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72567B - 一种综合管廊bim建模的优化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综合管廊bim建模的优化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72567B
CN117272567B CN202311391066.3A CN202311391066A CN117272567B CN 117272567 B CN117272567 B CN 117272567B CN 202311391066 A CN202311391066 A CN 202311391066A CN 117272567 B CN117272567 B CN 1172725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network
underground pipe
urban underground
module
urb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39106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272567A (zh
Inventor
唐文峰
许天会
王启中
刘毅
秦金桥
赵海军
蔡素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ccc Urban Rural Construction Planning And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ccc Urban Rural Construction Planning And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ccc Urban Rural Construction Planning And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ccc Urban Rural Construction Planning And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39106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272567B/zh
Publication of CN1172725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725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2725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725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8Network design, e.g. design based on topological or interconnect aspects of utility systems, piping, heating ventilation air conditioning [HVAC] or cabl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3Architectural design, e.g. computer-aided architectural design [CAAD] related to design of buildings, bridges, landscapes, production plants or roa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Excavating Of Shafts Or Tunn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市政管道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综合管廊bim建模的优化方法及系统,包括:控制终端,是系统的主控端,用于发出执行命令;上传模块,用于上传城市地下管网的分布参数;建模模块,用于接收上传模块中上传的城市地下管网分布参数,应用城市地下管网分布参数构建城市地下管网模型;本发明通过上传城市地下管网分布参数,以城市管网分布参数构建城市管网分布模型,进而以城市管网分布模型作为主要分析对象,来获取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部署设计的主要依据,从而由此所设计出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部署位置更加贴合城市地下管网实际分布情况,有利于对城市地下管网进行集中管理。

Description

一种综合管廊bim建模的优化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市政管道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综合管廊bim建模的优化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综合管廊就是地下城市管道综合走廊,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
地下综合管廊系统不仅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还极大方便了电力、通信、燃气、供排水等市政设施的维护和检修。此外,该系统还具有一定的防震减灾作用。
然而,随着城市地下管网的新增,城市地下管网更加趋于繁多复杂,从而对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位置设计而言,需要更加贴合城市地下管网分布实际情况,但目前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位置设计,仍较大程度的依赖于工作人员依据现有城市地下管道部署资料来自主设定评估,其设计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位置,无法最大限度的满足城市地下管道管理的便利。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综合管廊bim建模的优化方法及系统,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第一方面,一种综合管廊bim建模的优化系统,包括:
控制终端,是系统的主控端,用于发出执行命令;
上传模块,用于上传城市地下管网的分布参数;
建模模块,用于接收上传模块中上传的城市地下管网分布参数,应用城市地下管网分布参数构建城市地下管网模型;
捕捉模块,用于获取建模模块中构建的城市地下管网模型,对城市地下管网模型中的关键区域进行捕捉;
重合模块,用于接收建模模块构建的城市地下管网模型及捕捉模块捕捉的城市地下管网模型中关键区域,对城市地下管网模型进行图层配置并重合,对城市地下管网模型中关键区域进行图层配置并重合;
嗅探模块,用于读取重合模块中图层配置并重合的城市地下管网模型的关键区域,嗅探关键区域中复杂程度最高的局部区域;
输出模块,用于接收重合模块中图层配置并重合的城市地下管网模型,及嗅探模块嗅探到的复杂程度最高的关键区域中局部区域,向控制终端转发。
更进一步地,所述上传模块下级设置有子模块,包括:
遍历单元,用于遍历上传模块中上传的城市地下管网分布参数,捕捉城市地下管网分布参数中相同参数,对相同参数进行舍弃;
储存单元,用于接收经遍历单元处理后的城市地下管网分布参数,识别城市地下管网属性,基于城市地下管网属性对城市地下管网分布参数进行区分储存;
其中,城市地下管网分布参数包括:管道埋设深度、管道埋设位置坐标,所述城市地下管网属性即城市地下管网的用途,城市地下管网的用途于上传模块运行阶段与城市地下管网分布参数同步上传,所述城市地下管网属性包括:供水管、燃气管、通信信息管、电力管、污水管。
更进一步地,所述遍历单元运行阶段,对城市地下管网分布参数中相同参数进行捕捉时服从逻辑表示为:
式中:sim(a,b)为城市地下管网分布参数a与城市地下管网分布参数b的相似性;n为城市地下管网分布参数a中参数的集合;为第i组城市地下管网分布参数a中参数x的特征向量;fa为城市地下管网分布参数a的对应埋设深度;m为城市地下管网分布参数b中参数的集合;/>为第c组城市地下管网分布参数b中参数z的特征向量;fb为城市地下管网分布参数b的对应埋设深度;
其中,sim(a,b)=1时,则判定城市地下管网分布参数a与城市地下管网分布参数b为相同项,城市地下管网分布参数a与城市地下管网分布参数b判定为相同项时,对两组城市地下管网分布参数择一进行舍弃。
更进一步地,所述建模模块运行阶段于储存单元中获取区分储存的城市地下管网分布参数,基于城市地下管网分布参数中管道埋设深度及管道埋设位置坐标并在设定标准比例尺后,应用管道埋设深度即管道埋设位置坐标,完成城市地下管网模型的构建;
其中,建模模块运行阶段,上传模块停止运行,建模模块应用管道埋设深度即管道埋设位置坐标构建城市地下管网模型时,基于储存单元中城市地下管网分布参数的区分储存结果,执行对应区分储存区间的城市地下管网模型的连续构建。
更进一步地,所述捕捉模块运行连续捕捉各城市地下管网模型中的关键区域时,以建模模块中连续构建的城市地下管网模型为处理目标,每次对一组城市地下管网模型进行关键区域的捕捉,并连续执行,所述捕捉模块下级设置有子模块,包括:
触发单元,用于获取城市地下管网模型中交汇区域是否具备管道独立控制条件,获取结果为是,则再次触发捕捉模块运行;
其中,触发单元获取的城市地下管网模型中交汇区域是否具备管道独立控制条件,通过系统端用户在城市地下管网模型完成构建后手动设定,触发单元获取结果为否,则捕捉模块在捕捉到城市地下管网模型的关键区域后结束,触发单元触发捕捉模块运行时,触发捕捉模块运行次数不大于两次,且由触发单元触发运行的捕捉模块在运行时,捕捉关键区域的城市地下管网模型目标为同一目标。
更进一步地,所述城市地下管网模型由点与线连接组成,遍历单元在捕捉到城市地下管网分布参数中相同参数,并对相同参数进行舍弃后,捕捉到的相同参数的两组城市地下管网分布参数下,对应的管道埋设深度及管道埋设位置坐标即为模型构建阶段相互连接的部分模型;
其中,捕捉模块首次运行捕捉的关键区域为城市地下管网模型中管道末端不存在连接管道部分以外的管道部分模型,捕捉模块二次运行捕捉的关键区域为城市地下管网模型中管道末端连接管道不超过两组连接管道部分以外的管道部分模型,捕捉模块第三次运行捕捉的关键区域为,以捕捉模块二次运行捕捉的关键区域为基础,城市地下管网模型中管道末端连接管道不超过两组连接管道部分以外的管道部分模型。
更进一步地,所述重合模块运行阶段,应用建模模块运行连续构建的城市地下管网模型,进行图层配置并重合,应用建模模块运行连续构建的城市地下管网模型分别对应的关键区域,进行图层配置并重合;
其中,城市地下管网模型及关键区域的图层配置并重合的操作基于管道埋设深度完成执行。
更进一步地,所述嗅探模块中城市地下管网模型的关键区域中复杂程度最高的局部区域通过下式进行求取,公式为:
式中:χ为复杂程度;k为城市地下管网模型的关键区域中分割区域的集合;i0为分割区域中像素块的集合;为分割区域中第1组像素块的颜色特征向量;γ为尺度因子;/>为分割区域的信息熵;
其中,城市地下管网模型的关键区域以二维图像形式进行表示,二维图像中关键区域为前景,二维图像的背景为颜色特征向量较关键区域中任一像素块颜色特征向量小的颜色,城市地下管网模型的关键区域由系统端用户手动设定大小后,进行均匀分割,使每一分割得到的子关键区域包含像素块数量相等,通过上式,求取关键区域中各子关键区域复杂程度,以复杂程度最高的一组子关键区域作为嗅探模块嗅探到的局部区域。
更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终端通过介质电性连接有上传模块,所述上传模块下级通过介质电性连接有遍历单元及储存单元,所述上传模块通过介质电性连接有建模模块,所述建模模块通过介质电性与储存单元相连接,所述建模模块通过介质电性连接有捕捉模块,所述捕捉模块下级通过介质电性连接有触发单元,所述捕捉模块通过介质电性连接有重合模块、嗅探模块及输出模块。
第二方面,一种综合管廊bim建模的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获取城市地下管网分布参数,应用城市地下管网分布参数构建城市地下管网分布模型;
步骤11:城市地下管网分布参数的查重阶段;
步骤12:城市地下管网分布模型构建逻辑设定阶段;
步骤2:在城市地下管网分布模型中捕捉关键区域;
步骤21:城市地下管网分布模型中关键区域捕捉逻辑的设定阶段;
步骤3:城市地下管网分布模型中关键区域进行分割,分析每一分割区域的复杂程度;
步骤4:捕捉复杂程度最高的一组分割区域并输出;
步骤41:城市地下管网分布模型的输出阶段。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一种综合管廊bim建模的优化系统,该系统通过上传城市地下管网分布参数,以城市管网分布参数构建城市管网分布模型,进而以城市管网分布模型作为主要分析对象,来获取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部署设计的主要依据,从而由此所设计出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部署位置更加贴合城市地下管网实际分布情况,有利于对城市地下管网进行集中管理。
2、本发明中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还能够以分布式构建的方式,对基于城市地下管网分布参数分别构建的城市地下管网分布模型带来清晰的可视化读取效果,以便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后期应用,为城市地下管网管理端带来重要的数据参考。
3、本发明提供一种综合管廊bim建模的优化方法,通过该方法中步骤的执行,能够进一步提供以系统运行的逻辑支持,确保系统稳定,使本技术方案在具体实施阶段,更具稳定的逻辑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种综合管廊bim建模的优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综合管廊bim建模的优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建模模块构建的城市地下管网模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城市地下管网模型关键区域连续捕捉结果示意图;
图中的标号分别代表:1、控制终端;2、上传模块;21、遍历单元;22、储存单元;3、建模模块;4、捕捉模块;41、触发单元;5、重合模块;6、嗅探模块;7、输出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一种综合管廊bim建模的优化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
控制终端1,是系统的主控端,用于发出执行命令;
上传模块2,用于上传城市地下管网的分布参数;
建模模块3,用于接收上传模块2中上传的城市地下管网分布参数,应用城市地下管网分布参数构建城市地下管网模型;
捕捉模块4,用于获取建模模块3中构建的城市地下管网模型,对城市地下管网模型中的关键区域进行捕捉;
重合模块5,用于接收建模模块3构建的城市地下管网模型及捕捉模块4捕捉的城市地下管网模型中关键区域,对城市地下管网模型进行图层配置并重合,对城市地下管网模型中关键区域进行图层配置并重合;
嗅探模块6,用于读取重合模块5中图层配置并重合的城市地下管网模型的关键区域,嗅探关键区域中复杂程度最高的局部区域;
输出模块7,用于接收重合模块5中图层配置并重合的城市地下管网模型,及嗅探模块6嗅探到的复杂程度最高的关键区域中局部区域,向控制终端1转发;
上传模块2下级设置有子模块,包括:
遍历单元21,用于遍历上传模块2中上传的城市地下管网分布参数,捕捉城市地下管网分布参数中相同参数,对相同参数进行舍弃;
储存单元22,用于接收经遍历单元21处理后的城市地下管网分布参数,识别城市地下管网属性,基于城市地下管网属性对城市地下管网分布参数进行区分储存;
其中,城市地下管网分布参数包括:管道埋设深度、管道埋设位置坐标,城市地下管网属性即城市地下管网的用途,城市地下管网的用途于上传模块2运行阶段与城市地下管网分布参数同步上传,城市地下管网属性包括:供水管、燃气管、通信信息管、电力管、污水管;
嗅探模块6中城市地下管网模型的关键区域中复杂程度最高的局部区域通过下式进行求取,公式为:
式中:χ为复杂程度;k为城市地下管网模型的关键区域中分割区域的集合;i0为分割区域中像素块的集合;为分割区域中第1组像素块的颜色特征向量;γ为尺度因子;/>为分割区域的信息熵;
其中,城市地下管网模型的关键区域以二维图像形式进行表示,二维图像中关键区域为前景,二维图像的背景为颜色特征向量较关键区域中任一像素块颜色特征向量小的颜色,城市地下管网模型的关键区域由系统端用户手动设定大小后,进行均匀分割,使每一分割得到的子关键区域包含像素块数量相等,通过上式,求取关键区域中各子关键区域复杂程度,以复杂程度最高的一组子关键区域作为嗅探模块6嗅探到的局部区域;
城市地下管网模型由点与线连接组成,遍历单元21在捕捉到城市地下管网分布参数中相同参数,并对相同参数进行舍弃后,捕捉到的相同参数的两组城市地下管网分布参数下,对应的管道埋设深度及管道埋设位置坐标即为模型构建阶段相互连接的部分模型;
其中,捕捉模块4首次运行捕捉的关键区域为城市地下管网模型中管道末端不存在连接管道部分以外的管道部分模型,捕捉模块4二次运行捕捉的关键区域为城市地下管网模型中管道末端连接管道不超过两组连接管道部分以外的管道部分模型,捕捉模块4第三次运行捕捉的关键区域为,以捕捉模块4二次运行捕捉的关键区域为基础,城市地下管网模型中管道末端连接管道不超过两组连接管道部分以外的管道部分模型;
控制终端1通过介质电性连接有上传模块2,上传模块2下级通过介质电性连接有遍历单元21及储存单元22,上传模块2通过介质电性连接有建模模块3,建模模块3通过介质电性与储存单元22相连接,建模模块3通过介质电性连接有捕捉模块4,捕捉模块4下级通过介质电性连接有触发单元41,捕捉模块4通过介质电性连接有重合模块5、嗅探模块6及输出模块7。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终端1控制上传模块2运行上传城市地下管网的分布参数,建模模块3同步接收上传模块2中上传的城市地下管网分布参数,应用城市地下管网分布参数构建城市地下管网模型,捕捉模块4进一步获取建模模块3中构建的城市地下管网模型,对城市地下管网模型中的关键区域进行捕捉,重合模块5后置运行接收建模模块3构建的城市地下管网模型及捕捉模块4捕捉的城市地下管网模型中关键区域,对城市地下管网模型进行图层配置并重合,对城市地下管网模型中关键区域进行图层配置并重合,嗅探模块6进一步读取重合模块5中图层配置并重合的城市地下管网模型的关键区域,嗅探关键区域中复杂程度最高的局部区域,最后通过输出模块7接收重合模块5中图层配置并重合的城市地下管网模型,及嗅探模块6嗅探到的复杂程度最高的关键区域中局部区域,向控制终端1转发;
且由嗅探模块6中城市地下管网模型的关键区域中复杂程度求取公式,进一步以数字化的形式来表示城市地下管网模型的关键区域的复杂程度,从而以便于系统端用户更加快捷的对城市地下管网模型的关键区域的复杂程度进行读取。
实施例2
在具体实施层面,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参照图1对实施例1中一种综合管廊bim建模的优化系统做进一步具体说明:
遍历单元21运行阶段,对城市地下管网分布参数中相同参数进行捕捉时服从逻辑表示为:
式中:sim(a,b)为城市地下管网分布参数a与城市地下管网分布参数b的相似性;n为城市地下管网分布参数a中参数的集合;为第i组城市地下管网分布参数a中参数x的特征向量;fa为城市地下管网分布参数a的对应埋设深度;m为城市地下管网分布参数b中参数的集合;/>为第c组城市地下管网分布参数b中参数z的特征向量;fb为城市地下管网分布参数b的对应埋设深度;
其中,sim(a,b)=1时,则判定城市地下管网分布参数a与城市地下管网分布参数b为相同项,城市地下管网分布参数a与城市地下管网分布参数b判定为相同项时,对两组城市地下管网分布参数择一进行舍弃。
通过上述公式计算,为上传模块2中上传的上传城市地下管网分布参数带来了进一步相同项舍弃处理的逻辑支持。
如图1所示,建模模块3运行阶段于储存单元22中获取区分储存的城市地下管网分布参数,基于城市地下管网分布参数中管道埋设深度及管道埋设位置坐标并在设定标准比例尺后,应用管道埋设深度即管道埋设位置坐标,完成城市地下管网模型的构建;
其中,建模模块3运行阶段,上传模块2停止运行,建模模块3应用管道埋设深度即管道埋设位置坐标构建城市地下管网模型时,基于储存单元22中城市地下管网分布参数的区分储存结果,执行对应区分储存区间的城市地下管网模型的连续构建。
通过上述设置,进一步提供以城市地下管网模型的构建逻辑。
如图1所示,捕捉模块4运行连续捕捉各城市地下管网模型中的关键区域时,以建模模块3中连续构建的城市地下管网模型为处理目标,每次对一组城市地下管网模型进行关键区域的捕捉,并连续执行,捕捉模块4下级设置有子模块,包括:
触发单元41,用于获取城市地下管网模型中交汇区域是否具备管道独立控制条件,获取结果为是,则再次触发捕捉模块4运行;
其中,触发单元41获取的城市地下管网模型中交汇区域是否具备管道独立控制条件,通过系统端用户在城市地下管网模型完成构建后手动设定,触发单元41获取结果为否,则捕捉模块4在捕捉到城市地下管网模型的关键区域后结束,触发单元41触发捕捉模块4运行时,触发捕捉模块4运行次数不大于两次,且由触发单元41触发运行的捕捉模块4在运行时,捕捉关键区域的城市地下管网模型目标为同一目标。
通过上述触发单元41的设置,为捕捉模块4的运行提供了进一步的连续运行逻辑,从而以此提升捕捉模块4捕捉到的城市地下管网模型中关键区域精度。
如图1所示,重合模块5运行阶段,应用建模模块3运行连续构建的城市地下管网模型,进行图层配置并重合,应用建模模块3运行连续构建的城市地下管网模型分别对应的关键区域,进行图层配置并重合;
其中,城市地下管网模型及关键区域的图层配置并重合的操作基于管道埋设深度完成执行。
通过上述设置,对重合模块5的运行逻辑提供了进一步限定。
实施例3
在具体实施层面,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参照图2对实施例1中一种综合管廊bim建模的优化系统做进一步具体说明:
一种综合管廊bim建模的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获取城市地下管网分布参数,应用城市地下管网分布参数构建城市地下管网分布模型;
步骤11:城市地下管网分布参数的查重阶段;
步骤12:城市地下管网分布模型构建逻辑设定阶段;
步骤2:在城市地下管网分布模型中捕捉关键区域;
步骤21:城市地下管网分布模型中关键区域捕捉逻辑的设定阶段;
步骤3:城市地下管网分布模型中关键区域进行分割,分析每一分割区域的复杂程度;
步骤4:捕捉复杂程度最高的一组分割区域并输出;
步骤41:城市地下管网分布模型的输出阶段。
综上而言,上述实施例中系统通过上传城市地下管网分布参数,以城市管网分布参数构建城市管网分布模型,进而以城市管网分布模型作为主要分析对象,来获取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部署设计的主要依据,从而由此所设计出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部署位置更加贴合城市地下管网实际分布情况,有利于对城市地下管网进行集中管理;且本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还能够以分布式构建的方式,对基于城市地下管网分布参数分别构建的城市地下管网分布模型带来清晰的可视化读取效果,以便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后期应用,为城市地下管网管理端带来重要的数据参考;同时实施例中提供的方法能够进一步提供以系统运行的逻辑支持,确保系统稳定,使本技术方案在具体实施阶段,更具稳定的逻辑性。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会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综合管廊bim建模的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终端(1),是系统的主控端,用于发出执行命令;
上传模块(2),用于上传城市地下管网的分布参数;
建模模块(3),用于接收上传模块(2)中上传的城市地下管网分布参数,应用城市地下管网分布参数构建城市地下管网模型;
捕捉模块(4),用于获取建模模块(3)中构建的城市地下管网模型,对城市地下管网模型中的关键区域进行捕捉;
重合模块(5),用于接收建模模块(3)构建的城市地下管网模型及捕捉模块(4)捕捉的城市地下管网模型中关键区域,对城市地下管网模型进行图层配置并重合,对城市地下管网模型中关键区域进行图层配置并重合;
嗅探模块(6),用于读取重合模块(5)中图层配置并重合的城市地下管网模型的关键区域,嗅探关键区域中复杂程度最高的局部区域;
输出模块(7),用于接收重合模块(5)中图层配置并重合的城市地下管网模型,及嗅探模块(6)嗅探到的复杂程度最高的关键区域中局部区域,向控制终端(1)转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综合管廊bim建模的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传模块(2)下级设置有子模块,包括:
遍历单元(21),用于遍历上传模块(2)中上传的城市地下管网分布参数,捕捉城市地下管网分布参数中相同参数,对相同参数进行舍弃;
储存单元(22),用于接收经遍历单元(21)处理后的城市地下管网分布参数,识别城市地下管网属性,基于城市地下管网属性对城市地下管网分布参数进行区分储存;
其中,城市地下管网分布参数包括:管道埋设深度、管道埋设位置坐标,所述城市地下管网属性即城市地下管网的用途,城市地下管网的用途于上传模块(2)运行阶段与城市地下管网分布参数同步上传,所述城市地下管网属性包括:供水管、燃气管、通信信息管、电力管、污水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综合管廊bim建模的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遍历单元(21)运行阶段,对城市地下管网分布参数中相同参数进行捕捉时服从逻辑表示为:
式中:sim(a,b)为城市地下管网分布参数a与城市地下管网分布参数b的相似性;n为城市地下管网分布参数a中参数的集合;为第i组城市地下管网分布参数a中参数x的特征向量;fa为城市地下管网分布参数a的对应埋设深度;m为城市地下管网分布参数b中参数的集合;/>为第c组城市地下管网分布参数b中参数z的特征向量;fb为城市地下管网分布参数b的对应埋设深度;
其中,sim(a,b)=1时,则判定城市地下管网分布参数a与城市地下管网分布参数b为相同项,城市地下管网分布参数a与城市地下管网分布参数b判定为相同项时,对两组城市地下管网分布参数择一进行舍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综合管廊bim建模的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建模模块(3)运行阶段于储存单元(22)中获取区分储存的城市地下管网分布参数,基于城市地下管网分布参数中管道埋设深度及管道埋设位置坐标并在设定标准比例尺后,应用管道埋设深度及管道埋设位置坐标,完成城市地下管网模型的构建;
其中,建模模块(3)运行阶段,上传模块(2)停止运行,建模模块(3)应用管道埋设深度及管道埋设位置坐标构建城市地下管网模型时,基于储存单元(22)中城市地下管网分布参数的区分储存结果,执行对应区分储存区间的城市地下管网模型的连续构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综合管廊bim建模的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捕捉模块(4)运行连续捕捉各城市地下管网模型中的关键区域时,以建模模块(3)中连续构建的城市地下管网模型为处理目标,每次对一组城市地下管网模型进行关键区域的捕捉,并连续执行,所述捕捉模块(4)下级设置有子模块,包括:
触发单元(41),用于获取城市地下管网模型中交汇区域是否具备管道独立控制条件,获取结果为是,则再次触发捕捉模块(4)运行;
其中,触发单元(41)获取的城市地下管网模型中交汇区域是否具备管道独立控制条件,通过系统端用户在城市地下管网模型完成构建后手动设定,触发单元(41)获取结果为否,则捕捉模块(4)在捕捉到城市地下管网模型的关键区域后结束,触发单元(41)触发捕捉模块(4)运行时,触发捕捉模块(4)运行次数不大于两次,且由触发单元(41)触发运行的捕捉模块(4)在运行时,捕捉关键区域的城市地下管网模型目标为同一目标。
6.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一种综合管廊bim建模的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城市地下管网模型由点与线连接组成,遍历单元(21)在捕捉到城市地下管网分布参数中相同参数,并对相同参数进行舍弃后,捕捉到的相同参数的两组城市地下管网分布参数下,对应的管道埋设深度及管道埋设位置坐标即为模型构建阶段相互连接的部分模型;其中,捕捉模块(4)首次运行捕捉的关键区域为城市地下管网模型中管道末端不存在连接管道部分以外的管道部分模型,捕捉模块(4)二次运行捕捉的关键区域为城市地下管网模型中管道末端连接管道不超过两组连接管道部分以外的管道部分模型,捕捉模块(4)第三次运行捕捉的关键区域为,以捕捉模块(4)二次运行捕捉的关键区域为基础,城市地下管网模型中管道末端连接管道不超过两组连接管道部分以外的管道部分模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综合管廊bim建模的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合模块(5)运行阶段,应用建模模块(3)运行连续构建的城市地下管网模型,进行图层配置并重合,应用建模模块(3)运行连续构建的城市地下管网模型分别对应的关键区域,进行图层配置并重合;
其中,城市地下管网模型及关键区域的图层配置并重合的操作基于管道埋设深度完成执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综合管廊bim建模的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嗅探模块(6)中城市地下管网模型的关键区域中复杂程度最高的局部区域通过下式进行求取,公式为:
式中:χ为复杂程度;k为城市地下管网模型的关键区域中分割区域的集合;i0为分割区域中像素块的集合;为分割区域中第1组像素块的颜色特征向量;γ为尺度因子;/>为分割区域的信息熵;
其中,城市地下管网模型的关键区域以二维图像形式进行表示,二维图像中关键区域为前景,二维图像的背景为颜色特征向量较关键区域中任一像素块颜色特征向量小的颜色,城市地下管网模型的关键区域由系统端用户手动设定大小后,进行均匀分割,使每一分割得到的子关键区域包含像素块数量相等,通过上式,求取关键区域中各子关键区域复杂程度,以复杂程度最高的一组子关键区域作为嗅探模块(6)嗅探到的局部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综合管廊bim建模的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终端(1)通过介质电性连接有上传模块(2),所述上传模块(2)下级通过介质电性连接有遍历单元(21)及储存单元(22),所述上传模块(2)通过介质电性连接有建模模块(3),所述建模模块(3)通过介质电性与储存单元(22)相连接,所述建模模块(3)通过介质电性连接有捕捉模块(4),所述捕捉模块(4)下级通过介质电性连接有触发单元(41),所述捕捉模块(4)通过介质电性连接有重合模块(5)、嗅探模块(6)及输出模块(7)。
10.一种综合管廊bim建模的优化方法,所述方法是对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一种综合管廊bim建模的优化系统的实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获取城市地下管网分布参数,应用城市地下管网分布参数构建城市地下管网分布模型;
步骤11:城市地下管网分布参数的查重阶段;
步骤12:城市地下管网分布模型构建逻辑设定阶段;
步骤2:在城市地下管网分布模型中捕捉关键区域;
步骤21:城市地下管网分布模型中关键区域捕捉逻辑的设定阶段;
步骤3:城市地下管网分布模型中关键区域进行分割,分析每一分割区域的复杂程度;
步骤4:捕捉复杂程度最高的一组分割区域并输出;步骤41:城市地下管网分布模型的输出阶段。
CN202311391066.3A 2023-10-25 2023-10-25 一种综合管廊bim建模的优化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72725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91066.3A CN117272567B (zh) 2023-10-25 2023-10-25 一种综合管廊bim建模的优化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91066.3A CN117272567B (zh) 2023-10-25 2023-10-25 一种综合管廊bim建模的优化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72567A CN117272567A (zh) 2023-12-22
CN117272567B true CN117272567B (zh) 2024-04-26

Family

ID=892043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391066.3A Active CN117272567B (zh) 2023-10-25 2023-10-25 一种综合管廊bim建模的优化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272567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44938A (zh) * 2017-01-18 2017-06-13 悉地(苏州)勘察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一种结合bim的综合管廊交叉口预制构件优化方法
CN106960410A (zh) * 2017-03-30 2017-07-18 中建地下空间有限公司 基于bim和gis技术的地下综合管廊信息管理方法
CN112232683A (zh) * 2020-10-20 2021-01-15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的综合管廊全周期建设管理系统
DE202021103315U1 (de) * 2020-06-22 2021-09-30 China construction first group corporation limited BIM-basiertes Management- und Überwachungsgerät für die Tragsicherheit einer strukturellen Bodendeckung
CN114663542A (zh) * 2022-03-25 2022-06-24 北京建筑大学 地下综合管廊的bim模型数据优化方法
CN114741431A (zh) * 2022-04-22 2022-07-12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智慧城市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用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数据传输管理系统
CN115601211A (zh) * 2022-10-25 2023-01-13 金鹏电子信息机器有限公司(Cn) 基于人工智能的城市安防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6305381A (zh) * 2023-05-26 2023-06-23 中建安装集团西安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智慧运维三维监测模型建立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20270192A1 (en) * 2020-01-29 2022-08-25 Urban Dashboard Ltd Computerized-system and computerized-method to calculate an economic feasibility analysis for an urban planning model
CN115186602A (zh) * 2022-06-20 2022-10-14 郑州大学 一种城市地下排水管网养护智能决策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44938A (zh) * 2017-01-18 2017-06-13 悉地(苏州)勘察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一种结合bim的综合管廊交叉口预制构件优化方法
CN106960410A (zh) * 2017-03-30 2017-07-18 中建地下空间有限公司 基于bim和gis技术的地下综合管廊信息管理方法
DE202021103315U1 (de) * 2020-06-22 2021-09-30 China construction first group corporation limited BIM-basiertes Management- und Überwachungsgerät für die Tragsicherheit einer strukturellen Bodendeckung
CN112232683A (zh) * 2020-10-20 2021-01-15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的综合管廊全周期建设管理系统
CN114663542A (zh) * 2022-03-25 2022-06-24 北京建筑大学 地下综合管廊的bim模型数据优化方法
CN114741431A (zh) * 2022-04-22 2022-07-12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智慧城市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用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数据传输管理系统
CN115601211A (zh) * 2022-10-25 2023-01-13 金鹏电子信息机器有限公司(Cn) 基于人工智能的城市安防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6305381A (zh) * 2023-05-26 2023-06-23 中建安装集团西安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智慧运维三维监测模型建立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 research on data integration and application technology of urban comprehensive pipe gallery based on three-dimensional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platform;Yufang Huang 等;《IET Smart Cities》;20230429;第111-122页 *
Research on optimization design of underground garage comprehensive pipeline based on BIM technology;Pengfei Li 等;《IOP Conference Series: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191231;第1-6页 *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BIM 运用关键要点探究;党涛 等;《价值工程》;20230626;第120-122页 *
基于BIM技术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设计及应用研究;宋薇;;中华建设;20200701(第07期);第136-137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72567A (zh) 2023-1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32962B (zh) 一种物体检测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3839194B (zh) 基于输电线路和gis的无人机巡检图像检索系统及方法
CN107808133B (zh) 基于无人机巡线的油气管道安全监测方法、系统及软件存储器
CN108234961B (zh) 一种多路摄像机编码与视频流引流方法及系统
CN109190056A (zh) 一种车辆轨迹重建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1462326A (zh) 低成本360度全景视频相机城市管道三维重建方法及系统
CN111062361A (zh) 一种河湖岸线采砂监测分析的方法及装置
CN113723715B (zh) 公交线网自动匹配道路网络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KR102162818B1 (ko) 영상장치를 이용한 실시간 지하시설물 시공측량 방법 및 이에 기반한 지하시설물 수치도면 제작 장치
CN109005222A (zh) 一种城市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3905824A (zh) 视频语义检索与压缩同步的摄像系统与方法
CN104361586A (zh) 基于全景图的电力杆塔维护与预警系统
CN110968712A (zh) Bim族模型获取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445762A (zh) 在高速路网中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环保监控管理系统
CN105574675A (zh) 基于规则库的建筑工程规划监督方法和系统
CN116384020A (zh) 一种融合多维语义信息的数字孪生变电站空间布局方法
CN116522272A (zh) 一种基于城市信息单元的多源时空数据透明融合方法
CN117272567B (zh) 一种综合管廊bim建模的优化方法及系统
CN112738725B (zh) 半封闭区域目标人群的实时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3139477A (zh) 训练井盖检测模型的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0942026B (zh) 基于深度学习的胶囊机器人排水管病害检测方法及系统
Rantelobo et al. Monitoring Systems for Counting People using Raspberry Pi 3
CN116863083A (zh) 变电站三维点云数据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1832106A (zh) 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定位到盾构井始发位置的方法
CN111767826A (zh) 一种定时定点场景异常检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