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16731B - 一种刺参自动化捕捞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刺参自动化捕捞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16731B
CN113016731B CN202110248921.XA CN202110248921A CN113016731B CN 113016731 B CN113016731 B CN 113016731B CN 202110248921 A CN202110248921 A CN 202110248921A CN 113016731 B CN113016731 B CN 1130167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ichopus japonicus
device body
fixedly arranged
plate
rear 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4892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16731A (zh
Inventor
王国栋
徐科凤
孙永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Academy Of Marine Sciences Qingdao National Marine Science Research Center
Qingdao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青岛农业大学
山东省海洋科学研究院(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青岛农业大学, 山东省海洋科学研究院(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 filed Critical 青岛农业大学
Priority to CN20211024892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16731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167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167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167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167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0/00Harvesting oysters, mussels, sponges or the lik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3/00Cleaning by methods involving the use or presence of liquid or steam
    • B08B3/02Cleaning by the force of jets or spray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一种刺参自动化捕捞装置,涉及刺参捕捞技术领域,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前后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装置主体的左端固定安装有出料口,所述装置主体前后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装置主体内腔的底部活动卡接有移动板,所述装置主体的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伸缩端固定安装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与移动板固定连接。本发明通过过滤槽已经移动板以及中间板上开设的矩形槽对淤泥和体型小的刺参进行过滤,通过出料口和引导台对捕捞上来的刺参进行引导存放,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解决了传动捕捞装置捕捞时淤泥过多、无法识别不同体型大小的刺参的问题,具有捕捞效果好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刺参自动化捕捞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刺参捕捞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刺参自动化捕捞装置。
背景技术
刺参俗称“沙噀”,海参纲,刺参科,体长20—40厘米,体柔软,呈圆筒形,色黑褐、黄褐或灰白,背面隆起,有4—6个大小不等排列不规则的圆锥形肉刺,腹面平坦,有三行管足密布,口位于前端,有20条总状围口触手,体壁内骨骼退化成微小骨片,喜生活于海底岩石下,或藻类丛间,作迟缓运动,有夏眠习性,水温过高或混浊时,常自肛门排出内脏,如环境适宜,2个月左右能再生,中国北方大连、山东沿海多产,多制成干品,为名贵海珍品,现已开展人工养殖。
在人工养殖的过程中需要对刺身进行捕捞,现有的刺身捕捞装置的捕捞效果不好,为了解决传统人工捕捞的局限性,现有的刺身捕捞装置通常是往自动化方向发展,但由于结构简单导致在捕捞过程中出现漏捕现象,另外,捕捞后也没有相对应临时存放结构,导致捕捞起来的刺身仍需人工一个一个拿下来,效率不高;现有的刺身捕捞装置在捕捞过程中其用于抓取刺身的机械结构容易对刺身产生碰撞性损伤,不利于保护刺参,增加了捕捞成本;由于每个刺参的生长节奏不尽相同,在捕捞期间,一些刺参还未长大成型就被捕捞了,不利于刺参的生长,无法发挥刺参的最大价值,刺参捕捞成功后没有专门的清洗结构,这给刺参的后续处理带来负担,另外,现有的刺参捕捞装置的捕捞效率低下,源自装置附近的水流速度低下,刺参无法快速被带动进入装置的内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刺参自动化捕捞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刺参自动化捕捞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前后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装置主体的左端固定安装有出料口,所述装置主体前后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装置主体内腔的底部活动卡接有移动板,所述装置主体的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伸缩端固定安装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与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装置主体左侧的底部开设有过滤槽,所述装置主体右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引导室,所述引导室内腔的前后两壁及顶部均开设有隔离槽,所述隔离槽的内部活动卡接有中间板,所述中间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内部螺纹套接有滚珠丝杠,所述引导室右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铲泥具,所述装置主体内腔的右壁开设有两个圆槽,两个所述圆槽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的型号为MIK-P300,特别注意的是,压力传感器的触发为次数为两次,当压力传感器遭遇两侧挤压才会恢复初始状态,这样解决了移动板下移复位后避免水泵重启和关闭的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出料口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引导台,所述引导室的内部设置有带动结构,所述装置主体内腔的顶部开设有储水箱,所述装置主体内腔的中上部固定安装有喷射室,所述喷射室的底部固定连通有喷嘴,所述喷射室的顶部固定连通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管与储水箱连通,所述装置主体的顶部固定连通有进水管,随着液压杆的收缩,移动板随之向上移动并带动刺参向上移动,当移动板挤压到下侧压力传感器时,下侧压力传感器感受到压力便会控制水泵启动将储水箱中的清水泵进喷射室中并最终沿着喷嘴喷射出来对离开水面的刺参进行冲洗,当移动板的高度与装置主体的左侧开口高度相同时会挤压上侧压力传感器,此时上侧压力传感器感受到压力并控制水泵关闭,刺参沿着出料口流进船中预先放置好的储箱中,整个刺参的清洗过程高效且自动化。
进一步的,所述带动结构包括电机和隔离板,所述引导室内腔的右侧通过轴承固定安装有两个转动柱,两个所述转动柱的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转动板,两个所述转动柱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齿轮,两个所述齿轮相啮合,所述电机输出轴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皮带,所述电机通过皮带与后侧齿轮传动连接,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引导室的顶部,所述隔离板固定安装于引导室内腔前后壁的右侧,电机转动并在皮带和齿轮的配合下带动两个转动柱同时反向转动,在捕捞过程中,转动柱带动转动板进行转动,在转动的过程中将刺参带进引导室的内部,同加强了引导室中的水流速度,更有利于淤泥和杂质的排出。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圆槽的排列方式为上下排列,两个所述圆槽距离值与引导室的高度值相等,圆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和压力传感器,当压力传感器受到移动板挤压时会控制水泵的开关,在隔离槽带动刺参上移并离开水面后使水泵将储水箱内部的清水泵出来对离开水面的刺参进行清洗,当移动板开始离开水面时会挤压下侧的压力传感器并控制水泵开启,清水随之冲下对刺参进行清洗,当移动板移动到与装置主体左侧开口处高度平齐的位置时会挤压上侧压力传感器并控制水泵关闭,这样使得清洗完毕后的刺参在进入出料口中后水泵及时关闭,实现了刺参冲洗的高效及自动化。
进一步的,所述隔离板的数量为八个,八个所述隔离板以每四个为一组共分为两组分别位于引导室内腔的前后两壁的右侧,每组所述隔离板之间呈等间距分布排列,如图2所示,转动板与隔离板相互交错排列,在转动柱带动转动板转动时,转动板刚好沿着相邻隔离板之间的区域转动,使得被带进引导室的大刺参不会被转动板转动带出去,还能过滤未发育完全而体型偏小的刺参。
进一步的,所述喷嘴的数量为九十八个,九十八个所述喷嘴之间呈等间距矩形分布在喷射室的底部且分布方式为十四乘七,在刺参被移动板带动上移出水面时需要对其进行清洗,喷嘴的分布方式保证了刺参的全方位清洗,不会出现清洗死角,使得捕捞的刺参省去了人工清洗的繁杂步骤。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板的顶部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的宽度值与过滤槽的宽度值相同,所述移动板的截面形状为逆时针旋转九十度的直角梯形,刺参进入装置主体的内部时,一些体型小的刺参则会沿着矩形槽漏出去,一些淤泥也会过滤出去,由于移动板的截面为左低右高的直角梯形,在刺参被带动到出料口的右侧时,会因为重力自动掉落到出料口的内部而无需人工进行拿取。
进一步的,所述中间板的右侧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的形状尺寸与过滤槽的形状尺寸相同,在移动板上移带动刺参之前,是需要通过滚珠丝杠将中间板移动到隔离槽的底部,使得移动板上移带动刺参的过程中不会使刺参向右移动进入引导室的内部,同时,中间板位于隔离槽底部也不会影响后期的刺参捕捞,中间板的右侧开设有矩形槽,进入引导室内部的刺参会被挡在中间板的右侧,同时矩形槽具有过滤功能,一些未发育完全而导致体型偏小的刺参则可以穿过中间板,从而不影响刺参的捕捞。
进一步的,所述引导台的截面形状为左低右高的直角三角形且顶部开设有矩形槽,刺参沿着移动板进入出料口的内部时需要引导,否则刺参可能会残留在出料口的内部造成堆积,而人工介入费时费力且效率不高,直角三角形的倾斜设计则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设置有装置主体、出料口、引导台、移动板、过滤槽、中间板和引导室等实现了捕捞效果好的功能,通过设置移动板和中间板在液压杆和滑块、滚珠丝杠的配合下将位于装置主体内部的刺参向上带动,通过过滤槽已经移动板以及中间板上开设的矩形槽对淤泥和体型小的刺参进行过滤,通过出料口和引导台对捕捞上来的刺参进行引导存放,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解决了传动捕捞装置捕捞时淤泥过多、无法识别不同体型大小的刺参的问题,具有捕捞效果好的优点。
2、本发明通过设置有喷射室、喷嘴、水泵、储水箱和进水管等实现了清洗效果好的功能,通过移动板触碰高低不同的压力传感器实现水泵的开关,配合储水箱、水泵和喷嘴将清水喷射到刺参上达到清洗的目的,同时也达到了水泵自动开关的目的,实现了刺参清洗的自动化,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具有清洗效果好的优点。
3、本发明通过设置有带动结构实现了捕捞效率高的功能,通过电机、皮带和齿轮带动转动柱转动,进而带动转动板转动,使得水里的刺参更快速地进入引导室的内部,同时由于转动柱和转动板的转动加速了引导室内部水流的速度,是实现了刺参的快速移动和小体型刺参的过滤,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具有捕捞效率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的正面剖切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的正面外观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结构的背面外观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间板、滑块和滚珠丝杠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引导室、铲泥具和带动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结构的侧面剖切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液压杆、移动板和移动块的爆炸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喷射室、喷嘴和水泵的爆炸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A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B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装置主体;2、出料口;3、固定板;4、引导台;5、引导室; 6、铲泥具;7、带动结构;71、电机;72、隔离板;73、转动柱;74、齿轮;75、转动板;76、皮带;8、液压杆;9、滑槽;10、移动板;11、过滤槽; 12、隔离槽;13、中间板;14、滑块;15、滚珠丝杠;16、喷射室;17、喷嘴;18、水泵;19、储水箱;20、进水管;21、移动块;22、圆槽;23、复位弹簧;24、压力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10所示,一种刺参自动化捕捞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装置主体1的前后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板3,装置主体1的左端固定安装有出料口2,装置主体1前后侧均开设有滑槽9,装置主体1内腔的底部活动卡接有移动板10,装置主体1的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液压杆8,液压杆8的伸缩端固定安装有移动块21,移动块21与移动板10固定连接,装置主体1左侧的底部开设有过滤槽11,装置主体1右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引导室5,引导室5内腔的前后两壁及顶部均开设有隔离槽12,隔离槽12的内部活动卡接有中间板13,中间板1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滑块14,滑块14的内部螺纹套接有滚珠丝杠15,引导室5右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铲泥具6,装置主体1内腔的右壁开设有两个圆槽22,两个圆槽22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23,复位弹簧23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压力传感器24,压力传感器24的型号为 MIK-P300,特别注意的是,压力传感器24的触发为次数为两次,当压力传感器24遭遇两侧挤压才会恢复初始状态,这样解决了移动板10下移复位后避免水泵18重启和关闭的问题。
其中,出料口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引导台4,引导室5的内部设置有带动结构7,装置主体1内腔的顶部开设有储水箱19,装置主体1内腔的中上部固定安装有喷射室16,喷射室16的底部固定连通有喷嘴17,喷射室16的顶部固定连通有水泵18,水泵18的进水管与储水箱19连通,装置主体1的顶部固定连通有进水管20,随着液压杆8的收缩,移动板10随之向上移动并带动刺参向上移动,当移动板10挤压到下侧压力传感器24时,下侧压力传感器24感受到压力便会控制水泵18启动将储水箱19中的清水泵进喷射室16 中并最终沿着喷嘴17喷射出来对离开水面的刺参进行冲洗,当移动板10的高度与装置主体1的左侧开口高度相同时会挤压上侧压力传感器24,此时上侧压力传感器24感受到压力并控制水泵18关闭,刺参沿着出料口2流进船中预先放置好的储箱中,整个刺参的清洗过程高效且自动化。
其中,带动结构7包括电机71和隔离板72,引导室5内腔的右侧通过轴承固定安装有两个转动柱73,两个转动柱73的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转动板 75,两个转动柱73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齿轮74,两个齿轮74相啮合,电机 71输出轴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皮带76,电机71通过皮带76与后侧齿轮74 传动连接,电机71固定安装在引导室5的顶部,隔离板72固定安装于引导室5内腔前后壁的右侧,电机71转动并在皮带76和齿轮74的配合下带动两个转动柱73同时反向转动,在捕捞过程中,转动柱73带动转动板75进行转动,在转动的过程中将刺参带进引导室5的内部,同加强了引导室5中的水流速度,更有利于淤泥和杂质的排出。
其中,两个圆槽22的排列方式为上下排列,两个圆槽22距离值与引导室5的高度值相等,圆槽2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23和压力传感器24,当压力传感器24受到移动板10挤压时会控制水泵18的开关,在隔离槽12 带动刺参上移并离开水面后使水泵18将储水箱19内部的清水泵出来对离开水面的刺参进行清洗,当移动板10开始离开水面时会挤压下侧的压力传感器 24并控制水泵18开启,清水随之冲下对刺参进行清洗,当移动板10移动到与装置主体1左侧开口处高度平齐的位置时会挤压上侧压力传感器24并控制水泵18关闭,这样使得清洗完毕后的刺参在进入出料口2中后水泵18及时关闭,实现了刺参冲洗的高效及自动化。
其中,隔离板72的数量为八个,八个隔离板72以每四个为一组共分为两组分别位于引导室5内腔的前后两壁的右侧,每组隔离板72之间呈等间距分布排列,如图2所示,转动板75与隔离板72相互交错排列,在转动柱73 带动转动板75转动时,转动板75刚好沿着相邻隔离板72之间的区域转动,使得被带进引导室5的大刺参不会被转动板75转动带出去,还能过滤未发育完全而体型偏小的刺参。
其中,喷嘴17的数量为九十八个,九十八个喷嘴17之间呈等间距矩形分布在喷射室16的底部且分布方式为十四乘七,在刺参被移动板10带动上移出水面时需要对其进行清洗,喷嘴17的分布方式保证了刺参的全方位清洗,不会出现清洗死角,使得捕捞的刺参省去了人工清洗的繁杂步骤。
其中,移动板10的顶部开设有矩形槽,矩形槽的宽度值与过滤槽11的宽度值相同,移动板10的截面形状为逆时针旋转九十度的直角梯形,刺参进入装置主体1的内部时,一些体型小的刺参则会沿着矩形槽漏出去,一些淤泥也会过滤出去,由于移动板10的截面为左低右高的直角梯形,在刺参被带动到出料口2的右侧时,会因为重力自动掉落到出料口2的内部而无需人工进行拿取。
其中,中间板13的右侧开设有矩形槽,矩形槽的形状尺寸与过滤槽11 的形状尺寸相同,在移动板10上移带动刺参之前,是需要通过滚珠丝杠15 将中间板13移动到隔离槽12的底部,使得移动板10上移带动刺参的过程中不会使刺参向右移动进入引导室5的内部,同时,中间板13位于隔离槽12 底部也不会影响后期的刺参捕捞,中间板13的右侧开设有矩形槽,进入引导室5内部的刺参会被挡在中间板13的右侧,同时矩形槽具有过滤功能,一些未发育完全而导致体型偏小的刺参则可以穿过中间板13,从而不影响刺参的捕捞。
其中,引导台4的截面形状为左低右高的直角三角形且顶部开设有矩形槽,刺参沿着移动板10进入出料口2的内部时需要引导,否则刺参可能会残留在出料口2的内部造成堆积,而人工介入费时费力且效率不高,直角三角形的倾斜设计则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时,用工具将固定板3固定在船前方的两侧,驱动船向前移动,启动电机71,电机71通过皮带76带动齿轮74转动,进而带动两个转动柱73同步逆向转动,最后带动转动板75向引导室5的内部转动,铲泥具6紧贴河床,用来铲淤泥以及淤泥上的刺参,随后刺参被转动板 75转动而带动进入引导室5的内部,刺参顺着引导室5进入装置主体1内腔的底部,此时,淤泥在装置主体1的移动过程中沿着过滤槽11移出装置主体 1额内部,体型小的刺参也随之流出,待装置主体1内部的刺参数量足够多时,启动滚珠丝杠15并带动滑块14以及中间板13向隔离槽12的底部移动,此时装置主体1与引导室5的内腔通过隔离槽12隔离开来,启动液压杆8并带动移动块21和移动板10向上移动,移动板10上部的刺参也随之向上移动,当移动板10上的刺参离开水面时,移动板10的右侧开始挤压下侧压力传感器24,下侧压力传感器24感受到压力后控制水泵18开启,水泵18将储水箱 19中的水泵进喷射室16中并最终沿着喷嘴17向下喷射以清洗向上移动过程中的刺参,随着移动板10的上移,移动板10的右侧开始挤压上侧压力传感器24,上侧压力传感器24感受到压力后控制水泵18关闭,然后移动板10移动到位于上侧压力传感器24之上,此时刺参位于装置主体1左侧开口的右侧并沿着出料口2和引导台4掉落出去进入储箱,待刺参移动完毕,控制液压杆8向下带动移动板10移动并复位,然后控制滚珠丝杠15带动中间板13向上移动并复位,继续下一次收集捕捞;
在此过程中,进入引导室5内部的刺参被挡住引导室5的内部,淤泥和小体型的刺参沿着中间板13右侧开设的矩形槽穿过去,并不影响对刺参的持续捕捞。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刺参自动化捕捞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的前后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装置主体的左端固定安装有出料口,所述装置主体前后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装置主体内腔的底部活动卡接有移动板,所述装置主体的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伸缩端固定安装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与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装置主体左侧的底部开设有过滤槽,所述装置主体右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引导室,所述引导室内腔的前后两壁及顶部均开设有隔离槽,所述隔离槽的内部活动卡接有中间板,所述中间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内部螺纹套接有滚珠丝杠,所述引导室右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铲泥具,所述装置主体内腔的右壁开设有两个圆槽,两个所述圆槽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压力传感器,
所述出料口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引导台,所述引导室的内部设置有带动结构,所述装置主体内腔的顶部开设有储水箱,所述装置主体内腔的中上部固定安装有喷射室,所述喷射室的底部固定连通有喷嘴,所述喷射室的顶部固定连通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管与储水箱连通,所述装置主体的顶部固定连通有进水管,
所述带动结构包括电机和隔离板,所述引导室内腔的右侧通过轴承固定安装有两个转动柱,两个所述转动柱的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转动板,两个所述转动柱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齿轮,两个所述齿轮相啮合,所述电机输出轴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皮带,所述电机通过皮带与后侧齿轮传动连接,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引导室的顶部,所述隔离板固定安装于引导室内腔前后壁的右侧,
两个所述圆槽的排列方式为上下排列,两个所述圆槽距离值与引导室的高度值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刺参自动化捕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板的数量为八个,八个所述隔离板以每四个为一组共分为两组分别位于引导室内腔的前后两壁的右侧,每组所述隔离板之间呈等间距分布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刺参自动化捕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的数量为九十八个,九十八个所述喷嘴之间呈等间距矩形分布在喷射室的底部且分布方式为十四乘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刺参自动化捕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的顶部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的宽度值与过滤槽的宽度值相同,所述移动板的截面形状为逆时针旋转九十度的直角梯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刺参自动化捕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板的右侧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的形状尺寸与过滤槽的形状尺寸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刺参自动化捕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台的截面形状为左低右高的直角三角形且顶部开设有矩形槽。
CN202110248921.XA 2021-03-08 2021-03-08 一种刺参自动化捕捞装置 Active CN1130167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48921.XA CN113016731B (zh) 2021-03-08 2021-03-08 一种刺参自动化捕捞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48921.XA CN113016731B (zh) 2021-03-08 2021-03-08 一种刺参自动化捕捞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16731A CN113016731A (zh) 2021-06-25
CN113016731B true CN113016731B (zh) 2022-04-15

Family

ID=764667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48921.XA Active CN113016731B (zh) 2021-03-08 2021-03-08 一种刺参自动化捕捞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1673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03274B (zh) * 2021-07-20 2022-05-06 鲁东大学 一种用于刺参种参运输的包装设备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019494A (ja) * 2009-07-21 2011-02-03 Era Kikai Kogyo Kk 養殖貝の洗浄装置
CN103283660A (zh) * 2013-06-26 2013-09-11 方世海 一种海参养殖与捕捞两用器及海参养殖与捕捞方法
JP2015149982A (ja) * 2014-02-10 2015-08-24 方氏実業株式会社 棘皮動物類捕獲・養殖具
KR20160096956A (ko) * 2015-02-06 2016-08-17 박송범 해삼 양식 장치
CN108013000A (zh) * 2017-12-15 2018-05-11 浙江海洋大学 半自动船用捕捞设备
CN109197731A (zh) * 2018-09-08 2019-01-15 成都科锐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海参养殖及自动捕捞设备
CN110326569A (zh) * 2019-07-17 2019-10-15 浙江海洋大学 一种移动式海洋牧场
CN210382322U (zh) * 2019-05-30 2020-04-24 威海浦鲸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捕捞海参的机器人
CN112167191A (zh) * 2020-10-27 2021-01-05 王显成 一种浅水沙滩文蛤自动捕捞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019494A (ja) * 2009-07-21 2011-02-03 Era Kikai Kogyo Kk 養殖貝の洗浄装置
CN103283660A (zh) * 2013-06-26 2013-09-11 方世海 一种海参养殖与捕捞两用器及海参养殖与捕捞方法
JP2015149982A (ja) * 2014-02-10 2015-08-24 方氏実業株式会社 棘皮動物類捕獲・養殖具
KR20160096956A (ko) * 2015-02-06 2016-08-17 박송범 해삼 양식 장치
CN108013000A (zh) * 2017-12-15 2018-05-11 浙江海洋大学 半自动船用捕捞设备
CN109197731A (zh) * 2018-09-08 2019-01-15 成都科锐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海参养殖及自动捕捞设备
CN210382322U (zh) * 2019-05-30 2020-04-24 威海浦鲸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捕捞海参的机器人
CN110326569A (zh) * 2019-07-17 2019-10-15 浙江海洋大学 一种移动式海洋牧场
CN112167191A (zh) * 2020-10-27 2021-01-05 王显成 一种浅水沙滩文蛤自动捕捞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杂交与三倍体诱导对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幼虫的复合作用;张守都等;《海洋科学》;20191131(第11期);第30-36页 *
海参机械化加工技术研究及其应用进展;徐文其等;《食品与机械》;20160228(第02期);第221-224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16731A (zh) 2021-06-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788339U (zh) 一种高效去鳞装置
CN113016731B (zh) 一种刺参自动化捕捞装置
CN110984096A (zh) 一种自动化河道垃圾打捞装置
CN111296350B (zh) 一种自动除污功能的养虾池装置
CN115669599A (zh) 一种水产增氧设备
CN210184245U (zh) 一种水产养殖废水的处理装置
CN215742153U (zh) 一种水产养殖用藻类去除设备
CN116768297B (zh) 一种生活污水快捷处理系统及其处理工艺
CN213187700U (zh) 一种鱼类养殖池的排污装置
CN112273296A (zh) 一种循环水流水蛭养殖池
CN209845987U (zh) 一种具有自清洗功能的网箱养殖装置
CN115475808B (zh) 一种深远海大型养殖平台用水下网衣清洗机器人
CN216664051U (zh) 一种河道用拦污栅
CN215380870U (zh) 一种利于维护的水产室内养殖用鱼粪收集清理装置
CN214783767U (zh) 一种大型水闸用漂浮物阻挡收集装置
CN112119970B (zh) 一种水蛭养殖用管道的循环水系统
CN210329000U (zh) 一种用于渔业养殖的排污装置
CN203735274U (zh) 一种可移动式硬化水池沉淀物清洗装置
CN112252436A (zh) 一种农业水利调蓄用防堵管道
CN220266703U (zh) 一种市政园林雨水收集系统
CN114946738B (zh) 一种用于花鲈鱼养殖水体过滤循环净化装置
CN115517221B (zh) 海参工厂化养殖用杂质清理装置
CN216136756U (zh) 一种渗滤液收集池
CN215276028U (zh) 一种养殖废水处理用过滤装置
CN218389690U (zh) 一种海洋海藻清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322

Address after: No. 700, Changcheng Road, Chengyang District, Qingd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Shandong

Applicant after: Qingdao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pplicant after: Shandong Academy of Marine Sciences (Qingdao National Marine Science Research Center)

Address before: No. 700, Changcheng Road, Chengyang District, Qingd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Shandong

Applicant before: Qingdao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pplicant before: Qingdao National Marine Science Research Center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