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55833B - 一种业务优化方法、基站和应用层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业务优化方法、基站和应用层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55833B
CN113055833B CN201911269639.9A CN201911269639A CN113055833B CN 113055833 B CN113055833 B CN 113055833B CN 201911269639 A CN201911269639 A CN 201911269639A CN 113055833 B CN113055833 B CN 1130558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network
base station
application layer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6963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55833A (zh
Inventor
刘志明
李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6963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55833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558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558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558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558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20Services signaling; Auxiliary data signalling, i.e. transmitting data via a non-traffic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18Negotia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H04W28/20Negotiating bandwid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业务优化方法、基站和应用层设备。所述方法包括:第一基站检测终端是否满足预定条件;在检测到所述终端满足所述预定条件的情况下,向应用层设备发送所述预定条件对应的事件信息以及辅助信息;所述辅助信息用于所述应用层设备确定所述终端的业务调整策略。

Description

一种业务优化方法、基站和应用层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业务优化方法、基站和应用层设备。
背景技术
在5G网络部署初期,将一定时期内将大量存在4G网络和5G网络共存的状况。移动终端在4G网络与5G网络间的切换,会使分配给移动终端的无线资源发生较大的波动。而用户业务无法感知到网络切换带来的空口波动,业务数据传输能力突然变差会使用户体验受到很大影响。相关技术中,业务不感知网络状况,只能在用户体验变差后再由用户做出调整。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业务优化方法、基站和应用层设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业务优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基站检测终端是否满足预定条件;
在检测到所述终端满足所述预定条件的情况下,向应用层设备发送所述预定条件对应的事件信息以及辅助信息;所述辅助信息用于所述应用层设备确定所述终端的业务调整策略。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基站检测终端是否满足预定条件,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检测所述终端所处的网络是否由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第一网络内的基站;
检测到所述终端所处的网络由所述第一网络切换至所述第二网络的情况下,确定检测到所述终端满足所述预定条件。
上述方案中,所述向应用层设备发送所述预定条件对应的事件信息以及辅助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向应用层设备发送切换事件信息以及第一辅助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基站检测终端是否满足预定条件,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基于所述终端的移动性特征检测所述终端所处的网络是否由第一网络待切换至第二网络;所述第一基站属于所述第一网络内的基站;
检测到所述终端所处的网络由所述第一网络待切换至所述第二网络的情况下,确定检测到所述终端满足所述预定条件。
上述方案中,所述向应用层设备发送所述预定条件对应的事件信息以及辅助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向应用层设备发送预切换事件信息以及第二辅助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应用层设备为应用层服务器或所述终端。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业务优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应用层设备获得第一基站发送的事件信息以及辅助信息;所述事件信息以及辅助信息为与终端相关的事件信息以及辅助信息;
基于所述事件信息和所述辅助信息确定所述终端的业务调整策略。
上述方案中,所述应用层设备获得第一基站发送的事件信息以及辅助信息,包括:所述应用层设备获得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切换事件信息以及第一辅助信息;所述切换事件信息表征所述终端由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第一网络内的基站。
上述方案中,所述基于所述辅助信息确定业务调整策略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应用层设备获得第二基站发送的第三辅助信息;所述第二基站为所述第二网络内的基站;
所述基于所述事件信息和所述辅助信息确定所述终端的业务调整策略,包括:所述应用层设备基于所述切换事件信息确定所述终端由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基于所述第一辅助信息和所述第三辅助信息确定所述终端的业务调整策略。
上述方案中,所述应用层设备获得第一基站发送的事件信息以及辅助信息,包括:所述应用层设备获得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预切换事件信息以及第二辅助信息;所述预切换事件信息表征所述终端由第一网络待切换至第二网络;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第一网络内的基站。
上述方案中,所述基于所述事件信息和所述辅助信息确定所述终端的业务调整策略,包括:
所述应用层设备基于所述事件信息确定所述终端由所述第一网络待切换至第二网络;基于所述第二辅助信息确定所述终端的业务调整策略。
上述方案中,所述应用层设备为应用层服务器或所述终端;所述第一辅助信息包括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网络内的第一可用带宽;所述第三辅助信息包括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二网络内的第二可用带宽;
所述应用层设备基于所述第一辅助信息和所述第三辅助信息确定所述终端的业务调整策略,包括:
所述应用层设备获得所述第一可用带宽和所述第二可用带宽的第一差值;
在所述第一差值大于预设差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需要调整业务策略;
在所述第一差值不大于所述预设差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不需要调整业务策略。
上述方案中,所述应用层设备为应用层服务器或所述终端;所述第二辅助信息包括: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网络内的第一可用带宽以及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二网络内的预判可用带宽;
所述应用层设备基于所述第二辅助信息确定所述终端的业务调整策略,包括:所述应用层设备获得所述第一可用带宽和所述预判可用带宽的第二差值;
在所述第二差值大于预设差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需要调整业务策略;
在所述第二差值不大于所述预设差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不需要调整业务策略。
上述方案中,所述应用层设备为所述终端,所述第一辅助信息包括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网络内的第一可用带宽;所述第三辅助信息包括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二网络内的第二可用带宽;
所述应用层设备基于所述第一辅助信息和所述第三辅助信息确定所述终端业务调整策略,包括:
所述终端获得所述第一可用带宽和所述第二可用带宽的第一差值;
在所述第一差值大于预设差值、且所述终端内缓存的业务数据的数据量小于等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自身需要调整业务策略;
在所述第一差值大于所述预设差值、且所述终端内缓存的业务数据的数据量大于所述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自身不需要调整业务策略;
在所述第一差值不大于所述预设差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自身不需要调整业务策略。
上述方案中,所述应用层设备为所述终端;所述第二辅助信息包括: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网络内的第一可用带宽以及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二网络内的预判可用带宽;
所述应用层设备基于所述第二辅助信息确定业务调整策略,包括:
所述终端获得所述第一可用带宽和所述预判可用带宽的第二差值;
在所述第二差值大于预设差值、且所述终端内缓存的业务数据的数据量小于等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自身需要调整业务策略;
在所述第二差值大于所述预设差值、且所述终端内缓存的业务数据的数据量大于所述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自身不需要调整业务策略;
在所述第二差值不大于所述预设差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自身不需要调整业务策略。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所述基站包括:检测单元和第一通讯单元;其中,
所述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终端是否满足预定条件;
所述第一通讯单元,用于在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终端满足所述预定条件的情况下,向应用层设备发送所述预定条件对应的事件信息以及辅助信息;所述辅助信息用于所述应用层设备确定所述终端的业务调整策略。
上述方案中,所述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终端所处的网络是否由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第一网络内的基站;检测到所述终端所处的网络由所述第一网络切换至所述第二网络的情况下,确定检测到所述终端满足所述预定条件。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通讯单元,用于向应用层设备发送切换事件信息以及第一辅助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检测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终端的移动性特征检测所述终端所处的网络是否由第一网络待切换至第二网络;所述第一基站属于所述第一网络内的基站;检测到所述终端所处的网络由所述第一网络待切换至所述第二网络的情况下,确定检测到所述终端满足所述预定条件。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通讯单元,用于向应用层设备发送预切换事件信息以及第二辅助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应用层设备为应用层服务器或所述终端。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应用层设备,所述应用层设备包括第二通讯单元和确定单元;其中,
所述第二通讯单元,用于获得第一基站发送的事件信息以及辅助信息;所述事件信息以及辅助信息为与终端相关的事件信息以及辅助信息;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事件信息和所述辅助信息确定所述终端的业务调整策略。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通讯单元,用于获得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切换事件信息以及第一辅助信息;所述切换事件信息表征所述终端由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第一网络内的基站。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通讯单元,还用于获得第二基站发送的第三辅助信息;所述第二基站为所述第二网络内的基站;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切换事件信息确定所述终端由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基于所述第一辅助信息和所述第三辅助信息确定所述终端的业务调整策略。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通讯单元,用于获得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预切换事件信息以及第二辅助信息;所述预切换事件信息表征所述终端由第一网络待切换至第二网络;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第一网络内的基站。
上述方案中,所述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事件信息确定所述终端由所述第一网络待切换至第二网络;基于所述第二辅助信息确定所述终端的业务调整策略。
上述方案中,所述应用层设备为应用层服务器或所述终端;所述第一辅助信息包括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网络内的第一可用带宽;所述第三辅助信息包括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二网络内的第二可用带宽;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获得所述第一可用带宽和所述第二可用带宽的第一差值;在所述第一差值大于预设差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需要调整业务策略;在所述第一差值不大于所述预设差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不需要调整业务策略。
上述方案中,所述应用层设备为应用层服务器或所述终端;所述第二辅助信息包括: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网络内的第一可用带宽以及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二网络内的预判可用带宽;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获得所述第一可用带宽和所述预判可用带宽的第二差值;在所述第二差值大于预设差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需要调整业务策略;在所述第二差值不大于所述预设差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不需要调整业务策略。
上述方案中,所述应用层设备为所述终端,所述第一辅助信息包括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网络内的第一可用带宽;所述第三辅助信息包括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二网络内的第二可用带宽;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获得所述第一可用带宽和所述第二可用带宽的第一差值;在所述第一差值大于预设差值、且所述终端内缓存的业务数据的数据量小于等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自身需要调整业务策略;在所述第一差值大于所述预设差值、且所述终端内缓存的业务数据的数据量大于所述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自身不需要调整业务策略;在所述第一差值不大于所述预设差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自身不需要调整业务策略。
上述方案中,所述应用层设备为所述终端;所述第二辅助信息包括: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网络内的第一可用带宽以及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二网络内的预判可用带宽;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获得所述第一可用带宽和所述预判可用带宽的第二差值;在所述第二差值大于预设差值、且所述终端内缓存的业务数据的数据量小于等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自身需要调整业务策略;在所述第二差值大于所述预设差值、且所述终端内缓存的业务数据的数据量大于所述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自身不需要调整业务策略;在所述第二差值不大于所述预设差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自身不需要调整业务策略。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方法的步骤。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所述方法的步骤。
第七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应用层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业务优化方法、基站和应用层设备,第一基站检测终端是否满足预定条件;在检测到所述终端满足所述预定条件的情况下,向应用层设备发送所述预定条件对应的事件信息以及辅助信息;应用层设备获得第一基站发送的事件信息以及辅助信息;基于所述事件信息和所述辅助信息确定所述终端的业务调整策略。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基站在检测到终端满足预定条件的情况下,向应用层服务器发送与预定条件对应的事件信息以及辅助信息,便于应用层设备可有效并及时对业务策略进行调整,提高用户的业务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业务优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业务优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业务优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三;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业务优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四;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业务优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五;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业务优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六;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层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或应用层设备的硬件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业务优化方法。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业务优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01:第一基站检测终端是否满足预定条件;
步骤102:在检测到所述终端满足所述预定条件的情况下,向应用层设备发送所述预定条件对应的事件信息以及辅助信息;所述辅助信息用于所述应用层设备确定所述终端的业务调整策略。
本实施例中,第一基站为第一网络内的基站;所述终端为当前在所述第一基站的网络覆盖范围内的终端。其中,所述第一网络为移动通信网络,可以是各种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其中一种,例如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网络、5G网络等等。
本实施例中,第一基站在检测到所述终端满足所述预定条件的情况下,向应用层设备发送预定条件对应的事件信息以及辅助信息;其中,所述辅助信息可用于所述应用层设备确定所述终端的业务调整策略。作为一种示例,所述辅助信息与业务质量或用户体验相关,例如业务使用过程中是否流畅等等。示例性的,所述辅助信息可以是终端可用带宽、终端的传输速率等参数。
本实施例步骤101中,第一基站检测终端是否满足预定条件可包括终端发生切换事件(即终端由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和终端可能发生切换事件(即终端可能由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具体可包括:
作为第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基站检测终端是否满足预定条件,包括:所述第一基站检测所述终端所处的网络是否由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第一网络内的基站;检测到所述终端所处的网络由所述第一网络切换至所述第二网络的情况下,确定检测到所述终端满足所述预定条件。
本实施方式为终端发生切换事件的场景,即终端的驻留网络由所述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其中,所述第二网络为区别于所述第一网络的移动通信网络。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网络和所述第二网络的网络参数不同,所述网络参数例如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带宽、传输速率等等。也可以理解为,所述第一网络和所述第二网络给终端用户带来的用户体验不同。
作为一种示例,所述第一基站接收到对应于所述终端的网络切换相关消息,则可表明所述终端所述的网络由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也即检测到所述终端满足所述预定条件;其中,对应于所述终端的网络切换相关消息可由所述终端发出,也可由所述第二网络内的目标基站(可记为第二基站)发出,或者也可由与网络切换相关的核心网设备发出,可以理解,第一基站接收到任何能够表明终端由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的消息,均可确定检测到所述终端所处的网络由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也即检测到所述终端满足所述预定条件。
则相应的,针对步骤102,所述向应用层设备发送所述预定条件对应的事件信息以及辅助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基站向应用层设备发送切换事件信息以及第一辅助信息。
这里,所述切换事件信息表征所述终端所处的网络由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其中,所述第一辅助信息可包括所述终端处于所述第一网络内的可用带宽和/或传输速率等参数。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基站也可获得所述终端切换至第二网络的可用带宽和/或传输速率等参数;相应的,所述第一辅助信息可包括所述第一网络内的可用带宽和/或传输速率等参数以及所述第二网络的可用带宽和/或传输速率等参数。
作为第二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基站检测终端是否满足预定条件,包括:所述第一基站基于所述终端的移动性特征检测所述终端所处的网络是否由第一网络待切换至第二网络;所述第一基站属于所述第一网络内的基站;检测到所述终端所处的网络由所述第一网络待切换至所述第二网络的情况下,确定检测到所述终端满足所述预定条件。
本实施方式为第一基站预判终端可能会发生切换事件的场景,即第一基站预判终端的驻留网络可能会由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其中,所述第二网络为区别于所述第一网络的移动通信网络。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网络和所述第二网络的网络参数不同,所述网络参数例如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带宽、传输速率等等。也可以理解为,所述第一网络和所述第二网络给终端用户带来的用户体验不同。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基站可基于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以及所述终端自身的移动性特征确定终端所处的网络是否由第一网络待切换至第二网络。其中,所述终端自身的移动性特征可包括终端所处的位置信息以及获得位置信息对应的时刻,则可基于所述终端所处的位置信息以及获得位置信息对应的时刻确定所述终端的移动方向和移动速度;而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可包括终端测量获得的周围小区的相关信息;则第一终端可基于终端的移动方向和移动速度以及所述测量报告,确定终端是否待移动至第二小区范围内;若确定终端待移动至第二小区范围内,则可确定终端所处的网络由所述第一网络待切换至所述第二网络,也即检测到所述终端满足所述预定条件。
则相应的,针对步骤102,所述向应用层设备发送所述预定条件对应的事件信息以及辅助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基站向应用层设备发送预切换事件信息以及第二辅助信息。
这里,所述切换事件信息表征所述终端所处的网络由第一网络待切换至第二网络。其中,所述第二辅助信息可包括终端处于所述第一网络内的可用带宽和/或传输速率等参数以及终端待切换的所述第二网络内的可用带宽和/或传输速率等参数。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一基站可通过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获得所述第二网络内的可用带宽和/或传输速率等参数。
本实施例中的应用层设备可包括应用层服务器或终端。其中,所述应用层服务器可以是业务对应的服务器。例如,终端使用的业务为某视频应用;则所述应用层服务器可以是该视频应用所属服务器。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基站在检测到终端满足预定条件的情况下,向应用层服务器发送与预定条件对应的事件信息以及辅助信息,便于应用层设备可有效并及时对业务策略进行调整,提高用户的业务体验。
基于前述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业务优化方法。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业务优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如图2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201:应用层设备获得第一基站发送的事件信息以及辅助信息;所述事件信息以及辅助信息为与终端相关的事件信息以及辅助信息;
步骤202:基于所述事件信息和所述辅助信息确定所述终端的业务调整策略。
本实施例中的应用层设备可包括应用层服务器或终端。其中,所述应用层服务器可以是业务对应的服务器。例如,终端使用的业务为某视频应用;则所述应用层服务器可以是该视频应用所属服务器。
本实施例中,第一基站为第一网络内的基站;所述终端为当前在所述第一基站的网络覆盖范围内的终端。其中,所述第一网络为移动通信网络,可以是各种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其中一种,例如LTE网络、5G网络等等。
本实施例中,第一基站发送的所述事件信息以及辅助信息具体可参照前述实施例中的详细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步骤201中,应用层设备获得第一基站发送的事件信息可包括终端发生切换事件(即终端由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和终端可能发生切换事件(即终端可能由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则基于切换事件的不同,对应的辅助信息也不同,具体可包括:
作为第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应用层设备获得第一基站发送的事件信息以及辅助信息,包括:所述应用层设备获得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切换事件信息以及第一辅助信息;所述切换事件信息表征所述终端由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第一网络内的基站。
本实施方式为终端发生切换事件的场景,即终端的驻留网络由所述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其中,所述第二网络为区别于所述第一网络的移动通信网络。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网络和所述第二网络的网络参数不同,所述网络参数例如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带宽、传输速率等等。也可以理解为,所述第一网络和所述第二网络给终端用户带来的用户体验不同。
其中,所述切换事件信息表征所述终端所处的网络由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其中,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辅助信息可包括所述终端处于所述第一网络内的可用带宽和/或传输速率等参数。
则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辅助信息确定业务调整策略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应用层设备获得第二基站发送的第三辅助信息;所述第二基站为所述第二网络内的基站。则所述基于所述事件信息和所述辅助信息确定所述终端的业务调整策略,包括:所述应用层设备基于所述切换事件信息确定所述终端由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基于所述第一辅助信息和所述第三辅助信息确定所述终端的业务调整策略。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辅助信息可包括所述第一网络内的可用带宽和/或传输速率等参数以及所述第二网络的可用带宽和/或传输速率等参数。
作为第二种实施方式,所述应用层设备获得第一基站发送的事件信息以及辅助信息,包括:所述应用层设备获得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预切换事件信息以及第二辅助信息;所述预切换事件信息表征所述终端由第一网络待切换至第二网络;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第一网络内的基站。
本实施方式为第一基站预判终端可能会发生切换事件的场景,即第一基站预判终端的驻留网络可能会由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其中,所述第二网络为区别于所述第一网络的移动通信网络。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网络和所述第二网络的网络参数不同,所述网络参数例如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带宽、传输速率等等。也可以理解为,所述第一网络和所述第二网络给终端用户带来的用户体验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事件信息和所述辅助信息确定所述终端的业务调整策略,包括:所述应用层设备基于所述事件信息确定所述终端由所述第一网络待切换至第二网络;基于所述第二辅助信息确定所述终端的业务调整策略。
本实施例中,所述切换事件信息表征所述终端所处的网络由第一网络待切换至第二网络。其中,所述第二辅助信息可包括终端处于所述第一网络内的可用带宽和/或传输速率等参数以及终端待切换的所述第二网络内的可用带宽和/或传输速率等参数。
在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应用层设备为应用层服务器或所述终端;所述第一辅助信息包括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网络内的第一可用带宽;所述第三辅助信息包括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二网络内的第二可用带宽;所述应用层设备基于所述第一辅助信息和所述第三辅助信息确定所述终端的业务调整策略,包括:所述应用层设备获得所述第一可用带宽和所述第二可用带宽的第一差值;在所述第一差值大于预设差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需要调整业务策略;在所述第一差值不大于所述预设差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不需要调整业务策略。
本实施例中所述应用层设备为应用层服务器或所述终端;则应用层服务器或终端可基于网络切换前和网络切换后的可用带宽的差值,确定终端是否需要调整业务策略。
在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应用层设备为应用层服务器或所述终端;所述第二辅助信息包括: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网络内的第一可用带宽以及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二网络内的预判可用带宽;所述应用层设备基于所述第二辅助信息确定所述终端的业务调整策略,包括:所述应用层设备获得所述第一可用带宽和所述预判可用带宽的第二差值;在所述第二差值大于预设差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需要调整业务策略;在所述第二差值不大于所述预设差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不需要调整业务策略。
本实施例中所述应用层设备为应用层服务器或所述终端;则应用层服务器或终端可基于网络切换前和预判的待切换的网络的可用带宽的差值,确定终端是否需要调整业务策略。
在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应用层设备为所述终端,所述第一辅助信息包括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网络内的第一可用带宽;所述第三辅助信息包括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二网络内的第二可用带宽;所述应用层设备基于所述第一辅助信息和所述第三辅助信息确定所述终端业务调整策略,包括:所述终端获得所述第一可用带宽和所述第二可用带宽的第一差值;在所述第一差值大于预设差值、且所述终端内缓存的业务数据的数据量小于等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自身需要调整业务策略;在所述第一差值大于所述预设差值、且所述终端内缓存的业务数据的数据量大于所述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自身不需要调整业务策略;在所述第一差值不大于所述预设差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自身不需要调整业务策略。
本实施例仅适用于应用层设备仅为终端的场景。终端根据网络切换前和网络切换后的可用带宽的差值,结合自身缓存的业务数据的数据量确定是否需要调整业务策略。
在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应用层设备为所述终端;所述第二辅助信息包括: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网络内的第一可用带宽以及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二网络内的预判可用带宽;所述应用层设备基于所述第二辅助信息确定业务调整策略,包括:所述终端获得所述第一可用带宽和所述预判可用带宽的第二差值;在所述第二差值大于预设差值、且所述终端内缓存的业务数据的数据量小于等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自身需要调整业务策略;在所述第二差值大于所述预设差值、且所述终端内缓存的业务数据的数据量大于所述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自身不需要调整业务策略;在所述第二差值不大于所述预设差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自身不需要调整业务策略。
本实施例仅适用于应用层设备仅为终端的场景。终端根据网络切换前和预判的待切换的网络的可用带宽的差值,结合自身缓存的业务数据的数据量确定是否需要调整业务策略。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业务调整策略,具体可指对业务质量相关的策略进行调整;实际应用中,策略调整前和策略调整后的业务数据量不同。以业务为视频类业务为例,通常情况下,视频类业务可针对视频的清晰度具有多种版本,例如标清版本、高清版本、超清版本、蓝光版本等等;其中,清晰度越高的版本数据量越大,所需要的网络带宽和/或网络传输速率也越大。基于此,示例性的,本实施例中的业务调整策略可以是针对业务数据的、与业务质量相关的版本的调整。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基站在检测到终端满足预定条件的情况下,向应用层服务器发送与预定条件对应的事件信息以及辅助信息,便于应用层设备可有效并及时对业务策略进行调整,提高用户的业务体验。
下面结合具体场景对本发明实施例的业务优化方法进行说明。下面四种场景中,均以第一网络为5G网络、第二网络为LTE网络为例进行说明。在终端由5G网络切换至4G网络的情况下,终端的带宽和传输速率均变小,若终端一直采用同一种策略,则很可能出现由于带宽变小或传输速率变小导致的业务卡顿、不流畅的情况出现。基于此提出本发明的业务优化方案。当然,本发明各实施例中不限于由5G网络切换至LTE网络(带宽相对较大的网络切换至带宽相对较小的网络,或传输速率相对较大的网络切换至传输速率相对较小的网络)的场景,也可以相反的,由LTE网络切换至5G网络,这种情况由于带宽增大或传输速率增大,也可以通过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业务调整策略,将业务调整至数据量较大的版本,例如提供清晰度更高的视频业务等,也可以提升用户的体验。
场景一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业务优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三;如图3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301:5G基站(例如gNB)与LTE基站(例如eNB)进行信息交互,确定终端所处的网络由5G网络切换至LTE网络;
步骤302:5G基站向应用层服务器发送切换事件信息以及第一可用带宽,所述第一可用带宽为所述终端在5G网络中的可用带宽;
步骤303:在网络切换完成的情况下,LTE基站向应用层服务器发送第二可用带宽,所述第二可用带宽为所述终端在LTE网络中的可用带宽;
步骤304:应用层服务器比较第一可用带宽和第二可用带宽,确定业务调整策略。
本实施例中,应用层设备可获得所述第一可用带宽和所述第二可用带宽的第一差值;在所述第一差值大于预设差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需要调整业务策略;在所述第一差值不大于所述预设差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不需要调整业务策略。
场景二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业务优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四;如图4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401:5G基站(例如gNB)根据终端的移动性特征预判所述终端预向LTE网络切换,确定预切换事件信息、可用带宽信息以及预判可用带宽;其中,所述第一可用带宽为所述终端在5G网络中的可用带宽;所述预判可用带宽为终端预切换的LTE网络的可用带宽;
步骤402:5G基站向应用层服务器发送预切换事件信息、可用带宽信息以及预判可用带宽;
步骤403:应用层服务器比较第一可用带宽和预判可用带宽,确定业务调整策略。
本实施例中,应用层设备可获得所述第一可用带宽和所述预判可用带宽的第二差值;在所述第二差值大于预设差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需要调整业务策略;在所述第二差值不大于所述预设差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不需要调整业务策略。
场景三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业务优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五;如图5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501:5G基站(例如gNB)与LTE基站(例如eNB)进行信息交互,确定终端所处的网络由5G网络切换至LTE网络;
步骤502:5G基站向终端发送切换事件信息以及第一可用带宽,所述第一可用带宽为所述终端在5G网络中的可用带宽;
步骤503:在网络切换完成的情况下,LTE基站向终端发送第二可用带宽,所述第二可用带宽为所述终端在LTE网络中的可用带宽;
步骤504:终端比较第一可用带宽和第二可用带宽,结合自身缓存的业务数据的数据量确定业务调整策略。
本实施例中,终端可获得所述第一可用带宽和所述第二可用带宽的第一差值;在所述第一差值大于预设差值、且所述终端内缓存的业务数据的数据量小于等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需要调整业务策略;在所述第一差值大于所述预设差值、且所述终端内缓存的业务数据的数据量大于所述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自身不需要调整业务策略;在所述第一差值不大于所述预设差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不需要调整业务策略。
场景四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业务优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六;如图6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601:5G基站(例如gNB)根据终端的移动性特征预判所述终端预向LTE网络切换,确定预切换事件信息、可用带宽信息以及预判可用带宽;其中,所述第一可用带宽为所述终端在5G网络中的可用带宽;所述预判可用带宽为终端预切换的LTE网络的可用带宽;
步骤602:5G基站向终端发送预切换事件信息、可用带宽信息以及预判可用带宽;
步骤603:终端比较第一可用带宽和预判可用带宽,结合自身缓存的业务数据的数据量确定业务调整策略。
本实施例中,终端可获得所述第一可用带宽和所述预判可用带宽的第二差值;在所述第二差值大于预设差值、且所述终端内缓存的业务数据的数据量小于等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需要调整业务策略;在所述第二差值大于所述预设差值、且所述终端内缓存的业务数据的数据量大于所述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自身不需要调整业务策略;在所述第二差值不大于所述预设差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不需要调整业务策略。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所述基站包括:检测单元71和第一通讯单元72;其中,所述检测单元71,用于检测终端是否满足预定条件;
所述第一通讯单元72,用于在所述检测单元71检测到所述终端满足所述预定条件的情况下,向应用层设备发送所述预定条件对应的事件信息以及辅助信息;所述辅助信息用于所述应用层设备确定所述终端的业务调整策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单元71,用于检测所述终端所处的网络是否由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第一网络内的基站;检测到所述终端所处的网络由所述第一网络切换至所述第二网络的情况下,确定检测到所述终端满足所述预定条件。
相应的,所述第一通讯单元72,用于向应用层设备发送切换事件信息以及第一辅助信息。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单元71,用于基于所述终端的移动性特征检测所述终端所处的网络是否由第一网络待切换至第二网络;所述第一基站属于所述第一网络内的基站;检测到所述终端所处的网络由所述第一网络待切换至所述第二网络的情况下,确定检测到所述终端满足所述预定条件。
相应的,所述第一通讯单元72,用于向应用层设备发送预切换事件信息以及第二辅助信息。
本实施例中,所述应用层设备为应用层服务器或所述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基站中的检测单元71,在实际应用中均可由所述基站中的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Processor)、微控制单元(MCU,Microcontroller Unit)或可编程门阵列(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实现;所述终端中的第一通讯单元72,在实际应用中可通过通信模组(包含:基础通信套件、操作系统、通信模块、标准化接口和协议等)及收发天线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基站在进行业务优化时,仅以上述各程序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处理分配由不同的程序模块完成,即将基站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程序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处理。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基站与业务优化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应用层设备。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层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所述应用层设备包括第二通讯单元81和确定单元82;其中,
所述第二通讯单元81,用于获得第一基站发送的事件信息以及辅助信息;所述事件信息以及辅助信息为与终端相关的事件信息以及辅助信息;
所述确定单元82,用于基于所述事件信息和所述辅助信息确定所述终端的业务调整策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通讯单元81,用于获得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切换事件信息以及第一辅助信息;所述切换事件信息表征所述终端由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第一网络内的基站。
其中,所述第二通讯单元81,还用于获得第二基站发送的第三辅助信息;所述第二基站为所述第二网络内的基站;
所述确定单元82,用于基于所述切换事件信息确定所述终端由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基于所述第一辅助信息和所述第三辅助信息确定所述终端的业务调整策略。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通讯单元81,用于获得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预切换事件信息以及第二辅助信息;所述预切换事件信息表征所述终端由第一网络待切换至第二网络;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第一网络内的基站。
相应的,所述确定单元82,用于基于所述事件信息确定所述终端由所述第一网络待切换至第二网络;基于所述第二辅助信息确定所述终端的业务调整策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应用层设备为应用层服务器或所述终端;所述第一辅助信息包括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网络内的第一可用带宽;所述第三辅助信息包括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二网络内的第二可用带宽;
所述确定单元82,用于获得所述第一可用带宽和所述第二可用带宽的第一差值;在所述第一差值大于预设差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需要调整业务策略;在所述第一差值不大于所述预设差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不需要调整业务策略。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应用层设备为应用层服务器或所述终端;所述第二辅助信息包括: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网络内的第一可用带宽以及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二网络内的预判可用带宽;
所述确定单元82,用于获得所述第一可用带宽和所述预判可用带宽的第二差值;在所述第二差值大于预设差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需要调整业务策略;在所述第二差值不大于所述预设差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不需要调整业务策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应用层设备为所述终端,所述第一辅助信息包括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网络内的第一可用带宽;所述第三辅助信息包括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二网络内的第二可用带宽;
所述确定单元82,用于获得所述第一可用带宽和所述第二可用带宽的第一差值;在所述第一差值大于预设差值、且所述终端内缓存的业务数据的数据量小于等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需要调整业务策略;在所述第一差值大于所述预设差值、且所述终端内缓存的业务数据的数据量大于所述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不需要调整业务策略;在所述第一差值不大于所述预设差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不需要调整业务策略。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应用层设备为所述终端;所述第二辅助信息包括: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网络内的第一可用带宽以及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二网络内的预判可用带宽;
所述确定单元82,用于获得所述第一可用带宽和所述预判可用带宽的第二差值;在所述第二差值大于预设差值、且所述终端内缓存的业务数据的数据量小于等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需要调整业务策略;在所述第二差值大于所述预设差值、且所述终端内缓存的业务数据的数据量大于所述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不需要调整业务策略;在所述第二差值不大于所述预设差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不需要调整业务策略。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应用层设备中的确定单元82,在实际应用中均可由所述设备中的CPU、DSP、MCU或FPGA实现;所述应用层设备中的第二通讯单元81,在实际应用中可通过通信模组(包含:基础通信套件、操作系统、通信模块、标准化接口和协议等)及收发天线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层设备在进行业务优化时,仅以上述各程序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处理分配由不同的程序模块完成,即将应用层设备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程序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处理。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层设备与业务优化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所述基站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应用于基站中的业务优化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应用层设备,所述应用层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应用于应用层设备中的业务优化方法的步骤。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或应用层设备的硬件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基站或应用层设备包括存储器92、处理器91及存储在存储器92上并可在处理器91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可选地,基站或应用层设备中还可包括通讯接口93。基站或应用层设备中的各个组件可通过总线系统94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系统94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94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9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94。
可以理解,存储器92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也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磁性随机存取存储器(FRAM,ferromagne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光盘、或只读光盘(CD-ROM,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可以是磁盘存储器或磁带存储器。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Memory),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SRAM,Synchronous 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DRAM,Synchronous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DRSDRAM,Double Data Rate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SDRAM,Enhanced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LDRAM,SyncLink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RRAM,Direct Rambus Random Access Memory)。本发明实施例描述的存储器92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91中,或者由处理器91实现。处理器91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91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9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处理器91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92,处理器91读取存储器92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前述方法的步骤。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基站或应用层设备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DSP、可编程逻辑器件(PLD,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Device)、FPGA、通用处理器、控制器、MCU、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前述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92,上述计算机程序可由基站或应用层设备的处理器91执行,以完成前述方法所述步骤。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FRAM、ROM、PROM、EPROM、EEPROM、Flash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光盘、或CD-ROM等存储器;也可以是包括上述存储器之一或任意组合的各种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应用于基站或应用层设备中的业务优化方法的步骤。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或者,本发明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8)

1.一种业务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基站检测终端是否满足预定条件;
在检测到所述终端满足所述预定条件的情况下,向应用层设备发送所述预定条件对应的事件信息以及辅助信息;所述辅助信息包括第一辅助信息和第三辅助信息,所述第一辅助信息包括所述终端在第一网络内的第一可用带宽;所述第三辅助信息包括所述终端在第二网络内的第二可用带宽;
所述辅助信息用于所述应用层设备在基于切换事件信息确定所述终端由所述第一网络切换至所述第二网络时,获得所述第一可用带宽和所述第二可用带宽的第一差值;在所述第一差值大于预设差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需要调整业务策略;在所述第一差值不大于所述预设差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不需要调整业务策略;所述终端满足预定条件包括所述终端所处的网络由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以及所述终端所处的网络由第一网络待切换至第二网络;
其中,所述事件信息包括所述终端发生切换事件和所述终端可能发生切换事件,不同的事件信息对应不同的辅助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站检测终端是否满足预定条件,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检测所述终端所处的网络是否由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第一网络内的基站;
检测到所述终端所处的网络由所述第一网络切换至所述第二网络的情况下,确定检测到所述终端满足所述预定条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应用层设备发送所述预定条件对应的事件信息以及辅助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向应用层设备发送切换事件信息以及第一辅助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站检测终端是否满足预定条件,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基于所述终端的移动性特征检测所述终端所处的网络是否由第一网络待切换至第二网络;所述第一基站属于所述第一网络内的基站;
检测到所述终端所处的网络由所述第一网络待切换至所述第二网络的情况下,确定检测到所述终端满足所述预定条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应用层设备发送所述预定条件对应的事件信息以及辅助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向应用层设备发送预切换事件信息以及第二辅助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层设备为应用层服务器或所述终端。
7.一种业务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应用层设备获得第一基站发送的事件信息以及辅助信息;所述事件信息以及辅助信息为与终端相关的事件信息以及辅助信息,所述事件信息包括所述终端发生切换事件和所述终端可能发生切换事件,不同的事件信息对应不同的辅助信息;所述辅助信息包括第一辅助信息和第三辅助信息,所述第一辅助信息包括所述终端在第一网络内的第一可用带宽;所述第三辅助信息包括所述终端在第二网络内的第二可用带宽;
基于所述事件信息和所述辅助信息确定所述终端的业务调整策略;
其中,所述基于所述事件信息和所述辅助信息确定所述终端的业务调整策略,包括:
基于切换事件信息确定所述终端由所述第一网络切换至所述第二网络时,获得所述第一可用带宽和所述第二可用带宽的第一差值;
在所述第一差值大于预设差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需要调整业务策略;
在所述第一差值不大于所述预设差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不需要调整业务策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层设备获得第一基站发送的事件信息以及辅助信息,包括:
所述应用层设备获得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切换事件信息以及第一辅助信息;所述切换事件信息表征所述终端由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第一网络内的基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辅助信息确定业务调整策略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应用层设备获得第二基站发送的第三辅助信息;所述第二基站为所述第二网络内的基站。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层设备获得第一基站发送的事件信息以及辅助信息,包括:
所述应用层设备获得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预切换事件信息以及第二辅助信息;所述预切换事件信息表征所述终端由第一网络待切换至第二网络;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第一网络内的基站。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事件信息和所述辅助信息确定所述终端的业务调整策略,包括:
所述应用层设备基于所述事件信息确定所述终端由所述第一网络待切换至第二网络;基于所述第二辅助信息确定所述终端的业务调整策略。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层设备为应用层服务器或所述终端。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层设备为应用层服务器或所述终端;所述第二辅助信息包括: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网络内的第一可用带宽以及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二网络内的预判可用带宽;
所述应用层设备基于所述第二辅助信息确定所述终端的业务调整策略,包括:
所述应用层设备获得所述第一可用带宽和所述预判可用带宽的第二差值;
在所述第二差值大于预设差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需要调整业务策略;
在所述第二差值不大于所述预设差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不需要调整业务策略。
14.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包括:检测单元和第一通讯单元;其中,
所述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终端是否满足预定条件;
所述第一通讯单元,用于在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终端满足所述预定条件的情况下,向应用层设备发送所述预定条件对应的事件信息以及辅助信息;所述辅助信息包括第一辅助信息和第三辅助信息,所述第一辅助信息包括所述终端在第一网络内的第一可用带宽;所述第三辅助信息包括所述终端在第二网络内的第二可用带宽;
所述辅助信息用于所述应用层设备在基于切换事件信息确定所述终端由所述第一网络切换至所述第二网络时,获得所述第一可用带宽和所述第二可用带宽的第一差值;在所述第一差值大于预设差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需要调整业务策略;在所述第一差值不大于所述预设差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不需要调整业务策略;所述终端满足预定条件包括所述终端所处的网络由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以及所述终端所处的网络由第一网络待切换至第二网络;
其中,所述事件信息包括所述终端发生切换事件和所述终端可能发生切换事件,不同的事件信息对应不同的辅助信息。
15.一种应用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层设备包括第二通讯单元和确定单元;其中,
所述第二通讯单元,用于获得第一基站发送的事件信息以及辅助信息;所述事件信息以及辅助信息为与终端相关的事件信息以及辅助信息,所述事件信息包括所述终端发生切换事件和所述终端可能发生切换事件,不同的事件信息对应不同的辅助信息;所述辅助信息包括第一辅助信息和第三辅助信息,所述第一辅助信息包括所述终端在第一网络内的第一可用带宽;所述第三辅助信息包括所述终端在第二网络内的第二可用带宽;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事件信息和所述辅助信息确定所述终端的业务调整策略;
其中,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基于切换事件信息确定所述终端由所述第一网络切换至所述第二网络时,获得所述第一可用带宽和所述第二可用带宽的第一差值;
在所述第一差值大于预设差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需要调整业务策略;
在所述第一差值不大于所述预设差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不需要调整业务策略。
1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或者,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7至13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7.一种基站,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8.一种应用层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7至13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1911269639.9A 2019-12-11 2019-12-11 一种业务优化方法、基站和应用层设备 Active CN1130558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69639.9A CN113055833B (zh) 2019-12-11 2019-12-11 一种业务优化方法、基站和应用层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69639.9A CN113055833B (zh) 2019-12-11 2019-12-11 一种业务优化方法、基站和应用层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55833A CN113055833A (zh) 2021-06-29
CN113055833B true CN113055833B (zh) 2022-08-12

Family

ID=765051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69639.9A Active CN113055833B (zh) 2019-12-11 2019-12-11 一种业务优化方法、基站和应用层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5583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60198B (zh) * 2021-07-05 2023-05-16 广州鲁邦通物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关安全通道自适应方法、管理单元和系统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54017A (zh) * 2006-08-21 2009-10-0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使用关于通信环境的信息发送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CN105376805A (zh) * 2015-11-24 2016-03-02 上海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预测业务带宽可调的异构无线网络负载均衡方法
CN105530667A (zh) * 2014-09-28 2016-04-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的业务连续性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6412983A (zh) * 2016-11-18 2017-02-15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终端流量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7172652A (zh) * 2016-03-07 2017-09-15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基于高层业务信息的基站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07197371A (zh) * 2016-03-15 2017-09-22 广州市动景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视频清晰度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7439039A (zh) * 2015-04-10 2017-12-05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切换期间的速率适配
CN107517482A (zh) * 2017-09-28 2017-12-2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0169078A (zh) * 2017-01-18 2019-08-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视频数据处理方法及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567502B2 (en) * 2004-10-14 2009-07-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bandwidth alloc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7027103A (zh) * 2016-01-29 2017-08-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单播承载的方法、终端及基站
US11562313B2 (en) * 2019-09-11 2023-01-24 T-Mobile Usa, Inc.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audio data packet loss diagnostics and visualizat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54017A (zh) * 2006-08-21 2009-10-0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使用关于通信环境的信息发送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CN105530667A (zh) * 2014-09-28 2016-04-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的业务连续性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439039A (zh) * 2015-04-10 2017-12-05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切换期间的速率适配
CN105376805A (zh) * 2015-11-24 2016-03-02 上海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预测业务带宽可调的异构无线网络负载均衡方法
CN107172652A (zh) * 2016-03-07 2017-09-15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基于高层业务信息的基站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07197371A (zh) * 2016-03-15 2017-09-22 广州市动景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视频清晰度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6412983A (zh) * 2016-11-18 2017-02-15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终端流量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0169078A (zh) * 2017-01-18 2019-08-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视频数据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07517482A (zh) * 2017-09-28 2017-12-2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55833A (zh) 2021-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56886B2 (en) Method of processing network slice based congestion, device and system thereof
TWI530213B (zh) 於上行鏈路功率限制情境中減少斷訊
US925367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measurement reporting to reduce drive testing requirements
EP3552351B1 (en) Method and migration managing module for managing a migration of a service
US20220361075A1 (en) Cell camping method, relate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AU2013251441B2 (en) Inter-RAT coverage determination for energy saving management
US20090274058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heartbeat signal generation
US20150296423A1 (en) Circuit switched fallback handover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base station
CN109429374B (zh) 一种rrc状态跃迁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055833B (zh) 一种业务优化方法、基站和应用层设备
US9456417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increasing performance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EP2966904A1 (en) Channel switching method, device, and wireless terminal
EP4216604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US20130176853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
US20230030561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device, apparatus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WO2022006853A1 (zh) 测量数据的上报、接收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584553B (zh) 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重建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2654068B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重选控制方法及基站
CN112543476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网络节点和终端
KR101431594B1 (ko) 핸드오버 장치 및 방법
CN109769291B (zh) 一种终端功率控制的方法和终端
CN113141636A (zh) 基于条件切换的处理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20116846A1 (en) Mobility state estimation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WO2023007654A1 (ja) 移動局端末、サーバ、システム、制御方法、移動局端末用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サーバ用プログラム
WO2023220927A1 (en) Handover to an energy saving network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