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36346A - 一种滤波器及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滤波器及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036346A CN113036346A CN201911359634.5A CN201911359634A CN113036346A CN 113036346 A CN113036346 A CN 113036346A CN 201911359634 A CN201911359634 A CN 201911359634A CN 113036346 A CN113036346 A CN 11303634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vity
- filtering
- filter
- branch
- filtering cavit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P—WAVEGUIDES; RESONATORS, LINES, OR OTHER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1/00—Auxiliary devices
- H01P1/20—Frequency-selective devices, e.g. filters
- H01P1/207—Hollow waveguide filters
- H01P1/208—Cascaded cavities; Cascaded resonators inside a hollow waveguide structur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P—WAVEGUIDES; RESONATORS, LINES, OR OTHER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1/00—Auxiliary devices
- H01P1/20—Frequency-selective devices, e.g. filters
- H01P1/207—Hollow waveguide filters
- H01P1/209—Hollow waveguide filters comprising one or more branching arms or cavities wholly outside the main waveguide
Landscapes
- Surface Acoustic Wave Elements And Circuit Network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滤波器及通信系统,该滤波器包括:壳体,具有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第一滤波支路,设置于壳体的一侧上,由依次耦合的十三个滤波腔组成,第一滤波支路的十三个滤波腔分成沿第二方向相邻排列的两列,形成六个第一交叉耦合零点。通过此种方式,一方面能够规则排布滤波腔,进而便于设计与布局、减小滤波器的体积;另一方面,能够通过六个交叉耦合零点提高滤波器的带外抑制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滤波器及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所需的信号经过调制形成调制信号,并搭载在高频的载波信号上,通过发射天线发射至空中,通过接收天线接收空中的信号,接收天线接收到的信号中,不光包括所需的信号,而且还包括其它频率的谐波、噪声信号。对接收天线接收到的信号需要用滤波器滤除不需要的谐波、噪声信号。因此,设计的滤波器必须精确地控制其带宽。
本申请的发明人在长期的研发工作中发现,现有技术中的滤波器通常包含两组或者两组以上频率相同或不同的滤波支路,但其滤波支路的排布并不规则,造成了目前的滤波器存在着体积过大的问题,尤其在涉及到较多个滤波支路时,这种问题尤为严重。且当同时存在多条滤波支路时,多条滤波支路之间的带外抑制等性能较差,很难做到接收信道信号与发射信道信号间的高度隔离。
发明内容
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滤波器及通信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滤波器,该滤波器包括:壳体,具有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第一滤波支路,设置于壳体的一侧上,由依次耦合的十三个滤波腔组成,第一滤波支路的十三个滤波腔分成沿第二方向相邻排列的两列,形成六个第一交叉耦合零点。
进一步,第一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第二滤波腔、第五滤波腔、第六滤波腔、第九滤波腔、第十滤波腔、第十三滤波腔为一列且沿第一方向依次相邻排列;第一滤波支路的第三滤波腔、第四滤波腔、第七滤波腔、第八滤波腔、第十一滤波腔、第十二滤波腔为一列且沿第一方向依次相邻排列。
进一步,第一滤波支路的第二滤波腔、第三滤波腔相邻设置;第一滤波支路的第五滤波腔、第四滤波腔相邻设置;第一滤波支路的第六滤波腔、第七滤波腔相邻设置;第一滤波支路的第九滤波腔、第八滤波腔相邻设置;第一滤波支路的第十滤波腔、第十一滤波腔相邻设置;第一滤波支路的第十三滤波腔、第十二滤波腔相邻设置。
进一步,第一滤波支路的第二滤波腔与第五滤波腔之间、第一滤波支路的第六滤波腔与第九滤波腔之间、第一滤波支路的第十滤波腔与第十三滤波腔之间容性交叉耦合,第一滤波支路的第三滤波腔与第五滤波腔之间、第一滤波支路的第七滤波腔与第九滤波腔之间、第一滤波支路的第十一滤波腔与第十三滤波腔之间感性交叉耦合,以形成六个第一交叉耦合零点。
进一步,滤波器还包括:第二滤波支路、第三滤波支路和第四滤波支路,第一滤波支路、第二滤波支路、第三滤波支路和第四滤波支路沿第二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第二滤波支路、第三滤波支路和第四滤波支路与第一滤波支路的结构相同,且第一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第二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第三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和第四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的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
第二滤波支路的十三个滤波腔分成沿第二方向排列的两列;第二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第二滤波腔、第五滤波腔、第六滤波腔、第九滤波腔、第十滤波腔、第十三滤波腔为一列且沿第一方向依次相邻排列;第二滤波支路的第三滤波腔、第四滤波腔、第七滤波腔、第八滤波腔、第十一滤波腔、第十二滤波腔为一列且沿第一方向依次相邻排列;第二滤波支路的第二滤波腔、第三滤波腔相邻设置。
第二滤波支路的第五滤波腔、第四滤波腔相邻设置;第二滤波支路的第六滤波腔、第七滤波腔相邻设置;第二滤波支路的第九滤波腔、第八滤波腔相邻设置;第二滤波支路的第十滤波腔、第十一滤波腔相邻设置;第二滤波支路的第十三滤波腔、第十二滤波腔相邻设置。
进一步,第二滤波支路的第二滤波腔与第五滤波腔之间、第二滤波支路的第六滤波腔与第九滤波腔之间、第二滤波支路的第十滤波腔与第十三滤波腔之间容性交叉耦合,第二滤波支路的第三滤波腔与第五滤波腔之间、第二滤波支路的第七滤波腔与第九滤波腔之间、第二滤波支路的第十一滤波腔与第十三滤波腔之间感性交叉耦合,以形成六个第二交叉耦合零点。
进一步,第三滤波支路的十三个滤波腔分成沿第二方向排列的两列;第三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第二滤波腔、第五滤波腔、第六滤波腔、第九滤波腔、第十滤波腔、第十三滤波腔为一列且沿第一方向依次相邻排列;第三滤波支路的第三滤波腔、第四滤波腔、第七滤波腔、第八滤波腔、第十一滤波腔、第十二滤波腔为一列且沿第一方向依次相邻排列。
第三滤波支路的第二滤波腔、第三滤波腔相邻设置;第三滤波支路的第五滤波腔、第四滤波腔相邻设置;第三滤波支路的第六滤波腔、第七滤波腔相邻设置;第三滤波支路的第九滤波腔、第八滤波腔相邻设置;第三滤波支路的第十滤波腔、第十一滤波腔相邻设置;第三滤波支路的第十三滤波腔、第十二滤波腔相邻设置。
第三滤波支路的第二滤波腔与第五滤波腔之间、第三滤波支路的第六滤波腔与第九滤波腔之间、第三滤波支路的第十滤波腔与第十三滤波腔之间容性交叉耦合,第三滤波支路的第三滤波腔与第五滤波腔之间、第三滤波支路的第七滤波腔与第九滤波腔之间、第三滤波支路的第十一滤波腔与第十三滤波腔之间感性交叉耦合,以形成六个第三交叉耦合零点。
进一步,第四滤波支路的十三个滤波腔分成沿第二方向排列的两列;第四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第二滤波腔、第五滤波腔、第六滤波腔、第九滤波腔、第十滤波腔、第十三滤波腔为一列且沿第一方向依次相邻排列;第四滤波支路的第三滤波腔、第四滤波腔、第七滤波腔、第八滤波腔、第十一滤波腔、第十二滤波腔为一列且沿第一方向依次相邻排列。
第四滤波支路的第二滤波腔、第三滤波腔相邻设置;第四滤波支路的第五滤波腔、第四滤波腔相邻设置;第四滤波支路的第六滤波腔、第七滤波腔相邻设置;第四滤波支路的第九滤波腔、第八滤波腔相邻设置;第四滤波支路的第十滤波腔、第十一滤波腔相邻设置;第四滤波支路的第十三滤波腔、第十二滤波腔相邻设置。
第四滤波支路的第二滤波腔与第五滤波腔之间、第四滤波支路的第六滤波腔与第九滤波腔之间、第四滤波支路的第十滤波腔与第十三滤波腔之间容性交叉耦合,第四滤波支路的第三滤波腔与第五滤波腔之间、第四滤波支路的第七滤波腔与第九滤波腔之间、第四滤波支路的第十一滤波腔与第十三滤波腔之间感性交叉耦合,以形成六个第四交叉耦合零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其包括终端、基站天线和射频单元,基站天线与射频单元连接,射频单元包括滤波器,滤波器为上述的滤波器。
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第一滤波支路的十三个滤波腔分成沿第二方向排列的两列,能够规则排布滤波腔,进而便于设计与布局、减小滤波器的体积。另一方面,能够通过六个交叉耦合零点提高滤波器的带外抑制性能,满足不同信道间信号的高度隔离。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滤波器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第一实施例滤波器中第一滤波支路的拓扑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滤波器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第二实施例滤波器中第二滤波支路的拓扑结构示意图;
图5是第二实施例滤波器中第三滤波支路的拓扑结构示意图;
图6是第二实施例滤波器中第四滤波支路的拓扑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滤波器的仿真结果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的通信系统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特别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对本申请的范围进行限定。同样的,以下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请参阅图1,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滤波器10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的滤波器10包括壳体110,具有第一方向D1和第二方向D2,其中,壳体110可以为滤波器10的滤波腔(图未示)的底壁,滤波器10的滤波腔还可以包括设置在壳体110上的侧壁和设置在侧壁上的盖体。
第一滤波支路120,设置于壳体110的一侧上,由依次耦合的十三个滤波腔组成,第一滤波支路120的十三个滤波腔分成沿第二方向D2相邻排列的两列,形成六个第一交叉耦合零点。
具体的,第一滤波支路120的十三个滤波腔具体包括第一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A1至第一滤波支路的第十三滤波腔A13。
具体的,第一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A1、第二滤波腔A2、第五滤波腔A5、第六滤波腔A6、第九滤波腔A9、第十滤波腔A10、第十三滤波腔A13为一列且沿第一方向D1依次相邻排列;第一滤波支路的第三滤波腔A3、第四滤波腔A4、第七滤波腔A7、第八滤波腔A8、第十一滤波腔A11、第十二滤波腔A12为一列且沿第一方向D1依次相邻排列。
具体的,第一滤波支路的第二滤波腔A2、第三滤波腔A3相邻设置;第一滤波支路的第五滤波腔A5、第四滤波腔A4相邻设置;第一滤波支路的第六滤波腔A6、第七滤波腔A7相邻设置;第一滤波支路的第九滤波腔A9、第八滤波腔A8相邻设置;第一滤波支路的第十滤波腔A10、第十一滤波腔A11、第一滤波支路的第十三滤波腔A13、第十二滤波腔A12相邻设置。
当然,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本申请中的“相邻排列”、“相邻设置”也可以是等距间隔排列、非等距间隔排列,进而既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布局滤波腔同时也能够减小滤波器的体积。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滤波支路的滤波腔的尺寸相同,以便于布局和调试,提高滤波器10的一致性。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滤波腔的尺寸也可以部分相同、完全不同,以满足不同设计的需求。
具体的,请参阅图2,是第一实施例滤波器10中第一滤波支路120的拓扑结构示意图。
第一滤波支路的第二滤波腔A2与第五滤波腔A5之间、第一滤波支路的第六滤波腔A6与第九滤波腔A9之间、第一滤波支路的第十滤波腔A10与第十三滤波腔A13之间容性交叉耦合,第一滤波支路的第三滤波腔A3与第五滤波腔A5之间、第一滤波支路的第七滤波腔A7与第九滤波腔A9之间、第一滤波支路的第十一滤波腔A11与第十三滤波腔A13之间感性交叉耦合,以形成六个第一交叉耦合零点。
其中,耦合零点也称为传输零点,能够实现零点抑制,便于调试指标。传输零点是滤波器传输函数等于零,即在传输零点对应的频点上电磁能量不能通过网络,因而起到完全隔离作用,对通带外的信号起到抑制作用,能更好的实现多个通带间的高度隔离。
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的两个或者多个耦合零点的参数(如频点及抑制)可能相同;在仿真图中,相同参数的耦合零点展示为同一个耦合零点。
更具体的,第一滤波支路120的第二滤波腔A2与第五滤波腔A5之间形成容性耦合零点,等效于图2所示的电容C1,第一滤波支路的第六滤波腔A6与第九滤波腔A9之间形成容性耦合零点,等效于图2所示的电容C2,第一滤波支路的第十滤波腔A10与第十三滤波腔A13之间形成容性耦合零点,等效于图2所示的电容C3。
一般而言,实现容性耦合零点的方式为容性交叉耦合元件,一般的容性交叉耦合元件可以为飞杆。也即第一滤波支路的第二滤波腔A2与第五滤波腔A5之间设置有飞杆;也即,第一滤波支路的第六滤波腔A6与第九滤波腔A9之间设置有飞杆;也即,第一滤波支路的第十滤波腔A10与第十三滤波腔A13之间设置有飞杆。因此,结合第一滤波支路120中第一滤波支路的第二滤波腔A2与第五滤波腔A5之间、第一滤波支路的第六滤波腔A6与第九滤波腔A9之间、第一滤波支路的第十滤波腔A10与第十三滤波腔A13之间的位置关系;本申请中,第一滤波支路120中第一滤波支路的第二滤波腔A2与第五滤波腔A5之间、第一滤波支路的第六滤波腔A6与第九滤波腔A9之间、第一滤波支路的第十滤波腔A10与第十三滤波腔A13之间的距离相等,因此能够实现采用相同规格飞杆元件,以达到实现三个容性耦合零点的效果,同时便于设计与制造。
更具体的,第一滤波支路的第三滤波腔A3、第五滤波腔A5之间可以设置有窗口,并且在窗口设置有金属耦合筋,以使第一滤波支路的第三滤波腔A3、第五滤波腔A5之间实现感性交叉耦合,形成感性交叉耦合零点,等效于图2所示的电感L1。第一滤波支路的第七滤波腔A7、第九滤波腔A9之间可以设置有窗口,并且在窗口设置有金属耦合筋,以使第一滤波支路的第七滤波腔A7、第九滤波腔A9之间实现感性交叉耦合,形成感性交叉耦合零点,等效于图2所示的电感L2。第一滤波支路的第十一滤波腔A11、第十三滤波腔A13之间可以设置有窗口,并且在窗口设置有金属耦合筋,以使第一滤波支路的第十一滤波腔A11、第十三滤波腔A13之间实现感性交叉耦合,形成感性交叉耦合零点,等效于图2所示的电感L3。
其中,由于金属耦合筋受到外界温度的变化小,通过金属耦合筋实现感性交叉耦合,能够避免滤波器10产生温度漂移。
具体的,滤波器10进一步包括与第一滤波支路120的第一滤波腔A1耦合的第一端口(图未示)以及与第一滤波支路的第十三滤波腔耦合的第二端口(图未示),其中,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均可以为滤波器10的抽头。
进一步,第一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A1至第十三滤波腔A13的谐振频率依次位于以下范围内:
2590Mhz-2592Mhz、2590Mhz-2592Mhz、2581Mhz-2582Mhz、2525Mhz-2527Mhz、2591Mhz-2593Mhz、2590Mhz-2592Mhz、2582Mhz-2584Mhz、2606Mhz-2608Mhz、2587Mhz-2588Mhz、2584Mhz-2586Mhz、2604Mhz-2606Mhz、2675Mhz-2677Mhz、2590Mhz-2592Mhz。
第一端口与第一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A1之间的耦合带宽、第一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A1与第一滤波支路的第二滤波腔A2之间的耦合带宽、第一滤波支路的第二滤波腔A2与第一滤波支路的第三滤波腔A3之间的耦合带宽、第一滤波支路的第二滤波腔A2与第一滤波支路的第五滤波腔A5之间的耦合带宽、第一滤波支路的第三滤波腔A3与第一滤波支路的第四滤波腔A4之间的耦合带宽、第一滤波支路的第四滤波腔A4与第一滤波支路的第五滤波腔A5之间的耦合带宽、第一滤波支路的第五滤波腔A5与第一滤波支路的第六滤波腔A6之间的耦合带宽、第一滤波支路的第六滤波腔A6与第一滤波支路的第七滤波腔A7之间的耦合带宽、第一滤波支路的第六滤波腔A6与第一滤波支路的第九滤波腔A9之间的耦合带宽、第一滤波支路的第七滤波腔A7与第一滤波支路的第八滤波腔A8之间的耦合带宽、第一滤波支路的第七滤波腔A7与第一滤波支路的第九滤波腔A9之间的耦合带宽、第一滤波支路的第八滤波腔A8与第一滤波支路的第九滤波腔A9之间的耦合带宽、第一滤波支路的第九滤波腔A9与第一滤波支路的第十滤波腔A10之间的耦合带宽、第一滤波支路的第十滤波腔A10与第一滤波支路的第十一滤波腔A11之间的耦合带宽、第一滤波支路的第十滤波腔A10与第一滤波支路的第十三滤波腔A13之间的耦合带宽、第一滤波支路的第十一滤波腔A11与第一滤波支路的第十二滤波腔A12之间的耦合带宽、第一滤波支路的第十一滤波腔A11与第一滤波支路的第十三滤波腔A13之间的耦合带宽、第一滤波支路的第十二滤波腔A12与第一滤波支路的第十三滤波腔A13之间的耦合带宽、第一滤波支路的第十三滤波腔A13与第二端口之间的耦合带宽分别在以下范围内:
172Mhz-196Mhz、141Mhz-161Mhz、98Mhz-114Mhz、10Mhz-16Mhz、61Mhz-72Mhz、-61Mhz--64Mhz、66Mhz-78Mhz、88Mhz-102Mhz、76Mhz-89Mhz、-45Mhz--50Mhz、128Mhz-147Mhz、12Mhz-18Mhz、75Mhz-88Mhz、89Mhz-104Mhz、91Mhz-106Mhz、32Mhz-38Mhz、36Mhz-45Mhz、107Mhz-124Mhz、83Mhz-97Mhz、172Mhz-196Mhz。
因此能够使得第一滤波支路120的带宽位于2496-2690MHz内,满足设计要求。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第一滤波支路的十三个滤波腔分成沿第二方向排列的两列,能够规则排布滤波腔,进而便于设计与布局、减小滤波器的体积。另一方面,能够通过六个交叉耦合零点提高滤波器的带外抑制性能,满足不同信道间信号的高度隔离。
请参阅图3,图3是本申请滤波器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的,本实施例的滤波器还包括:第二滤波支路130、第三滤波支路140和第四滤波支路150,第一滤波支路120、第二滤波支路130、第三滤波支路140和第四滤波支路150沿第二方向D2依次间隔设置;第二滤波支路130、第三滤波支路140和第四滤波支路150与第一滤波支路120的结构相同,且第一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A1、第二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B1、第三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C1和第四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D1的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
由于第二滤波支路130、第三滤波支路140和第四滤波支路150与第一滤波支路120的结构相同,所以下文中一些关于第二滤波支路130、第三滤波支路140和第四滤波支路150的具体说明可见上述实施例一,不再赘述。
具体的,第二滤波支路130的十三个滤波腔分成沿第二方向D2排列的两列。
具体的,第二滤波支路130的十三个滤波腔具体包括第二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B1至第二滤波支路的第十三滤波腔B13。
具体的,第二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B1、第二滤波腔B2、第五滤波腔B5、第六滤波腔B6、第九滤波腔B9、第十滤波腔B10、第十三滤波腔B13为一列且沿第一方向D1依次相邻排列;第二滤波支路的第三滤波腔B3、第四滤波腔B4、第七滤波腔B7、第八滤波腔B8、第十一滤波腔B11、第十二滤波腔B12为一列且沿第一方向D1依次相邻排列。
具体的,第二滤波支路的第二滤波腔B2、第三滤波腔B3相邻设置;第二滤波支路的第五滤波腔B5、第四滤波腔B4相邻设置;第二滤波支路的第六滤波腔B6、第七滤波腔B7相邻设置;第二滤波支路的第九滤波腔B9、第八滤波腔B8相邻设置;第二滤波支路的第十滤波腔B10、第十一滤波腔B11、第二滤波支路的第十三滤波腔B13、第十二滤波腔B12相邻设置。
请参阅图4,第二滤波支路的第二滤波腔B2与第五滤波腔B5之间、第二滤波支路的第六滤波腔B6与第九滤波腔B9之间、第二滤波支路的第十滤波腔B10与第十三滤波腔B13之间容性交叉耦合,形成三个容性耦合零点,分别等效于C1、C2、C3。第二滤波支路的第三滤波腔B3与第五滤波腔B5之间、第二滤波支路的第七滤波腔B7与第九滤波腔B9之间、第二滤波支路的第十一滤波腔B11与第十三滤波腔B13之间感性交叉耦合,形成三个感性耦合零点,分别等效于L1、L2、L3。
其中,第二滤波支路130的第一滤波腔B1至第十三滤波腔B13的谐振频率范围分别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一滤波支路120的第一滤波腔A1至第十三滤波腔A13的谐振频率范围相同。
具体的,滤波器10进一步包括与第二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B1耦合的第一端口图未示)以及与第二滤波支路的第十三滤波腔B13耦合的第二端口(图未示),其中,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均可以为滤波器10的抽头。
第一端口与第二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B1之间的耦合带宽、第二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B1与第二滤波支路的第二滤波腔B2之间的耦合带宽、第二滤波支路的第二滤波腔B2与第二滤波支路的第三滤波腔B3之间的耦合带宽、第二滤波支路的第二滤波腔B2与第二滤波支路的第五滤波腔B5之间的耦合带宽、第二滤波支路的第三滤波腔B3与第二滤波支路的第四滤波腔B4之间的耦合带宽、第二滤波支路的第四滤波腔B4与第二滤波支路的第五滤波腔B5之间的耦合带宽、第二滤波支路的第五滤波腔B5与第二滤波支路的第六滤波腔B6之间的耦合带宽、第二滤波支路的第六滤波腔B6与第二滤波支路的第七滤波腔B7之间的耦合带宽、第二滤波支路的第六滤波腔B6与第二滤波支路的第九滤波腔B9之间的耦合带宽、第二滤波支路的第七滤波腔B7与第二滤波支路的第八滤波腔B8之间的耦合带宽、第二滤波支路的第七滤波腔B7与第二滤波支路的第九滤波腔B9之间的耦合带宽、第二滤波支路的第八滤波腔B8与第二滤波支路的第九滤波腔B9之间的耦合带宽、第二滤波支路的第九滤波腔B9与第二滤波支路的第十滤波腔B10之间的耦合带宽、第二滤波支路的第十滤波腔B10与第二滤波支路的第十一滤波腔B11之间的耦合带宽、第二滤波支路的第十滤波腔B10与第二滤波支路的第十三滤波腔B13之间的耦合带宽、第二滤波支路的第十一滤波腔B11与第二滤波支路的第十二滤波腔B12之间的耦合带宽、第二滤波支路的第十一滤波腔B11与第二滤波支路的第十三滤波腔B13之间的耦合带宽、第二滤波支路的第十二滤波腔B12与第二滤波支路的第十三滤波腔B13之间的耦合带宽、第二滤波支路的第十三滤波腔B13与第二端口之间的耦合带宽别在以下范围内:
172Mhz-196Mhz、141Mhz-161Mhz、98Mhz-114Mhz、10Mhz-16Mhz、61Mhz-72Mhz、-61Mhz--64Mhz、66Mhz-78Mhz、88Mhz-102Mhz、76Mhz-89Mhz、-45Mhz--50Mhz、128Mhz-147Mhz、12Mhz-18Mhz、75Mhz-88Mhz、89Mhz-104Mhz、91Mhz-106Mhz、32Mhz-38Mhz、36Mhz-45Mhz、107Mhz-124Mhz、83Mhz-97Mhz、172Mhz-196Mhz。
因此能够使得第二滤波支路130的带宽位于2496-2690MHz内,满足设计要求。
进一步,第三滤波支路140的十三个滤波腔分成沿第二方向D2排列的两列。
具体的,第三滤波支路140的十三个滤波腔具体包括第三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C1至第三滤波支路的第十三滤波腔C13。
具体的,第三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C1、第二滤波腔C2、第五滤波腔C5、第六滤波腔C6、第九滤波腔C9、第十滤波腔C10、第十三滤波腔C13为一列且沿第一方向D1依次相邻排列;第三滤波支路的第三滤波腔C3、第四滤波腔C4、第七滤波腔C7、第八滤波腔C8、第十一滤波腔C11、第十二滤波腔C12为一列且沿第一方向D1依次相邻排列。
具体的,第三滤波支路的第二滤波腔C2、第三滤波腔C3相邻设置;第三滤波支路的第五滤波腔C5、第四滤波腔C4相邻设置;第三滤波支路的第六滤波腔C6、第七滤波腔C7相邻设置;第三滤波支路的第九滤波腔C9、第八滤波腔C8相邻设置;第三滤波支路的第十滤波腔C10、第十一滤波腔C11、第三滤波支路的第十三滤波腔C13、第十二滤波腔C12相邻设置。
请参阅图5,第三滤波支路的第二滤波腔C2与第五滤波腔C5之间、第三滤波支路的第六滤波腔C6与第八滤波腔C8之间、第三滤波支路的第十滤波腔C10与第十三滤波腔C13之间容性交叉耦合,形成三个容性耦合零点,分别等效于C1、C2、C3。第三滤波支路的第三滤波腔C3与第五滤波腔D5之间、第三滤波支路的第七滤波腔C7与第八滤波腔C8之间、第三滤波支路的第十一滤波腔C11与第十三滤波腔C13之间感性交叉耦合,形成三个感性耦合零点,分别等效于L1、L2、L3。
其中,第三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C1至第十三滤波腔C13的谐振频率范围分别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一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A1至第十三滤波腔A13的谐振频率范围相同。
具体的,滤波器10进一步包括与第三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C1耦合的第一端口(图未示)以及与第三滤波支路的第十三滤波腔D13耦合的第二端口(图未示),其中,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均可以为滤波器10的抽头。
第一端口与第三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C1之间的耦合带宽、第三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C1与第三滤波支路的第二滤波腔C2之间的耦合带宽、第三滤波支路的第二滤波腔C2与第三滤波支路的第三滤波腔C3之间的耦合带宽、第三滤波支路的第二滤波腔C2与第三滤波支路的第五滤波腔C5之间的耦合带宽、第三滤波支路的第三滤波腔C3与第三滤波支路的第四滤波腔C4之间的耦合带宽、第三滤波支路的第四滤波腔C4与第三滤波支路的第五滤波腔C5之间的耦合带宽、第三滤波支路的第五滤波腔C5与第三滤波支路的第六滤波腔C6之间的耦合带宽、第三滤波支路的第六滤波腔C6与第三滤波支路的第七滤波腔C7之间的耦合带宽、第三滤波支路的第六滤波腔C6与第三滤波支路的第八滤波腔C8之间的耦合带宽、第三滤波支路的第七滤波腔C7与第三滤波支路的第八滤波腔C8之间的耦合带宽、第三滤波支路的第七滤波腔C7与第三滤波支路的第八滤波腔C8之间的耦合带宽、第三滤波支路的第八滤波腔C8与第三滤波支路的第八滤波腔C8之间的耦合带宽、第三滤波支路的第八滤波腔C8与第三滤波支路的第十滤波腔C10之间的耦合带宽、第三滤波支路的第十滤波腔C10与第三滤波支路的第十一滤波腔C11之间的耦合带宽、第三滤波支路的第十滤波腔C10与第三滤波支路的第十三滤波腔C13之间的耦合带宽、第三滤波支路的第十一滤波腔D11C11与第三滤波支路的第十二滤波腔C12之间的耦合带宽、第三滤波支路的第十一滤波腔C11与第三滤波支路的第十三滤波腔C13之间的耦合带宽、第三滤波支路的第十二滤波腔C12与第三滤波支路的第十三滤波腔C13之间的耦合带宽、第三滤波支路的第十三滤波腔C13与第二端口之间的耦合带宽别在以下范围内:
172Mhz-196Mhz、141Mhz-161Mhz、98Mhz-114Mhz、10Mhz-16Mhz、61Mhz-72Mhz、-61Mhz--64Mhz、66Mhz-78Mhz、88Mhz-102Mhz、76Mhz-89Mhz、-45Mhz--50Mhz、128Mhz-147Mhz、12Mhz-18Mhz、75Mhz-88Mhz、89Mhz-104Mhz、91Mhz-106Mhz、32Mhz-38Mhz、36Mhz-45Mhz、107Mhz-124Mhz、83Mhz-97Mhz、172Mhz-196Mhz。
因此能够使得第三滤波支路140的带宽位于2496-2690MHz内,满足设计要求。
进一步,第四滤波支路150的十三个滤波腔分成沿第二方向D2排列的两列。
具体的,第四滤波支路150的十三个滤波腔具体包括第四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D1至第四滤波支路的第十三滤波腔D13。
具体的,第四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D1、第二滤波腔D2、第五滤波腔D5、第六滤波腔D6、第九滤波腔D9、第十滤波腔D10、第十三滤波腔D13为一列且沿第一方向D1依次相邻排列;第四滤波支路的第三滤波腔D3、第四滤波腔D4、第七滤波腔D7、第八滤波腔D8、第十一滤波腔D11、第十二滤波腔D12为一列且沿第一方向D1依次相邻排列。
具体的,第四滤波支路的第二滤波腔D2、第三滤波腔D3相邻设置;第四滤波支路的第五滤波腔D5、第四滤波腔D4相邻设置;第四滤波支路的第六滤波腔D6、第七滤波腔D7相邻设置;第四滤波支路的第九滤波腔D9、第八滤波腔D8相邻设置;第四滤波支路的第十滤波腔D10、第十一滤波腔D11、第四滤波支路的第十三滤波腔D13、第十二滤波腔D12相邻设置。
请参阅图6,第四滤波支路的第二滤波腔D2与第五滤波腔D5之间、第四滤波支路的第六滤波腔D6与第九滤波腔D9之间、第四滤波支路的第十滤波腔D10与第十三滤波腔D13之间容性交叉耦合,形成三个容性耦合零点,分别等效于C1、C2、C3。第四滤波支路的第三滤波腔D3与第五滤波腔D5之间、第四滤波支路的第七滤波腔D7与第九滤波腔D9之间、第四滤波支路的第十一滤波腔D11与第十三滤波腔D13之间感性交叉耦合,形成三个容性耦合零点,分别等效于L1、L2、L3。
其中,第四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D1至第十三滤波腔D13的谐振频率范围分别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一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A1至第十三滤波腔A13的谐振频率范围相同。
具体的,滤波器10进一步包括与第四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D1耦合的第一端口(图未示)以及与第四滤波支路的第十三滤波腔D13耦合的第二端口(图未示),其中,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均可以为滤波器10的抽头。
第一端口与第四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D1之间的耦合带宽、第四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D1与第四滤波支路的第二滤波腔D2之间的耦合带宽、第四滤波支路的第二滤波腔D2与第四滤波支路的第三滤波腔D3之间的耦合带宽、第四滤波支路的第二滤波腔D2与第四滤波支路的第五滤波腔D5之间的耦合带宽、第四滤波支路的第三滤波腔D3与第四滤波支路的第四滤波腔D4之间的耦合带宽、第四滤波支路的第四滤波腔D4与第四滤波支路的第五滤波腔D5之间的耦合带宽、第四滤波支路的第五滤波腔D5与第四滤波支路的第六滤波腔D6之间的耦合带宽、第四滤波支路的第六滤波腔D6与第四滤波支路的第七滤波腔D7之间的耦合带宽、第四滤波支路的第六滤波腔D6与第四滤波支路的第九滤波腔D9之间的耦合带宽、第四滤波支路的第七滤波腔D7与第四滤波支路的第八滤波腔D8之间的耦合带宽、第四滤波支路的第七滤波腔D7与第四滤波支路的第九滤波腔D9之间的耦合带宽、第四滤波支路的第八滤波腔D8与第四滤波支路的第九滤波腔D9之间的耦合带宽、第四滤波支路的第九滤波腔D9与第四滤波支路的第十滤波腔D10之间的耦合带宽、第四滤波支路的第十滤波腔D10与第四滤波支路的第十一滤波腔D11之间的耦合带宽、第四滤波支路的第十滤波腔D10与第四滤波支路的第十三滤波腔D13之间的耦合带宽、第四滤波支路的第十一滤波腔D11与第四滤波支路的第十二滤波腔D12之间的耦合带宽、第四滤波支路的第十一滤波腔D11与第四滤波支路的第十三滤波腔D13之间的耦合带宽、第四滤波支路的第十二滤波腔D12与第四滤波支路的第十三滤波腔D13之间的耦合带宽、第四滤波支路的第十三滤波腔D13与第二端口之间的耦合带宽别在以下范围内:
172Mhz-196Mhz、141Mhz-161Mhz、98Mhz-114Mhz、10Mhz-16Mhz、61Mhz-72Mhz、-61Mhz--64Mhz、66Mhz-78Mhz、88Mhz-102Mhz、76Mhz-89Mhz、-45Mhz--50Mhz、128Mhz-147Mhz、12Mhz-18Mhz、75Mhz-88Mhz、89Mhz-104Mhz、91Mhz-106Mhz、32Mhz-38Mhz、36Mhz-45Mhz、107Mhz-124Mhz、83Mhz-97Mhz、172Mhz-196Mhz。
因此能够使得第四滤波支路150的带宽位于2496-2690MHz内,满足设计要求。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将第一滤波支路、第二滤波支路、第三滤波支路和第四滤波支路沿第一方向依次间隔设置,且第一、二、三、四滤波支路的十三个滤波腔分成沿第一方向排列的两列,能够规则排布滤波支路与滤波支路中的滤波腔,进而便于设计与布局、减小滤波器的体积;另一方面,能够通过每一滤波支路均形成有六个交叉耦合零点,进而提高滤波器的带外抑制性能,满足不同信道间信号的高度隔离。
请参阅图7,为本申请滤波器的仿真结果示意图。
如图7所示,本申请第一滤波支路120、第二滤波支路130、第三滤波支路140、第四滤波支路150的带宽范围(参见频带200)位于2494~2692MHz内。且滤波器10在0MHz~12750MHz的带宽范围内的抑制满足下表:
所以,本申请第一滤波支路120、第二滤波支路130、第三滤波支路140、第四滤波支路150的带宽位于2494~2692MHz内时,抑制大于或等于55dB,各滤波支路之间能够产生高端隔离,能够满足设计需要。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如图8所示,图8是本申请的通信系统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本实施例的通信系统30包括终端33、基站天线32和射频单元31。其中,该基站天线32和射频单元31设置于基站上,终端33通过基站与其他终端建立通信。该基站天线32与射频单元(Remote Radio Unit,RRU)31连接。该射频单元31包括上述实施例所揭示的滤波器10,用于对射频信号进行滤波。终端33可以包括手机、电脑、智能手环等。
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射频单元31可以集成到基站天线32进而形成有源天线单元(Active Antenna Unit,AAU)。
因此,在通信系统30中,通过基站天线32收、发的射频信号的带宽位于2494~2692MHz范围内,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称本发明为滤波器,也可以称为合路器。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器包括:
壳体,具有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
第一滤波支路,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一侧上,由依次耦合的十三个滤波腔组成,所述第一滤波支路的十三个滤波腔分成沿所述第二方向相邻排列的两列,形成六个第一交叉耦合零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第二滤波腔、第五滤波腔、第六滤波腔、第九滤波腔、第十滤波腔、第十三滤波腔为一列且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相邻排列;
所述第一滤波支路的第三滤波腔、第四滤波腔、第七滤波腔、第八滤波腔、第十一滤波腔、第十二滤波腔为一列且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相邻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滤波支路的第二滤波腔、第三滤波腔相邻设置;
所述第一滤波支路的第五滤波腔、第四滤波腔相邻设置;
所述第一滤波支路的第六滤波腔、第七滤波腔相邻设置;
所述第一滤波支路的第九滤波腔、第八滤波腔相邻设置;
所述第一滤波支路的第十滤波腔、第十一滤波腔相邻设置;
所述第一滤波支路的第十三滤波腔、第十二滤波腔相邻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滤波支路的第二滤波腔与第五滤波腔之间、所述第一滤波支路的第六滤波腔与第九滤波腔之间、所述第一滤波支路的第十滤波腔与第十三滤波腔之间容性交叉耦合,所述第一滤波支路的第三滤波腔与第五滤波腔之间、所述第一滤波支路的第七滤波腔与第九滤波腔之间、所述第一滤波支路的第十一滤波腔与第十三滤波腔之间感性交叉耦合,以形成六个所述第一交叉耦合零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滤波器还包括:第二滤波支路、第三滤波支路和第四滤波支路,所述第一滤波支路、所述第二滤波支路、所述第三滤波支路和所述第四滤波支路沿所述第二方向依次间隔设置;
所述第二滤波支路、所述第三滤波支路和所述第四滤波支路与所述第一滤波支路的结构相同,且所述第一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所述第二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所述第三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和所述第四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的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滤波支路的十三个滤波腔分成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的两列;
所述第二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第二滤波腔、第五滤波腔、第六滤波腔、第九滤波腔、第十滤波腔、第十三滤波腔为一列且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相邻排列;
所述第二滤波支路的第三滤波腔、第四滤波腔、第七滤波腔、第八滤波腔、第十一滤波腔、第十二滤波腔为一列且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相邻排列;
所述第二滤波支路的第二滤波腔、第三滤波腔相邻设置;
所述第二滤波支路的第五滤波腔、第四滤波腔相邻设置;
所述第二滤波支路的第六滤波腔、第七滤波腔相邻设置;
所述第二滤波支路的第九滤波腔、第八滤波腔相邻设置;
所述第二滤波支路的第十滤波腔、第十一滤波腔相邻设置;
所述第二滤波支路的第十三滤波腔、第十二滤波腔相邻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滤波支路的第二滤波腔与第五滤波腔之间、所述第二滤波支路的第六滤波腔与第九滤波腔之间、所述第二滤波支路的第十滤波腔与第十三滤波腔之间容性交叉耦合,所述第二滤波支路的第三滤波腔与第五滤波腔之间、所述第二滤波支路的第七滤波腔与第九滤波腔之间、所述第二滤波支路的第十一滤波腔与第十三滤波腔之间感性交叉耦合,以形成六个第二交叉耦合零点。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滤波支路的十三个滤波腔分成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的两列;
所述第三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第二滤波腔、第五滤波腔、第六滤波腔、第九滤波腔、第十滤波腔、第十三滤波腔为一列且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相邻排列;
所述第三滤波支路的第三滤波腔、第四滤波腔、第七滤波腔、第八滤波腔、第十一滤波腔、第十二滤波腔为一列且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相邻排列;
所述第三滤波支路的第二滤波腔、第三滤波腔相邻设置;
所述第三滤波支路的第五滤波腔、第四滤波腔相邻设置;
所述第三滤波支路的第六滤波腔、第七滤波腔相邻设置;
所述第三滤波支路的第九滤波腔、第八滤波腔相邻设置;
所述第三滤波支路的第十滤波腔、第十一滤波腔相邻设置;
所述第三滤波支路的第十三滤波腔、第十二滤波腔相邻设置;
所述第三滤波支路的第二滤波腔与第五滤波腔之间、所述第三滤波支路的第六滤波腔与第九滤波腔之间、所述第三滤波支路的第十滤波腔与第十三滤波腔之间容性交叉耦合,所述第三滤波支路的第三滤波腔与第五滤波腔之间、所述第三滤波支路的第七滤波腔与第九滤波腔之间、所述第三滤波支路的第十一滤波腔与第十三滤波腔之间感性交叉耦合,以形成六个第三交叉耦合零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四滤波支路的十三个滤波腔分成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的两列;
所述第四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第二滤波腔、第五滤波腔、第六滤波腔、第九滤波腔、第十滤波腔、第十三滤波腔为一列且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相邻排列;
所述第四滤波支路的第三滤波腔、第四滤波腔、第七滤波腔、第八滤波腔、第十一滤波腔、第十二滤波腔为一列且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相邻排列;
所述第四滤波支路的第二滤波腔、第三滤波腔相邻设置;
所述第四滤波支路的第五滤波腔、第四滤波腔相邻设置;
所述第四滤波支路的第六滤波腔、第七滤波腔相邻设置;
所述第四滤波支路的第九滤波腔、第八滤波腔相邻设置;
所述第四滤波支路的第十滤波腔、第十一滤波腔相邻设置;
所述第四滤波支路的第十三滤波腔、第十二滤波腔相邻设置;
所述第四滤波支路的第二滤波腔与第五滤波腔之间、所述第四滤波支路的第六滤波腔与第九滤波腔之间、所述第四滤波支路的第十滤波腔与第十三滤波腔之间容性交叉耦合,所述第四滤波支路的第三滤波腔与第五滤波腔之间、所述第四滤波支路的第七滤波腔与第九滤波腔之间、所述第四滤波支路的第十一滤波腔与第十三滤波腔之间感性交叉耦合,以形成六个第四交叉耦合零点。
10.一种通信系统,所述通信系统包括终端、基站天线和射频单元,所述基站天线与所述射频单元连接,所述射频单元包括滤波器,所述滤波器为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滤波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359634.5A CN113036346A (zh) | 2019-12-25 | 2019-12-25 | 一种滤波器及通信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359634.5A CN113036346A (zh) | 2019-12-25 | 2019-12-25 | 一种滤波器及通信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036346A true CN113036346A (zh) | 2021-06-25 |
Family
ID=764589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359634.5A Pending CN113036346A (zh) | 2019-12-25 | 2019-12-25 | 一种滤波器及通信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036346A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19952A (zh) * | 2003-11-18 | 2005-05-25 | 电子科技大学 | 滤波器中交叉耦合的设计与制备方法 |
CN201562745U (zh) * | 2009-10-22 | 2010-08-25 | 南京广顺网络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td-scdma三频合路器 |
US20130093539A1 (en) * | 2011-10-18 | 2013-04-18 | Prism Microwave, Inc. |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n rf filter and an rf filter |
CN209232921U (zh) * | 2018-12-14 | 2019-08-09 | 深圳市大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合路式腔体滤波器及通信设备 |
CN209691920U (zh) * | 2018-12-25 | 2019-11-26 | 深圳市大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腔体滤波器和用于腔体滤波器的交叉耦合结构 |
-
2019
- 2019-12-25 CN CN201911359634.5A patent/CN113036346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19952A (zh) * | 2003-11-18 | 2005-05-25 | 电子科技大学 | 滤波器中交叉耦合的设计与制备方法 |
CN201562745U (zh) * | 2009-10-22 | 2010-08-25 | 南京广顺网络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td-scdma三频合路器 |
US20130093539A1 (en) * | 2011-10-18 | 2013-04-18 | Prism Microwave, Inc. |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n rf filter and an rf filter |
CN209232921U (zh) * | 2018-12-14 | 2019-08-09 | 深圳市大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合路式腔体滤波器及通信设备 |
CN209691920U (zh) * | 2018-12-25 | 2019-11-26 | 深圳市大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腔体滤波器和用于腔体滤波器的交叉耦合结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1125977U (zh) | 一种滤波器及通信设备 | |
CN113036346A (zh) | 一种滤波器及通信系统 | |
CN211125978U (zh) | 一种滤波器及通信设备 | |
CN113131151A (zh) | 通信设备及其滤波器 | |
CN211507853U (zh) | 一种滤波器及通信系统 | |
CN211125974U (zh) | 一种滤波器及通信系统 | |
CN113054333B (zh) | 一种滤波器及通信设备 | |
CN113036353A (zh) | 一种滤波器及通信设备 | |
CN211125965U (zh) | 一种滤波器及通信设备 | |
CN113036371A (zh) | 一种滤波器及通信设备 | |
CN113131137A (zh) | 一种通信设备及滤波器 | |
CN113054367A (zh) | 通信设备及其滤波器 | |
CN113054378A (zh) | 一种滤波器及通信设备 | |
CN113036343A (zh) | 一种通信设备及其滤波器 | |
CN113054374A (zh) | 通信设备及滤波器 | |
CN113036350A (zh) | 通信设备及其滤波器 | |
CN113054337A (zh) | 一种滤波器及通信系统 | |
CN113054385A (zh) | 一种通信设备及滤波器 | |
CN113054387A (zh) | 一种通信设备及滤波器 | |
CN113036357A (zh) | 一种滤波器及通信设备 | |
CN113131153A (zh) | 一种滤波器及通信设备 | |
CN113036366A (zh) | 通信系统及其滤波器 | |
CN113131158A (zh) | 通信设备及滤波器 | |
CN113054376A (zh) | 一种滤波器及通信设备 | |
CN113054341A (zh) | 通信设备及其滤波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625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