促动器可以同时运转,使所述第一辊与所述第二辊的移动方向相反,并且使所述第一移动体与所述第二移动体的移动方向相反。
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载显示装置可以包括第四框架。
所述第四框架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二框架重叠,并且与所述第二辊一起向左右往复移动。
所述第四框架可以与所述第二框架的背面重叠。
所述第二移动体可以以能够相对于所述第四框架向左右往复移动的方式结合。
所述第三促动器可以包括第五螺杆轴、第六螺杆轴、第五滑块、第六滑块以及第三马达。
所述第三促动器可以设置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所述第三促动器可以上下排列。
所述第五螺杆轴可以沿左右方向延伸形成并在其外周面形成有螺纹,以能够旋转的方式结合于所述第四框架。
所述第六螺杆轴可以沿左右方向延伸形成并在外其周面形成有螺纹,其与所述第五螺杆轴平行,并且可以以能够旋转的方式结合于所述第四框架。
所述第五滑块可以固定于所述第二框架,并且可以螺纹结合于所述第五螺杆轴。
所述第六滑块可以固定于所述第二移动体,并且可以螺纹结合于所述第六螺杆轴。
所述第三马达可以使所述第五螺杆轴和所述第六螺杆轴旋转。
当所述第二辊相对于所述第二框架的移动距离为x时,所述第三促动器可以使所述第二移动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框架的移动距离满足2x。
所述第四框架可以包括第二上部梁和第二下部梁。
所述第二上部梁可以支撑所述第二移动体的上端,以使其能够向左右滑动。
所述第二下部梁可以支撑所述第二移动体的下端,以使其能够向左右滑动。
所述第二辊的上端可以与所述第二上部梁以能够旋转的方式结合,而下端可以与所述第二下部梁以能够旋转的方式结合。
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载显示装置可以包括支撑杆。
所述支撑杆可以设置有多个并沿上下方向延伸形成,其可以与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的背面结合。
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载显示装置可以包括背板。
所述背板由具有弹性的金属板形成,并结合于所述柔性显示部的背面。
所述背板可以包括固定部、第一变形部以及第二变形部。
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第一区域重叠。
所述第一变形部与所述第二区域重叠,并且反复形成有多个长度方向沿上下方向较长地贯穿所述第二变形部的孔。
所述第二变形部与所述第三区域重叠,并且反复形成有多个长度方向沿上下方向较长地贯穿所述第二变形部的孔。
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载显示装置包括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
所述第一磁体可以设置有多个并固定于所述第三框架。
所述第二磁体可以设置有多个并固定于所述第四框架。
位于所述第一磁体的前侧的所述第一变形部与所述第一磁体之间的距离可以小于配置在所述第一磁体的后侧的所述第一变形部与所述第一磁体之间的距离。
位于所述第二磁体的前侧的所述第二变形部与所述第二磁体之间的距离可以小于配置在所述第二磁体的后侧的所述第二变形部与所述第二磁体之间的距离。
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载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框架、第二框架、第一促动器、柔性显示部、第一辊、第一移动体以及第二促动器。第二框架相对于第一框架向上下移动,第一辊和第一移动体相对于第二框架向左右移动。由此,在被容纳在仪表台内部的状态下,车载显示装置的整体大小相对较小,在被引出到仪表台外部的状态下,车载显示装置的整体大小相对较大。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载显示装置中,柔性显示部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随着第一辊和第一移动体的移动,形成为U字形的第二区域改变,与第一区域形成同一平面的第二区域的大小改变。由此,容纳在仪表台内部的柔性显示部的大小相对较小,引出到仪表台外部的柔性显示部的大小相对较大。
并且,在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载显示装置中,能够降低与容纳在仪表台内部的其他部件之间产生干涉的可能性,可以通过相对较大尺寸的显示画面来向车辆的搭乘者提供图像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载显示装置包括第一促动器、第二促动器以及第三促动器,由此,柔性显示部可以相对于仪表台升降,并且可以向左右扩展。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载显示装置中,当第一辊相对于第二框架的移动距离为x时,第二促动器使第一移动体相对于第二框架的移动距离满足2x,当第二辊相对于第二框架的移动距离为x时,第三促动器使第二移动体相对于第二框架的移动距离满足2x。由此,能够防止柔性显示部意外地松弛或被强拉,并且能够向柔性显示部施加稳定且均匀的张力。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载显示装置中,第二促动器和第三促动器可以选择性地运转,由此,柔性显示部可以选择性地向左侧扩展或右侧扩展。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车载显示装置的框图。
图2A是概略地示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车载显示装置设置于仪表台的状态的剖视图,图2B是概略地示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车载显示装置设置于仪表台的状态的剖视图,图2C是概略地示出图2A中的车载显示装置相对于仪表台升降的图。
图3A、图3B以及图3C是示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车载显示装置的立体图,其中,图3A表示第一状态,图3B表示第二状态,图3C表示第三状态。
图4A、图4B以及图4C分别是示出图3A、图3B以及图3C所示的车载显示装置的一部分的后视立体图,其中,图4A表示第一状态,图4B表示第二状态,图4C表示第三状态,在图4A、图4B以及图4C中省略了柔性显示部。
图5A是分离表示图3B所示的柔性显示部的立体图,图5B是分离表示图3C所示的柔性显示部的立体图。
图5C是示出图5A所示的柔性显示部的后视立体图,图5D是示出图5B所示的柔性显示部的后视立体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载显示装置中其他构成相对于第一框架升降的状态的后视图。
图7A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载显示装置中省略一部分构成的状态的后视图,在图7A中省略了第一框架、第一促动器以及柔性显示部,图7A表示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
图7B是示出图7A中的车载显示装置变形后的状态的后视图,其中,图7B表示第三状态。
图8A和图8B是示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车载显示装置的一部分的侧剖视图。
图9A是示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车载显示装置的俯视剖视图,其中,图9A表示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
图9B是示出图9A中的车载显示装置变形的状态的俯视剖视图,其中,图9B表示第三状态。
图10A是示出第一辊和第一弹性体之间的关系的图,图10B是示出第二辊和第二弹性体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11A和图11B是示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车载显示装置的一部分的俯视剖视图,其中,图11A和图11B表示第三状态。
图12是示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构成车载显示装置的柔性显示部和背板的立体图,其中示出了平坦地展开的状态。
图13A和图13B是示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车载显示装置的一部分的俯视剖视图,其中,图13A和图13B表示第三状态。
附图标记说明
10:仪表台                      100:车载显示装置
210:第一框架                   220:第二框架
230:第三框架                   240:第四框架
250:底座                       310:第一促动器
311:第一螺杆轴                 312:第一滑块
313:第一马达                   314:第二螺杆轴
315:第二滑块                   316:联动带
320:第二促动器                 321:第三螺杆轴
322:第四螺杆轴                 323:第三滑块
324:第四滑块                   325:第二马达
330:第三促动器                 331:第五螺杆轴
332:第六螺杆轴                 333:第五滑块
334:第六滑块                   335:第三马达
400:柔性显示部                 410:第一区域
420:第二区域                   430:第三区域
440:背板                       441:固定部
442:第一变形部                 443:第二变形部
510:第一辊                     520:第一移动体
530:第二辊                     540:第二移动体
550a、550b:弹性体               560a、560b:支撑杆
570:第一磁体                   580:第二磁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实施例,对相同或相似的构成要素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对此的重复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使用的构成要素的后缀“模块”和“部”仅在考虑容易撰写说明书的情况下赋予或混用,其本身并没有彼此区分的含义或作用。另外,在描述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实施例时,当判断为对相关公知技术的具体说明可能混淆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实施例的主旨时,省略对其的详细说明。另外,附图仅是为了使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实施例容易理解,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思想不受附图限制,并且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包括在本发明的思想和技术范围内的所有变更、等同物乃至代替物。
诸如第一、第二等包括序数的术语可以在说明各种构成要素时使用,但是,所述构成要素不被所述术语限定。使用所述术语的目的在于,将一个构成要素区别于其他构成要素。
应当理解的是,当提及一个构成要素“连接”或“接入”于另一构成要素时,可以直接连接或接入于该另一构成要素,但是在中间还可以存在其他构成要素。另一方面,当提及一个构成要素“直接连接”或“直接接入”于另一构成要素时,中间不存在其他构成要素。
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的表达包括复数的表达。
应当理解的是,在本申请中,“包括”或“具有”等术语旨在指定说明书中记载的特征、数字、步骤、动作、构成要素、部件或它们的组合存在,但是不提前排除存在或附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数字、步骤、动作、构成要素、部件或者它们的组合的可能性。
图1是用于说明与本发明相关的车载显示装置100的框图。
所述车载显示装置100可以包括无线通信部110、输入部120、检测部140、输出部150、接口部160、存储部170、控制部180以及供电部190等。图1所示的构成要素不是实现车载显示装置的必要要素,本说明书中说明的车载显示装置可以具有比上面列举的构成要素更多或者更少的构成要素。
更具体地,所述构成要素中无线通信部110可以包括:能实现车载显示装置100和无线通信系统之间、车载显示装置100和其他车载显示装置100之间,或者车载显示装置100和外部服务器之间的无线通信的一个以上的模块。并且,所述无线通信部110可以包括将车载显示装置100连接于一个以上的网络的一个以上的模块。
这种无线通信部110可以包括:广播接收模块111、移动通信模块112、无线网络模块113、近距离通信模块114、位置信息模块115中的至少一种。
输入部120可以包括:用于输入视频信号的摄像头121或图像输入部、用于输入音频信号的麦克风(microphone)122或音频输入部、用于从用户接收信息的输入的用户输入部123(例如触摸按键(touch key)、机械按键(mechanical key)等)。从输入部120收集的语音数据或图像数据被分析之后可以处理为用户的控制命令。
检测部140可以包括用于检测车载显示装置中的信息、围绕车载显示装置的周边环境信息以及用户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以上的传感器。例如,检测部140可以包括:近距离传感器(proximity sensor)141、照度传感器(illumination sensor)142、触摸传感器(touchsensor)、加速度传感器(acceleration sensor)、磁传感器(magnetic sensor)、重力传感器(G-sensor)、陀螺仪传感器(gyroscope sensor)、运动传感器(motion sensor)、RGB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IR传感器(infrared sensor))、手指扫描传感器(finger scansensor)、超声波传感器(ultrasonic sensor)、光传感器(optical sensor,例如摄像头121)、麦克风(microphone)122、电池量表(battery gauge)、环境传感器(例如: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辐射探测传感器、热感应传感器、气体感应传感器等)、化学传感器(例如:电子鼻、保健传感器、生物传感器等)中的至少一种。另外,本说明书中记载的车载显示装置可以组合利用从这些传感器中的至少两种以上的传感器检测到的信息。
输出部150用于产生视觉、听觉或触觉等相关的输出,可以包括显示部151、声音输出部152、触觉模块153、光输出部154中的至少一种。显示部151与触摸传感器可以构成为相互层叠结构或者一体型来实现触摸屏。这种触摸屏起到在车载显示装置100和用户之间提供输入接口的用户输入部123功能的同时,可以在车载显示装置100和用户之间提供输出接口。
接口部160起到车载显示装置100和与之连接的各种外部设备之间的通道作用。这些接口部160可以包括:有线/无线耳麦端口(port)、外部充电器端口(port)、有线/无线数据端口(port)、存储卡(memory card)端口、用于连接具有识别模块的装置的端口(port)、音频I/O(Input/Output)端口(port)、视频I/O(Input/Output)端口(port)、耳机端口(port)中的至少一种。在车载显示装置100中,随着外部设备与所述接口部160连接,可以进行与连接的外部设备相关的适当的控制。
另外,存储部170存储支持车载显示装置100的各种功能的数据。存储部170可以存储在车载显示装置100中驱动的多个应用程序(application program或APP(application))、用于车载显示装置100的运转的数据、各种指令。这些应用程序中至少一部分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从外部服务器下载。并且,这些应用程序中至少一部分为了车载显示装置100的基本功能(例如接电话/打电话功能、接收/发送短信功能)可以从出厂时就安装在车载显示装置100中。另外,应用程序存储于存储部170并设置在车载显示装置100上,被控制部180驱动而进行所述车载显示装置的运转(或功能)。
控制部180除所述应用程序相关的运转之外,通常控制车载显示装置100的全部运转。控制部180可以通过处理经由上面提及的构成要素输入或输出的信号、数据、信息等,或者驱动存储部170中存储的应用程序,来提供或处理对用户合适的信息或功能。
并且,控制部180为了驱动存储部170中存储的应用程序,可以控制如图1所示的构成要素中的至少一部分。进一步,控制部180为了驱动所述应用程序,可以使车载显示装置100包括的构成要素中的至少两个以上组合运转。
供电部190在控制部180的控制下,接受外部电源的施加,向车载显示装置100包括的各个构成要素供电。
所述各个构成要素中的至少一部分,为了实现以下说明的各种实施例的车载显示装置的运转、控制或控制方法,可以互相协同运转。并且,所述车载显示装置的运转、控制或控制方法,可以利用所述存储部170中存储的至少一种应用程序的驱动在车载显示装置实现。
以下,说明通过在上面介绍的车载显示装置100实现的各个实施例之前,先参照图1更详细地说明上面列举的构成要素。
首先,说明无线通信部110。无线通信部110的广播接收模块111通过广播频道从外部的广播管理服务器接收广播信号和/或广播相关信息。所述广播频道可以包括卫星频道、地面频道。为了对至少两个广播频道同时接收广播或切换广播频道,可以在所述车载显示装置100提供两个以上的所述广播接收模块。
所述广播管理服务器可以是指,产生并传送广播信号和/或广播相关信息的服务器,或者接收已产生的广播信号和/或广播相关信息向车载显示装置发送的服务器。所述广播信号不仅包括电视广播信号、收音机广播信号、数据广播信号,而且还可以包括与电视广播信号或收音机广播信号结合数据广播信号的形式的广播信号。
所述广播信号可以根据用于接收/发送数据广播信号的技术标准(或者广播方式,例如ISO、IEC、DVB、ATSC等)中的至少一种编码化,广播接收模块111利用适合于从所述技术标准中规定的技术规格的方式,接收所述数据广播信号。
所述广播相关信息是指,关于广播频道、广播节目或广播服务提供者的信息。所述广播相关信息也可以通过移动通信网提供。这样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所述移动通信模块112接收所述广播相关信息。
所述广播相关信息可以以各种形式,例如数字多媒体广播(DMB:DigitalMultimedia Broadcasting)的电子节目信息(EPG:Electronic Program Guide),或者手持数字视频广播(DVB-H:Digital Video Broadcast-Handheld)的电子业务指南(ESG:Electronic Service Guide)等形式存在。通过广播接收模块111接收的广播信号和/或广播相关信息可以存储于存储部160。
移动通信模块112在根据用于移动通信的技术标准或通信方式(例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码分多址(CDMA:CodeDivision Multi Access)、码分多址2000(CDMA2000:Code Division Multi Access2000)、增强型优化语音数据或增强型仅语音数据(EV-DO:Enhanced Voice-DataOptimized or Enhanced Voice-Data Only)、宽带CDMA(WCDMA:Wideband CDMA)、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SDPA: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高速上行链路分组接入(HSUPA:High Speed Uplink Packet Access)、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高级长期演进(LTE-A:Long Term Evolution-Advanced)等)构建的移动通信网中,与基站、外部的终端、服务器中的至少一种发送/接收无线信号。
所述无线信号可以包括发送/接收语音呼叫信号、视频通话呼叫信号或文本/多媒体信息相关的各种形式的数据。
无线网络模块113是指用于连接无线网络的模块,可以内置或外置在车载显示装置100。无线网络模块113在基于无线网络技术的通信网中发送/接收无线信号。
无线网络技术例如有:无线局域网(WLAN:Wireless LAN)、无线保真(Wi-Fi:Wireless-Fidelity)、无线保真直连(Wi-Fi Direct)、数字生活网络联盟(DLNA:DigitalLiving Network Alliance)、无线宽带(WiBro:Wireless Broadband)、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WiMAX:World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SDPA: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高速上行链路分组接入(HSUPA:HighSpeed Uplink Packet Access)、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高级长期演进(LTE-A:Long Term Evolution-Advanced)等,所述无线网络模块113可以在包括上面没有列举的网络技术的范围内,利用至少一种无线网络技术发送/接收数据。
对于利用WiBro、HSDPA、HSUPA、GSM、CDMA、WCDMA、LTE、LTE-A等的无线网络连接,从通过移动通信网来实现的观点来看,通过所述移动通信网进行无线网络连接的所述无线网络模块113可以理解为是所述移动通信模块112的一种。
近距离通信模块114用于近距离通信(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可以利用蓝牙(BluetoothTM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红外线通信(IrDA:Infrared DataAssociation)、超宽带(UWB:Ultra Wideband)、紫峰(ZigBee)、近场通信(NFC:Near FieldCommunication)、无线保真(Wi-Fi:Wireless-Fidelity)、无线保真直连(Wi-Fi Direct)、无线通用串行总线(Wireless USB:Wireless Universal Serial Bus)技术中的至少一种支持近距离通信。这样的近距离通信模块114可以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网(Wireless AreaNetworks)支持车载显示装置100和无线通信系统之间、车载显示装置100和其他车载显示装置100之间,或者车载显示装置100和设置其他车载显示装置100(或者外部服务器)的网络之间的无线通信。所述近距离无线通信网可以是近距离无线个域网(Wireless PersonalArea Networks)。
位置信息模块115是用于获得车载显示装置的位置(或者当前位置)的模块,其典型的例子全球定位系统(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模块或WiFi(WirelessFidelity)模块。例如,车载显示装置利用GPS模块时,可以通过从GPS卫星发送的信号获得车载显示装置的位置。作为其他例子,车载显示装置利用Wi-Fi模块时,可以根据与Wi-Fi模块发送或接收无线信号的无线接入点(Wireless Access Point)的信息获得车载显示装置的位置。根据需要,位置信息模块115为了得到车载显示装置的位置相关的数据,可以置换或附加地执行无线通信部110的其他模块中的任意功能。位置信息模块115是为了获得车载显示装置的位置(或当前位置)而利用的模块,不限定于直接计算或获得的车载显示装置的位置的模块。
其次,输入部120用于输入视频信息(或者信号)、音频信息(或者信号)、数据、或用户输入的信息,为了输入视频信息,车载显示装置100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摄像头121。摄像头121处理视频通话模式或摄影模式中通过图像传感器得到的静态图像或动态图像等的图像帧。通过处理的图像帧可以在显示部151显示或者在存储部170中存储。另外,车载显示装置100具有的多个摄像头121可以以矩阵结构配置,通过配置成矩阵结构的摄像头121,可以向车载显示装置100输入具有各种角度或焦点的多个视频信息。另外,多个摄像头121可以配置为立体结构,以获得实现立体图像的左图像和右图像。
麦克风122将外部声音信号处理为电子语音数据。经过处理的语音数据可以根据在车载显示装置100进行中的功能(或者运行中的应用程序)以各种形式利用。另外,在麦克风122可以设置去除各种噪声的算法,用于去除在接收外部声音信号的过程中产生的噪声(noise)。
用户输入部123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信息,通过用户输入部123输入信息时,控制部180可以控制车载显示装置100使其进行与输入的信息对应的运转。这样的用户输入部123可以包括机械式(mechanical)输入手段(或者机械按键,例如位于车载显示装置100的正面、背面或侧面的按键、锅仔片(dome switch)、转轮(jog wheel)、轻摇开关(jogswitch)等)以及触摸式输入手段。作为一例,触摸式输入手段可以由通过软件处理在触摸屏显示的虚拟键(virtual key)、软键(soft key)或可视键(visual key)来实现,或者由在所述触摸屏之外的部分配置的触摸按键(touch key)来实现。另外,所述虚拟键或可视键可以具有各种形式的同时,能够在触摸屏显示,例如由图表(graphic)、文本(text)、图标(icon)、视频(video)或者它们的组合来实现。
另外,检测部140检测车载显示装置中的信息、围绕车载显示装置的周边信息以及用户信息中的至少一种,并产生与此对应的检测信号。控制部180基于这些检测信号控制车载显示装置100的驱动或运转,或者进行车载显示装置100中安装的应用程序相关的数据处理、功能或运转。下面,更详细地说明可以包括在检测部140的各种传感器中的典型的传感器。
首先,近距离传感器141是指,利用电磁场的力或红外线等,在没有机械性接触的情况下检测有没有与规定检测表面接近的物体,或者附近有没有存在物体的传感器。这些近距离传感器141可以设置在所述的被触摸屏覆盖的车载显示装置的内部区域,或者所述触摸屏的附近。
近距离传感器141例如有:透射型光电传感器、直接反射型光电传感器、镜反射型光电传感器、高频振荡型近距离传感器、静电容量型近距离传感器、磁性近距离传感器、红外线近距离传感器等。触摸屏为静电式触摸屏时,近距离传感器141根据导电性物体的靠近而产生的电场的变化来检测所述物体的靠近。此时触摸屏(或者触摸传感器)本身可以是近距离传感器的一种。
另外,为了便于说明,将物体靠近但不接触触摸屏而被识别为物体位于所述触摸屏上方的行为命名为“近距离触摸(proximity touch)”,将所述物体实际接触所述触摸屏的行为命名为“接触触摸(contact touch)”。物体与所述触摸屏近距离触摸的位置是指,所述物体近距离触摸时,所述物体相对所述触摸屏垂直对应的位置。所述近距离传感器141可以检测近距离触摸、近距离触摸模式(例如:近距离触摸距离、近距离触摸方向、近距离触摸速度、近距离触摸时间、近距离触摸位置、近距离触摸移动状态等)。另外,如上所述,控制部180处理与通过近距离传感器141检测的近距离触摸运转和近距离触摸模式相应的数据(或者信息),进一步,可以在触摸屏上输出与已处理的数据对应的视觉信息。进一步,控制部180根据对触摸屏的同一位置的触摸是近距离触摸还是接触触摸来控制车载显示装置100,使其进行不同的运转或数据(或者信息)的处理。
触摸传感器利用电阻膜方式、静电容量方式、红外线方式、超声波方式、磁场方式等各种触摸方式中的至少一种,检测对触摸屏(或者显示部151)施加的触摸(或者触摸输入)。
作为一例,触摸传感器可以将对触摸屏的特定部位施加的压力或者在特定部位产生的静电容量等的变化变换为电信号输入。另外,触摸传感器可以检测对触摸屏施加触摸的触摸对象体在触摸传感器上触摸的位置、面积、触摸时的压力、触摸时的静电容量等。在此,触摸对象体是对所述触摸传感器施加触摸的物体,例如手指、触摸笔或者铁笔(Styluspen)、光标等。
如上所述,对触摸传感器进行触摸输入时,与其对应的信号被发送到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处理这些信号之后,将对应的数据传送到控制部180。由此,控制部180可以确认显示部151的哪个区域被触摸等。在此,触摸控制器可以是除控制部180之外另行设置的构成要素,也可以是控制部180本身。
另外,控制部180可以根据触摸触摸屏(或者除触摸屏之外具有的触摸按键)的触摸对象体的种类执行不同的控制,或者执行相同的控制。根据触摸对象体的种类要执行不同的控制还是执行相同的控制,可以根据车载显示装置100的当前运转状态或者运行中的应用程序来决定。
另外,在上面说明的触摸传感器和近距离传感器可以独立或者组合起来检测对触摸屏的短(轻触)触摸(short touch)、长触摸(long touch)、多点触摸(multi touch)、拖拽触摸(drag touch)、轻弹触摸(flick touch)、镶嵌触摸(pinch-in touch)、尖灭触摸(pinch-out touch)、滑动触摸(swype)、悬停(hovering)触摸等各种方式的触摸。
超声波传感器利用超声波识别检测对象的位置信息。另外,控制部180可以通过光传感器和多个超声波传感器检测的信息计算出波产生源的位置。波产生源的位置的计算可以利用光比超声波传播速度更快的性质,即光到达光传感器的时间比超声波到达超声波传感器的时间更快的特性。更具体地,以光为基准信号,利用光到达的时间与超声波到达的时间差计算出波产生源的位置。
另外,从输入部120的构成来看,摄像头121包括摄像传感器(例如CCD、CMOS等)、光传感器(或者图像传感器)和激光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
摄像头121和激光传感器互相结合可以检测对三维立体图像的检测对象的触摸。光传感器可以与显示元件层叠,这种光传感器可以扫描靠近触摸屏的检测对象的移动。更具体地,光传感器在行/列安装光电二极管(Photo Diode)和晶体管(TR:Transistor),并根据因对光电二极管施加的光量而变化的电信号,扫描光传感器上放置的内容物。即,光传感器进行与光的变化量对应的检测对象的坐标计算,并通过这种计算获得检测对象的位置信息。
显示部151显示(输出)车载显示装置100中处理的信息。例如,显示部151可以显示车载显示装置100中驱动的应用程序的运行画面信息,或者这些运行画面信息相关的用户界面(UI:User Interface)、图形用户界面(GUI:Graphic User Interface)信息。
并且,所述显示部151可以由显示立体图像的立体显示部构成。
所述立体显示部可以采用立体方式(眼镜方式)、自动立体方式(无眼镜方式)、投影方式(全息方式)等三维显示方式。
声音输出部152在呼叫信号接收模式、通话模式或者录音模式、语音识别模式、广播接收模式等中,从无线通信部110接收音频数据,或者输出存储部170中存储的音频数据。声音输出部152还可以输出车载显示装置100中进行的功能(例如:呼叫信号接收音、短信接收音等)相关的声音信号。这样的声音输出部152可以包括接收器(receiver)、扬声器(speaker)、蜂鸣器(buzzer)等。
触觉模块153(haptic module)产生用户能感觉到的各种触觉效果。触觉模块153所产生的触觉效果的典型例子可以是振动。在触觉模块153产生的振动强度和模式等可以通过用户的选择或者控制部180的设定来控制。例如,所述触觉模块153将不同的振动可以合成输出或者也可以按顺序输出。
触觉模块153除振动之外还可以产生各种触觉效果:对接触皮肤表面垂直运动的销钉排列、通过喷气口或者吸口的空气的喷射力或者吸力、对皮肤表面的摩擦、电极(electrode)的接触、静电力等的刺激效果,利用吸热或者散热元件再现冷热感的效果等。
触觉模块153可以不仅通过直接接触来传递触觉效果,也可以通过用户手指或者手臂等的筋感觉来感觉到触觉效果。触觉模块153可以根据车载显示装置100的构成方式具有两个以上。
光输出部154利用车载显示装置100的光源发出的光,输出用于通知事件发生的信号。在车载显示装置100发生的事件的例子有:接收短信、接收呼叫信号、未接来电、闹铃、通知日程、接收电子邮件、通过应用程序接收的信息等。
光输出部154输出的信号通过车载显示装置向正面或者背面发出的单色或者多色光来实现。所述信号输出可以通过车载显示装置检测到用户确认事件而终止。
接口部160起到车载显示装置100和与之连接的所有外部设备之间的通道作用。接口部160从外部设备接收数据或者接受供电之后,将其传送到车载显示装置100内部的各个构成要素,或者使车载显示装置100内部的数据传送到外部设备。接口部160可以包括例如:有线/无线耳麦端口(port)、外部充电器端口(port)、有线/无线数据端口(port)、存储卡端口(memory card port)、用于连接具有识别模块的装置的端口(port)、音频I/O(Input/Output)端口(port)、视频I/O(Input/Output)端口(port)、耳机端口(port)等。
另外,识别模块是存储用于认证车载显示装置100的使用权限的各种信息的芯片,其包括:用户识别模块(UIM:user identify module)、用户身份识别模块(SIM:subscriberidentity module)、全球用户身份识别模块(USIM:universal subscriber identitymodule)等。具有识别模块的装置(以下,简称“识别装置”)可以以智能卡(smart card)形式制成。因此,识别装置可以通过所述接口部160与终端100连接。
存储部170可以存储用于控制部180的运转的程序,还可以临时存储输入/输出的数据(例如:电话簿、短信、静态图像、动态图像等)。所述存储部170可以存储在所述触摸屏输入触摸时所输出的各种模式的振动和声音相关的数据。
存储部170可以包括:闪存类型(flash memory type)、硬盘类型(hard disktype)、固态硬盘类型(Solid State Disk type)、硅磁盘类型(Silicon Disk Drivetype)、多媒体卡微型(multimedia card micro type)、卡类型的内存(例如SD或者XD内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staticrandom access memory)、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电可擦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可编程序只读存储器(PROM: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磁存储器、磁盘和光盘中至少一种类型的存储媒介。车载显示装置100可以与在互联网(internet)执行所述存储部170的存储功能的网页存储(web storage)联动而进行运转。
如上所述,控制部180控制与应用程序相关的运转,通常控制车载显示装置100的整体运转。例如,如果所述车载显示装置的状态满足已设定的条件时,控制部180可以执行或者解除用户对应用程序输入控制命令的锁定状态。
另外,控制部180可以执行与语音通话、数据通信、视频通话等相关的控制和处理,或者可以执行将在触摸屏进行的笔记输入或者绘画输入分别以文字和图像来识别的模式识别处理。进一步,控制部180为了将下面说明的各种实施例在本发明的车载显示装置100上实现,可以单个控制或者多个组合控制上面说明的构成要素。
显示部151显示(输出)车载显示装置100中处理的信息。例如,显示部151可以显示车载显示装置100中驱动的应用程序的运行画面信息,或者根据这些运行画面信息的用户界面(UI:User Interface)、图形用户界面(GUI:Graphic User Interface)信息。
显示部151包括:液晶显示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部(TFT LCD:thin film transistor-liquid crystal display)、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柔性显示部(flexible display)、三维显示部(3D display)、电子墨显示部(e-ink display)中的至少一种。
另外,显示部151根据车载显示装置100的实现方式可以存在两个以上。在这种情况下,在车载显示装置100,多个显示部可以在一个面上互相间隔配置或者一体配置,或者在不同的面上分别配置。
显示部151包括检测对显示部151触摸的触摸传感器,以使通过触摸方式接收控制命令的输入。利用该触摸传感器,对触摸显示部151进行触摸时,触摸传感器检测所述触摸,控制部180据此产生对应所述触摸的控制命令。利用触摸方式输入的内容可以是文字或数字,或者在各种模式下的指示或者指定的菜单等。
麦克风122接收用户的语音、其他声音等的输入。麦克风122可以设置在多个部位,接收立体声音的输入。
接口部160成为将车载显示装置100与外部设备连接的通道。例如,接口部160可以是与其他设备(例如耳机、外置扬声器)连接的连接端子、用于近距离通信的端口(例如:红外线端口(IrDA Port)、蓝牙端口(Bluetooth Port)、无线局域网端口(Wireless LANPort)等)或者用于向车载显示装置100供电的供电端子中的至少一种。这样的接口部160可以是用于收容用户身份识别模块(SIM: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或者用户识别模块(UIM:User Identity Module)、用于存储信息的存储卡等外置型卡的插座形式。
在车载显示装置可以具有至少一个无线通信用天线。天线可以在车载显示装置内置或者在壳体形成。例如,形成广播接收模块111(参照图1)的一部分的天线可以从车载显示装置引出。或者,天线形成为薄膜型,附着在壳体的内侧面,也可以包括导电性材质的壳体起到天线功能。
下面,在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说明时,附图中表示的X方向、Y方向以及Z方向分别是彼此正交的方向。
里侧(或者内侧)表示车载显示装置100的相对的里侧,外面侧(或者外侧)表示车载显示装置100的相对的外面侧。
图2A是概略地示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车载显示装置100设置于仪表台10的状态的剖视图,图2B是概略地示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车载显示装置100设置于仪表台10的状态的剖视图,图2C是概略地示出图2A中的车载显示装置100相对于仪表台10升降的图。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说明的仪表台10是车辆的仪表台,是指安装有驾驶座和副驾驶座前面的仪表盘、各种控制装置、储物盒以及其他配件的部分。
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载显示装置100可以在车辆室内(挡风玻璃20的内侧)设置于车辆的仪表台10。
车载显示装置100可以在仪表台10上设置成,上端的高度与仪表台10的上部面相同,或者低于仪表台10的上部面(参照图2A)。
或者,车载显示装置100可以在仪表台10上设置成,上端的高度高于仪表台10的上部面,而下端低于仪表台10的上部面(参照图2B)。
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载显示装置100在仪表台10上设置成形状可变,并且可以相对于仪表台10向上下往复移动。例如,当需要使用车载显示装置100时,车载显示装置100的柔性显示部400相对于仪表台10向上侧移动,当不需要使用车载显示装置100时,车载显示装置100的柔性显示部400再次向下侧移动(参照图2C)。
图3A、图3B以及图3C是示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车载显示装置100的立体图。图3A表示第一状态,图3B表示第二状态,图3C表示第三状态。
车载显示装置100包括第一框架210、第二框架220、第一促动器310、柔性显示部400、第一辊510、第一移动体520以及第二促动器320。并且,车载显示装置100可以包括第二辊530、第二移动体540以及第三促动器330。
并且,车载显示装置100可以包括底座250。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载显示装置100中,底座250可以构成仪表台10的一部分。即,底座250的上部面251可以形成仪表台10的上部面的一部分。
底座250的上部面251可以形成为平面或曲面,在底座250的上部面251的中央设置有上下贯通的开口252。这种开口252起到供构成本发明的车载显示装置100的主要构成要素进出的通道功能。尤其,柔性显示部400可以通过底座250的开口252进出。
在底座250可以设置有一个或两个以上的按键253。这些按键253作为上述输入部120的一个构成,可以是用于操作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载显示装置100的按键。
例如,可以通过按压任意一个按键253来将柔性显示部400经由开口252引出到底座250上方,可以通过按压另一个按键253来使引出到底座250上方的柔性显示部400向左右扩展。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载显示装置100中,柔性显示部400的上端可以位于仪表台10(和/或底座250)表面的下方,或者柔性显示部40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位于仪表台10(和/或底座250)的下方。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这种状态为第一状态(参照图3A)。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载显示装置100中,柔性显示部400可以从第一状态向仪表台10(和/或底座250)上方移动,使得凸出到仪表台10(和/或底座250)上方的柔性显示部400的大小(面积)处于比第一状态增大的状态。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这种状态为第二状态(参照图3B)。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载显示装置100中,柔性显示部400的一部分可以从第二状态向左侧(和/或右侧)移动而变形,从而处于形成同一平面的柔性显示部400的面积增大的状态。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这种状态为第三状态(参照图3C)。
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载显示装置100可以包括驾驶检测传感器。
驾驶检测传感器可以构成上述检测部140的一部分,用于检测驾驶员的状态。驾驶检测传感器可以由图像传感器或摄像头等构成,用于检测搭乘者的模样和状态。
控制部180可以根据车辆的行驶状态或由驾驶检测传感器产生的信号来控制车载显示装置100。
车辆可以通过搭乘者的直接驾驶来行驶(人工驾驶),也可以进行无人驾驶。
当由搭乘者进行人工驾驶时,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载显示装置100可以处于第二状态或第三状态,此时,可以在柔性显示部400显示图像。
在进行车辆的无人驾驶时,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载显示装置100可以处于第一状态。
当由驾驶检测传感器检测到搭乘者的不专注时(例如搭乘者没有正常地注视前方时),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载显示装置100可以从第一状态转换为第二状态,或者可以从第一状态转换为第三状态,可以通过柔性显示部400向搭乘者显示警告图像。
当通过设置于车辆的摄像头或传感器检测到危险情况时(例如:后方车辆的靠近速度超过基准值时、与前方车辆的距离为基准值以下时等),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载显示装置100可以在第二状态或第三状态下通过柔性显示部400向搭乘者显示危险情况。
柔性显示部400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变形。
所述变形可以是显示模块的弯曲、弯折、折叠、扭曲、卷曲、展开中的至少一种。这种能够变形的显示模块可以命名为“柔性显示部400”。在此,柔性显示部400可以包括普通的柔性显示部(Flexible Display)和电子纸(e-paper)以及它们的组合。
普通的柔性显示部是指,保持现有的平板显示部的特性,并且在像纸一样能够弯曲、弯折、折叠、扭曲、卷曲以及展开的薄且柔软的基板上制造,从而重量轻且不容易破碎的坚固的显示部。
此外,电子纸是应用普通墨水特征的显示技术,其与现有的平板显示部的不同点可以是使用反射光。电子纸可以使用扭转球或使用胶囊的电泳(electrophoresis)来改变信息。
在柔性显示部400显示的信息可以包括在曲面上输出的视觉信息。这种视觉信息通过独立地控制以矩阵状配置的单位像素(sub-pixel)的发光来实现。所述单位像素是指实现一种颜色的最小单位。
柔性显示部400的一部分可以处于弯曲的状态而不是平坦的状态。在该情况下,当向柔性显示部400施加外力时,柔性显示部400的一部分可能变形为平坦的状态、弯曲更少的状态或者弯曲更大的状态
另外,柔性显示部400可以与触摸传感器组合以实现柔性触摸屏。当对柔性触摸屏进行触摸时,控制部180(参照图1)可以执行与这种触摸输入相应的控制。柔性触摸屏在柔性显示部400的一部分展开的状态或弯曲的状态下能够检测触摸输入。
另外,在本变形例的车载显示装置100可以设置有能够检测柔性显示部400的变形的变形检测装置。这种变形检测装置可以属于检测部140(参照图1)。
所述变形检测装置可以设置于柔性显示部400或第一框架210,来检测与柔性显示部400的变形相关的信息。在此,与变形相关的信息可以是柔性显示部400变形的方向、变形程度、变形的位置、变形时间以及变形的柔性显示部400复原的加速度等,除此之外,还可以是由于柔性显示部400的弯曲而能够检测到的各种信息。
并且,控制部180(参照图1)可以基于由所述变形检测装置检测到的与柔性显示部400的变形相关的信息,改变在柔性显示部400上显示的信息,或者生成用于控制车载显示装置100的功能的控制信号。
柔性显示部400的状态变化不局限于由外力引起的变化。例如,当柔性显示部400的一部分处于展开的状态时,由用户或通过APP的命令,该部分还可以改变为弯曲的状态。
图4A、图4B以及图4C分别是示出图3A、图3B以及图3C所示的车载显示装置100的一部分的后视立体图。图4A表示第一状态,图4B表示第二状态,图4C表示第三状态。在图4A、图4B以及图4C中省略了柔性显示部400。
第一框架210的至少一部分固定于车辆的仪表台10内部。
第一框架210的上端214、215可以固定结合于底座250的底面,可以不露出到仪表台10外部。
第一框架210可以相对较坚固地形成,可以由塑胶、金属或它们的组合构成。可以将构成车载显示装置100的其他构成结合于这种第一框架210。
第一框架210可以形成为能够支撑与其结合的其他构成的各种形状。作为一例,如图4A至图4C所示,第一框架210可以整体形成为四边形,并且可以整体形成为平坦的形状。
第一框架210可以形成为具有与第一方向X正交的平坦的表面。由此,第一框架210形成为在与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Y上具有规定的长度,并且在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正交的第三方向Z上具有规定的长度。
当第一方向X是与车辆的前后方向平行的方向时,第二方向Y可以是与车辆的左右方向平行的方向,第三方向Z可以是与车辆的上下方向平行的方向。
第一方向X可以是朝向车辆的后方的方向,此时,以车载显示装置100为基准,第一方向X可以是前方方向。
第一框架210可以包括第一面板212、第一上部面板214、第二上部面板215、下部面板213以及支架216。
第一面板212可以形成为四边形的板形状,并且形成与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平行的面。
第一上部面板214和第二上部面板215可以形成为彼此隔开且从第一面板212的上端向第一方向的后方弯曲的形状。
第一上部面板214和第二上部面板215可以彼此隔开充分距离,使得第二框架220等能够通过它们之间的空间上下移动,并且可以在第一框架210的上端形成左右两侧端部分。
下部面板213可以形成为从第一面板212的下端向第一方向的后方弯曲的形状。下部面板213可以形成为与第一上部面板214和第二上部面板215平行。
支架216可以固定结合于第一面板212的背面。支架216可以在第一面板212的下侧偏向左侧或偏向右侧而结合。
在第一框架210的背面设置有由第一面板212、第一上部面板214、第二上部面板215以及下部面板213围城的空间即容纳空间211。在第一状态下,第二框架220、第三框架230、第四框架240、第二促动器320、第三促动器330以及柔性显示部400位于这种容纳空间211中。
第二框架220可以相对较坚固地形成,可以由塑胶、金属或它们的组合构成。可以将构成车载显示装置100的其他构成结合于这种第二框架220。
第二框架220可以形成为能够支撑与其结合的其他构成的各种形状。作为一例,如图4A至图4C所示,第二框架220可以整体形成为四边形,并且可以整体形成平坦的形状。
第二框架220可以包括升降件221、第二面板222、中央上部梁223以及中央下部梁224。
升降件221可以形成第二框架220的下侧部分。
第二面板222可以形成为四边形的板形状,并且形成与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平行的面。第二面板222形成与第一面板212平行的面,第二面板222形成为小于第一面板212。
中央上部梁223可以形成第二面板222的上端边缘部分,与第二面板222的上端相结合,并且形成为其截面(section)可以沿第二方向恒定。
中央下部梁224结合在升降件221和第二面板222之间,升降件221与第二面板222通过所述中央下部梁224彼此结合。中央下部梁224可以结合于第二面板222的下端,并且形成为其截面可以沿第二方向恒定。
第一促动器310使第二框架220相对于第一框架210向上下往复移动,从而改变第二框架220被引出到仪表台10外部的程度。
第一促动器310包括第一螺杆轴311、第一滑块312以及第一马达313。第一促动器310还可以包括第二螺杆轴314、第二滑块315以及联动带316。
第一螺杆轴311可以沿第三方向延伸形成并在其外周面形成有外螺纹,以能够旋转的方式结合于第一框架210。
第一螺杆轴311以第一旋转轴S1为中心旋转,第一旋转轴S1与第三方向平行。
第一螺杆轴311的上侧部分可以与第一上部面板214以能够旋转的方式结合,其下侧部分可以与下部面板213以能够旋转的方式结合。
第一滑块312可以固定于第二框架220,并且可以螺纹结合于第一螺杆轴311。可以通过第一螺杆轴311贯穿第一滑块312的形式来实现第一螺杆轴311与第一滑块312之间的螺纹结合。
第一滑块312可以固定结合于第二框架220的升降件221。
第一滑块312形成有内螺纹并螺纹结合于第一螺杆轴311,当第一螺杆轴311旋转时,其沿第三方向平行移动。即,当第一螺杆轴311旋转时,第一滑块312可以上升或下降,由此,第二框架220可以相对于第一框架210升降。
第一马达313使第一螺杆轴311旋转。
第一马达313可以是利用电能旋转的普通的马达,可以是步进马达(step motor)。
第一马达313可以固定于第一框架210的支架216。
第一马达313使第一螺杆轴311旋转,为此,可以形成有齿轮313a和齿轮311a,所述齿轮313a与第一马达313的旋转轴结合而旋转,所述齿轮311a与第一螺杆轴311同轴并与所述齿轮313a啮合而旋转(参照图6)。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说明的每个齿轮可以形成为普通的齿轮(gear)的形状。
第二螺杆轴314可以沿第三方向延伸形成并在其外周面形成有外螺纹,以能够旋转的方式结合于第一框架210。
第二螺杆轴314以第二旋转轴S2为中心旋转,第二旋转轴S2与第三方向平行。
第二螺杆轴314的上侧部分可以与第二上部面板215以能够旋转的方式结合,其下侧部分可以与下部面板213以能够旋转的方式结合。
第二螺杆轴314与第一螺杆轴311平行。
第二滑块315可以固定于第二框架220,并且可以螺纹结合于第二螺杆轴314。可以通过第二螺杆轴314贯穿第二滑块315的形式来实现第二螺杆轴314与第二滑块315之间的螺纹结合。
第二滑块315可以固定结合于第二框架220的升降件221。
第二滑块315形成有内螺纹并螺纹结合于第二螺杆轴314,当第二螺杆轴314旋转时,其沿第三方向平行移动。即,当第二螺杆轴314旋转时,第二滑块315可以上升或下降,由此,第二框架220可以相对于第一框架210升降。
联动带316连接第一螺杆轴311与第二螺杆轴314,使得所述第一螺杆轴311与所述第二螺杆轴314彼此联动旋转。为此,在第一螺杆轴311的下端可以结合有第一带轮311b,在第二螺杆轴314的下端可以结合有第二带轮314a,联动带316可以卷绕并结合于第一带轮311b和第二带轮314a(参照图6)。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以第二框架220为中心,第一螺杆轴311和第二螺杆轴314可以构成为彼此相同或者对称,第一滑块312和所述第二滑块315可以构成为彼此相同或者对称。此外,第一带轮311b和第二带轮314a可以大小相同(直径相同)。
由此,当第一马达313旋转时,第一螺杆轴311与第二螺杆轴314可以以相同的速度旋转,并且,第一滑块312与第二滑块315可以沿相同方向以相同的速度移动,第二框架220的左侧和右侧可以以平衡的状态升降。
图5A是分离表示图3B所示的柔性显示部400的立体图,图5B是分离表示图3C所示的柔性显示部400的立体图。
图5C是示出图5A所示的柔性显示部400的后视立体图,图5D是示出图5B所示的柔性显示部400的后视立体图。
本发明实施例的柔性显示部400可以由显示图像的单张显示部构成,可以呈现其中一部分相对于其余部分弯曲而同时包括平面和曲面的状态。
具体地,柔性显示部400包括第一区域410和第二区域420。此外,柔性显示部400还可以包括第三区域430。
第一区域410是其至少一部分与第二框架220重叠且形成平面的区域。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一区域410的形状不变,保持平坦的状态。
第一区域410可以形成与第一方向正交的平面,并且可以在第一方向的前方结合于第二框架220的第二面板222。
第二区域420从第一区域410延伸。第二区域420从第一区域410的左侧或右侧端部延伸。
与第一区域410不同,第二区域420的形状可变。
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下,第二区域420的一部分420a形成曲面,第二区域420的其余部分420b形成朝向与第一区域410相反侧的平面。
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下,形成曲面的第二区域420的一部分420a可以形成柔性显示部400的边缘。
在第三状态下,第二区域420的一部分可以形成曲面,第二区域420的其余部分可以与第一区域410形成同一平面。即,在第二状态下形成曲面的第二区域420的部分420a可以在第三状态下与第一区域410形成同一平面,在第二状态下形成平面的第二区域420的部分420b可以在第三状态下形成曲面。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柔性显示部400的第二区域420可以处于第二状态,或者可以处于第三状态,或者可以处于第二状态和第三状态之间的状态。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与第一区域410形成同一平面的第二区域420的大小可变。
第三区域430以第一区域410为中心形成第二区域420的相对侧。
第三区域430从第一区域410延伸。第三区域430从第一区域410的左侧或右侧端部延伸。
第三区域430可以以第一区域410为中心与第二区域420对称,并且第三区域430的形状可变。
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下,第三区域430的一部分430a形成曲面,第三区域430的其余部分430b形成朝向与第一区域410相反侧的平面。
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下,形成曲面的第三区域430的一部分430a可以形成柔性显示部400的边缘。
在第三状态下,第三区域430的一部分可以形成曲面,第三区域430的其余部分可以与第一区域410形成同一平面。即,在第二状态下形成曲面的第三区域430的部分430a可以在第三状态下与第一区域410形成同一平面,在第二状态下形成平面的第三区域430的部分430b可以在第三状态下形成曲面。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柔性显示部400的第三区域430可以处于第二状态,或者可以处于第三状态,或者可以处于第二状态和第三状态之间的状态。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与第一区域410形成同一平面的第三区域430的大小可变。
图6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载显示装置100中其他构成相对于第一框架210升降的状态的后视图。
图7A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载显示装置100中省略一部分构成的状态的后视图。在图7A中省略了第一框架210、第一促动器310以及柔性显示部400。图7A表示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
图7B是示出图7A中的车载显示装置100变形后的状态的后视图。图7B表示第三状态。
图8A和图8B是示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车载显示装置100的一部分的侧剖视图。
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载显示装置100可以包括第三框架230。
并且,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载显示装置100可以包括第四框架240。
第一辊510沿第三方向延伸形成,并且支撑第二区域420的内侧面,使得第二区域420弯曲成U字形。
第一辊510可以沿上下方向延伸形成,并且可以形成为在上下方向上具有恒定截面的圆柱形状。
第一辊510可以结合于第三框架230,第一辊510可以将其中心轴作为旋转轴S7,能够旋转地结合于第三框架230。
柔性显示部400的第二区域420可以卷绕于第一辊510,使得其内侧面与第一辊510的外周面相对。
第一移动体520可以沿第三方向延伸形成。
第一移动体520可以沿上下方向延伸形成,并且可以形成为在上下方向上具有恒定截面的柱形状。
第一移动体520可以结合于第三框架230,并且可以以能够相对于第三框架230沿与第二方向平行的方向移动的方式结合。
柔性显示部400的第二区域420的端部(与第一区域410连接的一侧的相反侧的端部)固定于第一移动体520。
第二辊530沿第三方向延伸形成,并且支撑第三区域430的内侧面,使得第三区域430弯曲成U字形。
第二辊530可以沿上下方向延伸形成,并且可以形成为在上下方向上具有恒定截面的圆柱形状。
第二辊530可以形成为与第一辊510相同,或者与第一辊510对称。
第二辊530可以结合于第四框架240,第二辊530可以将其中心轴作为旋转轴S8,能够旋转地结合于第四框架240。
柔性显示部400的第三区域430可以卷绕于第二辊530,使得其内侧面与第二辊530的外周面相对。
第二移动体540沿第三方向延伸形成。
第二移动体540可以沿上下方向延伸形成,并且可以形成为在上下方向上具有恒定截面的柱形状。
第二移动体540可以结合于第四框架240,并且可以以能够相对于第四框架240沿与第二方向平行的方向移动的方式结合。
柔性显示部400的第三区域430的端部(与第一区域410连接的一侧的相反侧的端部)固定于第二移动体540。
即,第一移动体520和第二移动体540分别结合于柔性显示部400的两侧端部。
如上所述,柔性显示部400的任一侧端部(第二区域420的端部)固定于第一移动体520,柔性显示部400的另一侧端部(第三区域430的端部)固定于第二移动体540,柔性显示部400的第二区域420的内侧面由第一辊510支撑,柔性显示部400的第三区域430的内侧面由第二辊530支撑。
随着第一辊510和第一移动体520相对于第二框架220移动,并且,第二辊530和第二移动体540相对于第二框架220移动,柔性显示部400可以在第二状态和第三状态之间改变。
第三框架230的至少一部分与第二框架220重叠,并且与第一辊510一起相对于第二框架220向左右往复移动。
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下,第三框架230可以与第二框架220的背面(第一方向的后方)重叠。
第三框架230可以相对较坚固地形成,可以由塑胶、金属或它们的组合构成。可以将构成车载显示装置100的其他构成结合于这种第三框架230。
第三框架230可以形成为能够支撑与其结合的其他构成的各种形状。第三框架230可以整体形成为四边形,并且可以整体形成为平坦的形状。
第三框架230可以包括第三面板233、第一上部梁231、第一下部梁232。此外,第三框架230还可以包括第一纵梁234。
第三面板233可以形成为四边形的板形状,并且形成与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平行的面。第三面板233形成与第二面板222平行的面,第三面板233形成为小于第二面板222。
在第三面板233的中央可以形成有贯通的孔。
第一上部梁231可以形成第三面板233的上端边缘部分,与第三面板233的上端相结合,并且其截面(section)可以沿第二方向大致形成为恒定。
在第一上部梁231的底面可以形成有槽231a,中央上部梁223上端以能够沿第二方向Y滑动的方式插入于所述槽231a。由此,第三框架230可以相对于第二框架220稳定地沿第二方向Y往复移动(左右移动)。
第一下部梁232可以结合于第三面板233的下端,其截面可以沿第二方向大致形成为恒定。
第一纵梁234将第一上部梁231与第一下部梁232连接。第一纵梁234的截面可以沿与第三方向平行的方向形成为恒定,并且可以形成为曲面形状。
第一纵梁234位于柔性显示部400的第二区域420的外面侧。即,当在第二状态和第三状态之间转换时,柔性显示部400的第二区域420通过第一辊510和第一纵梁234之间的空间移动。
第一纵梁234保护形成曲面的第二区域420,并且保护柔性显示部400的边缘部分。
第一辊510的任一侧端部可以结合于第一上部梁231,而另一侧端部可以结合于第一下部梁232。第一辊510的上端可以与第一上部梁231以能够旋转的方式结合,其下端可以与第一下部梁232以能够旋转的方式结合。
第一移动体520可以以能够相对于第三框架230向左右往复移动的方式结合。
第一上部梁231支撑第一移动体520的上端,以使其能够向左右滑动,第一下部梁232支撑第一移动体520的下端,以使其能够向左右滑动。
在第一上部梁231的底面可以形成有槽231b,第一移动体520的上端部521以能够沿第二方向Y滑动(往复移动)的方式插入于所述槽231b。
第四框架240的至少一部分与第二框架220重叠,并且与第二辊530一起相对于第二框架220向左右往复移动。
第四框架240可以以第二框架220为中心与第三框架230对称。
以第二框架220为中心,第三框架230位于左侧时,第四框架240位于右侧,以第二框架220为中心,第三框架230向左侧方向移动时,第四框架240可以向右侧方向移动。
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下,第四框架240可以与第二框架220的背面(第一方向的后方)重叠。
第四框架240可以相对较坚固地形成,可以由塑胶、金属或它们的组合构成。可以将构成车载显示装置100的其他构成结合于这种第四框架240。
第四框架240可以形成为能够支撑与其结合的其他构成的各种形状。第四框架240可以整体形成为四边形,并且可以整体形成为平坦的形状。
第四框架240可以包括第四面板243、第二上部梁241以及第二下部梁242。此外,第四框架240还可以包括第二纵梁244。
第四面板243可以形成为四边形的板形状,并且形成与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平行的面。第四面板243形成与第二面板222平行的面,第四面板243形成为小于第二面板222。
在第四面板243的中央可以形成有贯通的孔。
第二上部梁241可以形成第四面板243的上端边缘部分,与第四面板243的上端相结合,并且其截面(section)可以沿第二方向大致形成为恒定。
在第二上部梁241底面可以形成有槽241a,中央上部梁223上端以能够沿第二方向Y滑动的方式插入于所述槽241a。由此,第四框架240可以相对于第二框架220稳定地沿第二方向Y往复移动(左右移动)。
第二下部梁242可以结合于第四面板243的下端,其截面可以沿第二方向大致形成为恒定。
第二纵梁244将第二上部梁241与第二下部梁242连接。第二纵梁244的截面可以沿与第三方向平行的方向形成为恒定,并且可以形成为曲面形状。
第二纵梁244可以与第一纵梁234对称。
第二纵梁244位于柔性显示部400的第三区域430的外面侧。即,当在第二状态和第三状态之间转换时,柔性显示部400的第三区域430通过第二辊530和第二纵梁244之间的空间移动。
第二纵梁244保护形成曲面的第三区域430,并且保护柔性显示部400的边缘部分。
第二辊530的任一侧端部可以结合于第二上部梁241,而另一侧端部可以结合于第二下部梁242。第二辊530的上端可以与第二上部梁241以能够旋转的方式结合,其下端可以与第二下部梁242以能够旋转的方式结合。
第二移动体540可以以能够相对于第四框架240向左右往复移动的方式结合。
第二上部梁241支撑第二移动体540的上端,以使其能够向左右滑动,第二下部梁242支撑第二移动体540的下端,以使其能够向左右滑动。
在第二上部梁241的底面可以形成有槽241b,第二移动体540的上端部541以能够沿第二方向Y滑动(往复移动)的方式插入于所述槽241b。
第二促动器320使第一辊510和第一移动体520分别相对于第二框架220向左右往复移动。
第二促动器320可以包括第三螺杆轴321、第四螺杆轴322、第三滑块323、第四滑块324以及第二马达325。
第二促动器320可以设置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第二促动器320可以沿第三方向隔开排列。
第三螺杆轴321可以沿第二方向延伸形成并在其外周面形成有外螺纹,以能够旋转的方式结合于第三框架230。
第三螺杆轴321以第三旋转轴S3为中心旋转,第三旋转轴S3与第二方向平行。
第四螺杆轴322可以沿第二方向延伸形成并在其外周面形成有外螺纹,以能够旋转的方式结合于第三框架230。
第四螺杆轴322以第四旋转轴S4为中心旋转,第四旋转轴S4与第二方向平行。
第三螺杆轴321和第四螺杆轴322沿第二方向延伸形成且彼此平行,并且可以沿第三方向上下排列。
第三螺杆轴321和第四螺杆轴322可以形成为大小和形状彼此相同。
第三螺杆轴321和第四螺杆轴322可以相互对称。当第三螺杆轴321和第四螺杆轴322沿相同方向旋转时,第三螺杆轴321的螺纹方向与第四螺杆轴322的螺纹方向相反。
第三滑块323可以固定于第二框架220,并且可以螺纹结合于第三螺杆轴321。
第三滑块323可以固定结合于第二框架220的中央上部梁223。第三滑块323也可以固定结合于第二框架220的中央下部梁224。
第三滑块323形成有内螺纹并螺纹结合于第三螺杆轴321。当第三螺杆轴321旋转时,第三滑块323与第三螺杆轴321沿第二方向相对移动。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载显示装置100中,在第三滑块323的位置固定的情况下,当第三螺杆轴321旋转时,第三螺杆轴321可以相对于第三滑块323沿第二方向向左侧移动或右侧移动,由此,第三框架230相对于第二框架220左右移动。
第四滑块324可以固定于第一移动体520,并且可以螺纹结合于第四螺杆轴322。
第四滑块324形成有内螺纹并螺纹结合于第四螺杆轴322,当第四螺杆轴322旋转时,所述第四滑块324沿第二方向平行移动。即,当第四螺杆轴322旋转时,第四滑块324可以相对于第四螺杆轴322沿第二方向向左侧移动或右侧移动,由此,第一移动体520相对于第三框架230左右方向(第二方向)移动。
第二马达325可以是利用电能旋转的普通的马达,可以是步进马达(step motor)。
第二马达325使第三螺杆轴321和第四螺杆轴322旋转。为此,可以形成有:与第二马达325的旋转轴结合而旋转的齿轮325a;与第三螺杆轴321同轴并与所述齿轮325a啮合而旋转的齿轮321a;以及与第四螺杆轴322同轴并与所述齿轮325a啮合而旋转的齿轮322a。所述齿轮321a和所述齿轮322a可以形成为彼此相同。
第三促动器330使第二辊530和第二移动体540分别相对于第二框架220向左右往复移动。
第三促动器330可以包括第五螺杆轴331、第六螺杆轴332、第五滑块333、第六滑块334以及第三马达335。
第三促动器330可以与第二促动器320对称。
第三促动器330可以设置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第三促动器330可以沿第三方向隔开排列。
第五螺杆轴331可以沿第二方向延伸形成并在其外周面形成有外螺纹,以能够旋转的方式结合于第四框架240。
第五螺杆轴331以第五旋转轴S5为中心旋转,第五旋转轴S5与第二方向平行。
第六螺杆轴332可以沿第二方向延伸形成并在其外周面形成有外螺纹,以能够旋转的方式结合于第四框架240。
第六螺杆轴332以第六旋转轴S6为中心旋转,第六旋转轴S6与第二方向平行。
第五螺杆轴331和第六螺杆轴332沿第二方向延伸形成且彼此平行,并且可以沿第三方向上下排列。
第五螺杆轴331和第六螺杆轴332可以形成为大小和形状彼此相同。
第五螺杆轴331和第六螺杆轴332可以相互对称。当第五螺杆轴331和第六螺杆轴332沿相同方向旋转时,第五螺杆轴331的螺纹方向与第六螺杆轴332的螺纹方向相反。
第五滑块333可以固定于第二框架220,并且可以螺纹结合于第五螺杆轴331。
第五滑块333可以固定结合于第二框架220的中央上部梁223。第五滑块333也可以固定结合于第二框架220的中央下部梁224。
当第三滑块323固定结合于中央上部梁223的左侧时,第五滑块333可以固定结合于中央上部梁223的右侧。
第五滑块333形成有内螺纹并螺纹结合于第五螺杆轴331。当第五螺杆轴331旋转时,第五滑块333与第五螺杆轴331沿第二方向相对移动。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载显示装置100中,在第五滑块333的位置固定的情况下,当第五螺杆轴331旋转时,第五螺杆轴331可以相对于第五滑块333沿第二方向向左侧移动或右侧移动,由此,第五框架相对于第二框架220左右移动。
第六滑块334可以固定于第二移动体540,并且可以螺纹结合于第六螺杆轴332。
第六滑块334形成有内螺纹并螺纹结合于第六螺杆轴332,当第六螺杆轴332旋转时,所第六滑块334沿第二方向平行移动。即,当第六螺杆轴332旋转时,第六滑块334可以相对于第六螺杆轴332沿第二方向向左侧移动或右侧移动,由此,第二移动体540相对于第四框架240左右方向(第二方向)移动。
第三马达335使第五螺杆轴331和第六螺杆轴332旋转。
第三马达335可以是利用电能旋转的普通的马达,可以是步进马达(step motor)。
第三马达335使第五螺杆轴331和第六螺杆轴332旋转。为此,可以形成有:与第三马达335的旋转轴结合而旋转的齿轮335a;与第五螺杆轴331同轴并与所述齿轮335a啮合而旋转的齿轮331a;以及与第六螺杆轴332同轴并与所述齿轮335a啮合而旋转的齿轮332a。所述齿轮331a和所述齿轮332a可以形成为彼此相同。
图9A是示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车载显示装置100的俯视剖视图。图9A表示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
图9B是示出图9A中的车载显示装置100变形的状态的俯视剖视图。图9B表示第三状态。
在图9A和图9B中,L1是从车载显示装置100的中心到第一辊510的距离,L2是从车载显示装置100的中心到第二辊530的距离。
由于第二促动器320具有如上所述的结构,因此,当第一辊510相对于第二框架220的移动距离为x时,第一移动体520相对于第二框架220的移动距离满足2x。
并且,由于第三促动器330具有如上所述的结构,因此,当第二辊530相对于第二框架220的移动距离为x时,第二移动体540相对于第二框架220的移动距离满足2x。
由此,当从第二状态变为第三状态时,朝向第一方向的前方的第二区域420的面积增加与朝向第一方向的后方的第二区域420的面积减小相对应。
并且,当从第三状态变为第二状态时,朝向第一方向的后方的第二区域420的面积增加与朝向第一方向的前方的第二区域420的面积减小相对应。
并且,当从第二状态变为第三状态时,朝向第一方向的前方的第三区域430的面积增加与朝向第一方向的后方的第三区域430的面积减小相对应。
并且,当从第三状态变为第二状态时,朝向第一方向的后方的第三区域430的面积增加与朝向第一方向的前方的第三区域430的面积减小相对应。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载显示装置100中,当在第二状态和第三状态之间改变时,柔性显示部400不会意外地变得松弛或被拉得过紧,可以向柔性显示部400施加均匀的张力。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二促动器320与第三促动器330可以同时运转,此时,可以使第一辊510与第二辊530的移动方向相反,并且使第一移动体520与第二移动体540的移动方向相反。
并且,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第二促动器320和第三促动器330中的任意一个可以选择性地运转,或者第二促动器320和第三促动器330可以依次运转。
并且,在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中,第二促动器320和第三促动器330可以运转为第一辊510与第二辊530的移动方向相同,并且使第一移动体520与第二移动体540的移动方向相同。
图10A是示出第一辊510和第一弹性体550a之间的关系的图,图10B是示出第二辊530和第二弹性体550b之间的关系的图。
第一辊510的上端可以与第一上部梁231以能够旋转的方式结合,其下端可以与第一下部梁232以能够旋转的方式结合。
并且,第二辊530的上端可以与第二上部梁241以能够旋转的方式结合,其下端可以与第二下部梁242以能够旋转的方式结合。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载显示装置100中,第一辊510和第二辊530中的任意一个以上可以构成为能够向彼此远离的方向相对移动。
第一辊510可以构成为相对第三框架230能够向左右移动。
第二辊530可以构成为相对第四框架240能够向左右移动。
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载显示装置100可以包括弹性体550a、550b。
弹性体550a、550b可以形成为普通的螺旋弹簧或扭簧等。弹性体550a、550b可以构成为在被压缩变形的状态下储存弹力,并且在这种状态下按压第一辊510或第二辊530。
弹性体中的第一弹性体550a是按压第一辊510的弹性体,第二弹性体550b是按压第二辊530的弹性体。
第一弹性体550a可以弹性支撑第一辊510,使第一辊510从第二框架220远离。
并且,第一弹性体550a可以弹性支撑第三框架230和第一辊510,使第三框架230和第一辊510沿第二方向彼此分开。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体550a可以直接按压第一辊510,或者可以通过另行设置的第一推动器551a按压第一辊510。
第二弹性体550b可以弹性支撑第二辊530,使第二辊530从第二框架220远离。
并且,第二弹性体550b可以弹性支撑第四框架240和第二辊530,使第四框架240和第二辊530沿第二方向彼此分开。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二弹性体550b可以直接按压第二辊530,或者可以通过另行设置的第二推动器551b按压第二辊530。
通过如上所述的构成,由第一辊510和/或第二辊530支撑的柔性显示部400不松弛而在柔性显示部400的整体区间施加恒定且稳定的张力。
图11A和图11B是示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车载显示装置100的一部分的俯视剖视图。图11A和图11B表示第三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载显示装置100可以包括支撑杆560a、560b。
支撑杆560a、560b可以设置有多个并沿第三方向延伸形成,其可以结合于柔性显示部400的第二区域420和第三区域430的背面。
支撑杆560a、560b可以由相对坚固的材料形成,以能够支撑柔性显示部400,其可以由塑胶、金属等材料形成。
支撑杆560a、560b沿着与第三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形成,并且其截面沿与第三方向平行的方向形成为恒定,其截面可以形成为梯形(随着从柔性显示部的背面远离(趋于第一方向的后方)宽度(第二方向的宽度)变窄的形状)。
支撑杆中的第一支撑杆560a是支撑第二区域420的支撑杆,第二支撑杆560b是支撑第三区域430的支撑杆。
当连续排列的多个第一支撑杆560a配置在第三面板233的前侧(第一方向的前方)时,第一支撑杆560a可以与第二面板222形成同一平面,并且第一支撑杆560a的厚度可以形成为与第二面板222的厚度相同,使得由第一支撑杆560a支撑的柔性显示部400的区域(第二区域420)与由第二面板222支撑的柔性显示部400的区域(第一区域410)能够一起保持稳定。
并且,当连续排列的多个第二支撑杆560b配置在第四面板243的前侧(第一方向的前方)时,第二支撑杆560b可以与第二面板222形成同一平面,并且第二支撑杆560b的厚度可以形成为与第二面板222的厚度相同,使得由第二支撑杆560b支撑的柔性显示部400的区域(第三区域430)与由第二面板222支撑的柔性显示部400的区域(第一区域410)能够一起保持稳定。
图12是示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构成车载显示装置100的柔性显示部400和背板440的立体图,为了便于说明,其是示出平坦地展开的状态的图。
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载显示装置100可以包括背板440。
当由柔性显示部400和背板440构成车载显示装置100时,当然会形成如图5A至图5D所示的形状。
背板440与柔性显示部400的内侧面可以层叠结合。
背板440可以由具有弹性的金属板形成。背板440可以包括超弹性金属。
背板440使柔性显示部400的弹性变形和弹性复原平顺地进行。
背板440可以形成为相对较薄的板形状。背板440可以形成为在0.05~0.2mm的范围内具有任意厚度,可以形成为具有0.1mm的厚度。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载显示装置100中,背板440整体可以形成为一体的金属板,并且可以分为两个以上的区域。
具体地,背板440可以包括固定部441、第一变形部442以及第二变形部443。
固定部441是与第一区域410的内侧面重叠的区域。固定部441整体可以形成为平坦的金属板形状。固定部441可以形成为左右对称形状。
第一变形部442是与第二区域420的内侧面重叠的区域。在第一变形部442形成有多个在第三方向(上下方向)上较长地贯穿所述第一变形部442形成的第一贯通孔444。即,在第一变形部442形成有多个贯穿其厚度方向形成的孔。
第一变形部442可以形成为上下对称形状。
第二变形部443是与第三区域430的内侧面重叠的区域。在第二变形部443形成有多个在第三方向(上下方向)上较长地贯穿所述第二变形部443形成的第二贯通孔445。即,在第二变形部443形成有多个贯穿其厚度方向形成的孔。
第二变形部443可以形成为上下对称形状。
如上所述,在第一变形部442反复形成有在上下方向上较长的第一贯通孔444,在第二变形部443反复形成有在上下方向上较长的第二贯通孔445,从而第一变形部442和第二变形部443可以容易地以第三方向的旋转轴为中心弯曲,由此,柔性显示部400的第二区域420和第三区域430容易变形。
图13A和图13B是示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车载显示装置100的一部分的俯视剖视图。图13A和图13B表示第三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载显示装置100包括第一磁体570和第二磁体580。
第一磁体570可以设置有多个并固定于第三框架230。
第一磁体570可以由永久磁铁形成,或者可以包括永久磁铁。
以第一方向为基准,位于第一磁体570的前侧的第一变形部442与第一磁体570之间的距离可以小于配置在第一磁体570的后侧的第一变形部442与第一磁体570之间的距离。
第一磁体570可以在与第二区域420(和/或第一变形部442)之间施加磁力。为了在第一磁体570与柔性显示部400的第二区域420之间施加磁力,第二区域420可以包括额外的磁性体。此时,磁性体可以均匀地分布在第二区域420整体。
第一磁体570可以在与第二区域420(和/或第一变形部442)之间施加引力,或者可以施加斥力,在此,可以根据周边结构来确定使用引力还是斥力来维持柔性显示部400的平坦度。
由此,可以限制柔性显示部400的第二区域420的前后方向的自由移动,并且可以防止翘起、晃动等而保持平坦的状态。
第二磁体580可以设置有多个并固定于第四框架240。
第二磁体580可以由永久磁铁形成,或者可以包括永久磁铁。
以第一方向为基准,位于第二磁体580的前侧的第二变形部443与第二磁体580之间的距离可以小于配置在第二磁体580的后侧的第二变形部443与第二磁体580之间的距离。
第二磁体580可以在与第三区域430(和/或第二变形部443)之间施加磁力。为了在第二磁体580与柔性显示部400的第三区域430之间施加磁力,第三区域430可以包括额外的磁性体。此时,磁性体可以均匀地分布在第三区域430整体。
第二磁体580可以在与第三区域430(和/或第二变形部443)之间施加引力,或者可以施加斥力,在此,可以根据周边结构来确定使用引力还是斥力来维持柔性显示部400的平坦度。
由此,可以限制柔性显示部400的第三区域430的前后方向的自由移动,并且可以防止翘起、晃动等而保持平坦的状态。
以上,尽管描述和示出了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所描述和示出的实施例,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思想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修改和变形为各种其他具体实施例。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受所描述和示出的实施例的限定,而应由权利要求书中所述的技术思想来限定。

Claims (20)

1.一种车载显示装置,其中,包括:
第一框架,至少一部分固定于车辆的仪表台内部;
第二框架;
第一促动器,使所述第二框架相对于所述第一框架向上下往复移动,以改变所述第二框架被引出到所述仪表台外部的程度;
柔性显示部,包括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二框架重叠并形成平面的第一区域和从所述第一区域延伸且形状可变的第二区域;
第一辊,沿上下方向延伸形成,支撑所述第二区域的内侧面,使得所述第二区域弯曲成U字形;
第一移动体,沿上下方向延伸形成,所述第二区域的端部固定于所述第一移动体;以及
第二促动器,使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一移动体分别相对于所述第二框架向左右往复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促动器包括:
第一螺杆轴,沿上下方向延伸形成并在外周面形成有螺纹,以能够旋转的方式结合于所述第一框架;
第一滑块,固定于所述第二框架,螺纹结合于所述第一螺杆轴;以及
第一马达,使所述第一螺杆轴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促动器还包括:
第二螺杆轴,沿上下方向延伸形成并在外周面形成有螺纹,与所述第一螺杆轴平行,以能够旋转的方式结合于所述第一框架;
第二滑块,固定于所述第二框架,螺纹结合于所述第二螺杆轴;以及
联动带,将所述第一螺杆轴与所述第二螺杆轴连接,使得所述第一螺杆轴与所述第二螺杆轴联动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螺杆轴和所述第二螺杆轴构成为彼此相同或者对称,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二滑块构成为彼此相同或者对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显示装置,其中,
包括第三框架,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二框架重叠,与所述第一辊一起向左右往复移动,
所述第一移动体与所述第三框架结合成以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三框架向左右往复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促动器包括:
第三螺杆轴,沿左右方向延伸形成并在外周面形成有螺纹,以能够旋转的方式结合于所述第三框架;
第四螺杆轴,沿左右方向延伸形成并在外周面形成有螺纹,与所述第三螺杆轴平行,以能够旋转的方式结合于所述第三框架;
第三滑块,固定于所述第二框架,螺纹结合于所述第三螺杆轴;
第四滑块,固定于所述第一移动体,螺纹结合于所述第四螺杆轴;以及
第二马达,使所述第三螺杆轴和所述第四螺杆轴旋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载显示装置,其中,
当所述第一辊相对于所述第二框架的移动距离为x时,所述第二促动器使所述第一移动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框架的移动距离满足2x。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第三框架包括:
第一上部梁,支撑所述第一移动体的上端,以使所述第一移动体的上端能够向左右滑动;以及
第一下部梁,支撑所述第一移动体的下端,以使所述第一移动体的下端能够向左右滑动,
所述第一辊的上端与所述第一上部梁以能够旋转的方式结合,而下端与所述第一下部梁以能够旋转的方式结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载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辊构成为相对于所述第三框架能够向左右移动,并且,
还包括第一弹性体,弹性支撑所述第一辊,使所述第一辊从所述第二框架远离。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柔性显示部包括第三区域,形成所述第二区域的相对侧的区域,从所述第一区域延伸,且所述第三区域的形状可变,
所述车载显示装置还包括:
第二辊,沿上下方向延伸形成,支撑所述第三区域的内侧面,使得所述第三区域弯曲成U字形;
第二移动体,沿上下方向延伸形成,所述第三区域的端部固定于所述第二移动体;以及
第三促动器,使所述第二辊和所述第二移动体分别相对于所述第二框架向左右往复移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载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促动器和所述第三促动器同时运转,使所述第一辊与所述第二辊的移动方向相反,并且使所述第一移动体与所述第二移动体的移动方向相反。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载显示装置,其中,包括:
第三框架,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二框架重叠,与所述第一辊一起向左右往复移动;以及
第四框架,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二框架重叠,与所述第二辊一起向左右往复移动,
所述第一移动体以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三框架向左右往复移动的方式结合,
所述第二移动体以能够相对于所述第四框架向左右往复移动的方式结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载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促动器包括:
第三螺杆轴,沿左右方向延伸形成并在外周面形成有螺纹,以能够旋转的方式结合于所述第三框架;
第四螺杆轴,沿左右方向延伸形成并在外周面形成有螺纹,与所述第三螺杆轴平行,以能够旋转的方式结合于所述第三框架;
第三滑块,固定于所述第二框架,螺纹结合于所述第三螺杆轴;
第四滑块,固定于所述第一移动体,螺纹结合于所述第四螺杆轴;以及
第二马达,使所述第三螺杆轴和所述第四螺杆轴旋转,
所述第三促动器包括:
第五螺杆轴,沿左右方向延伸形成并在外周面形成有螺纹,以能够旋转的方式结合于所述第四框架;
第六螺杆轴,沿左右方向延伸形成并在外周面形成有螺纹,与所述第五螺杆轴平行,以能够旋转的方式结合于所述第四框架;
第五滑块,固定于所述第二框架,螺纹结合于所述第五螺杆轴;
第六滑块,固定于所述第二移动体,螺纹结合于所述第六螺杆轴;以及
第三马达,使所述第五螺杆轴和所述第六螺杆轴旋转。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车载显示装置,其中,
当所述第一辊相对于所述第二框架的移动距离为x时,所述第二促动器使所述第一移动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框架的移动距离满足2x,
当所述第二辊相对于所述第二框架的移动距离为x时,所述第三促动器使所述第二移动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框架的移动距离满足2x。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载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第四框架包括:
第二上部梁,支撑所述第二移动体的上端,以使所述第二移动体的上端能够向左右滑动;以及
第二下部梁,支撑所述第二移动体的下端,以使所述第二移动体的下端能够向左右滑动,
所述第二辊的上端与所述第二上部梁以能够旋转的方式结合,而下端与所述第二下部梁以能够旋转的方式结合。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载显示装置,其中,
包括多个支撑杆,沿上下方向延伸形成,与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的背面结合。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载显示装置,其中,
包括背板,由具有弹性的金属板形成,并结合于所述柔性显示部的背面,
所述背板包括:
固定部,与所述第一区域重叠;
第一变形部,与所述第二区域重叠,反复形成有多个长度方向为上下方向的贯穿所述第一变形部的孔;以及
第二变形部,与所述第三区域重叠,反复形成有多个长度方向为上下方向的贯穿所述第二变形部的孔。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车载显示装置,其中,包括:
第三框架,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二框架重叠,与所述第一辊一起向左右往复移动;
第四框架,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二框架重叠,与所述第二辊一起向左右往复移动;
多个第一磁体,固定于所述第三框架;以及
多个第二磁体,固定于所述第四框架;
位于所述第一磁体的前侧的所述第一变形部与所述第一磁体之间的距离小于配置在所述第一磁体的后侧的所述第一变形部与所述第一磁体之间的距离,
位于所述第二磁体的前侧的所述第二变形部与所述第二磁体之间的距离小于配置在所述第二磁体的后侧的所述第二变形部与所述第二磁体之间的距离。
19.一种车载显示装置,其中,包括:
底座,形成车辆仪表台的上部面,形成有开口;
第一框架,固定于所述底座下侧;
第二框架,相对于所述第一框架升降;
第三框架,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二框架的背面重叠,相对于所述第二框架向左右往复移动;
柔性显示部,包括与所述第二框架的正面重叠并形成平面的第一区域和从所述第一区域延伸且形状可变并与所述第三框架重叠的第二区域;
第一促动器,使所述第二框架相对于所述第一框架向上下往复移动,以改变通过所述开口引出所述柔性显示部的程度;以及
第二促动器,使所述第三框架相对于所述第二框架向左右往复移动;
与所述第一区域形成同一平面的所述第二区域的大小可变。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车载显示装置,其中,包括:
第四框架,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二框架的背面重叠,相对于所述第二框架向左右往复移动;以及
第三促动器,使所述第四框架相对于所述第二框架向左右往复移动,
所述柔性显示部包括第三区域,从所述第一区域延伸且形状可变,与所述第四框架重叠,
与所述第一区域形成同一平面的所述第三区域的大小可变。
CN202010500873.4A 2020-01-08 2020-06-04 车载显示装置 Active CN11308574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00002715A KR102340790B1 (ko) 2020-01-08 2020-01-08 차량용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020-0002715 2020-01-0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85740A CN113085740A (zh) 2021-07-09
CN113085740B true CN113085740B (zh) 2023-05-02

Family

ID=715230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00873.4A Active CN113085740B (zh) 2020-01-08 2020-06-04 车载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178782B2 (zh)
EP (1) EP3848224B1 (zh)
KR (1) KR102340790B1 (zh)
CN (1) CN11308574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45960B (zh) * 2016-10-18 2019-06-28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新风机控制方法及新风机
KR20220099295A (ko) * 2021-01-06 2022-07-13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부 전개장치
US20220314799A1 (en) * 2021-04-02 2022-10-06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Display device for vehicle
CN113327514B (zh) * 2021-05-25 2022-09-09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和交通载具
US11840144B2 (en) * 2021-07-28 2023-12-12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Deployable rollable display for a vehicle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46211A (ja) * 2006-08-11 2008-02-28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ディスプレイ収納システム
CN102202939A (zh) * 2008-10-29 2011-09-28 布罗斯尔汽车零件科堡两合公司 用于机动车辆的显示屏调节装置
EP2712767A1 (en) * 2012-09-27 2014-04-02 Alpine Electronics, Inc. On-vehicle electronic device
KR101575055B1 (ko) * 2014-07-31 2015-12-07 최재원 플렉시블 디스플레이 검사장치
CN107580774A (zh) * 2015-02-06 2018-01-12 Lg 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终端
CN108016370A (zh) * 2016-11-01 2018-05-11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及其控制方法
WO2018134004A1 (de) * 2017-01-20 2018-07-26 Audi Ag Kombiinstrument mit verformbarer anzeige
EP3409527A1 (en) * 2017-06-02 2018-12-05 Alpine Electronics, Inc. In-vehicle electronic device
CN109969092A (zh) * 2018-04-20 2019-07-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显示组件及汽车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62144A (en) * 1992-01-08 1994-11-08 Pioneer Electronic Corporation System for moving a television set mounted on a motor vehicle
DE10219474B4 (de) 2002-04-30 2005-11-10 Philips Intellectual Property & Standards Gmbh Bewege- und Verriegelungsmechanismus für ausfahrbare Geräteteile
KR100836321B1 (ko) 2006-10-31 2008-06-09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모니터 장치
CN100520148C (zh) * 2007-07-06 2009-07-29 深圳路美特科技有限公司 车载显示屏升降装置
KR101276244B1 (ko) * 2011-07-26 2013-06-20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장애물 감지 기능을 갖는 팝업 모니터
US9118772B2 (en) * 2013-06-21 2015-08-25 Son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e in displaying content on a consumer electronic device
TWI608328B (zh) * 2013-10-24 2017-12-11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
JP6267583B2 (ja) 2014-05-16 2018-01-24 ミネベアミツミ株式会社 チルト機構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表示装置
DE102014016323B4 (de) * 2014-11-03 2021-11-25 Audi Ag Anzeigevorrichtung für einen Kraftwagen,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Anzeigevorrichtung und Kraftwagen mit einer Anzeigevorrichtung
KR101640053B1 (ko) 2015-01-02 2016-07-18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차량
KR102390738B1 (ko) * 2015-05-29 2022-04-26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롤러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378758B1 (ko) * 2015-06-19 2022-03-2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표시 장치
KR102535320B1 (ko) * 2015-11-03 2023-05-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US10328865B2 (en) * 2016-01-27 2019-06-25 Panasonic Automotive Systems Company Of America, Division Of Panasonic Corporation Of North America Flexible display framework for cars
KR101887078B1 (ko) 2016-04-27 2018-09-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차량용 헤드업 디스플레이의 컴바이너 포지셔닝 장치 및 차량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46211A (ja) * 2006-08-11 2008-02-28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ディスプレイ収納システム
CN102202939A (zh) * 2008-10-29 2011-09-28 布罗斯尔汽车零件科堡两合公司 用于机动车辆的显示屏调节装置
EP2712767A1 (en) * 2012-09-27 2014-04-02 Alpine Electronics, Inc. On-vehicle electronic device
KR101575055B1 (ko) * 2014-07-31 2015-12-07 최재원 플렉시블 디스플레이 검사장치
CN107580774A (zh) * 2015-02-06 2018-01-12 Lg 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终端
CN108016370A (zh) * 2016-11-01 2018-05-11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及其控制方法
WO2018134004A1 (de) * 2017-01-20 2018-07-26 Audi Ag Kombiinstrument mit verformbarer anzeige
EP3409527A1 (en) * 2017-06-02 2018-12-05 Alpine Electronics, Inc. In-vehicle electronic device
CN109969092A (zh) * 2018-04-20 2019-07-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显示组件及汽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178782B2 (en) 2021-11-16
US20210212223A1 (en) 2021-07-08
EP3848224B1 (en) 2022-04-27
EP3848224A1 (en) 2021-07-14
KR102340790B1 (ko) 2021-12-16
CN113085740A (zh) 2021-07-09
KR20210089493A (ko) 2021-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085740B (zh) 车载显示装置
CN113085738B (zh) 车载显示装置
CN113085728B (zh) 车载显示装置
KR20210114533A (ko)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13085741B (zh) 车载显示装置
KR102315751B1 (ko) 차량용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13085742B (zh) 车载显示装置
KR102340789B1 (ko) 차량용 디스플레이 장치
EP3848217A1 (en) Display device for vehicle
CN113085739B (zh) 车载显示装置及车载收纳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