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10388B - U盘检测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U盘检测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10388B
CN113010388B CN202110315200.6A CN202110315200A CN113010388B CN 113010388 B CN113010388 B CN 113010388B CN 202110315200 A CN202110315200 A CN 202110315200A CN 113010388 B CN113010388 B CN 11301038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ion
file
state
usb port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1520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10388A (zh
Inventor
王远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ingde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ingde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ingde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ingde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1520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1038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103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103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103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103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0Monitoring
    • G06F11/3003Monitor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computing system or computing system component being monitored
    • G06F11/3041Monitor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computing system or computing system component being monitored where the computing system component is an input/output interfac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50Testing of electric apparatus, lines, cables or components for short-circuits, continuity, leakage current or incorrect line connections
    • G01R31/54Testing for continui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0Monitoring
    • G06F11/3003Monitor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computing system or computing system component being monitored
    • G06F11/3037Monitor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computing system or computing system component being monitored where the computing system component is a memory, e.g. virtual memory, cach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0Monitoring
    • G06F11/32Monitoring with visual or acoustical indication of the functioning of the machine
    • G06F11/324Display of status information
    • G06F11/327Alarm or error message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2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 G06F13/4282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on a serial bus, e.g. I2C bus, SPI b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2213/0042Universal serial bus [USB]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Debugging And Monito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U盘检测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连接的空存储状态设备的产品类型与标定通讯类型;获取USB端口连接状态,对处于连接状态的USB端口进入设备检测状态;进入设备检测状态后,获取连接状态的USB端口通讯运行类型;判断连接状态的USB端口通讯运行类型与标定通讯类型是否一致,若一致则进行设备信息检测;若不一致则发出警报;所以可以通过运行类型的检测得出该产品在运行时实际运行的协议是USB3.0还是USB2.0,并且根据设置测试参数的信息判断该产品是否存在假焊或者未连接的状态;能够快速检测出产品的连接信息、存储容量和写入速度,最后判断出产品的各种性能。

Description

U盘检测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U盘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U盘检测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是一个外部总线标准,用于规范计算机与外部设备的连接和通讯。在USB主设备(计算机)和USB从设备(外部设备)连接后,USB主设备通过枚举的方式来识别USB从设备的类型,如USB2 .0或USB3.0,从而确定传输速率、供电电压及供电电流等信息。如果枚举失败,则USB主设备无法正确地确定USB从设备的类型,从而无法和USB从设备进行通信。此时,需要手动重新拔插USB从设备,从而再一次进行USB枚举,直至实现连接,而这种方式,不仅是对两端接口的寿命损耗,这种方式对于工程生产机的U盘连接来说就非常的不恰当,因为工程上使用的设备多有十几个USB端口,并且在工作时又可能需要同时进行工作,所以枚举的方式显然不适合具有多个USB接口的设备,而在U盘数量大的情况下,其质量把控更有可能就会出现疏漏,例如产品的假焊或者未连接好等状况,现有的检测方法是很难检测到USB端口属性,所以针对连接数量大,又需要进行检测U盘状态的问题是亟需解决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识别连接设备是否工作在USB3.0,并可以进行多个端口的循环检测的方法及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U盘检测方法,包括,
获取待连接的空存储状态设备的产品类型与标定通讯类型;
获取USB端口连接状态,对处于连接状态的USB端口进入设备检测状态;
进入设备检测状态后,获取连接状态的USB端口通讯运行类型;
判断连接状态的USB端口通讯运行类型与标定通讯类型是否一致,若一致则进行设备信息检测;若不一致则发出警报。
作为优选,进入设备检测状态后,获取USB端口的SSTX引脚及SSRX引脚的通断状态,若SSTX引脚和SSRX引脚均处于断开状态,则标定USB端口通讯运行类型不属于USB3.0,然后判断连接状态的USB端口通讯运行类型与标定通讯类型是否一致。
作为优选,在判定连接状态的USB端口通讯运行类型与标定通讯类型一致后,进行设备信息检测,在设备信息检测中,进行内部文件检测项目,内部文件包括设备检测状态试验文件、成功检测文件和未成功检测文件;所述成功检测文件为已经成功通过所有检测项目的设备信息检测文件;所述未成功检测文件为出现过警报的设备信息检测文件;在检测到设备检测状态试验文件、成功检测文件和未成功检测文件任一文件时,进行是否删除和是否进行下一项目检测提示。
作为优选,在设备信息检测中,还包括容量检测项目,在确定设备处于空存储状态时,向设备写入文件,直到设备存储满载时停止,以获得设备容量及写入速度。
作为优选,还包括有循环测试模式,进入循环测试模式后,对多个USB端口进行识别标记,并分别获取每个USB端口连接状态,根据连接状态进入设备检测状态;其中,同一USB端口的设备断开并重连后,重新获取连接状态并重新标记设备编号。
还公开一种U盘检测系统,应用上述的检测方法;包括控制模块、电平检测模块、判断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获取待连接的空存储状态设备的产品类型与标定通讯类型;
所述电平检测模块用于获取USB端口连接状态,所述控制模块基于所述电平检测模块的判断信号对处于连接状态的USB端口进入设备检测状态;
进入设备检测状态后,所述电平检测模块还用于获取连接状态的USB端口通讯运行类型;
所述判断模块用于判断连接状态的USB端口通讯运行类型与标定通讯类型是否一致,若一致则所述控制模块进行设备信息检测;若不一致所述控制模块发出警报。
作为优选,进入设备检测状态后,所述电平检测模块用于获取USB端口的SSTX引脚及SSRX引脚的通断状态,若SSTX引脚和SSRX引脚均处于断开状态,所述判断模块标定USB端口通讯运行类型不属于USB3.0,然后判断连接状态的USB端口通讯运行类型与标定通讯类型是否一致。
作为优选,还包括文件检测单元,在判定连接状态的USB端口通讯运行类型与标定通讯类型一致后,进行设备信息检测,在设备信息检测中,所述文件检测单元进行内部文件检测项目,内部文件包括设备检测状态试验文件、成功检测文件和未成功检测文件;所述成功检测文件为已经成功通过所有检测项目的设备信息检测文件;所述未成功检测文件为出现过警报的设备信息检测文件;在检测到设备检测状态试验文件、成功检测文件和未成功检测文件任一文件时,所述文件检测单元根据删除指令进行所述内部文件删除。
作为优选,在设备信息检测中,还包括容量检测项目,在确定设备处于空存储状态时,所述文件检测单元向设备写入文件,直到设备存储满载时停止,以获得设备容量及写入速度。
作为优选,还包括有循环测试模式及对应的循环模块,进入循环测试模式后,所述循环模块对多个USB端口进行识别标记,并分别获取每个USB端口连接状态,根据连接状态进入设备检测状态;其中,同一USB端口的设备断开并重连后,重新获取连接状态并重新标记设备编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一种U盘检测方法,包括获取待连接的空存储状态设备的产品类型与标定通讯类型;获取USB端口连接状态,对处于连接状态的USB端口进入设备检测状态;进入设备检测状态后,获取连接状态的USB端口通讯运行类型;判断连接状态的USB端口通讯运行类型与标定通讯类型是否一致,若一致则进行设备信息检测;若不一致则发出警报;所以可以通过运行类型的检测得出该产品在运行时实际运行的协议是USB3.0还是USB2.0,并且根据设置测试参数的信息判断该产品是否存在假焊或者未连接的状态;能够快速检测出产品的连接信息、存储容量和写入速度,最后判断出产品的各种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系统架构图;
图3为本发明的软件界面截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1、控制模块;2、电平检测模块;3、判断模块;4、文件检测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描述。
在下文描述中,给出了普选实例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更为深入的理解。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应当理解所述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或组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它们的组合。
在现有技术中,工程生产使用USB设备时,通常连接在多个端口的服务器上,所以针对多个端口连接U盘是没法做到用枚举和现有的一些检测软件进行查询的,并且针对U盘的实际运行协议是无法进行甄别的,而本方案检测的效果,是可以识别U盘是否存在假焊或者未连接好的情况,使得U盘或者移动硬盘的连接更加稳定,传输更加的顺畅;具体的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U盘检测方法,请参阅图1,包括,
获取待连接的空存储状态设备的产品类型与标定通讯类型;因为产品的检测通常需要在U盘内写入文件或者是提取参数,所以需要空存储的U盘进行检测更为准确;
获取USB端口连接状态,该连接状态就是是否有相应的存储设备连接在USB端口上,根据具体的端口进行对应移动存储设备的监测,对处于连接状态的USB端口进入设备检测状态;
进入设备检测状态后,获取连接状态的USB端口通讯运行类型,在现有技术中,通常所具有的传输类型为USB2.0或者USB3.0;而获取运行类型是指在这个端口内,实际在运行的是什么类型的传输协议,并非直接判断USB端口支持何种通讯协议或者U盘具体属于什么协议,因为只有实际运行的类型,才能够产生具体的数据交换,此时判定才具有价值;
判断连接状态的USB端口通讯运行类型与标定通讯类型是否一致,标定通讯类型属于产品出厂时商家给其定义的通讯类型,若一致则进行设备信息检测;若不一致则发出警报;例如,某一U盘称所采用的传输协议为USB3.0,但是在检测中发现实际的运行只达到USB2.0的标准,那么实际运行类型和标定类型不一致,则在显示屏上进行弹窗报警,因为此类情景有可能是U盘假焊,但是也有可能为产品未充分连接,所以可以拔插一次再重新进行测试。
在本实施例中,进入设备检测状态后,获取USB端口的SSTX引脚及SSRX引脚的通断状态,若SSTX引脚和SSRX引脚均处于断开状态,则标定USB端口通讯运行类型不属于USB3.0,然后判断连接状态的USB端口通讯运行类型与标定通讯类型是否一致;因为USB3.0通讯类型,其会有数据自SSTX引脚和SSRX引脚进行传输和收发,其引脚的电平会发生变化,所以只有在这两个类型的引脚发生信息交换时,就可以确定其实际运行的协议为USB3.0。
在本实施例中,在判定连接状态的USB端口通讯运行类型与标定通讯类型一致后,进行设备信息检测,在设备信息检测中,进行内部文件检测项目,内部文件包括设备检测状态试验文件、成功检测文件和未成功检测文件;成功检测文件为已经成功通过所有检测项目的设备信息检测文件;未成功检测文件为出现过警报的设备信息检测文件;在检测到设备检测状态试验文件、成功检测文件和未成功检测文件中的任一文件时,进行是否删除和是否进行下一项目检测提示。因为产品存在多次验证的情况,所以在上一次的检测中,在U盘的空间内会留存有设备检测状态验证文件,而通过这些文件,就可以知道上次的检验结果,如果有未成功检测文件,则说明上次检验发现该U盘有错误,若成功则说明上次检验发现该U盘为正品;所以可以停止检测,而且也可以选择删除这些文件,进行后续项目的查验。
在本实施例中,在设备信息检测中,还包括容量检测项目,在确定设备处于空存储状态时,向设备写入文件,直到设备存储满载时停止,以获得设备容量及写入速度这种方式能够检测器容量和占用空间,并在此过程中可以获取读写速度及产品的VID、PID和卷标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有循环测试模式,进入循环测试模式后,对多个USB端口进行识别标记,并分别获取每个USB端口连接状态,根据连接状态进入设备检测状态;其中,同一USB端口的设备断开并重连后,重新获取连接状态并重新标记设备编号;由于工程生产用的设备需要连接多个U盘,最多可以插接16个移动设备,而针对这些端口和对应的U盘,都需要进行检测才能保证其连接稳定和内部存储安全及容量可靠性,所以不可能一一进行每个端口的验证,此时开启循环测试模式,可以针对不同的端口分别进行检测,因为其每个端口的读写速率都是不安全一样的,所以检测速度也存在差异,因此有些端口的设备在检测完之后可以快速拔除,然后进行下一个U盘的检测,循环模式下查验到有另外U盘接入,就直接进行检测即可。
还公开一种U盘检测系统,请参阅图2,应用上述的检测方法;包括控制模块1、电平检测模块2、判断模块3;
控制模块1用于获取待连接的空存储状态设备的产品类型与标定通讯类型;
电平检测模块2用于获取USB端口连接状态,控制模块基于电平检测模块的判断信号对处于连接状态的USB端口进入设备检测状态;
进入设备检测状态后,电平检测模块2还用于获取连接状态的USB端口通讯运行类型;
判断模块3用于判断连接状态的USB端口通讯运行类型与标定通讯类型是否一致,若一致则控制模块进行设备信息检测;若不一致控制模块发出警报。
在本实施例中,进入设备检测状态后,电平检测模块用于获取USB端口的SSTX引脚及SSRX引脚的通断状态,若SSTX引脚和SSRX引脚均处于断开状态,判断模块标定USB端口通讯运行类型不属于USB3.0,然后判断连接状态的USB端口通讯运行类型与标定通讯类型是否一致。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文件检测单元4,在判定连接状态的USB端口通讯运行类型与标定通讯类型一致后,进行设备信息检测,在设备信息检测中,文件检测单元进行内部文件检测项目,内部文件包括设备检测状态试验文件、成功检测文件和未成功检测文件;成功检测文件为已经成功通过所有检测项目的设备信息检测文件;未成功检测文件为出现过警报的设备信息检测文件;在检测到设备检测状态试验文件、成功检测文件和未成功检测文件任一文件时,文件检测单元根据删除指令进行内部文件删除。
在本实施例中,在设备信息检测中,还包括容量检测项目,在确定设备处于空存储状态时,文件检测单元向设备写入文件,直到设备存储满载时停止,以获得设备容量及写入速度。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有循环测试模式及对应的循环模块,进入循环测试模式后,循环模块对多个USB端口进行识别标记,并分别获取每个USB端口连接状态,根据连接状态进入设备检测状态;其中,同一USB端口的设备断开并重连后,重新获取连接状态并重新标记设备编号。
工作流程
请参阅图3,设置好U盘所标记的通讯参数,然后连接产品,软件根据连接状态开始检测器内部文件和接口信息,若通讯类型不对应则显示红色弹窗,若对应则进行下一项检测,并且在显示红色弹窗时,可以进行拔插重连或者直接更换U盘;进行设备检测状态后,进行读写速度测试,并显示进度和剩余时间,下路完成后进行校验,出现错误则立马报错,测试成功则显示PASS,可以进行下一个产品的连接,选择自动循环后,可以开启多个USB端口的测试连接,效率非常的高。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有:
1、能够检测实际运行类型属于USB3.0还是USB2.0,杜绝产品假焊或者为连接好;
2、可以进行多个端口同时进行测试,提高测试效率。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U盘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待连接的空存储状态设备的产品类型与标定通讯类型;
获取USB端口连接状态,对处于连接状态的USB端口进入设备检测状态;
进入设备检测状态后,获取连接状态的USB端口通讯运行类型;
判断连接状态的USB端口通讯运行类型与标定通讯类型是否一致,若一致则进行设备信息检测;若不一致则发出警报;进入设备检测状态后,获取USB端口的SSTX引脚及SSRX引脚的通断状态,若SSTX引脚和SSRX引脚均处于断开状态,则标定USB端口通讯运行类型不属于USB3.0,然后判断连接状态的USB端口通讯运行类型与标定通讯类型是否一致;
在判定连接状态的USB端口通讯运行类型与标定通讯类型一致后,进行设备信息检测,在设备信息检测中,进行内部文件检测项目,内部文件包括设备检测状态试验文件、成功检测文件和未成功检测文件;所述成功检测文件为已经成功通过所有检测项目的设备信息检测文件;所述未成功检测文件为出现过警报的设备信息检测文件;在检测到设备检测状态试验文件、成功检测文件和未成功检测文件任一文件时,进行是否删除和是否进行下一项目检测提示;
进入循环测试模式后,对多个USB端口进行识别标记,并分别获取每个USB端口连接状态,根据连接状态进入设备检测状态;其中,同一USB端口的设备断开并重连后,重新获取连接状态并重新标记设备编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盘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设备信息检测中,还包括容量检测项目,在确定设备处于空存储状态时,向设备写入文件,直到设备存储满载时停止,以获得设备容量及写入速度。
3.一种U盘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应用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检测方法;包括控制模块、电平检测模块、判断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获取待连接的空存储状态设备的产品类型与标定通讯类型;
所述电平检测模块用于获取USB端口连接状态,所述控制模块基于所述电平检测模块的判断信号对处于连接状态的USB端口进入设备检测状态;
进入设备检测状态后,所述电平检测模块还用于获取连接状态的USB端口通讯运行类型;
所述判断模块用于判断连接状态的USB端口通讯运行类型与标定通讯类型是否一致,若一致则所述控制模块进行设备信息检测;若不一致所述控制模块发出警报;进入设备检测状态后,所述电平检测模块用于获取USB端口的SSTX引脚及SSRX引脚的通断状态,若SSTX引脚和SSRX引脚均处于断开状态,所述判断模块标定USB端口通讯运行类型不属于USB3.0,然后判断连接状态的USB端口通讯运行类型与标定通讯类型是否一致;
还包括文件检测单元,在判定连接状态的USB端口通讯运行类型与标定通讯类型一致后,进行设备信息检测,在设备信息检测中,所述文件检测单元进行内部文件检测项目,内部文件包括设备检测状态试验文件、成功检测文件和未成功检测文件;所述成功检测文件为已经成功通过所有检测项目的设备信息检测文件;所述未成功检测文件为出现过警报的设备信息检测文件;在检测到设备检测状态试验文件、成功检测文件和未成功检测文件任一文件时,所述文件检测单元根据删除指令进行所述内部文件删除;
还包括有循环测试模式及对应的循环模块,进入循环测试模式后,所述循环模块对多个USB端口进行识别标记,并分别获取每个USB端口连接状态,根据连接状态进入设备检测状态;其中,同一USB端口的设备断开并重连后,重新获取连接状态并重新标记设备编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U盘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设备信息检测中,还包括容量检测项目,在确定设备处于空存储状态时,所述文件检测单元向设备写入文件,直到设备存储满载时停止,以获得设备容量及写入速度。
CN202110315200.6A 2021-03-24 2021-03-24 U盘检测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30103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15200.6A CN113010388B (zh) 2021-03-24 2021-03-24 U盘检测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15200.6A CN113010388B (zh) 2021-03-24 2021-03-24 U盘检测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10388A CN113010388A (zh) 2021-06-22
CN113010388B true CN113010388B (zh) 2022-08-19

Family

ID=764064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15200.6A Active CN113010388B (zh) 2021-03-24 2021-03-24 U盘检测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10388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89707A (zh) * 2018-08-24 2019-01-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Usb设备类型的检测电路及检测方法
CN109614280A (zh) * 2018-12-10 2019-04-12 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存储设备的状态测试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45974B (zh) * 2012-07-31 2014-07-21 Quanta Comp Inc 複合功能接口測試系統及方法
CN106126429B (zh) * 2016-08-15 2019-07-26 北京小鸟看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测试方法及设备
CN106844268A (zh) * 2017-02-15 2017-06-13 深圳怡化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usb设备测试系统、测试方法及测试装置
CN107844395B (zh) * 2017-11-16 2021-04-02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reboot测试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9376040A (zh) * 2018-09-12 2019-02-22 普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Type-C接口检测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1930580A (zh) * 2020-07-21 2020-11-13 浪潮金融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rk3399主板多usb端口测试方法
CN112380078B (zh) * 2020-11-25 2023-05-23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Usb设备通信测试方法和测试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89707A (zh) * 2018-08-24 2019-01-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Usb设备类型的检测电路及检测方法
CN109614280A (zh) * 2018-12-10 2019-04-12 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存储设备的状态测试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10388A (zh) 2021-06-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91333B (zh) 一种osd磁盘故障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10865909B (zh) 一种基于fpga的emmc接口测试设备与方法
CN109117327A (zh) 一种硬盘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0718264A (zh) 测试固态硬盘信息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100169714A1 (en) Test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medium
CN100405771C (zh) 车辆检测管理系统和方法
CN112231163A (zh) 一种多功能计算机检测设备及其运行方法
CN103092733A (zh) 模拟插拔动作的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CN113010388B (zh) U盘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02305906B (zh) 芯片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01714113B (zh) 一种虚拟磁盘设备的测试方法
CN112380078A (zh) Usb设备通信测试方法和测试装置
CN109444570B (zh) 一种基于存储器的电子产品故障诊断模块及方法
CN113538725B (zh) 一种硬件产品的测试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5098319A (zh) 一种电源上电时序检测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介质
CN114113977A (zh) 一种电路板的rtc电路自动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4490206A (zh) 一种接口性能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12596983A (zh) 一种服务器内连接器的监测方法
CN112783701A (zh) 一种kvm系统的usb功能测试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13257333A (zh) 一种ddr芯片测试装置和方法
CN113591500B (zh) 一种nfc芯片读写次数自动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1209146A (zh) 一种raid卡老化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14490209B (zh) 测试usb接口的兼容性的方法、系统及服务器
US11486926B1 (en) Wearout card use count
CN114356677B (zh) NVMe SSD热插拔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