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01732A - 一种混凝土输送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混凝土输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01732A
CN113001732A CN202110186496.6A CN202110186496A CN113001732A CN 113001732 A CN113001732 A CN 113001732A CN 202110186496 A CN202110186496 A CN 202110186496A CN 113001732 A CN113001732 A CN 1130017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pipeline
concrete
support
conveying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8649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玉英
李明
唐达昆
杜军良
梅慧浩
李阳
张瑞诚
徐青
王光耀
荣文文
黄稳
田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11th Bureau Group Co Ltd
China Railway 11th Bureau Group Bridg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11th Bureau Group Co Ltd
China Railway 11th Bureau Group Bridg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11th Bureau Group Co Ltd, China Railway 11th Bureau Group Bridg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11th Bureau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8649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01732A/zh
Publication of CN1130017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0173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13/00Feeding the unshaped material to mould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shaped articles; Discharging shaped articles from such moulds or apparatus
    • B28B13/02Feeding the unshaped material to mould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shaped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15/00General arrangement or layout of plant ; Industrial outlines or plant install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3/00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e.g. hangers, holders, clamps, cleats, clips, brackets
    • F16L3/08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e.g. hangers, holders, clamps, cleats, clips, brackets substantially surrounding the pipe, cable or protective tubing
    • F16L3/12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e.g. hangers, holders, clamps, cleats, clips, brackets substantially surrounding the pipe, cable or protective tubing comprising a member substantially surrounding the pipe, cable or protective tub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55/00Devices or appurtenances for use in, or in connection with, pipes or pipe systems
    • F16L55/02Energy absorbers; Noise absorbers
    • F16L55/033Noise absorbers
    • F16L55/035Noise absorbers in the form of specially adapted hangers or suppo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On-Site Construction Work That Accompanies 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ncret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混凝土输送系统,包括拖泵、布料机、输送管道以及管道固定结构;所述拖泵具有出料口;所述布料机与所述拖泵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布料机具有一进料口;所述输送管道设于所述拖泵与所述布料机之间,所述输送管道的两端分别连通出料口以及所述进料口;所述管道固定结构用于将所述输送管道固定在外界的支撑面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拖泵与所述布料机间隔设置,所述拖泵直接承接搅拌机连通,所述拖泵将混凝土自所述输送管道输送至所述布料机处,无需罐车多次转运,且通过所述输送管道固定结构保证所述输送管道的安全,混凝土的运输持续不间断,加快工作效率,且减少施工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混凝土输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混凝土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基建规模越来越大,桥梁占比越来越大,其中预制梁梁场建设也越来越多,然而,现有技术中,预制箱梁梁场混凝土场内运输均采用混凝土罐车运输,浇筑作业最好是一次实施,中途尽量不产生预设之外的停机,然而,由于混凝土罐车的运输效率以及承载量,导致不得不一次使用大量的罐车,加大成本,且效率低下。
如何实现梁场智能化、减人化的目标,打实现混凝土长距离稳定输送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混凝土输送系统,旨在解决如何输送混凝土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混凝土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拖泵,具有出料口;
布料机,与所述拖泵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布料机具有一进料口;
输送管道,设于所述拖泵与所述布料机之间,所述输送管道的两端分别连通出料口以及所述进料口;以及,
管道固定结构,用于将所述输送管道固定在外界的支撑面上。
可选的,所述管道固定结构包括支撑台,所述支撑台设于所述拖泵与所述布料机之间,且邻近所述出料口设置,所述支撑台的上端面形成有缓冲结构;
所述输送管道固定在所述支撑台的上端面。
可选的,所述支撑台的上端面上凹设有管槽,所述管槽沿所述第一方向呈贯穿所述支撑台的两端设置,所述管槽形成所述缓冲结构;
所述输送管道安置于所述管槽内。
可选的,所述缓冲结构还包括缓冲袋,所述缓冲袋设于所述管槽的底壁面与所述输送管道之间,所述缓冲袋内容置有液体。
可选的,所述缓冲结构还包括:
水泵,连通至所述缓冲袋内,用以向所述缓冲带内灌液;以及,
液压表,连接至所述缓冲袋内,用以检测所述缓冲袋内液压。
可选的,所述管槽的底壁面上凹设有一卡槽;
所述管道固定结构还包括:
固定卡环,固定套设于所述输送管道的底部,所述固定卡环上对应所述卡槽处凸设有一卡凸,所述卡凸沿上下向活动设置,以在所述输送管道受到外力作用时,所述卡凸向下活动至卡接于所述卡槽内;以及,
复位弹簧,套设于所述卡凸上,所述复位弹簧用以在所述外力作用撤销时,驱动所述固定卡环向上活动。
可选的,所述管道固定结构还包括:
翘杆,具有呈相对设置的驱动端以及连接端,所述翘杆的中部铰接安装至所述支撑台上,所述驱动端伸入至所述卡槽内,所述连接段伸出于所述管槽外;
遮板,具有呈相对设置的扣合端以及配合端,所述遮板中部铰接安装至所述管槽的开口处,以使得所述扣合端可上下活动设置,且在所述扣合端向下活动时,盖合所述管槽的开口;以及,
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铰接所述连接端与所述配合端,以在所述卡凸向下活动至卡接所述卡槽时,带动所述驱动端向下活动,以使得所述扣合端被带动而向下活动。
可选的,所述管道固定结构还包括两个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支撑框架,两个所述支撑框架上均形成有支撑通道,所述输送管道依次穿设于两个所述支撑通道内。
可选的,两个所述支撑框架共同形成一支撑组,所述支撑组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支撑组沿水平向间隔设置。
可选的,所述支撑架结构还包括橡胶圈,所述橡胶圈设于所述支撑通道内,所述输送管道穿设于所述橡胶圈内。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拖泵与所述布料机间隔设置,所述拖泵直接承接搅拌机连通,所述拖泵将混凝土自所述输送管道输送至所述布料机处,无需罐车多次转运,且通过所述输送管道固定结构保证所述输送管道的安全,混凝土的运输持续不间断,加快工作效率,且减少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混凝土输送系统的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支撑台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支撑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混凝土输送系统 43 固定卡环
1 拖泵 44 复位弹簧
2 布料机 45 翘杆
3 输送管道 46 遮板
41 支撑台 47 连接杆
42 缓冲袋 48 支撑框架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随着我国基建规模越来越大,桥梁占比越来越大,其中预制梁梁场建设也越来越多,然而,现有技术中,预制箱梁梁场混凝土场内运输均采用混凝土罐车运输,浇筑作业最好是一次实施,中途尽量不产生预设之外的停机,然而,由于混凝土罐车的运输效率以及承载量,导致不得不一次使用大量的罐车,加大成本,且效率低下。
如何实现梁场智能化、减人化的目标,打实现混凝土长距离稳定输送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凝土输送系统,其中图1至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旨在解决如何输送混凝土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混凝土为专用混凝土,其中,每立方混凝土理论用料量为水泥380kg、粉煤灰100kg、细骨粉700kg、混合粗骨粉342+799kg、水144kg以及减水剂4.8kg。实际情况根据现场施工环境试配。
请参阅图1,本发明体一种混凝土输送系统100,包括拖泵1、布料机2、输送管道3以及管道固定结构;所述拖泵1具有出料口;所述布料机2与所述拖泵1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布料机2具有一进料口;所述输送管道3设于所述拖泵1与所述布料机2之间,所述输送管道3的两端分别连通出料口以及所述进料口;所述管道固定结构用于将所述输送管道3固定在外界的支撑面上。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拖泵1与所述布料机2间隔设置,所述拖泵1直接承接搅拌机连通,所述拖泵1将混凝土自所述输送管道3输送至所述布料机2处,无需罐车多次转运,且通过所述输送管道3固定结构保证所述输送管道的安全,混凝土的运输持续不间断,加快工作效率,且减少施工成本。
具体的,请参阅图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管道固定结构包括支撑台41,所述支撑台41设于所述拖泵1与所述布料机2之间,且邻近所述出料口设置,所述支撑台41的上端面形成有缓冲结构;所述输送管道3固定在所述支撑台的上端面。所述拖泵1为了实现远距离输送,所述拖泵1的输送压力较大,通过所述支撑台41邻近所述出料口设置,防止由于压力过大导致处于所述拖泵1处的输送管道3崩坏,并通过所述支撑台支撑所述输送管道3,避免悬空受力过大,在输送混凝土时断裂。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台41的上端面上凹设有管槽,所述管槽沿所述第一方向呈贯穿所述支撑台41的两端设置,所述管槽形成所述缓冲结构;所述输送管道3安置于所述管槽内。固定所述输送管道3的位置,防止产生晃动掉落。
另外,所述缓冲结构还包括缓冲袋42,所述缓冲袋42设于所述管槽的底壁面与所述输送管道3之间,所述缓冲袋42内容置有液体。通过所述缓冲带42填充所述输送管道3与所述管槽之间的间隙,防止所述输送管道3与所述管槽之间的硬接触,保护所述输送管道3的安全。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缓冲带42内的液体还具有降温的效果,以保证所述输送管道3高温输送的安全,防止凝固。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结构还包括水泵以及液压表;所述水泵连通至所述缓冲袋42内,用以向所述缓冲带42内灌液;所述液压表连接至所述缓冲袋42内,用以检测所述缓冲袋42内液压。根据每次施工中用料多少,推导所述输送管道3内的混凝土输送量,得出所述输送管道3的重量值,通过所述缓冲袋42保证所述输送管道3的位移在预设范围之内,并进一步降低所述输送管道的震颤。
另一方面,所述管槽的底壁面上凹设有一卡槽;所述管道固定结构还包括:固定卡环43以及复位弹簧4;所述固定卡环43固定套设于所述输送管道3的底部,所述固定卡环3上对应所述卡槽处凸设有一卡凸,所述卡凸沿上下向活动设置,以在所述输送管道3受到外力作用时,所述卡凸向下活动至卡接于所述卡槽内;所述复位弹簧44套设于所述卡凸上,所述复位弹簧44用以在所述外力作用撤销时,驱动所述固定卡环43向上活动。在所述输送管道输送混凝土时,所述卡凸与所述卡槽配合,将所述输送管道3的位置固定,输送完毕后,所述输送管道3自动抬起,便于维护以及替换拆卸,即保证所述输送管道的使用安全,又便于所述输送管道的维护。
进一步的,所述管道固定结构还包括翘杆45、遮板46以及连接杆47;所述翘杆45具有呈相对设置的驱动端以及连接端,所述翘杆45的中部铰接安装至所述支撑台41上,所述驱动端伸入至所述卡槽内,所述连接段伸出于所述管槽外;所述遮板47具有呈相对设置的扣合端以及配合端,所述遮板47中部铰接安装至所述管槽的开口处,以使得所述扣合端可上下活动设置,且在所述扣合端向下活动时,盖合所述管槽的开口;所述连接杆46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铰接所述连接端与所述配合端,以在所述卡凸向下活动至卡接所述卡槽时,带动所述驱动端向下活动,以使得所述扣合端被带动而向下活动。通过所述翘杆45以及所述连接杆47,将所述遮板46与所述输送管道3联动设置,在所述输送管道3输送混凝土时,所述遮板46遮蔽所述管槽的开口,防止落石等外界杂物落到所述输送管道3上,由于所述输送管道3本身以及承受较大的压力,防止重物打破平衡导致所述输送管道3崩坏。
另外,请参阅图3,所述管道固定结构还包括两个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支撑框架48,两个所述支撑框架48上均形成有支撑通道,所述输送管道3依次穿设于两个所述支撑通道内。通过所述支撑框架48支撑所述输送管道3,将所述输送管道3与外界支撑面隔开,防止施工过程中意外碾压碰触。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支撑框架48共同形成一支撑组,所述支撑组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支撑组沿水平向间隔设置。以此长距离支撑所述输送管道3.
更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结构还包括橡胶圈,所述橡胶圈设于所述支撑通道内,所述输送管道3穿设于所述橡胶圈内。保护所述输送管道3,避免硬接触碰伤。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混凝土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拖泵,具有出料口;
布料机,与所述拖泵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布料机具有一进料口;
输送管道,设于所述拖泵与所述布料机之间,所述输送管道的两端分别连通出料口以及所述进料口;以及,
管道固定结构,用于将所述输送管道固定在外界的支撑面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固定结构包括支撑台,所述支撑台设于所述拖泵与所述布料机之间,且邻近所述出料口设置,所述支撑台的上端面形成有缓冲结构;
所述输送管道固定在所述支撑台的上端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的上端面上凹设有管槽,所述管槽沿所述第一方向呈贯穿所述支撑台的两端设置,所述管槽形成所述缓冲结构;
所述输送管道安置于所述管槽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结构还包括缓冲袋,所述缓冲袋设于所述管槽的底壁面与所述输送管道之间,所述缓冲袋内容置有液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凝土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结构还包括:
水泵,连通至所述缓冲袋内,用以向所述缓冲带内灌液;以及,
液压表,连接至所述缓冲袋内,用以检测所述缓冲袋内液压。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槽的底壁面上凹设有一卡槽;
所述管道固定结构还包括:
固定卡环,固定套设于所述输送管道的底部,所述固定卡环上对应所述卡槽处凸设有一卡凸,所述卡凸沿上下向活动设置,以在所述输送管道受到外力作用时,所述卡凸向下活动至卡接于所述卡槽内;以及,
复位弹簧,套设于所述卡凸上,所述复位弹簧用以在所述外力作用撤销时,驱动所述固定卡环向上活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凝土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固定结构还包括:
翘杆,具有呈相对设置的驱动端以及连接端,所述翘杆的中部铰接安装至所述支撑台上,所述驱动端伸入至所述卡槽内,所述连接段伸出于所述管槽外;
遮板,具有呈相对设置的扣合端以及配合端,所述遮板中部铰接安装至所述管槽的开口处,以使得所述扣合端可上下活动设置,且在所述扣合端向下活动时,盖合所述管槽的开口;以及,
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铰接所述连接端与所述配合端,以在所述卡凸向下活动至卡接所述卡槽时,带动所述驱动端向下活动,以使得所述扣合端被带动而向下活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固定结构还包括两个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支撑框架,两个所述支撑框架上均形成有支撑通道,所述输送管道依次穿设于两个所述支撑通道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混凝土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框架共同形成一支撑组,所述支撑组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支撑组沿水平向间隔设置。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混凝土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结构还包括橡胶圈,所述橡胶圈设于所述支撑通道内,所述输送管道穿设于所述橡胶圈内。
CN202110186496.6A 2021-02-08 2021-02-08 一种混凝土输送系统 Pending CN11300173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86496.6A CN113001732A (zh) 2021-02-08 2021-02-08 一种混凝土输送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86496.6A CN113001732A (zh) 2021-02-08 2021-02-08 一种混凝土输送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01732A true CN113001732A (zh) 2021-06-22

Family

ID=764024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86496.6A Pending CN113001732A (zh) 2021-02-08 2021-02-08 一种混凝土输送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01732A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90440A (ja) * 1994-04-21 1995-11-07 Ishikawajima Constr Mach Co コンクリート二次製品型枠と生コンクリート打設管との接続構造
JP2916768B1 (ja) * 1998-04-27 1999-07-05 飛島建設株式会社 コンクリート等の被搬送物の下り勾配における搬送方法とその搬送に使用する搬送管の洗浄方法
US20060204372A1 (en) * 2003-05-08 2006-09-14 Acme S.R.L. Apparatus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pump-fed concrete to a plurality of casting areas
CN209812785U (zh) * 2019-03-20 2019-12-20 江苏正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预制构件生产线混凝土布料系统
CN110965784A (zh) * 2019-12-20 2020-04-07 青岛市政空间开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混凝土输送装置
CN111237576A (zh) * 2020-01-17 2020-06-05 朱奎 一种用于混凝土浇捣输送中的减震支撑装置
CN111549765A (zh) * 2020-05-15 2020-08-18 潘奕华 一种基于湿性土地的建筑管桩及其制备方法
CN211315343U (zh) * 2019-12-11 2020-08-21 深圳市中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混凝土管道输送混凝土的保护机构
CN211362813U (zh) * 2019-07-19 2020-08-28 周兆弟 一种预制桩泵送布料设备
CN212004739U (zh) * 2019-12-19 2020-11-24 云南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缓冲减震功能的混凝土泵管支架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90440A (ja) * 1994-04-21 1995-11-07 Ishikawajima Constr Mach Co コンクリート二次製品型枠と生コンクリート打設管との接続構造
JP2916768B1 (ja) * 1998-04-27 1999-07-05 飛島建設株式会社 コンクリート等の被搬送物の下り勾配における搬送方法とその搬送に使用する搬送管の洗浄方法
US20060204372A1 (en) * 2003-05-08 2006-09-14 Acme S.R.L. Apparatus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pump-fed concrete to a plurality of casting areas
CN209812785U (zh) * 2019-03-20 2019-12-20 江苏正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预制构件生产线混凝土布料系统
CN211362813U (zh) * 2019-07-19 2020-08-28 周兆弟 一种预制桩泵送布料设备
CN211315343U (zh) * 2019-12-11 2020-08-21 深圳市中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混凝土管道输送混凝土的保护机构
CN212004739U (zh) * 2019-12-19 2020-11-24 云南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缓冲减震功能的混凝土泵管支架
CN110965784A (zh) * 2019-12-20 2020-04-07 青岛市政空间开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混凝土输送装置
CN111237576A (zh) * 2020-01-17 2020-06-05 朱奎 一种用于混凝土浇捣输送中的减震支撑装置
CN111549765A (zh) * 2020-05-15 2020-08-18 潘奕华 一种基于湿性土地的建筑管桩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1067476A (en) Embedded housing for ore crusher
CN113001732A (zh) 一种混凝土输送系统
CN206957233U (zh) 建筑物轮廓成型的供料系统
CN214696921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转接装置
CN207954312U (zh) 一种多物料运输车
CN211811380U (zh) 一种水溶肥料输送用密封存储罐
CN210460001U (zh) 混凝土浇筑装置
CN103624880B (zh) 一种浆料设备
CN215619097U (zh) 一种混凝土生产高位料仓自动配料成套设备
CN213476891U (zh) 一种船闸工程混凝土缓冲浇筑装置
CN209755709U (zh) 一种地槽式配料机
CN214636091U (zh) 一种石灰液配置系统
CN205444872U (zh) 一种新型承插型盘扣悬挑托架
AU2021106881A4 (en) Underground cementitious material pumping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CN109911644A (zh) 自动卸料运输料斗
CN114352316B (zh) 盾构法隧道同步双液注浆用的浆液拌制系统
CN215709896U (zh) 一种皮带输送机的分料装置
CN219882897U (zh) 一种改进型混凝土搅拌站
CN213412492U (zh) 一种商砼生产用搅拌前配料装置
CN214419191U (zh) 一种双联混凝土搅拌站的配料装置
CN217261319U (zh) 一种建筑砌块上料工具
CN219525233U (zh) 一种物料配料运输装置
CN217862082U (zh) 一种组合式配料系统
CN212355150U (zh) 一种干混砂浆散装移动筒仓用称重传感器的固定机构
CN218748589U (zh) 一种无搅拌机的混凝土拌合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62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