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34692B - 一种基于bim的地下管廊数据初始化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bim的地下管廊数据初始化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34692B
CN113034692B CN202110473310.5A CN202110473310A CN113034692B CN 113034692 B CN113034692 B CN 113034692B CN 202110473310 A CN202110473310 A CN 202110473310A CN 113034692 B CN113034692 B CN 1130346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pment
attribute
data
initialization
configuration f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7331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34692A (zh
Inventor
许海岩
赵瑜
宋赛中
潘丽
陈雷
许成
胡伟
王展英
吴忠辉
张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ZHIDA ELECTRONIC CO Ltd
China MCC20 Group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ZHIDA ELECTRONIC CO Ltd
China MCC20 Group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ZHIDA ELECTRONIC CO Ltd, China MCC20 Group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ZHIDA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7331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3469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346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346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346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346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7/00Three dimensional [3D] modelling, e.g. data description of 3D objects
    • G06T17/10Constructive solid geometry [CSG] using solid primitives, e.g. cylinders, cub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1Design, administration or maintenance of databa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5Integrating or interfacing systems involving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地下管廊数据初始化方法及系统,包括:提取不同类型的设备的属性模板文件;建立场景规划,并根据勘测规划数据建立对应的实体设备以及采集设备传感器的BIM模型;在建立完成BIM模型后,基于设备的属性模板文件,根据设备类型核对每个BIM设备的属性字段进行自动校验和修改,并当设定的BIM模型的属性字段和属性值符合要求后,导出初始化配置文件;从设备管理模块按项目导入对应的初始化配置文件,并完成设备基本信息及对应的采集信息的入库,完成地下管理综合运维中的设备管理的数据初始化。本发明能够根据完成对应的BIM初始化模块的模板建立,在完成平台数据初始化的同时、对采集设备的报文数据进行配置,快速完成数据的初始化。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BIM的地下管廊数据初始化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初始化技术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BIM的地下管廊数据初始化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已经实现了包括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电力、通信、广播电视、工业等多个城市重要管线的有序入廊,解决了以往多政府部门、多辖区、多使用单位的管理混乱难处,也最大程度改善了城市内涝和地下空间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监控和运维,现状就是分散运维,如何有效的整合,已经是一个行业面对的问题。
地下综合管廊坏境复杂,涉及设备众多,目前设计和运维是分开的,运维平台实施的时候,根据运维的标准对设计的图纸重新分类,整理和收集对应的资料,基本从零开始。对需要对现场设备的数据进行采集,并传送至服务端程序,需要花费大量的时候来进行数据分类及初始化工作。目前遇到比较困难的问题是:管廊很长,涉及设备众多,数据量庞大,子系统众多,涉及厂家多,协议不统一,变量复杂,数据量不统一,这就给业主运维带来很大的麻烦。也就是,不同项目,需要花大量的时间整理定制,实施成本过高,最终结果存在潜在的错误的比例很高,资料缺失等造成上线智慧管廊系统后,系统无法用起来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BIM的地下管廊数据初始化方法及系统,以解决如何实现地下管廊数据的采集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BIM的地下管廊数据初始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提取不同类型的设备的属性模板文件作为在BIM设计模型时对应设备的BIM模型的属性添加项和核对项;
建立场景规划,并根据勘测规划数据建立对应的实体设备以及采集设备传感器的BIM模型;
在建立完成BIM模型后,基于设备的属性模板文件,根据设备类型核对每个BIM设备的属性字段进行自动校验和修改,并当设定的BIM模型的属性字段和属性值符合要求后,导出初始化配置文件;
从设备管理模块按项目导入对应的初始化配置文件,并完成设备基本信息及对应的采集信息的入库,以完成地下管理综合运维中的设备管理的数据初始化。
优选地,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利用三维可视化模型根据设备管理导入的初始化配置文件,构建对应的带材质的三维可视化场景,以在三维场景中,能够根据指定的设备模型,自动关联设备管理模块中的导入的基本属性和设备属性。
优选地,其中所述初始化配置文件,包括:
模型,为设备或者传感器的带有材质的三角面面片几何信息;
管廊的模型空间结构树;
模型属性,包含管理综合运维平台设备属性模块中所有属信息,属性符合LOD500的要求。
优选地,其中所述从设备管理模块按项目导入对应的初始化配置文件,并完成设备基本信息及对应的采集信息的入库,以完成地下管理综合运维中的设备管理的数据初始化,包括:
采集所述初始化配置文件存储至物联网采集程序的采集配置文件中,利用PLC、SCADA和/或采集器获取待集中或者独立采集设备的报文数据,并根据所述采集配置文件对所述报文数据进行优化计算,并将优化结果发送至服务端程序进行分类存储,以完成地下管理综合运维中的设备管理的数据初始化。
优选地,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每个待采集设备的报文数据、报文数据所属设备的全局唯一标识符GUID、时间戳以及直采值或者二次计算值,采用MQTT协议或者TCP/IP协议来传递,将每个待采集设备对应的所述配置文件发送至服务端程序进行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BIM的地下管廊数据初始化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属性模板文件提取单元,用于提取不同类型的设备的属性模板文件作为在BIM设计模型时对应设备的BIM模型的属性添加项和核对项;
BIM模型建立单元,用于建立场景规划,并根据勘测规划数据建立对应的实体设备以及采集设备传感器的BIM模型;
初始化配置文件导出单元,用于在建立完成BIM模型后,基于设备的属性模板文件,根据设备类型核对每个BIM设备的属性字段进行自动校验和修改,并当设定的BIM模型的属性字段和属性值符合要求后,导出初始化配置文件;
数据初始化单元,用于从设备管理模块按项目导入对应的初始化配置文件,并完成设备基本信息及对应的采集信息的入库,以完成地下管理综合运维中的设备管理的数据初始化。
优选地,其中所述系统还包括:
三维可视化场景构建单元,用于利用三维可视化模型根据设备管理导入的初始化配置文件,构建对应的带材质的三维可视化场景,以在三维场景中,能够根据指定的设备模型,自动关联设备管理模块中的导入的基本属性和设备属性。
优选地,其中所述初始化配置文件,包括:
模型,为设备或者传感器的带有材质的三角面面片几何信息;
管廊的模型空间结构树;
模型属性,包含管理综合运维平台设备属性模块中所有属信息,属性符合LOD500的要求。
优选地,其中所述数据初始化单元,从设备管理模块按项目导入对应的初始化配置文件,并完成设备基本信息及对应的采集信息的入库,以完成地下管理综合运维中的设备管理的数据初始化,包括:
采集所述初始化配置文件存储至物联网采集程序的采集配置文件中,利用PLC、SCADA和/或采集器获取待集中或者独立采集设备的报文数据,并根据所述采集配置文件对所述报文数据进行优化计算,并将优化结果发送至服务端程序进行分类存储,以完成地下管理综合运维中的设备管理的数据初始化。
优选地,其中所述数据初始化单元还包括:
将每个待采集设备的报文数据、报文数据所属设备的全局唯一标识符GUID、时间戳以及直采值或者二次计算值,采用MQTT协议或者TCP/IP协议来传递,将每个待采集设备对应的所述配置文件发送至服务端程序进行处理。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BIM的地下管廊数据初始化方法及系统,能够根据管理综合运维平台建设要求,完成对应的BIM初始化模块的模板建立,在完成平台数据初始化的同时、对采集设备的报文数据进行配置,在采集数据时,无论下游设备是什么协议,都可以实现数据采集,通过一个体系的方法,快速完成数据的初始化。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下面的附图,可以更为完整地理解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基于BIM的地下管廊数据初始化方法100的流程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生成初始化配置文件的流程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建立BIM模型的流程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项目数据初始化的流程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基于BIM的地下管廊数据初始化系统500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介绍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可以用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局限于此处描述的实施例,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详尽地且完全地公开本发明,并且向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充分传达本发明的范围。对于表示在附图中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术语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在附图中,相同的单元/元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
除非另有说明,此处使用的术语(包括科技术语)对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具有通常的理解含义。另外,可以理解的是,以通常使用的词典限定的术语,应当被理解为与其相关领域的语境具有一致的含义,而不应该被理解为理想化的或过于正式的意义。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基于BIM的地下管廊数据初始化方法100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基于BIM的地下管廊数据初始化方法,能够根据管理综合运维平台建设要求,完成对应的BIM初始化模块的模板建立,在完成平台数据初始化的同时、对采集设备的报文数据进行配置,在采集数据时,无论下游设备是什么协议,都可以实现数据采集,通过一个体系的方法,快速完成数据的初始化。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基于BIM的地下管廊数据初始化方法100,从步骤101处开始,在步骤101提取不同类型的设备的属性模板文件作为在BIM设计模型时对应设备的BIM模型的属性添加项和核对项。
地下管理综合运维平台充分考虑各系统的数据的融合,提供未来智慧城市管控平台与管网平台的数据接口,实现云计算得应用,建立一体化监控、分析、决策平台,提供设备维护管控分析平台,提供报警预警、事故应急智慧平台,提供三维可视化监控平台,实现管廊管理从传统的平面信息管理模式到立体化、物联化、智能化的变革等指导思想,一般由物理层、数据层、应用层和展示层组成,物理层是和实物感知的桥梁,数据层是整个系统的灵魂和血脉,应用层和展示层是对实物、数据和业务的融合,整个系统最核心的是物理层如何高效的得到数据的数据。
地下管理综合运维平台的实施依赖现场的地下管廊的实体,平台在打造的时候已经规划好了如环境与设备监视、视频监视、火灾报警提示、地理信息展示、
入侵报警提示、安防联动控制、基础信息提、系统配置管理等专业运用,专业运用依赖设备实体、实体的属性及实体的运行数据。其中实体可能是管廊中的一个工作设备,也可能是监测工作设备的一个传感器。
在本发明中,从管理综合运维平台的各个专业运用中,提取不同类型的设备的属性模板文件,模板文件作为在BIM设计模型的时候对应设备BIM模型属性添加项和核对项。
在步骤102,建立场景规划,并根据勘测规划数据建立对应的实体设备以及采集设备传感器的BIM模型。
在本发明中,按管廊设计的规范,根据勘测规划数据,做好如按区等要求规划好场景,建立对应的实体及对采集设备传感器的BIM模型,在不同设计阶段对实体设备中添加设备名称、分区、仓、厂家,变量名称,变量地址,采集协议等属性,采集设备(传感器)上附上实体设备服务、厂家、变量名称、变量地址、变量类型、服务运用(自动根据模板填写)、采集协议等。
在步骤103,在建立完成BIM模型后,基于设备的属性模板文件,根据设备类型核对每个BIM设备的属性字段进行自动校验和修改,并当设定的BIM模型的属性字段和属性值符合要求后,导出初始化配置文件。
优选地,其中所述初始化配置文件,包括:
模型,为设备或者传感器的带有材质的三角面面片几何信息;
管廊的模型空间结构树;
模型属性,包含管理综合运维平台设备属性模块中所有属信息,属性符合LOD500的要求。
在本发明中,在完成BIM竣工模型后,通过设备的属性模板,根据设备类型核对每个BIM设备的属性字段是否完成,必填的字段是否填写,不符合的信息,自动提示修改,只要设定的BIM模型的属性字段和属性值都符合需求后即可导出初始化配置文件。
在步骤104,从设备管理模块按项目导入对应的初始化配置文件,并完成设备基本信息及对应的采集信息的入库,以完成地下管理综合运维中的设备管理的数据初始化。
优选地,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利用三维可视化模型根据设备管理导入的初始化配置文件,构建对应的带材质的三维可视化场景,以在三维场景中,能够根据指定的设备模型,自动关联设备管理模块中的导入的基本属性和设备属性。
优选地,其中所述从设备管理模块按项目导入对应的初始化配置文件,并完成设备基本信息及对应的采集信息的入库,以完成地下管理综合运维中的设备管理的数据初始化,包括:
采集所述初始化配置文件存储至物联网采集程序的采集配置文件中,利用PLC、SCADA和/或采集器获取待集中或者独立采集设备的报文数据,并根据所述采集配置文件对所述报文数据进行优化计算,并将优化结果发送至服务端程序进行分类存储,以完成地下管理综合运维中的设备管理的数据初始化。
优选地,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每个待采集设备的报文数据、报文数据所属设备的全局唯一标识符GUID、时间戳以及直采值或者二次计算值,采用MQTT协议或者TCP/IP协议来传递,将每个待采集设备对应的所述配置文件发送至服务端程序进行处理。
在本发明中,从设备管理模块按项目导入初始化配置文件,完成设备基本信息及对应的采集信息的入库,完成地下管理综合运维中的设备管理的数据初始化。可以利用三维可视化模型能根据设备管理导入的初始化配置文件,构建对应的带材质的三维可视化场景,在三维场景中,漫游的时候可以点击某个设备模型,自动关联设备管理模块中的导入的基本属性,能弹出对应的设备属性。
通过采集初始化配置文件存储到物联网采集程序配置文件,从PLC、SCADA、采集器等获取待集中或者独立采集设备的报文数据,并对报文数据根据采集配置文件优化计算,如按空间设备组成分类,与设备或者传感器关联数据,处理完成后,发送至服务端程序进行分类存储,存储时按分类好的要求存储到对应的表或者库中。
在物联网模块,可以按设备浏览实时数据,在三维场景中漫游时,可以点击某个设备,查看某个设备下的变量及对应的采集值。多个待采集设备的报文数据互不相同,多个采集程序采集的范围不同。管理综合运维平台的设备管理模块和物联网依靠管廊的模型空间结构树和信息完成初始化数据。
在本发明中,获取待采集设备的报文数据经过配置文件及配套软件处理,发送至服务端程序进行存储包括:每个待采集设备的报文数据;报文数据所属设备的GUID;时间戳;直采值或者二次计算值;采用MQTT协议、或者TCP/IP等协议来传递数据,将每个待采集设备对应的所述配置文件发送至服务端程序进行处理。服务端程序在接受配置文件后,根据固化在内存中的初始化配置数据进行对比后,存到指定的表格或者库,完成数据分类及分类存储的要求。
在本发明中,地下管廊生成初始化配置文件的过程如图2所示。
其中,在图2中的步骤10,根据综合管理平台的规划,结合管廊实物对象,规划环境与设备监视、视频监视、火灾报警提示、地理信息展示、入侵报警提示、安防联动控制、基础信息提示、系统配置管理和报警管理等展示层的展示需求,展示层的展示依赖环境实时监控、设备状态监控、火灾实时监控、火灾报警、视频监视存储、入侵实时检测、消防设备控制、IP语音通信、报表管理、预报警管理、用户管理、权限管理、设备管理、地理信息管理、运维管理和日志管理等运用层的运用,运用围绕着设备状态数据、环境检测数据、火灾检测数据、控制指令数据、语音通信数据、入侵报警数据、管廊基础数据、系统维护数据等数据层的数据,数据是基础,数据又分为2类,一类是管廊中的工作类设备,如风机等,一类是某种工作策划服务的传感器等,如温度湿度传感器等,都在BIM设计中,通过模型表达。
在图2的步骤20,据综合管理平台功能的策划需求,制作涉及的设备类型及该设备对应的属性模板,如环境实施监控模块,依靠传感器实现,主要分为温度、湿度、二氧化碳等,如温度和湿度为一个传感器设备完成,它的必要属性为产品名称、厂家、生产日期、安装日期、供货厂家,采购日期、变量相关的名称地址,设备的数据采集方式和采集协议,数据存储表格等,表明哪些数据是必填,哪些可以选填等,完成清单后,生成对应的设备类型及属性要求EXCEL格式的模板。
在图2的步骤30,在设计阶段,建立采集设备和检测设备对应的BIM模型,在建立某个模型或者放置某个族时候,某个族或者模型选择某个设备类型后,根据设备类型及属性要求模板要求自动出现需要填写的属性,遵循LOD500标准,到竣工前填完属性模板中的必填项。
在图2的步骤40,在竣工的时候,在Revit中,使用核对工具根据设备类型及属性要求模板校核模型及属性,主要校核根据类型,模型是否有遗漏,某个设备族,属性是否填写完整,填写正确,有问题的通过问题跟踪表跟踪,直到消除所有问题。
在图2的步骤50,检测通过后,确定包含图形三角面、材质库、设备清单、设备的空间位置关系及设备属性的ZIP格式的初始化文件。在项目比较大的时候,可以按分区导出对应的ZIP包初始化文件,在管廊综合运维平台中按区初始化项目数据。
在图2的步骤30中按LOD500标准建立BIM模型至关重要的过程,详细过程如图3所示。具体地,包括:步骤100,根据设计对象,如何分区段,如何分仓,每个仓中包含的设备对象,结合综合管廊运维平台的运用策划,需要加那些传感器,传感器和那个设备或者那个仓关联等建立空间从属关系。步骤200,按设计要求逐步完成BIM文件的建立,BIM文件中的模型建立。同时需要把设备类型及属性要求文件放到专属的配置文件夹中完成属性要求初始化建立,其中专属的配置文件具有唯一性,一个项目有且只有一个配置文件。步骤300,在设计模型的同时,根据项目设计进度,填写要求的属性,直到竣工设计完成。
在完成BIM模型建立且通过校核后,进入如图4所示的数据初始化和数据采集流程。
在图4的步骤1000,在综合地下管廊系统中根据项目或者分区导入ZIP格式的数据初始化,完成初始化平台的数据初始化工作,2001~2003是一键完成的,详细过程如下:
在图4的步骤2001,在设备管理模块中,读取模型清单、空间位置关系表和属性数据,填写到设备管理模块的数据库中,完成设备模块的数据初始化,在设备管理模块中可以看到有设备的控制位置关系,结构树,设备的属性详细信息等。
在图4的步骤2002,在物联网模块中,根据设备属性中的点位、变量、采集协议等属性批量填写到对应的数据库中,完成物联网模块的数据初始化,同步关联完成设备管理模块和物联网模块。
在图4的步骤2003,在三维可视化模块中,根据三角面数据,材质数据,进行轻量化模型,恢复三维场景,使用设备的编号对模型进行命名,使用模型编号和设备管理系统的数据进行关联。以上只处理一次,处理完成后,以db、gltf、obj和汇总json格式来缓存场景,后续直接打开汇总json进行浏览三维模型场景。
以上完成数据的初始化工作,地下管廊综合管理平台就有基本数据了,后面就进入数据采集环节。
采集程序中导入初始化配置文件,1个项目可以是多个采集设备及程序或者多个采集设备及程序,详细实施过程如下:
在图4的步骤的2004,采集程序中集成OPC,MQTT,TCP/IP等,和设备连接的时候,需要手动制定某种协议,如同PLC通讯的时候,需要指点OPC协议,通过采集程序的OPCclient,能读到PLC中的变量地址后和初始化配置文件中设备上的变量地址匹配后,若清单中能匹配到多个,需要手动制定分区、仓等属性,最后确保匹配唯一,把能匹配到的配置文件信息初始化到类似Redis缓存,读到数据后,进行过滤,和设备管理模块的设备GUID进行关联,读取入库信息等,把数据和配置文件一起发送到服务器的存储程序,存储程序根据入库信息和产品信息,是否触发二次计算等,把结果数据保存到对应的数据库或者表中,完成数据的采集流程。完成第一次配置和配置数据缓存后,后续按一定的频率通讯,处理获取的数据并入库,如此反复,完成数据的采集工作。
本发明解决的是在设计阶段规划为运维服务的数据,从族的建立开始,族和实际设备有1:1对应关系,不同设计阶段,需要添加不同族的属性,按LOD500的标准,管理模型及模型包含的属性。通过管廊平台建立属性模块,借助Revit平台定制开发的模型核对工具,核对数据的完成性。BIM模型核对通过后,导出运维需要的基础数据,包含设备的三维模型、基本信息和采集等初始化配置文件,设备的基本信息用来初始化本项目的场景数据,是运维平台的基本运维对象,采集配置文件是供采集端软件做项目数据初始化,数据采集,数据自动归类整理的算法和软件。
图5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基于BIM的地下管廊数据初始化系统5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基于BIM的地下管廊数据初始化系统500,包括:属性模板文件提取单元501、BIM模型建立单元502、初始化配置文件导出单元503和数据初始化单元504。
优选地,所述属性模板文件提取单元501,用于提取不同类型的设备的属性模板文件作为在BIM设计模型时对应设备的BIM模型的属性添加项和核对项。
优选地,所述BIM模型建立单元502,用于建立场景规划,并根据勘测规划数据建立对应的实体设备以及采集设备传感器的BIM模型。
优选地,所述初始化配置文件导出单元503,用于在建立完成BIM模型后,基于设备的属性模板文件,根据设备类型核对每个BIM设备的属性字段进行自动校验和修改,并当设定的BIM模型的属性字段和属性值符合要求后,导出初始化配置文件。
优选地,其中所述初始化配置文件,包括:
模型,为设备或者传感器的带有材质的三角面面片几何信息;
管廊的模型空间结构树;
模型属性,包含管理综合运维平台设备属性模块中所有属信息,属性符合LOD500的要求。
优选地,所述数据初始化单元504,用于从设备管理模块按项目导入对应的初始化配置文件,并完成设备基本信息及对应的采集信息的入库,以完成地下管理综合运维中的设备管理的数据初始化。
优选地,其中所述系统还包括:
三维可视化场景构建单元,用于利用三维可视化模型根据设备管理导入的初始化配置文件,构建对应的带材质的三维可视化场景,以在三维场景中,能够根据指定的设备模型,自动关联设备管理模块中的导入的基本属性和设备属性。
优选地,其中所述数据初始化单元504,从设备管理模块按项目导入对应的初始化配置文件,并完成设备基本信息及对应的采集信息的入库,以完成地下管理综合运维中的设备管理的数据初始化,包括:
采集所述初始化配置文件存储至物联网采集程序的采集配置文件中,利用PLC、SCADA和/或采集器获取待集中或者独立采集设备的报文数据,并根据所述采集配置文件对所述报文数据进行优化计算,并将优化结果发送至服务端程序进行分类存储,以完成地下管理综合运维中的设备管理的数据初始化。
优选地,其中所述数据初始化单元504还包括:
将每个待采集设备的报文数据、报文数据所属设备的全局唯一标识符GUID、时间戳以及直采值或者二次计算值,采用MQTT协议或者TCP/IP协议来传递,将每个待采集设备对应的所述配置文件发送至服务端程序进行处理。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基于BIM的地下管廊数据初始化系统500与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基于BIM的地下管廊数据初始化方法100相对应,在此不再赘述。
已经通过参考少量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正如附带的专利权利要求所限定的,除了本发明以上公开的其他的实施例等同地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通常地,在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所有术语都根据他们在技术领域的通常含义被解释,除非在其中被另外明确地定义。所有的参考“一个/所述/该[装置、组件等]”都被开放地解释为所述装置、组件等中的至少一个实例,除非另外明确地说明。这里公开的任何方法的步骤都没必要以公开的准确的顺序运行,除非明确地说明。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未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基于BIM的地下管廊数据初始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提取不同类型的设备的属性模板文件作为在BIM设计模型时对应设备的BIM模型的属性添加项和核对项;
建立场景规划,并根据勘测规划数据建立对应的实体设备以及采集设备传感器的BIM模型;
在建立完成BIM模型后,基于设备的属性模板文件,根据设备类型核对每个BIM设备的属性字段进行自动校验和修改,并当设定的BIM模型的属性字段和属性值符合要求后,导出初始化配置文件;
从设备管理模块按项目导入对应的初始化配置文件,并完成设备基本信息及对应的采集信息的入库,以完成地下管理综合运维中的设备管理的数据初始化;
其中,所述初始化配置文件,包括:
模型,为设备或者传感器的带有材质的三角面面片几何信息;
管廊的模型空间结构树;
模型属性,包含管理综合运维平台设备属性模块中所有属信息,属性符合LOD500的要求;
其中,所述从设备管理模块按项目导入对应的初始化配置文件,并完成设备基本信息及对应的采集信息的入库,以完成地下管理综合运维中的设备管理的数据初始化,包括:
采集所述初始化配置文件存储至物联网采集程序的采集配置文件中,利用PLC、SCADA和/或采集器获取待集中或者独立采集设备的报文数据,并根据所述采集配置文件对所述报文数据进行优化计算,并将优化结果发送至服务端程序进行分类存储,以完成地下管理综合运维中的设备管理的数据初始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利用三维可视化模型根据设备管理导入的初始化配置文件,构建对应的带材质的三维可视化场景,以在三维场景中,能够根据指定的设备模型,自动关联设备管理模块中的导入的基本属性和设备属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每个待采集设备的报文数据、报文数据所属设备的全局唯一标识符GUID、时间戳以及直采值或者二次计算值,采用MQTT协议或者TCP/IP协议来传递,将每个待采集设备对应的所述配置文件发送至服务端程序进行处理。
4.一种基于BIM的地下管廊数据初始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属性模板文件提取单元,用于提取不同类型的设备的属性模板文件作为在BIM设计模型时对应设备的BIM模型的属性添加项和核对项;
BIM模型建立单元,用于建立场景规划,并根据勘测规划数据建立对应的实体设备以及采集设备传感器的BIM模型;
初始化配置文件导出单元,用于在建立完成BIM模型后,基于设备的属性模板文件,根据设备类型核对每个BIM设备的属性字段进行自动校验和修改,并当设定的BIM模型的属性字段和属性值符合要求后,导出初始化配置文件;
数据初始化单元,用于从设备管理模块按项目导入对应的初始化配置文件,并完成设备基本信息及对应的采集信息的入库,以完成地下管理综合运维中的设备管理的数据初始化;
其中,所述初始化配置文件,包括:
模型,为设备或者传感器的带有材质的三角面面片几何信息;
管廊的模型空间结构树;
模型属性,包含管理综合运维平台设备属性模块中所有属信息,属性符合LOD500的要求;
其中,所述数据初始化单元,从设备管理模块按项目导入对应的初始化配置文件,并完成设备基本信息及对应的采集信息的入库,以完成地下管理综合运维中的设备管理的数据初始化,包括:
采集所述初始化配置文件存储至物联网采集程序的采集配置文件中,利用PLC、SCADA和/或采集器获取待集中或者独立采集设备的报文数据,并根据所述采集配置文件对所述报文数据进行优化计算,并将优化结果发送至服务端程序进行分类存储,以完成地下管理综合运维中的设备管理的数据初始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三维可视化场景构建单元,用于利用三维可视化模型根据设备管理导入的初始化配置文件,构建对应的带材质的三维可视化场景,以在三维场景中,能够根据指定的设备模型,自动关联设备管理模块中的导入的基本属性和设备属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初始化单元还包括:
将每个待采集设备的报文数据、报文数据所属设备的全局唯一标识符GUID、时间戳以及直采值或者二次计算值,采用MQTT协议或者TCP/IP协议来传递,将每个待采集设备对应的所述配置文件发送至服务端程序进行处理。
CN202110473310.5A 2021-04-29 2021-04-29 一种基于bim的地下管廊数据初始化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30346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73310.5A CN113034692B (zh) 2021-04-29 2021-04-29 一种基于bim的地下管廊数据初始化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73310.5A CN113034692B (zh) 2021-04-29 2021-04-29 一种基于bim的地下管廊数据初始化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34692A CN113034692A (zh) 2021-06-25
CN113034692B true CN113034692B (zh) 2022-12-06

Family

ID=764552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73310.5A Active CN113034692B (zh) 2021-04-29 2021-04-29 一种基于bim的地下管廊数据初始化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3469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09422A (zh) * 2021-08-31 2021-11-26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智慧城市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管廊安全报警系统
CN113780905A (zh) * 2021-11-12 2021-12-10 中煤科工集团北京华宇工程有限公司 设备模型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5688252B (zh) * 2022-12-29 2023-03-21 江西通慧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Bim模型构建方法、系统、计算机及存储介质
CN116305381B (zh) * 2023-05-26 2023-07-21 中建安装集团西安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智慧运维三维监测模型建立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27779A (zh) * 2013-03-27 2013-07-31 安科智慧城市技术(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楼宇设备的通信控制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3246951A (zh) * 2012-12-11 2013-08-14 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bim的机电设备智能管理系统和方法
CN108959707A (zh) * 2018-05-31 2018-12-07 武汉虹信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Unity的BIM模型纹理材质可视化方法
CN110222445A (zh) * 2019-06-13 2019-09-10 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bim与设计信息的集成、协同设计和交付方法及系统
CN111695182A (zh) * 2020-05-28 2020-09-22 北京朔方天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Bim模型按需加载切换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46951A (zh) * 2012-12-11 2013-08-14 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bim的机电设备智能管理系统和方法
CN103227779A (zh) * 2013-03-27 2013-07-31 安科智慧城市技术(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楼宇设备的通信控制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8959707A (zh) * 2018-05-31 2018-12-07 武汉虹信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Unity的BIM模型纹理材质可视化方法
CN110222445A (zh) * 2019-06-13 2019-09-10 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bim与设计信息的集成、协同设计和交付方法及系统
CN111695182A (zh) * 2020-05-28 2020-09-22 北京朔方天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Bim模型按需加载切换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pplication areas and data requirements for BIM-enable facilities management;Becerik-Gerber B et al.;《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20111231;第138卷(第3期);第431-442页 *
BIM技术在综合管廊运行维护阶段的应用研究;环伟;《水利规划与设计》;20180315(第2期);第65-84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34692A (zh) 2021-06-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034692B (zh) 一种基于bim的地下管廊数据初始化方法及系统
CN109559069B (zh) 基于装配式建筑平台的生产管理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0383274B (zh) 识别设备的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处理器和终端
CN104133953B (zh)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计系统
CN108984895B (zh) 一种基于xml异构平台的模型自动识别方法
CN112651126B (zh) 一种基于bim的建筑工程施工优化系统、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5549557A (zh) 电厂实时动态3d水平衡监测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09213754A (zh) 一种数据处理系统及数据处理方法
WO2011112572A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struction field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s with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KR20140121145A (ko) Bim기반 건설데이터 통합관리 시스템
CN103941675A (zh) 基于无线网络的安全监测管理系统
CN109298685A (zh) 数字化工厂实现方法、数字化工厂实现系统和数字化工厂
CN113110221A (zh) 一种管廊系统的综合智能监控方法及系统
CN108985471B (zh) 基于3d轻量化模型的航空器管理系统
CN103700032A (zh) 电网调控一体化全景数据平台的构建方法
CN112799369A (zh) 一种产品装配过程管控方法和装置
CN111711677A (zh) 智能变电站过程层交换机虚实回路可视化方法、系统及介质
CN104166890A (zh) 用于监控过程和/或制造设备的方法
CN114067234A (zh) 一种电网数字孪生体数据嵌入方法及系统
CN111368450A (zh) 一种基于bim的输变电工程用gim数字模型建模方法
CN110795848A (zh) 一种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大型商业综合体后勤智能运维方法
CN114299743A (zh) 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三维运行监控系统
CN105657021A (zh) 电力系统缺陷处理方法、装置和云服务器
KR101443297B1 (ko) Ifc 기반 bim 모델 버전 관리 방법
CN116723094A (zh) 设备接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01913 room 509, building 12, Lane 1333, Jiangnan Avenue, Changxing Town, Chongming District, Shanghai

Applicant after: SHANGHAI ZHIDA ELECTRONIC Co.,Ltd.

Applicant after: CHINA MCC20 GROUP Corp.,Ltd.

Address before: 1135 Youyi Road, Baoshan District, Shanghai, 201900

Applicant before: SHANGHAI ZHIDA ELECTRONIC Co.,Ltd.

Applicant before: CHINA MCC20 GROUP Corp.,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