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85606A -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85606A
CN113085606A CN202110427018.XA CN202110427018A CN113085606A CN 113085606 A CN113085606 A CN 113085606A CN 202110427018 A CN202110427018 A CN 202110427018A CN 113085606 A CN113085606 A CN 1130856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interface
new energy
energy automobile
barr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2701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 Jingyou
Original Assignee
Li Jingyo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 Jingyou filed Critical Li Jingyou
Priority to CN20211042701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85606A/zh
Publication of CN1130856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85606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1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ergy transfer between the charging station and the vehicle
    • B60L53/14Conductive energy transfer
    • B60L53/16Connectors, e.g. plugs or sock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rging electric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3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35Means for automatic or assisted adjustment of the relative position of charging devices and vehi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涉及到新能源汽车领域,包括安装底板,所述安装底板的顶侧固定安装有固定筒体,所述固定筒体的周侧内壁固定安装有多个齿条一,所述固定筒体内活动套接有中间筒体。中间筒体竖直上升带动齿轮二沿齿条一滚动,齿轮二转动通过带齿皮带带动齿轮一转动,齿轮一转动带动齿条二竖直移动,齿条二竖直移动带动内筒体竖直移动,从而可以带动中间筒体和内筒体同时伸出,从而可以带动接口主体移动并向外延伸,从而使得接口主体能与充电插头完成对接,避免充电桩距离车辆过远而导致充电插头不能与充电接口对接而无法充电,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的实用性好,使用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四大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纯电动汽车(BEV,包括太阳能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其他新能源(如超级电容器、飞轮等高效储能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需要通常需要通过充电接口进行充电。
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通常为固定设置,充电接口不可延伸,在进行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时,有时会遇到充电桩距离车辆过远,充电插头的电线长度有限而导致充电插头不能与充电接口对接,造成新能源汽车无法及时的补充电力而容易导致车辆抛锚,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接口的实用性差,使用非常不便,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个所述齿轮一相啮合,安装底板,所述安装底板的顶侧固定安装有固定筒体,所述固定筒体的周侧内壁固定安装有多个齿条一,所述固定筒体内依次活动套接有中间筒体和内筒体,所述中间筒体的周侧外壁转动安装有齿轮一和齿轮二,多个所述齿轮二分别与多个所述齿条一相啮合,所述内筒体的周侧外壁固定安装有多个齿条二,多个所述齿条二分别与多个所述齿轮一相啮合,所述内筒体内固定套接有接口主体,所述内筒体内安装有线缆收纳机构,所述安装底板的顶侧安装有延伸驱动机构。
借由上述结构,通过延伸驱动机构带动中间筒体竖直移动,中间筒体竖直上升带动齿轮二沿齿条一滚动,齿轮一转动带动齿条二竖直移动,齿条二竖直移动带动内筒体竖直移动,从而可以带动中间筒体和内筒体同时伸出,从而可以带动接口主体移动并向外延伸,从而使得接口主体能与充电插头完成对接,避免充电桩距离车辆过远而导致充电插头不能与充电接口对接而无法充电,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的实用性好,使用方便。
优选地,所述内筒体内安装有线缆收纳机构,所述线缆收纳机构包括支撑杆、两个挡盘、连接筒和电缆,两个所述挡盘均设置在所述内筒体内,所述支撑杆固定安装在所述内筒体的一侧内壁上,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挡盘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连接筒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挡盘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电缆活动套接在所述连接筒上,所述支撑杆上安装有线缆回收单元,所述连接筒内安装有线路连接单元。
进一步地,通过线缆收纳机构的设置,当进行充电接口的延伸时,内筒体移动带动支撑杆移动,支撑杆移动带动挡盘和连接筒移动,从而可以使得电缆带动连接筒和挡盘转动进放线操作,在线缆回收单元带动挡盘转动,挡盘转动带动连接筒转动从而将电缆进行卷收,从而能有有效避免电缆长造成打结或充电接口的延伸卡滞。
优选地,所述线缆回收单元包括固定圈和发条,所述固定圈固定安装在其中一个所述挡盘的一侧上,所述发条活动套接在所述支撑杆内,所述发条的两端分别于所述固定圈和所述支撑杆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通过线缆回收单元的设置,当充电完毕进行充电接口的回收时,在发条的作用下,发条带动固定圈转动,固定圈转动带动挡盘转动,挡盘转动从而可以进行线缆的卷收。
优选地,所述线路连接单元包括第一接头、连接线、第三接头和输出线体,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第三接头分别固定安装在另一个所述挡盘的两侧上,所述连接线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接头的一侧上,所述连接线的一端贯穿所述连接筒并与所述电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接头与所述第一接头相连接,所述输出线体转动套接在所述第三接头内,所述输出线体与接口主体的底侧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通过线路连接单元的设置,可以使得电缆在连接筒的作用下进行收放时,能够使得接口主体通过第三接头保持连接,第三连接头通过第一接头连接,第一接头通过连接线与电缆保持连接,从而使得整个电缆不会中断。
优选地,所述安装底板的顶侧安装有延伸驱动机构,所述延伸驱动机构包括延伸齿圈、多个同步齿轮、多个丝杆,所述延伸齿圈和多个所述同步齿轮均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底板的顶侧上,多个所述同步齿轮均与所述延伸齿圈相啮合,多个所述丝杆分别固定安装在多个所述同步齿轮的顶侧上,多个所述丝杆的顶端均延伸至所述中间筒体内并与所述中间筒体螺纹连接,所述延伸齿圈的顶侧安装有动力单元。
进一步地,通过延伸驱动机构的设置,通过动力单元带动延伸齿圈转动,延伸齿圈转动带动多个同步齿轮转动,多个同步齿轮转动带动多个丝杆转动,多个丝杆转动带动中间筒体竖直上升。
优选地,所述动力单元包括电机、驱动齿轮和驱动齿圈,所述驱动齿圈固定安装在所述延伸齿圈的顶侧上,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底板的顶侧上,所述驱动齿轮固定安装在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上,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驱动齿圈相啮合。
进一步地,通过动力单元的设置,当需要进行新能源汽车充电时,充电插与充电口距离过远无法对接时,启动电机,电机转动带动驱动齿轮转动,驱动齿轮转动带动驱动齿圈转动,驱动齿圈转动带动延伸齿圈转动,从而带动充电接口进行延伸。
优选地,所述接口主体的顶侧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为不规则圆形设置,所述插槽的底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多个电极,多个所述电极均与输出线体电性连接,所述接口主体内开设有锁紧腔,所述锁紧腔内安装有锁紧机构。
进一步地,通过插槽的设置,可以进行充电插头的对插,插槽为不规则圆形设置可以有效的防呆,既能能够帮助充电插头进行快速的插入又能避免插接错误,通过电极的设置,可以与充电插头进行电性连接进行充电。
优选地,所述锁紧机构包括两个L形齿条、两个楔形块、紧固齿轮和扭力弹簧,所述插槽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与所述锁紧腔相连通,两个所述L形齿条均与所述锁紧腔的大小相适配,两个所述楔形块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L形齿条相互靠近的一侧上,两个所述楔形块的一侧分别贯穿两个所述固定孔并延伸至所述插槽内,所述锁紧腔的两侧内壁转动安装有同一个转轴,所述紧固齿轮固定套接在所述转轴上,所述紧固齿轮分别与两个所述L形齿条相啮合,所述扭力弹簧活动套接在所述转轴上,所述扭力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锁紧腔和所述紧固齿轮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通过锁紧机构的设置,当将充电插头插入接口主体时,充电插头挤压楔形块并带动楔形块移动,楔形块移动带动L形齿条移动,L形齿条移动带动紧固齿轮转动,充电插头插接完毕时,在扭力弹簧的作用下,带动两个楔形块与充电插头接触并挤压固定,从而可以避免充电插头与接口主体对接不老导致插头脱落或接触不良。
优选地,安装底板的底侧开设有圆形孔,所述圆形孔内固定套接有第二接头,所述第二接头与电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通过第二接头的设置,可以与电缆连接,第二接头延伸至安装底板外,可以使得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在安装到新能源汽车上时,提供外部接电接口,以便于将充电接口与新能源汽车连接。
优选地,多个所述齿轮二和多个所述齿轮一的周侧外壁均环形开设有皮带槽,每两个皮带槽内均活动套接有同一个带齿皮带。
进一步地,通过皮带槽的设置,可以安装带齿皮带,通过带齿皮带的设置,可以防止齿轮二和齿轮一发生打滑,从而可以使得齿轮二和齿轮一转动同步,从而可以最大程度的进行充电接口的延伸。
综上,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发明中,中间筒体竖直上升带动齿轮二沿齿条一滚动,齿轮二转动通过带齿皮带带动齿轮一转动,齿轮一转动带动齿条二竖直移动,齿条二竖直移动带动内筒体竖直移动,从而可以带动中间筒体和内筒体同时伸出,从而可以带动接口主体移动并向外延伸,从而使得接口主体能与充电插头完成对接,避免充电桩距离车辆过远而导致充电插头不能与充电接口对接而无法充电,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的实用性好,使用方便。
2、本发明中,当充电完毕,在进行充电接口回收时,中间筒体活动套接在固定筒体内,内筒体活动套接在中间筒体内,从而使得内筒体缩回中间筒体内,中间筒体和内筒体缩回固定筒体内,从而可以使得充电接口在不延伸状态下,可以占据较小的空间,从而可以适配各种新能源汽车的空间设计需求,充电接口的适用范围广。
3、本发明中,通过线缆收纳机构的设置,当进行充电接口的延伸时,内筒体移动带动支撑杆移动,支撑杆移动带动挡盘和连接筒移动,从而可以使得电缆带动连接筒和挡盘转动进放线操作,在线缆回收单元带动挡盘转动,挡盘转动带动连接筒转动从而将电缆进行卷收,从而能有有效避免电缆长造成打结或充电接口的延伸卡滞。
4、本发明中,本发明中,当需要进行新能源汽车充电时,充电插头与充电口距离过远无法对接时,启动电机,电机转动带动驱动齿轮转动,驱动齿轮转动带动驱动齿圈转动,驱动齿圈转动带动延伸齿圈转动,延伸齿圈转动带动多个同步齿轮转动,多个同步齿轮转动带动多个丝杆转动,多个丝杆转动带动中间筒体竖直上升,从而可以使得充电接口能平稳延伸而出,通过丝杆的自锁设置,可以避免将插头插入接口主体时,造成充电接口回缩。
5、本发明中,当将充电插头插入接口主体时,充电插头挤压楔形块并带动楔形块移动,楔形块移动带动L形齿条移动,L形齿条移动带动紧固齿轮转动,充电插头插接完毕时,在扭力弹簧的作用下,带动两个楔形块与充电插头接触并挤压固定,从而可以避免充电插头与接口主体对接不牢导致插头脱落或接触不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部分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部分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中另一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部分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安装底板;2、固定筒体;3、齿条一;4、中间筒体;5、齿轮一;6、带齿皮带;7、内筒体;8、齿条二;9、接口主体;10、延伸齿圈;11、驱动齿圈;12、电机;13、驱动齿轮;14、丝杆;15、同步齿轮;16、挡盘;17、连接筒;18、电缆;19、第一接头;20、固定圈;21、支撑杆;22、发条;23、第二接头;24、齿轮二;25、电极;26、连接线;27、L形齿条;28、楔形块;29、紧固齿轮;30、扭力弹簧;31、第三接头;32、输出线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参考图1-9所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包括安装底板1,安装底板1的顶侧固定安装有固定筒体2,固定筒体2的周侧内壁固定安装有多个齿条一3,固定筒体2内活动套接有中间筒体4,中间筒体4的周侧外壁开设有多个方形孔,多个方形孔的两侧内壁均转动安装有齿轮一5和齿轮二24,多个齿轮二24分别与多个齿条一3相啮合,多个中间筒体4内活动套接有内筒体7,内筒体7的周侧外壁固定安装有多个齿条二8,多个齿条二8分别与多个齿轮一5相啮合,内筒体7内固定套接有接口主体9,内筒体7内安装有线缆收纳机构,安装底板1的顶侧安装有延伸驱动机构。
借由上述机构,通过延伸驱动机构带动中间筒体4竖直移动,中间筒体4竖直上升带动齿轮二24沿齿条一3滚动,齿轮一5转动带动齿条二8竖直移动,齿条二8竖直移动带动内筒体7竖直移动,从而可以带动中间筒体4和内筒体7同时伸出,从而可以带动接口主体9移动并向外延伸,从而使得接口主体9能与充电插头完成对接,避免充电桩距离车辆过远而导致充电插头不能与充电接口对接而无法充电,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的实用性好,使用方便。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内筒体7内安装有线缆收纳机构,线缆收纳机构包括支撑杆21、两个挡盘16、连接筒17和电缆18,两个挡盘16均设置在内筒体7内,支撑杆21固定安装在内筒体7的一侧内壁上,支撑杆21的一端与其中一个挡盘16的一侧转动连接,连接筒17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挡盘16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电缆18活动套接在连接筒17上,支撑杆21上安装有线缆回收单元,连接筒17内安装有线路连接单元。
通过线缆收纳机构的设置,当进行充电接口的延伸时,内筒体7移动带动支撑杆21移动,支撑杆21移动带动挡盘16和连接筒17移动,从而可以使得电缆18带动连接筒17和挡盘16转动进放线操作,在线缆回收单元带动挡盘16转动,挡盘16转动带动连接筒17转动从而将电缆18进行卷收,从而能有有效避免电缆18长造成打结或充电接口的延伸卡滞。
本实施例中,线缆回收单元包括固定圈20和发条22,固定圈20固定安装在其中一个挡盘16的一侧上,发条22活动套接在支撑杆21内,发条22的两端分别于固定圈20和支撑杆21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
通过线缆回收单元的设置,当充电完毕进行充电接口的回收时,在发条22的作用下,发条22带动固定圈20转动,固定圈20转动带动挡盘16转动,挡盘16转动从而可以进行线缆的卷收。
本实施例中,线路连接单元包括第一接头19、连接线26、第三接头31和输出线体32,第一接头19和第三接头31分别固定安装在另一个挡盘16的两侧上,连接线26固定安装在第一接头19的一侧上,连接线26的一端贯穿连接筒17并与电缆18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三接头31与第一接头19相连接,输出线体32转动套接在第三接头31内,输出线体32与接口主体9的底侧固定连接。
通过线路连接单元的设置,可以使得电缆18在连接筒17的作用下进行收放时,能够使得接口主体9通过第三接头31保持连接,第三接头31通过第一接头19连接,第一接头19通过连接线26与电缆18保持连接,从而使得整个电路不会中断。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安装底板1的顶侧安装有延伸驱动机构,延伸驱动机构包括延伸齿圈10、多个同步齿轮15、多个丝杆14,延伸齿圈10和多个同步齿轮15均转动安装在安装底板1的顶侧上,多个同步齿轮15均与延伸齿圈10相啮合,多个丝杆14分别固定安装在多个同步齿轮15的顶侧上,多个丝杆14的顶端均延伸至中间筒体4内并与中间筒体4螺纹连接,延伸齿圈10的顶侧安装有动力单元。
通过延伸驱动机构的设置,通过动力单元带动延伸齿圈10转动,延伸齿圈10转动带动多个同步齿轮15转动,多个同步齿轮15转动带动多个丝杆14转动,多个丝杆14转动带动中间筒体4竖直上升。
本实施例中,动力单元包括电机12、驱动齿轮13和驱动齿圈11,驱动齿圈11固定安装在延伸齿圈10的顶侧上,电机12固定安装在安装底板1的顶侧上,驱动齿轮13固定安装在电机12的输出端上,驱动齿轮13与驱动齿圈11相啮合。
通过动力单元的设置,当需要进行新能源汽车充电时,充电插与充电口距离过远无法对接时,启动电机12,电机12转动带动驱动齿轮13转动,驱动齿轮13转动带动驱动齿圈11转动,驱动齿圈11转动带动延伸齿圈10转动,从而带动充电接口进行延伸。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接口主体9的顶侧开设有插槽,插槽为不规则圆形设置,插槽的底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多个电极25,多个电极25均与输出线体32电性连接,接口主体9内开设有锁紧腔,锁紧腔内安装有锁紧机构。
通过插槽的设置,可以进行充电插头的对插,插槽为不规则圆形设置可以有效的防呆,既能能够帮助充电插头进行快速的插入又能避免插接错误,通过电极25的设置,可以与充电插头进行电性连接进行充电。
本实施例中,锁紧机构包括两个L形齿条27、两个楔形块28、紧固齿轮29和扭力弹簧30,插槽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固定孔,固定孔与锁紧腔相连通,两个L形齿条27均与锁紧腔的大小相适配,两个楔形块28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L形齿条27相互靠近的一侧上,两个楔形块28的一侧分别贯穿两个固定孔并延伸至插槽内,锁紧腔的两侧内壁转动安装有同一个转轴,紧固齿轮29固定套接在转轴上,紧固齿轮29分别与两个L形齿条27相啮合,扭力弹簧30活动套接在转轴上,扭力弹簧30的两端分别与锁紧腔和紧固齿轮29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
通过锁紧机构的设置,当将充电插头插入接口主体9时,充电插头挤压楔形块28并带动楔形块28移动,楔形块28移动带动L形齿条27移动,L形齿条27移动带动紧固齿轮29转动,充电插头插接完毕时,在扭力弹簧30的作用下,带动两个楔形块28与充电插头接触并挤压固定,从而可以避免充电插头与接口主体9对接不老导致插头脱落或接触不良。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安装底板1的底侧开设有圆形孔,圆形孔内固定套接有第二接头23,第二接头23与电缆1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通过第二接头23的设置,可以与电缆18连接,第二接头23延伸至安装底板1外,可以使得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在安装到新能源汽车上时,提供外部接电接口,以便于将充电接口与新能源汽车连接。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多个齿轮二24和多个齿轮一5的周侧外壁均环形开设有皮带槽,每两个皮带槽内均活动套接有同一个带齿皮带6,。
通过皮带槽的设置,可以安装带齿皮带6,通过带齿皮带6的设置,可以防止齿轮二24和齿轮一5发生打滑,从而可以使得齿轮二24和齿轮一5转动同步,从而可以最大程度的进行充电接口的延伸。
本发明工作原理:
当需要进行新能源汽车充电时,充电插与充电口距离过远无法对接时,启动电机12,电机12转动带动驱动齿轮13转动,驱动齿轮13转动带动驱动齿圈11转动,驱动齿圈11转动带动延伸齿圈10转动,延伸齿圈10转动带动多个同步齿轮15转动,多个同步齿轮15转动带动多个丝杆14转动,多个丝杆14转动带动中间筒体4竖直上升,中间筒体4竖直上升带动齿轮二24沿齿条一3滚动,齿轮二24转动通过带齿皮带6带动齿轮一5转动,齿轮一5转动带动齿条二8竖直移动,齿条二8竖直移动带动内筒体7竖直移动,从而可以带动中间筒体4和内筒体7同时伸出,从而可以带动接口主体9移动并向外延伸,从而使得接口主体9能与充电插头完成对接,避免充电桩距离车辆过远而导致充电插头不能与充电接口对接而无法充电,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的实用性好,使用方便。
当进行充电接口的延伸时,内筒体7移动带动支撑杆21移动,支撑杆21移动带动挡盘16和连接筒17移动,从而可以使得电缆18带动连接筒17和挡盘16转动进放线操作,当充电完毕时,接口主体9收回,在发条22的作用下,发条22带动固定圈20转动固定圈20转动带动挡盘16转动,挡盘16转动带动连接筒17转动从而将电缆18进行卷收,从而能有有效避免电缆18长造成打结或充电接口的延伸卡滞,当将充电插头插入接口主体9时,充电插头挤压楔形块28并带动楔形块28移动,楔形块28移动带动L形齿条27移动,L形齿条27移动带动紧固齿轮29转动,充电插头插接完毕时,在扭力弹簧30的作用下,带动两个楔形块28与充电插头接触并挤压固定,从而可以避免充电插头与接口主体9对接不牢导致插头脱落或接触不良。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包括安装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板(1)的顶侧固定安装有固定筒体(2),所述固定筒体(2)的周侧内壁固定安装有多个齿条一(3),所述固定筒体(2)内依次活动套接有中间筒体(4)和内筒体(7),所述中间筒体(4)的周侧外壁转动安装有齿轮一(5)和齿轮二(24),多个所述齿轮二(24)分别与多个所述齿条一(3)相啮合,所述内筒体(7)的周侧外壁固定安装有多个齿条二(8),多个所述齿条二(8)分别与多个所述齿轮一(5)相啮合,所述内筒体(7)内固定套接有接口主体(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体(7)内安装有线缆收纳机构,所述线缆收纳机构包括支撑杆(21)、两个挡盘(16)、连接筒(17)和电缆(18),两个所述挡盘(16)均设置在所述内筒体(7)内,所述支撑杆(21)固定安装在所述内筒体(7)的一侧内壁上,所述支撑杆(21)的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挡盘(16)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连接筒(17)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挡盘(16)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电缆(18)活动套接在所述连接筒(17)上,所述支撑杆(21)上安装有线缆回收单元,所述连接筒(17)内安装有线路连接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回收单元包括固定圈(20)和发条(22),所述固定圈(20)固定安装在其中一个所述挡盘(16)的一侧上,所述发条(22)活动套接在所述支撑杆(21)内,所述发条(22)的两端分别于所述固定圈(20)和所述支撑杆(21)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连接单元包括第一接头(19)、连接线(26)、第三接头(31)和输出线体(32),所述第一接头(19)和所述第三接头(31)分别固定安装在另一个所述挡盘(16)的两侧上,所述连接线(26)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接头(19)的一侧上,所述连接线(26)的一端贯穿所述连接筒(17)并与所述电缆(18)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接头(31)与所述第一接头(19)相连接,所述输出线体(32)转动套接在所述第三接头(31)内,所述输出线体(32)与接口主体(9)的底侧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板(1)的顶侧安装有延伸驱动机构,所述延伸驱动机构包括延伸齿圈(10)、多个同步齿轮(15)、多个丝杆(14),所述延伸齿圈(10)和多个所述同步齿轮(15)均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底板(1)的顶侧上,多个所述同步齿轮(15)均与所述延伸齿圈(10)相啮合,多个所述丝杆(14)分别固定安装在多个所述同步齿轮(15)的顶侧上,多个所述丝杆(14)的顶端均延伸至所述中间筒体(4)内并与所述中间筒体(4)螺纹连接,所述延伸齿圈(10)的顶侧安装有动力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单元包括电机(12)、驱动齿轮(13)和驱动齿圈(11),所述驱动齿圈(11)固定安装在所述延伸齿圈(10)的顶侧上,所述电机(12)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底板(1)的顶侧上,所述驱动齿轮(13)固定安装在所述电机(12)的输出端上,所述驱动齿轮(13)与所述驱动齿圈(11)相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主体(9)的顶侧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的底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多个电极(25),多个所述电极(25)均与输出线体(32)电性连接,所述接口主体(9)内开设有锁紧腔,所述锁紧腔内安装有锁紧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机构包括两个L形齿条(27)、两个楔形块(28)、紧固齿轮(29)和扭力弹簧(30),所述插槽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与所述锁紧腔相连通,两个所述L形齿条(27)均与所述锁紧腔的大小相适配,两个所述楔形块(28)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L形齿条(27)相互靠近的一侧上,两个所述楔形块(28)的一侧分别贯穿两个所述固定孔并延伸至所述插槽内,所述锁紧腔的两侧内壁转动安装有同一个转轴,所述紧固齿轮(29)固定套接在所述转轴上,所述紧固齿轮(29)分别与两个所述L形齿条(27)相啮合,所述扭力弹簧(30)活动套接在所述转轴上,所述扭力弹簧(3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锁紧腔和所述紧固齿轮(29)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其特征在于:安装底板(1)的底侧开设有圆形孔,所述圆形孔内固定套接有第二接头(23),所述第二接头(23)与电缆(1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齿轮二(24)和多个所述齿轮一(5)的周侧外壁均环形开设有皮带槽,每两个皮带槽内均活动套接有同一个带齿皮带(6)。
CN202110427018.XA 2021-04-20 2021-04-20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 Withdrawn CN11308560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27018.XA CN113085606A (zh) 2021-04-20 2021-04-20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27018.XA CN113085606A (zh) 2021-04-20 2021-04-20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85606A true CN113085606A (zh) 2021-07-09

Family

ID=766791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27018.XA Withdrawn CN113085606A (zh) 2021-04-20 2021-04-20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85606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02113A (zh) * 2021-09-15 2021-11-05 罗贵军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可延伸充电接口
CN113644497A (zh) * 2021-07-19 2021-11-12 张圣笑 一种具有防脱落误触结构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插头
CN114087461A (zh) * 2021-12-06 2022-02-25 新昌县沃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地热传输设备的移动保温机构及其使用方法
CN114361878A (zh) * 2022-01-19 2022-04-15 河南工学院 一种新能源汽车接口配对快装式高压连接器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44497A (zh) * 2021-07-19 2021-11-12 张圣笑 一种具有防脱落误触结构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插头
CN113644497B (zh) * 2021-07-19 2023-07-28 无锡君磊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脱落误触结构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插头
CN113602113A (zh) * 2021-09-15 2021-11-05 罗贵军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可延伸充电接口
CN113602113B (zh) * 2021-09-15 2024-04-19 珠海南方智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可延伸充电接口
CN114087461A (zh) * 2021-12-06 2022-02-25 新昌县沃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地热传输设备的移动保温机构及其使用方法
CN114087461B (zh) * 2021-12-06 2023-09-15 新疆新昆卓能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地热传输设备的移动保温机构及其使用方法
CN114361878A (zh) * 2022-01-19 2022-04-15 河南工学院 一种新能源汽车接口配对快装式高压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085606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
CN109367412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户外快速充电桩
CN112677800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
CN211641856U (zh) 一种太阳能辅助充电系统
CN212195129U (zh) 一种便于使用的新能源充电桩
CN113131261A (zh) 新能源汽车智能识别充电接口
CN112046404B (zh) 一种车载逆变器固定装置
CN113644486B (zh) 一种具有电缆拉扯自分离结构的新能源充电桩
CN213501815U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安装结构
CN114932824A (zh) 一种共享电动车的充电装置及其管理方法
CN214492614U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充电装置
CN211391001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CN217835384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移动式充电装置
CN216994680U (zh) 一种内置充电器与电池的组合装置
CN112455262A (zh) 新能源汽车停车充电设备
CN219947916U (zh) 一种新能源车充电枪保护装置
CN113335106A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用太阳能充电设备
CN111923755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隐藏式直流充电座
CN110356274A (zh) 一种基于停车位安装的多功能充电装置
CN216866225U (zh) 一种工程施工用防护墙
CN209344846U (zh) 一种具有电动夹持结构的无线充电插座
CN114537182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快充的保护方法及保护系统
CN210101373U (zh) 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用可移动式电动汽车充电桩
CN219564818U (zh) 一种环保高效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CN217994673U (zh) 一种具有光伏充电功能的光伏电动摩托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