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22355A - 一种多功能城市智慧能源站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城市智慧能源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22355A
CN113022355A CN202110181407.9A CN202110181407A CN113022355A CN 113022355 A CN113022355 A CN 113022355A CN 202110181407 A CN202110181407 A CN 202110181407A CN 113022355 A CN113022355 A CN 1130223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block
linkage
gas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8140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22355B (zh
Inventor
孙可
郑朝明
郑伟民
陈鼎
钱伟杰
李春
王蕾
李鹏
郁家麟
施海峰
江明强
朱新
周池
钟伟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xing Hengchuang Electric Power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Jiaxing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xing Hengchuang Electric Power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Jiaxing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xing Hengchuang Electric Power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Jiaxing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xing Hengchuang Electric Power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8140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2235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223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223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223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223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50Charging stations characterised by energy-storage or power-generation means
    • B60L53/51Photovoltaic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50Charging stations characterised by energy-storage or power-generation means
    • B60L53/52Wind-driven genera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60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charging st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SSERVICING, CLEANING, REPAIRING,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OF VEH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S5/00Servicing, maintaining, repairing, or refitting of vehicles
    • B60S5/02Supplying fuel to vehicles; General disposition of plant in filling st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DPIPE-LINE SYSTEMS; PIPE-LINES
    • F17D1/00Pipe-line systems
    • F17D1/02Pipe-line systems for gases or vapou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DPIPE-LINE SYSTEMS; PIPE-LINES
    • F17D5/00Protection or supervision of installations
    • F17D5/02Preventing, monitoring, or locating los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Wind Motors (AREA)
  • Pipeline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城市智慧能源站,包括有储能系统、风电变电箱、光伏变电箱、高压变电箱、光伏发电机组、风力发电机组以及天然气站,储能系统与管理终端机通讯连接;储能系统包括有电源站以及天然气站,所述电源站的储能端分别与风电变电箱、光伏变电箱以及高压变电箱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风电变电箱、光伏变电箱以及高压变电箱分别与风力发电机组、光伏发电机组以及高压电网端电连接,所述电源站的输出端通过变电站与用电需求侧连接。该装置依赖气体动力学的原理,通过单一的机械结构实现气体的稳定输送,避免了电动控制带来的安全隐患,在气体最易泄露的区域增设有防护罩和检测装置可以提高天然气站的维护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多功能城市智慧能源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源互联网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多功能城市智慧能源站。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行业的不断发展,分布式能源系统因其能源利用率高、能量输出多样化等特点,正越来越多的得到使用。分布式能源系统是一种建立在用户侧的能源供应方式,既可以独立运行,也可以并网运行,可以针对用户的不同需求来设计和模块化配置。新能源汽车在此背景下得到空腔的发展和推广,现在新能源汽车的能源补充遇到诸多难题,其中,能源站的选址以及安全控制决定了新能源汽车未来的发展趋势,结合物联网技术的能源站因其具备分布式和能源多样化的特点,被广泛的应用城市新能源汽车的供给侧;新能源汽车主要包括有电动汽车、氢能源动力汽车、太阳能汽车、替代能源汽车等,而城市智慧能源站可以整合新能源汽车的能源供给,给新能源汽车提供持续的动能;分布式电能可以由光伏、风电以及电网整合供给,其供给系统相当完善,但由于能源气体的存储和输送困难且均具备较高的安全隐患,因此,如何提高气体能源的安全运输和监管成为了能源站建设的关键技术问题;一般气体从存储罐到达用气侧需要经过若干个气体阀门以及气体调压装置,但由于这些装置均设置在气体站的半封闭环境中,接头处如果发生泄漏会导致局部的气体浓度过高,各气体阀门和调压装置频繁动作会导致细小火花,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导致爆发的发生,因此,怎样避免这一安全隐患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11120153A,公开日:2020年5月8日,提出一种燃气机组天然气供应系统,包括天然气干管(1)和连接在天然气干管(1)上的若干天然气支管(2),天然气干管(1)上连接有干管关闭阀(5)、过滤分离器和流量计,天然气支管(2)连接有燃气机,燃气机连接有放散支管(3),若干放散支管(3)连接于放散管(4),其特征是,所述天然气干管(1)上设有温度采集模块,温度采集模块连接于主控单元,所述主控单元连接有加热模块,温度采集模块,对采集天然气干管(1)内部温度,并将温度信号传输到主控单元;主控单元,接收温度信号,控制加热模块启动;加热模块,包括水热管(8)和加热丝(9),受主控单元控制,加热丝通电发热。本发明利用电热丝加热和利用废气温度进行天然气管道保温,减少电能损耗和热量散失。该方案的目的是给天然气管道加热,其加热装置和加热方法本身就具备极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新能源站中能源气体的存储和输送安全隐患高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多功能城市智慧能源站,该方案在天然气站独立设置有气流量稳定装置,该装置依赖气体动力学的原理,通过单一的机械结构实现气体的稳定输送,避免了电动控制带来的安全隐患,在气体最易泄露的区域增设有防护罩和检测装置可以提高天然气站的维护效率。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城市智慧能源站,包括有储能系统、风电变电箱、光伏变电箱、高压变电箱、光伏发电机组、风力发电机组以及天然气站,储能系统与管理终端机通讯连接;储能系统包括有电源站以及天然气站,所述电源站的储能端分别与风电变电箱、光伏变电箱以及高压变电箱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风电变电箱、光伏变电箱以及高压变电箱分别与风力发电机组、光伏发电机组以及高压电网端电连接,所述电源站的输出端通过变电站与用电需求侧连接,所述天然气站包括有储气罐、进气管道、出气管道、设置在稳流腔内的气流量稳定装置以及设置在稳流管两侧的第一气体监测装置和第二气体监测装置,所述储气罐通过通气阀门与进气管道连通,通气管道通过第一气体监测装置与稳流管的一端连通,稳流管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气体监测装置与出气管道连通并延伸至用气需求侧。
作为优选,所述气流量稳定装置与稳流管连通实现气动,所述气流量稳定装置包括有第一稳流器、第二稳流器、第三稳流器、溢流装置、第一联动装置、第二联动装置以及第三联动装置,所述第一稳流器、第二稳流器、第三稳流器依次与稳流管连通,所述第一稳流器与第二稳流器通过第一联动装置实现联动,所述第二稳流器与第三稳流器通过第二联动装置实现联动,所述溢流装置通过气管与第三稳流器连通,所述第三联动装置作为连通开关实现溢流装置与第三稳流器的连通和关断,溢流装置的回流端与进气管道连通。
本方案中,第一稳流器动作调节稳流管内的气体流量,当第一稳流器到达调节阈值时,第一联动装置被触发,第一联动装置驱使第二稳流器进行调节动作,第二稳流器达到调节阈值时,第二联动装置被触发,第二联动装置趋势第三调节器进行调节动作,第三调节器达到调节阈值时,第三联动装置被触发,溢流装置与第三调节器连通实现卸压功能,层层调节可以快速稳定的保持稳流管导内的气体流量趋于一个稳定值,保证了气体输送的安全性。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稳流器包括有第一稳流筒、将第一稳流筒分割为第一滑动腔和第一回复腔的第一隔离块,与滑动腔内壁滑动连接的第一滑动块、一端与第一滑动块固定连接并贯穿第一隔离块的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一回复腔并与第一永磁铁固定连接,第一弹簧的一端设置在回复腔的顶端,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一永磁铁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稳流器包括有第二稳流筒、将第二稳流筒分割为第二滑动腔和第二回复腔的第二隔离块,与滑动腔内壁滑动连接的第二滑动块、一端与第二滑动块固定连接并贯穿第二隔离块的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二回复腔并与第二永磁铁固定连接,第二弹簧的一端设置在回复腔的顶端,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永磁铁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稳流器包括有第三稳流筒、将第三稳流筒分割为第三滑动腔和第三回复腔的第三隔离块,与滑动腔内壁滑动连接的第三滑动块、一端与第三滑动块固定连接并贯穿第三隔离块的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三回复腔并与铁块固定连接,第三弹簧的一端设置在回复腔的顶端,第三弹簧的另一端与铁块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联动装置设置在第一稳流器和第二稳流器之间;所述第一联动装置包括有与第一回复腔上部连通的第一联动腔、设置在第一联动腔内通过第一回复弹簧实现回复的第一工形块以及设置在第一牵引腔内的第一牵引装置,所述第一工形块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一永磁铁磁极相斥的磁块,所述第一工形块的一端的底部设置有啮齿,所述第一牵引装置包括有架设在第一牵引腔内的第一T型架,第一T型架的横臂上设置有与啮齿啮合的第一齿轮,第一T型架的竖臂上设置有第一滑轮,所述第一齿轮的同轴固定设置有第一卷线盘,所述第二隔离块横向开设有第一卡孔,所述第一卡孔内设置有第一卡杆,所述第一卡杆通过设置在卡孔内的弹簧实现回复,所述第二连杆上设置有匹配第一卡杆的第一凹槽,金属线的一端连接第一卡杆并缠绕过第一滑轮与第一卷线盘连接。
本方案中,第一永磁铁由于第一滑动块的调节作用沿着第一滑动腔上行到达调节阈值,第一永磁铁到达与第一工形块同等高度,由于第一工形块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一永磁铁磁极相斥的磁块,因此,第一工形块收到斥力作用在第一联动腔内滑动,由于第一工形块与第一齿轮的啮合作用,驱使第一转动盘转动,第一转动盘的金属线牵引第一卡杆使得卡杆与第一凹槽脱离,第一支杆即可上下移动,使得第二滑动块可上行移动实现调节功能。第一联动装置和第二联动装置的作用机理相同。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联动装置设置在第二稳流器和第三稳流器之间;所述第二联动装置包括有与第二回复腔上部连通的第二联动腔、设置在第二联动腔内通过第二回复弹簧实现回复的第二工形块以及设置在第二牵引腔内的第二牵引装置,所述第二工形块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二永磁铁磁极相斥的磁块,所述第二工形块的一端的底部设置有啮齿,所述第二牵引装置包括有架设在第二牵引腔内的第二T型架,第二T型架的横臂上设置有与啮齿啮合的第二齿轮,第二T型架的竖臂上设置有第二滑轮,所述第二齿轮的同轴固定设置有第二卷线盘,所述第三隔离块横向开设有第二卡孔,所述第二卡孔内设置有第二卡杆,所述第二卡杆通过设置在卡孔内的弹簧实现回复,所述第三连杆上设置有匹配第二卡杆的第二凹槽,金属线的一端连接第二卡杆并缠绕过第二滑轮与第二卷线盘连接。
作为优选,第三联动装置包括紧邻第三滑动腔壁的第三联动腔、与第三滑动块按压式联动的按压块以及设置在第三联动腔内与按压块联动的封堵杆;所述封堵杆的下端设置有具备密封作用的橡胶套,封堵杆的下端位于溢流装置和第三滑动腔的连通部,封堵杆的上行可以实现连通部气体的畅通,封堵杆的下行可以实现连通部气体的堵塞,所述按压块通过弹簧实现横向回复运动,所述按压块伸入第三滑动腔的一端为圆弧凸头,所述第三滑动块与圆弧凸头的接触面设置为弧形面;所述按压块伸入第三联动腔的一端底面设置有楔形面,所述封堵杆的上端与楔形面抵触,所述封堵杆通过上限位环和下限位环活动设置在第三联动腔内。
本方案中,在第三联动装置未触发时,溢流装置与第三滑动腔通过封堵杆堵塞实现隔绝效果,当第三联动装置触发是,第三滑动块上行实现调节功能,第三调节块达到第三滑动腔的顶端,由于第三滑动块与圆弧凸头的接触面设置为弧形面,可以丝滑的按压圆弧凸头,按压快向第三联动腔横向收缩,由于楔形面的结构作用,封堵杆在弹簧的恢复力的作用下,向上移动,因此,溢流装置与第三滑动腔的封堵处被打开,气体快速进入溢流装置实现调节功能。
作为优选,所述溢流装置包括有真空腔和压缩腔以及回流罐,所述真空腔与第三滑动腔通过气管连通,所述真空腔内的回流气体经过压缩腔内的压缩机进行压缩导入回流罐,所述回流罐通过气管与进气管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气体监测装置和第二气体监测装置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气体监测装置包括有第一流量计、包覆第一流量计的波纹管以及天燃气检测传感器,所述波纹管内填充有惰性气体,所述第一流量计和天燃气检测传感器周期性采集相关数据传输至管理终端机。由于气体管道的接头处是气体泄露的高发部位,在接头处采用波纹管包覆,波纹管内填充有惰性气体,可以避免气体泄露后爆炸情况的发生。
作为优选,第一滑动腔的容积大于第二滑动腔的容积,第二滑动腔的容积大于第三滑动腔的容积,使得气体流量调节由粗调到精调的转变,提高了气体流量的调节精度。
作为优选,第一滑动腔、第二滑动腔、第三滑动腔的上部均开设有出气口,便于第一滑动块、第二滑动块、第三滑动块在对应滑动腔内无气体阻力滑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一种多功能城市智慧能源站在天然气站独立设置有气流量稳定装置,该装置依赖气体动力学的原理,通过单一的机械结构实现气体的稳定输送,避免了电力电子器件的频繁动作控制带来的安全隐患,在气体最易泄露的区域增设有防护罩和检测装置可以提高天然气站的维护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多功能城市智慧能源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多功能城市智慧能源站的天然气站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天然气站的第一稳流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天然气站的第二稳流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天然气站的第三稳流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天然气站的第一联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天然气站的第二联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天然气站的第三联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1-储能系统、、11-电源站、12-天然气站、21-风电变电箱、22-光伏变电箱、23-高压变电箱、31-光伏发电机组、32-风力发电机组、33-高压电网、41-变电站、42-用电需求侧、43-用气需求侧、5-气流量稳定装置、121-储气罐、122-气体监测装置、123-稳流管、51-第一稳流器、52-第二稳流器、53-第三稳流器、54-第一联动装置、55-第二联动装置、56-第三联动装置、57-溢流装置、511-第一滑动腔、512-第一回复腔、513-第一隔离块、514-第一滑动块、515-第一连杆、516-第一永磁铁、517-第一弹簧、522-第二滑动腔、522-第二回复腔、523-第二隔离块、524-第二滑动块、525-第二连杆、526-第二永磁铁、527-第二弹簧、533-第三滑动腔、533-第三回复腔、533-第三隔离块、534-第三滑动块、535-第三连杆、536-铁块、537-第三弹簧、541-第一联动腔、542-第一工形块、543-第一回复弹簧、544-第一牵引腔、545-第一T型架、546-第一卷线盘、547-第一滑轮、548-第一齿轮、549-第一卡杆、551-第二联动腔、552-第二工形块、553-第二回复弹簧、555-第二牵引腔、555-第二T型架、556-第二卷线盘、557-第二滑轮、558-第二齿轮、559-第二卡杆、561-按压块、562-第三联动腔、563-封堵杆、564-橡胶套、565-限位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以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是本发明的一种最佳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如图1所示,天然气站的结构示意图,由储能系统1、风电变电箱21、光伏变电箱22、高压变电箱23、光伏发电机组31、风力发电机组32以及天然气站33组成,储能系统与管理终端机通讯连接;储能系统包括有电源站11以及天然气站12,所述电源站的储能端分别与风电变电箱、光伏变电箱以及高压变电箱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风电变电箱、光伏变电箱以及高压变电箱分别与风力发电机组、光伏发电机组以及高压电网端电连接,所述电源站的输出端通过变电站与用电需求侧42连接,所述天然气站包括有储气罐121、进气管道、出气管道、设置在稳流腔内的气流量稳定装置5以及设置在稳流管123两侧的气体监测装置122,所述储气罐通过通气阀门与进气管道连通,通气管道通过第一气体监测装置与稳流管的一端连通,稳流管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气体监测装置与出气管道连通并延伸至用气需求侧43。
如图2所示,所述气流量稳定装置与稳流管连通实现气动,所述气流量稳定装置包括有第一稳流器51、第二稳流器52、第三稳流器53、溢流装置57、第一联动装置54、第二联动装置55以及第三联动装置56,所述第一稳流器、第二稳流器、第三稳流器依次与稳流管连通,所述第一稳流器与第二稳流器通过第一联动装置实现联动,所述第二稳流器与第三稳流器通过第二联动装置实现联动,所述溢流装置通过气管与第三稳流器连通,所述第三联动装置作为连通开关实现溢流装置与第三稳流器的连通和关断,溢流装置的回流端与进气管道连通。
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稳流器包括有第一稳流筒、将第一稳流筒分割为第一滑动腔511和第一回复腔512的第一隔离块513,与滑动腔内壁滑动连接的第一滑动块514、一端与第一滑动块固定连接并贯穿第一隔离块的第一连杆515;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一回复腔并与第一永磁铁516固定连接,第一弹簧517的一端设置在回复腔的顶端,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一永磁铁固定连接。
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稳流器包括有第二稳流筒、将第二稳流筒分割为第二滑动腔521和第二回复腔522的第二隔离块523,与滑动腔内壁滑动连接的第二滑动块524、一端与第二滑动块固定连接并贯穿第二隔离块的第二连杆525;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二回复腔并与第二永磁铁526固定连接,第二弹簧527的一端设置在回复腔的顶端,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永磁铁固定连接。
如图5所示,所述第三稳流器包括有第三稳流筒、将第三稳流筒分割为第三滑动腔531和第三回复腔532的第三隔离块533,与滑动腔内壁滑动连接的第三滑动块534、一端与第三滑动块固定连接并贯穿第三隔离块的第三连杆535;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三回复腔并与铁块536固定连接,第三弹簧537的一端设置在回复腔的顶端,第三弹簧的另一端与铁块固定连接。
如图6所示,所述第一联动装置设置在第一稳流器和第二稳流器之间;所述第一联动装置包括有与第一回复腔上部连通的第一联动腔541、设置在第一联动腔内通过第一回复弹簧543实现回复的第一工形块542以及设置在第一牵引腔内544的第一牵引装置,所述第一工形块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一永磁铁磁极相斥的磁块,所述第一工形块的一端的底部设置有啮齿,所述第一牵引装置包括有架设在第一牵引腔内的第一T型架545,第一T型架的横臂上设置有与啮齿啮合的第一齿轮548,第一T型架的竖臂上设置有第一滑轮547,所述第一齿轮的同轴固定设置有第一卷线盘546,所述第二隔离块横向开设有第一卡孔,所述第一卡孔内设置有第一卡杆,所述第一卡杆通过设置在卡孔内的弹簧实现回复,所述第二连杆上设置有匹配第一卡杆的第一凹槽,金属线的一端连接第一卡杆并缠绕过第一滑轮与第一卷线盘连接。
如图7所示,所述第二联动装置设置在第二稳流器和第三稳流器之间;所述第二联动装置包括有与第二回复腔上部连通的第二联动腔551、设置在第二联动腔内通过第二回复弹簧553实现回复的第二工形块552以及设置在第二牵引腔内554的第二牵引装置,所述第二工形块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二永磁铁磁极相斥的磁块,所述第二工形块的一端的底部设置有啮齿,所述第二牵引装置包括有架设在第二牵引腔内的第二T型架555,第二T型架的横臂上设置有与啮齿啮合的第二齿轮558,第二T型架的竖臂上设置有第二滑轮557,所述第二齿轮的同轴固定设置有第二卷线盘556,所述第三隔离块横向开设有第二卡孔,所述第二卡孔内设置有第二卡杆,所述第二卡杆通过设置在卡孔内的弹簧实现回复,所述第三连杆上设置有匹配第二卡杆的第二凹槽,金属线的一端连接第二卡杆并缠绕过第二滑轮与第二卷线盘连接。
如图8所示,第三联动装置包括紧邻第三滑动腔壁的第三联动腔562、与第三滑动块按压式联动的按压块561以及设置在第三联动腔内与按压块联动的封堵杆563;所述封堵杆的下端设置有具备密封作用的橡胶套564,封堵杆的下端位于溢流装置和第三滑动腔的连通部,封堵杆的上行可以实现连通部气体的畅通,封堵杆的下行可以实现连通部气体的堵塞,环所述按压块通过弹簧实现横向回复运动,所述按压块伸入第三滑动腔的一端为圆弧凸头,所述第三滑动块与圆弧凸头的接触面设置为弧形面;所述按压块伸入第三联动腔的一端底面设置有楔形面,所述封堵杆的上端与楔形面抵触,所述封堵杆通过上限位环和下限位环活动设置在第三联动腔内,封堵杆的中部设置有限位片565,限位片通过弹簧与下限位环连接使得封堵杆做回复运动。
所述溢流装置包括有真空腔和压缩腔以及回流罐,所述真空腔与第三滑动腔通过气管连通,所述真空腔内的回流气体经过压缩腔内的压缩机进行压缩导入回流罐,所述回流罐通过气管与进气管连通。
所述第一气体监测装置和第二气体监测装置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气体监测装置包括有第一流量计、包覆第一流量计的波纹管以及天燃气检测传感器,所述波纹管内填充有惰性气体,所述第一流量计和天燃气检测传感器周期性采集相关数据传输至管理终端机。
第一滑动腔的容积大于第二滑动腔的容积,第二滑动腔的容积大于第三滑动腔的容积,使得气体流量调节由粗调到精调的转变。
第一滑动腔、第二滑动腔、第三滑动腔的上部均开设有出气口,便于第一滑动块、第二滑动块、第三滑动块在对应滑动腔内无气体阻力滑动。
以上所述之具体实施方式为本发明一种多功能城市智慧能源站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范围,本发明的范围包括并不限于本具体实施方式,凡依照本发明之形状、结构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多功能城市智慧能源站,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储能系统、风电变电箱、光伏变电箱、高压变电箱、光伏发电机组、风力发电机组以及天然气站,储能系统与管理终端机通讯连接;储能系统包括有电源站以及天然气站,所述电源站的储能端分别与风电变电箱、光伏变电箱以及高压变电箱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风电变电箱、光伏变电箱以及高压变电箱分别与风力发电机组、光伏发电机组以及高压电网端电连接,所述电源站的输出端通过变电站与用电需求侧连接,所述天然气站包括有储气罐、进气管道、出气管道、设置在稳流腔内的气流量稳定装置以及设置在稳流管两侧的第一气体监测装置和第二气体监测装置,所述储气罐通过通气阀门与进气管道连通,通气管道通过第一气体监测装置与稳流管的一端连通,稳流管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气体监测装置与出气管道连通并延伸至用气需求侧。
2.根据权利要去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城市智慧能源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量稳定装置与稳流管连通实现气动,所述气流量稳定装置包括有第一稳流器、第二稳流器、第三稳流器、溢流装置、第一联动装置、第二联动装置以及第三联动装置,所述第一稳流器、第二稳流器、第三稳流器依次与稳流管连通,所述第一稳流器与第二稳流器通过第一联动装置实现联动,所述第二稳流器与第三稳流器通过第二联动装置实现联动,所述溢流装置通过气管与第三稳流器连通,所述第三联动装置作为连通开关实现溢流装置与第三稳流器的连通和关断,溢流装置的回流端与进气管道连通。
3.根据权利要去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城市智慧能源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稳流器包括有第一稳流筒、将第一稳流筒分割为第一滑动腔和第一回复腔的第一隔离块,与滑动腔内壁滑动连接的第一滑动块、一端与第一滑动块固定连接并贯穿第一隔离块的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一回复腔并与第一永磁铁固定连接,第一弹簧的一端设置在回复腔的顶端,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一永磁铁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去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城市智慧能源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稳流器包括有第二稳流筒、将第二稳流筒分割为第二滑动腔和第二回复腔的第二隔离块,与滑动腔内壁滑动连接的第二滑动块、一端与第二滑动块固定连接并贯穿第二隔离块的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二回复腔并与第二永磁铁固定连接,第二弹簧的一端设置在回复腔的顶端,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永磁铁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去4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城市智慧能源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稳流器包括有第三稳流筒、将第三稳流筒分割为第三滑动腔和第三回复腔的第三隔离块,与滑动腔内壁滑动连接的第三滑动块、一端与第三滑动块固定连接并贯穿第三隔离块的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三回复腔并与铁块固定连接,第三弹簧的一端设置在回复腔的顶端,第三弹簧的另一端与铁块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去4或5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城市智慧能源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动装置设置在第一稳流器和第二稳流器之间;所述第一联动装置包括有与第一回复腔上部连通的第一联动腔、设置在第一联动腔内通过第一回复弹簧实现回复的第一工形块以及设置在第一牵引腔内的第一牵引装置,所述第一工形块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一永磁铁磁极相斥的磁块,所述第一工形块的一端的底部设置有啮齿,所述第一牵引装置包括有架设在第一牵引腔内的第一T型架,第一T型架的横臂上设置有与啮齿啮合的第一齿轮,第一T型架的竖臂上设置有第一滑轮,所述第一齿轮的同轴固定设置有第一卷线盘,所述第二隔离块横向开设有第一卡孔,所述第一卡孔内设置有第一卡杆,所述第一卡杆通过设置在卡孔内的弹簧实现回复,所述第二连杆上设置有匹配第一卡杆的第一凹槽,金属线的一端连接第一卡杆并缠绕过第一滑轮与第一卷线盘连接。
7.根据权利要去4或5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城市智慧能源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联动装置设置在第二稳流器和第三稳流器之间;所述第二联动装置包括有与第二回复腔上部连通的第二联动腔、设置在第二联动腔内通过第二回复弹簧实现回复的第二工形块以及设置在第二牵引腔内的第二牵引装置,所述第二工形块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二永磁铁磁极相斥的磁块,所述第二工形块的一端的底部设置有啮齿,所述第二牵引装置包括有架设在第二牵引腔内的第二T型架,第二T型架的横臂上设置有与啮齿啮合的第二齿轮,第二T型架的竖臂上设置有第二滑轮,所述第二齿轮的同轴固定设置有第二卷线盘,所述第三隔离块横向开设有第二卡孔,所述第二卡孔内设置有第二卡杆,所述第二卡杆通过设置在卡孔内的弹簧实现回复,所述第三连杆上设置有匹配第二卡杆的第二凹槽,金属线的一端连接第二卡杆并缠绕过第二滑轮与第二卷线盘连接。
8.根据权利要去5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城市智慧能源站,其特征在于:第三联动装置包括紧邻第三滑动腔壁的第三联动腔、与第三滑动块按压式联动的按压块以及设置在第三联动腔内与按压块联动的封堵杆;所述封堵杆的下端设置有具备密封作用的橡胶套,封堵杆的下端位于溢流装置和第三滑动腔的连通部,封堵杆的上行可以实现连通部气体的畅通,封堵杆的下行可以实现连通部气体的堵塞,所述按压块通过弹簧实现横向回复运动,所述按压块伸入第三滑动腔的一端为圆弧凸头,所述第三滑动块与圆弧凸头的接触面设置为弧形面;所述按压块伸入第三联动腔的一端底面设置有楔形面,所述封堵杆的上端与楔形面抵触,所述封堵杆通过上限位环和下限位环活动设置在第三联动腔内。
9.根据权利要去2或8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城市智慧能源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装置包括有真空腔和压缩腔以及回流罐,所述真空腔与第三滑动腔通过气管连通,所述真空腔内的回流气体经过压缩腔内的压缩机进行压缩导入回流罐,所述回流罐通过气管与进气管连通。
10.根据权利要去1或2或3或4或5或8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城市智慧能源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体监测装置和第二气体监测装置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气体监测装置包括有第一流量计、包覆第一流量计的波纹管以及天燃气检测传感器,所述波纹管内填充有惰性气体,所述第一流量计和天燃气检测传感器周期性采集相关数据传输至管理终端机。
CN202110181407.9A 2021-02-09 2021-02-09 一种多功能城市智慧能源站 Active CN1130223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81407.9A CN113022355B (zh) 2021-02-09 2021-02-09 一种多功能城市智慧能源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81407.9A CN113022355B (zh) 2021-02-09 2021-02-09 一种多功能城市智慧能源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22355A true CN113022355A (zh) 2021-06-25
CN113022355B CN113022355B (zh) 2022-11-04

Family

ID=764613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81407.9A Active CN113022355B (zh) 2021-02-09 2021-02-09 一种多功能城市智慧能源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2235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46406A (zh) * 2021-08-03 2021-12-03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一种含新能源供电小区居民的家庭智慧用能系统
CN113765217A (zh) * 2021-08-03 2021-12-07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一种具有需求响应的多能源居民用电智慧监控系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07374A (ja) * 2002-01-09 2003-07-25 Fujii Gokin Seisakusho Co Ltd ガスメータ用配管装置
CN102236343A (zh) * 2010-04-30 2011-11-09 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泛能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8188664U (zh) * 2018-04-24 2018-12-04 江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多元化能源管理系统
CN110307473A (zh) * 2019-07-26 2019-10-08 台州黄岩马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家用安全防漏的天然气流量调节装置
CN111525462A (zh) * 2020-06-09 2020-08-11 杭州忒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缆接头的电缆外皮切割设备
CN112103991A (zh) * 2020-08-20 2020-12-18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 一种多供区柔性互联系统
CN212332418U (zh) * 2020-07-03 2021-01-12 陈方红 一种智慧能源站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07374A (ja) * 2002-01-09 2003-07-25 Fujii Gokin Seisakusho Co Ltd ガスメータ用配管装置
CN102236343A (zh) * 2010-04-30 2011-11-09 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泛能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8188664U (zh) * 2018-04-24 2018-12-04 江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多元化能源管理系统
CN110307473A (zh) * 2019-07-26 2019-10-08 台州黄岩马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家用安全防漏的天然气流量调节装置
CN111525462A (zh) * 2020-06-09 2020-08-11 杭州忒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缆接头的电缆外皮切割设备
CN212332418U (zh) * 2020-07-03 2021-01-12 陈方红 一种智慧能源站
CN112103991A (zh) * 2020-08-20 2020-12-18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 一种多供区柔性互联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46406A (zh) * 2021-08-03 2021-12-03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一种含新能源供电小区居民的家庭智慧用能系统
CN113765217A (zh) * 2021-08-03 2021-12-07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一种具有需求响应的多能源居民用电智慧监控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22355B (zh) 2022-1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022355A (zh) 一种多功能城市智慧能源站
WO2003076689A2 (en) Hydrogen based energy storage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07559054A (zh) 一种恒压式气囊储能系统
CN102244283A (zh) 一种膜电解自供氢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及其方法
WO2019019402A1 (zh) 一种智能配电设备及系统
CN115764927A (zh) 一种基于风光水火多能互补特性的电网调峰方法及系统
CN101368395B (zh) 一种蓄压供水系统
CN103161653A (zh) 水力势能综合利用系统
CN208142771U (zh) 一种可现场充气的分接箱
CN202690327U (zh) 压缩空气储能式风力发电机
CN207776913U (zh) 一种恒压式气囊储能系统
CN113765217B (zh) 一种具有需求响应的多能源居民用电智慧监控系统
CN116085171A (zh) 双洞式抽水压缩空气蓄能系统
CN103967691A (zh) 一种实现远程储能发电的系统
CN208455516U (zh) 基于气液耦合的压力发电减速带装置
CN207144047U (zh) 一种稳压供水系统
CN209250261U (zh) 一种尿素废水用于高安全高效率风电制氢调峰调频系统
CN113381425A (zh) 一种分布式新能源模块组合型高效高密度储能装置
CN105680462A (zh) 储能发电系统以及电力负荷波峰运行控制方法
CN206312234U (zh) 一种带有余电利用装置的火力发电厂系统
CN202001175U (zh) 一种管道水能发电装置
CN218971335U (zh) 一种风水互补蓄能发电的装置
CN212616579U (zh) 一种水力控制阀与发电组件
CN211628065U (zh) 一种高低压开关设备用增压机构
CN212210500U (zh) 特高压装备气动供能电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