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67744A - 网络测试方法和电子设备、存储装置 - Google Patents

网络测试方法和电子设备、存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67744A
CN113067744A CN202110181311.2A CN202110181311A CN113067744A CN 113067744 A CN113067744 A CN 113067744A CN 202110181311 A CN202110181311 A CN 202110181311A CN 113067744 A CN113067744 A CN 1130677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tested
test
preset
instr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8131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67744B (zh
Inventor
彭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Tuy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Tuy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Tuy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Tuy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8131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6774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677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677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677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677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05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 H04L43/0817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by checking functio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10Active monitoring, e.g. heartbeat, ping or trace-rout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ard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网络测试方法和电子设备、存储装置,其中,网络测试方法包括:控制待测网络中的第一设备以预设时间间隔发送第一测试指令;其中,待测网络包括第一设备和多个第二设备,且多个第二设备互为父子节点;基于第二设备在预设时间间隔内是否响应第一测试指令,获取待测网络的第一测试结果。上述方案,能够提高网络测试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网络测试方法和电子设备、存储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网络测试方法和电子设备、存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智能家居、智能物业等业务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以智能家居为例,其以住宅为平台,并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备组网,以提升住宅体验。然而,网络通信的稳定性、流畅性等性能指标对用户体验有着极其重大的影响,故有必要对网络进行测试,以提升用户体验。有鉴于此,如何提高网络测试的准确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网络测试方法和电子设备、存储装置,能够提高网络测试的准确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测试方法,包括:控制待测网络中的第一设备以预设时间间隔发送第一测试指令;其中,待测网络包括第一设备和多个第二设备,且多个第二设备互为父子节点;基于第二设备在预设时间间隔内是否响应第一测试指令,获取待测网络的第一测试结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通信电路,存储器和通信电路耦接至处理器;存储器存储有程序指令,处理器用于执行程序指令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的网络测试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装置,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运行的程序指令,程序指令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的网络测试方法。
上述方案,通过控制待测网络中的第一设备以预设时间间隔发送第一测试指令,待测网络包括第一设备和多个第二设备,且多个第二设备互为父子节点,故能够通过待测网络中多个第二设备转发第一测试指令,从而基于第二设备在预设时间间隔内是否响应第一测试指令,获取待测网络的第一测试结果,即第一测试结果能够表示待测网络中各个设备转发第一测试指令的稳定性以及流畅性,故能够提高网络测试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网络测试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待测网络一实施例的框架示意图;
图3是获取预设距离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电子设备一实施例的框架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存储装置一实施例的框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接口、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申请。
本文中术语“系统”和“网络”在本文中常被可互换使用。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此外,本文中的“多”表示两个或者多于两个。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网络测试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具体而言,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1:控制待测网络中的第一设备以预设时间间隔发送第一测试指令。
在一个实施场景中,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设备连接待测网络中的第一设备,以通过上述电子设备控制第一设备。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场景中,上述电子设备可以通过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等有线连接方式与第一设备连接,也可以通过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蓝牙等无线连接方式与第一设备连接,在此不做限定。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场景中,上述电子设备内可以运行有测试程序,通过在电子设备内运行测试程序,可以实现对待测网络的自动化测试。
在另一个实施场景中,第一设备本身可以集成有测试程序,从而可以在网络测试过程中,运行测试程序以控制其自身并联合待测网络中的第二设备完成网络测试。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中,待测网络包括第一设备和多个第二设备,且多个第二设备互为父子节点。具体地,多个第二设备的数量可以包括:2个、3个、4个等等,在此不做限定。此外,父节点可以转发子节点的数据报文。请结合参阅图2,图2是待测网络一实施例的框架示意图。如图2所示,待测网络包括n个第二设备,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分别记为:第二设备1、第二设备2、……、第二设备n,第二设备1可以作为第二设备2的父节点,即第二设备1可以转发第二设备2的数据报文,第二设备1也可以作为第二设备2的子节点,即第二设备2可以转发第二设备1的数据报文,其他设备可以以此类推,在此不再一一举例。故通过将多个第二设备设置为互为父子节点,能够通过待测网络中多个第二设备转发第一测试指令,使得第一测试指令得以在待测网络中传播。
在一个实施场景中,为了提高测试结果的参考价值,待测网络的部署环境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空旷无遮挡的室外环境、无风雨雷电等恶劣天气等,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场景中,为了进一步提高测试结果的参考价值,部署环境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同频干扰低于预设阈值。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场景中,为了尽可能地降低干扰,还可以将待测网络部署于屏蔽房内。
在另一个实施场景中,为了减少地面对信号吸收而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待测网络中设备距地高度可以不低于预设高度(如,1米等),且待测网络中设备的距地高度之间的最大差异可以不超过预设数值(如,0.1米),即待测网络中设备的距地高度可以尽可能保持一致。
在又一个实施场景中,为了提高无线信号传输的稳定性,第一设备的无线信号辐射方向与第二设备的无线信号辐射方向可以相对设置。请继续结合参阅图2,第一设备的无线信号辐射方向可以向右,在此情况下,第二设备1、第二设备2、……、第二设备n的无线信号辐射方向可以向左。其他情况可以以此类推,在此不再一一举例。
在又一个实施场景中,为了对不同规模的待测网络进行测试,待测网络具体可以以预设网络规模组网为网状网络(Mesh),且预设网络规模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第一网络规模、第二网络规模;其中,在待测网络以第一网络规模组网的情况下,待测网络具体可以包括两个第二设备,而在待测网络以第二网络规模组网的情况下,待测网络具体可以包括预设数量个第二设备,且预设数量多于两个(如,3个、4个、5个等等)。在预设网络规模包括第一网络规模和第二网络规模的情况下,可以分别对以第一网络规模组网的待测网络进行测试,并对以第二网络规模组网的待测网络进行测试。上述方式,通过将待测网络设置为以预设网络规模组网为网状网络,且预设网络规模设置为包括以下至少一者:第一网络规模、第二网络规模,在在待测网络以第一网络规模组网的情况下,待测网络包括两个第二设备,在待测网络以第二网络规模组网的情况下,待测网络包括预设数量个第二设备,且预设数量多于两个,故此能够对不同网络规模的待测网络进行测试,有利于提高测试结果的参考价值。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场景中,待测网络在组网时所采用的通信协议具体可以包括以下任一者:无线保真、紫蜂协议(ZigBee)、蓝牙等,在此不做限定。上述方式,通过将待测网络采用的通信协议设置为无线保真、紫蜂协议、蓝牙中的任一者,能够有利于拓宽网络测试的适用范围。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场景中,为了进一步提高测试结果的参考价值,上述预设数量具体可以为待测网络采用的通信协议所支持的最多第二设备的数量。例如,在待测网络采用无线保真进行组网的情况下,预设数量可以为100,而在待测网络采用ZigBee进行组网的情况下,预设数量可以为50,其他情况可以以此类推,在此不再一一举例。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预设数量的举例仅仅是实际组网时可能采用的数值,并不因此而限定其他数值,具体可以根据通信协议的技术文档进行设置。
在又一个实施场景中,为了确保待测网络中的多个第二设备互为父子节点,在控制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测试指令之前,可以先控制第一设备发送预设指令,并获取预设指令在待测网络中的转发情况,从而可以基于转发情况,确认多个第二设备是否互为父子节点,进而在确认多个第二设备互为父子节点的情况下,控制待测网络中的第一设备以预设时间间隔发送第一测试指令。上述方式,在控制第一设备以预设时间间隔发送第一测试指令之前,先控制第一设备发送预设指令,并获取预设指令在待测网络中的转发情况,从而基于转发情况,确认多个第二设备是否互为父子节点,并在确认多个第二设备互为父子节点的情况下,控制待测网络中的第一设备以预设时间间隔发送第一测试指令,能够有利于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场景中,预设指令可以包括专用于确认多个第二设备是否互为父子节点的数据报文。具体可以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进行设置。例如,在第一设备为调光设备且多个第二设备为智能灯具的情况下,预设指令具体可以包括调亮指令、调暗指令、开灯指令、关灯指令等等,其他情况可以以此类推,在此不再一一举例。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场景中,可以通过抓包等方式获取预设指令在待测网络中的转发情况。此外,在得到预设指令的转发情况之后,可以解析该转发情况,并在第二设备既接收预设指令也转发预设指令的情况下,可以确认多个第二设备互为父子节点。请继续结合参阅图2,在待测网络中的多个第二设备包括第二设备1和第二设备2的情况下,预设指令的转发情况可以包括:第二设备1和第二设备2接收到第一设备发送的预设指令,第二设备1向第二设备2发送预设指令,第二设备1接收第二设备2发送的预设指令,由此可见,第二设备1和第二设备2互为父子节点。其他情况可以以此类推,在此不再一一举例。
在又一个实施场景中,预设时间间隔具体可以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进行设置。例如,可以根据待测网络所采用的通信协议进行设置。以采用无线保真通信协议为例,在无线保真通信协议下,设备响应指令的最短时长为200ms,则预设时间间隔可以设置为不低于200ms,例如,可以设置为200ms、300ms、400ms等等,在此不做限定。其他情况可以以此类推,在此不再一一举例。即预设时间间隔可以设置为不低于待测网络所采用的通信协议规定的设备响应指令的最短时长,故此可以基于不低于最短时长的预设时间间隔,获取待测网络的测试结果,有利于提高测试结果的参考价值。
在又一个实施场景中,第一测试指令具体可以根据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功能设置。仍以第一设备为调光设备且第二设备为智能灯具为例,第一测试指令具体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调亮指令、调暗指令、开灯指令、关灯指令等,在此不做限定。其他情况可以以此类推,在此不再一一举例。上述方式,通过根据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功能设置第一测试指令,能够在网络测试过程中,针对实际功能点测试网络,有利于提高测试结果的参考价值。
步骤S12:基于第二设备在预设时间间隔内是否响应第一测试指令,获取待测网络的第一测试结果。
在一个实施场景中,可以利用第二设备在预设时间间隔内是否响应第一测试指令,统计待测网络对第一测试指令的响应成功率,从而基于响应成功率,得到待测网络的第一测试结果。具体地,第一设备可以每隔预设时间间隔发送一个第一测试指令,共计发送N个第一测试指令,并在发送第一测试指令之后的预设时间间隔内,确定第二设备是否响应该第一测试指令,最后可以将第二设备响应的第一测试指令个数除以N,得到响应成功率。上述方式,通过利用第二设备在预设时间间隔内是否响应第一测试指令,统计待测网络对第一测试指令的响应成功率,从而基于响应成功率,得到待测网络的第一测试结果,能够有利于提高第一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场景中,可以直接将上述响应成功率作为第一测试结果。例如,在统计得到待测网络对第一测试指令的响应成功率为95%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将响应成功率95%作为第一测试结果。其他情况可以以此类推,在此不再一一举例。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场景中,还可以基于响应成功率,得到待测网络的网络质量,并将网络质量作为第一测试结果。具体地,响应成功率越高,网络质量越高,反之,响应成功率越低,网络质量越低。例如,在响应成功率在95%以上的情况下,可以认为网络质量为优,在响应成功率在80%至95%的情况下,可以认为网络质量为良,在响应成功率在80%以下的情况下,可以认为网络质量为差。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网络质量的划分方式仅仅是实际应用时可能存在的其中一种方式,并不因此而限定响应成功率与网络质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具体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要进行设置,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个实施场景中,第一测试指令可以是以单播或者广播中的任一种形式发送的,在第一测试指令以单播来发送的情况下,第一测试结果包括待测网络的单播第一测试结果,而在第一测试指令以广播来发送的情况下,第一测试结果包括待测网络的广播第一测试结果。上述方式,第一测试指令设置为是以单播、广播中的任一种形式发送的,且在第一测试指令以单播来发送的情况下,第一测试结果包括待测网络的单播第一测试结果,而在第一测试指令以广播来发送的情况下,第一测试结果包括待测网络的广播第一测试结果,故此,能够对待测网络进行测试的过程中,区分待测网络的单播通信质量和广播通信质量,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测试结果的参考价值。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场景中,在第一测试指令是以单播来发送的情况下,第一测试指令包括单播地址,该单播地址指向待测网络其中一个第二设备,在此基础上,可以基于该单播地址所指向的第二设备是否在预设时间间隔内响应第一测试指令,来获取待测网络的单播第一测试结果。例如,可以利用第一测试指令所含单播地址所指向的第二设备在预设时间间隔内是否响应该第一测试指令,统计待测网络对第一测试指令的响应成功率,从而可以基于响应成功率,得到待测网络的单播第一测试结果。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场景中,在第一测试指令是以广播来发送的情况下,第一测试指令包含广播地址,该广播地址指向待测网络中多个第二设备,在此基础上,可以基于该广播地址所指向的多个第二设备是否在预设时间间隔内响应第一测试指令,来获取待测网络的广播第一测试结果。例如,可以利用第一测试指令所含广播地址所指向的多个第二设备在预设时间间隔内是否响应该第一测试指令,统计待测网络对第一测试指令的响应成功率,从而可以基于响应成功率,得到待测网络的广播第一测试结果。
上述方案,通过控制待测网络中的第一设备以预设时间间隔发送第一测试指令,待测网络包括第一设备和多个第二设备,且多个第二设备互为父子节点,故能够通过待测网络中多个第二设备转发第一测试指令,从而基于第二设备在预设时间间隔内是否响应第一测试指令,获取待测网络的第一测试结果,即第一测试结果能够表示待测网络中各个设备转发第一测试指令的稳定性以及流畅性,故能够提高网络测试的准确性。
在一些公开实施例中,请继续结合参阅图2,在获取上述第一测试结果的过程中,待测网络中相邻设备之间间隔预设距离D,预设距离D为在不低于预设通信指标的情况下,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最远距离。预设通信指标可以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进行设置,例如,预设通信指标可以设置为95%的响应成功率,在此不做限定。在此基础上,可以先部署一个最小测试网络,该最小测试网络包含一个第一设备和一个第二设备,从而可以通过与前述公开实施例中类似的方式,对该最小测试网络进行测试,得到预设距离。具体地,请结合参阅图3,图3是获取预设距离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1:控制第一设备以预设时间间隔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二测试指令。
本公开实施例中,预设时间间隔、第二测试指令,以及最小测试网络的通信协议等具体设置方式可以参阅前述公开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32:基于第二设备在预设时间间隔内是否响应第二测试指令,获取待测网络的第二测试结果。
在一个实施场景中,可以利用第二设备在预设时间间隔内是否响应第二测试指令,统计待测网络对第二测试指令的响应成功率,从而可以基于响应成功率,得到待测网络的第二测试结果。具体可以参阅前述公开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另一个实施场景中,为了测试最小测试网络的单播通信质量和/或广播通信质量,以提高第二测试结果的参考价值,第二测试指令还可以是以单播、广播中的任一种形式发送的,在第二测试指令以单播来发送的情况下,第二测试结果包括最小测试网络的单播第二测试结果,而在第二测试指令以广播来发送的情况下,第二测试结果包括最小测试网络的广播第二测试结果。具体可以参阅前述公开实施例中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33:基于第二测试结果,获取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预设距离。
如前所述,预设通信指标可以设置为诸如95%的响应成功率,在此基础上,第二测试结果可以包括响应成功率,则在第二测试结果低于预设通信指标的情况下,可以调近最小测试网络中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距离,并重新执行上述步骤S31以及后续步骤,而在第二测试结果高于预设通信指标的情况下,可以调远最小测试网络中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距离,并重新执行上述步骤S31以及后续步骤,并在第二测试结果等于预设通信指标的情况下,可以将最小测试网络中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距离,作为上述预设距离D。
区别于前述实施例,通过控制第一设备以预设时间间隔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二测试指令,并基于第二设备在预设时间间隔内是否响应第二测试指令,获取待测网络的第二测试结果,从而基于第二测试结果,获取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预设距离,能够通过测试获取待测网络相邻设备之间间隔的预设距离,有利于提高预设距离的准确性,进而能够有利于提高测试结果的参考价值。
在一些公开实施例中,还可以控制待测网络中的第一设备以预设时间间隔发送第三测试指令,并基于第二设备在预设时间间隔内是否响应第三测试指令,获取待测网络的第三测试结果。与前述任一公开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设备、第二设备中的任一者在测试过程中发生移动,从而能够测试待测网络在移动过程中的通信质量,进而能够更加全面地对待测网络进行测试。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场景中,移动速度可以与预设时间间隔对应。具体地,在预设时间间隔较小的情况下,移动速度可以设置地稍大一些,而在预设时间间隔较大的情况下,移动速度可以设置地稍小一些。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场景中,为了在测试过程中便于操控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移动,还可以将需要移动的设别设置于诸如AGV(Automated Guided Vehicle)等移动载体上,从而可以通过操控AGV来控制设别的移动速度。
在又一个具体的实施场景中,可以利用第二设备在预设时间间隔内是否响应第三测试指令,统计待测网络对第三测试指令的响应成功率,并基于响应成功率,得到待测网络的第三测试结果。具体可以参阅前述公开实施例中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又一个具体的实施场景中,待测网络的网络规模以及所采用的通信协议具体可以参阅前述公开实施例中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又一个具体的实施场景中,第三测试指令可以是以单播、广播中的任一种形式发送的,在第三测试指令是以单播来发送的情况下,第三测试结果包括待测网络的单播第三测试结果,在第三测试指令是指广播来发送的情况下,第三测试结果包括待测网络的广播第三测试结果。具体可以参阅前述公开实施例中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4,图4是本申请电子设备40一实施例的框架示意图。电子设备40包括处理器41、存储器42和通信电路43,存储器42和通信电路43耦接至处理器41;存储器42存储有程序指令,处理器41用于执行程序指令以实现上述任一网络测试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具体而言,处理器41用于控制其自身以及存储器42、通信电路43以实现上述任一网络测试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处理器41还可以称为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处理器41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处理器41还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另外,处理器41可以由多个集成电路芯片共同实现。
本公开实施例中,处理器41用于通过通信电路43控制待测网络中的第一设备以预设时间间隔发送第一测试指令;其中,待测网络包括第一设备和多个第二设备,且多个第二设备互为父子节点;处理器41用于基于第二设备在预设时间间隔内是否响应第一测试指令,获取待测网络的第一测试结果。
上述方案,通过控制待测网络中的第一设备以预设时间间隔发送第一测试指令,待测网络包括第一设备和多个第二设备,且多个第二设备互为父子节点,故能够通过待测网络中多个第二设备转发第一测试指令,从而基于第二设备在预设时间间隔内是否响应第一测试指令,获取待测网络的第一测试结果,即第一测试结果能够表示待测网络中各个设备转发第一测试指令的稳定性以及流畅性,故能够提高网络测试的准确性。
在一些公开实施例中,处理器41用于通过通信电路43控制第一设备发送预设指令,并获取预设指令在待测网络中的转发情况;处理器41用于基于转发情况,确认多个第二设备是否互为父子节点;处理器41用于在确认多个第二设备互为父子节点的情况下,通过通信电路43控制待测网络中的第一设备以预设时间间隔发送第一测试指令。
区别于前述实施例,在控制第一设备以预设时间间隔发送第一测试指令之前,先控制第一设备发送预设指令,并获取预设指令在待测网络中的转发情况,从而基于转发情况,确认多个第二设备是否互为父子节点,并在确认多个第二设备互为父子节点的情况下,控制待测网络中的第一设备以预设时间间隔发送第一测试指令,能够有利于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在一些公开实施例中,处理器41用于利用第二设备在预设时间间隔内是否响应第一测试指令,统计待测网络对第一测试指令的响应成功率;处理器41用于基于响应成功率,得到待测网络的第一测试结果。
区别于前述实施例,通过利用第二设备在预设时间间隔内是否响应第一测试指令,统计待测网络对第一测试指令的响应成功率,从而基于响应成功率,得到待测网络的第一测试结果,能够有利于提高第一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在一些公开实施例中,第一测试指令是以单播、广播中的任一种形式发送的,在第一测试指令以单播来发送的情况下,第一测试结果包括待测网络的单播第一测试结果,在第一测试指令以广播来发送的情况下,第一测试结果包括待测网络的广播第一测试结果。
区别于前述实施例,第一测试指令设置为是以单播、广播中的任一种形式发送的,且在第一测试指令以单播来发送的情况下,第一测试结果包括待测网络的单播第一测试结果,而在第一测试指令以广播来发送的情况下,第一测试结果包括待测网络的广播第一测试结果,故此,能够对待测网络进行测试的过程中,区分待测网络的单播通信质量和广播通信质量,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测试结果的参考价值。
在一些公开实施例中,待测网络以预设网络规模组网为网状网络,预设网络规模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第一网络规模、第二网络规模;其中,在待测网络以第一网络规模组网的情况下,待测网络包括两个第二设备,在待测网络以第二网络规模组网的情况下,待测网络包括预设数量个第二设备,且预设数量多于两个。
区别于前述实施例,通过将待测网络设置为以预设网络规模组网为网状网络,且预设网络规模设置为包括以下至少一者:第一网络规模、第二网络规模,在在待测网络以第一网络规模组网的情况下,待测网络包括两个第二设备,在待测网络以第二网络规模组网的情况下,待测网络包括预设数量个第二设备,且预设数量多于两个,故此能够对不同网络规模的待测网络进行测试,有利于提高测试结果的参考价值。
在一些公开实施例中,待测网络采用的通信协议包括以下任一者:无线保真、紫蜂协议、蓝牙;和/或,预设数量为待测网络采用的通信协议所支持的最多第二设备的数量。
区别于前述实施例,通过将待测网络采用的通信协议设置为无线保真、紫蜂协议、蓝牙中的任一者,能够有利于拓宽网络测试的适用范围;而将预设数量设置为待测网络采用的通信协议所支持的最多第二设备的数量,能够进一步提高测试结果的参考价值。
在一些公开实施例中,待测网络中相邻设备之间间隔预设距离,预设距离为在不低于预设通信指标的情况下,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最远距离。
区别于前述实施例,通过设置待测网络中相邻设备之间间隔预设距离,且预设距离为在不低于预设通信指标的情况下,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最远距离,能够在待测网络中多个第二设备互为父子节点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第一测试结果的参考价值。
在一些公开实施例中,处理器41用于通过通信电路43控制第一设备以预设时间间隔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二测试指令;处理器41用于基于第二设备在预设时间间隔内是否响应第二测试指令,获取待测网络的第二测试结果;处理器41用于基于第二测试结果,获取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预设距离。
区别于前述实施例,通过控制第一设备以预设时间间隔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二测试指令,并基于第二设备在预设时间间隔内是否响应第二测试指令,获取待测网络的第二测试结果,从而基于第二测试结果,获取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预设距离,能够通过测试获取待测网络相邻设备之间间隔的预设距离,有利于提高预设距离的准确性,进而能够有利于提高测试结果的参考价值。
请参阅图5,图5为本申请存储装置50一实施例的框架示意图。存储装置50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运行的程序指令501,程序指令501用于实现上述任一网络测试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上述方案,能够提高网络测试的准确性。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方法和装置,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方式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方式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Claims (10)

1.一种网络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待测网络中的第一设备以预设时间间隔发送第一测试指令;其中,所述待测网络包括第一设备和多个第二设备,且所述多个第二设备互为父子节点;
基于所述第二设备在所述预设时间间隔内是否响应所述第一测试指令,获取所述待测网络的第一测试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待测网络中的第一设备以预设时间间隔发送第一测试指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控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预设指令,并获取所述预设指令在所述待测网络中的转发情况;
基于所述转发情况,确认所述多个第二设备是否互为父子节点;
所述控制待测网络中的第一设备以预设时间间隔发送第一测试指令,包括:
在确认所述多个第二设备互为父子节点的情况下,控制待测网络中的第一设备以预设时间间隔发送第一测试指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二设备在所述预设时间间隔内是否响应所述第一测试指令,获取所述待测网络的第一测试结果,包括:
利用所述第二设备在所述预设时间间隔内是否响应所述第一测试指令,统计所述待测网络对所述第一测试指令的响应成功率;
基于所述响应成功率,得到所述待测网络的第一测试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试指令是以单播、广播中的任一种形式发送的,在所述第一测试指令以所述单播来发送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测试结果包括所述待测网络的单播第一测试结果,在所述第一测试指令以所述广播来发送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测试结果包括所述待测网络的广播第一测试结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网络以预设网络规模组网为网状网络,所述预设网络规模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第一网络规模、第二网络规模;
其中,在所述待测网络以所述第一网络规模组网的情况下,所述待测网络包括两个所述第二设备,在所述待测网络以所述第二网络规模组网的情况下,所述待测网络包括预设数量个所述第二设备,且所述预设数量多于两个。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网络采用的通信协议包括以下任一者:无线保真、紫蜂协议、蓝牙;
和/或,所述预设数量为所述待测网络采用的通信协议所支持的最多所述第二设备的数量。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网络中相邻设备之间间隔预设距离,所述预设距离为在不低于预设通信指标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最远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距离的获取步骤包括:
控制所述第一设备以所述预设时间间隔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测试指令;
基于所述第二设备在所述预设时间间隔内是否响应所述第二测试指令,获取所述待测网络的第二测试结果;
基于所述第二测试结果,获取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预设距离。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通信电路,所述存储器和所述通信电路耦接至所述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程序指令以实现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网络测试方法。
10.一种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运行的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网络测试方法。
CN202110181311.2A 2021-02-08 2021-02-08 网络测试方法和电子设备、存储装置 Active CN1130677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81311.2A CN113067744B (zh) 2021-02-08 2021-02-08 网络测试方法和电子设备、存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81311.2A CN113067744B (zh) 2021-02-08 2021-02-08 网络测试方法和电子设备、存储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67744A true CN113067744A (zh) 2021-07-02
CN113067744B CN113067744B (zh) 2023-04-14

Family

ID=765587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81311.2A Active CN113067744B (zh) 2021-02-08 2021-02-08 网络测试方法和电子设备、存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6774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30361A (zh) * 2022-03-14 2022-06-14 浙江瑞瀛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图形化的Zigbee无线通信分析系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323702A1 (en) * 2002-01-25 2009-12-31 Level 3 Communications, Llc Routing engine for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02244594A (zh) * 2010-05-15 2011-11-16 微软公司 在手动和自动测试工具中的网络仿真技术
CN102883359A (zh) * 2012-10-19 2013-01-16 无锡赛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关键节点的测量的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US20150350017A1 (en) * 2010-09-17 2015-12-03 Guest Tek 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 Ltd. Automated entry of hidden service-configuration menu for target configurable device selected from plurality of configurable devices in rooms of hospitality establishment
CN108809765A (zh) * 2018-06-19 2018-11-13 刘昱 网络质量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10149649A (zh) * 2019-06-21 2019-08-20 深圳市共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Mesh网络的测试方法、系统、设备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11711941A (zh) * 2020-04-30 2020-09-25 杭州涂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以及相关设备、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323702A1 (en) * 2002-01-25 2009-12-31 Level 3 Communications, Llc Routing engine for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02244594A (zh) * 2010-05-15 2011-11-16 微软公司 在手动和自动测试工具中的网络仿真技术
US20150350017A1 (en) * 2010-09-17 2015-12-03 Guest Tek 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 Ltd. Automated entry of hidden service-configuration menu for target configurable device selected from plurality of configurable devices in rooms of hospitality establishment
CN102883359A (zh) * 2012-10-19 2013-01-16 无锡赛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关键节点的测量的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CN108809765A (zh) * 2018-06-19 2018-11-13 刘昱 网络质量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10149649A (zh) * 2019-06-21 2019-08-20 深圳市共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Mesh网络的测试方法、系统、设备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11711941A (zh) * 2020-04-30 2020-09-25 杭州涂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以及相关设备、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30361A (zh) * 2022-03-14 2022-06-14 浙江瑞瀛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图形化的Zigbee无线通信分析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67744B (zh) 2023-04-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16164B2 (en) Methods, systems, and media for managing network connections
KR102231453B1 (ko) 채널 액세스 방법 및 장치
DE112011101470B4 (de) Adaptives drahtloses Sensornetz und Verfahren zur Leitweglenkung von Daten in einem drahtlosen Sensornetz
CN103220788B (zh) 对节点进行分组的方法、节点和接入点
DE112017006515T5 (de) Adaptive netztopologie
CN107919946A (zh) 干扰测试设置系统、结构和方法
CN109511144B (zh) 网络接入类型决策方法、装置、切换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
JP2022528516A (ja) チャネル占有時間の共有方法及び機器
CN102938903B (zh) 一种避免测量时机与数据传输时机冲突的方法及装置
CN110881207A (zh) 一种网络切片选择方法及相关产品
DE102015106778A1 (de) Ein Verfahren und Technisches Gerät für die Nahbereichsdatenübertragung
CN105873173B (zh) 一种分等级的接入过载控制方法
DE112017007355T5 (de) Drahtlose vorrichtungsinformationssysteme und verfahren
CN113067744B (zh) 网络测试方法和电子设备、存储装置
US20120316856A1 (en) Methods and system for model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in a network
CN109769274B (zh) 无线组网系统中信道切换的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2001686A1 (zh) 网络质量评估的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Zorzi et al. Slotted ALOHA for high-capacity voice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US20230112127A1 (en) Electronic device for deploying application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of
CN103797755A (zh) 一种网络关键性绩效指标的评估方法及装置
EP2925072A1 (en) Node scheduling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CN111654844A (zh) 设备配对方法以及相关设备、装置
US20170118096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networking condition
CN102742318B (zh) 拥塞控制方法及设备、系统
CN103955195A (zh) 一种控制指令的发送、响应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