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29374B - 一种rrc状态跃迁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rrc状态跃迁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29374B
CN109429374B CN201710552429.5A CN201710552429A CN109429374B CN 109429374 B CN109429374 B CN 109429374B CN 201710552429 A CN201710552429 A CN 201710552429A CN 109429374 B CN109429374 B CN 1094293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state
service
switched
service characteristic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5242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429374A (zh
Inventor
李刚
陈亚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55242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29374B/zh
Publication of CN1094293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293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4293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293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RRC状态跃迁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业务特征和/或终端的移动性和/或网络状态;依据所述业务特征和/或终端的移动性和/或网络状态,确定终端在去激活状态、空闲状态以及连接状态之间进行切换。本发明实施例在保证业务需求的情况下,可大幅降低开销。

Description

一种RRC状态跃迁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资源控制(RRC)状态跃迁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5G中引入了RRC新状态,即:RRC去激活(RRC_INACTIVE)状态。RRC去激活状态,引入了通知区更新(Notification Area Update,NAU),由于NA值的范围小于TA值,将会使得NAU的开销增大。
目前,已明确从空闲(IDLE)状态向连接(CONNECTED)状态、以及从去激活(INACTIVE)状态向连接状态的转换条件。转换条件尚未明确,但需要进行的状态转换操作是:从去激活状态向空闲状态的转换,以及从连接状态向去激活或空闲状态的转换。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RRC状态跃迁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在保证业务需求的情况下,大幅降低开销。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RRC状态跃迁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业务特征和/或终端的移动性和/或网络状态;
依据所述业务特征和/或终端的移动性和/或网络状态,确定终端在去激活状态、空闲状态以及连接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上述方案中,所述获取业务特征包括以下任一种方式:
获取终端在接入无线网络时传递的业务标识;
在业务承载建立时,通过无线网络获取业务特性;
根据实时业务抽取业务特征。
上述方案中,所述依据业务特征和/或终端的移动性和/或网络状态,确定终端在去激活状态、空闲状态以及连接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包括:
依据业务特征和/或终端的移动性和/或网络状态,确定终端从去激活状态切换到空闲状态;或者,
依据业务特征和/或终端的移动性,确定终端从连接状态切换到去激活状态或空闲状态。
上述方案中,所述依据业务特征和/或终端的移动性和/或网络状态,确定终端从去激活状态切换到空闲状态,包括以下任一方式或其组合方式:
确定终端的移动速度超过预设门限时,确定终端从去激活状态切换到空闲状态;
确定业务频率小于预设门限时、或者预设时间内无数据传输,并结合业务特性获知业务没有快速接入需求时,确定终端从去激活状态切换到空闲状态;
确定网络状态发生错误时、或者网络预释放终端时,确定终端从去激活状态切换到空闲状态。
上述方案中,所述依据业务特征和/或终端的移动性,确定终端从连接状态切换到空闲状态,包括以下任一方式或其组合方式:
确定终端预传输的数据小于预设门限,且终端没有快速接入需求时,确定终端在连接状态传输完数据后切换到空闲状态;
确定终端的移动速度超过预设门限时,确定终端从连接状态切换到空闲状态。
上述方案中,所述依据业务特征和/或终端的移动性,确定终端从连接状态切换到去激活状态,包括:
确定终端有快速接入请求时,确定终端在连接状态传输完数据后,直接进入去激活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RRC状态跃迁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业务特征和/或终端的移动性和/或网络状态;
确定模块,用于依据所述业务特征和/或终端的移动性和/或网络状态,确定终端在去激活状态、空闲状态以及连接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上述方案中,所述获取模块获取业务特征包括以下任一种方式:
获取终端在接入无线网络时传递的业务标识;
在业务承载建立时,通过无线网络获取业务特性;
根据实时业务抽取业务特征。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RRC状态跃迁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上面所述任意一种RRC状态跃迁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面所述任意一种RRC状态跃迁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RRC状态跃迁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获取业务特征和/或终端的移动性和/或网络状态;依据所述业务特征和/或终端的移动性和/或网络状态,确定终端在去激活状态、空闲状态以及连接状态之间进行切换。本发明实施例根据业务特征和/或终端的移动性和/或网络状态实现终端在去激活状态、空闲状态以及连接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可满足业务需求,保证业务的正常进行。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终端切换到空闲状态后,只需要进行TAU,可以大幅降低开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RRC状态跃迁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从非激活状态向空闲状态切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从连接状态向空闲状态切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从连接状态向非激活状态切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RRC状态跃迁装置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RRC状态跃迁装置结构示意图二;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从连接状态到空闲状态转换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所述从连接状态到非激活状态转换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所述从非激活状态到空闲状态转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RRC状态跃迁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获取业务特征和/或终端的移动性和/或网络状态;
步骤102:依据所述业务特征和/或终端的移动性和/或网络状态,确定终端在去激活状态、空闲状态以及连接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本发明实施例根据业务特征和/或终端的移动性和/或网络状态实现终端在去激活状态、空闲状态以及连接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可满足业务需求,保证业务的正常进行。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获取业务特征包括以下任一种方式:
获取终端在接入无线网络时传递的业务标识;
在业务承载建立时,通过无线网络获取业务特性(例如从核心网获取);
也可根据实时业务抽取业务特征。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依据业务特征和/或终端的移动性和/或网络状态,确定终端在去激活状态、空闲状态以及连接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包括:
依据业务特征和/或终端的移动性和/或网络状态,确定终端从去激活状态切换到空闲状态;或者,
依据业务特征和/或终端的移动性,确定终端从连接状态切换到去激活状态或空闲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依据业务特征和/或终端的移动性和/或网络状态,确定终端从去激活状态切换到空闲状态,包括以下任一方式或其组合方式:
确定终端的移动速度超过预设门限时(终端移动速度过快,例如:NAU频率超过一定门限),确定终端从去激活状态切换到空闲状态,如图2中虚线所示;
这里,终端移动速度过快将导致频繁的通知区更新,状态切换到空闲状态后只需要进行跟踪区更新(TAU),可以大幅降低开销。
确定业务频率(本次状态时间内小包业务频率)小于预设门限时、或者预设时间内无数据传输(意味着终端业务量小),并结合业务特性获知业务没有快速接入需求时,确定终端从去激活状态切换到空闲状态,如图2中虚线所示;
确定网络状态发生错误时、或者网络预释放终端时,确定终端从去激活状态切换到空闲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依据业务特征和/或终端的移动性,确定终端从连接状态切换到空闲状态,如图3所示,包括以下任一方式或其组合方式:
确定终端预传输的数据小于预设门限,且终端没有快速接入需求时,确定终端在连接状态传输完数据后切换到空闲状态;
这里,所述快速接入需求,例如:实时上报业务时,需要在10ms量级进行状态转换,从非连接状态进入连接状态传输数据;比如电网故障监测时。
确定终端的移动速度超过预设门限时,确定终端从连接状态切换到空闲状态。
这里,切换到空闲状态后只需要进行TAU,可以大幅降低开销。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依据业务特征和/或终端的移动性,确定终端从连接状态切换到去激活状态,包括:
确定终端有快速接入请求时,确定终端在连接状态传输完数据后,直接进入去激活状态,如图4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RRC状态跃迁装置,如图5所示,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501,用于获取业务特征和/或终端的移动性和/或网络状态;
确定模块502,用于依据所述业务特征和/或终端的移动性和/或网络状态,确定终端在去激活状态、空闲状态以及连接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模块501获取业务特征包括以下任一种方式:
获取终端在接入无线网络时传递的业务标识;
在业务承载建立时,通过无线网络获取业务特性;
根据实时业务抽取业务特征。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模块502依据业务特征和/或终端的移动性和/或网络状态,确定终端在去激活状态、空闲状态以及连接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包括:
依据业务特征和/或终端的移动性和/或网络状态,确定终端从去激活状态切换到空闲状态;或者,
依据业务特征和/或终端的移动性,确定终端从连接状态切换到去激活状态或空闲状态。
其中,所述确定模块502依据业务特征和/或终端的移动性和/或网络状态,确定终端从去激活状态切换到空闲状态,包括以下任一方式或其组合方式:
确定终端的移动速度超过预设门限时,确定终端从去激活状态切换到空闲状态;
确定业务频率小于预设门限时、或者预设时间内无数据传输,并结合业务特性获知业务没有快速接入需求时,确定终端从去激活状态切换到空闲状态;
确定网络状态发生错误时、或者网络预释放终端时,确定终端从去激活状态切换到空闲状态。
其中,所述确定模块502依据业务特征和/或终端的移动性,确定终端从连接状态切换到空闲状态,包括以下任一方式或其组合方式:
确定终端预传输的数据小于预设门限,且终端没有快速接入需求时,确定终端在连接状态传输完数据后切换到空闲状态;
确定终端的移动速度超过预设门限时,确定终端从连接状态切换到空闲状态。
其中,所述确定模块502依据业务特征和/或终端的移动性,确定终端从连接状态切换到去激活状态,包括:
确定终端有快速接入请求时,确定终端在连接状态传输完数据后,直接进入去激活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RRC状态跃迁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
获取业务特征和/或终端的移动性和/或网络状态;
依据所述业务特征和/或终端的移动性和/或网络状态,确定终端在去激活状态、空闲状态以及连接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其中,所述获取业务特征包括以下任一种方式:
获取终端在接入无线网络时传递的业务标识;
在业务承载建立时,通过无线网络获取业务特性;
根据实时业务抽取业务特征。
其中,所述依据业务特征和/或终端的移动性和/或网络状态,确定终端在去激活状态、空闲状态以及连接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包括:
依据业务特征和/或终端的移动性和/或网络状态,确定终端从去激活状态切换到空闲状态;或者,
依据业务特征和/或终端的移动性,确定终端从连接状态切换到去激活状态或空闲状态。
其中,所述依据业务特征和/或终端的移动性和/或网络状态,确定终端从去激活状态切换到空闲状态,包括以下任一方式或其组合方式:
确定终端的移动速度超过预设门限时,确定终端从去激活状态切换到空闲状态;
确定业务频率小于预设门限时、或者预设时间内无数据传输,并结合业务特性获知业务没有快速接入需求时,确定终端从去激活状态切换到空闲状态;
确定网络状态发生错误时、或者网络预释放终端时,确定终端从去激活状态切换到空闲状态。
其中,所述依据业务特征和/或终端的移动性,确定终端从连接状态切换到空闲状态,包括以下任一方式或其组合方式:
确定终端预传输的数据小于预设门限,且终端没有快速接入需求时,确定终端在连接状态传输完数据后切换到空闲状态;
确定终端的移动速度超过预设门限时,确定终端从连接状态切换到空闲状态。
其中,所述依据业务特征和/或终端的移动性,确定终端从连接状态切换到去激活状态,包括:
确定终端有快速接入请求时,确定终端在连接状态传输完数据后,直接进入去激活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RRC状态跃迁装置在确定进行状态切换时,仅以上述各程序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处理分配由不同的程序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程序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处理。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RRC状态跃迁装置与RRC状态跃迁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图6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RRC状态跃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RRC状态跃迁装置600可以是移动电话、计算机、数字广播终端、信息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设备、医疗设备、健身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图6所示的RRC状态跃迁装置6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601、存储器602、至少一个网络接口604和用户接口603。RRC状态跃迁装置600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605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系统605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605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6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605。
其中,用户接口603可以包括显示器、键盘、鼠标、轨迹球、点击轮、按键、按钮、触感板或者触摸屏等。
可以理解,存储器602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也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磁性随机存取存储器(FRAM,ferromagne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光盘、或只读光盘(CD-ROM,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可以是磁盘存储器或磁带存储器。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Memory),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SRAM,Synchronous 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DRAM,Synchronous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DRSDRAM,Double Data Rate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SDRAM,Enhanced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LDRAM,SyncLink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RRAM,Direct Rambus Random Access Memory)。本发明实施例描述的存储器602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存储器602用于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RRC状态跃迁装置6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RRC状态跃迁装置600上操作的任何计算机程序,如操作系统6021和应用程序6022;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其中,操作系统6021包含各种系统程序,例如框架层、核心库层、驱动层等,用于实现各种基础业务以及处理基于硬件的任务。应用程序6022可以包含各种应用程序,例如媒体播放器(MediaPlayer)、浏览器(Browser)等,用于实现各种应用业务。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方法的程序可以包含在应用程序6022中。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601中,或者由处理器601实现。处理器601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601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6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处理器601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602,处理器601读取存储器602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前述方法的步骤。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RRC状态跃迁装置6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DSP、可编程逻辑器件(PLD,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Device)、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通用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MCU,Micro Controller Unit)、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前述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602,上述计算机程序可由RRC状态跃迁装置600的处理器601执行,以完成前述方法所述步骤。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FRAM、ROM、PROM、EPROM、EEPROM、Flash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光盘、或CD-ROM等存储器;也可以是包括上述存储器之一或任意组合的各种设备,如移动电话、计算机、平板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
获取业务特征和/或终端的移动性和/或网络状态;
依据所述业务特征和/或终端的移动性和/或网络状态,确定终端在去激活状态、空闲状态以及连接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其中,所述获取业务特征包括以下任一种方式:
获取终端在接入无线网络时传递的业务标识;
在业务承载建立时,通过无线网络获取业务特性;
根据实时业务抽取业务特征。
其中,所述依据业务特征和/或终端的移动性和/或网络状态,确定终端在去激活状态、空闲状态以及连接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包括:
依据业务特征和/或终端的移动性和/或网络状态,确定终端从去激活状态切换到空闲状态;或者,
依据业务特征和/或终端的移动性,确定终端从连接状态切换到去激活状态或空闲状态。
其中,所述依据业务特征和/或终端的移动性和/或网络状态,确定终端从去激活状态切换到空闲状态,包括以下任一方式或其组合方式:
确定终端的移动速度超过预设门限时,确定终端从去激活状态切换到空闲状态;
确定业务频率小于预设门限时、或者预设时间内无数据传输,并结合业务特性获知业务没有快速接入需求时,确定终端从去激活状态切换到空闲状态;
确定网络状态发生错误时、或者网络预释放终端时,确定终端从去激活状态切换到空闲状态。
其中,所述依据业务特征和/或终端的移动性,确定终端从连接状态切换到空闲状态,包括以下任一方式或其组合方式:
确定终端预传输的数据小于预设门限,且终端没有快速接入需求时,确定终端在连接状态传输完数据后切换到空闲状态;
确定终端的移动速度超过预设门限时,确定终端从连接状态切换到空闲状态。
其中,所述依据业务特征和/或终端的移动性,确定终端从连接状态切换到去激活状态,包括:
确定终端有快速接入请求时,确定终端在连接状态传输完数据后,直接进入去激活状态。
下面结合场景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以下以连接状态到空闲状态转换为例,如图7所示,当数据传输完毕后,基站识别用户移动速度过快(比如可以通过确定一定时间内小区切换的次数是否大于一定门限),或者数据频率较低,或者网络状态异常(比如基站内存已满)等情况下,基站通知用户主动释放连接,进入空闲状态。
实施例二
以下以连接状态到非激活状态转换为例,如图8所示,用户发起业务,连接请求时,携带业务标识,表明此业务需要快速接入,比如实时上报业务,如电网故障监测,需要在10ms量级进行状态转换,从非连接状态进入连接状态传输数据。当数据传输完毕后,基站通知用户连接挂起,保留用户上下文信息,进入非激活状态。一旦用户有业务请求,基站能快速恢复上下文,进入连接状态传输数据,如果数据量较小,甚至不需要状态转换,在非激活状态下传输数据。
实施例三
以下以非激活状态到空闲状态转换为例,如图9所示,在非激活状态下,随着用户移动,终端需要进行通知区更新。当基站识别用户移动速度过快(比如可以通过确定一定时间内通知区更新的次数是否大于一定门限),或者数据频率较低,或者网络状态异常(比如基站内存已满)等情况下,基站通知用户主动释放连接,进入空闲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无线资源控制RRC状态跃迁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获取业务特征和/或终端的移动性和/或网络状态;
依据所述业务特征和/或终端的移动性和/或网络状态,确定终端在去激活状态、空闲状态以及连接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其中,
依据业务特征和/或终端的移动性和/或网络状态,确定终端从去激活状态切换到空闲状态,包括以下任一方式或其组合方式:
确定终端的移动速度超过预设门限时,确定终端从去激活状态切换到空闲状态;
确定业务频率小于预设门限时、或者预设时间内无数据传输,并结合业务特性获知业务没有快速接入需求时,确定终端从去激活状态切换到空闲状态;
确定网络状态发生错误时、或者网络预释放终端时,确定终端从去激活状态切换到空闲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业务特征包括以下任一种方式:
获取终端在接入无线网络时传递的业务标识;
在业务承载建立时,通过无线网络获取业务特性;
根据实时业务抽取业务特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业务特征和/或终端的移动性和/或网络状态,确定终端在去激活状态、空闲状态以及连接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包括:
依据业务特征和/或终端的移动性和/或网络状态,确定终端从去激活状态切换到空闲状态;或者,
依据业务特征和/或终端的移动性,确定终端从连接状态切换到去激活状态或空闲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业务特征和/或终端的移动性,确定终端从连接状态切换到空闲状态,包括以下任一方式或其组合方式:
确定终端预传输的数据小于预设门限,且终端没有快速接入需求时,确定终端在连接状态传输完数据后切换到空闲状态;
确定终端的移动速度超过预设门限时,确定终端从连接状态切换到空闲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业务特征和/或终端的移动性,确定终端从连接状态切换到去激活状态,包括:
确定终端有快速接入请求时,确定终端在连接状态传输完数据后,直接进入去激活状态。
6.一种无线资源控制RRC状态跃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业务特征和/或终端的移动性和/或网络状态;
确定模块,用于依据所述业务特征和/或终端的移动性和/或网络状态,确定终端在去激活状态、空闲状态以及连接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其中,依据业务特征和/或终端的移动性和/或网络状态,确定终端从去激活状态切换到空闲状态,包括以下任一方式或其组合方式:
确定终端的移动速度超过预设门限时,确定终端从去激活状态切换到空闲状态;
确定业务频率小于预设门限时、或者预设时间内无数据传输,并结合业务特性获知业务没有快速接入需求时,确定终端从去激活状态切换到空闲状态;
确定网络状态发生错误时、或者网络预释放终端时,确定终端从去激活状态切换到空闲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获取业务特征包括以下任一种方式:
获取终端在接入无线网络时传递的业务标识;
在业务承载建立时,通过无线网络获取业务特性;
根据实时业务抽取业务特征。
8.一种无线资源控制RRC状态跃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1710552429.5A 2017-07-07 2017-07-07 一种rrc状态跃迁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094293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52429.5A CN109429374B (zh) 2017-07-07 2017-07-07 一种rrc状态跃迁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52429.5A CN109429374B (zh) 2017-07-07 2017-07-07 一种rrc状态跃迁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29374A CN109429374A (zh) 2019-03-05
CN109429374B true CN109429374B (zh) 2020-12-25

Family

ID=654974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52429.5A Active CN109429374B (zh) 2017-07-07 2017-07-07 一种rrc状态跃迁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42937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05709B (zh) * 2019-09-10 2021-11-05 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网络快速去激活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1586893B (zh) * 2020-04-15 2022-03-1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rrc状态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12272389B (zh) * 2020-10-22 2023-07-21 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终端管理的方法、终端管理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585059A (zh) * 2020-11-30 2022-06-03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终端空闲态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设备
CN115474242A (zh) * 2021-06-10 2022-12-13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81822A (zh) * 2013-10-14 2015-04-2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用户设备的业务状态迁移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4754759A (zh) * 2013-12-31 2015-07-0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rrc状态转移控制与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6658758A (zh) * 2017-02-10 2017-05-1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状态转换方法、状态保持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CN106817736A (zh) * 2015-11-30 2017-06-09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用户终端的控制方法、移动性获取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078236A1 (en) * 2013-12-06 2016-10-12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Layered connectivity in wireless system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81822A (zh) * 2013-10-14 2015-04-2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用户设备的业务状态迁移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4754759A (zh) * 2013-12-31 2015-07-0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rrc状态转移控制与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6817736A (zh) * 2015-11-30 2017-06-09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用户终端的控制方法、移动性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06658758A (zh) * 2017-02-10 2017-05-1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状态转换方法、状态保持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RC State Transition between Connected and Inactive;ITRI;《3GPP TSG-RAN WG2 Meeting #97,Tdoc R2-1701343》;20170217;第1-4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29374A (zh) 2019-03-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29374B (zh) 一种rrc状态跃迁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1356886B2 (en) Method of processing network slice based congestion, device and system thereof
CN112020121B (zh) 一种接入控制的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0431913B (zh) 连接管理方法、用户设备、核心网实体及系统
CN110856229B (zh) 一种网络切换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US933864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application program, and mobile terminal therefor
CN111866937B (zh) 信息上报及接收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586811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和终端
CN112654100B9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和相关网络设备
US20200288385A1 (en) Access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CN110933712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JP7105895B6 (ja) セルサーチ方法及び端末装置
CN110022593B (zh) 一种网络单元的选取方法、网络单元及终端
CN114980066B (zh) 语音通话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055833B (zh) 一种业务优化方法、基站和应用层设备
CN109429285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网络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0636577B (zh) 高速传输噪音监测数据的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022595B (zh) 下行数据发送方法、网络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8401288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通讯终端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2770392A (zh) 通信配置方法及设备
CN112423375B (zh) 一种网络接入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839250B (zh) Gsm随机接入方法及相关产品
JP2021528920A (ja) 緊急通話のための装置、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10049544B (zh) 一种信息同步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0741683B (zh) 网络业务实现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