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31828B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31828B
CN113031828B CN202110438339.XA CN202110438339A CN113031828B CN 113031828 B CN113031828 B CN 113031828B CN 202110438339 A CN202110438339 A CN 202110438339A CN 113031828 B CN113031828 B CN 11303182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display area
display
emitting device
light emi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3833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31828A (zh
Inventor
孙丹丹
李勃
吴康成
徐加荣
陈念泽
杨锦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3833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3182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318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318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318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318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4Connections between sensors and controllers, e.g. routing lines between electrodes and connection p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2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opto-electronic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two or more layers of sensing electrodes, e.g. using two layers of electrodes separated by a dielectric lay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Sensors therefor
    • G06V40/1318Sensors therefor using electro-optical elements or layers, e.g. electroluminescent sensing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其中,该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区和位于第一显示区的周围的第二显示区,第一显示区的透光率大于或等于第二显示区的透光率;第一显示区用于集成屏下感光部件,显示面板包括基底,以及位于基底的同一侧的发光器件层和指纹识别功能层,发光器件层至少覆盖第二显示区,指纹识别功能层覆盖第一显示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显示面板的对应屏下摄像头的第一显示区设置指纹识别功能层,方便实现屏下摄像头、屏下指纹技术以及全面屏显示。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达到超高屏占比,最常见的解决方案为水滴屏、刘海屏、挖孔屏(HIAA)等异形屏幕,但都无法实现100%屏占比的全面屏视觉效果。升降式摄像头虽然可以实现100%屏占比,但因其内部复杂的机械结构,导致绝大部分消费者拍照体验不佳。
屏下摄像头技术应运而生,被各终端厂商视作实现全面屏最佳的解决方案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通过在显示面板的对应屏下摄像头的第一显示区设置指纹识别功能层,将屏下摄像头和屏下指纹集成在同一个区域,更好的实现全面屏显示。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区和位于第一显示区的周围的第二显示区,第一显示区的透光率大于或等于第二显示区的透光率;第一显示区用于集成屏下感光部件;
显示面板包括基底,以及位于基底的同一侧的发光器件层和指纹识别功能层,发光器件层至少覆盖第二显示区,指纹识别功能层覆盖第一显示区。通过在显示面板的对应屏下摄像头的第一显示区设置指纹识别功能层,实现屏下摄像头和屏下指纹技术的全面屏显示。
进一步地,第一显示区的透光率大于第二显示区的透光率;发光器件层包括多个发光器件单元;第二显示区中的发光器件单元的密度大于第一显示区中的发光器件单元的密度,以提高第一显示区的透光率,降低高精度的指纹识别功能层对发光器件层、驱动阵列层等产生的信号干扰。
进一步地,第二显示区靠近第一显示区的区域的至少部分发光器件单元的出光侧设置有光学结构,光学结构用于将第二显示区靠近第一显示区的区域的至少部分发光器件单元发出的光,朝向第一显示区方向引导而射出。将第二显示区靠近第一显示区的区域的至少部分发光器件单元发出的光线在光学结构中发生折射,以使光线朝向第一显示区方向偏转,并射出,以提高第一显示区显示时的像素分辨率,使得用户观看到的第一显示区的画面的清晰度提高,以使第二显示区和第一显示区的显示效果相同或接近。
进一步地,第二显示区靠近第一显示区的区域的发光器件单元的密度大于第二显示区远离第一显示区的区域的发光器件单元的密度,以使第二显示区靠近第一显示区的区域中较多的发光器件单元发出的光线朝向第一显示区方向偏转,并射出,以使第一显示区显示时的像素分辨率提高至接近或等于第二显示区显示时的像素分辨率。
进一步地,第一显示区中的发光器件单元的个数为零,以最大限度的提高第一显示区的透光率,避免发光器件单元遮挡外界光线进入屏下感光部件,并降低高精度的指纹识别功能层对发光器件层、驱动阵列层等产生的信号干扰。
进一步地,显示面板还包括触控层;触控层覆盖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触控层位于发光器件层远离基底的一侧;
指纹识别功能层的至少部分复用为触控层的至少部分,以减少膜层设置,从而降低显示面板的厚度。
进一步地,触控层包括自容式触控层或互容式触控层。
进一步地,显示面板还包括与指纹识别功能层电连接的引出线;引出线与触控层同层设置,以充分利用虚拟(dummy)导线,将部分虚拟(dummy)导线用作引出线,无需额外设置引出线;
指纹识别功能层中的第一部分膜层复用为触控层的一部分,指纹识别功能层中的第二部分膜层位于触控层远离基底的一侧,以使指纹识别功能层尽量远离发光器件层、驱动阵列层等,以降低高精度的指纹识别功能层对发光器件层、驱动阵列层等产生的信号干扰。
进一步地,指纹识别功能层包括电容式指纹识别功能层、光学感应式指纹识别功能层或超声波式指纹识别功能层。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及设置于第一显示区的屏下感光部件。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的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区和位于第一显示区的周围的第二显示区,第一显示区的透光率大于或等于第二显示区的透光率;第一显示区用于集成屏下感光部件,显示面板包括基底,以及位于基底的同一侧的发光器件层和指纹识别功能层,发光器件层至少覆盖第二显示区,指纹识别功能层覆盖第一显示区。通过在显示面板的对应屏下摄像头的第一显示区设置指纹识别功能层,将屏下摄像头、屏下指纹集成在同一个区域,更好的实现全面屏显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发光器件单元发光时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该显示面板100包括:第一显示区101和位于第一显示区101的周围的第二显示区102。第一显示区101的透光率大于或等于第二显示区102的透光率;第一显示区101用于集成屏下感光部件200。显示面板100包括基底10,以及位于基底10的同一侧的发光器件层20和指纹识别功能层30,发光器件层20至少覆盖第二显示区102,指纹识别功能层30覆盖第一显示区101。
其中,显示面板100可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面板等。基底10可以是柔性基底或硬性基底,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发光器件层20可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层等。可选的,指纹识别功能层30包括电容式指纹识别功能层、光学感应式指纹识别功能层或超声波式指纹识别功能层等。图2可为显示面板沿图1中A1A2方向的一种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发光器件层20可包括多个发光器件单元21。发光器件层20可位于指纹识别功能层30和基底10之间。发光器件层20可覆盖第一显示区101和第二显示区102,发光器件层20可位于指纹识别功能层30和基底10之间。可选的,第二显示区102中的发光器件单元21的密度可大于或等于第一显示区101中的发光器件单元21的密度。图2示例性的画出第二显示区102中的发光器件单元21的密度大于第一显示区101中的发光器件单元21的密度的情况。第二显示区102中的发光器件单元21的密度可等于第二显示区102中的发光器件单元21的个数与第二显示区102的面积比值。第一显示区101中的发光器件单元21的密度可等于第一显示区101中的发光器件单元21的个数与第一显示区101的面积的比值。任一发光器件单元21可对应一子像素。
屏下摄像头等屏下感光部件200用于采集透过第一显示区101的光线。第一显示区101既可以实现显示功能,又具有足够的光线透过率,以确保屏下感光部件200进行感光识别的精度。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的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区和位于第一显示区的周围的第二显示区,第一显示区的透光率大于或等于第二显示区的透光率;第一显示区用于集成屏下感光部件,显示面板包括基底,以及位于基底的同一侧的发光器件层和指纹识别功能层,发光器件层至少覆盖第二显示区,指纹识别功能层覆盖第一显示区。通过在显示面板的对应屏下摄像头的第一显示区设置指纹识别功能层,将屏下摄像头和屏下指纹集成在同一个区域,更好的实现全面屏显示。
可选的,电容式指纹识别功能层可包括一层第一导电层,或,沿显示面板100的厚度方向Z交替层叠设置的至少两层第一导电层和至少一层第一绝缘层。第一导电层可为透明导电层,透明导电层可包括下述至少一种: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s,ITO)薄膜层和钛铝钛(TiAlTi)金属层。第一绝缘层可为透明绝缘层。电容式指纹识别功能层可包括金属网格层。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可为显示面板沿图1中A1A2方向的又一种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示例性的画出第二显示区102中的发光器件单元21的密度等于第一显示区101中的发光器件单元21的密度的情况。可选的,位于所述第一区域101的发光器件单元21的像素开口面积小于位于所述第二区域102的发光器件单元21的像素开口面积。如图3所示,显示面板100还可包括驱动阵列层60,驱动阵列层60位于基底10和发光器件层20之间。其中,第一显示区101中的驱动阵列层60的布线稀疏,以提高透光率;第二显示区102中的驱动阵列层60的布线密集。即第一显示区101中的驱动阵列层60的布线密度小于第二显示区102中的驱动阵列层60的布线密度,故将指纹识别功能层30设置于第一显示区101,相比于设置于第二显示区102,可以降低高精度的指纹识别功能层对驱动阵列层60等产生的信号干扰。
可选的,第一显示区101的透光率大于第二显示区102的透光率。可选的,第二显示区102中的发光器件单元21的密度大于第一显示区101中的发光器件单元21的密度,以提高第一显示区101的透光率,此外,指纹识别功能层30的定位精度较高,指纹走线密集,会对其下方的发光器件单元21等造成信号干扰,而第一显示区101中的发光器件单元21的个数较少,排布稀疏,以提高透光率;第二显示区102中的发光器件单元21的个数较多,排布密集,以提高显示效果,故将指纹识别功能层30设置于第一显示区101,相比于设置于第二显示区102,可以降低高精度的指纹识别功能层对发光器件层等产生的信号干扰。
可选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发光器件单元发光时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第二显示区102靠近第一显示区101的区域1021的至少部分发光器件单元21的出光侧设置有光学结构50,光学结构50用于将第二显示区102靠近第一显示区101的区域1021的至少部分发光器件单元21发出的光,朝向第一显示区101方向引导而射出。
其中,光学结构50可以包括透镜等。可选的,光学结构50可包括第一介质材料层51和第二介质材料层52,第一介质材料层51的折射率和第二介质材料层52的折射率不同。区域1021中,沿远离第一显示区101的方向,第一介质材料层51的厚度逐渐增大;第二介质材料层52的厚度可逐渐减小。第一介质材料层51的厚度方向平行于沿显示面板100的厚度方向Z,第二介质材料层52的厚度方向平行于沿显示面板100的厚度方向Z。第一介质材料层51和第二介质材料层52的交界面53相对于基底10为倾斜面,交界面53可位于第二显示区102靠近第一显示区101的区域1021,交界面53覆盖第二显示区102靠近第一显示区101的区域1021的至少部分发光器件单元21。区域1021中,沿远离第一显示区101的方向,交界面53的高度逐渐增大。交界面53的高度可为相对于基底10的高度。第二显示区102靠近第一显示区101的区域1021的至少部分发光器件单元21发出的光线22可沿显示面板100的厚度方向Z射至交界面53,在交界面53处发生折射,以使光线22朝向第一显示区101方向偏转,并射出,以提高第一显示区101显示时的像素分辨率,用户观看到的第一显示区101的画面的清晰度提高,使得第二显示区102和第一显示区101的显示效果相同或接近。第二显示区102远离第一显示区101的区域1022的发光器件单元21发出的光线可沿显示面板100的厚度方向Z射出,不会发生偏转。区域1021越靠近第一显示区101,所需区域1021的至少部分发光器件单元21发出的光线的偏转角度越小,越易实现。
区域1021的至少部分发光器件单元21发出的光线可通过光学结构50,朝向第一显示区101方向偏转,偏转角度θ可以相同或不同。区域1021的全部发光器件单元21发出的光线可通过光学结构50,朝向第一显示区101方向偏转,偏转角度θ相同。区域1021的部分发光器件单元21发出的光线可通过光学结构50,朝向第一显示区101方向偏转,偏转角度θ相同。
可选的,靠近区域1021的发光器件单元21的第一介质材料层51的折射率可小于靠近区域1021的发光器件单元21的第二介质材料层52的折射率。第一介质材料层51的折射率越小,第二介质材料层52的折射率越大,区域1021的发光器件单元21发出的光线22朝向第一显示区101方向的偏转角度θ越大。第一介质材料层51可以包括硅系材料。第二介质材料层52可以包括硅系材料。
可选的,交界面53可以是曲面或平面。图4示例性的画出交界面53为弧面的情况。根据需要设置交界面53的形状,相当于设置区域1021中的各发光器件单元21上方对应的那部分交界面53与基底10的倾斜角度。区域1021中的各发光器件单元21上方对应的那部分交界面53与基底10的倾斜角度越大,区域1021的发光器件单元21发出的光线22朝向第一显示区101方向的偏转角度越大。
可选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继续参见图4和图5,第二显示区102靠近第一显示区101的区域1021的发光器件单元21的密度大于第二显示区102远离第一显示区101的区域1022的发光器件单元21的密度,以使第二显示区102靠近第一显示区101的区域1021中较多的发光器件单元21发出的光线22朝向第一显示区101方向偏转,并射出,以使第一显示区101显示时的像素分辨率提高至接近或等于第二显示区102显示时的像素分辨率,并尽量减小区域1021的面积。第二显示区102靠近第一显示区101的区域1021的发光器件单元21的密度越大,第一显示区101显示时的像素分辨率越高。
可选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第一显示区101中的发光器件单元21的个数为零,以最大限度的提高第一显示区101的透光率,避免发光器件单元21遮挡外界光线进入屏下感光部件200,并降低高精度的指纹识别功能层对发光器件层、驱动阵列层等产生的信号干扰。可选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显示面板100还包括第一填充层201,第一填充层201覆盖第一显示区101,第一填充层201位于指纹识别功能层30和基底10之间。第一填充层201可包括第一有机胶层。发光器件层20可覆盖第二显示区102,不覆盖第一显示区101。
可选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显示面板100还包括触控层40;触控层40覆盖第一显示区101和第二显示区102;触控层40位于发光器件层20远离基底10的一侧。
可选的,触控层40可包括电容式触控层。触控层40包括自容式触控层或互容式触控层。触控层40可包括金属网格层。触控层40可包括一层第二导电层,或,沿显示面板100的厚度方向Z交替层叠设置的至少两层第二导电层和至少一层第二绝缘层。触控层40中位于第一显示区101的那部分第二导电层可为透明导电层,透明导电层可包括下述至少一种: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s,ITO)薄膜层和钛铝钛(TiAlTi)金属层。触控层40中位于第一显示区101的那部分第二绝缘层可为透明绝缘层。触控层40可位于指纹识别功能层30远离或靠近基底10的一侧。触控层40的定位精度低于指纹识别功能层30的定位精度,触控层40的布线密度小于指纹识别功能层30的布线密度。
可选的,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互容式触控层可包括沿第一方向X排列且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多个第一触控电极41和沿第二方向Y排列且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多个第二触控电极42。多个第一触控电极41和多个第二触控电极42的交叉处可设置有绝缘层和桥接导电层,以实现绝缘交叉设置。第一触控电极41可为触控驱动电极,第二触控电极42可为触控感应电极;或者,第一触控电极41可为触控感应电极,第二触控电极42可为触控驱动电极。互容式触控层工作时,逐一向多个触控驱动电极施加驱动信号,根据多个触控感应电极的感应信号,确定触摸位置。第一方向X可垂直于第二方向Y。第一方向X可垂直于方向Z。第二方向Y可垂直于方向Z。
图8示例性的画出指纹识别功能层30为互容式指纹识别功能层的情况。互容式指纹识别功能层可包括沿第一方向X排列且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多个第一指纹识别电极31和沿第二方向Y排列且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多个第二指纹识别电极32。多个第一指纹识别电极31和多个第二指纹识别电极32的交叉处可设置有绝缘层和桥接导电层,以实现绝缘交叉设置。第一指纹识别电极31可为指纹识别驱动电极,第二指纹识别电极32可为指纹识别感应电极;或者,第一指纹识别电极31可为指纹识别感应电极,第二指纹识别电极32可为指纹识别驱动电极。互容式指纹识别功能层时,逐一向多个指纹识别驱动电极施加驱动信号,根据多个指纹识别感应电极的感应信号,生成指纹图像。
可选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继续参见图7,指纹识别功能层30的至少部分复用为触控层40的至少部分,以减少膜层设置,从而降低显示面板的厚度。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指纹识别功能层30和触控层40的复用方式可与现有技术中指纹识别功能层30和触控层40的复用方式相同或类似。触控层40和指纹识别功能层30分时工作,不同时工作。
图8示例性的画出互容式指纹识别功能层的第一指纹识别电极31复用为互容式触控层的至少部分第一触控电极41的情况。
可选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继续参见图8,显示面板100还包括指纹识别芯片80,指纹识别芯片80与指纹识别功能层电连接。指纹识别芯片80可与指纹识别电极电连接,指纹识别芯片80可用于输出驱动信号至指纹识别驱动电极和从指纹识别感应电极接收感应信号,以生成指纹图像。
可选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继续参见图8,显示面板100还包括触控芯片90,触控芯片90与触控层电连接。触控芯片90可与触控电极电连接,触控芯片90可用于输出驱动信号至触控驱动电极和从触控感应电极接收感应信号,以确定触摸位置。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互容式指纹识别功能层和互容式触控层可通过沿显示面板100的厚度方向Z交替层叠设置的三层导电层(可包括导电层401、导电层403和导电层301)和两层绝缘层(可包括绝缘层402和绝缘层404)实现。位于中间的导电层403为复用的导电层。复用的指纹识别电极可位于导电层403。未复用的指纹识别电极可位于导电层301。触控电极可位于导电层401和导电层403。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触控层40包括自容式触控层,指纹识别功能层30为自容式指纹识别功能层,自容式指纹识别功能层和自容式触控层可通过一层导电层实现。自容式指纹识别功能层可包括呈阵列排布的多个第三指纹识别电极块,自容式触控层可包括呈阵列排布的多个第三触控电极块。第三指纹识别电极块和第三触控电极块可位于同一导电层。
可选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继续参见图7,指纹识别功能层30包括沿显示面板100的厚度方向Z层叠设置的第一部分膜层310和第二部分膜层320。可选的,指纹识别功能层30中的第一部分膜层310复用为触控层40的一部分,指纹识别功能层30中的第二部分膜层320位于触控层40远离基底10的一侧。指纹识别功能层30中未复用为触控层40的第二部分膜层320位于触控层40远离基底10的一侧,以使指纹识别功能层30尽量远离发光器件层20、驱动阵列层60等,以降低高精度的指纹识别功能层对发光器件层、驱动阵列层等产生的信号干扰。
可选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继续参见图8,显示面板100还包括与指纹识别功能层30电连接的引出线35。指纹识别功能层30可通过引出线35与指纹识别芯片80电连接。引出线35位于触控层40的触控电极之间的间隙内,第一触控电极41之间的间隙内设置有虚拟(dummy)导线43,第二触控电极42之间的间隙内设置有虚拟(dummy)导线44,以避免未设置引出线和虚拟(dummy)导线时,触控电极所在位置和触控电极的间隙处画面显示不均,以及刻蚀不均一,导致刻蚀异常的情况发生。虚拟(dummy)导线不与任何线路电连接,不传输任何信号或电位。
可选的,引出线35与触控层40同层设置。相当于将部分虚拟(dummy)导线用作引出线35,无需额外设置引出线。
可选的,发光器件层20可包括沿显示面板100的厚度方向Z,依次层叠设置的阳极层、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和阴极层等。
可选的,驱动阵列层60可包括沿显示面板100的厚度方向Z层叠设置的多层导电层、多层绝缘层和半导体层,以形成呈阵列分布的多个像素驱动电路(任一像素驱动电路可包括驱动晶体管、开关晶体管等薄膜晶体管,以及存储电容等)、扫描驱动电路、数据驱动电路、发光控制电路、扫描线、数据线、发光控制线和电力线等电路。
可选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继续参见图9或图10,显示面板100还包括薄膜封装层70。薄膜封装层70可位于发光器件层20和指纹识别功能层30之间。薄膜封装层70可包括沿显示面板100的厚度方向Z交替层叠设置的至少一层有机层和至少一层无机层。薄膜封装层70可防止外界水氧入侵,导致发光器件层中的发光材料被氧化而失效。
可选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继续参见图9,显示面板100还包括盖板110。盖板110可位于指纹识别功能层30远离基底10的一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该显示装置1包括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0,及设置于第一显示区101的屏下感光部件200。
其中,显示装置1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电子纸、可穿戴设备和电子相框中的一种。屏下感光部件200位于第一显示区,具体的,所述屏下感光部件200可位于基底10远离发光器件层20和指纹识别功能层30的一侧,即所述屏下感光部件200位于所述显示面板100背离出光侧(显示面)的一侧。屏下感光部件200可包括摄像头等。屏下感光部件200可用于采集透过第一显示区101的光线。指纹识别功能层在基底上的投影与屏下感光部件在基底上的投影部分重叠或完全重叠。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也具备上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相互结合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9)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显示区和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周围的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一显示区的透光率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透光率;所述第一显示区用于集成屏下感光部件,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基底,以及位于所述基底同一侧的发光器件层和指纹识别功能层,所述发光器件层至少覆盖所述第二显示区,所述指纹识别功能层覆盖所述第一显示区;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触控层;所述触控层覆盖所述第一显示区和所述第二显示区;所述触控层位于所述发光器件层远离所述基底的一侧;
所述指纹识别功能层的至少部分复用为触控层的至少部分;
其中,所述指纹识别功能层中的第一部分膜层复用为触控层的一部分,所述指纹识别功能层中的第二部分膜层位于所述触控层远离所述基底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透光率大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透光率;所述发光器件层包括多个发光器件单元;所述第二显示区中的发光器件单元的密度大于所述第一显示区中的发光器件单元的密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显示区靠近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区域的至少部分发光器件单元的出光侧设置有光学结构,所述光学结构用于将所述第二显示区靠近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区域的至少部分发光器件单元发出的光,朝向所述第一显示区方向引导而射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显示区靠近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区域的发光器件单元的密度大于所述第二显示区远离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区域的发光器件单元的密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示区中的发光器件单元的个数为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层包括自容式触控层或互容式触控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与所述指纹识别功能层电连接的引出线;所述引出线与所述触控层同层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识别功能层包括电容式指纹识别功能层、光学感应式指纹识别功能层或超声波式指纹识别功能层。
9.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屏下感光部件。
CN202110438339.XA 2021-04-22 2021-04-22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130318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38339.XA CN113031828B (zh) 2021-04-22 2021-04-22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38339.XA CN113031828B (zh) 2021-04-22 2021-04-22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31828A CN113031828A (zh) 2021-06-25
CN113031828B true CN113031828B (zh) 2023-07-14

Family

ID=764575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38339.XA Active CN113031828B (zh) 2021-04-22 2021-04-22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3182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00520A (zh) * 2021-12-28 2022-04-0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移动终端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97396A (zh) * 2017-10-24 2019-04-30 华为终端(东莞)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1969010A (zh) * 2020-08-07 2020-11-20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984064A (zh) * 2020-08-14 2020-11-24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97396A (zh) * 2017-10-24 2019-04-30 华为终端(东莞)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1969010A (zh) * 2020-08-07 2020-11-20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984064A (zh) * 2020-08-14 2020-11-24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31828A (zh) 2021-06-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87392B2 (en) Display device having electrodes having sensor and auxilary sensor parts
US11698702B2 (en) Touch sensing unit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11036958B2 (en) Light emitting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e method thereof, display device
CN109859648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833720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596783B (zh) 显示设备
US20230123066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20210335853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11226697B2 (en) Touch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KR20190000023A (ko)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US10579182B2 (en) Display substrate, in-cell touch screen and display device
CN111092109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031828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780179B (zh) 柔性显示模组及显示终端
CN114556277B (zh) 触控基板及显示面板
CN112181215B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其触控检测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CN111293159B (zh)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12133199A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1755134B2 (en) Display device
CN116708620A (zh) 电子装置
KR20240015791A (ko) 표시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기기
KR20220017015A (ko) 지문 센서와 그를 포함한 표시 장치
KR20200091982A (ko) 표시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