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09897A - 一种智能家电的控制方法、装置、智能家电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家电的控制方法、装置、智能家电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09897A
CN113009897A CN202110258516.6A CN202110258516A CN113009897A CN 113009897 A CN113009897 A CN 113009897A CN 202110258516 A CN202110258516 A CN 202110258516A CN 113009897 A CN113009897 A CN 1130098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lligent
household appliance
human body
target
monitoring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5851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伟
祝夭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Lynx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Lynx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Lynx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Lynx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25851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09897A/zh
Publication of CN1130098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098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5/00Systems controlled by a computer
    • G05B15/02Systems controlled by a computer electric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418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20Pc systems
    • G05B2219/26Pc applications
    • G05B2219/2642Domotique, domestic, home control, automation, smart hous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智能家电的控制方法、装置、智能家电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实时获取目标监控区域内的光强变化信息;所述目标监控区域为智能家电的作用区域;根据所述光强变化信息,在所述目标监控区域内进行人体轮廓的识别;在根据人体轮廓识别结果确定所述目标监控区域内包括有至少一个人员时,确定与各所述人员对应的目标位置描述信息;根据所述目标位置描述信息,对所述智能家电的运行参数进行调整控制;实现了对智能家电的准确控制;同时通过人体轮廓的识别,确定人员对应的位置信息,减少了需要采集和处理的数据量,提升了位置信息的获取效率,且避免了用户图像的拍摄,避免了用户隐私的暴露。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家电的控制方法、装置、智能家电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智能家电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家电的控制方法、装置、智能家电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对于具有智能调节功能的家电设备,例如中央空调,在对风力、风向等运行参数进行智能调节时,需要获取用户在室内的位置信息,并基于用户的位置信息进行运行参数的智能调节。
目前,对用户进行定位,主要包括采用红外线传感器获取用户的位置信息,以及采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对用户进行定位;但是,红外线传感器无法准确确定用户在室内的位置;而对于计算机视觉定位方案,存在成本高、采集的信息冗余和处理复杂等问题,此外,由于需要拍摄用户画面,存在暴露用户隐私的问题,影响用户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家电的控制方法、装置、智能家电及存储介质,以实现在保护用户隐私的前提下对室内的智能家电的准确控制。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家电的控制方法,包括:
实时获取目标监控区域内的光强变化信息;所述目标监控区域为智能家电的作用区域;
根据所述光强变化信息,在所述目标监控区域内进行人体轮廓的识别;
在根据人体轮廓识别结果确定所述目标监控区域内包括有至少一个人员时,确定与各所述人员对应的目标位置描述信息;
根据所述目标位置描述信息,对所述智能家电的运行参数进行调整控制。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家电的控制装置,包括: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实时获取目标监控区域内的光强变化信息;所述目标监控区域为智能家电的作用区域;
轮廓识别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光强变化信息,在所述目标监控区域内进行人体轮廓的识别;
信息确定模块,用于在根据人体轮廓识别结果确定所述目标监控区域内包括有至少一个人员时,确定与各所述人员对应的目标位置描述信息;
参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位置描述信息,对与所述智能家电的运行参数进行调整控制。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智能家电,包括:
动态视觉传感器,用于获取实时获取目标监控区域内的光强变化信息;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实现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述的智能家电的控制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述的智能家电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实时获取目标监控区域内的光强变化信息;并根据光强变化信息,在目标监控区域内进行人体轮廓的识别;在根据人体轮廓识别结果确定目标监控区域内包括有至少一个人员时,确定与各人员对应的目标位置描述信息;根据目标位置描述信息,对智能家电的运行参数进行调整控制;实现了人员位置信息的准确获取,进而实现了对智能家电的准确控制;同时通过对人体轮廓的识别,确定人员对应的位置信息,减少了需要采集和处理的数据量,提升了位置信息的获取效率,进而提升了对智能家电进行调整控制的反应速度,且避免了用户图像的拍摄,进而可以避免对用户隐私的暴露。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智能家电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智能家电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智能家电的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智能家电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实现,而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加透彻和完整地理解本公开。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的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作用,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应当理解,本公开的方法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个步骤可以按照不同的顺序执行,和/或并行执行。此外,方法实施方式可以包括附加的步骤和/或省略执行示出的步骤。本公开的范围在此方面不受限制。
本文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变形是开放性包括,即“包括但不限于”。术语“基于”是“至少部分地基于”。术语“一个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实施例”;术语“另一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另外的实施例”;术语“一些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些实施例”。其他术语的相关定义将在下文描述中给出。
需要注意,本公开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概念仅用于对不同的装置、模块或单元进行区分,并非用于限定这些装置、模块或单元所执行的功能的顺序或者相互依存关系。
需要注意,本公开中提及的“一个”、“多个”的修饰是示意性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除非在上下文另有明确指出,否则应该理解为“一个或多个”。
本公开实施方式中的多个装置之间所交互的消息或者信息的名称仅用于说明性的目的,而并不是用于对这些消息或信息的范围进行限制。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智能家电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在智能家电的作用区域存在人员时,对智能家电进行对应的调整控制的情况,该方法可以由智能家电的控制装置来执行,该装置可以通过软件和/或硬件实现,并一般可以集成在智能家电上,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10、实时获取目标监控区域内的光强变化信息;所述目标监控区域为智能家电的作用区域。
目标监控区域,为监控设备可覆盖区域中智能家电的作用区域,例如,智能空调的作用区域;本发明实施例中,当需要进行控制的智能家电确定后,其对应的目标监控区域也可以确定;通过根据需要调整控制的智能家电,预先确定可监控区域中的目标监控区域,可以实时获取目标监控区域的信息变化,进而可以提升信息获取的速度与准确度。
光强变化信息,为目标监控区域内,当前时刻各位置点的发光强度与前一时刻各对应位置点的发光强度的差值;特别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记录前一时刻与当前时刻目标监控区域内各位置点的发光强度;若当前时刻与前一时刻相比,各位置点的发光强度未发生变化,即差值为零,则可以不记录各位置点的位置信息与光强变化信息;而若当前时刻与前一时刻相比,存在位置点的发光强度发生变化,则记录对应位置点的位置信息以及光强变化信息。通过获取目标监控区域内的光强变化信息,并根据光强变化信息判断当前目标监控区域内是否有遮挡物体进入,也即判断当前目标监控区域是否存在人员进入,可实现对人员信息的准确判断。
智能家电,为能够自动感知住宅空间状态、家电自身状态和家电服务状态,以及能够自动控制和接收住宅用户在住宅内或远程的控制指令的家电设备;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智能家电可以包括:智能窗帘,智能空调、智能电扇、智能音视频播放器以及智能电灯;其中,智能窗帘,是指带有一定自我反应、调节和控制功能的窗帘,可根据室内环境实现窗帘的智能控制;智能空调,是指具有自动调节功能的空调,可以根据外界环境自动调节空调的运行状态(例如,设定温度、空调模式以及出风角度);智能电扇,是指具有自动控制功能的风扇,可以通过传感设备感知外界环境,进而根据环境自动调节风扇运行状态;智能音视频播放器,是指可以根据用户的语音控制命令自动播放音视频的播放器,可以根据环境信息向用户发送对应的提示信息;智能电灯,是指可以根据环境(例如,亮度)智能调节参数的照明设备,例如,在检测到有人员进入监测区域时,开启照明;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智能家电的类型不作限定。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实时获取目标监控区域内的光强变化信息,包括:通过至少一个动态视觉传感器,实时获取目标监控区域内的光强变化信息;其中,光强变化信息包括事件地址和事件发生时间,一个事件地址与动态视觉传感器所关联的二维图像中的一个像素点匹配。其中,动态视觉传感器(Dynamic Vision Sensor,DVS),是一种基于地址-事件表达的传感器,通过对光强变化信息进行检测,以输出光强发生变化像素的地址和光强变化信息,可以实现对场景变化的实时动态响应;通过采用动态视觉传感器对目标监控区域进行监测,以获取对应的光强变化信息,避免了依次获取每一帧图像内的每个像素信息,降低了需要采集与处理的数据量,提升了数据获取与处理的速度,进而提升了智能家电的调整速度。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动态视觉传感器采集得到的光强变化信息的形式可以为(X,Y,P,T);其中,“X,Y”为事件地址,“P”为4值事件输出(包括第一位符号位),“T”为事件产生的时间。一个事件地址与动态视觉传感器所关联的二维图像中的一个像素点匹配,是指该事件地址对应于基准彩色图像中的一个像素位置,“X,Y”可以分别为基准彩色图像中的行、列位置,“P”为实时光强变化量的具体数值,“T”为该实时光强变化量的生成时间;其中,二维图像,为目标监控区域对应的固定尺寸的图像。通过采用动态视觉传感器,对目标监控区域的光强变化进行实时监控,可以实现对场景变化的实时准确响应,且降低了数据采集与处理量,提升了检测速度。
S120、根据所述光强变化信息,在所述目标监控区域内进行人体轮廓的识别。
人体轮廓,为人体的外周边缘图像;通过比较待检测物体的轮廓信息与人体轮廓,可判断待检测物体是否为人员。具体的,在获取到光强变化信息后,根据各事件地址,获取当前时刻对应的场景图像;并将场景图像中的轮廓信息与人体轮廓进行对比,以判断当前场景图像中是否包括人员;通过根据光强变化信息对人体轮廓进行识别,可以实现对当前目标监控区域内是否存在人员的准确判断。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光强变化信息,在所述目标监控区域内进行人体轮廓的识别,可以包括:如果实时接收的各光强变化信息中,事件发生时间位于短时区间内的目标光强变化信息大于或等于预设的数量阈值,则将各目标光强变化信息的事件地址映射至所述二维图像中,得到映射结果图像;在所述映射结果图像中,进行连通域识别,并根据识别得到的至少一个连通域的连通形状,进行人体轮廓的识别。
具体的,若在较短的时间区间(例如,1秒)内获取到较多数量的光强变化信息,则可以确定在该时间区间内,当前目标监控区域中存在运动物体。进而可以将该时间区间内接收的各光强变化信息确定为目标光强变化信息,并可以将上述各目标光强变化信息确定为目标事件地址,最后,将上述各目标事件地址映射至二维图像中。
可选的,可将二维图像中各目标事件地址对应的像素点设置为同一像素值,例如,将各目标事件地址对应像素点的像素值设置为255,将二维图像中其余像素点的像素值设置为0,以实现对各目标光强变化信息的映射,进而得到映射结果图像。通过对各光强变化信息进行短时区间内变化数量的判断,可以准确获取与运动物体对应的目标光强变化信息,进而可以降低环境噪声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以达到减低误判断的概率的效果。
进一步的,在映射结果图像中,对各事件地址对应的像素点进行连通域识别,并根据获取的连通性状,实现对人体轮廓的识别。其中,连通域,是指由图像中具有相同像素值,且位置相邻的像素点组成的图像区域;
对应的,连通域识别,即通过检测图像中的连通域,以获取对应的连通性状,并通过连通性状与目标物体轮廓的对比,以实现对目标物体的识别。通过在映射结果图像中采用连通域识别,以进行对人体轮廓的识别,实现了对人体轮廓的准确识别。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根据识别得到的至少一个连通域的连通形状,进行人体轮廓的识别,可以包括:将各所述通域的连通形状分别输入至预先训练的人体轮廓识别模型中,获取所述人体轮廓识别模型输出的人体轮廓识别结果;其中,所述人体轮廓识别模型使用在不同拍摄位置拍摄得到的,不同身形以及不同姿态的人员的轮廓图像训练得到。
具体的,基于机器学习算法建立初始人体轮廓识别模型;并获取在不同拍摄位置拍摄得到的,不同身形以及不同姿态(例如,站立,端坐以及面向角度)的人员的轮廓图像作为训练样本,对初始人体轮廓识别模型进行训练,以获取训练完成的人体轮廓识别模型;其中,人体轮廓识别模型,其输入为轮廓图像,输出为针对输入轮廓图像的识别结果,所述识别结果可以具体包括:为人体轮廓,或者不为人体轮廓。通过采用预先训练的人体轮廓识别模型对连通域的连通性状进行识别,可以实现对人体轮廓的准确识别,同时还可以实现对人体姿态的识别。
S130、在根据人体轮廓识别结果确定所述目标监控区域内包括有至少一个人员时,确定与各所述人员对应的目标位置描述信息。
目标位置描述信息,为描述各人员所处空间位置的数据信息;具体的,在根据光强变化信息,确定当前目标监控区域对应的拍摄图像中包含人体轮廓时,即目标监控区域存在人员进入或运动,可以通过预先建立的坐标系确定人体轮廓对应的位置信息,也即各人员对应的目标位置描述信息。
其中,所述位置描述信息可以为该人员相对于该智能家电的距离以及朝向,也可以为该人员在实际地理空间中的位置信息,以及相对于某一参考方向的角度,本实施例对此并不进行限制。
通过根据人体轮廓在二维图像的位置信息,确定各人员对应的目标位置描述信息,实现了人员对应位置信息的准确获取;进而根据人员对应的位置信息,对智能家电进行针对性的调整控制,可以实现对智能家电的准确控制,极大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确定与各人员对应的目标位置描述信息之后,还可以包括:连续获取一定时间内的目标位置描述信息,以确定对应人员在目标监控区域内的运动轨迹,并对接下来运动轨迹进行预测,进而根据预测运动轨迹,对智能家电运行状态进行预先调整。通过获取对应人员的预测运动轨迹,实现了对智能家电的预先调整,进一步提升了智能家电的智能程度,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体验。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在根据人体轮廓识别结果确定所述目标监控区域内包括有至少一个人员时,确定与各所述人员对应的目标位置描述信息,可以包括:
根据识别到的人体轮廓在所述二维图像中的图像位置,以及二维图像的图像坐标系与空间坐标系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与识别到的人体轮廓对应的人员的目标位置描述信息。空间坐标系,为通过以定点为原点作三条互相垂直,且一般具有相同的长度单位的三条坐标轴(x、y和z轴),并将x和y轴配置于水平面上,z轴作为铅垂线形成的坐标系;其中,坐标轴的数量对应事物所处空间的维度;通过空间坐标系,可获取目标事物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信息。具体的,根据人体轮廓在二维图像中的图像位置,获取人体轮廓的二维位置信息,进而根据二维图像的图像坐标系与空间坐标系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与人体轮廓的二维位置信息对应的三维空间位置信息,并将获取的三维空间位置信息确定为对应人员的位置描述信息。通过获取对应人员的空间位置信息,可以更加精确地确定对应人员在目标监控区域中所处的位置,可以进一步提升对智能家电进行控制调整的准确度。
S140、根据所述目标位置描述信息,对所述智能家电的运行参数进行调整控制。
具体的,在获取到各人员与目标监控区域对应的目标位置描述信息,即确定了各人员在目标监控区域中所处的位置后,根据各人员所处的位置,对智能家电的运行状态进行调整,例如,智能家电为扫地机器人,在获取到人员位置时,自动调整运行轨迹,以避免对人员造成冲撞;通过根据目标位置描述信息,对智能家电的运行参数进行对应的调整控制,进而实现对智能家电的运行状态的适应性调整,实现了对智能家电的自动控制,提升了用户体验。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获取与识别到的人体轮廓对应的人员的目标位置描述信息之后,还可以包括:根据识别到的人体轮廓的轮廓形状,获取与识别到的人体轮廓对应的人员的目标姿态描述信息。
相应的,所述根据所述目标位置描述信息,对所述智能家电的运行参数进行调整控制,可以包括:根据所述目标位置描述信息以及所述目标姿态描述信息,对所述智能家电的运行参数进行调整控制。
其中,目标姿态描述信息,为描述人体姿态的信息,例如,站姿、卧姿、坐姿以及走姿等人体姿态。具体的,在根据人体轮廓的轮廓形状,获取对应的目标位置信息的同时,可以获取人员对应的姿态信息,即确定当前人员对应的姿态;并根据目标位置描述信息和目标姿态描述信息,对智能家电的运行参数进行调整。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预先训练人体姿态识别模型,该人体姿态识别模型的输入人体的轮廓形状,输出为与该轮廓形状匹配的姿态描述信息。
在一个具体的例子中,智能家电具体为智能空调,如果获取到智能空调作用范围内出现的人员的位置描述信息,并同时确定该人员处于站姿,则可以在左右调整出风方向的同时,适当向下调整出风方向,可以实现对智能家电更加准确的控制,以使智能家电作用区域内的人员,达到最佳的使用体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实时获取目标监控区域内的光强变化信息;并根据光强变化信息,在目标监控区域内进行人体轮廓的识别;在根据人体轮廓识别结果确定目标监控区域内包括有至少一个人员时,确定与各人员对应的目标位置描述信息;并根据目标位置描述信息,对智能家电的运行参数进行调整控制;实现了人员位置信息的准确获取,进而实现了对智能家电的准确控制;同时通过对人体轮廓的识别,确定人员对应的位置信息,减少了需要采集和处理的数据量,提升了位置信息的获取效率,进而提升了对智能家电进行调整控制的反应速度,且避免了用户图像的直接拍摄,进而避免了用户隐私的暴露。
实施例二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智能家电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具体化,在本实施例中,根据目标位置描述信息以及目标姿态描述信息,对智能家电的运行参数进行调整控制,该方法具体包括:
S210、实时获取目标监控区域内的光强变化信息;所述目标监控区域为智能家电的作用区域。
S220、根据所述光强变化信息,在所述目标监控区域内进行人体轮廓的识别。
S230、根据识别到的人体轮廓在所述二维图像中的图像位置,以及二维图像的图像坐标系与空间坐标系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与识别到的人体轮廓对应的人员的目标位置描述信息。
S240、根据识别到的人体轮廓的轮廓形状,获取与识别到的人体轮廓对应的人员的目标姿态描述信息。
S250、获取与所述智能家电的家电类型匹配的标准运行参数配置表,其中,所述标准运行参数配置表中记录有与设定家电类型对应的位置描述信息、姿态描述信息以及标准运行参数三者之间的映射关系。
标准运行参数,为不同情况下,各智能家电对应的最佳运行参数,与智能家电的家电类型一一对应;标准参数配置表,为记录不同位置描述信息、不同姿态描述信息和对应的智能家电的标准运行参数的表格文件;其中,一种家电类型对应一个标准运行参数配置表。
具体的,预先配置各类型智能家电对应的标准运行参数配置表,在获取到当前需要调整控制的智能家电后,获取当前智能家电对应的家电类型,并根据获取的家电类型获取匹配的标准运行参数配置表;通过预先配置各家电类型对应的标准运行参数配置表,实现了对各智能家电对应的标准运行参数的获取。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与所述智能窗帘对应的标准运行参数可以包括下述至少一项:智能窗帘的开闭状态、窗帘闭合程度;与所述智能空调对应的标准运行参数可以包括下述至少一项:智能空调的开关状态、出风类型、出风方向以及出风强度;与所述智能电扇对应的标准运行参数可以包括下述至少一项:智能电扇的开关状态、风力档位以及是否扫风;与所述智能音频播放器对应的标准运行参数可以包括下述至少一项:智能音频播放器的开关状态、音量强度;与所述智能电灯对应的标准运行参数可以包括下述至少一项:智能电灯的开关状态,光源颜色以及光源亮度。具体的,不同类型的智能家电对应不同的标准运行参数,通过根据家电类型获取对应的标准运行参数,可以提升获取的运行参数的准确度。
S260、查询所述标准运行参数配置表,获取与所述目标位置描述信息以及所述目标姿态描述信息共同匹配的标准运行参数。
具体的,在获取到与当前智能家电对应的标准运行参数配置表后,根据目标位置描述信息和目标姿态描述信息,在对应的标准运行参数配置表中进行查找,以获取匹配的映射关系,进而获取当前状况下对应的标准运行参数;通过同时根据目标位置描述信息和目标姿态描述信息获取匹配的标准运行参数,可进一步提升获取的运行参数的准确度。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查询标准运行参数配置表,获取与目标位置描述信息以及目标姿态描述信息共同匹配的标准运行参数,可以包括:首先根据目标位置描述信息,在标准运行参数配置表中获取匹配的映射关系,若仅获取到一个映射关系,则直接将当前映射关系中的标准运行参数作为匹配的标准运行参数;若获取到多个映射关系,则根据目标姿态描述信息在多个映射关系中确定最终匹配的映射关系,并将当前映射关系中的标准运行参数作为当前智能家电对应的标准运行参数。通过上述方法,可以提升获取匹配运行参数的速度。
S270、获取与所述智能家电匹配的当前运行参数,并根据所述当前运行参数与所述标准运行参数之间的差异值,确定调整控制参数。
具体的,标准运行参数为当前状态下的最优运行参数,故应根据标准运行参数,对当前的运行参数进行调整,以使智能家电的运行状态符合标准运行参数;调整控制参数,即各运行参数对应的调整值,也即当前各运行参数与标准运行参数之间的差值。通过获取当前运行参数和标准运行参数,实现了调整控制参数的获取。
S280、根据所述调整控制参数,生成至少一项调整控制指令,对所述智能家电进行调整控制。
调整控制指令,为针对智能家电的运行参数进行调整的命令信息,包括需要调整的运行参数的名称以及调整的数值。具体的,在获取到调整控制参数后,根据需要进行调整的运行参数生成对应的调整控制指令;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一项调整控制指令可以对应一项调整控制参数,一项调整控制命令也可以对应多项调整控制参数。进一步的,根据生成的调整控制指令,对智能家电进行对应的调整控制,实现了对智能家电的准确控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根据识别到的人体轮廓的轮廓形状,获取与识别到的人体轮廓对应的人员的目标姿态描述信息后;获取与智能家电的家电类型匹配的标准运行参数配置表,并查询标准运行参数配置表,获取与目标位置描述信息以及目标姿态描述信息共同匹配的标准运行参数;进而获取与智能家电匹配的当前运行参数,并根据当前运行参数与标准运行参数之间的差异值,确定调整控制参数;最终根据调整控制参数,生成至少一项调整控制指令,实现对智能家电的调整控制;实现了对智能家电的准确控制,减少了需要采集和处理的数据量,提升了位置信息的获取效率,进而提升了对智能家电进行调整控制的反应速度,且避免了用户图像的拍摄,避免了用户隐私的暴露;同时通过查询标准运行参数配置表,进而确定调整控制参数,提升了获取调整控制参数的速度,进而进一步提升了对智能家电进行控制的速度。
实施例三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所提供的一种智能家电的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该装置具体包括:信息获取模块310、轮廓识别模块320、信息确定模块330和参数控制模块340;
信息获取模块310,用于实时获取目标监控区域内的光强变化信息;所述目标监控区域为智能家电的作用区域;
轮廓识别模块320,用于根据所述光强变化信息,在所述目标监控区域内进行人体轮廓的识别;
信息确定模块330,用于在根据人体轮廓识别结果确定所述目标监控区域内包括有至少一个人员时,确定与各所述人员对应的目标位置描述信息;
参数控制模块340,用于根据所述目标位置描述信息,对与所述智能家电的运行参数进行调整控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实时获取目标监控区域内的光强变化信息;并根据光强变化信息,在目标监控区域内进行人体轮廓的识别;在根据人体轮廓识别结果确定目标监控区域内包括有至少一个人员时,确定与各人员对应的目标位置描述信息;根据目标位置描述信息,对智能家电的运行参数进行调整控制;实现了人员位置信息的准确获取,进而实现了对智能家电的准确控制;同时通过对人体轮廓的识别,确定人员对应的位置信息,减少了需要采集和处理的数据量,提升了位置信息的获取效率,进而提升了对智能家电进行调整控制的反应速度,且避免了用户图像的拍摄,避免了用户隐私的暴露。
可选的,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信息获取模块310,具体用于通过至少一个动态视觉传感器,实时获取目标监控区域内的光强变化信息;其中,光强变化信息包括事件地址和事件发生时间,一个事件地址与动态视觉传感器所关联的二维图像中的一个像素点匹配。
可选的,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轮廓识别模块320,包括:
图像获取单元,用于如果实时接收的各光强变化信息中,事件发生时间位于短时区间内的目标光强变化信息大于或等于预设的数量阈值,则将各目标光强变化信息的事件地址映射至所述二维图像中,得到映射结果图像;
轮廓识别单元,用于在所述映射结果图像中,进行连通域识别,并根据识别得到的至少一个连通域的连通形状,进行人体轮廓的识别。
可选的,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轮廓识别单元,具体用于将各所述通域的连通形状分别输入至预先训练的人体轮廓识别模型中,获取所述人体轮廓识别模型输出的人体轮廓识别结果;其中,所述人体轮廓识别模型使用在不同拍摄位置拍摄得到的,不同身形以及不同姿态的人员的轮廓图像训练得到。
可选的,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信息确定模块330,包括:
第一信息获取单元,用于根据识别到的人体轮廓在所述二维图像中的图像位置,以及二维图像的图像坐标系与空间坐标系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与识别到的人体轮廓对应的人员的位置描述信息。
可选的,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信息确定模块330,还包括:
第二信息获取单元,用于根据识别到的人体轮廓的轮廓形状,获取与识别到的人体轮廓对应的人员的目标姿态描述信息。
可选的,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参数控制模块340,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目标位置描述信息以及所述目标姿态描述信息,对所述智能家电的运行参数进行调整控制。
可选的,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参数控制模块340,包括:
配置表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与所述智能家电的家电类型匹配的标准运行参数配置表,其中,所述标准运行参数配置表中记录有与设定家电类型对应的位置描述信息、姿态描述信息以及标准运行参数三者之间的映射关系;
参数获取单元,用于查询所述标准运行参数配置表,获取与所述目标位置描述信息以及所述目标姿态描述信息共同匹配的标准运行参数;
调整控制参数确定单元,用于获取与所述智能家电匹配的当前运行参数,并根据所述当前运行参数与所述标准运行参数之间的差异值,确定调整控制参数;
指令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调整控制参数,生成至少一项调整控制指令,对所述智能家电进行调整控制。
可选的,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智能家电包括下述至少一项:智能窗帘,智能空调、智能电扇、智能音视频播放器以及智能电灯;与所述智能窗帘对应的标准运行参数包括下述至少一项:智能窗帘的开闭状态、窗帘闭合程度;与所述智能空调对应的标准运行参数包括下述至少一项:智能空调的开关状态、出风类型、出风方向以及出风强度;与所述智能电扇对应的标准运行参数包括下述至少一项:智能电扇的开关状态、风力档位以及是否扫风;与所述智能音频播放器对应的标准运行参数包括下述至少一项:智能音频播放器的开关状态、音量强度;与所述智能电灯对应的标准运行参数包括下述至少一项:智能电灯的开关状态,光源颜色以及光源亮度。
上述装置可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智能家电的控制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未在本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实施例四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智能家电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示例性智能家电12的框图。图4显示的智能家电12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4所示,智能家电12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智能家电12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或者处理单元16,存储器28,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存储器28和处理单元16)的总线18。
总线18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器总线或者存储器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器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举例来说,这些体系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SA)总线,微通道体系结构(MAC)总线,增强型ISA总线、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ESA)局域总线以及外围组件互连(PCI)总线。
智能家电12典型地包括多种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这些介质可以是任何能够被智能家电12访问的可用介质,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介质,可移动的和不可移动的介质。
存储器28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形式的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30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器32。智能家电12可以进一步包括其它可移动/不可移动的、易失性/非易失性计算机系统存储介质。仅作为举例,存储系统34可以用于读写不可移动的、非易失性磁介质(图4未显示,通常称为“硬盘驱动器”)。尽管图4中未示出,可以提供用于对可移动非易失性磁盘(例如“软盘”)读写的磁盘驱动器,以及对可移动非易失性光盘(例如CD-ROM,DVD-ROM或者其它光介质)读写的光盘驱动器。在这些情况下,每个驱动器可以通过一个或者多个数据介质接口与总线18相连。存储器28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具有一组(例如至少一个)程序模块,这些程序模块被配置以执行本发明各实施例的功能。
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42的程序/实用工具40,可以存储在例如存储器28中,这样的程序模块42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程序模块42通常执行本发明所描述的实施例中的功能和/或方法。
智能家电12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14(例如键盘、指向设备、显示器24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智能家电12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智能家电12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22进行。并且,智能家电12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2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所示,网络适配器20通过总线18与智能家电12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智能家电12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处理单元16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28中的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例如实现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家电的控制方法。也即:实时获取目标监控区域内的光强变化信息;所述目标监控区域为智能家电的作用区域;根据所述光强变化信息,在所述目标监控区域内进行人体轮廓的识别;在根据人体轮廓识别结果确定所述目标监控区域内包括有至少一个人员时,确定与各所述人员对应的目标位置描述信息;根据所述目标位置描述信息,对所述智能家电的运行参数进行调整控制。
实施例五
本发明实施例五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述的智能家电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
实时获取目标监控区域内的光强变化信息;所述目标监控区域为智能家电的作用区域;
根据所述光强变化信息,在所述目标监控区域内进行人体轮廓的识别;
在根据人体轮廓识别结果确定所述目标监控区域内包括有至少一个人员时,确定与各所述人员对应的目标位置描述信息;
根据所述目标位置描述信息,对所述智能家电的运行参数进行调整控制。
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的介质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文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1)

1.一种智能家电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实时获取目标监控区域内的光强变化信息;所述目标监控区域为智能家电的作用区域;
根据所述光强变化信息,在所述目标监控区域内进行人体轮廓的识别;
在根据人体轮廓识别结果确定所述目标监控区域内包括有至少一个人员时,确定与各所述人员对应的目标位置描述信息;
根据所述目标位置描述信息,对所述智能家电的运行参数进行调整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时获取目标监控区域内的光强变化信息,包括:
通过至少一个动态视觉传感器,实时获取目标监控区域内的光强变化信息;
其中,光强变化信息包括事件地址和事件发生时间,一个事件地址与动态视觉传感器所关联的二维图像中的一个像素点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光强变化信息,在所述目标监控区域内进行人体轮廓的识别,包括:
如果实时接收的各光强变化信息中,事件发生时间位于短时区间内的目标光强变化信息大于或等于预设的数量阈值,则将各目标光强变化信息的事件地址映射至所述二维图像中,得到映射结果图像;
在所述映射结果图像中,进行连通域识别,并根据识别得到的至少一个连通域的连通形状,进行人体轮廓的识别。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识别得到的至少一个连通域的连通形状,进行人体轮廓的识别,包括:
将各所述通域的连通形状分别输入至预先训练的人体轮廓识别模型中,获取所述人体轮廓识别模型输出的人体轮廓识别结果;
其中,所述人体轮廓识别模型使用在不同拍摄位置拍摄得到的,不同身形以及不同姿态的人员的轮廓图像训练得到。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根据人体轮廓识别结果确定所述目标监控区域内包括有至少一个人员时,确定与各所述人员对应的目标位置描述信息,包括:
根据识别到的人体轮廓在所述二维图像中的图像位置,以及二维图像的图像坐标系与空间坐标系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与识别到的人体轮廓对应的人员的目标位置描述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与识别到的人体轮廓对应的人员的目标位置描述信息之后,还包括:
根据识别到的人体轮廓的轮廓形状,获取与识别到的人体轮廓对应的人员的目标姿态描述信息;
所述根据所述目标位置描述信息,对所述智能家电的运行参数进行调整控制,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位置描述信息以及所述目标姿态描述信息,对所述智能家电的运行参数进行调整控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位置描述信息以及所述目标姿态描述信息,对所述智能家电的运行参数进行调整控制,包括:
获取与所述智能家电的家电类型匹配的标准运行参数配置表,其中,所述标准运行参数配置表中记录有与设定家电类型对应的位置描述信息、姿态描述信息以及标准运行参数三者之间的映射关系;
查询所述标准运行参数配置表,获取与所述目标位置描述信息以及所述目标姿态描述信息共同匹配的标准运行参数;
获取与所述智能家电匹配的当前运行参数,并根据所述当前运行参数与所述标准运行参数之间的差异值,确定调整控制参数;
根据所述调整控制参数,生成至少一项调整控制指令,对所述智能家电进行调整控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智能家电包括下述至少一项:智能窗帘,智能空调、智能电扇、智能音视频播放器以及智能电灯;
与所述智能窗帘对应的标准运行参数包括下述至少一项:智能窗帘的开闭状态、窗帘闭合程度;
与所述智能空调对应的标准运行参数包括下述至少一项:智能空调的开关状态、出风类型、出风方向以及出风强度;
与所述智能电扇对应的标准运行参数包括下述至少一项:智能电扇的开关状态、风力档位以及是否扫风;
与所述智能音频播放器对应的标准运行参数包括下述至少一项:智能音频播放器的开关状态、音量强度;
与所述智能电灯对应的标准运行参数包括下述至少一项:智能电灯的开关状态,光源颜色以及光源亮度。
9.一种智能家电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实时获取目标监控区域内的光强变化信息;所述目标监控区域为智能家电的作用区域;
轮廓识别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光强变化信息,在所述目标监控区域内进行人体轮廓的识别;
信息确定模块,用于在根据人体轮廓识别结果确定所述目标监控区域内包括有至少一个人员时,确定与各所述人员对应的目标位置描述信息;
参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位置描述信息,对与所述智能家电的运行参数进行调整控制。
10.一种智能家电,其特征在于,包括:
动态视觉传感器,用于获取实时获取目标监控区域内的光强变化信息;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的智能家电的控制方法。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的智能家电的控制方法。
CN202110258516.6A 2021-03-09 2021-03-09 一种智能家电的控制方法、装置、智能家电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300989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58516.6A CN113009897A (zh) 2021-03-09 2021-03-09 一种智能家电的控制方法、装置、智能家电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58516.6A CN113009897A (zh) 2021-03-09 2021-03-09 一种智能家电的控制方法、装置、智能家电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09897A true CN113009897A (zh) 2021-06-22

Family

ID=764036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58516.6A Pending CN113009897A (zh) 2021-03-09 2021-03-09 一种智能家电的控制方法、装置、智能家电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0989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90923A (zh) * 2022-11-17 2023-02-03 深圳市谷奇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光纤传感器的体征分布式监测方法和系统
CN115798401A (zh) * 2023-02-09 2023-03-14 深圳市宏普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mini-LED智能调控方法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169067A1 (en) * 2007-12-26 2009-07-02 Altek Corporation Face detection and tracking method
CN102831378A (zh) * 2011-06-14 2012-12-19 株式会社理光 人的检测和跟踪方法与系统
CN109040711A (zh) * 2018-09-26 2018-12-18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采集方法、监控方法和图像传感器
CN110585551A (zh) * 2019-09-24 2019-12-20 喜临门家具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睡眠分期的灯光唤醒控制系统
CN111339831A (zh) * 2020-01-23 2020-06-26 深圳市大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照明灯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11487889A (zh) * 2020-05-08 2020-08-04 北京金山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智能设备的方法、装置、设备、控制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1685636A (zh) * 2020-03-19 2020-09-22 广东蓝水花智能电子有限公司 电器智能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2097374A (zh) * 2020-09-16 2020-12-1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2308087A (zh) * 2020-11-03 2021-02-0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动态视觉传感器的一体化成像识别系统和方法
CN112415964A (zh) * 2020-11-13 2021-02-26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家电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432328A (zh) * 2020-11-23 2021-03-0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的控制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169067A1 (en) * 2007-12-26 2009-07-02 Altek Corporation Face detection and tracking method
CN102831378A (zh) * 2011-06-14 2012-12-19 株式会社理光 人的检测和跟踪方法与系统
CN109040711A (zh) * 2018-09-26 2018-12-18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采集方法、监控方法和图像传感器
CN110585551A (zh) * 2019-09-24 2019-12-20 喜临门家具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睡眠分期的灯光唤醒控制系统
CN111339831A (zh) * 2020-01-23 2020-06-26 深圳市大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照明灯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11685636A (zh) * 2020-03-19 2020-09-22 广东蓝水花智能电子有限公司 电器智能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1487889A (zh) * 2020-05-08 2020-08-04 北京金山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智能设备的方法、装置、设备、控制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2097374A (zh) * 2020-09-16 2020-12-1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2308087A (zh) * 2020-11-03 2021-02-0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动态视觉传感器的一体化成像识别系统和方法
CN112415964A (zh) * 2020-11-13 2021-02-26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家电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432328A (zh) * 2020-11-23 2021-03-0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的控制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90923A (zh) * 2022-11-17 2023-02-03 深圳市谷奇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光纤传感器的体征分布式监测方法和系统
CN115690923B (zh) * 2022-11-17 2024-02-02 深圳市谷奇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光纤传感器的体征分布式监测方法和系统
CN115798401A (zh) * 2023-02-09 2023-03-14 深圳市宏普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mini-LED智能调控方法
CN115798401B (zh) * 2023-02-09 2023-04-11 深圳市宏普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mini-LED智能调控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57223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ser detection, identification, and localization within a defined space
CN109003303B (zh) 基于语音和空间物体识别及定位的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Choi et al. Review of vision-based occupant information sensing systems for occupant-centric control
CN105760824A (zh) 一种运动人体跟踪方法和系统
CN113009897A (zh) 一种智能家电的控制方法、装置、智能家电及存储介质
JP2004510363A (ja) センサおよびイメージングシステム
CN108131808B (zh) 基于分级手势识别的空调控制装置及方法
US1044485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in a monitoring space
WO2020202865A1 (ja) 人検出装置および人検出方法
WO2022091577A1 (ja)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
JP2023041931A (ja) 評価装置、評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0602197A (zh) 物联网控制装置和方法、电子设备
US10540542B2 (en) Monitoring
US20190272738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eventing false alarms due to display images
CN111240217A (zh) 状态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721232B (zh) 目标对象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WO2023076831A1 (en) Extrinsic camera calibration using calibration object
KR20050052657A (ko) 비젼기반 사람 검출방법 및 장치
CN115830280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18203325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rmining occupancy from images
CN112598738B (zh)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人物定位方法
Liu et al. Gesture recognition based on Kinect
US11375275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using lip sequences to control operations of a device
CN111819841B (zh)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14187650A (zh) 动作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62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