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00812A - 一种冷循环型的不锈钢压铸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冷循环型的不锈钢压铸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00812A
CN113000812A CN202110202161.9A CN202110202161A CN113000812A CN 113000812 A CN113000812 A CN 113000812A CN 202110202161 A CN202110202161 A CN 202110202161A CN 113000812 A CN113000812 A CN 1130008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conduction
heat
cooling
water
perme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0216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令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1020216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00812A/zh
Publication of CN1130008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0081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17/00Pressure die casting or injection die casting, i.e. casting in which the metal is forced into a mould under high pressure
    • B22D17/20Accessories: Details
    • B22D17/22Dies; Die plates; Die supports; Cooling equipment for dies; Accessories for loosening and ejecting castings from dies
    • B22D17/2218Cooling or heating equipment for d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17/00Pressure die casting or injection die casting, i.e. casting in which the metal is forced into a mould under high pressure
    • B22D17/20Accessories: Details
    • B22D17/22Dies; Die plates; Die supports; Cooling equipment for dies; Accessories for loosening and ejecting castings from dies
    • B22D17/2227Die se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tinuous Cast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循环型的不锈钢压铸模具,属于压铸模具技术领域,通过在下模板上开设冷却腔,冷却腔内分布多个水冷板,水冷板内开设流道,利用进水管导入的冷却液流经水冷板后从排水管导出,型芯处的热量通过导热管与导热球配合传递至水冷板,热量随冷却液带走,以此循环冷却进行第一道降温,当型芯的温度下降一定值,启动多个导热管处的阀门,冷却液注入导热球,此时,位于导热球内的一对弧形电磁片被启动,对扣设于半透性制冷囊外的隔热瓣磁吸牵引,半透性制冷囊裸露出,制冷剂遇水相溶吸热,使得半透性制冷囊以及导热球温度逐渐降低,温度骤降后的导热球对型芯进行第二道降温,增快降温速度,且不会导致热冷转换过快而影响压铸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冷循环型的不锈钢压铸模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铸模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冷循环型的不锈钢压铸模具。
背景技术
压铸模具是铸造液态模锻的一种方法,一种在专用的压铸模锻机上完成的工艺,对于不锈钢压铸的基本工艺过程是:不锈钢液先低速或高速铸造充型进模具的型腔内,模具有活动的型腔面,它随着不锈钢液的冷却过程加压锻造,既消除毛坯的缩孔缩松缺陷,也使毛坯的内部组织达到锻态的破碎晶粒。
目前市场上压铸模具在使用时,对温度调控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现有采用冷却液进行降温调节,冷却液导入型腔处并与型腔直接相接触以此降温,而使用该方式时容易导致模具温度降温过快,冷热转换过快,无法逐次递进掌控,容易影响压铸的生产质量。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冷循环型的不锈钢压铸模具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循环型的不锈钢压铸模具,通过在下模板上开设冷却腔,冷却腔内分布多个水冷板,水冷板内开设流道,利用进水管导入的冷却液流经水冷板后从排水管导出,型芯处的热量通过导热管与导热球配合传递至水冷板,热量随冷却液带走,以此循环冷却进行第一道降温,当型芯的温度下降一定值,启动多个导热管处的阀门,冷却液注入导热球,此时,位于导热球内的一对弧形电磁片被启动,对扣设于半透性制冷囊外的隔热瓣磁吸牵引,半透性制冷囊裸露出,制冷剂遇水相溶吸热,使得半透性制冷囊以及导热球温度逐渐降低,温度骤降后的导热球对型芯进行第二道降温,增快降温速度,且不会导致热冷转换过快而影响压铸质量。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冷循环型的不锈钢压铸模具,包括下模板、上模板,所述下模板的上端嵌设安装有所述型芯上设有型腔,所述上模板上开设有与型腔相连通的浇筑口,所述下模板的内部开设有与型芯位置对应设置的冷却腔,所述冷却腔的四周以及底部内壁上均嵌设安装有水冷板,所述下模板的四周侧壁均设有与位于所述冷却腔四周内壁上的多个水冷板位置对应的进水管,多个所述进水管的内端均贯穿下模板、冷却腔并连接在与其位置对应的水冷板上,多个所述水冷板的内部均开设有流道,所述下模板的底端部设有与位于所述冷却腔底部上水冷板位置对应的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内端贯穿下模板、冷却腔并与该处的水冷板相连通,所述型芯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多个与水冷板位置对应的内包腔,多个所述内包腔内均嵌设有导热球,多个所述导热球均通过导热管分别与多个水冷板内的流道相连通,位置对应所述的导热球、导热管以及水冷板相连通设置,且多个导热管内均嵌设安装有阀门,所述导热球内安装有磁闭制冷体,所述磁闭制冷体包括固定连接于导热球左右相对内壁上的弧形电磁片,一对弧形电磁片的相对侧壁上均连接有衔接杆,一对衔接杆内端设有半透性制冷囊,所述半透性制冷囊内填充有制冷剂,所述制冷剂优选为硝石粉剂,一对所述衔接杆上均活动套设有贴附于半透性制冷囊外侧壁上的隔热瓣。
进一步的,所述上模板的底端设有与型腔相匹配的嵌合板,所述上模板的底端还固定连接有套设于嵌合板外侧部的密封层,所述嵌合板裸露出密封层底部的一端嵌设于型腔内,所述浇筑口的底端延伸至嵌合板上,当下模板与上模板合模后,嵌合板的底部嵌设于型芯的型腔内,此时密封层贴合于下模板与上模板之间,起到密封作用,实现浇筑的严密性。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进水管的外端连接有循环管,所述排水管的外端与外接制冷箱相连接,所述循环管通过循环泵与外接制冷箱相连接,多个进水管分别向多个水冷板内导入冷却液,冷却液导入至嵌设于冷却腔四周内壁上的水冷板的流道,并从嵌设于冷却腔底部处的水冷板导入排水管,并从排水管处排出,以此循环,实现将型芯处所产生的热量通过流动的冷却液带出。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导热球内均开设有水冷腔,所述导热球以及导热管均采用导热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导热球以及导热管的内壁填充有导热填料层,所述导热填料层由导热油与石墨导热颗粒混合配合而成,利用导热球与导热管形成导热结构,当需要对型芯内部的产品进行降温冷却时,利用多个进水管向水冷板内导入冷却液,导热管与导热球将型芯处的热量传递至水冷板处,热量随水冷板处的流动的冷却液带走,进行第一道降温冷却。
进一步的,所述型芯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多组与多个内包腔的相连通的导热腔,每组所述导热腔均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导热腔内填充有导热纤维棒。
进一步的,位于相同一侧的所述弧形电磁片与隔热瓣磁吸设置,所述隔热瓣内填充有导磁层,且隔热瓣与弧形电磁片之间设有套设于衔接杆外侧的压缩弹簧,在弧形电磁片断开情况下,在压缩弹簧的弹性作用下,使得一对隔热瓣能够紧密贴附于半透性制冷囊外侧壁处,实现对半透性制冷囊进行隔热作用,当弧形电磁片启动后,其对隔热瓣起到磁吸作用,此时,隔热瓣脱离半透性制冷囊,使得半透性制冷囊裸露出,当半透性制冷囊裸露出后,打开导热管处的阀门,冷却液导入至下模板内,进行第二道降温冷却。
进一步的,所述隔热瓣采用微晶玻璃材料制成,利用隔热瓣的内端壁上贴附有密封层,当一对隔热瓣对半透性制冷囊进行封闭时,对半透性制冷囊以及其内部的制冷剂起到隔热作用,以免高温对制冷剂产生不利影响。
进一步的,所述半透性制冷囊包括连接于一对衔接杆之间的中空存储囊,所述中空存储囊的外侧壁上开设有渗水孔,且中空存储囊的外侧壁上包覆一层半透膜,当冷却液通过导热管导入至导热球内后,导热球内填充有冷却液,水分子透过半透性制冷囊导入至其内部,硝石粉剂遇水溶解吸热,使得半透性制冷囊以及导热球内的温度逐渐降低,温度骤降后的导热球对型芯起到二次冷却作用。
进一步的,位于所述型芯四周外侧处的多个导热管均分别连接在于其位置对应的导热球的底端侧,所述导热管位于弧形电磁片的下端部。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方案通过在下模板上开设冷却腔,冷却腔内分布多个水冷板,水冷板内开设流道,利用进水管导入的冷却液流经水冷板后从排水管导出,型芯处的热量通过导热管与导热球配合传递至水冷板,热量随冷却液带走,以此循环冷却进行第一道降温,当型芯的温度下降一定值,启动多个导热管处的阀门,冷却液注入导热球,此时,位于导热球内的一对弧形电磁片被启动,对扣设于半透性制冷囊外的隔热瓣磁吸牵引,半透性制冷囊裸露出,制冷剂遇水相溶吸热,使得半透性制冷囊以及导热球温度逐渐降低,温度骤降后的导热球对型芯进行第二道降温,增快降温速度,实现降温力度的逐次递进,不会导致热冷转换过快而影响压铸质量。
(2)上模板的底端设有与型腔相匹配的嵌合板,上模板的底端还固定连接有套设于嵌合板外侧部的密封层,嵌合板裸露出密封层底部的一端嵌设于型腔内,浇筑口的底端延伸至嵌合板上,当下模板与上模板合模后,嵌合板的底部嵌设于型芯的型腔内,此时密封层贴合于下模板与上模板之间,起到密封作用,实现浇筑的严密性。
(3)多个进水管的外端连接有循环管,排水管的外端与外接制冷箱相连接,循环管通过循环泵与外接制冷箱相连接,多个进水管分别向多个水冷板内导入冷却液,冷却液导入至嵌设于冷却腔四周内壁上的水冷板的流道,并从嵌设于冷却腔底部处的水冷板导入排水管,并从排水管处排出,以此循环,实现将型芯处所产生的热量通过流动的冷却液带出。
(4)多个导热球内均开设有水冷腔,导热球以及导热管均采用导热材料制成,导热球以及导热管的内壁填充有导热填料层,导热填料层由导热油与石墨导热颗粒混合配合而成,利用导热球与导热管形成导热结构,当需要对型芯内部的产品进行降温冷却时,利用多个进水管向水冷板内导入冷却液,导热管与导热球将型芯处的热量传递至水冷板处,热量随水冷板处的流动的冷却液带走,进行第一道降温冷却。
(5)型芯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多组与多个内包腔的相连通的导热腔,每组导热腔均设置有多个,多个导热腔内填充有导热纤维棒,提高提高对型芯处的热传递。
(6)位于相同一侧的弧形电磁片与隔热瓣磁吸设置,隔热瓣内填充有导磁层,且隔热瓣与弧形电磁片之间设有套设于衔接杆外侧的压缩弹簧,在弧形电磁片断开情况下,在压缩弹簧的弹性作用下,使得一对隔热瓣能够紧密贴附于半透性制冷囊外侧壁处,实现对半透性制冷囊进行隔热作用,当弧形电磁片启动后,其对隔热瓣起到磁吸作用,此时,隔热瓣脱离半透性制冷囊,使得半透性制冷囊裸露出,当半透性制冷囊裸露出后,打开导热管处的阀门,冷却液导入至下模板内,进行第二道降温冷却。
(7)隔热瓣采用微晶玻璃材料制成,利用隔热瓣的内端壁上贴附有密封层,当一对隔热瓣对半透性制冷囊进行封闭时,对半透性制冷囊以及其内部的制冷剂起到隔热作用,以免高温对制冷剂产生不利影响。
(8)半透性制冷囊包括连接于一对衔接杆之间的中空存储囊,中空存储囊的外侧壁上开设有渗水孔,且中空存储囊的外侧壁上包覆一层半透膜,当冷却液通过导热管导入至导热球内后,导热球内填充有冷却液,水分子透过半透性制冷囊导入至其内部,硝石粉剂遇水溶解吸热,使得半透性制冷囊以及导热球内的温度逐渐降低,温度骤降后的导热球对型芯起到二次冷却作用。当无需降温时,再利用导热管导出导热球内的水溶液,水分子从半透性制冷囊处渗出,硝石粉剂在半头型制冷囊内析出,以有效保证下次循环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图一;
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图二;
图3为本发明的下模板与型芯拆分时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的水冷板与多个导热球结合处的部分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下模板、水冷板以及多个导热球结合处的部分内部示意图;
图6为图5中导热球与导热管结合处的内部示意图;
图7为图6中弧形电磁片对隔热瓣磁吸后的内部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下模板、101冷却腔、2上模板、201嵌合板、202密封层、3型芯、4导热球、5导热管、6水冷板、7半透性制冷囊、8隔热瓣、9衔接杆、10弧形电磁片、11进水管、12制冷剂、13排水管、14导热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3,一种冷循环型的不锈钢压铸模具,包括下模板1、上模板2,下模板1的上端嵌设安装有型芯3上设有型腔,上模板2上开设有与型腔相连通的浇筑口,上模板2的底端设有与型腔相匹配的嵌合板201,上模板2的底端还固定连接有套设于嵌合板201外侧部的密封层202,嵌合板201裸露出密封层202底部的一端嵌设于型腔内,浇筑口的底端延伸至嵌合板201上,当下模板1与上模板2合模后,嵌合板201的底部嵌设于型芯3的型腔内,此时密封层202贴合于下模板1与上模板2之间,起到密封作用,实现浇筑的严密性。
请参阅图3-5,下模板1的内部开设有与型芯3位置对应设置的冷却腔101,冷却腔101的四周以及底部内壁上均嵌设安装有水冷板6,下模板1的四周侧壁均设有与位于冷却腔101四周内壁上的多个水冷板6位置对应的进水管11,多个进水管11的内端均贯穿下模板1、冷却腔101并连接在与其位置对应的水冷板6上,多个水冷板6的内部均开设有流道,下模板1的底端部设有与位于冷却腔101底部上水冷板6位置对应的排水管13,排水管13的内端贯穿下模板1、冷却腔101并与该处的水冷板6相连通,位于冷却腔101四周侧壁处的水冷板6内的流通均与底部的水冷板8内的流道相连通,实现水的流动性,多个进水管11的外端连接有循环管,排水管13的外端与外接制冷箱相连接,循环管通过循环泵与外接制冷箱相连接,多个进水管11分别向多个水冷板6内导入冷却液,冷却液导入至嵌设于冷却腔101四周内壁上的水冷板6的流道,并从嵌设于冷却腔101底部处的水冷板6导入排水管13,最后从排水管13处排出,以此循环,实现将型芯3处所产生的热量通过流动的冷却液带出。
请参阅图3-7,型芯3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多个与水冷板6位置对应的内包腔,多个内包腔内均嵌设有导热球4,多个导热球4均通过导热管5分别与多个水冷板6内的流道相连通,位置对应的导热球4、导热管5以及水冷板6相连通设置,且多个导热管5内均嵌设安装有阀门,多个导热球4内均开设有水冷腔,位于型芯3四周外侧处的多个导热管5均分别连接在于其位置对应的导热球4的底端侧,导热管5位于弧形电磁片10的下端部,导热管5的一端尽可能安装于导热球4下端部,以实现能够顺畅将冷却液导入至导热球4内,在降温冷却后同时也能够将冷却液排出,导热球4以及导热管5均采用导热材料制成,导热球4以及导热管5的内壁填充有导热填料层,导热填料层由导热油与石墨导热颗粒混合配合而成,利用导热球4与导热管5形成导热结构,当需要对型芯3内部的产品进行降温冷却时,利用多个进水管11向水冷板6内导入冷却液,导热管5与导热球4将型芯3处的热量传递至水冷板6处,热量随水冷板6处所流动的冷却液带走,进行第一道降温冷却。
请参阅图5-7,导热球4内安装有磁闭制冷体,磁闭制冷体包括固定连接于导热球4左右相对内壁上的弧形电磁片10,一对弧形电磁片10的相对侧壁上均连接有衔接杆9,一对衔接杆9内端设有半透性制冷囊7,半透性制冷囊7内填充有制冷剂12,制冷剂12优选为硝石粉剂,一对衔接杆9上均活动套设有贴附于半透性制冷囊7外侧壁上的隔热瓣8,位于相同一侧的弧形电磁片10与隔热瓣8磁吸设置,隔热瓣8内填充有导磁层,且隔热瓣8与弧形电磁片10之间设有套设于衔接杆9外侧的压缩弹簧15,当弧形电磁片10断开时,在压缩弹簧15的弹性作用下,使得一对隔热瓣8能够紧密贴附于半透性制冷囊7外侧壁处,实现对半透性制冷囊7进行隔热作用,当型芯3的温度下降至一定程度后,该温度可由技术人员设定一个范围值,在型芯3处安装温度传感器进行监测,此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过多赘述,启动多个导热管5处的阀门,冷却液注入导热球4内,此时,关闭排水管13处的出口,尽可能实现冷却液充满导热球4内,并适时关闭进水管11处的进口,当弧形电磁片10启动后,其对隔热瓣8起到磁吸作用,此时,隔热瓣8脱离半透性制冷囊7,使得半透性制冷囊7裸露出,当半透性制冷囊7裸露出后,半透性制冷囊7内的制冷剂12与冷却液配合实现导热球4处的降温,为型芯3进行第二道降温冷却。
隔热瓣8采用微晶玻璃材料制成,隔热瓣8的内端壁上贴附有密封层,当一对隔热瓣8对半透性制冷囊7进行封闭时,对半透性制冷囊7以及其内部的制冷剂12起到隔热作用,以免高温对制冷剂12产生不利影响,半透性制冷囊7包括连接于一对衔接杆9之间的中空存储囊,中空存储囊的外侧壁上开设有渗水孔,且中空存储囊的外侧壁上包覆一层半透膜,半透膜只能透过水溶液,当冷却液通过导热管5导入至导热球4内后,导热球4内填充有冷却液,水分子透过半透性制冷囊7导入至其内部,硝石粉剂遇水溶解吸热,使得半透性制冷囊7以及导热球4内的温度逐渐降低,温度骤降后的导热球4对型芯3起到二次冷却作用,利用硝石遇水制冷,进一步加快降温速度。
本发明通过在下模板1上开设与型芯3位置对应的冷却腔101,在冷却腔101的四周以及底部均设置水冷板6,多个水冷板6内均开设有流道,利用多个进水管11导入的冷却液流经水冷板6后从排水管13处排出,型芯3处的热量通过导热管5与导热球4配合传递至水冷板6处,热量随水冷板6处流动的冷却液带走,以此循环冷却,进行第一道降温,当型芯3的温度下降至一定程度后,启动多个导热管5处的阀门,冷却液注入导热球4内,此时,位于导热球4内的一对弧形电磁片10被启动,对扣设于半透性制冷囊7外侧的隔热瓣8起到磁吸作用,使得半透性制冷囊7裸露出并与冷却液相融合,半透性制冷囊7内的制冷剂12遇水相溶吸热,使得半透性制冷囊7以及导热球4内的温度逐渐降低,温度骤降后的导热球4对型芯3起到第二道冷却作用,实现降温效果的逐次递进,在有效提高对型芯3冷却降温的前提下,不会导致热冷转换过快而影响压铸质量。
本发明中的所采用的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冷循环型的不锈钢压铸模具,包括下模板(1)、上模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1)的上端嵌设安装有所述型芯(3)上设有型腔,所述上模板(2)上开设有与型腔相连通的浇筑口,所述下模板(1)的内部开设有与型芯(3)位置对应设置的冷却腔(101),所述冷却腔(101)的四周以及底部内壁上均嵌设安装有水冷板(6),所述下模板(1)的四周侧壁均设有与位于所述冷却腔(101)四周内壁上的多个水冷板(6)位置对应的进水管(11),多个所述进水管(11)的内端均贯穿下模板(1)、冷却腔(101)并连接在与其位置对应的水冷板(6)上,多个所述水冷板(6)的内部均开设有流道,所述下模板(1)的底端部设有与位于所述冷却腔(101)底部上水冷板(6)位置对应的排水管(13),所述排水管(13)的内端贯穿下模板(1)、冷却腔(101)并与该处的水冷板(6)相连通;
所述型芯(3)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多个与水冷板(6)位置对应的内包腔,多个所述内包腔内均嵌设有导热球(4),多个所述导热球(4)均通过导热管(5)分别与多个水冷板(6)内的流道相连通,位置对应所述的导热球(4)、导热管(5)以及水冷板(6)相连通设置,且多个导热管(5)内均嵌设安装有阀门,所述导热球(4)内安装有磁闭制冷体,所述磁闭制冷体包括固定连接于导热球(4)左右相对内壁上的弧形电磁片(10),一对弧形电磁片(10)的相对侧壁上均连接有衔接杆(9),一对衔接杆(9)内端设有半透性制冷囊(7),所述半透性制冷囊(7)内填充有制冷剂(12),所述制冷剂(12)优选为硝石粉剂,一对所述衔接杆(9)上均活动套设有贴附于半透性制冷囊(7)外侧壁上的隔热瓣(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循环型的不锈钢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2)的底端设有与型腔相匹配的嵌合板(201),所述上模板(2)的底端还固定连接有套设于嵌合板(201)外侧部的密封层(202),所述嵌合板(201)裸露出密封层(202)底部的一端嵌设于型腔内,所述浇筑口的底端延伸至嵌合板(20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循环型的不锈钢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进水管(11)的外端连接有循环管,所述排水管(13)的外端与外接制冷箱相连接,所述循环管通过循环泵与外接制冷箱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冷循环型的不锈钢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导热球(4)内均开设有水冷腔,所述导热球(4)以及导热管(5)均采用导热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冷循环型的不锈钢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球(4)以及导热管(5)的内壁填充有导热填料层,所述导热填料层由导热油与石墨导热颗粒混合配合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冷循环型的不锈钢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型芯(3)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多组与多个内包腔的相连通的导热腔(14),每组所述导热腔(14)均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导热腔(14)内填充有导热纤维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冷循环型的不锈钢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位于相同一侧的所述弧形电磁片(10)与隔热瓣(8)磁吸设置,所述隔热瓣(8)内填充有导磁层,且隔热瓣(8)与弧形电磁片(10)之间设有套设于衔接杆(9)外侧的压缩弹簧(1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冷循环型的不锈钢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瓣(8)采用微晶玻璃材料制成,利用隔热瓣(8)的内端壁上贴附有密封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冷循环型的不锈钢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半透性制冷囊(7)包括连接于一对衔接杆(9)之间的中空存储囊,所述中空存储囊的外侧壁上开设有渗水孔,且中空存储囊的外侧壁上包覆一层半透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冷循环型的不锈钢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型芯(3)四周外侧处的多个导热管(5)均分别连接在于其位置对应的导热球(4)的底端侧,所述导热管(5)位于弧形电磁片(10)的下端部。
CN202110202161.9A 2021-02-23 2021-02-23 一种冷循环型的不锈钢压铸模具 Pending CN11300081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02161.9A CN113000812A (zh) 2021-02-23 2021-02-23 一种冷循环型的不锈钢压铸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02161.9A CN113000812A (zh) 2021-02-23 2021-02-23 一种冷循环型的不锈钢压铸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00812A true CN113000812A (zh) 2021-06-22

Family

ID=764079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02161.9A Pending CN113000812A (zh) 2021-02-23 2021-02-23 一种冷循环型的不锈钢压铸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00812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15401A (zh) * 2021-01-28 2021-06-22 贾童童 一种新型碳组内布式热导体
CN113399647A (zh) * 2021-06-24 2021-09-17 深圳市宝田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真空压铸的高温冷却系统
CN115257058A (zh) * 2022-08-30 2022-11-01 山东宏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直驱智能压力机以及加压方法
CN116251861A (zh) * 2023-02-17 2023-06-13 南通铭泰机床有限公司 一种高温状态防止过热损伤的折弯机
CN116851646A (zh) * 2023-08-08 2023-10-10 朝阳希望铸业有限公司 耐磨高铬铸件的自动化铸造成型工艺及设备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1026941A1 (ru) * 1982-03-17 1983-07-07 Челябинский Политехниче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Им.Ленинского Комсомола Упрочн юща смесь дл изготовлени игольчатого кокил
JPH05161957A (ja) * 1991-12-11 1993-06-29 Aisin Takaoka Ltd 鋳造方法および鋳型
CN205715990U (zh) * 2016-06-20 2016-11-23 台州市米诺特洁具有限公司 一种制冷水龙头
CN207329206U (zh) * 2017-09-20 2018-05-08 深圳市鲜动生活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密封的水产品保鲜泡沫运输箱
CN208558133U (zh) * 2018-05-28 2019-03-01 浙江大盛模塑有限公司 多装配卡扣汽车内饰件注塑模具
CN209206385U (zh) * 2018-12-19 2019-08-06 中山盈泰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门锁锌合金件快速成型模具
CN112250965A (zh) * 2020-10-16 2021-01-22 江苏海美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pvc建筑装饰膜的制备工艺
CN112355154A (zh) * 2020-12-07 2021-02-12 王凯 一种带有双冷式成型冲头的冲压模具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1026941A1 (ru) * 1982-03-17 1983-07-07 Челябинский Политехниче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Им.Ленинского Комсомола Упрочн юща смесь дл изготовлени игольчатого кокил
JPH05161957A (ja) * 1991-12-11 1993-06-29 Aisin Takaoka Ltd 鋳造方法および鋳型
CN205715990U (zh) * 2016-06-20 2016-11-23 台州市米诺特洁具有限公司 一种制冷水龙头
CN207329206U (zh) * 2017-09-20 2018-05-08 深圳市鲜动生活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密封的水产品保鲜泡沫运输箱
CN208558133U (zh) * 2018-05-28 2019-03-01 浙江大盛模塑有限公司 多装配卡扣汽车内饰件注塑模具
CN209206385U (zh) * 2018-12-19 2019-08-06 中山盈泰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门锁锌合金件快速成型模具
CN112250965A (zh) * 2020-10-16 2021-01-22 江苏海美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pvc建筑装饰膜的制备工艺
CN112355154A (zh) * 2020-12-07 2021-02-12 王凯 一种带有双冷式成型冲头的冲压模具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15401A (zh) * 2021-01-28 2021-06-22 贾童童 一种新型碳组内布式热导体
CN113399647A (zh) * 2021-06-24 2021-09-17 深圳市宝田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真空压铸的高温冷却系统
CN115257058A (zh) * 2022-08-30 2022-11-01 山东宏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直驱智能压力机以及加压方法
CN116251861A (zh) * 2023-02-17 2023-06-13 南通铭泰机床有限公司 一种高温状态防止过热损伤的折弯机
CN116851646A (zh) * 2023-08-08 2023-10-10 朝阳希望铸业有限公司 耐磨高铬铸件的自动化铸造成型工艺及设备
CN116851646B (zh) * 2023-08-08 2024-01-30 朝阳希望铸业有限公司 耐磨高铬铸件的自动化铸造成型工艺及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000812A (zh) 一种冷循环型的不锈钢压铸模具
KR20090107879A (ko) 저압주조 금형의 냉각장치
CN113134594B (zh) 一种隔层传导循环水冷式压铸模具
CN219852007U (zh) 一种拆卸式铸件浇筑装置
CN108284566A (zh) 一种缩短工时的模具及其工作方法
CN201470864U (zh) 铸造模具局部特殊冷却结构
CN218340987U (zh) 一种汽车配件铸造工装
CN215467999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壳压铸模具
CN211101526U (zh) 曲轴泵箱体压力铸造模具
CN210098886U (zh) 一种铝合金电机壳铸造模具
CN210679585U (zh) 一种低压机用高效冷却机构
CN208438688U (zh) 一种用于桶状产品模具的内置冷却结构
CN112264608A (zh) 一种高精度铸钢件机械合模铸造机
CN206543871U (zh) 一种间接水冷却接头
CN207772351U (zh) 一种注塑模具的制冷冷却设备
CN217551131U (zh) 一种低压浇注模
CN211807574U (zh) 气冷热流道阀针
CN108637219A (zh) 一种用于多位并联加压铸造装置的独立液面加压控制系统及方法
CN211640876U (zh) 一种变形人形玩具智能注塑控制装置
CN218425518U (zh) 一种加速冷却装置
CN210702355U (zh) 汽车齿轮箱体砂芯成型模
CN108145931A (zh) 一种用于材料成型的制冷设备
CN219292675U (zh) 一种金属铸造砂型模具
CN219968552U (zh) 一种pe微孔板成型模
CN218395911U (zh) 一种铸造机械高效散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622