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53953A - 透明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透明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053953A CN113053953A CN202011498145.0A CN202011498145A CN113053953A CN 113053953 A CN113053953 A CN 113053953A CN 202011498145 A CN202011498145 A CN 202011498145A CN 113053953 A CN113053953 A CN 11305395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sposed
- anode electrode
- power line
- transparent display
- display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5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40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4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4
- 239000011229 inter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8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4
- 238000002834 transmittance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102100036285 25-hydroxyvitamin D-1 alpha hydroxylase, mitochondrial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35
- 101000875403 Homo sapiens 25-hydroxyvitamin D-1 alpha hydroxylase, mitochondrial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35
- 101150049521 NDA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2
- 101100290413 Schizosaccharomyces pombe (strain 972 / ATCC 24843) mcm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2
- 208000036252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1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9000010408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6
- 208000029523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3
- 208000036971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2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2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5538 encap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29910052814 silicon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8439 repair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101150104968 NDA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7
- 229910052581 Si3N4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151 depos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HQVNEWCFYHHQES-UHFFFAOYSA-N silicon nitride Chemical compound N12[Si]34N5[Si]62N3[Si]51N64 HQVNEWCFYHHQE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7
- 101100236731 Schizosaccharomyces pombe (strain 972 / ATCC 24843) mcm5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6
- 101100536478 Schizosaccharomyces pombe (strain 972 / ATCC 24843) nda3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10936 titan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29910001316 Ag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021 depo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10045601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956 allo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2044 organic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719 tita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925 Acrylic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0178 Acrylic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79 Neodym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804 chrom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822 epoxy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37 gold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50 molybden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59 nick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5011 phenolic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6122 polyamide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0647 polyepox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1721 polyim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9719 polyimide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356 singl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KXGFMDJXCMQABM-UHFFFAOYSA-N 2-methoxy-6-methylphenol Chemical compound [CH]OC1=CC=CC([CH])=C1O KXGFMDJXCMQAB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KDLHZDBZIXYQEI-UHFFFAOYSA-N Palladium Chemical compound [Pd] KDLHZDBZIXYQEI-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XUIMIQQOPSSXEZ-UHFFFAOYSA-N Silicon Chemical compound [Si] XUIMIQQOPSSXE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790 adhesiv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25 hole trans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737 period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1568 phenolic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985 plastic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6255 plastic film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096 quantum do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10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703 silic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09 silv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383 yello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100340317 Arabidopsis thaliana IDL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MVVPIAAVGAWJNQ-DOFZRALJSA-N Arachidonoyl dopamine Chemical compound CCCCC\C=C/C\C=C/C\C=C/C\C=C/CCCC(=O)NCCC1=CC=C(O)C(O)=C1 MVVPIAAVGAWJNQ-DOFZRALJSA-N 0.000 description 1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RTAQQCXQSZGOHL-UHFFFAOYSA-N Titanium Chemical compound [Ti] RTAQQCXQSZGOHL-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atomic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56 catabol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731 degra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66 destr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66 deteri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63 pallad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10 reflectomet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780 transparent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1—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the geometry or disposition of pixel element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2—Pixel-defining structures or layers, e.g. bank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05—Electrodes
- H10K50/81—Anodes
- H10K50/813—An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4—Insulating layers formed between TFT elements and OLED element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31—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5—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8—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colour filters or colour changing media [CCM]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05—Electrodes
- H10K59/8051—Anodes
- H10K59/80515—An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91—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 H10K59/8792—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comprising light absorbing layers, e.g. black layer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and not covered by groups H10K10/80, H10K30/80, H10K50/80 or H10K59/80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透明显示装置。公开了可以提高透射区域中的透光率并且增加或最大化非透射区域中的发光面积的透明显示装置。该透明显示装置包括:基板,所述基板设置有包括透射区域和非透射区域的显示区域和包围所述显示区域的非显示区域,所述显示区域中设置有多个子像素;至少一个绝缘层,所述至少一个绝缘层被设置在所述基板上方;阳极电极,所述阳极电极被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绝缘层上方的所述多个子像素中的每一个中;堤部,该堤部被设置在所述阳极电极之间;发光层,该发光层被设置在所述阳极电极上方;以及阴极电极,该阴极电极被设置在所述发光层上方。所述至少一个绝缘层和所述堤部仅被设置在所述非透射区域中。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透明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对显示图像的显示装置的需求以各种形式增加。近来,已广泛利用了诸如液晶显示(LCD)装置、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装置、有机发光显示(OLED)装置、量子点发光显示(QLED)装置这样的各种类型的显示装置。
近来,正在积极进行对用于使用户能够透过显示装置之后查看布置在显示装置相对侧的物体或图像的透明显示装置的研究。
透明显示装置包括在其上显示图像的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其中,显示区域可以包括可以透射外部光的透射区域和非透射区域。重要的是,透明显示装置在透射区域中具有高透光率,并且确保非透射区域中的最大发光面积。
发明内容
本公开是鉴于以上问题作出的,并且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能提高透射区域中的透光率的透明显示装置。
本公开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能增加或最大化非透射区域中的发光面积的透明显示装置。
本公开的其它目的是提供防止当外部光穿过透射区域时出现衍射的透明显示装置。
除了如以上提到的本公开的目的之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根据以下对本公开的描述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附加目的和特征。
按照本公开的一方面,以上目的和其它目的可以通过提供一种透明显示装置来实现,该透明显示装置包括:基板,该基板设置有包括透射区域和非透射区域的显示区域和与所述显示区域相邻的非显示区域,所述显示区域中设置有多个子像素;至少一个绝缘层,所述少一个绝缘层被设置在所述基板上方;阳极电极,该阳极电极被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绝缘层上方的所述多个子像素中的每一个中;堤部,该堤部被设置在所述阳极电极之间;发光层,该发光层被设置在所述阳极电极上方;以及阴极电极,该阴极电极被设置在所述发光层上方。所述至少一个绝缘层和所述堤部仅被设置在所述非透射区域中。
按照本公开的另一方面,以上目的和其它目的可以通过提供一种透明显示装置来实现,该透明显示装置包括:基板,该基板设置有包括透射区域和非透射区域的显示区域和包围所述显示区域的非显示区域,所述显示区域中设置有多个子像素;公共电力线,该公共电力线被设置在所述基板上方并且在第一方向上在所述显示区域中延伸;以及像素电力线,该像素电力线被设置在所述基板上方并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在所述显示区域中延伸。所述透射区域被设置在所述像素电力线和所述公共电力线之间,并且包括多个第二弯曲部。
根据本发明,从透射区域中去除具有高折射率的绝缘层,由此可以提高透射区域的透光率。
另外,根据本公开,从透射区域中去除堤部,由此可以防止在透射区域中出现发黄现象。
另外,根据本公开,公共电力线和像素电力线可以被交替地设置在显示区域中,并且透射区域可以被设置在公共电力线和像素电力线之间。另外,可以在其中选通线与公共电力线彼此交叉的区域中设置第一子像素,并且可以在其中选通线与像素电力线彼此交叉的区域中设置第三子像素,并且可以在第一子像素与第三子像素之间设置第二子像素。因此,本公开可以通过使透射面积最大化来提高透射率。
另外,根据本公开,设置在第一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中的每一个中的阳极电极可以包括第一部分、从第一部分的一侧突出的第二部分以及从第一部分的另一侧突出的第三部分。另外,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可以通过覆盖设置在其下方的金属线来防止由于多条金属线而发生衍射。
另外,根据本公开,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可以被形成在第一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中的每一个中设置的阳极电极中,由此可以在非透射区域中增加或最大化发光区域的面积。
另外,根据本公开,可以在透射区域中设置弯曲部分,由此可以减少由于衍射导致的特定方向上的光集中。
除了以上提到的本公开的效果之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根据本公开的以上描述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附加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根据以下结合附图进行的详细描述,将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以上和其它目的、特征和其它优点,在附图中:
图1是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透明显示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例示了透明显示面板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3是图2中的区域A的放大视图;
图4A是例示了阳极电极、第一层间绝缘层、第二层间绝缘层和堤部的平面图;
图4B是例示了滤色器层的平面图;
图5是沿着图3的线I-I截取的截面图;
图6是沿着图4A和图4B的线II-II截取的截面图;
图7是沿着图4A和图4B的线III-III截取的截面图;
图8A和图8B是例示了第一阳极电极、第二阳极电极和第三阳极电极的形状的视图;
图9是例示了透射区域和非透射区域的形状的视图;
图10是图2中的区域B的放大视图;
图11是沿着图10的线IV-IV截取的截面图;
图12是沿着图10的线V-V截取的截面图;并且
图13是沿着图10的线VI-VI截取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通过参照附图描述的以下实施方式来阐明本公开的优点和特征及其实现方法。然而,本公开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式来实施并且不应该被理解为限于本文中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是彻底和完全的,并且将把本公开的范围充分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另外,本公开仅由权利要求书的范围限定。
附图中为了描述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而公开的形状、大小、比率、角度和数目仅仅是示例,因此,本公开不限于所例示的细节。在整篇说明书中,类似的参考标号是指类似的元件。在下面的描述中,当确定对相关已知功能或配置的详细描述不必要地模糊了本公开的要点时,将省略详细描述。在使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包括”、“具有”和“包含”的情况下,除非使用“仅~”,否则可以添加另一个部分。单数形式的术语可以包括复数形式,除非做相反表示。
在理解元件时,元件被解释为包括误差范围,尽管没有进行明确描述。
在描述位置关系时,例如,当位置关系被描述为“~上”、“~上方”、“~下方”和“~旁边”时,除非使用了“正”或“正好”,否则可以在两个其它部分之间布置一个或更多个部分。
应该理解,虽然在本文中可以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元件,但是这些元件不应该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只是用于将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元件可以被称为第二元件,并且类似地,第二元件可以被称为第一元件。
在描述本公开的元件时,可以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这些术语旨在从其它元件辨识对应元件,并且对应元件的基础、顺序或数目不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表述元件“连接”或“联接”到另一元件应该被理解为,该元件可以直接连接或联接到另一元件,但是可以除非特别提到否则直接连接或联接到另一元件,或者可以在对应元件之间插置第三元件。
本公开的各种实施方式的特征可以被部分或全体彼此联结或组合,并且可以按各种方式彼此相互作用并且在技术上被驱动,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充分理解的。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可以独立于彼此执行,或者可以一起按相互依赖关系来执行。
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透明显示装置的示例。只要有可能,就将在附图中通篇使用相同的参考标号来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图1是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透明显示装置的立体图。
下文中,X轴指示与选通线平行的线,Y轴指示与数据线平行的线,并且Z轴指示透明显示装置100的高度方向。
尽管已基于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透明显示装置100被实施为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对说明书进行了描述,但是透明显示装置100可以被实施为液晶显示装置、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量子点发光显示器(QLED)或电泳显示装置。
参照图1,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透明显示装置100包括透明显示面板110、源极驱动集成电路(IC)210、柔性膜220、电路板230和定时控制器240。
透明显示面板110可以包括彼此面对的第一基板111和第二基板112。第二基板112可以是封装基板。第一基板111可以是使用半导体工艺形成的塑料膜、玻璃基板或硅晶圆基板。第二基板112可以是塑料膜、玻璃基板或封装膜。第一基板111和第二基板112可以由透明材料制成。
栅极驱动器按照从定时控制器240提供的选通控制信号向选通线供应选通信号。可以通过面板内栅极驱动器(GIP)方法将栅极驱动器设置在透明显示面板110的显示区域的一侧或透明显示面板110的两个外围侧的非显示区域中。以另一种方式,栅极驱动器可以被制造在驱动芯片中,可以被安装在柔性膜上,并且可以通过载带自动键合(TAB)方法被附接到透明显示面板110的显示区域的一侧或透明显示面板110的两个外围侧的非显示区域。
源极驱动IC 210从定时控制器240接收数字视频数据和源极控制信号。源极驱动IC 210按照源极控制信号将数字视频数据转换成模拟数据电压,并且将模拟数据电压供应到数据线。如果源极驱动IC 210被制造在驱动芯片中,则可以通过膜上芯片(COF)方法或塑料上芯片(COP)方法将源极驱动IC 210安装在柔性膜220上。
诸如电力焊盘和数据焊盘这样的焊盘可以被形成在透明显示面板110的非显示区域中。将焊盘与源极驱动IC 210连接的线和将焊盘与电路板230的线连接的线可以被形成在柔性膜220中。柔性膜220可以使用各向异性导电膜附接到焊盘上,由此焊盘可以与柔性膜220的线连接。
图2是例示了透明显示面板的示意性平面图,图3是图2中的区域A的放大视图,图4A是例示了阳极电极、第一层间绝缘层、第二层间绝缘层和堤部的平面图,图4B是例示了滤色器层的平面图,图5是沿着图3的线I-I截取的截面图,图6是沿着图4A和图4B的线II-II截取的截面图,图7是沿着图4A和图4B的线III-III截取的截面图,图8A和图8B是例示了第一阳极电极、第二阳极电极和第三阳极电极的形状的视图,并且图9的(a)-(e)是例示了透射区域和非透射区域的形状的视图。
基板111可以包括其中形成有像素P以显示图像的显示区域DA以及不显示图像的非显示区域NDA。
如图3中所示,显示区域DA包括透射区域TA和非透射区域NTA。透射区域TA是外部入射光中的大部分穿过的区域,并且非透射区域NTA是外部入射光中的大部分无法透过的区域。例如,透射区域TA可以是透光率大于α%(例如,90%)的区域,并且非透射区域NTA可以是透光率小于β%(例如,50%)的区域。此时,α大于β。由于透射区域TA,用户能观看布置在透明显示面板110的后表面上的对象或背景。
非透射区域NTA可以设置有像素电力线VDDL、公共电力线VSSL、参考线、数据线、选通线GL和像素P。
可以从不同的视角考虑透射区域TA和非透射区域NTA。在第一视角,透射区域TA可以被认为是作为显示器上透射的所有区域之和的单个区域TA。在这方面,将该区域作为透射区域TA来标记和讨论是适当的。在第二视角,可以将透射区域TA考虑并视为多个单独区域。在这方面,每个单独区域TA是一个透射区域,并且存在构成显示器的多个透射区域TA。
以类似的方式,在第一视角,非透射区域NTA可以被认为是作为显示器上非透射的所有区域之和的单个区域NTA。在这方面,将该区域作为非透射区域NTA来标记和讨论并整体上参考该区域是适当的。在第二视角,可以将非透射区域NTA考虑并且视为多个单独区域NTA。在这方面,每个单独区域NTA是一个非透射区域,并且在显示器中存在多个非透射区域NTA。非透射区域NTA可以被认为是成行运行的,并且存在若干个单独的行。此外,可以认为非透射区域NTA作为成列运行,并且存在与其他NTA的行相交的若干个单独的列。或者,一个非透射区域NTA可以被认为是围绕单个透射区域TA的区域,并且可以看到,各个非透射区域NTA彼此邻接。在这方面,存在多个非透射区域,对于它们,在一些实施例中,它们中的每一个都与另一个非透射区域NTA邻接或在某些情况下相交。
选通线GL可以在第一方向(X轴方向)上延伸,并且可以与显示区域DA中的像素电力线VDDL、公共电力线VSSL和数据线交叉。
像素电力线VDDL、公共电力线VSSL、参考线和数据线可以在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延伸。此时,像素电力线VDDL和公共电力线VSSL可以被交替地设置在显示区域DA中。透射区域TA可以被设置在像素电力线VDDL和公共电力线VSSL之间。
像素P发射预定的光,以显示图像。发射区域EA可以对应于像素P中的从其发射光的区域。
每个像素P可以包括第一子像素P1、第二子像素P2和第三子像素P3。第一子像素P1可以被设置成包括发射绿光的第一发光区域EA1,第二子像素P2可以被设置成包括发射红光的第二发光区域EA2,并且第三子像素P3可以被设置成包括发射蓝光的第三发光区域EA3,但是这些子像素不限于此。每个像素P还可以包括发射白光W的子像素。可以以各种方式改变子像素P1、P2和P3的布置顺序。
下文中,为了便于描述,将基于第一子像素P1是发射绿光的绿色子像素、第二子像素P2是发射红光的红色子像素并且第三子像素P3是发射蓝光的蓝色子像素来给出描述。
第一子像素P1和第三子像素P3中的每一个可以被设置为与第一交叉区域IA1和第二交叉区域IA2中的任一个交叠,在第一交叉区域IA1中公共电力线VSSL与选通线GL彼此交叉,并且在第二交叉区域IA2中像素电力线VDDL与选通线GL彼此交叉。
例如,如图3中所示,第一子像素P1可以被设置为与其中公共电力线VSSL与选通线GL彼此交叉的第一交叉区域IA1交叠,但是不限于此。第三子像素P3可以被设置为与其中像素电力线VDDL与选通线GL彼此交叉的第二交叉区域IA2交叠,但是不限于此。第一子像素P1可以被设置为与第二交叉区域IA2交叠,并且第三子像素P3可以被设置为与第一交叉区域IA1交叠。另外,第一子像素P1和第三子像素P3可以沿着公共电力线VSSL交替设置,或者可以沿着像素电力线VDDL交替设置。
第二子像素P2可以被设置在第一交叉区域IA1和第二交叉区域IA2之间。例如,第二子像素P2可以被设置在第一子像素P1和第三子像素P3之间。此时,第二子像素P2可以与选通线GL交叠。
如图5中所示的第一子像素P1、第二子像素P2和第三子像素P3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含有电容器、薄膜晶体管等的电路元件和发光二极管。薄膜晶体管可以包括开关晶体管、感测晶体管和驱动晶体管T。
开关晶体管按照供应到选通线GL的选通信号进行开关,并且用于向驱动晶体管T供应从数据线供应的数据电压。
感测晶体管用于感测作为图像质量下降原因的驱动晶体管T的阈值电压偏差。
驱动晶体管T按照从开关晶体管供应的数据电压进行开关,以用从像素电力线VDDL供应的电源产生数据电流,并且用于将所产生的数据电流供应到像素的阳极电极120。
驱动晶体管T包括有源层ACT、栅极GE、源极SE和漏极DE。
详细地,有源层ACT可以被设置在第一基板111上方。有源层ACT可以由基于硅的半导体材料或基于氧化物的半导体材料形成。缓冲层(未示出)可以被设置在有源层ACT和第一基板111之间。
栅极绝缘层GI可以被设置在有源层ACT上方。栅极绝缘层GI可以由无机膜(例如,硅氧化物(SiOx)膜、硅氮化物(SiNx)膜或SiOx和SiNx的多层膜)形成。
栅极GE可以被设置在栅极绝缘层GI上方。栅极GE可以由用Mo、Al、Cr、Au、Ti、Ni、Nd和Cu中的任一种或其合金制成的单层或多层形成。
第一层间绝缘层ILD1和第二层间绝缘层ILD2可以被设置在栅极GE上方。第一层间绝缘层ILD1和第二层间绝缘层ILD2可以由无机层(例如,硅氧化物(SiOx)层、硅氮化物(SiNx)层或SiOx和SiNx的多层)形成。
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透明显示面板110中,设置在第一基板110和阳极电极120之间的绝缘层(特别地,无机层中的一些)可以仅被设置在非透射区域中,而可以不被设置在透射区域中。
详细地,设置在第一基板110和阳极电极120之间的绝缘层可以包括栅极绝缘层GI、第一层间绝缘层IDL1和第二层间绝缘层ILD2。
栅极绝缘层GI、第一层间绝缘层ILD1和第二层间绝缘层ILD2中的每一个可以由诸如折射率为1.4至1.5的硅氧化物(SiOx)层或折射率为1.8至1.9的硅氮化物(SiNx)层这样的无机层制成。如果在透射区域TA中形成诸如SiNx这样的高折射层,则外部入射光可以被高折射层反射,由此会出现光损失。结果,在透射区域TA中,透明显示面板110的透射率可能减小。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透明显示面板110可以从透射区域TA中去除高折射层,以提高透射区域TA中的透射率。
栅极绝缘层GI、第一层间绝缘层ILD1和第二层间绝缘层ILD2中的至少一个可以由硅氮化物(SiNx)层形成。例如,栅极绝缘层GI可以由硅氧化物(SiOx)层形成,并且第一层间绝缘层ILD1和第二层间绝缘层ILD2可以由硅氮化物(SiNx)层形成。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层间绝缘层ILD1和第二层间绝缘层ILD2可以仅被设置在非透射区域NTA中,并且可以不被设置在透射区域TA中。
又例如,栅极绝缘层GI、第一层间绝缘层ILD1和第二层间绝缘层ILD2全都可以由硅氮化物(SiNx)层形成。在这种情况下,栅极绝缘层GI、第一层间绝缘层ILD1和第二层间绝缘层ILD2可以仅被设置在非透射区域NTA中,并且可以不被设置在透射区域TA中。
再例如,仅第二层间绝缘层ILD2可以由硅氮化物(SiNx)层形成。在这种情况下,第二层间绝缘层ILD2可以仅被设置在非透射区域NTA中,并且可以不被设置在透射区域TA中。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透明显示面板110可以防止外部光在透射区域TA中有损失,由此可以提高透射区域中的透射率。
源极SE和漏极DE可以被设置在第二层间绝缘层ILD2上方。源极SE和漏极DE中的一个可以通过穿过栅极绝缘层GI以及第一层间绝缘层ILD1和第二层间绝缘层ILD2的第二接触孔CH2连接到有源层ACT。例如,漏极DE可以通过穿过栅极绝缘层GI以及第一层间绝缘层ILD1和第二层间绝缘层ILD2的第二接触孔CH2连接到有源层ACT。
源极SE和漏极DE可以由用Mo、Al、Cr、Au、Ti、Ni、Nd和Cu中的任一种或其合金制成的单层或多层形成。
第一平整层PLN1可以被设置在源极SE和漏极DE上方,以使因驱动晶体管T引起的台阶差平整。第一平整层PLN1可以由有机层(例如,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聚酰胺树脂、聚酰亚胺树脂等)形成。
阳极辅助电极115可以被设置在第一平整层PLN1上方。阳极辅助电极115可以通过穿过第一平整层PLN1的第三接触孔CH3连接到源极SE和漏极DE中的一个。例如,阳极辅助电极115可以通过穿过第一平整层PLN1的第三接触孔CH3连接到漏极DE。
阳极辅助电极115可以由用Mo、Al、Cr、Au、Ti、Ni、Nd和Cu中的任一种或其合金制成的单层或多层形成。
第二平整层PLN2可以被形成在阳极辅助电极115上方。第二平整层PLN2可以由有机层(例如,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聚酰胺树脂、聚酰亚胺树脂等)形成。
包括阳极电极120、发光层130、阴极电极140和堤部125的发光二极管被设置在第二平整层PLN2上方。
阳极电极120可以被设置在第二平整层PLN2上方,并且可以与驱动晶体管T连接。详细地,阳极电极120可以通过穿过第二平整层PLN2的第一接触孔CH1连接到阳极辅助电极115。由于阳极辅助电极115通过第三接触孔CH3连接到驱动晶体管T的源极SE或漏极DE,因此阳极电极120可以与驱动晶体管T电连接。
可以针对子像素P1、P2和P3中的每一个设置阳极电极120。详细地,一个阳极电极120可以被形成在第一子像素P1中,另一个阳极电极120可以被形成在第二子像素P2中,并且其它阳极电极120可以被形成在第三子像素P3中。阳极电极120未被设置在透射区域TA中。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阳极电极120可以包括第一阳极电极121、第二阳极电极122和第三阳极电极123。
第一阳极电极121可以被设置在公共电力线VSSL上方。详细地,第一阳极电极121可以被设置为与其中公共电力线VSSL与选通线GL彼此交叉的第一交叉区域IA1交叠。
可以沿着公共电力线VSSL在公共电力线VSSL上方设置多个第一阳极电极121。设置有多个第一阳极电极121的子像素可以是第一子像素P1和第三子像素P3中的至少一个。例如,设置有多个第一阳极电极121的子像素可以是第一子像素P1。又例如,设置有多个第一阳极电极121的子像素可以是第三子像素P3。例如,设置有多个第一阳极电极121的子像素可以是第一子像素P1和第三子像素P3。此时,第一子像素P1和第三子像素P3可以被交替地设置在公共电力线VSSL上方。
第三阳极电极123可以被设置在像素电力线VDDL上方。详细地,第三阳极电极123可以被设置为与其中像素电力线VDDL与选通线GL彼此交叉的第二交叉区域IA2交叠。
可以沿着像素电力线VDDL在像素电力线VDDL上方设置多个第三阳极电极123。设置有多个第三阳极电极123的子像素可以是第一子像素P1和第三子像素P3中的至少一个。例如,设置有多个第三阳极电极123的子像素可以是第一子像素P1。又例如,设置有多个第三阳极电极123的子像素可以是第三子像素P3。再例如,设置有多个第三阳极电极123的子像素可以是第一子像素P1和第三子像素P3。此时,第一子像素P1和第三子像素P3可以被交替地设置在像素电力线VDDL上方。
第二阳极电极122可以被设置在第一阳极电极121和第三阳极电极123之间。详细地,第二阳极电极122可以被设置在设置在第一交叉区域IA1和第二交叉区域IA2之间的选通线GL上方。
第一阳极电极121和第三阳极电极123可以具有与第二阳极电极122的形状不同的形状。
详细地,如图8A中所示,第一阳极电极121可以包括第一部分121a和第二部分121b。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阳极电极121还可以包括第三部分121c。
第一阳极电极121的第一部分121a可以被设置为与其中公共电力线VSSL与选通线GL彼此交叉的第一交叉区域IA1交叠。例如,如图8A中所示,第一阳极电极121的第一部分121a可以具有矩形形状,但不限于此。第一阳极电极121的第一部分121a可以被形成为诸如圆形、半圆形和多边形形状这样的各种形状。
第一阳极电极121的第一部分121a的下方可以设置有诸如开关晶体管、感测晶体管和驱动晶体管T这样的薄膜晶体管及电容器。第一阳极电极121的第一部分121a可以具有宽度WA1,宽度WA1可以至少部分地或完全覆盖设置在第一部分121a下方的薄膜晶体管和电容器。
第一阳极电极121的第二部分121b可以从第一部分121a的一条边S1-1突出。此时,第一阳极电极121的第二部分121b可以被设置在公共电力线VSSL上方。即,第一部分121a的一条边S1-1可以对应于与公共电力线VSSL交叉的边。第一阳极电极121的第二部分121b可以朝向公共电力线VSSL延伸的方向(即,第二方向(Y轴方向))突出。
第一阳极电极121的第二部分121b可以包括面对第一部分121a的第一边S2-1以及将第一边S2-1与第一部分121a连接的第二边S2-2和第三边S2-3。
第一阳极电极121的第二部分121b可以在第一边S2-1处具有宽度WA2,宽度WA2小于第一阳极电极121的第一部分121a的宽度WA1。如图7中所示,第一阳极电极121的第二部分121b的下方可以设置有多条金属线,例如,公共电力线VSSL、数据线DL1和DL2以及参考线VREFL1和VREFL2。此时,公共电力线VSSL、数据线DL1和DL2以及参考线VREFL1和VREFL2可以在同一方向(即,如图3中所示的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平行设置。因此,第一阳极电极121的第二部分121b可以以宽度WA2至少部分地或完全覆盖多条金属线,宽度WA2小于第一阳极电极121的第一部分121a的宽度WA1。
此外,如图8A中所示,第一阳极电极121的第二部分121b可以在第一边S2-1和第一部分121a之间设置有第一弯曲部CV1。详细地,第一阳极电极121的第二部分121b可以包括将第一边S2-1与第一部分121a连接的第二边S2-2和第三边S2-3。第一阳极电极121的第二部分121b的第二边S2-2可以包括用曲线从一点连接到第一部分121a的一个第一弯曲部CV1。另外,第一阳极电极121的第二部分121b的第三边S2-3可以包括用曲线从一点连接到第一部分121a的另一个第一弯曲部CV1。此时,第一弯曲部CV1可以被朝向内方向凹进。
第一阳极电极121的第三部分121c可以从第一部分121a的另一条边S1-2突出。此时,第一阳极电极121的第三部分121c可以被设置在公共电力线VSSL上方。即,第一部分121a的另一条边S1-2可以对应于与公共电力线VSSL交叉并面对一条边S1-1的边。第一阳极电极121的第三部分121c可以朝向公共电力线VSSL延伸的方向(即,第二方向(Y轴方向))突出。
第一阳极电极121的第三部分121c可以包括面对第一部分121a的第一边S3-1以及将第一边S3-1与第一部分121a连接的第二边S3-2和第三边S3-3。
第一阳极电极121的第三部分121c可以在第三边S3-1处具有宽度WA3,宽度WA3小于第一阳极电极121的第一部分121a的宽度WA1。如图7中所示,第一阳极电极121的第三部分121c可以在其下方设置有多条金属线,例如,公共电力线VSSL、数据线DL1和DL2以及参考线VREFL1和VREFL2。此时,公共电力线VSSL、数据线DL1和DL2以及参考线FREFL1和FREFL2可以在同一方向(即,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平行设置。因此,第一阳极电极121的第三部分121c可以以宽度WA2至少部分地或完全覆盖多条金属线,宽度WA2小于第一阳极电极121的第一部分121a的宽度WA1。
在第一阳极电极121的第三部分121c中,第一边S3-1处的宽度WA3可以等于(或基本等于)第一阳极电极121的第二部分121b的宽度WA2。第一阳极电极121的第三部分121c和第一阳极电极121的第二部分121b可以通过插置第一阳极电极121的第一部分121a而具有对称的形状。
此外,如图8A中所示,第一阳极电极121的第三部分121c可以在第一边S3-1和第一部分121a之间设置有第一弯曲部CV1。详细地,第一阳极电极121的第三部分121c可以包括将第一边S3-1与第一部分121a连接的第二边S3-2和第三边S3-3。第一阳极电极121的第三部分121c的第二边S3-2可以包括用曲线从一点连接到第一部分121a的一个第一弯曲部CV1。另外,第一阳极电极121的第三部分121c的第三边S3-3可以包括用曲线从一点连接到第一部分121a的另一个第一弯曲部CV1。此时,弯曲部CV可以被朝向内方向凹进。
如图8A中所示,第三阳极电极123可以包括第一部分123a和第二部分123b。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三阳极电极123还可以包括第三部分123c。
第三阳极电极123的第一部分123a可以被设置为与其中像素电力线VDDL与选通线GL彼此交叉的第二交叉区域IA2交叠。例如,如图8A中所示,第三阳极电极123的第一部分123a可以具有矩形形状,但不限于此。第三阳极电极123的第一部分123a可以被形成为诸如圆形、半圆形和多边形形状这样的各种形状。
第三阳极电极123的第一部分123a的下方可以设置有诸如开关晶体管、感测晶体管和驱动晶体管T这样的薄膜晶体管及电容器。第三阳极电极123的第一部分123a可以具有宽度WA1,宽度WA1可以至少部分地或完全覆盖设置在第一部分123a下方的薄膜晶体管和电容器。
第三阳极电极123的第二部分123b可以从第一部分123a的一条边S1-1突出。此时,第三阳极电极123的第二部分123b可以被设置在像素电力线VDDL上方。即,第一部分123a的一条边S1-1可以对应于与像素电力线VDDL交叉的边。第三阳极电极123的第二部分123b可以朝向像素电力线VDDL延伸的方向(即,第二方向(Y轴方向))突出。
第三阳极电极123的第二部分123b可以包括面对第一部分123a的第一边S2-1以及将第一边S2-1与第一部分123a连接的第二边S2-2和第三边S2-3。
第三阳极电极123的第二部分123b可以在第一边S2-1处具有宽度WA2,宽度WA2小于第三阳极电极123的第一部分123a的宽度WA1。第三阳极电极123的第二部分123b的下方可以设置有多条金属线,例如,像素电力线VDDL、数据线DL1和DL2以及参考线VREFL1和VREFL2。此时,像素电力线VDDL、数据线DL1和DL2以及参考线VREFL1和VREFL2可以在同一方向(即,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平行设置,如图3中所示。因此,第三阳极电极123的第二部分123b可以以宽度WA2至少部分地或完全覆盖多条金属线,宽度WA2小于第三阳极电极123的第一部分123a的宽度WA1。
此外,如图8A中所示,第三阳极电极123的第二部分123b可以在第一边S2-1和第一部分123a之间设置有第一弯曲部CV1。详细地,第三阳极电极123的第二部分123b可以包括将第一边S2-1与第一部分123a连接的第二边S2-2和第三边S2-3。第三阳极电极123的第二部分123b的第二边S2-2可以包括用曲线从一点连接到第一部分123a的一个第一弯曲部CV1。另外,第三阳极电极123的第二部分123b的第三边S2-3可以包括用曲线从一点连接到第一部分123a的另一个第一弯曲部CV1。此时,弯曲部CV可以被朝向内方向凹进。
第三阳极电极123的第三部分123c可以从第一部分123a的另一条边S1-2突出。此时,第三阳极电极123的第三部分123c可以被设置在像素电力线VDDL上方。即,第一部分123a的另一条边S1-2可以对应于与像素电力线VDDL交叉并面对一条边S1-1的边。第三阳极电极123的第三部分123c可以朝向像素电力线VDDLL延伸的方向(即,第二方向(Y轴方向))突出。
第三阳极电极123的第三部分123c可以包括面对第一部分123a的第一边S3-1以及将第一边S3-1与第一部分123a连接的第二边S3-2和第三边S3-3。
第三阳极电极123的第三部分123c可以在第一边S3-1处具有宽度WA3,宽度WA3小于第三阳极电极123的第一部分123a的宽度WA1。第三阳极电极123的第三部分123c的下方可以设置有多条金属线,例如,像素电力线VDDL、数据线DL1和DL2以及参考线VREFL1和VREFL2。此时,像素电力线VDDL、数据线DL1和DL2以及参考线VREFL1和VREFL2可以在同一方向(即,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平行设置。因此,第三阳极电极123的第三部分123c可以以宽度WA2至少部分地或完全覆盖多条金属线,宽度WA2小于第三阳极电极123的第一部分123a的宽度WA1。
在第三阳极电极123的第三部分123c中,第一边S3-1处的宽度WA3可以等于(或基本等于)第三阳极电极123的第二部分123b的宽度WA2。第三阳极电极123的第三部分123c和第三阳极电极123的第二部分123b可以通过插置第三阳极电极123的第一部分123a而具有对称的形状。
此外,如图8A中所示,第三阳极电极123的第三部分123c可以在第一边S3-1和第一部分123a之间设置有第一弯曲部CV1。详细地,第三阳极电极123的第三部分123c可以包括将第一边S3-1与第一部分123a连接的第二边S3-2和第三边S3-3。第三阳极电极123的第三部分123c的第二边S3-2可以包括用曲线从一点连接到第一部分123a的一个第一弯曲部CV1。另外,第三阳极电极123的第三部分123c的第三边S3-3可以包括用曲线从一点连接到第一部分123a的另一个第一弯曲部CV1。此时,第一弯曲部CV1可以被朝向内方向凹进。
此外,如图8B中所示,第二阳极电极122可以仅设置有第一部分122a。如图8B中所示,第二阳极电极122的第一部分122a可以具有矩形形状,但不限于此。第二阳极电极122的第一部分122a可以被形成为诸如圆形、半圆形和多边形形状这样的各种形状。
第二阳极电极122的第一部分122a的下方可以设置有诸如开关晶体管、感测晶体管和驱动晶体管T这样的薄膜晶体管及电容器。第二阳极电极122的第一部分122a可以具有宽度WA4,宽度WA4可以覆盖设置在第一部分122a下方的薄膜晶体管和电容器。第二阳极电极122的第一部分122a的宽度WA4可以小于第一阳极电极121的第一部分121a和第三阳极电极123的第一部分123a的宽度WA1,但不限于此。第二阳极电极122的第一部分122a的宽度WA4可以等于第一阳极电极121的第一部分121a和第三阳极电极123的第一部分123a的宽度WA1。
此外,与第一阳极电极121和第三阳极电极123不同,第二阳极电极122不包括从第一部分122a突出的部分。第二阳极电极122与在第一方向(X轴方向)上延伸的选通线GL交叠,而不与在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延伸的公共电力线VSSL或像素电力线VDDL交叠。因此,如果在第二阳极电极122中形成从第一部分122a向第二方向(Y轴方向)突出的部分,则需要非透射区域NTA,并且透射区域TA的面积可能减小。因此,第二阳极电极122可以优选地仅由第一部分122a制成。
结果,第二阳极电极122的面积可以小于第一阳极电极121和第三阳极电极123的面积。因此,设置有第二阳极电极122的第二子像素P2的发光面积可以小于设置有第一阳极电极121或第三阳极电极123的第一子像素P1和第三子像素P3的发光面积。第二子像素P2可以是发射红光的红色子像素。通常,由于红色子像素具有比绿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更出色的寿命,因此即使红色子像素以小的面积形成,透明显示面板110的寿命也不会缩短。
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透明显示面板110中,第一阳极电极121和第三阳极电极123可以包括第一部分121a和123a以及在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从第一部分121a和123a突出的第二部分121b和123b以及第三部分121c和123c。
此时,第二部分121b和123b以及第三部分121c和123c可以覆盖设置在其下方并且在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延伸的多条金属线。此时,多条金属线可以包括诸如公共电力线VSSL或像素电力线VDDL这样的电力线PL、数据线DL1和DL2以及参考线VREFL1和VREFL2。如图7中所示,数据线DL1和DL2以及参考线VREFL1和VREFL2可以被设置为在同一层中彼此间隔开。例如,数据线DL1和DL2以及参考线VREFL1和VREFL2可以被设置为在同一层中与驱动晶体管T的源极SE和漏极DE间隔开。公共电力线VSSL或像素电力线VDDL可以与阳极辅助电极115设置在同一层中。
如果这些金属线被平行地设置成彼此间隔开,则在金属线之间可能形成尤其是线性或矩形形状的狭缝。如果外部光穿过狭缝,会发生衍射。
衍射可以意味着在随着光穿过狭缝在平面波变成球面波之后在球面波中发生干涉。因此,当在球面波中出现内插干涉和相消干涉时,穿过狭缝的外部光可能具有不规则的光强度。结果,布置在透明显示面板110相对侧的对象或图像的清晰度会降低。
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透明显示面板110中,在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从第一部分121a和123a突出的第三部分121c和123c以及第二部分121b和123b可以被形成在第一阳极电极121和第三阳极电极123中,以覆盖设置在第一阳极电极121和第三阳极电极123下方的多条金属线(如有可能)。因此,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透明显示面板110可以防止由于多条金属线而发生衍射。
此外,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透明显示面板110可以通过在第一阳极电极121和第三阳极电极123中形成第二部分121b和123b以及第三部分121c和123c来增加发光区域EA的面积。
另外,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透明显示面板110中,第一阳极电极121和第三阳极电极123的第二部分121b和123b以及第三部分121c和123c可以具有能覆盖多条金属线的最小宽度WA2和WA3。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7中所示,第一阳极电极121和第三阳极电极123的第二部分121b和123b以及第三部分121c和123c可以具有与设置在其下方的多条信号线中的最外侧线的端部相等的平面位置上的端部。此时,多条信号线可以包括诸如公共电力线VSSL或像素电力线VDDL这样的电力线PL、数据线DL1和DL2以及参考线VREFL1和VREFL2。
例如,如图7中所示,第一阳极电极121和第三阳极电极123的第二部分121b和123b以及第三部分121c和123c可以具有与设置在最外侧的第一数据线DL1的端部相等的平面位置上的一个端部。另外,如图7中所示,第一阳极电极121和第三阳极电极123的第二部分121b和123b以及第三部分121c和123c可以具有与设置在最外侧的第二数据线DL2的端部相等的平面位置上的另一端部。
另外,第一阳极电极121的第一部分121a、第二阳极电极122的第一部分122a和第三阳极电极123的第一部分123a可以具有能覆盖多条金属线的最小宽度。
详细地,第一阳极电极121的第一部分121a、第二阳极电极122的第一部分122a和第三阳极电极123的第一部分123a的下方可以设置有多个电路元件。多个电路元件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从与驱动晶体管T的栅极GE、源极SE、漏极DE和阳极辅助电极115中的任一个相同的层延伸的多条信号线SL。如图6中所示,第一阳极电极121的第一部分121a、第二阳极电极122的第一部分122a和第三阳极电极123的第一部分123a可以具有与设置在其下方的多条信号线的最外侧线的端部相等的平面位置上的端部。因此,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透明显示面板110可以确保透射区域TA的最大面积,并且可以提高透射率。
第一阳极电极121、第二阳极电极122和第三阳极电极123可以由诸如铝和钛的沉积结构(Ti/Al/Ti)、铝和ITO的沉积结构(ITO/Al/ITO)、Ag合金以及Ag合金和ITO的沉积结构(ITO/Ag合金/ITO)这样的高反射率的金属材料形成。Ag合金可以是银(Ag)、钯(Pb)和铜(Cu)的合金。
堤部125可以被设置在第二平整层PLN2上方。另外,堤部125可以被设置在阳极电极120之间。详细地,堤部125可以被设置在被设置成在第一方向(X轴方向)上彼此邻接的第一阳极电极121、第二阳极电极122和第三阳极电极123之间。另外,堤部125可以被设置在沿着第二方向(Y轴方向)设置在公共电力线VSSL上方的多个第一阳极电极121之间。另外,堤部125可以被设置在沿着第二方向(Y轴方向)设置在像素电力线VDDL上方的多个第三阳极电极123之间。
堤部125可以被形成为覆盖第一阳极电极121、第二阳极电极122和第三阳极电极123的每个边缘,并且使第一阳极电极121、第二阳极电极122和第三阳极电极123中的每一个部分地暴露。因此,堤部125可以防止由于集中在第一阳极电极121、第二阳极电极122和第三阳极电极123的端部上的电流而导致发光效率劣化。堤部125可以仅被设置在非透射区域NTA中,并且可以不被设置在透射区域TA中。
堤部125可分别限定子像素P1、P2和P3的发光区域EA1、EA2和EA3。子像素P1、P2和P3的发光区域EA1,EA2和EA3中的每一个指示其中依次沉积有阳极电极120、发光层130和阴极电极140然后来自阳极电极120的空穴与来自阴极电极140的电子在发光层130中彼此复合以发射光的区域。在这种情况下,其中未形成堤部125并且使阳极电极120暴露的区域可以是发光区域EA,而其他区域可以是非发光区域NEA。
堤部125可以仅被设置在非透射区域NTA中,并且可以不被设置在透射区域TA中。堤部125由于其材料特性而可以具有淡黄色。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透明显示面板110中,因为堤部125未形成在透射区域TA中,所以可以防止透射区域TA中出现发黄现象。
此外,堤部125可以具有与设置在阳极电极120和第一基板111之间的至少一个绝缘层的端部不同的端部。详细地,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透明显示面板110中,堤部125可以仅被设置在非透射区域NTA中,并且可以不被设置在透射区域TA中。另外,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透明显示面板110中,设置在阳极电极120和第一基板111之间的绝缘层中的至少一个可以仅被形成在非透射区域NTA中,并且可以不被设置在透射区域TA中。绝缘层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包括栅极绝缘层GI、第一层间绝缘层ILD1和第二层间绝缘层ILD2。
透射区域TA与堤部125的端部之间的距离d2可以比透射区域TA与至少一个绝缘层(例如,第一层间绝缘层ILD1和第二层间绝缘层ILD2各自的端部)之间的距离d1长。即,至少一个绝缘层的端部可以被形成为比堤部125的端部更靠近透射区域TA。
由于工艺误差,导致堤部125可以与透射区域TA部分地交叠。由于堤部125有淡黄色,因此透明显示面板110可以在其中设置有堤部125的透射区域TA中有淡黄色,并且用户可以识别到该淡黄色。
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透明显示面板110中,即使出现工艺误差,透射区域TA与堤部125的端部之间的距离d2也可以充分地形成,使得堤部125可以不与透射区域TA交叠。
此外,设置在阳极电极120和第一基板111之间的至少一个绝缘层可以具有足够的面积,以保护设置在非透射区域NTA中的电路元件,例如,驱动晶体管T。可以形成至少一个绝缘层来覆盖其中形成有电路元件的区域。此外,至少一个绝缘层可以被形成在其端部与其中形成有驱动晶体管T的区域间隔开足够距离的位置处,以提高电路元件的可靠性。因此,透射区域TA与至少一个绝缘层的端部之间的距离d1可以比透射区域TA与堤部125的端部之间的距离d2短。
此外,图7示出了透射区域TA与至少一个绝缘层的端部之间的距离d1长于0,但不限于此。透射区域TA与至少一个绝缘层的端部之间的距离d1可以为0。
如果设置在阳极电极120与第一基板111之间的至少一个绝缘层包括多个绝缘层,则如图7中所示的多个绝缘层可以具有相同的端部,但不限于此。
多个绝缘层可以具有彼此不同的端部。例如,第一层间绝缘层ILD1和第二层间绝缘层ILD2可以不设置在透射区域TA中。在这种情况下,透射区域TA与第一层间绝缘层ILD1的端部之间的距离可以比透射区域TA与第二层间绝缘层ILD2的端部之间的距离短。即,第一层间绝缘层ILD1和第二层间绝缘层ILD2可以具有阶梯型沉积结构。阶梯型沉积结构可以使台阶差减小,由此可以防止在绝缘膜上方形成的第一平整层PLN1中出现表面间隙。
堤部125可以由有机层(例如,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聚酰胺树脂、聚酰亚胺树脂等)形成。
有机发光层130可以被设置在阳极电极120上方。有机发光层130可以包括空穴传输层、发光层和电子传输层。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向阳极电极120和阴极电极140施加电压,则空穴和电子分别通过空穴传输层和电子传输层移动到发光层,并且在发光层中彼此复合,以发射光。
如图5中所示的有机发光层130可以包括各自针对子像素P1、P2和P3中的每一个形成的发光层。例如,发射绿光的绿色发光层131可以被形成在第一子像素P1中,发射红光的红色发光层132可以被形成在第二子像素P2中,并且发射蓝光的蓝色发光层133可以被形成在第三子像素P3中。在这种情况下,有机发光层130的发光层没有被形成在透射区域TA中。
阴极电极140可以被设置在有机发光层130和堤部125上方。阴极电极140可以被设置在透射区域TA以及包括发光区域EA的非透射区域NTA中,但是不限于此。阴极电极140可以仅被设置在包括发光区域EA的非透射区域NTA中,并且可以不被设置在透射区域TA中,以提高透射率。
阴极电极140可以是针对子像素P1、P2和P3共同形成的公共层,以向子像素P1、P2和P3施加相同的电压。阴极电极140可以由能透射光的诸如ITO和IZO这样的透明导电材料(TCO)形成,或者可以由诸如Mg、Ag或Mg和Ag的合金这样的半透射导电材料形成。如果阴极电极140由半透射导电材料形成,则可以通过微腔来增强发光效率。
封装层150可以被设置在发光二极管上方。封装层150可以被形成在阴极电极140上方,以覆在阴极电极140上。封装层150用于防止氧气或水渗透到有机发光层130和阴极电极140中。为此目的,封装层15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无机膜和至少一个有机膜。
此外,尽管未在图5中示出,但是可以在阴极电极140和封装层150之间另外形成覆盖层。
滤色器层170可以被设置在封装层150上方。滤色器层170可以被设置在第二基板112的面对第一基板111的一个表面上方。在这种情况下,设置有封装层150的第一基板111和设置有滤色器层170的第二基板112可以通过粘合剂层160彼此接合。此时,粘合剂层160可以是光学透明树脂(OCR)层或光学透明粘合剂(OCA)膜。
滤色器层170可以被形成为针对子像素P1、P2和P3中的每一个被图案化。详细地,滤色器层170可以包括第一滤色器CF1、第二滤色器CF2和第三滤色器CF3。第一滤色器CF1可以被设置为对应于第一子像素P1的发光区域EA1,并且可以是透射绿光的绿色滤色器。第二滤色器CF2可以被设置为对应于第二子像素P2的发光区域EA2,并且可以是透射红光的红色滤色器。第三滤色器CF3可以被设置为对应于第三子像素P3的发光区域EA3,并且可以是透射蓝光的蓝色滤色器。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透明显示面板110的特征在于不使用偏振器,并且滤色器层170被形成在第二基板112中。如果偏振器被附接到透明显示面板110,则因偏振器使透明显示面板110的透射率减小。此外,如果偏振器未被附接到透明显示面板110,则出现的问题是外部入射光被朝向电极反射。
由于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偏振器未被附接到透明显示面板110,因此可以防止透射率减小。另外,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透明显示面板110中,滤色器层170可以被形成在第二基板112中以部分地吸收外部入射光,由此防止入射光朝向电极反射。即,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透明显示面板110可以在不减小透射率的情况下降低外部光反射率。
此外,可以在滤色器CF1、CF2和CF3之间设置黑底BM。黑底BM可以被设置在子像素P1、P2和P3之间,以防止在相邻的子像素P1、P2和P3之间出现颜色混合。另外,黑底BM可以防止外部入射光朝向设置在子像素P1、P2和P3之间的多条线(例如,选通线、数据线、像素电力线、公共电力线、参考线等)反射。
黑底BM可以包含吸收光的材料,例如,吸收可见光波长范围的光的黑染料。
滤色器层170可以在显示区域DA中限定非透射区域NTA。详细地,其中设置滤色器CF1、CF2和CF3以及黑底BM的区域可以是非透射区域NTA,而其他区域可以是透射区域TA。
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透明显示面板110中,如图9的(a)至(e)中所示,透射区域TA可以具有倒圆的多边形形状。详细地,透射区域TA可以设置有多个第二弯曲部CV2。当考虑到这一点时,每个透射区域TA是多个透射区域之一。因此,存在多个透射区域TA,每个透射区域被非透射区域NTA包围。
设置在每个相应的透射区域TA中的多个第二弯曲部CV2中的每一个可以具有与设置在第一阳极电极121和第三阳极电极123中的多个第一弯曲部CV1对应的形状,但不限于此。多个第二弯曲部CV2中的每一个的形状可以由滤色器层170确定,因此并不总是与设置在第一阳极电极121和第三阳极电极123中的多个第一弯曲部CV1中的每一个的形状相同。设置在透射区域TA中的多个第二弯曲部CV2与设置在第一阳极电极121和第三阳极电极123中的多个第一弯曲部CV1可以具有相同的曲率,或者可以具有其彼此不同的相应曲率。
此外,非透射区域NTA可以具有在第一方向(X轴方向)上纵向延伸的线性或矩形形状,或者可以具有在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纵向延伸的线性或矩形形状。可以以预定间隔平行地设置具有线性形状(或矩形形状)的多个非透射区域NTA。非透射区域NTA可以被认为是彼此邻接的单独区域。在这方面,存在多个单独的非透射区域NTA。
透射区域TA可以被设置在彼此间隔开恒定间隔的多个非透射区域NTA之间。在这种情况下,透射区域TA可以是在线性形状(或矩形形状)的非透射区域NTA之间具有周期性的狭缝。如果外部入射光穿过狭缝,会出现周期性衍射。
详细地,透射区域TA可以被设置在沿第一方向(X轴方向)纵向延伸的具有线性形状(或矩形形状)的非透射区域NTA之间,或者可以被设置在沿第二方向(Y轴方向)纵向延伸的具有线性形状(或矩形形状)的非透射区域NTA之间。即,透射区域TA可以具有矩形形状。
在这种情况下,外部入射光可以导致第一方向(X轴方向)和第二方向(Y轴方向)中的每一个上的周期性衍射。因此,可以形成在第一方向(X轴方向)和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正交的衍射图案。衍射图案可能使光能够被集中在第一方向(X轴方向)和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并且可能具有不规则的光强度。结果,布置在透明显示面板110相对侧的对象或图像的清晰度会降低。
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透明显示面板110中,可以在透射区域TA中形成第二弯曲部CV2,由此特定方向上的光集中可以减少。
如图9的(a)中所示,透射区域可以具有矩形形状,并且可以在四个拐角处设置有第二弯曲部CV2。透射区域TA可以设置有四个拐角的第二弯曲部CV2,并且可以包括连接第二弯曲部CV2的四个笔直部ST。这四个笔直部ST可以被设置为与其面对的笔直部ST平行。如果外部光穿过笔直部ST,则光可以被集中在特定方向(例如,第一方向(X轴方向)和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由此可以形成正交衍射图案。另一方面,四个第二弯曲部CV2与其面对的第二弯曲部CV2不平行。如果外部光穿过第二弯曲部CV2,则光没有被集中在特定方向上,并且可能沿着第二弯曲部CV2形成衍射图案。结果,透明显示面板110可以通过使用第二弯曲部CV2来减少特定方向上的光集中。
此外,如图9的(b)中所示,透射区域可以通过减小四个笔直部ST中的每一个的长度并且将四个第二弯曲部CV2中的每一个形成为具有长的长度来增加第二弯曲部CV2在拐角的占据处比率。另选地,如图9的(c)中所示,透射区域可以通过形成超过4个第二弯曲部CV2来增加第二弯曲部CV2在拐角处占据的比率。
与图9的(a)中示出的透射区域相比,图9的(b)和(c)中示出的透射区域TA可以更多地减少衍射,但是具有透射区域TA的面积减小的问题。可以考虑透射区域TA的透射率来确定第二弯曲部CV2和笔直部ST的长度。
此外,如图9的(d)中所示,透射区域TA可以在倾斜方向上设置。如果透射区域TA在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上平行地设置,则第一方向的衍射图案和第二方向的衍射图案可以纵向地形成。另外,由于透射区域TA的光与另一透射区域TA的另一光交叠,因此可以进一步增强光强度。当透射区域TA在倾斜方向上设置时,可以防止形成长且清晰的衍射图案。
另外,透射区域TA的第二弯曲部CV2可以由如图9的(a)至(d)中示出的曲线形成,但不限于此。如图9的(e)中所示,透射区域TA的第二弯曲部CV2可以由多条倾斜线形成。
再次参考图2,非显示区域NDA可以被设置有其中设置有焊盘PAD的焊盘区域PA和至少一个栅极驱动器205。
详细地,非显示区域NDA可以包括其中设置有焊盘PAD的第一非显示区域NDA1、通过插置显示区域DA而与第一非显示区域NDA1平行设置的第二非显示区域NDA2以及将第一非显示区域NDA1与第二非显示区域NDA2连接的第三非显示区域NDA3和第四非显示区域NDA4。
栅极驱动器205连接到选通线GL并且向选通线GL供应选通信号。栅极驱动器205可以以面板内栅极驱动(GIP)类型被设置在第四非显示区域NDA4和第三非显示区域NDA3中的至少一个中。例如,如图2中所示,栅极驱动器205可以被形成在第四非显示区域NDA4中,并且另一栅极驱动器205可以被形成在第三非显示区域NDA3中,但是不限于此。栅极驱动器205可以被形成在第四非显示区域NDA4和第三非显示区域NDA3中的任一个中。
焊盘PAD可以包括第一焊盘VDDP、第二焊盘VSSP、第三焊盘VREFP和第四焊盘DP,并且可以被设置在第一非显示区域NDA1中。即,第一非显示区域NDA1可以包括焊盘区域PA
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透明显示面板110中,多个电路和多条金属线可以被设置在非显示区域NDA(特别地,第一非显示区域NDA1和第二非显示区域NDA2)中。多个电路可以包括设置在第一非显示区域NDA1中的复用电路和防静电电路。
例如,防静电电路可以是用于防止静电进入透明显示面板110或在透明显示面板110中出现的电路。防静电电路可以被设置在第一非显示区域NDA1中。详细地,如图5中所示的防静电电路可以被设置在第一非显示区域NDA1中设置的公共电力线VSS1和参考线VREF1之间的区域ESDA中。
例如,各个复用电路可以是用于时分驱动多条数据线的电路。复用电路可以被设置在第一非显示区域NDA1中。详细地,防静电电路可以被设置在第一非显示区域NADA中设置的公共电力线VSS1和显示区域DA之间的区域MUXA中。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透明显示面板110可以包括与设置在显示区域DA中的子像素P1、P2和P3连接的多条信号线。例如,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透明显示面板110可以包括像素电力线VDD、公共电力线VSS和参考线VREF。
像素电力线VDD可以将第一电源供应到设置在显示区域DA中的子像素P1、P2和P3中的每一个的驱动晶体管T。
为此目的,像素电力线VDD可以包括设置在第一非显示区域NDA1中的第一像素电力线VDD1、设置在第二非显示区域NDA2中的第二像素电力线VDD2以及将第一像素电力线VDD1与第二像素电力线VDD2连接的多条第三像素电力线VDDL。
公共电力线VSS可以将第二电源供应到设置在显示区域DA中的子像素P1、P2和P3的阴极电极140。此时,第二电源可以是被共同供应到子像素P1、P2和P3的公共电源。
为此目的,公共电力线VSS可以包括设置在第一非显示区域NDA1中的第一公共电力线VSS1、设置在第二非显示区域NDA2中的第二公共电力线VSS2以及将第一公共电力线VSS1与第二公共电力线VSS2连接的多条第三公共电力线VSSL。
参考线VREF可以将初始化电压(或感测电压)供应到设置在显示区域DA中的子像素P1、P2和P3中的每一个的驱动晶体管T。
为此目的,参考线VREF可以包括设置在第一非显示区域NDA1中的第一参考线VREF1和设置在显示区域DA中的多条第二参考线VREFL。
下文中,将参照图10至图13更详细地描述设置在第一非显示区域NDA1中的第一像素电力线VDD1、第一公共电力线VSS1和第一参考线VREF1。
图10是图2中的区域B的放大视图,图11是沿着图10的线IV-IV截取的截面图,图12是沿着图10的线V-V截取的截面图,并且图13是沿着图10的线VI-VI截取的截面图。
焊盘PAD、第一像素电力线VDD1、第一公共电力线VSS1、第一参考线VREF1、第三像素电力线VDDL和第三公共电力线VSSL被设置在第一非显示区域NDA1中。
参照图2、图10和图11,第一像素电力线VDD1可以被设置为在第一方向(X轴方向)上在第一非显示区域NDA1中(具体地,在焊盘区域PA和显示区域DA之间)延伸。第一像素电力线VDD1可以与第一非显示区域NDA1中的第一焊盘VDDP连接,并且可以被供应来自第一焊盘VDDP的第一电源。第一焊盘VDDP可以在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延伸,并且可以与第一像素电力线VDD1连接。例如,第一像素电力线VDD1和第一焊盘VDDP可以如图11中所示设置在同一层中,并且可以彼此连接,而不彼此间隔开。
另外,第一像素电力线VDD1可以与设置在显示区域DA中的多条第三像素电力线VDDL连接,并且可以通过多条第三像素电力线VDDL将第一电源供应到子像素P1、P2和P3中的每一个的驱动晶体管T。
第一像素电力线VDD1可以由多个金属层制成。例如,如图11中所示的第一像素电力线VDD1可以包括第一金属层VDD1-1和设置在第一金属层VDD1-1上方的第二金属层VDD1-2。第一金属层VDD1-1和第二金属层VDD1-2可以彼此部分交叠,并且可以通过第四接触孔CH4彼此连接。
此时,第一像素电力线VDD1的第一金属层VDD1-1可以与设置在显示区域DA中的驱动晶体管T的源极SE和漏极DE设置在同一层中。第一金属层VDD1-1可以与驱动晶体管T的源极SE和漏极DE由相同的材料制成并且可以与源极SE和漏极DE同时形成。
第一像素电力线VDD1的第二金属层VDD1-2可以与设置在显示区域DA中的阳极辅助电极115设置在同一层中。第二金属层VDD1-2可以与阳极辅助电极115由相同的材料制成并且可以与阳极辅助电极115同时形成。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像素电力线VDD1的第二金属层VDD1-2可以通过穿过第一平整层PLN1的多个第四接触孔CH4连接到第一金属层VDD1-1。
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透明显示面板110中,由于设置在非显示区域NDA中的第一像素电力线VDD1被设置为双层,因此第一像素电力线VDD1的总面积可以增加,由此第一像素电力线VDD1的电阻可以减小。
另外,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透明显示面板110中,由于第一像素电力线VDD1的第二金属层VDD1-2可以通过多个第四接触孔CH4连接到第一金属层VDD1-1,因此第一金属层VDD1-1和第二金属层VDD1-2可以稳定地彼此连接。
此外,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透明显示面板110中,第一像素电力线VDD1的第一金属层VDD1-1和第二金属层VDD1-2彼此没有完全接触。如果第一像素电力线VDD1的第一金属层VDD1-1和第二金属层VDD1-2彼此完全接触,则即使第二平整层PLN2被沉积在第二金属层VDD1-2上方,其中第一金属层VDD1-1和第二金属层VDD1-2彼此接触的区域的上表面也可能被形成为朝向第一基板111凹进,而没有被平整。为此原因,可能出现的问题是,形成在第一像素电力线VDD1的第一金属层VDD1-1和第二金属层VDD1-2上方的层(例如,第二公共电力连接电极185、阴极电极140和封装层150)没有被稳定地沉积。
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透明显示面板110中,第一像素电力线VDD1的第一金属层VDD1-1和第二金属层VDD1-2可以在没有完全接触的情况下通过多个第四接触孔CH4彼此接触。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透明显示面板110中,如果第二平整层PLN2被形成在第二金属层VDD1-2上方,则平整后的上表面可以甚至被设置在第一金属层VDD1-1和第二金属层VDD1-2彼此接触的区域中。因此,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透明显示面板110中,形成在第一像素电力线VDD1的第一金属层VDD1-1和第二金属层VDD1-2上方的层(例如,第二公共电力连接电极185、阴极电极140和封装层150)能被稳定地沉积。
第二像素电力线VDD2可以被设置成在第一方向(X轴方向)上在第二非显示区域NDA2中延伸。第二像素电力线VDD2可以通过第三像素电力线VDDL与第一像素电力线VDD1电连接。
第二像素电力线VDD2可以如同第一像素电力线VDD1那样由多个金属层制成。例如,第二像素电力线VDD2可以如同第一像素电力线VDD1那样包括第一金属层和设置在第一金属层上方的第二金属层。
第三像素电力线VDDL可以被设置在显示区域DA中的透射区域TA之间,因此可以与子像素P1、P2和P3中的每一个的驱动晶体管T连接。第三像素电力线VDDL可以在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在显示区域DA中延伸,因此其一端可以与第一像素电力线VDD1连接并且其另一端可以与第二像素电力线VDD2连接。
此时,第三像素电力线VDDL可以与第一像素电力线VDD1连接为一个层,但是可以与第一像素电力线VDD1连接为多个层,如图11中所示。
例如,第三像素电力线VDDL可以包括第二金属层VDDL-2和设置在第二金属层VDDL-2下方的第三金属层VDDL-3。第三像素电力线VDDL的第二金属层VDDL-2可以在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从显示区域DA延伸到第一非显示区域NDA1。第二金属层VDDL-2可以与设置在显示区域DA中的阳极辅助电极115设置在同一层中。第二金属层VDDL-2可以与阳极辅助电极115由相同的材料制成并且可以与阳极辅助电极115同时形成。
第三像素电力线VDDL的第三金属层VDDL-3的一端可以连接到第一非显示区域NDA1中的第三像素电力线VDDL的第二金属层VDDL-2,并且其另一端可以连接到第一像素电力线VDD1。第三金属层VDDL-3可以与设置在显示区域DA中的驱动晶体管T的栅极GE设置在同一层中。第三金属层VDDL-3可以与驱动晶体管T的栅极GE由相同的材料制成并且可以与栅极GE同时形成。
第三像素电力线VDDL的第三金属层VDDL-3可以通过第一金属层VDDL-1在一端连接到第三像素电力线VDDL的第二金属层VDDL-2。在这种情况下,第三像素电力线VDDL的第三金属层VDDL-3可以通过穿过第一层间绝缘层ILD1和第二层间绝缘层ILD2的第五接触孔CH5连接到第一金属层VDDL-1。第一金属层VDDL-1可以通过穿过第一平整层PLN1的第六接触孔CH6连接到第三像素电力线VDDL的第二金属层VDDL-2。因此,第三像素电力线VDDL的第三金属层VDDL-3可以与第三像素电力线VDDL的第二金属层VDDL-2电连接。
另外,第三像素电力线VDDL的第三金属层VDDL-3可以通过穿过第一层间绝缘层ILD1和第二层间绝缘层ILD2的第七接触孔CH7在另一端连接到第一像素电力线VDD1的第一金属层VDD1-1。
此外,第三像素电力线VDDL的第三金属层VDDL-3可以被形成为第二金属层VDDL-2与第一像素电力线VDD1之间的一个线图案,但不限于此。第三像素电力线VDDL的第三金属层VDDL-3可以包括设置在第二金属层VDDL-2和第一像素电力线VDD1之间的多个线图案。在这种情况下,第三像素电力线VDDL的第三金属层VDDL-3可以通过设置在另一层上方的金属层(例如,第一金属层VDDL-1)与多个线图案电连接。
参照图2、图10和图12,第一公共电力线VSS1可以被设置为在第一方向(X轴方向)上在第一非显示区域NDA1中(具体地,在第一像素电力线VDD1和显示区域DA之间)延伸。第一公共电力线VSS1可以与第一非显示区域NDA1中的第二焊盘VSSP连接,并且可以被供应来自第二焊盘VSSP的第二电源。另外,第一公共电力线VSS1可以与设置在显示区域DA中的多条第三公共电力线VSSL连接,并且可以通过多条第三公共电力线VSSL将第二电源供应到子像素P1、P2和P3的阴极电极140。
第一公共电力线VSS1可以由多个金属层制成。例如,如图12中所示的第一公共电力线VSS1可以包括第一金属层VSS1-1和设置在第一金属层VSS1-1上方的第二金属层VSS1-2。第一金属层VSS1-1和第二金属层VSS1-2可以彼此部分交叠,并且可以通过第五接触部CT5彼此连接。
此时,第一公共电力线VSS1的第一金属层VSS1-1可以与设置在显示区域DA中的驱动晶体管T的源极SE和漏极DE设置在同一层中。第一金属层VSS1-1可以与驱动晶体管T的源极SE和漏极DE由相同的材料制成并且可以与源极SE和漏极DE同时形成。
第一公共电力线VSS1的第二金属层VSS1-2可以与设置在显示区域DA中的阳极辅助电极115设置在同一层中。第二金属层VSS1-2可以与阳极辅助电极115由相同的材料制成并且可以与阳极辅助电极115同时形成。
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公共电力线VSS1的第二金属层VSS1-2可以通过穿过第一平整层PLN1的第五接触部CT5连接到第一金属层VSS1-1。第五接触部CT5可以部分地去除第一平整层PLN1并且使第一公共电力线VSS1的第一金属层VSS1-1的上表面部分地暴露。此时,第五接触部CT5可以沿着第一方向(X轴方向)使第一公共电力线VSS1的第一金属层VSS1-1的上表面暴露。第一公共电力线VSS1的第二金属层VSS1-2可以与第一公共电力线VSS1的第一金属层VSS1-1的被暴露的上表面直接接触。结果,第一公共电力线VSS1的第二金属层VSS1-2可以与第一公共电力线VSS1的第一金属层VSS1-1具有宽的接触面积,由此稳定地连接到第一金属层VSS1-1。
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透明显示面板110中,由于设置在非显示区域NDA中的第一公共电力线VSS1被设置为双层,因此第一公共电力线VSS1的总面积可以增加,由此第一公共电力线VSS1的电阻可以减小。
此外,第一公共电力线VSS1可以与设置在焊盘区域PA中的第二焊盘VSSP电连接。此时,第一像素电力线VDD1和第一参考线VREF1可以被设置在第一公共电力线VSS1和第二焊盘VSSP之间。如果第一公共电力线VSS1与第一像素电力线VDD1和第一参考线VREF1形成在同一层中,则第一公共电力线VSS1和第二焊盘VSSP不能在同一层中一体形成。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透明显示面板110可以通过使用设置在不同层上的多个连接电极将第一公共电力线VSS1与第二焊盘VSSP电连接。
详细地,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透明显示面板110可以通过使用设置在其彼此不同的相应层上的第一公共电力连接电极180和第二公共电力连接电极185将第一公共电力线VSS1与第二焊盘VSSP电连接。
第一公共电力连接电极180被设置在第一非显示区域NDA1中。第一公共电力连接电极180被设置在第一公共电力线VSS1和第一基板111之间,并且将第一公共电力线VSS1与第二焊盘VSSP电连接。
例如,第一公共电力连接电极180可以与设置在显示区域DA中的驱动晶体管T的栅极GE设置在同一层中。另外,第一公共电力连接电极180可以与驱动晶体管T的栅极GE由相同的材料制成并且可以与栅极GE同时形成。
第一公共电力连接电极180的一端可以连接到第一公共电力线VSS1,并且第一公共电力连接电极180的另一端可以连接到第二焊盘VSSP。详细地,第一公共电力连接电极180可以通过穿过第一层间绝缘层ILD1和第二层间绝缘层ILD2的第八接触孔CH8在一端连接到第一公共电力线VSS1的第一金属层VSS1-1。另外,第一公共电力连接电极180可以通过穿过第一层间绝缘层ILD1和第二层间绝缘层ILD2的第九接触孔CH9在另一端连接到第二焊盘VSSP。
此外,第一公共电力连接电极180可以作为一个电极被形成在第二焊盘VSSP和第一公共电力线VSS1之间,但是不限于此。第一公共电力连接电极180可以包括多个电极。
例如,如图12中所示的第一公共电力连接电极180可以包括一个第一公共电力连接电极181、另一个第一公共电力连接电极182和其它第一公共电力连接电极183。
一个第一公共电力连接电极181可以通过第八接触孔CH8连接到第一公共电力线VSS1,并且另一个第一公共电力连接电极182可以通过第九接触孔CH9连接到第二焊盘VSSP。一个第一公共电力连接电极181和另一个第一公共电力连接电极182可以与驱动晶体管T的栅极GE设置在同一层中。
设置在与一个第一公共电力连接电极181和另一个第一公共电力连接电极182不同的层上方的其它第一公共电力连接电极183的一端可以通过第十接触孔CH10连接到第一公共电力连接电极181,并且其另一端可以通过第十一接触孔CH11连接到第一公共电力连接电极182。此时,其它第一公共电力连接电极183可以与驱动晶体管T的源极SE和漏极DE设置在同一层中。
第二公共电力连接电极185可以被设置在第一非显示区域NDA1中,并且可以与第一公共电力连接电极180部分交叠。另外,第二公共电力连接电极185被设置在第一公共电力线VSS1上方,并且将第一公共电力线VSS1与第二焊盘VSSP电连接。
例如,第二公共电力连接电极185可以与设置在显示区域DA中的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电极120设置在同一层中。另外,第二公共电力连接电极185可以与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电极120由相同的材料制成并且可以与阳极电极120同时形成。
第二公共电力连接电极185的一端可以连接到第一公共电力线VSS1,并且第二公共电力连接电极185的另一端可以连接到第二焊盘VSSP。详细地,第二公共电力连接电极185可以通过第一接触部CT1在一端连接到第一公共电力线VSS1的第二金属层VSS1-2。第一接触部CT1可以部分地去除第二平整层PLN2并且使第一公共电力线VSS1的第二金属层VSS1-2的上表面部分地暴露。此时,第一接触部CT1可以沿着第一方向(X轴方向)使第一公共电力线VSS1的第二金属层VSS1-2的上表面暴露。第二公共电力连接电极185可以与第一公共电力线VSS1的被暴露的上表面直接接触。结果,第二公共电力连接电极185可以与第一公共电力线VSS1具有宽的接触面积,由此稳定地连接到第一公共电力线VSS1。此外,第一接触部CT1的至少一部分可以被形成为与第五接触部CT5交叠。
第二公共电力连接电极185可以通过第二接触部CT2在另一端连接到第二焊盘VSSP。第二接触部CT2可以部分地去除第一平整层PLN1并且使第二焊盘VSSP的上表面部分地暴露。如图2中所示的第二焊盘VSSP可以包括多个焊盘部。此时,被设置为彼此邻接的两个焊盘部可以通过焊盘连接电极PC彼此连接。第二接触部CT2可以将由焊盘连接电极PC连接的第二焊盘VSSP的上表面沿着第一方向(X轴方向)暴露。第二公共电力连接电极185可以与第二焊盘VSSP的被暴露的上表面直接接触。结果,第二公共电力连接电极185可以与第二焊盘VSSP具有宽的接触面积,由此稳定地连接到第二焊盘VSSP。
另外,第二公共电力连接电极185可以通过第一非显示区域NDA1中的阴极接触部CCT与阴极电极140电连接。阴极接触部CCT可以部分地去除堤部125并且使第二公共电力连接电极185的上表面部分地暴露。阴极接触部CCT可以将第二公共电力连接电极185的上表面沿着第一方向(X轴方向)暴露。结果,第二公共电力连接电极185可以与阴极电极140具有宽的接触面积,由此稳定地连接到阴极电极140。
因此,第一公共电力线VSS1可以通过第二公共电力连接电极185与阴极电极140电连接。因此,第一公共电力线VSS1可以将从第二焊盘VSSP传送的第二电源供应到阴极电极140。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透明显示面板110可以通过使用设置在其彼此不同的相应层上的第一公共电力连接电极180和第二公共电力连接电极185将设置在第一非显示区域NDA1中的第一公共电力线VSS1和第二焊盘VSSP彼此电连接。此时,第一公共电力连接电极可以被设置在第一公共电力线VSS1和第二焊盘VSSP下方,并且第二公共电力连接电极可以被设置在第一公共电力线VSS1和第二焊盘VSSP上方。
因此,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透明显示面板110可以增加公共电力线VSS的总面积,由此可以减小公共电力线VSS的电阻。
另外,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透明显示面板110中,即使在第一公共电力连接电极180和第二公共电力连接电极185中的任一个中出现缺陷,第一公共电力线VSS1和第二焊盘VSSP也可以通过另一个彼此连接。因此,由于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透明显示面板110能将第一电源稳定地供应到子像素P1、P2和P3,因此可以提高面板成品率。
第二公共电力线VSS2可以在第一方向(X轴方向)上在第二非显示区域NDA2中延伸。第二公共电力线VSS2可以通过第三公共电力线VSSL与第一公共电力线VSS1电连接。
第二公共电力线VSS2可以如同第一公共电力线VSS1那样由多个金属层制成。例如,第二公共电力线VSS2可以如同第一公共电力线VSS1那样包括第一金属层和设置在第一金属层上方的第二金属层。
第三公共电力线VSSL被设置在显示区域DA中的透射区域TA之间。此时,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透明显示面板110可以通过在透射区域TA之间交替设置第三公共电力线VSSL和第三像素电力线VDDL来使显示区域DA中的非透射区域NTA最小化。因此,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透明显示面板110可以通过增加透射区域TA来增强透射率。
此外,第三公共电力线VSSL可以在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在显示区域DA中延伸,因此其一端可以与第一公共电力线VSS1连接并且其另一端可以与第二公共电力线VSS2连接。例如,如图12中所示的第三公共电力线VSSL和第一公共电力线VSS1可以被设置在同一层中,并且可以彼此连接,而不彼此间隔开。
参照图2、图10和图13,第一参考线VREF1可以被设置为在第一方向(X轴方向)上在第一非显示区域NDA1中(具体地,在第一像素电力线VDD1和第一公共电力线VSS1之间)延伸。第一参考线VREF1可以与第一非显示区域NDA1中的第三焊盘VREFP连接,并且可以被供应来自第三焊盘VREFP的初始化电压(或感测电压)。另外,第一参考线VREF1可以与设置在显示区域DA中的多条第二参考线VREFL连接,并且可以通过多条第二参考线VREFL将初始化电压(或感测电压)供应到子像素P1、P2和P3中的每一个的晶体管T。
第一参考线VREF1可以由多个金属层制成。例如,如图13中所示的第一参考线VREF1可以包括第一金属层VREF1-1和设置在第一金属层VREF1-1上方的第二金属层VREF1-2。第一金属层VREF1-1和第二金属层VREF1-2可以彼此部分交叠,并且可以通过第十二接触孔CH12彼此连接。
此时,第一参考线VREF1的第一金属层VREF1-1可以与设置在显示区域DA中的驱动晶体管T的源极SE和漏极DE设置在同一层中。第一金属层VREF1-1可以与驱动晶体管T的源极SE和漏极DE由相同的材料制成并且可以与源极SE和漏极DE同时形成。
第一参考线VREF1的第二金属层VREF1-2可以与设置在显示区域DA中的阳极辅助电极115设置在同一层中。第二金属层VREF1-2可以与阳极辅助电极115由相同的材料制成并且可以与阳极辅助电极115同时形成。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参考线VREF1的第二金属层VREF1-2可以通过穿过第一平整层PLN1的第十二接触孔CH12连接到第一金属层VREF1-1。
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透明显示面板110中,由于设置在非显示区域NDA中的第一参考线VREF1被设置为双层,因此第一参考线VREF1的总面积可以增加,由此第一参考线VREF1的电阻可以减小。
此外,第一参考线VREF1可以与设置在焊盘区域PA中的第三焊盘VREFP电连接。此时,第一像素电力线VDD1可以被设置在第一参考线VREF1和第三焊盘VREFP之间。如果第一参考线VREF1与第一像素电力线VDD1形成在同一层中,则第一参考线VREF1和第三焊盘VREFP不能在同一层中一体形成。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透明显示面板110可以通过使用设置在不同层上方的多个连接电极将第一参考线VREF1与第三焊盘VREFP电连接。
详细地,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透明显示面板110可以通过使用设置在其彼此不同的相应层上的第一参考连接电极190和第二参考连接电极195将第一参考线VREF1与第三焊盘VREFP电连接。
第一参考连接电极190被设置在第一非显示区域NDA1中。第一参考连接电极190被设置在第一参考线VSS1和第一基板111之间,并且将第一参考线VSS1与第三焊盘VREFP电连接。
例如,第一参考连接电极190可以与设置在显示区域DA中的驱动晶体管T的栅极GE设置在同一层中。另外,第一参考连接电极190可以与驱动晶体管T的栅极GE由相同的材料制成并且可以与栅极GE同时形成。
第一参考连接电极190的一端可以连接到第一参考线VREF1,并且第一参考连接电极190的另一端可以连接到第三焊盘VREFP。详细地,第一参考连接电极190可以通过穿过第一层间绝缘层ILD1和第二层间绝缘层ILD2的第十三接触孔CH13在一端连接到第一参考线VREF1的第一金属层VREF1-1。另外,第一参考连接电极190可以通过穿过第一层间绝缘层ILD1和第二层间绝缘层ILD2的第十四接触孔CH14在另一端连接到第三焊盘VREFP。
此外,第一参考连接电极190可以作为一个电极被形成在第一参考线VREF1和第三焊盘VREFP之间,但是不限于此。第一参考连接电极190可以包括多个电极。
第二参考连接电极195可以被设置在第一非显示区域NDA1中。第二参考连接电极195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与第一参考连接电极190交叠。第二参考连接电极195被设置在第一参考线VSS1上方,并且将第一参考线VREF1与第三焊盘VREFP电连接。
例如,第二参考连接电极195可以与设置在显示区域DA中的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电极120设置在同一层中。另外,第二参考连接电极195可以与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电极120由相同的材料制成并且可以与阳极电极120同时形成。
第二参考连接电极195的一端可以连接到第一参考线VREF1,并且其另一端可以连接到第三焊盘VREFP。详细地,第二参考连接电极195可以通过第三接触部CT3在一端连接到第一参考线VREF1的第二金属层VREF1-2。第三接触部CT3可以部分地去除第二平整层PLN2并且使第一参考线VREF1的第二金属层VREF1-2的上表面部分地暴露。此时,第三接触部CT3可以沿着第一方向(X轴方向)使第一参考线VREF1的第二金属层VREF1-2的上表面暴露。结果,第二参考连接电极195可以与第一参考线VREF1具有宽的接触面积,由此稳定地连接到第一参考线VREF1。
第二参考连接电极195可以通过第四接触部CT4在另一端连接到第三焊盘VREFP。第四接触部CT4可以部分地去除第一平整层PLN1并且使第三焊盘VREFP的上表面部分地暴露。此时,第四接触部CT4可以使第三焊盘VREFP的上表面沿着第一方向(X轴方向)暴露。第二参考连接电极195可以与第三焊盘VREFP的被暴露的上表面直接接触。结果,第二参考连接电极195可以与第三焊盘VREFP具有宽的接触面积,由此稳定地连接到第三焊盘VREFP。
第二参考连接电极195与第二公共电力连接电极185形成在同一层中,但是与第二公共电力连接电极185间隔开。因此,第二参考连接电极195不与第二公共电力连接电极185电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透明显示面板110可以通过使用设置在其彼此不同的相应层上的第一参考连接电极190和第二参考连接电极195将设置在第一非显示区域NDA1中的第一参考线VREF1和第三焊盘VREFP彼此连接。此时,第一参考连接电极190可以被设置在第一参考线VREF1和第三焊盘VREFP下方,并且第二参考连接电极195可以被设置在第一参考线VREF1和第三焊盘VREFP上方。
因此,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透明显示面板110可以增加第一参考线VREF1的总面积,由此可以减小第一参考线VREF1的电阻。
另外,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透明显示面板110中,即使在第一参考连接电极190和第二参考连接电极195中的任一个中出现缺陷,第一参考线VREF1和第三焊盘VREFP也可以通过另一个彼此连接。因此,由于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透明显示面板110能将初始化电压(或感测电压)稳定地供应到子像素P1、P2和P3,因此可以提高面板成品率。
另外,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透明显示面板110可以在沉积阳极电极120之前测试驱动晶体管T的缺陷。
透明显示面板110可以通过仅使用与阳极电极120设置在同一层中的第二公共电力连接电极185来将第一公共电力线VSS1与第二焊盘VSSP连接。另外,透明显示面板110可以通过仅使用与阳极电极120设置在同一层中的第二参考连接电极195来将第一参考线VREF1与第三焊盘VREFP连接。
在这种情况下,测试驱动晶体管T的缺陷的过程别无选择,只有在沉积阳极电极120之后执行。如果在驱动晶体管T中出现缺陷,则可以执行修复过程,以修复其中已出现缺陷的部分。此时,应当去除沉积在已出现缺陷的层上的层,以执行修复过程。例如,如果在设置有阳极辅助电极115的层中出现缺陷,则应该去除第二平整层PLN2和阳极电极120,以用于修复过程。此时,不能在对应区域中执行发光。
以这种方式,如果在形成阳极电极120之后执行修复过程,则修复率由于设置在阳极辅助电极115上方的有机层PLN2和阳极电极120而降低,并且节拍时间增加。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透明显示面板110可以通过使用第一公共电力连接电极180和第二公共电力连接电极185将第一公共电力线VSS1与第二焊盘VSSP连接。另外,即使没有形成第二公共电力连接电极185,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透明显示面板110也可以通过第一公共电力连接电极180将第一公共电力线VSS1与第二焊盘VSSP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透明显示面板110可以通过使用第一参考连接电极190和第二参考连接电极195将第一参考线VREF1与第三焊盘VREFP连接。另外,即使没有形成第二参考连接电极195,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透明显示面板110也可以通过第一参考连接电极190将第一参考线VREF1与第三焊盘VREFP连接。
因此,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透明显示面板110可以在沉积阳极电极120之前测试驱动晶体管T的缺陷。也就是说,由于在沉积第二平整层PLN2和阳极电极120之前执行修复过程,因此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透明显示面板110可以防止修复率由于第二平整层PLN2和阳极电极120而降低。另外,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透明显示面板110可以减少节拍时间。
此时,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透明显示面板110中,像素电力线VDD、公共电力线VSS和第一参考线VREF1可以仅被设置在非显示区域NDA的第一非显示区域NDA1和第二非显示区域NDA2中。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透明显示面板110中,像素电力线VDD、公共电力线VSS和第一参考线VREF1中的每一个可以被形成为双层结构,并且公共电力线VSS和第一参考线VREF1可以分别与多个连接电极连接。因此,即使像素电力线VDD、公共电力线VSS和第一参考线VREF1仅被设置在第一非显示区域NDA1和第二非显示区域NDA2中,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透明显示面板110也可以确保像素电力线VDD、公共电力线VSS和第一参考线VREF1中的每一个的足够面积,并且降低或使电阻最小化。
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透明显示面板110中,由于像素电力线VDD、公共电力线VSS和第一参考线VREF1没有被设置在第三非显示区域NDA3和第四非显示区域NDA4中,因此第三非显示区域NDA3和第四非显示区域NDA4中的透射率可以提高。即,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透明显示面板110甚至在第三非显示区域NDA3和第四非显示区域NDA4中具有与显示区域DA的透射率相近的透射率。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清楚,上述的本公开不受上述实施方式和附图的限制,并且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本公开中可以进行各种替代、修改和变形。因此,本公开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并且从权利要求书的含义、范围和等同构思推导出的所有变形形式或修改形式落入本公开的范围内。
可以组合上述各种实施方式,以提供其它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参照的和/或在申请数据表中列出的所有美国专利、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美国专利申请、国外专利、国外专利申请和非专利出版物的全部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中。如有需要,可以修改实施方式的各方面,以采用各种专利、申请和出版物的构思来提供其它实施方式。
可以依据以上详细的描述对实施方式进行这些和其它改变。总体上,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不应该被理解为将权利要求限于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公开的特定实施方式,而是应该被理解为包括伴随这些权利要求所享有的整个等同物范围内的所有可能的实施方式。因此,权利要求不受本公开的限制。
Claims (23)
1.一种透明显示装置,该透明显示装置包括:
基板,所述基板设置有包括透射区域和非透射区域的显示区域和与所述显示区域相邻的非显示区域,所述显示区域中设置有多个子像素;
至少一个绝缘层,所述至少一个绝缘层被设置在所述基板上方;
阳极电极,所述阳极电极被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绝缘层上方的所述多个子像素中的每一个中;
堤部,所述堤部被设置在所述阳极电极之间;
发光层,所述发光层被设置在所述阳极电极上方;以及
阴极电极,所述阴极电极被设置在所述发光层上方,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绝缘层和所述堤部仅被设置在所述非透射区域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显示装置,其中,所述透射区域与所述至少一个绝缘层的端部之间的距离比所述透射区域与所述堤部的端部之间的距离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绝缘层具有折射率大于1.8的高折射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绝缘层包括第一层间绝缘层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层间绝缘层上方的第二层间绝缘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明显示装置,其中,所述透射区域与所述第一层间绝缘层的端部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透射区域与所述第二层间绝缘层的端部之间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明显示装置,其中,所述透射区域与所述第一层间绝缘层的端部之间的距离比所述透射区域与所述第二层间绝缘层的端部之间的距离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显示装置,其中,所述阳极电极包括第一阳极电极和第二阳极电极,并且所述第二阳极电极的形状与所述第一阳极电极的形状不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透明显示装置,所述透明显示装置还包括:
公共电力线,所述公共电力线被设置在所述基板上方并且在第一方向上在所述显示区域中延伸;以及
选通线,所述选通线在与所述公共电力线交叉的第二方向上延伸,
其中,所述第一阳极电极被设置为与其中所述公共电力线与所述选通线彼此交叉的第一交叉区域交叠。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透明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阳极电极包括被设置为与所述第一交叉区域交叠的第一部分和从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一边突出的第二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透明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阳极电极还包括第三部分,所述第三部分从面对所述第一部分的所述第一边的第二边突出。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透明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阳极电极的所述第二部分被设置在所述公共电力线上方。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透明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阳极电极的所述第二部分包括面对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一边以及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一边连接的第二边和第三边,并且所述第二边和所述第三边中的每一个包括第一弯曲部。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透明显示装置,所述透明显示装置还包括像素电力线,所述像素电力线被设置在所述基板上方并且在第一方向上在所述显示区域中延伸,其中,所述阳极电极还包括第三阳极电极,所述第三阳极电极被设置为与其中所述像素电力线与选通线彼此交叉的第二交叉区域交叠。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透明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二阳极电极被设置在所述第一阳极电极和所述第三阳极电极之间,并且所述第三阳极电极具有与所述第一阳极电极的形状相同的形状并且具有与所述第二阳极电极的形状不同的形状。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透明显示装置,其中,所述透射区域被设置在所述像素电力线和公共电力线之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显示装置,其中,所述透射区域包括多个第二弯曲部。
17.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透明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二阳极电极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一阳极电极的面积,并且被设置给所述多个子像素当中的红色子像素。
18.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透明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二部分覆在设置于所述第二部分下方的至少一条金属线上。
19.一种透明显示装置,该透明显示装置包括:
基板,所述基板设置有包括透射区域和非透射区域的显示区域和包围所述显示区域的非显示区域,所述显示区域中设置有多个子像素;
公共电力线,所述公共电力线被设置在所述基板上方并且在第一方向上在所述显示区域中延伸;以及
像素电力线,所述像素电力线被设置在所述基板上方并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在所述显示区域中延伸,
其中,所述透射区域被设置在所述像素电力线和所述公共电力线之间,并且包括多个第二弯曲部。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透明显示装置,所述透明显示装置还包括:
阳极电极,所述阳极电极被设置在所述基板上方并且被设置在所述多个子像素中的每一个中;以及
堤部,所述堤部被设置在所述阳极电极之间,
其中,所述堤部被仅设置在所述非透射区域中。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透明显示装置,所述透明显示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基板和所述阳极电极之间的至少一个绝缘层,其中,所述透射区域与所述至少一个绝缘层的端部之间的距离比所述透射区域与所述堤部的端部之间的距离短。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透明显示装置,其中,所述阳极电极包括第一阳极电极、第二阳极电极和第三阳极电极,所述第一阳极电极被设置成与其中所述公共电力线与选通线彼此交叉的第一交叉区域交叠,所述第二阳极电极被设置成与其中所述像素电力线与所述选通线彼此交叉的第二交叉区域交叠,并且所述第三阳极电极被设置在所述第一阳极电极和所述第三阳极电极之间。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透明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阳极电极和所述第三阳极电极中的每一个包括多个第一弯曲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19-0175640 | 2019-12-26 | ||
KR1020190175640A KR20210083043A (ko) | 2019-12-26 | 2019-12-26 | 투명 표시 장치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053953A true CN113053953A (zh) | 2021-06-29 |
Family
ID=764372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498145.0A Pending CN113053953A (zh) | 2019-12-26 | 2020-12-17 | 透明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11950459B2 (zh) |
KR (1) | KR20210083043A (zh) |
CN (1) | CN113053953A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1832473B2 (en) | 2019-06-26 | 2023-11-28 | Oti Lumionics Inc. | Opto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light transmissive regions, with light diffraction characteristics |
JP7386556B2 (ja) | 2019-06-26 | 2023-11-27 | オーティーアイ ルミオ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 光回折特性に関連する用途を備えた光透過領域を含む光電子デバイス |
US12113279B2 (en) | 2020-09-22 | 2024-10-08 | Oti Lumionics Inc. | Device incorporating an IR signal transmissive region |
KR20220070829A (ko) * | 2020-11-23 | 2022-05-31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투명 표시 장치 |
WO2022123431A1 (en) | 2020-12-07 | 2022-06-16 | Oti Lumionics Inc. | Patterning a conductive deposited layer using a nucleation inhibiting coating and an underlying metallic coating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60093679A1 (en) * | 2014-09-30 | 2016-03-31 | Samsung Display Co., Ltd. |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display |
CN106935619A (zh) * | 2015-12-31 | 2017-07-07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显示设备 |
CN106997893A (zh) * | 2015-12-29 | 2017-08-01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US20180166518A1 (en) * | 2016-12-09 | 2018-06-14 | Samsung Display Co., Ltd. |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apparatu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2315502B1 (ko) | 2017-04-14 | 2021-10-22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기판 |
KR20200090299A (ko) * | 2019-01-18 | 2020-07-29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KR20210062780A (ko) * | 2019-11-21 | 2021-06-01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
-
2019
- 2019-12-26 KR KR1020190175640A patent/KR20210083043A/ko unknown
-
2020
- 2020-12-16 US US17/124,300 patent/US11950459B2/en active Active
- 2020-12-17 CN CN202011498145.0A patent/CN113053953A/zh active Pending
-
2023
- 2023-09-11 US US18/465,065 patent/US20230422563A1/en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60093679A1 (en) * | 2014-09-30 | 2016-03-31 | Samsung Display Co., Ltd. |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display |
CN106997893A (zh) * | 2015-12-29 | 2017-08-01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CN106935619A (zh) * | 2015-12-31 | 2017-07-07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显示设备 |
US20180166518A1 (en) * | 2016-12-09 | 2018-06-14 | Samsung Display Co., Ltd. |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apparatus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20210083043A (ko) | 2021-07-06 |
US20240138206A9 (en) | 2024-04-25 |
US20210193765A1 (en) | 2021-06-24 |
US11950459B2 (en) | 2024-04-02 |
US20230422563A1 (en) | 2023-12-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130582B (zh) | 透明显示装置 | |
CN113053956B (zh) | 透明显示装置 | |
CN113035909B (zh) | 透明显示装置 | |
CN113130575B (zh) | 透明显示装置 | |
US11950459B2 (en) | Transparent display device having display area including transmissive area and non-transmissive area | |
CN113053955B (zh) | 透明显示装置 | |
CN113130576B (zh) | 透明显示装置 | |
JP2023156384A (ja) | 表示装置 | |
CN114664895A (zh) | 透明显示装置 | |
CN113903774A (zh) | 透明显示装置 | |
CN114551514A (zh) | 透明显示装置 | |
CN113972242A (zh) | 透明显示装置 | |
US20220190095A1 (en) | Transparent display device | |
CN114678401A (zh) | 显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