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71810B - 易撕贴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易撕贴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71810B
CN113071810B CN202110313976.4A CN202110313976A CN113071810B CN 113071810 B CN113071810 B CN 113071810B CN 202110313976 A CN202110313976 A CN 202110313976A CN 113071810 B CN113071810 B CN 1130718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dge
easy
attaching
tear
display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1397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71810A (zh
Inventor
李留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terface Opto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Interface Technology Chengdu Co Ltd
General Interface Solution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terface Opto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Interface Technology Chengdu Co Ltd
Yecheng Optoelectronics Wuxi Co Ltd
General Interface Solutio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terface Opto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Interface Technology Chengdu Co Ltd, Yecheng Optoelectronics Wuxi Co Ltd, General Interface Solution Ltd filed Critical Interface Opto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1397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71810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718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718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718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718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65/00Wrappers or flexible covers; Packaging materials of special type or form
    • B65D65/02Wrappers or flexible covers
    • B65D65/22Detai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69/00Unpacking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65/00Wrappers or flexible covers; Packaging materials of special type or form
    • B65D65/02Wrappers or flexible cov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dhesive Tap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易撕贴及电子设备。易撕贴,用于撕除产品表面的膜层,膜层具有角落,角落具有相互连接的两边缘,所述易撕贴包括贴附部和两个拉拔。贴附部包括相背设置的贴附面和背面,贴附面能够贴附于角落,贴附部具有第一边缘与第二边缘,当贴附面贴附于膜层上时,第一边缘与第二边缘分别靠近角落的两边缘。两个拉拔分别连接第一边缘与第二边缘,其中一个拉拔能够以第一边缘为折痕朝背面弯折,另外一个拉拔能够以第二边缘为折痕朝背面弯折。上述易撕贴,能够避免显示区保护膜与边框区保护膜的撕除相互干扰的情况。

Description

易撕贴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屏幕保护膜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易撕贴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触控屏的出厂和运输过程中,通常需要在触控屏的表面贴附保护膜,以保护触控屏的表面。触控屏表面的保护膜通常包括显示区保护膜和边框区保护膜,显示区保护膜用于贴附触控屏的显示区(View Area,VA),边框区保护膜用于贴附环绕显示区的油墨区。然而,在触控屏保护膜的撕除过程中,显示区保护膜与边框区保护膜的撕除容易互相干扰,影响保护膜的撕除。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显示区保护膜与边框区保护膜的撕除容易互相干扰的问题,提供一种易撕贴及电子设备。
一种易撕贴,用于撕除产品表面的膜层,所述膜层具有角落,所述角落具有相互连接的两边缘,所述易撕贴包括:
贴附部,包括相背设置的贴附面和背面,所述贴附面能够贴附于所述角落,所述贴附部具有第一边缘与第二边缘,当所述贴附面贴附于所述膜层上时,所述第一边缘与所述第二边缘分别靠近所述角落的两边缘;以及
两个拉拔,两个所述拉拔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边缘与所述第二边缘,其中一个所述拉拔能够以所述第一边缘为折痕朝所述背面弯折,另外一个所述拉拔能够以所述第二边缘为折痕朝所述背面弯折。
上述易撕贴,当贴附部贴附于触控屏的显示区保护膜的角落时,由于第一边缘与第二边缘分别靠近角落的两边缘,借助两个拉拔作为撕除起点能够使得显示区保护膜的撕除更加容易。而当两个拉拔朝背面弯折后,拉拔不会伸出显示区,从而不会影响触控屏的边框区保护膜的撕除。由此,易撕膜的设置既能够帮助显示区保护膜的撕除,也能够避免显示区保护膜与边框区保护膜的撕除相互干扰的情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贴附面贴附于所述角落时,所述第一边缘及所述第二边缘分别与所述角落的两边缘齐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贴附面的形状为直角三角形,所述贴附面的两直角边分别形成所述第一边缘与所述第二边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易撕贴的形状大致为长方形,所述贴附部形成于所述易撕贴的中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贴附部具有对称轴,所述贴附面关于所述对称轴呈轴对称形状;和/或
所述贴附部具有对称轴,两个所述拉拔关于所述对称轴呈轴对称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背面包括第一贴附区域与第二贴附区域,所述对称轴界定所述第一贴附区域与所述第二贴附区域,其中一个所述拉拔以所述第一边缘为折痕朝所述背面弯折后覆盖所述第一贴附区域,另外一个所述拉拔以所述第二边缘为折痕朝所述背面弯折后覆盖所述第二贴附区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贴附部还具有连接所述第一边缘与所述第二边缘的第三边缘,所述拉拔包括连接部与着色部,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贴附部与所述着色部,所述拉拔朝所述背面弯折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背面相对,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着色部的交界线位于所述第三边缘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拉拔朝所述背面弯折后,能够贴附于所述背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拉拔与所述背面之间的粘性小于所述贴附面与所述膜层之间的粘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易撕贴还包括第一粘合胶,所述第一粘合胶覆盖整个所述贴附面,所述第一粘合胶用于粘连所述贴附面与所述膜层;和/或
所述贴附部还具有连接所述第一边缘与所述第二边缘的第三边缘,所述易撕贴还包括第二粘合胶,所述第二粘合胶设置于所述背面靠近所述第三边缘的区域并沿所述第三边缘延伸,所述第二粘合胶用于粘合所述拉拔与所述背面。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本体、膜层以及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易撕贴,所述膜层贴附于所述本体的表面,所述贴附面贴附于所述膜层的角落,所述拉拔朝所述背面弯折。
一种触控屏,包括屏体、膜层以及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易撕贴,所述屏体的表面包括显示区以及环绕所述显示区设置的边框区,所述膜层贴附于所述显示区,所述角落的两边缘位于所述显示区与所述边框区的交界,所述贴附面贴附于所述角落,所述拉拔朝所述背面弯折。
一种撕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如上述的触控屏,所述膜层为显示区保护膜,所述触控屏还包括贴附于边框区上的边框区保护膜,所述边框区保护膜上贴附有易撕条;
通过所述易撕条撕除所述边框区保护膜;
使所述拉拔朝背离所述背面的方向弯折;
通过所述拉拔撕除所述显示区保护膜。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些实施例中易撕贴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易撕贴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3为题1所示的易撕贴其中一拉拔朝背面弯折的示意图;
图4为一些实施例中易撕贴应用于触控屏上的示意图。
其中,100、易撕贴;110、贴附部;111、贴附面;112、背面;113、第一边缘;114、第二边缘;115、第三边缘;116、对称轴;117、第一贴附区域;118、第二贴附区域;119、第二粘合胶;120、拉拔;121、连接部;122、着色部;200、触控屏;201、显示区;202、边框区;210、显示区保护膜;211、角落;220、边框区保护膜;221、易撕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传统的触控屏,为便于撕除显示区保护膜与边框区保护膜,通常在显示区保护膜与边框区保护膜的角落贴附有易撕贴。为使得显示区保护膜的撕除更加容易,易撕贴通常贴附于显示区保护膜的角落且伸出边框区,导致边框区保护膜在撕除时容易破坏或者带出显示区保护膜的易撕贴,影响显示区保护膜的撕除。若将易撕贴贴于显示区内部使得易撕贴不会伸出边框区,显示区保护膜边缘的受力不足,会导致显示区保护膜的撕除更加困难。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易撕贴100。
请参见图1、图2和图3所示,图1示出了一些实施例中易撕贴100背面112一侧的示意图,图2示出了一些实施例中易撕贴100贴附面111一侧的示意图,图3示出了一些实施例中拉拔120朝背面112弯折的示意图。易撕贴100用于撕除产品表面的膜层,易撕贴100包括贴附部110以及两个拉拔120,贴附部110能够贴附于膜层上。可以理解的是,撕除膜层时,通过人工或机械手握住拉拔120进行撕除,拉拔120带动贴附部110进而带动膜层脱离产品表面。易撕贴100可以用于撕除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触控屏200、电子阅读器等电子设备表面的膜层,膜层的类型不限,可以为防静电膜、防水膜、防指纹膜等。
例如,一并参考图4所示,图4示出了一些实施例中易撕贴100贴附于触控屏200表面的示意图。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触控屏200包括显示区201与边框区202,边框区202环绕显示区201设置,显示区201上贴附有显示区保护膜210,边框区202上贴附有边框区保护膜220,易撕贴100用于撕除触控屏200表面的显示区保护膜210。
具体地,请参见图1-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区保护膜210具有角落211,角落211具有相互连接的两个边缘。贴附部110包括相背设置的贴附面111和背面112,贴附面111能够贴附于显示区保护膜210的角落211处,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贴附面111上设置有覆盖整个贴附面111的第一粘合胶(图未示出),第一粘合胶能够粘连贴附面111与显示区保护膜210。可以理解的是,显示区保护膜210可以包括多个角落211,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区保护膜210的形状大致呈方形,显示区保护膜210包括四个角落211,贴附部110可贴附于四个角落211中的任意一个,撕除显示区保护膜210时以贴附部110所在的角落211作为起点进行撕除。
贴附部110具有相互连接的第一边缘113与第二边缘114,两个拉拔120分别连接第一边缘113与第二边缘114。为提升显示区保护膜210边缘处的受力效果,以使显示区保护膜210的撕除更加容易,在一些实施例中,且当贴附面111贴附于膜层上时,第一边缘113与第二边缘114靠近角落211的两边缘。其中一个拉拔120能够以第一边缘113为折痕朝背面112弯折,另外一个拉拔120能在以第二边缘114为折痕朝背面112弯折。可以理解的是,图3所示的实施例即示出了其中一个拉拔120以第一边缘113为折痕朝背面112弯折,而另一个拉拔120未弯折的情况,图4所示的实施例示出了两个拉拔120均朝背面112弯折的情况。由于贴附部110贴附于角落211,且第一边缘113与第二边缘114分别靠近角落211的两边缘,当拉拔120朝背面112弯折时,拉拔120能够分别沿第一边缘113与第二边缘114朝向显示区201内弯折,不会伸出边框区202。
上述易撕贴100,两个拉拔120分别连接第一边缘113与第二边缘114,当撕取拉拔120时,会带动贴附部110脱离触控屏200表面,由于第一边缘113与第二边缘114分别靠近角落211的两边缘且贴附面111贴附于角落211处,显示区保护膜210角落211的两边缘受力,贴附部110以角落211为起点带动显示区保护膜210铁力触控屏200表面,使得显示区保护膜210的撕除更加容易。设置两个拉拔120同时受力也能够提升显示区保护膜210撕除的成功率,避免一个拉拔120受力过大断裂而导致无法撕除的情况。另外,参考图4所示,若先撕除边框区保护膜220,可将两个拉拔120分别以第一边缘113与第二边缘114为折痕朝背面112弯折,使得拉拔120位于显示区201内,拉拔120不会伸出显示区201,从而不会影响边框区保护膜220的撕除。由此,上述易撕贴100,既能够使得显示区保护膜210的撕除更加容易,提升显示区保护膜210的撕除成功率,也能够避免显示区保护膜210与边框区保护膜220的撕除相互干扰的情况。
可以理解的是,在显示区保护膜210贴附于触控屏200表面前,可先将易撕贴100贴附于显示区保护膜210上,使得拉拔120朝背面112弯折,从而将显示区保护膜210贴附于触控屏200表面时得到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的形态。当撕除边框区保护膜220后,使其中一个拉拔120以第一边缘113为折痕朝背离背面112的方向弯折,另外一个拉拔120以第二边缘114为折痕朝背离背面112的方向弯折,以得到图1或图2所示的易撕贴100的形态,即可通过拉拔120撕除显示区保护膜210。
进一步地,为提升显示区保护膜210的撕除成功率,参考图3和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贴附面111贴附于角落211时,第一边缘113及第二边缘114分别与角落211的两边缘齐平,换言之,贴附面111的形状与角落211的两边缘的形状相适应。由此,当贴附部110受到撕取力时,能够直接带动显示区保护膜210的两边缘脱离触控屏200。具体地,当显示区保护膜210的形状呈方形时,角落211的两边缘形成直角,贴附面111的形状可以为直角三角形或矩形。贴附面111的形状设置为三角形有利于节省贴附部110的材料,同时贴附面111与显示区保护膜210的贴附面111积小,在撕除显示区保护膜210后还能够更容易将易撕贴100与显示区保护膜210分离,实现材料的回收。可以理解的是,当贴附面111的形状为直角三角形时,贴附面111的两直角边分别形成第一边缘113与第二边缘114。
需要说明的是,拉拔120与贴附部110可以为同一材质一体成型设置,通过多次弯折拉拔120与贴附部110的交界线以形成折痕。参考图1和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易撕贴100的形状,即拉拔120分别沿第一边缘113与第二边缘114的折痕弯折至与贴附部110共面时拉拔120与贴附部110整体的形状大致为长方形,贴附部110形成于易撕贴100的中部,易撕贴100的两端分别形成两个拉拔120。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贴附部110具有对称轴116,贴附面111的形状关于对称轴116呈轴对称形状,此时,贴附面111的形状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两个拉拔120的结构关于对称轴116呈轴对称结构,换言之,易撕贴100整体的结构关于对称轴116呈轴对称结构。由此,参考图2和图3所示,当拉拔120以第一边缘113为折痕朝背面112弯折后,拉拔120的以边缘与对称轴116相对。一并参考图1和图4所示,可以理解的是,对称轴116的两侧界定出背面112的两个区域,分别为第一贴附区域117与第二贴附区域118,其中一个拉拔120以第一边缘113为折痕朝背面112弯折后覆盖第二贴附区域118,另外一个拉拔120以第二边缘114为折痕朝背面112弯折后覆盖第二贴附区域118。换言之,两个拉拔120均朝背面112弯折后,两个拉拔120覆盖了整个背面112,且每个拉拔120在背面112的覆盖面积相等。由此,能够简化易撕贴100的结构,节省易撕贴100的材料成本,而两个拉拔120在弯折后不重叠,也能够使得两个拉拔120之间不会相互干扰,使易撕贴100的使用更加方便。需要说明的是,对称轴116并非真实存在的线条,而是为方便描述易撕贴100的结构而引出的虚拟线条,且当易撕贴100的厚度较小时,易撕贴100接近平面状,可取贴附面111的中心线作为对称轴116。
可以理解的是,拉拔120沿折痕朝背面112弯折后,可能会与背面112形成一定角度而非附着于背面112上,换言之,拉拔120相对背面112具有一定的自由运动空间,当受到重力或碰撞力的影响,拉拔120可能会沿折痕朝远离背面112的方向弯折而伸出边框区202。为避免在撕除显示区保护膜210之前拉拔120伸出边框区202而影响边框区保护膜220的撕除,在一些实施例中,背面112上还设置有第二粘合胶119,第二粘合胶119用于粘连拉拔120与背面112。设置第二粘合胶119,当拉拔120朝背面112弯折至与背面112相接触时,第二粘合胶119将拉拔120与背面112相粘连,使得撕除显示区保护膜210之前拉拔120不会脱离背面112而伸出边框区202。
当然,在撕除显示区保护膜210之前,需要使拉拔120脱离背面112,以便于通过拉拔120撕除显示区保护膜210。因而,在一些实施例中,拉拔120与背面112之间的粘性小于贴附面111与膜层之间的粘性,换言之,第一粘合胶的粘性大于第二粘合胶119的粘性,以免分离拉拔120与背面112时带动贴附部110脱离显示区保护膜210,影响显示区保护膜210的撕除。进一步地,参考图1和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贴附部110还具有连接第二边缘114与第二边缘114的第三边缘115,当贴附面111的形状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时,第三边缘115形成于贴附面111的斜边,第二粘合胶119设置于背面112靠近第三边缘115的区域并沿第三边缘115延伸。第二粘合胶119沿第三边缘115从第一贴附区域117延伸至第二贴附区域11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粘合胶119位于第一贴附区域117的部分与位于第二贴附区域118的部分的长度相等,换言之,第二粘合胶119也关于对称轴116呈轴对称结构。两个拉拔120朝背面112弯折后分别与第二粘合胶119位于第一贴附区域117与位于第二贴附区域118的部分粘连。
由此,第二粘合胶119在背面112的覆盖面积小于第一粘合胶在贴附面111的覆盖面积,能够进一步减小拉拔120与背面112之间的粘附力,使得将拉拔120与背面112分离更加简单,也能够避免拉拔120与背面112的分离影响贴附面111在显示区保护膜210上的贴附。另外,当拉拔120朝背面112弯折时,拉拔120远离第一边缘113或第二边缘114的部分通常更先与背面112接触,换言之,拉拔120与第三边缘115相对的部分相对拉拔120靠近第一边缘113或第二边缘114的部分而言更先与背面112接触。因而第二粘合胶119沿第三边缘115由第一贴附区域117延伸至第二贴附区域118,能够使拉拔120与背面112的贴附更简单,同时第二粘合胶119沿第三边缘115延伸形成足够的覆盖面积,也能够满足拉拔120与背面112之间的粘连。
参考图2和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拉拔120包括连接部121与着色部122,连接部121的两端分别连接贴附部110与着色部122,换言之,着色部122形成于拉拔120远离贴附部110的一端。着色部122与连接部121的颜色不同,例如,连接部121的颜色可以为灰色、白色等,而着色部122的颜色可以为红色,以使得着色部122更加明显。进一步地,拉拔120朝背面112弯折并贴附于背面112后,连接部121与背面112相对,连接部121与着色部122的交界线位于背面112外或位于第三边缘115处,换言之,着色部122与贴附部110不重叠。通过对着色部122的颜色进行设计使着色部122更加明显,在将拉拔120与背面112分离时,可以采用人工或机械手持着色部122,避免对贴附部110造成影响。而拉拔120与背面112分离后,也可以用采用人工或及手写持着色部122进行显示区保护膜210的撕除,着色部122能够形成拉拔120的手持标记。
需要说明的是,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着色部122与连接部121以及连接部121与贴附部110之间的交界线均为便于描述易撕贴100的结构而引出的虚拟线段,实际并不一定存在,换言之,着色部122、连接部121及贴附部110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在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两个拉拔120分别连接整个的第一边缘113与第二边缘114,因而可理解为两个拉拔120的顶点相接触,通过拉拔120对显示区保护膜210的撕除效果更好。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拉拔120也可仅分别连接部121分的第一边缘113与第二边缘114,则两个拉拔120相间隔设置。一并参考图4,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贴附部110的形状也可大致呈梯形或其他多边形,只要第一边缘113与第二边缘114能够靠近角落211的两边缘即可。另外,当两个拉拔120关于对称轴116呈轴对称结构时,两个拉拔120的尺寸相等,而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两个拉拔120的尺寸也可不等,只要两个拉拔120均能够满足手持撕取的要求即可。
请再参见图4,触控屏200包括屏体(图未示出)与膜层,膜层包括贴附于显示区201上的显示区保护膜210以及贴附于边框区202上的边框区保护膜220。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易撕贴100的贴附面111可贴附于显示区保护膜210的角落211处,拉拔120朝背面112弯折并贴附于背面112上,边框区保护膜220还设置有易撕条221,以便于撕除边框区保护膜220。可以理解的是,在撕除膜层时,先通过易撕条221撕除边框区保护膜220,再分离拉拔120与背面112,以通过易撕贴100撕除显示区保护膜210,易撕贴100的设置使边框区保护膜220的撕除不会影响到显示区保护膜210。
换言之,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撕膜方法,先通过易撕条221撕除边框区保护膜220。由于易撕贴100不会伸出显示区201,因而边框区保护膜220的撕除不会影响易撕贴100在显示区保护膜210上的贴附。撕除边框区保护膜220后,再使得拉拔120朝背离背面112的方向弯折至图2所示的形态,进而通过拉拔120撕除显示区保护膜210。
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易撕贴100还可以用于撕除其他电子设备(图未示出)本体表面的膜层,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等。贴附面111贴附于膜层的角落211,拉拔120朝背面112弯折,易撕贴100不容易伸出本体,从而不容易因摩擦或碰撞而脱离膜层,使易撕贴100的使用更加可靠。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1)

1.一种易撕贴,用于撕除电子设备的显示区的膜层,所述膜层具有角落,所述角落具有相互连接的两边缘,其特征在于,所述易撕贴包括:
贴附部,包括相背设置的贴附面和背面,所述贴附面能够贴附于所述角落,所述贴附部具有第一边缘与第二边缘,当所述贴附面贴附于所述膜层上时,所述第一边缘与所述第二边缘分别靠近所述角落的两边缘,且所述第一边缘与所述第二边缘在所述膜层上的投影落入所述膜层内;以及
两个拉拔,两个所述拉拔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边缘与所述第二边缘,其中一个所述拉拔能够以所述第一边缘为折痕朝所述背面弯折,另外一个所述拉拔能够以所述第二边缘为折痕朝所述背面弯折;
其中,所述背面具有第一贴附区域和第二贴附区域,其中一个所述拉拔以所述第一边缘为折痕朝所述背面弯折后覆盖所述第一贴附区域,另外一个所述拉拔以所述第二边缘为折痕朝所述背面弯折后覆盖所述第二贴附区域;
所述贴附部还具有连接所述第一边缘与所述第二边缘的第三边缘,所述易撕贴还包括第一粘合胶与第二粘合胶,所述第一粘合胶覆盖整个所述贴附面,所述第一粘合胶用于粘连所述贴附面与所述膜层,所述第二粘合胶设置于所述背面靠近所述第三边缘的区域并沿所述第三边缘延伸,所述第二粘合胶横跨所述第一贴附区域和所述第二贴附区域;
所述拉拔与所述背面之间的粘性小于所述贴附面与所述膜层之间的粘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撕贴,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贴附面贴附于所述角落时,所述第一边缘及所述第二边缘分别与所述角落的两边缘齐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易撕贴,其特征在于,所述贴附面的形状为直角三角形,所述贴附面的两直角边分别形成所述第一边缘与所述第二边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撕贴,其特征在于,所述易撕贴的形状为长方形,所述贴附部形成于所述易撕贴的中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易撕贴,其特征在于,所述贴附部具有对称轴,所述贴附面关于所述对称轴呈轴对称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易撕贴,其特征在于,所述贴附部具有对称轴,两个所述拉拔关于所述对称轴呈轴对称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易撕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称轴界定所述第一贴附区域与所述第二贴附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撕贴,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拔包括连接部与着色部,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贴附部与所述着色部,所述拉拔朝所述背面弯折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背面相对,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着色部的交界线位于所述第三边缘处。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膜层以及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易撕贴,所述膜层贴附于所述本体的显示区,所述贴附面贴附于所述膜层的角落,所述拉拔朝所述背面弯折。
10.一种触控屏,其特征在于,包括屏体、膜层以及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易撕贴,所述屏体的表面包括显示区以及环绕所述显示区设置的边框区,所述膜层贴附于所述显示区,所述角落的两边缘位于所述显示区与所述边框区的交界,所述贴附面贴附于所述角落,所述拉拔朝所述背面弯折。
11.一种撕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控屏,所述膜层为显示区保护膜,所述触控屏还包括贴附于边框区上的边框区保护膜,所述边框区保护膜上贴附有易撕条;
通过所述易撕条撕除所述边框区保护膜;
使所述拉拔朝背离所述背面的方向弯折;
通过所述拉拔撕除所述显示区保护膜。
CN202110313976.4A 2021-03-24 2021-03-24 易撕贴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30718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13976.4A CN113071810B (zh) 2021-03-24 2021-03-24 易撕贴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13976.4A CN113071810B (zh) 2021-03-24 2021-03-24 易撕贴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71810A CN113071810A (zh) 2021-07-06
CN113071810B true CN113071810B (zh) 2022-05-20

Family

ID=766136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13976.4A Active CN113071810B (zh) 2021-03-24 2021-03-24 易撕贴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7181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65978B (zh) * 2021-08-30 2022-12-09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保护膜以及触控显示模组
CN115926671A (zh) * 2022-12-26 2023-04-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保护膜、显示模组以及显示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45006A (zh) * 2013-06-11 2013-10-09 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保护膜
CN203267423U (zh) * 2013-05-20 2013-11-06 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反折撕手及使用该反折撕手的保护膜组件
CN106113718A (zh) * 2016-06-28 2016-11-1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易撕贴及易撕保护膜、保护膜的撕除方法
JP2016224402A (ja) * 2015-05-28 2016-12-28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シュリンクラベル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0204604D0 (en) * 2002-02-27 2002-04-10 Ucb Sa Films packaging and methods for making them
CN104263271A (zh) * 2014-09-19 2015-01-07 友达光电(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撕除面板上的保护膜的胶带结构
JP6550311B2 (ja) * 2015-09-28 2019-07-24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剥離方法
CN206767999U (zh) * 2017-04-14 2017-12-19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易撕贴以及保护膜组件
CN108750369A (zh) * 2018-06-12 2018-11-06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易于撕除的保护膜
CN110295016A (zh) * 2019-07-03 2019-10-01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保护膜及面板组件
CN112297587A (zh) * 2020-10-14 2021-02-02 南昌欧菲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组件及制作方法、刀模组件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267423U (zh) * 2013-05-20 2013-11-06 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反折撕手及使用该反折撕手的保护膜组件
CN103345006A (zh) * 2013-06-11 2013-10-09 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保护膜
JP2016224402A (ja) * 2015-05-28 2016-12-28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シュリンクラベル
CN106113718A (zh) * 2016-06-28 2016-11-1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易撕贴及易撕保护膜、保护膜的撕除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于PLC的液晶面板撕膜机设计与改进;金敏等;《机械管理开发》;20180228(第02期);第139-141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71810A (zh) 2021-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071810B (zh) 易撕贴及电子设备
US9580626B2 (en) Systems for securing protective films to surfaces of substrates
CN109735254A (zh) 贴膜及贴膜方法
CN207833178U (zh) 一种易撕贴组件及具有其的显示屏
CN106299186A (zh) 一种内置电池的固定结构、固定方法及移动设备
CN215184227U (zh) 一种电池包覆膜、电池组件以及电子装置
CN206076338U (zh) 一种易拆卸的内置式电池
JP5952050B2 (ja) 貼付伝票シート
US11787980B2 (en) Adhesive battery securement
CN218647176U (zh) 一种显示面板用保护膜、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JP4831489B2 (ja) Rfidラベル
CN216084127U (zh) 一种保护膜
CN109969598B (zh) 一种跨境电商自粘迫紧式护角
CN220745766U (zh) 一种保护膜、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CN205648187U (zh) 显示装置及其保护片结构
CN215882912U (zh) 一种保护膜
CN218969133U (zh) 一种显示面板用保护膜、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CN210567078U (zh) 一种显示器底座用硅胶套
CN218969136U (zh) 一种离型膜组、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JP3200702U (ja) 付箋
CN217588320U (zh) 一种多层标签
CN215049866U (zh) 一种用于电子产品的保护贴膜
CN215437117U (zh) 贴附装置
CN219409590U (zh) 电池固定可移除粘胶
CN206451454U (zh) 芯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11

Address after: 518109, Building E4, 101, Foxconn Industrial Park, No. 2 East Ring 2nd Road, Fukang Community, Longhua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formerly Building 1, 1st Floor, G2 District), H3, H1, and H7 factories in K2 District, North Shenchao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Park, Minqing Road,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INTERFACE OPTOELECTRONICS (SHENZHEN) Co.,Ltd.

Patentee after: Interface Technology (Chengdu) Co., Ltd.

Patentee after: GENERAL INTERFACE SOLUTION Ltd.

Address before: No.689 Hezuo Road, West District, high tech Zone, Chengdu City, Sichu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Interface Technology (Chengdu) Co., Ltd.

Patentee before: INTERFACE OPTOELECTRONICS (SHENZHEN) Co.,Ltd.

Patentee before: Yicheng Photoelectric (Wuxi) Co.,Ltd.

Patentee before: GENERAL INTERFACE SOLUTION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