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38499A - 终端Wi-Fi兼容性测试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终端Wi-Fi兼容性测试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38499A
CN113038499A CN202110436927.XA CN202110436927A CN113038499A CN 113038499 A CN113038499 A CN 113038499A CN 202110436927 A CN202110436927 A CN 202110436927A CN 113038499 A CN113038499 A CN 1130384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router
wireless
test
routers
configu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3692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38499B (zh
Inventor
赵旭
李胜平
姚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soc Chongq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Unisoc Chongq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soc Chongq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Unisoc Chongq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3692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3849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384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384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384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384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05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 H04L43/0811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by checking connectiv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终端Wi‑Fi兼容性测试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介质,应用于个人电脑,个人电脑与被测终端连接,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测试用例对应的配置参数和获取支持第一测试用例的N个无线路由器,N个无线路由器包括第一无线路由器和第二无线路由器;利用配置参数,对第一无线路由器进行参数配置;在第一无线路由器的参数配置等待生效时段内,对第二无线路由器进行参数配置;在第一无线路由器的参数生效后,对被测终端与第一无线路由器之间的连通性进行测试。本发明通过在第一无线路由器的参数配置等待生效时段内对第二无线路由器进行参数配置,因复用参数配置生效的时间,所以可以提高测试效率。

Description

终端Wi-Fi兼容性测试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通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Wi-Fi兼容性测试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不同品牌型号的路由器可能配置有不同的认证加密方式,为了验证终端的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功能是否能够很好的兼容不同品牌型号的无线路由器,测试人员通常需要在测试组网系统中部署多台不同品牌型号的无线路由器。当将多台无线路由器的参数配置完成后,被测终端按照顺序依次连接各台无线路由器并进行数据通信,一台无线路由器的测试用例测试完成之后,被测终端再执行下一台无线路由器的测试用例的测试。但是这样做存在的问题是,在测试组网系统中部署的无线路由器数量过多的情况下,按照顺序依次对每台路由器进行参数配置和执行测试用例,会存在测试耗时过长的问题,导致测试效率比较低。
因此,亟需一种终端Wi-Fi兼容性自动化测试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终端Wi-Fi兼容性自动化测试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介质,通过复用参数配置生效的时间,提高了测试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发明公开的终端Wi-Fi兼容性测试方法,应用于PC,所述PC与被测终端连接,该方法包括:
PC获取第一测试用例对应的配置参数和获取支持第一测试用例的N个无线路由器,N个无线路由器包括第一无线路由器和第二无线路由器,N为正整数;PC利用配置参数,对第一无线路由器进行参数配置;PC在第一无线路由器的参数配置等待生效时段内,对第二无线路由器进行参数配置;在第一无线路由器的参数生效后,PC对被测终端与第一无线路由器之间的连通性进行测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第一无线路由器的参数配置等待生效时段内对第二无线路由器进行参数配置,因复用缩短参数配置生效的时间,所以可以缩短测试时长,提高测试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N个无线路由器还包括M个第三无线路由器,M为正整数;
在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的配置参数等待生效时段内,对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进行参数配置,包括:
在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的配置参数等待生效的时段内,对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和所述M个第三无线路由器同时进行参数配置;
在被测终端与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之间的测试完成后,当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参数生效,对所述被测终端与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之间的连通性进行测试。其有益效果在于:若还包括M个第三无线路由器时,在第一无线路由器的配置参数等待生效的时段内,M个第三无线路由器均可同时进行参数配置,进一步提高了测试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启动第一线程检查该第一无线路由器的参数是否生效;启动第二线程检查该第二无线路由器的参数是否生效,以及启动第M线程检查该M个该第三无线路由器的参数是否生效。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多线程的连接方式,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来提高测试方法的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利用该配置参数,对该第一无线路由器进行参数配置,包括:
在确定该第一无线路由器处于上电状态和空闲状态时,对该第一无线路由器进行参数配置;
在该第一无线路由器的配置参数等待生效的时段内,对该第二无线路由器和该M个第三无线路由器同时进行参数配置,M为正整数,包括:
在确定该第二无线路由器和该M个第三无线路由器处于上电状态和空闲状态时,对该第二无线路由器和该M个第三无线路由器进行参数配置。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查询空闲状态和上电状态的第一无线路由器,快速对第一无线路由器进行参数配置,且通过在第一无线路由器的配置参数等待生效的时段内,对第二无线路由器和M个第三无线路由器同时进行参数配置,增加了配置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当该被测终端与该第一无线路由器之间的连通性测试完成后,通过继电器控制该第一无线路由器从上电状态切换为下电状态。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继电器将测试完成第一无线路由器从上电状态切换到下电状态,使无线环境简单,提高了测试的准确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在该第一无线路由器的参数生效后,对该被测终端与该第一无线路由器之间的连通性进行测试,包括:
控制该被测终端向该第一无线路由器K次发送测试包,统计该K次发送测试包的成功率,当该成功率低于预设成功率阈值,则判定测试失败,否则判定测试成功,K为正整数。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预设的成功率阈值,便于判断是否测试成功。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获取第一测试用例对应的配置参数和获取支持该第一测试用例的N个无线路由器,该N个无线路由器包括第一无线路由器和第二无线路由器之前,还包括:
接收来自云测服务器的测试任务,该测试任务包括第一测试用例;
该获取第一测试用例对应的配置参数和获取支持该第一测试用例的N个无线路由器,该N个无线路由器包括第一无线路由器和第二无线路由器,包括:
从数据库服务器获取该第一测试用例对应的配置参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第一测试用例对应的配置参数包括该N个无线路由器的协议模式、加密模式和密码信息。
第二方面,一种终端Wi-Fi兼容性测试系统,包括:个人电脑PC、待测终端和N个路由器,该N个无线路由器包括第一无线路由器和第二无线路由器,N为正整数;
该PC,用于获取第一测试用例对应的配置参数和获取支持该第一测试用例的N个无线路由器,并向该第一无线路由器传送配置参数;
该第一无线路由器,用于在接收配置参数后进行参数配置;
该PC,还用于在该第一无线路由器的参数配置等待生效时段内,向第二无线路由器传送配置参数;
该第二无线路由器,用于在接收配置参数后进行参数配置;
该第一无线路由器,还用于在该第一无线路由器的参数生效后,与该被测终端建立连接,对该被测终端与该第一无线路由器之间的连通性进行测试。
本发明公开的测试系统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第一无线路由器的参数配置等待生效时段内对该第二无线路由器进行参数配置,因复用了参数配置生效的时间,所以可以缩短测试时长,提高测试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N个无线路由器还包括M个第三无线路由器,M为正整数;
该PC在该第一无线路由器的参数配置等待生效时段内,还用于向M个第三无线路由器传送配置参数;
该M个第三无线路由器,用于在该第一无线路由器的配置参数等待生效的时段内,进行参数配置;
该第二无线路由器,用于在该被测终端与该第一无线路由器之间的测试完成后,与该被测终端建立连接,对该被测终端与该第二无线路由器之间的连通性进行测试。
第三方面,一种终端Wi-Fi兼容性测试装置,包括PC,该PC与被测终端连接,还包括:
参数接收模块,用于获取第一测试用例对应的配置参数和获取支持该第一测试用例的N个无线路由器,该N个无线路由器包括第一无线路由器和第二无线路由器,N为正整数;
参数解析模块,将该配置参数进行解析,对该第一无线路由器进行参数配置;
多线程配置模块,在该第一无线路由器的参数配置等待生效时段内,对该第二无线路由器进行参数配置;
测试执行模块,在该第一无线路由器的参数生效后,对该被测终端与该第一无线路由器之间的连通性进行测试。
本发明公开的测试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多线程配置模块在第一无线路由器的参数配置等待生效时段内对该第二无线路由器进行参数配置,因复用了参数配置生效的时间,所以可以缩短测试时长,提高测试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还包括:多线程检查模块;该N个无线路由器还包括M个第三无线路由器,M为正整数;
在该第一无线路由器的配置参数等待生效的时段内,该多线程配置模块对该第二无线路由器和该M个第三无线路由器同时进行参数配置;
该多线程检查模块用于同时检查该第一无线路由器的参数、该第二无线路由器的参数以及该M个第三无线路由器的参数是否生效。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还包括:继电器控制模块,用于切换该N个无线路由器为上电状态和下电状态。其有益效果效果在于:用于切换无线路由器的上下电状态,从而可控制无线环境,使测试环境更加简单。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还包括:测试任务表单模块,用于查询测试系统中的无线路由器中支持该第一测试用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还包括:测试结果处理模块,用于当该被测终端与该第一无线路由器之间的连通性测试完成后,通过操控该继电器控制模块将该第一无线路由器从上电状态切换为下电状态。
第四方面,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测试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电子设备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实现上述测试方法的运行。
第五方面,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上述测试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执行计算机程序实现上述测试方法的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公开的被测终端与无线路由器进行配置连接的组网图;
图2为本发明公开的实施例中测试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实施例中测试系统的组网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进行测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除非另外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文中使用的“包括”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测试系统,参考图1所示,该系统中PC101与被测终端102连接,测试PC101与多个无线路由器连接。测试PC与被测终端和多个路由器构成测试系统,实际测试中,该系统中可能存在多台测试PC和多台被测终端,其中,每台被测终端可以连接一台测试PC。
其中,测试PC101用于配置无线路由器,以及控制被测终端102与配置完成的无线路由器建立连接,从而进行连通性测试,进而根据连通性测试结果确定被测终端是否可以成功连接上该无线路由器。针对一台被测终端102,需要依次连接无线路由器,对连接上的无线路由器进行连通性测试。为了缩短测试时长,提高测试效率,本申请通过复用无线路由器的配置生效时间,使得在一台无线路由器的配置生效时间内,可以对其它无线路由器进行参数配置,从而可以缩短测试时长。
具体地,参考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Wi-Fi兼容性测试方法,该方法可以通过图1中测试系统的测试PC来执行,具体包括步骤如下:
S201:测试PC101获取第一测试用例对应的配置参数和获取支持该第一测试用例的N个无线路由器,该N个无线路由器包括第一无线路由器和第二无线路由器,N为正整数。
其中,N个无线路由器可以是不同品牌类型的无线路由器,N个无线路由器支持的协议模式、加密模式和密码信息等可以是不同的。
S202:测试PC101利用该配置参数,先对该第一无线路由器进行参数配置。
S203:测试PC101在该第一无线路由器的参数配置等待生效时段内,对该第二无线路由器进行参数配置。
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当测试系统中支持第一测试用例的无线路由器还包括M个第三无线路由器时,测试PC101可以在该第一无线路由器的参数配置等待生效时段内,对该第二无线路由器和M个第三无线路由器进行参数配置。M为正整数。
可以理解的是,M个第三无线路由器,表示存在多个第三无线路由器,任一一个第三无线路由器均可支持第一测试用例。通过在第一无线路由器的配置参数等待生效的时间段内,对第二无线路由器和M个第三无线路由器同时进行参数配置,可以缩短无线路由器的测试时长。
S204:测试PC101在该第一无线路由器的参数生效后,对该被测终端102与该第一无线路由器之间的连通性进行测试。
具体地,测试PC101该被测终端102与该第一无线路由器之间的连通性进行测试的测试方法可以是:测试PC101控制被测终端向第一无线路由器重复K次发送测试包(如ping包),然后统计K次发送测试包的成功率,当成功率低于预设成功率阈值,则判定测试失败,否则判定测试成功,K为正整数。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中,采用多线程的方式,启动第一线程检查第一无线路由器的参数是否生效、启动第二线程检查第二无线路由器的参数是否生效,以及启动第M线程检查M个该第三无线路由器的参数是否生效。通过多线程的连接方式,提高资源使用效率,进一步提高测试的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被测终端与第一无线路由器之间的测试完成后,查看第二无线路由器参数是否生效,若生效,对被测终端与第二无线路由器之间的连通性进行测试。按照这样的顺序依次将M个第三无线路由器进行连接测试,从而大大提高了测试效率。
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测试PC还可以先与云测服务器011连接,该测试系统中可以包括多个测试PC和多个被测终端,一台被测终端连接一台测试PC。为了提高测试效率,不同的测试PC可以控制不同的被测终端同时与无线路由器建立连接。但是,这样一来,就有可能发生不同的测试PC控制不同的被测终端同时与同一无线路由器建立连接,因不同的测试PC同时对该无线路由器进行参数配置,可能会发生配置参数的配置冲突,导致均测试失败。所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执行S202之前,测试PC可以先确定第一无线路由器是否处于上电状态和空闲状态,若处于上电状态和空闲状态,则说明第一无线路由器未被其它测试PC配置,测试PC进一步对第一无线路由器进行参数配置;否则,则说明第一无线路由器被其它测试PC配置,测试PC则不对第一无线路由器进行参数配置。这样的话,就可以避免不同的被测终端同时与同一无线路由器建立连接。需要指出的是,测试PC需要预先从测试系统中的多个无线路由器获取多个无线路由器的上下电状态和是否空闲状态。又或者说,测试系统中的多个无线路由器周期性地向测试PC上报信息,该信息包括多个无线路由器的上下电状态和是否空闲状态。通过预先筛选查找出空闲状态和上电状态的第一无线路由器、第二无线路由器和M个第三无线路由器,快速对第一无线路由器进行参数配置,且通过在第一无线路由器的配置参数等待生效的时段内,对第二无线路由器和M个第三无线路由器同时进行参数配置,进一步增加了配置效率。
另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该测试系统还可以包括继电器控制模块021,PC与继电器可以建立连接,当被测终端与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之间的连通性测试完成后,通过继电器控制第一无线路由器从上电状态切换为下电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无线环境更加简单,避免已经完成测试后的第一无线路由器产生的无线干扰,通过继电器将其切换至下电状态,提高了后面无线路由器测试的准确度。
详细来说,图3所示的测试系统还包括数据库服务器014,该数据库服务器014包括无线路由器的配置参数,测试PC可以从该数据库服务器014中获取配置参数。另外,一个测试PC和一个被测终端可组成一组设备012,另一个测试PC和另一个被测终端构成一组设备013,测试PC和被测终端通过USB线连接,测试PC可以接收来自云测服务器011发送的测试任务。继电器控制模块021、第一交换机022和N个无线路由器023构成测试设备02,第一交换机022与测试PC连接、继电器控制模块021和N个无线路由器023均电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测试PC支持双网卡,网卡一用于访问云测服务器011和数据库服务器014。网卡二用于连接第一交换机022。测试CP通过N个无线路由器023的LAN(局域网)端口访问N个无线路由器023进行参数配置。需要说明的是,N个无线路由器023包括第一无线路由器0231、第二无线路由器0232和M个第三无线路由器(图中未标识),M为正整数。在接收来自云侧服务器011的测试任务之后,测试PC从数据库服务器014中查询对应的配置参数,并利用配置参数,先对第一无线路由器0231进行参数配置。另外,图3所示的测试系统中的第二交换机033和iperf(网络性能测试工具)服务器032构成验证设备03,N个无线路由器023的WAN(广域网)端口连接第二交换机033,同时iperf服务器032与第二交换机033电连接。在第一无线路由器0231的参数配置生效后,iperf服务器032对被测终端与第一无线路由器0231之间的连通性,依次类推,在第二无线路由器0232参数配置生效后,iperf服务器032对被测终端与第二无线路由器0232之间的连通性,直至将N个无线路由器023测试完成。又或者,先对第一无线路由器0231进行参数配置,且第一无线路由器0231的参数配置等待生效时段内,对第二无线路由器0232进行参数配置;第二无线路由器0231的参数配置等待生效时段内,对第三无线路由器0232进行参数配置,依次类推,直至测试完成。
由于当待测无线路由器数量过多,现有技术中采用时分方式执行测试存在测试耗时过长,尤其配置无线路由器参数到生效过程时间持续约20S,导致测试效率低下,采用上述方法,测试PC从数据库服务器014中查询对应的配置参数,并利用配置参数,预先对第一无线路由器0231进行参数配置,且第一无线路由器0231的参数配置等待生效时段内,对第二无线路由器0232和M个第三无线路由器进行参数配置,直至配置完成,大大提高了N无线路由器的配置效率,从而提高了测试效率。
针对上述的实施例,本申请进一步结合图3所示的兼容性测试系统,对测试环境中可能出现情况进一步阐述,参考图4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S401:云测服务器向测试PC下发测试任务。
其中,测试任务包括表示无线路由器的名称、测试用例编号和被测终端的序列号的字符串。无线路由器的名称包括不同型号的无线路由,如第一无线路由器、第二无线路由器或M个第三无线路由器。测试用例编号是对测试不同阶段的状态进行区分编号,如第一测试用例编号字段的状态值有0、1、2、3、4、5、6、7,分别对应的是不支持测试用例、支持测试用例、执行用例配置、配置完成、配置参数检查生效、测试执行、测试成功和测试失败。如表1所示,被测终端的序列号是对不同的被测终端进行区分。
表1
Figure BDA0003033417150000111
Figure BDA0003033417150000121
S402:测试PC的参数解析模块解析该字符串,得到配置参数,并形成用例表(AP-CASE-SN)。
具体的,用例表包括多个无线路由器的名称和测试用例编号。通过参数接收模块获取第一测试用例对应的配置参数,和获取支持该第一测试用例的第一无线路由器。
S403:测试PC初始化用例表的状态值为0,查询用例支持能力表(AP-CASE),然后修改用例表的状态值为1。
需要说明的是,用例支持能力表仅对应两个状态值0和1,通过采用测试任务表单模块查询用例支持能力表状态值为1的测试用例后,修改用例表中的状态值为1,如表示获取到支持第一测试用例的第一无线路由器。
S404:测试PC依据该用例表查询状态值为1的测试用例编号对应的无线路由器的名称,查询空闲状态的该无线路由器,启动多线程配置模块,并将状态值改为2。
具体的,该无线路由器的名称可表示支持第一测试用例的第一无线路由器、第二无线路由器和M个第三无线路由器,然后查询第一无线路由器、第二无线路由器和M个第三无线路由器是否为空闲状态,若是空闲状态,启动多线程配置模块。
S405:测试PC查询该无线路由器是否为上电状态。若是,进入步骤S406,若是下电状态进入步骤S407。
S406:测试PC的多线程配置模块对第一无线路由器进行配置,并将状态值改为3,在第一无线路由器参数配置生效中,可同时对第二无线路由器和M个第三无线路由器进行配置。
S407:测试PC通过继电器控制模块切换该无线路由器为上电状态。
S408:测试PC的多线程检查模块检测第一无线路由的配置参数是否生效。若生效,进入步骤S409,若不生效进入步骤S410。
S409:测试PC修改状态值为4,并查询状态值为4的第一无线路由器和第一测试用例,启动测试执行模块,并将状态值改为5。
S410:测试PC获取无线路由器的配置失败的信息,更新状态值为7。
S411:测试PC控制被测终端向第一无线路由器发送测试包,统计发送测试包的成功率,当成功率低于预设成功率阈值,则判定测试失败,将状态值改为7,反之,将状态值改为6。
S412:测试PC通过继电器控制模块第一无线路由器切换为下电状态,并将测试失败的用例日志(Log)导出。
之后,测试PC按照上述方法,继续控制被测终端连接其它无线路由器,直至支持第一测试用例的无线路由器的连通性测试完成,再对其它测试用例依次依照上述方法进行被测终端和无线路由器的连通性测试。直至所有的测试用例测试完毕。
基于上述方法,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终端Wi-Fi兼容性测试装置,参考图5所示,该测试装置包括:参数接收模块501、参数解析模块502、多线程配置模块505和测试执行模块507,其中,参数接收模块501用于接收云测服务器发送的测试任务,并获取第一测试用例对应的配置参数以及获取支持第一测试用例的N个无线路由器的信息。
具体的,测试任务包括N个无线路由器的名称、不同的测试用例点和被测终端的序列号配置参数的字符串,参数解析模块通过解析该字符串,得到第一无线路由器、第一测试用例和被测终端的信息,从而对第一无线路由器进行参数配置。在第一无线路由器的参数配置等待生效的时间段内,启动多线程配置模块505,测试PC对第二无线路由器进行参数配置。在第一无线路由器的参数生效后,测试执行模块507对被测终端与第一无线路由器之间的连通性进行测试。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中,还包括多线程检查模块506,N个无线路由器还包括M个第三无线路由器,在第一无线路由器的配置参数在等待生效时段内,多线程配置模块505同时对第二无线路由器和M个第三无线路由器进行参数配置,多线程检查模块506同时检查该第一无线路由器的参数、该第二无线路由器的参数以及该M个第三无线路由器的参数是否生效。若检测到第一无线路由器的参数生效后,测试执行模块507对被测终端与第一无线路由器之间的连通性进行测试,依次类推。
为进一步理解测试执行模块和继电器控制模块,测试执行模块包括测试参数获取模块、连接单元、吞吐数据测试单元和下电控制单元。
参数获取模块501获取第一测试用例对应的配置参数,如服务集标识(ServiceSet Identifier,SSID)、加密方式、密码等信息。然后通过连接单元先执行扫描命令,获取附近无线信号,然后执行连接命令,依据SSID、加密方式、密码三个参数连接指定的第一无线路由器,完成第一测试用例的无线连接测试,连接成功后,吞吐数据测试单元执行吞吐数据测试,即进行连通性测试,测试结束后,下电控制单元对第一无线路由器执行下电控制命令,有效降低环境中因无线信号复杂带来的干扰。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中,还包括继电器控制模块504,用于切换该N个无线路由器为上电状态和下电状态。比如,当测试CP查询到第一无线路由器处于下电状态时,通过控制继电器控制模块504将第一无线路由器切换成上电状态,便于后续进行参数配置。且当第一无线路由器测试完成后,通过下电控制单元控制继电器控制模块504切换第一无线路由器为下电状态,使无线环境更加简单。继电器控制模块还包括状态查询单元、端口获取单元、通信建立单元、切换单元,状态查询单元查询N个无线路由器是上电状态还是下电状态,端口获取单元获取N个无线路由器对应的连接端口,便于查找到特定的无线路由器。通讯建立单元将继电器控制模块的IP地址与N个无线路由器的IP地址建立在相同网段,实现通讯连接,切换单元用于切换特定无线路由器的上下电状态。
进一步的,还包括测试任务表单模块503和测试结果处理模块508,测试任务表单模块503用于在测试任务中查询到第一测试用例,因为还包括N个无线路由器不支持的测试用例。测试结果处理模块508用于当被测终端与第一无线路由器之间的连通性测试完成后,通过操控继电器控制模块504将第一无线路由器从上电状态切换为下电状态。
将第一无线路由器切换为下电状态,有效降低环境中因无线信号复杂带来的干扰。另外,测试失败用例需要导出测试机日志(log),用于研发分析问题。
在本发明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实施例中终端Wi-Fi兼容性测试的方法。
在本发明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实施例中终端Wi-Fi兼容性测试的方法。
虽然在上文中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能够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化。但是,应理解,这种修改和变化都属于权利要求书中所述的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之内。而且,在此说明的本发明可有其它的实施方式,并且可通过多种方式实施或实现。

Claims (17)

1.一种终端Wi-Fi兼容性测试方法,应用于个人电脑PC,所述PC与被测终端连接,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测试用例对应的配置参数和获取支持所述第一测试用例的N个无线路由器,所述N个无线路由器包括第一无线路由器和第二无线路由器,N为正整数;
利用所述配置参数,对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进行参数配置;
在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的参数配置等待生效时段内,对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进行参数配置;
在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的参数生效后,对所述被测终端与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之间的连通性进行测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Wi-Fi兼容性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无线路由器还包括M个第三无线路由器,M为正整数;
在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的配置参数等待生效时段内,对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进行参数配置,包括:
在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的配置参数等待生效的时段内,对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和所述M个第三无线路由器同时进行参数配置;
在被测终端与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之间的测试完成后,当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参数生效,对所述被测终端与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之间的连通性进行测试。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启动第一线程检查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的参数是否生效、启动第二线程检查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的参数是否生效,以及启动第M线程检查所述M个所述第三无线路由器的参数是否生效。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配置参数,对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进行参数配置,包括:
在确定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处于上电状态和空闲状态时,对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进行参数配置;
在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的配置参数等待生效的时段内,对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和所述M个第三无线路由器同时进行参数配置,M为正整数,包括:
在确定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和所述M个第三无线路由器处于上电状态和空闲状态时,对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和所述M个第三无线路由器进行参数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被测终端与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之间的连通性测试完成后,通过继电器控制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从上电状态切换为下电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的参数生效后,对所述被测终端与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之间的连通性进行测试,包括:
控制所述被测终端向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K次发送测试包,统计所述K次发送测试包的成功率,当所述成功率低于预设成功率阈值,则判定测试失败,否则判定测试成功,K为正整数。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第一测试用例对应的配置参数和获取支持所述第一测试用例的N个无线路由器,所述N个无线路由器包括第一无线路由器和第二无线路由器之前,还包括:
接收来自云测服务器的测试任务,所述测试任务包括第一测试用例;
所述获取第一测试用例对应的配置参数和获取支持所述第一测试用例的N个无线路由器,所述N个无线路由器包括第一无线路由器和第二无线路由器,包括:
从数据库服务器获取所述第一测试用例对应的配置参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测试用例对应的配置参数包括所述N个无线路由器的协议模式、加密模式和密码信息。
9.一种终端Wi-Fi兼容性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个人电脑PC、待测终端和N个路由器,所述N个无线路由器包括第一无线路由器和第二无线路由器,N为正整数;
所述PC,用于获取第一测试用例对应的配置参数和获取支持所述第一测试用例的N个无线路由器,并向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传送配置参数;
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用于在接收配置参数后进行参数配置;
所述PC,还用于在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的参数配置等待生效时段内,向第二无线路由器传送配置参数;
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用于在接收配置参数后进行参数配置;
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还用于在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的参数生效后,与所述被测终端建立连接,对所述被测终端与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之间的连通性进行测试。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无线路由器还包括M个第三无线路由器,M为正整数;
所述PC在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的参数配置等待生效时段内,还用于向M个第三无线路由器传送配置参数;
所述M个第三无线路由器,用于在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的配置参数等待生效的时段内,进行参数配置;
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用于在所述被测终端与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之间的测试完成后,与所述被测终端建立连接,对所述被测终端与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之间的连通性进行测试。
11.一种终端Wi-Fi兼容性测试装置,应用于个人电脑PC,所述PC与被测终端连接,所述装置包括:参数接收模块、参数解析模块、多线程配置模块和测试执行模块,其中:
所述参数接收模块,用于获取第一测试用例对应的配置参数和获取支持所述第一测试用例的N个无线路由器,所述N个无线路由器包括第一无线路由器和第二无线路由器,N为正整数;
所述参数解析模块,将所述配置参数进行解析,对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进行参数配置;
所述多线程配置模块,在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的参数配置等待生效时段内,对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进行参数配置;
所述测试执行模块,在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的参数生效后,对所述被测终端与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之间的连通性进行测试。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线程检查模块;其中,所述N个无线路由器还包括M个第三无线路由器,M为正整数;
在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的配置参数等待生效的时段内,所述多线程配置模块对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和所述M个第三无线路由器同时进行参数配置;
所述多线程检查模块用于同时检查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的参数、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的参数以及所述M个第三无线路由器的参数是否生效。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继电器控制模块,用于切换所述N个无线路由器为上电状态和下电状态。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测试任务表单模块,用于查询所述N个无线路由器中支持的所述第一测试用例。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测试结果处理模块,用于当所述被测终端与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之间的连通性测试完成后,通过操控所述继电器控制模块将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从上电状态切换为下电状态。
16.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0436927.XA 2021-04-22 2021-04-22 终端Wi-Fi兼容性测试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介质 Active CN1130384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36927.XA CN113038499B (zh) 2021-04-22 2021-04-22 终端Wi-Fi兼容性测试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36927.XA CN113038499B (zh) 2021-04-22 2021-04-22 终端Wi-Fi兼容性测试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38499A true CN113038499A (zh) 2021-06-25
CN113038499B CN113038499B (zh) 2022-07-08

Family

ID=764574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36927.XA Active CN113038499B (zh) 2021-04-22 2021-04-22 终端Wi-Fi兼容性测试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38499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42236A (zh) * 2021-09-13 2021-12-03 展讯半导体(成都)有限公司 一种测试配置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938943A (zh) * 2021-10-20 2022-01-14 展讯半导体(成都)有限公司 无线通讯共存性能的测试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13742236B (zh) * 2021-09-13 2024-06-04 展讯半导体(成都)有限公司 一种测试配置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89403A (ja) * 2003-03-20 2004-10-14 Fujitsu Ltd ルータras試験方法およびルータras試験プログラム
WO2006105296A1 (en) * 2005-03-29 2006-10-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network access performance of a wireless device
CN102316498A (zh) * 2010-07-09 2012-01-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自动测试的方法及系统
US20140273938A1 (en) * 2013-03-15 2014-09-18 Billing Services Group System and method for rating, clearing and settlement of wireless roaming and offloading
CN104410986A (zh) * 2014-11-10 2015-03-11 福建联迪商用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测试终端wifi兼容性的方法及装置
CN107864067A (zh) * 2017-10-23 2018-03-30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测试路由器兼容性的方法及系统
CN108647149A (zh) * 2018-05-17 2018-10-12 珠海全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的测试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08684057A (zh) * 2018-05-10 2018-10-19 四川斐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测试路由器与终端兼容性的自动测试方法和系统
CN112437463A (zh) * 2020-11-24 2021-03-02 展讯半导体(成都)有限公司 终端Wi-Fi兼容性自动测试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介质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89403A (ja) * 2003-03-20 2004-10-14 Fujitsu Ltd ルータras試験方法およびルータras試験プログラム
WO2006105296A1 (en) * 2005-03-29 2006-10-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network access performance of a wireless device
CN102316498A (zh) * 2010-07-09 2012-01-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自动测试的方法及系统
US20140273938A1 (en) * 2013-03-15 2014-09-18 Billing Services Group System and method for rating, clearing and settlement of wireless roaming and offloading
CN104410986A (zh) * 2014-11-10 2015-03-11 福建联迪商用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测试终端wifi兼容性的方法及装置
CN107864067A (zh) * 2017-10-23 2018-03-30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测试路由器兼容性的方法及系统
CN108684057A (zh) * 2018-05-10 2018-10-19 四川斐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测试路由器与终端兼容性的自动测试方法和系统
CN108647149A (zh) * 2018-05-17 2018-10-12 珠海全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的测试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2437463A (zh) * 2020-11-24 2021-03-02 展讯半导体(成都)有限公司 终端Wi-Fi兼容性自动测试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东放》: "智能终端的无线网络配置方法", 《电脑知识与技术》, 31 December 2011 (2011-12-31) *
贾源: "基于Web的WIFI-Hotspot2.0配置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 15 March 2016 (2016-03-15)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42236A (zh) * 2021-09-13 2021-12-03 展讯半导体(成都)有限公司 一种测试配置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742236B (zh) * 2021-09-13 2024-06-04 展讯半导体(成都)有限公司 一种测试配置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938943A (zh) * 2021-10-20 2022-01-14 展讯半导体(成都)有限公司 无线通讯共存性能的测试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13938943B (zh) * 2021-10-20 2024-04-12 展讯半导体(成都)有限公司 无线通讯共存性能的测试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38499B (zh) 2022-07-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81019A (zh) 一种wifi模块自动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09284140B (zh) 配置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1934961B (zh) 智能家居网络配置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580730B (zh) 一种终端类型的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11263377B (zh) 网络配置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和配网测试方法、系统
CN107613471A (zh) 一种wifi热点信息推送方法、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06776346B (zh) Ccmts设备的测试方法和装置
CN113038499B (zh) 终端Wi-Fi兼容性测试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07612769B (zh) 一种测试路由器无线传输速率的方法及系统
CN109660386B (zh) 一种半导体存储器老化测试系统软件升级方法
CN107426755B (zh) 基站问题的排查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CN107592243B (zh) 一种验证路由器静态绑定功能的方法及装置
CN104426711A (zh) 测试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2866309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3472611A (zh) 获取WiFi信号强度的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5037664B (zh) 一种网络连接测试方法、装置、中继器和存储介质
CN107613497B (zh) 网络认证方法及无线接入设备
CN111858300B (zh) 一种嵌入式设备自动化测试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1787555A (zh) 对智能终端的测试方法及设备
CN114363210A (zh) 分布式路由器的开关机测试方法、装置、系统及介质
CN115150298B (zh) 虚拟网关的测试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13938943B (zh) 无线通讯共存性能的测试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15622752B (zh) 会话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6389188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相关装置
CN117411813A (zh) 终端数据吞吐量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