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05381B -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智慧运维三维监测模型建立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智慧运维三维监测模型建立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05381B
CN116305381B CN202310602647.0A CN202310602647A CN116305381B CN 116305381 B CN116305381 B CN 116305381B CN 202310602647 A CN202310602647 A CN 202310602647A CN 116305381 B CN116305381 B CN 11630538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el
pipe gallery
urban underground
monitoring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60264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305381A (zh
Inventor
魏涛
倪琪昌
王保林
郑阳
李海滨
李世影
张美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Installation Group Xi'an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Co ltd
China Construction Industrial and Energy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Installation Group Xi'an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Co ltd
China Construction Industrial and Energy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Installation Group Xi'an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Co ltd, China Construction Industrial and Energy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Installation Group Xi'an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60264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05381B/zh
Publication of CN1163053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053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3053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053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2Geometric CAD characterised by design entry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AD, e.g.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specially adapted for CAD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0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2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by mea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3Architectural design, e.g. computer-aided architectural design [CAAD] related to design of buildings, bridges, landscapes, production plants or ro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metr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ipeline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城市地下管廊信息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智慧运维三维监测模型建立方法及系统,其中,所述系统包括:装配件标准模型构建模块、编辑组件、主体模型构建模块、管廊建筑主体空间坐标构建模块、地下管廊主体模型构建模块、城市地下管廊综合模型构建模块、城市地下管廊综合监测模型构建模块以及城市地下管廊综合监测仿真模型构建模块,本申请通过构建城市地下管廊综合模型,通过主体结构分区实现不同管线布设,通过构建城市地下管廊综合监测仿真模型,将建城市地下管廊综合监测仿真模型和数据采集系统对应配置,将日常采集的城市地下管廊综合监测数据对应关联至城市地下管廊综合监测仿真模型进行显示。

Description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智慧运维三维监测模型建立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城市地下管廊信息化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基于BIM技术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智慧运维三维监测模型构建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智慧运维三维监测模型建立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综合管廊是地下城市管道综合走廊,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
因此,利用综合管廊可以有效的综合治理目前城市供电线路、燃气供给管线、供排水输送管线等混乱布设,其不仅可以节约建设成本,还能提高日常的运维监测,使得城市地下多种管线一体化监测。
目前现有的监测技术基本上是通过采集管线上的各种监测节点的数据,依据监测节点的数据来分析管线是否存在异常状态,然后再通过监控中心来显示具体的管线,而上述的技术主要还是在一个管线中应用,对于多种管线目前还没有成熟的运维监测模型。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智慧运维三维监测模型建立方法及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智慧运维三维监测模型建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BIM软件中构建城市地下管廊用各种装配件标准模型以及各种监测传感器模型,设置每一装配件标准模型的编辑属性,并将装配件标准模型关联到编辑组件,将各种所述装配件标准模型以及各种监测传感器模型存储在标准库中;
(2)加载城市地下管廊设计图纸,在BIM软件中分别构建城市地下管廊建筑主体结构标准模型、综合站主体标准模型以及管廊管片标准模型;
(3)基于城市地下管廊设计图纸在BIM软件中构建管廊布设的平面线、纵面线以及横面线,基于管廊布设的平面线、纵面线以及横面线构建管廊建筑主体空间坐标,依据管廊建筑主体空间坐标标定综合站以及管廊建筑主体结构位置;
(4)依据管廊建筑主体空间坐标和综合站以及管廊建筑主体结构位置将城市地下管廊建筑主体结构标准模型、综合站主体标准模型以及管廊管片标准模型进行组合,得到城市地下管廊主体模型;
(5)对城市地下管廊主体模型进行结构分区,设定每一结构分区的功能属性,按照功能属性依次调用标准库中各种装配件标准模型布设到结构分区,以在每一结构分区形成对应的管线模型,得到城市地下管廊综合模型;
(6)在BIM软件按照所述功能属性来配置加载路径,设置每一分区中传感器布设配置文件,并按照设定加载路径依次加载传感器布设配置文件到城市地下管廊综合模型中,调用标准库中各种监测传感器模型以布设在对应的管线模型中,得到城市地下管廊综合监测模型;
(7)记录每一管线模型上监测传感器模型的位置,依据所述位置来设定每一监测传感器模型所在的管线模型的关联管段,形成配置表;
(8)依据所述配置表来配置数据采集系统,将所述数据采集系统应用到城市地下管廊综合监测模型中进行仿真,得到城市地下管廊综合监测仿真模型。
进一步地,所述编辑属性为配件标准模型的读、写属性;
所述编辑组件用于调用装配件标准模型的读、写属性来对装配件标准模型的规格参数进行修改,以使得装配件标准模型完成任意规格修订变换。
进一步地,在步骤(5)中,通过在BIM软件中加载城市地下管廊综合设计图纸来对城市地下管廊主体模型进行结构分区;
其中,所述功能属性是用于区分不同的结构分区,在不同的结构分区内用于不同的管线模型的构建。
进一步地,所述管线模型由若干个管节模型组合而成,在多个相互连接的管节模型上至少设置有一个监测节点。
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器布设配置文件是用于指导在对应的结构分区中将不同功能的监测传感器模型布设到对应的管线模型的监测节点上;
所述位置为对应的监测传感器模型布设到管线模型上监测节点的坐标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关联管段是指监测节点对应的多个相互连接的管节模型,设置每一监测节点的编码,并配置每一监测节点对应的多个相互连接的管节模型的显示属性,并将所述显示属性与所述编码进行关联,形成配置表。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属性是指以对应的监测节点上的监测传感器模型获取的不同模拟信号来设定的管节模型被配置到监控显示器的显示状态。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智慧运维三维监测模型建立系统,包括:
装配件标准模型构建模块,用于基于不同装配件设计图纸来在BIM软件中构建不同装配件的装配件标准模型,设置每一装配件标准模型的编辑属性;以及所述装配件标准模型构建模块还用于基于不同监测传感器设计图纸来构建不同监测传感器的监测传感器模型;
编辑组件,用于关联所述装配件标准模型,通过调用装配件标准模型的编辑属性来对装配件标准模型的规格参数进行修改,以使得装配件标准模型完成任意规格修订变换;
主体模型构建模块,用于加载城市地下管廊设计图纸至BIM软件中,在BIM软件中分别构建城市地下管廊建筑主体结构标准模型、综合站主体标准模型以及管廊管片标准模型;
管廊建筑主体空间坐标构建模块,用于基于城市地下管廊设计图纸在BIM软件中构建管廊布设的平面线、纵面线以及横面线,基于管廊布设的平面线、纵面线以及横面线构建管廊建筑主体空间坐标,依据管廊建筑主体空间坐标标定综合站以及管廊建筑主体结构位置;
地下管廊主体模型构建模块,用于依据管廊建筑主体空间坐标和综合站以及管廊建筑主体结构位置将城市地下管廊建筑主体结构标准模型、综合站主体标准模型以及管廊管片标准模型进行组合,得到城市地下管廊主体模型;
城市地下管廊综合模型构建模块,用于对城市地下管廊主体模型进行结构分区,设定每一结构分区的功能属性,按照功能属性依次调用标准库中各种装配件标准模型布设到结构分区,以在每一结构分区形成对应的管线模型,得到城市地下管廊综合模型;
城市地下管廊综合监测模型构建模块,用于在BIM软件按照所述功能属性来配置加载路径,设置每一分区中传感器布设配置文件,并按照设定加载路径依次加载传感器布设配置文件到城市地下管廊综合模型中,调用标准库中各种监测传感器模型以布设在对应的管线模型中,得到城市地下管廊综合监测模型;
城市地下管廊综合监测仿真模型构建模块,用于记录每一管线模型上监测传感器模型的位置,依据所述位置来设定每一监测传感器模型所在的管线模型的关联管段,形成配置表;依据所述配置表来配置数据采集系统,将所述数据采集系统应用到城市地下管廊综合监测模型中进行仿真,得到城市地下管廊综合监测仿真模型。
进一步地,所述编辑属性为配件标准模型的读、写属性;
在管线模型构建时,通过加载对应的装配件标准模型,并通过编辑组件加载装配件标准模型所对应的读、写属性,来更改装配件标准模型的规格参数,以完成对管线模型的拼接构建。
本申请通过构建城市地下管廊综合模型,以通过主体结构分区来实现不同管线的布设,通过构建城市地下管廊综合监测仿真模型,将建城市地下管廊综合监测仿真模型和数据采集系统进行对应的配置,将日常采集的城市地下管廊综合监测数据对应的关联至城市地下管廊综合监测仿真模型进行显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系统框架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智慧运维三维监测模型建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BIM软件中构建城市地下管廊用各种装配件标准模型以及各种监测传感器模型,设置每一装配件标准模型的编辑属性,并将装配件标准模型关联到编辑组件,将各种所述装配件标准模型以及各种监测传感器模型存储在标准库中;
(2)加载城市地下管廊设计图纸,在BIM软件中分别构建城市地下管廊建筑主体结构标准模型、综合站主体标准模型以及管廊管片标准模型;
(3)基于城市地下管廊设计图纸在BIM软件中构建管廊布设的平面线、纵面线以及横面线,基于管廊布设的平面线、纵面线以及横面线构建管廊建筑主体空间坐标,依据管廊建筑主体空间坐标标定综合站以及管廊建筑主体结构位置;
(4)依据管廊建筑主体空间坐标和综合站以及管廊建筑主体结构位置将城市地下管廊建筑主体结构标准模型、综合站主体标准模型以及管廊管片标准模型进行组合,得到城市地下管廊主体模型;
(5)对城市地下管廊主体模型进行结构分区,设定每一结构分区的功能属性,按照功能属性依次调用标准库中各种装配件标准模型布设到结构分区,以在每一结构分区形成对应的管线模型,得到城市地下管廊综合模型;
(6)在BIM软件按照所述功能属性来配置加载路径,设置每一分区中传感器布设配置文件,并按照设定加载路径依次加载传感器布设配置文件到城市地下管廊综合模型中,调用标准库中各种监测传感器模型以布设在对应的管线模型中,得到城市地下管廊综合监测模型;
(7)记录每一管线模型上监测传感器模型的位置,依据所述位置来设定每一监测传感器模型所在的管线模型的关联管段,形成配置表;
(8)依据所述配置表来配置数据采集系统,将所述数据采集系统应用到城市地下管廊综合监测模型中进行仿真,得到城市地下管廊综合监测仿真模型。
在上述中,装配件标准模型包含了:综合管廊支/吊架标准模型,电/线缆标准模型、各类配电设备标准模型、供水管线标准模型、排水管线标准模型、供/排水控制设备标准模型、燃气管线标准模型、燃气供气配置设备标准模型等,其还包括了管线之间的连接管箍、管扣、各种阀门等标准模型;所述监测传感器模型包括了电流传感器模型、电压传感器模型、流量传感器模型、压力传感器模型、各种泄露监测传感器模型等等。
为了便于后期各种装配件标准模型的加载使用,本申请将上述得到的各种装配件标准模型存储在标准库中,在进行存储时,可以按照装配件标准模型的使用用途的不同来进行分类,比如供电使用的各种装配件标准模型存储到一个分类库中,而对于一些使用广泛的,可以在多种管线上使用的装配件标准模型,存储在共享分类库中。
为了简化设计任务,上述各种装配件标准模型均设计了一种,且各种装配件标准模型设计均使用成熟设计工具BIM软件设计,为了使得后期在各种装配件标准模型在装配组合过程中,可以按照任意的规格在BIM软件中进行规格变换,比如管线模型,可以设定其内外直径、长度,弯曲度等。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申请在装配件标准模型设计时,对应的配置了编辑属性,其中,所述编辑属性为配件标准模型的读、写属性;所述编辑组件用于调用装配件标准模型的读、写属性来对装配件标准模型的规格参数进行修改,以使得装配件标准模型完成任意规格修订变换。
在步骤(5)中,通过在BIM软件中加载城市地下管廊综合设计图纸来对城市地下管廊主体模型进行结构分区;每一结构分区用于不同的城市管线的布设,比如,供电电缆、线缆以及光缆等可以分到同一个结构分区,供水、排水设置在同一个结构分区内,燃气管线设置在一个结构分区内,在管线模型布设时,不同的结构分区按照其功能属性的不同从对应的分类库中加载各种装配件标准模型,其中,所述功能属性是用于区分不同的结构分区,在不同的结构分区内用于不同的管线模型的构建。
在上述中,所述管线模型由若干个管节模型组合而成,在多个相互连接的管节模型上至少设置有一个监测节点。
所述传感器布设配置文件是用于指导在对应的结构分区中将不同功能的监测传感器模型布设到对应的管线模型的监测节点上;
所述位置为对应的监测传感器模型布设到管线模型上监测节点的坐标数据。
所述关联管段是指监测节点对应的多个相互连接的管节模型,设置每一监测节点的编码,并配置每一监测节点对应的多个相互连接的管节模型的显示属性,并将所述显示属性与所述编码进行关联,形成配置表。
所述显示属性是指以对应的监测节点上的监测传感器模型获取的不同模拟信号来设定的管节模型被配置到监控显示器的显示状态。
在上述中,数据采集系统是布设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中的采集系统,用于采集各种传感器、阀门、设备的各种参数,并将采集的各种参数上传至控制端,控制端将城市地下管廊综合监测模型与现实中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进行对应的匹配配置,也就是说,城市地下管廊综合监测模型是按照城市地下综合管廊1:1构建的,因此每一个监测传感器模型与现实中的监测传感器也是一一对应的,这样,将所述数据采集系统应用到城市地下管廊综合监测模型中进行仿真,得到城市地下管廊综合监测仿真模型。
将城市地下管廊综合监测仿真模型进行对应的输出展示时,本申请还通过所述数据采集系统采集同一个监测节点的数据的不同,来设定其不同的显示,比如,在燃气管路上压力监测和流量监测,如果压力监测和流量监测处于设定范围值,则城市地下管廊综合监测仿真模型获取的模拟信号对应的在设定阈值内,此时管线监测无异常,按照第一形式进行显示(比如正常按照绿色表示管线监测无异常),如果压力监测和流量监测一个处于异常,按照第二形式进行显示,(比如正常按照红色表示管线监测异常)等等。
实施例2:
参照图2,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智慧运维三维监测模型建立系统,包括:
装配件标准模型构建模块,用于基于不同装配件设计图纸来在BIM软件中构建不同装配件的装配件标准模型,设置每一装配件标准模型的编辑属性;以及所述装配件标准模型构建模块还用于基于不同监测传感器设计图纸来构建不同监测传感器的监测传感器模型;
编辑组件,用于关联所述装配件标准模型,通过调用装配件标准模型的编辑属性来对装配件标准模型的规格参数进行修改,以使得装配件标准模型完成任意规格修订变换;
主体模型构建模块,用于加载城市地下管廊设计图纸至BIM软件中,在BIM软件中分别构建城市地下管廊建筑主体结构标准模型、综合站主体标准模型以及管廊管片标准模型;
管廊建筑主体空间坐标构建模块,用于基于城市地下管廊设计图纸在BIM软件中构建管廊布设的平面线、纵面线以及横面线,基于管廊布设的平面线、纵面线以及横面线构建管廊建筑主体空间坐标,依据管廊建筑主体空间坐标标定综合站以及管廊建筑主体结构位置;
地下管廊主体模型构建模块,用于依据管廊建筑主体空间坐标和综合站以及管廊建筑主体结构位置将城市地下管廊建筑主体结构标准模型、综合站主体标准模型以及管廊管片标准模型进行组合,得到城市地下管廊主体模型;
城市地下管廊综合模型构建模块,用于对城市地下管廊主体模型进行结构分区,设定每一结构分区的功能属性,按照功能属性依次调用标准库中各种装配件标准模型布设到结构分区,以在每一结构分区形成对应的管线模型,得到城市地下管廊综合模型;
城市地下管廊综合监测模型构建模块,用于在BIM软件按照所述功能属性来配置加载路径,设置每一分区中传感器布设配置文件,并按照设定加载路径依次加载传感器布设配置文件到城市地下管廊综合模型中,调用标准库中各种监测传感器模型以布设在对应的管线模型中,得到城市地下管廊综合监测模型;
城市地下管廊综合监测仿真模型构建模块,用于记录每一管线模型上监测传感器模型的位置,依据所述位置来设定每一监测传感器模型所在的管线模型的关联管段,形成配置表;依据所述配置表来配置数据采集系统,将所述数据采集系统应用到城市地下管廊综合监测模型中进行仿真,得到城市地下管廊综合监测仿真模型。
在上述中,所述编辑属性为配件标准模型的读、写属性;
在管线模型构建时,通过加载对应的装配件标准模型,并通过编辑组件加载装配件标准模型所对应的读、写属性,来更改装配件标准模型的规格参数,以完成对管线模型的拼接构建。
在上述中,装配件标准模型包含了:综合管廊支/吊架标准模型,电/线缆标准模型、各类配电设备标准模型、供水管线标准模型、排水管线标准模型、供/排水控制设备标准模型、燃气管线标准模型、燃气供气配置设备标准模型等,其还包括了管线之间的连接管箍、管扣、各种阀门等标准模型;所述监测传感器模型包括了电流传感器模型、电压传感器模型、流量传感器模型、压力传感器模型、各种泄露监测传感器模型等等。
为了便于后期各种装配件标准模型的加载使用,本申请将上述得到的各种装配件标准模型存储在标准库中,在进行存储时,可以按照装配件标准模型的使用用途的不同来进行分类,比如供电使用的各种装配件标准模型存储到一个分类库中,而对于一些使用广泛的,可以在多种管线上使用的装配件标准模型,存储在共享分类库中。
为了简化设计任务,上述各种装配件标准模型均设计了一种,且各种装配件标准模型设计均使用成熟设计工具BIM软件设计,为了使得后期在各种装配件标准模型在装配组合过程中,可以按照任意的规格在BIM软件中进行规格变换,比如管线模型,可以设定其内外直径、长度,弯曲度等。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申请在装配件标准模型设计时,对应的配置了编辑属性,其中,所述编辑属性为配件标准模型的读、写属性;所述编辑组件用于调用装配件标准模型的读、写属性来对装配件标准模型的规格参数进行修改,以使得装配件标准模型完成任意规格修订变换。
在步骤(5)中,通过在BIM软件中加载城市地下管廊综合设计图纸来对城市地下管廊主体模型进行结构分区;每一结构分区用于不同的城市管线的布设,比如,供电电缆、线缆以及光缆等可以分到同一个结构分区,供水、排水设置在同一个结构分区内,燃气管线设置在一个结构分区内,在管线模型布设时,不同的结构分区按照其功能属性的不同从对应的分类库中加载各种装配件标准模型,其中,所述功能属性是用于区分不同的结构分区,在不同的结构分区内用于不同的管线模型的构建。
在上述中,所述管线模型由若干个管节模型组合而成,在多个相互连接的管节模型上至少设置有一个监测节点。
所述传感器布设配置文件是用于指导在对应的结构分区中将不同功能的监测传感器模型布设到对应的管线模型的监测节点上;
所述位置为对应的监测传感器模型布设到管线模型上监测节点的坐标数据。
所述关联管段是指监测节点对应的多个相互连接的管节模型,设置每一监测节点的编码,并配置每一监测节点对应的多个相互连接的管节模型的显示属性,并将所述显示属性与所述编码进行关联,形成配置表。
所述显示属性是指以对应的监测节点上的监测传感器模型获取的不同模拟信号来设定的管节模型被配置到监控显示器的显示状态。
在上述中,数据采集系统是布设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中的采集系统,用于采集各种传感器、阀门、设备的各种参数,并将采集的各种参数上传至控制端,控制端将城市地下管廊综合监测模型与现实中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进行对应的匹配配置,也就是说,城市地下管廊综合监测模型是按照城市地下综合管廊1:1构建的,因此每一个监测传感器模型与现实中的监测传感器也是一一对应的,这样,将所述数据采集系统应用到城市地下管廊综合监测模型中进行仿真,得到城市地下管廊综合监测仿真模型。
将城市地下管廊综合监测仿真模型进行对应的输出展示时,本申请还通过所述数据采集系统采集同一个监测节点的数据的不同,来设定其不同的显示,比如,在燃气管路上压力监测和流量监测,如果压力监测和流量监测处于设定范围值,则城市地下管廊综合监测仿真模型获取的模拟信号对应的在设定阈值内,此时管线监测无异常,按照第一形式进行显示(比如正常按照绿色表示管线监测无异常),如果压力监测和流量监测一个处于异常,按照第二形式进行显示,(比如正常按照红色表示管线监测异常)等等。
本申请通过构建城市地下管廊综合模型,以通过主体结构分区来实现不同管线的布设,通过构建城市地下管廊综合监测仿真模型,将建城市地下管廊综合监测仿真模型和数据采集系统进行对应的配置,将日常采集的城市地下管廊综合监测数据对应的关联至城市地下管廊综合监测仿真模型进行显示。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智慧运维三维监测模型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在BIM软件中构建城市地下管廊用各种装配件标准模型以及各种监测传感器模型,设置每一装配件标准模型的编辑属性,并将装配件标准模型关联到编辑组件,将各种所述装配件标准模型以及各种监测传感器模型存储在标准库中;
(2)加载城市地下管廊设计图纸,在BIM软件中分别构建城市地下管廊建筑主体结构标准模型、综合站主体标准模型以及管廊管片标准模型;
(3)基于城市地下管廊设计图纸在BIM软件中构建管廊布设的平面线、纵面线以及横面线,基于管廊布设的平面线、纵面线以及横面线构建管廊建筑主体空间坐标,依据管廊建筑主体空间坐标标定综合站以及管廊建筑主体结构位置;
(4)依据管廊建筑主体空间坐标和综合站以及管廊建筑主体结构位置将城市地下管廊建筑主体结构标准模型、综合站主体标准模型以及管廊管片标准模型进行组合,得到城市地下管廊主体模型;
(5)对城市地下管廊主体模型进行结构分区,设定每一结构分区的功能属性,按照功能属性依次调用标准库中各种装配件标准模型布设到结构分区,以在每一结构分区形成对应的管线模型,得到城市地下管廊综合模型;
(6)在BIM软件按照所述功能属性来配置加载路径,设置每一分区中传感器布设配置文件,并按照设定加载路径依次加载传感器布设配置文件到城市地下管廊综合模型中,调用标准库中各种监测传感器模型以布设在对应的管线模型中,得到城市地下管廊综合监测模型;
(7)记录每一管线模型上监测传感器模型的位置,依据所述位置来设定每一监测传感器模型所在的管线模型的关联管段,形成配置表;
(8)依据所述配置表来配置数据采集系统,将所述数据采集系统应用到城市地下管廊综合监测模型中进行仿真,得到城市地下管廊综合监测仿真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智慧运维三维监测模型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编辑属性为配件标准模型的读、写属性;
所述编辑组件用于调用装配件标准模型的读、写属性来对装配件标准模型的规格参数进行修改,以使得装配件标准模型完成任意规格修订变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智慧运维三维监测模型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中,通过在BIM软件中加载城市地下管廊综合设计图纸来对城市地下管廊主体模型进行结构分区;
其中,所述功能属性是用于区分不同的结构分区,在不同的结构分区内用于不同的管线模型的构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智慧运维三维监测模型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线模型由若干个管节模型组合而成,在多个相互连接的管节模型上至少设置有一个监测节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智慧运维三维监测模型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布设配置文件是用于指导在对应的结构分区中将不同功能的监测传感器模型布设到对应的管线模型的监测节点上;
所述位置为对应的监测传感器模型布设到管线模型上监测节点的坐标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智慧运维三维监测模型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关联管段是指监测节点对应的多个相互连接的管节模型,设置每一监测节点的编码,并配置每一监测节点对应的多个相互连接的管节模型的显示属性,并将所述显示属性与所述编码进行关联,形成配置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智慧运维三维监测模型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属性是指以对应的监测节点上的监测传感器模型获取的不同模拟信号来设定的管节模型被配置到监控显示器的显示状态。
8.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智慧运维三维监测模型建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装配件标准模型构建模块,用于基于不同装配件设计图纸来在BIM软件中构建不同装配件的装配件标准模型,设置每一装配件标准模型的编辑属性;以及所述装配件标准模型构建模块还用于基于不同监测传感器设计图纸来构建不同监测传感器的监测传感器模型;
编辑组件,用于关联所述装配件标准模型,通过调用装配件标准模型的编辑属性来对装配件标准模型的规格参数进行修改,以使得装配件标准模型完成任意规格修订变换;
主体模型构建模块,用于加载城市地下管廊设计图纸至BIM软件中,在BIM软件中分别构建城市地下管廊建筑主体结构标准模型、综合站主体标准模型以及管廊管片标准模型;
管廊建筑主体空间坐标构建模块,用于基于城市地下管廊设计图纸在BIM软件中构建管廊布设的平面线、纵面线以及横面线,基于管廊布设的平面线、纵面线以及横面线构建管廊建筑主体空间坐标,依据管廊建筑主体空间坐标标定综合站以及管廊建筑主体结构位置;
地下管廊主体模型构建模块,用于依据管廊建筑主体空间坐标和综合站以及管廊建筑主体结构位置将城市地下管廊建筑主体结构标准模型、综合站主体标准模型以及管廊管片标准模型进行组合,得到城市地下管廊主体模型;
城市地下管廊综合模型构建模块,用于对城市地下管廊主体模型进行结构分区,设定每一结构分区的功能属性,按照功能属性依次调用标准库中各种装配件标准模型布设到结构分区,以在每一结构分区形成对应的管线模型,得到城市地下管廊综合模型;
城市地下管廊综合监测模型构建模块,用于在BIM软件按照所述功能属性来配置加载路径,设置每一分区中传感器布设配置文件,并按照设定加载路径依次加载传感器布设配置文件到城市地下管廊综合模型中,调用标准库中各种监测传感器模型以布设在对应的管线模型中,得到城市地下管廊综合监测模型;
城市地下管廊综合监测仿真模型构建模块,用于记录每一管线模型上监测传感器模型的位置,依据所述位置来设定每一监测传感器模型所在的管线模型的关联管段,形成配置表;依据所述配置表来配置数据采集系统,将所述数据采集系统应用到城市地下管廊综合监测模型中进行仿真,得到城市地下管廊综合监测仿真模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智慧运维三维监测模型建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编辑属性为配件标准模型的读、写属性;
在管线模型构建时,通过加载对应的装配件标准模型,并通过编辑组件加载装配件标准模型所对应的读、写属性,来更改装配件标准模型的规格参数,以完成对管线模型的拼接构建。
CN202310602647.0A 2023-05-26 2023-05-26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智慧运维三维监测模型建立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63053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02647.0A CN116305381B (zh) 2023-05-26 2023-05-26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智慧运维三维监测模型建立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02647.0A CN116305381B (zh) 2023-05-26 2023-05-26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智慧运维三维监测模型建立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05381A CN116305381A (zh) 2023-06-23
CN116305381B true CN116305381B (zh) 2023-07-21

Family

ID=868208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602647.0A Active CN116305381B (zh) 2023-05-26 2023-05-26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智慧运维三维监测模型建立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0538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72567B (zh) * 2023-10-25 2024-04-26 中交城乡建设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综合管廊bim建模的优化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60410A (zh) * 2017-03-30 2017-07-18 中建地下空间有限公司 基于bim和gis技术的地下综合管廊信息管理方法
CN113034692A (zh) * 2021-04-29 2021-06-25 上海智大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的地下管廊数据初始化方法及系统
CN114611190A (zh) * 2022-03-14 2022-06-10 国核示范电站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三维开挖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KR102471851B1 (ko) * 2021-10-21 2022-11-30 한국건설기술연구원 지하 복합 플랜트 건설을 위한 파이프랙 모듈의 자동 설계가 가능한 전자장치 및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60410A (zh) * 2017-03-30 2017-07-18 中建地下空间有限公司 基于bim和gis技术的地下综合管廊信息管理方法
CN113034692A (zh) * 2021-04-29 2021-06-25 上海智大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的地下管廊数据初始化方法及系统
KR102471851B1 (ko) * 2021-10-21 2022-11-30 한국건설기술연구원 지하 복합 플랜트 건설을 위한 파이프랙 모듈의 자동 설계가 가능한 전자장치 및 방법
CN114611190A (zh) * 2022-03-14 2022-06-10 国核示范电站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三维开挖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BIM技术在城市综合管廊建管中的应用研究;曹建涛;李涛;贾正文;;施工技术(S1);全文 *
利用IFC和CityGML进行地下空间模型转换――以城市综合管廊为例;赵强;何陈照;杨世植;方廷勇;朱曙光;;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07);全文 *
基于AlatuEarth的智慧化工园区三维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廖佳;;城市勘测(02);全文 *
基于BIM的城市综合管廊规划阶段平台架构设计;陈婉玲;;上海建设科技(02);全文 *
基于GIS-BIM的城市综合管廊智能运维管理平台研究与设计;唐超;马全明;王思锴;杨晓飞;;北京测绘(S2);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05381A (zh) 2023-06-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305381B (zh)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智慧运维三维监测模型建立方法及系统
CN102254056B (zh) 一种核电站电缆路径设计方法
CN109947859B (zh) 配电网绘图建模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CN106372309B (zh) 一种基于gis和bim的电力隧道数字化敷设方法和系统
CN110765515A (zh) 一种基于bim的管综优化方法
CN109359351A (zh) 一种管道三维建模方法及管道设计方法
CN111859515B (zh) 基于bim技术的泵房建模方法
CN107273597B (zh) 一种自然通风冷却塔配水系统设计方法
CN103761304A (zh) 一种知识库的构建方法、管路布局的评价方法及装置
CN106850316B (zh) 一种光纤成端图形化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3705019A (zh) 一种基于数字化设计过程的电缆敷设设计系统
CN114155341B (zh) 基于Unity平台大规模数字车间三维模型跨平台一致性方法
CN104867064A (zh) 空调器命名的方法和装置
CN103853859A (zh) 一种核电站端接图成图方法及系统
US20160202737A1 (en) Real-time data acquisition and management equipment
CN112395721A (zh) 一种适用于配电网的快速绘图建模方法
CN109558636A (zh) 一种基于Revit综合管廊BIM模型的创建方法
KR20110051658A (ko) 배관설계의 서포트 위치 및 형식 자동선정 방법
CN104318501A (zh) 管线网络拓扑关系构建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204844B (zh) 一种规则驱动的柔性自适应风管附件设计方法
CN112102476A (zh) 核电厂管道自动布置方法及系统
CN111241647B (zh) 核电厂电缆长度预估方法及装置
CN114329932A (zh) 一种区域设计结构树生成方法及系统
CN104731051A (zh) 一种实现传感器点位对象化的方法
CN109584101B (zh) 一种多人操作的整定培训考核软件建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