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22442A - 车辆提示方法及相关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辆提示方法及相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22442A
CN113022442A CN201911360759.XA CN201911360759A CN113022442A CN 113022442 A CN113022442 A CN 113022442A CN 201911360759 A CN201911360759 A CN 201911360759A CN 113022442 A CN113022442 A CN 1130224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target
door
prompt
ge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6075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向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Pateo Electronic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Pateo Electronic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Pateo Electronic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Pateo Electronic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6075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22442A/zh
Publication of CN1130224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224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ARRANGEMENT OF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9/00Arrangement or adaptation of signal devi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ne of main groups B60Q1/00 - B60Q7/00, e.g. haptic signal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车辆提示方法及相关装置,方法包括:当检测到目标车辆的目标车门开启时,获得目标车门的乘客上下车信息;根据乘客上下车信息获得在当前车辆提示模式下目标车门对应的目标提示信息;对目标提示信息执行提示操作。采用本申请实施例实现了在乘客从车门上下车时向该乘客发送在当前车辆提示模式下该车门对应的迎宾语或送宾语,有助于增加车辆与乘客的交互,进而提高乘客的乘车体验。

Description

车辆提示方法及相关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提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提示方法及相关装置。
背景技术
随车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对汽车的智能化要求也逐步提高。目前,乘客在某个地点从车辆的其中一个车门上车,或者乘客到达某个地点从车辆的其中一个车门下车,上述两种情况均没有发生车辆与乘客的交互,导致乘客的乘车体验不佳。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提示方法及相关装置,用于在乘客从车门上下车时向该乘客发送在当前车辆提示模式下该车门对应的迎宾语或送宾语,有助于增加车辆与乘客的交互,进而提高乘客的乘车体验。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提示方法,包括:
当检测到目标车辆的目标车门开启时,获得所述目标车门的乘客上下车信息;
根据所述乘客上下车信息获得在当前车辆提示模式下所述目标车门对应的目标提示信息;
对所述目标提示信息执行提示操作。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提示装置,包括:
第一获得单元,用于当检测到目标车辆的目标车门开启时,获得所述目标车门的乘客上下车信息;
第二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乘客上下车信息获得在当前车辆提示模式下所述目标车门对应的目标提示信息;
提示单元,用于对所述目标提示信息执行提示操作。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上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上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由上述处理器执行,上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如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方法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的指令。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上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方法中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上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方法中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为一个软件安装包。
可以看出,相较于乘客上下车时均不存在车辆与乘客的交互,导致乘客的乘车体验不佳,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目标车门的乘客上下车信息确定在当前车辆提示模式下目标车门对应的目标提示信息,以及对目标提示信息执行提示操作。这样实现了在乘客从车门上下车时向该乘客发送在当前车辆提示模式下该车门对应的迎宾语或送宾语,有助于增加乘客上下车时车辆与乘客的交互,进而提高乘客的乘车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提示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2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提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的车辆提示模式界面的示意图;
图2C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车辆提示模式界面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车辆提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提示装置的功能单元组成框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在本申请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申请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各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以及各种形式的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终端设备(terminal device,TD)等等。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介绍。
请参见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提示系统的架构示意图,该车辆提示系统包括摄像头、处理器和扬声器,其中:
摄像头,用于获取目标车门开启前预设时长目标车辆车内的第一图像;
摄像头,还用于获取目标车门开启后预设时长目标车辆车内的第二图像;
处理器,用于根据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获得目标车门的乘客上下车信息;
处理器,还用于根据乘客上下车信息获得在当前车辆提示模式下目标车门对应的目标提示信息;
扬声器,用于对目标提示信息执行提示操作。
请参见图2A,图2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提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车辆提示方法包括步骤201-203,具体如下:
201:当检测到目标车辆的目标车门开启时,车辆提示装置获得所述目标车门的乘客上下车信息。
如果目标车辆包括左前门、左后门、右前门和右后门,那么目标车门可以为左前门、左后门、右前门和右后门中的任意一个。
车辆提示装置可以周期性的接收目标车辆的车门传感器发送的目标车门参数;车辆提示装置判断目标车门参数是否满足车门开启参数,车门开启参数可以预先存储于车辆提示装置中;如果目标车门参数满足车门开启参数,则车辆提示装置确定该车门传感器对应的车门开启。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车辆提示装置获得所述目标车门的乘客上下车信息,包括:
车辆提示装置获取所述目标车门开启前预设时长所述目标车辆车内的第一图像;
车辆提示装置获取所述目标车门开启后所述预设时长所述目标车辆车内的第二图像;
车辆提示装置根据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获得所述目标车辆车内的乘客人数变化;
若所述乘客人数变化为乘客人数增加,则车辆提示装置确定所述目标车门的乘客上下车信息为乘客从所述目标车门上车;
若所述乘客人数变化为乘客人数减小,则车辆提示装置确定所述目标车门的乘客上下车信息为乘客从所述目标车门下车。
车辆提示装置向摄像头发送第一图像请求,第一图像请求用于指示摄像头反馈目标车门开启前预设时长目标车辆车内的图像;车辆提示装置接收摄像头针对第一图像请求发送的第一图像。其中,摄像头周期性的对目标车辆车内进行拍照。
车辆提示装置向摄像头发送第二图像请求,第二图像请求用于指示摄像头反馈目标车门开启后预设时长目标车辆车内的图像;车辆提示装置接收摄像头针对第二图像请求发送的第二图像。
预设时长可以是车辆驾驶员配置的,比如预设时长为2秒。
车辆提示装置使用人脸识别算法对第一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得到第一图像包括的第一人脸数量,人脸识别算法预先存储于车辆提示装置中;车辆提示装置使用人脸识别算法对第二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得到第二图像包括的第二人脸数量;如果第一人脸数量小于第二人脸数量,那么车辆提示装置确定目标车辆车内的乘客人数变化为乘客人数增加;如果第一人脸数量大于第二人脸数量,那么车辆提示装置确定目标车辆车内的乘客人数变化为乘客人数减小。
可见,在本示例中,基于目标车门开启前后目标车辆内的乘客人数变化确定目标车门的乘客上下车信息,进而基于目标车门的乘客上下车信息确定在当前车辆提示模式下目标车门对应的目标提示信息,以及对目标提示信息执行提示操作。这样实现了在乘客从车门上下车时向该乘客发送在当前车辆提示模式下该车门对应的迎宾语或送宾语,有助于增加乘客上下车时车辆与乘客的交互,进而提高乘客的乘车体验。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车辆提示装置获得目标车门的乘客上下车信息,包括:
车辆提示装置获得目标弹簧形变量信息;
若目标弹簧形变量信息为弹簧压缩,则车辆提示装置确定目标车门的乘客上下车信息为乘客从目标车门上车;
若目标弹簧形变量信息为弹簧伸长,则车辆提示装置确定目标车门的乘客上下车信息为乘客从目标车门下车。
车辆提示装置可以周期性的接收弹簧传感器发送的弹簧形变量;如果最近一次接收的弹簧形变量相较于最近一次的相邻上一次接收的弹簧形变量变小,那么车辆提示装置确定目标弹簧形变量信息为弹簧压缩;如果最近一次接收的弹簧形变量相较于最近一次的相邻上一次接收的弹簧形变量变大,那么车辆提示装置确定目标弹簧形变量信息为弹簧伸长。
可见,在本示例中,基于目标车门开启前后弹簧形变量变化确定目标车门的乘客上下车信息,进而基于目标车门的乘客上下车信息确定在当前车辆提示模式下目标车门对应的目标提示信息,以及对目标提示信息执行提示操作。这样实现了在乘客从车门上下车时向该乘客发送在当前车辆提示模式下该车门对应的迎宾语或送宾语,有助于增加乘客上下车时车辆与乘客的交互,进而提高乘客的乘车体验。
202:车辆提示装置根据所述乘客上下车信息获得在当前车辆提示模式下所述目标车门对应的目标提示信息。
不同车辆提示模式可以对应不同的提示信息,不同车门可以对应不同的提示信息。车辆提示模式包括飞机模式、火车模式、轮船模式、航母模式、宇宙飞船模式等。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车辆提示装置根据所述乘客上下车信息获得在当前车辆提示模式下所述目标车门对应的目标提示信息,包括:
车辆提示装置获取与当前车辆提示模式对应的车门、上下车与提示信息的映射关系;
若所述乘客上下车信息为乘客从所述目标车门上车,则车辆提示装置根据所述与当前车辆提示模式对应的车门、上下车与提示信息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目标车门和上车对应的第一提示信息,所述第一提示信息是迎宾语;将所述第一提示信息确定为所述目标车门对应的目标提示信息;
若所述乘客上下车信息为乘客从所述目标车门下车,则车辆提示装置根据所述与当前车辆提示模式对应的车门、上下车与提示信息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目标车门和下车对应的第二提示信息,所述第二提示信息是送宾语;将所述第二提示信息确定为所述目标车门对应的目标提示信息。
车辆提示装置预先存储有多个车辆提示模式对应的多个车门、上下车与提示信息的映射关系,多个车门、上下车与提示信息的映射关系与多个车辆提示模式一一对应。
车门、上下车与提示信息的映射关系如表1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2337104460000061
提示信息11、提示信息21、提示信息31和提示信息41均是迎宾语,提示信息11、提示信息21、提示信息31和提示信息41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提示信息12、提示信息22、提示信息32和提示信息42均是送宾语,提示信息12、提示信息22、提示信息32和提示信息42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
第一提示信息除了包括迎宾语,还可以包括氛围灯的第一闪烁顺序。
第二提示信息除了包括送宾语,还可以包括氛围灯的第二闪烁顺序。
可见,在本示例中,首先获取与当前车辆提示模式对应的车门、上下车与提示信息的映射关系,然后基于与当前车辆提示模式对应的车门、上下车与提示信息的映射关系确定乘客上下车信息对应的提示信息,将该提示信息确定为目标车门对应的目标提示信息,以及对目标提示信息执行提示操作。这样实现了在乘客从车门上下车时向该乘客发送在当前车辆提示模式下该车门对应的迎宾语或送宾语,有助于增加乘客上下车时车辆与乘客的交互,进而提高乘客的乘车体验。
203:车辆提示装置对所述目标提示信息执行提示操作。
车辆提示装置包括扬声器;如果目标提示信息为第一提示信息,且第一提示信息仅包括迎宾语,那么车辆提示装置通过扬声器播放迎宾语;如果目标提示信息为第一提示信息,且第一提示信息包括迎宾语和氛围灯的第一闪烁顺序,那么在通过扬声器播放迎宾语的过程中,车辆提示装置向氛围灯发送第一闪烁顺序,使得氛围灯按照第一闪烁顺序进行闪烁;如果目标提示信息为第二提示信息,且第二提示信息仅包括送宾语,那么车辆提示装置通过扬声器播放送宾语;如果目标提示信息为第二提示信息,且第二提示信息包括送宾语和氛围灯的第二闪烁顺序,那么在通过扬声器播放送宾语的过程中,车辆提示装置向氛围灯发送第二闪烁顺序,使得氛围灯按照第二闪烁顺序进行闪烁。
可以看出,相较于乘客上下车时均不存在车辆与乘客的交互,导致乘客的乘车体验不佳,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目标车门的乘客上下车信息确定在当前车辆提示模式下目标车门对应的目标提示信息,以及对目标提示信息执行提示操作。这样实现了在乘客从车门上下车时向该乘客发送在当前车辆提示模式下该车门对应的迎宾语或送宾语,有助于增加乘客上下车时车辆与乘客的交互,进而提高乘客的乘车体验。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车辆提示装置检测到目标车辆的目标车门开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车辆提示装置获取所述目标车辆的后方物体与所述目标车辆的当前距离;
车辆提示装置获得所述后方物体的目标移动速率;
车辆提示装置将所述当前距离与所述目标移动速率的比值确定为所述后方物体即将到达所述目标车辆的时长;
在对所述目标提示信息执行提示操作的过程中,车辆提示装置对所述后方物体即将到达所述目标车辆的时长进行提示。
后方物体可以是行人,也可以是车辆。
车辆提示装置向距离传感器发送距离请求,距离请求用于指示距离传感器反馈车辆的后方物体与该车辆的距离;车辆提示装置接收距离传感器针对距离请求发送的目标距离;车辆提示装置将目标距离确定为目标车辆的后方物体与目标车辆的当前距离。
车辆提示装置通过距离传感器获取第一时刻目标车辆的后方物体与目标车辆的第一距离;车辆提示装置通过距离传感器获取第二时刻目标车辆的后方物体与目标车辆的第二距离;车辆提示装将目标距离差值与目标时刻差值的比值确定为后方物体的目标移动速率,目标距离差值为第一距离与第二距离的差值,目标时刻差值为第二时刻与第一时刻的差值。其中,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均早于检测到目标车辆的目标车门开启的时刻。
可见,在本示例中,车辆提示装置获得目标车辆的后方物体即将到达目标车辆的时长,以及在对目标提示信息执行提示操作的过程中,对后方物体即将到达目标车辆的时长进行提示,使得目标车辆中的乘客基于后方物体即将达到目标车辆的时长及时调整上下车时间,这样有助于增加乘客上下车时车辆与乘客的交互,进而提高乘客的乘车体验。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车辆提示装置检测到目标车辆的目标车门开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车辆提示装置获得所述目标车辆中的乘客所要到达的目标地点;
车辆提示装置根据地点与车辆提示模式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目标地点对应的目标车辆提示模式;
车辆提示装置将所述目标车辆提示模式确定为所述当前车辆提示模式。
车辆提示装置通过麦克风方式或导航应用方式获得目标车辆中的乘客所要到达的目标地点。
地点与车辆提示模式的映射关系预先存储于车辆提示装置中,地点与车辆提示模式的映射关系如下表2所示:
表2
地点 车辆提示模式
XX机场 飞机模式
XX火车站 火车模式
XX港口 轮船模式
…… ……
地点与车辆提示模式一一对应;如果地点为XX机场,那么车辆提示模式为飞机模式;如果地点为XX火车站,那么车辆提示模式为火车模式;如果地点为XX港口,那么车辆提示模式为轮船模式。
可见,在本示例中,基于目标车辆中的乘客所要到达的目标地点确定目标车辆提示模式,以及将目标车辆提示模式确定为当前车辆提示模式,进而基于目标车门的乘客上下车信息确定在当前车辆提示模式下目标车门对应的目标提示信息,以及对目标提示信息执行提示操作。这样实现了在乘客从车门上下车时向该乘客发送在当前车辆提示模式下该车门对应的迎宾语或送宾语,有助于增加乘客上下车时车辆与乘客的交互,进而提高乘客的乘车体验。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车辆提示装置包括显示屏,车辆提示装置检测到目标车辆的目标车门开启之前,方法还包括:
当检测到针对显示屏的第一触控操作时,车辆提示装置通过显示屏显示车辆提示模式界面,车辆提示模式界面包括多个车辆提示模式和自定义车辆提示模式,车辆提示模式包括多个车门中的每个车门的迎宾语、送宾语和氛围灯的闪烁顺序;
当检测到针对车辆提示模式界面的第二触控操作,车辆提示装置执行第二触控操作对应的目标执行动作。
举例来说,如图2B所示,图2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提示模式界面的示意图,该车辆提示模式界面包括飞机模式、火车模式、轮船模式、航母模式、宇宙飞船模式和自定义车辆提示模式,当检测到针对火车模式的触控操作,进入火车模式界面,火车模式界面包括左前门的迎宾语(欢迎乘客从左前门上车,这里是火车站)、送宾语(欢迎乘客从左前门下车,这里是火车站)和氛围灯闪烁顺序(红→黄→绿),左后门的迎宾语(欢迎乘客从左后门上车,这里是火车站)、送宾语(欢迎乘客从左后门下车,这里是火车站)和氛围灯闪烁顺序(红→绿→黄),右前门的迎宾语(欢迎乘客从右前门上车,这里是火车站)、送宾语(欢迎乘客从右前门下车,这里是火车站)和氛围灯闪烁顺序(红→黄→蓝),右后门的迎宾语(欢迎乘客从右后门上车,这里是火车站)、送宾语(欢迎乘客从右后门下车,这里是火车站)和氛围灯闪烁顺序(红→蓝→黄)。
举例来说,如图2C所示,图2C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提示模式界面的示意图,该车辆提示模式界面包括飞机模式、火车模式、轮船模式、航母模式、宇宙飞船模式和自定义车辆提示模式,当检测到针对自定义提示模式的触控操作,进入自定义车辆提示模式界面,自定义车辆提示模式界面包括车辆提示模式标签和车辆提示模式输入框、左前门标签、左前门迎宾语输入框、左前门送宾语输入框和左前门氛围灯的闪烁顺序输入框,左后门标签、左后门迎宾语输入框、左后门送宾语输入框和左后门氛围灯的闪烁顺序输入框,右前门标签、右前门迎宾语输入框、右前门送宾语输入框和右前门氛围灯的闪烁顺序输入框,右后门标签、右后门迎宾语输入框、右后门送宾语输入框和右后门氛围灯的闪烁顺序输入框。
可见,在本示例中,车辆提示装置通过车辆提示模式界面提供多种车辆提示模式以供车辆驾驶员选择。同时,车辆提示装置还提供自定义车辆提示模式,车辆驾驶员通过自定义车辆模式界面可以自定义各个车门的迎宾语、送宾语和氛围灯的闪烁顺序。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车辆提示装置检测到目标车辆的目标车门开启之后,方法还包括:
车辆提示装置获取目标车门开启的目标时刻;
车辆提示装置根据预先存储的时间段与车辆提示模式的映射关系确定目标时刻所处时间段对应的目标车辆提示模式;
车辆提示装置将目标车辆提示模式确定为当前车辆提示模式。
时间段与车辆提示模式的映射关系预先存储于车辆提示装置中,时间段与车辆提示模式的映射关系如下表3所示:
表3
时间段 车辆提示模式
第一时间段 第一车辆提示模式
第二时间段 第二车辆提示模式
第三时间段 第三车辆提示模式
…… ……
时间段与车辆提示模式一一对应;如果时间段为第一时间段,那么车辆提示模式为第一车辆提示模式。
可见,在本示例中,将目标车门开启的目标时刻所处时间段对应的目标车辆提示模式确定为当前车辆提示模式,进而基于目标车门的乘客上下车信息确定在当前车辆提示模式下目标车门对应的目标提示信息,以及对目标提示信息执行提示操作。这样实现了在乘客从车门上下车时向该乘客发送在当前车辆提示模式下该车门对应的迎宾语或送宾语,有助于增加乘客上下车时车辆与乘客的交互,进而提高乘客的乘车体验。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乘客上下车信息为乘客从目标车门下车,车辆提示装置检测到目标车辆的目标车门开启之后,方法还包括:
车辆提示装置获得所述目标车辆当前所处地点;
车辆提示装置判断当前所处地点是否属于预设地点集合;
若当前所处地点属于预设地点集合,则根据预先存储的地点与地点信息的映射关系确定当前所处地点对应的目标地点信息;
在对目标提示信息执行提示操作的过程中,车辆提示装置对目标地点信息进行提示。
预设地点集合包括商场地点、电影院地点、景区地点、游乐园地点等。
地点与地点信息的映射关系预先存储于车辆提示装置中,地点与地点信息的映射关系如下表4所示:
表4
地点 地点信息
第一地点 第一地点信息
第二地点 第二地点信息
第三地点 第三地点信息
…… ……
如果当前所处地点为商场,那么目标地点信息包括商场地址和地图以及各个热卖商品的店铺位置;如果当前所处地点为电影院,那么目标地点信息包括电影院地址和地图;如果当前所处地点为景区,那么目标地点信息包括景区地图和景区最佳旅游路线;如果当前所处地点为游乐园,那么目标地点信息包括游乐园地图和游乐园最佳旅游路线。
当检测到目标车辆中的乘客针对地点信息的二维码扫描操作时,车辆提示装置向该乘客的终端发送目标地点信息,已完成对目标地点信息进行提示的目的。其中,目标车辆中的乘客可以使用终端同时扫描付款的二维码和地点信息的二维码。
可见,在本示例中,车辆提示装置对目标车辆当前所处地点对应的目标地点信息进行提示,这样基于目标地点信息目标车辆中的乘客更加方便接下来的安排,有助于提升乘客的乘车体验。
与上述图2A所示的实施例一致的,请参见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车辆提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车辆提示方法包括步骤301-311,具体如下:
301:车辆提示装置获取目标车辆的后方物体与所述目标车辆的当前距离。
302:车辆提示装置获得所述后方物体的目标移动速率。
303:车辆提示装置将所述当前距离与所述目标移动速率的比值确定为所述后方物体即将到达所述目标车辆的时长。
304:当检测到所述目标车辆的目标车门开启时,车辆提示装置获取所述目标车门开启前预设时长所述目标车辆车内的第一图像。
305:车辆提示装置获取所述目标车门开启后所述预设时长所述目标车辆车内的第二图像。
306:车辆提示装置根据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获得所述目标车辆车内的乘客人数变化。
307:若所述乘客人数变化为乘客人数增加,则车辆提示装置确定所述目标车门的乘客上下车信息为乘客从所述目标车门上车。
308:车辆提示装置获取与当前车辆提示模式对应的车门、上下车与提示信息的映射关系。
309:车辆提示装置根据所述与当前车辆提示模式对应的车门、上下车与提示信息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目标车门和上车对应的第一提示信息,所述第一提示信息是迎宾语。
310:车辆提示装置将所述第一提示信息确定为所述目标车门对应的目标提示信息。
311:车辆提示装置对所述目标提示信息执行提示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图3所示的方法的各个步骤的具体实现过程可参见上述方法所述的具体实现过程,在此不再叙述。
上述实施例主要从方法侧执行过程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车辆提示装置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一个特定的应用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所述方法示例对车辆提示装置进行功能单元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单元,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所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单元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下面为本申请装置实施例,本申请装置实施例用于执行本申请方法实施例所实现的方法。请参见图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提示装置的功能单元组成框图,该车辆提示装置400包括:
第一获得单元401,用于当检测到目标车辆的目标车门开启时,获得所述目标车门的乘客上下车信息;
第二获得单元402,用于根据所述乘客上下车信息获得在当前车辆提示模式下所述目标车门对应的目标提示信息;
提示单元403,用于对所述目标提示信息执行提示操作。
可以看出,相较于乘客上下车时均不存在车辆与乘客的交互,导致乘客的乘车体验不佳,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目标车门的乘客上下车信息确定在当前车辆提示模式下目标车门对应的目标提示信息,以及对目标提示信息执行提示操作。这样实现了在乘客从车门上下车时向该乘客发送在当前车辆提示模式下该车门对应的迎宾语或送宾语,有助于增加乘客上下车时车辆与乘客的交互,进而提高乘客的乘车体验。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在获得所述目标车门的乘客上下车信息方面,上述第一获得单元401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目标车门开启前预设时长所述目标车辆车内的第一图像;
获取所述目标车门开启后所述预设时长所述目标车辆车内的第二图像;
根据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获得所述目标车辆车内的乘客人数变化;
若所述乘客人数变化为乘客人数增加,则确定所述目标车门的乘客上下车信息为乘客从所述目标车门上车;
若所述乘客人数变化为乘客人数减小,则确定所述目标车门的乘客上下车信息为乘客从所述目标车门下车。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在根据所述乘客上下车信息获得在当前车辆提示模式下所述目标车门对应的目标提示信息方面,上述第二获得单元402具体用于:
获取与当前车辆提示模式对应的车门、上下车与提示信息的映射关系;
若所述乘客上下车信息为乘客从所述目标车门上车,则根据所述与当前车辆提示模式对应的车门、上下车与提示信息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目标车门和上车对应的第一提示信息,所述第一提示信息是迎宾语;将所述第一提示信息确定为所述目标车门对应的目标提示信息;
若所述乘客上下车信息为乘客从所述目标车门下车,则根据所述与当前车辆提示模式对应的车门、上下车与提示信息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目标车门和下车对应的第二提示信息,所述第二提示信息是送宾语;将所述第二提示信息确定为所述目标车门对应的目标提示信息。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上述车辆提示装置400还包括:
获取单元404,用于获取所述目标车辆的后方物体与所述目标车辆的当前距离;
第三获得单元405,用于获得所述后方物体的目标移动速率;
第一确定单元406,用于将所述当前距离与所述目标移动速率的比值确定为所述后方物体即将到达所述目标车辆的时长;
提示单元403,还用于在对所述目标提示信息执行提示操作的过程中,对所述后方物体即将到达所述目标车辆的时长进行提示。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上述车辆提示装置400还包括:
第四获得单元407,用于获得所述目标车辆中的乘客所要到达的目标地点;
第二确定单元408,用于根据地点与车辆提示模式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目标地点对应的目标车辆提示模式;
第三确定单元409,用于将所述目标车辆提示模式确定为所述当前车辆提示模式。
与上述图2A和图3所示的实施例一致的,请参见图5,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500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上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上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由上述处理器执行,上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
当检测到目标车辆的目标车门开启时,获得所述目标车门的乘客上下车信息;
根据所述乘客上下车信息获得在当前车辆提示模式下所述目标车门对应的目标提示信息;
对所述目标提示信息执行提示操作。
可以看出,相较于客上下车时均不存在车辆与乘客的交互,导致乘客的乘车体验不佳,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目标车门的乘客上下车信息确定在当前车辆提示模式下目标车门对应的目标提示信息,以及对目标提示信息执行提示操作。这样实现了在乘客从车门上下车时向该乘客发送在当前车辆提示模式下该车门对应的迎宾语或送宾语,有助于增加乘客上下车时车辆与乘客的交互,进而提高乘客的乘车体验。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在获得所述目标车门的乘客上下车信息方面,上述程序包括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
获取所述目标车门开启前预设时长所述目标车辆车内的第一图像;
获取所述目标车门开启后所述预设时长所述目标车辆车内的第二图像;
根据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获得所述目标车辆车内的乘客人数变化;
若所述乘客人数变化为乘客人数增加,则确定所述目标车门的乘客上下车信息为乘客从所述目标车门上车;
若所述乘客人数变化为乘客人数减小,则确定所述目标车门的乘客上下车信息为乘客从所述目标车门下车。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在根据所述乘客上下车信息获得在当前车辆提示模式下所述目标车门对应的目标提示信息方面,上述程序包括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
获取与当前车辆提示模式对应的车门、上下车与提示信息的映射关系;
若所述乘客上下车信息为乘客从所述目标车门上车,则根据所述与当前车辆提示模式对应的车门、上下车与提示信息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目标车门和上车对应的第一提示信息,所述第一提示信息是迎宾语;将所述第一提示信息确定为所述目标车门对应的目标提示信息;
若所述乘客上下车信息为乘客从所述目标车门下车,则根据所述与当前车辆提示模式对应的车门、上下车与提示信息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目标车门和下车对应的第二提示信息,所述第二提示信息是送宾语;将所述第二提示信息确定为所述目标车门对应的目标提示信息。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上述程序还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
获取所述目标车辆的后方物体与所述目标车辆的当前距离;
获得所述后方物体的目标移动速率;
将所述当前距离与所述目标移动速率的比值确定为所述后方物体即将到达所述目标车辆的时长;
在对所述目标提示信息执行提示操作的过程中,对所述后方物体即将到达所述目标车辆的时长进行提示。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上述程序还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
获得所述目标车辆中的乘客所要到达的目标地点;
根据地点与车辆提示模式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目标地点对应的目标车辆提示模式;
将所述目标车辆提示模式确定为所述当前车辆提示模式。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任一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上述计算机包括电子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上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任一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为一个软件安装包,上述计算机包括电子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上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上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存储器可以包括:闪存盘、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器(英文: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现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上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车辆提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检测到目标车辆的目标车门开启时,获得所述目标车门的乘客上下车信息;
根据所述乘客上下车信息获得在当前车辆提示模式下所述目标车门对应的目标提示信息;
对所述目标提示信息执行提示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所述目标车门的乘客上下车信息,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车门开启前预设时长所述目标车辆车内的第一图像;
获取所述目标车门开启后所述预设时长所述目标车辆车内的第二图像;
根据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获得所述目标车辆车内的乘客人数变化;
若所述乘客人数变化为乘客人数增加,则确定所述目标车门的乘客上下车信息为乘客从所述目标车门上车;
若所述乘客人数变化为乘客人数减小,则确定所述目标车门的乘客上下车信息为乘客从所述目标车门下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乘客上下车信息获得在当前车辆提示模式下所述目标车门对应的目标提示信息,包括:
获取与当前车辆提示模式对应的车门、上下车与提示信息的映射关系;
若所述乘客上下车信息为乘客从所述目标车门上车,则根据所述与当前车辆提示模式对应的车门、上下车与提示信息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目标车门和上车对应的第一提示信息,所述第一提示信息是迎宾语;将所述第一提示信息确定为所述目标车门对应的目标提示信息;
若所述乘客上下车信息为乘客从所述目标车门下车,则根据所述与当前车辆提示模式对应的车门、上下车与提示信息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目标车门和下车对应的第二提示信息,所述第二提示信息是送宾语;将所述第二提示信息确定为所述目标车门对应的目标提示信息。
4.根据权利要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到目标车辆的目标车门开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车辆的后方物体与所述目标车辆的当前距离;
获得所述后方物体的目标移动速率;
将所述当前距离与所述目标移动速率的比值确定为所述后方物体即将到达所述目标车辆的时长;
在对所述目标提示信息执行提示操作的过程中,对所述后方物体即将到达所述目标车辆的时长进行提示。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到目标车辆的目标车门开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得所述目标车辆中的乘客所要到达的目标地点;
根据地点与车辆提示模式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目标地点对应的目标车辆提示模式;
将所述目标车辆提示模式确定为所述当前车辆提示模式。
6.一种车辆提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得单元,用于当检测到目标车辆的目标车门开启时,获得所述目标车门的乘客上下车信息;
第二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乘客上下车信息获得在当前车辆提示模式下所述目标车门对应的目标提示信息;
提示单元,用于对所述目标提示信息执行提示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获得所述目标车门的乘客上下车信息方面,所述第一获得单元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目标车门开启前预设时长所述目标车辆车内的第一图像;
获取所述目标车门开启后所述预设时长所述目标车辆车内的第二图像;
根据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获得所述目标车辆车内的乘客人数变化;
若所述乘客人数变化为乘客人数增加,则确定所述目标车门的乘客上下车信息为乘客从所述目标车门上车;
若所述乘客人数变化为乘客人数减小,则确定所述目标车门的乘客上下车信息为乘客从所述目标车门下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乘客上下车信息获得在当前车辆提示模式下所述目标车门对应的目标提示信息方面,所述第二获得单元具体用于:
获取与当前车辆提示模式对应的车门、上下车与提示信息的映射关系;
若所述乘客上下车信息为乘客从所述目标车门上车,则根据所述与当前车辆提示模式对应的车门、上下车与提示信息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目标车门和上车对应的第一提示信息,所述第一提示信息是迎宾语;将所述第一提示信息确定为所述目标车门对应的目标提示信息;
若所述乘客上下车信息为乘客从所述目标车门下车,则根据所述与当前车辆提示模式对应的车门、上下车与提示信息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目标车门和下车对应的第二提示信息,所述第二提示信息是送宾语;将所述第二提示信息确定为所述目标车门对应的目标提示信息。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的指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11360759.XA 2019-12-25 2019-12-25 车辆提示方法及相关装置 Pending CN11302244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60759.XA CN113022442A (zh) 2019-12-25 2019-12-25 车辆提示方法及相关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60759.XA CN113022442A (zh) 2019-12-25 2019-12-25 车辆提示方法及相关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22442A true CN113022442A (zh) 2021-06-25

Family

ID=764584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60759.XA Pending CN113022442A (zh) 2019-12-25 2019-12-25 车辆提示方法及相关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2244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17387A (zh) * 2023-01-03 2023-03-21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的迎送宾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00056298A (ko) * 1999-02-19 2000-09-15 양갑순 승합자동차용 음성안내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07599971A (zh) * 2017-09-04 2018-01-19 驭势(上海)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针对性下车提醒方法及装置
CN108973853A (zh) * 2018-06-15 2018-12-11 威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警示装置及车辆警示方法
CN109204132A (zh) * 2018-07-27 2019-01-15 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云度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保护乘客安全下车的主动安全系统及方法
CN109532664A (zh) * 2018-12-05 2019-03-29 英华达(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离车时提醒用户携带物品的方法及系统
CN109711299A (zh) * 2018-12-17 2019-05-03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车辆客流统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00056298A (ko) * 1999-02-19 2000-09-15 양갑순 승합자동차용 음성안내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07599971A (zh) * 2017-09-04 2018-01-19 驭势(上海)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针对性下车提醒方法及装置
CN108973853A (zh) * 2018-06-15 2018-12-11 威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警示装置及车辆警示方法
CN109204132A (zh) * 2018-07-27 2019-01-15 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云度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保护乘客安全下车的主动安全系统及方法
CN109532664A (zh) * 2018-12-05 2019-03-29 英华达(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离车时提醒用户携带物品的方法及系统
CN109711299A (zh) * 2018-12-17 2019-05-03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车辆客流统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17387A (zh) * 2023-01-03 2023-03-21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的迎送宾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58957B (zh) 选择车辆上车位置
US9175967B2 (en) Navigation instructions
US9638537B2 (en) Interface selection in navigation guidance systems
US9772196B2 (en) Dynamic navigation instructions
CN103287339B (zh) 停车支援系统
CN111163974B (zh) 用于车辆的显示系统和方法
CN111147810A (zh) 增强现实(ar)远程车辆协助
US20170279957A1 (en) Transportation-related mobile device context inferences
CN110942332B (zh) 信息处理装置以及信息处理方法
WO2021179849A1 (zh) 站点预测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US20200135023A1 (en) Method for interacting traffic information, device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CN111480194A (zh)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程序、显示系统和移动物体
CN107195189A (zh) 一种进行移动设备预警的方法和设备
CN107071746A (zh) 用于经由专用短程通信的车辆群组通信的系统和方法
CN106355916A (zh) 防范酒驾醉驾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US9650050B2 (en) Driving support system, driving support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storing program
KR20190100895A (ko) 자율주행시스템에서 장난감 장치를 활용한 차량 제어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WO2016033252A2 (en) Transportation-related mobile device context inferences
KR20230065928A (ko) 차량용 이미지 처리 장치 및 차량에 포함된 디스플레이에 시각 정보를 표시하는 방법
CN113022442A (zh) 车辆提示方法及相关装置
US11184586B2 (en) Server, vehicle image capturing system, and vehicle image capturing method
CN107054214B (zh) 信息提示方法及装置
CN111422150B (zh) 车辆语音播报方法及车载终端
US11302304B2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a sound output device of a motor vehicle using a voice-analysis and control device
CN108873897A (zh) 短途交通设备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01821 room 208, building 4, No. 1411, Yecheng Road, Jiading Industrial Zone, Jiading District, Shanghai

Applicant after: Botai vehicle networking technology (Shanghai)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208, building 4, 1411 Yecheng Road, Jiading Industrial Zone, Jiading District, Shanghai, 201800

Applicant before: SHANGHAI PATEO ELECTRONIC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Ltd.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