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80117A - 一种稻田养殖三茬克氏原螯虾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稻田养殖三茬克氏原螯虾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80117A
CN113080117A CN202110282374.7A CN202110282374A CN113080117A CN 113080117 A CN113080117 A CN 113080117A CN 202110282374 A CN202110282374 A CN 202110282374A CN 113080117 A CN113080117 A CN 1130801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eld
shrimp
water
days
bree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8237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光同
蒋业林
王芬
陈祝
董勇
周建桥
侯冠军
季索菲
周翔
王佳佳
叶圣陶
徐彬
麻嘉浩
王廷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of Anhui AAS
Original Assignee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of Anhui A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of Anhui AAS filed Critical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of Anhui AAS
Priority to CN20211028237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80117A/zh
Publication of CN1130801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801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A01K61/5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of shellfish
    • A01K61/59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of shellfish of crustaceans, e.g. lobsters or shrimp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01G22/20Cereals
    • A01G22/22Rice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33/00Cultivation of seaweed or alga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Zoology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稻田养殖三茬克氏原螯虾的方法,其分三次放养虾苗、养殖和捕捞,具体为:养殖田准备,并移栽耐寒性水草,进行第一茬淡水小龙虾投苗、养殖;将第一茬小龙虾捕捞后的养殖田进行清理和水质调控,进行第二茬淡水小龙虾投苗、养殖;彻底清除虾沟中的耐寒性水草,并在虾沟中移栽耐高温水草,进行第三茬淡水小龙虾投苗、养殖。本发明充分利用稻田空间,养殖三茬小龙虾,较传统养殖技术多养两茬虾,提高了稻田年单位产量,提高了稻田、人工利用效率,增加了收益。

Description

一种稻田养殖三茬克氏原螯虾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龙虾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稻田养殖三茬克氏原螯虾的方法。
背景技术
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俗称淡水小龙虾,原产于北美洲,1929年经日本本州引入我国江苏南京及安徽滁州地区,该虾营养丰富、肉质鲜美,倍受广大消费者青睐。淡水小龙虾非常适宜稻田生长,受市场驱使及政府大力引导,淡水小龙虾产业呈爆发性增长,截止2020年,全国总规模达1929万亩,总产量达209万吨,其中稻田养殖面积占70%以上。传统稻虾种养模式多采用一稻一虾连作、小龙虾自繁自养一体化模式,即一年稻田仅养殖一季商品虾,存在稻田资源利用率不高、养殖密度难控、商品虾规格小、产量低等问题。另外由于产业盲目扩张,导致市场价格下滑、劣质虾难卖等,养殖户总体效益下滑严重。百亩以上规模养殖户因人工、田租成本较高,多数呈亏本状态,严重影响了淡水小龙虾产业健康发展。
为此,进行稻田淡水小龙虾养殖技术创新,科学安排茬口,稳定虾苗来源,采取多茬养殖,提高商品虾产量、规格、品质等,增加年总产值,提高人工和稻田年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是淡水小龙虾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趋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产高效的稻田养殖三茬克氏原螯虾的方法。通过科学稻虾茬口安排、虾苗放养、强化投喂、科学种草、夏季降低稻田水温、强化捕捞、生物控制养殖田留存种虾等方法,在稻田养殖淡水小龙虾过程中,实现增加养殖茬数、适宜虾苗密度、水质优良、水草适宜等,促进虾快速生长,提高产量,提升虾品质,增加人工和稻田使用效率,降低成本,实现高产高效。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稻田养殖三茬克氏原螯虾的方法,分三次放养虾苗、养殖和捕捞,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养殖田准备,并移栽耐寒性水草;
(2)第一茬淡水小龙虾养殖:当水草覆盖面积达30-40%时,将第一茬虾苗放养到养殖田;放养后第2天开始投喂饲料,日投饲率为1-2%;放养30天后,强化捕捞至结束;
(3)第二茬淡水小龙虾养殖:将第一茬淡水小龙虾捕捞后的养殖田进行清理和水质调控;然后将第二茬虾苗放养到养殖田中,放养后第2天开始投喂饲料,日投饲率为2-4%;每隔7-10天,在饲料中拌喂离子钙一次,每次连喂3-5天;放养30天后,强化捕捞至结束;
(4)移栽耐高温水草:在第二茬淡水小龙虾捕捞后的养殖田中移栽水稻秧苗,同时彻底清除虾沟中的耐寒性水草,并在虾沟中移栽耐高温水草,使虾沟中栽耐高温水草覆盖面积至少达到50%;
(5)第三茬淡水小龙虾养殖:在水稻扬花灌浆期,将稻田面加水至10-15cm后,将第三茬虾苗放养到养殖田中,放养后第2天,开始投喂混合饲料,日投饲率为2-3%;放养一个月后捕捞。
进一步方案,步骤(1)中养殖田准备包括清田消毒和肥水,其中:
清田消毒是指在前一年的冬天,排干养殖田中的水,并清理虾沟中过多的淤泥,彻底冻晒养殖田,待田面呈龟裂状,旋耕田面,继续冻晒虾田;然后加水至虾沟中20-30cm,利用呈块状生石灰化水后趁热全沟均匀泼洒,同时在田面上遍洒石灰粒或石灰粉。
肥水是指水草移栽后,施用硅藻旺、长草肥来促进水草生长,培肥水质,达到水草清爽、水色呈茶褐色且透明度为30-50cm。
进一步方案,所述耐寒性水草指在气温为0-5℃能正常存活、5℃以上开始生长的伊乐藻或菹草;耐高温水草指能耐受30℃以上高温的轮叶黑藻或苦草;
所述耐寒性水草的移栽顺序是先移栽虾沟后移栽稻田,即先加水至环形虾沟,再将耐寒性水草栽在虾沟的半坡上,每隔8-12米移栽一团;待耐寒性水草活棵后,逐渐加水淹没稻田5-10cm,按照株行距(8-10)米*(8-10)米移栽到稻田面上,随着水草生长,逐渐加深稻田水位至28-32cm。
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茬淡水小龙虾养殖以每亩规格100-150尾/斤的虾苗20-30斤进行放养;第二茬淡水小龙虾养殖以每亩规格80-100尾/斤的虾苗40-50斤进行放养;第三茬淡水小龙虾养殖以每亩规格50-80尾/斤的虾苗30-40斤进行放养。
进一步方案,步骤(2)、(3)中所述饲料均指小龙虾专用饲料;
步骤(5)中所述混合饲料是指由小龙虾专用饲料、熟黄豆、熟玉米按质量比为2:3:5混合而成的。
进一步方案,步骤(2)中第一茬虾苗放养后,在养殖田中,定期施用硅藻旺、氨基酸肥水膏和EM菌、小球藻、生石灰等,调节水质,使其适应虾苗的生长发育;
第一茬商品虾捕捞是于虾苗放养后30天,利用网目尺寸为3.0cm的地笼,每亩设置4-5米的小地笼5个或者10米以上的大地笼3条,捕大留小,将15g以上的商品虾捕捞上市;捕捞10-15天后,逐渐降低水位,继续强化捕捞,至第一茬养殖结束。
进一步方案,步骤(3)中所述将捕捞后的养殖田进行清理和水质调控,其中清理包括使用茶籽饼清除野杂鱼和对耐寒性水草进行打头、疏密或补栽,使其覆盖面积维持在30-40%;水质调节指泼洒芽孢杆菌来分解过多有机质,然后使用氨基酸肥水膏和光合细菌,促进耐寒性水草再次生根发芽,培肥水质;
所述第二茬商品虾捕捞是在第二茬虾苗放养后20-30天,利用网目尺寸为3.5cm的地笼,捕大留小,将20g以上的商品虾全部捕捞上市;至水稻秧苗栽插前捕捞结束。
进一步方案,步骤(3)中第二茬虾苗放养后需对养殖田水质调节和疾病防治,其中养殖田水质调节是在第二茬虾苗放养后,逐渐加深水位淹没稻田田面60-70cm后,每隔7-10天,交替使用过硫酸氢钾氧化型底质改良剂和芽孢杆菌类生物型底质改良剂1次,每次施用氧化型底质改良剂改底后24小时后,再全田施用一次芽孢杆菌或EM菌;每隔10-15天使用一次生石灰,生石灰化浆后全田泼洒;每隔7-10天养殖田换水1次,每次换总水量的20%,从而保持水质肥活嫩爽;
疾病防治:第二茬虾苗放养后,使用碘制剂全养殖田进行消毒;
下雨时,在雨前拌饲投喂免疫增强剂3-5天,增强小龙虾抗应激能力;雨后,全田泼洒抗应激vc,降低小龙虾应激反应;每隔7-10天再拌饲投喂乳酸菌等有益菌3-5天,保持小龙虾肠道健康,防止肠炎病发生;
连绵阴雨天气,需要使用颗粒状二氧化氯进行水底消毒,杀灭底层厌氧菌。
进一步方案,步骤(5)中第三茬虾苗放养后,保持田面水位10-15cm,每隔10天,在虾沟中交替使用过硫酸氢钾氧化型底质改良剂和芽孢杆菌类生物型底质改良剂1次,并且每次施用氧化型底质改良剂改底后24小时,再在虾沟使用一次芽孢杆菌或EM菌改良剂;每隔7-10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20%;
所述捕捞是于第三茬虾苗放养一个月后,利用网目尺寸为2.0cm的地笼捕捞商品虾;待水稻收割后,加水继续捕捞,直至水温下降至10℃以下为止。
进一步方案,步骤(5)中成品虾捕捞后,晒田7-10天,再将养殖田中水加至最高水位,保持7天;然后降低水位至田面30-40cm,每亩放养规格2斤/只以上的鸭子15-20只,利用鸭子摄食小龙虾,去除存田种虾和繁殖的虾苗。
本发明中所述的小龙虾专用饲料是指直接市购的配合饲料,其蛋白含量30-36%,饲料粒径约2.0mm,且水中稳定2-3小时不散开。
本发明充分利用稻田空间,科学安排茬口,养殖三茬小龙虾,较传统养殖技术多养两茬虾,提高了稻田年单位产量,提高了养殖场稻田、人工利用效率,降低了成本,增加了效益。
本发明在水稻移栽后,采用移除不耐高温的伊乐藻,使用耐高温的轮叶黑藻代替,可以在夏季降低环沟水体温度,并利用水稻扬花灌浆期,稻田需水量较大时,加深稻田水位,放养规格50-80尾/斤的虾苗,有利于降低整个稻田水体温度,减缓小龙虾性腺发育,促进生长。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稻田养殖三茬克氏原螯虾的方法,分三次放养虾苗、养殖和捕捞,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养殖田准备:
选养殖田320亩,专门用于养殖三茬淡水小龙虾,并在养殖田四周挖虾沟,中间为稻田;
清田消毒:在前一年的冬天(12月),排干养殖田中的水,并清理虾沟中过多的淤泥,彻底冻晒养殖田,待田面晒至呈龟裂状,旋耕田面,继续冻晒虾田;然后加水至虾沟中20-30cm,利用呈块状生石灰清沟消毒;每亩虾沟使用生石灰50-75公斤;每亩田面遍撒石灰粒或石灰粉20-30公斤,虾沟化水后趁热全沟均匀泼洒,田面将石灰化成小颗粒或粉末,均匀撒在田面上。
移栽耐寒性水草:2月上旬,开始移栽伊乐藻,先移栽虾沟后移栽水稻田面,即先加水至环形虾沟,再将耐寒性水草栽在虾沟的半坡上,每隔8-12米移栽一团;待耐寒性水草活棵后,逐渐加水淹没稻田面5-10cm,按照株行距(8-10)米*(8-10)米移栽到稻田田面上,草团直径为30-40cm,随着水草生长,逐渐加深稻田水位至28-32cm。
肥水:水草移栽后,施用硅藻旺、长草肥来促进水草生长,培肥水质,达到水草清爽、水色呈茶褐色且透明度为30-50cm。
(2)第一茬淡水小龙虾养殖:3月10日-3月30日,当水草覆盖面积达30-40%时,将第一茬虾苗放养到养殖田;共放养健康活泼、规格100-150尾/斤的虾苗9600斤,每亩放养30斤,沿虾田四周及田面浅水处均匀放养。
放养后第2天开始投喂小龙虾专用饲料,日投饲率为1-2%(一般每亩投喂饲料0.5-3斤);每10亩田设置一个食台,根据残饵和小龙虾粪便情况,酌情增减投饲量。
第一茬虾苗放养后,定期向养殖田中施用硅藻旺、氨基酸肥水膏和EM菌、小球藻、生石灰来调节水质,使其适应虾苗的生长发育。具体为:3月份,保持养殖田水位20-30cm,每半月使用硅藻旺1次,每次使用2-3斤/亩;4月份,保持水位30-40cm,每半个月泼洒氨基酸肥水膏和EM菌1次,每次使用氨基酸肥水膏2-3斤/亩、EM菌2斤/亩,第二天每亩泼洒小球藻8-10斤;每隔7-10天,全池泼洒生石灰1次,每次用量3-5斤,化水后全池泼洒。
捕捞:放养30天后(4月10日),开始利用网目尺寸为3.0cm的地笼,每亩设置12米大地笼3条,捕大留小,将15g以上的商品虾捕捞上市;4月下旬,逐渐降低水位,强化小龙虾捕捞,至4月底结束第一茬养殖。共收获商品虾29000斤,每亩商品虾产量90.6斤。
(3)第二茬淡水小龙虾养殖:
将捕捞后的养殖田进行清理和水质调控;保持稻田水位30cm,每亩使用茶籽饼20斤浸泡24小时候全田泼洒,清除野杂鱼,改善水质,杀灭部分病原菌。
若伊乐藻过多,进行伊乐藻打头、疏密;若水草不足,可补栽伊乐藻,使得水草覆盖面积维持在30-40%。
全养殖田泼洒芽孢杆菌2-3斤/亩,分解过多有机质;然后,全田使用氨基酸肥水膏2-3斤/亩和光合细菌2斤/亩,促进水草再次生根发芽,培肥水质。
然后于5月1-15日,选择晴天,将第二茬虾苗放养到养殖田中,共放养健康活泼、规格80-100尾/斤的虾苗16000斤,每亩放养50斤,沿虾田四周及田面浅水处均匀放养;
放养后第2天开始投喂小龙虾专用饲料,日投饲率为2-4%;每隔7-10天,在小龙虾专用饲料中拌喂离子钙一次,每次连喂3-5天;补充钙质,促进小龙虾快速生长。
水质调节:虾苗放养后,逐渐加深水位淹没田面60-70cm,每隔10天,每亩交替使用过硫酸氢钾类氧化型底质改良剂200-300g和芽孢杆菌类生物型底质改良剂200-300g,并且每次氧化型底质改良剂24小时后,每亩再使用一次芽孢杆菌或EM菌2-3斤;每隔10-15天使用一次生石灰,每次每亩用量2-3斤,化浆后全田泼洒;每隔7-10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20%左右。保持水质肥活嫩爽。
疾病防治:第二茬虾苗放养3天后,使用碘制剂全养殖田进行消毒1次,有效碘浓度达0.03~0.05g/m3,防止病原菌滋生;
下雨时,在雨前拌饲投喂免疫增强剂3-5天,增强小龙虾抗应激能力;雨后,全田泼洒抗应激vc,降低小龙虾应激反应;每隔7-10天再拌饲投喂乳酸菌3-5天,保持小龙虾肠道健康,防治肠炎病;
连绵阴雨天气,需要使用颗粒状二氧化氯进行水底消毒,杀灭底层厌氧菌。
捕捞:6月2日开始,利用网目尺寸为3.5cm的地笼,每亩设置长12米大地笼3条,捕大留小,将20g以上的商品虾全部捕捞上市;6月25日开始,逐渐降低水位,强化小龙虾捕捞,至6月30日强行结束第二茬小龙虾养殖。共收获商品虾46000斤,每亩收获商品虾143.8斤。
(4)移栽耐高温水草轮叶黑藻:在第二茬小龙虾捕捞结束后的养殖田中移栽水稻秧苗,同时,将环沟水位降至30-50cm,彻底清除环沟中伊乐藻,按照环沟面积,在环沟中,每亩使用茶籽饼20斤和生石灰20-30斤全沟泼洒,清除野杂鱼,改善水质,杀灭部分病原菌,提高透明度;第2天,在虾沟两个斜坡上交错移栽轮叶黑藻,每隔5-6米移栽1团,每团水草直径40-50cm,并施用长草粒粒肥,促进水草快速生长,随着水草生长,逐渐加深环沟水位。
(5)第三茬淡水小龙虾养殖:在水稻扬花灌浆期,8月12日开始,将稻田面加水至10-15cm后,将第三茬虾苗放养到养殖田中,放养健康活泼、规格50-80尾/斤的虾苗11200斤,每亩放养虾苗35斤;
放养后第2天,开始投喂由小龙虾专用饲料、熟黄豆、熟玉米按质量比为2:3:5混合而成的混合饲料,日投饲率为2-3%;
水质调节:虾苗放养后,保持田面水位10-15cm。环沟中,每隔10天,每亩交替使用过硫酸氢钾类氧化型底质改良剂200-300g和芽孢杆菌类生物型底质改良剂200-300g,并且每次施用氧化型底质改良剂24小时后,每亩再使用一次芽孢杆菌或EM菌3斤;每隔7-10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20%左右。保持水质肥活嫩爽。
捕捞:9月5日开始,利用网目尺寸为2.0cm的地笼,沿虾沟四周设置地笼,每亩设置4-5米的小地笼5个,开始第三季商品虾捕捞;直至水温下降至10℃以下。共收获商品虾25000斤,每亩收获商品虾78斤。
(6)去除存田种虾
水稻收割后,晒田7-10天,后将田水加至最高水位,保持7天后,降低水位至田面30-40cm,每亩放养规格2斤/只以上的鸭子20只,利用鸭子摄食小龙虾,将存田种虾降到最低。至年底干田晒田、旋耕、栽草,进入下一个养殖周期。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稻田养殖三茬克氏原螯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分三次放养虾苗、养殖和捕捞,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养殖田准备,并移栽耐寒性水草;
(2)第一茬淡水小龙虾养殖:当水草覆盖面积达30-40%时,将第一茬虾苗放养到养殖田;放养后第2天开始投喂饲料,日投饲率为1-2%;放养30天后,强化捕捞至结束;
(3)第二茬淡水小龙虾养殖:将第一茬淡水小龙虾捕捞后的养殖田进行清理和水质调控;然后将第二茬虾苗放养到养殖田中,放养后第2天开始投喂饲料,日投饲率为2-4%;每隔7-10天,在饲料中拌喂离子钙一次,每次连喂3-5天;放养20-30天后,强化捕捞至结束;
(4)移栽耐高温水草:在第二茬淡水小龙虾捕捞结束后的养殖田中移栽水稻秧苗,同时彻底清除虾沟中的耐寒性水草,并在虾沟中移栽耐高温水草,使虾沟中栽耐高温水草覆盖面积至少达到50%;
(5)第三茬淡水小龙虾养殖:在水稻扬花灌浆期,将稻田面加水至10-15cm后,将第三茬虾苗放养到养殖田中,放养后第2天,开始投喂混合饲料,日投饲率为2-3%;放养一个月后捕捞。
2.根据权利要求1中的一种稻田养殖三茬克氏原螯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养殖田准备包括清田消毒和肥水,其中:
清田消毒是指在前一年的冬天,排干养殖田中的水,并清理虾沟中过多的淤泥,彻底冻晒养殖田,待田面晒至呈龟裂状,旋耕田面,继续冻晒虾田;然后加水至虾沟中20-30cm,利用呈块状生石灰化水后趁热全沟均匀泼洒,并在田面上遍撒石灰粒或石灰粉。
肥水是指水草移栽后,施用硅藻旺、长草肥来促进水草生长,培肥水质,达到水草清爽、水色呈茶褐色且透明度为30-50cm。
3.根据权利要求1中的一种稻田养殖三茬克氏原螯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耐寒性水草指在气温为0-5℃存活、5℃以上能正常生长的伊乐藻或菹草;耐高温水草指能耐受30℃以上高温的轮叶黑藻或苦草;
所述耐寒性水草的移栽顺序是先移栽虾沟后移栽稻田面,即先加水至环形虾沟,再将耐寒性水草栽在虾沟的半坡上,每隔8-12米移栽一团;待耐寒性水草活棵后,逐渐加水淹没稻田5-10cm,按照株行距(8-10)米*(8-10)米移栽到稻田田面上,随着水草生长,逐渐加深稻田水位至28-32cm。
4.根据权利要求1中的一种稻田养殖三茬克氏原螯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茬虾苗以每亩规格100-150尾/斤的虾苗20-30斤进行放养;第二茬虾苗以每亩规格80-100尾/斤的虾苗40-50斤进行放养;第三茬虾苗以每亩规格50-80尾/斤的虾苗30-40斤进行放养。
5.根据权利要求1中的一种稻田养殖三茬克氏原螯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3)中所述饲料均指小龙虾专用饲料;
步骤(5)中所述混合饲料是指由小龙虾专用饲料、熟黄豆、熟玉米按质量比为2:3:5混合而成的。
6.根据权利要求1中的一种稻田养殖三茬克氏原螯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第一茬虾苗放养后,在养殖田中定期施用硅藻旺、氨基酸肥水膏和EM菌、小球藻、生石灰等,调节水质,使其适应虾苗的生长发育;
第一茬淡水小龙虾捕捞是于虾苗放养后30天,利用网目尺寸为3.0cm的地笼,每亩设置4-5米的小地笼5条或者10米以上的大地笼3条,捕大留小,将15g以上的商品虾捕捞上市;强化捕捞10-15天后,逐渐降低水位,再次强化捕捞,至第一茬养殖结束。
7.根据权利要求1中的一种稻田养殖三茬克氏原螯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将第一茬小龙虾捕捞结束后的养殖田进行清理和水质调控,其中清理包括使用茶籽饼清除野杂鱼和对耐寒性水草进行打头、疏密或补栽,使其覆盖面积维持在30-40%;水质调节指泼洒芽孢杆菌来分解过多有机质,然后使用氨基酸肥水膏和光合细菌,促进耐寒性水草再次生根发芽,培肥水质;
所述捕捞是在第二茬虾苗放养后20-30天,利用网目尺寸为3.5cm的地笼,捕大留小,将20g以上的商品虾捕捞上市;至水稻移栽前结束捕捞。
8.根据权利要求1中的一种稻田养殖三茬克氏原螯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第二茬虾苗放养后需对养殖田水质调节和疾病防治,其中养殖田水质调节是在第二茬虾苗放养后,逐渐加深水位淹没稻田60-70cm,每隔10天,交替使用过硫酸氢钾类氧化型底质改良剂和芽孢杆菌类生物型底质改良剂1次,每次施用氧化型底质改良剂24小时后,再全田使用一次芽孢杆菌或EM菌;每隔10-15天使用一次生石灰,生石灰化浆后全田泼洒;每隔7-10天养殖田换水1次,每次换总水量的20%,从而保持水质肥活嫩爽;
疾病防治:第二茬虾苗放养3天后,使用碘制剂全养殖田进行消毒,防止病原菌滋生;
下雨时,在雨前拌饲投喂免疫多糖类免疫增强剂3-5天,增强小龙虾抗应激能力;雨后,全田泼洒抗应激vc,降低小龙虾应激反应;每隔7-10天再拌饲投喂乳酸菌3-5天,保持小龙虾肠道健康,防止肠炎病发生;
连绵阴雨天气,需要使用颗粒状二氧化氯进行水底消毒,杀灭底层厌氧菌。
9.根据权利要求1中的一种稻田养殖三茬克氏原螯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第三茬虾苗放养后,保持田面水位10-15cm,每隔10天,在虾沟中交替使用过硫酸氢钾类氧化型底质改良剂和芽孢杆菌类生物型底质改良剂1次,并且每次氧化型底质改良剂改底24小时后,再使用一次芽孢杆菌或EM菌;每隔7-10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20%;
所述捕捞是于第三茬虾苗放养一个月后,利用网目尺寸为2.0cm的地笼捕捞商品虾;待水稻收割后,加水继续捕捞,直至水温下降至10℃以下为止。
10.根据权利要求1中的一种稻田养殖三茬克氏原螯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成品虾捕捞后,晒田7-10天,再将养殖田中水加至最高水位,保持7天;然后降低水位至田面30-40cm,每亩放养规格2斤/只以上的鸭子15-20只,利用鸭子摄食小龙虾,去除存田种虾和繁殖的虾苗。
CN202110282374.7A 2021-03-16 2021-03-16 一种稻田养殖三茬克氏原螯虾的方法 Pending CN11308011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82374.7A CN113080117A (zh) 2021-03-16 2021-03-16 一种稻田养殖三茬克氏原螯虾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82374.7A CN113080117A (zh) 2021-03-16 2021-03-16 一种稻田养殖三茬克氏原螯虾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80117A true CN113080117A (zh) 2021-07-09

Family

ID=766681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82374.7A Pending CN113080117A (zh) 2021-03-16 2021-03-16 一种稻田养殖三茬克氏原螯虾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80117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74766A (ja) * 1993-04-22 1995-10-24 Homare Makuta 無甲類飼育用水槽
RU2115309C1 (ru) * 1996-08-20 1998-07-20 Александр Николаевич Клейменов Способ разведения раков
CN104872036A (zh) * 2015-06-27 2015-09-02 华中农业大学 克氏原螯虾在同一池塘中一年三季繁养方法
CN105994027A (zh) * 2016-05-13 2016-10-12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 一种提高池塘克氏原螯虾商品规格及产量的养殖方法及池塘
CN106962246A (zh) * 2017-03-30 2017-07-21 和县明信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 一种稻田小龙虾交叉投苗养殖三茬方法
CN108522178A (zh) * 2018-03-14 2018-09-14 和县明信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 一种稻田小龙虾交叉投苗养殖三茬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74766A (ja) * 1993-04-22 1995-10-24 Homare Makuta 無甲類飼育用水槽
RU2115309C1 (ru) * 1996-08-20 1998-07-20 Александр Николаевич Клейменов Способ разведения раков
CN104872036A (zh) * 2015-06-27 2015-09-02 华中农业大学 克氏原螯虾在同一池塘中一年三季繁养方法
CN105994027A (zh) * 2016-05-13 2016-10-12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 一种提高池塘克氏原螯虾商品规格及产量的养殖方法及池塘
CN106962246A (zh) * 2017-03-30 2017-07-21 和县明信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 一种稻田小龙虾交叉投苗养殖三茬方法
CN108522178A (zh) * 2018-03-14 2018-09-14 和县明信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 一种稻田小龙虾交叉投苗养殖三茬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农业见闻与记录: ""稻虾共生"综合种养技术规程", pages 2 - 15, Retrieved from the Internet <UR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500712519782 43480&wfr=spider&for=pc> *
杨爱宏等: "高邮特色的"稻- 虾"生态循环种养模式", vol. 41, no. 2, pages 63 - 65 *
许业宝等: "基于皖南烟稻轮作区稻虾共育绿色生产技术集成与效益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vol. 48, no. 2, 31 January 2020 (2020-01-31), pages 103 - 1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94027B (zh) 一种提高池塘克氏原螯虾商品规格及产量的养殖方法及池塘
CN103718991B (zh) 一种麦穗鱼与克氏原螯虾稻田混养的生态养殖方法
CN106797900A (zh) 一种小龙虾虾稻共作生态养殖、繁育的方法
CN102771417A (zh) 一种克氏原螯虾稻田养殖快速生长的方法
CN106900437B (zh) 一种利用稻蟹共作防控农田面源污染的方法
CN108782384A (zh) 一种虾稻共作的方法
CN107853108A (zh) 一种基于稻田的龙虾养殖方法
CN103314914B (zh) 一种青虾、白鲢和河蟹共生养殖方法
CN109997750A (zh) 一种水稻、小龙虾、鸭、螃蟹共生轮养的方法
CN112438224B (zh) 小龙虾一年五茬育养分离的养殖方法及养殖池塘
CN111034560A (zh) 一种稻虾生态共养方法
CN111084135B (zh) 一种高品质中华绒螯蟹养殖方法
CN102771419A (zh) 一种稻田养殖补钙的克氏原螯虾的方法
CN111990303A (zh) 一种稻田里养殖澳洲淡水小龙虾的方法
CN107996477A (zh) 一种基于太空莲的龙虾养殖方法
CN107047408A (zh) 一种淡水小龙虾的养殖方法
CN110073924A (zh) 一种稻田中混合养殖的方法
CN110292010A (zh) 一种基于稻田和莲藕的龙虾养殖法
CN107231989B (zh) 稻渔共生模式下利用沼肥在稻田中进行养鱼的方法
CN113080116A (zh) 一种稻田虾苗分阶段繁育方法
CN114946723A (zh) 一种克氏原螯虾的池塘精养方法
CN113785788A (zh) 一种虾类养殖系统及其养殖方法
CN113080117A (zh) 一种稻田养殖三茬克氏原螯虾的方法
CN111567452A (zh) 一种南美白对虾、黄鳝和菱角协同种养的方法
CN109526603A (zh) 一种水葫芦-水产-家禽的生态循环养殖种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