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32232A - 设备的性能检测的相关方法以及相关装置、设备 - Google Patents

设备的性能检测的相关方法以及相关装置、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32232A
CN113032232A CN202110258003.5A CN202110258003A CN113032232A CN 113032232 A CN113032232 A CN 113032232A CN 202110258003 A CN202110258003 A CN 202110258003A CN 113032232 A CN113032232 A CN 1130322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rent
ratio
equipment
time length
execution t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5800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32232B (zh
Inventor
胡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Huy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Huy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Huy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Huy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25800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3223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322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322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322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322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0Monitoring
    • G06F11/34Recording or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computer activity, e.g. of down time, of input/output operation ; Recording or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user activity, e.g. usability assessment
    • G06F11/3409Recording or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computer activity, e.g. of down time, of input/output operation ; Recording or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user activity, e.g. usability assessment for performance assessment
    • G06F11/3419Recording or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computer activity, e.g. of down time, of input/output operation ; Recording or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user activity, e.g. usability assessment for performance assessment by assessing time
    • G06F11/3423Recording or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computer activity, e.g. of down time, of input/output operation ; Recording or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user activity, e.g. usability assessment for performance assessment by assessing time where the assessed time is active or idle tim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bugging And Monitor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设备的性能检测的相关方法以及相关装置、设备,其中,设备的性能检测方法包括:利用当前设备执行目标操作,得到当前设备的第一当前执行时长和/或第二当前执行时长;将第一当前执行时长和/或第二当前执行时长与目标操作的第一参考执行时长和/或第二参考执行时长进行数据对比,得到当前设备的性能检测结果。上述方案,能够提高检测设备性能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Description

设备的性能检测的相关方法以及相关装置、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性能检测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设备的性能检测的相关方法以及相关装置、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智能设备日益成熟与普及,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各种智能设备(例如移动设备或固定设备)的性能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智能设备性能表征着智能设备的处理信息的能力。
设备的性能容易受很多因素影响。例如:1、当电量不足时,设备的系统会对CPU进行自动降频,从而节省能耗;2、当设备温度较高时,设备上所装载的所有芯片几乎都会降频。从而使得设备的性能产生相应变化。
而目前的设备的性能检测方法中,容易忽略当前设备的电量以及设备所处环境温度等情况就对其进行检测,则得到的性能参数为被电量和温度情况影响后的性能参数,而非设备本身的性能参数,因此检测设备性能时容易出现不够准确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设备的性能检测的相关方法以及相关装置、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检测设备性能不够准确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设备的性能检测方法,包括:利用当前设备执行目标操作,得到当前设备的第一当前执行时长和/或第二当前执行时长;将第一当前执行时长和/或第二当前执行时长与目标操作的第一参考执行时长和/或第二参考执行时长进行数据对比,得到当前设备的性能检测结果。
其中,将第一当前执行时长和/或第二当前执行时长与目标操作的第一参考执行时长和/或第二参考执行时长进行数据对比,得到当前设备的性能检测结果的步骤包括:计算得到第一当前执行时长与第二当前执行时长之间的第一比值,以及第一参考执行时长与第二参考执行时长之间的第二比值;将第一比值与第二比值进行对比,得到性能检测结果。
其中,第一参考执行时长和/或第二参考执行时长为当前最优参考值。
其中,设备的性能检测方法还包括:如果第一比值对应的设备性能优于第二比值对应的设备性能,将第一当前执行时长和/或第二当前执行时长替换为当前最优参考值。
其中,将第一比值与第二比值进行对比,得到性能检测结果的步骤包括:如果第一比值小于第二比值,确定性能检测结果为第一比值对应的设备性能优于第二比值对应的设备性能;如果第一比值大于第二比值,确定性能检测结果为第一比值对应的设备性能劣于第二比值对应的设备性能。
其中,第一参考执行时长和/或第二参考执行时长为之前执行目标操作获取到的第一执行时长和/或第二执行时长。
其中,将第一当前执行时长和/或第二当前执行时长与目标操作的第一参考执行时长和/或第二参考执行时长进行数据对比,得到当前设备的性能检测结果的步骤还包括:利用当前设备执行预设操作,得到当前设备执行预设操作的第一预设执行时长和/或第二预设执行时长;计算得到第一当前执行时长与第一预设执行时长的第三比值,和/或第二当前执行时长与第二预设执行时长的第四比值;以及计算得到第一参考执行时长与预设操作的第三预设执行时长之间的第五比值,和/或第二参考执行时长与预设操作的第四预设执行时长之间的第六比值;利用第三比值与第五比值,和/或第四比值与第六比值确定当前设备的性能检测结果。
其中,利用第三比值与第五比值,和/或第四比值与第六比值确定当前设备的性能检测结果的步骤包括:如果第三比值小于第五比值,确定性能检测结果为第三比值对应的设备性能优于第五比值对应的设备性能;或第四比值小于第六比值,确定性能检测结果为第四比值对应的设备性能优于第六比值对应的设备性能。
其中,第一预设执行时长、第二预设执行时长、第三预设执行时长以及第四预设执行时长为行业标准执行时长。
其中,第一当前执行时长以及第一参考执行时长为用户态执行时长;第二当前执行时长以及第二参考执行时长为系统态执行时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设备更新的性能检测方法,设备更新的性能检测方法包括:利用更新后的设备执行目标操作,得到更新后的设备的第一当前执行时长和/或第二当前执行时长;将第一当前执行时长和/或第二当前执行时长与更新前的设备通过执行目标操作得到的第一参考执行时长和/或第二参考执行时长进行数据对比,得到更新后设备的性能检测结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设备的性能检测装置,包括:执行模块,用于利用当前设备执行目标操作,得到当前设备的第一当前执行时长和/或第二当前执行时长;对比模块,用于将第一当前执行时长和/或第二当前执行时长与目标操作的第一参考执行时长和/或第二参考执行时长进行数据对比,得到当前设备的性能检测结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设备更新的性能检测装置,设备更新的性能检测装置包括:执行模块,用于利用更新后的设备执行目标操作,得到更新后的设备的第一当前执行时长和/或第二当前执行时长;对比模块,用于将第一当前执行时长和/或第二当前执行时长与更新前的设备通过执行目标操作得到的第一参考执行时长和/或第二参考执行时长进行数据对比,得到更新后设备的性能检测结果。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相互耦接的存储器和处理器,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以实现上述任一项的设备的性能检测方法或设备更新的性能检测方法。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指令,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项的设备的性能检测方法或设备更新的性能检测方法。
上述方案,本申请通过通过利用当前设备执行目标操作,得到当前设备的第一当前执行时长和/或第二当前执行时长,再将第一当前执行时长和/或第二当前执行时长与目标操作的第一参考执行时长和/或第二参考执行时长进行数据对比,得到当前设备的性能检测结果。从而对比当前的执行时长和参考的执行时长,判断出设备的性能较于获得目标操作的参考执行时长时设备性能的变化,进而检测出设备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设备的性能检测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设备的性能检测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设备的性能检测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设备的性能检测方法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设备更新的性能检测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设备的性能检测装置一实施例的框架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设备更新的性能检测装置一实施例的框架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电子设备一实施例的框架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一实施例的框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接口、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申请。
本文中术语“系统”和“网络”在本文中常被可互换使用。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此外,本文中的“多”两个或者多于两个。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设备的性能检测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具体而言,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1:利用当前设备执行目标操作,得到当前设备的第一当前执行时长和/或第二当前执行时长。
利用当前设备执行目标操作,得到当前设备的第一当前执行时长和/或第二当前执行时长。
而本实施例的设备包括移动终端、PC终端以及其他终端等,在此不做限定。目标操作可以包括在设备上执行的APP业务操作、或任何一个消耗设备的CPU算力的方法与函数执行过程,具体可以基于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在此不做限定。
步骤S12:将第一当前执行时长和/或第二当前执行时长与目标操作的第一参考执行时长和/或第二参考执行时长进行数据对比,得到当前设备的性能检测结果。
在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中,第一参考执行时长和/或第二参考执行时长可以是由同一设备之前执行目标操作时所获得的。在另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中,第一参考执行时长和/或第二参考执行时长也可以是由相同型号的不同设备执行目标操作时所获得的。
在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中,本步骤获取当前在设备上执行目标操作的第一当前执行时长之前获取目标操作的第一参考执行时长;在另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中,本步骤获取当前在设备上执行目标操作的第二当前执行时长之前获取目标操作的第二参考执行时长;在另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中,本步骤获取当前在设备上执行目标操作的第一当前执行时长以及第二当前执行时长之前获取目标操作的第一参考执行时长以及第二参考执行时长。其中,本步骤所获取的第一当前执行时长与第一参考执行时长对应,第二当前执行时长与第二参考执行时长对应。
利用第一当前执行时长和/或第二当前执行时长,以及第一参考执行时长和/或第二参考执行时长对设备的性能进行检测。其中,由于第一当前执行时长和/或第二当前执行时长是当前在设备上执行目标操作获取的。而第一参考执行时长和/或第二参考执行时长是之前执行统一目标操作所获取的,因此,基于第一当前执行时长和/或第二当前执行时长以及第一参考执行时长和/或第二参考执行时长进行对比,能够判断出当前设备较于获取第一参考执行时长和/或第二参考执行时长时的设备性能之间的区别,进而参照获取第一参考执行时长和/或第二参考执行时长时的设备性能对设备的当前性能进行检测。
在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当步骤S11中获取的为第一当前执行时长和第一参考执行时长时,可以对比第一当前执行时长和第一参考执行时长,从而对设备的性能进行检测。
在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当步骤S11中获取的为第二当前执行时长和第二参考执行时长时,可以对比第二当前执行时长和第二参考执行时长,从而对设备的性能进行检测。
在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当步骤S11中获取的为第一当前执行时长、第二当前执行时长、第一参考执行时长以及第二参考执行时长时,也可以利用第一当前执行时长与第二当前执行时长的比值与第一参考执行时长与第二参考执行时长的比值之间的大小对设备的性能进行检测。具体的检测方式在此不做限定。
通过上述方法,本实施例的设备的性能检测方法通过利用当前设备执行目标操作,得到当前设备的第一当前执行时长和/或第二当前执行时长,再将第一当前执行时长和/或第二当前执行时长与目标操作的第一参考执行时长和/或第二参考执行时长进行数据对比,得到当前设备的性能检测结果。从而对比当前的执行时长和参考的执行时长,判断出设备的性能较于获得目标操作的参考执行时长时设备性能的变化,进而检测出设备的性能。
请参阅图2,图2是本申请设备的性能检测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具体而言,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1:获取到目标操作第一参考执行时长与第二参考执行时长。
本实施例采用时间维度对性能进行检测时,可以将时间拆分为用户态执行时长(usr),系统态执行时长(sys),其他消耗时间(other),可以使得检测更佳精确。其中,本实施例的第一当前执行时长以及第一参考执行时长为用户态执行时长;第二当前执行时长以及第二参考执行时长为系统态执行时长。
其中,用户态执行时长(usr)是指应用程序在操作系统用户态执行所消耗的时间,指应用程序自己的代码执行的耗时,也是应用程序优化自身代码最有效的部分。系统态执行时长(sys)是指应用程序在操作系统内核态执行所消耗的时间,指应用程序调用系统代码执行的耗时。其他消耗时间(other)是指应用程序可能会存在等待状态(如:等待网络传输、等待系统分配CPU执行片等)所消耗的时长。
本步骤获取到目标操作的第一参考执行时长usr1和第二参考执行时长sys1。
在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中,第一参考执行时长usr1和第二参考执行时长sys1可以为同一设备之前执行目标操作获取到的第一执行时长和/或第二执行时长,其反映了该设备之前执行目标操作时的性能状态。在另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中,第一参考执行时长usr1和第二参考执行时长sys1为当前最优参考值。其中,当前最优参考值可以通过将同型号的设备放置于实验室中进行目标操作的执行从而获得的最优执行时长。本实施例通过将第一参考执行时长usr1和第二参考执行时长sys1作为相对基准进行对照参考。
步骤S22:利用当前设备执行目标操作,得到当前设备的第一当前执行时长和/或第二当前执行时长。
利用当前设备执行与获得第一参考执行时长usr1和第二参考执行时长sys1的操作相同的目标操作,得到当前设备的第一当前执行时长usr2和/或第二当前执行时长sys2。
步骤S23:计算得到第一当前执行时长与第二当前执行时长之间的第一比值,以及第一参考执行时长与第二参考执行时长之间的第二比值。
将第一当前执行时长usr2除以第二当前执行时长sys2,得到第一当前执行时长usr2与第二当前执行时长sys2之间的第一比值N1。以及将第一参考执行时长usr1除以第二参考执行时长sys1,得到第一参考执行时长usr1与第二参考执行时长sys1之间的第二比值N2。
步骤S24:将第一比值与第二比值进行对比,得到性能检测结果。
利用第一比值N1与第二比值N2对设备的性能进行检测。具体地,如果第一比值N1小于第二比值N2,确定性能检测结果为:第一比值N1对应的设备性能优于第二比值N2对应的设备性能。也就是获取第一当前执行时长usr2和第二当前执行时长sys2时对应设备的性能优于获取第一参考执行时长usr1和第二参考执行时长sys1时对应设备的性能。在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当第一参考执行时长usr1和第二参考执行时长sys1为当前最优参考值时,此时,确定性能检测结果为:获取第一当前执行时长usr2和第二当前执行时长sys2时对应设备的性能优于获取第一参考执行时长usr1和第二参考执行时长sys1时对应设备的性能,且将第一当前执行时长usr2和第二当前执行时长sys2替换为当前最优参考值,进而通过替换更新后的当前最优参考值对后续性能检测进行参照。
如果第一比值N1大于第二比值N2,确定性能检测结果为:第一比值N1对应的设备性能劣于第二比值N2对应的设备性能。也就是获取第一当前执行时长usr2和第二当前执行时长sys2时对应设备的性能劣于获取第一参考执行时长usr1和第二参考执行时长sys1时对应设备的性能。
如果第一比值N1等于第二比值N2,确定性能检测结果为:第一比值N1对应的设备性能与第二比值N2对应的设备性能相同。也就是获取第一当前执行时长usr2和第二当前执行时长sys2时对应设备的性能等于获取第一参考执行时长usr1和第二参考执行时长sys1时对应设备的性能。
由于,温度、设备电量等因素对设备的性能的影响是等比的,因此,本实施例通过将第一当前执行时长usr2和第二当前执行时长sys2进行相除,从而规避当前温度、设备电量等因素对设备的性能的影响。并将第一参考执行时长usr1和第二参考执行时长sys1进行相除,从而规避之前温度、设备电量等因素对设备的性能的影响。因此,通过在各自规避了温度、设备电量等因素对设备的性能的影响后的第一比值N1与第二比值N2进行对比,从而能够准确地判断出设备自身性能的变化,提高设备性能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中,由于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比值N1以及第二比值N2的计算涉及到系统态执行时长(sys)。因此,本实施例的设备在获取第一当前执行时长usr2和第二当前执行时长sys2时以及获取第一参考执行时长usr1和第二参考执行时长sys1时都位于同一系统版本下,也就是系统未升级,从而本实施例可以应用于检测设备中应用程序的更新或迭代是否对设备性能有影响的场景,并避免系统版本问题对设备性能影响,进而提高检测设备中应用程序的更新或迭代对设备性能的影响的准确性。
其中,本实施例的系统版本是指设备的操作系统的版本,例如:安卓1.0、2.0等,而应用程序的更新可以指终端上APP的版本更新。
通过上述方法,本实施例的设备的性能检测方法通过先获取到目标操作第一参考执行时长与第二参考执行时长,再利用当前设备执行目标操作,得到当前设备的第一当前执行时长和/或第二当前执行时长,进而计算得到第一当前执行时长与第二当前执行时长之间的第一比值,以及第一参考执行时长与第二参考执行时长之间的第二比值,最后将第一比值与第二比值进行对比,得到性能检测结果。本实施例通过将第一当前执行时长和第二当前执行时长进行相除得到第一比值,并将第一参考执行时长和第二参考执行时长进行相除得到第二比值,从而通过相除来规避温度、设备电量等因素对设备的性能的影响。因此,通过在将各自规避了温度、设备电量等因素对设备的性能的影响后的第一比值与第二比值进行对比,能够准确地判断出第一比值对应的设备较于第二比值对应的设备的性能的变化,避免其他因素的影响,提高设备性能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请参阅图3,图3是本申请设备的性能检测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具体而言,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1:获取到目标操作的第一参考执行时长以及预设操作的第三预设执行时长。
获取到目标操作的第一参考执行时长usr3以及预设操作的第三预设执行时长usr4。
在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中,目标操作的第一参考执行时长usr3以及预设操作的第三预设执行时长usr4可以为同一设备之前分别执行目标操作和预设操作所获取到的。其反映了该设备之前执行目标操作以及预设操作时的性能状态。
步骤S32:利用当前设备执行目标操作以及预设操作,得到当前设备的第一当前执行时长以及第一预设执行时长。
利用当前设备执行目标操作以及预设操作,得到当前设备的第一当前执行时长usr5以及第一预设执行时长usr6。
本实施例的第一预设执行时长usr6以及第三预设执行时长usr4均为用户态执行时长。
本实施例的预设操作选取公认操作进行对比判断,从而将稳定的公认操作作为性能检测的相对基准。即第一预设执行时长usr6以及第三预设执行时长usr4为行业标准执行时长。其中,公认操作可以选取广泛使用的稳定算法,例如:CRC32(CRC循环冗余校验)或MD5(MD5信息摘要算法,MD5 Message-Digest Algorithm)或其他稳定的算法的计算。
步骤S33:计算得到第一当前执行时长与第一预设执行时长之间的第三比值,以及计算得到第一参考执行时长与第三预设执行时长之间的第五比值。
将当前执行目标操作的第一当前执行时长usr5除以当前执行预设操作的第一预设执行时长usr6,得到第三比值N3。以及将目标操作的第一参考执行时长usr3除以预设操作的第三预设执行时长usr4,得到第五比值N5。
在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中,预设操作为CRC32操作,目标操作为App业务操作。在某次操作时,设备上一个CRC32操作的耗时(即第三预设时长)为2ms,而App业务操作耗时(第一参考执行时长)为20ms。而在当前操作中,该设备上一个CRC32操作耗时(即第一预设执行时长)2ms,而App业务操作耗时(即第一当前执行时长)为10ms。则第三比值由第一当前执行时长10ms除以第一预设执行时长2ms计算得到,为5。第五比值由第一参考执行时长20ms除以第三预设时长2ms计算得到,为10。
步骤S34:利用第三比值与第五比值确定当前设备的性能检测结果。
将第三比值N3与第五比值N5进行对比,如果第三比值N3小于第五比值N5,确定性能检测结果为:第三比值N3对应的设备性能优于第五比值N5对应的设备性能,即当前获取到第一当前执行时长usr5以及当前执行预设操作的第一预设执行时长usr6时所对应的设备性能优于之前获取到目标操作的第一参考执行时长usr3以及预设操作的第三预设执行时长usr4时所对应的设备性能。
如果第三比值N3大于第五比值N5,确定性能检测结果为:第三比值N3对应的设备性能劣于第五比值N5对应的设备性能,即当前获取到第一当前执行时长usr5以及当前执行预设操作的第一预设执行时长usr6时所对应的设备性能劣于之前获取到目标操作的第一参考执行时长usr3以及预设操作的第三预设执行时长usr4时所对应的设备性能。
如果第三比值N3等于第五比值N5,确定性能检测结果为:第三比值N3对应的设备性能等于第五比值N5对应的设备性能,即当前获取到第一当前执行时长usr5以及当前执行预设操作的第一预设执行时长usr6时所对应的设备性能等于之前获取到目标操作的第一参考执行时长usr3以及预设操作的第三预设执行时长usr4时所对应的设备性能。
在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中,预设操作为CRC32操作,目标操作为App业务操作。在某次操作时,设备上一个CRC32操作的耗时(即第三预设时长)为2ms,而App业务操作耗时(第一参考执行时长)为20ms。而在当前操作中,该设备上一个CRC32操作耗时(即第一预设执行时长)2ms,而App业务操作耗时(即第一当前执行时长)为10ms。则第三比值由第一当前执行时长10ms除以第一预设执行时长2ms计算得到,为5。第五比值由第一参考执行时长20ms除以第三预设时长2ms计算得到,为10。其中,第三比值小于第五比值,则说明当前设备的性能优于获取第三预设时长和第一参考执行时长时的设备性能。
在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中,预设操作为CRC32操作,目标操作为App业务操作。在某次操作时,设备上一个CRC32操作的耗时(即第三预设时长)为2ms,而App业务操作耗时(第一参考执行时长)为20ms。而在当前操作中,该设备上一个CRC32操作耗时(即第一预设执行时长)3ms,而App业务操作耗时(即第一当前执行时长)为30ms。则第三比值由第一当前执行时长30ms除以第一预设执行时长3ms计算得到,为10。第五比值由第一参考执行时长20ms除以第三预设时长2ms计算得到,为10。其中,第三比值等于第五比值,则说明当前设备的性能等于获取第三预设时长和第一参考执行时长时的设备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用于进行对比判断的时间参数均为用户态执行时长(usr),则用前后usr时间的比值可以检测设备上的应用程序是否有做优化。具体为:如果设备上的应用程序经过迭代或更新后,某个目标操作与预设操作之间的usr时间比值减少,则认为设备上的应用程序的迭代或更新有做性能优化,反之,则是性能劣化。
本实施例分别获取当前执行各操作的第一当前执行时长usr5、第一预设执行时长usr6以及之前获取到各操作的参考执行时长第一参考执行时长usr3、第三预设执行时长usr4之间,无需在同一系统版本下进行,因为用户态执行时长(usr)与系统无关。
由于,温度、设备电量等因素对设备的性能的影响是等比的,因此,本实施例通过将将当前执行目标操作的第一当前执行时长usr5与当前执行预设操作的第一预设执行时长usr6进行相除,得到第三比值N3。以及将目标操作的第一参考执行时长usr3与预设操作的第三预设执行时长usr4进行相除,得到第五比值N5,从而规避之前温度、设备电量等因素对设备的性能的影响。因此,通过在各自规避了温度、设备电量等因素对设备的性能的影响后的第三比值N3与第五比值N5进行对比,从而能够准确地判断出设备自身性能的变化,提高设备性能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上述方法,本实施例的设备的性能检测方法通过将第一当前执行时长除以第一预设执行时长得到第三比值,以及将第一参考执行时长除以第三预设执行时长得到第五比值,从而通过相除来规避温度、设备电量等因素对设备的性能的影响。因此,通过在将各自规避了温度、设备电量等因素对设备的性能的影响后的第三比值与第五比值进行对比,能够准确地判断出第三比值对应的设备较于第五比值对应的设备的性能的变化,避免其他因素的影响,提高设备性能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请参阅图4,图4是本申请设备的性能检测方法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具体而言,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41:获取到目标操作的第二参考执行时长以及预设操作的第四预设执行时长。
获取到目标操作的第二参考执行时长sys3以及预设操作的第四预设执行时长sys4。
在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中,目标操作的第二参考执行时长sys3以及预设操作的第四预设执行时长sys4可以为同一设备之前分别执行目标操作和预设操作所获取到的。其反映了该设备之前执行目标操作以及预设操作时的性能状态。
步骤S42:获取到当前执行目标操作的第二当前执行时长以及获取到当前执行预设操作的第二预设执行时长。
获取到当前执行目标操作的第二当前执行时长sys5以及当前执行预设操作的第二预设执行时长sys6。其中,第二预设执行时长sys6以及第四预设执行时长sys4为系统态执行时长。
本实施例的预设操作选取公认操作进行对比判断,从而将稳定的公认操作作为性能检测的相对基准。即第二预设执行时长以及第四预设执行时长为行业标准执行时长。其中,公认操作可以选取广泛使用的稳定算法,例如:CRC32(CRC循环冗余校验)或MD5(MD5信息摘要算法,MD5 Message-Digest Algorithm)或其他稳定的算法的计算。
步骤S43:计算得到第二当前执行时长与第二预设执行时长之间的第四比值,以及计算得到第二参考执行时长与第四预设执行时长之间的第六比值。
将当前执行目标操作的第二当前执行时长sys5除以当前执行预设操作的第二预设执行时长sys6,得到第四比值N4。以及将目标操作的第二参考执行时长sys3除以预设操作的第四预设执行时长sys4,得到第六比值N6。
步骤S44:利用第四比值与第六比值确定当前设备的性能检测结果。
将第四比值N4与第六比值N6进行对比,如果第四比值N4小于第六比值N6,确定性能检测结果为:第四比值N4对应的设备性能优于第六比值N6对应的设备性能,即当前获取到第二当前执行时长sys5以及当前执行预设操作的第二预设执行时长sys6时所对应的设备性能优于之前获取到目标操作的第二参考执行时长sys3以及预设操作的第四预设执行时长sys4时所对应的设备性能。
如果第四比值N4大于第六比值N6,确定性能检测结果为:第四比值N4对应的设备性能劣于第六比值N6对应的设备性能,即当前获取到第二当前执行时长sys5以及当前执行预设操作的第二预设执行时长sys6时所对应的设备性能劣于之前获取到目标操作的第二参考执行时长sys3以及预设操作的第四预设执行时长sys4时所对应的设备性能。
如果第四比值N4等于第六比值N6,确定性能检测结果为:第四比值N4对应的设备性能等于第六比值N6对应的设备性能,即当前获取到第二当前执行时长sys5以及当前执行预设操作的第二预设执行时长sys6时所对应的设备性能等于之前获取到目标操作的第二参考执行时长sys3以及预设操作的第四预设执行时长sys4时所对应的设备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用于进行对比判断的时间参数均为系统态执行时长(sys),则用前后sys时间的比值可以检测设备上的系统是否有做优化。具体为:如果设备上的系统版本经过迭代或更新后,某个目标操作与预设操作之间的sys时间比值减少,则认为设备上的系统版本的迭代或更新有做性能优化,反之,则认为系统版本进行了升级,但系统性能变差了。
本实施例分别获取当前执行各操作的第二当前执行时长sys5、第二预设执行时长sys6以及之前获取到各操作的参考执行时长第二参考执行时长sys3、第四预设执行时长sys4之间,无需在同一系统版本下进行,因为本实施例的检测方法可以针对系统版本升级后,系统有无做优化的,是可以用来评判系统性能的。
由于,温度、设备电量等因素对设备的性能的影响是等比的,因此,本实施例通过将将当前执行目标操作的第二当前执行时长sys5与当前执行预设操作的第二预设执行时长sys6进行相除,得到第四比值N4。以及将目标操作的第二参考执行时长sys3与预设操作的第四预设执行时长sys4进行相除,得到第六比值N6,从而规避之前温度、设备电量等因素对设备的性能的影响。因此,通过在各自规避了温度、设备电量等因素对设备的性能的影响后的第四比值N4与第六比值N6进行对比,从而能够准确地判断出设备自身性能的变化,提高设备性能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上述方法,本实施例的设备的性能检测方法通过将第二当前执行时长除以第二预设执行时长得到第四比值,以及将第二参考执行时长除以第四预设执行时长得到第六比值,从而通过相除来规避温度、设备电量等因素对设备的性能的影响。因此,通过在将各自规避了温度、设备电量等因素对设备的性能的影响后的第四比值与第六比值进行对比,能够准确地判断出第四比值对应的设备较于第六比值对应的设备的性能的变化,避免其他因素的影响,提高设备性能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请参阅图5,图5是本申请设备更新的性能检测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具体而言,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51:利用更新后的设备执行目标操作,得到更新后的设备的第一当前执行时长和/或第二当前执行时长。
利用更新后的设备执行目标操作,得到更新后的设备的第一当前执行时长和/或第二当前执行时长。其中,目标操作可以是设备上任何一个消耗CPU算力的方法与函数执行过程,具体在此不做限定。
步骤S52:将第一当前执行时长和/或第二当前执行时长与更新前的设备通过执行目标操作得到的第一参考执行时长和/或第二参考执行时长进行数据对比,得到更新后设备的性能检测结果。
在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中,第一参考执行时长和/或第二参考执行时长可以是由同一设备更新前执行目标操作时所获得的。在另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中,第一参考执行时长和/或第二参考执行时长也可以是由相同型号的不同设备更新前执行目标操作时所获得的。
在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中,本步骤获取设备更新后上执行目标操作的第一当前执行时长之前获取设备更新前目标操作的第一参考执行时长;在另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中,本步骤获取设备更新后执行目标操作的第二当前执行时长之前获取设备更新前目标操作的第二参考执行时长;在另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中,本步骤获取设备更新后执行目标操作的第一当前执行时长以及第二当前执行时长之前获取设备更新前目标操作的第一参考执行时长以及第二参考执行时长。其中,本步骤所获取的第一当前执行时长与第一参考执行时长对应,第二当前执行时长与第二参考执行时长对应。
利用第一当前执行时长和/或第二当前执行时长,以及第一参考执行时长和/或第二参考执行时长对设备更新后的性能进行检测。其中,由于第一当前执行时长和/或第二当前执行时长是设备更新后执行目标操作获取的。而第一参考执行时长和/或第二参考执行时长是设备更新前执行统一目标操作所获取的,因此,基于第一当前执行时长和/或第二当前执行时长以及第一参考执行时长和/或第二参考执行时长进行对比,能够判断出当前设备较于获取第一参考执行时长和/或第二参考执行时长时的设备性能之间的区别,进而参照获取第一参考执行时长和/或第二参考执行时长时的设备性能对更新后的设备的性能进行检测。
通过上述方法,本实施例的设备的性能检测方法通过获取设备更新后执行目标操作的第一当前执行时长和/或第二当前执行时长,以及设备更新前执行目标操作的第一参考执行时长和/或第二参考执行时长,再利用第一当前执行时长和/或第二当前执行时长以及第一参考执行时长和/或第二参考执行时长对设备的性能进行检测。从而对比当前的执行时长和参考的执行时长,判断出设备的性能较于生成目标操作的参考执行时长时设备性能的变化,进而检测出对更新后的设备的性能。
请参阅图6,图6是本申请设备的性能检测装置一实施例的框架示意图。设备的性能检测装置60包括执行模块61、对比模块62。执行模块61,用于利用当前设备执行目标操作,得到当前设备的第一当前执行时长和/或第二当前执行时长;对比模块62用于将第一当前执行时长和/或第二当前执行时长与目标操作的第一参考执行时长和/或第二参考执行时长进行数据对比,得到当前设备的性能检测结果。
对比模块62还用于计算得到第一当前执行时长与第二当前执行时长的第一比值,以及第一参考执行时长与第二参考执行时长的第二比值;将第一比值与第二比值进行对比,得到性能检测结果。
在当第一参考执行时长和/或第二参考执行时长为当前最优参考值时。对比模块62还用于当第一比值对应的设备性能优于第二比值对应的设备性能,将第一当前执行时长和/或第二当前执行时长替换为当前最优参考值。
对比模块62还用于如果第一比值小于第二比值,确定第一比值对应的设备性能优于第二比值对应的设备性能;如果第一比值大于第二比值,确定第一比值对应的设备性能劣于第二比值对应的设备性能。
对比模块62还用于利用当前设备执行预设操作,得到当前设备执行预设操作的第一预设执行时长和/或第二预设执行时长;计算得到第一当前执行时长与第一预设执行时长的第三比值,和/或第二当前执行时长与第二预设执行时长的第四比值;以及计算得到第一参考执行时长与预设操作的第三预设执行时长之间的第五比值,和/或第二参考执行时长与预设操作的第四预设执行时长之间的第六比值;利用第三比值与第五比值,和/或第四比值与第六比值确定当前设备的性能检测结果。
上述方案,提高检测设备性能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请参阅图7,图7是本申请设备更新的性能检测装置一实施例的框架示意图。设备更新的性能检测装置70包括执行模块71、对比模块72。执行模块71用于利用更新后的设备执行目标操作,得到更新后的设备的第一当前执行时长和/或第二当前执行时长;对比模块72用于将第一当前执行时长和/或第二当前执行时长与更新前的设备通过执行目标操作得到的第一参考执行时长和/或第二参考执行时长进行数据对比,得到更新后设备的性能检测结果。
上述方案,能够提高检测设备性能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请参阅图8,图8是本申请电子设备一实施例的框架示意图。电子设备80包括相互耦接的存储器81和处理器82,处理器82用于执行存储器81中存储的程序指令,以实现上述任一设备的性能检测方法实施例或设备更新的性能检测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在一个具体的实施场景中,电子设备8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微型计算机、服务器,此外,电子设备80还可以包括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在此不做限定。
具体而言,处理器82用于控制其自身以及存储器81以实现上述任一设备的性能检测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处理器82还可以称为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处理器82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处理器82还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另外,处理器82可以由集成电路芯片共同实现。
上述方案,能够提高检测设备性能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请参阅图9,图9为本申请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一实施例的框架示意图。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90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运行的程序指令901,程序指令901用于实现上述任一设备的性能检测方法实施例或设备更新的性能检测方法实施例的步骤。
上述方案,能够提高检测设备性能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方法和装置,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方式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方式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Claims (15)

1.一种设备的性能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的性能检测方法包括:
利用当前所述设备执行目标操作,得到当前所述设备的第一当前执行时长和/或第二当前执行时长;
将所述第一当前执行时长和/或第二当前执行时长与所述目标操作的第一参考执行时长和/或第二参考执行时长进行数据对比,得到当前所述设备的性能检测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的性能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当前执行时长和/或第二当前执行时长与所述目标操作的第一参考执行时长和/或第二参考执行时长进行数据对比,得到当前所述设备的性能检测结果的步骤包括:
计算得到所述第一当前执行时长与所述第二当前执行时长之间的第一比值,以及所述第一参考执行时长与所述第二参考执行时长之间的第二比值;
将所述第一比值与所述第二比值进行对比,得到所述性能检测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的性能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参考执行时长和/或第二参考执行时长为当前最优参考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的性能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的性能检测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述第一比值对应的设备性能优于所述第二比值对应的设备性能,将所述第一当前执行时长和/或第二当前执行时长替换为所述当前最优参考值。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设备的性能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比值与所述第二比值进行对比,得到所述性能检测结果的步骤包括:
如果所述第一比值小于所述第二比值,确定所述性能检测结果为所述第一比值对应的设备性能优于所述第二比值对应的设备性能;
如果所述第一比值大于所述第二比值,确定所述性能检测结果为所述第一比值对应的设备性能劣于所述第二比值对应的设备性能。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的性能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参考执行时长和/或第二参考执行时长为之前执行所述目标操作获取到的第一执行时长和/或第二执行时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的性能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当前执行时长和/或第二当前执行时长与所述目标操作的第一参考执行时长和/或第二参考执行时长进行数据对比,得到当前所述设备的性能检测结果的步骤还包括:
利用当前所述设备执行预设操作,得到当前所述设备执行预设操作的第一预设执行时长和/或第二预设执行时长;
计算得到所述第一当前执行时长与所述第一预设执行时长的第三比值,和/或所述第二当前执行时长与所述第二预设执行时长的第四比值;以及
计算得到所述第一参考执行时长与所述预设操作的第三预设执行时长之间的第五比值,和/或所述第二参考执行时长与所述预设操作的第四预设执行时长之间的第六比值;
利用所述第三比值与所述第五比值,和/或所述第四比值与所述第六比值确定当前所述设备的性能检测结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的性能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所述第三比值与所述第五比值,和/或所述第四比值与所述第六比值确定当前所述设备的性能检测结果的步骤包括:
如果所述第三比值小于所述第五比值,确定所述性能检测结果为所述第三比值对应的设备性能优于所述第五比值对应的设备性能;或
所述第四比值小于所述第六比值,确定所述性能检测结果为所述第四比值对应的设备性能优于所述第六比值对应的设备性能。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设备的性能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执行时长、所述第二预设执行时长、所述第三预设执行时长以及第四预设执行时长为行业标准执行时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的性能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当前执行时长以及所述第一参考执行时长为用户态执行时长;所述第二当前执行时长以及所述第二参考执行时长为系统态执行时长。
11.一种设备更新的性能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更新的性能检测方法包括:
利用更新后的所述设备执行目标操作,得到更新后的所述设备的第一当前执行时长和/或第二当前执行时长;
将所述第一当前执行时长和/或第二当前执行时长与更新前的所述设备通过执行所述目标操作得到的第一参考执行时长和/或第二参考执行时长进行数据对比,得到更新后所述设备的性能检测结果。
12.一种设备的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的性能检测装置包括:
执行模块,用于利用当前所述设备执行目标操作,得到当前所述设备的第一当前执行时长和/或第二当前执行时长;
对比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当前执行时长和/或第二当前执行时长与所述目标操作的第一参考执行时长和/或第二参考执行时长进行数据对比,得到当前所述设备的性能检测结果。
13.一种设备更新的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更新的性能检测装置包括:
执行模块,用于利用更新后的所述设备执行目标操作,得到更新后的所述设备的第一当前执行时长和/或第二当前执行时长;
对比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当前执行时长和/或第二当前执行时长与更新前的所述设备通过执行所述目标操作得到的第一参考执行时长和/或第二参考执行时长进行数据对比,得到更新后所述设备的性能检测结果。
14.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耦接的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设备的性能检测方法或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更新的性能检测方法。
1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设备的性能检测方法或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更新的性能检测方法。
CN202110258003.5A 2021-03-09 2021-03-09 设备的性能检测的相关方法以及相关装置、设备 Active CN1130322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58003.5A CN113032232B (zh) 2021-03-09 2021-03-09 设备的性能检测的相关方法以及相关装置、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58003.5A CN113032232B (zh) 2021-03-09 2021-03-09 设备的性能检测的相关方法以及相关装置、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32232A true CN113032232A (zh) 2021-06-25
CN113032232B CN113032232B (zh) 2023-06-20

Family

ID=764687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58003.5A Active CN113032232B (zh) 2021-03-09 2021-03-09 设备的性能检测的相关方法以及相关装置、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3223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48945A (zh) * 2023-03-29 2023-05-02 摩尔线程智能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设备性能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83634A1 (en) * 2005-09-27 2007-04-12 Bea System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goal-based dispatcher for performance test
JP2008197696A (ja) * 2007-02-08 2008-08-28 Nec Corp 監視端末性能処理システム
US20130308457A1 (en) * 2012-04-28 2013-11-2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ystem det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flow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CN103514084A (zh) * 2012-06-29 2014-01-15 上海宽带技术及应用工程研究中心 反映计算机设备硬盘读写能效的测试方法
CN103631701A (zh) * 2013-12-04 2014-03-12 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 Erp性能检测的方法和装置
CN104166619A (zh) * 2013-05-20 2014-11-2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应用程序的性能测试方法及终端
CN105455757A (zh) * 2014-09-01 2016-04-06 青岛海尔洗碗机有限公司 带校准功能的浊度检测系统、检测方法及洗碗机
CN108491317A (zh) * 2018-02-06 2018-09-0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指令脆弱性分析的sdc错误检测方法
CN109074303A (zh) * 2017-06-27 2018-12-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卡顿检测方法及装置
US20200012493A1 (en) * 2018-07-03 2020-01-09 Servicenow, Inc. Performance monitoring of system version releases
CN111258822A (zh) * 2020-01-15 2020-06-09 广州虎牙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服务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930438A (zh) * 2020-07-22 2020-11-13 腾讯音乐娱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确定页面加载时长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83634A1 (en) * 2005-09-27 2007-04-12 Bea System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goal-based dispatcher for performance test
JP2008197696A (ja) * 2007-02-08 2008-08-28 Nec Corp 監視端末性能処理システム
US20130308457A1 (en) * 2012-04-28 2013-11-2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ystem det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flow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CN103514084A (zh) * 2012-06-29 2014-01-15 上海宽带技术及应用工程研究中心 反映计算机设备硬盘读写能效的测试方法
CN104166619A (zh) * 2013-05-20 2014-11-2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应用程序的性能测试方法及终端
CN103631701A (zh) * 2013-12-04 2014-03-12 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 Erp性能检测的方法和装置
CN105455757A (zh) * 2014-09-01 2016-04-06 青岛海尔洗碗机有限公司 带校准功能的浊度检测系统、检测方法及洗碗机
CN109074303A (zh) * 2017-06-27 2018-12-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卡顿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8491317A (zh) * 2018-02-06 2018-09-0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指令脆弱性分析的sdc错误检测方法
US20200012493A1 (en) * 2018-07-03 2020-01-09 Servicenow, Inc. Performance monitoring of system version releases
CN111258822A (zh) * 2020-01-15 2020-06-09 广州虎牙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服务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930438A (zh) * 2020-07-22 2020-11-13 腾讯音乐娱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确定页面加载时长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48945A (zh) * 2023-03-29 2023-05-02 摩尔线程智能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设备性能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32232B (zh) 2023-06-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68366B (zh) 测试用例执行方法及装置
US20130132759A1 (en) Computer component power-consumption database
US8650552B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simulation of energy consumption in mobile operating system emulators
CN109901881B (zh) 应用程序的插件加载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4268248A (zh) 应用程序的推荐方法、装置及终端
US20130082725A1 (en) Power switching for electronic device test equipment
CN112486745A (zh) Ssd安全掉电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032232B (zh) 设备的性能检测的相关方法以及相关装置、设备
CN110580220A (zh) 测量代码段执行时间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WO2017113696A1 (zh) 调频参数的调节方法、装置、调频器及移动终端
CN107608923B (zh) 测试的处理方法及相关产品
US20070005860A1 (en) Interrupt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CN116260235B (zh) 电源切换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949460A (zh) 测试固态硬盘支持d3特性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4239111A (zh) 应用程序的升级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2133357A (zh) 一种eMMC的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09597700B (zh) 一种磁盘寿命预测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1597093B (zh) 一种异常处理方法、装置及其设备
CN104346201A (zh) 获取应用程序消耗系统资源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9495190B (zh) 包络压缩点确定方法及相关设备
US9632795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battery module of the same
JP4973333B2 (ja) 端末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1467936B2 (en) Predicting motherboard connector failures
CN113468237B (zh) 一种业务数据处理模型生成方法、系统构建方法及装置
KR102301293B1 (ko) 컴퓨터의 노후화 정도를 분석하는 사용자 단말의 성능 측정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