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06138A - 一种装配式d型综合管廊及其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装配式d型综合管廊及其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06138A
CN113006138A CN202110298714.5A CN202110298714A CN113006138A CN 113006138 A CN113006138 A CN 113006138A CN 202110298714 A CN202110298714 A CN 202110298714A CN 113006138 A CN113006138 A CN 1130061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c plate
bottom plate
pipe gallery
side arc
connecting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9871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06138B (zh
Inventor
李安铨
钟阳光
欧劲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gyi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gyi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gyi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gyi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29871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0613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061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061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061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061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9/00Independent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Retaining walls
    • E02D29/10Tunnels or galle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house conduits, e.g. oil pipe-lines, sewer pipes ; Making conduits in situ, e.g. of concrete ; Casings, i.e. manhole shafts, access or inspection chambers or coverings of boreholes or narrow wel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9/00Independent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Retaining walls
    • E02D29/16Arrangement or construction of joints in foundation struc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Supports For Pi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装配式D型综合管廊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多个相连的管廊节模块,所述管廊节模块包括底板、侧弧板和上弧板,所述底板的两侧分别与一所述侧弧板的下侧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上弧板的两侧分别与一所述侧弧板的上侧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固柱,且所述加固柱的下端靠近所述底板的中部方向倾斜设置。本申请通过将管廊节模块划分为多个相拼接的预制构件,各预制构件的尺寸较小,能够减少运输和吊装成本;并且通过加固柱以连接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从而起到对预制构件之间连接节点的加固,从而提高管廊节模块的整体结构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装配式D型综合管廊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综合管廊施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配式D型综合管廊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综合管廊,就是地下城市管道综合走廊,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
综合管廊的施工方法无外乎预制拼装和支模现浇的方式。支模现浇非常简单,就是根据管廊的实际断面大小、扎钢筋笼、支设模版、再浇筑混凝土。
预制拼装就是在预制厂根据管廊断面大小及吊装、运输设备的能力将管廊划分成一定长度的节段进行预制,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安装。
虽然预制混凝土管廊由于在质量、经济、环保等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但是,因综合管廊的断面尺寸都比较大,重量大,而导致现场吊装难度大,这样预制难度大、对现场吊装设备的要求高,导致施工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为了降低施工成本,本申请提供一种装配式D型综合管廊及其施工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装配式D型综合管廊,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装配式D型综合管廊,包括多个相连的管廊节模块,所述管廊节模块包括底板、侧弧板和上弧板,所述底板的两侧分别与一所述侧弧板的下侧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上弧板的两侧分别与一所述侧弧板的上侧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固柱,且所述加固柱的下端靠近所述底板的中部方向倾斜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通过将管廊节模块划分为多个相拼接的预制构件,各预制构件(底板、侧弧板和上弧板)的尺寸较小,能够减少运输和吊装成本;其次,通过设置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以各预制构件的组装,然后在利用加固柱以连接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从而起到对预制构件之间连接节点的加固,从而提高管廊节模块的整体结构强度;并且D型的管廊节模块的承载能力较强,而加固件倾斜设置还能适用于D型管廊节模块的连接节点的位置,从而对于上下的连接节点进行有效加固,同时倾斜加固柱还分解管廊节模块的受压力,使得该受压力分解成对底板的水平挤压力,从而更进一步提高了管廊节模块的承载能力。
可选的,还包括用于承载所述管廊节模块的基底,所述基底上设有沿所述管廊节模块连接方向设置的导轨,所述底板的底面的两侧均设有与所述导轨配合的滑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导轨和滑条的配合,以辅助直线纠偏,能够提高管廊节模块之间连接的直线度,从而提高管廊节模块之间的安装精度。
可选的,所述滑条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正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条起到承载第一连接件和加固件的作用力的作用,其能够将来自加固件传递至第一连接件上的压力较为直接地传递至基底上,从而减少底板和侧弧板承载过大而剪切断裂的情况发生。
可选的,所述加固柱包括螺纹柱、分别套设在所述螺纹柱两端的第一内螺纹管和第二内螺纹管;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穿杆和固定于第一穿杆中部的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穿杆的两端分别穿设于所述底板的一侧边和所述侧弧板的下侧边,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一内螺纹管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二穿杆和固定于第二穿杆中部的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穿杆的两端分别穿设于所述上弧板的一侧边和所述侧弧板的上侧边,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第二内螺纹管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内螺纹管与连接杆螺纹连接时,其对于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具有拉动力,迫使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相互靠近,而通过第一穿杆和第二穿杆的设置,其能够深入预制构件(底板、侧弧板和上弧板)内部并 “抓住”预制构件,即带动预制构件相互靠近,从而使得管廊节模块内的各预制构件之间具有受压预应力,从而大大减少了各预制构件受外力而崩散脱离的情况发生。
可选的,所述底板的侧边包覆有第一槽型钢,所述侧弧板的下侧边包覆有第二槽型钢,所述第一槽型钢和所述第二槽型钢的上表面均设有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远离另一第一凸块的侧面设有第一导向面,所述第一连接杆空套有第一承压块,所述第一承压块的下表面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两倾斜槽壁分别与一个所述第一导向面贴合;所述螺纹柱的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一承压块的上表面,且所述第一内螺纹管的端面贴合于所述第一承压块的上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来,通过第一承压块同时与第一槽型钢和第二槽型钢的抵接,能够确保加固杆所受的压力能够传递至导轨上,从而减少预制构件的边缘破裂;二来,第一内螺纹管与第一连接杆相旋紧时,第一内螺纹管将对第一承压块施加压力,而该压力通过第一凹槽与第一导向面的配合,分为迫使第一槽型钢和第二槽型钢相互靠近的分力,从而能够起到拉紧底板和侧弧板的作用,从而提高底板和侧弧板的连接强度。
可选的,所述管廊节模块内的所述加固柱设为两个,两个所述加固柱的上端相远离,两个加固柱的下端相靠近,且所述第一穿杆的中部同时固定有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两个所述加固柱的第一内螺纹管分别与一所述第一连接杆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加固柱能够起到综合支承管廊节模块的作用,从而提高了管廊节模块的承载能力。
可选的,相邻两个所述管廊节模块之间的对接缝处设有用于支撑所述侧弧板内侧壁的立式框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提高管廊节模块之间的对接缝的承载能力;并且,立式框架与两个加固柱相配合,以形成对管廊节模块之间的对接缝的三点支承,从而更进一步提高管廊节模块之间的对接缝的承载抗震能力。
可选的,所述加固柱与所述立式框架之间设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同时围绕立式框架、相邻两个所述管廊节模块上的相近的两个加固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钢丝绳,能够将立式框架、两个加固柱这三支承一起捆绑住,因此当这三支承受到压力或振动而相互远离移动时,钢丝绳将阻止该远离趋势,从而提高管廊节模块的承载能力。
可选的,两个所述第二内螺纹管的螺纹旋向相反,所述第二内螺纹管的外壁设有供所述钢丝绳穿过并缠绑打结的绳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其中一个第二内螺纹管受振动而旋松时,该第二内螺旋管将通过绳环带动另一第二内螺纹管旋紧,从而两个第二内螺纹管相互制衡,能够有效减少第二内螺纹管松动的情况发生。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装配式D型综合管廊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施工准备;
S2、垫层清理:将垫层上的垃圾、杂物清理干净;
S3、基底施工:预制成型导轨,然后将导轨安装于垫层上,然后绑扎钢筋,支设模板,浇筑混凝土,形成基底;
S4、吊装底板:吊装底板到达安装位置上空,缓慢下降到基底,调整底板位置,使得底板上的滑条与导轨相配合;
S5、在底板上安装可拆卸工作支架,并在工作支架上挂载手拉葫芦,以便于对后续的侧弧板和上弧板进行安装;
S6、侧弧板和上弧板安装:首先吊装侧弧板,确保侧弧板的底面抵接于所述滑条上表面,然后利用手拉葫芦以拉动侧弧板,使侧弧板下侧边水平抵紧底板的侧边,然后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以完成侧弧板下侧边与底板侧边之间的连接,然后以同样步骤完成另一侧弧板与底板之间的连接;然后吊装上弧板,然后利用手拉葫芦,使得上弧板的侧边向下抵接至侧弧板的上侧边,然后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以完成上弧板的两侧边分别与侧弧板的上侧边的连接;最后安装加固柱,以固定连接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
S7、管廊节模块安装:通过工作支架上挂载的手拉葫芦,以对管廊节模块施加水平拉力,然后带动安装完成的管廊节模块沿导轨方向对接上一段安装完成的管廊节模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安装工作支架,一来,便于对预制构件吊装位置的调整;二来,通过挂载手拉葫芦,能够对侧弧板和上弧板进行拉动,从而对侧弧板与底板之间的预固定,以及上弧板与侧弧板之间的预固定,以及对上弧板施加压力以进行整圆处理;三来,也便于管廊节模块的对接移动。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将管廊节模块划分为多个相拼接的预制构件,各预制构件的尺寸较小,能够减少运输和吊装成本;并且通过加固柱以连接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从而起到对预制构件之间连接节点的加固,从而提高管廊节模块的整体结构强度;并且,倾斜加固柱还分解管廊节模块的受压力,使得该受压力分解成对底板的水平挤压力,从而更进一步提高了管廊节模块的承载能力;
2.通过设置第一承压块同时与第一槽型钢和第二槽型钢的抵接,能够确保加固杆所受的压力能够传递至导轨上,从而减少预制构件的边缘破裂;并且第一内螺纹管将对第一承压块施加的压力通过第一凹槽与第一导向面的配合,分为迫使第一槽型钢和第二槽型钢相互靠近的分力,从而能够起到拉紧底板和侧弧板的作用,从而提高底板和侧弧板的连接强度;
3.通过设置立式框架,能够提高管廊节模块之间的对接缝之间的承载能力;
4.通过安装工作支架,以便于对预制构件吊装位置的调整;并且通过挂载手拉葫芦,能够对侧弧板和上弧板进行拉动,从而对侧弧板与底板之间的预固定,以及上弧板与侧弧板之间的预固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装配式D型综合管廊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两个管廊节模块相连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的用于体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具体结构的爆炸图。
图4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实施例的用于体现钢丝绳绑扎状态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施例的施工流程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1、底板;2、侧弧板;3、上弧板;4、竖板;5、第一连接件;6、第二连接件;7、加固柱;8、立式框架;10、基底;101、导轨;11、滑条;12、第一槽型钢;121、第一凸块;122、第一导向面;20、止水条;21、第二槽型钢;22、第三槽型钢;221、第二凸块;222、第二导向面;23、通槽;31、第四槽型钢;51、第一穿杆;52、第一连接杆;53、第一承压块;531、第一凹槽;61、第二穿杆;62、第二连接杆;63、第二承压块;631、第二凹槽;71、螺纹柱;72、第一内螺纹管;73、第二内螺纹管;81、靠板;82、钢丝绳;83、绳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7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装配式D型综合管廊。参照图1,包括多个相连的管廊节模块和用于承载管廊节模块的基底10,其中基底10上表面设有沿管廊节模块连接方向设置的导轨101,管廊节模块的底面对称设有两个滑条11,滑条11与导轨101配合,以确保相邻管廊节模块相拼接时的直线度。
如图1所示,管廊节模块由多个预制构件组成,具体为,管廊节模块包括水平设置的底板1、竖直固定于底板1中部的竖板4、设于底板1两侧的侧弧板2和位于底板1正上方的上弧板3;其中滑条11固定于底板1的侧边的下部,底板1、两侧弧板2和一上弧板3组合成截面呈“D”字形的结构,其受力较为合理;并且,竖板4的底部与底板1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竖板4的顶部与上弧板3的下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竖板4用于加固D型结构,以提高管廊节模块的承载能力。
如图1、图2所示,底板1的两侧分别与一侧的侧弧板2的下侧通过第一连接件5连接,底板1的两侧边均包覆有第一槽型钢12,侧弧板2的下侧边包覆有第二槽型钢21,第二槽型钢21与第一槽型钢12的开口相背设置,第一槽型钢12和第二槽型钢21起到保护作用,以减少底板1和侧弧板2的连接位置的结构破损;并且,第一槽型钢12和第二槽型钢21之间设有止水条20,以用于减少底板1和侧弧板2的连接处的漏水情况发生。
并且,滑条11同时支撑第一槽型钢12和第二槽型钢21,滑条11与第一槽型钢12的下表面焊接固定。
如图1、图2所示,上弧板3的两侧分别与一侧弧板2的上侧通过第二连接件6连接,侧弧板2的上侧边包覆有第三槽型钢22,上弧板3的两侧边均包覆有第四槽型钢31,并且,第三槽型钢22和第四槽型钢31之间也设有止水条20,以用于减少上弧板3和侧弧板2的连接处的漏水情况发生。
更进一步,第一连接件5和第二连接件6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固柱7,加固柱7对预制构件之间连接节点的加固,从而提高管廊节模块的整体结构强度。
如图2所示,加固柱7倾斜设置,且加固柱7的下端靠近底板1的中部方向;并且管廊节模块内的加固柱7为两个,两个加固柱7的上端相远离,两个加固柱7的下端相靠近,且两个加固柱7的下端同时与一个第一连接件5连接。
如此一来,使加固柱7成为斜撑,以将分解部分管廊节模块所受的压力,从而提高整体结构的承载能力。
如图3所示,加固柱7包括螺纹柱71、分别套设在螺纹柱71两端的第一内螺纹管72和第二内螺纹管73,其中第一内螺纹管72与第二内螺纹管73均与螺纹柱71螺纹连接,并且,管廊节模块内的两个加固柱7上的第二内螺纹管73的螺纹旋向相反。
如图3所示,第一连接件5包括第一穿杆51和两根固定于第一穿杆51中部的第一连接杆52,其中第一穿杆51的一端穿过第一槽型钢12的预留孔并水平插入底板1的一侧边内,第一穿杆51的另一端穿过第二槽型钢21的预留孔并水平插入侧弧板2的下侧边;第一连接杆52插入第一内螺纹管72内,且第一连接杆52与第一内螺纹管72螺纹连接,从而实现第一连接件5与加固柱7的连接。
并且,如图3、图4所示,第一连接杆52空套有第一承压块53,螺纹柱71的轴线垂直于第一承压块53的上表面,且第一内螺纹管72的端面贴合于第一承压块53的上表面;第一槽型钢12和第二槽型钢21的上表面均设有第一凸块121,第一凸块121远离另一第一凸块121的侧面设有第一导向面122,第一承压块53的下表面设有第一凹槽531,第一凹槽531呈“︹”字形,第一凹槽531的两倾斜槽壁分别与一个第一导向面122贴合。
当第一内螺纹管72与第一连接杆52相旋紧时,第一内螺纹管72将对第一承压块53施加向下压力,而该压力通过第一凹槽531与第一导向面122的配合,分为迫使第一槽型钢12和第二槽型钢21相互靠近的分力,从而能够起到拉紧底板1和侧弧板2的作用,从而提高底板1和侧弧板2的连接强度。
如图3所示,第二连接件6包括第二穿杆61和固定于第二穿杆61中部的第二连接杆62,其中第二穿杆61的一端穿过第四槽型钢31的预留孔并插入上弧板3的一侧边,第二穿杆61的另一端穿过第三槽型钢22的预留孔并插入侧弧板2的上侧边内,并且,侧弧板2的上表面靠近自身上侧边的位置开有通槽23,通槽23与第二穿杆61的穿设位置连接,以便于安装上弧板3时,第二穿杆61能够完成上弧板3和侧弧板2的穿设安装。
第二连接杆62插入第二内螺纹管73内,且第二连接杆62与第二内螺纹管73螺纹连接,从而实现第二连接件6与加固柱7的连接。
如图3、图5所示,第二连接杆62空套有第二承压块63,螺纹柱71的轴线垂直于第二承压块63的下表面,且第二内螺纹管73的端面贴合于第二承压块63的下表面;第三槽型钢22和第四槽型钢31的下表面均设有第二凸块221,第二凸块221远离另一第二凸块221的侧面设有第二导向面222,第二承压块63的上表面设有第二凹槽631,第二凹槽631呈“︺”字形,第二凹槽631的两倾斜槽壁分别与一个第二导向面222贴合。
当第二内螺纹管73与第二连接杆62相旋紧时,第二内螺纹管73将对第二承压63块施加向上压力,而该压力通过第二凹槽631与第二导向面222的配合,分为迫使第三槽型钢22和第四槽型钢31相互靠近的分力,从而能够起到拉紧上弧板3和侧弧板2的作用,从而提高上弧板3和侧弧板2的连接强度。
为了提高管廊节模块的承载强度,做出如下设置,如图6所示,相邻两个管廊节模块之间的对接缝处设有立式框架8,立式框架8用于支撑侧弧板2的内侧壁;立式框架8具有弧形的靠板81,靠板81的外弧面与侧弧板2的内弧面贴合,靠板81的上部与第三槽型钢22焊接固定。
并且,第二内螺纹管73的外壁焊接有绳环83,加固柱7与立式框架8之间设有钢丝绳82;钢丝绳82的一端与其中一个第二内螺纹管73的绳环83绑扎,钢丝绳82的另一端同时围绕立式框架8、相邻两管廊节模块上的相近加固柱7,且该端与另一第二内螺纹管73的绳环83绑扎。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装配式D型综合管廊及其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施工准备,包括以下:
S1.1、根据设计意图,对管廊安装及连接方式进行深化设计,满足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保证施工质量符合相关规范。
S1.2、各种拼装用设备、预制模块及材料提前进场,材料的合格证、检验报告等必须齐全,并对预制管廊模块进行验收,验收合格方可用于施工。
S1.3、对吊装设备及工、用具进行全面检查,并空载运转2~3次,以检查吊装设备性能是否正常。
S2、垫层清理:将垫层上的垃圾、杂物清理干净,以免影响垫层的平整度。严格控制垫层平整度小于2mm,垫层混凝土达到强度要求后,在其顶面铺设5~15mm厚的干砂,调整平整度。
S3、基底10施工,包括以下:
S3.1、在工厂预制导轨101,将钢轨预埋在混凝土内,形成左右两块预制导轨101,按照导轨101定位控制线吊装预制导轨101,导轨101平行于管廊轴线。
S3.2、导轨101安装完成后,绑扎钢筋,支设模板,浇筑混凝土,形成管廊基底10,并对基底10表面进行防水处理。
S4、吊装底板1,包括以下:
S4.1、吊装底板1到达管廊安装位置上空,缓慢下降到管廊基坑底0.2m左右,人工调整底板1位置。
S4.2、缓慢平稳下落,将底板1平稳的放到导轨101上,人工调整底板1与导轨101间的垂直度,使得底板1上的滑条11与导轨101相配合。
S5、安装可拆卸式的工作支架,包括以下:
S5.1、采用工字钢作为顶梁,16#槽钢作为内部斜向支撑,φ406钢柱作为竖向支撑,支撑间采用M30高强螺栓固定。
S5.2、将组装完成的工作支架吊装到底板1上,且工作支架设为两个,且对称设置在底板1上表面,然后使用螺栓将工作支架固定在底板1上,确保其位置准确,并在工作支架上挂载手拉葫芦,以便于对后续的侧弧板2和上弧板3进行安装。
S6、吊装侧弧板2、竖板4和上弧板3,包括以下:
S6.1、预先在第一槽型钢12的侧壁上粘贴止水条20,然后在底板1的侧边上插入第一穿杆51,然后吊装侧弧板2,确保侧弧板2的底面抵接于所述滑条11上表面,然后利用手拉葫芦以拉近侧弧板2,确保第一穿杆51的另一端插入侧弧板2的下侧边内,并且使侧弧板2下侧边水平抵紧底板1的侧边,然后在第一连接杆52上套设第一承压块53,并通过第一内螺纹管72与第一连接杆52的螺纹连接以完成加固柱7与第一连接件5的连接;然后以同样步骤完成另一侧弧板2与底板1之间的连接。
S6.2、将竖板4竖直吊装至底板1中部,并利用螺栓进行固定。
S6.3、预先在第四槽型钢31的侧壁上粘贴止水条20,然后将第二穿杆61插入上弧板3的侧边内,然后吊装上弧板3,利用手拉葫芦,使得上弧板3的侧边向下抵接至侧弧板2的上侧边,期间第二穿杆61的另一端通过侧弧板2上表面的通槽23而嵌入侧弧板2的内部,然后在第二连接杆62上套设第二承压块63,并通过第二内螺纹管73与第二连接杆62的螺纹连接以完成加固柱7与第二连接件6的连接。
S7、管廊节模块安装:起吊管廊节模块至离导轨1011~2cm的距离,保持管廊节模块处于悬空状态,通过工作支架上挂载的手拉葫芦,以对该管廊节模块施加水平拉力,然后带动安装完成的管廊节模块沿导轨101方向对接上一段安装完成的管廊节模块。
S8、立式框架8安装:将立式框架8放置于相邻两个管廊节模块之间的对接缝处,然后使靠板81的外弧面与侧弧板2的内弧面贴合,并焊接固定靠板81的上部与第三槽型钢22,然后绑扎钢丝绳82。
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首先通过将管廊节模块划分为多个相拼接的预制构件,各预制构件的尺寸较小,能够减少运输和吊装成本。
其次,在旋紧第一内螺纹管72和第二内螺纹管73时,其分别对于第一连接杆52和第二连接杆62均具有拉动力,以迫使第一连接杆52和第二连接杆62相互靠近,而第一穿杆51和第二穿杆61能够深入预制构件(底板1、侧弧板2和上弧板3)内部并 “抓住”预制构件,从而将带动预制构件相互靠近,从而使得管廊节模块内的各预制构件之间具有受压预应力,从而大大减少了各预制构件受外力而崩散脱离的情况发生,进而提高管廊节模块的各预制构件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装配式D型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相连的管廊节模块,所述管廊节模块包括底板(1)、侧弧板(2)和上弧板(3),所述底板(1)的两侧分别与一所述侧弧板(2)的下侧通过第一连接件(5)连接,所述上弧板(3)的两侧分别与一所述侧弧板(2)的上侧通过第二连接件(6)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5)与所述第二连接件(6)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固柱(7),且所述加固柱(7)的下端靠近所述底板(1)的中部方向倾斜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D型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承载所述管廊节模块的基底(10),所述基底(10)上设有沿所述管廊节模块连接方向设置的导轨(101),所述底板(1)的底面的两侧均设有与所述导轨(101)配合的滑条(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D型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条(11)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件(5)的正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D型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柱(7)包括螺纹柱(71)、分别套设在所述螺纹柱(71)两端的第一内螺纹管(72)和第二内螺纹管(73);所述第一连接件(5)包括第一穿杆(51)和固定于第一穿杆(51)中部的第一连接杆(52),所述第一穿杆(51)的两端分别穿设于所述底板(1)的一侧边和所述侧弧板(2)的下侧边,所述第一连接杆(52)与所述第一内螺纹管(72)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6)包括第二穿杆(61)和固定于第二穿杆(61)中部的第二连接杆(62),所述第二穿杆(61)的两端分别穿设于所述上弧板(3)的一侧边和所述侧弧板(2)的上侧边,所述第二连接杆(62)与所述第二内螺纹管(73)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式D型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侧边包覆有第一槽型钢(12),所述侧弧板(2)的下侧边包覆有第二槽型钢(21),所述第一槽型钢(12)和所述第二槽型钢(21)的上表面均设有第一凸块(121),所述第一凸块(121)远离另一第一凸块(121)的侧面设有第一导向面(122),所述第一连接杆(52)空套有第一承压块(53),所述第一承压块(53)的下表面设有第一凹槽(531),所述第一凹槽(531)的两倾斜槽壁分别与一个所述第一导向面(122)贴合;所述螺纹柱(71)的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一承压块(53)的上表面,且所述第一内螺纹管(72)的端面贴合于所述第一承压块(53)的上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式D型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廊节模块内的所述加固柱(7)设为两个,两个所述加固柱(7)的上端相远离,两个加固柱(7)的下端相靠近,且所述第一穿杆(51)的中部同时固定有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52),两个所述加固柱(7)的第一内螺纹管(72)分别与一所述第一连接杆(52)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配式D型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管廊节模块之间的对接缝处设有用于支撑所述侧弧板(2)内侧壁的立式框架(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配式D型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柱(7)与所述立式框架(8)之间设有钢丝绳(82),所述钢丝绳(82)同时围绕立式框架(8)、相邻两个所述管廊节模块上的相近的两个加固柱(7)。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配式D型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内螺纹管(73)的螺纹旋向相反,所述第二内螺纹管(73)的外壁设有供所述钢丝绳(82)穿过并缠绑打结的绳环(83)。
10.根据权利要求2-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装配式D型综合管廊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施工准备;
S2、垫层清理:将垫层上的垃圾、杂物清理干净;
S3、基底(10)施工:预制成型导轨(101),然后将导轨(101)安装于垫层上,然后绑扎钢筋,支设模板,浇筑混凝土,形成基底(10);
S4、吊装底板(1):吊装底板(1)到达安装位置上空,缓慢下降到基底(10),调整底板(1)位置,使得底板(1)上的滑条(11)与导轨(101)相配合;
S5、在底板(1)上安装可拆卸工作支架,并在工作支架上挂载手拉葫芦,以便于对后续的侧弧板(2)和上弧板(3)进行安装;
S6、侧弧板(2)和上弧板(3)安装:首先吊装侧弧板(2),确保侧弧板(2)的底面抵接于所述滑条(11)上表面,然后利用手拉葫芦以拉动侧弧板(2),使侧弧板(2)下侧边水平抵紧底板(1)的侧边,然后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5)以完成侧弧板(2)下侧边与底板(1)侧边之间的连接,然后以同样步骤完成另一侧弧板(2)与底板(1)之间的连接;然后吊装上弧板(3),然后利用手拉葫芦,使得上弧板(3)的侧边向下抵接至侧弧板(2)的上侧边,然后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6)以完成上弧板(3)的两侧边分别与侧弧板(2)的上侧边的连接;最后安装加固柱(7),以固定连接第一连接件(5)和第二连接件(6);
S7、管廊节模块安装:通过工作支架上挂载的手拉葫芦,以对管廊节模块施加水平拉力,然后带动安装完成的管廊节模块沿导轨(101)方向对接上一段安装完成的管廊节模块。
CN202110298714.5A 2021-03-20 2021-03-20 一种装配式d型综合管廊及其施工方法 Active CN1130061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98714.5A CN113006138B (zh) 2021-03-20 2021-03-20 一种装配式d型综合管廊及其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98714.5A CN113006138B (zh) 2021-03-20 2021-03-20 一种装配式d型综合管廊及其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06138A true CN113006138A (zh) 2021-06-22
CN113006138B CN113006138B (zh) 2022-04-19

Family

ID=764037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98714.5A Active CN113006138B (zh) 2021-03-20 2021-03-20 一种装配式d型综合管廊及其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06138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8701274A1 (es) * 1984-11-05 1986-11-16 Matiere Marcel Sistema de construccion modular de una estructura cubierta de gran seccion transversal,constituida por ensamble de ele-mentos prefabricados
CN106088151A (zh) * 2016-08-09 2016-11-09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全预制分块装配式综合管廊
CN107035384A (zh) * 2017-05-25 2017-08-11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分片预制装配化地下管廊的管片拼装方法
CN206752507U (zh) * 2017-05-10 2017-12-15 天津九为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地下综合管廊外墙施工的后移式移动模架
CN109653246A (zh) * 2019-01-31 2019-04-19 沈阳建筑大学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综合管廊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10621760U (zh) * 2019-09-12 2020-05-26 重庆建工住宅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综合管廊现浇铝模安装体系
CN211257274U (zh) * 2019-09-29 2020-08-14 宝业西伟德混凝土预制件(合肥)有限公司 装配式地下结构构配件
CN111706077A (zh) * 2020-06-24 2020-09-25 中铁十六局集团北京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式侧墙模板系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8701274A1 (es) * 1984-11-05 1986-11-16 Matiere Marcel Sistema de construccion modular de una estructura cubierta de gran seccion transversal,constituida por ensamble de ele-mentos prefabricados
CN106088151A (zh) * 2016-08-09 2016-11-09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全预制分块装配式综合管廊
CN206752507U (zh) * 2017-05-10 2017-12-15 天津九为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地下综合管廊外墙施工的后移式移动模架
CN107035384A (zh) * 2017-05-25 2017-08-11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分片预制装配化地下管廊的管片拼装方法
CN109653246A (zh) * 2019-01-31 2019-04-19 沈阳建筑大学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综合管廊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10621760U (zh) * 2019-09-12 2020-05-26 重庆建工住宅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综合管廊现浇铝模安装体系
CN211257274U (zh) * 2019-09-29 2020-08-14 宝业西伟德混凝土预制件(合肥)有限公司 装配式地下结构构配件
CN111706077A (zh) * 2020-06-24 2020-09-25 中铁十六局集团北京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式侧墙模板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06138B (zh) 2022-04-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53587B (zh) 一种配筋砌块砌体墙体装配式施工方法
CN104499568A (zh) 方钢管预制柱-预制叠合梁装配整体式框架及施工方法
CN110042862B (zh) 地铁车站预制轨顶风道、与预制中板连接节点及施工方法
CN107355008B (zh) 一种新增钢管混凝土柱与既有结构的预制连接结构及方法
CN109914589B (zh) 一种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预制柱竖向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5492004A (zh) 一种后筋法预制装配式薄壁空心墩施工方法
CN114319977B (zh) 一种钢管混凝土排柱式连接预制剪力墙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15717163U (zh) 一种适用于超高层核心筒倾斜剪力墙的钢模板
CN111472540A (zh) 适用于池壁混凝土浇筑的一体化模架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14215090A (zh) 一种封闭空间内筏板与压桩的施工方法
CN107829408B (zh) 矩形渡槽施工钢模台车
CN113006138B (zh) 一种装配式d型综合管廊及其施工方法
CN109629432B (zh) 箱梁顶板预留孔洞封锚结构的施工方法
CN114197511B (zh) 一种装配式型钢混凝土轻质基础及其装配方法
CN112479027A (zh) 龙门吊预制基础及其安装方法
CN104453013A (zh) 预制墙体构件以及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剪力墙
CN208473293U (zh) 狭窄变形缝易拆式模板体系
CN108797350B (zh) 一种塔柱内外劲性骨架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108716185B (zh) 一种顶板灌浆连接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侧边防撞护栏
CN220619826U (zh) 一种桥梁拱肋防开裂保护装置
CN106088398A (zh) 一种复合墙板
CN217104669U (zh) 一种临时施工栈桥组合中转平台
CN219450404U (zh) 一种薄壁空心墩墩顶预应力钢绞线施工定位骨架
CN212249181U (zh) 一种适用于池壁混凝土浇筑的一体化模架系统
CN218758507U (zh) 一种深基坑中电梯井支护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